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43

后现代精神分析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第三个是性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性学研究开始起步。弗洛伊德的著作、概念、观点被作为重要的性学资料加以研究和传播,一些性学专家也经常以谈论弗洛伊德来显示知识渊博。虽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大量讨论性的问题,但是要真正科学地说明精神分析学说对于性学的意义,中国的性学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2

【关键词】 阿立哌唑;氯氮平;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47-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传统药物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多年来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有研究发现[1-2],抗精神病药物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出现异常,患者罹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加大。本文就我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对阿立哌唑和氯氮平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7.7±4.2)岁;将所有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每组各30例;选取时所有患者影响糖脂代谢的因素均正常,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开始均从小剂量给予抗精神病药,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加大剂量,分别采用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其中阿立哌唑组给药量为10-50mg/d,初始剂量为5mg/d,并在2周内增加至20-30mg/d,用药平均剂量为(22.1±5.7)mg/d,疗程12周;氯氮平组给药量200-500mg/d,初始剂量为30mg/d,平均剂量为(317.42±39.47)mg/d,疗程为12周。所有患者统一饮食,并且在治疗期间严禁使用其他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

1.3 疗效评价 血脂分析:包括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餐后2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清晨采空腹或餐后两小时的静脉血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检测数据以χ±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在P﹤0.05下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阿立哌唑组的糖脂分析 阿立哌唑治疗前后TC和T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和2hPG在治疗前后差异极显著(P

2.2 氮平治组的糖脂分析 氯氮平治疗前后2hPG和TG差异显著(P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若长期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则其罹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基于该原因,后来人们研制出了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依然不能忽略该类药物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3]。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后,阿立哌唑和氯氮平组的FBG和2hPG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P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或氯氮平后,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糖代谢和脂代谢障碍,其中阿立哌唑则对脂代谢的影响轻微。建议临床应用时,对具高血脂和糖尿病风险的患者,尽量选用对糖脂代谢影响相对较小的阿立哌唑治疗。

参考文献

[1] 朱银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127-128.

[2] 韩惠芬.3种二代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本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9):1379-1380.

[3] 白锦波,黄海燕,陶世武.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8-10.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3

艺术批评对于当代艺术批评而言,其理论根据和方法来源脱离不了对当代艺术创作以及对当代人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这些思想流派的主要源流是西方启蒙主义兴起后产生的两大思潮,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前者以人为本,强化了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后者偏重于理性,希望用科学逻辑来认识世界、解释规律。现代性是伴随二元对立产生的,如康德的优美与崇高的对立;尼采“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对立等,在这种对立矛盾中,人开始发现自身主体性的价值,从对客体的崇拜与再现回到对主体性的反思与表现,艺术在其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媒介,审美思想的变化也表明人在不断寻找本源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艺术批评思路正是在这样的美学思想变化下,不断调整和改变的结果,将审美活动本身变成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特征

进入20世纪后,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将“表现”作为一个起点,以对客体世界的无视、否定和人类主体性的凸显为核心。艺术的方式不再是对一个客观的自然对象的模仿,而是主体独立创造或构成形式的呈现。艺术与审美获得独有的根基和独立的形式,不再凭借外部的权威(自然、神性、集体)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浪漫主义的从主观性向主体性的转化使艺术成为生命实体,从而去寻找自我存在的方式。这种以生命主体为哲学根基的美学思想――如从狄尔泰、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到伯格森的绵延说和创化论、沃林格的抽象艺术意志论,再到克罗齐“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的理论和佛洛伊德本我与潜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等,均将生命本身的原创力(originality)放到艺术创作的核心,把艺术视为生命本身的同一性活动,是生命的升华。

现代主义美学分为两个交叉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确立“表现”作为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内在原则,回答了“‘表现’原则所依据的本源是什么”的命题,其所涉及理论包括移情说、生命哲学美学、抽象艺术意志理论、精神分析美学、直觉表现说等;第二阶段,确立了“表现”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回答了“艺术最终实现什么”的命题,其所涉及理论包括克莱夫?贝尔的艺术论、英美新批评派文本理论、完形心理美学、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形式哲学美学等。延续形式美学与实证美学同唯意志论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分离出形式结构与人文社会两条泾渭分明的理论流向,也出现精神心理这样从实证走向对非理性的讨论的思想线索。

精神分析美学及其代表人物

走得更远、影响更深的是精神分析美学,它分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荣格等的精神分析以及拉康和德勒兹为代表的后精神分析?筛鼋锥巍G罢呷妨⒘宋抟馐对谌说木?神构架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对无意识精神架构与诸多外在因素的关系的分析,向其他人文社会领域辐射;后者把结构语言学和解构主义引入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具后现代性质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从研究方法上借助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具有实证科学主义的一些特征,它和医学及生物学的原则有所交叉,但当其跨入纯粹的精神和文化的领域时,就不得不与实证科学的精神发生分离,而成为披着科学和美学外衣的表现主义理论。

