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7:05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作者简介: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2

一、自我表现。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传统文化上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自我的表现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在自我表现上一直持保守的态度,不习惯主动,大多数人总是去尽力压抑自我天性的释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直遵守着宗教礼法,君主制度等,这些条条框框都大大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人们的自我发展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使得人们无法完全的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甚至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中国人为人做事都习惯性的采用谦卑的态度,不轻易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而西方社会在近代都一直保持着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和面对世界的变化,人们将个性的发展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希望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即孔子所主张的谦、信、恭,为人做事主张谦虚恭谨、和善忍让。而西方国家却大大相反,处理事情以己为先,先考虑自身利益。在文学方面,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学讲究主谓关系,文章主旨强调以意会来把握,所写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来龙去脉必须按顺序发展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中国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上述特点。西方文学作品则表现的较为随性,写作时可从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人物描写不仅仅从外形表达出来,包括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包括睫毛颤动等细节刻画,而且更加注重内心不可见的独白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教育差异。

近年来,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话题。教育差异是两个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必定会产生出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方法都领先于中国。西方教育的主旨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过多的课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学生处于开发自我兴趣爱好的阶段,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其好处在于欧美国家,大部分学生从事的事业都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他们在萌芽时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后期则致力于培养兴趣爱好。这种教育方法与中国教育大相径庭。中国的教育更偏向于应试教育,致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许多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将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去补习班学习自己毫不感兴趣的课程。成绩至上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学生过分注重成绩,而轻视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制度却带来了更多弊端。近些年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都备受重视,相信经过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会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

四、差异。

在各国文化中,宗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太过于草率,不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是符合中国文化和普遍人民群众的都可以被接受和吸收。就像春秋末期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社会存在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门学派,并且分别被许多人所接受认同。所以只要是符合中国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发展的文化,大部分都会被接纳吸收。而西方国家对于外来宗教或者文化,更多的是选择对外扩张和传播。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全球化进程中,了解西方文化,从多角度去分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汲取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长处,不仅能够巩固跨文化的交流,使中西方文化互相促进学习,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64-01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就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英语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存在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信仰、宗教等方面也几经变迁,最后行为了儒家、道家、佛家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仁爱”、“阴阳”、“神明”、“菩萨”、“如来”等词汇;而在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督教在其生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文化,就使得在其语言中出现和基督教有关的词汇,诸如我们熟悉的angel(天使)、religion(宗教)等。

2.生活状态、环境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的文化中,很多词汇都是和英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其很多词汇中都很航行、水、鱼等涉及到大海的词汇有关,诸如我们比较熟悉的a ship in the sea(萍水相逢之人);all at sea(不知所措);to 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等;我国主要的还是以陆地环境为主,有关航海、大海等方面的词汇并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国生长竹子,所以有相应的势如破竹等相关的词汇,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存在的差异,也使得双方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历史典故存在的差异

双方的典故的来源不一样,西方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喜剧、英美文学、罗马神话等方面,诸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我国的历史典故则包罗甚广,不但包括名著小说,还包括民间传说,一些正史、野史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比较经典的“曹冲称象”、“刻舟求剑”、“烽火戏诸侯”等,这些内容都反映了我国深化的历史文化内涵。

4.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西方注重自由、民主,自我意识比较强力,这种“自我”(self)的观念已经深入其文化中,具体体现在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等方面。而我国讲究的是先人后我的思想,讲究的是奉献,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非常强烈,诸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思想。

5.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习惯上,诸如我们认为将人家唤作狗是十分不礼貌的用法,但是英国人却将狗作为昵称。诸如此类风俗习惯在中西的文化中体现之处比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6.社会礼仪存在的差异

我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谢谢”这个词很少被提到,家长照顾儿女,儿女孝顺父母被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主要是受到我国深厚的伦理积淀的影响。如果偶然在家庭成员中说出了“谢谢”,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在西方的社会礼仪中,“thank you”被使用的频次非常高,几乎在所有人之间都会遇到。在这里就体现了双方社会礼仪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的措施

