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规范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5:32

图书规范管理

图书规范管理篇1

【关键词】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

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医院开始进行较为科学和现代的管理,其中,图书档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医院所有工作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当前社会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医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医院自身既需要通过科研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需要对病人资料进行妥善的处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更为重要。所以医院应当充分认识到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地、科学地进行建档工作,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图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固然是以医疗卫生活动为主的场所,但是它需要医生、护士乃至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医学不断在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技术,不断丰富着当前的医学理论体系。诚然,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资料都能够从计算机上直观地进行了解,但是医生不可能随时翻看计算机进行查看,并且电子设备在医院很多区域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产生影响,所以图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医院还保存着过去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绝大多数至今仍然能够使用,并且某些书籍上还有珍贵的笔记,对于医生进行医学研究有巨大的助益。由此我们看出对医院图书进行规范化管理很有必要。

其次我们分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前文所述,图书的管理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医院进行创新和向前发展重要条件,而档案则是医院的基础。档案资料分两种,一种是人事档案,一种是医学档案。人事档案关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重要性自不必说。医学档案则是在医院的各种智能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档案具有真实性、准确性、指导性等特点。例如,医生对疑难杂症进行开会研讨并进行临床试验记录的档案,就对医生掌握新的治疗方法很有帮助;而旧的患者的资料则对患者病患复发时诊治活动提供了依据,使医生的治疗更为科学。

二、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医院管理者和档案管理者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当前绝大多数医院只看眼前,以看病救人为主,这本没有问题,但是医院往往仅仅看中看病救人,而忽视内部的管理和对资料的整合与总结,眼下对于医院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医院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医院本身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图书和档案的管理者对此也不重视,这些部门的人往往没有将这项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做,有需要时,才会花费大力气寻找相关资料,浪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医院对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不会专门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常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而仅仅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这样以来,档案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工作积极性还是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有所欠缺,并且绝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交给年纪较大的不适宜在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无论在知识架构还是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给医院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敲响了警钟。

再次是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结构混乱,使用率低、投入低。图书资源还好说,医院往往会统一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各种医疗资料来说,医院一般都各自保存在各个部门与科室,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以来,在医院内部,形成了重复管理的局面,并且部门之间的资料互通产生障碍,不利于医学资源的交流和促进。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医院对档案的使用率很低,档案仅仅起到了记载的作用,没有发挥其真正核心的作用。进而来说,使用率低就导致医院对其的投入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医院图书档案治疗规范化管理。

最后是与现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接不畅,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档案管理的存进作用。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和广泛应用,使各个领域的管理和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当前医院的图书档案管理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编排、检索和管理。

三、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有效措施探讨

首先,实现医院图书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其重视。我们上文中所分析的各种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医院的管理者对这方面的不重视。对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图书和档案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迟早有一天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图书和档案也会完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注意到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医院正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工作。

其次,应当适当地加强相关的软硬件的更新。先进的图书和档案管理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硬件,需要改变以前无序的管理手段,购置先进的管理器械,并进行分类、检索、借阅和归还登记等软件的设置。另外,要开辟专门的空间进行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存放图书档案的房间应当做到干燥防潮、放火防水、防盗等工作较为完备,为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场所。要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收集和传递信息、数据计算较为严谨和迅速的特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扫描系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大量的人工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中去。

再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医院作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目标,必须将档案的管理工作看做是自身的职责之一,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档案分类归档工作;另外,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分管的部分以及其职能范围,对图书和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是整个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

然后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管理人员是直接的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要求图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在档案的保存管理上能够做到井井有条,在档案的调取和归还上能够做到清清楚楚,并且要让这些图书档案的管理者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开发这项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尤其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院的长久发展需要坚实的图书档案治疗作为基础和凭据。在新时期,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注意到图书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观念,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较为规范的图书档案管理体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翠艳.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罗莹.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

图书规范管理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或合并,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接纳大量陡增的学生读者群。图书馆工作任务变重,压力增大,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学校贫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自费上学给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带来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引进学生勤工助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途径,在高校众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中,图书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已多年,通过这些年的实践,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勤工助学的同学已日渐成为图书馆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勤工助学工作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运作是非常必要的。

1.图书馆引进学生勤工助学的意义

1.1有利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1.1.1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强化服务功能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量日渐繁重,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渐凸现。以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为例, 新疆财经大学2002年10月建成一座1.3万平方米的新馆,新馆的二楼、三楼、四楼三层均为开架书库,只有15位工作人员,而全校在校学生多达近20,000人,教职工近1500人。书库平均每天借还图书在2,000册左右。如此大的工作量仅靠现有的工作人员显然是不能完成的。实践证明,引进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是解决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最好方式。勤工助学学生工作量小、成本低,免去了住宿、医疗、保险以及相应的管理费用等其他方面的开支。吸收一名勤工助学学生的成本显然要低于吸收一名固定馆员成本十几倍到二十几倍。此外,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如学科导航、在线咨询等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

1.1.2搭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加强信息反馈

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要实现此功能,不仅需要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读者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之一,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上传”“下达”的作用。“上传”:通过勤工助学学生的反馈,图书馆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意见和建议,随时改进、调整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建议和要求,使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朝着有利于读者的方向不断完善,如通过来自各院部的勤工助学学生对购书的意向进行调查,这些意见往往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可使馆藏更加科学合理。“下达”: 勤工助学学生能站在图书馆的角度,将图书馆最新的图书资料、图书馆的运行情况等各种信息及时、广泛地传递给学生读者,让学生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以取得学生读者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这样就使得学生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交流处于良好的氛围之中,有利于图书馆及时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1.3有利于监督图书馆的日常工作