在回答“表现”的本源的问题上,从实验心理学出发的精神――心理批评思路,如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由视觉审美心理为一种器官运动的内模仿理论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得出美不可能是客观的而是存在于观照者心灵与观照对象发生的共鸣时的结论,故而审美观照应是一种主观活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在美与性快感的结合上承袭了尼采的一些思路,他认为性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和社会的成就具有最大贡献。其后,弗洛伊德用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①的结构替代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结构。本我是被压抑的原始本能,相当于潜意识。超我是幼年时由对父亲或是母亲的自居作用生成的理想自我和良心,为自我建立好坏、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社会的理想与价值观也是由超我传递到后代。自我在本我之上、超我之下,其任务就是把外部世界的影响施加到本我之上,并试图以现实原则取代本我中的快乐原则,其功能就是自我保护。对本我的压抑就是通过对自我的控制来实现的。在这一结构中,每一方面都具有自主的人格,本我虽具有本源性,但自我取代了它成为中心。从某种程度而言,弗洛伊德将压抑合法化,被压抑的力的能量成了文化、艺术等创造性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文化的改造和发展来源于不断出现的个人为公共利益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这种促使本能冲动舍弃直接获得满足的目标,转向其他更为高尚的社会目标的状态,弗洛伊德称为升华,并认为艺术和审美就是通过压抑获得的动力。自主性无意识成了艺术创作的本源,创作主体不再是具有意识的作者,作者自身只是受无意识力量左右的被动工具。在这种无意识的自主状态下,艺术创作就是古代神话运作中的“神性的迷狂”,弗洛伊德将这种“神性的迷狂”视为一种最高的创造力。他认为,幻想是本能或者无意识领域所保留的对付压抑和痛苦的有效特权。幻想被艺术家所拥有,是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内容。在普通人那里,它则以梦(白日梦和夜梦)的形式出现。弗洛伊德把艺术创作与梦、游戏联系起来,对儿童就是游戏,对成人则是幻想。艺术家与作家的敏锐知觉能帮助他们透视他人的潜在情感,揭露其潜意识心灵,而他们仍要对幻想加以美学规约,这样或许将减弱其表现无意识的力度,但允许在艺术中出现本能的越轨表现。可见,无意识的自主性和其自行对于对象的创造才是精神分析美学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真正内在动力和根基。

弗洛伊德将审美和艺术置于非理性的本能之下,摆脱了道德和理性的束缚,将叔本华、尼采的非理性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同弗洛伊德一样,给予无意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不同的是他对形而上的本体不感兴趣,认为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限制了力比多(libido)的概念范围,而将历史文化传承和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纳入观察视野,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这是比“个人无意识”更深的层次,并来自先天的存在。荣格认为原始人将心理活动“客体化”,诞生了“集体无意识”,这个过程是集体的、客观的、历史的。他强调集体无意识是超越个体的,是具有本体意义的先验存在的心理存在,它也像意识一样有知觉、感受和思维,也同样具有目的和直觉。荣格同时提出了“原型”的概念,认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深层心理结构,其呈现或者存在形式就是“原型”(archetype)或者“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他的原型概念受宗教和哲学两方面启发,如宗教讲上帝造人,上帝即为人的原型;柏拉图讲,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理式仿造而成的,理式即为万物原型。荣格就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如果换句话说,也就是‘本能行为的模式’。”②他归结出原型的三个特点:①原型具有自主性;②它不断从隐匿中复合并不断重复;③它被激发后具有强制性。为了说明原型的概念,荣格把神话研究中的“母题”关联起来,他认为神话、传说、宗教圣迹、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自画像。他指出,梦是我们象征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③无意识不会以理性语言来描述自己,只有用象征的言语来言说;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各自有不同的象征语言,后者意义更为深广;所有原型都是真正、真实的象征,无法用符号和语言彻底翻译和描述,它们含糊暧昧、不可穷尽。荣格对象征的理论分析,改变了象征只是作为修辞学范畴的历史,扩展了审美和艺术活动的认识,并由此发展了原型批评的理论。

荣格在谈到集体无意识对艺术和审美活动发生作用时,选用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为例。他认为,当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在诗人或艺术家的无意识世界里被激活时,它们就构成一种有自身生命的东西,这就是“自主情结”(autonomous complex)。它是艺术家心里分离出的一部分,在意识之外,即可表现为对意识活动的干扰,又可表现出一种权威性,驯服自我去完成它所设定的目标。

