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19 10:55:25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1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是我国独有的。它产生于1930年,源于国外的视听教育,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当时因为将一些从国外引进的幻灯、电影、广播等“现代化”设备用于教育活动中效果很好,因这些设备都要用电,而当时“电”表示了先进、现代化,所以一些教育机构提出了用“电化教育”一词。随后,便很快出现了用“电化教育”定名的刊物、培训班和场地名等。“电化教育”一词就这样开始沿用至今,并广为人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如电视录像、VCD机、语言实验室、卫星电视系统、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Internet互联网系统等。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界对“电化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过多种定义,1985年5电化教育学6对电教的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13年后,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的“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委员会”根据90年代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国电化教育实践的新情况,全面修订了5电化教育学6,于1998年4月推出了5电化教育学6(第二版),提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显然,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必须要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资源、教育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进行探讨和实践。因为它强调的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所以,电化教育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下面笔者试就“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我国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到国外视听教学的影响开始“利用幻灯、扩音、电影,进行教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当时采用“电化教育”这一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其内含则不断扩展,逐步吸收了教育技术的有关概念和思想。50年代,其含义扩展到“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等进行教学、教育”。80年代,对电化教育的认识扩展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不只侧重于对现代电子媒体的应用,强调多种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为目的。近年来,随着电化教育理论的发展、电化教育实践的深入,电化教育的内容、范围在不断的丰富与扩大,人们对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目前的认识趋向于: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系统地安排、设计、运用各种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教育技术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行为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从口耳相传,到班级授课,教育技术一直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媒体的发展、教学理论的形成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只是没有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还没有形成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伴随着这些物理的、电子的物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人们开始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概念,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这期间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技术是用于强调媒体制作、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新传播工具的开发利用”这一阶段被称为教育技术的硬件阶段,重点强调的是媒体技术。各种视听媒体应用到教学及训练领域,如广播、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以及卫星电视等,这些媒体在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技术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使教育技术从教学形式、方法中分离出来。

实际上,“教育”和“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所以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广义的“教育”和“技术”概念紧密相连,对它们的解释,也因国家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我国新编5辞海6对-技术”的解释为“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即技术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技术。由此,教育技术可解释为“根据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而发展成的各种教育方法和技能,广义讲也包括各种教育媒体和与教育有关的其他物质设备以及教育的过程、教育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教育媒体和教育方法都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教育媒体有传统教育媒体(如粉笔、黑板、书本)和近代教育媒体(如挂图、标本、模型和一些教学仪器如示波器等)以及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In-ternet网络系统等)。同样,教育技术也有传统教育技术、近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只应用传统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近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了近代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则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大量现代教育载体手段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条件。因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教师利用远程卫星电视教育或网上学校进行不脱产进修,就近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注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间接动机。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意义,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还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多媒体信息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利学生的感知。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到抽象。而教学过程中,学好要学的是书本知识,一般需要感性知识作基础。再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科技手段,容易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因它不是单一的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表明:(1)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2)人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学生的手、脑、眼、耳并用,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运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可使学生容易获得关于某种技能训练的练习方法、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和训练的反馈信息,提高动作技能的训练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一大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即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VBI数据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Internet是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可实现世界知识的共享,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在网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锻炼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4.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由于教育媒体的现代化,可实施大规模教育,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卫星电视教育、网上学校等现代远程教育就是很好的实例。体现在Internet上的这种远程、宽带、广域通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未来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过去认为远程教育只适应于成人教育,对普通教育不能发挥作用,而互联网的开通,改变了普通学校不能发挥作用的状况,教师在课堂上也能方便地获取、自由地展示各种多媒体教育信息,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Its Solution

TU Qin-ping

(School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56)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效果已是必然趋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和艺术课程的整合,拓展教师和学生获取艺术及相关信息的手段及选择的范围。

当前,高等音乐教育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载体还是音乐的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与现代科技不断融合的趋势,在音乐教学设备以及音乐信息的获取上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因而将现代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音乐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状来看,虽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总结改进。

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

(一)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来看,一直是采用口传心授、培养艺术的实践技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现代化教学的认识比较狭隘:有些教师认为现代化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对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有些教师认为就是在教学中对MIDI系统的应用;有些教师认为就是计算机等媒介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些教师表示对现代化教学没有了解。与此同时,这些对现代化教学的狭隘认识并不只是反映在教师身上,学生们对此的理解也多数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与教师及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是分不开的。