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之后,就需要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更好地学习英语,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应于文化内涵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可能产生疑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纵向深入和横向发展,对于学生英语的终身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但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教育,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语言和社会是分不开的,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代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语言中不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等,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渗透,加强对社会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更好地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2.完善相关西方文化方面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素材,只有加强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的了解,开展相关的情境对话、实践活动,才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英语文化中的人文风俗、地理文化、神话典故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自觉地加强对西方文化素材的挖掘,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其更好地明白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其更加分明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

3.挖掘和扩展教材中的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教材,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成绩将很难保证。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要为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升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的安排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的要求,联系教材输入相关的文化,只有津贴教材,才能使这些西方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会僧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关的活动,来对教材进行相关的扩展,诸如英语角、兴趣小组等,只有尽量创造真实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才能增加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琴.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中西文化互补;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0 引言

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概述,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寄托和展示内心思维活动及实现模式的平台,同时由于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导向性也决定了文化不仅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助推器,更是决定生活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的普同和融合;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及各异的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有些学者强调文化一元论,也有些学者更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碰撞将是本世纪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着各异的文化发展理论,教育者无疑应该更加深入、客观地研究和剖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教育者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更需要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文化指导。

1 中西文化互补理论研究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体制、不同形态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详尽地多方位对比,这不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寻差异背后的互补可以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

中西文化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其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文化冲突愈加强烈,而互补则无从谈起。其实不然,文化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正是存在差异,才能实现互补。“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p102-103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呈现出纷繁的魅力;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发展,在互补中壮大。因此可以说,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益于文化自身发展,它构成了文化互补的前提。

1.2 中西文化互补的要求

1.2.1 正确的文化认知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和融合。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民族文化越是单一,那么它的排它性就越发明显。这种过度地对于民族文化的封闭看似是出于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进步。对于一种文化的正确认知源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转变和发展不是内化的,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外在的接触、碰撞,然后才会通过筛选、摒弃,以至求同存异,在交往中实现吸纳与互补。这种文化认知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具备继承性,它需要外在的合力。只有对于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民族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1.2.2 教育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内核

教育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教育目的而言,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一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文化,以及新文化的创造;二是开启心智,培育精神,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2]可见,教育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服务于文化,所谓开启心智、培育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是依托教育的途径打造并形成健康的文化认知观。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实现大众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进步程度的体现,更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性也使得它对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核。

2 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外语教学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改革成效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束定芳指出,我国外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中小学外语和大学外语严重脱节。[3]p3 这表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授课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材陈旧等。但笔者认为,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是抽象和枯燥的。这些符号系统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信手拈来,但对于外语学习则不然。语言以一种抽象的模式出现,如果再抛开对于文化的掌握,以抽象的模式去吸纳,那么这一过程无疑是晦涩无味的,甚至是痛苦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形象生动的、具体的并且有血有肉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学重视语法讲解和对词汇的呆板记忆,忽略了语言承载着文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习者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扩展;忽略了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更加使学生在枯燥中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效。

3 外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途径

文化教育的缺失阻碍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应试教育造成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分数,通过各种考试;同时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也同样以目的性动机居多,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对教与学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全面深入课堂得到了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文化是一个包含范围极广的领域,因此习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对成绩的提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因此面对着应试教育的现状,文化教育的深入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实施。

3.1 淡化差异性,强调互补性

外语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它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各个层面。教育者习惯于在二者之间找出不同,却通常忽略了内在的互补。差异学习虽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迥异风格,但同时却在无形中使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到陌生,无法融入到语言生存的文化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看似没有共性、没有交集,只有差异,那么二者之间便也不会有希望彼此了解,相互融合的愿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淡化差异性,以互补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非常有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4]p146这种学习源于对差异文化的欣赏、接受、从而实现互补与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差异的文化理念不仅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弃,而是以一个更开阔、进步的视角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实现文化互补的多样性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形态、形式的文化共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是动态的,在碰撞、交融与互补中发展。纵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式去活跃课堂,但却很难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略了文化互补对于多样性的要求,没有搭建起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桥梁。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互补形式的多样性应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文化认知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往往会缺少理性的思维,因此教育者应帮助学生以更加多样、综合的视角去认知文化。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多以课堂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化教育,而文化互补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并不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促进互补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文化在“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没有深厚底蕴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5]p24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外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着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在教育形式上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并碰撞的一种表现形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保持东西方文化活力的源泉。中国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同时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交流与互补中展示其东方民族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外语教育者既是语言的传授者,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重视文化的互补性,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提高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1(1):102-103.

