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学范文

时间:2023-10-21 05:56:25

地域文学

地域文学篇1

一、苏州文化与苏州文学综述

作为吴文化的集大成者,古城苏州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底蕴沉淀出了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精神。它不仅仅是城市的名称,更多的代表了一种文化标志和生活理念。古城保存完整的“三纵三横一环”河道水系追念着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独特风貌,流淌着苏州人柔性间杂点韧性的水文化的人文气息。温润秀美的自然坏境、富庶安定的社会环境,加之柔和细腻的文化氛围,构造了从容淡然精致含蓄的苏州诗性文化。昆曲评弹慢节奏的咿咿呀呀道出了苏州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注定了这个城市的文学极少可能出现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粗犷与遒劲。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如此感叹:“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在这样柔性文化背景下,苏州文学顺理成章地展现了其温润淡然含蓄精致的审美与品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州文人便凭借清秀俊逸、自然婉丽的文笔才思占据一席之地。西晋二陆之一的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少有奇才,文章冠世”,音律谐美,开骈文先河;唐代诗人张籍善用比兴,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小说家沈既济的《枕中记》和《任氏传》标志着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被称为“吴中四杰”,皆笔力俊逸,以文名著称于世。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作品“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描绘了吴地市民阶级日常生活图景,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不朽的珍宝;明末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创作了《一捧雪》、《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等戏剧作品,开拓了戏曲艺术的深度与广度;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文言小说《浮生六记》“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以真挚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三白与芸娘的生活、追求和情趣,坎坷中体现了一种淡然、从容的生活意趣。

清末民初以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志的鸳鸯蝴蝶派中的主要作家多为苏州人或久居苏州,如周瘦鹃、包天笑、范烟桥等人。才子佳人、骈俪诗文、哀情婉约,鸳蝴派文人细腻、闲适的笔触体现了苏州特有的文化风格。五四新文学运动并没有切断苏州文学温润、闲适、淡远的文化血脉,叶圣陶的《倪焕之》以苏州知识分子为题材,感伤情绪与忧患意识冲淡了剑拔弩张的改革与呐喊,小品文《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药菜》描写了作者对苏州生活的怀念与回忆;苏州籍作家艾雯久居海外,但终其一生都在怀念家乡,以思念苏州为主题写了大量散文,追求苏州文化精神,把其看作自己心灵的栖息地。在当代文学史上,陆文夫、苏童、范小青、朱文颖、叶弥、荆歌、车前子、陶文瑜……苏州作家们笔耕不辍、异彩纷呈,不同的写作方式背后是趋同的苏州文化背景与地域风情。“从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美食家》……以及以走出苏州的苏童和留在苏州的范小青的小说来说,他们的文字多为曲径通幽的瀚墨铺染而成;作品中既没有金戈铁马,也没有电闪雷鸣,有的却是撩人情思的温婉文字和淡雅的情慷。可以这么说,他们都得益于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陆文夫、范小青对苏州小巷世界的历史观照和追寻,还是朱文颖对古典苏州气息的寻觅与建构,抑或叶弥、荆歌等对人生百态智性的苏州式想象……异中趋同的还是对苏州地域文化精神的认同与追寻,即便是反思,他们身上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精神。

二、苏州当代文学中的地域风情

地域风情的描画是地域文化的外显方式。“苏州,吴越名城,从烟柳画桥、石板小巷、精巧园林、六朝遗迹、古风乡俗到风味小吃、精美苏绣、清雅昆曲、甜糯评弹等等,表层的地域风情和内里的文化沉淀都是十分浓厚的,将其摄入文学作品,无疑会使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色相和独特的意蕴。”除类似于古代文学冯梦龙、李玉对江南生活的反映,苏州当代作家所描画的风情既包括对自然风物的展示,也侧重于对苏州地域人心的开掘,以传达变化中的苏州文化情境,还体现在从容、悠闲、轻逸、散淡的叙事情调上。对于苏州自然风物的描画,陆文夫、范小青、朱文颖可谓是个中高手。《小巷深处》、《美食家》、《小巷静悄悄》、《清唱》、《水姻缘》等都为我们展示了苏州地域风情,如幽远含蓄的小巷,精致典雅的园林,悠扬的昆曲评弹,沧桑的老井及沧浪亭、寒山寺等自然风物,这不仅是故事的发生地,而是作家们心中整个苏州城和苏州文化的缩影。陆文夫饱含深情地记录着那一条条“深邃而铺着石板的小巷”中的凡人小事,范小青在对清清洌洌、缓缓流淌的苏州水的描述中娓娓道来历经沧桑的今朝与往昔,朱文颖用古老的房屋、参天的古树、湿腻的青苔来营造她感受到的有点危险与邪魅的苏州……自然风貌是为开掘地域人心而置的外壳,而发掘当代民族文化精神、刻画地域文化特色的人的精神与灵魂是文学的灵性追求。苏州作家塑造出了大量精神品格鲜明的苏州地域文化人物。他们大多从小就受苏州地域文化的熏陶,熟悉苏州的文化精神、艺术旨趣、俗世人生。

作为过着俗世人生的苏州人的一员,作家们可以具象独到地刻画“苏州人”形象———他们大多从容淡泊地过着小日子,难得的大喜与大悲面前总可以平和地化解,体现了水性的柔性思维与行为模式,处事淡泊、不狂不躁,追求并享受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生活。“小工人就小工人吧,小工人也有自己乐惠的地方。要是彩电能买到,丫头睏梦头也会笑出声来的,徐珊珊有徐珊珊的光荣,丫头有丫头的快活么。”(范小青《嫁妆》)“三白知道,苏州就是给他这样的人住的,所有的人只要到了苏州,都会演变成为一个三白。”(朱文颖《浮生》)作家笔下苏州人安于现状的生活气息酝酿着他们对苏州精致、圆润的地域文化精神的自得与小家子气的审视,形形的丰满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史人物画册。景语即情语,和柔的情景意象、从容的人物形象背后是作家情感的价值倾向与记忆密码。他们以富于个性的言说方式重构了渐行渐远的精神故土,坚守与突围,自得与反思。但沿袭下来的深厚的集体心理积淀仍深远影响着苏州地域的风俗情志和地域人心,影响着苏州作家的情感追求。“现代文明虽然改变了苏州曲桥流水的古貌,但温柔、平和的气度和古典式的生存精神在普通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意识中依然闪烁着润和的光泽。”在创造心态上,苏州作家难以割舍怀旧苏州的胎记。作家对这些地域风情、人物形象的刻画方式仿佛也是漫不经心的,从容而平和的叙述像评弹般娓娓道来,如水一般顺其自然地流淌,不急不躁,试图掩饰故事与人物内心的焦灼与冲突,达成一种和谐的自然诗性,构建一种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表现。

