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6:03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1

一、地理环境层面

我国新时期以来对区域文学研究是从恢复与延续传统开始的。我国早已形成江淮文化、徽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河洛文化、岭南文化、东北文化等文化区域,每一个区域都以其文化差异形成独特的审美经验与艺术传统,从古代的《诗经》、《楚辞》到现代的京派、海派的艺术特色,无不含有地域环境对文学的浓重影响。在西方,以希腊、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与以英国、德国、丹麦、瑞典为代表的北方文学差异,在18世纪的史达尔夫人文论中得到总结,环境因素被实证主义文论家泰纳列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之一。越是早期的人类生活越是受到地理环境的深重影响。近代以来,人类同环境的关系越发复杂,当代的生态文学论其主旨正是在文学领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人类生活首先是自然,然后才是政治与文化,就关系而言,地理环境是基础,它制约有时甚至决定了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区域文化、审美精神,因此,敬畏自然、遵循自然、歌颂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然,就成了文学艺术表现的重要主题。大漠孤烟直之于塞外、八百里秦川之于秦腔,不是身临其地,必难深解其情。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学袁行霈把在日本讲学的讲稿《中国文学概论》整理后在国内出版发表,书中第三章讲述的是“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文学在民族统一性之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他通过对中国文学区域性的历史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二是提到邹鲁、荆楚、淮南、长安、邺都、金陵、河南、江西、大都、江浙、岭南、蜀中等地曾是文学家们集中活动的中心,体现出从地理环境方面认识作家与文学的意识;三是认为以往中国文学研究多注重史的叙述、作家作品的考证评论,以及文体的描述,而对地域研究这一重要方面,却被长期忽视。①袁行霈主要是从地理环境层面来研究区域文学,这对已经长期荒芜了的区域文学研究来说,有开疆拓土之功和承前启后之力,对接下来更加深入的区域文学研究奠定了第一层基础。

二、生产方式层面

恩格斯曾于1890年在写给保尔•恩斯特的信中,通过对挪威与德国的生产方式的对比,历史地分析了易卜生的《人民公敌》、《玩偶之家》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造成人物性格不同的原因,批评了恩斯特在评价挪威文学时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而任意裁剪历史,把唯物主义方法当成了现成的公式的错误做法。恩格斯指出,恩斯特是把对德国小市民阶层的看法硬加到挪威小市民阶层身上,事实是,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小市民胆怯、狭隘、束手无策、毫无创造力,是因为他们遭受到革命的失败后反动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后来“三十年战争”的摧残,而挪威社会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正常状态,挪威的农民从来不是农奴,挪威的小资产阶级是自由农民之子,他们具有坚强的独立性格和首创精神,比起堕落的德国小市民来他们是“真正的人”。恩格斯这封信为从生产方式上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典范。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处在一个社会的基础层面,决定着人们的吃穿住行,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因此,也必然成为文学研究中所考察的基础层面。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改革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思想原则,必然深刻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观念的形成,《人到中年》、《粮食》等新时期一些优秀作品,自觉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吃穿住用层面展开对社会与人性问题的思考,有的学者正试图开辟文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我国现有的基础理论也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把文学创造定性为艺术生产的,这些都说明从生产方式层面研究文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它比地理环境层面更加靠近人的生存本身。1994年《江海学刊》刊登了陈庆元的《区城文学史建构刍议》文章,该文在批评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两种错误的极端观点之后,认为正确对待地理环境的前提应该是,“在承认不是地理环境而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看到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并非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但地理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该区城的文学发展”。②陈庆元在理解区域文学性质时,没有把地理环境因素和生产方式因素非此即彼地对立起来,而是认为它们都是区域文学研究要考察的要素。应当看到,陈庆元观点的提出有着特殊的语境背景,我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意识形态领域形而上学严重,不顾经济基础的历史条件,脱离实际,、放卫星、搞破坏、反传统,在意识领域以极其夸大渲染为能事,所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文化精神领域流毒甚深,难以一时肃清,在这种背景下,突出生产方式对区域文学的决定作用,就具有格外意义,它有助于把文学从悬浮的天空中拉回大地,促使它重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

三、地域文化层面

文化具有多个层次,粗略上可以四分: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保存在高级形态的心态文化层中,在这个层面存有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上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而我国长期社会进程所形成的那些文化区域,历史而自然地对这些文化传统给予了类型划分,虽然这个空间比较起行政区划来要模糊得多,但是,这决非什么弱点或缺陷,而这就构成了它本身存在的方式与特点,因为,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高级文化形态保存在人类的精神层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物质条件的限制,也就不能单凭地域空间、区域性的生产方式特点和行政区划手段等强加定性。严家炎在1995年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序言中,对区域文学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观点,在他看来,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对构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他认为,“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点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而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③严家炎从人文精神层面认识区域文学自是高出一筹,他所突出的正是文化传统对文学的重要决定与影响。我国近些年在地域文学史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如,马清福的《东北文学史》、陈永正的《岭南文学史》、谭兴国的《巴蜀文学史稿》、杨世明的《巴蜀文学史》、邓经武的《20世纪巴蜀文学》、高松年的《吴越文学史》、丁帆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等等。

