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0:57:44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文化的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字又通“纹”字,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条文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这里的“化”指化生。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物质活动方面,“文化”意味着耕作,而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等,这是西方的文化概念中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秉承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传承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启蒙运动发展而最终确立,并且几百年来兴盛于西欧、北美地区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同的。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1.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伴随着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产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美学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它能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国人的视野。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等,以及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化表现,必然有着与西方建筑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瞩目。从建筑理念上看,传统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及和谐精神,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中心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远古时代以来,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黎族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居住宅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黎族人民根据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黎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顶部是以茅草搭建的,屋子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属于中国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由于房子低矮,外形像船篷,内部布置像船舱,被人们称为“船形屋”,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2.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传统建筑在材料上多采用石材,外观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常常以带有外在张力的穹隆和尖塔渲染房屋的垂直力度,形成傲然屹立的特征。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精神,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建筑由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依靠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以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其建筑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自由性和进取精神。西方传统建筑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呈现出其特有的建筑风采。受西方宗教的影响,西方传统建筑刻意体现宗教精神和“出世”思想。如,西方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尖形的拱门以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等,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也表现了人们对尘世幸福的渴望。而远近闻名的巴黎圣母院也是哥特式风格的典型代表,它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采用石材建造,整个建筑高耸挺拔、辉煌壮丽,给人以庄严而和谐之感;其拥有华丽的建筑外形和精美的雕塑装饰,增强了外观的艺术装饰性。巴黎圣母院不仅承载着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时代烙印,更是西方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非凡魅力。由于文化的起源不同,中西建筑的文化理论、审美方式、表现形式各具特色,给观者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文化气息和心理体验。不同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西方迥异的建筑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一次又一次地碰撞,我们不仅需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也要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重塑新时代下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这样,中国建筑文化才会充满活力,更加丰富多.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当代建筑装饰设计 民国建筑文化 文化复兴 自我超越

一、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作为处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节点的一次重要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报告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了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这里所谓的改革,意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目标性的质变,要最终落实到文化层面上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量变,“创新”二字可谓当仁不让。

辩证否定的实质与核心是否定之否定,即“扬弃”,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创新”是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衡量扬弃过程中对“度”及“方式”二者处理的好与坏的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产业上的诸多问题。建筑装饰设计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由于西方近现代建筑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趋向西方设计思维与方法,形成了诸多并不算成功的作品。此外,由于门槛较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加之受到以利益为目的性导向的市场价值观的驱使,设计师们往往简单地将中国建筑之元素套用到西方建筑体系方法中,使得建筑装饰设计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拼凑”为实质的“营销” 。这种手法单一的“拿来主义”设计理念已成为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前中国建筑设计业践行“创新” 理念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

二、来自民国建筑文化的启示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多元的并存,如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写实和抽象等等。对于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及装饰设计的“创新”发展,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应用到新时代的设计中。究竟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一直是当代建筑设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美国建筑师山崎实认为,建筑不是简单的把玩“形”与“饰”,而是要把握地域的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在我看来,以“创新”为精髓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为我们探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之所在,对未来的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提供了最为具体的思维框架。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的民国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其建筑样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1929年南京的《都市计划》中曾明确提出在建筑形制上要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这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与追求。而汲取外来文化精华构成新的本民族文化则成为了那一代建筑设计师在不违背官方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结果。

这种创新的思路尤其体现在被誉为“世界三大陵墓建筑”之一的南京中山陵的设计思路上。中山陵的整体布局借鉴了明清陵寝的布局手法,设计师采用的几乎所有的建筑元素,包括牌坊、三洞陵门、华表、祭堂,甚至那堪与皇陵神道相比拟的长台阶,都可以在明清帝王陵寝中找到对应。而在祭堂的建筑空间设计中则借鉴了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手法,例如祭堂的空间设计采用了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空间构图,墓室的设计从拿破仑墓的下沉式中获得灵感。在最主要的陵门、祭堂等建筑立面的设计中,设计师多采用西方三段式构图,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诸如2:3、3:5以及正方形等西方古典建筑的理想比例。中山陵陵寝各单体建筑的外观形式,多采用坡檐、翘顶、斗拱等中国传统的装饰母体,突出中山陵“中国古典复兴式”的外观特色,但将这些中国古典建筑的装饰元素进行了简化,摈弃了诸如龙纹等封建帝王色彩浓厚的装饰题材,探索符合新时代的建筑形式语言。而这种对微观建筑装饰的重视在南京民国建筑中是具有普遍性的。民国建筑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外立面的装饰以及建筑入口的装饰上,并且仍然继承了一贯的中西合璧的理念。外立面是体现建筑外观效果的主要方面,因此外立面装饰自然地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部分。除了之前提到的构图比例之外,多采用建筑本体的装饰,其装饰构件形式的来源多取自建筑结构构件,是建筑构造的变形与表达,多采用材质区分墙面、檐下做装饰、雕刻等手法。装饰构件(如斗拱)以重复序列的设置方式为主。对于单个装饰构件的雕刻多以中西方古典建筑的构件形式为原型,图案雕刻以曲线为主;建筑入口是建筑中与人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也是建筑外观最亲近人的地方。因此建筑入口的装饰尤为重要。民国建筑多数都注重建筑主入口的装饰处理。门廊、雨棚、挑檐、门套等处的修饰往往成为整栋建筑装饰部分的精华,成为建筑装饰在中西融合观念下的点睛之笔。

从整个30年代初的民国建筑形制以及装饰风格上看,这批建筑在处理方式上具有如下三种形式取向:1、以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复制中国古建宫殿样式。典型的建筑实例有南京的中国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山陵藏经楼、中央博物院“大殿”及上海市政府办公楼等。2、摆脱传统建筑体形轮廓的束缚,只在里面的重点部位集中模仿中国古建形式,略加以古典建筑装饰,其余采用平屋顶的混合式结构。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就是这类处理范式的典型案例。3、基本舍弃宫殿式的建筑外形,仅在建筑的局部如勒脚、檐部、入口和门窗等处施以一些中式纹样、构建处理。北京交通银行、北京任立地毯公司以及南京的中央医院、国民大会堂即属于这类作品。

显然,这种立足于本民族、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设计思路,使得民国的建筑文化在理念上得到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方向指引。而这种建筑理念在面对西方优秀的文化时又以其惊人的包容力、敏锐的洞察力使得理念自身具备了能够不断更新、不断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因。

三、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自我超越之路

中山陵以及其他民国建筑中所体现的中西融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正是“汲取外来文化精华构成新的本民族文化”的最显著的体现,更是以“创新”为精髓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在我看来,对于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设计及装饰的“创新”发展问题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应用到新时代的设计中,协调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之间“方式”的选择及“度”的把握。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含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范畴。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影响,使得民族文化的复兴很难在一个“传统”范式中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克服静态地、孤立地研究传统建筑文化复兴问题的局限性,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对话性的文化实践。

很多伟大的建筑大师也曾坦言,他们作品的理念无不是源自于历史经验对他们的启迪,只有真正透彻的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准确的掌握未来。从这一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复兴的意味不仅包含宏观文化策略,更应体现出根植于传统文化命运之中的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是现代人关于传统文化命运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取向。在我看来,在构建传统建筑文化新的历史内涵的设计实践中,具体的设计、呈现方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代设计师应该以怎样的人文立场、传统文化经验和忧患意识三个关联互动的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去诠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并通过创造去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最根本的内涵是文化的本真性建构,没有对文化传统经验的理解与尊重,不思考传统文化演变特征与时代文化的本质关系,就会在文化传承实践的进程中失去属于文化基因的根脉。一个富有文化责任感的当代设计师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关照和反思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进而在这种艺术的发现和揭示中,以真诚的姿态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审美理想。这样一来,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装饰“创新”设计就可以获得关于“传统”与“当代”二元对立思维的某种超越,并由此抵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从而也在某种意义上,把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构实践推进到了当代建筑文化实践的前沿地带,从而走出困境,并最终实现超越!

