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4:25

公共建筑定义

公共建筑定义篇1

【关键词】办公建筑;视觉传达;时代时尚;人本主义

办公建筑是现代都市中最具设计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是现代城市中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场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商务活动的激增,对于办公建筑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办公建筑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社会性问题,诸如缺乏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过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另一方面是办公建筑本身的适用性问题,因作为众多的白领精英的工作空间,办公建筑能否带给他们一个能够放松身心、心情愉悦的办公环境变得尤为重要。而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出现,也许正是这两个典型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这个角度出发,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可谓意义重大。就这方面问题,我们可以就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充满整体感的视觉传达

空间是人的视觉对其存在进行感知、认知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视觉认知性。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中,整体感和统一性是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而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办公建筑中各个具体公共空间之间的整体感

楼扩建体,作为办公建筑,它的室内外空间也同样延续了一种共同的设计语言,运用简洁化的曲线造型来体现办公建筑的流畅和高效,同时也反映出很好的整体设计理念( 图1)

图1.荷兰海牙市议会大楼扩建体的曲线外墙和广场曲线图案的铺地――图片摘自:(美)科蒂斯.W. 芬特雷斯 编著 《市政建筑》

2.办公建筑中各具体公共空间的细部整体感

除去各个具体空间中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每个具体的细部也要把握好整体的设计思路,使整个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从极小的细节,到空间的局部,再到整体空间,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细部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具体细节的突兀和另类而破坏了完整的视觉效果。但是细部整体性设计也不是将细节处理简单化、呆板化,而是在控制住统一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和手法,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只要掌握好变化的“度”,就不会引起整体之中的不协调。

二、时尚感需符合时代特色

办公建筑作为现代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全新产物,由于它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决定了它必将会是引导潮流设计的风向标,代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材料技术和新型结构。作为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体现出的时尚应符合时代潮流。

1.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历史潮流演变

(1)早期办公建筑折中主义时期。19世纪末还是办公建筑的发展早期,但当时的许多办公建筑在一出现就代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思潮。Rookery 大楼以其可使所有办公室都享受到自然光线和通风的中空的方形设计以及许多技术革新而著称。在公共空间中,Rookery 大楼外面暗红褐色的砖和花岗岩,与内部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和装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00 年以来光辉不减。在内部公共空间,特别是大厅的设计中,设计师利用光和空间,大厅的采光天井及其花边玻璃顶棚、镶嵌地板和曲线形的楼梯获得了人们的赞誉。可以说,Rookery 大楼的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已成为当时在古典主意思想影响下追求新设计思路(折中主义)的典范(图2)。

(2)装饰艺术风时期。装饰艺术风从古典式过渡而来,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艺术。摩天大楼中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外部的装饰,形成装饰的立面建筑学,表达一种混合了历史知识的现代主义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设计师胡德设计的洛克菲勒中心在装饰上的主要处理手法是:高耸体型、垂直竖线条、对称后退的体形、商业化图案、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它还在中心创造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广场,在热闹的公共空间中产生出一种沙漠绿洲的魅力。这种全新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开创了办公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全新模式(图3)。

(3)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装饰艺术风时期的创新思考,办公建筑发展到更加纯粹的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更加简洁,造型更加单纯。设计的出发点围绕功能来展开,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造型。建筑师密斯设计的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典型的尝试。该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在装饰上则采用昂贵的建材,使大厦成了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和它公共空间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最精华的思想和全新的办公建筑设计模式(图4)。

2.新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随着新型玻璃、合金材料、人造石材等新材料以及膜结构、悬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逐步运用,加之设计理念的变化,办公建筑和其公共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简洁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的时代特点。例如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伦敦第四台总部大楼,就是办公建筑中一个醒目而又夸张的建筑典范。

3.个体的形象和气质的表达

个体的形象和气质是视觉传达中的个性部分。作为办公楼,虽然共同的功能是用来办公,但是“办公”是一个大的通称,办公的分支类型也是很多的,这些不同的办公分类需要不同类型的办公空间和环境。这种由功能而引起的办公空间的多样性,可以说是由内因而引发的外在变化。不同的办公分类,要求其所处的办公空间和环境一定要契合本行业的身份和特色。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意识已经经历了从量到质的转变,但对办公环境的意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综上前面的讨论,我们在今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有所重视和提升:首先,宏观角度上的生态和环境概念,不要把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看作是一个单独空间,而是要从城市整体环境和建筑整体环境的角度来设计。其次,加大对人性化的研究,不要以为办公建筑的公共空环境下机械的劳作,他们要求办公环境既高效简洁又要舒适宜人。再次,充分挖掘本身的地域历史和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公空间。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

【2】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公共建筑定义篇2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公共建筑定义篇3

1建筑化的公共艺术

在“建筑化”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应当从建筑和公共艺术的关系出发探求建筑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关注公共艺术如何以建筑空间作为载体,表达其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对此,可以从两个层次阐述“建筑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第一个层次是建筑的城市公共艺术.即某一建筑(主要指具有明显公共艺术特征的公共地标建筑)本身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而成为该城居民公认的美学符号和情感标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环境的融合愈加密切,一些城市地标建筑,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中国馆、新先锋主义风格的巴塞罗那当代美术馆[1]等等,更是以一种典型的公共艺术面貌展现在城市地域环境之中,成为所在城市值得骄傲的闪亮而饱满的文化精神符号,如图1所示.图1地标式的“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Fig.1Landmarkarchitecturalurbanpublicart第二个层次是“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即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不仅在空间形态与之协调,也包括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从整体到细部元素,有机而统一地融入到建筑空间之中,给公众创造一个具有艺术性并富含人文价值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1].上述建筑与“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前者从城市整体着眼,把建筑单体作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来分析;后者则全面系统地综合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内外环境中的各种构成要素,进行更为细化而有机地分析,如图2所示.图2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Fig.2ImperialWarMuseum,U.K.