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让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时刻呈现在读者的监督下。一方面,作为老师,工作人员应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辅导学生开展管理工作。

1.2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1.2.1减轻经济负担,有助完成学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等因素,使得高校贫困学生的比例呈上升态势。他们不但经济负担沉重,而且还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精神负担,这些严重地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高校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一定的薪酬,鼓励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协助完成学业,而图书馆是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阵地。让贫困大学生帮助图书馆完成图书上架、图书排架、电子阅览室管理等工作获得薪酬,贴补生活,让他们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中去,安心完成学业。既缓解了其经济紧张状况,又减轻了因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在图书馆这个学习氛围下,使勤工助学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好书,对他们学习有帮助,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1.2.2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身在其中使人感受到知识的神圣,这里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道德修养。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深化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感受艰辛;有助于培养他们爱馆和爱书的文明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获得挑战生活的勇气,克服自卑,建立信心。

1.2.3提高综合能力

一方面图书馆是书的海洋,学生在参与图书馆工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包括自已所学专业在内的大量书刊,从而能及时了解、掌握行业最新信息、动态,丰富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工作,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图书资料利用的力法和技能,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此外,通过与读者和馆员的接触,学会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学会把握“尊重、真诚、互动、宽容”的原则,提高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知已知彼,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在工作中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

2.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角色认识问题

图书馆有些同志认为勤工助学学生只是为了挣点钱,解决经济问题迫不得己才来图书馆工作的,不会用心,从而轻视他们,或者重活累活都交给学生去做,自己当起了监工。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往往会起到很坏的作用,使勤工助学学生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负面的看法,损害图书馆的声誊。另外,由于勤工助学学生与普通的学生读者没有区别。所以当有读者违规而学生助理前去制止时,易被人误会为多管闲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敬。

2.2勤工助学学生缺乏整体规划,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

由于勤工助学的聘用负责机构主要是学生处,学生处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用人计划,给予经费的调拨和人员的配制,所付的报酬较低,有的学生干了两三个月就辞了。其次是因勤工助学学生是利用课外业余时间来勤工助学,其工作时间经常因为课时的变动而变化,尤其是学期末考试阶段,勤工助学学生经常不能按时来工作造成岗位空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日常管理。这样流动性过于频繁,没有具体制度进行约束,对工作的开展不利。

2.3勤工助学学生没有经过很好的筛选

很多都是利用熟人关系而选上的,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轮不到勤工助学岗,这严重偏离了为贫困生解决困难的初衷。因此个别学生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存在着滥竿充数的现象,部分学生不把兼职当成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是认为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可以方便看书。

2.4没有很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一直以工作时间来计酬的而非量化计酬。工作好坏并不影响其待遇,所以勤工助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勤工助学学生出现怠工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勤工助学学生作为图书馆管理员辅助作用的发挥。

3.改进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措施与设想

3.1要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勤工助学学生

勤工助学学生来图书馆工作是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的一份子。作为师长,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困难,从生活上和工作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工作愉快,学习顺利。有条件的也可以给他们配工作服,制作工作牌,使他们的身份有别于普通的学生读者。在处理学生违规的事情上,不能把勤工助学学生推到前面去独自面对,一定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处理。如果在工作和学习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照顾勤工助学学生的学习,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要以学业为主,不能因为勤工助学学生来不了,自己的工作量有所加大,就对勤工助学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看法。

3.2规范管理制度

针对勤工助学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应制定科学、规范的《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办法》,具体包括:(1)派专人负责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的全程管理;(2)引导勤工助学学生明确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实行优胜劣汰制;(3)制定一整套按时计酬的管理制度,规定其在工作时间内应该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灵活管理。

3.3引入“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

为了保证勤工助学学生所做的工作符合图书馆工作的质量要求,应派专人负责勤工助学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其工作质量有所检查、有所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考核和评价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的考评,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对在工作中表现好、效率高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从精神物质上进行双重奖励,以增加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对于在工作中经常无故旷工,迟到早退,不负责任的应严厉批评并扣其工资,必要时辞退等。

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中,勤工助学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得到蓬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逐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湘宜.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与管理[J].考试周刊,2008,(27).

[2]马华.勤工助学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意义及作用[J].科技信息,2008,(17).

[3]吕新惠.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规范化管理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4]王志兰.学生以勤工助学形式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行性[J].内江科技,2009,(2).

[5]王刚.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使用及思考[J].情报探索,2009,(6).

图书规范管理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图书馆 精细化管理 实现途径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认为管理是由细节构成的,讲究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优,强调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强化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满足广大用户、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选择和要求。

2.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服务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服务过程精确、量化和规范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加强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常规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最大的绩效。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知晓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损失,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二、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图书馆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使战略规划能够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其核心思想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精、准、细、严。“精”,即精益求精,是要求图书馆员工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工作达到“更好”。“准”即准确定位,是指对图书馆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能与职责都要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规定,每一道工序都要规范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机衔接。“细”指细化目标,是指把每一项工作一层一层地分解细化,明确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最终使责任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严”指严格考核,是指对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量化的标准,对图书馆员工进行考核,并依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2.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制度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图书馆员工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以此来制约和规范员工的日常服务工作和言语行为,培养员工遵守制度规则的自律意识和文明服务行为,并在其违反时进行处罚。二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工作服务对象的行为制度体系,也就是读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以此来制约和规范读者的行为。

三、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应避免走入误区

1.要避免过分注重“指标”,过于强调“量化“

精细化管理要求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但“精细化”不等同于量“化” ,“精细化”不仅求“细” ,更求“精” ,因而应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如果只注重指标分解,定量考核,那么员工可能会只注重完成量的指标,一味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缺少创造的激情,这样就很难将事情做到极致,创造最大效益。