参考文献

[1] 齐康、杨志疆.民国文化的坐标[J].建筑学报.2006(1)

[2] 侯文辉.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消费时代非物质文化动画传承的困境与自我超越[J].文艺评论.2011(9)

[3] 赖德霖.折衷背后的理念—杨廷宝建筑的比例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 槐明路.南京民国建筑的装饰装修艺术研究[J].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课题:南京民国建筑装饰与空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166201110032)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近代、河南、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必然与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内近代建筑,重点是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探研,对以后深入研究、继承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都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 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大地文化;亲地;恋木;宇宙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具的一种“大地文化”。

一般而言,凡是建筑,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于广阔地平线之上的、一种巨大的空间文化形态,建筑是人类按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把握一定的科学技术与美学“语汇”所进行的大地营构。雄伟古老的中国万里长城、举世闻名的明清北京故宫、意境宁静深邃的江南园林建筑,正如严正重拙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静穆的希腊“帕提农”神庙、巨硕华美的罗马凯旋门以及清丽纯和的印度泰姬陵一样,无一不是一种在时间的流逝中矗立于大地的空间存在,在现实的无言沉默之中,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不断地向人“诉说”着这个国家、民族、时代甚至地域、个人的独特的“文化”,并且无可逃避地对建筑文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建筑体系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的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大约有七个,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最为辉煌。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其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到宋,是成熟与高潮阶段;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可以认为,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二、中国建筑文化起源

中国古代是怎么看待中国建筑文化之起源这一重要问题的呢?

墨子云:“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掘穴,曰冬可以辟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墨子又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易传》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雪,盖取诸大壮。”《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辟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礼记》则指出,“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泽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圣人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

这里所记,难免挂一漏万,其意不外有三。其一,上古宫室之起源,始于自然环境之恶劣;其二,宫室之前期居住文化方式,为穴居与巢居;其三,上古穴居与巢居的创造者,为“圣人”、“圣王”。

如前所述,中国建筑文化之起源种种,所处时代有异,而所论大同小异。其中主要之点,是将上古宫室之发明权,归之于黄帝之类。这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文化观念与文化心态,即强烈而执拗的崇祖倾向,往往将“人文初祖”黄帝指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创始者,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史上所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在祖宗崇拜观念中的反映了。

三、中国建筑的“宇宙”精神

在文化观念和时空意识上,这关系到历来中国人所认识、体悟到的“建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中国人所认识、体悟到的“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宇宙”。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这一点,早在先秦的文化观念与时空意识中,已经光辉地体现出来了。

宇宙之“宇”,指“宙”(时间)的空间存在方式;“宙”,指“宇”(空间)存在的运动过程。宇指空间的广延性;宙具时间的延续性。时空并存,不可分拆。然而,如果仅仅知道“宇宙”即时空这一意义却不去追溯“宇宙”的本来义,必将无力解开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这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论之谜。

“宇宙”的本义,指建筑。

所谓“宇”,屋檐之谓。《说文》:“宇,屋边也。”“屋边”即屋檐,许慎可谓深谙“宇”之底蕴。此说肇自《易经》。《易经》大壮卦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即取“宇”之本义。“宙”的本义为梁栋。高诱说得很清楚:“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建筑是一种空间存在,它以屋顶、屋檐为代表的立面是这一空间存在的主要标志,但是,仅有这“宇”还不能成“屋”,只有同时有“宙”,才是宫室在东方大地之上长久屹立的现实存在。中国建筑的传统型式的木构梁栋,具有举足轻重的撑持、负重的物理功能。就中国土木建筑而言,假如抽去了房屋的“宙”即梁栋,那么屋就倒坍,也就“屋将不屋”了。

因此,那支撑屋顶重载的梁栋(宙),实在是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生命。建筑物是否能在大地之上持“久”屹立,全凭梁栋的撑持。

从中国文化及其建筑文化分析,“宙”与“宇”字一起,共同揭示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形成与建筑的文化联系,或者可以说,中国古代素朴的宇宙观,是从建筑实践活动与建筑物的造型中衍生而成的,它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

总之,中国建筑的文化性格,表现为观念上的“宇宙”观,体现出一种人工宇宙(建筑)与自然宇宙相同构的“宇宙意识”,具有人与自然相亲和的特点,使中国建筑文化的哲思境界和美学意蕴显得深邃而气度不凡。同时,以伦理代宗教及其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说明中国建筑在一般地接受儒道释文化思想影响的文化历程中,其主导文化性格的形成,无疑与儒家文化具有更多的历史联系。从以土木为材这一点来看,中国建筑的“亲地”与“恋木”,说明它对东方大地真正的血肉相连的依赖,塑造了令人深为感动的东方大地文化之情、理交融的品格。在技术与艺术上,中国建筑是空间与时间、材料与结构、方形直线(中轴)与圆曲韵致、阳刚与阴柔、庄重与活泼、理性与情感之间所进行的一场严肃而美妙的文化“对话”方式。

参考文献:

[1]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王杰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王振复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现代建筑理论 刘先觉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与文化论文集高介华 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1论文数量及其时间序列以宗祠、宗祠文化为主题,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1993~2012年间共810篇,其中从1993年至2002年共162篇,从2003年至2012年共6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近10年以来,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兴趣益浓(图1),2007年左右达到研究热潮,此后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这一现象与近10年以来,重视与提倡国学、发扬优良传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密切相关。

1.2研究学科分布按研究宗祠的学科类别统计,历史考古学者们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最多,占36%(图2)。宗庙制度、宗法制度等是历史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宗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研究宗法制度,对当今的政治改革有所裨益,因此受历史、政治学者们的重视。旅游管理学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居次,这与挖掘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紧密相关。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逐渐受排斥。旅游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旅游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竞相争取的金字招牌。依托宗祠古建筑、祭祀始祖、发扬民俗文化、进行学术考察等,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提高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管理学的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建筑规划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宗祠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规划方兴未艾。建筑规划学者很自然地研究宗祠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激发设计灵感。不同学科研究所发表的论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历史考古类和建筑规划类在2010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而民族与文学类从2009年开始持续上升,旅游管理类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至2011年又开始回升。

1.3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按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1),安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较多。互联网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将现实中的纪念馆、宗祠、陵园和公墓等‘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祭奠。1.4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按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统计:笔者将地域案例分布情况分成8段,90篇以上的是安徽;60~65篇的有浙江和广东;50~55篇的有福建;21~30篇的有湖南;16~20篇的有江西和四川;11~15篇的有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及江苏;6~10篇的有河南、台湾、山西、上海及河北;1~5篇的有山东、陕西、甘肃、重庆、北京、天津、新疆乌鲁木齐、哈尔滨市、香港、澳门、互联网。(图4)从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及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江苏等省较多,其中以安徽省的最具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官僚和文人众多等等原因的结果。所以导致南北方分布的不平衡。

2研究涉及的内容回顾

近年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进展,可将已有研究分为综合性研究、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以及其他等6个类别(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与价值和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2个方面,其中对功能与价值研究最多,有论文383篇,占47.3%,主要集中在祭祖敬祖、聚会议事、宗族救济、宗族教化、传承乡土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其次是建筑文化研究,有152篇论文,占18.8%,主要是研究其平面布局已及空间结构特征;而综合性研究,以及宗祠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相比之下较少,有待加强。

3研究方法分析

许多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个案、文献查阅等等方式方法研究了宗祠文化。例如常建华[24]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有阮云星的《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杨国安的《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等等。宗祠文化的研究方法一般有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查阅5类。对研究论文来说,有些不是纯粹的用某一种方法,某些论文兼用数种方法(表3)。结果显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有462篇论文,所占比例为57%,主要集中在功能价值、建筑文化、规划设计等方面;其次是田野考察,有论文122篇,占15.1%,主要研究其功能、功能转换及价值、第3是文献查阅法,有92篇论文,占11.4%,采用此方法的主要是宗祠的发展及其综合性研究;第四是发放问卷,有论文73篇,占9%;第五是访谈,有61篇论文,占7.5%。