荣格还从精神分析角度将艺术家分为外倾性和内倾性两类,进而把艺术创作分为心理学型和幻觉型两类。按照荣格的解释,心理学型的创作类型主要局限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可以被意识所理解;幻觉型的艺术则针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构成的艺术领域,其不依照日常经验,超越人的情感和理解范围。心理学型和幻?X型艺术创作的划分正是理性与非理性审美意识的分野,凸显了现代艺术转型期的审美变化。

雅克?拉康(Jaques Lacan)是继弗洛伊德和荣格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他认为精神分析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是以结构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化――符号阐释学,这是他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别。拉康通过人对追逐镜像的幻觉和“能指覆盖所指”命运的揭示,为后现代的思想注入悲剧和虚无的底蕴,以符号秩序、想象秩序和真实三方面构成的人类存在之境,隐含着人类面对现代社会困局的某种启示。

精神分析美学对艺术批评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与荣格对语言隐喻、符号象征背后隐藏的本能冲动的揭示,成为“语言转向”的一条路径,影响到其后的艺术批评及思想理论。在受形式美学和实证美学影响产生的形式――结构思想路线中,更是将形式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加以研究和考查,摈弃传统批评中的形式与内容二元论的思路,将艺术批评从社会历史的外在性转向文学艺术的内在性。在这一线索下,影响了从现代转向后现代时期的形式艺术论、文本美学、结构语言学、新批评理论、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等艺术批评及其理论思潮。“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先决”“艺术即媒介”等著名的批评学说在此基础上依次出现,构成了从现代到当代的美学流派百家争鸣的格局,精神美学分析成为20世纪重要的批评理论及方法的基础,对西方和中国艺术批评的体系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注释:

①弗洛伊德著,傅雅芳译:《文明及其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页。

②荣格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96页。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4

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入门》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电影就像是与精神分析直接对应的文化形式”,这注定了它们的形影相随。精神分析学说让人类首次明确认识并肯定潜意识和本能在人类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为现代派艺术家们扬起一面大旗,他们据此开始努力向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进军。

当一战的硝烟散去,伤痕累累的欧洲大陆似乎开启了一道黑暗的闸门,“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都开始以10年前无法想象的残暴为素材创作新世界。似乎弗洛伊德所提过的心理黑暗面开始成真,依据他的理论衍生出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在欧洲成为新的震撼。”对新一代的艺术家而言,弗洛伊德对艺术创作的判断成为金科玉律,非理性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驰骋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从一开始,那些先锋派艺术家就认识到电影跟超现实主义天然的亲近性,人类的潜意识和梦境,在电影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中如鱼得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

1928年,法国导演谢尔曼·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表现一位性压抑者的幻象,把弗洛伊德提出的梦的象征意义直接转变成为可见的影像;1929年,布努埃尔和达利合作导演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一条安达鲁狗》,以荒诞怪异的视觉形象,首次将人类的梦境曝光在胶片上。在这场风起云涌的艺术革命中,电影创作者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不断扩大自己的表现疆域,埋藏已久的人类内心世界开始大张旗鼓地在银幕上释放。德国的弗里茨·朗、茂瑙,英国的希区柯克、苏联的爱森斯坦、杜甫仁科等人,都在尝试用电影表现潜意识,人类的视觉经验在这一时期呈现爆炸式增长,为视觉艺术翻开了新的篇章。

“电影界的弗洛伊德”希区柯克,在他还是个瘦子的时候,就因受到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尝试在自己的影片中表现潜意识。30年代来到好莱坞,他用《爱德华大夫》为精神分析题材电影开天辟地,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仍是讲授精神分析学说的最佳辅助教材。《爱德华大夫》的开拓性意义在于首次把精神分析引入通俗叙事,从此,那些以性,悬念,凶杀为卖点的肤浅故事,开始拥有更完备的叙事逻辑,其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也开始具备更严谨的心理依据,从此,电影与精神病结下不解之缘,各类心理医生和精神病人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大银幕之旅。《沉默的羔羊》、《钢琴教师》、《本能》、《黑天鹅》??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传承衣钵。

影响和革新仍在继续。60年代的新浪潮运动中,伯格曼和《野草莓》,阿伦·雷乃和《广岛之恋》,费里尼和《八部半》??这批天才导演接过20年代先锋派艺术家的火种,把梦境和潜意识提升为整个电影故事的有机构成,这批意识流作品宣告着电影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也宣告这市井的杂耍亦能登鼎艺术的殿堂。在将近半个世纪后,远在东方的黑泽明再次复制他们的模式,用《梦》中的八个梦境呈现了自己的一生。