此外,在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认识上,除了对概念的狭隘理解,在对这种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上,一些教师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偏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满足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认为不需要再进行新的变革,有些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模式运用到音乐教育的前景表示担忧,还有些教师认为无所谓,这些都是对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缺乏重视的表现。

(二)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的现实阻碍

在我国各高校的现代化教学建设步伐中,都离不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就音乐艺术教育而言,不得不提到MIDI音乐制作系统。MIDI系统实际就是一个作曲、配器、电子模拟的演奏系统,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渐出现在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于电脑音乐制作的专业课程,是音乐教学中最为典型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了该音乐制作系统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推广。

首先,MIDI电脑音乐制作的操作非常繁琐,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属于计算机应用中一个专门领域的程序系统操作,其难度是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正是由于MIDI音乐制作系统操作太难,不仅会给教育者的教学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认为MIDI系统太难,很多知识无法掌握。

第三,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多都认为MIDI系统的实际应用性不强,不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些认为费用过高。

(三)普通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的匮乏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设备,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根本标志。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多媒体教学中,普遍选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视听设备、音响设备、CD机以及上文提到的MIDI系统,这些多媒体设备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情况。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普通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还相当匮乏。这里还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虽然MIDI系统造价昂贵,但是还是对该系统的购置加大了投入;而另一方面,一些极为普通的多媒体设施却相当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最为突出的因素。

(四)教育工作者现代化教学能力的不足

1.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人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于过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所需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客观要求。

2.使用现代化设备教学的能力不强

对于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教学而言,只有具备对相应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才能很好地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但是目前高等音乐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使用现代化设备教学的能力不强。在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上,很多教师只能运用设备来播放一些音像资料;还有一部分教师只会用设备来进行视频以及音频的演示;甚至有一小部分教师只会用设备来进行简单的音乐播放,这些对于现代化设备的低效能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备教学优势的发挥。此外,在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意识上,很多教师都缺乏对设备的使用意识,往往即使有现代化设备,不少教师仍采取以前较为原始的教学模式,现代化设备变成不使用的摆设。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我国针对艺术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主观上对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客观上存在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的现实阻碍、投入匮乏以及教育者使用能力不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如果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不加强管理和改善,势必会影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做好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原则

影响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根本因素,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旧观念以及直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因此,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观念。在实践教学中,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现代教学媒体为手段,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为中心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校进一步开放,实现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二)教育设施现代化的原则

任何脱离物质支持的制度和措施都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因此,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少院校的音乐专业至今都没有配备适合自己专业特性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只能依靠现有的设备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措施,从而限制了现代化教学的实施。因此,在实际中应当坚持教育设施现代化的原则,加强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硬件设备的建设,为普及和开展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三)教师队伍高素质化的原则

教师是现代化教学的主力军,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媒体的使用者。但是,在职的音乐教师由于专业特性的缘故,大多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较陌生,无法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现代化教学工作,更无法适应将来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势。因此,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的开展,要以优秀的教师素质为保障,校方应注重对教师业务素养的培训,教师也应当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保持“满桶水”良好心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构建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

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在于引入实验室性质的数字化操控内容,把实践作为以往偏重理论教学的课堂现场即时结果。做法是:更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含量,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软硬件操控平台系统,将理论讲授与习题写作予以软件化、数字化,使之替代传统的纸、笔和板书,构建“图像、声音、文本”等一体化的全新实践教学手段。

以上《和声学》课为例,可以将音乐制谱或音序软件与MIDI键盘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现场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现场弹奏出和弦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连接,并可以随时变更和声运行方案。然后,通过投影仪,在图文并茂的音像背景下进行课堂讲授、习作和信息共享,将课程内容以MIDI或转换后的音频格式与乐谱图档和文字相互结合,再融入辅的视频文件。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3

关键词:道德;后现代主义;生活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5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103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形式化严重,改革呼声不断。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从一系列哲学派别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对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放置于后现代视野下,有助于帮助德育找到跳出困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 我国目前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概念

迄今为止,有关于德育概念的问题仍存在争议。学者鲁洁和王逢贤在借鉴了我国“大德育”特色的基础上,总结性地提出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们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外化,来发展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制等几个方面综合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因此,本文也采用此观点。