4结语

学术界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研究时间看,有对古代、唐朝前后、宋、元、明、清时期宗祠的研究;从研究地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研究成果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南方多于北方的宗祠研究;从研究层次看,大致可分为局部地区研究、单个案例研究,基本上涵盖了该领域研究的每个方面;从研究内容看,涵盖有概念、产生及发展、功能价值、建筑文化、保护及利用等;从研究力量看,研究者涵盖了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和其他社会阶层。当前宗祠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完整、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宗祠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对宗祠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学科间交叉融合研究有待加强;宗祠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应加强不同学科的联系,广泛开展传统村落宗祠文化的实地调研和资源普查鉴定工作,建立适用于宗祠文化自身保护与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宗祠文化保护与发展动力机制、运行模式、保障体系以及作为旅游资源等问题的研究探讨,逐步充实对历史人文、民俗文化、宗教血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强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的应用,适时开展宗祠文化评价及动态监测研究。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国策的实行,宗祠文化将会得到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利用。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5、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99

6、韩永红.中西方建筑中的文化特征比较,2008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遗产日 建筑文化遗产 事件 学科 媒体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4-8537(2010)06-0120-08

引言

2010年新春之际,首都博物馆推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今年5月11日也恰逢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万历三十八年六月,1610年5月11日,享年58岁)。作为意大利传教士,他也是第一位将西方科技传播到中国的欧洲人,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是最早向利玛窦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并使之介绍到中国的人,如他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以及后来编著的《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都促进了现代科技文化在中国的起步。长期生活在中国,利玛窦发现中国的读书人“重文轻理”,这恰是中西方文明可“互补”之处,因此他在宋明儒家讲求的“象数之学”中注入西方的“自然科学”,而在欧洲则大力推介儒学,客观上造成了17至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格局,全面架设了“西学东渐”的桥梁。在21世纪初叶的今日再议此事,为中国文化遗产迄今追溯4个世纪前的辉煌,会再次激发起守望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信心。2010年的“两会”除关注城市发展及民生的一系列主题词外,文化遗产保护及现展仍然成为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以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的视角,通过一系列提案全面论述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命题。他列举了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现的三个作用即一是通过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增强国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二是通过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大遗址保护,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主动融人社会经济生活,三是通过对外文物展览等交流与合作活动,拓宽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渠道,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笔者认为,正如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一样,文化遗产保护更需要文化自觉,保护是为了创新,补习经典是为了再创经典,阅读经典绝不是单为了回头看,而是创造并开新律。因此,本文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梳理,重在把握时代要求及文化产业欣逢发展“大年”的好时机,我以为,建筑文化遗产的纵深发展不仅需要“中国阐释”,更离不开城市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发现。

与中国“文化遗产日”一同走来的理论建树

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在为全国政协编《提案背后的故事》知晓,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单霁翔委员提交了《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5年7月19日在郑孝燮等11名学者联名致函中央领导同志信后,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自“文化遗产日”诞生起,它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文明共同的节日。2009年12月19日,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承办的由20余家主流媒体参加的,单霁翔新著《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出版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播“座谈会召开,这已是单局长自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始每年推出一部创新的理论著作后,至2009年完成的第四部。对应中国文化遗产日年度主题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8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09年},单霁翔局长的四部著作为,《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6月)、《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007年6月)、《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2008年11月)、《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2010年1月)。尽管他本人坦言“无锡论坛”是每年对于新型遗产研究传播号召的主题,如2006年是工业遗产,2007年是乡土建筑、2008年是20世纪遗产、2009年是文化线路,而2010年希望定位在文化景观方面,但我从对单局长几部著作的细读中发现。他的著作已经勾勒出一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管理建设的框架。本人曾在2009年12月19日的发言中说“从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至今,单局长已推出多部专著,现在我们读到的书是他这个系列的第四部。该书独立思考、推陈出新、理论创新,通过国家文化视野上的叙述,让人们能够从中体味到严谨,科学、富于求索的理性……作为编辑者我曾在2006年他的第一部著作编后记中感言,单局长的书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出版带了好头,他始于中国文化遗产的涨潮时,从国家层面上讲使更多的公众领悟到传统文化之魅力……也可以说,单局长的每一部著作不仅开文化遗产理论之先河还以自由的姿态展开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体现出思想的碰撞。读者能读到传统与前卫、单一和多元、地域和全球、东方和西方、观念和文化的诸多博弈和创新之思”。

作为一种理论归纳我认为,第一部《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凸显的种种矛盾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并论述了“协调发展观”、“整体保护观”、“有机更新观”,提出了十五项需加强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思考,强调了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学习、提高的对策;第二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则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梳理了概念并为城市文化构成要素补充了新意。尤为可贵的是该书以文化战略的视点对文化城市做了全程的诠释,批评了全国某些城乡借保护利用之名而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及“保护性破坏”的做法,他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例举了应学习的示范个案如“文化之都”如何获得城市新活力,“城市复兴”对城市文化的贡献,澳门何以骄傲地向世界递交文化城市名片,如何从学术与艺术层面挖掘“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以反对怪异,应景、肤浅,短命的“欠文化”建筑形式等;第三部《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理论贡献是用发展的观念深化了长此以往的“文物”概念,并重新界定了“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保护发展目标,其从六个方面研究了文化遗产保护外延概念的拓展事宜(1)保护要素,(2)保护类型,(3)空间尺度:(4)时间尺度;(5)保护性质,(6)保护形态。其中用

了较大篇幅及大量个寨论述了为什么要从重视“古代文物”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和“当代遗产”的保护转化这一重大问题,尤其强调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创新性地引用了美国建筑师协会cAlA)荣誉奖获得者,著名建筑师RM,哥德史密斯的观点”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第四部《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从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建筑学,城市学诸多学科出发。综合地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新概念,单局长通过“文化”。“景观”与“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探讨了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策略,给出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类别如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文化景观、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文化景观、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文化景观、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文化景观、延续社区传统生活的民俗类文化景观、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文化景观、体现人类和平诉求的年事类文化景观。据此该著作还从保护科学理念、保护法规体系、保护专项规划,保护基础研究、保护有效机制、保护实现方式,保护能力诸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建设途径,其中强调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尤应将建筑学与文化、艺术、历史、科技以及诸多人文科学再度融合的大思路。我以为这部诞生于2009年末的专著不仅自成新体系,更是对前述三部著作在更新层面上的整合,它突出展示了单霁翔局长“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思想建立的发展脉络。

在回溯与中国文化遗产日五周年历程一同走来的理论建树时,还必须提及2009年问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一书,它是单霁翔局长清华大学博士论文完成后的专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介道他的论文针砭时弊、畅所欲言、立论严谨、是有独立思考、甘苦自得之论,明确了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方向、堪称“在职博士生的楷模”。该书给我留下了诸多启示且对“建筑文化遗产”有价值的论述至少有四个方面其一,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80处中有较多的建筑文化遗产如大生纱厂、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清农事实验场旧址、崦岈山卫星旧址等农业遗产,大栅栏商业建筑、高邮当铺等商业旧址,柳氏民居、理坑村民居等乡土建筑,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等历史文化街区,南屏村古建筑群,阿坝羌寨碉群等历史文化村镇,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抗战公路、红旗渠、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荆江分洪闸、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唐山大地震遗址等近现代遗产均列为保护名单之列。据此,单局长强调,我国对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建筑保护尚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二,文化遗产促“城市复兴”。2002年英国历史建筑和古迹委员会发表的《变化的伦敦――一个变化的世界中的考虑城市》报告中指出古建筑不是伦敦经济增长的累赘,相反是目前伦敦繁荣的基础。在“伦敦重建(城市复兴)计划2003-2020”工程中,提出伦敦提高世界竞争力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富裕、优美、社会和谐的新伦敦,使其在居住质量,空间享受、生活机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处于欧洲领先水平,第三,两个同样令人难忘、意义深远的国际盛会及宣言。前者为1999年6月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后者是2007年6月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前者了有着东方文化底蕴的《北京》,后者阐释了反思城市发展历程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它倡言要建设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的城市目标;第四,著作在结论处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辩证思考(1)遗产大国与遗产强国,(2)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3)政府保护与全民保护,(4)有效保护与积极保护;(5)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6)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7)文化定位与文化复兴,(8)城市时代与文化时代。

