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01 07:27:21

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范文第1篇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地域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南文化;客家文化;建筑设计;风土人情;影响

0 引言

自人类开始有了行为活动后,建筑活动也与之伴随而来。尽管自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窝居洞穴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与建筑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也就从那个时期开始人类才慢慢懂得“建筑”这一概念,而不再蜗居在洞穴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不断建造出适合他们以及拥有其浓厚地域元素的建筑出来,而这些建筑由于受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派别。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其所在地域的文化。

1 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什么是地域文化?从字面意义是所在一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脑力所创造的,并不断积累沉淀、发展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及成就。其包含有、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修养、思想观念等。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更是如此,彼此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地域文化影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又影射地域文化。因而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必然会远远超出他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简单来讲就是精神体现大于物质体现。作为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建筑,它一定承载了一个地域的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政治思想、人文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地域文化更是多种多样,绚烂多彩。

以江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为例,江南文化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魏晋时期经济南移,江南建筑格局便不断发展。自明清时期,江南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断云集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亭台楼阁、宇榭园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紧张,江南建筑极注重利用空间,因而其建筑艺术精巧有余而气派不足。客家文化建筑则不然,自中原迁移以后,足迹遍布多处地方。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以及创造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客家文化造就出该群体的标志与核心。长期的迁移生活,养成了客家人开拓进取、忧生患险、不畏艰难、乐观开放的特色民风,因此客家建筑重防御、注集体,坚固魏然。

2 地域文化建筑的差异

正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造就那么多的带有地域标志的建筑,也正因地域文化存有差异,地域建筑才各具特色。例如,江南建筑与客家建筑在造型外观上,江南建筑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婉约精致,清素典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而客家建筑则是以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著称于世。比起江南建筑的别致婉约,它是雄伟壮阔。譬如客家土楼,其造型多样,多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最普通的土楼直径也在50米左右,可容纳三四百人。在选址布局上,江南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注重采光与排水,以堂屋为中心,青砖白墙,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称为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外观整体性与美感性很强。客家建筑一般选址在山脚向阳处,整体布局是以圆环为基准,前半部为水塘,后半部为房舍,结合处由长方形空地隔开,上中下三厅均有一口天井,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在用料材质方面,江南建筑以砖、石、土砌护墙,以木料作构架;客家建筑则不然,它是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江南建筑色彩典雅大方以黑白灰为主基调,青砖白墙,素雅清新,在装饰上,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客家建筑则是沧桑古朴,以黄、黑、白为主色调,充满历史韵味,装饰上雕梁画栋,朴实无华。另外,客家建筑的墙壁也是一大特点,与其他地域建筑墙壁来说更是大相径庭,其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而且反复夯筑,坚固非凡,可谓铜墙铁壁。

3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江南建筑造型婉约别致、清新质朴。在用料材质方面,多喜用木质构架、青砖白瓦:在色彩装饰上木刻砖雕,白墙灰瓦、栗色门窗;功能布局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棱角笔直,这些建筑特点大都由江南文化所影响。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江南文化是江河水乡文化,小巧灵气,柔性十足,深受儒风熏染,固建筑造型婉约别致,精巧但失霸气。其次,江南人民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更喜得水,以水为贵,固屋前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因此,江南建筑多依水而建,并擅于把建筑融入自然当中。江南人民深受儒道熏染,偏喜丹青水墨之道,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后,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南移,江南经济、人文、科技等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深受小农经济的约束,思想封闭、注重群体组合之美,艺术性格注重中和、对称、平易、合蓄、深沉之美,固江南建筑在布局功能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建筑设计上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反观客家建筑,其有四个最大的特点:坚固性、封闭性、安全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比之江南建筑,它不够精致素雅;比之中原建筑它又失威严霸气。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坚固巍然。客家建筑造型多样,一般以圆形、半圆、方形居多;在材质用料上,多以黄土、杉土为主,木、石为辅。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在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则位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的衡屋与之呼应并递次升高,形成极其工整的秩序构图。虽然客家建筑不精于细部刻画,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又饱含了雄浑古拙的韵味。这一切都源于客家文化,客家人因战役、逃军务、南下逃荒等原因迁徙,固在建筑上保留了一定的中原建筑风格,并对居住空间提出了很高的防御性要求。受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客家人尊祖崇古,要求整体大于局部,并且客家人注重风水,并以风水理论来考察宅舍,认为水为贵,因而通常会在围屋前面建造半圆形池塘,俗称“半月池”形成“前堂后坡”的传统建筑格局。