三、苏州文学背后的精神底蕴

苏州当代作家的创作不仅描绘出了苏州独特的地域风情,还隐含出了地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精神底蕴。由婉约、从容、淡然的苏州文化精神入手,细品苏州当代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一种静观人生的禅学思维。江南文化自古便具有一种自然诗性特质,“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江南禅学思想由来已久,苏州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组成部分,禅与佛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一角。“成佛也就是不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就是成佛。”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苏州人(包括苏州作家)那种恬淡从容的精神意蕴背景。江南禅学注重淡泊宁静、平淡清深、得自然智慧的思想境界。正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文化的影响是无形而深远的,苏州作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的普致性特征或许来源于此。范小青的作品则多次体现对“佛禅境界”的向往之情,例如在小说《瑞云》中,作者讲述了苏州小巷一个普通女子瑞云的故事。瑞云是瑞云好婆在厕所里捡回来的一个有残疾的女子,好婆诚心向佛,一辈子吃素,平日诵读佛经,善良而淡然。瑞云也受到了佛禅精神的影响,“她有一种现代女性少有的清秀温良,她有平静的笑和忧郁的美”,“日子过得始终很平静”。虽然命运悲惨,被人遗弃又身有残疾,但她依旧活得从容而淡然。另外,在《还俗》、《顾氏传人》等作品中,都体现了作家的佛禅思想,以及叶弥《桃花渡》中女孩与出家人对于尘世与圆满的解读,朱文颖《浮生》、《繁华》背后的从容淡然中惘惘的未知色彩等。另外,禅学促使艺术发生由满实到空灵、由繁复为简淡的转变。与注重功利的秦晋文化、艳丽张扬的巴蜀文化相比,江南文化别有一种逸格,体现在苏州作家身上是云淡风轻的平淡天真。范小青、朱文颖、叶弥等人的文风常被指责为“浅小”,这背后是对苏州古老平静、朴素单纯的虚无的追寻。正如范小青所言:“我从来不会写也不习惯写惊天动地的人物和事件,更愿意在平淡的叙述中带给读者阅读的韵味,这也是我的文学追求。”

四、苏州文化精神的个性阐释

自我书写是在历史集体记忆之下的个性呈现。无论是陆文夫讽刺幽默的通达情味,还是范小青的禅性与韧性,抑或朱文颖、叶弥平静文字下的隐忍惘然与痛楚、荆歌对苏州小镇文化的边缘化姿态……在面对新时代全球化同质化经济浪潮的席卷,面临现代都市文化的形成与古老城市文化的承传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与时俱进的氛围中将个体血脉与苏州古老的文化底蕴融会贯通,后陆文夫时代的苏州作家自发自觉地迎接了挑战,对苏州传统文化进行了个性阐释。近几年来,范小青以《这鸟,像人一样说话》、《城市片段》、《城市表情》等众多作品透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众生相;朱文颖等作家则在现代城市里寻觅失去的苏州气息,寻求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寻求精神和心灵上的帮助;叶弥等作家隐回传统禅学文化的自然与玄妙之中,在满与空、伤痛与自然疗伤的书写中回归朴实温暖的精神向往;荆歌等作家则如顽童般倔强地反抗各种正统与权威,表面上的边缘化却恰好折射了他骨子里对传统苏州文化氛围的固守与压抑绝望的情感斗争;陶文瑜、杨守松等作家以诗性的文笔回望苏州留给自己的印记,突破文学的局限,将视野转向苏州文化更广阔的境界……

地域文学篇2

在学术界不断的研究和发现中,发现民族地域文化对于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特点上来说,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通常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也就是其具有魅力和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种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拓展到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而进入到大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正是在课程中适当融入民族文化的好时机,该文以西藏地区为例,对两者融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1两者融合的作用分析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到了哪一个学习阶段,学习兴趣都是关系到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越是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已经逐渐成熟的学习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难度越高。而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一部分民族地域文化的内容,对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1]。一方面,民族地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且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其闪光点和特色都十分鲜明,这对于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中开展语文学习的学生来说,无疑使得其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加富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而且,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一定的提升,如果在传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其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的内容,必然会使其产生一种亲切感,并提升其参与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外,对于本来就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部分民族地域文化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融入,给了他们更多的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这种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状态,必然能维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文所讨论的西藏地区的大学语文教育,就是利用本地区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优势,力求实现当地民族地域文化与高校语文教学的融合。

1.2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进入到大学的学习阶段,语文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上了,而其更重要的任务,应当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与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高度契合。而民族地域文化的融入,实际上是将一种更多元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而全面的,了解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渠道,另外,也可以使其通过对比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这种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状态、学习状态上的差异,可以随时带给学生切身的体会。在对比和观察中更加清晰的认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在思想上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

2以西藏地区问题探寻两者融合的路径

2.1西藏地区民族地域文化内容简析

民族地域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实际上包含了这个地区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设计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西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依托,在藏区的文化中,高原美景、雪域风光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宏大辽阔自然景观背后,实际上折射出藏区人民的起源于游牧民族的开阔眼界和博大胸襟。而西藏地区的建筑文化也是其民族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屹立在青藏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就饱含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智慧。另外,像藏族服饰、青稞酒,都是西藏地区在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上的鲜明特色。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藏区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融合具有丰富性的优势。