标志性的建筑文化遗产事件回眸

自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形式出版年度报告。“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主题的报告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在文化遗产事业新平台上更好体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否有利干全面发挥文化遗产事业的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是否有利于在行政资源约束下达到最优投入产出效率。2009年12月《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年)》出版的特点,抓住博物馆这个连接文化遗产事业与民生的“节点”,弥补了2008年蓝皮书的空白如阐释分析了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分析表明:文化遗产事业各项功能的发挥不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可轻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效果已经向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产生增射作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建筑文化遗产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在此思路下我们理解建筑文化遗产主要应包括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建筑,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下的典型建筑,工业,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发展的重要建筑,能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代表性建筑,建筑科技方面具有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建筑,著名建筑师的代表性作品,名人旧居、故居及纪念陵园等。事实上,我们关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建筑表现,并非要寻找凝固的音乐和旋律,更非要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而是要探寻建筑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记录时代与城市生长的痕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对20世纪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归纳发现,有近一半的重要建筑文化遗产未受到保护,这些建筑涉及红色遗址、抗战遗址、名人故居,历史公共建筑、新中国以来各类重要建筑与设施等,有些建筑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里佰斯金曾说,读建筑要有三个层面即一是阅读建筑,二是记忆建筑,三是书写建筑,我以为我们对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呼吁及中国的现代化传播,不仅仅为了更文化的创意设计,更为了更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以下仅结合本人2006年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以来关注的或参与策划的或认为极有价值的建筑文化事件的研读,对这些做一追溯归纳,难免有不全面及遗漏之处,但意在要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留下有价值的痕迹。

2006年:

1月,中国首部全面反映女建筑师作品及思想记录的文化类专著《石阶上的舞者》出版,该书出版不仅仅是为传播20世纪中国建筑师及建筑文化的需要,更是填补国内外缺少女建筑师汇萃专集的“空白”,

3月27日

在京召开《图说李庄》首发式,它在当时至少提醒了三个重要

建筑记忆,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终结或称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2006年4月20日是中国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2006年10月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对四川李庄审视的建筑文化意义在于,叩访钩沉的远远不止是遗迹与旧址,更有那土地屋宇和江水之间的感人至深的营造学社之沧桑,因为在李庄那段非常年代确创造出不平凡的建筑学术成就,堪称文化遗产的建筑智慧及新“学说”:

3月28日-4月1日,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下举办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在文化寻踪过程中谋求创新,为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单霁翔局长特别指出

这是一次满载而归成功的文化之旅,是文物界和建筑界首次共同研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马国馨院士表示:这是几十年来国内建筑界与文物界专家联手合作的首次尝试,不仅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寻根活动,更是一次对建筑遗产体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

4月17日-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单位在无锡举办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无锡建议》。

4月20日

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座谈会”召开,通过重温梁思成建筑精神至少能看到

要学习梁思成在国难当头敢于担当且默默坚守的精神,要学习梁思成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文化精神。

6月9日,“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第一册《皇都古镇斋堂》出版,它是北京为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城市文化贡献。

6月19日

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意成立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范围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及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7月13日,河南安阳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第30届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批准为《世界遗产名录》。

9月22日,第十一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一系列论坛及展览中“中国传统建筑斗拱展览”及传统木构件制作工艺展示,再一次在中外建筑师中产生影响。中国学者吴良镛院士、张锦秋院士担当大会主旨报告,会上推出了中英双语版的《中国青年建筑师188》书,它通过近188位中国青年建筑师智者的理念、作品,人生,语录之概括,凸显了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胸怀,该书最可贵之处是面向全球化视野。

9月28日,建筑文化考察组正式成立且开始了第一次田野新考察活动,

10月2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1lCC)在西安成立,

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007年:

3月17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动工,

5月21日

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授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文物保护特别奖”。

5月24日-28日,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通过。

6月7日

“流淌的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展开幕式暨风雅运河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扬州举行,同时出版《田野新考察报告》(大运河卷);

6月25日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联合国教科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月

首部《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5-2006)》出版,

10月20日-22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庆祝成A80周年,同时推出《刘敦桢全集》(十卷本);

1 2月10日-14日 “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在河南和安徽考察隋唐大运河相关遗迹,

2008年:

1月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00-1980)》出版,它提炼出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两个核心因素,是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2月

《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出版,它再现了百年前建筑的精美,不论从建筑价值,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坊子的德日建筑都是应投入保护的项目,

4月11日-12日 国家文物局在江苏无锡召开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

4月23日

“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颁奖典礼,《刘敦桢全集》等十部建筑图书获奖,同时举办”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文化图片展”。

5月9日 “第一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10位海内外华人青年建筑师获此殊荣,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全国共有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世界文化遗产),28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6月14日

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6月20日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暨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该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挖掘,更在于是一种超越“文化创造”的行为,填补了北京在“人文奥运”专业化出版上的不足,

7月11日 “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义县奉国寺》首发暨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在辽宁义县召开,它是继2007年推出《蓟县独乐寺》后的又一成果,是建筑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上的又一经典之作。单霁翔局长指出,要重温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经典文献,要深入开展辽代木构建筑的基础性研究。要集中力量为我国伟大古代建筑遗产树碑立传。

7月18日 国家文物局向国家灾后重建规划组报送《关于报送的函》。

8月-9月 第29奥运会及残奥会在京召开,奥运建筑及其设施为世界奥林匹克留下可贵的建筑遗产。

2009年:

1月 朱启钤著《营造论》及《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出版,前者是介绍朱启钤创办中国第一个古建筑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历程的“史书”,后者是记载与改革同步三十年中国建筑设计的书,它较详尽给出了30年行业概述与反思、30年作品与评介、30年代表人物与理性:

2月27日 大型“建筑师茶座”,”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上,由于兼具创作思想、学术求索、个性与风格,创意与批评等特点,被业内认为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建筑师论坛,

4月14日 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留下中国建筑的精魂,纪念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80周年展览和学术活动”,

4月23日 “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颁奖,陈明达著《应县木塔》等十部图书获奖,同时举办

“用图书镜像建筑”六十年中国建筑图书展;

5月 《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一书出版,其中刊登了可供参考的“钱学森与建筑科学大事记” (1954年-2000年》。

5月27日 为迎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暨《中山纪念建筑》首发仪式,在南京中山陵博爱广场举行。《中山纪念建筑》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它出版的文化遗产价值是选择了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八十周年、吕彦直建筑师逝世八十周年,并将全球的各类中山纪念建筑做出整合。大胆提出了“中山建筑”的词汇。其贡献服务于建筑文化遗产又超越建筑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第一次以一类超大型建筑群为个案,展开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范例,

6月26日 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嵩山历史建筑群和杭州西湖申遗文本编制工作正加紧进行,

7月底 旨在编研“抗战建筑”一书的田野新考察活动启动,

8月23日 历时7年,文物保护史上中央政府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两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宣告竣工。

9月5日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评出,全国共评选出300项新中国以来获奖建筑设计作品。

9月12日 已入选等单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图书”――《建筑中国六十年》(七卷本)既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图书卷出版。笔者曾在该丛书后记中称,希望它是中国建筑设计六十年的“全记录”,要让新中国六十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该引发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机制。该书中不仅可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

10月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录《共同的遗产》出版,这些历史成果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再利用起到作用。

10月28日-29日 中国第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60周年庆典,推出六卷本学术著作,同时举办”超越奥运的城市“等四个国际论坛。

10月末,汶川“5.12”。震后文物抢救保护资金已到位22亿元,已编制、评审极重灾区各类文物保护工程方案170多个,完成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保护项目储备100项,占国家规划项目153项的65.36%;

11月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08-2009中国建筑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11月20日 “建筑与文化2009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召开,两院院士吴良镛为大会题辞“学府立千年,兴会融四方”。

12月28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北川中学”举行封顶仪式。

12月末,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其中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1904家。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央地方共建部级重点博物馆工作,8家博物馆被确定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

2010年:

1月北京“两会”上正式提出北京要步入“世界城市”行列,

1月29日 以低碳设计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建筑传媒论坛”举行,与会专家不仅探讨了从砖瓦水泥房到绿色建筑,以环境优先保生态宜居的理念外,更从设计文化,生态文明乃至批评视角研究了低碳设计的价值。

2月26日 上海举行荣膺“设计之都”称号新闻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月10日正式批准上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据悉,自2004年起,上海率先提出并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4月23日 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且推出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通过关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建议》。