2公共建筑的形态类型

公共建筑以及整体形态呈现在城市空间环境之中,并直接给周围的公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营造出具有精神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知觉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觉的原始材料不是元素,而是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形式.”当人们观赏建筑时,往往依靠直觉的视觉组织活动,直接完成对建筑整体形态的感知[2].一般来说,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可以分为几何体、雕塑体、象征体3种类型.

2.1几何体

几何形体是建筑表达艺术常用的方式之一,这类建筑空间大多经过既定的数学法则运算、推敲而得之.几何形体形式多样,主要有正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等.建筑的空间形态通常由几何形体经过不断重复、连接、错位叠加而成.纯粹的几何体构建则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强调突出纯粹主义的形态效果[1].即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整体,主张表现材料的自身特质,如图3、图4所示.

2.2雕塑体

雕塑对形体的体积组合有明确的要求,块面形态是雕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光影对于形体的表现尤为重要.对经过组合后的形体进行加或减的处理,采用切角、镂空等设计手法可以增强建筑形态的视觉冲击力.

2.3象征体

公共建筑的形态大都象征着某种文化或精神,并试图通过这种隐喻触发民众的思考.哲学家黑格尔曾将象征艺术分类为艺术的初始阶段,设计师通常也会通过象征体的设计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形态意义

3.1标识符号

现代城市除了作为服务于地区或国际间商业、贸易、产业的集中地之外,业已成为信息传递、科技发明、文化娱乐、知识教育、公共艺术文化交流、旅游观光及民俗世情的滋生传承等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人间大舞台.城市公众在长久岁月中积累下来的共同经验和交流所达成的共识与城市的兴起及沧桑紧密相联.这种联接从最细微的部分不断延伸和发展着一座城市本身固有的文化精神,并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延续传承.同时,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能够迅速地感染外来人群,并会成为初来者对这座城市情感记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城市的标识符号,丰富多样的立面造型结合附着在城市环境中的各类公共艺术装置,将会比一般的公共建筑更为直接地展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如图5所示的城市标识符号,营造了向上运动的微妙的身体和精神感受的变化[2].

3.2城市印象

公共艺术从功能角度而言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体现了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的理想.与一些纯粹的艺术相比,公共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文化表现的强烈性.公共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体,还有更多社会的、文化的以及政治上的功能.艺术取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亦如海德格尔所言,现代美学的起源和形成并非直接来源于对艺术的沉思,而是取决于人的生存状态[3].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共艺术就是突出充满美感的城市印象,让公众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同时使城市成为公众的诗意栖居场所.

3.3文化精神

文化代表着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象征着城市的品格.城市既是人们生存的方式,也为文化的产生和发源提供了场所.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成果,城市文化是城市最客观的写照,由于其每一细节都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生活方式、等文化问题,使得城市逐渐成为当代公众观察世界和展现自身的舞台.一座城市是否包含着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的公共空间,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衡量整个城市是否蕴含文化艺术品位的重要指标.“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城市标识,充分反映并提升了一座城市的印象和精神文化.“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公共艺术和城市建筑空间的融合,通过公众对建筑空间的体验和互动,使人们时刻都在感受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情怀和审美情趣.

4形态构建

4.1基本形的构成

现代艺术设计通常呈现出简洁、几何形、象征意义的抽象或是具象的形式.而以抽象的点、线、面、体等几何图案的组合作为造型的基本元素来塑造形体,使得流畅与简洁成为公共艺术造型的主要特色.任何艺术造型形式都是由点、线、面在不同的视觉角度运动、变化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其表现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区别.如点以其所处的位置为主,线以其方向、尺度为主,而面则以其所有的面积为主.在艺术造型设计中,它们各自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可见,每一个建筑元素不仅有其结构功能意义,还有因元素组织结构的倾向性传达出超越其实用功能的精神意义[4].4.1.1点点的分散、密集运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构成相对的线和面,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点在同一空间或不同空间内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定数量的点会产生聚合的趋势,人的视觉会主动将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点串联起来,形成线与面的轮廓.在空间中,这些点独立而又聚合地进行着不同的交织与组合,从而会产生有节奏、有韵律、有意义的形式和意境,如图6所示.图6点的符号图像Fig.6Symbolimagesofpoints4.1.2线线是点的运动轨迹,由点与点的连接,以及面的边界、交叉等所形成的.线在几何学中无粗细之别,但过长或过短地增加线的宽度,线就会变成面或点.在艺术造型设计中,线则被赋予了宽窄、长短、直曲等属性.线的聚合、分散等有规则的运动,可以合成面,也可以排成有节奏、有韵律、有秩序的艺术形态,如图7所示.图7线的符号形象Fig.7Symbolimagesoflines4.1.3面简单来说面就是线的封闭状态.在几何学中,面则是由线的运动轨迹或自身加宽,以及点的扩展等产生的.面的形式变换多,较之点、线更能体现出情感特性.在面的情感表现中,几何形的面具有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体验;自然形体的面给人以厚实、生动的体验;有机形体的面给人以柔和、自然、抽象的体验;偶然形的面给人以自由、活泼、富有哲理的体验.4.1.4体体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体的造型方式主要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具象的形体是对自然事物的模仿或变形,这种情感体验通常与被模仿的对象密切相关.例如古代的艺术表现几乎都是对自然事物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而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在于将简洁的、抽象的、几何的形式作为时代的美学符号.随着现代设计风的盛行,抽象的设计元素也逐渐盛行开来.这些自由、随性、流畅而又洒脱的抽象元素伴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及新型材料的出现而变为可能.抽象的符号形式不仅可以体现自然的简洁、生态、有机,还会给人以亲切而联想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图8所示.