[2]杨玉良.感受多元文化 培养国际人才――外研社《新标准大学英语》教学研讨系列报道(四)[Z].2010,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4][英]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46.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表现;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k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133-05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之中,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身上都烙上不同区域、 不同民族、 不同家庭、 不同个性的文化印记, 大学可以说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是不同文化共存的区域, 文化的差异使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但同时, 这些差异也会对学生造成文化冲突, 由此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及原因, 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 文化差异在大学生中的表现

(一)价值取向差异

价值观植根于社会文化现实之中, 不同的区域内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而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之内, 就可能造就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有学者对我国东西部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较而言, 西部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传统文化, 东部大学更倾向于西方文化; 西部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强烈, 社会取向更强, 东部大学生的自我取向更强; 西部大学生偏重于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念, 东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

(二)人格特征差异

特定的文化、 地理环境造就特定的人。大学生群体来自全国各地, 来源地不同, 意味着他们更多地代表着其生源地的人格特征。有研究显示, 山西籍大学生秉承了山西人总体保守的传统, 与东部发达与沿海地区相比, 更加安于现状, 对新鲜事物不敏感。[1]山西本土大学生也存在差异, 晋南学生与晋中学生相比, 晋南学生在生活中喜欢寻找新方法, 积极学习新的事物, 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 晋南与晋北学生比晋中学生更有韧性, 对自己更有信心, 做事更果断。将山西籍大学生与东北籍大学生相比, 山西籍大学生更加实干, 更加重视本质, 更加谨慎, 对小事也更加在意。

(三)人际交往差异

在社会信息化、 多元化、 开放化日益突出的今天, 人际交往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大学生正是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成长、 成熟的。由于不同文化背景,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差异。相对而言, 东部沿海地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 但过于圆滑; 内陆地区学生朴实、 坦诚但较为含蓄; 而西部边远地区学生豁达、 爽朗, 乐于结交朋友, 但由于其桀骜不驯往往易感情用事。将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相比,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被动、 更谨慎和更闭锁。贫困大学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值更高, 他们改变自己的身份、 处境和地位的愿望更迫切, 因此贫困大学生比他人更希望得到理解与支持, 但这往往也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自卑与自尊交织, 从而导致人际交往信心不足, 造成与外界的隔离和对立。[2]贫困大学生往往在大学群体徘徊, 拒绝社交活动和其他活动。某高校教师表示, 和以前不同的是, 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组织的较少, 而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 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

(四)风俗习惯差异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生长在本民族文化中, 民族意识不强烈, 进入大学后, 文化生活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必然会产生由外显到内隐多层次的不适应, 如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等是否受主流文化的尊重以及受尊重程度等问题变得相当敏感[3], 会产生包括混乱、 无力、 孤独、 挫折、 疏离甚至是敌意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会促使他们更喜欢和民族学生聚集活动, 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团体。

(五)行习方式差异

由于文化差异, 大学生日常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除了城乡差异外, 学生来源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时尚新鲜、 更加盲目从众、 攀比炫耀、 喜新厌旧, 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更看重价廉实用。宿舍同学关系紧张是目前困扰大学生的重要方面,而造成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和矛盾的, 往往源

