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44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c)-0188-03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methods used in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were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inforcing kidney by Chinese medicine,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vitamin supplements by Western medicine, which can inhibit bone absorption and promote bone 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first scheme at present for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Key words]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nile osteoporosis; Treatment status quo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越发的关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对而言引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就越多,所以受到了我国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其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一些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骨骼疼痛、腰酸腿痛、易于骨折、驼背以及一些骨骼性疾病[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几种,但是对于老年性患者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充钙、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该综述旨在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特统计近几年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文献中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目前文献研究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相应资料收集,在目前的医疗学中,对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四类:第一类、非药物类治疗;第二类、中药治疗;第三类、西药治疗;第四类、中西药治疗。首先,第一类非药物治疗,该方法较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通过运动方法、健康饮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时间等等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患者的长久坚持方可有效,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起到一定的改良、改善的作用。其次,第二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一定的治疗,中药讲究补肾壮精、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的治疗方法,从而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为起始点治疗患者,从而逐步治愈患者。然后,第三类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也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状,服用的西药主要包括补钙和补维生素D,其次还包括一些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西药。最后,第四类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方法就很明确了,也就是采用第二类中药治疗方法和第三类西药治疗方法的结合方法,将中药的疗效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达到更佳疗效的目的。

2 目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方法

2.1 治疗现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以及现在医学的理论观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章中指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及在观念的驱使下,总是首选中药治疗。其次,西药使用较单一,很难做到对症状的针对性,同类并不同症状使用同款药片可能不能起到疗效,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通常西药的价格还普遍较高,对于一般经济家庭的患者,使用西药是他们不愿意的。然后,现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是不合理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根据梁健[3]的研究中显示目前的治疗现状中还强调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两类:预前和预后。预前强调人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不便,特别对于老年性患者,一不小心发生骨折可能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并且治疗效果会很慢;因此对于老年性人群,首先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防患于未然,若发现有症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由于老年人钙的流失加快,应当保持长期的预防性补钙;最后,老年性人群应当加强活动,增强身体免疫,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后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防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应当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

2.2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包括中药治疗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为主。

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4],补肾活血法药方包括的药材有丹参、当归、甘草、枸杞、补骨脂、山萸肉、鸡血藤、寄生、红花、熟地黄等等[5],药方药材经过水熬后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0 d为一个疗程,需要持续服用3个疗程,可以达到补肾强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有资料显示,中药熬制的健脾壮骨汤也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药方组成有:白术、大枣、合欢花、陈皮、杜仲、黄芪、龙眼肉等等,它是由归脾汤加上五指毛桃、牛大力和千斤拔三种药材,其次在加补肾活血、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调节老年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法,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之一,是成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决定着骨再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的量较少,老年人摄入量相对更少,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或者特殊的食物进行补充。常用的补钙方法是服用钙片或者钙剂,如国产的盖中盖补钙、钙尔奇D片、碳酸钙、葡萄酸钙等。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候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了许多,据有关资料[6]显示人每天需要10微克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日常的获取量已渐渐不足,所以需要通过维生素D片或者固醇类片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服用含量较高的食物获取,如海产鱼类、动物的肝脏、鸡蛋等。

3 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导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等等。此外,经研究发现[7],老年人群钙、维生素D以及性腺激素的缺乏也是导致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钙导致钙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应当应用于绝经后的女性,用量需要适中。在王彤等[8]研究过程中显示,它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若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它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另外,骨质疏松还与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刘印等[9]研究过程中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腰酸背痛、骨骼疼痛等症状,疼痛感通常沿着脊柱向外两侧扩散疼痛,长久的站立或者久坐姿势都会带来更加剧烈的疼痛,只有躺卧的姿势可以稍微的缓解疼痛感。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精虚少、经脉不通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等,大多数老年人是由于肾精虚少而引起骨质疏松症,根据Yi Weilian等[10]研究分析所采用的中药方法为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使患者达到强肾目的,从而使肾中精气旺盛,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活血可以有效的缓解血阻、瘀血等症状,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增加血液循环的血动力。另外部分研究资料显示[8],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调整骨代谢,从而增强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善骨营养促进成骨,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的效果,防止或缓解骨质疏松症。但是通过中药治疗的疗程可以看到,中药疗程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调养的过程,且中药种类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也较为昂贵,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根据Li Fei等[11]研究中显示,在此过程中若结合着西药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病症,可谓事半功倍,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钙的吸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骨质疏松。此外,在张国庆[12]的研究中显示,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方式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更加增强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讲究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而引领患者走向健康路线,例如戒烟、戒酒、戒饮料、加强体育锻炼等,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机能,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或者缓解骨质疏松症。