(二)德育困境日益突出

第一,科学主义掌控道德教育,知识德育盛行。在“知识就是力量”思想的冲击下,科学主义的地位神圣、不可动摇,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洁教授认为科技的进步使得科学技术统治了思想领域,实证思维成为一种霸权[2]。石中英指出:“我们不能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作为一种知识来教。道德教育也按照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的方式进行,就脱离了生活。”[3]杨东平等人则把这种片面科学主义取向的道德教育弊端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这样会忽略教育的人文内涵,削弱教育的教化功能,从而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4]。道德教育绝对不能仅仅是知识性的学习,仅仅是懂得和了解知识,不能改变一个人的道德意识,要把道德意识内化,并进一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第二,道德教育长期脱离生活,空喊口号。一直以来,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均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可以说是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5]“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人格被无情地割裂,成为两个根本无法融合的世界,在一个世界,学习者像木偶一样被掌控进行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中里,儿童通过一系列违背自己意愿的教育的活动来达到自我实现。”[6]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刘超良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的德育内容多注重“生活性”,并且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把学生的学校集体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7]。

第三,德育的功利化。在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教育特别是德育也深受影响。鲁洁教授认为现代教育一直在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与此同时,却无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这是因为“现代人”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人成为物化的人,被自然所操纵的、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因此,“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8]这种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导致了德育的功利化,教育不再关心人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完全服从外部利益,忽略内在意义。学者檀传宝更认为:“功利主义是现代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主要表现在工具主义的德育研究、功利主义的德育功能观、功利主义的德育目的观、功利主义的德育课程观、功利主义的德育过程观。正是这种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导致了德育信度、效度的缺损,并影响了德育地位的提升。”[9]

二、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现状

(一)概念

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最初以文学术语的形式出现,到20世纪末期,成为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为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迄今为止,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复杂,其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标准。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利奥塔认为对元叙事的怀疑就是后现代,福柯认为对传统进行批判即是后现代,而我国的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就是表征区别于现代性的后现代运动及其现象产生的。但是,综合地说,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源自于对“后现代状态”的描述,是一种崇尚差异性和多元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于对现代主义追求进步、权威、理性、普遍化、体系化和对评价知识价值的一系列标准的批判[10]。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一,反对现代主义中唯科学的现象,强调多元,提倡批判。由于后现代主义反对永恒的真理,因此,它更加宽容、多样和丰富。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理性崇尚至极,工业革命的浪潮让科学技术成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太过于迷信某个东西,往往会沦为其附庸,而这点正是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在道德教育上更是如此,“道德是没有原因和理由的,道德的必要性, 道德的意义, 也是不能被描述和进行逻辑推理的。”[11]

第二,后现代强调流动性,强调生活的作用。后现代主义关注人的个体性,关注生活。有的后现代主义者甚至认为:“当今世界,生活瞬息万变,以至于所有的道德都相当于审美的,生活将所有的道德都化为乌有。”[12]生活对于生活来说是如鱼饮水,这说明脱离了生活空谈道德教育是无效并且缺乏实际意义的。

第三,由于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和差异,他们极为推崇对话,强调通过对话把充满差异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这种对话必须是平等且公开的。“对话的本质并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 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 而是和平相处,试图改变双方的观点以达到一种新的视界。”[13]

三、后现代主义给德育的启示――从知识德育到生活德育

目前道德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知识德育的盛行以及和生活实际的脱离。把这个问题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突破。

首先,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威,反对绝对的科学主义。按照后现代主义学者波普尔的观点,他认为由于我们永远无法判断事情的先验性,因此我们永远不可能证明我们的科学理论是正确的,也不会知道它们原来是否正确。后现代主义强调批判和多元,通过理性批判我们可以取代对其正确性的检验,体现多元化。在道德教育的领域里,批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的内容离不开价值判断,没有价值批判,就不会出现新的理论,并且,批判不仅仅是事实性的,也是价值性的。生活德育就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知识德育批判的基础上的。近年来,学校德育问题层出不穷,学校德育时效性低下、形式化严重、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德育理论才应运而生。

其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文化因素之中,脱离了这些,知识也毫无意义。这是因为知识不仅仅是文化的因素,而且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时空、地缘都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类型和知识体系,任何知识的意义表达都不仅仅依靠其自身意义,也要把知识所处的整体意义拿来分析研究,任何知识都需要强调境域性。因此,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仅需要把握认识中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也需要不断地亲自实践和思考领悟,才能把握知识的整体和境域,抓住知识的内涵和本质。而生活德育恰恰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在生活的过程中实行的德育,它克服了传统德育过度强调知识性的弊端,正是后现代哲学体系中强调“批判性”“境域性”的集中体现。