于一些生活细节习惯。

二、影响大学生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地域环境对处在这一地域的个体产生了极强的约束力和价值认同感, 个体都烙上地域环境的烙印, 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而造成不同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形成了各种文化类型和模式。大学生由于生长的地域环境不同, 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所反映的文化也有差异。我国地域辽阔, 南北东西文化差异极大, 不同的地域文化都会对各个领域的人员精神风貌, 价值观和个性产生影响。曾有人分析, 处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群, 在颇具特色的文化熏陶、 滋养下, 已形成具有丰富文化个性的人群流派,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所形成人的文化特质是有差别的, 沿海地区从历史上看, 处于开放的前沿, 商品文化的特征比较明显, 比如, “绵里藏针的岭南派”, 岭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加上受到欧美理念的影响、 形成了岭南文化融会贯通注重实际的开放性、 前卫性和市场性, 这与地处珠三角地区为代表。而处于我国内陆的四川等地区, 由于“蜀道难、 难以上青天”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咄咄逼人的西蜀派”, 西蜀人群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知难而进, 不屈不挠的忍性、 耐性和刚性。“博大精深的齐鲁派”, 齐鲁是孔子的故乡, 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传播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从一诞生就得天独厚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与洗礼。

(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 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 民族形成的过程, 实际就是民族语言、 民族心理、 民族精神、 民族经济和生活、 民族文化、 民族特征形成过程。[4]群体之所以成其为民族,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体文化相对其他群体的独特性。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该民族特点, 反映该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文化, 包括语言、 文学、 科学、 艺术、 哲学、 宗教、 风俗、 节日等。各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 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5], 由于历史的、 现实的和民族的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 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 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 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因为每个人都已经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了一套价值观和规范, 所以当分析另一种文化时要保持毫无偏见是不可能的。

(三)家庭文化差异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由家庭成员的行为、 品德、 生活方式、 文化活动以至价值观、 人生观等构成的[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由于组成家庭成员不同, 所以家庭文化存在差异, 这表现在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 人生观等方面, 学生最早的受教育的“场所”是在家庭, 学生在接触到学校教育之前, 早已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 由于在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生活、 成长, 所以, 家庭特有的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等文化因素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形成特定的情感方式、 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 每位学生都铭刻着特定的家庭文化的烙印, 学生一直把这种文化“印记”带到大学校园, 由于家庭文化的影响是在多次重复条件下作用于个体, 家长以经验和情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这使得家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持久深刻, 这种持久而深刻的家庭文化“烙印”对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 有着正面的作用也有着负面的效应: 这对在积极、 健康的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学生, 为融入大学生活提供了很好的铺设; 但对在“残缺”的家庭文化中长大的学生, 为适应大学的生活也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 这必须引起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高度关注。

(四)个体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是由特定的群体成员共同形成的, 它形成了社会与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 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不同国家、 民族、 人种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自已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并可以通过属于各文化的行为、 信仰、 习惯和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这种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自觉不自觉地反作用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并对他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 就开始学习本群体的行

和思维方式。

三、针对大学生文化差异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管理世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管理与文化构成一个普适性的“结”, 这种“结”引出了更核心的“结”那就是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的问题, 文化差异会带来管理基因上的特性差异。“管理基因”根于文化, 为此, 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在管理上应采取“精育、 细管、 巧引、 善识”策略。

(一)精育

精育是指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以文化人, 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承认文化差异只是起点, 不是终点, 重要的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筑就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直接体现。大学文化是相对稳定而极具磁力的“文化效应场”, 可以将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 并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以塑造和提高学生精神品质为目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需要大学文化的浸染和滋润。文化育人, 润物无声, 效果更持久、 更深入, 是教育人、 凝聚人的最佳途径。一是要凝练大学精神。要秉承学校优良传统, 结合时代特征和要求, 深入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等, 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 形成富有个性和有生命力的大学文化, 从而为保持校园稳定以及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动力。二是要弘扬大学精神。要让大学精神从抽象到直观, 让大学生时刻感觉到、 触摸到, 就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 加强文化类学生社团建设, 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会、 书法绘画大赛等形式多样、 内容新颖、 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打造自身特色的社团文化。充分利用重大节日、 重大纪念日、 重大活动、 重大事件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唱响主旋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建设主旋律鲜明的、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徜徉其中, 潜移默化地达到规范行为、 洗涤心灵、 陶冶情操、 纯正人格、 启迪智慧的目的。