经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量以及其质量大量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骨量不足或者是成人期就出现了早期的骨量流失,或者是由于前两种因素兼具,此外还有基因的影响也很重要,以及营养摄入的不足等等,目前在医学界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及病因的结论。但在目前路春海[13]的研究中显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这几方面可以对一般情况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从预防角度上可以提供很多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说明了目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改丽,呼永河,张汝,等.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9-3472.

[2] 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08-1311.

[3] 梁健.小针刀疗法干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 (11):1174-1176.

[4]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07-3709.

[5] 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6] 李改丽,汪丙昂,呼永河,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8):1104-1106.

[7]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8):1237-1239,1241.

[8] 王彤,庞莉,黄晖,等.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13-16.

[9] 刘印,田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10] Yi Weilian, Liao Dequan, Lin Yun Bai.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atients sex hormones, cytokines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change and relation [J]. Laboratory medicine, 2012, 27 (4): 296-298.

[11] Li Fei, Xu Youjia, Li Kai. The iron regulating hormone treatment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The Chinese bone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isease magazine, 2011(4):135-139.

[12] 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4):86-88.

[13] 路春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7-28.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内分泌疾病在我国属于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包括范围较为广泛,如肥胖症、糖尿病、血脂障碍、甲状腺炎、代谢综合征、骨质酥松症等,在成年人群当中发病率高达5%,且在逐年不断增加。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进行防治,但是西医治疗具有诸如容易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服药剂量相对较大等特点,且中医起效慢、治疗周期长,因此本文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1中西医结合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以放射性、药物治疗及甲状腺切除手术来进行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防治,其中,放射性治疗尽管效果彻底,却会降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药物治疗可能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切除手术针对性较强,在一定的适应症下进行,且甲亢复发率和甲低发生率很高。根据相关文献,抗甲状腺药物及草药的合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痰湿、气滞血瘀炎症所导致的“痰核”。林兰[1]等学者分别以理气化痰、清热解毒和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原则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辩证治疗。并分别利用制半夏、杏仁、海藻、姜黄、葛根、浙贝、夏枯草、米仁、昆布、茯苓、山慈菇和牡蛎等,及莪术、川芎、柴胡、青皮、当归、郁金、赤白芍、三棱、八月扎等为药物,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进行药物使用,治疗周期为2个月,并服用10-20mg的甲状腺片。治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的软坚散结作用比较显著,甲状腺片(即西医治疗措施)能够对甲状腺过程起到反馈调节作用,进一步减轻结节现象。当对患者提供2个疗程治疗之后,患者结节显著减小,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法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显著。2中西医结合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诱发因素很多,防治要强调综合性,以患者的病症、体质、性格乃至环境、气候为依据,选用不同药物配方和治疗方法。林兰教授等人认为[2],糖尿病患者在病症(血糖高)发生初期是由机体内燥热旺盛所致,因此,防治的首要工作便是综合中西医方法,诸如中药调节、服用化学合成西药、饮食调控、胰岛素诸如及运动队等;在血糖降至标准程度并呈现平稳态势后,将预防和延缓病情作为重点任务。根据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应从八纲、气血、四诊及脏腑等理论辩证、客观的进行调控,同时结合微观检测手段来监控病情演变规律。中医的降糖作用持久、改善症状作用明显,西医起效快、降糖效果明显,两种方法合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加快病情好转。

林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灵活加减。相关实验证实,通过中西医方法综合应用,患者服用胰岛素服及口服降糖药剂量均有所降低,患者的症状延缓比较明显。3中西医结合进行代谢性疾病的防治

王延须等人曾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慢性通风关节炎患者提供治疗。选择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别的等个体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为对比组患者提供口服嘌呤片,以每日三次,每次100-200mg剂量服用;对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嘌呤片的基础上,施以静脉注射(血塞通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并为之配制温肾化瘀、健脾祛湿类中药药物进行内服。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对比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为87%,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96.7%,影响具有显著性(P

