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财务监督范文

时间:2023-11-30 15:13:03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1

一、军队财务监督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军队财务监督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适应市场化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军队涉及财务监督的法规制度尚不够全面系统,缺乏一个完整具体、操作性和适用性强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工作业务量大,因而需监督的范围较广,在受编制制约的情况下,军队财务监督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持。

(二)监督主体不明确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各业务部门财务监督主体的职责范围的划定边界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重叠,或有遗漏,时而出现监督主体权力冲突或互相推诿。如此一来,对原本有限的财务监督资源造成了浪费,使被监督主体偏离正常运行轨迹而出现违规和失控。

(三)监督质量难以评价

要加强军队财务监督,必须找准提升现行财务监督效果的途径。当前军队财务监督缺乏一套有效的考评体系,难以对财务监督的结果进行评价。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对财务监督工作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进行评价估量,是有效促进财务监督完善的重要手段方法。

(四)财务监督人员法规意识淡薄

财务监督的环境日趋复杂,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差距,拜金主义、和金钱的侵蚀,使得某些干部法规法纪观念淡薄,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却刻意隐瞒、,使得财务监督约束力被削弱,监督行为形同虚设。

二、强化军队财务监督的对策

(一)抓好决策过程监督

财务决策监督就是对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在各项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关于资金运动方面的安排和决定进行控制检查的方法。对财务决策进行监督,是从源头上进行管控的最佳手段。监督重点为:对预算、计划指标和专项工程等重大项目投资的监督;核查各项事业建设中存在的差别,促进其年度资金安排合理,达到平衡、协调发展;检查财经管理程序,减少违规风险;制定严格程序跟踪和控制决策执行等。

(二)全程监控资金使用

资金是军队财务活动的的血液,军队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保障。军队财务资金管理控制是对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以及国家或地方政府拨给的代管经费等各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控制资金的投向投量、监督专项资金、固定资产基金和专用基金的使用、制定资金计划、运用会计监督,对资金运动实行经常性的监督与检察、及时纠正偏差,制止和惩处违法行为和控制并调节经济业务活动等。因此,须做到对资金使用的全程监控,监督重点如下:

1、以预算为主,抓事前监督。对预算管理进行监督,对事业任务的确定、经济的筹措和安排使用、库存物资潜力的挖掘等进行检查。其中,预算的编制和修正是监督重点,提前排除预算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提前堵塞经费开支使用中的容易出现的漏洞,预防经济违纪问题的发生。

2、以经费支出为重点,完善内控机制,做好事中监督。事中监督是在经费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费收支、结算报销、会计核算及其遵守财经纪律情况进行监督。完善的内控制度有助于提高监督效果。首先,按程序结算,把好拨、借款关,监督借款是否符合部队的实际需要和相关制度,对不符合的一律不拨不借。其次,把好审核关。在经费支出报销上严格按照规定来审核,经费的支出报销关是经费支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节,审核后的支出既成事实,无法修改。

3、跟踪经费使用,完善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检查是全程监督中的重要环节,是军队财务监督效果集中体现的最后阶段。按照监督程序和方法手段,检验和查核财务工作全过程,对经费使用效果的进行评价分析。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法规体系

应摈弃“权大于法”的思想,用法制观念规范财务监督活动,进一步完善军队财务法规,强化监督的约束力。

1、健全各项财经法规。应着重完善财务监督法规,使财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能规范财务监督行为,体现出财务监督法规的预见性、严密性、可操作性。

2、加强监督执法。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除行政处分外,应负相应的经济责任,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对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应提升财务监督威慑力。

(四)设立完善的监督标准

军队财务监督标准是衡量财务监督工作质量的尺度,是监督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对考核财务工作效能,体现监督成果,提高监督质量有重要意义。应该设立并遵循以下标准:

1、监督人员标准。要求执行财务监督的人员具有合格的政治素质,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和经济法规;具有较高的综合水平,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监督依据的标准。要求监督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证据真实可靠、充分有效。

3、监督报告的标准。要求书写的监督报告规范,能客观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成绩,并提出结论和意见;报告评价要准确,能考虑被监督单位的实际情况;报告在上交前要经有关领导同意,并征求被监督单位和有关个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柯嘉兴.企业财务监督探讨[J].财政监督,2009(6).

2、赵玉忠.适应新的形势完善财务监督[J].军事经济研究,2006(3).

