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30:34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1

    XX年暑假,我参加了位于xx市xx区邻玉镇机场大道的巨力液压有限公司的货物运输工作和协助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一些内勤工作。

    这里虽然不是很大,但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机会,这能够让我提前了解职场,对将来真正进入职场有很大的帮助。我曾随着公司的货车去内江的隆昌县山川镇,去拉一批原材料,在路上我也学到了,了解到了很多东西。我其实并不太了解公司,我从司机那里知道了我们公司的一些情况,显然对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了解员工,了解企业,这才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员工和企业间的协调者,我们要为员工服务的同时要激励员工,使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不仅服务了员工还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每个人都会很高兴。

    呆在公司经常会遇到员工要求要报销医药费,其实我所实习的这家企业,名号中就带有“液压”二字,可见平时的生产活动是离不开机床,机床在我这样一个外行人看来,是一种挺危险的设备,虽然员工们技术熟练,但是意外事故难免还是要发生。而员工报销医药费时,只要情况属实都会给予报销,不会有纠纷产生。这家企业是家私营企业,在过去我的眼中,只要是私营老板就不会有民主,老板就会吭害员工。其实当我身临其境时发现,这一切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只要员工有困难,公司的领导层都会想办法解决。其实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留住人才,谁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是啊,现如今企业间所有的设施设备都没多大差别,而差别最大的就是那人才。一个企业要拥有好的薪酬体系,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留住人才,当然前者是物质环境,后者是精神环境。就如同保健因数和激励因数,他们却一不可。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人际交往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我们工作并不像会计那样,总是望着账本。也不像技术工人那样老是望着机器设备。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着企业里各层人员在转,无论他是老总还是普通员工。我们要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真实的信息。知道了他们所要需求时,尽量去满足他们。让他们知道企业是重视他们的,是重视每一个人的,是一视同仁的。当然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很好的传达我们的信息。那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的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暑期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我已经明白了现在自己应该向这哪一方面努力,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2

一、智力资本报告背景

(一)欧洲国家大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大学正在面临着政治举措、经济社会改变以及新的研究模式等所带来的各种新挑战。其中一个重大的挑战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因素驱动,如博洛尼亚宣言,其使命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目的是要实现高等教育部门更大的兼容性和较高的可比性。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大学的教育与研究如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满足人们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追求个人发展的需求?大学不仅要开展基础研究和教育,还要把开展与发展行业或公共机构的合作作为一个重要使命,从而试图提供解决社会经济所面临新挑战、新问题迫切需要的方案。从Gibbons et al.(1994)的“知识生产第二种模式”和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1996)提出的“三重螺旋模型”中,可以发现大学正在从传统的只注重教育的范式向着强调知识生产的新范式转变,这种新的范式是跨学科的,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有活力、更为紧密,有助于发展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两方甚至三方联盟,促进大学与其他各种知识生产者之间相互影响和沟通(Gibbons, 1998)。转变后的大学,虽然其教学和研究仍然是重要目标,但范围将会更大。大学教学将包括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和提供涵盖各种各样要求的专业课程,并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

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大学在组织、管理和预算分配方面需要给予更大的自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多的自以及资金支持,同时又意味着更多的责任,面临着政府、所有者以及社会公众的问责。大学的多种角色重合造成新的内部压力,需要新的机制来应对,需要增强其资金使用状况、社会和经济成果等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二)需要新的管理和信息披露工具 大学从本质而言是知识生产者,它输出的是以科研成果、接受教育的学生等作为表现形式的知识,因而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以及其所处的关系网络和组织惯例等无形资源是其最为宝贵的资源,但这些没有相关的规定要求进行披露。所以在考虑大学如何处理管理和测量知识生产过程的问题时,智力资本(IC)的报告工具和评估无形资产的一般方法为发展新的管理和报告制度提供丰富的基础。因此,2001年,奥地利教育、科学及文化部发起了一个名为IC报告可能性的研究。并在2002年奥地利议会最后决定,在奥地利大学的重组过程中,大学有义务IC报告。奥地利采用智力资本报告来增强大学的透明度,加强大学的知识管理与绩效管理,启动了智力资本计划。

IC报告框架为理解和报告组织绩效,提高透明度和增强责任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基础(Guthrie et al.,2004)。IC报告框架同时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Almqvist and Skoog,2007),这也意味着IC报告有利于大学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IC报告可以帮助确定组织的优缺点,揭示不同的大学任务的现状和被用来作为控制和监督工具(Altenburger and Schaffhauser -Linzatti,2006)。因而,IC报告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提供了“公共机构的工作如何创造价值的沟通工具”(Mouritsen et al.,2005),可以满足内部和外部的目的,是满足公共机构新管理要求的一个有效尝试。

(三)奥地利高校重组推行IC报告 奥地利大学的重组是基于新公共管理原则,该原则是以增加自,以输出为导向和业绩为基础的资金分配为前提的(Titscher et al.,1999)。除此之外,还引入“绩效合同”作为根据新范式实施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合同确定了大学(提供研究,人力资源,研究计划,合作和社会目标)和教育部(资金资助)的职责,并制定一个为期三年的预算,三年后制订新合同。资金的资助,基于需要、需求、业绩和社会目标四个标准,由高校和教育部之间商定。大学每年都要提供业绩报告,提供有关合同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等相关信息。根据奥地利《大学法》(UG 2002),IC报告的披露与绩效合同的履行和业绩报告同步进行。IC报告是业绩报告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是独立的报告,不得不说,这些规定是自相矛盾的(Michaela Schaffhauser-Linzatti, 2004)。业绩报告只涉及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而IC报告范围比绩效合同更广泛,要全面报告大学活动,反映他们的整个性质,并且是提供内部的管理和制定决策的工具。两份报告都是由大学自己提供并且大学校长最终负责他们的正确实施。

因此,奥地利大学IC报告实现了两个目的:首先,提供无形资源管理的信息。大学决定是否应该投入以及投资多少用于培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决定与哪些组织进行合作,应强调实施哪些研究方案等。随着部门、研究机构和整个大学中IC报告的实施,目标会具有可操作性、成果能实现监控。其次,IC报告提供给外部利益相关者智力资本的开发和生产使用的标准化、可比较的信息。教育部门将会得到有用的信息,以便对其分配资源,管理研究项目,同时也为国家的科学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二、奥地利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方式、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智力资本报告方式 奥地利大学IC报告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报告方式从大学自发、自愿披露的模式,发展到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前一种方法最初使用于奥地利研究中心的智力资本报告,它是一种自愿披露方式。1998年ARC自发引入智力资本报告制度,以说明组织无形资本的发展、研究绩效和信息的透明度。该组织于1999年正式对外智力资本报告,已连续12年对外智力资本报告。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的声誉,而且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当然也存在局限,考虑到智力资本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必然不会全面地披露所有的智力资本,这就导致大学智力资本的信息含量降低,增加了信息使用者使用的难度;同时可能导致报喜不报忧的局面。

后一种方法主要来自奥地利《大学法》有组织有计划的规定。2002年,奥地利公立大学进行重组的新《大学法》,启动了智力资本计划,规定每一所奥地利大学都必须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4月30日前自己的智力资本报告,并报送教育部。虽然这种带有强制性意味的法律,也只规定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向教育部,并没有强制向所有利益相关者披露,也就是说各大学在对外披露智力资本报告也有自愿性。但新《大学法》规定,如果智力资本报告,则必须说明以下内容:大学的愿景、战略与目标,大学的智力资本与流程,评价与预测等。因此,正是基于后一种混合式的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方式,使得这项工作得以加速推进。