再次,后现代主义强调对话,尤其强调一种“语境的体验化”,后现代学家认为人的存在绝大多数是作为交往形式存在的。人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对话必不可少。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探讨师生关系,就不得不谈到民主与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提倡反思和批判精神、反对权威和绝对。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中,师生关系需要从“主体间的关系”来重新建立。在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学生探究的材料、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并且要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主体间的行为,用以消除教室里的隐形霸权。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作为德育的主题,并积极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德育的自我理解、陶冶的过程中,做到必要的价值引导,提倡积极的价值选择,以此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教师在面向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必要的思想文化的陶冶,用能体现整个人类、民族信念与精神的精华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不断启迪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灵魂,不让回归生活的德育走向另一个贫瘠的极端[14]。

最后,也应当看到,由于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反传统、反现代、反中心、多元化以及主体消解性,也会导致价值观多元化中一些不良的倾向。德育工作者应该在尊重这些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做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德育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将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增加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2]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1998

[3] 石中英.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J].教育研究,1996(7)

[4] 杨东平,周谷平.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J].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1997(1)

[5]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

育科学版,1998(1)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译

文出版社,1979:14.

[7]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8]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1998(4).

[9]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2-9.

[10] 维克多・泰勤,查尔斯・温奎斯特,何怀宏,章燕.后现代主义百

科全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92.

[11]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152.

[12] 乔治・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32.

[13] 让弗朗索瓦・ 利奥塔. 后现代道德[M]. 北京: 学林出版社,

2000.

[14] 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 [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

Moral Education under Post-modern Perspective

WANG Ji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12, China)

Abstract: Out of life and practice is the problem that moral education should solve immediately. Postmodernism opposes the scientism in modernism, with the emphasis on multivariate, flow of life and advocation of critique. Postmodernism values plurality and differences, and canonizes communication. All of these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to solve problems moral education faces nowaday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ost modern perspective is to make the moral education return to life.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育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拓展,扩大了教育教学功能。它能够增加例证的数量和范围,扩大学习者活动的空间。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无止境地扩展了。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工具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尤其是当代的各种电子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出学习内容,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清晰。职业教育不仅要更好地承担知识与科技的传播和转化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肩负起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担,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学习和创新。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态,也必将引起课堂教学基本因素的变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电脑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不但保证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更多地选择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教育技术将改变师生的角色和责任。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解释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学责任也因之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的纸笔测验转向更多地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电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教学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学生从事探索和开展讨论,教师在更多的时间里是提醒学生如何讨论,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所计划的课堂活动中不可预测的活动有所增加,一节课中有很多随机生成的东西,这样,教师就要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引导。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合作者,学生也会发现他们自己对学习负有更大的责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改变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在传统的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侧重于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侧重于调动各种认知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对概念本身的加工和记忆则相对减少。要创设问题情境,仅靠教师口授和板书常常是不能奏效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材内容与相关课外资料进行整合,再现问题情境,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想象,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理性多角度认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口号,他通过长期探索,得出了几点基本结论: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就有不同的学习条件;对掌握不同的学习结果而言,必须有不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这就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从教学的分析、展开及评价等方面做出一系列事先筹划。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能较彻底地分解复杂的知识技能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真实的背景资料,教师可以充分考虑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进行探索,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课堂上枯燥的讲授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教学中各种概念,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现代教育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实际上评价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过程,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设计相关的评价。多媒体程序在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从而优化认知结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改革和进步,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我学”的被动式学习效果较差,而“我要学”动机下的主动学习则效果很好。作为外因,学校的教育技术是否先进,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是否先进则是关键。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要学”的环境与氛围得到了建立与强化。学习者是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教育要适应这种需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要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宁波大学师范学院

2.王伟炜.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程大纲设计初探.东南大学

3.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5

在人类社会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之中,这期间形成过各种各样的知识观。如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就曾将知识分类为虚构的宗教知识、抽象的形而上学知识和科学的实证知识。在他的这一划分基础上,虽然也有后人又将知识观的发展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神话知识观、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但孔德实证主义知识观仍对近现代中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他的这一划分可被视为人们对知识观的转变这一问题进一步探讨的最初开端。

继孔德之后,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从知识的社会目的这一角度,将知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启蒙时代。为了启蒙思想、增加智慧的知识。