4 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意义

当你走进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底蕴与内涵。走进草原,你会感到奔放、自由、虔诚;走进江南你会感到婉约、精致、素雅;走进中原,你会感到憨实、淳朴、敦厚。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只有建筑传递给你,你才能有所感有所触。你所感所触正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即建筑的精神。古人言“人无精气在,形如臭皮囊”,建筑也便是如此,没有精神的建筑,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建筑。况且一个优秀的地域建筑,它一定有着历史传承与地域精神。

众所周知,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于世。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美誉。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受山水写意的影响,与中国隐逸文化思想相结合,使园林造艺更加田园化。这一切归结于封建士大夫普遍持有的中隐思想,中隐思想是既隐又仕的矛盾思想,文人们渴望思想自由,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期盼宁静生活,又不甘于淡泊,希望入仕耀祖。“达则兼济天下”,但难免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于是大多文人选择园居生活,以期得到暂时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达”与“穷”的鸿沟,既能满足“隐”又不失“贵”。另外。苏州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江南人民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与礼仪习俗。

承启楼使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有“土楼之王”的美誉。它以高大、厚重、粗犷的建筑风格和端庄瑞丽的造型艺术闻名遐迩。其造型艺术、装饰风格深深体现了客家文化。一座土楼如同一个小的社会,同族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的和睦生活,楼内客家人的居住层数、面积大小、采光朝向等又并无明显区分,更无贵贱之别。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不仅体现出客家人尊祖崇古的思想,还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与家族亲和力以及融洽和睦的家风与和平团结的传统。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地域的地域性建筑都弥足珍贵,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这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它就像一个标志,向世人传递其特有的文化,给远游的游子一点精神的慰藉。地域文化是魂,地域建筑是根,不管你身在何处,你都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继承与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因为你在向他人和世界介绍你的根,你的家。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尹海涛,朱艳芳.历史地域与民居建筑环艺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 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 方剑娟.苏州园林文化思想表达复杂性研究[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2.

[4] 张娜.试论中国文化与建筑设计[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 郝红艳.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考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地域建筑范文第3篇

随着地域性建筑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新建铁路站房设计别是中小站房的一些方案设计,民族性和传统风格的建筑设计又被广泛采用,实际上,在车站建筑的设计中,主管部门提出重要的设计原则,我认为是对车站建筑的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准确表达。

苏州火车站

新建的火车站在苏州古城护城河北面站房原址上。设计考虑对地域文脉的尊重,从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入手,结合苏州站临近古城的环境因素,挖掘出菱形体空间做为主要基本元素――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的菱形空间网架空间体系。大体量的屋顶被分解成高低起伏,纵横交错的屋面肌理和大小各异的采光天井,让大空间,大体量现代化交通建筑融入和延续古城的城市尺度和城市肌理。

平面根据车站的功能需要,组织了不同尺度,用于通风采光的内庭院,创造出具有典雅的苏州味道和闹中取静的空间氛围。

南站房的屋顶出檐深远,半室外的南入口集散空间结合广场、绿地,园林,使建筑和自然环境相融合。两组镶嵌着菱型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双层菱形网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表达出记忆和文脉。

室内候车大厅的天花结合菱形窗,粉墙黛瓦的样式让人体会到苏州地方的生活景象。

苏州长途换乘综合楼和公交换乘实施方案

长途换乘综合楼和公交换乘楼在火车站的北广场,沿用火车站“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苏州传统粉墙和窗格为主要基调和元素,从总体环境入手,建筑风格上与站房保持协调一致,增强北广场的围合感。广场的景观设计结合地下空间和东、西对称于站房的两座汽车换乘楼整体进行设计。

