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31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1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教育观念

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入手,要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完善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实行教学改革。本文对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和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1]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二、教师的角色转换

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因此原来的教师专业结构需要接受新课程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的特殊要求。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面临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

首先,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的教学模式,给教师造成了渴望了解新知识达的强烈动机;同时,课程改革以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这推动着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素质。

其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课程改革要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再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途径是在职进修,教师一般不存在很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

因此,教师没有相应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却是一些非常规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这些途径是学校为了自身发展和教师个人的需求而采取的一些应对改革的措施。课程改革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其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动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因此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增强课程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知识,重新看待学生,重新发现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主体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这实质上基于一种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学艺结合”,但是也要避免学生丧志。 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不感到厌倦。[2]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活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检验知识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实践性,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转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刘宝平 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21期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2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5]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校际互动,信息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5切实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评价问题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它也是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的。在这方面要多调查、多研究,倾听基层声音,反馈各方意见,以便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基础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广泛实施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教师的支持。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如果缺乏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素质,即便设计再完美的课程,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目标也无从得以实现。教育部明确指出:“师范院校与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理应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课程质量关乎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密不可分。基于培养合乎新课改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综合化和现代化等特点。

(1)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改变以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育合作精神,打破传统的以升学取向和精英主义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新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致力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课程,综合实践和科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课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像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等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逐渐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课程内容与社会和时代紧密联系。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增加与终身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容。新课改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力争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传统课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它纠正了以往教育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它不仅要求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和培训的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新课程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所特有的难、繁、偏、旧等现状,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要求高等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3.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弊病,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成为具有愉悦感的体验过程。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新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其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其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内容适应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课程目标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践行其教育使命。

在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课程价值取向是其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换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合理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围绕“育师”、以学生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来构建其课程目标及其价值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就要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课程内容要求统筹结合学生生活、

社会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结构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淡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确保学生能得以全面、均衡、自由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理念,培育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类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课程、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建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权重,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使其向基础性强的通识教育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教育职业的重要标志。

3.课程设置要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是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化调整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增加高等师范综合性课程,不是将传统分科专业简单拼凑起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单一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大综合文科教育课程”“大综合理科教育课程”,前者将现有历史、教育、语文和政教融合在一起,后者则将数、理、化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设综合性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再开始分科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强化专业学习等,在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又不放松其专业学习和训练。

(2)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情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相关专业课程的权重。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师要想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也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风貌。通过增设一些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通识教育课程,辅之以教师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促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再用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小学生。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对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教学结果,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其学习过程;既要关注课程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课程评价应从统筹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应着手建立多元的、开放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的对接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只有实现两者的成功对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成为可能,才能为中小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有效发挥新课程改革之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6(1).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5

一、改变教师成长模式,让课改快速渗入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传统教育体系下,教师只要有满足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就可以干出成绩,然而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各种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改革这一要求,学校也应该适时地改变教师的成长模式,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开放的、多维的软硬件条件。1989年,波斯纳提出了个人成长方式:成长=经验+反思,许多一线教师都进行了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也会出现像“成长=经验+反思+网络(论坛)”等高效的专业成长模式。为此,学校就要在这方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以便让新课程改革理念能快速地渗入教学中。

二、改换学生评价方式,让课改健康行进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教育要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但在中考和高考的传统评价方式下,不容置疑,学校的培养方式已经背离了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新课程指出:要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学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彻底改换对师生传统的一元评价方式,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对师生多一些积极的正面评价,少一些苛责和刁难,要努力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重激励促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的课程评价体系,促使新课程改革能健康地行进。

三、改进学校办学理念,让课改全面发展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的。但在实际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校的办学方向、目的和行动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违背之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校长,应努力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思想;要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个性,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现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向胜利,让新课程改革得到全面的发展。

改革是一次革命,是一种发展,是自身不断修正、扬弃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坚信,只要学校理解好和实践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改就一定能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思想政治教学

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政治教学观和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教学行为,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催生出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穿新鞋,走新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一、要有“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新教材观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蓝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利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底本和导向作用。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本为本”地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传送与灌输,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所以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正确对待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打破传统“教材中心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教学观。

1、在立足教材的前提下用好教材,抓住教材的精髓,突出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学会取舍教材与补充,超越教材;教材虽是教育部门高瞻远瞩的产物,基本反映了目前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的,但它毕竟是“昨天出版”的东西,难免会受时空限制而存有局限性,特别是思想政治教材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大胆取舍,学会剪裁与补充,超越教材,把最新的信息与成果,视其具体情况补充到教学当中去。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各模块教学中我主动地结合党的十精神进行教学,充分运用一些时政材料,大胆地摒弃了教材上一些旧资料,凸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性,时代性,也使教材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二、要重新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构建“人本课堂教学观”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无数事实证明,课堂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行动,行动者的观念不一样,其行为方式也不一样,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同。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作根本性的调整与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种教育必须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在角色定位上、行为方式上也要转变。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课改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生命化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充分把握课改新理念,及时主动地转变教学观,重新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把自己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要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法,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教有法,而无定法”,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学。其实质是一种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的封闭的、单向的、机械的教学模式。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作为政治教师必须主动地把握课改理念。在树立新的教材观、新的课堂教学观的前提下,积极改变习以为惯的教学行为方式,明确思想政治教学最需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在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引导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品质和优良的人文素养。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我突出了如下的做法,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1、突出时政,创设情境教学。教学时,设立“课前时政小短播”,教师及时捕捉或补充一些典型的时政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如在教学“政党制度”时,结合“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自觉地实现知识结构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段炼及价值取向的选择,将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现实知识。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法、参观法、实际训练法、开放式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的教学法等。如教学中我围绕“现代中学生的消费观”这一课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学生收获甚多。