2.要避免过分纠缠“细节” ,将“强调细节”变成“繁琐化”

在管理工作中,并不是管理越细致,规范越细密越好。过细的规定不仅束缚了员工的手脚,也给考核增添了负担;同时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协作精神下降,彼此隔离疏远;还容易模糊管理者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该过分关注的地方,结果陷入繁琐的具体事务中。因此,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整体把握,兼顾细节。

3.要避免过分拘泥于“制度” ,将精细化等同于“制度化” 、“刚性化”

精细化管理以“规范化”为基础,又不止于规范化,还应向个性化靠拢。“规范化”要求用制度来分解职责,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促使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到位、尽职。但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用制度来规范的,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在建立严格、具体、系统的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循的同时,还需要“弹性空间” ,以发挥员工的个性特点,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去研究、实践、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图书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身上,使之高标准、高质量地履行好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各项工作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冯镜.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管理.计算机科学,2008.09.25.

[2] 尚祖业,李旭.浅谈公关意识与图书馆情报管理.2009.08.06.

[3] 邓路华.图书情报 管理 指标新探图书情报教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04.05

[4] 冯泽泗.图书流通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确定.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05.24.

[5] 余子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研究与实践.深图通讯,2007(1).

作者简介:

图书规范管理篇4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大众精神意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大众积极到图书馆中参与阅读活动,图书馆逐渐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促使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大众到图书馆中的阅读,虽然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大众对图书馆规范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图书馆图书乱架现象较为严重,对图书馆的良好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新时期十分有必要对开架借阅背景下图书馆图书乱架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出现图书乱架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开架借阅背景下图书馆图书乱架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现象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图书馆图书乱架现象才愈加严重,对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1.读者影响导致出现乱架问题

公共图书馆对全体市民开放,而部分素质不高或者对图书馆使用规则不了解的读者在完成图书阅览后对图书随意摆放,忽视了图书序列的重要性,导致图书乱架问题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图书馆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1]。

2.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公共图书馆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无法对图书馆综合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图书摆放混乱后没有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及时整理,导致图书乱架问题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

3.图书馆馆藏量大但是开架摆放图书空间小

随着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长时间积累,图书馆一般拥有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源,资源占有量较多,但是图书馆占地面积有限,开架借阅模式对空间要求相对较大,导致图书馆馆藏图书量大和图书摆放空间小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图书乱架问题的出现,限制了图书馆综合服务工作的优化。

二、有效解决图书馆图书乱架问题的措施

针对图书馆出现图书乱架问题的原因,新时期要想改善图书馆图书乱架现象,就应该结合具体的原因积极探索相应的改善措施,促进图书乱架问题的最终解决,为图书馆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读者的图书管理意识

针对部分读者缺乏图书分类管理意识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在图书馆醒目的位置设置提示标语和宣传画等,为每一个进入到图书馆中的读者提供阅读引导宣传手册,在手册中对图书分类和排架问题进行明确解释,让读者能够真正认识到图书馆图书规范摆放和整理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图书馆图书乱架问题的逐步解决[2]。以某贵州县级图书馆馆为例,其针对图书馆图书乱架问题,就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开架阅览室读者培训计划,并在大厅设置宣传板块,让读者在进入到图书馆时就能够对图书馆图书摆放方面的规范管理形成初步的认识,进而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图书馆图书的规范化管理。

2.加强图书馆图书分编制度建设

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图书乱架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分编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对图书上架规则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能够结合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实际需求改善工作情况,增强工作系统性和规范性,为图书乱架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应该按照图书检索号和分类号等结合不同图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上架规则,对上架图书实施规范化管理,有效避免错架问题的出现[3]。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材质、不同装订方式和不同开本的图书,由于这部分图书极易造成图书乱架问题的出现,因此应该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方式,对这类型图书进行集中分类管理,增强上架图书摆放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此外,在加强图书馆图书摆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典藏图书布局实施动态控制,全面掌握典藏图书的借阅和使用情况,进而对摆放情况实施动态调整,促进图书馆上架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为读者创造便利的基础上也全面增强图书馆图书摆放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促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见加强图书馆图书分编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当前图书馆图书管理质量的提高,实现对图书乱架问题的有效控制,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化发展。

3.改善图书馆图书上架空间环境

针对公共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图书乱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在开展图书馆综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促进图书馆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应该对图书馆馆藏布局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尽量控制由于图书上架空间受到限制造成的乱架问题出现。其次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图书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乱架图书进行处理,增强管理实效[4]。最后,可以引入志愿者制度,让读者也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中,规避图书乱架问题的出现,优化图书读者服务水平。

结语

图书规范管理篇5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利用服务 问题读者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082-02

人类文明推进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尤其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图书馆已成为公众借阅各种文献载体、交流、研讨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尊重和维护读者合理使用和合法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是图书馆的责任。然而一些特殊读者――“问题读者”引发的读者利用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尝试揭示问题的所在,探寻规范服务和规范管理优化读者利用服务,促进馆藏资源、馆员、读者各方面和谐发展之策。

一、阅览室中的流浪者

2011年1月18日中国互联网报道了杭州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各级公共设施陆续实施了免费开放政策。图书馆向弱势群体开放,提供无差别服务。每位进入图书馆的人身份都应平等,流浪者和其他读者一样享受公共服务,同时应自觉维护阅读环境的整洁与安静。对于影响他人的行为,图书馆员亦当规劝制止,以维护图书馆人人平等的读书权力。