3、蔺新丰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财务监督[J].当代经济,2008(7).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2

关键词:水电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加强的措施

一、前言

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对企业的财务进行一种有效控制,使它的内部管理权限更加明确,更加清晰。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是财务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水电企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保证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严格性

1.控制制度在内部的建立

水电企业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所需要的财务资金应当进行一种有效的控制,内部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权限,例如预算控制、财务开支明细的审批、合同的采购等等这些控制制度。这种财务控制制度不能盲目的、孤立的进行,一定要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限定,这就要求这种控制制度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那样进行,并且要结合整个企业的本身发展的特点以及自身管理经营的模式进行。

2.关于资金的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现代的企业资金管理首要的发展对象就是整个企业,也就是对企业全局的把握。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一定要根据整个企业的情况、发展环境,接下来再将财务资金的管理延伸到采购、研究、开发、设计和服务的个个阶段中,从而使整个过程趋于全面化,完整化。对水电企业建设的管理而言,投资一定要谨慎,切记要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投资,从而保证财务资金得到合理的运用。必须按照企业的规定来进行合同价款的结算,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动用财务资金。

三、严格的建立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1.对财务资金的管理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管理也如此,只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全面、健康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整个企业的资金管理不仅要由企业完成,更要有辅助的单位,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还要有辅助的部门,如工程部、计划部和财务部来共同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体系的健全性。

2.有效合同的签订

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少不了的就是合同问题,合同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在进行交易时合同就起到了凭证的作用,这样就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而且合同是整个经济活动中各个企业进行活动的准则。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领导在进行合同签订前一定要认真审核合同的相关内容,财务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到合同中的价格、条件、条款是否合理、是否可行,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其风险性。

3.对财务预算控制进行强化,预算编制进行规划

增量预算这种方法在以前非常普遍,但是这种预算存在着弊端,即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情况不能准确的反映。所以,一种新的预算被大家所欢迎,那就是零基预算。这种预算精细准确。预算编制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要根据预算的缓急程度来安排项目,这样就实现了项目的滚动预算。每个项目的可行性,要根据项目的自身来确定,必须做到合理性。

预算的执行力度要不断的增强。必须要严格的按程序执行已经审核了的预算,要不断完善以前预算的管理形式,改善资金分散,执行缓慢的不足。

4.问责制度的严格性和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所谓问责,就是自己不断鞭策自己,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检讨的意识,以达到不断警示自己,不断规范自己的目的。监理这种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使企业稳步快速发展的保障。

四、逐步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的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工作时一定要按照严格的规定来进行,这就要求提高财务管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以及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备面对突发事件冷静处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企业在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

五、财务监督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平衡

良好的服务能够使企业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做好服务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优质的服务就要求企业要以良好的姿态与高速的工作相辅相成,不断为在企业里工作的员工合理的解决各种问题。财务管理监督部门在整个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它最基本的职能要得到充分的发挥,优质的服务性就正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它就使企业内部和外部有了一个良好的连接。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直接影响了水电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良好的财务管理监督有利于水电企业更好的建设,尽可能的减小财务上的风险,还可以对起到一种遏制作用,确保了资金建设的安全性。整个过程中的每一项都需要全体成员的监督,并不是单单某个部门的责任。而科学、合理的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又能够体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又与改革开放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刘建立:新会计准则下水电企业财务管理策略[J].中国外资,2009,5(2):65-67.

[2]马晓梅:探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7(10):45-47.

[3]谢利平 高富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商,2012,7(3):124-126.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3

关键词:财务总监 国有企业 财务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国有企业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扶植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都较弱,这样便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更高、更深的发展。除此之外,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存在较大地问题,使得企业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并不参与企业的决策,其主要工作范围在于监督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了能更好地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完成保护国有资产的使命,财务总监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一、 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和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在企业资金的运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十分谨慎和认真,要明确地记录企业每一笔资金的用途或来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机制,使得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呈现一个较为混杂的局面。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对健全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却只将其停留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两种现象对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现状,国有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加以完善。通过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并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除此之外,财务总监还应该加大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将企业所建立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二、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会计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中,拥有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较高职称的人并不多。这样的现象使得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地开展,给我国国有资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此,作为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财务的财务总监,应该注重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监督财务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企业的会计人员做好有效地岗前培训,保证财务人员能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其次,要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培训和指导,使得会计人员能够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做好财务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最后,还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飞速发展,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国有企业都陆续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管理。但是也有些国有企业并没有引起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会计工作仍停留于手工操作。这样的工作方式既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得企业的会计账目得不到有效地管理,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利因素。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的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化能有效地规范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行为,对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着较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能使得企业资金得到有效地管理,将凭证记录到电脑中,能避免出现会计人员漏记或故意不记载的现象,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发展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必须巩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并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加以培养,利于财务总监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为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国际经济间的联系也随之紧密。为了能够迎接国际经济带来的挑战,必须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我国建立了“政企分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是一种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表现,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在新建立的企业管理体制下,国家能有效地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并且能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进行有效地监督。对此,国有企业应在国家建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五、结束语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遇到的各种瓶颈,作为政府委派的财务总监,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需要,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做好监督工作。通过对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加以改进,财务总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1.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2.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3.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会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冯珠.关于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10