(二)智力资本报告框架 IC报告的概念框架,是建立在试图追踪大学知识生产过程基础上的模型(见图1)。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要素:分别为大学愿景、目标,智力资本及其转变活动和影响。

目标包括两部分,一是根据奥地利的科教政策设立的教育部目标,另一个大学自行定立的组织目标,大学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受到目标的指引。

无形资源和其转变活动,这部分描述大学可以调动的智力资本或无形资源和采取或计划以改善他们不同的活动。在此模型中智力资本或无形资源被解释为在大学中知识生产过程的投入。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要素。人力资本是从事大学工作的所有相关的研究人员和非科研人员。结构资本是程序和过程,往往被忽视的大学的基本建设。关系资本的研究人员以及整个组织关系和网络,支持大学的正常运转并帮助其获得外部的智力支持。不同的活动是对无形资源或智力资本的加工,将其转变以达到教育部门和大学的目标。模型区分了六个不同的活动类型,它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学具体特征和类型(例如是艺术类,商科还是理工科大学)缩减或细分这些过程。智力资本的投入与输出的结果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比如教研人员),但对于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会因为信息的不完全性很难进行区分和分析,所披露的IC报告就必须描述“加工过程”以反应二者的区别,这既可以表现出机构的独特性,又使得IC报告成为动态过程的监控工具。智力资本的输出,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学生,企业,社会公众等)产生影响,用定量的指标评价这些影响和用指标描述“加工过程”都是非常困难的内容。

(三)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让利益相关者能够评估组织的业绩和正确估计该组织的未来。通过设立大学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可以监督大学是否已经开展要达到目标的活动,可以明确地评估其成果。大学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设立与盈利组织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不同,它是以非货币性的指标为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奥地利IC报告项目中,开发指标的设计和选择主要是基于三方面:1)在奥地利大学中过去使用的一系列指标,2)智力资本文献中建议使用的指标,3)评价研究的结果(Leitner, 2002)。最终由联邦教育部(Federal Ministry)以及校长联合会议(Conference of Rectors),选择使用的一组指标(Sanchez et al., 2009),2006年2月指标的详细清单和IC报告的结构发表于奥地利智力资本报告法案(Altenburger and Schaffhauser-Linzatti,2006)。

根据奥地利智力资本报告法案(Intellectual Capital Report Act, ICRA),在其智力资本报告内容的2-4部分,分别规定了智力资本、核心流程以及输出结果和影响等框架要素的指标共计53个,除此之外,考虑到医学院和艺术类大学的特殊性,为其又单独设置了特殊指标。指标的具体内容,评价时点和时期则是在附录1中作了详细解释。第2部分是衡量智力资本的指标,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第3部分是核心流程评价指标,核心流程按照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研发分为两部分;第4部分是经过核心流程加工转变后的结果和影响指标,与第3部分分类相对应同样分为两部分。

三、我国大学智力资本管理应借鉴的经验

我国大学与奥地利大学情形较相似,主要以公立学校为主,正经历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的“第三使命”越来越突出。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认同,有效使用智力资本对大学的绩效而言至关重要(Leitner et al., 2005)的观点,利益相关者需要大学智力资本的信息进行决策。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已经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了大学信息公开的适用范围、原则、职责分工,规定了大学信息公开的内容等,但很少涉及大学智力资本等内容,大学智力资本管理和报告工作并没有实质性地展开,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智力资本,这必然会影响大学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效果。所以,必须加快研究大学智力资本及其报告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指导我国大学正确开发智力资本,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应该从以下三点开展大学IC报告的工作。

(一)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我国大学的管理理念要转变,从注重内部管理转向服务于社会。大学不仅要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也要服务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大学来说,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只有把大学的智力资本与社会结合,才能体现出大学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其次,大学应向智力资本管理方向转变。大学应充分认识智力资本在大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重视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积极编制并披露智力资本报告。从奥地利大学以及研究机构IC报告的社会反应来看,大学智力资本报告不仅显示了学校的竞争优势,而且体现了内在价值,吸引更多有价值的资源支持大学的发展。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大学的管理理念更应该转变。再次,大学更应该注重长期目标。奥地利案例显示,强制性指标,会导致大学出现投机行为,出现“目标偏离”(goal displacement, Davies, 1999)的可能。政府教育部门、大学及社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大学IC报告过程中,不是以披露智力资本为目的,而是要发展和完善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大学的长期目标。最后,大学的智力资本管理应以人为本。 大学管理要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习,应关心、关爱、 关注教师的成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建立智力资本报告制度 奥地利大学IC报告是《大学法》强制性规定的,由于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很难得出是强制性还是自愿性披露适当的结论,但争论不断。如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大学有义务披露具有可比性的智力资本信息,这样具有同质性的报告可以促进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帮助进行决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清晰度和增加透明度(Arviran,2006)。然而,每所大学都有其特性,所擅长的学科领域、分配到各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资源不同,因此,具体的大学IC报告应围绕其特点,把握具体情况,确定满足其目标的智力资本,准确描述加工过程以及其结果,利益相关者才能获取更为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其进行决策。

考虑到“目标偏离”的潜在问题,我国缺乏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根据奥地利大学在实施IC报告过程中的困难和利益冲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ARC自愿披露IC报告的效果等情况,我国应先鼓励大学自愿编制与披露IC报告,政府等机构应充分发挥指导和服务职能,推进大学IC报告理论研究与实践。经过一段时间,在大学形成动态学习机制后,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大学必须披露具有可比性、有用性的IC报告,来增强大学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大学智力资本管理。如奥地利大学IC报告,也是以ARC自愿披露IC报告为先行,借鉴其经验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强制性规定奥地利大学披露IC报告,正是奥地利教育部门的指导工作与法律实施,才使得奥地利大学智力资本披露成为典范。当然,不仅要披露大学IC报告,还要对大学内外部社会反应进行监督与评价。大学的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研究人员等对智力资本报告进行评价,以实现自我评价、改进、完善的机制;同时由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等外部组织对大学智力资本报告进行监督与检查,以实现信息反馈机制,反馈给学校,以利于改善大学智力资本报告。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与评价,以实现过去内部评价与监督机制转向内外部,特别是社会其他组织评价的双轨制,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以利于不断规范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的标准,健全、完善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制度。

因此,我国大学可以进行自愿性定期披露IC报告的尝试,识别和分析智力资本,设立指标体系,报告智力资本的使用和“加工过程”的情况,尤其是反应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的智力资本信息,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从而促使大学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智力资本报告平台 推进大学IC报告制度,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大学的研究、实践和反馈平台。首先,建立一个大学IC报告理论研究的平台,只有深入地、全面地进行理论研究,才能有效指导实践。因此,要广泛吸引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大学实际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设计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框架和编制指南。其次,建立一个自愿披露大学IC报告的实践平台,使得大学智力资本报告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与修正,才能不断完善大学智力资本及其报告理论。在实践中,相关部门要对大学智力资本报告自上而下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宣传,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各大学根据自己的特色,自愿对外披露IC报告。除此之外,采用多种形式收集关于大学IC报告的反馈信息。通过书面调查、媒体采访、网络平台等方面接收公众的反馈信息,为评价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及强制性披露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要建立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的信息处理系统,形成动态反馈机制。通过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智力资本及其报告等信息需求的特点与规律,分析智力资本报告的社会反应,从而完善智力资本报告系统,增强大学对智力资本的管理。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2BGL01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9YJC88005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必荣:《智力资本研究现状评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2]董必荣、熊程:《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分析》,《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6期。

[3]王孝斌、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4]陈钰芬:《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

