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范文

时间:2023-11-08 11:27:25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1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性思维艺术学科

一、进行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锻炼的意义

(一)创造思维的培养能够体现出美术这门学科的艺术性

要知道美术是属于艺术类的学科,有着它独特的艺术性,而艺术强调的就是一个创新。进行美术的教学,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也不是通过大量的模仿来提升绘画技术,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创作者自身创作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锻炼,才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工作。

(二)新的教学理念对思维能力的强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变得越来越重,现在已经越来越注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它还是目前教育工作的需要。创造性思维不单单只是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它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对学生的生活态度还有人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养成一个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美术这门学科的基础

到了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常都会面临他们美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选择,有的学生可能会继续进行美术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了。

二、对于创造思维能力锻炼方法的探究

(一)营造一个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

美术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试着通过专业的美术教室布置或者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在一个富有美术氛围的课堂里面进行学习,从而让他们的美术素养得到发展。在培养学习氛围的同时,老师还要注意人文氛围的建设,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公平的学习环境。美术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实践与欣赏两个部分组成,对于高中的美术教学来说,欣赏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老师如果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非常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写生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写生是美术学习的一种重要部分,通过写生,学生可以更好的将美术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虽然在写生的过程中,学生不一定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来形成自己的艺术思维,这也是很重要的。对于目前的教育工作来说,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成长情况,要加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学生写生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注意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2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史料为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其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其二,是要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如何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困惑的事。

一、利用书上的史料和多媒体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和创造性成正比联系。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史料中有不少内容生动有趣,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象。那么正确的使用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欣赏北京圆明园景致之一――曲院风荷的插图。再加上教师对圆明园被毁前历史的讲解,使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来认识圆明园的“宏伟华美”,然后把圆明园被毁前和远瀛观残迹的插图进行比较,请学生有感情的阅读英国《泰晤士报》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是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超过六百英镑。”

多媒体教学,在现阶段教学中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兴趣不可代替的一种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史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会更直观、形象、生动,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战争场面、人物形象等只靠单一的讲述很难使学生有全面的认识,把这些史料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收集史料、扩大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书中的史料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常常不能全面的反映历史人物、事件。所以需要教师收集多的符合要求的史料,学生通过这些史料前后的联系,相互验证,学生从史料中认识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真正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例如:讲述中国边疆新危机时,如何正确评价左宗棠的问题书提供了一则史料:“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

这则史料学生只能从抗俄这方面来了解左宗棠。要全面了解他,教师可以补充另两则反映左宗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史料。如:

上喻:“左宗棠既须剿办瓶颈之贼,又须赴杭州城布置,兼须进剿湖郡,用兵出所甚多,且距浙省边界渐远。所有浙江及江西交界边防,着曾国藩、左宗棠会商兼顾,严断贼匪窜越之路,断不可为其所乘,致掣全局。”

学生对这些史料的分析,很清楚的认识到:左宗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之一;在洋务运动时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反对俄国的侵略,坚决主张收复新疆。使学生很容易形成对左宗棠的完整的评价。

三、研究史料,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事实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而解喻则是活的,与时变化的。”

史料教学中,除了激发起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同时,还要更深一步的引导学生探究史料,学会简单的研究历史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文献史料是过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教师怎样应用文献史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阅读各式各样的文献史料,接触更多的历史文献,然后引导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直接探究,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做出来的,可靠性如何?

通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探究,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手段,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见解主张。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说:“当借凉山一战之威,与谛和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他又在一份电报中说:“若不乘胜即收,不唯全局败坏,且恐孤军深入,战事亦无把握。”让学生针对这两则材料提出问题,在课堂上采取讨论,辩论等方法。探究出两则史料出台的背景,言论的正确性,导致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有的学生通过有关资料指出:镇南关大捷之后,法军在越南尚有几万人的军队,总体来说,在越南清军仍然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之下。法国议会同时已经批准大量的军费准备扩大战争,日本这时对中国也有所威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鸿章主张议和是正确的。