第二阶段:工业时代。应用知识。

第三阶段:知识时代。知识的知识。

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划分只是建立在知识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的一种划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略作重新划分后通过对知识传承形式及其特点的考察,来重新认识一下由此带来的在教育价值观上发生的种种历史变迁,并对当今流行的种种教育价值观思潮,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尝试进行一番全新的透视。

2、原始社会的知识观及其教育传承形式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进程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属于无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时期,因而一切关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实际状况我们只能是依靠人类学或考古学中考察发掘的文物资料进行论证和推断。关于知识与教学的问题亦是如此。

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知识主要是靠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直接积累的经验中获得的。这种知识的获得并非是人们出于主观意愿所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伴随着谋求生存的需要而在有意无意之间逐渐积累而生成的。由于当时人们对知识“是什么”并不了解,那时候,由于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把事物常常看作是某种超自然力的表现,认为他们所生存的世界都是由神灵来掌握的。显然,这时人类的知识观是建立在人的直观洞察和所谓神灵的启示之上的。

基于原始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特征,原始社会的教学往往也就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一种是关于生产生活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一些劳动经验和部落的风俗习惯及行为规范;另一种则是关于神灵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得并解释神灵启示的知识。前一种主要是由年长者为师,以共同参与生产劳动为渠道,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以掌握生产和生存经验为目的开展知识传授的教育活动。后一种则以巫为师,以宗教的或部落的各种仪式为手段,以参与和接受仪式的方式,以建立与部落和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完成所谓某种知识的传递活动。

因此,原始社会的所谓教学主要是以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建立与部落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进行的。其与原始社会的其它活动一样常常充满神秘色彩。

3、古代知识观影响下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用“神秘的启示”去解释万事万物的方式逐渐产生怀疑,追求一种显得更为合理、可信、确定的对世界的解释。特别是随着阶级社会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文字和学校的产生,使得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较之原始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也势必要求构建出一种新的知识观。

古代知识观来自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古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智慧只在于要认识能够驾驭一切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只要对世界万物的本原及规律性做出说明,就算是达到了最高的智慧境界。此后,德谟克利特同样认为感觉只能提供意见,理性才能获得真理。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洛泰戈拉则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基本途径,而且是认识的唯一标准。这些看法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追求客体过程中应重视主观因素的作用,但由于当时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的盲目乐观,促使另外一些人试图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的问题。

如: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把握。柏拉图则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真的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念系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关于普遍、一般的理论知识比感觉经验更重要,真理是建立在证明基础上的。由此说明,人类对知识观的把握已开始转向了以概念、逻辑和思辩为中心的理智性认识活动。

以古希腊时期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古代知识观关注知识的来源:认为知识是天赋的,与人的理性相联系;而对知识的表现形式:则认为知识是由一定概念和逻辑构成的命题;对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则看成是人们排除干扰的思维成果,因而特别强调“反思”、“回忆”、“沉思”;关注知识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知识关乎人生,不仅能提高人的修养与学识、还可达到净化心灵及显示智慧的目的。

在古代知识观的影响下,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征。①教育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理念中所蕴藏的知识,而不是去创造知识。因此人们将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内在的探索能力以认识知识。②由于极其注重理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③把哲学、伦理学和宗教神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教育变成了心智的一种形式上的训练,使其具有了强烈的宗教与政治教化色彩。

4、现代知识观视域下的教育价值观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将近400年间,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知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开始思考如何重新确立一种知识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科学逐渐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观点和学派的对立,不过在知识观问题上两派学者却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即都认为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有解决问题的价值。

为调和两者的争论,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率先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认为知识既源于感觉经验,也出于认识能力。此后西方知识界相继出现了几位对现代科学产生划时代影响力的科学巨匠,如:牛顿及其“经典力学”、哥白尼及其“日心说”、开普勒及其“天体运行三定律”,等等。由于这些科学巨匠及其理论的出现,科学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新时代。而真正开启科学认识知识观先河的先驱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始提到的法国哲学家孔德所率先提出的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至此,现代的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观逐渐代替了形而上学知识观的统治地位。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和迪昂为代表:认为科学理论的作用在于将大量经验材料和定律按演绎规则系统化和简明化,为预测试验结果提供方便。此时的一些哲学家也开始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及意义给予关注。进入20世纪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哲学界开始把知识的经验证明问题作为最核心的问题提出来了。此时,人类在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内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水平。