四、区域文化层面

地域文化层面重在历时性的文化传统,区域文化层面重在共时性的文化当前,地域文化主要在人文精神长期稳定的结构方面,区域文化则在行政区划性质上把区域文化的各个层面协调统一成一体。2002年周晓风发表文章《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该文从行政区划上对区域文学认识再提出新的观点,“区域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从社会的行政区划出发,从中引出区域文学发展的固有规律,因而不同于对自然形成的地域文学的研究”。④以行政区划来划分,便于组织成统一的行动,从自然条件到生产方式,从地方行政制度到区域文化政策,从文联、作协到各级宣传、管理部门,从组织学习到创作发表,从出版审查到提供阅读,从传播媒介到文化产业,等等,从而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地区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的人际关系、人民对政府的态度、区域物质与文化发展、个人的理想实现、人民的幸福指数等方面,为区域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与途径。事实证明,近些年来,无论是在独立的区域文学史写作方面,还是区域文学与区域文化的关系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如,李伯齐的《山东文学史论》、乔力等的《山东文学通史》、陈伯海的《上海近代文学史》、王文英的《上海现代文学史》、陈庆元的《福建文学发展史》、崔洪勋等的《山西文学史》、王嘉良的《浙江20世纪文学史》、陈书良的《湖南文学史》、孙海洋的《湖南近代文学》、王齐洲、王泽龙的《湖北文学史》、王永宽、白本松的《河南文学史》、吴海、曾子鲁的《江西文学史》、陈书良的《湖南文学史》、刘洪涛的《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马丽华的《雪域文化与文学》、李怡的《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魏建、贾振勇的《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费振钟的《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等等。只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对区域文学不同内涵比较的视野,使在区域文化视野上的区域文学研究还不够自觉,这就容易造成凝聚力不足、问题不明显,以及重复性研究等问题。

五、意识形态层面

如果把前几个层面的研究看成是拓展的话,那么,意识形态层面的研究则更多地表现出凝聚,它负责把作为具体研究领域的区域文学与作为一般研究的民族文学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区域文学研究热潮是伴随着“重建文学史”的口号兴起的,显然这个文学史在性质上还不是区域文学史,而是民族文学史,区域文学史还仅仅是它的基础与材料,而“重建文学史”实质性意义就是重建民族精神史,这是意识形态的直接任务。另外,在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危机”的背景面前,各类文学研究都不可能不带有从困境“突围”的性质,这就和原来的指导性的观念、原则、方法等构成了对话和发展关系,区域文学研究依凭比一般文学研究更加具体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一般文学理论因为脱离文学和生活实际而导致的形而上学思想僵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文学研究可能在一般理论和文学现实面前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的调整、革故与深化。2002年《文学评论》发表了郝明工的《区域文学刍议》一文,该文对区域文化再作新的概括,“所谓区域文化就是:在民族国家之内、在特定时期与环境之中存在着的,呈现为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的二分,拥有意识文化、地区文化、地缘文化、民族文化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并且具有着意识形态主导性、行政区划限定性、人文地理稳定性、民族归属独特性这四大特征的阶段性文化现象”。⑤相应的,他对区域文学的定义则是:“所谓区域文学,就是以区域文化为审美对象,拥有意识文化导向、地区文化限度、地缘文化特性、民族文化底蕴这四大文化内涵的文学现象。”⑥该定义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它把意识形态性作为区域文化四大特征的首要特征提出,这就把区域文化、区域文学的性质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郝明工在文中还提出了区域文学研究的“大文学”、“大文化”思想,“如果对区域文化进行的认识需要基于大文化观,那么,对区域文学的把握则需要基于大文学观,从而使文学与文化之间的文本联系能够得到一种基于历史的审美阐释”。⑦这就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视界。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并没有沿着这条关键的思路展开,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定义几方面内涵的解释方面。

六“、全球区域化”层面

如果把意识形态层面的区域文学研究看成是在民族内部来研究文学的话,还不是今天区域文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今天所要求的区域文学研究视野,是应当站在民族文化交流的层面。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到来,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提到日程上来,这将是各种文明在核心层次的深层碰撞,各个民族都必需为此做出充分的准备。2002年《社会科学辑刊》发表了米勒的文章《作为全球区域化的文学研究》,该文提出了“全球区域化”的思想,在米勒看来,当下的文化与文学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发生了严重障碍的问题:“来自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处身于另一种文化的人们理解和说明。”⑧他认为下一步文学研究将围绕着“全球区域化”问题展开,“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文学研究转移扩展至全球规模已是大势所趋,但温和地讲,区域性仍然侵蚀着全球性。全球区域化将成为未来几年里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⑨这一观点的提出,为区域文学研究注入了“全球区域化”的内涵。“全球区域化”也内含了它的反向运动,即“区域全球化”。通过“全球区域化”,让世界文明果实、思想结晶进入本民族,以打开民族文化的视野,去发现、萃取民族文化精华,以现代性的全面眼光重建民族精神史、文学史,使民族文学焕发出世界性、人类性的光华;通过“区域全球化”,把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考辨、梳理、总结,将这种文明的光华和生命力输送与呈示给世界,让世界懂得在他们的文明之外还有另一种文明的精彩,从而赢得世界对中华文明的尊重与敬意。作为前者,我们需要积极批判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快速转化和提升我们自己的视界、认识与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三大理论板块”的对话与融合,在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建立本民族文化、文学的阐释系统;作为后者,积极探索与其他民族文化、文学交流的方法、途径、步骤,了解别国文化观念中那些真正的立足点、出发点与归宿点,了解别国文化、文学的阐释层次和每一层次的核心观念,设身处地去理解其它文明,分析文化差异产生的真正原因。民族间文化交流,是不同文明之间在核心层面必然要发生的深层碰撞,要想在这个碰撞到来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必须各个民族在人类所共同确信的一系列基本层面诸如个体尊严、生存发展、社会正义、自由民主、人际和谐、现世福祉等,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总结、自我阐释、自我辩护,也只有在相同的平台上,以互相理解、尊重与平等为前提,才可能谈得上真正的交流与对话。文明史证明,文化不分南北东西,先进的文化总是被人群趋之、栖之,落后的文化总是被避之、弃之,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作为对“全球区域化”思想的回应,我国学者王保生在2003年出版的《区域文化与文学》论文集的总序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地球村’的呼声越来越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力图在文化上也取得全球的主宰地位。经济上欠发达国家的文化会不会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在西方文化的攻势面前失去抵抗力,并最终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就成为人们十分焦虑的一个问题。”⑩在王保生看来,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过程,它缘于技术与经济的激烈竞争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竞争,“如果地域文化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在竞争中就会显得被动,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最终就会在西方的所谓‘文化趋同’的大潮中被淹没”。輯輥訛这是基于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与中西方文化不平衡实际情况下的清醒判断,同时,这指明了民族文化交流的性质以及区域文学研究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程度,它也许才是制约和影响区域文学研究其它层面研究的那个最后真身。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国当代区域文学研究空间给予了六个层面的关照,地理环境层面重在文学与自然关系方面,生产方式层面重在文学与经济基础关系方面,地域文化层面重在文学与文化传统关系方面,区域文化层重在文学与地方文化建设关系方面、意识形态层重在区域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方面,全球区域化层重在民族间文化交流方面,可见,它们所研究的问题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它们之间又呈现出来深层次的关联,具有基础、对话、延伸、发展、反身、引领等多重关系:生产方式层面要比地理环境层面更加接近人的实际生活与文学;以深层的人文精神结构为核心的地域文化层面又要比生产方式层面更靠近审美精神,更具有文学超越性特点;区域文化层面研究在实践上是区域社会各个层面的协调发展,以为区域社会注入软实力,理论上是实现文化的古今对话,是以现代性的眼光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组织到当下中来被现世所享用;意识形态层面研究在于处理区域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学或一般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统一的民族文学史、民族精神史,以及民族文化、文学的思想体系;全球区域化层面研究在于如何在民族文化交流中实现双向互动,既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文明成果,促使本民族区域的文化、文学的健康发展,又能够让世界理解中国,尊重中国,在民族文化交流中获得独立、主动的地位,这六个层面标识出区域文学研究空间的巨大发展潜力。本文对这个空间多层构成的理顺与阐明,有助于澄清区域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混乱认识,提升对区域文学研究的自觉程度,为下一步区域文学研究廓清方向。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2