有的学生马上指出:以后签定的《中法新约》中,法国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的特权,法国侵略势力侵入中国,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和李鸿章的“法人必不再妄求”的言论相距甚远,李鸿章的这种政策是导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之一,所以,李鸿章的这种政策是错误的。其他学生也各抒己见,在学生激烈的争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纠正归纳总结,拨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中法战争相关知识巩固和加深的基础之上,对史料的探究进一步深化,形成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会研究历史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3

一、培养想象思维,构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有想象的参与。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阅读设疑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JEC BOOK II L39的结尾有一道这样的问题: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学生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这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学生回答:John wants to take some exercises.也有的学生回答:He likes climbing.还有的学生回答:Maybe he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button for the fifteen floor.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思维异常敏捷。

活动课、兴趣小组、英语角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教师在上活动课时口头假设:If it began to rain hard… If you saw a little girl crying in the street… If you lost your way in a big forest…

学生听后可以想象出许多情景。这样做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达到训练他们听力和口语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联想思维,张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翅膀

联想思维是指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英语学习中,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联想思维,那他们学起来会很轻松,也有助于提高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词汇时,可以使学生展开相似和对比联想。Put on一词作“穿上”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wear, dress等同义词和take off这一反义词。在学到“The heavy rain prevented us from going out”这个句型时,教师使学生运用相似联想到:“The heavy rain kept us from going out.”和“The heavy rain stopped us from going out.”

因果联想可穿插于课本的学习中。如在教学Aswan Dam一课时,教师问学生:What was the High Dam? Why was it built? 学生通过探究原因可以联想到尼罗河水年年泛滥和高坝的建成可提供给埃及所需用电量百分之二十到五十。

三、培养直观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感悟力

中学英语教材有些课文离学生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较远,学生的感受能力弱、思维慢。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拉近距离,以视觉带动大脑思维,提高学生的感悟力。例如,在教Christmas Day这一课时,我拿出一张精美卡片,上面画有圣诞树、装饰灯、闪光的金属丝,还有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圣诞节恭候语“Merry Christmas”,问学生:“What′s this?” “It′s a Christmas Card.”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又指卡片上的圣诞老人、圣诞树问学生,学生依次作了回答。此时此刻,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感觉不那么遥远陌生了,思维迅速地活跃起来。我借助教学挂图对圣诞节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并设计了以下问题:When is Christmas Day? Do you know Father Christmas? Who is “Father Christmas” in Jim and Kate′s house?经过讨论,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基本上了解掌握了。课文教学到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ristmas Day and Spring Festival?学生各抒己见,他们谈到了见面语、过年的礼物和饮食等方面的不同。直观、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四、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很多可能的答案,思维就要以这个问题为中心,重组所给的和记忆中的各项信息,向四面八方自由发散,以寻求众多的解决办法和众多的答案。这就是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发散能力越高,思维的想象力和灵活性越强。例如,在教“Fire”火灾这一单元时,教师把“Fire”写在黑板上问: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fire?学生立即围绕着“火”的用途扩散出各种各样的想法。火可用来烧饭、取暖、点灯、炼钢铁等,也有的学生说“火”的来历。这些思维的角度正确,发散性强,却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思考,发散思维能力更强。What harm does fire do while it does us good?学生会说假如人们用火不慎,它会毁坏一切,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和损失。教师可从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阵地无处不在,渠道四通八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因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超脱出来,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目标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4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兴趣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又如,上初二电路时,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老师一一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敢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所为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

三、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四、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他们的直觉。直觉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能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突变、升华,当然直觉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二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

联想和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很重要。联想可以把多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容易触发灵感而导致新的发现。想象能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是创造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由联想的习惯,使他们敢想、爱想和善于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还要启发学生: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通过假想养成学生爱幻想、爱探索的习惯,从事物的另一面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提出: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或者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是怎样的?又如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很有作用。

