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2:41:19

中西医临床论文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1.1中医临床诊断方法与理论分析:中医对患者病症的临床诊断是建立在将患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疾病症状的发生则是病因对于人体造成的一种整体反应,中医理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系统整体的生命观,动态把握人的整体生理状态和病理过程。中医理论通过四诊八纲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实现患者病症的确认和诊断。从中医诊断的理论与方式看,对于患者病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视宏观、把握整体以及以辩证方式实现病症诊断的特点。这种临床诊断方式和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上述突出特征优势的同时,也由于在进行患者病症诊断确认过程中将辩证所取得的“证”作为其临床诊断的所有信息凭据,导致在患者病症诊断确定中缺乏对于微观细节的分析,因此,其在实际的临床病症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1.2西医临床诊断方法理论分析:与中医诊断理论不同,西医在进行患者病症的临床诊断中,其病症的诊断是通过对于现代科学理论以及物理、生物、化学、各种仪器设备的应用,在对于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病症原因与具体情况的确认诊断,同时对于患者病症发生与变化、病理特征等实现诊断确认,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理论的发展成熟,在临床诊断中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根据西医诊断的理论方式,其在实际诊断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西医诊治中过于重视微观和局部,在人体的整体性上考虑相对欠缺,因此,在实际诊断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

1.3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新思路:结合上述中医、西医在临床诊治中各自的思路方法及诊断理论,明显可以看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诊治体系,一种以辨病诊治为主,一种以辩证诊治为主,在实际的诊治应用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优势和不足,有学者根据中西医诊治的不同体系特征,将中医诊治归结为感应综合性科学,西医诊治归结为因果分析性的科学,在临床诊治应用中二者从不同的方法理论出发,但是都能够获得同样的真实有意义的资料。根据各自的特征,又有学者提出在临床病症的诊治中,以现代西医的诊断方式进行疾病的诊断,同时通过中医的辩证理论实现病症诊断的分型,将两种诊治方式在临床诊断中相互结合,实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病症诊断分型方法,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提高临床病症诊断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综合性,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进步。

2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治疗的新思路分析

临床中,在对于患者的病症原因以及病理变化、特征进行诊断确认后,就是针对患者病症开展的治疗。根据上述对于中西医进行临床诊断的特征分析,在患者病症诊断确认过程中,结合两种不同诊治方式各自的特征优势。那么,在对患者病症治疗中,可以选择中医、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结合患者需要,以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方式实现患者病症的临床诊断,进行两种或者是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来实现患者病症的治疗控制。其中,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实际应用中,分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及中西医药物的综合应用,它们都属于中西医结合实现患者病症综合治疗的范围。其中,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对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同时,还强调“以人为本”、“治末病”、“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治疗思想,中医治疗主要以中药、按摩、针灸、推拿、穴位等治疗方式为主,而西医则是以药物和激光、理疗、放疗、手术等多种治疗方式为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结合患者病症情况,选择两种或者是多种治疗方式。以中晚期食管癌为例,除了手术治疗外,局部的放疗、化疗也是治疗手段之一,而作为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药,在手术前后的应用,能加快术后康复,提高免疫力,促进造血机能,清除潜在的残存的癌细胞,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可见,中药、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最佳方法。其次,以中西医药物的应用实现患者病症的综合治疗中,其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第一种是使用中西医药物联合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进行患者病症的治疗,比如,在对胃病患者的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中,可以使用胃仙U进行治疗,维C银翘片也是中西医药物结合制成的复方制剂。第二种中西医药物结合的综合治疗则是指不固定联合使用治疗形式,比如,在进行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的治疗中,可以使用金银花和青霉素药物联合应用。中西药物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的治疗效果。

3结束语

中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诊治体系,在临床治疗中将两者优势进行互补结合,应用于临床病症诊治,能够有效的提升的临床诊治的效率,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学科之所以需要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它并不能圆满的回答和解决本领域的一切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中医药工作者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我院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取的96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其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33~62岁;对照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32~60岁;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过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失代偿情况。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静点丹参注射液250ml,1次/d,并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为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方剂主要药物组成及常用剂量为:黄芪、柴胡、枳壳、香附、白芍、茯苓、白术、厚朴、陈皮、郁金各15g,青皮、猪苓、炙甘草、川芎各10g。1剂/d,水煎取汁300ml,分3次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丸100mg,3次/d,静点维生素C2.5g,1次/d,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出现明显肝功异常(ALT>120u/L)或肝硬化失代偿者按治疗原则给予相应治疗。