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涵盖范围广泛,主要由内分泌组织结构和功能性异常症候群组成,过去一般以单纯西医、中医方法进行防治。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的防治,通过具体的临床实验证明,中西医结合方法不仅能够避免西医存在的治疗周期长、易引发患者药物反应的问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药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霓芝,张再康,刘旭生,王立新.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现状及展望[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3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思路方向

中图分类号:R54 R2.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57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146-01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供应心脏本身的血管和从心脏发出的血管发生的疾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主,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的程度轻重、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不同,分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病位在心,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致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发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1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血管病的现代治疗主要包括[1],①一般治疗,通过合理的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以及无禁忌证时酌情服用阿司匹林和降血脂药物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治疗已经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②血管扩张剂,常用的有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用于心绞痛较重发作时缓解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缓解期服用预防发作,这些药物较常用且疗效显著;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主要是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度和心脏耗氧量,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或合并心绞痛时;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可以减轻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还有减低血黏度抗血小板的作用,适用于心绞痛合并高血压者。③调节血脂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主要降低三酰甘油药物如非诺贝特。④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栓形成可用溶解血栓制剂,继而再用抗凝药。⑤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植入支架等方式恢复动脉供血。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目前以活血化瘀法和祛痰通络法最常用,临床辨证论治,把本类疾病分为[2]:心血瘀阻型,给予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痰浊内阻型,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豁痰开结;阴寒凝滞型给予瓜蒌薤白白酒汤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气阴两虚型给予生脉散合人参养阴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心肾阴虚型给予左归饮滋阴益肾,养血安神;心肾阳虚型给予参附汤合右归饮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心脉挛急的急性疼痛常给予冠心苏合丸或速效救心丸含服;心脉闭塞诱发的真心痛给予监护以及参麦注射液、参附汤等一系列急救措施。此外还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等其他方法。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以西药治疗为主,本病的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西药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长期用药副反应大,费用高,特别是介入手术治疗,手术费用高,存在手术失败以及术后的长期大量服药等问题。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到之处,中药药性平和,对人体无明显毒副反应,费用低,复方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更加提高了中医药的地位和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将成为首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急则治标,缓则之本,在心血管病的发作期、危急重症多以西药为主,积极控制症状和挽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则采用中药巩固和预防发作和加重,或者对一些症状不典型、症状轻微的患者给予中医药治疗。②未病先防:本病发病原因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食肥甘,精神紧张,压力大,缺乏运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大规模流行,在心血管病的预防方面,再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之处,采用西药来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进一步联合中医中药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中药的食疗养生等疗法寻找最适合个人的调治方法,进而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③心血管病的治疗上,把西医微观理论和中医的宏观认识相结合,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上,西医从局部治疗,如介入治疗,联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再从整体调治,在疏通局部血管阻塞的基础上,从整体上给以治疗,更能受到良好效果。对一些不愿接受西医手术或者手术禁忌证者,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④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心血管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代西医治疗上存在药物的滥用、乱用现象,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拮抗以及药物资源浪费,中西医结合把中药和西药结合,采用中药副反应小,费用低,可以减去或减少部分副反应大的西药,更加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提高了效果。

3 结 语

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两者结合能取长补短,中医注重宏观,西医注重微观,中医采用平衡调节,西医采用对症治疗,若应用中医理论与治疗方法和西医的诊断相结合,若在理论及治疗方法上能达到统一的认识,这将是本世纪中西医研究的方向。新的医学模式将是融中医宏观与西医微观;中医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西医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形象思维,西医逻辑思维;中医观察,直接领悟,取类比象,西医实验分析方法为一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在未来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也将本着因人而异,根据病情争取最佳治疗方案,宏观微观相融合,根据中医、西医的不同特点采用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现代化手段结合传统中医精髓治疗冠心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药物的选择、联合、剂量等方面都有一个最佳的联合方案。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3-302.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124.

[3] 崔公让.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思路与方向[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2):1-5.