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由精确概念拼合起来的完全自洽的概念体系,因此教育也就可以象拆装机器一样将知识进行“条块分割”后进行分别传授,对人的教育也可以以类似于生产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对此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盛行。此外,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和重点,认为教育应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每门学科知识为目的。科学教育演进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科学知识的授受成为师生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于是,浓缩在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成为教育不可动摇的主要内容,知识一旦被获得就会受用一生;而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更是成为了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

5、后现代知识观引发的教育价值观的新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致使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逐步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引领下建立起了一套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使人们的知识观和真理观进一步得到深化。特别是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下,现代科学主义时期末的知识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已经开始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已把知识视为一种不断变化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认为研究者并非外在而是内在于这一系统之中。认为:从知识的产生过程看其具有文化性;从知识的适用程度看其具有境域性;从对知识的需要来看其具有价值性;从知识的存在形态来看其具有构建生成性;从知识的类型来看其更具有多样性。

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引领下,教育价值观逐渐衍生出种种带有鲜明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新主张。

5.1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受现代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以杜威的实证主义理论为支点,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者通过主动的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教学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注入,而在于经验的改造。这种教育价值观反对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脱节,冲击了科学主义教育中那种教死知识的纯书本式教学。

5.2建构主义教育价值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并不是使学习者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的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不断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程序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图式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不能用知识的机械积累的过程来解释。强调教育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或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在这里知识的意义具有主观性。

5.3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出现则是对科学主义教学价值观进行反思的一种结果。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客观性的真实体现必然要立足于现实的人文精神。于是提出在教育领域里应该注重人文知识的开发、积累与授受;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形主义理念为目标;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内容;教学注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移情、体验、理解现实等方式去扩展教育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建构意义世界。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6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哲学基础

哲学作为人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现代教学方法提供更为一般的科学理论基础。哲学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等,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形成在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上起到支撑作用。(一)认识论与现代教学方法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现代教学方法提供主体及其认识的理论依据。1.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相对应而存在。主体是认识者,客体是认识的对象。现代教学方法是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主观世界的步骤与手段,因而,在现代教学方法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从表面上看,教师在用方法教学生;而从实质上看,则是教师指导学生用方法进行学习。所以,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方法使用的主体。坚持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意义重大,这要求方法的使用必须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当然,坚持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要与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主导。2.现代教学方法要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把实践的观点放在第一,坚持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并发展真知。这一观点对现代教学方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现代教学方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结合职业特点和要求,投身于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在现代教学方法体系中,有一些方法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教学;也有一些方法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例如讲解法、讨论法等,对这些方法也应尽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把书本知识拿到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去讲解,对照实物、对照实际过程,其教学效果会更好。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做到坚持实践的观点。3.现代教学方法遵循认识过程的原理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是经过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来完成的。这个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更高实践的过程。从思维加工过程来看,认识过程经历着由具体到抽象、再到更高层次的具体的不同阶段。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人的思维起着创造性的加工作用。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启示现代教学方法要合乎人的认识的一般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从生动形象开始,先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之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加工活动,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在方法的具体使用中,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二)方法论与现代教学方法方法论是哲学的重要部分。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涉及一系列认识方式和方法,这些对现代教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就认识方式来说,马克思曾以当时的时代知识出发,提出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认识方式。[1]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从现时代的知识出发,进行认识方式的研究,提出正式的认识方式包括科学认识方式、技术认识方式、艺术认识方式、价值认识方式等。[2]这些认识方式的原理与方法对现代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指导作用。就科学认识方式来说,它所揭示的问题以及假设、探究、验证、推论等具体认识形式和方法,对于发现法、探究法、创造性教学法等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就艺术认识方式来说,它所揭示的直觉的、领悟的、个性化的、风格性的认识形式和方法,对教学艺术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认识方式对现代教学方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认识方法来说,它更是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一般来说,认识的方法主要涉及思维加工的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行为与综合、直观与抽象、推理与判断等。这些方法经常是教学方法中所直接使用的,用于概念教学、原理教学、技能教学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等。所以,学习和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必须熟悉和掌握哲学认识方法,以使教学更为科学、有效。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脑科学基础