[5]Edvinsson, L., and P. H. Sullivan, (1996), 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4(4): pp.356-364.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3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在市委的领导和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和保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的目标要求,突出“构建共同责任机制,科学管理国土资源,提高服务与保障能力”这一主题,严格执行《*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开展了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专题分析研究、制定方案、动员部署、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培训教育、专题调研、民情访谈、征求意见、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组织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活动、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建章立制、满意度测评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全面认真地落实了上级“规定动作”和结合本局实际的“自选动作”。

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局领导及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实践活动,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局党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促进,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不走过场、不马虎应付,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边整边改,狠抓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发出测评表81份,收回81份,满意的67票占82.72%,比较满意的13票占16.05%,不太满意的1票占1.23%,不满意的无。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领导重视,安排及时。在市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局党组召开两次党组会议,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了专题研究,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安排部署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相关工作。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印发了《关于成立*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玉国土资党〔2009〕19号),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任组长,局党组成员海秀兰、梅荣生、袁金忠和杨长飞任副组长,调研员、副调研员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组成员袁金忠兼任,办公室主任李万标、人事教育科科长廖勇兼任副主任,抽调局属单位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具体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为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联系实际,制定方案。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玉国土资党〔2009〕20号),对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参加范围、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召开动员大会。2009年3月30日组织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作了动员讲话,对整个活动作了安排布置,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以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组织保障。强调指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要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向市委、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利用*市国土资源局网页公开*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领导动员讲话,及有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简讯、材料。在《*日报》专版刊载领导讲话、答记者问、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综述等文章,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编发“*国土信息”、“*国土信息专刊”等,及时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及局领导的讲话。

(三)组织多形式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1、组织集中学习和开展个人自学。在职工大会上,组织党员、领导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及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大家在认真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和休息日努力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等,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交流。2009年4月29日,市局组织开展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科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讨论交流。20余名科级干部在参加集体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联系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各自岗位的职责,认真准备,撰写交流发言提纲,踊跃发言,畅谈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及科学发展观丰富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认识,分析了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及各科室(单位)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办法,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和圆满完成。同时,局长黄太文和局班子成员适时对各位科级干部的发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总体上学习和思想认识有深度,分析问题全面、准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措施办法可行,指出了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重点领域、重要工作。

3、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4月29日至30日,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邀请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实职科级干部参加。组织学习了相关文件、理论文章,开展了县处级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发言。黄满德组长亲临会议给予了指导,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肯定,对继续深入持久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

4、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为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预防职务犯罪,邀请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谭福运处长对市局及其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八县国土资源局副科以上干部进行了专题讲课。杨处长以“腐败离我们有多远”为题,从腐败与职务犯罪的关系、腐败在不同领域的主要表现、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从引用一首古诗开始,广征博引,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告诫大家腐败离我们只有一线之隔、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要慎用权、用好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提醒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过好初始关、亲情关、交友关、美色关、节庆关、小节关等“六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七笔账”。引用有关法律条款,阐述了党和国家打击和惩治腐败的决心,告诫大家不要心存侥幸,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5、开展案例分析。针对近几年来,*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2009年市局、红塔分局就有10名干部职工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市、区人民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而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等问题,开展加强廉政建设案例分析。在分析会上,黄太文局长分析指出:干部队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和出现,令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干部职工、家属非常痛心,损坏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形象,给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和形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进行深刻的剖析,反思产生和发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从客观方面讲,国土资源部门权力相对集中,是一个高风险部门;国土资源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服务对象为了自己的利益拉拢腐蚀各级干部。从主观方面讲,主要是干部职工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注重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学习,无视党纪政纪、国法;顶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存在侥幸心理。务必要进一步加强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深入持久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长抓不懈,发挥教育、预防、惩戒的作用。

6、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4月30日召开市局及其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八县国土资源局副科以上干部参加的干部职工学会,组织传达学习了*同志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黄太文局长对贯彻落实省委白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按照*同志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要求,着力解决国土资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形象,要有过硬的本领,务实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人、感化人、带动人。三是要把践行“三个一”的要求体现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工作中,敢于面对困难,加大综合协调力度,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超前服务,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用地保障服务工作。

7、开展“11·28”专题案例警示教育。5月22日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11·28”专题案例教育的通知》精神,通报了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邹韶禄、原副总经理余卫平和云铜地产公司原总经理汪建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组织观看了《白占金腐败案警示录》、《高墙悲歌》警示教育片。教育大家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慎用权利;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廉洁奉公、警钟长鸣。

8、开展学习“李龙伟”先进事迹活动。按照市纪委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收看李龙伟同志先进事迹新闻报道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市局及所属单位120余名干部职工于6月19日、20日收看、学习了《云南新闻联播》播出的李龙伟同志先进事迹新闻报道片。红河县垤玛乡司法所长李龙伟,曾兼任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法律援助站站长、办主任等职务,13年来,李龙伟同志勤奋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接待、代访、陪访300余件,垤玛乡司法所和调解委员会年年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优秀集体”。李龙伟同志任劳任怨,工作不讲条件,带病坚持工作,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留给家人的,只有工资卡上的36.76元和一台700多元的彩电。

李龙伟同志对工作负责,为民办实事,不图回报,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吃苦耐劳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每名干部职工。大家决心向李龙伟同志学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廉洁自律,为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9、召开*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会。6月5日召开了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会,及时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推进会的精神,传达学习了孔祥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推进市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是要解决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措施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要按“三个一”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四)明确主题,开展专题调研

按照“严格保护资源、有效保障发展、强化市场配置、加强执法监管、改进公共服务”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保红线、保用地“双保”行动和市政府“强工业,保增长”的目标要求,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我局召开党组会议研究专题调研活动,确定调研题目和调研提纲,认真扎实开展调研活动。市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新平、元江、易门、江川等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撰写了《关于建立责任制管理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对建立和完善责任制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市局领导、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八县一区开展双保工作调研,组织召开四个片区的双保行动推进会,形成了《吃透政策,强化服务,切实搞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专题调研报告,对我市今年用地保障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开展交心谈心活动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在学习活动中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个别听取意见等形式,征求了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各县区委、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近40个单位,以及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共征求到原始意见建议96条(其中征求到班子的原始建议18条),梳理出建议41条(其中对班子的建议7条);征求到个人的原始建议10条,梳理出建议10条。

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为开好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四谈心“活动,在局党组成员之间、党组成员与分管单位和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交心谈心。通过交心谈心,解决了一些小问题、个别问题;沟通了领导、党员、干部职工之间的思想,增进了团结,找准了问题,形成了共识,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六)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6月30日,局领导班子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了第七指导检查组、市纪委派出第一纪检组的领导亲临会议作指导。会前,局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了组织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交心谈心、研究并起草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认真撰写个人发言提纲、检查200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等活动,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会上,班子成员进一步查找了局领导班子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关系、服务指导与督促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委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全局,以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目标,以严格监管保护资源为重要任务,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工作主线,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国土资源保护保障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展;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管理、执法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和国土资源基础工作;要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要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时,局班子成员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整改措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高度重视,准备认真,程序规范,查找问题准,整改措施实,联系实际紧密具体,分析检查深刻到位,是一次民主、团结、鼓劲、奋进的民主生活会,是一次比较和谐、成功的民主生活会。