3、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摒弃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考高分就了事的做法。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懂得运用知识来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力求以自己的言行去熏陶感化他人,这正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当然,思想政治课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更符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否则,教学改革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甚至搁浅。

总之,在课程改革全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正发生着除教材观、教学观、教学方法的新变化外,也引发诸如学习观、评价体系、考试制度与方法以及注重教后反思,提高教师生成性发展等方面的变化。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积极大胆地探索与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7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课程理念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召唤下,甘肃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我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合理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科学素养培养的关系?然而,相当一部分生物教师“穿新鞋走老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全面发展。这说明了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培训,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影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朝夕之事,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完成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一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亟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

2.高中生物教学课程资源。

我还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的练习题、试题基本上是延用旧的教材体系,这些练习题、试题重视对知识的练习与考查,忽略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无法适应当前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许多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制作出的教学课件仅是知识点的罗列,没有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修改创新已有的旧教材的课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知识与经验,以及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生物学的资料。可以说,目前对社区的课程资源、媒体课程资源、农村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尚处于空白阶段。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强化;不利于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关注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课堂教学方面。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聚焦课堂教学’”。[4]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2]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改革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按照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在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因此,要求生物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2)改进旧的教学方式,提倡探究性教学方式。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重要的学科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以“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考试分数,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完全被忽视,学习主动性根本没有,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快乐地学习。这样,有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曾指出:“如果必须选择一个词来描述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科学教育的成果的话,它一定是探究。”[3]可见,探究性教学在科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2.改革教材,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改进,以体现最新的课程理念。

(1)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

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范围,适当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4]因此,在今后的教材改革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实际、个人生活实际、生物技术实际、环境保护实际、社会问题实际和自然实际等。

(2)开发适应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课程资源。

不断开发社区的课程资源、媒体课程资源、农村的课程资源,将这些新的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当中,使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生物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的紧密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需要长期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中不合理的方面。具体来看,在课堂教学中生物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针对当前新课程教学开发资源方面,我认为应该深化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教材改革,鼓励教师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在改革中不断进步,确保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2]许象国.聚焦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上海教育科研,2003,6.

[3]马爱君,孙学海.浅议新课程下生物学教学的“新”[J].生物学通报,2003,10.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篇8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迫切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已经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今年秋季实验将进一步扩大,有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下3个方面:(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根据语文教学的标准,我认为新课改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改问题”,在“改”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谁最需要新课改,新课改到底为了谁?新课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是学生的主体如何体现,似乎各有各的看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关心的问题,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去解决自己产生的疑问,而非让学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疑问。所以,新课改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上课的形式,而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而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引下主动地探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实施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贫困地区当前课改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教学观念落后:目前的课堂教学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人们几乎沿用着上百年之前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对课程的看法,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要求,一直没有能够跳出传统的藩篱,有时甚至比前人要落后得多。“不讲不放心”、“高难度大容量”、“要让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记忆重于一切”、“回答问题与教师的一致才满意”等等,导致了讲不完的知识和题目,减不轻的负担和压力,训练的反复与反复的训练,而不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知识上大胆质疑,在动手上跃跃欲试。

2.师资不齐:实施课程改革,当然离不开教师队伍。没有一支称职的教师队伍,决不能进行所谓的课程改革。而我们贫困地区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最大的问题在于队伍的差异太大,主要表现为观念差异、能力差异、水平差异。对课程改革,有的热心,有的冷漠,有的接受,有的拒绝,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茫然失措,凭借这样一支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来进行课程改革,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3.硬件落后:我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中包括硬件的发展。当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的精神必然随着发生根本的变化。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我们要实施课程改革,仅仅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套教材是远远不行的。因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的课堂空间要扩大,吸收知识的渠道要增多,培养能力的手段要多样,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的途径要拓展。这就需要有现代教育手段,现代通讯手段,而我们有的学校现在的目标还是消除危房,这对课程改革的推进严重不利。

4.水平不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贫困地区的学校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姑且不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沿海内地的差异,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学校发展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而我们所要进行的课程改革无论是目标还是做法,本不应是有差异的。尽管有人说课程改革将所有的人又重新拉到一条起跑线上,但这纯粹是书生之说!就算是已经站到一条起跑线上,那么先天的营养不足也会使得他们在起步后拉开差距。