二、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出现有不当行为而干扰他人或读者利用服务的“问题读者”,对其他读者自由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对图书馆的正常运作行成了挑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读者才能说是问题读者呢?所谓的问题读者主要指:那些违反或藐视图书馆既有规则,实际伤害或可能威胁同一场所中的其他人者,其言行举止常干扰到他人,包括不符社会常规的行为表现、破坏及犯罪行为,以及人格、心理及精神障碍引发的问题行为等。

为了更便于观察问题读者的行为,我们不妨引用贝丝和丹尼斯・约翰逊《在图书馆的顾客行为》一书中,对公共图书馆问题读者行为做出的如下分类:

该表涉及的各种行为分三级,危害程度一级最大。

面对各式各样问题读者行为的挑战,作为读者利用服务一线馆员,要敢于坚持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不怕耗费极大心力去应对,否则负面行为一旦影响到工作,无疑又将损害图书馆服务质量与形象。

三、图书馆的问题读者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在当代社会中集文化、教育、科研为一体,更加趋向于社会性和人文性,更加具有了大众求证事实、探索新知、触摸文明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图书馆工作和理论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读者利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已不可或缺。从人本实践精神出发,把焦点定格到问题读者的行为上,而非是这些行为人,则本能地体现了图书馆对所有读者的一视同仁,避免因个人主观因素造成对读者认知上的偏差。

1.问题读者的表现形式

问题读者行为对馆员及其他读者造成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问题行为出现次数及伤害程度的大小;此外,读者个人的心理或生理问题、图书馆规则及馆员的态度,都是造成问题读者的原因。我们从贝丝和丹尼斯・约翰逊《在图书馆的顾客行为》的列表中看到问题读者表现形式分为三大类型:

a.危险性大:此类行为情节最为严重是暴力型,如伤害他人、性犯罪、贩卖、毁坏图书馆财物等;

b.危害性一般:对读者及馆员造成干扰,且有引发暴力或违法行为的潜在可能者,包括:制造噪音、蓬头垢面或身体散发异味、读者之间发生冲突等。另外,也包含读者姿势不雅、目不转睛盯视他人、过度亲密的肢体行为、咳嗽不止且未戴口罩、随意搭讪他人等。

c.危害性小:这样行为令人苦恼厌恶、但不具伤害性。如在禁食区内饮食、使用不合规定的证件、在禁止区域内使用移动电话、穿着违反规定、携带背包进入禁止区域、在非自修区自习等。此外,亦有其它文章将图书馆内常见问题行为归纳成五类的分类方式,包括:反常行为 ;不服从馆规则的行为;骚扰行为;犯罪行为;心理疾病者的问题行为等。

总之,无论问题读者行为违反馆规则、不当利用馆藏资源与设备,还是违反法律:偷窃、猥亵与性骚扰、以及用言语或肢体暴力攻击他人、无故窥视窃听窃录、施用、无故侵入图书馆建筑物等,都会对图书馆的运作造成破坏,图书馆方面必须花费一定人力、物力来应对。

2.从我馆情况看问题读者的基本状况

笔者就职于一所中央级公共图书馆,曾在读者服务前台工作。就有读者圈点勾画图书、拆掉藏书防盗条码;把图书藏匿裤腰、衣服、笔记夹里带走。当行为被发现后也不认识错误,有的还理直气壮:“这不是我画的,借的时候就这样”、“我拿回去看两天就拿回来”。这等读者有的学历高,有的还身居要职,我们只好耐心做工作,请他们把藏匿的书拿交出按规定处理。有位x者采用不当手段,一连窃取馆藏外文原版书98本,按书价计已超过当时的万元户。还有位读者见一名年轻女馆员独自值班,便搭讪,遭拒之后还纠缠不休,并且殴伤前来劝阻的男同事,最后经报警处理才算了结。

读者利用图书馆及享受服务时,应自觉遵守馆规馆章,确保其他读者的权益不受损害。问题读者所制造的问题和麻烦越多,正常读者受其干扰和影响也越大。问题读者的行为大体上有“不当利用馆藏资源与设备”、“违反馆规”、“干扰他人”、“影响馆务正常运作”、“心理异常或行为偏离社会常规”、“违反法律”等6种。基本状况是:长期占用位置,从事无关阅读的活动,破坏了图书馆的整体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随意在公共图书上做些标记的,如污损图书;有的将自认为有价值的插图或内容撕走,破坏了图书的完整性。有把馆藏文献“开天窗”、“撕书页”或把对自己有用的图书、杂志移位,让别人无法找到。甚至采用“调包”计盗走图书资料等,严重违反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有考虑自己方便和感受,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中打手机、大声喧哗;有不讲公共卫生,乱丢废纸和饮料瓶污染环境;有乱图乱画公共图书、杂志;有利用图书馆网络上的漏洞,恶意破坏图书馆的系统和网络,阻碍网管对网络的控制,使网络失控。这些行为状况包括攻击图书馆的网站、侵犯他人隐私、恶意下载、利用图书馆的网络访问不良网站等;还有心理异常与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如:无故大声吼叫、持续性的喃喃自语、破坏性的冲动行为、迫害妄想症、神经敏感等等。

3.对于问题读者行为的应对

为提高读者利用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问题读者行为的出现,馆员与读者之间增进认知共享,建立信任与和谐共同营造馆藏资源、馆员、读者协调融洽的关系很有重要。