4.2基本形的变化构成

点、线、面、体作为公共艺术基本造型元素,以形、色、质、光的综合表达,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现代公共艺术.4.2.1形形即造型,是空间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光与色都要依附于形态才能使建筑更具有表现力.建筑空间的综合表现是由功能、技术和艺术组合完成的,功能是目的,技术是手段,形态则是表现形式.建筑空间是由形态展现的,人们也是通过建筑的造型来认识建筑空间的审美和内涵.如新建的澳大利亚约翰医学科学研究院(见图9)为低层研究实验室设施,建筑如同多米诺骨牌,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提高了建筑的美感.图8抽象的符号形象Fig.8Abstractsymbolimages图9澳大利亚约翰医学科学研究院Fig.9AustralianJohnMedicalSciencesAcademy建筑的形以点、线、面、体基本形式出现,并在建筑造型中发挥各自的“表情”,进而表达性格和情感.建筑造型的时尚、前卫、有个性不仅有较强的吸引力,还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和对美的情感享受.4.2.2色空间中的色彩包括物体本身的原有色彩以及人为的装饰色彩.色彩是建筑环境中重要的视觉要素,它同和其他视觉元素如形、光等一起传达建筑环境的信息.色彩具有独特的性状,依附于其他要素存在,又与之紧密相联.相对于其他视觉要素,色彩往往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它可以快速地创建情感和烘托气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说,色彩是建筑空间环境中最实际、最直接有效的一种艺术装饰要素.其实,色彩本身并没有美丑之分,每一种颜色都有自身独特的美,正如绘画时人们需要搭配色彩一样,城市环境色彩也一样需要适应环境,总体调配,而总体调配就是城市主体色调确定的过程[5].建筑空间色彩的设计,主要考虑色彩与材质的效应以及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使用面积.材料的质感肌理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不同的材料反映出不同的色质.色质可分为反光、平光、哑光、透光等多种类型.例如由内墙漆、陶瓷和玻璃所制作的建筑装饰材料,前者规整、亚光泽,给人以沉着、温和、平静的感觉,而后者在阳光下则耀眼刺目,如图10所示.同样,色彩本身的冷暖、轻重、软硬等属性也可以调节材料自身的视觉感触.所以,如果能够将色彩妥当地运用,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受,从而达到对空间艺术化设计的目的.图10不同建筑装饰材料Fig.10Variousbuildingdecorativematerials4.2.3质这里的“质”,主要指的是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肌理.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的表面都具有特殊构造且形成其表面特征,称之为肌理和质感.建筑空间形态是由各种不同肌理和质感的材料组成的,如果说空间的造型首先引人注目,而后色彩进一步给以刺激,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则进一步加强空间的视觉效果,丰富了公众对空间的情感体验以及公众对空间中材质的审美感受.在城市空间中,各种建筑或是精致,或是粗糙,或是繁杂,或是简洁,或是时尚,或是永恒,或是坚固、宏大,或是亲切、温馨,或是富丽、高贵,这些特征都可以通过其表面材质传达给公众.建筑空间中各种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不仅来自于视觉上,还来自于触觉给公众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更离不开材料的艺术表达.材质不仅是媒介和承载物、固着物,更重要的还在于材料自身被使用,并将其物理性质进行审美开发设计.不同的民族因为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皆有不同的偏好.材料的多样化多元化是社会审美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审美多样化多元化的物质基础,不可能使用一成不变的材料,也不可能有一种材料永远都能达到最好审美效果的材质表现力.材质的多样化是空间环境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当代城市空间环境中,高楼大厦构成现代城市空间的筋骨,传统的材料诸如铜材、石材、木材等都会受到较大的局限,研究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营造时代性的审美空间环境是公共艺术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些建筑的外墙采用两种木材的组合,提高了建筑外墙的质感,为我们研究多种材料在公共建筑艺术中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如图11、图12所示.图11沭阳博物馆方案设计(铜材的使用)Fig.11SchematicdesignofShuyangMuseum(usingofcopper)图12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木材的使用)Fig.12JapanPavilioninSevilleExpo(usingofwood)因此,对于“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表达,除了要充分挖掘传统材料的新的艺术表达语言,还要灵活智慧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达到塑造更具艺术魅力和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

5结语

在千姿百态的空间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是空间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居住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元化,“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就是要分析点、线、面、体等基本设计元素通过形、色、质、光的表现方式在公共建筑空间中的表达规律与形式,分析这些视觉要素如何在建筑空间这种特定环境下来触动人们的心灵,从而引发建筑空间和公众的情感共鸣与互动,使建筑空间具有更强的公共艺术特征与效果.