电影,这天生的色情和暴力的最佳载体,从诞生伊始就容易背负上道德苛责的包袱。而弗洛伊德的学说首次肯定了人类意识深处存在的本能冲动,他认为死亡本能和性本能是人类一切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基础,这一学说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两把钥匙。于是,20世纪的艺术家们对性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宽容。诸如《发条橙》、《感官王国》等影史杰作,通过对暴力或者的描述,超越暴力和色情本身,相反以这种直接的方式开掘进入前人从未触及的人性深处,把深刻的社会和人性命题引入电影,轻易就甩掉了道德的嫌疑和包袱,并成为解读人类心灵和行为的关键因素。

弗洛伊德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经历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洗礼,人类得以更科学和理性的看待自身行为,本能冲动被投以更多人道的目光。艺术创作在经历了精神分析的洗礼后,更真切的进入了人类的内心和潜意识活动。而电影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精神分析既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刺激电影人的想象力,同时,电影也让精神分析学说以一种通俗易懂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5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中国当代油画 影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极具建树而又备受科学界的争议。它不仅作为一种心理学派对心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里,特别是在美国,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一般意识形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而且对宗教、伦理学、历史学有深远的影响,而《图腾与禁忌》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代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及艺术观:艺术本身是在某些受压抑的迫切需要的推动下创造出来的;是某些无意识冲动的升华;是得不到满足而转入其他排遣途径的性能量的创造物。艺术是被压抑的本能升华的结果,是无意识的象征表现,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提倡无意识和幻想。

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始终贯穿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中。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像精神病患者那样,从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钻进自己个人的世界中。艺术家的创作,是“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尽管弗洛伊德的这些思想自成系统、基础坚实,没有充足而严密的科学证明,但他仍然受到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盛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近现代艺术影响非常大:首先体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反对一切(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这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让人内心不安有极大的关系。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人“无意识冲动”、“性本能”的直接产物,再是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无不渗透其中。在二十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艺术家们通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高度认可,来进行自我表述的精神创作;虽然现代派美术最终走向了极端表现主义,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接受理解范围,但其透视出在理蔽下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活动,从而反映出弗洛伊德学说核心思想“性本能”或是“无意识冲动”对艺术家创作的绝对影响力。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在西方绘画界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深刻影响时,中国油画尤其是当代油画受其影响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当代油画现状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在早期的完全模仿西方再到通过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立足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现实情境去进行新的创造。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行为的最终力量是感性因素,对于个体的社会生存而言,主观决定客观。一种被之称为“力比多”的因素,即性本能欲望是一切个体欲望的基础,而欲望决定了自我的主观行为的发展轨迹。在《文明与缺憾》一书中,弗洛伊德指出:“社会的运转机制是与人的欲望相对立的,社会文明是在压抑本能欲望的同时才能保证群体的利益,社会文明的发展压抑了个体的幸福感。而个体生存讲求快乐原则,真正的快乐又主要是指无意识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等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85新艺术思潮”时期,以由国际青年组织委员会主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为开端,开始了中国审视艺术行为根源的最初探讨。展览中的作品虽然并不成熟,但从中能够发现作者接受了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们试图从作品中表现人对自我意识、自我存在的思辨。在当时他们的观念是现代的,这一批被称为“新生代”艺术家以超前个人艺术形式表现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自我压抑而又喷薄欲出的精神状态。在这里,个性化的艺术行为方式既是追寻“本我”一种表现,又反映了艺术家对“超我”的无意识追求。“新生代”艺术的出现对中国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次展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张群、孟禄丁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新表现主义在中国形式多样化,作品精神也各具特色,中国表现性艺术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对成熟与老练的辉煌期。中国社会的大变迁让艺术家们更关注自己的切身经验,这使得他们更注重表现个人化的题材,其作品从表面上看极其客观,但本质上是一种超越了客观的主观再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说)。其根本上是对列宁主义当中“艺术的作用是服务于无产阶级人民”这一艺术价值观的反叛,更关注自我的切身经验。这不仅使得自我的现代题材取代了说教的历史题材,而且使得艺术行为表现为更加裸的直白,而非一种遭受社会压抑状态下的抒情、隐晦的比喻象征。最突出的有毛焰、王玉平、申玲、陈曦、阎平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明显看得出新表现主义的痕迹,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潜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注重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如毛焰的作品就吸收了一些西方表现主义大师的一些画法,他通过写实的形象表现了人的精神,仍然是痛苦、压抑和迷惘的状态。上世纪九十年代,毛焰以身边朋友、居于南京的文人等,创作了大量的肖像作品。从苏童、韩东的肖像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社会文化形态下某一群落的代表,而是具备个人意志的面孔。尽管、作品中的两位职业特征过于明确,但已经不再是“杂取种种人,择而取之”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二十世纪末新世纪初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二十世纪末到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后,艺术文化发展的滞后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矛盾更加激化。同时全国各地的艺术基地应运而生,各种画廊、画家村蓬勃发展,如北京的798、通县画家村等发展得如火如荼。油画创作更为自由化,艺术家思想彻底解放出来,更是关注、尊重自己潜意识的需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及符号学等学术观念。艺术家改变了以代表社会共通审美能力及审美取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改变了艺术服务于大众这种孤立的局面,彻底结束了新中国早期把艺术行为作为政治宣传或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指引的工具,也从艺术创作动力的思维根源角度重新进行了探讨,认为艺术创作主要是原始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和情感在起作用。艺术家们间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没有减弱反而增加了,即艺术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就是要挣脱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文化经验,寻求一种新的自由情感与精神上的舒展。“从灵魂深处发出尖叫,整个时代变成了一声奇异刺耳的呼嚎,艺术也在尖叫,尖叫着进入内心,为心灵而尖叫,这应该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就应是受内心需要驱遣的创作者。甚至是幻觉、梦境、错觉、扭曲”。(奥地利的霍尔曼・巴尔的论述)这被当代艺术家们所推崇。艺术家的油画创作因此而显得个性张扬,其表现形式与材料运用方面也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高娴.幽闭者的呐喊――蒙克绘画的创作心理阐释.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6