2.2融合路径探讨

首先,在编写教材的阶段,就本着融合的理念。目前西藏地区所用用的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是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大学语文》,该教材就是以融入民族文化为原则的前提下编写而成的。在这版语文教材中,将藏族作家丹增的《忆母校》收录其中,另外,还包括了我国其他地区的一部分典型,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的文章进行了收录,如陕派作家贾平凹的《秦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节选等,这种将各地区不同的,渗透着民族地域文化气息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收录的形式,就是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结构安排上,实现了两者的融合[3]。其次,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注重团队的多元性。与多元的民族地域文化一样,要想将其与大学语文课程实现完美的融合,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要求都倾向于自主学习的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弱化,而正相反,对于大学生的教学辅助和引导,更需要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4]。以该文的西藏地区学校为例,地域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地区教师在信息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获得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高校更应该重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融入民族地域文化的教学要求背景下,校方应当更加积极地为教师提供了解民族地域文化的渠道,并组织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使其自身首先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积淀。以便进一步将其传达给学生。最后,适当应用主题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民族地域文化的融合。这种教学方法的加入,实际上是从丰富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的一种实现融合的途径。因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具备这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差异,因此,在将其与大学语文课程进行融合时,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教师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适当采取主题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例如,在西藏地区,以藏区文化为主题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就具备一定的经验。除了整体上的主题确定,教师还可以针对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中不同的侧重点,将其确立为课程的主题展开教学,如藏区的服饰文化,就可以单独的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探讨主题存在。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除了主体活动内容外,应当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空间,让其就民族文化的学习主题提出个人的具体观点,在交流中促进其对民族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实现了地域民族文化在其思想上的深刻影响和作用。

3结语

地域文学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随着全国各地逐渐升温的旅游热,地域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热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趋势。除此之外,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地域文化不够重视,鲜少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及地域文化,作为学生,本就对民俗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如此一来更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家乡的地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现代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也正反映了语文教学中对地域文化渗透不够的这一现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大缺失之处,因此,将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也是现今教育现状对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若是在课堂上都不能带领学生领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怎能期许学生深刻了解以及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地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认识到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其意义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一下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一、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地域文化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往往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仅靠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无法满足其文化需求的,因此,作为教师便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书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可开阔其文化视野。那么,教师在进行拓展性教学时,可融入一定的地域文化,补充相应的素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有意识地将兴趣点向地域文化转移,慢慢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也是极为有益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身家乡以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其次,在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是有引导性地带领学生去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逐渐产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课堂设计,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内容,不能刻板僵硬地插入地域文化,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得不偿失。因此,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教师,在将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要对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在授课时最好可以采取比较直观的教学材料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比如说相应的视频、照片、音频等等,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大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样直观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加强记忆程度,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时就曾经展示了宜兴传统的、制作精美的瓷器照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宜兴这一“中国陶都”的印象,并且为了更全面地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著名乐曲《梁祝》,进一步介绍了宜兴“梁祝故里”这一美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宜兴的地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展示与介绍,通过让学生展示家乡这一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使课堂更为活跃,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

二、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地域文化

语文看似是一门非常“静”的学科,但实际上语文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文化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极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对该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通过亲身感悟,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有限的书面内容,而应着眼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生活中寻找不同于书面教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组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若是在学期内组织实践活动遇到课时有限,学生难以集中等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一实践活动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协调了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组织一个交流会议,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图片、论文、视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所总结,有所收获,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实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交流,分享收获。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他们的写作之中。写作往往需要学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现状,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写作之中。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将实践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从而进一步地去体会那种感受,加强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将上文中提及的实践活动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实践心得,分享自己对于亲身体验各地地域文化后的感受与想法,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家乡的地域文化,还是祖国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每一位中华学子都应了解和弘扬的,而语文教学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便显得如此至关重要。教师应恪尽职守,延续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地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这个民族。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弘扬神奇的地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钱理群.贵州读本[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地域文学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包装设计;课程教学

为了促进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需要注重包装设计的教育质量。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现代化环境中,应建立创新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而且使我国在包装艺术设计上更具多元性。

一、包装设计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包装市场上,就设计层面而言,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图文色彩过于简单、相似设计较多、设计呈模式化形态等。对于包装设计师而言,主要工作为增强包装的美观度,其综合素养与包装设计质量密切联系。为了提升设计师水平,我国应从教育抓起。纵观我国高校现状,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很多教师的讲授模式为:理论知识+对应的设计优秀作品,随后要求学生完成与本课题有关的作业,学生需要按照作业主题,制定市场调查报告,同时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最后再提交作业。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保证学生能不断进步。该教学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但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常常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今很多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上调整了办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譬如课程设置较为相似,缺乏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上较为单一等,不利于学生今后在就业岗位上具备竞争优势,这也是我国当前设计行业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创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理念渗透于我国,导致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设计专业应注重引入当地民族地域文化知识,不仅能增强特色性,而且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很多高校设计专业之所以没有特色,主要原因为:大量模仿西方文化,并未吸收当地的文化元素,当教育模式也被一味地抄袭运用时,会导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因此高校应建立创新理念,注重引入当地的文化资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的传输更方便,人们的观念也从原来的求同转为如今的求异。我国某些学校艺术专业在教学期间,注重引入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属于现阶段创新各地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不仅能开发对我国地域文化资源,而且能为设计专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对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尽一份力。就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点而言,高校应加大改进创新力度,将当地文化特色资源引入课程设计中,从而提升设计课程质量。通过加强设计课程的教学力度,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我国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很多展览馆中呈现了西方优秀的作品。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学生学习西方优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出现了崇洋的态势,某些学生十分热爱西方艺术作品,但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持摒弃态度。同时在一味地借鉴西方设计作品时,还会缺乏创新意识。因此通过收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般情况下,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方式较多,包括问题探索、元素对比、收集整理等,当学生了解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后,可以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不断提升设计质量。该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元素的认知,而且能使学生意识到弘扬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有助于为班级营造更民主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包装设计的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包装设计理论知识,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由于包装设计实践活动涉及较多环节,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地域元素、策划设计活动等内容,能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为当地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学生在学习地域文化元素期间,能发现地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对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更多,在后期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今后的就业具备指导意义,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期间,高校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使地域文化特色更好融入于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活动。我国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地域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并且有涵盖很多当地元素,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是一项珍贵的资源,能促进地方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期间,高校可以专门派教师到当地考察文化,吸收借鉴精良的文化,并且将其运用到课程设置中,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地方风俗。一般情况下,地域文化资源包括:服饰品、风俗等。高校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当地文化资源,将其运用于设计题材中,使设计作品不仅具备创新性,而且具备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使当地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良好协调。(二)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在课堂理论教学设计上,高校应注重增强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教学模式中涵盖理论传授、实践教学两个模块,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更开放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程设计体系得以创新。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点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同时开放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增强人文关怀,与学生共同探索地域文化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不能一味地教授给学生方法论,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设计主题上,教师应注重计划性、意识性,能基于地域背景开展教育活动。当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地域文化收集作业,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并且在班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在调研期间,学生应提前设置好探索问题,使调研活动更具高效性,当调研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调研内容进行逐一点评。在点评期间,教师应多表扬学生,使学生的劳动成果被尊重肯定,这能从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今后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因此,优化课程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具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大赛活动。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次数越来越多,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比赛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日常学习期间,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设计社会实践作业,使学生参与到设计实践活动中,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包装设计作品中含有地方特色元素后,能增加获奖机率,而且有利于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比赛中,教师应帮学生分析设计主题,保障后期的设计思路、设计内容符合比赛规则,使学生在设计作品中更好地将地域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质量,不仅含有当地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更多的学生认同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当设计作品获奖不仅给高校带来荣誉,而且有助于宣传地域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文化具备独一无二的特征。高校在艺术教育期间应注重引入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使这些元素能在包装设计中发挥优势,使学生在设计中更具创新性与民族性,从而促进我国地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作者:左文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申丽花,彭仁.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教学中引入本土化设计的初步研究.高教论坛,2013,06.