一、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古代文学由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这两大部分组成。欧洲古代文学主要化分为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这两方面。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按时间进行分类,其中涵盖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方面的文学。在我国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某区域别具一格、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且仍在发挥积极影响的文化习俗。是各个特定区域的民俗、艺术、传统等方面的文明体现。并在固定的区域内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涉及到的范围大小都是不同的。其中的文化则可以分为单要素和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并且时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趋势在不断进行变化。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探究

(一)综合研究

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深入分析古代文学问题,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正确掌握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关键问题,注重探索古代文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有机结合的积极影响和密切的联系。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需要参考和依据人文和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来开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究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准确掌握古代文学与现代地理和环境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到,古代文学家关于文学创作和地域地理分布间的思考。并深入认识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于古代作者创作的个性化影响,对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类型和范式形成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主题、题材、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方法,就是将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以其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性、差异性、整体性。通过分析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语言风格等方面,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产生和发展,以便能够对于两者之间进行较为综合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需要着重针对某一个地域或是文化发展阶段,也不需要特别针对具体的时代的文学风格进行研究,只是将其当做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案例去认识和区分。

(二)专题研究

对于两者之间的专题研究通常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时代为参考坐标。例如:《礼记》中充分反映了不同领域的文化文学思想模式,并且能够在其文化发展领域更好、更快的传播和普及。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启蒙思想,关键是来源于重要的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思想认识模式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着重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社会思想的转变时期,人类文学精神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域间地理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针对某一各特定区域的地域和地理文化之间的文化因素做出较为深刻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古代文学作者的人生发展历程,以及其不同阶段文学作品风格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和地理环境变化,对古代文学家创造风格和题材的深远影响。由于古代文学所处的区域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逐渐影响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表现方式。通过不断研究证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需要利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两者之间的积极影响。

三、意识研究

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某个特定区域,并将其作为研究案例,站在文化学理论的角度和发展趋势,深刻的探究怎样将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间的各种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激发起研究者对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情,有效的提高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质量和效率。而从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来讲,研究的关键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领域特点。从整体上看能够代表创作主流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其在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不断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要着重关注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现实生活情境,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发展中很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成长环境,并针对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社会所处发展时期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代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紧密联系。

四、结语

总之,通过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研究分析,地域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类的文化意识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民族精神都有可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古代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人们文化水平和地域文化的提高与发展。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3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均衡发展;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1-08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52]徐烈辉,李琳.湖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6(4):49-53.

[53]张应强,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1-16.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4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不同文化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看,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从原发和继发的角度看,有原发文化和继发文化的差异;从民族的角度看又具有民族文化和国家主导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生成看,又具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差异;从文化影响范围看,又具有全球文化,国际区域文化,国家文化和国家内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时序看,有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理想的文化的不同;从文化的合法性看,具有合法文化和非法文化;从文化的品质看,具有高雅文化和庸俗文化;从文化生成和影响的人群看,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划分等等。文化划分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每一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复杂性,动态性,历史性和继承性,同时也体现出每个文化体系的深刻性和整体性。当然,理论上的划分并不是割裂文化的有机和统一,只是给予了观察和研究者不同视角。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他原本的形态是在某一地域生成的土著文化或某个学者的一家之说,但由于他在实践中更能适应和促进本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能寄托和承载他的发展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更能不断的体现出他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奉行,并为了实现发展,在交往中不断的学习借鉴其他文化,不断的创造,才逐步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具有统治作用的文化,形成了一个具有主导作用和标志性的文化有机体。同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广泛的拓张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民众在接受认同奉行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会保留本土文化或结合本土实际,创造和发展主流文化,保持自身的个性,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优势。地域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源泉,丰富和发展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在发展中被化为本土化的主流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没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就不会实现民族、国家之间的统一,而失去地域文化的个性,主流文化不但失去丰富性,而且失去丰富性的源泉,就如断了溪流的江河。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明证。在我国同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区别,汉民族认同和奉行汉文化,通用汉语言,但广东、福建、江、浙、到河南、陕西等地文化有着显著差异、就是一省之内也相差悬殊。藏文化、回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地域特色。在欧洲各国,英法德荷等各不相同,在非洲和美洲也是如此。所以,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是由不同地域或族群的文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地域文化是它的源泉和有机系统,主流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统帅,是一般和特殊、溪流和江河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亡的敌对关系。地域文化是文化大树的根系和土壤,主流文化是树干,枝桠是主干文化生发的文化支系,而每个人则是文化之树的果实。

