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28 15:25:50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1

一、口语交际课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语文标准解读》指出: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坚持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领会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应该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做到:

1.1 精心准备是前题。教师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学生要准备有关的说话内容。做到了这一步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教学时应对自如。

1.2 情境创设是先导。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我想说,我要说的氛围,让学生充满表达的欲望,达到“欲言”的目的。

1.3 学生参与是关键。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绝对不是一个班级中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课,而应是集体参与共同发展的活动课。因此,就要求在一堂课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环境,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

1.4 说法辅导是基础。要达到“畅”的目的就需要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还要注意方法的传授,其中包括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谈话的技巧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1.5 恰当评价是动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将恰如其分的赞赏评价贯穿于自己的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件事情,或讲述一条新闻。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1 立足画面,描述画面。各册教材中尤其是实验年级教材中有几乎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许多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2 凭借内容,复述课文。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2.3 重视阅读,创设口语。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我们在低年级阅读教材中重视阅读教学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捕捉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内容思想教育及课后作业结合起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三、其它学科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壁垒。这样就为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其实,各个学科之中都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介质,关键是学科教师如何运用。比如:数学中看情境图提数学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品德与生活中多是提供一个画面反映生活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

四、学校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定数量的活动,这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周一、周五的升降旗活动,以及其它如庆“六一”活动等我们都可让学生轮流去主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也由学生去讲,学生从照书读,到背,到声情并茂的演讲,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得到了锻炼。再如:学校组织小报比赛,让学生去当评委,在评选中不但要打分,而且要说理由,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另外,我们还利用文明礼仪执行岗培养在岗同学的交际能力,检查其它同学文明用语的情况。利用每天红领巾广播时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日常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试验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快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5.1 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5.2 活动之后话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 艺术节”活动、“六一”运动会活动、班队活动等。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如果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5.3 利用学校的其它载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学校可实行“我为大家服好务”要求每个学生为全班学生服务一天。班主任老师服务的学生每天上课之前首先发表演说:我怎样为大家服好务。放学再说说:我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大家服务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再如:学校每周可在每班评选“校园卫士”各班可以在每周五的下午召集全班学生进行评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关键是如何引导。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079-01

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总要求是丰富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和发散思维,让学生掌握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一 口语交际的定义及作用

第一,口语交际的定义。口语交际是一项知识与能力综合应用的体现,以实现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

第二,口语交际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现状。(1)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确理解教师的讲授内容,概括组织能力低。(2)表达能力差。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语不成句。(3)心理素质差。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含糊不清,手足无措。

第二,产生问题的原因。(1)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应试教育的重视,忽略了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在应付升学考试,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把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应试得分”能力上,片面提高智力,降低了教学知识的广泛性,老师滋生狭隘的功利意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育为中心,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锻炼。(2)不能正确认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口语交际的地位、作用。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目前,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是逐渐关注口语交际的深刻背景,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素质的培养。

三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新的语文教育观为指导,分析语文教学中脱离实际的弊端,重视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运用,才能树立新的语文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教师要认真对现有的语文教育进行实践改革,努力培养合格的、适应时展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克服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端,转变目前的教学局面。(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学生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教学目标上,实现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在教学主体上,实现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实现教到学的转变,让学生学会自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重视阅读和写作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语文教育的要求。

第二,提高对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1)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播放相关音频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通过课堂问答、讨论和复述等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能得到较好的效果。(2)在生活中,经常参与听报告或讲座、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参加“走出课堂”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有计划的口语交际训练。

四 总结

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且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提高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分析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3

首先。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开展口语交际课程的重要性

不少教师认为,说话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训练,因此没必要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在主观上就放弃了口语交际教学,使得教学方案成为纸面教案。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作为培养学生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同等重要。可见,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差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相比于写作、阅读等其他语文活动。口语交际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要想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必须要正确清楚地表达,因此学校不但不能放弃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反而应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投入。