5.评价不配:教育不仅仅是上级意图的体现,而且应该有百姓的认可。事实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许多家长并不买账,甚至反对,他们有一句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能保证我们上重点学校”、“上重点中学”吗?有许多所谓的高论:只要进行课改、只要进行素质教育,就不会影响升学率。这话理论上是成立的,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改革与正在实行的考试并不同步,我们的政府评价,专家评价与社会尤其是老百姓的评价不一致。专家教授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改革理念,而考试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很小,所谓的考试改革仅仅是小打小闹,传统教学方法最能应对考试,而改革却往往与之不适应。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近几年的各种考试,主办者试图有所突破,其实收效很少,加上我们的老师也不适应改革的要求,习惯用陈旧的观点来衡量学生。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为例,说假话、说空话的作文是最“中规”的,教师反复强调学生的作文要“与时代合拍”,要“立意高远”,说到底是假话值钱,无病呻吟有效。这样的考试评判,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最大的拦路虎。再以中考为例。义务教育7-9年级这一段的课程改革的课程安排中有社会和科学这两门,而相当多的试点学校几乎没有采用,原因就在于中考中仍然考物理、化学,如果采用“科学”“社会”肯定会影响传统的物理化学的教学,原因很明白。在高中,别说是大的课程改革,就连国家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也名存实亡,即使那些所谓的全国有名的“研究性学习”搞得好的学校,其实际情形人人明白,在这样一个以弄虚作假来欺世盗名,以浮躁为政绩的社会里,人们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升学率。这一关键的评价可能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致命杀手。而且要在近几年内改变这样的状况,可能是很难的,原因也很明白,中国太大,教育太穷,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谁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悠然自在地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实施课程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对策。

三、实行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1. 培养学语文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尝到学语文的乐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上佳境界在于:使学生能“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极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其让教师苦苦传达“教参”观点而使学生得以“求甚解”,倒不如尊重学生,强化学生获取新知的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为教而教”为重心转向“为学而导”为重心的轨道上,不仅不要“授鱼”,有时连“渔”也不授。先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书,在读中,自己思想,自己推断,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或在读中摸索规律,或读后总结方法。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只是从旁启发、点拨。这样坚持不懈,学生必能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境界。

2.培养创新精神: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近几年的全国语文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面向大海”,“买镜”等等,这些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很难写好这类的文章。创新精神的显现,在学语文中不要僵死的答案,可以发挥想象,也就是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3.培养健康个性与健全人格: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譬如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与我们的成人一样,潜心阅读经典的少了,使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人格的缺陷。

四、实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改变:改革的最大困难是观念的改革,思想有了变化,行动自然会有变化。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都要更新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要有正确的评价观,要正确地认识教师的功能和价值,我们必须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才能与改革步伐合拍。比如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一直要求教师强化补差,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所谓“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起来是动人的,其实是不讲理的。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是有差异的,各人的智能和智慧也是有差异的,人的各种才能的发挥和发掘也是因时间或者地点的改变而有差异的。我们现在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结果扼杀了个性,埋没了人才。我们认为要真正推行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没有观念的彻底解放,没有用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起来的人,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和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学习。

2.积极培训,促进队伍的建设:任何教育改革都离不开教师,有怎样的教师队伍就有怎样的改革成果。目前的教师队伍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这不能怨我们的教师,我们过去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手段以及为了生计的原因,造就了一支相应的教师队伍。教育改革的过程既是教师转变观念的过程,也是教师探索改革道路的过程。即将实施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观念、方法、过程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当前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进行的骨干教师培训,对推动教学改革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改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法,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还应该是校本培训,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效率高,目标明确,方法切合教学实际。培训时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点面结合以面为主,示范与研讨相结合以研讨为主,讲座与参与相结合以参与式为主,而且培训的过程就是实践和体验的过程,要用课改的要求来进行培训,用课改的模式来进行培训,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培训的过程中来,否则就会出现两张皮,管听不管用。要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动手能力、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的能力应该在培训中得到加强。

3.改革评价,为改革者提供环境支持:改革是否成功,不是由论文和报告说了算,而是由评价说了算,就目前的考试制度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很可能使许多改革者望而却步,同时我们又必须推进这一评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必须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是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教师的时候,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比如评价学生,就不能仅仅按照成绩,要按照其个性特长发展的程度,按照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程度以及他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评价,重新确立“好学生”标准。第二,积极探求既能适应改革又能应对考试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而是在改革的指挥棒指挥下,针对“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发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来设计评价的标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摸索一套比较好的方法。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使考试与改革协调发展。第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带头解放思想,在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时候,首先看他的办学思想,对改革的态度,看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评价,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引导力量和动力之源。

4.增加投入,为改革创造物质条件:改革需要成本,教师培训、设施更新、课题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政府要投入,学校要投入,个人也要投入。要树立全新的思想,现在的教师培训已经不是仅仅为单位培训了,培训者自己也得益。所以建立三结合的投入体制,有助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没有相应的投入就没有相应的回报。我们要在这样几个方面肯投入,一是教师培训,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相应的培训,二是考察学习,要组织教师到改革的实验区考察学习研究剖析,吸收人家先进的经验尤其是教训,免得少走弯路,三是更新设施,用现代化的设备带动现代化的观念,用硬件促软件,让现代化的设备拽着人们观念的变化。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背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