1.3观察指标所有病例每月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每3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彩超测试肝脾大小和门脉直径各1次。治疗和随访中如出现TBIL>35μmol/L、血清白蛋白<35g/L、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为肝硬化失代偿。

1.4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检验。

2结果

2.1失代偿情况治疗结束后及随访半年中,治疗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12.6%,对照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32.9%,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血清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P>0.05

2.3门脉直径的变化治疗组治疗前(14.21±1.32)mm,治疗后(13.2±1.26)mm,疗效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13.99±1.31)mm,治疗后(13.92±1.29)mm,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例58.9%脾脏厚度缩小>2mm,而对照组只有12.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代偿性肝硬化的合理治疗方案是去除致病因子,抑制胶原纤维形成的各个环节,促进其降解和吸收。长期以来,以活血化瘀和软坚药为主的方剂,已获一定效果。丹参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丹参的成分之一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有改善肝脾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中药黄芪补气升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柴胡、枳壳、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炙甘草、白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茯苓、猪苓利水渗湿。本文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和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血清HA、LN、PCⅢ,同时有效缩小门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阻滞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5月14―1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并同期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联盟会议,制订常见风湿病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现将会议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1、征文内容:①重点征文领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痛风、白塞氏病、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②中

药制剂治疗风湿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研究;③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风湿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实验设计;④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风湿病的科研设计、临床研究、经验体会;⑤疑难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个案报道、临床经验总结;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标准、中医治未病技术制修订标准及中医疗法的研究成果;⑦常见风湿病中西医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建议、草案;⑧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经验体会、临床总结;⑨其他有关中西医结合在风湿病领域的热点问题。

2、征文要求:①稿件应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②稿件全文限4000字以内,并附400字以内的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关键词;请提交电子版至投稿邮箱,不受理手抄及复印文稿;③稿件一律用Word文档排印,标准A4版面,标题用宋体三号字,作者及单位用楷体小四号字,注明单位科室、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摘要与关键词用宋体五号字,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课题者请注明;④录用文稿纸质版须加盖单位公章邮寄;⑤论文经审评录用后,将收入“会议学术论文集”,组委会将给作者发送会议论文录用通知;⑥欢迎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3、截稿日期:2016年3月31日(以邮戳日期或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4、联系方式:①联系人及电话:李略15566080836 岳月15604008885 固定电话024-31961263;

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邮编110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 岳月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会议主题

1.以“实行中西医结合 发展传统医药学”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思路与途径;

2.总结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交流中西医结合学术成果;

3.回顾和纪念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

二、征文内容

1.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途径与方法;

2.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药研究如何更好地结合;

3.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的具体成绩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总结中西医结合科研、医疗、教育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建议;

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进展,以内科系统疾病为重点,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肿瘤、老年病、急救、灾害、肝病、风湿、变态反应、肾脏、心身、养生康复等各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新方法、新技术介绍和探讨等;

5.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诊疗路径和临床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7.其他中西医结合相关内容。

三、征文要求

1.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强。

2.来稿未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3.来稿务请注明作者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含邮编)和手机号码。

4.论文字数在4 000字以内,顺序为;文题、单位、邮编、作者姓名、摘要、正文。

5.论文排版采用Word文档格式,标题为4号黑体字,正文为小4号宋体字。电子稿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发送至caim@cain.省略。来邮必复,如未见回复,请再次发送;如为打印稿,请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编:10070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封左下角注明“结合战略研讨会投稿”字样,并随信附寄含电子版U盘或光盘。

6.截稿日期:2011年9月30日。

四、其他事宣

1.会议具体时间、地点请待“会议报到通知”;

2.参会者可授予部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一、征文内容:①常见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诊疗方案研究,重点征文领域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白塞病、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②疑难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③治疗风湿病药物(中成药、中药各类制剂)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临床试验(疗效性、安全性评价)与临床应用研究。

二、征文要求:①稿件应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②请提交两种形式文稿(纸质打印稿和电子文稿),电子版请发邮箱;③注明单位科室、通信地址、邮编、电子邮箱、联系电话;④纸质文稿须加盖单位公章,属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课题者,请注明;

⑤论文经审评录用后,将收入“会议学术论文集”;参加会议者可获得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会议拟邀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辑到会约稿,择优刊登。

三、截稿日期:①2015年9月30日(以邮戳日期或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四、会务费:①2015年9月20日前报名者,会务费900元/人;2015年9月20日后报名者,会务费1000元/人

