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12:13

教育类知识点

教育类知识点篇1

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是基于本体技术的领域知识规范化与系统化的表示、组织与存储,提供了机器可理解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实现了资源的语义描述。具体来讲,本体知识库首先应包含民族领域教育资源的重要概念,且这些概念需要涵盖民族领域知识的方方面面;然后是定义层次结构、描述属性及其关系、声明知识领域的公理,便可以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民族领域知识,实现推理与判断。民族教育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库与一般领域知识库相比应具有一定的教学性,是为了有效支持学习者了解、学习民族文化而存在的,应能根据学生模型推送出具有语义的知识,辅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知识。基于此,在相关书籍与领域专家的支持下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提取知识点构建知识本体是必要的。目前已有的本体建模方法都不是特别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借鉴软件工程方法学思想,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的构建可以如下规划:(1)本体规划阶段此阶段需要明确构建此知识库的意义,包括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两大部分。(2)本体框架建立阶段通过对各种建模方法与IEEE1074-1995标准的比较,采用“七步法”来建立本体框架。(3)本体形式化阶段要使计算机能理解构建的本体,需要采用计算机所能理解的语言将本体表达出来,这就是本体的形式化,也可以理解为本体编码的过程。(4)本体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研究所构建的本体是否满足正确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有效性原则;本体中的概念类是否被清晰的定义;本体中的概念类、相关关系是否完整等,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进行修改。(5)本体进化阶段本体构建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进化阶段体现了本体构建的迭代本质,每迭代一次,本体就进化一次,得到一个更完善的版本。如上所述,可得出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本着建模的通用性原则,考虑具体构建对象的特点,这为民族领域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2民族教育资源本体构建及其实现———以傣族教育资源为例

基于目前所能搜集到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典型性特征,构建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中择优选取傣族为特定的研究实例。根据图1详细阐述傣族领域知识点本体构建过程。在傣族教育资源知识点本体的构建中,分析本体的领域范围:以傣族领域范围内的教育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傣族的领域本体知识库;明确构建此本体的目的:获取傣族教育信息资源中为大家所认可的共同知识点,建立相关关系,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底层数据和资源;明确本体的目标用户:一是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大众;二是开发者,包括领域专家、本体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等。在描述语言方面,本文采用W3C推荐的OWL语言作为描述语言,Protege3.4.6作为开发工具。

2.1傣族教育资源概念的获取在对知识概念搜集之前,需要先了解知识的基本类型。不同的教育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知识的分类是不同的,基于“ACT-R理论[5]”,本文将知识分为关于事实的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和关于如何完成各种认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两种。在傣族领域的知识中,有哪些宗教、人口数是多少、聚集地等属于陈述性知识;孔雀舞的学习需要先掌握基本舞步,然后根据音乐将舞步串联,并加入个人情感,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是基础,同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助于学习新的程序性知识。确定本体的目的、范围后,便可从资源库中提取关键词汇,这类词汇是傣族知识本体中用来表达知识的术语,可能成为概念类、属性类或实例。通过相关专家的知识和书籍的参考,研究可得到部分词汇:傣族概括、人口、人种特征、分布地、聚居地、散居地、发祥地、组成、分支、傣族历史、傣族物质文化、工艺、建筑、寺塔建筑、民用建筑、服饰、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头饰、手饰、饮食、日常饮食、礼仪饮食、傣族精神文化、历法、宗教、文字、艺术、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碧波孔雀、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孔雀舞、民间说唱、语言、风俗、婚俗、殡仪、礼仪、节日等。这些词汇集合中可能会存在语义上的重叠或属性无法确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类的确定及属性设置的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对原有词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在实现过程中发现傣族领域中陈述性知识多于过程性知识这一特性。

2.2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层次结构本体概念是广义上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也可以是任务、功能、行为、推理过程等,这些概念通常会构成一个分类层次。其中高层的类,代表着最抽象的实体概念。由于类具有继承性,故子类继承了其父类的抽象特征。知识间的继承性,能使知识库中的知识具有较小的冗余度,并使知识具有良好的重用性、共享性。比如,在OWL中所有的个体都是类OWL:Thing的成员,用户自定义的类都是OWL:Thing的一个子类,比如“傣族”是“中国民族”的子类,并且会继承“中国民族”的属性与规则。本文在选择类时是基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的:一是基础要求,从最初的词汇集合中,根据该词汇是否可以描述抽象的实体概念,是否代表着一类具有共性的实例的对象来判断;二是学习理论要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我们需要考虑知识点本身的概念性质和联系,形成层次网络的体系结构;三是权威性要求,参考《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与习俗的具体定义)。应用到傣族的领域知识,整理出顶级概念类4个:“傣族概况”、“傣族精神文化”、“傣族物质文化”、“傣族制度与习俗”;二级概念类15个:“傣族人口”、“傣族人种特征”、“傣族分布地”、“傣族组成”、“傣族历史”、“傣族宗教”、“傣族文字”、“傣族艺术”、“傣族语言”、“傣族工艺”、“傣族建筑”、“傣族服饰”、“傣族饮食”、“傣族风俗”、“傣族历法”;三级概念类12个:“傣族文学”、“傣族美术”、“傣族舞蹈”、“傣族音乐”、“傣族寺塔建筑”、“傣族民用建筑”、“傣族日常饮食”、“傣族礼仪饮食”、“傣族婚俗”、“傣族殡仪”、“傣族礼仪”、“傣族节日”;四级概念类几十个,这些基本的概念类可以完全覆盖傣族的所有知识点。依据类的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对傣族领域知识点概念类进行层次结构划分,形成本体类的树状结构,如图2所示。