公共建筑定义篇4

1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发展的制度根基

工业社会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现代政府。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即政府代表行政权,议会代表立法权,法院代表司法权。这种制度反映在城市行政建筑物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将三个权力机关分设于不同建筑,又通过一定关系有机地联系为整体,从而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但又统一于国家利益之下的政治形式。市政体制,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有市议会制、议会市长制、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等多种形式(表略)。城市行政建筑的物质空间呈现出与西方市政体制相适应的特征。城市行政建筑主要包括市政厅和在市政厅内部或周边布置的议会机构,不同性质的权力机构在空间上分设,又通过一系列的空间联系将其组合成整体。议会建筑作为合法集会场所,在民主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也占据着空间的主导地位。相对中国而言,西方由于地方社区自治成熟度较高、市场发达等原因,行政机构与部门数目比较少,城市行政建筑一般功能较简单,规模也不大。

2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发展的理论背景

2.1市民社会的复兴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市民社会开始出现,即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离的过程。市民社会与国家成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实体性存在。市民社会通过公共传媒表达意见,并在公共空间交换意见,通过社会活动来参与和影响国家的活动和政策的形成。现代西方国家繁复的科层统治造成了对市民社会的压制,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政府干预模式出现,国家以不同形式、不同向度向市民社会渗透。人们开始重新诉诸于市民社会理论,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关系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通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互动关系。市民社会复兴意味着人类进入后国家主义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非政府组织承担起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用一种合作主义的治理模式取代以往“政府垄断”的单一治理,这使得国家与市民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复归其市民社会公共空间的本质成为潮流所在。

2.2政府改革运动的冲击西方公共行政价值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效率至上的传统时期,公平为主的新公共行政时期和市场化为主的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及政府公共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公共活动职能的不断增强,国家及政府开始陷入了假公济私、以共谋私的公共性危机。20世纪80年代全球兴起了政府改革运动,即“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和“新公共行政”等。全球性政府改革运动反映出一个趋势,即公共活动的社会化,最终走向服务化,公民参与制度化和经常化。公共活动演变为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成为公共活动的本质,广大民众可以公平、真实地分享公共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从本质上看,这是传统行政价值观的改变,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效率,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政府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角色的变化揭示了价值取向的转变。西方行政改革深刻影响着城市行政建筑的实践活动,从以往强调其精神功能与象征意义,转而重视其服务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属性,重视民主政治理念的表述,其物质空间形态更趋开放与透明。

3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发展的类型分析

西方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镇体系是以大量独立的小城镇为基本单位。与当代中国城市行政建筑相比,西方国家的城市行政建筑具有突出的小城镇建筑特征,受到小城镇城市自治、公共财政的影响并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具有建立在民主与法治基础上的开放性与亲民性,立在私有制的公共财政模式基础上的务实性以及建立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与创新精神之上的多元化。一些典例包含了主流的设计思想,尤其是一些获得好评的建成项目,更是直接反映出了城市行政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3.1开放性与透明性出于对以往沉闷的官僚机构和纪念碑式建筑的反思以及公众对于市政建筑功能的、情感的、象征性的呼唤,人们希望通过文化与政治活动创造出公共空间的场所感,表达更深层次的民主意图。社会公平与公民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努力在相对立而存在的国家、市民、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这使得代表国家公共权力的行政建筑逐渐向自由、平等的特质回归,更加注重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那就是空间的公共性与开放性。1968年建成的美国波士顿市政厅,建筑的上部是市政办公,下部是公众活动部分。建筑的结构逻辑性明确,内外空间相互融合、穿插,使建筑底层界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公众可以自由出入,展示了政府的亲民姿态和工作的透明度,创造了亲切的城市空间氛围。又如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中心(1985年建成),建筑自下向上逐层后退以减少空间的压抑感,表现出对周围建筑的谦虚姿态。在半径为48.8m的圆形中庭内,各楼层的走廊、楼电梯一览无余。中庭直接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联系,将人流直接组织到城市交通网络之中,同时把城市人流引入建筑内部。该建筑的个性正是来自于其独特的交通处理方式和完全开放的内部空间环境(图略)。

3.2功能多元化当代西方国家城市生活更趋多元化,城市行政建筑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政府设施中市民空间的多样化倾向。近年来,供市民休闲的场所以及其它多功能与多用途的空间日益增加,并且这一部分市民空间还将继续扩大。多元化需求与多功能聚集可有效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并满足当代社会日益多元化、多方位的需求,具体表现为政府设施与其它设施的复合。除了行政管理功能和行政服务功能,城市行政中心还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美术馆、剧院、咖啡厅、餐厅、展览馆等,通过设施间的相乘效应,加强设施所具有的吸引力。1988年建成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政厅及歌剧院是一组功能复合的建筑群。市政厅在白天是城市的活动中心,而歌剧院则是夜晚城市的活动中心。功能的复合化提升了建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了建筑空间的活力(图略)。又如1995年建成的荷兰海牙市政厅,长达244m,宽72m,包括议会大厅、婚礼仪式大厅、图书馆、档案馆和咖啡厅,还有一个高达47m的玻璃大厅,是欧洲最大的室内广场,各种公众聚会的举行使这里总是充满生气(图略)。