(差旅、住宿费自理);在读学生(本科、硕、博研究生)论文被录用者,会务费700元/人(差旅、住宿费自理)。②会务费汇款帐号户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账号 0200004309089112466 开户行 工商银行北新桥支行。

五、联系方式:①联系人及电话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 电话 020-61648765 传真

020-61647683 王新昌 13065714635 接红宇 13580508674 杨少锋 13802911355 吴启富 1360903876

②投稿地址与收件人 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318号(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新华医院风湿科 王新昌(收)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6篇

坐落于北京市宣武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一所承担医疗、科研、教学任务,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中作为重点科室的泌尿外科、男科成立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特色专科,是博士、博士后的培养点,也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男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而享誉全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专家张亚强教授就是该科室的主任。

创新铸就“国内领先”

197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的张亚强教授被分配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并有幸在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事业的奠基人――刘猷枋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看到临床上一些难治的男科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产生了独特的临床疗效后,他便逐渐对中西医结合由不了解到逐步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张教授认为,能把这两个学科高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在国内寥寥无几,而刘猷枋教授就是这寥寥无几中的一员。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崇敬的心情,他考取了刘猷枋教授的研究生。从此,他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中医药却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为进一步阐明其疗效机制,经过实践和摸索,张教授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改变特点和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于1987年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大鼠实验性慢性纤维增生性前列腺炎症的病理模型,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为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这一模型一直作为经典方法被业内同仁广泛采用。也正是这一开创性模型的建立,使得张亚强的名字在业内声名鹊起。作为实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的学科先锋,张教授为前列腺炎的基础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张教授根据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自身免疫学说并以此假说为依据,又在国内较早地成功研制出了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比较客观地论证了自身免疫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深入地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和疗效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教授所做的以上工作都是在少有文献依据的条件下,在国内较早开展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并且这些研究已经于2006年3月通过了相关鉴定,且被评为国内领先科技成果。

张教授认为,做工作应该扎扎实实,也要有创新精神。只有扎实的工作才能有创新的成绩。一些浮于表面的文章,超出范围的浮夸,是学术研究的不正之风,所谓的成绩也不会被同行认可,对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也不会起到推进作用。

执着打造“前沿学科”

据张亚强教授介绍:目前,泌尿外科学以内腔镜、手术方法为主要诊治手段,中西医结合充实了医学界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认识,增加了治疗方法,提高了疗效,扩大了治疗病种,总结了规律,使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认识和疗法、疗效更为全面、合理。

比如尿石症,尤其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创伤较大,而且复发率高,如果采用中药排石汤治疗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西医治疗中,很多必须采用手术方法才能治疗的尿石症,采用中药方剂排石汤就能解决,这样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为患者降低了医疗成本。这一点使得国内很多西医的泌尿外科专家都很佩服。谈起这方面的成就,张教授不无感慨地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广安门医院来说,这是一个风光的年代。”

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西医泌尿外科发展速度很快,尤其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已向微创的方向发展,很多过去认为的疑难疾病,现在多能解决和治疗,从而使中医药在此之前的优势逐渐弱化。在学科研究方面孜孜以求的张亚强教授,又逐渐注意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学科优势。由于膀胱癌的复发率很高,张亚强教授开始关注利用中医药预防此类疾病的相关研究,并开展了临床方面的工作,从而减少了膀胱癌的发生率。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以及诊断水平的发展,前列腺癌在国内的发病率也迅速提高,而这种病在美国等其他国家早已引起重视。西医采用手术、激素等治疗方法,但副作用大,且时间长,采用激素治疗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使疾病转为激素非依赖性,使治疗更为困难,而中医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如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工作已经在张教授的带领下,在广安门医院全面铺开。

西医出身的张亚强教授有着西医、中医都很过硬的本领,使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领域走在了国内前沿。

传承带动学科发展

广安门医院建于1955年,建院初期,党和政府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大批著名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充实医院的技术力量,而张亚强教授正是在这样充满学术氛围的良好环境下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1998年,经人事部批准,张亚强作为刘猷枋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3年,并于2000年毕业。

所以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张教授总是谦逊地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比别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1995年,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发展的需要,张亚强教授配合刘猷枋教授参与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创建工作,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5~2001年任委员兼秘书,2001年为主任委员。