地域文学篇5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域文化;育人价值;恩施州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由于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地域文化。[1]《地理教育国际》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意指我们的地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各大洲的山川、地貌,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各国的人。要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异国的文化,首先要了解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本文仅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从地域文化育人价值的剖析来探讨地域文化与中学地理课堂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一、恩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而形成、融合、演变出了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于一体的地域文化。[2]其内容丰富多样,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多样性特点。然而,随着相对封闭及互相隔绝的自然条件的改善,恩施州地域文化受着外来文化与居于恩施州主体地位的土家文化的影响,文化特点渐趋一致,文化特色又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受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恩施州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1.山地性

地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恩施州地域文化主要依托武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山地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聚落文化看,聚落分布的规律与规模都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人口和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少,聚落的规模也越来越小[3];同样,聚落民居也受山地地形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等地域性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与山地高低的完美结合”以及“就地取材的环境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充分体现了民族建筑的山地性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景观[4]。在农耕文化方面,尽管山地对农业耕作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山区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又对山地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生活民俗与生产民俗上。“靠山吃山”的生活传统造就了恩施州人民以“大米、薯类辅以山珍”的饮食类别的选择,以及受山地气候影响而形成的“酸辣”“咸腊”的饮食口味。不仅如此,特殊的山地地理环境使恩施州人民为了克服崎岖山路的耕作与运输障碍,创造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工具——背篓,不仅能够节省体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山地农作物的运输效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背篓文化”。

2.多民族背景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由诸多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集合体[5]。换一个语境,恩施州地域文化也是由多个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集合体。可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相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即本文所界定的多民族背景。之所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具有多民族背景特征,是恩施州的人口分布与社会结构造成的。恩施州境内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约29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且各少数民族在恩施境内的交叉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山地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使恩施州境内形成了诸多以少数民族风情园或者少数民族村寨为代表的各具民族特色的聚落环境,呈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来凤县百福司镇东南的舍米湖土家族村落,该村较好地保留了以“摆手舞”为特色的土家文化,村寨风情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特色[6];恩施市芭蕉枫香坡侗族风情寨,该村落主要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族文化得以完善保存与发展,现已成为当地一处极具代表性的侗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目的地[7];宣恩县高罗集镇小茅坡营村则是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语地区,至今仍然保留苗族的风俗习惯,特色鲜明的苗族文化在此地仍得以较完好的体现。另外,境内还有其他民族村落在不同地域分散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民族背景的特点。

二、恩施州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

日本学者市川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地域文化有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我国学者也从教育机构、课程、教师和民族认同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地域文化对教育机构的区域特色的形成、对课程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文化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所具有的重大价值[8]。本文主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地域文化育人价值进行剖析。

1.多元文化的认知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与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差异性与多元性是整个世界的共性,要使世界在这种多元差异的现状下和谐发展,需要人们去认同与欣赏各种差异。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首先需要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差异性,最终通过认识自己的不同而更好地包容与接纳更多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认同。恩施州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为学生多元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样本载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现象在恩施州当地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不同地域范围内民族分布不同,民族风情在同一区域与不同区域内都存在着差异。以恩施州分布较多的三个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五县市,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几个地区,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可以看出,在利川、来凤、鹤峰、咸丰与宣恩五区域内都交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存在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分布现状,使文化特色表现出地域间的民族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恩施州各县市相对隔绝而存在,但又会因为区域间绝对的交流而被认知,文化碰撞也因此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在长期的感官与相互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多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理解这些多元与差异,最终接纳多元文化。通过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并认识到恩施州小范围内的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更多的多元文化。

2.思维方式的养成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地域环境是塑造本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否定环境决定论的论调,但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的作用。作为依附于恩施州地域环境而存在的地域文化,亦是如此,它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以恩施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文化“吊脚楼”为例,它代表了恩施人民的智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对学生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居住在吊脚楼上的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对吊脚楼的认识与了解有着差异。外地学生主要是从课本知识获得对吊脚楼的认识,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与分析吊脚楼的成因与发展。而本地学生更多的是“身在楼中不知楼”,他们知道每一次在吊脚楼上奋力的一蹦能引起喂养在吊脚楼下的各种家禽家畜欢快的叫声回应,这是一个娱乐场所;他们知道在使用柴火做饭的当地,如果没有吊脚楼这个储藏干柴的地下室,要在雨天成功烧燃灶火将会很困难。他们更多的是从体验的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的实用价值,对于吊脚楼的科学价值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示例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他们还没有完全认识的吊脚楼,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如,联系当地地质地貌与气候特点,理解吊脚楼建筑布局与风格的成因;从吊脚楼建筑材料的使用与选择,去学习与真切感受祖辈们就地取材与因地制宜的发展观;从审美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发现吊脚楼的美、赏析吊脚楼的美;从发展的角度,讨论正在消逝的恩施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等。这不仅使学生对认识祖辈们创造的智慧有更深切的体验与感悟,还能启示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达到思维方式的养成。