[2]邓锡绵.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财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4

关键词:武警边防部分;财务监督工作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武警边防部队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其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处于监督的空白地区,尤其是财务监督控制的开展力度不足,造成了一些不良财务问题的出现,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提高其财务监督工作,把财务管理体系逐渐升级优化,从而为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使武警边防部队能够心无旁骛的投身到国家安全保护中,从而为我国国防力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武警边防部队财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武警边防部队的财务监督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制度性,从而使得财务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造成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严重损害了边防武警人员的利益,甚至会影响其积极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下面对我国边防部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1.财务监督模式和理念的落后

财务监督模式和监督理念为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保障,在当前国家倡导廉洁执政的背景下,武警边防部分应当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采用更加先进的监督模式,实现财务监督和部队工作的协调。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些武警边防部队的财务监督让人感到担忧,尤其是其财务监督方面的缺陷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流失,例如财务监督人员任务所谓的财务工作就是对账务进行核实,分析财务状况以及凭证登记等工作,但是其缺乏全面财务控制的思维,财务信息不能作为下一步财政决策的指导,因此财务监督思维和模式较为粗放,难免会造成资金的闲置或者浪费。

2.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较差

传统的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对于财务监督人员,要求其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也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对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指正,或者是部分工作人员的能力较差,不能够对财务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掌控,再加上边防工作的紧迫性,其财务监督人员稀缺,加上编制受限,这都造成了财务数据的分析方式较为迟缓,不能及时、准确掌握部队的财务信息状况。

二、加强武警边防部队级财务监督工作的策略

1.创新财务监督理念

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被淘汰,相应的财务监督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创新财务监督理念,保持和时代的同步,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把财务监督机制建设和我国现象的经济体制相结合。再者要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在监督工作中的能动性,调动边防部队内部的资金运转,首先要保障部队后勤供应的充足,同时加强对现金流和资金源的运转,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优化财务监督工作。最后是要全面提升边防部队的财务监督工作能力,尤其是注重其全面素质的提升,例如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监督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等,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昂,并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要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并针对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进行硬件预算投资,提升提升监督设备的先进性,为财务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

2.优化财务监督机构组成

在新形势下的财务监督机构的任务更加繁重,尤其是在我国反腐倡廉逐步推进的前提下,加强边防部队的财务监督工作有助于维持部队的清廉,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因此边防部队要不断优化其财务监督机构,组织成立专门权属的监督部门,同时监督工作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而提高监督工作的工作效率。再者要提升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能,把财务和会计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纳入到其职能中,在繁杂的财务信息中发现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财务预算决策提供参考。此外部队级单位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监督工作,为监督工作决策提供有效地信息支撑,从而引导财务监督工作的升级。

3.加强财务决策的监督

财务预算决策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决策关系到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边防部队是否能保持良好的财务氛围,因此要侧重于财务决策职能的监督,对边防部队中的资金运转进行监控,避免发生中饱私囊的现象发生,并通过各种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实现武警边防单位的财政稳固。财务决策的职能是对部队资金进行评估,并针对下一步的建设工作进行拨款和预算,提高武警边防部队的资金利用效率,因此要加强其财务监督工作,提高经费报账工作,对于要进行走账报销的支出,要严格控制其发票和各项单据齐全,并制定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同时审计和财务部门要报销的账目和发票进行监控,做到实物和发票的一直,避免出现乱报账的不良现象,从而提高了部队财务的安全性。

三、总结

总之,在新形势下加强武警边防部队的财务监督工作,有减少部分财务腐败的发生,提高武警部队官兵的思想稳定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国家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大程度的增强我国边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的国防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洁羚.武警边防部队会计监督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 2007(21).