五、充实课外活动,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5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一、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塑造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不良的教学环境会抑制并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力,关键是看学校如何去发掘和培养。长期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成绩,把学生的学习范围界定于书本的框框条条之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生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部分学生负担过重,反而抑制了其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把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缺少活力、没有开拓精神、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创造力的书呆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全新的思想对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端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改变考试制度,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学生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是学生的本性。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充满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意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技能的重要环节。平时对于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独立见解,不可认为学生“不虚心”、“钻牛角尖”、“故意为难老师”等而加以训斥。也不可因为学生提的问题太简单而讥讽和嘲笑学生。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听话”便是好孩子,忽视了学生天真好奇、善于想象的个性。孩子们上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句号意味着终止,带着“句号”走向社会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是难于创新和突破的。

三、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诱导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合适的问题情境,是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因素。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化成趣味数学,数学游戏,现实生活问题等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寓教于乐,以趣促思,从而引导学生,调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数列的时候,通过在课堂上面学生列举、讲解如2、6、10、14、18……等等有关知识后,可向学生介绍有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0、8、22、44、76、 ”,根据前面5个数字的规律,猜猜后面的数应是多少,这是一道智力题,从直观的数字似乎不存在规律,多数学生也基本无法完成,但是如果把相邻两数相减,便可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后面的数字应为120,由此学生不仅能从数学游戏中得到了乐趣,也促进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四、打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思维的局限,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可以通过变式教学、分解结合、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展开思维,注意数学问题的转化,变式和联想,调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摆脱出来,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分析、观察、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千方百计寻找最优解决方法和最佳答案,使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如,将多项式x3-ax2-2ax+a2-1因式分解一题,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思路,从字母x的角度来考虑,始终无法分解。此时,教师可向学生进行启发,既然从x的角度无法分解,为什么不从字母a的角度来考虑呢?并提示学生把多项式进行位置调整,变式为a2-ax2-2ax+x3-1,学生恍然大悟,很快就找到了思路,得出a2-a(x2+2x)-(x-1)(x2+x+1),从而轻松地把它因式分解为(a-x+1)(a-x2-x-1),可见,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课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在同等的条件下,对同一信息、资料,调整传统思维方式,灵活应变,从问题的不同侧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又如,m(m≠0)是何数时,方程mx2-(1-m)x+m=0有实根?该题的结果容易得出,但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联想引伸可以得到其他的命题。

(1)m为何实数时,方程mx2-(1-m)x+m=0有两个实根?

(2)m为何实数时,方程mx2-(1-m)x+m=0有两个实根?

(3)m是何值时,函数y=mx2-(1-m)x+m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

(4)m是何值时,抛物线y=mx2-(1-m)x+m在x轴上方?在x轴下方?

由此,通过发散思维,对某个信息、资料进行放射性联想进行比较学习,拓宽学生思维,因势利导,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解放学生、启发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之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之能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欣赏、研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之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有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双德.《数学教育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2]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6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观察力 猜想能力 质疑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目标表明: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一个充满探索、思考和合作的过程学习数学,获取知识,收获的远不止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它还包括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更为重要的公民基本素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课堂上应该实施素质教育。

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预想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可能有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如在讲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3)生计算出结果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有没有改变?(2)同底数幂相乘时,指数如何变化?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可能发现: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没有变化,所得结果的指数是前面两个幂的指数之和。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是否同底数幂相乘都具有这种规律呢?此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已经全面调动起来。老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思考,n是正整数)是否成立?学生根据幂的乘方的意义不难得出公式成立。最后教师适当小结,师生共同得出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印象深刻,并且归纳、推理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解题的方向、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问:“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等等,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和积极性。比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首先课前让学生准备四种型号的纸片若干张(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去拼凑边长为(a+b)的正方形,形状要尽可能多。上课时进行交流,学生拼出如图2、如图3所示的两种形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图2、图3所示的三个小正方形的面么关系?

图3

一环节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索,发现独特的证法和解法,持之以恒,有利于学生形成自觉的创新习惯。这样随着猜想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造性动机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

我国明学家陈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觉悟之梯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同样,在当今社会,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数学教育无疑对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职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划出特定的课时去专门讲授它们,或者时时提及它们:这就是思维能力,这就是科学的态度,这就是理性精神……事实上,只要我们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在数学教材中就可以创造很多机会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例如: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让他们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一个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材、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应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

例如,在讲授绝对值的化简时,学生可以计算得出:

|2|=2,|-2|=2,|0.8|=0.8,|-0.8|=0.8,

|3|=3,|-3|=3,|0|=0,…

那么|a|的化简结果与a有什么关系呢?此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结果学生中会有两种答案,可能是a,也可能是-a。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什么时候结果为a,什么时候结果是-a呢?通过这样的质疑讨论,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a|=a(a≥0)-a(a<0).