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党委下属4个党支部(局机关党支部、市土地储备中心党支部、执法监察支队党支部和老干部党支部),截止6月底共有党员55名(去世1名,转出1名)。市局机关党委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的总体安排,通知各党支部(老干部支部除外)充分准备,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发出预通知,要求每名党员加强学习,认真撰写发言提纲,作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各项准备。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带头发言,每名党员结合各自的岗位和职责,踊跃发言。大家畅谈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等的学习认识,分析了自身及国土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解决和改进的措施、办法、建议。会议气氛轻松、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分析问题深刻,提出的办法、措施可行,达到了统一认识、交流思想、团结干事的目的。

(七)紧扣主题,精心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坚持把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多次分析研究、再次听取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市委第七指导检查组同意并通过了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一是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高度重视,多次主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印发给市局各位局领导,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在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围绕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查找局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四是组织干部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五)组织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工作

开展社会评议机关工作作风。积极配合市委指导检查组认真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工作,进一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7条。

开展群众评议。组织召开了市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参加的群众评议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会议,个别走访听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发出“*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37份,收回37份,认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的占64.86%,较深的占27.03%,一般的占8.11%,不深的无;查找问题准的占62.16%,较准的占27.03%,一般的占10.81%,不准的无;原因分析透的占54.05%,较透的占37.84%,一般的占8.11%,不透的无;发展思路清楚的占67.57%,较清楚的占16.22%,一般的占16.21%,不清楚的无;工作措施可行的占59.46%,较可行的占27.03%,一般的占13.51%,不可行的无;总体评价好的占67.57%,较好的占18.92%,一般的占13.51%,不好的无。

(六)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边整边改

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在进一步分析研究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指出的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提出的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及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制定了*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方案明确了需整改的问题、整改要达到的目标、整改的时限要求、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部门)、责任人。同时,将方案在*市国土资源局网页公开,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坚持边整边改,把整改工作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本系统教育与参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走出去教育与请进来教育相结合,通过干部职工学习日、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培训、上党课、专题讲座等,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教育力度,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采取超前谋划、工作前移、挂钩推进、主动服务、提高效率等措施,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类项目的用地。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三项整治”,增强保障能力。继续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决定》、《关于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度、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度、*市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协调机制、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监督执行力。研究制定出台责任制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储备土地前期整理等方面的制度或具体实施意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

(七)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组织召开了市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各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参加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会,个别走访听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发出“*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81份,收回81份,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表示满意的67票占82.72%,比较满意的13票占16.05%,不太满意的1票占1.23%,不满意的无。

三、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科学配置资源,做好保障发展的有力手段;是着力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及科学发展观丰富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局党组的具体要求上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思想作风进一步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国土资源管理新的形势和要求的实际出发,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努力在理论认识、思想认识上有突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上有突破。关注民生、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了学风。进一步确立了“靠学习生活、靠智慧工作”的理念,自觉学习、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及业务,学习了解经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结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发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中的带头作用,把学习的体会、心得和成果转化为谋事布局的思路、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动力、破解难题和履行职责的能力,端正、严谨的学风进一步培养和形成。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实践的观点,围绕发展主题,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分析和正视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破解难题的思路,有力地促进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和推进,有力地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向前发展。面对人少事多的工作局面,克服畏难思想,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出思路、想办法、定措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年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有序、稳步推进。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从中吸取了深刻教训,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慎用权利。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廉洁奉公、警钟长鸣。

(三)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支部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局机关党委加强对党支部的领导,市局党组加强对党支部的指导,各支部认真制定年度支部工作计划,坚持“”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党员谈心活动、讨论交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等工作,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加强。每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勇担重任、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党员带头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带头交流心得体会、踊跃发言,带头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问题,带头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完成规划调整评估报告项目19宗,总用地规模65.4公顷;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23个,总用地面积553.3972公顷;上报省政府农用地转用征收报件7件,总面积101.9856公顷;供应各类建设用地203宗,面积189.8342公顷,确保了扩大内需的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确保了国家、省重要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确保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用地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用地。征用征收土地20.8公顷,供应储备土地16.3895公顷,组织实施储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7个面积132.99公顷,清理国有闲置房屋、土地资产46宗面积34.16亩,清理储备土地64宗面积8196亩,土地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年度计划顺利实施。启动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29个,面积8.8万亩,投资15502万元;确定*市2009年度第一批“三项整治”土地复垦项目5个,总预算投资985.05万元,建设规模81.8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66.22公顷;市级投资补充耕地的四个项目已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总投资533.0508万元,建设总规模415.8848公顷,新增耕地323.6085公顷,入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23.6085公顷,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三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7件/101人次,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征地补偿、违法占地和权属争议等热、难点问题。完成采矿许可证年检444个,审查到期的探矿权许可证142个,依法办理延续登记采矿权2个,完成采矿权挂牌出让1个,开展*县煤矿资源、澄江县磷矿资源整合,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发放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通知书628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599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卡6000余份,明确监测人员1190余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8次并提交应急调查报告7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1424次,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0件、矿产资源违法案件5件,建立了*市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度、*市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协调机制,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继续贯彻执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扎实有效。

总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突出了实践特色,更新了观念,转变了作风,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工作,整个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经验和体会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广泛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要求,自觉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履职,严格程序,狠抓落实,这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指导检查组指导有方,帮助有力,督促检查到位,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四、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4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实践 开发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是活动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其中,教师决定了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例如笔者的家乡南康市就有南山森林公园、文峰塔、莲花山、苏子步行街、旭山烈士陵园、陈赞贤烈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观。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笔者现在所带学生都来自农村,全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也就有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体会。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就充分挖掘他们这一方面的家庭资源,学生有着说不完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5

关键词:开放教育; 实践性教学环节 ; 资源建设

1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

坚持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气搞好。正如教育部高教司领导多次明确提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对于在职人员更多的是业余学习,而不是集中在课堂教学,这些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因此一方面要强化知识的应用,毕竟解决实际总是要在应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对于有实践经验的人必须进行有思想理论指导的、目的明确的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代替。要建立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这就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中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就要针对培养目标和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明确,可操作性要强,要有配套的教学指导书,要便于学生自主完成。

2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的教学都应该按照学科培养目标,大力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其形式有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调查等;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形式有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各类实习、毕业作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由省电大在教学大纲中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还将提供相应的集中实践教学训练大纲,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和完成,不仅是全面实施教学计划的关键,乃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直接关系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1 课程实验(含模拟实验)。 课程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要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还应采用多种媒体(如录像、计算机课件等)指导实验操作。课程实验应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应具有时间要求,即与该课程的理论学时同步进行,还应按统一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辅导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负责课程实验的指导及实验报告的批改。

2.2 实习。 实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专业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各专业应根据省电大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集中实习活动,学生应按统一要求提交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批改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未完成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课程学分。

2.3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能力、转变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各专业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参加社会调查。

调查之前应按照所学专业及课程的要求确定调查单位及对象,选择调查主题,列出主要提纲和做好采访笔记,事后要写出调查报告,报告中应有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调查体会。调查报告由指导调查的教师负责评定成绩,成绩合格都给予相应的学分。调查由各班主任保留备查,评定的成绩及时上报。

2.4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围绕所学专业的课程,结合工程设计而进行的综合训练。具体应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设计未完成或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2.5 毕业设计。 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完成工程技术人员的基础素质训练,是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毕业设计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进行,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学分,也不得毕业。在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有所创新。

2.6 毕业作业(论文)。 文经科、外语科各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应完成毕业作业,毕业作业可以是毕业论文,或是专题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模拟综合练习加小论文。毕业设计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进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相应学分,也不得毕业,应鼓励学生密切联系工作岗位实际,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上有所进步。

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无论是课程设计、毕业作业,还是毕业设计,如有抄袭现象,均作不及格处理。

3 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资源的内容,实施好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3.1 实践教学环节资源的主要内容。