(二)细管

细管就是在管理上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实行精细化管理, 坚持将管理工作做细、 做实, 减少文化冲突。一方面, 在班级、 宿舍、 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安排上, 不能简单按学号、 按分数安排, 也不要回避矛盾而将相同文化背景安排在一起, 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合理安排, 使学生在不同文化交流中, 面对冲突, 学会忍让和包容, 学会处理冲突。另一方面, 要把握好新生教育这一关键期。学生工作实践证明, 学生入学的半年或一年时间, 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黄金时期。刚步入高校, 既对新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兴奋, 又存在对高中同学的怀旧情绪, 心态颇为“复杂”, 但可塑性强, 充分把握好这个时期, 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平和、 开放的心态, 学会相互包容, 相互尊重。

(三)巧引

巧引就是在教育上巧妙地利用不同文化的优势,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让学生主动展现不同文化的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适应, 推动文化融合。文化适应虽然表现为一种变化后的结果, 但它更是个体心理行为的努力调适过程。地域文化差异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了应有的校园社区地位, 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以主动的身份生活于多元文化中, 只有在相互交往中, 才能突破自身的界限, 获取新的知识。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 结合不同文化的特点, 可以设计针对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 让学生充分展现各自的优秀文化, 使学生在相互展示、 相互交流中, 博采众长, 吸收不同文化精华, 培养多元文化交往能力, 在相互学习、 相互吸引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 进一步升华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善识就是要立足文化差异, 善于识别文化差异现象, 增强文化意识和自觉, 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大学生文化差异的研究成果较少, 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 在学生工作研究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差异课题的研究, 深入把握学生群众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对辅导员、 班主任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训, 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 提高文化建设能力,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促进校园和谐。

综上所述, 大学是多元文化的“集聚地”, 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表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 开放的国内、 国际环境, 多元文化下的大学校园, 呈现出色彩斑斓, 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象; 同时, 也给多彩的校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不同文化差异对管理行为及模式的影响是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 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及文化知识, 增强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 正确处理文化冲突, 培育积极、 键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使大学成为年轻学子成长的乐土、 成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董朝辉, 杨继平. 山西本土大学生性格特征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9).

[2] 成云.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2010(6).

[3] 罗晓蓉. 文化差异视阀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适[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3).

[4] 彭汉香. 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第56页.

[5] 彭汉香. 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第57页.

[6] 翟莉. 学生家庭文化: 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resentation, cases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we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dong, 51030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lleg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personality, interpersonal, customs and habits, behavior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mpact main factor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such as reg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family,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excellent education, meticulous management, smart guide, good identifying.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差异性;统一性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两支同步发展起来的主力军,虽然二者形成的体系、形态、和内涵不同,但两者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随着西方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如今,伴随着全球化帷幕的拉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探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对于我们把握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地理背景分析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西方竞技体育发祥于古希腊,希腊文化对西方近代竞技体育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不宜农耕,但宜海外贸易。在这种环境下,希腊人养成了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善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因此,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的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它是以仁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顾道家、法家、佛教的思想。所以中国体育文化具有重人际关系,倡导中庸、轻竞争,重文轻武的文化倾向。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专注于人内心的道德良知的发掘,说到底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中国儒家文化开创了这样一条道路: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是一个从内往外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和精神对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支柱。而西方体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超越的过程,这个超越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变。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从自然崇拜,明朗欢快、活泼的,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外在刻板的,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后来完全鄙视现实、崇尚天国的,一种超越的基督教的转换。这也是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完成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转换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精神。这种文化映射到西方体育文化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浪漫的、自由的、不断征服的超越精神。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选择的差异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经历了一个从重肉体之美到重精神尤其是道德之美的过程。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文化形成了重视精神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原则,对体育的看法也相应地形成了“重文轻武” ,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趣。而在希腊人眼里,理想的人物不仅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一个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良,发育健全,肢体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竞技家。古希腊人认为,匀称、强健的形体是一切善与美的本源。古希腊对力的崇拜与对肉体的赞美构成了西方对健康人格的基本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影响着古希腊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思想。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在价值上表现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在整个体育过程中,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境界”对生命的价值。而不刻意追求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力求通过养生,使人体与自然相互交融,汲取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而五脏通达,六腑协调。追求“澄心如镜”、“静悟天机”的至高境界。而西方体育价值取向上则趋向另一纬度,对人体外形的称颂,肌肉的健美,体格的健壮是其追求的目标。崇尚力量,力求通过体育达到肌肉与力量、速度的完美结合。在整个体育过程中,强调通过剧烈的大负荷肌肉训练,来塑造完美的人体形象。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祛病健体”是中国民族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其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强调小肌肉群、小关节参与动作的完成。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没有严格规则的限制,而是过多讲求套路、功法、注重休闲、养生,和其他社会文化缺乏必要的、内在的联系,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理论体系。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强调超越自然、极限。因此,西方体育动作多讲究自然性,尽量要求动作的舒展、自然,并强调要用大肌肉群参与动作的完成。西方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的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结构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统一性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像古奥运会的西方体育文化中那样明确宣布以公正、和平为宗旨,但深受儒、道、佛文化浸润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处处表现出“礼”与“和”的文化特征。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平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体育文化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它的影响形成了贵和持中、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这一点和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宗旨——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以及奥林匹克的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促进相互了解,是完全契合的。