二、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消亡的过程。首先大规模的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产品制造和使用方式的标准化,从而推进生活方式的标准化,而标准化是一个去个性化的过程,一个现代化大生产所生成的文化取代本土文化,标准化的文化取代地域文化的过程。其次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必然产物,他是大量的不同地域的农业人口集中于城市之中,认同城市文化,皈依城市文化,按照城市发展的要求去生活,从而化为城市的一个有机分子。城市化必然使不同地域的人离开生养他的环境,为融入城市生活而放弃原有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当大量的非城市化人口实现城市化,地域文化就失去了他传承和创造的主体,也使主体离开了地域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生活环境。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所需要的环境消失,在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降低,不断地走向消亡。这是社会进步造成的文化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有机体系发展变化的通常逻辑。除此之外,文化的消灭和发展还有另一关键力量,即学校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目的制约学校教育的诉求和文化发展的理念,不同国家的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必然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标准、核心价值体系和表现样式及其理想状态做出规定,并对非法文化与合法文化做出界定,从而规定学校文化的标准及其合法表现形式。即学校以什么为核心价值取向确立培养什么人、选择什么知识、如何培养人、谁去承担培养任务。而这一过程就是文化选择,传播、交流的规程。当“十年”推行无产阶级的文化时,我国其他文化便被划入非法领域,遭受了排挤与毁灭。当现代化成为我国建设目标时,文化的标准有一次发生了变化。至于地域文化,曾经被贴上了落后愚昧封建等标签,经历了忽视、轻视、歧视,被批判和打到的过程,甚至以国家的名义将地域文化作为非法知识排除在知识体系之外,从而形成文化的拔根现象。还有的将地域文化等作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强行消灭。这种现象在不发达国家存在过,也在美国西欧等国家发生过,如美国对对本土文化中印第安文化的消灭,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等等,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通过学校消灭文化,除了以上方法外,还通过在学校课程中全面推广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推行标准化考试和教育生活规则,建构生活氛围进行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中,除了必要的法律规定的民族课程之外,地域文化基本上被排除在学校课程之外。地域文化中的社会生活与交往方式,利益分配和矛盾处理的惯常行为等,通过学校构成的是与非,合法与非法、先进与落后、奖和惩等学校生活规则及其生活氛围,消灭了他存在的土壤。尽管这种设置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但在实践上形成了对地域文化的歧视和排斥,从而致使地域文化失去了保存,传播、创造所必须的人群及其环境,比如普通话的推广是为了便于国民的交往,但同时,由于没有对方言采取保护措施,我国的方言随着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消失,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建筑风格也在消失。这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困境,一方面现代化和全球化需要不断的强大中国文化,发挥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用,而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的源泉。另一方面,现代化和全球化必然是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被替代,在客观上使我国地域文化被消解,形成现代化发展中地域文化发展的困境。可喜的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地域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意识的开展对地方文化的保护,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也提出了建议,鼓励各国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开展地域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活动。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资助建立了保护和传承机制。

三、学校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和文化的生成者

学校自诞生以来便是文化的产物,他的办学思想和目的,语言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开发、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师生及其关系、教育教学文化及生活方式都使特定文化的产物。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使特定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并使新一代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塑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格,承担和推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特别是有了国家之后,一种文化一旦被从课程中排除,或被明确的禁止,或被有意识地忽视或被作为与主流文化对立的文化给予批判,或被新文化所生成的新的规则和新的标准取代,运用新文化评价和调整学校生活中各种主体及其活动的利益分配,那么他就会失去合法的存在基础,失去传承和创造的基本渠道,就必然走向消亡。反观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值得我们警醒,特别是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发挥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优势,承担本土文化发展的责任

当代社会,任何一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在主流文化的规制下生成的,具有统一和标准化取向。一方面是现代化社会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保证国家发展的需要。这种文化取向,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加速了它的消亡。而地域文化的消亡,在客观上使主流文化是去了内生的源泉,失去了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了解决这一缺陷,自本世纪,我国在借鉴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在中小学开设了地域文化课程,个别大学也开展和开设地域文化课程的研究和教学,但由于标准化考试的需要,这些活动并没有重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国家在学校之外重构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系。但是,在关注普通学校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人们忽视了以网络为支持的,以满足和促进学习者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为使命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独有的优势。首先,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在各地建立有分校和教学点,服务于本地的学习者,能有效地建立起与本土社会生活的联系。其次,每个学习者不必离开他的现实社会生活和工作,即不会象一般大学生那样离开生他养他的本土社会,而被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校园接受统一的标准化训练,从而强制性的切断与本土生活的联系,使其失去本土化的根基和本土文化表达的氛围和机会。其三,他要满足和促进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就必须开设与本土学习者所需要的本土特色的课程,从本土文化中获得课程的有效资源,增强教育效果,自觉地承担起本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其四,开展社区教育,满足本土国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社区教育除了职业更新与提高之外,主要的是文化生活教育,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具有天然的优势。