由透明玻璃围合而成的2层空间联系着上下两个实体部分,远远望去,上部实体如同漂浮于底层粉墙之上,再加上巨大的菱形屋顶,和火车站的菱形体建筑元素形成完整的形态语言系统。

注重建筑的功能、形体与比例,也运用现代建筑体快穿插,分隔体量的手法,创造出轻巧柔和、小巧玲珑的体态造型,以求得建筑尺度和城市尺度协调。

这组建筑1层的粉墙高度与火车站1层的粉墙高度相同,墙体上灰色的镶边和栗色的窗格使两座建筑物形成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长途换乘楼建筑主体分为两部分,设置在2层的连廊和菱形屋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既统一又独立的建筑形态,同时,车站入口也更加醒目突出。

主体建筑屋顶之间的雨蓬由玻璃与钢材构成,在为换乘车空间挡风避雨的同时也强化了该庭院空间的热压作用,加强建筑内部空间的自然通风效果。栗色菱形窗格与粉墙巧妙辉映,既丰富了立面又能控制和过滤进入室内空间的夏季太阳光线。

西宁站投标方案

西宁站是举世瞩目的,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起点站。作为城市景观轴端部的重要节点,新站房和广场的空间形态重现出台地建筑的恢宏气势,站前广场整体被抬高,延展出建筑和城市的过渡界面。广场前端用以界定场所的8座灯塔,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和纵深感。大台阶突出了建筑的宏伟壮观和标志性。

站房部分由9组梯形体块进行有序排列,富有极强的整体性和象征性。寓意出各民族之间血脉相通、紧密团结的意象。外墙面水平方向带状肌理,自下向上倾斜,象征着青藏高原的雄伟、粗犷。

西安北站投标方案

西安北站,位于西北高台,渭水岸边,新建筑缓慢而从容地从地平线上隆起,既有始皇陵的恢宏气势,又不失汉唐遗风。两道古朴凝重的墙体横亘于铁道之上,把南北站房连成整体,延展出一道道坚实的拱门,神秘而悠长。数十道斜拉悬索把站棚屋顶与主体紧密相连,悬索结构的雨棚让数百米长的站台上看不到一颗柱子,让人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开敞和通透。

站前广场开阔宏伟,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巨幅棋盘。南北入口的玻璃雨棚出檐深远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橡形格栅洒落在进站平台上,旅客在行进的过程中,无不感受着主人好客的微笑和拥抱。

候车大厅中八个玻璃体围成的中庭有序排列,空间开敞明亮,玻璃体自上而下贯通于股道上空,为站台带来了阳光和清风的同时,大厅内部玻璃浮雕也向过往旅客展示着古都几千年的风物和人文。

泉州南火车站

出砖入石的红砖文化是闽南建筑的典型风格,她兼容了中原本土文化和海洋外来文化两种特征。古老的红砖飞檐,神秘的宗教氛围,更展示了闽南建筑深层次的一面。

室内天花和吊顶采用木质格栅,感觉温馨,宾至如归。落地玻璃幕墙和木质贴面的铝合金格栅围合四面,把站房远远近近的风景揽入眼中,让人如在画中。

铁路交通枢纽杭州东站

水造成了西湖,造就了杭州的人文气质。“西湖印象”是新站设计中突出表达的意向 建筑充分体现出城与湖相依、山与水相连的文化特征和自然内涵。

站房形态舒展铺陈,连续的V型柱桁架体系,轻盈灵动,把屋面轻轻托起,又延展到室内,在非凡的气度中透露出几分婀娜。屋檐出挑深远,犹如缓缓展开的巨幅画卷,此情此景仿佛熔铸了记忆中西湖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

阳光透过屋面洒向进站平台,主入口通透明亮。半室外空间把站前广场引入建筑内部,室内外相互融合。竖向金属格栅依附于幕墙之上,如丝绸般光洁平滑;伴随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车站得以成为真正意义上城市生活的新舞台。