[2]熊璎.完善财务监督体系提高财务监督效益[J].兰州学刊, 2007(31).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5

关键词:财务监督;必要性;途径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监督不仅是通过掌握财务活动各方面的运行情况,而且也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督导、约束和控制。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经费开支日益复杂,财务收支核算和监督的要求更加严密,监督存在于管理之中,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财务监督,才能有效地考核事业成果,揭露矛盾,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由此可见,管理要求监督,管理必须监督,同时,监督保证管理,监督促进管理,只有把管理与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新形势下财务监督现状

(一)监督意识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消极现象不可避免地冲击到经济工作中。一是经济活动中价值观念的变化,“贪图享受,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影响、腐蚀着财务队伍中意志薄弱者。二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收入反差的进一步扩大,会使一些人以权谋利、违法乱纪。受此影响,一些财务人员在财务监督过程中监督观念淡薄,大搞个人主义、局部利益及本位主义、庸俗关系、好人主义。平时,他们把法规讲在嘴上,贴在墙上,而处理问题时往往凭主观意志办事,脱离财经法规的约束。如有些上级财务部门对基层只供经费,不重视财务管理,供管脱节;有些对基层经费超支不闻不问,即使了解到情况也不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解决,而是让其长期挂帐,仅靠增加周转金来维持正常运转。

(二)监督难度增大

为了增加收益,许多单位都想方设法促进销售,有的为了能拉到客户,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许多严格的财经手续制度规定都可以“变通处理”。而在大多数单位财务部门仍以发票视为有效证明的同时,市场上已出现了买卖假发票的现象。“白条子”假发票的现象相当普遍。伴随各种经济活动失真程度的扩大,传统的财务监督机制受到了新的冲击,使经费开支内容的真实性难以把握,财务监督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同时,少数单位和部门,由于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扭曲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给各级财务部门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增加了难度。

(三)监督任务加重

有的领导个人说了算,强制或命令会计人员设置“两本帐”,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帐,有些经费收不入帐。有的搞法不治众,“集体闯红灯”相互包庇,千方百计“变通”标准和规定,有的不量财办事只讲需要,不讲可能,对超过可能的经济活动迁就放纵不问究竞。诸如虚报冒领经费、物质,截留挪用应上交经费,擅自扩大经费开支范围,随意开支,滥发钱物补贴等现象造成近年很多单位财务系统管理的混乱,使会计监督任务更加繁重。

二、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监督的必要性

(一)加强财务监督,是落实财经方针的的客观需要

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是单位财务工作的根本依据,是新形势下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如果背离党的财经方针、政策,不仅会使单位财务工作误入歧途,而且也会使财务监督工作方向不明。新形式下各级党委要注意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加大财务监督力度,保证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在单位得到贯彻落实。

(二)加强财务监督,是加强经费管理的重要手段

加强财务监督是保证财经法规得以正确执行,使经费使用合理、节约、有效的重大措施。因为财务监督是各种经济监督手段中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从财务部门所处的地位看,它是控制经费流动的一个总闸门,一切经费开支无不通过这个关口。同时,凡有经费活动家的单位,一般都编有财务人员把关守口。从财务部门所处的这个有利的地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来说,是其他任何经济监督都无法比拟的。只要财务部门能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任何贪污浪费和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都无空子可钻。

(三)加强财务监督,是提高经费效益的有效途径

当前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办事不按程序,花钱不讲计划,报销不按规定,个别单位办事不公开,个人说了算,物资采购无计划,收受回扣和好处费,采购物资不签合同或签合同内容不完整,责任不明确,物资手续不严,公私不分。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经费的使用效益,影响单位的发展。加强财务监督,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违法乱纪行为,把有限的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在企业建设事业上。加强财务监督还可以分析研究和评价经费的使用效益情况,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四)加强财务监督,是当前财务工作的现实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对此,单位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自觉体谅国家的困难,过好紧日子。而通过财务监督,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和不合理化的开支,就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为国家济建设作出贡献。在当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加强财务监督,对经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改进,克服经费盲目开支的现象,做到能不开支的经费尽量不开支,能少一份开支就节省一份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急需的地方,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财务监督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首先在思想上要紧跟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束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廉政建设。各级党委要时刻重视廉政建设,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提高业务素质。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因此要加强政策、纪律的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财经法规和标准制度,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法纪观念,要经得住“金钱的诱惑”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每个财务干部都要积极研究当前财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整天算帐、结帐中解脱出来,掌握一些商品物价,经济合同等知识,提高利用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能力。