第二。不少教师忽略了教学训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

任何能力的提升都源于后天的不断训练,同样,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也没有捷径可言。虽然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日常说话与专业的课堂训练截然不同。首先,课堂训练较日常交际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安排专项训练,保证了训练效果更加显著,更加有成效;其次,课堂训练较日常交际更显得有计划性,从而避免了盲目交际。此外,课堂训练更规范,这种有强度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交际技能的培养。

不少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跟听说训练相似。其实这两者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不同。听说教学是根据心理语言学而提出的概念,口语交际教学则是从言语交际学角度提出的概念。口语交际教学范围更为宽泛,形式更为多样,突破了听说教学狭隘的框架。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信息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语言的参与,还包括交际环境、交际目标等其他诸多因素,因此是—个多层次的动态复合系统。

在不少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根据课本首先向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回答,说完即止,期间没有互动交流,可见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毫无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对事件的应对能力。如果学生仅仅靠回答问题和口头作文等训练形式,或许其倾听和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强化,但这绝对无益于其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这就是典型的无效口语交际课。因此,要使得口语交际课变得高效而有意义,就在于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会学生发出有意义的语音,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结构正确的语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语境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流利得体的对话,真正达到与人交流沟通的目标。

建议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保证学生的交际能力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比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口语交际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中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比较突出,可以通过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述力;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为明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口语交际教学引导学生影响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合理设计口语交际课程的训练重点,力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第三。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态度也是造成教学无明显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课堂内容始终围绕着教材,这种拘泥于教材的课堂使得学生失去了兴趣,导致其从主观上拒绝获得交际能力的培养。

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开展口语交际这门课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做好课前准备,同时结合所学材料,积极开发拓展口语交际教学课堂,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搬进课堂,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对该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有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形式丰富的活动,打破课堂界限,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之中,增强学生们在各种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意识,切实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的“缺失型架空”和“失效型架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均会产生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举一反三,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不断反思沉淀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地安排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不断拓展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4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提高途径

中职英语新教材的推广,对于中职英语老师提出来一个新的要求,新教材重交际,注情境,轻语法,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中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以威多森(H.G.Widdowson)和威尔金斯(D.A.Wilkins)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的听说法(audionligual method)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只强调语法的重要,一味地操练,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语言也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一、影响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师生轻视英语口语。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付考试,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实用价值。我对我校英语老师和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对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舍不得花时间,置之不理,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失去了语言的使用功能,即交际功能。

(二)恐讲心理的影响。因为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所以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的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没有自信,没有把握,这样在开口时就缺少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恐讲”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阻碍了交际功能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学生和老师都要给予交际英语足够的重视。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果,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应加强。教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的现象

(二)在加大口语训练力度的同时,不要时时纠错,以免打断学生交际的流畅性,阻碍学生交际的顺利进行。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而且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挑错,而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区别对待。语言学家凯巴斯基(Kiparsky)曾说:“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其实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三)坚持进行口语测试。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1)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境反应。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3)看图说话。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检测他们的想象力;(4)复述。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5)辩论会。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组织能力,而且要根据角色考虑陈述时语言的贴切性、准确性,达到一定的辩论力度,更有说服力。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个体因素、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只是英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乔姆斯基.句法结构.

[2]海姆斯.论交际能力.

[3]威多森,威尔金斯.听说法.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5

    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忽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怀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没机会开口说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个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以下途径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传授中,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较差的局面。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在注重词汇讲解和语法分析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初中英语在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英语口语交际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定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大量英语口语“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口语教学放在心上,缺乏对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英语口语教学落实到实处,花费一定的精力去仔细研究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务必要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二、调节策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曾这样说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任教来,我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总是词不达意,或者干脆就是中文直接翻译式的英语口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而直接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学习英语所导致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渗入一些跨文化交际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此同时奇特的异域文化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dog”这个词在东西方就有着截然不同文化含义,在汉语里狗经常是用来表达不好的、令人憎恶的情感,是一个贬义词,有鸡鸣狗盗、狗仗人势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却是忠诚的象征,常常带有褒义色彩。例如“a lucky dog”应该译为“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love me,love my dog”则译为“爱屋及乌”。又比如我们说“吹牛”,而西方文化里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是用“talk horse”一词,在这里学生就要注意不要把它直译为“吹马”。还比如“白色”这一颜色在中国象征了凶兆、失败、愚蠢等不好的意思,有白事、白旗、白痴等;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它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就译为“纯洁的心灵”、“white lie”则译为“善意的谎言”等。