候车大厅高大宽阔,连续起伏的结构,好似碧水微波荡漾,又如青山延绵不绝,外墙格栅把直射阳光变得细腻柔和,温馨与浪漫的室内氛围油然而生。

站台雨棚结构清晰明确,形态轻柔飘逸,宛如一行行飞翔的白鹭轻轻掠过水面。

地域性建筑的创作

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关键在于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使地域性特征得以延续和发展。

首先,在车站建筑的创作中要遵守建筑适应性的移植和开拓,这其中包括对于民族性的尊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和建筑的民族性,传统性相互统一又有所差别,然而地域性又往往根植于当地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特征,反之,一个具有浓郁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同样对于当地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的延续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尊重自然物质条件,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结合当代对于车站站房的空间和使用需求上,从而实现感官的熟知,功能的改进和形式的创新。

其次,地域性建筑往往给人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印象,这其中材料以及表现材料魅力的建筑技术的运用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域性和全球化特征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二者可以相互共存,共同促进的,地域性的延续和发展也离不开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应该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车站建筑的形象是对一个地区地域特征最直接的表达,更应该坚持地域性的设计方法。车站建筑特别是火车站,首先是现代建筑和现代化的功能,对地域文化的表达不是地域元素的堆砌。引用崔总建筑师的一段话来概括地域性建筑设计:“地域性建筑设计有别于民族主义建筑或传统风格建筑设计的概念,地域性建筑回避了形似神似的评价。地域性建筑设计是对特定的地域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资源概念包括建筑环境,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范畴,对这些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汲取产生出本土建筑。地域性建筑设计不是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地域文脉的尊重,对既有环境的整合。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响应,并基于当代技术的创新最终地域性建筑将成为记载这个时代信息的建筑文脉的有机组合,留给未来。

地域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承

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象征,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人们悦目美观的形象,其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作为建筑师,应该创作出蕴含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弘扬地域建筑文化,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1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文化就是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优秀的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精神面貌,这种理念和精神面貌反过来也会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为最本质的东西,是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和特征。建筑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三个原则。(1)结合性原则。建筑设计创作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域文化特性,相应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审美观念、人文环境等。结合并不是单一的照搬照抄,而是注意与时俱进,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背向现代化的传统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重视利用地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物质性技术文化特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提炼、归纳,满足社会发展和地域的传承。(2)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是在创作地域文化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遵循地域发展的规律,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景观的有机生长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原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人文景观的价值,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3)再生原则。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包括保护、传承、创新等几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保护优秀地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建筑文化,理性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2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受地域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族信仰、习俗、爱好、以及的影响,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各有各的特点。地域文化形成因素较多而且变化也大,加上各地匠人的工艺、技巧的差异,因而各地建筑及其特征就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面貌。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把空间隔断,利用缩景的技法给人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和典范。它的民间性、地域性就显得更强烈、更明显,刺激了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除了国内南北差异,还有中外差异,比如欧式建筑里的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所以,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深入研究当地历文化风情,创造出环境与人和谐的的建筑空间,弘扬优秀的建筑文化特色。

3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

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孕育了当地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①建筑特征是建筑的个性,不同的建筑各有差异。从不同的层次来看,其个性表现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技术手法,或是从审美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②文化特征,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来说,其文化特征是有共性的。两者特征相互紧密联系,并共同依赖于同一载体之中。文化特征有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至深:a.浅层意义上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细部、色彩、装饰、结构构造和图案等,这些元素的相互碰撞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是建筑创作中常运用的,一般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b.中层次表现要经过摸索、综合,从符号、象征、寓意、手法上寻找可以作为典型代表性的特征;c.高层次理解文化表现,与上述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些从物质技术性升华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创作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代表本地区的特色建筑。

4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们观看建筑载体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接收设计者的思路、概念、以及设计中的相互关系等信息,使人们在回忆中增加对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从而增强对家乡、对本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增进爱国主义情结;②通过地方建筑文化特征,有利于弘扬城市特色文化;③作为建筑师,通过建筑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例如有名的唐人区,它的入口地带都有一座中国古典特征的牌坊,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看到祖国的建筑形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5建筑创作中,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