摘要:本文先简述述弗洛伊德生平及著作、主要贡献,进一步探讨精神分析法,主要有无意识本能说,恋母情结及梦的释义三方面,最后对其作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价

一、弗洛伊德

1.生平及著作。

西格雷蒙・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出身于莫拉维亚的弗莱堡,父亲是善良乐观的呢绒商,4岁全家迁居维也纳,弗洛伊德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学习,工作,做医生,从事精神病研究和写作。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劳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记录了他在精神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其后,分别出版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1904),《作家与白日梦》(1908)等著作。这些著作拥有极大的启发性,为许多学科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2.主要贡献。

弗洛伊德主要贡献是对无意识的深层阐释。在朱立元看来,“就是对个体无意识心理结构的揭示,把人的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力量源泉归结为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无意识本能,从个体“单子”这个微观的角度对人作了深刻的研究,触及到了人内心的隐秘世界,揭示了个体行为在个体自身身上的某些深层原因,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二、精神分析法

1.无意识本能说。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三层: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无意识永远在骚动,试图进入意识层,但受到前意识层的检查;前意识是调节无意识与意识的检查机制,可以使无意识进入意识,更多的是阻止、控制无意识,使之被压抑在意识与前意识之下;意识则是人可以察觉、感知自我与外界的心理活动,处在心理结构表层。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性本能(力比多),是人行为的力量源泉。

相应地,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层。本我存储本能,是各种本能的驱动之源,遵循快乐原则;超我是人的良心和社会律令,阻止本能的直接发泄,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居中,起协调平衡二者作用,遵循现实原则。

本能说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而把文学艺术的创造理解为转移和升华的途径,则是有泛性论嫌疑。弗洛伊德提出“一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并认为“无意识和性本能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净化和升华”,“许多艺术作品都是“求看和被求看”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在弗洛伊德看来,控制人类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

2.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据俄狄浦斯王传说,及同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其整个精神分析学美学重要一种。恋母情结与上述和无意识关系密切,即男孩的性冲动指向母亲,进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产生一种弑父娶母的隐秘欲望。相对应,女孩的性冲动指向父亲,进而嫉恨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弑母嫁父的隐秘欲望,即恋父情节。

弗洛伊德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两部名剧,证明了恋母情结的存在,也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析论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样式。他提出疑问即“为什么俄狄浦斯王悲剧可以感动那么多人?”在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命运悲剧下神力导致的,也不是性格悲剧下人力导致的,而是人的恋母情结这一心理机制导致的:剧中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们心中的隐秘欲望、我们童年世代的愿望;但俄狄浦斯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一如他当时发下的誓言一般,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幸运很多,既实现愿望,又不受惩罚。观众在心底引起足够的恐惧与怜悯,达到了悲剧的效果。而哈姆雷特在为父报仇过程中,表现出的优柔寡断,与其说是其性格特点,不如看作是哈姆雷特对这样一个实现了自己隐秘欲望的人的复杂感情,道义上讲,为父报仇刻不容缓,可心理层面上,叔父扮演了自己曾想扮演的角色,杀害叔父等于完全否定了自己,而要一个人完全地否定自己很难。

3.梦的释义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完成。在弗洛伊德眼中,梦并非是无意义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指代意义。有点类似中国的周公解梦,在其精神分析学体系里,对梦有众多的解释。通过对自我剖析,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研究,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的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也发现患者最终被压抑的欲望。进而指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欲望、(经过改装的)达成,包含了三层意蕴:梦是欲望的达成;此愿望是受到压抑的;此愿望是经过改装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层次,即显梦和隐梦。显梦代表梦的表层意义,是明言的意识;而隐梦代表梦的深层意义,是隐言的无意识。显梦是浅表性的东西,没有过多的实质意义,而隐梦具有本质意义,但隐藏于显梦之中。无意识通过凝缩、移置、再现和再度修饰四步来完成梦的伪装与改造,最后在梦中达成愿望。