3.3民族性与地域性“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通过电子传媒,事件在全球变得无所不在,不是同时发生的事件也具有了共时性效果。与此同时,差异消失,结构解体等等,都对社会的自我感觉造成了重大后果。疆域的拓展是与具体角色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生活设计的个人化同步进行的。丧失根基的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群体属性和出生的建构;与平等同时出现的是面对无法透视的复杂制度时权力的空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趋同现象严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正逐渐被全球化浪潮吞噬。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行政建筑,有助于塑造民主政府的形象,让市民重新找回城市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种思潮反映在实践中则出现了许多对地方文化进行有益探索的案例。由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印度博帕尔邦议会中心(1996年建成),成功地将当地艺术和传统建筑形式结合在一座现代建筑之中。建筑平面采用了曼陀罗的传统形式,九个分格定义出九个组成部分,整体通过圆形构图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当地红色石材及手工陶瓦的运用更使得该建筑成为博帕尔市悠久文化传统的象征(图略)。另一个例子是1981年建成的日本名护市市政厅,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建筑通过变形天窗和花格窗来遮光,通过屋顶覆土隔热,通过风道来通风和散发热量等。采用通透的遮阳棚架联系东西两大建筑体量,各层北部均设有带遮阳棚架的平台(图略)。

3.4新旧建筑和谐共生无论对于个体还是不同地域或民族文化而言,充分表达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追求个性与独特性,都是一种最基本、最强烈的精神需求,也是每一种文化传统的基本权利与合法要求,更是其能够进入世界多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主体性必要条件。在全球化时代,保护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潮流,西方历史上的市政厅建筑大多具有很高的建筑质量与艺术水准,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因此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再利用价值。让老建筑和谐地存留于当代城市环境之中,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城市的文脉才得以延续。1998年建成的西班牙穆尔西亚市政厅,位于气势恢弘的贝鲁加大教堂的正对面,古老教堂纪念碑式立面主导并控制着整个广场空间。市政厅主入口被设置在侧面,而不是正对广场;建筑临近广场的界面向地下延伸了一层,以形成建筑与广场之间的缓冲区。新市政厅在新旧建筑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它既较好地展现了自己的存在,又没有对广场和大教堂构成压迫和威胁(图略)。又如1988年建成的加拿大纽卡斯尔市政厅,该建筑在原市政厅基础上加建而成。设计完全保留了旧建筑,保持了城市历史的延续性。新旧建筑之间是三层高的市民大厅,新市政厅巨大的曲面墙与市民大厅连接,这面墙是新市政厅的主要结构,也是空间标志,同时又为旧建筑提供了现代风格的背景。新建筑还在细节上尊重并效仿了旧建筑,如挑檐、窗户的大小、比例以及建筑材料等(图略)。

3.5绿色生态与节能环保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迅猛发展,高度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物种骤减、气候变暖等后果。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方向。生态设计趋向源于对环境的关注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表现为对自然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建筑设计从以往以“功能——空间”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功能——空间”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而连接这两个目标依赖于不同的技术手段。如尽量采用无公害、无污染、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进行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手段;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西方国家新近建成的一些行政办公建筑体现出了较强的生态设计理念。2002年建成的由福斯特设计的大伦敦市政厅大楼采用几何球体外形,建筑在获得最大容积的同时外表面积最小。建筑向南倾斜,上层楼板为下层空间挡光、遮阳,中庭周边的办公室可靠窗下的通风孔自然通风。建筑装配了集中环境调控系统,以减少机械能耗。该建筑的空调系统先用泵道抽取地下水,通过天花板下的梁进行冷却,从而避免了有噪音污染和不美观的屋顶冷却水装置,同使用一般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相比,机械能耗减少了3/4。德国柏林新议会大厦(1999年建成)是福斯特的另一个作品。该建筑采用了混合式能源使用系统以及自然光照明和通风,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效率,降低了建筑的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建筑利用可再生植物油(相比矿物燃油减少了94%的CO2排放量)作为基本能源,建筑余热以热水形式储存于地下300m深的蓄水层;热水泵取到暖气系统内给建筑加温,还可驱动一个汲取式冷温机,产生的冷却水泵取到冷气系统内给建筑降温,或以冷水形式储存在地下。穹顶内光锥上的镜面反射板能够将自然光漫射入议事厅内,其上有太阳追踪装置以及可调节的遮阳系统,在提供充分、柔和的自然光照明的同时能防止太阳辐射增加室内热负荷。

3.6去政治化趋向传统行政建筑一般具有很强的政治涵义,建筑形象也比较庄重严肃。随着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政府形象日渐开放,至少在形式上希望向公众传达出民主理念。行政建筑被逐渐赋予了各种公共功能,成为了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其空间的公共性得到强化,而空间的政治性逐渐弱化。可以说传统行政建筑的政治功能正逐渐被消解。因此,去政治化的设计趋向,即形式民主化成为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①采用温和、平实的建筑外形,希望对公众形成平易亲切的政府形象,以诠释平等的民主精神;②采用透明的建筑材质,将政治活动透明与公开,强调国家权力机构的开放与公正;③将普通公众流线引入政治空间内部,旨在体现权力的运行时刻处于民主监督之下,以防止不公正行为的发生;④设置多种公共服务功能,旨在体现行政建筑的城市属性及其复归市民公共空间的实质。由格雷夫斯设计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厅(1982年建成)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轫之作。建筑三段式构图的立面以实墙为主,采用了从古典建筑拱心石及古典柱式中演绎出来的各种构图。这个作品完全打破了以往政府办公楼简洁冰冷的形式,带来了从新古典主义到装饰艺术风格的众多联想,但又明显让人感到建筑立面象一幅通俗的拼贴画。它使城市中极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实现了既出自专业人员之手又使大众简明易懂的后现代设计理想(图略)。又如2004年建成的由西班牙建筑师恩瑞克•米拉勒斯设计的苏格兰议会大厦建筑群采用自由的空间布局与夸张的形体组合,似一幅充满诗意的树枝与叶片的拼贴画。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表皮使其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建筑的意味,彻底颠覆了传统行政建筑的庄严形象,体现出一种去政治化的价值取向(图略)。