大脑是人的心理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科学基础。(一)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一个全脑模型关于脑科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是斯佩里(RogerSperry)、波根(JosephBogen)等人进行的著名的“分离手术”,发现左、右脑结构与功能的区别,提出了左、右脑分工说。到7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健康学会的麦克连(PaulMclean)提出“脑部三分模型”,依照人类进化历程划分人脑的功能区:从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到新皮层。后来,赫曼在斯佩里和麦克连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综合的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并认为这个四象限的模型可以当作大脑运作方式的一个组织原则:四大象限类型分别比拟人大脑皮层的两个半脑(斯佩里等的理论)和边缘系统的两个半脑(麦克连的理论)。这一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可以用图1描绘出来;而这四个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依存,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2。[3](二)全脑模型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与要求第一,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脑,左、右半边缘系统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和影响,并不是严格独立的,大脑是一个整体。这启示我们:现代教学方法在整体的体系构成上和单个方法的使用功能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全脑的参与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任何单独训练和使用左脑或右脑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不能奏效的。第二,人的大脑的四部分构成为人的心理的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提供了脑生理基础。所以,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充分调动并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使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协调作用,共同发展,产生出最佳效果。第三,全脑模型为使相关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全脑模型认为,人的大脑富有创造性,大脑各部分的工作运行程序和结果表现出非机械性和非重复性,因而为教学的创新性和学生发展的创新性提供了生理基础。所以,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机械重复,而应不断创新,使每堂课都有其独特的新意,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

人的身心,特别是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一门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现代教学方法要以心理学为科学理论基础。心理学涉及庞大的体系内容,限于篇幅,下面仅从两个方面概略论述它们对现代教学方法的作用。(一)发展心理学与现代教学方法发展心理学是探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如何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学科。从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和大学心理学以及成人心理学等。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好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学生心理学。所以,发展心理学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科学理论基础。(二)教育心理学与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美育心理、劳动技术教育心理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等。职业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宗旨,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教学心理来说,涉及兴趣、动机、态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创造力的结构与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等等。这些方面的教学心理研究成果都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产生着影响。例如,对于兴趣,心理学家吴伟士(Woodwodh)提出四种研究成果[4]:一是,兴趣与能力有关,对有能力做的事,人们就有兴趣;二是,兴趣与成功有关,经克服困难而获成功的事,人们往往有兴趣;三是,兴趣与事物本身有关,事物以其新颖、独特、有用等特点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兴趣;四是,兴趣与理想、追求有关,学生对所努力追求的事,作为一种要达到的事,有兴趣。这些成果用于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出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学习任务,用不断获得成功来刺激和强化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新鲜、 独特的学习任务,吸引其产生兴趣,把学习活动与学生个人的追求与理想连接起来,强化其兴趣,等等。这些做法说明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指导。

四、现代教学方法的职业教育学基础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7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实施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以树立个人理想信念和确立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为基本任务,以理想信念的宣传、确立与培育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维系社会有序运行的纽带作用。而以大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存在,其实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它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为实现其自身的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面临着内、外双重的考验,内部考验主要在于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多样性、平民性、功利性、个人本位性、自主性、注重能力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实惠性、两重性”于一体的新型特征。外部考验主要来自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恶意侵蚀与破坏。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考验,如何能够有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实施路径以及实施路径是否具备实用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展开探析,以探析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方向性、实践性与有效性为主要内容,旨在为实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合理可行、行之有效的平台,为有效实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存在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分析

存在根源反映着事物为何能存在、为何存在的情况,体现着事物存在的必然性。从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存在根源出发,在认识其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实施路径存在的必然性,是有效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理想信念教育与其实施路径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明确作为“整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客观存在的认识基础上,为了确保“整体”的继续存在与持续发展,作为“部分”的实施路径应当始终以服务于“整体”为目标而存在。一般而言,可以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策制度两个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存在根源。

首先,作为存在根源之一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其内容主要在于“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体现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存在是基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基于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决定性,其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其“部分”的实施路径因为“整体”存在而获得了存在必然性,它是“整体”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决定着理想信念教育应当具有促进个人成长成才、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作为存在根源之二的政策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仅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政策依据,也是实施路径确立的向导与依据。它已经明确指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主要内容在于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认识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方向性分析

认识根源反映着能否及如何看待、识别事物的情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在认识领域的体现,一般而言,主体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决定着它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主体自身的行为方向。其中,认识水平主要在于解决主观能否反映客观、主体能否认识客体的问题,而认识能力主要在于解决主观如何反映客观、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认识能力是认识水平的深化,认识水平是认识能力的基础。两者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即表现为能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认识以及如何对其加以认识。