作者简介:贾建国,男,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和顺县人民医院(邮编:032700);李廷荃(通讯作者)、化金凤,工作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邮编:030024)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4

关键词:宫颈糜烂;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

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是指患者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小腹坠胀、腰骶酸软、白带异常以及痛等,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在临床中针对宫颈糜烂比较常见的治疗措施有激光治疗法、射频微波治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法等,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合在临床中普遍使用[2-3]。我院为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自行同意条件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30±1.2)岁。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5)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7~45岁,平均年龄(35±1.2)岁。病程为6个月~6年,平均病程(3.0±1.2)年。本次研究对象经检查后均符合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腰骶酸软、小腹坠胀、白带异常等。排除标准为盆腔炎、阴道炎以及附件炎患者。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提供单纯西医治疗手段,具体方法为:使用奥瑞电子的微波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宫颈糜烂的实际程度,利用电灼片状的方法将病灶破坏,糜烂程度较深的部分利用垂直法插入凝固,从宫颈口由内到外呈放射状灼烧病灶,直到病灶组织颜色发生变化,变成白色或浅黄色为止。治疗结束后使用医用棉球填充患者阴道,4h后取出棉球。

1.2.2观察组 在射频消融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中药的处方主要为茯苓、白术、金银花、鱼腥草等。使用开水煎服,1剂/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根据《妇产科学》中的相关介绍制定出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白带异常、小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后病灶消除;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除,经检查后糜烂面积减少70%以上;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检查后糜烂面积减少50%以下;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经检查后糜烂面积未发生变化。治疗总有效率=①+②+③/n×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从种类上分共分为生理性宫颈糜烂和病理性宫颈糜烂[4-5]。其中生理性宫颈糜烂无需在临床中进行治疗,在女性绝经后失去雌性激素的刺激会逐渐好转;而病理性宫颈糜烂则是由慢性宫颈炎逐渐转化而来,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引发宫颈癌[6-7]。

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糜烂存在很多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等[8]。其中射频治疗应用较为广泛,其是指将微波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使病灶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以此来实现消炎的目的[9]。凭借射频消融法,可以更加彻底地止血,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较弱,治疗时间短。然而单纯依靠射频消融法治疗,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够达到根除病灶的效果。因此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又结合中医治疗的方式。

在中药的选择上,我院选取白术、金银花以及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配合射频消融法治疗,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我院对2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8.0%,由此看来,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更佳显著[10]。

综上所述,宫颈糜烂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建亮.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27-128.

[2]王春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6(24):610-611.

[3]孔令芳.宫颈糜烂应用宫颈炎康栓加微波及抗宫炎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24):172-173.

[4]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160例[J].中国药业,2010,19(8):77-77.

[5]李印,李金鑫.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3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66.

[6]葛慧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75例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07-1408.

[7]凌霞,于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6,24(7):1372-1373.

[8] 黎俊华,胡琼,刘东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58例[J].陕西中医,2006,27(10):1178-1179.

[9]赵银玲,叶丽华,徐桂香.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合并持续高危型人瘤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20(11):57-61.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5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015-02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控制其发展是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1-2]。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现已经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威胁。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高血压的治疗正在从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转变,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1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年龄、肥胖、食盐摄入过多、吸烟、过量饮酒、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西医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阐述主要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学说、遗传基因学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学说、心排血量改变学说和胰岛素抵抗学说等。亦有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炎性因子、神经递质以及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有密切关联[3]。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证在肝、肾,涉及心、脾。中医证型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有痰浊中阻、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风上扰、瘀血阻络等证型,且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2西医治疗高血压

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可分为:(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如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奈洛尔,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等;(4)利尿降压剂,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呋塞米等;(5)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利血平、盐酸可乐定等;(6)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哌唑嗪、呱氰啶等。近年来,高血压用药已从以往的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转变,多项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是高血压的治疗趋势[4-5]。

3 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为主,是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西药与中药联用可增加降压效果,减少西药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姜丹[6]采用贝那普利与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并与单纯应用贝那普利对照研究发现,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降低更明显(P均< 0.05),治疗后LVED、LVM1、LVEF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配合贝那普利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辅助降低血黏度,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从而达到延缓和(或)逆转左室肥厚的功效。林炎柏[7]将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西医组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剂加减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治愈率为95.8%,西医组为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乔春风等[8]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发现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与单用西药组相近,舒张压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 < 0.05),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黏度。岳煜[9]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表明,其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压作用。张俊桥[10]对治疗组55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脑降压饮,结果表明降压效果、中医症状改善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周日文[11]对73例高血压患者在给予硝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总有效率(97.26%)高于单用硝苯地平(78.08%),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够提高降压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4 小结