首先,馆员应当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凝聚力,积极主动地去掌握读者的需求状态,增进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互信机制。例如:关注不同年龄读者层次上的差异。如20几岁的年轻人正处成长期,一般这个年龄段有时很任性遇事不冷静,所以服务上多从给予年轻人良性影响考虑;而对于高龄者的服务,则要看到高龄者因视力、听力、运动等机能下降带来的不便及对他们利用和需求图书馆的影响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事实上,很多原因造成问题读者入馆,例如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市场竞争加剧,生活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强,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造成心理疾患者数量趋势增加。国民心理健康咨询和诊疗意识还不高,心理疾患者不积极诊治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公共图书馆读者群较其他类型图书馆更加复杂多元。以上种种因素表明,图书馆主体必须制定应对方针,降低风险,在不违背读者服务和信息服务基础上,从利于图书保护等方面在法理上理清读者及图书馆的责任,从规范服务和规范管理入手加强监督和应对。

其次,采取有效的防止私拿图书的防盗装置进行管理;为保护入藏的部分珍品设特藏阅览室;贵重图书及珍藏品要设专人监护等。

当然,强调保护文献资料,也要考虑对读者、馆员的保护。因为问题读者的行为难免伤及馆员或其他读者。所以,图书馆要有保护馆藏、馆员和其读者安全的策略。总之,作为馆员面对问题读者行为还要敢于管理,才能严防事态扩大,反之,对读者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那就是放弃了应尽的责任。

四、规范管理和规范操作

图书馆要正视问题研究一些保障措施,保障读者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受侵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图书馆制定出切实可行规范管理细则便于检查与督促,使每位馆员和管理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培训熟悉规范才能遇事知道该怎么做,怎样管,如何去管理。

1.规范管理规范操体系的构成

构建规范管理和规范操作体系,要加强对问题读者行为的全面分析、科学研判,科学制定管理措施,最终实现预防消除问题读者的行为目标。由此而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应对问题管理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图书馆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从而控制和规避这些问题读者行为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使风险估计评价更具效果及效率。问题读者行为风险因素识别的依据是以往在处理则方面问题的经验积累,这些积累一般都是对以往发生的问题及日常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的总结。

3.风险估计

在对规范管理风险识别之后,分别对规范管理存在的大、小风险进行风险估计。通过收集的国内外图书馆大量问题读者行为的详细资料加以分析,确定风险程度。

4.风险评价

在对规范管理风险进行识别和风险性估计后,再对这些风险进行风险评价。通过风险评价,根据其评价结果,为规范管理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5.风险应对

在对存在的规范管理风险进行评价之后,规范管理者对图书馆运作中管理问题读者行为存在的种种风险和潜在损失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就要从众多的风险应对策略中,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寻求与之对应的既符合实际,又会有明显效果的具体应对措施加以实施,力图使风险转化为机会或使风险所造成的 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例如精神不健全的读者没事时很正常,但因一点小事就会发怒。通常,遇到精神失常的人暴力攻击时,要牢记不可将这样的人引到无人的办公室或无人的区域。馆员在无能力解决问题之前,若有其他人在场最好先求助他人帮助。馆内保安是进行危机处理的保障力量,图书馆员遇到危机时要快速通报。当事人无法报警时,其他在场人员应及时通报。另外,还可在每个服务台内设置非常状况按钮与馆内保卫部直接联系。

6.风险监控

应对问题读者行为的规范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动态过程。随着图书馆结构的调整和读者量的变化,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等等因素的影响,反馈的实际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应及时或定期对规范管理内容辨识,看是否有新的风险因素产生、应对措施是否适宜、实施是否有效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规范管理措施的适宜性和实效性。

五、结束语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不会因为读者行为的不良而采取对读者本人的歧视,馆员平等地对待所有读者,在与问题读者互动的过程中展现个人的正能量,且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削除避免读者的负面反应。并且图书馆方面也会根据社会需求,完善馆规与制度,使之更契合多元化读者的需求。

首先,应对问题读者离不开国家行政职能部门法律法规的法制保障,离不开各个图书馆的积极行动,离不开馆员的职业操守和默默辛勤付出,离不开馆藏资源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读者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制定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的服务要细则。并对员工或读者进行宣传和培训,让馆员和读者都能了解明白遇到问题行为读者时该做的事情;在规章制度制定上,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馆内的硬件配套设施也要逐步完善,使各种方便读者使用的设备一应俱全。

最后,作为规范管理的范畴,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适时推出读者信誉认证制度。读者信用认证制度在图书馆应用还属新生的事物。信用认证制度是一种重在维护交易安全性的制度,它侧重于对违信行为的惩治,把它应用到图书馆读者行为管理中,建立可行的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评价体系。利用信用积分制的正向引导机制及激励机制来规范和约束图书馆读者的各种行为,以此来化解图书馆服务管理中的难题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公共D^x者服震^T面}x者之因方式研究 ──那榫w盏用嫣接http://web.lins.fju.edu.tw/conference/2016/paper/06公共D^x者服震^T面}x者之因方式研究.pdf

[2]中野捷三.^の}利用者――前向きに辘工毪郡幛违膝螗丧芝氓.[M].日本 ^f会,2004.

图书规范管理篇6

规章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完善、健全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高职高专院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分支。这些院校很多是在原来中专学校升格或者合并后升格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或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需要。本文结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以下称“我馆”)规章制度建设的实践,就高职院校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1.规章制度建设的内容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由广东外语师范学校与广东艺术师范学校于2001年12月合并而成。我馆的规章制度很不健全,建馆五年来,我馆寻找差距,全面修订了原有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借鉴其他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经验,制定一系列既符合学院发展又切合图书馆实际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使我馆的管理工作趋于合理和规范。我馆规章制度由以下4部分组成:

1.1 工作守则

包括《图书馆流通书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图书馆典藏书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把图书馆的总目标细化或分解为个人目标,明确规定图书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让每个部门及工作人员都承担起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数量、质量要求,明确了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规范与准则,以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