结语

公共建筑定义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建筑遗产;保护更新

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卡斯特 ( Manuel Castells)在关于城市空间曾说到“城市是社会的表现 (Cit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ociety)”,“空间是结晶化的时间(Space is the Crystallized Time)”这些观点表明了人类正从更高的视角或者说是更理性的层面认识城市这一人类所创造的空间形式。城市设计作为综合处理物质空间环境、城市形态特征、历史文脉及市民审美等多方面作用因素的规划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各国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工作中。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脉传承的载体,对于城市空间构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过程中纳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用城市公共空间带动建筑遗产的生命活性对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文章也将从当今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与城市设计思想互动共生的影响,及基于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意义和内容进行探讨。 1.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与城市设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城市是石头的史书。当今城市设计理念的核心就是超脱了原本的以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态为重点的不健全的城市设计思想,转而发展为对于场所制造与历史保护的内在关联的关注。而建筑遗产组合形成了城市的历史环境,是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积淀的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场所和文化精神。当今的城市设计理念中,历史保护的职责就在于延续建筑遗产的生命,并不断倡导城市设计的社会性,文脉的延续性,在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实现城市文化的延续及人文关怀。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下以及二战后大量的重建任务,导致了西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潮流,并形成了“重建”的颠覆性的城市更新改造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完全割裂了与旧有城市文化的联系,完全忽视了城市历史性的空间肌理和尺度特征,过分强调功能技术至上的原则,很快便暴露出种种弊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逐渐的,国际上对于城市设计的讨论日益深入,对其核心价值的理解也日渐明确,即为人类生活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城市设计也不再仅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空间物化、阐释一定的审美观念的过程,而更是关注城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其有效的解决,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问题的预测和控制。

卡莫纳(Matthew Carmona)所著的《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指出,城市设计是为人类生活创造场所,这一场所不仅指明确的空间,还应考虑特定时期内场所中的活动和发生的事件[[1]]。要把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大的建筑学的问题来统筹考虑,要以对于城市生活的关注来代替对于单纯的空间美学的思考。当代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为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关注城市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的塑造,城市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整体设计建设的关系是当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线索。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强调的“第二人原则”,即为在已存在的城市中建造城市,必须尊重前人已经创造的城市环境、存在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的前提上创造性的延续城市历史和城市特色。

关注城市历史保护研究的城市设计思想,强调城市的有机更新提升生活环境品质,注重城市空间的整合实现以人为本,提倡城市可持续发展复兴历史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导向蕴含了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融合思想,已经成为当今城市设计思想的主流。 2.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意义

在城市设计学科已过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学术界逐渐形成了“基于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的视觉审美研究;考察人对空间感知规律的认知意象研究;从行为心理角度关注空间与人的行为方式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理论及方法”,这些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架构。之后在1960年代以美国为首,由简・雅各布斯所著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acobs, 1964)中指出,应该重新关注“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其概念在产生伊始就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意义联系了起来,并由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研究提出应首要关注“城市中为什么需要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这一概念的出现其实是代表了从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原则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质形态之上的人文和社会形态,就其对于城市和社会的意义公共空间实为不同的社会生活发生并共存的平台,“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2]]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空间是人类审美体验的重要观察对象,是城市中的物质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的载体;也是人类感受城市意象,形成对于城市历史地域文脉、空间活动场所感知的对象。

纵观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策略及政策发展史不难发现,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实现其附带的各方面价值,保护更新以致用,只有采用合理的保护手段赋予了建筑遗产以新的生命并能够被已经发生了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生活模式所方便使用的保护更新才是成功的保护策略。面临当今城市对于多样性公共空间的需求,若采用适当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办法达到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目的,将能够很好的吸引城市发展的关注,促进建筑遗产保护的实施。

从空间结构上讲,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核心和主脉;从空间意义上看,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空间组成体系中起着与人体 “关节”相类似的承上启下,沟通整体经脉的作用,并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形态和走势。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也是人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外在表现。城市公共空间具备的多种空间特质决定了其所包含的对于活跃的人类行为的容纳能力,及对于建筑遗产的激活能力。 3.总结

经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城市设计已经从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态为重点的不健全的城市设计思想,转而发展为对于场所制造与历史保护的内在关联的关注。这种内在逻辑是本文与公共空间结合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研究的重点。而空间环境、城市形态的塑造仍是城市物质实体的关键,城市设计视角还指在整体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公共空间脉络及密度等已经构建的空间形态环境下而进行的适当的规划布局及建筑保护修复设计。

建筑的生命是由他的物质生命和机能生命共同决定的。建筑的物质生命是指其结构、空间维护体系、设备等能得到充分的维护、修缮及更新的前提下维持建筑的物质功能正常运作,是建筑生命维系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机能生命是指建筑适应社会活动的需求而被赋予的功能,是衡量建筑生命力的条件。在本文的研究中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便是指建筑的物质生命和机能生命都能得到良好的维持而非单纯的建筑“尸体”的存留。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载体,与公共空间结合则主要是指在维持建筑物质生命的前提下,关注人们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使其作用于建筑遗产,进行有效的改造、增建,空间形态的重塑及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使得建筑遗产具有活跃的机能生命力,只有两种生命的共同延续才能得到真正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卡莫纳等 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一城市空间[M].冯江等 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加]简・雅各布斯 著.金衡山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3][丹]扬・盖尔等 著.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公共建筑定义篇6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权;共有权;表决权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03-01