创作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要从现代建筑创作的需要出发。在建筑中重现代表当地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建筑细部构件,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风格,这只是对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通过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结合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组成城市空间环境。原则是“外来建筑本土化”,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在最终成果的表达的环节上,设计者还应该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考虑按建筑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不同的限定条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条件的限定反复调整和比较选择最终方案的形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

6结束语

为了使我国创作的现代化新建筑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建筑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坚持生态的设计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延续优秀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发现和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为中国特色建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

[2]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3]刘源.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中的地域文化探索与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地域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贵州;地域文化;建筑;特色

引 言

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建筑要求必须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传统民居建筑中,像南方的依山伴水,北方的地区气候偏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使得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1 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地域建筑的特色是在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从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内部,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优秀而又充满当地特色的建筑作品能够从各个层面体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信仰。好的建筑作品能够赋予建筑环境不同的内涵,并且渲染出特定情况下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地域的精神。建筑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地域性和历史性。建筑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深入地分析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特点,要从外形、习惯、空间和材料上,令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民俗精神可以延续和传承下去。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贵州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绚丽多彩、意蕴深厚令其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后,仍然具有着独特的风韵,在经历过几千年历史的翻云覆雨后,它那秀美的山川、独特的美景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也是极具魅力的。

贵州的水族村寨的布局有着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水族是农耕民族,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耕地集中面积大,则村寨大,耕地分散面积小,则村寨小。老寨大而新寨小。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村寨,都要有下列四个有利条件才可作为选择盖屋建寨的场所:一是容易获得水源的地方,二是有建筑房屋的竹、木等材料的处所,三是靠近耕地的地方,以便耕种,四是野兽出没较少的地方。

水族民居的底层作为饲养牲畜、家畜、家务劳作、存放家具什物之用。有牛猪圈、鸡笼、灶房、碓等。

居住层从平面组合来看,不外乎有五个基本单元素,即楼梯、堂屋、卧室、走廊、客厅。楼梯既是沟通上下层的交通手段,也是民居入口的标志。堂屋占平面面积的比重最大,是民居的中心。它直接楼梯相连,是通往卧室、客厅的必经之地。堂物设有祖宗牌位,祭祀神坛,在牌位常设一张供桌。堂屋门口一般有一段短廊,廊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般通向晒台。前廊与堂屋有在门和么门,么门高一米左右,作用是档家禽。堂屋是举行活动主要场所,如过端节敲铜鼓。卧室是在堂物的一边,是家人睡觉的地方,一般外人不得入内。客厅在堂物的另一侧,设有火塘及客床,是就餐和客人留宿睡觉的地方。神龛背后有一间小屋,通常也作卧室用。晒台一般是房屋的附属品,与居住层一样高,作晒粮食、晾衣之用。水族村寨的布局如图1所示。

2 地域建筑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

2.1 建筑与气候

世界各地的民居俱不相同,都是在人类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那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下的传统民居无一不表现出其特有的智慧。

贵州是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纬度偏低,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舒适,加上山地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茂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2.2 建筑与地形、地貌

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与自然地理的风景特质保持着直接或象征性的联系。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当地建筑的布局、传统技术与构造以及外观形象。建筑设计不能阻隔自然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场所应相互渗透,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建筑深深根植于自然所获得的某种生命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多水,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与封闭,山区仍然保留着不少至今不被世人所知的村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逐渐被开发出来,而这些村落的房屋形态也以一种崭新的民居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如图2所示。

2.3 建筑材料与地方特色

地域的材料和气候原因是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建筑特色的两个主要因素,材料和气候原因对建筑的风格和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形体和空间的巧妙组合,整体和局部之前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和质感的妥善处理来获得。

因此,无论是建筑整体还是局部的处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筑材料的运用都是最主要的手段和表达方式。

3 地域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从民居建筑的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地域的建筑应该利用唯物辩证观的观点来对待。传统的建筑物中大部分材料是来自大自然,像最早的竹屋、木屋到后来用石头、土等建筑材料等等。建筑的外形特征、空间构造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无一不受到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影响。建筑技术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