(二)形成全面监督合力

财务监督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靠各单位,各部门自身上下、左右的监督。要把自身监督,上下监督,业务监督,内部组织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力。进行财务监督不是某一部门的事,各部门都有责任,必须齐心协力一致抓落实。各业务部门要克服财务监督与已关系不大的思想,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承担起本部门事业经费监督任务。财务监督是以经济活动为对象的多样性的市场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监督。

(三)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严格依法按章管理是加强财务监督,预防经济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当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现在监督中关键的问题是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执法必严,各级必须树立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执行政策纪律方面,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关部门要经常对所属单位和人员的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不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维护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保证经费开支的合理性,实现预算目标,充分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正确处理监督环节

新形势下,财务监督逐步从静态监督转到经济活动重点过程的控制上,由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拓展,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延伸,使财务监督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要处理好重点监督与全程监督的关系,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要发挥事前监督的预防功能,对各项经费预算进行精细测算,提高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发挥事中监督的监管功能,按预算办事,对财务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发挥事后监督的总结功能,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冯均科.审计学[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2]王庆成,李相国.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6

一、县级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监督方式单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针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治理,监督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也不尽规范。从方式止看,表现为专项和突击性检查多,经常监督少;从监督环节上看,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从监督内容看,表现为对公共收入检查多,对公共支出监督少。由于财政监督往往偏重于事后监督,使很多违法违纪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税收等经济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屡查屡犯。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县级财政监督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措施,真正符合构建公共财政要求,围绕财政管理总体目标而建立和完善的财政收入监督机制、财政支出监督机制以及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仍很不完善,致使财政监督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方式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不甚明确,导致监督效率不高。

(三)财政的内部监督较为薄弱。近年来一些县级财政部门内部管理松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财政系统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与财政内部监督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有很大关系。

(四)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协调不够。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各检查部门在检查计划上不能相互衔接,工作信息上不能相互共享,检查结论上不能相互利用,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使得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降低。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监督力量薄弱。县级财政专职监督干部不仅数量少,变动频繁,且结构不合理,人员大多来源于局机关后勤、人事等非业务部门,对财政监督业务不够熟悉,在写作、归纳、提炼监督检查工作成果的能力方面偏弱,文化层次和技术职称偏低,年龄偏高,整个监督检查工作队伍的全面素质偏低。由于财政监督力量薄弱,致使一些单位在违纪风险、违纪成本与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是边查边犯,屡查屡犯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财政监督从检查对象安排、实施检查及结果处理等牵动着各个环节和各方面的利益,因各种原因最终是将宝剑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监督处罚不力,财政资金使用低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监督的范围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财政监督特别是县级财政监督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有效提高,亟待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工作设施不够先进。目前,审计部门的财务检查是由国家审计署研制开发的应用软件,制成工作模板在全系统免费安装使用,工作中均用手提电脑开展检查,检查结果不但准确,且效率极高。“人巧不如家伙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加强,若干年以前那种最原始的手工摘录、加减、汇总方法,去检查现代电子帐务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县级财政监督部门落后的工作设施和技术是制约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发展的原因之一,能安装有检查软件的手提电脑全面应用于财政监督工作还有一定时日,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去监督最现代的电子科技成果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三、加强县级财政监督工作的思路

(一)提高认识,营造财政监督的良好氛围。当前一些县级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财政监督缺乏正确的定位。县级财政应该充分认识到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财政改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越重要,应想方设法营造财政监督的良好氛围,鼎力支持财政监督人员依法积极、大胆、主动地开展各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二)创新监督机制。一是由重事后监督为主转变到全过程监督。通过对预算收入解缴收付、征管、入库、退库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三是由对外监督转变到内外并重的监督。通过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可以促进财政政策、法规、制度正确贯彻落实,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财政行为。四是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上来,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三)加大财政内部管理的监督力度。财政机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也是财政监督的重点。加强对财政内部监督管理是整个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强对财政内部各股室贯彻执行财政法律法规以及财政政策、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的监督,监督财政内部各股室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规定,有无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等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要加强财政机关内部指标分配、资金调度的监督,监督财政部门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报经有关权力机关审批,监督财政资金的调度、拨款是否按预算级次、按预算计划、按工作进度,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到位。通过对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质量,树立财政机关良好的形象,增强财政监督的权威性。

(四)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全面贯彻《会计法》,加大会计管理工作秩序的规范和整顿力度,重点以落实“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为突破口,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和督促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做到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要维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查处打击报复财会人员行为,把“处理事和处理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赢得广大财会人员对财政监督的理解和支持,推进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