这样,在讨论质疑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尽量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方法,自己讲思路……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们要特别重视题解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错题错解,让学生从中辨别命题的错误与推断的错误。另一方面,可以给出组合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是非判断。再一方面,可以巧妙提出某命题,指出若正确请证明,若不正确请举反例,提高学生辨明是非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有关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自觉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叶尧城,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4]马复,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人民教育编辑部.当代教育理论新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7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于固定的区域,使学生常常处于一个被动地位,创新意识和热情都受到极大的抑制。随着小学音乐新课标的改革,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教学目标。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通过音乐去启动学生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积累一定知识和经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们用七巧板拼动物图形的时候,如果他们没有见过动物,那是怎么也拼不出来的。同样,音乐也是如此。对音乐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如何打节拍,明白曲目的节奏,以及视唱;具备一定经验基础,例如,具有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能力,这些是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中会存在一些感觉普通、五音不全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老师就需要增加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方面传授,并且老师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面获得发展。例如,节奏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为主,慢慢引入八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附点音符及其切分音符;旋律从“3、5、6”三音的创编开始,慢慢过渡到“6、7、1、2、3、4、5”七个音律的创编。

2.创设思维空间和引发创造

声乃人之情也,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的声音的,人的心理状态也会直接作用在器官上面。因此,教师在声音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慢慢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发声练习曲5 3 1|5 3 1|在做跳音的练习时,可以通过拍皮球的游戏,让学生亲自拍。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于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亲自去体会,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不一样。例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学生们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做成了各种各样形状的打击乐器。

3.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或者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故事来感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例如,《卖报歌》的由来,是因为聂耳在战乱的街头看到了卖报纸的小毛头,他对这些报童产生深深的同情,从而萌生了要专门为报童写一首歌的愿望,于是就有了这首歌。再如,音乐家马可面对着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写出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作品。

4.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就是要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的思维方法。

例如,小学五年级欣赏教材《童年》一课,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这样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欣赏内容的含义。老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引导,通过展示海南岛的美丽风光,再以听与视的教学方法,按照不同的音乐意境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联想很快将音乐中的主人公用语言进行编排,这样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抓住音乐的表达。

三、结束语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篇8

例如:如在比较15和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大小。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方法,有的用数数的方法,9往后数6个才是15,所以15大于9;有的认为9在添上6才是15,所以15大于9;有的说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所以15大于9。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十分独特,他在9的前面加上1个0,这时15十位上的1比0大,所以15大于9。许多学生对他的想法大为不解,我也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同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于是我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同位数比较中用途更大。正是这一次肯定,保护了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此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说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正是这些生动的画面、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成为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教学“位置顺序”这一单元时,教材中创设了小动物赛跑这一生动活泼、富于童趣的情景。我便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发挥想象,用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使每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观看小动物赛跑比赛,并请我们大家当解说员。(看图)我们已经到了比赛现场,谁能介绍一下场上比赛的情况。”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认真观察之后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比赛情况。这充分证明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开放的教学情境更能够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

如教学进位加法时,我对其内容进行了重组,通过“小百灵评比”这一活动,由学生亲自数出自己一共得了多少个小贴贴为出发点,引出进位加法的两种题型,大数加小数和小数加大数的进位加法。于是,学生带着这个具体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计算,共说出了4种算法,分别是:(1)数数的方法。(2)凑十法。(包括把小数凑成十和把大数凑成十)(3)想减算加。(4)用小棒摆出来然后再数或者用实物在进位加法板上摆出来。由于学生是带着具体任务学习进位加法的,所以学生的身心很放松,思维上没有任何的限制,较为容易的进行创造性思维,想出了多种计算方法。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由此可见,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练习不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能够使每一个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范文 下一篇:建筑行业常见法律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