《物权法》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略显笼统,主要是考虑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不宜做太多过细的规定。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规定的不完全对司法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形形的问题解决造成了很大困难。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对《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的有关权利做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一、关于业主的专有权

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当中,专有权是一个主导性权利,它的存在消灭直接决定了其他两个权利的存在与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物权法》未能对其定义及范围给出明确界定。而这些都是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认真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可以这样界定专有部分的定义与范围:第一,应当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建筑物的专有部分为建筑物中构造上具有独立性,且能被单独使用和具有独立经济用途的部分。第二,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区分建筑物所有权的专有部分由墙壁、地板、天花板等部分厚度的中心线所组成。在任何情况下其他不具有专有权的业主不得侵害到专有权人自身的权利范围,包括装修及房屋改建等。

二、关于业主的共有权

《物权法》关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当中,共有权客体的定义与范围不够明确,而且也没能建立起小区共有部分公示制度。《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这当中,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共有权客体描述不够准确。小区“绿地”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住宅小区内是有一定绿化面积的,但它只是小区的一个形式特征,用其来作权属的界定似有不妥。在定义共有权的客体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即共有部分的范围为整个小区内除建筑物地基以外的全部土地。除业主专有部分之外的小区共有部分全部为小区内全体业主所有,即小区范围内除建筑物地基以外的全部土地都是小区内全体业主的共有财产。这样规定得看似绝对,但在实质上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每个业主对小区内全部土地的共有权份额,而这一份额可以依其房屋单元的面积在小区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或者其房屋单元的价值在小区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确定。第二,共有权客体未能给出明确范围。我国《物权法》对共有部分的识别内容较为分散,结合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相关立法综合考虑各种识别模式的优缺点,建议以列举的方式来确定共有部分的一般范围,即共有部分包括:(1)地基,即建筑物占用范围的土地以及围绕建筑物的空地等国有土地使用权。(2)维持建筑物安全所必需的建筑物主体结构,如屋顶、承重墙、支柱等。(3)供业主共同使用的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如共有大门、楼梯、电梯、走廊、车库、地下室、消防设备、冷暖气设备、紧急出口、下水道等。(4)小区业主会所、健身设施、配电房、草坪、屋顶天台、一楼空地等。(5)以上所列部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或设施的除外。第三,《物权法》没有规定对小区共有部分予以公示,这不利于对业主及承租人的保护。据此,我国可以考虑建立共有部分的登记制度。

三、业主的表决权

《物权法》中关于业主的表决权的规定充分考虑了与业主人数及专有面积的关系,但笔者以为还有两点疏漏之处:第一,《物权法》没有提及一些只需要业主个人就可作决定的事项和小区生活所必须进行的事项所应依据的表决规则,前者如是否使用煤气以及是否安装宽带等事务。后者如收取小区卫生费等事务。第二,在规定表决权时,《物权法》充分考虑了业主人数与所占面积相结合所产生的表决权,但却忽视了业主所拥有的专有面积所代表的价值。在住宅小区当中,各个楼层与户型的价值差别很大。这时如果只按照业主人数及面积来分配表决权似乎不妥。否则在许多情况下,会造成对部分业主事实上的不公平。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笔者建议作以下修正:

第一,应当规定某些事务的决定权归业主个人,如是否开通有线电视等。而对于事关全体业主利益的事项,业主委员会可直接做出决定。如收取卫生费等。

公共建筑定义篇7

关键词:规范;共有;共用;公有;公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各地的实际具体情况相结合,在不违背《房产测量规范》的前提下,适时的、创造性的在本地的房产测绘实施细则中加以确定下来,但就房屋面积的共有、共用、公有、公用等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上,还会有所混淆。

1 名词界定

多年来,我们的《房产测量规范》中,以及全国各地的实施细则中,均都涉及房屋的共有、共用、公有、公用此四个名词。据观察和了解,很多并没有注意他的内涵,致使在此四个名词中派生很多使人混淆的名词,例如,共有公用、公有公用、公有共用等,如果不理解这些名词,对今后房屋建筑面积的分摊会产生一些原则性的影响。《物权法》中这些名词是这样界定的:“所有权”的定义: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标的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占有”,新义也叫“专有”);“共有”:数人按其份额对一物之全部的享有;也就是说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有享有所有权,包括公民之间的共有、法人之间的共有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共有;“共用”:数人共同占有使用;“公有”(也叫共同共有、公同共有):依法律规定或依合同成立的公同关系的数人,基于其共有关系而共有一物的所有权,为“共同共有”。即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公有”:是为公众服务的目的而由政府使用所有;也就是说是属于两人以上所共有或公家所有;“公用”:指为公众公共使用,如房屋内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

2 区别

共有和公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共有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所有权,不论是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所有权之间,只要有人或物的联合,都会发生共有关系,我国民法中规定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共有形式,而公有财产主体是单一的。

公用一般是没有特定对象的;而共用的话肯定是有对象的,具体会指明是谁和谁共用。共用是特定团体内部人员的共同使用。公用是所有人共同使用。从使用主体来看,一般而言,后者的范围比前者大。此外,二者所指范围都具有相对性,在某一范围内的公用物,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则可能是共用物。

“共有”“共用”为数人共同占有使用,排除他人占有使用,而“公有”“公用”的标的物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转让、不得作为取得时效的客体。房屋作为一个不动产的标的物,也符合这一原则。