西方体育文化讲求“个体”、超越、竞争,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讲求“整体”、中庸、和谐,而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人,最终服务对象也是人,从人的发展、完善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优劣,西方体育文化使人成为对象的强者,同时又是自我面前的弱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自我面前的强者,同时又是对象面前的弱者。把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力,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从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体育文化从此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二者的有机结合亦是中西体育文化的大交融——“和合”,从而促进各自的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在地域、历史、民族、传统等存在多方面差异,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东西方文化表现出了迥然相异的形态。而在这过程中产生的东西方体育文化,其身上都浓缩了它们母体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文化的变迁 。因此,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观念,正确看待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劣和两种体育文化交流的现象,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和弘扬中国体育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2] 黄大庆,等.论中西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3] 郑国华.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4] 郑国华.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5] 徐成立.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

[6] 谷枫,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4).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7

1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的差异

中国哲学注重直觉顿悟,强调“天人合一”,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直关注于寻求自然与人生的统一;西方人则重抽象思辨,偏重于用各种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认识世界。由于地域的差异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1.1我国体育的思维方式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以农业文化为主要生产基础的自然条件下,因此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也就更多的停留在直观的思辨理论中,强调与自然统一。在对自然的感悟中去发现或者“顿悟”真理,而对于一些实践验证和客观实验性手段,以及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在中国思想中并没有占据主要地位,因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带有非同一般的逻辑性质。直观领悟的思维方式在对事物的研究方法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1],这一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体育思维方式。对于体育,中国思想的认识是谋求人与自然,肉体与思想的和谐与统一,通过体育运动舒筋活络,并强调从自然中寻求体育运动的方式与规律。例如,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运动,都十分直观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1.2西方体育的思维方式

西方体育思想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任何事物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践验证才能确定,而思辨则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因而西方思想中,“分析学”和“逻辑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基本学科地位。因此,古希腊体育文明从诞生时起,西方体育文化就具有实证与分析的思辨思维性。古奥运会的出现更加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力量”,具有非常强的竞技与对抗意识。

2认知方式形成上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中西文化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比较宏观和直接的,比较接近于一种意识流的认知方式,故对事物的认知比较模糊化。西方思维方式则完全相反,强调以客观事实和逻辑分析作为事物认知方式的基础,对事物的认知比较细致,且注重消除事物认知当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中西方这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形成的差异深深地影响了各民族理论思维下体育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2],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经验、直觉与唯理、思辨的差异