2.3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属性及关系构建本体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用,这就要求不仅能描述知识概念类,并能描述知识概念类的属性及关系,支持学生的有效学习。具体到傣族领域属性及属性关系的确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确定知识点所具有的通用属性,包括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其次要确定不同知识点所具有独特的属性;再次是有效进行属性的分类与管理。为实现属性的分类与管理,文中知识点本体与学习资源本体的属性统一采用槽的描述方式。在王丽丽等对槽的定义与分类(属性槽,关系槽,属关槽,方法槽)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属性分类,我们提出了三类槽:属性槽(对应数据属性),一般为名词;关系槽(对应对象属性),一般为动词;约束槽是对属性槽和关系槽的限制,如槽值的类型、值域约束、关系的约束、公理的应用,一般包含在属性槽和关系槽中,此方法优化了属性的归类和管理。本文中对知识点本体的属性槽的确定是按上述理论分为了通用属性和特有属性。其中通用属性又细分为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需要说明的是通用属性是所有知识点都应添加的,而教学属性能辅助学生学习,比如若知识点的教学属性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来决定是否学习该知识点。另外特有属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不同知识点的属性提取,从而从语义角度来实现知识点内容的描述。具体而言,所选取的通用属性为:ID(知识点序号)、Title(标题)、Key(关键字)、Describe(复合知识或元知识)、Description(描述)等一般属性;Type(知识类型)、Import(重要程度)、Ease(难度)、Sure(掌握程度)、Subject(学科)、Object(适用对象)等教学属性。因为特有属性的提取取决于具体的知识点,故节选傣族音乐举例说明。在文献中,李天成认为民族音乐可以从类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族、乐器、流传(包括流传地区、时期、人物、方式)四个属性对其进行完整的描述。例如,“阳关三叠”可以进行如下的本体描述。曲名:阳关三叠{类型:文人音乐———唱诵音乐民族:汉藏语系———汉语族———汉乐器: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古琴流传:时期———隋唐人物———创作———王维}傣族音乐特有属性的确定借鉴李天成的基本思想及傣族音乐自身所携带的特色属性加以完善。在研究傣族音乐时,我们发现傣族音乐除具有通用民族音乐具有的四个类别属性之外,还具有曲调、别称两个共同特性并添加到属性类,无法提取为共同特性的内容可借用一般属性中的“Description”来实现,只提取共有属性是基于本体类的提取原则,其优势在于能实现知识点最大的共享。由于类型属性作为概念类提取的依据,并可以通过层次上下位关系、类的继承体现到具体音乐实例中,故此属性不必重复添加。综上所述,傣族音乐特有属性包括:民族、乐器、流传、曲调。傣族音乐中民间歌舞类中的“孔雀歌”进行本体描述:曲名:孔雀歌is-a民间歌舞{民族:傣族乐器:萧流传:{地区:云南德宏地区时期:近现代人物:杨丽萍方式:谱记}曲调:微调式傣语别称:喊罗永}•9•知识点间是相关联的,知识点本体的完成,还需要通过关系槽的设定使其构成完整的系统知识,同时也要对内部关系进行描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建构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依据傣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的特色,先将关系槽定为建议前驱关系、建议后继关系、相关关系三种;其次是知识点内容本身间的关系,鉴于傣族领域知识点不同于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链接,故将其简单的定义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两种。

2.4傣族教育知识本体实例实例的创建是将获得的知识类创建一个实例,实现属性槽、关系槽、约束槽的赋值与界定,为本体框架构建的最后一步。理论上本体实例的创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8]:一是利用Protégé工具的Individuals界面来创建;二是利用系统的批量导入来创建,主要是通过Jena的API将处理过的电子表格(Excel)实例数据直接导入本体库;三是利用系统创建本体实例,是通过Jena的API编程实现。本文采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实例的创建,以音乐实例“碧波孔雀”的创建进行举例说明。此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知识点中的音乐类创建实例“碧波孔雀”;然后填充槽及槽值,得到图3

3结论

通过借鉴前人的本体构建方法,利用软件工程思想,提出了一种民族教育资源本体构建方法,并以傣族教育资源本体构建及实现为例,详细介绍了民族资源本体的具体构建过程,包括民族资源本体体系的建立、民族资源本体属性和关系的定义、民族资源本体实例的创建,并利用Protégé3.4.6实现了该民族资源本体。将本体技术引入到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的构建,实现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知识重用和共享,因为本体作为一种知识表示方法,能够描述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中的知识语义关系,使计算机能加以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整合和共享少数民族知识。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系统,特别是本体评价和本体进化,来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一致性检查和推理。

教育类知识点篇2

国内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从创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体系、特点来展开,对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涉及不深。在创业教育的实操和模拟阶段中,有关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与销售、财务管理与融资等,均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紧密相关。在创业计划书中的相当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可或缺。如此看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天然的适于创业教育的特点,有直接的构成创业教育的部分,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某种程度的契合。然而,这是表面上的观点,深入探究却未必贴切。更重要的是,在明确了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的观点后,二者如何相互融入,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点。

2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困境

已有的诸多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二者视为紧密结合、彼此融通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但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困境。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3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4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5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

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靠岸”

从创业教育到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课程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方式,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若不与行业相结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指向性,无论从学生就业还是专业建设,都容易导致方向模糊。没有方位感的教育,必然导致迷失,如大海上的航船缺少目标,缺少前行的动力。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以创业教育为方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指明航向,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热点“靠岸”。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对某些行业特点、规律有常识和经验,对某些行业的供需价格、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有相关了解。

(3)运用商业计划书

某种程度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可以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靠岸”的出入口,它要求专业必须结合行业的环境、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商业计划书可以横贯宏微观环境分析,战略分析,生产与运营管理,人员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新产品策划与开发、营销策划、品牌运作、渠道和销售管理等,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融资并购、会计统计等等。紧密结合行业的商业计划书的高质量团队化撰写既可视为创业教育和工商管类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也可成为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的综合性训练,完全可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创业开辟道路。

教育类知识点篇3

关键词: 教育游戏 信息技术 聋生

在我国,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合适的教育游戏,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乏味和单调,给聋生提供图文并茂、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聋生可借助教育游戏平台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学科知识的探究和应用,有效调动聋生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培养聋生的信息素养与协作精神。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聋校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可行性,并基于知识分类原理,分别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提出不同的教育游戏应用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教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教育游戏的概念,《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早在2004年“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1]。

在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学科的实践上,国外起步得较早。他们设计开发并较好地应用各种教育游戏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尤其是美法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在一些国外教育游戏网站上,关于语言学习、数学运算、模拟实验、拓展思维等的培训游戏都非常广泛。近年来国内的教育游戏应用逐渐广泛:一些教育游戏的专题网站陆续出现,如爱海豚、MaMaGame、游戏学堂等;众多教育游戏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PBSKids、皇帝的一天、Math Easy,等等。

除了面向普通学科的教育外,教育游戏在特殊教育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潜质。目前,电子白板、网络辅助教学等新型教育技术已在我国各地聋校教学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教育游戏在聋校数学、语文、语言康复等课程中运用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成果陆续出现,2008年由徐州师范大学研发,以训练聋童语言的教育游戏《妙语快车》已成功开发并陆续在我国多所聋校推广使用。

二、教育游戏在聋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与普通学校相比,聋校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无统一的课程设置,无统编规范化教材,教学方法策略灵活多样等鲜明特点,存在许多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原理加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和手段,在聋生教育领域的优点很多。让聋生享受游戏的同时又能获得技能的学习,处于一种享受并欢快的状态和氛围之中,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