(五)加大财政监督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对违纪事项的处理与对责任人的处理结合起来,该收缴的收缴,该罚款的罚款,对那些违纪问题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必须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切实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切实提高财政监督权威性和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7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同时,从加强对会计人员从业素质的教育;实现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管理制度化;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做好会计监督的前提;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强化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等方面就如何完善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机制;完善

一、前 言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引起的资金运动,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高速公路公司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根据目前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现状,结合多年的会计管理工作经验,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

二、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一些高速公路公司受管理者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致使会计监督的作用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2.部分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财务、税务、业务数据相分离,无法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缺乏规范的业务流程,缺少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等等。

3.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高速公路公司一把手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4.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力,比如: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等同,以至于淡化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者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

5.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2)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3)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

1.高速公路公司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2.高速公路公司实行首长负责制,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监督工作,阻碍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3.高速公路公司专业会计人员奇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虽然解决了数量方面的问题,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和业务水平偏低,有的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这些都造成了会计人员无法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四、如何完善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机制

1.加强对会计人员从业素质的教育

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的是单位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保证良好的信誉;第三,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通过多渠道、大范围的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实现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管理制度化

首先,高速公路公司会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高速公路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高速公路公司发展要求的会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公司经营发展到哪里,会计管理就落实到哪里。其次,高速公路公司会计部门要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会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实施跟踪高速公路公司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提出会计建议,使核算型会计管理转变为管理决策型会计管理,从而成为高速公路公司决策者的左膀右臂。再次,在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权、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汇集流程、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事项做出明确的规定。

3.推行会计集中核算

即对高速公路公司的全部会计业务统一由“会计服务中心”承担,“会计服务中心”对高速公路公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的高速公路公司,其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算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统一由“会计服务中心”办理和承担。这种集核算、监督、服务为一体的核算模式,对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廉政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这种监督方式建立后,对不合法的收支将起到很好的监督。

4.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做好会计监督的前提

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高速公路公司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5.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强化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主体地位,是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会计法》指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地位,为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理顺了关系。

6.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高速公路公司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物价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审计、财政、税务、物价是代表政府利益的经济监督部门,在执法中,应加大政府综合检查力度:审计监督重点应放在对高速公路公司的预算执行、计划完成、财务收支情况及承担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督上;财政监督应当以高速公路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为主,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事业收入应监控其“收支两条线”的落实执行情况;物价部门对应监控其“收费”的立项、标准审批的落实上;税务监督是对高速公路公司纳税人依法纳税情况的监督。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加大处罚力度,对高速公路公司违法违纪的行为决不讲情面,树立政府整体形象的监督权威。高速公路公司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和建立违法违纪问题举报制度,规范高速公路公司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姚庆:论我国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J],高速公路公司经济,2007,(10):142-145

[2]杨桂梅:略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04):140-143

[3]何大鹏:对我国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6,(02):136-140

[4]孙丽娟,董彦辉:浅议加强会计监督[J],经济师,2006,(07):105-108

[5]张宏涛,刘淑珍: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J]中州煤炭,2008,(01):165-165

6.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高速公路公司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物价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审计、财政、税务、物价是代表政府利益的经济监督部门,在执法中,应加大政府综合检查力度:审计监督重点应放在对高速公路公司的预算执行、计划完成、财务收支情况及承担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督上;财政监督应当以高速公路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为主,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事业收入应监控其“收支两条线”的落实执行情况;物价部门对应监控其“收费”的立项、标准审批的落实上;税务监督是对高速公路公司纳税人依法纳税情况的监督。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加大处罚力度,对高速公路公司违法违纪的行为决不讲情面,树立政府整体形象的监督权威。高速公路公司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和建立违法违纪问题举报制度,规范高速公路公司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姚庆:论我国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J],高速公路公司经济,2007,(10):142-145

[2]杨桂梅:略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04):140-143

[3]何大鹏:对我国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6,(02):136-140

[4]孙丽娟,董彦辉:浅议加强会计监督[J],经济师,2006,(07):105-108

[5]张宏涛,刘淑珍: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J]中州煤炭,2008,(01):165-165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篇8

为了解决国企出资人缺位、财务监督被架空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包括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察特派员制等在内的各种措施,旨在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否能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有效地维护所有者权益?下面就对此作些分析。

(-)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将会计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由国家通过职能部门来实行统一委派、考核、任免和管理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不再隶属于经营者;而是代表所有者对企业实施直接监督,这对于消除国有企业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避免会计人员与经营者合谋.欺骗所有者,确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仔细分析这种制度,会发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会计委派制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会计秩序混乱、财务监管不力的问题,靠推广会计委派制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二)稽察派员制