3.责任意识的陶冶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一定意义上塑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地域文化代表着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范围内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意识,是人们形成自我认识与明确我在社会中的定位的条件。恩施农户家家户户供奉“土地神”这一民风,代表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敬畏与爱护,对长期耳濡目染的恩施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向影响。恩施农民对于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山窝窝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可用资源。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与土地资源的匮乏,导致当地人民粮食不足以自给,小农生产模式以及落后的经济条件,使人们不得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一个个山窝窝中。他们认为土地是有灵性的,每家都有一个土地神,所以各自在自家土地的陇坎上设置一个土地庙(用石板砌成的小方框),这是为了在劳作时刻都不能忘记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恩。这种意识也体现在当地人们的行为中,人们认为每一片土地的存在与其存在状态都有其自身原因,不能随意动土(滥挖乱挪),若有某户人家因发展需要进行动土行为,必须经过事先的土地祭拜与风水认定,从不无节制的滥挖乱动。这种话语与行为会在无意识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学会保护与珍惜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养成环境责任意识。如此长期耳濡目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助于学生形成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三、恩施州地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地域文化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可以体现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中,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主要是指地理校本课程或者乡土课程。恩施州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发展较缓慢,开设学校较少,有一部分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尝试,虽然缺乏经验指导,学科特色还不够突出,但是对于恩施州的教育现状来说,踏出第一步已经很难得。不管是正式的地理课程还是非正式的地理课程,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学。在教学活动中,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地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整合。

1.加强生活化教学

我国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分别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发现地理课程不单只是为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养成生存能力与价值观念。要践行这一理念,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课改的推进,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就是其途径之一。将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穿插到地理课堂,不仅避免了枯燥的知识传授与教材讲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与思考。在与几位恩施高中地理教师交流时,作为新引进的外地教师,他们一致向我抱怨过当地学校食堂的菜谱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恩施州各学校食堂三餐离不开土豆,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炸土豆……甚至主食还能做成土豆饭,总之没有不做土豆的学校餐厅;二是当地食堂的口味太怪,餐桌离不开当地传统的酸菜,且口味偏辣。这几位老师同时问过我“为什么?”,当时我用简单的一句“我们喜欢,所以入乡随俗”来回答他们。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我是本地人的缘故,习惯性地不去质疑与反问这些生活习惯背后的原因。但实际上,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分析,只是,置身其中的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去思考这些“理所当然”背后的学科知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妨设计“土豆如何成为恩施的主食”或者“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等教学活动,在“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等章节进行探讨。将日常生活中未被学生察觉的这些生活常态穿课堂,当学习回归到生活时将别有一番景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同时,恩施州存在比较普遍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懒于思考与发现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加强生活化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加强亲身体验,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形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2.强化方法的习得

我国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恩施州当地几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够重视,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方法的导向意识。地理学习,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认识区域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区域学习的方法导向。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比较区域差异”这一章节为例,书本呈现大量的图表,通过图表的对比分析,归纳影响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在于学生“对比法”“归纳演绎法”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作为目标之一。在进行“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的教学设计中,恩施州本地各学校食堂菜谱基本一致,学生对于已经习惯的饮食常态不会产生质疑,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提供与恩施州区域差异较明显的其他地区的学校食谱,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可将本校某一时间段的学校菜谱与上海某一学校同一时间段的菜谱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菜谱的对比分析,找到两地菜谱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两地饮食风格的差异。最后,通过资料搜集与知识迁移,从气候、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两地饮食差异的原因。[9]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鲜活的案例学习中渗入方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方法的习得与地理思维的养成。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获得,在方法的习得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获得与迁移。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是新课程环境下逐渐被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恩施州作为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要想立即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状较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在自身与现实条件允许之内作相关的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强调学生的参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恩施州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较少,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述与学生记忆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教师预设环境下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是居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许多学校主要通过隐性课的创设来改变这一现状,即学校在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见的有主题板报、宣传画、文化长廊的建设、文化节的举办以及地理园的建设等[10]。当地主要通过复制具有某一民族建筑特征的学校建筑、建设文化长廊、举办文化节等隐性课程的创设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地域文化思想的陶冶。这在一定意义上规避了课时与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空间去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但是,在隐性课程的构建中,不能仅以教师的构想为主体,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例如,在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学校常常是将文化长廊所要呈现的内容进行完整创设而后满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仅是作为一个参观者进行观赏,若将文化长廊的空间予以一部分留白,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体现民族特色的内容通过涂鸦、雕刻、绘画等方式填补在文化长廊的空白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地域文化,感受身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会导致人自身的存在危机。[11]对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的不足导致我们忽略了这一重大教育课题,要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我想应该从认识脚底下这块土地出发!

作者:冉 蓉 陈昌文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2]李超.溯源与前瞻:恩施文化浅析[J].中国民族,2009(01):59-60.

[3]王孟洲,许然.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概念与理论评析——兼论伏牛山文化圈及其特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02):83-87.

[4]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92-95.

[5]何圣伦.多民族背景下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258-259.

[6]李勋灿.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风俗习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向丽.对民族村寨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1-65.

[8]陈婷.论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1-85.

[9]何平.校园生活地理小课程的育人价值——以“舌尖上的地理——校园食谱微探究”为例[J].地理教学,2015(03):30-32.

地域文学篇6

一、从“场域-惯习”到“艺术场域”

“场域-惯习”(Field-Habitus)理论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通过批评纯粹美学,分析艺术本质,而提出的艺术理论观点,这一理论主要是为解决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裂,在《实践与反思》一书中,他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有位置就能对其占据者、行为者施加影响,在结构之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由各种权利(或资本)的分布结构、现在与潜在的客观状况界定的,也是由其他位置间的客观关系(统治、从属、同一等)而界定的”。①这个空间隐喻被布迪厄充分运用到美学、文化、宗教等领域。在“艺术场域”,画家、批评家、艺术品购买商、博物馆管理者等都以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统一作用于艺术领域这个社会空间,这些元素在场域中的行动共同创造了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美是一种艺术,而美学更是关于艺术的哲学,艺术现象及美学特质的考察,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单个的内在特质予以解释,而应置于艺术/美学场域的客观系统内,从它们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虑。由此,我们推论,美学场域下的审美教育是由审美主体———即审美实施者、审美环境———即气候,人文地理环境、审美客体———即能够引起美感的客观事物三位一体构成的客观关系的网络;自然,受美学场域操纵的文学审美教育也可从中窥见一斑。“美学场域”下的我国南北经典文学各因其独树一帜,颇具韵味的审美特质,实现了自身的“怡情育美,寓美于悟”。经典文化作品透过细腻的语言,隽永精练地表达各地民俗风情的美轮美奂,更是透过地缘文学表现出了创作的文质与比德,也正是布迪厄“艺术场域”在文学审美方面的完美体现。比如岭南独特的地缘文化、风土人情与地域特性,就营造着岭南文学形态独特的艺术语境。“在当代岭南文学的艺术语境里,可以考证出岭南丰富的物产、发达活络的经济背景,可以反映出闲适灵活、包容务实的民风,可以指认出情趣盎然的俚风民俗,饮食起居的各具其妙、其韵、其趣,尤其是在这种物候生态里孕育的情性风韵,具有异常鲜明的岭南风貌”。