直觉和经验形成了中国长期以来的认知方式。中国的哲学和自然科学通常都是通过经验积累与直觉判断得出的,一般没有严密的推理和可重复进行的验证性实验。这种概念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强调逻辑推理有很大区别,这使得中国的体育思想更多是一种概念性,或者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活动。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最善于感性的整体归纳,即将一种思维或者思想归纳为简短的几个字,例如,儒家的“仁”,老子的“道”,墨家的“兼爱、非攻”,孟子的“义和善”……这些都是整体的宏观归纳,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中,通过吐纳之法与大自然进行气体交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为一体。中国体育思想强调经验和直觉,即对动作的直观感受和自我内部修炼,因而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则相对淡化程式与套路,在中国体育哲学思想中“崇文尚柔,以静养生”[3]。西方的体育哲学思想则强调理性知识,注重体系研究。十分注重其动作的科学性,应该符合基本的力学原理以及人体的生理特征。除此之外,西方体育哲学思想更偏向于从细节去研究和分析,而正是由于此,西方对与体育运动的划分十分详尽,且都有十分严谨的标准动作。在西方体育作为单独的学科被研究者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对每个技术动作都加以分析研究,使得所有动作都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使之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西方学者对体育理论的研究相比东方更加细化和充实,并且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完善和成熟。

2.2整体综合与细节分析

西方哲学思想关注于事物的细部,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理论——实践——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体系更加成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利用完备的体育运动和人体生理结构知识,西方体育运动不断向着更加细致的方向发展,衍生出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且每一样运动都有十分详实的理论基础。例如,现代体育项目中的跑、跳、投等,都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学、人体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动作标准。相反,中国的直观经验、整体综合特征等观念,往往会忽略细节,提供的对象比较模糊不清,也正是由于此,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对各种体育运动进行划分,更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系,中国科学理论发展重实用而轻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国体育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接轨,也使得当代中国体育运动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参透其精髓而只是浮于表面。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形成了一种以儒家为正统,以道、佛为补充的思想意识,所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

3价值观体系形成的差异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某个运动项目是否具有发展的空间,主要取决于它同人们价值观念是否相适应,是否有价值。体育价值观受制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产物也就有所差别。中国体育崇尚传统养生,以静为主要特征。而西方体育则是以动为主要特征的竞技体育。

3.1“整体”与“个体”体育价值观

由于传统思想一直强调整体的存在,因而中国的传统体育哲学十分重视运动的整体性,如“柔和刚相济”、“天人合一”、“形神具备”等,在单纯的体育运动中蕴含和寄予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以某种思想作为某项运动的轴心和核心。强调整体的体育价值观使得中国在大型的团体操等活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统一性是西方国家难以企及的,而这种谋求身心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对中国体育起到了深远影响。西方体育注重个体培养、个人价值,其思维方式是由个体组建成整体,根据个体的价值区思考整体的价值,而不是像中国思想那样,根据整体需要的效果去“分配”个人的价值。这使得西方的体育运动个人表现十分突出,在现代篮球、足球等需要各种不同特长的个体结合的运动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3.2“人格化”与“人体化”的区别

中国的体育锻炼非常注重身体与精神的统一,在“人格化”与“人体化”二者之间,更加偏向于“人格化”,也就是说,中国体育哲学思想更关注对人品德、思想和道德等层面的升华,而强身健体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出现“以武会友”、“修身养性”这样的体育运动境界,运动者追求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方面的“人格化特质”,具有很强的内敛性,“因而,中国体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的身体的有形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作用对身体的发展并不作过高的要求”[4]。西方体育哲学思想则更加关注“人体化”,强调人体的“力”与“美”,也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各种身体机能,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如拳击、摔跤、赛跑等,西方体育运动更加张扬。因而西方体育哲学思想是一种更加关注“人体化”价值取向的思想。

3.3“养生化”与“健身化”体育价值观

养生与健身这两种不同的体育运动目的体现了中西方体育哲学思想价值观的差异,具体而言,中国体育哲学思想强调的首要价值取向是“养身”而非强体,体育运动本质上是和自然的交流,即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换,排出体内的污浊之气,进而实现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因而,中国最具特色的气功、太极拳等运动,肌肉活动量比西方现代体育运动都小,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放松的状态,在运动中摄取外部自然精气,保持体内力量充沛,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内力”这一说法。另外,中国体育哲学思想中的养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指的人体,而是体内的“精”、“气”、“神”,这些都与人的内在精神意志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此,中国传统体育更加重注养生,而对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比赛则发展相对较少。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篇8