1.2 业务工作制度

根据学院2003年制定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我馆制定了包括《图书馆图书资料采购和保管规定》、《图书馆采编工作细则》。它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等相关制度,以及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

采访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资源的内容是否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学校发展方向,关系到图书馆的形象和声誉,要制定相应的采访工作制度和细则,防止采访工作的随意性,我馆在2005年根据办学规模、教学与科研水平以及师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来确定各学科、各层次、各载体类型及各种文献的收藏比例,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馆藏建设的《图书馆采编工作细则》,明确了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龙头、以教学科研文献资料为主、兼顾一般图书资料的采访原则不断提高图书馆藏书质量。

1.3 读者服务规范

包括《图书馆读者入馆须知》、《图书馆借书证管理规定》、《图书馆图书外借规则》、《图书馆关于遗失》、《污损书刊的赔偿办法》、《图书馆光盘资源管理和使用规定》、《图书馆馆内检索终端使用须知》、《图书馆典藏书库管理规则》、《图书馆阅览室规则》、《图书馆自修室规则》。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规定各书库的收藏范围、服务对象、借阅方法和管理方式等。

1.4 其他制度

包括《图书馆消防安全制度》、《图书馆关于宣传栏与信息栏的管理规定》等,明确了相关管理人员的义务和管理权限。还建立了馆员培训制度,既满足了馆员自身发展和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又促进了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此推动图书馆逐渐朝着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

2.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作为规章制度必须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必须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履行必须的审批手续,它是严肃的,相对稳定的,有权威性,是实行科学管理及规范管理的表现。制定时须遵循规范性、明确性、可行性等原则。

2.1 规范性

《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是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以之为基本依据。

2.2 明确性

规章制度建设是全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手段。它的内容应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这样的规定,意义是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都应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拟定的规章制度,在贯彻执行中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3 可行性

图书馆规章制度来源于图书馆工作实际,所以必须具备可行性。如果制度过严,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果制度过松,会放任自流。如给书库部门岗位确定工作职责时,就错架率的问题,比例过于严厉,员工们难以接受和完成;少了,员工们是轻松了,但于工作不利。

2.4 稳定性

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的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连贯等特性。这样才会有稳定的秩序,才会把它变成行动,养成行为习惯。如果规章制度不稳定,馆员和读者的适应能力就赶不上制度规则的变化,感到无所适从,规章制度就失去意义,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但又不能一成不变。

2.5 参与性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是靠大家干的,充分发挥图书馆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意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对工作才会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按照这种方法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有群众基础,透明度高,执行起来力度大,便于管理。

2.6 创新性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规章制度也要随之修订,淘汰过时的、失效的条文和内容。例如,合并初期,我馆针对本馆的性质、职能和经费投入,坚持“多品种,少复本”的采购原则;评估前,在图书馆的指标达到优秀后,对采购原则进行修订,购书坚持精,以质量为主,并向重点专业和新设专业倾斜。另外,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我馆建立了光盘资源库,并制定了《图书馆光盘资源管理和使用规定》等,以不断适应不同时期图书馆管理的需要。

2.7 系统性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完善,体现了办馆水平。制度应当形成体系,并配套。规章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对同一事物的规范要前后衔接、相互支持,在规章制度的层次结构上,既有适用于全馆的规章,也有各部门规章和各工作环节的标准、规范。总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应制定与之相适应、配套的规章、制度、条例与细则。

2.8 协调性

图书馆规章制度内容渗入工作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交叉重复,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注意对本馆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规章制度之间的必要协调,使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前后衔接。在制定新规章时注意内容与已有规定是否相互矛盾,涉及不同部门的规定,事先和相关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在不同的规章中出现对同一事物的界定和规范前后矛盾或相互脱节的现象,保证有所适从。

2.9 合法性

建立健全既合乎理性又合乎人性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读者规章制度除了对读者必须遵守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外,也应明确他们应当享受的各项合法权利。

3.规章制度建设的措施

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就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使规章制度条理化,促使对能量和物质进行合理流通,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适应图书馆协作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需要,并便于业务监督、评价。规章制度建设涉及图书馆的方方面面,而每一个方面又由若干细则组成。因此,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项大工程,应认真对待,不可草率。

3.1 规章制度建设要考虑图书馆整体建设和发展

建立规章制度,先要制定出图书馆整体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让规章制度同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保持一致,使管理工作协凋统一。

3.2 借鉴兄弟馆的经验,取长补短

规章制度建设要一切从本馆的实际出发,并广泛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同时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确立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出规章制度的操作方案。许多图书馆在制度方面具有特色,比较完善,因此,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时借鉴兄弟馆的经验十分必要。

3.3 集思广益

规章制度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共同遵守原则,它的修订和制定,要让全馆人员参与其中,并注意汲取读者的意见,以反复进行讨论和修改,使之更趋完善。

3.4 维护读者的利益

图书馆的生命线是为读者服务,没有读者,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读者的支持,也不会有图书馆的发展。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尽可能减少不利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条条框框。在制度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维护读者的利益。

4.规章制度建设的作用

规章制度建设是图书馆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赖以有序运转并促进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图书馆制定科学的、规范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而不是以言代法,依人而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能确保图书馆工作有序的运转。

4.1 保证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使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执行、完成,从而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来源与实践,又指导与服务其工作实践。它在实践中确立,在实践中充实,又在实践中发展。只要图书馆工作没有停止,图书馆事业还在发展,作为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订工作就将没有完结。

4.2 发挥了依法治馆的作用

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科学的、适用的、完整的规章制度运作于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那么这个馆的管理工作就不易做。如我馆目前执行的读者凡有遗失、污损书刊的行为应负不同程度的赔偿责任的规定,不但保护了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证了大多数读者的借阅权利,也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发挥了依法治馆的作用。