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启示

1、英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借鉴

这里集中探讨“保护伦敦”的策略。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国际海陆空港的中心,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它以独一无二的建筑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仅2004年1 800万人的海外游客就给伦敦带来大约100亿英镑的收入,伦敦旅游GDP的比重较欧洲他国首都都要高。伦敦位于英格兰的东南部,是仅次于莫斯科的欧洲最大城市,一百年前比起纽约400万人,巴黎270万人,大伦敦已有近650万人。与美国曼哈顿,西班牙巴塞罗纳和法国巴黎相比,英国伦敦经历火灾(1666年),鼠疫(1665年)及“二战”洗礼,却从来没有被革故鼎新地重建过。由于历史缘故,泰晤士河北岸建筑质量及等级高,公园及开放空间多样化如考文特花园、威斯敏斯特城,伦敦城,特拉法加广场、摄政公园与摄政大街均位于此,北岸西区还是王宫贵族所在地,包括著名的萨莫塞特宫。截止到2005年英格兰有9374个保护区,其中大伦敦地区就有881个,伦敦重要历史广场及公园无一例外涵盖在保护区内,处于英国遗产的监管之下。以保护利用考文特花园为例,为防止建筑遗产被拆毁,“英国遗产”启动特别程序一夜之间登录了百幢历史建筑,考文特基金会和另外十八个基金会参与150幢登录建筑的保护。再如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巴特勒码头(Butlers Wharf)越来越聚来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美术馆,出版社和设计基金会等的精英。利用20世纪40、50年代仓库改建的设计博物馆以洁白简练的现代建筑形式向公众传达着设计讯息。该博物馆脱胎于致力工业造型设计的“康然基金会”,原栖身于一个锅炉房改造的展示空间中,1989年才在巴特勒码头安家。设计博物馆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创了世界博物馆历史的又一先河,创意很大胆也预示着以巴特勒码头改造为先导的码头区遗址保护已走入了特色产业运营阶段。在这具有工业时代建筑痕迹的街区里,没有旅游区的嘈杂及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氛,到处是酒吧,画廊及美术设计作品商店。在英国建筑文化遗产教育已成为核心内容,据英国著名电讯统计公司莫利2000年的统计,98%的人认为学校应进行发现遗产文化的教育,88%的人认为文化遗产可创造经济价值,95%16-24岁的青少年学生认为应保护最好的战后建筑。在英伦何以有如此高的文化遗产国民觉悟,除大学有建筑保护的专业教育外,更离不开遗产开放日及建筑节日对国民的熏陶。除了遗产开放日以外,伦敦每年9月中的两天周末还有一个固定的大型建筑展活动“敞开伦敦的房间“(Open London House)。通过与当代优秀建筑的对话,学习伦敦的建筑遗产知识,丰富参观者的审美、教育水准,并通过观众的广泛评论,提高整个伦敦的新建筑创作水准。英国成功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并非为保护而保护,保护能否给弱势群体乃至城市发展带来应有的生存权

利,英国已有充满的答案,它启示中国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上要加快脚步。

2、中国该如何走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在2009年11月7日-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研讨会上,建筑遗产研究成为重点话题。两院院士吴良镛发表了“从梁思成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科学进步一等奖谈起”的论文,文章中吴院士强调,该奖项说明国家对梁思成主导的中国古代建筑学术的充分肯定,至今,清华大学还没有第二个人获此殊荣。纵观现存中国营造学社遗稿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发现,它为中国文物建筑保护打下了基础,如在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名单中有50%为中国营造学社测绘过的资料,它为现在的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提供了重要历史信息。作为建筑文化遗产的借鉴

中国营造学社对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研究抓住了建筑遗产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中国营造学社当年访问大木匠师、样房算房专家,通过口耳相传的技艺来理解营造的精要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仍有意义。现在对古建筑的实测调研虽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徒手实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坚持开设此专门课程,使学生的建筑功底深厚且设计能力强,我以为,这就是坚守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东方之路的益处。2000年由国家文物局推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协会(ICOMOS-CHINA)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强调了中国文物保护项目的规划程序即调查――研究评估――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总结,调整规划――再评估――……,它是对几十年前中国营造学社倡导的学术精神是一致的。本文之所以强调在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其政策中继续中国营造学社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钩沉,更是为了应对现代之困惑,探寻到整体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思路。这或许才是现代建筑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史、研究建筑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3、“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建言

在2009年9月12日“《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图书首发暨中国建筑六十年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指出,“用建筑的视角回顾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有着独特的意义,《建筑中国六十年》丛书的书名本身就体现了文化遗产的意义”。我以为其中“遗产卷”的使命在于不仅确立“建筑文化遗产”的理念,梳理60年文化遗产建筑在保护修复技术上的业绩,盘点出有价值的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在于它还建树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框架。在这本《遗产卷》中最重要的是归纳了新中国自1949年后迄今优秀建筑文化遗产项目,并撰写了1949年以来建筑文化遗产大事记。作为一种建言还有如下思考,

其一,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呼吁立法保护。尽管诸如北京新中国以来四届“十大建筑”评选项目已引起关注,并逐渐纳入保护范围,但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乡村看,新中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一大批有价值、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建筑还有许多并未做过调查,它们仍不排除随时因城市建设而被拆毁的危险,因此要有全国层面的立法保证,如设立《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以全面解决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问题,

其二,强化国民的建筑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如何利用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纪念日,由建筑主管部门与文博部门合作,设计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学识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教育模式。要教育中小学生从小就爱建筑,营造全社会如同学习艺术一般的,关注建筑文化的热潮欧洲建筑节庆的做法,使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大主题下都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小主题,这样即可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收到实在的教育效果,

其三,推进高校的建筑文化遗产技艺教育。根据英国皇家建筑师(RIBA)与注册保护建筑师(AABC)的关系发现,建筑师除了受到严格的建筑与规划控制外,他们对历史环境的保护重视已变得普遍而自觉。RIBA与AABC强强合作表明,一定要让具有才华的建筑师登上历史建筑保护的舞台,因为没有良好的当代建筑设计能力,就很难胜任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所以强化专业的建筑技艺及历史建筑学习是高等建筑教育的必修课,

其四,要研究适宜的“建筑文化遗产”媒体的传播方式。英国是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国度,在英国,科学文化普及又被称作让公众理解科学。媒体对公众理解“建筑文化遗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师与文博专家要通过媒体与公众交流,那么专家们就必须学会接受媒体的约束,并尝试以媒体的方式去传达信息。具体讲(1)对建筑师等与媒体交流要有方法,这样旨在建筑与媒体间培养一种开放积极的传播对话空间;(2)要为“建筑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举办适宜的媒体培训,因为大多数建筑师不会成为建筑专业记者,为此学习媒体技巧与方法极其必要,(3)鼓励建筑师参与“建筑文化遗产”等栏目建设,这不仅指建筑保护的专业人士要为专栏撰写普及的稿件,更倡导一种对话式的传播交流,强化沟通,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古镇窑湾;建筑艺术;风水防御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 A

古镇窑湾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早在明清时期,窑湾就是南北水陆交通之要津和苏北商业重镇,市井繁华,商号云集,全国有18个省的商人在此设立商会,有10个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在此建商号、教堂,经商传教,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现存古民居群834间,商会馆、古庙、碑亭、古桥、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被专家和媒体称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窑湾古镇古建筑遗产是运河文化的象征,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窑湾的独特建筑文化,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有湖有水,有着古老的街巷,有数千年的四方文化交融。

古镇的建筑是南北、东西各地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

古镇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其三面环水,因水而建的格局,酷似江南,又有北方四合院的痕迹,融南方的玲珑精巧与北方的四合方庭为一体,间或有西北的窑洞、大草原的蒙古包的痕迹以及纯西方建筑。

如苏镇扬“玲珑精巧”的建筑风格。苏镇扬会馆及住宅,是江南水乡风格,青石街道,两厢楼檐出厦。住宅和商业楼连接在一起,四进院落,室内多置木雕屏风,上面雕琢精致花纹,用工用料考究。江西人、苏州、扬州、镇江等地人住宅多在窑湾南大街,住房建筑是江南水乡风格。青石街道,两厢楼檐出厦。住宅和商业门市楼接在一起,四进院落。楼房注重防雨,有堂楼廊檐、走道廊檐,四周有曲廊檐。主屋堂楼宽大透光,室内隔间墙多是木隔扇,减少占地空间,还有移动式隔墙(屏风)落地罩式木雕隔墙,雕琢精致花纹。