(一)提高聋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育游戏有着较强的教育性和娱乐性,能够带给聋生图文并茂、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其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使他们自主、自愿地进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拓展聋生的多种思维方式

与健听生相比,聋生由于听说功能的损伤,语言发展迟缓,限制了抽象思维的发展。教育游戏能为聋生创建虚拟的学习环境,调动他们除听觉外的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促进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增强适应能力,以此帮助他们发现、探究多学科知识的构建。

(三)有利于增强聋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聋生因为听力的缺失,对事物的判断更多地依赖于视觉,久而久之导致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不少教育游戏的内容是以团体竞赛的形式呈现的,为聋生提供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有利平台。在这种形式下,聋生会轻松愉快地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协作学习,在合作中产生自信,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有利于丰富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形式

当前聋校信息技术课堂仍着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存在照本宣科、不灵活等问题,不利于培养主动思考问题。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和手段,拓展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聋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教学方式,为聋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教育游戏在聋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再好的教育游戏缺少科学的应用方法和具体的应用策略,它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甚至适得其反。鉴于此,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对策,将教育游戏中积极的作用加以有效地利用,以此促进聋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分类

遵照学习分类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课程目标进行必要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全纳教育等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聋校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普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已基本相一致。笔者将2012年颁布的《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课程目标》中与“游戏”有关内容进行了摘录,按照学习分类有关理论,对这三大类教学目标要求对应的知识属性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与分类(见表1)。

表1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课程目标中涉及游戏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应知识点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程序性知识为辅。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是熟练运用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和掌握基础概念等陈述性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应知识点中,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按照无障碍交流的要求,通过电脑、软件等各种手段准确表达信息、交流思想,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应知识点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程序性知识为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有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服务社会,服从于社会交流、信息流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学习者理解和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二)知识分类理论对应用教育游戏的意义

1.知识分类理论有助于正确选择教育游戏。在教学目标指引下,准确分析教学知识类别属性,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的关键。对应用教育游戏而言,熟悉和掌握不同知识点教学策略,则是选用教育游戏,正确使用教育游戏的关键所在。

2.知识分类理论有助于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游戏。教育游戏只是用于辅助教学的工具,如果不善于结合知识具体类别,科学加以运用,就会造成游戏与教学目标的偏离。

3.知识分类理论有助于正确评价教育游戏。对教育游戏的评价,是困扰教育实践的一个重大难题。知识分类理论对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教育游戏都有着积极作用。

(三)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下运用教育游戏的策略

1.选取切合教学需要的教育游戏。如何挑选有针对性的教育游戏,是教学中理解和运用教育游戏的关键之处。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目前真正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游戏并不多。在小学及初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择“扫雷”、“金山打字通”“推箱子”等电子游戏,但这些游戏要么不是专门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而设计的,其作用仅局限于训练鼠标、键盘的操作,要么只是些有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益智游戏,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涵盖并不多,而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电子游戏就更加匮乏。因此,在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选择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教育游戏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应有一定的基本原则,那就是适当、适时、适度。具体而言,应注重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挑选适当的教学游戏;在教学实施的适当阶段运用教育游戏;在教学教学中适度运用教学游戏,决不可本末倒置忽视教学目标,只为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机械地选用教育游戏。

2.配合形象生动的手语展示促进陈述性知识理解。这一策略是指:选用生动活泼,必要时配有手语的教育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术语、概念、特定细节和元素、分类和类别、原理和通则等陈述性知识的兴趣。按照加涅的观点,学习新的陈述性知识需经过四个阶段,新知识通过一些媒介呈现并得到学习者的理解是其中第一个阶段。与传统手段相比,教育游戏形式活泼,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向学习者呈现新知识的有效媒介。在陈述性知识教学中,引入生动有趣的教育游戏,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概念等知识的枯燥感。如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剪贴板”、“搜索引擎”等部分较难理解的术语、概念等陈述性知识,可以针对性地增配手语视频,方便聋生快速理解和掌握。

3.模拟真实环境迁移习得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基于教学目标对认知过程维度的要求,选用与真实社会环境高度接近的教育游戏,模拟真实环境,促进聋生充分利用原有社会生活的经验,学习和掌握陈述性知识。“要想学习陈述性知识,必须将它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3]。聋教育理论证明,聋生在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从既往的社会经验中找到联系后,再逐步用现实生活中经验与新的知识点产生关联。因此,聋校信息技术课程陈述性知识教学中,选用的教育游戏应尽可能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贴近,避免选用与聋生社会经验相距较大的游戏环境。

4.模拟练习加深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这一策略是指: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运用教育游戏于实践操作练习中,提升聋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强化辅助练习的实际效果。在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升聋生信息素养所要求的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等能力要求,具有很强的程序性知识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如在输入法、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运用这一策略,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增强实际操作练习的生动性与高效性。在程序性知识教学中,指导和督促聋生掌握技能,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为开发聋生子技能,可以选择2~3个内容相互关联、难度循序渐进的游戏,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序训练体系。如在五笔输入法教学中,可以将知识点分解为键盘、字形字根、键位、输入等多个过程,分别交替使用相应的游戏,检验聋生技能,提升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团队协作学习合作提高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利用网络游戏等手段,创造团队学习的条件,引导和鼓励聋生共同参与到信息的收集、运用中,强化聋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聋生健康身心品质。与普通教育相比,聋校教学普遍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这为开展个别化教学、开展团队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在选用教育游戏后,教师应加强课堂巡查和现场实践环节的指导,及时指导和纠正聋生精力不集中、沉迷游戏等情况。

6.教学导向引导积极行为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在程序性知识教学中,引导聋生增强信息免疫能力,培养正确的信息态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可用于教育用途的游戏,往往与其他娱乐性强的普通网络游戏同时出现在网络游戏平台中,容易让聋生过度沉溺,产生成瘾依赖症状。在具体知识点教学中,授课教师需注意游戏运营环境的可控性,避免聋生接触与教育教学目的无关的打怪、赛车等无关游戏。

四、结语

将教育游戏合理、灵活地应用于聋校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是教学的理想状态。尚俊杰等指出,目前在实践应用上面临的困难表现在人为方面[4]。信息技术教师应进一步反思教育性与游戏性的融合,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服务,增强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聋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44-47.

[2]代志明.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6):250.

[3]P.L.史密斯,T.J.雷根.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5.