五、以网络为支持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除了现实的教学活动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利用网络学虚拟环境建构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生活,满足和促进在物理上相互隔离的学习者在网络虚拟教育教学交往中开展文化交流,从而扩大地域文化的交流渠道和机会,加强宣传借鉴学习和文化创造。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认识不同的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增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借鉴和学习意识,形成文化理解力和创造力。其六,依托当地资源,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即将地域文化变成合法的学校教育知识,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进行保存,传播、交流和创新,使地域文化受到重视,使被沉寂的活起来,散乱的系统化,使符号化为活生生的人。我国地域多样,由此生成的地域文化丰富,既是我国文化有机整体的有机部分,又是文化现代化发展有效的内生资源。在全球语境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做好我国地域文化的建设是自然的逻辑,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主力军中,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这一优势,对于文化建设和大学发展都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5

面对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各种问题,清华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 “863”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百项,逐渐形成了以应用水文学、水资源规划与水战略、灌溉与排水、水生态环境,防洪减灾、数字水利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体系,并结合国内外学科动态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开展与宏观经济、生态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其中,该研究所水文水资源方向研究团队,也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流域水循环机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机理,以及水资源规划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流域水文循环机理研究

可以说,流域水文循环机理研究是当今水文学最具希望的前沿领域。针对现有的水文分析方法,清华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利用地面观测与卫星遥感相结合、流域宏观规律与微观机理相结合的方法积极探讨和建立这一新的水文学理论。

2004年起,他们开始在山东省位山引黄灌区筹建生态水文综合试验站,并于2005年3月正式开始观测。该试验站采用了国际水一能量观测计划(GEWEX)中的通量观测设备和观测项目,同时还增设了土壤物理、作物生理、地下水监测。另外,还定期和不定期对土壤水分、地下水水质、作物长势等进行强化观测。通过田间直接观测研究地下水一土壤一作物一大气耦合系统中的水热循环机理及田间蒸散发规律;结合田间观测、卫星遥感建立灌溉条件下区域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分析和评价我国北方大型灌区水资源消耗的时空变化规律。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他们参考我国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地观测与试验,将水文数据分析方法和水动力学理论相结合,在水文学的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从水能量(热)耦合平衡概念出发,统一了关于蒸发的三个假设即Penman假设、Bouchet假设和Budyko假设,一经刊出即获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评价。此外,他们还重新推导了流域的水热耦合平衡方程,并建立了基于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模型,为预测气候变化的区域水循环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热循环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是国内较早开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单位之一,甚至多位成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于国外留学期间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近年来,又陆续推出了GBHM模型、基于代表性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及散耗性分布式水文模型。

其中,基于地貌特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充分考虑了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以Gls为工具,利用分形理论对分布在不同气候条件的流域进行了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独立提出了一套有别于常用的方形网格和三角形网格的离散单元划分方法,将流域宏观水文特性与水动力学过程结合描述流域水文过程,既提高了计算效率又保证了精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特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的瓶颈问题。在GBHM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污染物的地表径流冲刷及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构建了分布式的流域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他们提出的“基于代表性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不仅总结了流域水文本构关系建立的方法,提出了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数值法,构建了适用于一般流域水文模拟的完整的本构关系,与基本方程一起构成的闭合常微分方程组,还采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模型求解的计算效率、稳定性和鲁棒性,已在中国和美国的近10个不同类型的流域进行应用和模型结构与参数的诊断研究。

同样地,“干旱区散耗型水文模型”的提出也是他们不断积累与创新的结果。在对干旱区绿洲水文过程的长期研究之上,他们突破传统的流域概念,根据干旱区绿洲的水文过程以径流的散耗为主的特点,提出了水文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干旱区完整的水文过程,包括出山口以上的径流产汇和出山口以下的径流散耗,将流域相应地可划分为径流产汇区和径流散耗区,对干旱区绿洲内水分转化过程建立各种计算方程和转化关系,从而可对整个绿洲的水资源的转化和消耗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可为其他地区的水文模拟提供新的思路。四水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机理

“四水”是指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其转化规律及水热耦合迁移和转化机理是SPAC(土壤植物一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重点,是农田水循环研究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水文教研组就开始了土壤水领域的研究,在土壤水分运动机理、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测定,植被蒸发蒸腾原理、降雨入渗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们编著出版的《土壤水动力学》已是国内该领域的权威著作。建立新疆叶尔羌灌区地下水和土壤水,盐观测基地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SPAC相关研究,形成了SPAC机理、模型与应用的一系列成果。微观机理方面,包括陆面蒸发和腾发的机理、饱和一非饱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机理、田间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中水热的耦合运移机理、伴随水循环的作物生态过程机理。宏观区域水循环方面,他们又应用“3S”技术将微观(田间)水循环机理应用到灌区或区域,用以研究区域水资源消耗,特别是蒸散发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评价农业节水潜力。

由于长期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开展四水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他们提出干旱区绿洲四水转化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以耗水平衡为基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为新疆叶尔羌、山东位山、宁夏青铜峡等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及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支撑,为干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他们还开发了遥感腾发模型PT-VITT,为大尺度非均匀区域的腾发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水资源规划理论与实践

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们逐渐寻找出水资源研究的突破口,将研究重点从水资源系统本身的规律,扩展到对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问题的研究,研究尺度也从单个水利工程向覆盖全流域和相关区域的范围发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流域尺度的宏观经济水资源理论,面向生态环境的宏观经济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上。

针对流域生态用水管理与调度评估关键技术,他们结合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用水问题,建立了干流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监测系统,取得了系统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干流上中游,干流下游水均衡模型,测算了不同根系深度、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应的潜水蒸发量,确定了自然植被的年耗水量,计算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需水量。一系列成果在干流下游水资源配置和工程规划以及应急输水的效果评估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价值。

针对水权理论框架和实施关键技术,以及基于水权的水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石羊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中澳水权项目、中日水权项目中

得到体现,提出了我国初始水权分配的理论、原则和模型方法。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该规划于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针对流域人与自然用水冲突协调关键技术,他们又提出了以耗水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配置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叶尔羌河流域规划修编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出干旱区社会经济用水比例,适宜灌溉面积,合理地下水位,自然生活耗水量等指标,为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用水冲突协调提供了理论支撑。