注重地域特色是当今现代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地域的建筑要以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基本,在进行创新和传承。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尊重历史特点、尊重环境因素、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建筑的创作不仅仅是要尊重传统建筑,更不该只是对传统建筑进行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要对其深层次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强调在保护传统、寻找传统的同时,要努力地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风格,创造能够与传统结合统一的新建筑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精神。

绥阳县自开展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县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重点突破、面上跟进、以“富”字当头,突出“黔北民居”建筑特色,丰富了“四在农家”创建的新内涵,设施不断完善的新农村建筑如图3所示。

4.1 “传统文化元素”新诠释

地域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贵州民居有一种格局,就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一般建筑都是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屋顶形式很有特色。一边山坪面是一般的悬山,另一边则是歇山做法。也有的没有这一间,而是简单的加一间偏屋,一般加的这一间都作为灶房用。有大阳台的那间屋叫堂屋,是全家的中心。出挑部分的地面用木板,另一半落在地面上的用当地的石板,中间有地灶,是全家人取暖聊天的地方。贵州山区的村民在冬天几乎不干农活,整个冬天就是围在这种地灶边烤土豆、烤红薯、嗑瓜子,享受一年中难得的轻闲,谈过去的一年收入如何,谈东家道西家,畅想明年的收成比今年好。

4.2 “地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地域性建筑创造应该反映历史与时代特征。建筑的物质形式是某种社会形态、经济、技术、文化的直观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理想,地域性建筑功能形式、风格以及空间秩序无不打上了历史与时代的烙印。“按照产业基础好的先行,沿207省道和主要县道先行,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的原则,开展‘黔北民居’创建活动”。

地域性建筑的创造,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尊重地域自然地形的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具有地域特征空间模式;合理利用材料和资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性建筑材料,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

阳春三月,走进诗乡绥阳,一条条连户水泥路在油菜花中阡陌交错,一幢幢“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的新房依山而建掩映在树丛竹林中,如图4所示。

5 结 语

纵观历史,在经过了百年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贯彻了坚持理性和功能主义的本质精神,加上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国际教条化的设计原则和刻板、单调的建筑面貌进行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建筑创作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雷沐羲.地域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S1).

[2]陈吟,唐孝祥.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南方建筑.2010(06).

[3]郭卫兵,李拱辰.“地方院”与“地域性”——责任、困境与实践[J].建筑技艺.2010(02).

地域建筑范文第6篇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②。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③。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3)基于新技术的地域建筑意境再现原则。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在大建设的高潮中,城市中充斥各种现代风格、欧陆风格的建筑,传统地域建筑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各种破坏尽管情况错综复杂,但说到底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⑤。因此,建筑师在设计现代建筑创作时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真正深入研究地域历史文化,总结地域建筑经验,并用来指导现代城市建设与建筑创作,充分利用地域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使中国的现代建筑创作与城市文化走向地域特色发展之路。

地域建筑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青海音乐城;地域文化性;墙的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来讲,首先受地理、气候及其水文的影响。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区域建筑环境。这是直接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基于“地域性”理念的建筑设计创作考虑的是建筑设计如何顺应基地地形、地貌与区域建筑环境相融合,尊重区域已形成的整体肌理。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区域的历史、人文环境中。从这一文化脉络中发掘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现念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本文对青海音乐城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分析,探讨建筑地域文化性和建筑设计创作之间的关系。

青海音乐城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西北角,属于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风光和文化体育旅游圈的两圈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王洛宾音乐艺术馆位于本项目范围内南侧,此外周边临近金银滩藏家风情苑、原子城等旅游项目。项目占地面积:480亩。总建筑面积51964平方米。项目设计规划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草原剧场功能,文化主题配套,文化主题酒店,花儿广场为主的整体环境营造。具体见图1所示。其总体经济指标见表1所示。

规划将整个区域以墙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主要为停车场,达玛竞技场等较为喧闹的功能区域,南区则主要为文化展示区域和剧场区域。剧场区域位于西南侧,比较好的利用了西侧的自然景观,文化展示区和商业区位于东南侧,和周围的城市功能有更为紧密的联系。酒店区域位于西北角,一方面较为安静,另一方面也可以欣赏西侧的自然风景。