黄春林教授[12]认为,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应在充分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优势的同时,借鉴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高血压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中药与西药相比,疗效较慢,但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脏器损伤及并发症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且能够对西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13]。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既能够克服中药降压效果慢、幅度小的不足,又能够降低西药用量,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降压疗效,中西医结合是高血压治疗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姚晨平. 门诊高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和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78-4179.

[2] 王博. 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125-126.

[3] 宗智慧,冯亭亭,陈红艳,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90-991.

[4] JM Ritter,孙星河(译),杜昕(校). 高血压治疗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2011,14(4):243-248.

[5] 沈建宏,谢仁兵,周文杰,等. 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钙拮抗剂治疗顽固性高血压45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158-1159.

[6] 姜丹. 贝那普利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38例[J]. 河南中医,2011,31(10):1172-1173.

[7] 林炎柏.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46-47.

[8] 乔春风,耿新新,王翔,等. 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57.

[9] 岳煜. 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1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2010,13(11):1028-1029.

[10] 张俊桥.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5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774-1775.

[11] 周日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93.

[12] 肖艳,吴瑜,黄春林(指导). 黄春林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0,(8):154-155.

[13] 轧宗喜.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概述[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24(8):22-23.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6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秘书长、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李忠教授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海军总医院院长钱阳明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周宜强教授、朝鲜国家功勋科学家刘日男教授、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钱彦方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秘书长蒋士卿教授等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论坛具有规格高、内容丰富、专家云集等特点。论坛交流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在内的15名国内外中医界知名专家,就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预防、治疗肿瘤等相关话题作了专题发言。许多专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介绍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最新理念和前沿技术。

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所作的《络病理论治疗肿瘤中药研究》、周宜强教授所作的《纵谈脑瘤证治》、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钱彦方教授所作的《中医药论治肝癌的思考》等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钱阳明 院长

恶性肿瘤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通过中医专家的不懈努力,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中异军突起。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的特色,有关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长期以来,海军总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继承,先后成立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和“李炳文国医名师”工作室,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近20年来,中医科注重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病人上万人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针对肿瘤类别的系列治疗方法和诊疗理念:肿瘤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中医特色,强化心理环节,防变重于变治,持续调整、顾护整体。创制了具有消除或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肌体免疫力的升薏燮理汤、夏凌肿瘤颗粒等药物。该科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深化对中医、中西医肿瘤治疗有关问题的认识,交流最新学术成果,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吴以岭 院士

肿瘤防治是世界医学的难点问题,在全世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对肿瘤的认识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对肿瘤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微观化水平的逐渐深入,迫切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肿瘤学的研究成果,更新理论思路,瞄准新的治疗途径,以提高肿瘤防治水平。

目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肿瘤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过程的认识都趋同于认为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即机体免疫稳态调节和免疫反应调节中多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然而,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这些复杂的变化都是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络脉系统中进行的。

中医络脉理论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发展而建立的,由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的络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经脉主导的生理功能,同时由于其空间结构及运行时速的特点,又具有络脉生理功能的特异性。

络病理论对于指导肿瘤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作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状态,络病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类型,如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等,临床应综合考虑不同证型的发病因素、病程阶段、病理类型,把祛除病因、直接通络、修复继发性病理改变治疗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切中病机、丝丝入扣、靶点确切的防治肿瘤方药。

周宜强 教授

肿瘤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我们通过30多年的临床经验,吸收了其他专家一些防治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个治疗指导原则,即“抑消三结合”的治疗方法。这一指导思想,对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抑,是通过三结合的方法,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消,是消减部分肿瘤,使肿瘤的负荷减少,同时使很少一部分病人肿瘤消失。

三结合,第一是提倡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加强研究。单一中医治疗存在缺陷,有一定的局限性。西医过度治疗,夸大疗效,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需要中西医结合,该用西医用西医,该用中医用中医,一个肿瘤病人在某一个阶段以西医为主,某一个阶段以中医为主。