首先,从认识水平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作为人的认识客体而存在,人们要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融合。同时,要能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展开全面认识,从个人认识方面、社会共识方面入手,积极提高个人认识深度与社会共识广度,这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实施路径的确立应当在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与必然性的同时,要能准确地把握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容。

其次,从认识能力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自觉实践活动而存在,要积极发挥认识活动指导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力,能自觉有效地区分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这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要求。这也就为确立实施路径提供了可操作、可指引的道路与方向,其方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自觉辨别等,具体而言,即实施路径要坚持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根本,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动性,充分展示其服务社会、服务个人的目的。

三、实践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实践性分析

实践根源反映着事物之间如何相互转化与作用的情况,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体的维系与纽带。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主体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体,“思想与行为是人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起点,是人类思维中最早出现的认识对象。”思想是行为的内在动因,行为是思想的外部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物,不仅要处理好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实践活动的关系,这就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重在行之有效与具有可操作性,而实践是检验路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实施路径的实践性主要可以体现在:第一,从“内在思想—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外在行为”路径转变来看,内在思想一经外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后,体现出来的行为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理性实践活动,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个人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第二,从“理想信念教育能动服务于各类实践活动”角度来看,实施路径的设计要为理想信念教育能动作用的发挥搭建实践平台,要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文化生活富足等方面的服务作用,通过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途径,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服务于经济实践活动、政治实践活动与文化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四、价值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有效性分析

首先,价值根源主要反映着事物之间彼此需要与满足的情况。价值体现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有对主体有用、有需要、能带来利益的客体,才是有价值的。而作为社会发展必然产物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否具有价值,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个体和社会的利益需求,而价值标准能够有效衡量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成效。因此,作为“部分”的实施路径只有在满足一定价值的前提下,才能有助于作为“整体”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取得。“从价值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价值主体和个体价值主体”,对此,利益需要也可以分为个体利益的满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故实施路径的有效性也就可以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来加以体现。

其次,从个体价值的实现方面来看,个体普遍面临着自身利益诉求与满足的关系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可行的途径来对个体利益的诉求予以满足,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则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重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落脚点主要在于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促使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从社会价值的实现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力求全面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这正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又一价值体现。因此,实施路径的建立也应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效用性,应当从实现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科学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能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理想信念教育能动作用于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

五、结语

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63-02

传统文化是集体的记忆共存,它由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世代传承,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并由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凝聚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意识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构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笔者在所任职的高校组织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本科一到四年级、不同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数民族生源占6.32%。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从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现实需要关系不大,76%的学生更喜欢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法交融和协调发展,35%的学生认为国外教育会比国内教育提供更多的个人成长空间,38%的学生渴望有出国学习交流或深造的机会。

2.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创新的内涵。37%的学生认为传统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系不大,26%的学生认为按部就班比发展创新更重要,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

3.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正呈现出淡化的倾向。92%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国学经典;17%的学生不能正确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利益为上;16%的学生承认发生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9%的学生承认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资助力度而产生过谎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为。

4.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政府部门、民俗学家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47%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洋节。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以上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课程设置。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甚合理。以笔者所供职的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课程中,学生只需在“大学语文”、“国学基础”、“应用写作”三门人文课程中任选其一,只有两个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大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此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在点上形不成系统,在面上也达不到普及。

2.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主义等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享受,对成功存在错误和歪曲的理解,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3.多元文化共生。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当代大学生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对“传统文化”等话题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4.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书本知识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敏捷好学,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即时的、热点的问题。在信息充沛的时代,他们以感性的方式获得认知,并经过思考和判断,形成理性认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那个“传统”的年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到位,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难免会日趋淡化。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

1.更新课程结构。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从更新高校课程结构入手。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需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节,传统文化教育无关紧要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课程覆盖面,在内容上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讲述传统文化的精妙,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民俗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民俗的氛围。

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体现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教育作用;传统文化能揭开历史的帷幕,具有传播历史知识和激励民族希望、维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应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理念。

4.实施传统仪式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传统仪式教育为手段。高校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赋予学生大学精神和文化力量,以庄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赋予学生新的规范与义务。仪式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象征符号的应用,在形式上体现礼仪性和程序性,营造庄严、隆重、热烈的仪式氛围。仪式教育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爱国荣校、成才励志、勇担责任为主旋律,融入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以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有效提高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如高校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志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或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参观和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传统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围绕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构建较为完备的民俗文化教育机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对教学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土木实习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