4.3 保证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运转

衡量检查图书馆的某项工作的标准和尺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按照科学方法制定出来的规则和章程,如检查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这个馆的“图书采购原则”中对藏书结构是如何规定的,再对照现有的馆藏文献加以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这个馆的藏书结构是否符合该馆图书采购原则中的规定和要求,而加以衡量。

4.4 有效地推动了业务工作建设

我馆的规章制度建设一直配合自身的改革重点,伴随着业务工作发展步伐,对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自动化、网络化有关规章的制定,及时适应了业务工作建设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本馆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规章制度的实施

有章可循固然重要,有章必行更为重要。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对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或贯彻不力、执行不严,或有章不循、流于形式。对于规章制度的实施,既要做到重视和强调规章制度的广泛宣传,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并经常督促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统一起来。

5.1 广泛宣传

要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将有关规章制度告知于众,我馆的做法是悬挂各项规章制度,并准备编制汇编,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便于读者遵守和监督图书馆工作,使工作人员和读者明确制度的目的、意义、内容,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2 严格要求

规章制度的实施必须从严要求,使工作人员和读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应该按照规章制度去对待和处理。

5.3 督促检查

加强监督是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的保证。建立执行规章制度的检查制度,督促和引导工作人员和读者遵守规章制度。没有制度可依的监督,只能流于形式。

综上,规章制度是图书馆管理的依据和准绳,它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规章制度建设的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图书馆只有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有序运转,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各项职能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艾家凤.论图书馆法治[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4):9-10, 89.

[2] 窦潮.读者权利若干问题的法律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5, (1) :20-23.

[3] 黄卫春.论图书馆规章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0,(12) : 61-63.

[4] 李建平.对图书馆立法工作的辨证思考[J]. 图书馆学刊,2005, (3) :12-13.

图书规范管理篇7

关键词:计算机,图书馆,编目管理

 

一、管理层面

(一)质量教育工作

提高质量如同一辆前进的推车,必须在质量意识的推动和牵引下,依靠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两个轮子的共同作用才能前进。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指出:“该逞: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教育要做到经常化,而不是搞突击,赶任务,或临时抱佛脚;要经常抓,反复抓,在教育内容上要温故而知新,对编目员的态度培训要重视。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端正了,任何工作才能做好,这是一个必要前提。编目人员对质量的责任心也事关重要。只有编目人员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高度工作责任感,书目数据的质量才有保证。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是质量教育工作的核心。编目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要熟悉机读目录著录格式,还要掌握分类法、主题词表的发展情况,同时要在掌握标引规则的基础上注重分类和主题标引的一致性等等,对网上文献信息能够独立进行搜索、选择、下载并分析整理加以利用。计算机编目最大的特点是充分揭示文献,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检索点,编目工作的内容不仅是简单的分类和著录,还包括主题标引、使用规范文档、编写文摘提要等,这一切都是以编目员付出更多、更复杂的劳动为前提。而标准化、规范化更是编目工作对编目员提出的高要求牌。

(二)编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及相关支持性措施

编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就此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实际调研。论文参考。

从文献资料中发现,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有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编目工作制度,管理工作具体细致。比如海南大学图书馆自2004年7月起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任命了质量管理代表,成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确定了质量方针与目标,同时也制定了编目部的工作手册,依据1509000管理认证体系的标准,将编目部工作具体细化,主要内容包括:(l)部门工作职责;(2)人员构成;(3)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4)编目工作流程;(5)编目工作目标与检查;(6)编目相关文件和规范;(7)记录表单;(8)附件等共8部分。依据国家统一质量标准,制定统一的著录细则,使文献著录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图书编目加工的规范性文件,如:《海南大学图书馆查重工作规范》、《海南大学图书馆图书加工规范》、《海南大学图书馆索书号取号规则》、《海南大学图书馆图书著录的补充规定》等。

另外,各个图书馆对编目质量控制都采取了一定措施,基本上都有成文的编目工作制度,都重视编目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都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重视读者反馈。

衡量书目数据质量好坏不再是唯一依据—符合规则、标准,而需要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将读者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以上案例中重视读者反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

二、技术层面

我国编目规则目的或目标:“两化”和“五性”,即标准化、规范化和准确性、统一性、完整性、通用性、权威性。我们在编制书目数据时,应依据的标准有以下几方面:

著录标准化。著录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描述,书目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著录的标准化。1980年以来,我国己陆续颁布了《文献著录总则》等GB3792系列,其中有7个关于文献著录方面的国家标准。同时,与图书馆编目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标准、规则也应运而生,如《GB3259-8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2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5795-86中国标准书号》、《GB12451-90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等。1996年,文献标准化委员会又组织起草了《中国文献著录规则》。这些标准、规则对于统一中文文献著录、处理中文文献数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图书馆在文献著录时必须严格执行上述标准、规则,而且各馆还应在执行过程中制定出本馆的编目细则。

标引标准化。文献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特征的一种手段。论文参考。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结果将形成文献检索系统中两种重要的检索点。因此,标引质量的控制是文献数据标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保证文献标引标准化,首先必须保持分类体系的一致,即使在分类法统一的条件下,也应在分类标引细则上保持一致,如:①分类复分表的使用;②对丛书、多卷书的处理;③组配的级别,不同学科专业文献的标引深度;④自由词标引、增词标引的使用;⑤对于反复到馆且标引方法多种多样的某种文献规定选用统一的标引方法等。另外,采用规范化的检索词典主题词表,是提高标引质量,使整个标引标准化的基本措施。目前国内采用的《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文献主题标引的标准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在具体操作时还需要一系列的标引规则和统一的实施条例,以便标引人员共同遵守,达到一致性要求,以保证文献数据的质量。