第二,传统治疗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传统治疗原则上是指中医药治疗,如针灸、气功、心理等。但是仅靠这些不够,必须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如离子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结合,对中晚期癌症病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延长寿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第三,治疗和康复相结合。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康复”,康复非常重要。后期的康复,包括心理康复、饮食康复、体质方面的康复等。随后,还会按照每个病制定出来不同的康复方案,让病人按照这个方案去做,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

钱彦方 教授

肝癌的形成与常见的饮食因素、情志因素、免疫因素都有关系,肝癌的形成按中医讲是壅阻肝络,形成气滞血瘀,同时还有水湿停聚。

肝癌在早中期有不同的表现,肝癌的形成到出现症状一般需要经过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是没有症状出现的,或者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乏力、拉肚子、腹泻,轻的出现一些黄疸,所以一般的症状不是很典型。按中医讲,它是一个毒聚邪盛,正气未虚,这时候的治疗以攻邪为主。

中期会出现一些症状,中晚期出现一些肿块,已经形成肿块的,出现肝脏肿大,有疼痛,乏力,甚至呕吐、腹泻,当转移出现转移灶,转移到脑、肺,会出现一些转移症状。中期是正气相当的时候,这时候攻补兼施,扶正和驱邪同时进行。

后期阶段是以正气为主,正气大衰了,中医有这个理论,这是因虚致实,虚过度使正气不能正常发生津液,在后期正气衰落的情况下,病人憔悴、肿块很大。这些情况我们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比如气血两虚,养肝补血,同时兼以散结化瘀。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性;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高血压是指血压大于正常值范围,多见于老年人,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会对心、肾等脏器产生影响[1]。该病需要终身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该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2]。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级[3-4]。根据患者知情并符合医学伦理学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69.3±1.5)岁,其中肝火亢盛型21例,阴虚阳亢型27例,阴阳两虚型27例,痰湿壅盛型15例。对照组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9±1.4)岁,其中肝火亢盛型22例,阴虚阳亢型26例,阴阳两虚型25例,痰湿壅盛型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症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利尿剂。研究组:给予中成药或者中草药,患者自觉头晕头疼症状明显者或者是血液升高明显者加用西药降压,汤药者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型来用药,中成药则以复方降压胶囊、牛黄降压丸、罗布麻片以及菊明降压丸丸等。

1.3生活质量评估应用自制的生活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项目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5-6]。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以P

2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评分分别为(70.3±1.8)分、(20.2±1.9)分、(5.4±0.3)分、(7.9±1.1)分、(7.5±0.5)分、(10.9±0.3)分、(7.8±1.3)分、(7.9±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1)分、(12.3±1.8)分、(3.1±0.2)分、(5.4±0.9)分、(4.2±0.5)分、(7.2±1.2)分、(6.9±0.3)分、(4.2±0.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压力增加,该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大约2.85%。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和靶器官的损害[7-8]。药物治疗是控制该疾病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但是长期服用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可以作为许多疾病治疗预后和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9]。

本文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维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整体和个体差异,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评分分别为(70.3±1.8)分、(20.2±1.9)分、(5.4±0.3)分、(7.9±1.1)分、(7.5±0.5)分、(10.9±0.3)分、(7.8±1.3)分、(7.9±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1)分、(12.3±1.8)分、(3.1±0.2)分、(5.4±0.9)分、(4.2±0.5)分、(7.2±1.2)分、(6.9±0.3)分、(4.2±0.2)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2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相比单独应用西医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启才.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04):545-546.

[2]秦茂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08-1209.

[3]黄楦槟,黄卢杰,陈金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20-5722.

[4]梁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0):1507-1508.

[5]黄力,盛雪,李琳.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30(06):436-441.

[6]莫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0):1608-1610.

[7]方显明,黄红英.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07(02):130-132.