教育类知识点篇4

    为了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2008年,我们开展了两项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调查研究,部分调查结果已经发表。[1-3]本文将从教师教育课程的视角对以上两项研究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期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教师展开正常教学,保证基本教学品质的必备条件。我们的两项研究都围绕教师的专业知识展开。一项是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调查(以下简称研究一),目的在于考察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专业知识方面产生的结果;另一项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调查(以下简称研究二),旨在了解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包括部分教师教育课程)的有用性的评价。

    两项研究的理论框架参考了舒曼(L. S. Shulman)等人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研究(如Shulman[4,5]Grossman[6]、Borko & Putnam[7]、林崇德[8]等)。综合已有研究,我们把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框架,并对它们界定如下:教育理论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关于课程改革方面的知识和任教学科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把握。课程知识分为一般性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一般性课程知识是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知识,学科课程知识则具体到学科之内。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关于执教学科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的知识,也就是语文教师具有的中文知识,数学教师具有的数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方式”的知识。

    借鉴范良火[9]对教师知识来源的分类,同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框架,其中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有关的来源有学科专业课、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教法课、教育见习与实习等。

    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同一群体,即每位调查对象都接受了这两项调查。调查对象是中文(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的职前教师和这三个学科的在职教师。职前教师特指在师范院校接受了系统的职前教育,即将入职② 的本科师范生;在职教师是指在初级中学任教的专职教师。师范生样本选自国内2所部属师范大学,以及辽、吉、黑等省的3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有多年本科师范生培养历史的高师院校)和3所省属一般师范院校(近年刚从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的历史较短);在职教师样本选自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12所初中。

    研究一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如何?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类型院校的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二调查的是中学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来源的作用的评价。换言之,在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发展发挥了多大的实际作用。

    以自编的试卷和问卷作为测查与调查工具。同’一学科的师范生、在职教师使用相同的试卷,不同学科的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试题不同,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性课程知识试题相同。

    二、研究发现

    (一)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一发现,在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学科之间又有明显不同。具体而言,在职语文和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优于本专业的师范生,英语专业的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优于在职英语教师。虽然在语文和数学学科知识方面都是在职教师优于师范生,这种差异在统计意义上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不过,从得分率(见表1)来看,数学在职教师与师范生的得分率相差20.9个百分点,远远大于语文在职教师与师范生之间的差距(3.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依据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来衡量,数学专业的师范生在学科知识方面的表现远不如中文和英语专业的师范生。

    

    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在职教师与师范生之间的差距较小,而数学学科的在职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要远远超过师范生,得分率相差26.2个百分点。

    由于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主要是在职前教育期间获得的,数学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不如数学在职教师并且差距极大,这可能预示,数学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学科专业课程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发展的促进作用与中文和英语学科有很大差异。

    初看这一推测可能难以理解,因为大学期间开设的学科专业课程非常系统深入,师范生怎么会在学科知识上表现较差呢?问题不在于学科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在于学科专业课程与中学教学的关联性。研究一把学科知识限定在与中学教学相关的知识范围内,命题就侧重那些与中学教学联系紧密的内容。因此,数学专业的师范生的学科知识欠佳的原因并非所学的数学专业课不够系统深入,主要症结是这些课程的内容与中学数学之间缺乏关联。研究二从另一角度证实了以上推测。这一发现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更应重视这一问题。

    研究二请师范生评价了各种教师教育课程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发展的实用性。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师范生认为,教育见习与实习、学科专业课是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发展作用最大的两个来源。数学专业的师范生也认为教育见习与实习是最重要的来源,但他们对学科专业课的评价却是最低,位于教法课、微格教学等来源之后。这一评价对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应有所启示。

    数学和英语专业的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都低 于在职教师,这可能与师范生大学期间的学科教学法课的质量和效果有关。不过,研究二的调查结果并不支持这一推测。师范生比较认同学科教学法课对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学科教学法课的作用仅次于教育见习与实习,其有用性在各种来源中位居第二,中文、数学和英语三专业均如此。而三个专业之间明显的差别是,中文专业的师范生认为大学期间的学科专业课程对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也有很大作用(继学科教学法课之后,排第三位),而数学和英语专业的师范生则不认同学科专业课程对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作用,将学科专业课程的有用性排在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这大概也是为何中文专业师范生的教学知识优于在职教师的原因之一。学科教学知识并非一般性的教学法知识,由于它是对学科知识的“心理学化”,所以必须基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学科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也会影响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二)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

    研究一发现,在职教师的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都优于师范生,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个学科专业均是如此。

    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在课程知识方面的差别可能因为师范生较少接触中学教育教学实践,大学课程中缺乏对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介绍。而在职教师都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前都接受了专门的培训,在改革中又亲身体验着新课程,他们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等都比师范生了解得多,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在职教师的课程知识优于师范生。如此看来,在职教师的课程知识优于师范生倒也可以理解。不过,师范生的课程知识水平也是有底限的,一些最基本的课程知识他们还是应该掌握的。然而,研究一的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在一些非常“基本”的题目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比如下面的这道题,师范生的正确率仅为67.9%,在职教师的正确率为85.3%。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 )。

    A.思想品德 B.创新精神

    C.实践能力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相对于以往课程的一项重要变化,可是将近三分之一的师范生不知道“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这种状况值得深思。

    根据我们对部分高师院校的调查来看,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有的院校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课程标准解读和课程改革理念介绍方面的专题讲座,大部分学校在学科教学法课程中有系统的介绍。不过,研究二发现学科教学法课对师范生课程知识的发展虽有作用,但并不明显。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专业的师范生都认为对他们课程知识发展作用最大的是教育见习与实习,学科教学法课的作用次于教育见习和实习,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有从事家教的经历,在他们看来,这一经历对课程知识发展的作用大于学科教学法课。

    (三)不同类型院校的师范生之间存在差异

    研究一也比较了不同类型院校的师范生的各类知识状况。如表2所示,就全部专业知识整体来看,比较明显的特征是部属院校优于省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优于省属一般院校。

    

    部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和省属一般院校在生源、师资、硬件设施、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会对教师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当然,部属院校并不一定在各方面都优于省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也并非必然优于省属一般院校。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不同类型师范院校之间存在差别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但必须保证教师教育的基本质量。如何衡量教师教育的基本质量呢?这需要有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来作为评价的依据。不过,目前我国尚未颁布这方面的标准,这就给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带来很大困难。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整体上看部属院校优于省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优于省属一般院校,但具体分析省属一般院校师范生的表现,只有学科知识一项明显低于部属院校和省属重点院校,而学科课程知识没有明显差别,在教育理论知识上省属一般院校也不比重点院校差。特别是不同类型院校在学科教学知识上的表现,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都是省属一般院校最高(语文学科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但省属一般院校得分最高),其中英语学科尤为明显(详见表3)。省属一般院校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好于其他院校的原因可能是省属一般院校多数是由大专升格到本科,甚至是由中专升格到大专,又至本科。这些院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一直重视培养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重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教学环节。这些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素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后来升格为本科院校,但他们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和做法。