(1)配套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性材料。包括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教学的大纲和计划、指导说明与要求、管理与检查措施、考核与评定标准等。 (2)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一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领导机构;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人员。 (3)学员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对象是学员,在学员方面,要充分分析他们的特点,包括其现有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等。 (4)其他方面的资源。我们的实验、实习条件与场所;完成教学所需的经费;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等。

3.2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1)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集中实践环节的内容、形式、操作和考核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2)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好选题。一个好的选题,对于实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利的。在确定选题时,学生需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接受教师的指导,并充分听取同学以及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意见。 (3)选题确定后,可让学生编写工作提纲,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容的应付可能的意外情况,及时的调整工作计划和策略。 (4)拟订一个时间计划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表开展工作,掌握进度,保证其工作按时完成。 (5)成果形成。最后我们应写成报告、论文或设计,并向同学和教师展示学生自己的成果。这是我们集中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便于我们教师对其进行成绩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展示和教师、同学的评判,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同学们相互交流、提高的一种形式。毕业答辩是我们学生自己展示成果的一种好的形式,可让学生把其报告、论文或设计,通过多媒体文件表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和成果的良好体现。

4 对实践教学环节资源建设的思考

4.1 积极改善实践性教学的条件。 为了使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加强和完善,各试点学校必须考虑人员、经费和场所等方面,需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1 加速实验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对各专业的实验和实习基地的统一要求,尽快建立符合条件的实验和实习基础。要建好计算机专业、水利工程施工专业、工程测量专业等急需的专业实验室。另外,尤其要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验,加快实践性教学的课件制作,进行网上模拟实验室的尝试。

4.1.2 要充分发挥电大开放办学的优势,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在相互磋商的前提下,签订协议、完备手续,并由所在单位提供师资和专业人员协助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4.1.3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经费投入。增加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经费,以保证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的必要开支。

其次,抓紧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性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能够正常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专兼职、“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他们应熟悉电大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毕业设计和毕业作业(论文)指导及毕业答辩的老师都应具有所指导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指导教师资格。 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专业工作者。凡承担过本专业教学工作五年以上,应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指导教师资格由各试点学校指导小组确认,并报省校审批备案。指导教师应指导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作业,不得跨专业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0名。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并对学生选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向学生推荐必要的参考资料和文献,指导和审定提纲。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审阅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初稿,写出修改意见。对定稿写出评语,帮助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指导教师一般对每位学生指导五次左右,指导课时不低于10课时。每次都要有简要的记录备查。

第三,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领导,我校将成立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指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指导、审查和评估等工作。

教务部门应负责按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落实,协调该项工作的开展,适时进行督促检查。

1、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的管理

(1)毕业答辩及成绩:毕业设计、毕业作业(论文)的答辩,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我省电大系统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办学特色之一,必须坚持进行。答辩人员应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指导教师不能主持本人指导的学生答辩。答辩成绩应由答辩小组共同评定。

(2)课程实验的成绩管理:课程实验的成绩由各教学班班主任记载在“学生课程实验成绩登记表”中,并在期末考试前两周逐级上报至省校教学教务科。课程实验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3)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绩管理: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毕业作业(论文)等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绩由学生科记载在“集中实践性教学换机成绩登记表”上,并在学生毕业前两个月逐级上报至省校开放教育科。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未完成或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学分,不能毕业。

(4)原始材料的管理: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原始材料均应保留至学生毕业一年后,以备上级电大和有关部门核查。

2、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审核、验收

(1)学校毕业工作指导小组审查毕业设计、毕业作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并上报省电大备案。

(2)各试点学校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毕业作业(论文)的课题审查和验收工作。

(3)学校教务部门应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各教学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绩,汇总毕业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情况,并在学生毕业前一个月将汇总表上报。

5 在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资源建设方面,我站积极开展了 “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以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资源建设为例,我站借助我校正进行示范校建设这一良好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规划并逐步实施了水工实验车间、校园测量控制网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资源建设工作。

6 结束语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近几年的工作开展,对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认识、管理、实施和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我们要提高对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想认识,把握好其实施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资源,为开放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造就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任兴武,胡艳红.《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2] 屠立红,周立波.《吴嘉晖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

[3] 王莉艳,张浩波,等.《论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4] 秦雄志,叶,等.《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实践教学探析》,中国远程教育,2008(11)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6

近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2007》(以下简称《报告》)在京。这是转型中的中国五矿集团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对外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份《报告》的,是五矿集团作为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主动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自觉接受利益相关方面监督的积极尝试。

《报告》在时间跨度上以2007年度为主,并适当追溯到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年份;《报告》范围以集团公司为核心主体,同时涉及部分子公司;《报告》全部信息数据来自于公司正式文件和统计报告,以及所属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情况汇总及统计;《报告》主要从战略与治理、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08年展望等五个部分20个方面,披露了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中国五矿过去几年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成效,并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目标。

一份出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围绕“珍惜有限、创造无限” 的可持续发展观,以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为主题,全面总结了五矿集团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各方面实践,有效传达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创造更多绿色、创造更多和谐”的伟大追求,为走出一条中央企业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五矿集团作为资源型企业的特点,展现了负责任的中国企业的形象。

报告符合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特点鲜明,是一份出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报告》由始至终贯穿了五矿集团“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延伸与深化,清晰地展现了五矿集团在战略转型期应对环境变化,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自身变革与创新。

突出的行业特性

《报告》通过阐述五矿集团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责任,突出了五矿集团作为资源型企业的特点,明确了五矿集团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安全和清洁地供应矿产资源的使命。

实事求是的精神

《报告》不仅展示了五矿集团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绩,而且敢于披露自身的不足,表现了五矿集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简明的报告结构与设计

《报告》通过“有限-无限”的思考尺度,重新解读了“三重底线”概念,并按照目标、措施与绩效的结构逻辑,通篇采用绿色作为主基调,增强了报告与读者的亲和力,便于利益相关方的阅读与理解。文字生动,可读性强。

如果报告能在内容上增补更多的国际运营中的社会责任案例,在表达形式上更多地借助第三方意见,报告将更为完美。

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经验告诉我们,要编写一份好的社会责任报告,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首先是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集中展现,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协调是不可能成功编写的。

其次是企业日常的责任管理要细致,基本功要扎实。社会责任报告需要在短时间内将企业责任实践的各种资料、案例、数据汇集起来,如果企业没有深厚的日常管理基础,不可能做到“快功出细活”。

第三点就是要有一个理解到位、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报告编写团队。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有其专业性,如果报告编写团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准确,框架不清晰,报告水平很难提升,如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的话,那麻烦就更大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五矿的报告组织编制工作是成功的,集团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编写团队,这些有利因素一起促成了这份出色的报告,也为我国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期望五矿国别社会责任报告

良好的开局使我们对五矿集团公司未来的社会责任工作有着更多、更高的期望。

首先,希望五矿集团公司能尽快完成对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长期的责任战略,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为提升企业的责任美誉度和责任竞争力夯实基础。

其次,希望尽快看到五矿集团公司的国别报告。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年加快,全球工厂在中国已经逐步演变为中国工厂在全球。但是,责任实践缺失、责任形象不佳、丧失责任话语权导致海外中资企业受到诸多争议和挑战。作为中央企业和走出去历史最悠久的中国企业,五矿应该选择重要的国家或地区,国别社会责任报告,提升企业的国际美誉度和责任竞争力,也正面树立中国企业的责任形象,打造中国的国家责任竞争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总结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我们感到有以下三点:第一,企业只有成长壮大才能够为国民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必须通过竞争获得市场地位。第二,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上多下工夫。第三,要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还将坚持以下三点:继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推进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变革,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形成具有道德感染力和品牌带动力的文化型企业,实现和谐发展。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7