而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面地下水联合调度关键技术,他们在大比例尺水文地质条件勘查、流域地下水监测网络、大型水均衡试验场等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ls平台的灌区地表水一土壤水一地下水,溶质垂向运移与二维水平扩散耦合的模型体系,运用数量化理论进行了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评估,应用于疏勒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综合规划,对世行项目规划的移民方案提出了重要的修正意见并得到采纳。

流域水量统一调度

不唯如此,在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上,他们整合水文水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黄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为背景,他们提出了系统流域水量调控的理论方法和模型体系,建立适用于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的管理系统和情景模拟平台,应用于两个流域的水量统一调度实际工作中,对防止河道断流和提高水量统一调度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理论方法层面,提出了水量统一调度的两个理论基础,即水流演进与水量调控机理和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作用机理;在模型层面,提出了流域水量调控的自适应模型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整体优化模型;在应用层面,更是开发了黄河流域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和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并投入使用。

理论方法与模型暂且不论,仅是应用层面的工作就大大值得称道。经过反复的实践,他们将现行水量调度方法方案编制由原来的人工计算变为计算机控制,而且应用自适应理论和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建立了水量自适应分配模型和优化调度模型,克服了以往调度中存在的多项缺点,不仅能根据国务院分水指标,实时跟踪动态目标,快速精确地将水量分配给各用水单位,也能对全流域年水量调度分配指标进行优化,并通过三维仿真对调度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应用实践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系统,克服了实际调度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了水量统一调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提高方案编制的效率和调度精度,为黄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水量统一,科学调度提供了操作平台和决策环境。两个流域水量调度系统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桩桩件件,不一而足,在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研究所在水文学方向上先后荣获多项部级、省部级科技奖励;编写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专著,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然而在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师生们的心底,最重要的位置永远都是留给“治水”。水利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支柱,“人与自然,并不是谁一定要战胜谁,和谐发展才是关键。治水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极具挑战性。在自然界,水往低处流;在市场机制下,水需要往财富的高处流,面对社会,水又应该公平地流向大众。治水需要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智慧。“水利又是他们毕生以求的一门学问,”水利科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基础积累,也需要面对实际问题踏踏实实地工作。这个‘工作’不是闭门造车,那种。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观点在水利上是不对的。不去现场观察,就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想象中的状态和现实其实有着很大的差距。现代人只知道大禹治水的成功,知道成功修建了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但你无法想象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累积出他们的成功。”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6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民族音乐;地域文化;立法

湖湘文化是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是良性互动、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域文化发展的繁荣,推动了湘湖文化产业发展,对于音乐发展、文化传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从根本上为地域文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条件,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湖湘文化和地域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1、湖湘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湖湘文化已经成为了地域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符号。湖湘文化是特定地域美术、音乐、体育、戏剧、舞蹈、文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湖湘文化的繁荣性和丰富性。在历史发展中,湖湘文化孕育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比如、张拭、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屈原等,从而在教育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秉承“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湖湘文化在民俗民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中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而言之,湖湘文化孕育出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明,对于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在新时期发展中具有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音乐文化形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内涵,从民族文化中提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材料作为地域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提升了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从而不断地培育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根本上提升了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关系分析

1、湖湘文化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素材和源泉

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关系,两者共同为地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不断推动文化的进步和传承。首先,湖湘文化内容繁多,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瀚如沿海的文化典籍、古典浓厚的音乐艺术、深沉浑厚的宗教文化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地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正是由于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从而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其次,对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来说,音乐创作大多从生产生活、、地域文化、文化娱乐、民风民俗等方面来进行取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湘文化对地域音乐形成的重要性。

2、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地域民族音乐是湘湖文化内容的集中反映,它从湖湘文化本身取材,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传承和筛选,从而选择出能够反映地域民族音乐核心和主题的音乐体裁和内容,从而实现地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地域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湖湘文化本身的传送,实现了湖湘文化本身与时代的有效融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保证了湖湘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和交汇,从而实现了时展的进步。

3、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融合加速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来说,它都是动态的、互动的,并展现出与时代的融合度和适应性。可以说,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互相融合,让湖湘文化本身更加具有时代性,从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而地域音乐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元素更好地结合,为地域音乐本身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活力。从本质上讲,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融合在根本上加速了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本身的传承。

三、新时期如何更好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传承

1、进一步加强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的联系

在新时期,要想更好地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传承,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不断地突出湖湘地域性、民俗性等文化特性,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的发展。善于辨别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苗族音乐、土家族音乐、侗族音乐、瑶族音乐等诸多民族音乐中找到湖湘文化的影子和内容,从而来更好地对湖湘文化进行有效地分析,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加强两者的互动性。

2、与时俱进,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推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有效传承。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湖湘文化发展管理模式、不断地实现有效的湖湘文化整合和创新,从而来不断地繁荣湖湘文化内涵,强化社会大众的湖湘文化认同,从而来培育民族自信心,实现湖湘文化时代化发展,以此来为地域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断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不断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开辟民族音乐发展实践路径,从而来推动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创新和实践,以此来不断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具体到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专业课程调整和整合、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民间艺术家的培养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实践,从而来从根本上实现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共同繁荣。

4、通过立法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通过立法来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不断推动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共同进步。首先,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从而来实现对于民族音乐资源的有效保护,这对于地方民族音乐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次,对于地域民族文化和地域民族音乐发展而言,应该结合时代文化产业化发展潮流,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化、民族音乐产业化发展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来督促其实践,开创民族文化新局面。

三、结语:

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湖湘文化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和素材,同时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促进了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在新时期要想更好地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传承,需要进一步稳固两者关系、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通过立法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从而让这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不断实现。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BA16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晓辉.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关系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03:100-106.

[2]王月明.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14,04:9-10.