因此《房产测量规范》中,房屋分解成若干的分区,就有一部分为“个人占有”,一部份就是“共有、共用”,一部份就是“公有公用”,区别以上的原则后,我个人认为:①“套内建面”为个人占有;②《房产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应该分摊到套内的建筑面积即为“共有共用”;③不被分摊的建筑面积,即为“公有公用”;④在一个标的物内,不被分摊的“公有公用”建筑面积也要分摊那些“共有共用”建筑面积。⑤那些为整个全体标的物(房屋)服务的“公有公用”物,作为独立标的物(即“公有公用”物),应由政府和公众进行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可以暂给他一个新名词“公有产”,例如小区内配套的学校幼儿园等就是“公有产”,权证应该发给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 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

对于房屋中人们较为有异议的问题中,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无疑是争议最多的问题,现就公用建筑面积进行特殊说明。在《房产测量规范》中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有一下原则:

(1)房屋公用建筑面积分摊以幢为单位,不在本幢房屋内的公用建筑(如变电房、水泵房等)不会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2)房屋公用建筑面积按各户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公用部位一经分摊,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其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3)综合楼其房屋内各部位使用功能,应根据其用途或房型分隔的不同,按相关面积比例先分摊全幢公用再分摊各自公用。

(4)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把一栋房屋(或一个小区房屋)划分为三块,对房测人员、管理人员、公务人员来说就好办多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所有产、共有产、公有产,当然注意其内涵中与产权管理上的这三个名词有一些不同,例如我们这个“共有产”不是按份共有,而是按系数共有。

因此,今后规范中,在规定此名词定义时,不要随意就好,不然引起混乱,特别“房测”与“房管”要分离后,更要规范得准确些。

参考文献

[1] GB/T.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

[2]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与房地产测绘技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公共建筑定义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公共建筑项目得到的发展,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便捷,也创建了崭新的城市面貌。首先,公共建筑主要是具有公用性或公益性的建筑,其中包含办公、商业以及旅游等建筑。因此,可以将一般大众有权使用的建筑称为公共建筑,而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也被称为大型公共建筑;其次,公共建筑有着公共性的特点。其占地面积较大,消耗资源较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建筑运用公共资源来提升城市中综合条件的基础,这也是建设公共建筑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做好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满足公共需求来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1]。

2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2.1公众参与机制上的不足。我国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发展历史相对较为长远,加之在初创、形成以及推广等阶段的影响下,现阶段中已经建立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公共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的影响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公共建筑项目涉及到公共资源的运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民意上出发。但是在一些地区中所进行的公共建筑项目决策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首先,公众参与渠道上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参与形式过于简单。一些项目从开始到实际建设都没有设立听取民众意见的渠道,即便是设计了也存在着设计不完善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参与模式;其次,公众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更多是将公众参与转变成为了形式化的现象,只是简单的对公众意见进行征集,对于是否采纳等却并没有明示。在这一现象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逐渐降低,最终也就使得公共建筑项目建成后使用效果上严重不足,浪费资源[2]。2.2规划设计难以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来说,其消耗上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一些形象工程不断增多,加之其为了追求新奇等盲目跟随高标准,采取了较多的高能耗资源,并没有从节能环保等方面出发,不仅降低了公共建筑项目的实用功能,同时也造成了建筑规划设计的经济性严重不足。

3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首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确立出完善的公众参与公共建筑项目建设的措施,坚持从原则性的规定上出发,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公共建筑项目中,项目的决策到最终的运行,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或是拥有政府性质的投资公司来进行的内部工作,这样也就降低了公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将参与权借助系统化的条文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此来实现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规范法律程序。对于法律程序来说,就要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规范,且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从程序上来进行监督与约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最后要建立出相应的听证制度。作为公众直接参与到监督中的形式,就要做好完善与健全工作,在必要时还要在不同阶段进行,突出其侧重点[3]。3.2完善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出相应的项目库。也就是说通过拟建公共建筑项目,在网络上进行评估与论证,尤其是要从节约能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上出发,始终坚持其环境标准。在评估阶段中不仅要从专家意见上出发,同时征集公众的意见,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公共性,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只有在确保项目可以实现低能耗与少排放等目标后,才能优先获取支持。就项目库来说,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入库项目标注在电子地图中,通过点击电子地图等来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已经成功建立出了项目储备库,因此在实际中要做好项目入库工作,通过完善与健全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果;其次,完善项目资料库。对于已经完成的公共建筑项目来说,就可以借助资料库来进行完善,以此来为项目或是类似的项目提供支持。对于一些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工作,也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论证与评估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项目决策或是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分析与评价活动。从范围来说,在决策阶段中就可以对项目进行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实施阶段中,也可以对实施的情况以及项目中的环境变化等方面提供跟踪评估资料。在完成项目施工后,也可以进行后评估资料。通过将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出项目的实际效果,对前期所进行的预判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项目决策提供指导。就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估管理工作来说,存在着较为松散的现象,在政策与法律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支持,这样也就造成了后评估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我国就要不断完善后评估体制,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规则与方法等,充实后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法律的形式来实现固定与完善,健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在项目库与资料库中,所收入的信息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想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则需要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提供的信息支持,所以就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环节上的有效配合[4]。

4结束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社会与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公众上的有效参与,完善信息管理与资金管理等工作,提升公众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焦挺峰 吴青 单位: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斌.瞿焱.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11):176.

[2]王金玲.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17+241.

[3]潘宇.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制造,2017,(18):175.

上一篇:全民健身的现状范文 下一篇:全民健身必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