    

    (四)教育见习与实习的作用被普遍认同

    研究二的结论显示,中文、数学、英语专业的师范生都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他们的四类专业知识的发展的作用最大。研究二也调查了在职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来源的作用的评价。与师范生不同,在职教师评价的来源中包含在职经历。调查结果显示,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在职教师都非常认同“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和教学观摩活动对他们四类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语文和英语教师也比较认同阅读专业书刊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他们的在职经历。相比之下,在职教师对职前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不是很高。但是,仅就他们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来看,教育见习和实习被他们认为是促进四类专业知识发展的最重要的来源。

    可见,无论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在评价对他们的职前教育课程的作用时,他们都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四类专业知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文、数学、外语三个专业均是如此。

    三、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教师教育课程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实际

    大学期间的学科专业课程学习是师范生发展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师范生的学科知识表现欠佳,促使我们反思师范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比较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中文、英语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会发现它们与中学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数学教育专业的许多学科专业课程和中学数学课程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中 文和英语专业与中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则较为紧密。也就是说,如中文、英语这样的文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大学的多数课程内容是中学内容的延伸,或是学生相关素养的积累,几乎多数内容都可以在中学找到相对应的点。而像数学这样的理科专业,大学期间所学的多数课程与中学数学明显不同,虽然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站在较高的视角来俯视中学内容,但不可否认,许多大学课程在中学的教学中很难找到一点影子。可见,目前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实际脱节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这种课程设置没有对师范生将来的中学教学提供足够的知识支撑,在研究一和研究二中,师范生的知识状况以及他们对课程作用的评价都证实了这一点。不可否认,某些数学专业课程虽然与中学教学联系不大,但对师范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部分师范生考研或将来从事专门的数学研究工作有一定价值。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师。课程总量和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应该保证大部分课程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从调查结果来看,师范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该加强与中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

    此外,研究一的发现提醒我们,师范生的课程知识水平也有待提升。相应地,高师院校应该设置相关课程。尽管很多院校在学科教学法课程中设有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分析方面的内容,但研究二发现师范生对学科教学法课程的作用认同并不高,低于对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认同。两项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科教学法课程对师范生课程知识发展的作用仍有待提升。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为师范生创造接触基础教育实际的机会,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科专业的差异

    如前面所述,在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方面,不同学科的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不同。数学学科的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明显高于语文和英语学科。由此引发我们思考:文科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与理科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是否应当有所不同?用同一种结构模式规划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大概不妥。像数学这样的理科类的课程结构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和教育类的课程之间的比例应当与文科类的课程结构有所不同。就当前实际来看,理科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有直接联系的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的课程,特别是教会师范生从将来中学教学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学科思考、学科价值、学科发展脉络等方面与中学课程内容建立联系。而文科的师范教育专业则不同,因为文科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大多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对应的学科的课程内容联系较为紧密,比如中文、外语、历史等。从研究二的调查结果也能反映出来,中文和外语专业的师范生对学科专业课程在学科知识发展的作用的评价都高于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文科和理科的这种差别应该引起重视,在二者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体现出来。但现实并非如此,许多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按照统一的课程结构和模式来设置,文理之间的差别很小。以我们调查的一所院校为例,该校将师范专业的全部课程学分限定在145~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确定为50学分,教师资格教育课程(含教育理论类课、教育技能类课、教育实践类课)确定为2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即本文提到的学科专业课程)为75~85学分。文科和理科以及不同专业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方面基本是统一的。

    (三)教师教育应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

    研究二的结论显示,中文、数学、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以及这三个学科的在职教师都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他们的四类专业知识的发展的作用最大。教育见习和实习可以为师范生提供观摩和体验教学的机会,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二证实了这一点。不过,研究二也表明,以往我们似乎低估了教育见习和实习的作用。教育见习和实习对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被调查的师范生看来,这种作用是第一位的,大于大学期间其他各种教师教育课程的作用。教育见习和实习所发挥的作用之广和重要程度之高确实令人惊讶。而从目前师范院校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现况来看,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没有达到所需要的程度。以上结论的启示显而易见,师范院校应该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鉴于教育见习和实习对师范生的多种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师范院校应该有效利用教育见习和实习这一途径发展师范生的多种专业知识,而不要仅仅关注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四)注意总结和提炼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经验

    本研究发现,就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状况而言,也有省属一般院校得分高于其他类型院校的情况。三个学科中,语文和英语都是省属一般院校得分最高。这可能与省属一般院校长期积累的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教学素质有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重视我国师范教育机构长期以来在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师范专科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形成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素质的做法和经验,使这些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继续保持这些优良传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从整体上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

    收稿日期:2011-04-12

    注释:

    ① 本文中的教师教育课程指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职前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如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等;狭义的特指教育类课程。本文取广义。

    ② 调查时间是2008年6月,被调查的师范生在该年7月毕业。

教育类知识点篇5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德育渗透;高职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45-0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现代意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开始对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深刻讨论和反思。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应从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并利用知识点来进行道德渗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目前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每位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理想、坚强的道德信念等。而唯成绩论教学成果,使得学科老师压力空前增大,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开始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不再是知识传授与道德影响并重,德育渗透逐渐远离课堂教学。德育教育则成为学校德育老师、班主任等的专职工作。学校德育则远离课堂教学,沦为没手段的目的;课堂教学也只顾知识传授,忽视德育熏陶,成为没目的的手段。最终学校课程的设置也远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教育的本真。[1]

每个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节课堂教学都是德育的阵地。如果课堂教学纯粹是完整的知识灌输,其目的不再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而旨在培养只擅长考试、记忆等技能的“知识木偶”。任科老师也将在“知识灌输”为本的学科教学中变得越来越忙碌,越来越劳累。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通过不断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让德育进入学科;同时,还要让德育熏陶与知识教学并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德育进入课堂。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去影响学生的,这些教育内容不是笼统地、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每一个门类构成了一个大的教育内容模块”。[2]其中,这个“模块”便是学校教育中的学科。