    2.2营造一个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可行的英语口语练习语言环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适应英语口语的表达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现在新编的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让英语口语落实到每天的教学日程上来。如每天“课堂五分钟”前可以轮流让每一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讲故事、美文朗诵等,然后再根据上台者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问,争取将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编排成话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得到口语的实践锻炼。

    三、开展活动,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6

关键词 英语口语 交际策略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能力。而交际策略,则是交际者在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知识的不足而采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Canale&Swain以及Elli先后提出,外语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运用能力是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学习目标(七级)更是对学生交际策略的培养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学生能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供交际效果,通过解释或重复等方式克服交际中得语言障碍等。(八级)中要求学生能在必要时用委婉语言表达意思或想法。因此,交际策略的培养已成为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二、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问题

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在使用交际策略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1. 缺少策略意识

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当交际超出语言知识范围时可以用一些交际策略来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交际策略的存在和作用,不会主动运用它们帮助交际沟通,在课堂提问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直接用“I don’t know.”回避或是改用母语。根本不会想到去用替代,转述,迂回,求助等的交际策略来解决问题。

2. 缺少英语语境

由于受大环境的限制,学生们除了课堂语言训练外,几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而且在课堂上45分钟,教师也是更多的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也就有限,因而他们驾驭英语的策略能力也就不会那么熟练自如。

3. 缺少交际的信心

虽然大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对于交流障碍心存忧虑,害怕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语法错误而丢脸或是被人笑话,在交际活动中信心不足,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英语,从而也影响了学生们英语口语积极性的正常发挥。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

1.介绍交际策略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意识。

就交际策略而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其性质及作用,能提高他们运用策略的意识,增强学生练习使用各种策略的愿望和动机,这是交际策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直接对交际策略的定义、类别及作用通过简要的理论辅以例子进行介绍,让学生明白何时可使用何种策略,以此提高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交际策略运用的理解,教师在介绍了策略类别及其各自内涵后,可呈现含有交际策略的文本、视频或音频等语境范例,要求学生辨别出特定语境中交际者所运用的策略类型。

2.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练习使用各种策略。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已了解什么是交际策略以及为什么要运用交际策略,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练习使用各种策略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针对每种策略,有目的地设计各种语言活动,通过控制性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策略,为下一阶段在语境中的运用训练做好铺垫。例如,释义策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我们在课堂上可采用描述事物的活动训练学生对词汇的释义能力。在训练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给予示范,并提供常用的用于描述事物的语言形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单词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通过描述事物的练习,使学生在交际中遇到词汇表达障碍时,能根据事物特征,使用描述的套语,运用已掌握的词汇去表达尚未掌握的词汇。这点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练习来进行。比如我们课本中每个单元都会出现“find the correct word and expression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的练习。正是通过对词汇的解释猜词,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释义策略。另外,教材中的“paraphrase”的练习也是一个很好学生用已知的熟悉的语言来转述复杂的语言现象的机会。同时对课文进行复述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思想。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学会根据掌握的句型将复杂的表达简明而自由的进行处理。

3.提供运用交际策略的语言情境。

为了能让课堂上所教授的交际策略得以运用,综合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和对不同场景的应变能力,教师还应提供各种运用交际策略的交际性语言情境,如语言游戏、情景会话、小组讨论、辩论等。这一阶段中,交际任务的完成是第一位的,学生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比如,猜单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这一语言游戏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准备好单词卡片,要求每组挑选一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但不能直接拼出此词),使其他组员猜出卡片上的词汇。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该名学生会综合运用释义、举例说明、近义词、等策略进行描述和表达。此外,还可以开展情景会话、小组讨论、辩论等自由交流度更大的交际性语言活动,有效地训练学生根据需要运用交际策略的意识及能力。