在我国,尽管迄今为止的民事司法改革主战场在于诉讼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ADR方法,相反,我国的调解、国际商事仲裁等ADR实践还相当成功,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特别是,新近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在推进中国的ADR实践方面有了重大举措,前者颁布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效力,后者通过了《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的调解,特别是调解组织、调解程序问题作了规定,这表明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推进ADR实践方面的态度有了重大变化,必将把ADR实践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英国民事司法改革

英国启动民事司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民事司法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根据欧文勋爵的介绍,英国民事司法制度存在五个主要缺陷:案件审理过分拖延;诉讼成本过高;不适当的复杂性;诉讼中对可能花费的时间与金钱的不确定性;不公正性,即财力强的当事人可利用制度的所有短处击败对手。[1]据此,对民事司法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一项针对1000家公司法律事务负责人的调查表明,98%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进行民事司法改革。[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关于英格兰及威尔士民事司法制度的两份调查报告的相继公布为标志性事件,[3]英国启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事司法改革。以上述两份报告为基础并作为其法律化形式,英国于1998年10月公布了《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新规则于1999年4月26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最终报告》的设想,民事司法改革应该实现以下目标:尽可能避免采取诉讼;减少诉讼的对抗性,增加合作;简化诉讼;缩短诉讼时间,并且使其更具确定性;诉讼费用变得更具可支付性与可预见性,与个案的价值及复杂程度更相称;经济拮据的当事人可以在更平等的基础进行诉讼;司法部门与行政部门在民事司法制度中的职责分工更为明确;设计法院的结构与法官的配置以满足诉讼的需要;有效地配备法官,以便使其能够根据新民事诉规则和议定书管理诉讼;民事司法制度能够对诉讼需求作出反应。[4]根据新规则第1条的规定,新规则的基本目标是确保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统一了高等法院和郡法院的诉讼规则;为加强法院对诉讼的控制,重点推行案件管理制度;为防止诉讼过分迟延,采取在快速程序中制定确定的时间表等措施;通过|完善“早期卸除”(frontloading)程序,严格控制诉讼费用;鼓励当事人采用ADR解决纠纷。[5]可见,促进ADR实践是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1年3月,英国大法官办公厅公布了《初现端倪:民事司法改革的初步评估》(EmergingFindings:AnEarlyEvaluationoftheCivilJusticeReforms,下称《初步评估》),对1999年以来的民事司法改革做了冷静、客观和开放式的评估与展望。《初步评估》认为,总体上说,两年来民事司法改革受到了普遍欢迎。根据纠纷解决中心(CEDR)所做的一次调查,80%的受访者对新规则表示满意,其中“十分满意”和“相当满意”的比例分别占7%和73%。具体来看,两年来民事司法改革在减少诉讼数量、简化诉讼程序、缩短诉讼周期、重构诉讼文化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就。当然,在某些方面,特别在法律援助方面尚未取得明显成效,在降低诉讼费用方面目前则无法作出结论。

有学者认为,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所取得的最令人吃惊的,也是最伟大的成就是诉讼文化的根本性转变,即强调当事人间的合作,[6]而这完全与ADR运动兴起的文化基础相契合。

二、英国的ADR实践

(一)民事司法改革前的ADR实践

对于ADR,长期以来,英国立法者、司法者以及法律服务阶层基本上是持一种怀疑,乃至排斥的态度。就法律服务阶层而言,长期以来,英国律师对ADR不屑一顾,认为它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7]与此同时,英国的立法者和法院似乎也不赞成ADR,仲裁法的实践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英国,立法者和法院长期固守所谓的司法权的“不容剥夺原则”(thedoctrineofouster),即当事人不得通过协议排除法院对特定法律问题的管辖权。比如,根据1950年《仲裁法》第4、10条及第21条的规定,法院有权裁定仲裁条款无效,有权下令特定案件必须由法院作出判决。施米托夫教授(CliveSchmitthoff)感慨地指出,“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其他法律制度像英国那样特别强调司法因素。”[8]基于此,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下称《示范法》)的通过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借鉴《示范法》完善既有的仲裁制度给英国的仲裁制度造成强大的压力。有学者认为,《示范法》是导致英国制定1996年《仲裁法》的直接原因。[9]

随着诉讼费用高昂、诉讼迟延的问题日趋突出,寻求通过诉讼外方式解决纠纷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法院角度看,1994年,商事法院首次了《诉讼实务告示》(PracticeNote),[10]要求律师提醒当事人考虑使用ADR,并且要求在所有案件中法律顾问应该“(1)和客户及其他当事人共同考虑试图通过调解、调停或其他方法解决特定纠纷的可能性。(2)确保向当事人全面告知解决特定纠纷的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这一《诉讼实务告示》仅仅规定律师负有与其客户和其他当事人考虑采取ADR的强制性义务,而并未规定当事人在法院程序中负有采取ADR的义务,因此该《诉讼实务告示》后来被废止了。[11]但在1995年的《诉讼实务告示》中,法官创造了一种“劝导”当事人使用ADR的所谓“劝导性命令”(persuasiveorder),尽管该“劝导”并不是强制性的,但考虑到如果拒绝使用ADR或在使用ADR过程中从事不当行为,则法官在裁定诉讼费用时会予以考虑,毫无疑问,当事人都会认真考虑这一“劝导”。[12]

商事法院的上述立场全面体现于1995年高等法院的《诉讼实务告示》中。该《诉讼实务告示》首次明确了法官在案件管理中的作用,法官据此可以要求法律顾问至少必须在审判前两个月提供一份清单(checklist),清单必须涉及如下问题,比如法律顾问是否与客户及其他当事方探讨使用ADR的可能性、是否考虑使用某种ADR帮助解决或缩小争议等。[13]

从民间角度看,民事司法改革前ADR实践的主要成就体现在ADR组织的逐步建立,从而为ADR实践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在这方面,英国三大ADR组织,即专家协会(AcademyofExperts)、ADR集团(ADRGroup)以及纠纷解决中心(CEDR)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些ADR不仅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在ADR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专家协会在培训中立第三人方面成就卓著。[14]另一方面,ADR在解决纠纷方面的实效尚不显著。以CEDR为例,自1990年成立后的五年内,CEDR仅受理案件约1000件,年均不过200件。与CEDR相比,ADR集团虽然在受理案件的数量方面表现略好些,但许多案件仅仅是由于当事人不了解ADR而最终无法达成和解。但到了1994-1995年,ADR集团不仅受理案件的数量大幅上升,而且至少60%的案件进入调解审理阶段,其中的90%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15]

总之,民事司法改革前,英国ADR的实践是初步的,其主要成就体现在ADR组织化建设和ADR人力资源建设方面。

(二)民事司法改革与ADR

(1)英国司法当局对ADR态度的转变:从《中期报告》到《最终报告》

应该指出,在《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中,ADR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二者对于ADR的态度不尽相同。

《中期报告》指出,在诉诸法院前的任何时候,当事人针对他们之间的纠纷实行和解(不管是全部或是部分的纠纷)都是合理的;如果存在着与法院程序相比更为经济、更为有效的、适当的解决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法院不应鼓励当事人启动法院程序,除非当事人已经使用该机制;在启动法院程序之前以及法院程序进行中,当事人应该能够了解并且应该被充分告知可能的诉讼成本和诉讼结果,以及所有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16]总体看,《中期报告》对ADR的态度是一种期待性的,没有制定促进当事人使用ADR的措施,比如利用诉讼费用杠杆促使当事人采取ADR。如下所述,这一措施广泛见诸于《中期报告》以及《民事诉讼规则》。