1.有机化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现状。关于有机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具体表现在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具体,有关德育的知识点没有落到各章、各节中,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也仅凭教师个体的认识而定,不规范、不科学。“据调查,许多初中学生之所以要学化学,是因为化学实验有趣,教师讲课生动,化学成绩一直好”等[3],而目前调查发现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学习有机化学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在学习中,能按照教学要求较长时间地感知化学现象和规律,但是,他们往往集中感知于化学现象的直观部分和化学规律的外部特征,对内部反应机理和规律性联系的理解,还常常把握不准,并且注意力还不够高度集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2.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抓教育激活点。即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抓住德育的时机,用准确、生动、通俗、浅显的语言,自然贴切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做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生在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主观化、片面化、表面化看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捕捉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科学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深入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在结合点有意识地点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使渗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也可通过作业、实验、课堂纪律等许多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培养。

以胺的命名、结构等知识教学中德育渗透教案为例:

三、有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化学发明和创造、化学化工方面的成就、化学家的贡献和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用科学的观点看待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和弊,树立环保意识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责任感、正义感和荣誉感及尊重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会学生比较、分类、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衡长虹.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追思与展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2]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教育类知识点篇6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 教育模式; 改革

1财经类高职教育教学现状

财经类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比较特别的类型。它不同于工科类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不好把握职业教育和普通专业教育的界线。工科类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界线是比较好把握的,操作岗位和研究、设计岗位的界线本身比较清晰。财经类职业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三大类: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教学岗和研究岗。这些岗位的工作性质是相同的。岗位内分类最多的是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有出纳、记账、核算、总账、科长、处长、总会计师等众多岗位,但它们基本上只是职责不同而不是技能不同,岗位的转换主要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基本不受学历的限制。研究生、大学生、专科生、中专生都可以做会计,当科长、处长,当财务总监。另一方面讲,说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强,而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会记账也不行,没有强的动手能力也不成。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学的会计专业教育也把动手能力强作为教学的重点,正在改变动手能力弱的被动局面。而这就给财经类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家都在强调动手能力强,你的立足点到底在哪里?这是关系到财经类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生存之路的大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在教育教学的教育一方不好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严格的定位和区分,而在受教育的一方则大有文章可做。WWw.133229.coM在受教育一方,本科生和高职生有较大的区别:本科生基本文化素质明显高于高职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高于高职生,自律能力高于高职生,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也必然强于高职生。由此来看,对高职生的教育定位应该是:“避开弱势,开发优势,补充不足,技能为本”。“避开弱势”即避开从中小学就形成的难以改变的书本知识学习能力差、自律能力差的实际状况;“开发优势”即吸取应试教育的教训,离开书本搞教学,寻找此类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规律,开发新的教育教学规律;“补充不足”即补充基本文化素质的不足,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一般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技能为本”即把技能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可能把技能教育作为基础之一。在对待“动手能力强”这一点上,本科和高职教育的区别可能就是部分和全部的区别。

人的认知途径基本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和体验直接获得,二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获得。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就个人来讲,有些知识是间接获得为主,如自然科学、哲学,在相当的高度以后,才能以直接获得为主;有些知识必须以实践和体验为主获得,如生活经验、感情知识;有些知识是实践体验和书面知识学习相结合获得的,如各种工作的操作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量不是很大,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也不很强。这种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知识获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先讲授后实践,先实践后讲授,边实践边讲授,大实践小讲授,小实践大讲授等。就实践来讲可以是认知印象式、动手操作式、研究改进式。就理论传授来讲可以是个别原理式、理论框架式、理论体系式等。这样一来实践和理论可以有很多种组合,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就会有多种模式。

选择哪种模式要作理性的判断和设计。决定因素是学生的特点和由学生状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特点和目标定位的最佳组合,是最理想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能够体现教育效果,有最好成绩的教育模式就是好模式。财经类职业教育是直接和间接获得知识并重、先后顺序并不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教育模式的选择可以有多种组合。

另外,在职业教育中管理育人是很重要的教育职能和教育环节。把课堂教学和管理育人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基本区别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亮点。管理育人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学生自组织管理、学校整个管理组织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提升学校民主管理和管理实践。而这方面的文章还没有破题,基本是一片空白。

2财经类高职教育教学的改进

按照以上轮廓性职业教育模式,观察审视财经类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2.1教育模式方面

认知模式单一、僵化,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高职教育阶段,仍然延续中小学教育模式,沿用学科教育体制,搞“满堂灌、添鸭式”教学,搞“概念、理论、意义、作用”教学。“满堂灌”是延续这些学生中小学的失败,没能避开他们学习书本知识能力欠缺的实际,进一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效果必然好不了;高职“概念化”的理论教学又是简化了的学科教育,体系弄不透,内容支离破碎,特别是无法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知识和生活两张皮,成为典型的学而无用。在学生考核方面仍然用试卷考试来作评判标准,能力和素质教育很难贯彻落实下去。

本文分析认为,这种教育模式的确定,除了对教育模式多样化的认识不足外,主要是对高职教育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研究得不够,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所谓能力是素质的综合。就高职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用专业的头脑理解和判断专业问题,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这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专业理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所讲的“理论够用的范畴”。这些东西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他们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素质。素质是人的能力的基本层面。

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它是对某种工作操作能力和技巧的综合,实际是能力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某方面能力的具体化。技能包括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而且两者要协调。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把财经高职类教育模式确立为“实训—理论—实践—实训”模式。第一个“实训”,是让同学们认知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的具体分类,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对今后工作岗位有感性的直观的认识。“理论”教学是在对工作岗位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进行对应的理论讲解,是对工作内容的理论化。“实践”是在模拟或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对岗位有更直接的了解,对理论加深体会。第二个“实训”是在学校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理论的整体认识。这样就避开了学生的认知弱点,遵循了“认识—实践—认识”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的熟练程度远低于对做会计凭证的熟练程度,理论知识一问三不知的学生,做简单的分录基本还是会的。

2.2理论教育方面

理论教育改革严重滞后,而且有被忽略的现象。对要不要理论教育,要什么样的理论教育,如何进行理论教育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很不清晰。强调动手能力,忽视理论学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犯我们常犯的错误。淡化理论教育的结果是敷衍理论教育,不深入研究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类知识点篇7

一般认为知识社会学的概念由舍勒首先提出,主要研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如伯恩斯坦、布尔迪厄、福柯、弗莱雷、泼普科维茨(popkewitz)等也都在自己理论系统中阐述过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他们对知识与权力、知识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教育解放被压迫者等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为成人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重要的辩护。与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有所区别的是,许茨从马克斯·韦伯处获取理性化思想,也从胡塞尔处汲取面向生活世界的智慧,开创了独特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以该理论所承载的教育思想考察成人教育,能够得到有益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启示。