二“、艺术场域”与地域文学

纵观文学史,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中,何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经典成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得以经久流传呢?原因在于它们具备了如下内在或外在的要素:第一,作品内在具有诗学、思想、审美、道德等价值;第二,与当下的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社会政治、主流诗学一致;第三,作品文本有可阐释的空间,符合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最后,得到评论界、教育界、出版机构等“赞助力量”的支持,即法国操纵学派安德烈•勒菲弗尔所讲的影响权力之一的因素———“赞助人”的支持。只有这样,作品才可能在大浪淘沙的文学史上赢得一席之地。布迪厄认为,“场域”有自身特定的逻辑和必然性,处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但是,它们也因此构成了客观关系的系统而统一于交互性的社会网络中,文学场域也是如此。“一个场域的结构可以被看作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这些位置是根据他们在争夺各种权利或资本的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③布迪厄在阐释文学场域理论时特别强调三个内在关联的环节。“首先,分析文学艺术生产场与权力场两个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勾画行动者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再次,还需要分析行动者的习性”。④在文学生产场域这样一个动态环境中,如上四个要素全面渗透于这三个环节中,特别是经典文本的演绎与流变生动而形象地呈现出文学生产场与权力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结构以及行动者性情系统三者之间的维度。这正可以用来诠释经典文学的独特场域下的审美及美育特质了。布迪厄“艺术场域”用于美学领域的实质在于它将美学研究置放于一种由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及审美环境构成的有着共同关系的场域空间。这个场域要求审美施为者在社会地理、人文价值、风情习俗的审美环境下生产和创造有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的艺术品,以期在历史流变中因其内在无限的阐释空间,恒久的内涵价值且符合当下的主流思潮而流芳百世。而文化作为社会历史的积淀,势必与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艺术、价值观念等联系在一起,文学艺术则以语言为依托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现实。文学以文化表现内容为基础,来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广义上讲,文化包含文学,文学是文化的高地。旨在探讨文化差异与地理因缘的地缘文化,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托,受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的文化系统,它研究同一空间区域内社会群体在政治、经济、历史、军事、语言、信仰、风俗及价值取向、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由此,“美学场域”下的文学必然与地缘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相关性。地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人文环境的影响。我国地缘文化的南北异同造就了经典文学“北雄南秀”的风格特征。从地缘考察,北方地域辽阔,高原峻岭,气候严寒,环境恶劣的生态特征决定了北方文学“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粗犷;而古时的中原更是群雄逐鹿,征战杀伐的是非之地,由此,象征北方文学壮美激昂,豪迈刚劲的“铁马秋风塞北”便应运而生。较之北方的地缘,南方大陆的岭南,尤以广东为主要载体,濒临沿海,受内陆影响较之海外要小得多。岭南城市的文明发达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包括东南亚与西方)。追溯历史,汉代的徐闻港和唐朝时已通经番禺的海上丝绸之路,均成为岭南地区对外频繁交流的桥梁。由此,岭南文学婉约优美,舒缓柔和,意趣横生。清代魏源诗云,“濠镜羊城水气氲,华夷估舶自成群。门前潮汐家家海,詹际榕棉寺寺云”,这些诗句用细波微澜的笔调悠悠地道出珠江两岸贸易的繁荣。如果说,《诗经》是北方文学现实主义的化身,那么《离骚》便是南方文学浪漫主义的写照。纵观南北地缘文化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南北方文化在当时政局变动与震荡中逐渐接受外来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催化。从魏晋到明清,岭南文明、黄河文明相继接受了中央集权下的民族交融,也随着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融入了外来元素,促成了我国文化的兼容与多元。

三、“艺术场域”视角下的地域文学审美特质

文学是文化的集中反映,如果将经典文学置放于地缘文化的视野中来考察,那么它既是一个流动不拘的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又是遍布全国南北地域形态多元的美学存在形式。诚然,文学客体呈现出来的美学风格、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无不受着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这些地缘文化因素的影响。“粤味盎然”、“湘楚浓郁”、“京味纯厚”等作为文学本土性的文学性表征,不仅在文本修辞层面积淀了丰富的美学想象,也是颇具中华特色地缘美学的生动体现。诸如代表岭南文化的广东地区,其特殊的地缘特质就给岭南文学提供了文化融合,以致形成与其他地域文化迥异的风格特点。以北方文化为背景,审查以广东“美学场域”为代表的岭南文学,可以发现受岭南生活地域性影响的岭南作家群体的气质、人物的性格凸显了岭南文学特殊的语言格调、审美情趣和美育特质。号称“粤三家”的汪王泉、沈世良、叶衍兰是岭南词坛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们笔下的岭南诗雄直而真朴,岭南词刚健而雅丽。生于岭南,自然受到岭南风土人情、自然禀性的陶冶和熏陶,也自然通过诗词作品原生态表现岭南文化的风脉神韵。叶衍兰,自幼出生于英才辈出的岭南书香世家,其祖父叶仁厚和父亲叶英华都能诗善文,以书传道。拥有深厚家学渊源的他将浙西词派的审美观念与岭南诗的雄直刚健融合为自成一格的词学趣尚,写成秋梦庵词,海岳楼诗等缠绵清绝的作品,推进了广东词坛的去边缘化,与北方文学的中心思想相钩连。作品以山水、兰草比德,以其思想情态置于客观自然状态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达到人格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和谐统一。而岭南文学家们所追求的正是儒家所讲的“比德”,即“天人合一”源自于“天”的德;其“比德性”在屈原文学,东坡诗集中体现无疑。同时,岭南文学的美育特质受岭南地域性气候环境、人文地理影响的岭南文学意象又共同营造并传递着岭南独有的审美特征,发挥着独特的美育作用。比如,岭南文学以风俗人情为艺术支点,折射岭南人的古朴传统,低敛不张扬,这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岭南文学的比德性美学和美育特质,它们饱含了民族的心理、德行与品格,蕴涵了文化深层积淀后越酿越久远的美学价值和美育功用。又如,岭南文学特有的地理环境,表现在文学中,体现为意象描绘的美轮美奂,秀丽恬然,岭南的山清水秀,四季常绿,祠堂庙宇,宅邸民居,水的温婉,山的灵秀造就了岭南人生活的闲适安逸,与世无争和天人合一的比德环境。再如,岭南文学中有以余韵袅袅的粤语创作出来的作品,别有一番神韵和内涵。