[3]王桂芹.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究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创新教育——兼及白诚仁民族音乐作品进课堂问题[J].艺术探索,2009,03:86-87+168.

[4]熊晓辉.土家族民间音乐艺术对湖湘文化的影响[J].铜仁学院学报,2013,02:7-13.

[5]王文君.以湖湘文化为依托的湖南高校音乐文化建设研究[J].音乐创作,2012,01:154-155.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7

关键词:地域茶文化;室内设计领域;应用思路;内涵研究

通过对地域茶文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文化体系既是地域文化的相应理念,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实质性融入,当然地域茶文化不仅体现的是地域特色和相关元素,同时也是从地理自然环境出发的具体文化理念。当然,对于一个地区,其文化形成来说,良好完善的文化内涵,都离不开对本地区文化氛围和风格内涵的实质性融入。

1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现代建筑建设不断成熟的今天,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成熟、系统化发展,无论是具体的室内设计理念,还是相关设计元素,当前在开展过程中,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加上人们对这一活动的具体认知要求不断提升,如今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目前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材料缺乏绿色性和生态性,因此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材料选择都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使其满足人们的具体需要。但是客观的说,当前在进行室内设计活动时,由于当前整个合成材料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很多设计活动在使用材料时,其只注重材料的应用,未能对整个材料的健康性与安全性做过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想要应用某一材料,其关键和重点就是对这一材料的具体成分进行分析,在确保其安全应用性的基础上,从而才能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其次,从目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状况看,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时,缺乏必要创新和系统化完善,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时,都是互相抄袭,因此并不能将时代需要与设计创新相融合。对于当前整个时展来说,随着整个设计活动发展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设计活动的水平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人们期待在室内设计活动中,需要融入新元素,丰富新理念。但是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都存在创新性不足这一问题。所谓创新,实际上是通过融入新理念对当前开展的室内设计活动进行系统化改造,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整个设计定位,都需要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予以适当改造。当然,整个创新活动,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其同时也是从设计内涵、设计定位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整体创新完善。最后,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中,可以看到多数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综合融入理念。首先缺乏的是将消费者的具体消费理念融入其中,事实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决定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内涵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进行诠释和融入,那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很难实现理想效果,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都是有设计者出于自身设计要求开展的,可以说并未能系统化融入其具体需要。其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将各项时代要素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尤其是随着当前科技化和信息化应用日益成熟,如今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如果不能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那么必然影响其最终设计效果。其三,在当前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未能将传统设计理念与时代化要求相结合。

2地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成熟的茶文化内涵,而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形成环境,造就了多个类型的地域茶文化内容,这些茶文化不仅具有相应价值体系,同时也有着相应地域特色,因此可以说,多个地域茶文化就构成了整个茶文化体系。通过对地域茶文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地域茶文化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与饮茶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当然,在整个地域茶文化体系中,我们还能看到关于该地区民风、民情的相关信息,因此,想要系统化传承地域茶文化理念,就需要对整个地域茶文化的相关内涵和理解形成有效认知。客观的说,地域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多数地域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其大多形成与民族聚集地区,因此也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果能够有效应用地域茶文化的相关理念内容,其能够为人们认知民族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提供有效帮助。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茶文化无疑是其中极具研究和传承价值的文化理念,通过对茶文化的具体要素和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茶文化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能够从中看到其实质上就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尤其是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形成了一系列引导和彰显人们精神理念的价值元素,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其能够在丰富人们情感内涵的同时,实现其价值理念的实质性发展与创新。

3当前人们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客观的说,当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由于人们更加关注设计量,忽视了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入,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应付和抄袭现象,所以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具体使用要求。不仅如此,当前多数设计活动在开展时,由于缺乏成熟的理念内涵融入,因此,整个设计活动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和不足。因此,想要提升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水平,其需要通过有效创新和丰富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能够将设计理念创新与传统茶文化内涵融入相结合。当然将地域茶文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不仅能够有效创新室内设计活动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丰富其设计内涵和底蕴要素。随着当前人们对整个设计活动的期待值不断提升,如今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首要要素。系统化的创新,不仅是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创造和突破,尤其是对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而言,想要实现传统文化发展的最佳效果和价值,必须从创新发展入手,通过有效突破,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实现最佳效果服务。不仅如此,当前这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还要将各项设计元素、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事实上,任何一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关键都是是否满足消费者自身的设计理念和相关需要。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通过将各项设计元素系统化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客观的说,室内设计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元素,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创新完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选择合理健康的元素融入其中。只有确保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健康开展,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4地域茶文化在整个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地域茶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地域茶文化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形成了体系化的价值内涵,因此,可以说,完善认知地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当前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地域茶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所以想要将这一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必须将地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无论是对传统设计文化的有效融入,还是将现代设计理念有效结合,当前整个室内设计实际上都未能做好这一点。因此,结合室内设计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创新设计理念,融入多样要素就极为必要。想要实现理想的地域茶文化传承,就需要创新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也就是说在将地域茶文化系统化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时,必须尽可能最全面的保留原地域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通过贴近真实,保留传统元素,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的有效融入。客观的说,想要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其离不开对消费者具体需求和相关需要的有效融入。不仅如此,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消费者的基础需求在于生态绿色需求,因此系统化的理念融入,直接关系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如果脱离了这一客观实际,那么其就很难实现传统茶文化体系的理想应用效果。

5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相应茶文化元素,都需要结合时代要求,通过有效融入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系统化的看,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如果其不能有效创新,尤其是不能将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与其相融合,那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当然将传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实现室内设计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6-119

[2]王鹏尧.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9):121-124

[3]林崇华.浅析粤西海洋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3):219-223

[4]武宏志.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07-110

[5]杨饶民.襄樊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展的审美文化分析———兼谈地域文化与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互动构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2):138-141.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篇8