一、许茨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思想

(一)“理解”的研究方法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何而来?研究数学出身的胡塞尔为抵制科学主义带来的危机,致力于现象学研究,提出了“还原”、“本质直观”等方法。而许茨不排斥自然科学中的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认为这套科学的程序与原则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至关重要。科学原则中的精确性、普遍性、严谨性、系统性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他也反对完全科学主义的倾向,认为科学的原则只能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些问题,并不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研究。许茨还认识到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结构也不是万能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科层制中的法理权威与知识权威之间的冲突不断,理性的建构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边界。于是许茨提出用“理解”的模式进行补充,个体要理性地内省,但纯粹抽象的思考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才能共同分享世界,达到理解。

“理解”成人教育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也具有价值论和伦理学意义。成人教育中科学知识或原则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其表现有:强调成人掌握学历教育中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技能;结果导向的成人课堂强调知识与物质世界的转化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采用权力集中的行政体系。由此,在充分贯彻科学原则的同时,成人教育往往忽略了个体试图通过教育实现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凸显了技术理性指导下的工具价值,而其内在价值远未充分得到理解和认同,不断强化这种工具价值取向则会导致成人教育等于技术教育的错误认识,也产生知识与金钱等价交换,文凭与资质泛滥等恶果。

许茨提出的理性内省要求,既适用于成人学习者反思学习需求和目的,也适用于成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对成人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理性认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处于转型路口时,各方利益主体在教育上都有现实世界中的诉求,只有在表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互动和分享,达成理解和共识,才可能构建更加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和管理体系。

(二)“知识库”的状态

许茨认为个体知识是以知识库(stock of knowledge)状态存在的,知识库就是个体所有经验与认识的储藏之所,对它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要素研究和动态的历程研究两个方面着手。知识库中个体对内在的、对个别情景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认识被看作基本要素,将惯例和实用技巧等看作中级要素;将个体在特定经验中沉淀下来,主题化的经验核心看作特定要素。成人学习中,经验所构成的知识库是重要的资源。对知识要素的分类有利于形成类型化(typification)的解释模式,不过这种类型化的解释模式不是知识构成的终点。在进一步的动态历程研究中,许茨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类型化、关联性(relevance)、逐步建构和获得的传记性。

将上述论断引入成人识字(扫盲)教育中可直观其意义。参与识字学习的成人被贬称为“文盲”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和劳作经验,并非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库中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特定要素。识字是使这些成人学习者完成对自己知识库的类型化过程,文字学的研究也能够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汉字合体字:花、草、苗、菜;竹、箭、竿、笔时,就是成人类型化思维的养成过程。如果成人在识字过程中与已有的经验建立关联,有意识地在生产生活的经验中去重复这样的关联,就能够快速建构其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经验构成的知识库是成人学习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学习可以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对经验挖掘与整合,组合成可交流和理解的形式。

(三)知识的社会起源和分配

个体的经验毕竟只是知识库里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知识来源都是社会性的,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起源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社会衍生知识”,二是“社会认可的知识”。社会性的知识需要有社会共识和妥协作为前提,许茨也采用了主体间性的思想来说明存在着“观点相互性的一般论题”,即知识不是由单一社会个体随意地原创而生。

社会衍生的知识以多种方式产生,许茨按社会成员参与方式描述了四种典型来源,分别是目击者、局内人、分析者与评论者。成人教育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可以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衍生知识要求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尽可能与成人学员的生活相结合,而不是固守于课堂和教材。成人学员更要通过教育领会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的精神,主动向自己周围的社会成员学习。社会认可的知识是多个社会个体或组织达成共识的类型化的体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成人教育也强调组织学习或者团队学习,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也认为知识的共同认可和分享也是个体和团队进步的重要基础。

转贴于

与大多数社会学家讨论知识的分配从权力和社会结构中寻找原因不同,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分配主要受个人经验、兴趣和角色的影响,意识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知识的社会分配至关重要。专家、普通人和知识丰富的公民基于三种不同的意识而获得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很显然专家的知识要求具有专业性,普通人的知识主要是一般常识,而知识丰富的公民是介于前面两者之间具有较多跨领域知识的群体。成人群体的构成是多样的,所以成人教育的层次也应多样化,许茨的三种人群分类也正是成人教育中三个重要对象群体:一是对社会中的低文化群体或者失足群体开展的补偿性、救济性教育,使他们能够具备一般常识,成为社会认可的普通人;二是对普通人进行与社会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种知识的教育,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公民;三是对技术专家和领导进行专业性更强、知识复杂程度更高的教育。知识的社会分配不断去满足个体意识结构的变化,由此,普通人可以成为知识丰富的公民,也可以成为专家。

(四)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

许茨认为每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是一个世界,如日常生活世界、艺术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甚至幻想的世界,一个世界代表一个实在,任何个体都面向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他进一步指出,“每种意义范畴均有特殊的认知和体验风格”,“因此,要从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过渡到另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需要借助‘跳跃’;在跳跃时,个体可能会产生‘震撼经验’”。他的这番描述与麦基罗的成人“质变学习”(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理论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麦基罗认为知识“由学习者根据新的体验不断地阐释再阐释从而创造出来”,“质变学习改变的是人们看待自己或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突发性的、强烈的经验而引起。”以许茨的观点来看,质变学习就是从一个意义范畴进入另一个意义范畴的过程,其中涉及了认知和经验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可借助强烈的、突发的经验来实现跳跃。

许茨把日常生活实在看作最基本的实在,其结构中包含了个体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基础,以及时间安排、空间安排和社会安排的维度。主体间性命题(intersubjectivity)支撑着成人教育中民主师生关系构建和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论辩伦理,成人课堂中的教师与学员应该如日常生活中一样平等交流、共同学习。此外,对日常生活多维度的认识也提醒成人教师关注成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要尽可能地接触成人学员,深入他们的生活,才能帮助他们面对多重实在时建构起丰富的知识。

二、成人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内适用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鉴于现象学本身的抽象性,笔者结合了一些实例来进行讨论,以便更有效地说明问题。

(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

类型化的方法适用不当会让成人教师和学员掉入机械思维的陷阱,在很多情况下,个体依据知识库中的特定要素建立起类型化体系,主观化特色浓重。教师可能会依据自己过往与好学员和坏学员打交道的经历,轻易地将眼下的学员进行分类,而学生也会依据可能不多的师生交往经验判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许茨的观点是知识生成过程中需要类型化,但不是将类型化主观随意地滥用,所以他提到了社会衍生知识和社会认可知识的问题。