20多年来,张亚强教授一直坚持泌尿外科、男科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和科研工作,在中医药治疗泌尿外科、男科疾病,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他参加过科室承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工作,其中,《中药化瘀尿石汤治疗上尿路较大结石的研究》、《中药前列腺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机理研究》、《中药消癃通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课题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工作,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教授通过多年来扎实的工作,在国家一级杂志发表科研论文、译文40余篇,并参加编写大型泌尿外科专业著作《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一书、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专业著作《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主要代表性论文有:《前列腺液Zn及pH值测定的临床意义》、《中药前列腺汤对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影响》、《前列腺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气质相关性研究》、《前列腺方对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丹蒲胶囊对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的影响》、《前列消汤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前列消汤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的抑制作用研究》等,所发表的论文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男科、领域疾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张亚强教授不仅引领着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还肩负着全国性泌尿外科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谈到这里,张教授说:“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目前国内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人还比较少。”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事业的健康发展,张教授每年都要组织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习班,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并通过学会制定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团结了全国广大的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工作者。

2008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张教授准备在澳门举办。

张教授说,要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泌尿外科事业,首先必须健全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队伍,可通过带研究生,培养接班人的形式。目前,张教授不仅带有硕士、博士研究生,还带有博士后;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吸收更多的人进入该领域,甚至包括那些本身专攻西医或中医而对中西医结合感兴趣的人。另外,要建立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的临床规范,统一全国的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保证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可推广性。积极与国内外现代医学研究接轨,继续做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治疗效果,积极扩大对内、对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第三,在各省成立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

张教授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发展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是正确的,但中西医结合的学科研究模式,无论对于医学的任何一个科目来说,都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起步的新兴学科,因而,中西医结合的学科研究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但因为艰巨,所以才能让今天的学者具有更大的光荣。作为他本人而言,张亚强教授说,我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前进,才能够无愧于这个时代。

张亚强简历

197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1984年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提高班,1985年考取著名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家刘猷枋教授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获何时希奖学金二等奖。1998年经人事部批准,作为刘猷枋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3年,于2000年毕业。

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临床及科研工作。现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参加《化瘀尿石汤治疗尿石症的研究》及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机理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对中医药治疗泌尿外科男科疾病包括尿石症、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男科疾病有较丰富的治疗经验。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7篇

《中西医结合》(CN:11-22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发表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的原创论文、综述、案例报告等。主要目标是促进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其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中药与药物治疗、针灸与物理疗法、中西医结合诊断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等。力求囊括最新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参考。

杂志以学术性为核心,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它聚焦于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结合,力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达到最佳效果。编辑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对中西医结合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杂志是一本汇集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的学术期刊,它不仅是中西医结合领域内的重要学术资源,也为医学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平台。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8篇

《深圳中西医结合》(CN:44-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深圳中西医结合》重点刊登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也刊登西医西药、医技检验等方面的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1-03

古往今来,人类医学(包括中医学、西医学)一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容否定的功绩。传统中医有其灿烂的一面,然而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现代西医更有其辉煌的一面,往往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时至今日,人们细细想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其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人还在疾病的阴影下倍受折磨。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优势,最常用的中药治疗融合进西医治疗,在抢救心肌梗塞、治疗肿瘤、预防慢性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贡献。但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从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继续与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多为中医学习西医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是为保持中医生存、被动地吸收西医之长作为丰富中医的一种意识。中西医汇通派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其代表有人物:唐容川(1826-1918)、张锡纯(1860-1933)、恽铁樵(1878-1935)、陆渊雷(1894-1955)、章次公(1903-1959)、施今墨(1881-1969)等。1958年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0多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此重要批示的指引下,取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之长,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涌现了一大批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的高水平成果。如青蒿素治疟、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康莱特抗肿瘤等等。

40多年来,虽然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多数年事已高,许多已退出一线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组织的“西学中”班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较为严峻现象;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力度不大,其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更是紧缺。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

2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概念

那么,何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何谓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

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所谓“嵌合”就是指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这些人才,可以是中学西、西学中及中西医结合专科培养的学生及医务人员,部分自学具备两种医学系统知识的人才也可划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而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人才,他们具备各种工具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立体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3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诚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从什么角度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建立何种培养模式,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中坚力量,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这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应用能力的培养

3.1.1注重研究生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正所谓先通文理后通医理。只有学好医古文,并注重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体会古代经典医籍的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外语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到国外进修及阅读外文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动向,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及掌握前沿知识,都离不开良好的外语基础。外语是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程的建设,开设专业外语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外语,以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熟练阅读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时获得科研和医学应用性信息。只有具备医古文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掌握未来,才能促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1.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循证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科研、临床、教学、学术交流中要完成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必须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文献检索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检索,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需要加强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循证能力。