数据格式的规范化。论文参考。从计算机联合编目、联机检索的角度看,不仅要有统一的著录标准和标引工具,还必须使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规定记录在机读载体上的记录格式,便于通讯、交换与数据质量控制。中文文献采用文化部颁布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CNMARC)。但由于各操作单位对MARC格式字段的理解、做法不一,书目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规范控制。规范控制或称权威控制,是文献著录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文献编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控制是指对录排检标目的规范、统一,其目的在于保持同一排检标目的一致性。。建立目录排检标目规范的工作,在机读编目中又称为规范文档,包括主题规范文档、名称规范文档和丛编规范文档。编目员或计算机通过查检规范文档,可对具有多种形式的事物名称进行规范,选定某个名称作为标目,从而将与该名称相关的记录集中在同一规范、标准的标目下,以保证标目的一致性、规范化,提高数据的有序性。故而,规范文档的建立是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图书馆于1997年编写了《中国机读规范格式使用手册》、《中文图书主题规范著录规则》、《中文图书名称规范数据款目著录规则》,使各图书馆在编制规范数据时有了依据。另外,北图还制作了名称规范数据库和主题规范数据库。

三、结论

领导重视、支持,保证文献源和书目数据源质量,有运行良好的编目系统,有业务交流与学习的条件与机会,有完备的参考书及广泛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渠道,工作氛围激发工作热情。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工作中去,工作中形成知识共享、不断创新的文化,最终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⑴程国平.质量管理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⑵赵晓洁.新时期图书馆编目T作的发展契机[J].前沿,2007(5):235-237

 

图书规范管理篇8

【关键词】电子信息,亲和式服务,读者

众所周知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指教师队伍、实验室建设、以及图书馆。可见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方式的重要性。在电子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遵循着“以心为本”的观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念,不断地的发展壮大,应该从内心的把高校学生放在首位,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只有亲和式的服务,才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服务。而我们应该充分的将电子信息与亲和式服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开展服务。

一、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早已经步入到了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的根本性变化。高校图书管在保留了固有的服务形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网络来开展对学生们的服务工作。所以首先我们要转换服务观念,认识到网络信息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不断地接触学习新的应用知识,掌握现代网络知识,强化工作技能,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服务于读者。其次电子信息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最大的冲击就是,内部管理由电脑自动化逐步取代了纸质管理,对于信息的采集、归纳、存储、和传播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增多了更多的信息检索途径,还简化了借还手续。

二、正确理解亲和式服务的含义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渠道,这里浩如烟海的知识对于这群学生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宝藏,所以我们对高校学生的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为每一位学生投入一份深刻的人文关怀,用真诚的服务和微小的细节来吸引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作为图书管理员我们应该用自己尽职尽责的服务和春风般的关怀来对待学生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他们,这就是我们服务的宗旨。让信任和关怀成为图书管理员与学生之间的基石。这种服务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群体,也可以构建一个温馨、儒雅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氛围。这也就达到了让读者满意、让我们拥有高质量的服务态度的双赢。这种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观点,也是图书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这种服务就是亲和式服务,它在广义上就是指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高校学生的需要为起点。就是要亲切的、和蔼的、高效的为广大学子们提供服务,要把这群孩子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亲属、家人,在与他们沟通交流中要以用平静的、和蔼的,热情的态度进行高素质的服务。亲和式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了学生们的需求和想法,更加尊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形象。

三、合理开展亲和式服务的措施

我们应该把亲和式服务规范化、制度化,让图书管理员有有据可依,才能更好的进行亲和式的服务。

(一)修改管理制度。我们应该根据现阶段的管理学和教育目标来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制度要以教育与服务为主的观念执行。一些高校关于对书籍文献的丢失,损坏的罚款和赔偿都是较为死板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我们的亲和式服务的理念。(二)制定规范的服务。我们应该把亲和式服务规范化,根据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规范、高校的校园文化来制定符合自己的图书馆的服务规范,像《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就很值得我们的借鉴,它不但简短概括了的服务的规范标准,又充分的体现了职业道德规范、图书馆环境规范、图书管理员的仪表规范、行为规范、语言规范。(三)改善图书馆的环境。我们首先应该要保持图书馆的内在环境,一定要时刻保持空气的流动清新、光线的充足、整体环境的优雅、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用清新的绿色植物进行装饰。作为一个在学校的公共场所,我们必须要设置应有的无障碍服务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残疾人专用洗手间、残障人专用座椅、专用设备等。

四、提高综合素质

对于图书管理的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我们图书管理员也就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员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更像是网络信息知识的缔造者、传递者、管理者、是学生们在网络信息中的引导者。所以,这对我们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上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的综合能力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为了让高校学生们更好的享受亲和式服务,所以这也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点。作为新型的图书管理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应该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观点,在工作中时刻为了高校学生这一服务群体的出发点为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信息观念,要不断的增加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发掘能力、区别能力,不断的充实自己。其次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就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会在无形之中不断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行为,想法。

(二)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作为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学生们服务。我们可以组织各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交流、参观、考察,大家互相交流有效的合理的工作方式。我们应该密切的关注图书管理事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合理的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的目的。这些方法方式都是图书管理员在电子信息时代做好亲和式服务的重要保障。

总结语: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本质就是“服务”,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顺应时展的亲和式服务。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观点、内容上不断的创新,才能为高校学生们提供更加细致的、高效率的服务。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本身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萍.信息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读者(J).鄂州职业大学图书馆.2014

[2]刘素娟.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网络科技时代.2008.(2).

上一篇: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范文 下一篇: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