对教师来说,类型化带来的教师期望效应(pygmalion,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巨大价值。将成人学员看作“愚笨者”和“失败者”,教师在教学中就会经常表现出对他们消极的期望,教学效果就越来越差,反之,将成人学员看作拥有巨大潜力者和未来成功者的话,教师充满激情,学员们受到感染和鼓舞,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成人教师要充满对教育和个体的关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正面引导学员。

(二)推广关联性的记忆和创新

知识的记忆是横亘在成人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障碍,实验心理学对此提供了不少增强成人记忆力的办法。个体在整理知识库的意识沉淀时遭遇如何分类?哪些归为一类?类型化必然导致知识要素的关联性型,从简约化的关联性型返回去寻找知识库中的经验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所以成人学习中的记忆,关键在于构建个体深刻体会的主题关联性型。如流传至今的“节气歌”,以时间顺序排列,组合成格律诗形式,吟一首诗就可以将全部节气名记住,类似“节气歌”、“千字文”这样的作品都是古代中国人在教育上对知识材料组合的创新。笔者在近几年全国扫盲教育的调研中也发现,“弟子规”、“古兰经”等已进入了成人识字课堂,而其他的扑克识字、猜谜识字等也都利用了关联性记忆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创新,其思绪的运作是崭新的,而建构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是平常的。因此,成人教师要带动学员一起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熟悉的经验材料,通过哪些创新的方法进一步发挥关联性记忆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多重实在之间的转换

在成人所处的多重实在的世界中,一个会做饭的母亲需要掌握足够的医学知识,为生病的孩子准备晚餐,一个熟练的工程师需要补充外语知识来操控最新的进口设备,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已经获得不少经验,但依然挑战不断。实在间的转换,需要将某一实在领域内经验类型化的成功迁移到另一个实在领域,这与成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直接相关。如汽车公司可以到it行业中聘任到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则往往被工作经验挡在求职路上,这里用人的标准可以被解释为,成人个体在多重的实在世界间可以成功转换的能力是否被识别或者被证明。美国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会做七份工作,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迅速转移和配置,其中成人“质变”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经验越多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能力越强。一方面是必须避免那些可能导致失败的类型化意识向其他领域任意扩散,另一方面是转换需要条件,这个条件不仅仅是外部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更在于个体意识中是否存在着反思和跳跃。如果一个成人想学会驾驶,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选择车型或者阅读书籍等外部条件的准备,而是他要意识到只有在驾驶室里去接受点拨并实际操作才能学会,也学得最快。所以多重实在转换的关键还在于个体意识的革新,并有它去促进成人自我导向性学习和经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转贴于

(四)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验中,师生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一起完成教育,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思想,许茨的思想不仅不与之矛盾,更进一步提出生活即实在,是一个意义世界,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交往的场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社会衍生与认可的众多知识也都来自于此,他甚至还提出日常生活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研究的起点,充分体现了现象学反对科学主义、面向生活世界的核心思想。

成人教育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不仅在于上述知识的社会起源上的意义,更在于微观的日常生活是成人个体交往自然状态的呈现,交往就意味着学习,所以日常生活的状态也就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状态。成人教育实践重点不是培养技术精英去攀登科学高峰,而是教育成人如何积极地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的价值,要求成人教育以生活中的改变为落脚点,通过个体的改变不断影响到群体和整个社会。

三、结语

许茨的知识社会学从“理解”、“知识库”、“实在世界”、“日常性知识”等核心概念展开,主要在意识领域内通过抽象思考进行讨论,而成人教育中“自我导向性学习”、“经验性学习”、“质变学习”等都要有意识革新作为重要的前提,所以许茨的“类型化”、“关联性记忆”、“实在间转换”和重视“日常生活价值”等为这种意识的革新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上和价值上的思路。

教育类知识点篇8

关键词:成人教育 导师制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49-01

1 成人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模式

1.1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指的是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不论其水平、方法、内容如何,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不论是延续或者是取代学校和大学进行的初步教育以及在企业的学徒训练。通过成人教育的过程,可以使得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技能和获得专业资格,或者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行为和态度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1.2 导师制教学模式

我国现行的三大教学模式包括导师制、学分制和班建制,导师制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导师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许多成人教育高校也在普遍推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贯彻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导师制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

2 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

2.1 研究探讨类

从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来看,研究探讨类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工作岗位,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比较强,并且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生寂静具备了有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便于进行更深入层次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2.2 陶冶情操类

陶冶情操类的学生不是为了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是期望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成人教育中属于这类形式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

2.3 综合提高类

我国目前属于这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导师制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少见的,这类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学习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在这类教学模式下,导师会引导学生实现基础知识向深层次知识的逐渐过度,教学的内容也比较离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4 师傅徒弟类

这类教学模式的特点比较鲜明,就是通过在某专业方面具有较高声望的人士带动想要提高这种专业技能的学生,比较侧重于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导师培养和学生的需求两方面内容,选择合适的师生进行组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 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3.1 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在分配导师之前,要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和量化,尽管大部分接受成人教育的学习者都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每个学习者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者接受成人教育之前,教育机构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学习者进行分类,这是导师制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3.2 掌握学习者有需求的学习内容

为了提高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且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就需要掌握学习者有需求的学习内容。在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进行分类之后,就要采用座谈记录的方式或者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习者的需求和爱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3 安排不同学习组合中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分组教学以后,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重要问题就是学习内容的设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师要根据同类型学生的共同特点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要尽量灵活多变,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让成人教育的服务更好的发挥。

3.4 根据学生分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师

无论在普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的教学关系中,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成人教育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下,要根据学生分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师。导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4 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4.1 重视成人教育,给成人教育应有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当前需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同并接受成人教育,肯定成人教育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和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

4.2 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制度

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制度是一项系统化的复杂工程,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推行的关键性因素。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从引进到发展成熟,势必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也会遇到种种问题和阻碍,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规范。

4.3 加强对成人教育导师的培训,促进导师队伍的专业化

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推行是以专业导师作为依托的培养人才制度,导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敬业奉献的导师队伍尤其重要。因此,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提高导师的专业水平,保证成人教育的质量得到提高。

5 结语

综合上文关于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我们要明确认识到成人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地位,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成人教育为希望接受教育的成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可以有效扩大教育的受益人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导师制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永泽.承认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构建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2] 何良凤,龚慧华.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浅析[J].科技广场,2012(6):254-256.

上一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