《最终报告》指出,鼓励人们只有在用尽其他可资利用的、更为适合的纠纷解决方式后才诉诸法院程序解决纠纷;所有民事法院均应提供有关替代性纠纷方法的来源的信息。[17]可见,《最终报告》仅仅要求法院提供有关ADR的信息,而并未要求法院直接提供ADR程序,这与1998年美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法》第3条明确规定联邦地区应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ADR计划有着显著差别。据说,司法改革的领导者沃尔夫勋爵本人不赞成法院设立附设ADR程序。[18]尽管如此,《最终报告》在促使当事人采取ADR方面也并非毫无作为,与《中期报告》相比,《最终报告》对ADR的态度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敦促或期待,而是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特别是如下两类措施,其一,法律援助资金同样可以适用于诉前解决争议以及通过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解决争议。[19]其二,一方当事人在提讼前,可以就全部或部分争议提出和解要约,如另一方当事人不接受的,诉讼费用将适用特别规则,承担的利息适用更高的利率。[20]如果当事人在案件管理阶段以及审前评估阶段不合理地拒绝使用ADR或者在使用ADR过程中从事不合理行为,法院可以对此加考虑。[21]可见,《最终报告》已经考虑通过经济杠杆,包括法律援助和诉讼费用促进当事人使用ADR。据此,可以认为,司法当局对ADR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2)《民事诉讼规则》对ADR的支持: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

新规则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都对ADR实践给予了有力支持。

从基本原则层面看,新规则第1.1(1)条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基本目标是确保法院公正审理案件。第1.1(2)条规定,公正审理案件应切实保障当事人平等;节省诉讼费用;应该根据案件金额、案件重要性、系争事项的复杂程度以及各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采取相应的审理方式;保护便利、公平地审理案件;案件分配与法院资源配置保持平衡,并考虑其他案件资源配置之需要。

从具体制度层面看,首先,法院通过案件管理制度促使当事人采取ADR。根据新规则第1.4条规定,法院在认为适当时,可以鼓励当事人采取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并促进有关程序的适用(第5项),以及协助当事人就案件实现全部或部分和解(第6项)。新规则第26.4条规定,当事人在提交案件分配调查表时可以书面请求法院中止诉讼程序,但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中止诉讼程序,由当事人尝试通过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解决争议。特别是,法院可以通过诉讼费用杠杆,根据当事人的不同行为给予诉讼费用补偿或惩罚。

其次,法院利用诉讼费用制度促使当事人采取ADR,这主要是通过审查当事人的行为(含诉前行为和诉讼中行为)并结合诉前议定书制度得以实现的。新规则第44.3条和第44.5条规定,在裁定诉讼费用时,法院可以考虑当事人的所有行为,特别是在诉讼程序前以及在诉讼程序进行中的行为,特别是当事人遵循任何有关诉前议定书的行为及在诉讼程序前以及在诉讼程序进行中,为试图解决争议所作的努力,比如提出和解要约或向法院付款。具体说,新规则第36.10条就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启动前提出和解要约的,法院在作出有关诉讼费用的命令时,应该考虑有关当事人提出的和解要约。新规则第36.13条规定,原告承诺接受被告提出的要约或付款的,有权获得最高至承诺通知书送达之日止的有关诉讼费用。第36.14条规定,被告承诺接受原告提出的要约和付款的,其有权获得最高至被告送达承诺通知书之日止的有关诉讼费用。第36.20条规定,如果原告不接受对方的和解要约或付款,并且在其后的诉讼中没有取得比该要约或付款更好的结果的,原告应该补偿对方的任何诉讼费用以及附加利息。不过,有学者对新规则未能采纳1995年商事法院《诉讼实务告示》的做法给予了批评,因为与后者不同,新规则未直接规定当事人拒绝使用ADR或在使用ADR过程中从事不当行为的,法官在裁定诉讼费用予以考虑,而统称为“当事人的所有行为,特别是在诉讼程序前以及在诉讼程序进行中的行为,特别是当事人遵循任何有关诉前议定书的行为以及在诉讼程序前以及在诉讼程序进行中,为试图解决争议所作的努力”。[22]

(三)新规则实施后的ADR实践

如上所述,新规则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都为ADR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除了积极实施新规则这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外,以此为基础和依据,英国在促进ADR实践方面又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

首先,法院积极利用民间ADR资源。比如,法官在当事人之间缺乏有关协议时可以命令ADR提供者,比如CEDR有权任命调解员。在KinstreetLtd.v.BalmargoCorpnLtd.(1999)案中,法官就作出了此类命令。[23]从一定程度上说,与直接提供ADR产品相比,法院通过积极利用民间资源无疑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可谓殊途同归。

其次,消除了某些阻碍ADR实践的消极因素。在这方面,当以法律援助资金扩大适用于ADR程序最为重要。长期以来,法律援助资金只适用于诉讼当事人,而不适用于ADR当事人,这无疑极大地制约了当事人采用ADR的积极性。1998年10月,英国法律援助委员会下属诉讼费用与上诉委员会作出Wilkinson决定,确认在计算报酬时应该把作为接受法律援助的当事人之人的律师为参加调解而花费的时间计算在内。新规则实施后,Wilkinson决定的适用范围扩大了。目前,法律援助资金同样可以适用于包括调查、仲裁、早期中立评估、调解在内的ADR方法。[24]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实践表明,在新规则及其后续有关措施的推动下,晚近英国的ADR实践取得明显的进展。上述《初步评估》认为,新规则的实施使得英国诉讼文化中的对抗性有所降低,而合作性有所增强。比如,在使用快速程序审理的案件方面,统计结果表明,在新规则生效前后,此类案件开庭前实现和解或撤诉的比例有着明显差别,即从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的50%提高到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的70%,而同期实际审理的比例则从33%降低到23%。不过,在使用多极程序审理的案件方面,统计结果表明,在新规则实施前后,此类案件开庭前实现和解或撤销的比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仅从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的63%提高到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的72%,而实际审理的比例从22%下降到20%,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法院做出相关的命令是促使当事人采取ADR的重要措施。《初期评估》披露,从1999年4月26日到2000年6月间,商事法院做出的ADR指令超过130个,而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43个。对法律服务机构的调查也表明ADR实践取得了明显进展。比如,Lovells事务所中71%的诉讼律师承认,他们的客户现在把法律程序视为解决争议的最后手段。据统计,自新规则实施后,商务调解的数量增加了141%。《初步评估》预计,随着当事人对ADR方法的逐渐熟悉以及信任,以后运用ADR方法将更为普遍。

(四)英国ADR实践的基本特点

可见,在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尽管立法与司法部门都大力支持发展ADR——这从新规则第1条的规定即可管中窥豹,从法院授权ADR组织(如CEDR)在特定情况有权指定调解人也可略见一斑,但它们都不倾向于直接提供ADR产品(但这不排除法院向当事人提供有关ADR的信息,如提供ADR机构的清单),即设立法院附设ADR,而主要试图通过经济杠杆,包括法律援助资金和诉讼费用促使当事人自觉地采取ADR。这表明,由于仍然努力维持其作为裁判机关的纯洁性,英国法院不愿意过多地介入ADR机制,如直接提供ADR产品,而主要着意于为ADR的自足性与自治性运行提供间接但却有效的支持。为此,从立法与司法部门角度看,不妨把英国的ADR实践模式称之为“大力支持,谨慎介入”模式。如下所述,这种ADR实践模式与美国的ADR实践模式——不妨称之为“大力支持,积极介入”模式,即法院通过直接提供ADR产品,即设立法院附设ADR(包括任意性和强制性法院附设ADR)的方式推动当事人采取ADR有着显著差别。