4.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大胆英语交际的倾向

由于每个学生的语言功底及个性差异,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也会不同。作为老师要多鼓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尽量让他们开口。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容错度,即当学生试着用英语进行交际表达时,不要动不动就给予纠正,除非这些错误影响到意思的表达,否则会造成学生开口焦虑症。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肯定和接纳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开口说英语,积极投入到交际活动中去。实践证明,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在共同营造的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不断提高其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7

关键词:言语行为;功能意念;语用能力;口语教学

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wto,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外贸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参与国际交际的工具,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然而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结果养成学生打勾画线、猜答案的思维习惯,极不利于培养真实环境下的口头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被社会上贬称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根据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对口语能力及写作能力则更为不满。例如,他们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5%,差的或极差的为37 %,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14%。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由于受应试、高校扩招、课时有限、师资不足、班级规模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有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更是教学改革的弱项。笔者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就大学英语口语交际、功能意念与语用能力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培养学生在真实交际情景和语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功能意念与语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为此,该《大纲》中的功能意念表根据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列出了学生在该阶段英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功能意念项目,如寒暄、态度等,共计10大项,118分项。与该《大纲》同时颁布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大纲》也以“语言功能”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已明确列出的语言功能和意念,参与不同形式的口头交际。而自1999年5月起开始实施的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设计原则也阐明:口语考试应着眼在意义的表达,而不可能由语言形式来影响,例如不可能在口语考试中规定使用虚拟语气、不定式等等。交际情景决定所要表达的意思,确定表达意思所需要的语言形式。对各种语言行为的概括是语言功能,例如请求、道歉、抱怨、提议、问候等等。语言功能不能单靠语法结构来确定,因此,话题的选择应能充分覆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各种交际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的功能意念表以及《口试大纲》中提出的“语言功能”都与austin和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关系甚为密切。这一理论把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本质结合起来,强调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所谓“功能”,就是使用语言做特定的事情。所谓“意念”,就是使用语言表达客观事物,也即用言语传输信息。言语既可以用来说明意见事情,也体现一定的交际意图和社会功能。语言的功能可以通过语调、词汇、句子结构等各种语言形式来表达。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习得需要两种规则的转化,一个是语言规则的转化,一个是文化规则的转化。前者的转化相对容易些,而后者则要复杂得多。提出的交际理论认为,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所论交际能力的第一部分相当于chomsky的“语言能力”,后三部分则通常被称为.‘语用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

对语用能力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leech认为,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者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谴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而社交语用能力则是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何自然先生(1997)则把“语用能力”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bachman认为语用能力由“施为能力”( 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交语言能力”

(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组成。施为能力指的是了解交际行为并懂得如何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社交语言能力则是根据语境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要真正理解并掌握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

由此可见,如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完成《大纲》所规定功能意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但能正确地掌握语言,而且能得体、适切地使用语言,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注意语言理论所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speech acts)。此后,美国哲学家舍尔(l. r.searle)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学说,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的基础,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并探讨了言外示力逻辑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更为复杂的言语行为问题。

奥斯汀认为,英语句子大致分为两种:叙述句(述谓句)( constatives)和行为句(施事句或实践句)( performatives)。前者指一种陈述,可能是报导一个信息,叙述一个事件,记录一种状态等,这些句子有真伪之分。如:nanjing is in jiangsu province.(南京位于江苏省。)而与之对立的行为句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是指在说话行为的实践中,在实施一个动词的同时,恰好实现了该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如:i promise to go tomorrow .(我保证明天走。)i wam you not to be so rode next time .(我警告你下次不得这么粗鲁。)在上述两句中,说话者在说话的同时,就分别实施了“保证”、“警告”的行为。奥斯汀把行为句分为显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和隐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显句中往往包含一个行为动词,而且主语常常是第一人称单数,动词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而隐句中没有一个表示要实施的言语行为的动词。其对比如下:

显:i tell you that the boy is in the classroom.