稽察特派员制是指由政府向大中型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并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奖惩任免提出建议的一种新型监督制度。1998年 7月;国务院颁布了《稽察特派员条例》,正式建立稽案特派员制度。到目前为此,已派出30多名稽察特派员和 100多名特派员助理,对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实地稽察,查处了诸如“东锅”、“白银”等一大批侵吞国有资产的大案、要案。从实践的前期成果来看,由于稽察特派员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由副部级以上的国家公务员担任,并由国务院直接任命)、超然的独立性(稽察工作经费由财政预算单独拨付,稽察人员与被稽察企业不发生任何经济利益往来)和相对的稳定性(稽察将派员任期一般为王年),其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约束经营者行为方面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一项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稽察特派员制度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稽察特派员制度很难消除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内部人控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按照稽察特派员制度的纪律要来,稽察人员不得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发表任何意见,也不得提出任何建议,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这就意味着稽察特派员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无法正面了解企业经营者在指挥、控制和重大决策方面的表现,那么他凭什么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财务监督与业绩考核呢?依据恐怕只能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了。此时,会计人员与经营者的隶属关系并没有改变,会计人员的职务升迁、工资待遇仍然由经营者支配着,会计人员与经营者合谋歪曲会计信息、共同欺骗特派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稽察特派员制度很难

消除国企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2.稽察特派员制度仍依赖于政府至高无上的行政权力.而不是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稽察特派员的公正廉洁,政府对稽察特派员的选拔和培训是严格的,《稽察特派员条例》还明确规定了特派员及其助理人员的法律责任。然而,在市场机制下;符合经济规律的稳定制衡机制应该更多地是依靠利益相互制衡、而不是靠行政手段赋予某一方更大的权力。稽察特派员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驱动因素,而完全是一种行政职责。他要关注的是经营者是否具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而不是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为其自身利益并不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在特派员、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利益制衡机制,这样执行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特派员稽察乏力、形同虚设,也不排除特派员被经营者收买、合谋欺骗所有者的可能。

3.稽察特派员制度只是一种事后监督,而难以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难以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稽察特派员制度真正具有威慑力的方面在于特派员有权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评价,并对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奖惩任免提出建议,这对任何一个理性的经营者来说,确能形成持续的外部压力,促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力、恪尽职守。但对于非理性的或低能的经营者来说,这一监督机制事前控制能力差的弱点将会给国家利益带来巨大危害,因为它不重视过程监督、只重视结果考核;往往要等到企业巨额亏损形成后才发现问题、更换经营者。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较之没有特派员、任凭经营者胡作非为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对已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稽察特派员制度作为我国国企改革转型期的特殊政策,在严格选拔和任用特派员的基础上.对于影响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强监督的作用,但其高昂的监督成本和忽视事前、事中监督的固有缺陷,决定了它不宜普遍推广。2000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对试行两年多的稽察特派员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规范,使该制度正在向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外派监事会制度过渡,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稽察特派员制度固有的缺陷似乎未被克服。

(三)财务总监制

财务总监制,是指所有者为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监控,委派财务总监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组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以维护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制度。

笔者认为,与稽察特派员制和会计委派制相比,财务总监制更有利于所有者加强对经营者的财务监控,是完善国企财务监督机制的理想选择,理由如下:

1.财务总监制度完善了会计监督体制;使会计的双重监督职能能够得以真正落实

会计由于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被赋予了双重监督职能,即既要受所有者委托监督总经理的行为,又要受总经理委托监督其他部门经理及职员的行为。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落实会计的双重监督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只重视会计对内部单位及其职员的监督而舍弃了会计对总经理的制约;而会计委派制又过分追求会计对总经理的监督,削弱或放弃了会计更重要的内涵与本质一一管理活动,有点“舍本逐末”。财务总监制度在改革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避免了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它仍维持企业原有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但从财会部门中分离出一个(或几个)人;直接由所有者聘任并支付报酬,他既协助总经理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组织,又制约总经理,避免其滥用手中权力、损害所有者利益,兼有“监控”和“管理”的双重职责,这就能使会计的双重监督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2.财务总监制度能够有效地将过程约束和结果约束结合起来,从而使财务监督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按照产权理论的一般要求,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应当是" 全方位、全过程的;而不应仅停留在事后监督这一个环节上,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和经济行为均必须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而稽察特派员制出于“政企分开”的考虑,要求特派员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具有事前、事中无监控能力的明显弱点。财务总监制从防患于未然着眼,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和资金往来实行联审联签制度或审核备案制度,强化了对国有资产安全性的事前、事中监控,能够及时地制止经营者违背所有者意志的行为。同时,财务总监还可以随时就重大问题向所有者汇报,便于所有者及时采取对策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3.财务总监制度能够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财务总监制度后,总经理作出每项重大经济决策、尤其是财务决策前,均应向财务总监通报,而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是财务监控,他更无权单独决策重大经济事项;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又一同作为人都受到所有者的监管。这种内部权力的制衡,不是像稽察特派员制度那样依靠直接的行政手段,而是凭借利益约束机制来实现的。