[8]张秋月,王保和,徐强.中医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2,25(04):97-99.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b)-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Methods 164 hypertension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voluntarily signed informed consen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dmitted order.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while par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in study group was 96.3%,which was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80.5%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Hypertension;Typ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检出、治疗、控制高血压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高血压发病率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给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但仍缺乏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西药,致使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尽人意[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高血压上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高血压中医概念、诊断、辨证分型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4]。本研究从中医辨证分型出发,针对不同辨证分型的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2例患者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8.5±5.0)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3±2.1)年。对照组82例患者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8.6±5.4)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2.3)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辨证分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研究组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46例肝阳上亢型,14例痰湿壅盛型,18例肝肾阴虚型,4例阴阳两虚型。分型标准[5]如下。①肝阳上亢型: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尿黄便秘、目肿耳鸣;②痰湿壅盛型:舌淡红,苔白,脉象较为沉缓,临床表现为尿黄、恶心呕吐、头晕头重、肢体麻木、便溏不爽、胃纳不振等;③肝肾阴虚型:舌红苔少,脉弦细数,临床表现为口干欲饮、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易惊醒、腰腿酸软、双目干涩等;④阴阳两虚型:舌淡白或淡红,体质偏胖,脉沉细,临床表现为腰酸腿软、心悸气短、头昏目花、四肢清冷、夜尿频繁、阳痿、遗精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及利尿剂等。

研究组患者在中医分型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①肝阳上亢型:木通、黄芩各9 g,柴胡、山栀各10 g,龙胆草、天麻、茵陈、泽泻各12 g,车前子20 g,生地、钩藤、、决明子各30 g;②痰湿壅盛型:半夏、南星、陈皮、菖蒲各9 g,茯苓、天麻、白术、猪苓、泽泻各12 g,川芎15 g,丹参、车前子、生山楂各30 g;③肝肾阴虚型:丹皮、泽泻、天麻各12 g,枸杞、桑寄生、杜仲、川牛膝各15 g,何首乌、山药、生地、珍珠母各30 g;④阴阳两虚型:肉桂3 g,制附子6 g,石斛、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各9 g,苁蓉10 g,茯苓、巴戟天、泽泻各12 g,熟地、麦冬、杜仲各15 g。所有药方均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6] 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0 mmHg且降低到正常水平,或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20 mmHg;有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降低到正常水平,或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0~20 mmHg;无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未达到有效水平,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4.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标准[7] 采用临床症状积分评定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70%;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以下,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82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例头痛,3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头晕”“眩晕”范畴,强调其主要发病“枢纽”为肝[8]。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高血压发病中,阳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此外,痰湿在高血压发病中也有着较大影响,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10]。笔者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认为当前高血压以肝阳上亢型、痰湿壅盛型为主,这可能与当今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以及饮食结构变化导致体质偏胖等因素有关。此外,高血压虚证患者主要是以肝肾阴虚型为主[11]。

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医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并逐渐发展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础[12],这可能是与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循证医学证据丰富、患者临床治疗后血压达标率高以及在降低对靶器官的损害上有着较好临床效果等因素有关[1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常规西药普遍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之部分患者药物耐受性差,极易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14]。例如,在利用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时,患者极易出现踝部肿胀、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而利尿剂能导致患者出现离子紊乱等[15]。

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高血压发病机制,这也导致西医在治疗高血压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6]。而有研究认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其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7],而且中西医结合还能降低西药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8]。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同期单纯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福奎,安凤波,李春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5-17.

[2] 倪宇艇.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切入点及策略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601-602.

[3] 张慧贤.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24):153-154.

[4] 马维红,李琦,刘为萍.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766-770.

[5] 胡大一,马长生,王显.心脏病学实践2010――中西医结合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6] 刘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5):149-150.

[7] 姚丽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896-897.

[8] 鹿小燕,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应注意的关键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61-1564.

[9] 刘光辉,张会永,张哲,等.脉病的内涵与外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018-1020.

[10] 李浩,刘龙涛,赵文明,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5):410-416.

[11] 张建中,王佑华,卢永屹,等.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28(7):1383-1385.

[12] 王清海,陶军,陈利国,等.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5):664-666.

[13] 赵圣艳,林雪.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1):198-202.

[14] 吴凯娜.评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22-23.

[15] 陶智虎,潘泉.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2):45-47.

[16] 马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6):122-123.

[17] 李广浩,沈琳,周端.研读《内经》含英咀华――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位与病机理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38):134-136.

[18] 伶淑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5(4):74-75.

上一篇:智能建造发展范文 下一篇:针对食堂浪费粮食现象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