隐:the断is in the classroom.

显:i ask whether all the students,present here.

隐:are all the students present here?

显:i order you to taro o} the tv.

隐:tum oii’ the tv!

由此可见,讲一句话就是执行某种言语行为,如陈述,询问,命令等。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就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表述性言语行为(locutionary act ),施为性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成事性言语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表述性言语行为(信息行为)是言语的字面含义,施为性言语行为(言外之意)是说话人的交际倾向(communicative intention),而成事性言语行为(语后行为)则是对前两种行为的接受或否决。言语行为的侧重点是施为性言语行为(语力)。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语言功能。如:turn down the tv ! it’ s too noisy!都是请求将电视机音量调低的含义。如果听话人只把“太吵了!”当作一种描述,那么交际就失败了。

而舍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这一特殊的言外示力类型,进一步阐明了语句意义与言外之意之间的关系。语句意义最简单的情况是:言者语句的言外之意与该语句字面意义完全吻合,但也有较复杂的情况:言者的言外之意与语句的字面意义不相吻合。如:could you pass me

the dictionary’?(你能把字典递给我吗约这个句子看起来是询问听者是否具有递字典的能力,但其实是用来表达一种请求。因此,说话人和听者常常需共有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 ),或彼此有推断能力( power of inference ),听者才能明白说话人的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注重“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行为中的关系来分析话语的作用”。言语行为以交际双方互动为基础,在语言因素和超语言因素的共同参与下,伴随着积极的角色转换,完成信息建构和信息传递的全过程。目前,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是语言学的热点课题,关注的焦点是:言语行为的结构,即言语行为的组成,包括交流者、交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交流者不同的社会地位对于构成语句的影响;言语行为的条件,即语句的背景信息,包括交流双方共同拥有的知识总和、心理特征以及由言语行为条件引发的前提或预设;言语行为的过程,即言语行为的发展机制;言语行为的目的,即言语行为的实际效果以及言语行为的类型等等。

虽然奥斯汀和舍尔等人的研究是纯理论的研究,即对人类语言中所有可能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但是,他们的研究为具体语言的言语行为的分析,特别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启示。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的功能意念大纲“打破了把语言只看成是语言形式,语言教学只是教授一系列语法规则这一传统观念,主张使学习者从一开始就能在真实的交际中使用语言,它所强调的是语境中的语言意义和社会交际中的适宜性”。因此,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话语的字面含义,还必须使学生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从而充分掌握《大纲》中功能意念的学习。

三、创造真实交际语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可以粗略地定义为通过语言交换信息,语言交际一定发生在人和人之间,因此涉及参与交际者、交际目的、情景、场合、相互关系等等,语言交际的这种交互性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真实交际过程中的对话与我们在课本上常见的会话不同,前者虽不象后者那么有条理,那么连贯,但不同的言语行为却表达得很清楚,因此听起来更自然。而一般书本上的会话内容,有所问必有所答,人工痕迹过重,虽强调语言的功能,却忽视了同样的言外之意,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例如:征询意见虽常用shall we . . ’? will you. . ’? do you mind . . . ’? let’ s.…等句型,但这些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的这些本质特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context),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situation )。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主要指培养学生的语用语言意识和社交语用意识,以避免这两方面的语用失误。英语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所说的英语不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英语中去;错误地将母语和英语的词义等同;只了解字面意义,不清楚说话人的真正用意;滥用完整句,忽视完整句在特定的场合下可能带来的特殊含义;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等等。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主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指的是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而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引导学生把外语当作一种语言知识体系来研究。但语法知识的掌握,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法演示—操练—运用,忽视了“说”(口语能力)这一语言产出是重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思路虽然在学习某个新知识点时很有效,但缺乏真实的交际需要,学生为练习而练习,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足够的训练,时间一长,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笔者试图以信息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语言形式为出发点设计口语课堂教学。对语言形式的控制主要通过功能意念来体现。由于教学大纲中列举的交际功能是通过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确定的,在设计交际情景时应尽量体现这些功能意念。以交际功能“道歉”为例,常用来表达道歉的方式有:i am sorry . i am awfully sorry. i am terribly sorry.i must apologize.i beg your pardon. excuse me,.…等。但实际交际过程中,有关“道歉”的表达方式远不止这些。为了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首先