三、评价

1.积极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美学理论,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开辟了转向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传记作家这样说到,“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学的内容,简直无法把握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甚至有人将世界分为有弗洛伊德的时代和没有弗洛伊德的时代,把他和马克思、尼采一起并称为现代世界的三大思想家。这一学说超越了心理科学的理论界限,在20世纪初诞生后,迅速传播,影响全世界,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学、神话学、民俗学、文学和文学历史领域,为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评论的心理分析提供了思想要素和方法。

2.局限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美学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糟粕。一是对于恋母情结的过度推崇,对文本进行牵强附会地联系分析;二是泛性论学说,将一切艺术创作归结为性本能冲动,用李斯托威尔的话讲,便是“把一种正确的理论夸张到接近绝对色情狂的地步”,否认了艺术创作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映,有唯心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程孟辉.《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西・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廖运范译.东方出版社.2005.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7

[关键词] 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合并症;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b)-150-02

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时,常表现为发病隐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因而对尿毒症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若能够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恰当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1]。本文就我科2006年3月~2008年9月收治的34例尿毒症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

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8年9月我科共收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尿毒症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平均(45±27)岁;病程0.5~12.0年,平均(3.8±1.2)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6例,药物性肾损害3例,梗阻性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多囊肾1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①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既往无神经及精神病史;②在肾功能不全期间出现精神症状;③排除脑血管疾病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①精神障碍型: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抑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思维混乱、幻觉、幻听、定向力减退、多语、妄想狂等,本组有20例(58.8%)。②意识障碍型:主要表现为嗜睡或昏睡、谵妄、昏迷、失眠、感知障碍、重复摸索动作、多灶性肌痉挛、手足抽搐、癫发作、偏瘫等,本组有14例(41.2%)。

2.2 实验室检查

血尿素氮为15.1~30.6 mmol/L者34例(100.0%),血肌酐为700~2 216 μmol/L者34例(100.0%)、血钠

2.3 疗效及转归

34例患者中,20例(58.8%)经加强透析及针对性药物治疗症状得到缓解,预后较好,未复发;5例(14.7%)出现严重精神异常,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充分透析症状逐渐好转;2例(5.9%)经肾移植后精神行为转为正常;4例(11.8%)停用抗感染药物头孢吡肟及加强透析后症状消失;2例(5.9%)因病情加剧、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死亡;1例(2.9%)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规律透析治疗自动出院。

3 讨论

3.1 尿毒症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及精神紊乱者的比例可达65%以上,但其病变性质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者的脑部病理表现主要为神经元肿胀、溃变等急性病变与神经元固缩、核仁消失等慢性病变共存[2]。尽管近年来透析和肾移植技术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延长了存活时间,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较难改善,因而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大难题;而对尿毒症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若能够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恰当治疗,则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分析

3.2.1 透析不充分和毒素潴留毒素潴留可以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及精神紊乱,现已有多种尿毒症毒素被证实与尿毒症脑病有关,如酚类与患者意识障碍有关;甲基胍与运动失调、痉挛、嗜睡、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有关;胍基琥珀酸可抑制大脑组织转酮酶活性,从而引起脑内代谢紊乱。本组有31例(91.2%)患者经给予积极的透析治疗,尿素氮及肌酐下降,毒素蓄积减轻,神经、精神症状得以改善。

3.2.2 代谢紊乱低钠血症可产生脑水肿,从而出现明显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表现;高钾血症可致脑水肿及昏迷加重;而低钙血症时增加了神经、肌肉的应激兴奋性[3]。此外,甲状旁腺素及细胞内钙离子增多也与尿毒症脑病有关。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后,症状有所减轻。

3.2.3 急性脑血管意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及脂类代谢紊乱,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发脑梗死、脑出血等,从而发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3.2.4 药物副作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抵抗力差,易并发感染及出现各种并发症,因而使用药物较多,故也容易因药物副作用致神经、精神症状。本组有4例因并发感染应用头孢吡肟针,2 g/d静注,用药2~3 d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停用该药并加强透析后症状消失。有文献报道,头孢吡肟可在尿毒症患者体内积蓄而导致神经、精神异常[4],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最早、最显著的表现是躁动或四肢不自主颤抖,但大多数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3.2.5 失衡综合征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组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总称[5],可表现为无力、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和全身抽搐等一系列症状,其原因是透析时尿素等物质降低过快,导致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失衡,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