如山西建筑风格。山西人的建筑多在西大街,房屋布局严谨,呈现出门窗小、庭院小的天井院特色,且门窗上沿皆为半圆结构,窑洞的痕迹依稀可见。房屋砖木结构,人字立梁,楠木框架。住宅前后四进院落,寓言四进士。每道设三个台阶,寓意为登三级,步步登高。

如福建建筑风格。福建清朝初在窑湾南、中、西大街都建有宅院。福建人宅院门窗宽大,院落宽大,院子前有高大影壁墙,院道多为青砖、石板。福建人建房以木结构为主,斗柱梁架用料宽厚,屋山墙多设风火墙,每道院角都设下水道。前后大门厚重,设有防盗杠防盗销。建房带有闽乡习俗,体现防台风、暴雨和防海盗观念。典型建筑为吴家大院,它是窑湾古镇最大的宅院,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共四进院落,整体呈“弓”字形,院落前低后高,很有层次,每进院落都呈“井”字形,以聚财气。吴家大院体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带有福建沿海建房风格。

如会馆建筑风格。窑湾原八省会馆在建筑工艺上各具风格。山西会馆原是明代所建的关帝庙,山东会馆原是明代所建的桃园结义三圣庙。福建、江西会馆在南方园林布局结构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富丽豪华,生动活泼。

又如西方建筑风格。清末,美英法等国商人和传教士在窑湾经商或传教,建有教堂庙宇10多座,苏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建于此地,这座宏伟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占地18000平方米,由主教堂和修女教堂并建,有楼房百余间。当年的窑湾,数百家商业店铺遍布12条主要街道,粮行、盐行、船行、八省会馆、十省商业代办处,五国办事处及2座教堂、8座庙宇。镇上驻有美英法俄意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近百人。船来人往,处处繁忙。

古镇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全镇建筑总布局根据历代军事家军屯营盘阵图而建。到了古镇,最显眼的就是几座炮楼,由此可以了解到此地应当是军事重镇。窑湾镇呈三角形,西南面朝运河,其中、东、西各有一座炮楼,登上炮楼,既可俯瞰全镇,也可瞭望远方。

窑湾古镇的布局很独特,它不以传统的一字形、十字形或井字形为街区格式,而以一个中心区,三条放射状街道作为独具一格的建镇格局。建筑方式采用“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和“七星八卦阵”。之所以有这种独特的建镇格局,是因为窑湾自楚汉起便是古营盘,千百年来一直是军事、政治特区。公元前209年,楚王韩信建都下邳,东军营设在窑湾,按孙子兵法实施自然水土工程,利用树木蔽体构成奇门遁甲八卦阵势。公元1840年,举人臧纡青为防外侵敌人,在窑湾建筑军事设施 “七星八卦阵”。按八卦方位设立炮台于城墙上,8门炮控制城外周围8个方位,炮群听从中央炮楼旗语、灯语指挥,中央炮楼设在东当典,楼高10米,视野可覆盖窑湾古镇街区。“七星”,是指大东门炮楼、南门炮楼、拐弯炮楼、杨家巷炮楼、山河街炮楼、界牌炮楼、西门炮楼,这些炮楼全矗立在五华里长街道上,布形北斗星。八卦图中心太极线是窑湾街“S”形五华里步行街道,八卦分天盘、地盘、人盘。窄窄的青石板地面,两边店铺青砖瓦、飞檐、红柱,统一色调建筑,街道弯曲很难辨别地盘方向。

窑湾镇古建筑不但工艺技术高超,军事设施精密,在音学上也深有奥妙,如同北京的天坛回音壁一样,在一定位置呼叫一声,全镇方圆五华里都能听到。

古镇的街区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建设遵循的是五行八卦风水理论。建筑群落不是横平竖直、朝向周正,而是呈“s ”型、八卦形态,将古镇划成两个半圆,人称“七星八卦”。古镇至今仍保存原汁原味的街巷15条 ,总长度为1327米,所有街巷皆与两条主要街道相通,有迷宫街之称。

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古镇人自然了解水的习性,因此建筑物大多采取砌石为基、木构房架,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就连房门朝向,也根据沿河地形特点,以及风水理论而设计,既自然协调,又采光充足,又满足了人们驱利避害的心理需求。窑湾古镇自建镇以来一直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五华里S形街道,两厢廊檐下各有一米宽、五寸高的台阶,中心街石板下是半米深下水道,目前,主要排水管道从未清淤,亦从未堵死。

中宁街,古镇主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仿江南水乡街道模式,街道两侧各伸出1米廊檐,举目一线天,青石铺路,廊沿下日不晒、雨不淋,街道门面房用木板栅式门,楼上街面墙用木板代替前墙,街两厢排无数廊檐柱。这些木质结构建筑有消音作用。5华里的狭长街道,分支出12条 伸长巷,既方便进出,又有通风消音的功能,只闻讨价还价之声,无车马喧之扰,典型的步行街格局。

窑湾建筑物总体来说古朴素雅,但是在局部细节上,也不乏独具特色的各种雕饰。比如廊沿下简洁的万字纹,屋脊上镂空的瓦饰,山墙上别具一格的圆形小窗,重檐的火墙,门前的石鼓,以及檐下的砖雕等。

窑湾古镇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它以融汇南北中西的建筑艺术风格、科学布局的风水防御功能、吸收接纳相互交融的个性特色,为我国建筑文化体系增色添彩。

参考资料

1《艺术研究》,2010 年01期,千年古韵 文化传承

2《古镇窑湾》,陆振球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澳门;折衷风格建筑;地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43(6)

澳门近代因海外贸易的持续繁荣曾吸引大量移民涌入,经四百年变迁而逐渐形成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形成的同时也是中葡异质文化并存作用的过程,两种建筑文化协调适应,最终在一种彼此适合的状态下稳定下来,即由异化而产生的折衷。“不同的移民在同一社会环境下生存,不同的意识形态与多元的文化之间必然发生碰撞与交融,导致意识形态与文化悖离原有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筑形态的异化反映出来”,这似乎可视为移民社会折衷风格建筑生成的普遍规律,然而,移民动作牵涉祖籍地、移民构成、移民时间等多种因素,历经移入、根植多个环节完成,因此,任何一个因素或环节的不同都将造成移民社会折衷风格建筑生成方式的差异,进而使其形式呈现异于其他移民社会的地域表现。澳门近代移民社会形成时间漫长,中葡两种建筑文化整合深度与广度均甚于内地城市,故其折衷风格建筑亦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表达。

1 海外贸易推动澳门近代移民社会形成

移民社会形成遵循基本的“推—拉”机制,推力指祖籍地存在的不利因素,拉力表现为迁入地的谋生与发展机会,在推拉力作用下,移民行为得以发生,澳门近代移民社会形成不外如此。

新航路开辟伴随出现大规模世界性海洋移民,对当时的葡萄牙人来说,“扩张运动是由于国内找不到有理想报酬就业机会而引起的一场向国外迁移的运动”,自非洲到亚洲,他们均毫无保留地将对故乡的爱恋转移到新开发土地上,最终安居乐业,经由15至18世纪葡萄牙与亚洲之间人口流动数据看出葡人当时向外迁徙的频率与规模。相较葡人来说,华人入澳因素较为复杂,既有祖籍地人地关系紧张、内地战乱频繁的推力所致,更是澳门作为国际商埠拥有较多谋生机会使然。澳门开埠使深受海禁影响的中国商人可自由进行贸易,商业发达又带动其他行业人口涌入,1569年(隆庆三年)陈吾德称“(葡人)挟其重赀招诱吾民,求吾不得,欲无不遂,百工技艺,趋者如市” ,透过文字可以感知当时华人入澳的蜂拥场景。 (图1)