地域文学篇7

张筠梓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地域文化的开发研究是我国传统人文领域的探索,受到设计基础教学的关注,在社会变迁中,地域文化各不相同,有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

底蕴,设计基础教学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可以对当地创新进行保护,推动了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设计基础教学;地域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

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

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地域文化中的民居等有形文化与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

的无形文化都是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的根本所在,而民族艺术深深扎根于

民间,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之根,是母体的艺术、本元的艺术。

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基础、三大构成及造型

训练课程都需要对造型、色彩、材料、肌理、图案、情感指向等等进行大

量地练习与设计创新,与地域文化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元素遥相呼应,与地

域文化中借鉴大自然的思路一脉相承,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与设计

基础教学相结合是可能的。

一、地域文化和设计基础教学的融入现状概述

我国地理幅度广阔、历史悠久,多元化的文化带是我国地理文化的主

要特征,历史上曾出现过滇黔、百越、荆楚、齐鲁等等多个具有独特文化

特征的区域。时至近代,又有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等等的文化区分,区域性的文化特征深深地烙在了当地人们的心

里。地域性文化差异这项特点在设计基础教学中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就地

域文化演替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与人文的对接,形成了交相辉映的局面。

北海物产富饶,特以海鲜特产而闻名,时代变化中地域文化却更为浓厚,

在传承中又增添了一些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海文化,特别是近年来北海工艺

产品受到各界瞩目,正是基于地域文化上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普及,给了整个

北海特色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北海地域文化在工艺基

础性的开发环节。在组织学生参观北海田野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时,踏进青

石铺成观光园,抚摸一块块青色方砖,听一声鸡啼唤来一声狗吠。看那缓缓

转动的水车汩汩地灌满一筒筒龙塘清凉的水,转到最高处,竹筒里的水慢慢

倒出,银白的水带变成雪白的水珠。这时一群壮族娃儿欢快地在生态园中嬉

戏,一名洗衣的壮族女娃棒槌上下舞动,激起四溅的水花。牵着牛的壮族老

人,背着一片夕阳慢慢走来,歌声也随之飘来“唱过穿哩唱戴哩,唱我心上

的畅快哩;没唱穿,没唱戴,一唱心中多畅快;山歌本是灵芝草,身子骨有

病能唱好……”,多么欢快,多么自在。学生听到后也随之附和一两句,笑声

时时响起。在云舍我带孩子们看过壮族的民族服饰,看老外娶新娘背壮族姑

娘,坐花轿的滑稽,听艺人吹唢呐……与学生共赏壮族民俗文化―这些实例

启示基础教育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带来的新气象。

二、地域文化的寓意传承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美术的许多造型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一直被延续

着,使用着,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在其产生的环境里,

它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历史

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民间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意义渗透于民间美

术作品形成的过程及结果中,人的主体性,情感性使它们体现出浓厚的人

情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产生多样的寓

意,这些寓意反映了集体意识,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传统美术寓意

是适用于现代设计的,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一部分设计师将实

用和审美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融合,在现代设计中创作出极具有中国特

色的设计作品。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矗立在香港的中银大厦,由于受地基的

限制,利用方格原理来设计。即在正方形的平面上画了一个对角的十字形,

形成四个象限,这为下一步的室内设计找到了灵感来源。运用四个方位与

四个色相相一致的观念来确定室内大色调。中国传统观念:东为青龙用蓝

色代表,西为白虎用白色代表,南为朱雀用红色代表,北为玄武用黑色代

表。结合中银大厦实际所处方位、环境,再借用色彩与方位相融合的特点

来决定室内色彩。当人们在这个高层建筑中,能根据所处的不同颜色区里,

就知道所处的方位。同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延续了简洁朴素,

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外部造型,他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

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局部建筑形体的错动挪位,

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化之路的思考与探索。“靳埭强设计有限公

司”的标志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方胜组成,“方”为大地,象征设计领域的广

阔,“胜”为优越、美好,示有能力胜任之意。这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

找寓意深刻、视角特征强烈的形象与表达方式,用于现代设计中产生了新

意。只有具有了民族特色的优秀的现代设计,才可能成为世界的。

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常常涉及到构成形式的多种情感指向,我更倾

向于从传统美术的寓意中去感受不同构成方法所赋予的情感意义,从实际

的文化感受中去体会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演变,从而在基础教学设计

中深化文化中的构成美,如编钟的造型特征,装饰特征,这些特征的寓意

又分别是什么?使得学生积极性较高,且感受直观,学习效果较佳!

三、设计基础教学与地域文化传承的色彩印证

从原始色彩感知到有意识的色彩应用期间经历了数十万年,传统美术

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受观念和用途、工艺的影响,传统美术的色彩

是对自然色彩的概括和夸张,设色明快,装饰意味明显,并带有浓郁的主

观因素。像年画中设色浓烈艳丽,鲜明突出,热烈奔放,通过强烈的色彩

对比与视觉感官表现出喜庆热烈,轻松明快的气氛,烘托出喜气洋洋的春

节气氛。虽然在不同地域、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生活方式会造成各地年画

在用色上的区别,但总体上设色都是大红大绿,喜庆吉祥的装饰风格。

很多色彩都有象征性和特定的涵义,在民族民间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

显,这些都为我们在如装饰基础、设计色彩课程中的图案、装饰画或者其

设色的练习中提供了大量的借鉴。如彝族黑为尊、黄为美的审美心理,源

于彝族尚火崇“羊”的根本内涵,反映在服饰上,不论男女衣裙,纵使是白

色底的百褶裙,裙边须压黑布宽边以为饰,黑彝、长老以素黑为服,不加

镶饰;寿衣——上天拜会祖先神灵的“礼服”,诸如披毡、头帕、外衣、外

裤无一不黑,凉山彝族以黄色为最美之色,服饰用色最多的各种饰纹图案

均以黄色居首,同时体现在器皿、建筑雕刻、首饰的装饰上,显示出强烈

的民族文化个性。瑶族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据说是沿袭始祖盘瓠(传说

中的盘瓠是条五彩斑斓的龙犬,这实际上也是瑶族先民以狗作为图腾的反

映)而形成“五彩斑斓”的式样,以服饰来表达对祖先纪念的标志。

四、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以现代的视角梳理,我们就

会发现其巨大的视觉价值,这是探索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资源,

许多世界认同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设计作品,都从地

域文化艺术中获得了灵感,我们能预见到到中国传统造型的独特魅力和传

统文化契合时代需求的可能性和其完美表现,我们有义务也完全可以在设

计基础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源,设计的根基才能真

正地打牢。

参考文献

[1] 乐建敏.地域文化融入设计基础教学的可能性.城市地理. 2015,12,

7.