3.2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高诊治能力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所以他们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他们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他们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必须高要求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能达到西医从解剖、生理病理到具体的疾病及治疗;中医从中医基础、方药到各具体病证的纵向贯通,并熟悉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初步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入临床实习后,则在导师、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从采集病史,到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得到相对正确的初步诊治;再从整体出发,捕抓有意义的阴性症状及体征,从主症考虑本专科疾病的同时,由此及彼,从单一到多元,学会鉴别诊断,排除其它专科疾病。在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同时,提倡结合临床横向、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注重积累,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构成立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完成由纵向到横向思维的转变,培养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立体临床思维模式。另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文献查阅,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选择。鼓励研究生这样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培养研究生立体的临床思维及过硬的临床基本技能,是使其具备较高临床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如今,医患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演变成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疾病,同时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所以加强研究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3.4培养科研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21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3种基本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3个品质特征。所以应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的视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当今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生知识追求、科学研究、借鉴能力、开拓创新等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科研入手,而科研研究能力的提高,应培养其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能力,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进入临床实习,参加导师的临床科研活动,选择研究方向,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论文撰写。通过科研基础的学习、科研项目的参与,逐步培养较高的科研能力。最终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的素质。

3.5注重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中西医结合则可以互补,弥补中医西医各自的不足,甚至达到“1+1>2”效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嵌和,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的研究生,建立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目前病和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课题,证侯的研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许多学者认为,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所以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探讨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观察四诊表象下的微观变化,通过研究找出能说明问题、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规律,再按理法方药的辨证体系治疗并分析疗效。所以研究生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有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求同―找结合点、求异―找交叉点、求真―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创新的能力。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刘耀院士认为机制与个人努力对人才的成长都很重要。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着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模式也需要有相对的多元化,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对自身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型培养,分层次培养。前者大致可分科研型、教学型、临床型3类;后者大致可分3个层次。科研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对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的掌握;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能力、统计能力的提高;及科研思维的形成及提高;临床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立体临床思维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培养其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策略。而对于基本功底较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身不够努力者,一般要求其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对较为好学,学习认真努力,则在导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前沿信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具有一定悟性、科研能力强、且比较好学的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其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其创新灵感的产生、创新问题的提出,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丁字式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1993年,“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明确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实践证明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人才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加强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及时渡过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瓶颈期,应是现阶段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斯金.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1,12(12):30-32.

[2]杨凯,温玉明.从卫生部规划新版口腔医学系列教材评述我国口腔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22(10):1301.

中西医临床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举办或参加的会议及学习活动

3.2012年9月4日,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眼科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二届中国(河北)·东南亚中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召开,换届大会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武智主任医师主持,选举产生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眼科专业委员会: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张铭连主任医师当选为主任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彬副教授当选为常务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河北省中医院眼科副主任白世淼副主任医师、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孙兰萍主任医师、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石慧君主任医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张沧霞主任医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姚立新主任医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常永业副主任医师任学会秘书。大会选举产生了学会常务委员、学会委员。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原院长高健生教授做的“中医学的辩证唯物论”、邢台市眼科医院院长张铭连主任医师做的“中医学整体观对缺血性眼病的再认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刘亚娴主任医师做的“治癌刍言”、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医师协会黄信勇会长做的“如何实现治未病目标”、马来西亚槟榔屿中医学院原院长余根铨教授做的“基孔症的论治”、马来西亚北马针灸医师学会吴果强会长介绍其学会开展的工作情况等报告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冷方南教授做的大会总结性发言,均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此次会议对于促进东南亚中医药以及中医眼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参加此次会议人员分别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共计180余人。与会各方均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发展,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5.2012年7月1日~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省中医药学会、青海省中医院协办的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宁宾馆召开。张铭连主任委员、张彬副主任委员、庞朝善、毛爱玲委员参加了大会,张铭连主持大会,张铭连、张彬在大会上发言,张铭连主任委员还参加了当地举行的疑难眼病的会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影响。

6.2012年7月30日~8月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分院协办的“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学术交流年会暨第八次东北亚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我省张铭连、张彬、石慧君、常永业、赵志强、张沧霞、郑艳霞、王海滨医生参加了大会。