澳门移民动作发生根本源自澳门国际商埠地位造就的海外贸易机会,因此,其近代人口变化与海外贸易变迁存在紧密的扣合关系,据相关研究资料的证明:开埠前,澳门为荒芜之地,人口稀少;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澳门开埠10年左右,人口至少超5,000人以上;1640年,贸易黄金期结束时人口已达40,000之众,形成澳门人口第一次高峰;1661年,清廷颁布迁海令,澳门与内地贸易受挫,到1743年(乾隆八年)人口下降至5,500人;17到18世纪,对外贸易衰退,但鸦片与苦力贸易仍带动人口发展,1832年人口达35,000人,成为澳门人口的第二次高峰;鸦片战争后,澳门国际商埠地位虽被香港取代,但苦力贸易仍推动人口发展,1860年人口达85,400多人,形成澳门人口的第三次高峰;20世纪初,内地战乱频繁,数以万计华人逃往澳门,1924年左右澳门人口已达193,175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形成澳门人口第四次高峰。综上看出,在各种推拉力作用下,澳门近代长期持续接收移民,使其社会呈现典型的开放移入式特征。

2 澳门近代折衷风格建筑生成过程的复杂性

“折衷"一词源出希腊古文“eklegin”,其中词根“legin”为“选取”之意,它反映了折衷风格建筑形成的本质内涵,即从不同历史风格中自由选取要素进行符合形式美的组合。从这一内涵出发,可知折衷风格建筑生成至少与两方面因素密切关联:历史风格要素与选取主体,前者是折衷风格建筑生成的形式基础,后者制约着折衷风格建筑形式生成的方向。近代400年里,澳门历史风格要素与选取主体始终处于动态变迁中,从而使折衷风格建筑生成过程呈现曲折多变的特性。

2.1 持续移民动作下折衷风格建筑生成过程的动态变迁特征

澳门近代移民现象持续长久,中葡祖籍地建筑形式亦逐步被移民带到澳门,相应造成历史风格要素持续添加与变动,要素组合关系亦因新形式介入而不断调整,由此折衷风格建筑形式始终处于调适修正中,无法形成一以贯之的形式特征。

历史上葡萄牙建筑风格多变,自11世纪末至20世纪初,葡萄牙本土先后流行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意大利古典主义、巴洛克、新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发展出“曼努埃尔风格”、“素淡风格”等。从几百年长时段观察,葡萄牙本土建筑风格变化与澳门近代建筑风格演变几乎同步,尤其17世纪以后,澳门建筑发展与葡萄牙建筑演变有着明显的扣合现象,如17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风靡葡萄牙,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而澳门也正是在18世纪开始吸收巴洛克美学概念,建筑中开始大量使用巴洛克元素;19世纪新古典主义在葡萄牙流行,当时是各种仿古主义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而19世纪初也正是新古典主义在澳门盛行的时期,许多住宅、剧院都深受该风格影响,如1834年重建的烧灰炉街的渣甸府、1837年建的西望样教堂,1839年建的葡英剧院、1848年建的二龙喉小官邸等均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20世纪初,葡萄牙出现现代主义建筑某些特征,而20世纪初也正是澳门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变的过渡时期。澳门近代华人建筑风格变动虽不大,但葡萄牙建筑风格的频繁变动仍使澳门折衷风格建筑生成的形式基础充满绝对的变数。

在快速变迁的移民社会中,建筑由于随时接受刺激而不断重建、改建,丰富的建筑活动提供了各种形式衍化与交流的机会,从而为折衷风格建筑生成创造各种可能。综观澳门近代,城市中各大教堂、庙宇、市政厅、贾梅士花园住宅、圣珊泽宫等均在不同时期重建与改建,这一过程中原有建筑形式不断被后续新形式所替代。从时间纵轴上而言,重建、改建使前后建筑形式不断重叠而发生折衷;从横向空间轴线而言,原来独立并存的中葡建筑在推拉整合中产生新的建筑形式。时间轴上的叠加与横向轴上的整合共同作用,使历史风格各要素完成一次次选取与重组,日益背离祖籍地原有发展路径而趋于繁杂。

2.2 异质文化整合中中葡建筑作用力量的更替变化

在澳门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葡建筑文化持续向对方渗透,但因所仰仗的政治力量不同,渗透经由的途径差异,两者在文化整合过程中交替扮演强势与弱势角色,从而带来折衷风格建筑生成途径的多元与复杂。

2.2.1 华人建筑文化的无意扩张

鸦片战争前,明清朝廷对澳门享有绝对,在中国政府控制下,华人建筑文化经由人数扩展与工匠介入两条途径实现向葡人社群的渗透。17世纪以前葡华住区少有交叉重叠现象发生;17世纪中叶,华人入澳规模大幅增加,住区开始沿内港葡人住区扩展渗透;18世纪,华人住区已扩展至葡人聚集的内港大部,主要集中在圣奥斯定、大炮台和海边之间区域,中葡住区交叉不可避免。居住的混杂,使华人建筑以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侵入葡人住区,中葡建筑文化相互作用直接而频繁。中国工匠的建造是华人建筑文化向葡人社群渗透的另一途径,“诸夷宫室、饮食、器用、货物,无不仰给于华人”是葡人不得已的选择,其原因为:葡人社会主要由商人、宗教人士、军人以及他们的附属阶层组成,少有专事建造的工匠,这种情况下建房葡人只能转而求助中国工匠;明清朝廷为限制居澳葡人规模的无限扩张,规定葡人房屋建造必须由中国工匠承担,1744年《管理澳夷章程》规定“夷人寄寓澳门,凡成造船只房屋,必资内地匠作”。作为澳门近代建筑营造的主要力量,中国工匠游走于中葡两种建筑文化之间,对两者起到直接整合作用。不仅如此,由于不断受到新形式冲击,工匠自身掌握的技艺纯度会逐渐降低,连带表现为在实际建造中衍生各种混杂形式,并可能在同一座建筑上加以表现。

2.2.2 葡人建筑文化的强力拓展

以鸦片战争为界葡人建筑文化拓展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因明清朝廷控制,葡人建筑文化主要经由天主教教化实现向华人社群的渗透;后期澳葡政府实现对澳门的实际掌控,葡人建筑文化借由武力等强制措施在澳门实现全面拓展。鸦片战争前,西方教会在澳门建造教堂、创办慈善机构、兴办教育,以宗教方式对华人行为模式进行符合葡文化规则的改造,经过教化的华人在行为模式上逐渐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轨道,其转变必定会在生活空间上有所体现,从而使原有建筑形式产生异化。如果说天主教传播是葡萄牙建筑文化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态势向华人社群的拓展,那么葡人殖民扩张则是一场暴力而快速的异质文化介入过程。自1846年起,澳葡实行“绝对自治的殖民地”计划,通过武力突破澳门城界限,占领华人住区,拆除妈阁、沙梨头等华人村落,并在拆除后的空地上依葡人理念规划设计城市住区,并以葡文进行命名,如菜园坊重建后即更名为罗沙区,以表彰当时对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澳督罗沙。在按照葡萄牙模式拆除改建华人住区的同时,澳葡政府对城市建设亦作出种种规定,如1864年规定街道宽度和建筑物的高度之间的比例等,这些出自澳葡政府之手的统一规定事实上遏制了华人建筑的随意发展,使华人建筑形式在对规定符合与不符合的取舍中日渐偏离固有发展轨道而发生异化。

3 澳门近代折衷风格建筑形态地域特征的基本表现

经由接触、冲击、渗透、交融,以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中葡两种异质文化最终整合出属于澳门本地的折衷风格建筑,它不是两种建筑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像人类其他民族与社会的文化一样,对外保持着自己混杂、违规的形式特点。

3.1 混杂——真正的拿来主义

混杂表现为建筑形式要素众多。在澳门,中葡祖籍地原型建筑所具有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被打破,柱式、券廊、山花、起翘屋角等属于某种特有风格的形式要素被独立出来,不分主次,共同构成澳门本土建筑语汇参与形式构建。混杂与两方面因素有关:首先,葡萄牙建筑自身形式混杂。历史上葡萄牙建筑深受罗马建筑、哥特建筑、巴洛克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等影响,并经由这些建筑衍生出曼努埃尔、素淡、庞巴尔等风格。每一新风格都是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折衷风格,如曼努埃尔风格是界于罗马与哥特建筑之间的风格,素淡风格是对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建筑的折衷等,葡萄牙自身建筑形式的多重折衷为澳门折衷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其次,不分背景地持续吸纳新的形式要素。整个近代,澳门折衷风格建筑形成不止于中葡两种文化背景,作为国际商埠,世界各地商人亦带来中葡之外其他建筑文化参与折衷风格建筑形成,以外廊为例,英国占据香港后将这一形式要素引入,后传至澳门,故20世纪30年代澳门形成一股外廊建设潮流,内港、南湾、新马路等地旧建筑建筑被重新添加前壁形成外廊,从而使外廊成为澳门近代晚期折衷风格建筑重要形式特征。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忽略内与外、主与次、传统与变革的限制才造就了是澳门折衷风格建筑形式的混杂。