三、英国ADR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诚然,目前我国尚未出现类似于西方国家所谓的“司法危机”,但ADR的推行与“司法危机”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尽管其司法制度运行良好,但德国也开始大力推行ADR。直言之,发展ADR是实现法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5]因此,英国的ADR实践对我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认为,应着重从两方面研究并考虑借鉴英国的ADR实践。

其一,法院在推动ADR实践方面的作用问题。如前所述,从法院角度看,英国采取了“大力支持,谨慎介入”模式,即不倾向于直接向当事人提供ADR产品。与此相反,美国采取了“大力支持,积极介入”模式,据此向当事人直接提供丰富的ADR产品,即法院附设ADR(court-annexedADR)。应指出,美国学者批评ADR的矛头主要是指向法院附设ADR。我认为,虽然ADR有助于实现法治的可持续发展,但它客观上也存在着反法治化的倾向。因此,应该考虑到我国ADR实践处于特定的法治化语境中,即依法治国刚刚被确立为治国方略,法治化水平还亟待提高,因此,确立适当的ADR模式极为重要。英国的ADR模式既较好地维持了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纯洁性,又有力地推动了ADR的发展,应该说这一模式对我国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其二,ADR实践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尽管司法审查制度对于监控ADR的运作具有安全阀作用,但不可否认ADR程序很大程度上游离于司法体制之外,因此人力资源建设对于ADR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英国,三大ADR组织长期致力于ADR的人力资源建设,成就卓著。在我国,近年来我国调解制度的渐趋式微和仲裁制度的逐步发展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就目前而言,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相继颁布相关法律文件的情况下,调解员的人力资源建设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的人民调解制度重新焕发活力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仅如此,对于整个民间调解制度的完善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英]欧文勋爵,:《向民事司法制度的弊端开战》(1997年12月3日在伦敦普通法和商法律师协会的演讲),蒋惠岭译,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1期。

[2]SeeLordChancellor,EmergingFindings:AnEarlyEvaluationoftheCivilJusticeReforms(March2001),(下载日期:2001年7月8日)。

[3]AccesstoJustice:InterimReporttotheLordChancellorontheCivilJusticeSysteminEnglandandWales(1995)andAccesstoJustice:FinalReporttotheLordChancellorontheCivilJusticeSysteminEnglandandWales(1996).以下分别简称InterimReport或《中期报告》和FinalReport或《最终报告》。

[4]FinalReport,SectionⅠ,para.9.

[5]关于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参见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349页。

[6]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64.

[7]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3.

[8][英]施米托夫著,赵秀文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8页。

[9]张斌生主编:《仲裁法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页。

[10]PracticeNote:CommercialCourt;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1994]1AllER34.

[11]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63.

[12]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157.

[13]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63.

[14]PeterHibberd&PaulNewman,ADRandAdjudicationinConstructionDispute,BlackwellScience,1999,p.36.

[15]PeterHibberd&PaulNewman,ADRandAdjudicationinConstructionDispute,BlackwellScience,1999,pp.37-38.

[16]InterimReport,Chapter4,para.7.

[17]FinalReport,SectionⅠpara.9(a)(b).

[18]SeeMichaelPalmer,DisputeProcess:ADRandthePrimaryFormsofDecisionMaking,Butterworths,1998,p.201.

[19]FinalReport,SectionⅠ,para.9.1(c).

[20]FinalReport,SectionⅠ,para.9.1(e).

[21]FinalReport,SectionⅠ,para.9.2(b).

[22]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157.

[23]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64.

[24]KarlMackieandothers,TheADRPracticeGuide: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2ndedition,Butterworths,2000,p.79.

人力资源实践报告篇8

1.会计实践的目的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于xx年3月3日至4月11日在xx有限公司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力求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会计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会计处理上,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此外,还要注意发挥团结精神和创新意识,力求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们成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2.公司介绍

xx有限公司前身为xx有限责任公司,是xx市xx公司与xx制作所共同出资成立的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兼具热力调峰功能的中外合作热电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100万,其中国有股占42.35%。生产规模为35t/h icfb锅炉一台和6000k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一台。

公司于xx年筹建,xx年运行。成立的初衷,就是利用icfb锅炉的低热值燃料优势,消化掉xx市17台链条锅炉的飞灰,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链条炉飞灰中可燃物的热值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以消化掉链条炉飞灰而保护环境。

xx年之后,国内流化床锅炉技术逐渐成熟,从而使流化床锅炉逐渐取代了xx市的链条锅炉,链条炉飞灰源趋于枯竭。因此,公司决定利用原icfb锅炉的先天优势对锅炉进行改造,把燃料转向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鼓励使用的煤泥以及xx的一些工业垃圾(琅琊台酒业集团的废料和海王纸业的废纸渣)。

xx年7月,经过对原锅炉的一系列改造,xx有限公司实现了以煤泥为主要燃料,以酒厂和造纸厂的废料为辅助燃料的燃烧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模式。

xx底,xx有限公司成功试烧了污水处理厂的晒干污泥。

xx年x月,公司被授予 xx市绿色企业 称号;xx年1月公司被确认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力企业;xx年x月公司被授予xx市清洁生产先进企业;xx年x月,被xx市经贸委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由于煤泥、污泥和其它工业垃圾都属于高湿废料,直接送入锅炉无法满足运行条件。会计实践报告4000字会计实践报告4000字。为了进一步扩大上述废料的利用程度,公司决定自主研发一台适合本公司锅炉使用的大型烘干设备,利用锅炉烟道尾气烘干高湿废料,并于xx年12月投入运行。至此,公司彻底完成了以煤炭为主燃料,链条炉飞灰为辅助燃料的燃烧方式向完全摒弃煤炭,以煤泥为主燃料(约占60%)其他垃圾废料为辅助燃料(约占40%)的节约型和环保型燃烧方式的转变。

xx有限公司非常适应固体废料的处理,这也符合了国家《再生资源法》的相关条款,同时也处理了大量的固体废料,节约了煤炭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由于公司以煤泥和xx市及周边县市的一些工业废料为燃料,每年为社会节约煤炭4万吨以上,处理煤泥3.6万吨和污泥及其他废料5万吨以上。

作为一个成功案例,xx年x月,xx市环保局固废处理中心组织全市环保部门及相关处理单位在xx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固废处理观摩现场会,充分肯定了xx有限公司在固废处理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各大相关媒体如xx电视台、xx电视台、省电视台、xx广播电台、xx日报等均对xx有限公司的废料处理的先进方式做了报道。

3.实践要求

(1)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2)遵守实践单位纪律,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实践工作进展,取得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

(3)在实践期间,学生因为身体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参加实践的,要向指导老师说明原因,得到批准后方可请假;

(4)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岗位安排,虚心请教,与实践单位的同事们搞好关系,以便于实践的顺利进行;

(5)主动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6)按期完成实践工作,提交实践报告。

二、实践内容

1.实践日程安排

实践时间为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xx年x月x日,与单位领导见面, 在领导带领下参观单位;xx年x月x日 xx年x月x日,参加公司财务部组织的专门培训;xx年x月x日 x年x月x日,了解工作流程及查看历年工作底稿和凭证;xx年x月x日 xx年x月x日,利用财务软件录入会计凭证;xx年x月x日,总结并撰写会计实践报告。

上一篇:会议总结发言技巧范文 下一篇:创建健康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