    水文学与湖泊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各种水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地理分布的科学,基本内容是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1].流域作为水文学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流域的水资源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对流域地理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有综合影响.因此,水文学特别是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和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有关内容对于流域地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湖泊学研究[3]的是陆地水体,强调物理环境.早期湖泊学研究致力于湖泊分类,强调湖泊的物理性状而非生物学特性,稍后一些湖沼学家从流域角度认识湖泊,并认为其是研究内陆水体生物生产力和决定生产力所有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支,未来仍将主要围绕水域生产力、水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水域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进行.作为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必将是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4]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阶段.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早期生态系统研究致力于发展一种详尽的、综合性的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小流域是怎样工作的,要求提供生态系统参数的信息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性管理.现有研究从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对其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基础研究并不深入,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预测和调控存在困难.从全世界来看,如何优化管理自然生态系统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仍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而流域作为生态系统,自然着眼于水-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物质的变动规律及流域内不同景观(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上述关系.有着明确边界的流域,流域地理学需要将两种(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或是其中一种向另一种的拓展.环境科学[5]是一门研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尤其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20~30年的事情.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环境效应与环境响应,因此,环境科学是流域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基础.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地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科学[6].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现代地理学发展和继承了近代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与观念,已经形成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流域自古以来便是集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今全球大河流域仍然是地球表层人口-经济-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命题,如流域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区域科学[7]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着重揭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它以区域为对象,将具体地域分为均质区域、节点区域和区域系统表象的依赖于空间的经济体,且经济体是具有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地缘结构的地理单元抽象.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其传统的资助领域geography更改为geographyandregionalscience,确定了区域科学与地理学的互补关系和作为一个科学门类的主体地位.区域科学创始人的WalterIsard说:“作为一门科学的区域科学,关心的是用各种各样的解析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由此可知,区域科学对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分析、空间结构、流域进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及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流域开发与管理流域开发,既是人类对流域资源认识与利用的过程,又是流域人工化的过程.流域开发始于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尤其是作为生命之水和动力之水的利用,由此形成了流域规划与管理.流域规划起源于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ValleyAuthority,TVA)制定了完整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并成为典范.随后,国外许多大河流域都开始了相关开发与治理规划,绝大多数工作着眼于流域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遭到破坏的流域生态恢复和实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且已认识到流域规划是自然、经济、社会多因素和多目标综合性区域开发,是国土综合开发与规划的一个环节,提出了流域综合开发模式、以水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环境整治开发模式三种模式.而国内学者对流域开发与规划的关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关注流域旱灾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治理;改革开放前重点关注流域水能、矿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跨地区平衡;改革开放后重点关注以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为中心的综合规划,初步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点-轴-面”模式.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西电东输工程的开建,流域综合规划又成为研究热点,如关注西北干旱区域的流域产业布局、侧重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水源地生态安全与产业综合发展、侧重新型产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流域产业发展[8].流域管理是指以流域为单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调配进行的综合管理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根据当今全球各国实践认为当前流域管理的主要任务[9]:1)注意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推广多种经营的体制,用经济手段鼓励水土保持工作;2)提高流域管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机械化,降低治理成本;3)注意分析流域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规划技术的研究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4)研究流域管理的法规与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管理的人才培训工作;5)注意大流域治理战略研究,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迫切需要制定大河流域管理的中长期规划;6)加强流域管理科学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本学科知识的丰富,流域开发或管理现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水土保持,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流域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0].2.5流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流域地理学的思想早已存在,现在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尽管不十分成熟,但此尝试有意针对流域实践的上述问题去尝试并积累资料;另外流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地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最适宜的“实验地”,尤其是综合研究陆地与水域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述学科中,水文学值得参考的是其研究方法或手段,用其或改进其方法有利于获取流域的基本资料;湖泊学可以看成流域地理学的主要来源,因为水既是流域的“驱动因子”,也是最终的“受害者”.流域由不同的水、陆生态系统组成,但对水的研究是对流域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研究思想和操作思路,景观生态学提供了大尺度的流域研究思互作用提供了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方法与战略眼光.地理学与区域科学作为流域地理学的学科之母,无疑是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与支撑.流域开发和管理,既是流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又在方法与目的上实现了流域地理学的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根据上述流域地理学学科基础的分析,流域地理学就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和系统、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流域内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研究流域作为复合地域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对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如资源开发、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与生态补偿等进行研究,为流域中以“水体”为核心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流域地理学上述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及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目标,可提出流域地理学近期主要研究内容:1)流域形成的(地理和气候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过程;2)流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形态互动机制;3)流域资源环境评价与承载力,生态环境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响应;4)流域内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与演化的规律及其时空分异和调控机理;5)流域内生物生产力及生物分布格局,它们与流域结构、功能和形态动态间的关系;6)水体作为陆地“生境岛屿”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7)流域内河岸缓冲带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地下水及其变化(如开采、污染等)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作用界面演化;9)不同尺度上对流域结构—功能—形态的研究,探索某一时空尺度上格局、过程如何影响其它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10)流域内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流域水土保持等;11)土地和水利用变化如何影响流域人地关系过程,确定由此带来生态学后果及与区域或全球变化的关系;12)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地理工程,流域城市、人类活动及经济社会发展;13)流域水系的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纳量,污染的治理与资源化地理工程系统;14)流域开发的地理学后果与对策,水资源工程综合评价、自然灾害的评估与预警;15)流域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林-农-渔复合系统优化结构的技术及示范和应用;16)流域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流域GIS与智能流域系统的建立;17)流域发展规划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应用;18)对流域地理学本身的思考与研究,如概念、内涵、理论、调查及实验分析方法和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归纳.

    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它属于长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范畴.它的开展将是一个用人多、耗费大、历时长的过程,但必须尽快着手准备,争取早日系统地开展并确立优势.就国家而言,可

上一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下一篇:艺术活动的性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