财务总监的报酬是由所有者(董事会)支付的。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总监的选择有两个:(1)有效监督总经理的行为;维护所有者利益。所有者将从自己获取的收益中划出一块分给财务总监。这样,就把企业利益、所有者利益和财务总监利益这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了。财务总监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或升职,必然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监督总经理的行为,督促其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与总经理合谋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果这种非法行为带给财务总监的利益大于其由此丧失的奖励与受到处罚所造成的损失总和,那么将不排除其出现的可能性。为避免财务总监作出第二种选择,所有者应予作准备,办法有:一是给财务总监支付足够多的报酬,并根据企业效益好坏另外支付奖金,从而提高其与总经理合谋的成本;二是使财务总监成为董事会成员,即将本应支付给他的报酬与奖金转为股份;使其成为所有者的一分子,促使其保维护自身利益一样,维护其他所有者的利益;三是严格选拔并定期轮换财务总监,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人事、纪检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对财务总监的再监督,以约束财务总监的行为。

二、完善财务总监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综上所述,从所有者强化对经营者财务监督的角度来看,财务总监制是完善我国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理想选择。但要使这一制度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还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财务总监的委派问题

从理论上讲,财务总监应由企业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董事会)委派;行驶对经营者的监督权,这在私有制社会中不成问题。然而,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是全体中国人民,有权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权利的唯有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可以考虑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一个国有资本委员会,代表全民行使国有资本的管理职能。在该委员会下,可以设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具体负责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派往国企的财务总监只能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董事会负责委派,这样才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从试行财务总监制的地区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财务总监大都由政府下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委派,更多地表现为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强化了政府对国企的财务监督,这种做法与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环境是相适应的。但是,由政府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很容易导致新的“政企不分”;让具有政府官员性质的财务总监去行使出资入的财务监督权,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对财务总监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合谋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政府委派方式存在的问题,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使国有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的国企财务监督机制。

(二)财务总监的职权问题

财务总监是所有者为维护自身权益、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监控而派驻企业的,因此其主要职责应界定为财务监控。纵观试点企业的情况;财务总监的职权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直接监督,如审查和评价企业财务处理程序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审核企业主要领导、总会计师、财会机构负责人的年薪、奖金及与职务相关的消费性支出;审查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等。二是对企业选择、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决定权。从理论上讲,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权本来就不归经营者,而属于出资人(所有者),把这一权力划归财务总监后,有利于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可避免经营者滥用委托权力、减轻或隐瞒自己的经济责任。三是对重大财务事项实行和总经理联签的制度。这项规定的本意是要强化财务总监对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的监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时刻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生存的挑战。因此;必须对竞争和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实行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联整的制度,是否会妨碍企业及时作出这方面的决策呢?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另外,联整的项目或事项一旦遭遇风险、经营失败,财务总监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考虑到上述因素,笔者认为,用“重大经济事项的审核备案制度”取代“联签制度”可能更合适些,这样财务总监不分享总经理的经营决策权,也不分担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可避免“联签制度”造成的权责不清问题。

(三)财务总监的再监督问题

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来看,财务总监与企业所有者之间也是一种委托关系,财务总监处于人的位置,也需要接受委托方的监督。我们在设计财务总监制度时,不能只重视财务总监对经营者的监督,而忽视对财务总监行为的再监督,否则,谁能保证财务总监会百分之百地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去行使监控权呢?从理论上讲,财务总监代表所有者实施财务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似乎可以用国有资本的增值程度来衡量其监管业绩,问题是国有资本的增值状况难以准确计量,且它并不主要取决于财务总监,这就带来了难以准确衡量财务总监的监管业绩及其相应的劳动报酬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财务总监从事财务监督的积极性。

上一篇: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 下一篇:简述家校合作的基本途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