7.2012年4月马来西亚槟榔屿中医学院叶梅柳中医师、台湾省台北市林美女中医师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参观学习,武智秘书长会见了二位中医同行。二位去河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经选教授处、吕连风教授处、老年病医院中医肿瘤科毕宏观教授处、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张彬副教授处参观学习。

认真观摩了张铭连主任委员对疑难复杂眼病患者的诊治和讲解,参观了中医眼科门诊及病房,并与中医眼科专家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同时,还盛赞了邢台市眼科医院中医眼科的高超医术以及该科在国内乃至国际中医眼科届的重要学术地位。

9.2012年11月,为发展我省的中医眼科学术水平,邢台市眼科医院中医眼科王浩医师;邯郸眼科医院孙兰萍主任医师、韦敏副主任医师、李萍主治医师参加北京总医院举行的“视神经疾病诊治学习班”的培训。

二.出版著作:

(2)王浩医师参编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诊断技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3)白世淼副主编《眼科速查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三.论文

(一)张铭连主任委员在国际杂志2篇

1.MitochondrialhaplogroupM9aspecificvariantND1T3394CmayhaveaModifyingroleinthephenotypicexpressionofthe

LHON-associatedND4G11778Amutation

(二)国内杂志11篇

(3)张彬;庞荣;贾海波;李焕丽;“四穴八针”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介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2年13卷第11c期3818页

上一页

(4)张彬;庞荣;贾海波;董素亭;李焕丽;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80例,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01期

(5)董素亭;张彬;贾海波;柳立军;心理干预对针刺治疗视疲劳所致疼痛的疗效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06期

(8)姚立新;白涩症的辨证论治,河北中医,2012年03期

(9)白世淼;中医辨治眼底出血的思路及临床用药探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年03期

(三)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6篇:

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西宁)论文汇编交流论文:

(1)庞荣,中药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P64

(2)庞荣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2例P123

(3)庞荣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观察P148

(4)庞荣中药治疗继发性视神经萎缩34例疗效观察P188

(5)张彬庞荣贾海波辨证治疗麻痹性斜视80例P202

(6)庞荣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与研究P204

(7)张彬张宝钧老师中医眼科教学方法介绍P235

(8)张彬庞荣贾海波“四穴八针”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介绍P262

(9)常永业.结缔组织病伴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10)常永业.视物变形1例临床报道

(11)石慧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病变疗效观察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哈尔滨)论文汇编交流论文:

(1)张彬庞荣贾海波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80例P43

(2)庞荣补气养血解郁汤治疗视神经萎缩P45

(3)张彬庞赞襄教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P53

(4)庞荣用大黄治疗目病点滴P70

(5)张彬张宝钧老师中医眼科教学方法介绍P72

(6)庞荣中药治疗小儿弱视临床报告P78

(7)张彬庞荣贾海波病毒性角膜炎泪液的扫描电镜观察P142

(8)董素亭张彬贾海波庞荣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视疲劳临床观察P220

(9)董素亭张彬贾海波针刺眼病所致疼痛的心理干预P220

(10)张铭连等.中医学整体观念对缺血性眼病的再认识

(11)张铭连.辨证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体会

(12)石慧君.中医治疗眼睑痉挛合并干眼症17例疗效观察

(13)庞朝善.庞氏中医眼科临床应用祛风药的经验

(14)庞朝善.庞万任医师杂性眼病辨治心法拾遗

四.科技进步奖

2.2012年《降糖护目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戎曙欣主持。

3.2012年5月,在孙兰萍副主任委员的积极努力下,邯郸市眼科医院眼科与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室签订协议书,对遗传性眼科疾病进行临床基础相关研究。

2011年学术活动计划

1.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对所在单位的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学术引导,做好本单位教学、临床工作,努力提高中医眼科的临床和学术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和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促进我省中医眼科的发展和交流。

3.举办中国(河北)·东南亚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促进我省中医眼科和国际的交流合作。

4.举办1次“视神经病继续教育学习班”。

5.鼓励我省中医眼科界积极撰写、,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发表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不断提高我省中医眼科的学术地位。

6.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目前,邢台市眼科医院正在进行的项目有“活血通络颗粒的研制及治疗缺血性眼病的研究”、“止血明目颗粒治疗出血性眼病的临床研究”、“庞氏中医眼科学术思想传承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修饰基因及家系调查分析研究”。

7.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在许多非手术眼病的治疗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与特长,如何宣传我们以及得到同行的认可,也是我们中医眼科界的任务和生存之道。愿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上一篇:中医人才论文范文 下一篇:非医药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