[2] 赵玉德,卢春.探析地域文化在设计色彩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科技通

报. 2014,11,13.

[3]王喆.焦作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联系,大众文艺, 2016(8).

上接第537 页

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前者可对资产负债表分析得出,后者则需依据损益

表,用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分析得出。而利息费用一般用财务费用来估算。

若本期资本化利息巨大时,仅用财务费用进行估算,会粉饰己获利息倍数

指标值。

(4)各项指标仅反映某一时间终点的结果

由于各项指标仅反映某一时间节点时刻的结果,而影响这种量的过程

和原因,则不能具体反映。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

的影响,经济周期繁荣可能仍较好,如果经济不景气时,即使公司业绩显

著,但指标反映可能依然不尽如意。可见,财务分析的局限性是由诸多方

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 秦悦, 蒋亚朋, 陈旭. 上市公司网络财务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

研究[J]. 会计之友, 2015(03):100-103.

[2] 宇文晶, 王振山, 李丽. 财务报告质量、债务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

分析— —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

地域文学篇8

摘要:美术创作总有其挥之不去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基调。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几乎每位电影艺术大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他们的影片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深刻体现出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的巨大影响。可见地域文化对于美术创作深刻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某个历史环境下的艺术发展和艺术形态表现手法。

关键词:美术创作;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多元;西方现代哲学;地域特征

一、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潮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流派繁多,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就当是的社会环境来看,在不到30年间,相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空前的动荡和浩劫。人们沉浸在极端空虚、困惑和烦恼的精神世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正是在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这种巨大裂痕中产生出来的。

就其思想根源来说,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流派,尤其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酒神”精神和超人哲学等,为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潮提供了哲学基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这股非理性主义思潮广泛渗透在西方生活。文学艺术和一切思想文化领域之中。从总体上讲,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基本倾向,暴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是对这个社会丧失自我的不满和抗议,是对西方世界中人们的孤寂和苦闷的心情的宣泄。

现代主义第一次进入电影,主要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场运动持续十年左右,在无声电影时期通过向绘画、音乐和文学等传统艺术门类学习,寻找电影的表现形式,以追求“绘画电影”、“纯电影”和“主观电影”。努力为电影在艺术领域中争取一席之地。从2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实验电影,则是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商业电影,这类电影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集中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从艺术实质上来讲,堪称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无论什么时代,人总是生存于一个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不可能漂浮在空中。这个地域的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都对人们的意识有着直接的作用。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是塑造着这一地域人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西方艺术美学思潮的来袭下,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便应运而生了。

二、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的美学倾向

“新浪潮”电影主要是指以法国年轻导演戈达尔、特吕弗、雷维特、夏布鲁尔等人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拍摄的影片,这批影片敢于打破传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由于在影片题材和表现技法方面的类似性而被认为构成了一个电影流派。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左岸派”,因为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这批成员中,一类是长期从事电影创作的导演如雷乃和瓦尔达等人,另一类则是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编剧如格里叶和杜拉等人。“左岸派”电影也同样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敢于向传统挑战,与“新浪潮”有相似之处。

第一,法国“新浪潮”电影与“左岸派”电影均以反传统为标记。他们反对法国电影界的讲话状态,要求废除从戏剧借鉴来的编剧理论,摒弃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抛弃得到公认的商业化成功模式,代之以一种具有鲜明个人化风格的创作方式。这一创新潮流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把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影片带入商业化,使现代主义思潮从此真正在世界影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二,“新浪潮”与“左岸派”都十分强调突出个人风格。这批年轻的导演大胆提出了将电影变为个人化艺术的主张,他们认为影片应成为个人作品,导演应该在影片中体现出个人的风格,表现出自己对世界、人生、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见解与感受。世界美术同世界文学一样,是一种人类超越自身、超越个性、超越时空的努力。是一种纯粹的、理想的艺术形式。

第三,“新浪潮”和“左岸派”电影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对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浪潮”和“左岸派”在电影形式和电影语言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展开。

三、现代主义电影创作题材中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给人们的各种事物现象,艺术家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予以表现。电影的创作也有着其自身的文化积淀以及地域性。现代主义电影流派的艺术创作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不可能摆脱自己生存的那片孕育他的地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

欧洲现代派电影强调表现作者“自我”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世界观上的唯我主义色彩。西方现代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被认识的,只有人的自我感觉、情绪状态才是真实的。帕格森的“直觉主义”主张艺术家凭“直觉”去表现心灵状态,萨特认为文艺正是表现自我作为本体存在的最适当方式,弗洛伊德情调艺术应当表现潜意识中未得到满足的本能和欲望。以上的这些非理性主义的美学观,使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的“自我表现”说得到了新的理论武装,强调以深奥的隐喻、离奇的想象、飘忽不定的联系、扭曲变形的象征来表现“自我”他们追求的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逼真模仿,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

例如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于1962年摄制的影片《八部半》,就是一部充满作者“自我”主观一时的影片。他个人认为,他是通过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顾,来叙述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并且通过影片中人物经历的精神危机,来表现处于危机中的普通人。萨杜认为:“《八部半》是一部吐露内心隐秘的作品,很似虚构的自传,情节繁多,表面上看来似乎混乱,却安排的颇具匠心。”

无论什么时代,这个地域的特定历史文化都对人的性格、心理起着直接的作用。现代电影反映了西方社会动荡变化中的重重危机和矛盾,深刻地揭示出这个社会被扭曲和异化的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技术文明与精神危机的两极分化下,形成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对立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揭示了其社会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了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文思想。

可见,地域文化是深深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根源,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意识,给予人们在美术创作中深刻的地域性特征。也给予某个特定时代与众不同的标签。(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群

参考文献:

[1][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2][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3][美]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尹岩.《弗·特吕弗其人其作》.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上一篇:地域建筑范文 下一篇:文化认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