3.2.6 心理、社会及应激因素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也可由沉重的精神、心理压力所引起,如死亡威胁、被迫治疗、生活限制、经济困难等。本组有5例患者经配合心理指导和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

3.3 尿毒症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特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且相互重叠,患者既可仅有某个单一症状,也可同时有几种症状并存,而且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和进展速度不成比例。因此恰当、适时的检查、及时发现并作出诊断、积极予以治疗尤为重要。神经系统检查虽无特异性,但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仍有帮助;此外,颅脑CT检查亦可作为尿毒症性脑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排除急性脑卒中的可能。

总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的神经、精神症状系由多因素所致,临床上应给予积极的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早期实施充分的透析治疗,以减少尿毒症性脑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红浪,季大玺.尿毒症脑病[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14(6):171-174.

[2]崔晓英,张旭,刘顺敏,等.尿毒症精神神经症状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5,38(11):426.

[3]赵凤梅,陈建荣.电解质紊乱在尿毒症脑病中的作用[J].内科急危重病杂志,2000,4(6):189.

[4]辛小娟,袁,黄文祥,等.国产与进口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120例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5):339-342.

[5]李莉,孙世澜.尿毒症性脑病与透析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内科急危重病杂志,2000,4(6):220.

后现代精神分析篇8

[关键词]意识流;内心独白;无意识

吉弗里・诺威尔・史密斯提到:“精神分析学的艺术研究与精神分析学同时产生,而且毫无疑问,在某种形式上它的存在比精神分析学本身(不论是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作为一门治疗术)还要早得多。”。电影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联系,也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美国的路易斯・詹恩尼提在《理解电影》一书中对电影理论进行了划分:现实主义电影理论、表现主义电影理沦、马克思主义电影理论、当代(综合性)电影理论。在分析当代电影理论时,作者指出:当代电影理论是经常要涉及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与荣格等一些具有创新的思想家的观点的。詹恩尼提的看法亦代表西方一些艺术理论家、电影理论家的看法。尽管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具体的结论上、阐述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的思想,要想理解20世纪的电影艺术恐怕不大可能。

《广岛之恋》在1959年5月的第12届戛纳电影节上轰动了整个西方影坛,这部被称为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划时代的里程碑的电影,《广岛之恋》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但影片以其令人震惊的表现手法,与新小说派的紧密联结,启发和开创了现代电影。欧文・豪强调指出:“主观意识成了现代主义观的典型条件”,现代主义实现了创作主题从外走向内的转变,自我、内心世界成了现代主义的中心。影片不同于传统电影那样有着直白单一的主题,而是充满了暖昧多义的意义:“爱情与遗忘”“战争与毁灭”“理智与情感”等等都可以在片中找到根据。同时,由于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被完整地从文学借鉴到电影当中,并且贯穿影片始终,决定了影片呈现顺序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因果和情节,而是人的无法控制的下意识的涌现。正因为如此,也使得大多数观众觉得晦涩难懂。

《广岛之恋》由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无疑成为左岸派作家电影的代表作。左岸派与文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当时盛行的“新小说”派作家其一大部分即是“左岸派”的成员。如“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玛格丽特・杜拉斯。“新小说”派作家给“左岸派”电影带来了强烈的文学风格,因而“左岸派”电影又被称为“作家电影”。“作家电影”一词广义上具有双重含义,其一,它意味着影片的导演即是影片的创作者,影片必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二,影片的剧本摒弃改编名著,而是只拍为电影原创的剧本,其中一大部分是文学家为电影创作的剧本,影片中许多表现手法因而来源于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

意识流文学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的一个流派,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猛发展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曾风靡欧美文学界。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意识流”这一术语。后来,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又加以发挥:“意识本身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片断。像‘锁链’或‘系列’之类字眼,不足以描述它最初呈现的状态。它并非被连接起来的东西;它是流动着的。‘河’或‘流’乃是最能逼真地描述它的比喻。今后我们提到它时,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詹姆斯把意识看成一股连续不断的“流”,清醒的意识只不过是这“流”中的一小段;意识活动之所以具有统一性,是因为任何意识总是一种个人意识,或者说它总是某个自我的组成部分。詹姆逊认为,“即使是在存在时间间隙的地方,其后的意识也感觉到好像它与这之前的意识同出一处,它是同一个自我的一部分。”“记忆、思想和感情存在于最初意识之外的这一发现,是自我从事心理学研究以来,该项科学前进中的最重要的一步。”威廉・詹姆逊的意识流这个术语,虽然蕴涵着流动性、方向性、连续性、整体性等内涵,但还是代表着一个比较单纯的概念。