3.2 违规——没有限度的自由

何谓违规?澳门前建筑学会会长菲基立先生说:“柱子不是过于粗短就是过于细长,弯角和凹凸处的框架不精确,从蛋形饰到叶形饰都显得不伦不类,三角楣的角度和弯度不准确,楼层之间的比例也是自由发挥的,总之一切都是马马虎虎的”,可以看出,违规指不拘泥于祖籍地原型建筑固有法则进行的自由发挥。造成违规的原因主要有:葡萄牙建筑传播过程中自身的违规。葡人经大西洋东来,沿途在众多地区停留,为适应当地生活在自己建筑中融入这些地区文化,相应各种外来成分弱化了葡萄牙祖籍地原型建筑形式的纯粹性;缺乏专业建筑设计人员所致。澳门近代许多建筑设计出自商人、文员之手,如岗顶剧院、陆军俱乐部等,非专业设计导致的误差使建筑离纯粹的原型距离遥远;与中国工匠参与有关。中国工匠参与建造葡式建筑时,文化差异使他们对异族形式并不理解,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对陌生建筑形式进行尝试性建造,从而使原型建筑固有形式变得面目全非。“违规”带来建筑设计的随意,建造过程中各种风格、形式随意使用而没有制约,一切立足设计者、建造者及业主个人理解,只在意个人喜好的满足,而不是正确的技术尝试,违规作为澳门近代折衷风格建筑精髓被不断继承发扬,直至发展到“随便什么人,只要会用铅笔和尺子,就把他们的设计呈交给工务司,居然也获工务司批准” 。(图2)

4 澳门近代折衷风格建筑典型案例——卢廉若花园大宅

卢廉若宅邸是澳门折衷风格建筑集大成者。卢宅属于澳门华商卢廉若所有,建于清末民初,由香山画家刘吉六设计。宅邸包括建筑与花园两部分,占地十分广阔,东起荷兰园马路,南临罗利老马路,西临贾伯乐提督街,北接高士德马路。由此可知当年卢氏宅邸的辉煌。后卢家衰败,宅邸易主,1938年广州培正中学为逃避战乱迁至澳门,租下整座建筑作为校舍。1952年培正中学正式购入部分卢宅作为永久校址,后花园部分则过修葺于1974年正式向市民开放,成为今天的卢廉若花园。(图3)

卢宅又称娱园,是澳门近代三大名园之一,园仿竹石山房,廊法颐和园,亭台楼阁,池塘桥榭,非常华丽,体现着中国园林的意境。由于该处原址为龙田阡陌,地势较为空旷平坦,所以园中石山瀑布都是由人工造成的。园门匾额,题娱园两字,为主人卢廉若手笔。进园,则圆门当道,曲径通幽,花园中心有大荷花池,一桥横跨其上,九曲迂回。园内包括一座湖心阁(名曰春草堂,图4)、两座亭,园之东北角有一舞台,常雇粤剧名班上演,并在柯高路与俾利喇街转角处另辟院门,取名龙田舞台,方便周边居民观看。园内建筑无论类型配置还是单体风格都带有明显的中葡融合的特征,如湖心阁外观是新古典主义的,柱式、矮挡墙、线脚等一应具备,但同时还有中式的屋角起翘,尤其濒水侧的宽敞游廊还附加了美人靠。园内的亭为中国传统亭阁式样。园内最重要的建筑是主人的宅屋(现为培正中学大楼,图5),该建筑位于园内北部,与湖心阁基本处于一条轴线上,由于地势平坦,建筑掩映在花木丛中,不无刻意卖弄其宏伟壮丽之意,是中葡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建筑外观以西式建筑风格为基调,采用了大量科林新柱式,全部绿色粉刷,饰有白色线条。雕花算得上是这座建筑的精华,明显带有中西融合的特征,如窗花在构图上采用了西式,但内部饰花却为中式寓意吉祥的文字。大门整体为西式,却夹杂着中式的图案,如大门上的图案为西式,而门顶的木雕为中式。天窗的图案为西式,镶彩色玻璃,墙角的装饰以西式图案为主,墙上却有寓意长寿的中式图案,天花板上的饰花有西式图案的,也有中式的梅花和蝙蝠图案。总之,整栋建筑难以将其归为中式建筑还是西式建筑,但毫无疑问它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澳门建筑。

5 结语

作为中国近代城市群体中的典型个案,澳门与其他城市相比,在近代其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持续时间长,即始于16世纪中叶开埠,终于20世纪3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共计400年时间;其次是社会本质的差异,不同于内地近代开埠城市殖民被殖民的社会特质,澳门近代大部分时间里中葡双方呈现一种平等关系。澳门近代特殊性注定其建筑文(下转64页) (上接47页)化有因应于社会变迁的独特表现而值得研究,然而,长期以来相关研究仍局限于在整体时间与整体建筑概念下解读澳门建筑特质的研究习惯,成果虽多,但一般都可以用“建筑”、“四百年”、“近代”、“中西融合”等宏观字眼进行概括,在惯性力量作用下,对澳门建筑本体研究仍有待深化。本文试图透过折衷风格建筑这一视角,探索澳门本土建筑形式生成过程与内在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域形式,试图回避目前普遍存在的宏观研究视角,将澳门近代建筑研究向纵深引入。

参考文献:

[1] 费成康.澳门四百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 官龙耀.葡萄牙图文并茂:通过55项专题和图片认识葡国与民族[M].澳门:出版者不详,1990.

[3]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4] 曾少聪.东洋航路移民——台湾海洋移民台湾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5]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 (瑞典)龙斯泰.早期澳门史[M].吴义雄,郭德焱,沈正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7] (葡)若泽·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葡萄牙建筑[M].陈用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8] (葡)费尔南多·科雷亚·德·奥利维拉.葡中接触五百年[M].澳门:出版者不详,1999.

[9] 陈煜.澳门城市与建筑——中西建筑文化对话片断[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建筑系,1996.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积极维护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阅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反动而迅猛展开。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端,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好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中止了。,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宽广,各地展开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域、长江沿岸地域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对等条约的签署,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遭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呈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域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需个别城市或临近边境、或因铁路树立的展开等缘由,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起的民族认识,这两种要素有猛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颜色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契合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质朴稳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肉体。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呈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端进入重要的展开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生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展开。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添加风采。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别离问题,仍然是烦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固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不断跳不出中华民族持久而绚烂的几千年历史文化所构成的耀眼光环。固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维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典范。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维护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展开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维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劳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彩,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义务。只需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好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认真想想我们能否能付出失去一切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棗维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四)近代建筑的维护工作

1、对细致建筑物调查、实测,中止建筑历史研讨。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展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遭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讨理论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引见、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作、展开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作风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惹起了留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得到了国度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树立部城乡树立科学技术基金会的分离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经过中日协作,至1995年底共中止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域)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关于推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的展开和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正处在深化展开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维护、再应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树立部、文化部分离发出《关于重点调查、维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表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度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端注重其保管与再应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掌管下,同中日协作中止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举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维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维护、再应用的细致工作也逐步中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树立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拜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中止恢复改树立计,以维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度文物局拜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中止调查,对有重要价值的中止论证,提出维护与再应用方案,以维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拜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中止实测,以建档定级维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树立委员会拜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域14栋近代建筑中止实测,以提出维护与再应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展开、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维护日益遭到注重,逐步付诸理论。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中止维护的理想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辛同升.鲁中地区近代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 张啸马.城市复兴中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以近代遗产为例[D] .东南大学,2004

[3] 王法成.我国城市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探析[J] .南方建筑,2005

[4] 李东晔.从“租界”到“风情区”——一个中国近代殖民空间在历史现实中的转义[D] .中华民族大学,2007

[5] 邵耀辉.孙之厦建筑艺术特色初探[J]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

上一篇:英语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园林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