应该让学生接触大量真实的有关道歉的视听材料,熟悉真实的交际情景,了解多种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同语句中的言外之意。体会真实交际过程中,会话往往很破碎,甚至不成语句,而且越是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对话越随便,但交际照常进行。这是因为言者和听者双方共有背景信息,有推断力,能够理解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语句的真实含义。一般来说对对方了解越深,会话中的缩略形式、理语、玩笑、巧妙的暗示等等就越多。例如:it’s raining now.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交际行为:(1)陈述一个事实(下雨了);(2)表达一个请求(能否关窗);(3)提出一个建议(在屋里呆着);(4)发出一个警告(外面冷,小l,"着凉);(5)表示一种埋怨(早知带把雨伞);(6)表达一种喜悦(久旱无雨,终于下雨了)(7)表示一种沮丧(郊游计划泡汤了);等等。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设计一些他们熟悉的场景,要求他们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运用不同的句子对“建议”这一交际功能进行交流。如:(1) i suggest that we start at ten . ( 2 ) suppose you try again.( 3 ) you might like the taste . ( 4 ) why not try this one?(5)we may as well walk home . ( 6 ) let’ s have a rest . ( 7 ) how about a cup of tea? ( 8 ) i wonder if you would mind my smoking here.…以上练习旨在使学生明白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其克服在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划等号的倾向,减少在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由于交流内容所涉及的话题(topics)是学生熟悉又有话可说的,在说话的时候有一定的角色和对象,而且他们也掌握了表达同一语言功能的多种方法。能够将社交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在语言形式、语用功能、社交环境和文化意义之间找到联系,获得发展自身语用能力所需的相关信息,提高语用意识。因此,这样的交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词不达意,而使交际失败。

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语言在运用中的交际功能和言语力量,较好地弥补了描写语言学重视语言结构、忽视语言交际功能的不足,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信息和功能出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自如使用语言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8

英语交际能力中式英语语用失误文化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英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已不仅仅是为了通级考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学的是“哑巴英语”,并且大部分的学生发音带有浓重的方言。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英语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四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高职高专学生口语现状

(一)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说话人试图以一种本族语者不用的和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同一种语用功能。(Thomas 1983: 97~109)。Thomas将语用语言失误归咎于对话语语用之力的错误认识,即传达了非意欲传达的言外之力的话语,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非本族语者使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不符合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二是指非本族者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不适当地套用到本族语者语言中来。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可从交际双方来考虑。说话人的语用失误往往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听话人能充分理解自己的话语而表达不当,致使听话人误解其话语意义,听话人的语用失误表现为做出错误的语用推理,误解说话人要表达的本来用意。

(二)汉语思维和社会文化干扰

三、英语口语学习建议

(一) 增强跨文化意识

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入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人士比较注重定量分析,进行逻辑推理,而中国人比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如认知行为方面,在西方国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受到普遍尊重,人们对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非常反感。而大部分中国人则讲究含蓄、委婉,一般不愿意直接提出与对方、特别是上级或长辈不一致的观点,非常担心会使对方难堪,或担心会损坏双方关系对自己不利。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得体的交流。 (二) 改变传统英语学习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着重学习语言系统知识――即语音、语法、词汇,而应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 培养,加强语用知识的输入 。要加强对文化背景知 识的了解,从而培养自己的文化素质,使语言学习和 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三)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

上一篇:单位安全会议讲话稿范文 下一篇:化工设计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