杜拉斯和阿伦-雷乃都是法国左岸派的主要成员,但是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而是自称“内心的现实主义”。既然是“内心现实主义”,就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有所区别,由此便派生出它与众不同的特点来。他们拍摄的影片注重探索人的内心意识,并且使用大量现代色彩十分浓郁的时空倒错的“意识流”手法。雷乃将摄影机的镜头深入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从而将电影带入了另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开拓了现代电影的表现时空,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广岛之恋》是电影的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影片多层面的主题加上情节的淡化,人物性格的不确定呈现;不完整的矛盾冲突以及影片所营造出的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回忆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等之间既模棱两可又纠缠不清。在叙事上,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进一步强化了整部影片的风格。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剧本作者杜拉斯这样说:“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也说不了。真的,正是因为无能为力,才有了这部电影。”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展开精神分析,一直是杜拉斯的拿手好戏,据说她经常阅读弗洛伊德的《释梦》,与拉康更是老朋友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意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一词……最初指一种治疗方法,现在却成了一门科学的名称,即关于无意识过程的科学。”。“精神分析的这些令人不愉快的第一个断言,就是肯定精神分析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认可无意识的过程,你们就已经为世界和科学的一个决定性的新倾向铺平了道路。”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着重研究无意识的“存在及其在梦境、症状、性格和一切象征性产物中的各种表现。”这就扩展了意识流这个术语的内涵,它不是代表单一层次的意识活动,而是代表多层次复合的意识活动。霍夫曼曾说过:“虽然意识流小说早在弗洛伊德有关梦的著作或其后有关无意识的描述之前就存在了,但是,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促成了一种最初有限的形式的变体。”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意识流小说作家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看法。美国评论家弗里德曼甚至认为,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方式类同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过程。意识流作家强调通过内心独白着力表现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的那一部分,按照它们的原始的状态不加保留地传达给读者。

既然是要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广岛之恋》就少不了直接的内心独白。在影片的这一部分:广岛,另一 个异国男子却使她深深地陷入痛苦的追忆之中。酒,不能实现的爱情,即将到来的离别,广岛的惨剧,她个人的痛苦……一切都混淆在一起了。她把今日的他,当成昔日的他,向他倾诉当时发生的一切,歇斯底里地喃喃自浯。这时,内韦尔的复活使她既加强了眼前对日本人的情感,又预示着面临不能忘掉的痛苦。而要离开日本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于是内心独白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时影片不仅有大的框架的规范,而且有明显的外在动作诱导,让观众去感受其内心活动的来龙去脉。内心独白之前,她在街上走得很怏。回到旅馆,上楼,下去,又上楼,等等。然后在房间里果定了。下意识地走到洗脸盆前,往脸上撩了些水。这些内心独白是意识流,有许多的无意识和自觉意识一起在那里流动……

杜拉斯在其剧本中自觉地以创新精神作为出发点来进行艺术构思,优美的画外解说与抒情的语调给影片带来了浓郁的文学色彩,直接内心独白通常用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称(角度、视点)。但是她在《广岛之恋》中的第五部中的这段内心独白却是多种叙述人称混杂在一起,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转换、跳动。

她:你以为你知道,不,你不知道。

在内韦尔,在她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德国情人……

我们要到巴伐利亚去,亲爱的,我们要在那儿结婚。

她从来没有去成巴伐利亚。

(照镜子)

我倒要看看没有到过巴伐利亚的人谁敢对她谈论爱情。

你还没有完全死。

我把我们的故事告诉别人了。

我今天晚上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对你是不忠实的。

我把我们的故事告诉他了。

你看,这是一个可以告诉别人的故事。

十四年了,我没有再尝到……不能实现的爱情的味道。

自从内韦尔以后。

看我怎样正在忘掉你……

看我怎样已经忘掉了你。

看看我呀。

运用意识流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最直接原凶在于作家经常表现的并不是人物的显意识,而是其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而后两种意识活动本身就缺乏基本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因而作者自然不能人为地对其进行加工和扭曲。这段内心独白,有的实指;有的泛指;有的把自己超脱出来,“我”成了“她”;有的为了加重评论的力量,客体的“我”再不是主体的“我”;有的是自己说给自己昕。此后的几段内心独自也都是意识流。

视点是意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体现,《广岛之恋》中内心独自的视点如此频繁地转换,成了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意识流作家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写作。但是,其实严格说来,自由联想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流创作方法,而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得以展开的一种内在途径。人物的意识活动一般来说是从对于外在世界的感受和印象出发的,而在产生了这些印象之后,人物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联想活动。自由联想乃是人物意识流程的一个必然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由联想除了能够成功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外,在艺术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这表现在它有效地打破原有的时空界限或者顺序,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交织和穿插在一起,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叙事方法的局限,成功地营造出意识活动所具有的真实的时间结构。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过程范文 下一篇:改革课程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