摘 要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宗教 文化 体育事业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这些各大宗教及其文化在印度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成为印度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在文学、哲学、天文学、造型艺术等方面共同熔铸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印度是一个宗教之国,97%以上的人口都信奉宗教,而其中的91%,信奉的是从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因而也可以说,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堪称为印度教的三大圣典[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在印度,宗教不仅仅是信仰,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由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是教育人们不是追求平等,而追求的是差别和对差别的容忍。虽然婆罗门教演变为至今的印度教,印度教虽然抛弃了婆罗门教的血腥的祭祀,却继承了婆罗门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对差别的容忍。这种对差别的合理性认识和容忍,致使印度在整体性发展和进步上缺乏必要的冲动。

与印度文化相适应的印度体育的发展则打上了非常深的烙印。其发展呈现出了其自有的特色。其传统体育与目前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境遇。

提及印度的体育,人们头脑中那个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瑜伽。瑜伽是印度传统体育的代表。瑜伽在印度语中的意思译为“一致”、“和谐”和“结合”。瑜伽在印度的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

从瑜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瑜伽的盛行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瑜伽是宗教的产物。瑜伽不单单是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宗教的教义的解读。这样一来符合印度的以宗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其次,瑜伽的修行轻物质,重精神。强调调养生息,以达到内心的祥和与安宁。这与印度文化中的重精神轻物质的传统思想相一致。最后,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与文化的认可也给予了瑜伽发展最肥沃的土壤。从瑜伽在印度的发展也可折射出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社会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现状之下仍然较为稳定,反映出印度的容忍文化的内涵。而瑜伽正是符合了这样的文化内涵。瑜伽的修行并不是在于与他人的比较与超越,而是在于自身的宁静。这也是对印度文化最好的解读。

相对于印度传统体育的以奥运会为载体的竞技体育,印度则发展的较为落后。

纵观历届奥运会印度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只获得2块金牌。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并且印度的容忍、稳定的传统思想与西方强调竞争的竞技体育有着非常大的隔阂。

印度在竞技体育方面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蔡元培先生说过:“一个民族不能吸收他族之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吸收外界之空气及饮食”。如果一种文化特质与西方文化相背离并且呈现保守状态,那么在该国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就成为必然。首先,由于印度的与宗教在印度中的地位导致其他文化进入有严重的壁垒。固有的思想与西方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冲突。印度的传统文化思想是重精神轻物质,并且重集体轻个人,重和谐轻竞争。而西方文化的重要特质就是开拓、冒险、竞争和敢于同自然搏斗。这就导致两者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次,印度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也是造就这样发展局面的原因。《印度教徒报》引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全世界47个国家所做的调查,得出结论:“世界上,印度人最自恋。”调查显示,93%的印度人认为本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另有63%的印度人认为印度在任何方面都比别的国家好[ 《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赖云华 崔国文 《体育文化周刊》 2009年05期

]。印度对本土文化固守一份心理宁静而对外来文化的不屑与轻视,必然导致新的文化在印度发展的不顺。本土文化在印度人民心中的地位与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这也是中国与印度同属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竞技体育与印度竞技体育发展千差万别的原因。

综上所述,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必然产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创造的文化和历史必然酝酿出不同的体育思想[ 《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 孙鸿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3月]。印度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宗教色彩,并且在印度国内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文化的认可与顶礼膜拜是印度的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不同发展境遇的根本原因。由印度的体育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出: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展发生冲突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吐故纳新,与异种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多样化的融合,只有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才能为本土文化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本土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注释:

①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②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③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④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参考文献:

[1] 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2] 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3] 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 熊忠厚.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比较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0.7.

上一篇: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差异范文 下一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