图1青海音乐城鸟瞰图及其总平面图

表1 总体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291993M2

预留用地面积: 43800M2

海北音乐厅、后台及其他功能区域建筑面积 5030M2

单慧小剧场、那顿剧院、后台及其他功能区域建筑面积 6091M2

音乐梦工厂、艺术家村落建筑面积 12532M2

青海民间工艺展销中心、作坊式精品商业街建筑面积 9530M2

文化主题酒店区建筑面积 17630M2

城墙面积 1151M2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总和 51964M2

王洛宾音乐艺术改扩建建筑面积 3170M2

达玛竞技场面积 8920M2

建筑容积率 0.18

青海地域文化及其音乐城的项目定位

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总面积约为72.23万平方公里,简称“青”,省会为西宁市。其境内的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冰冷且具有很高的盐份,蒙语称其为“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意思为“青色的湖”,青海省便是由此湖而得名。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三千至五千米之间,是中国著名的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孕育了华夏民族的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因此有着“江河源头”和“中华水塔”的美名。青海不但有着雄奇壮美的、有着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风光,更遍布着众多的名声古迹。这里生活的许多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及其绚丽的文化,至今仍保持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和习俗。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其他有回、蒙古、土、撒拉等。其中不乏历史上曾在青海具有较大影响的和青海籍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及宗教人士等,创造了各民族的融合共处。

项目定位:立意高远,争取成为青海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本项目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服从于海北州打造青海旅游服务集散地的整体规划,有潜力成为一个集住宿、餐饮、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工艺品展销为一体功能聚合地,即青海民族文化展示窗口、青海旅游配套集散中心、青海旅游展销平台。

音乐城的设计理念

设计概念的当地元素的墙,来源于图4所示本区域的普通建筑现成的墙。在本概念中,墙不仅是起一个单一的隔离作用,而且还是起着串联交通作用的灵活可变的线性空间。它可以充当一个用于放置各种更精致和复杂的民族建筑图案,这样从视觉上分离,否则会造成过于丰富,多样和矛盾的视觉元素。我们的想法是,如此丰富的民族图案是半隐藏的,而不是象在主题公园过于暴露的那种情况。只要需要,这个线性的墙体空间能以不同的长度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例如:可以作为剧场的后台,也可以作为观光者休息的简单柱廊。该线性空间连接着不同的功能区域,同时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让行人可以从基地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

图4 设计概念的当地元素—墙

墙的概念:分隔和联系空间。“墙”或线性空间(图中红色区域)作为一个共同的背景来展示更精致的民族建筑图案或物象。它连接着基地的各种功能空间。最重要的,它将基地空间分隔成3个不同的区域。北面的汽车,人群和噪音形成的闹区(图中黄色区域:包括现有的公共体育场和新的停车场及达玛竞技场;南面的音乐区(图中紫色部分:包括海北音乐厅、那顿和丹慧剧场、花儿广场、王洛宾艺术馆及音乐梦工厂等)。有着朝向山体的极佳景观的西区(图中绿色部分:酒店的取景,山体景观亦可作为海北音乐厅舞台布景的天然背景)。

本项目对当地建筑文化作了深入研究,结合地形特点,提出了墙的理念,同时也考虑了设计概念的当地元素:如院落、坡道及掩体和民族传统中的细节,见图5所示。设计中也融入土族、回族、蒙古族、藏族和撒拉族五个少数民族的雕塑、绘画等元素,让游客在文化墙的行走过程中逐一体验,所设计的方案如图6所示。

图5设计概念的当地元素—院落、坡道及掩体和民族传统中的细节

图6 城墙文化意象分析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气候环境建筑设计:本方案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风、自然光等),摒弃以前只是将自然空间作为单一建筑空间来考虑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更加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的建筑,达到与自然相互和谐共生的目的,确保不会影响工作在这里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方案设计中并不是只要求低能源消耗及其保护环境等,而要能够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保持协调的步伐。例如:建筑的形状、排列和座向都对于整体建筑环境存着决定性的因素。另外,采用地形和自然风、自然光和阳光之间关系的分析,找出最合适的建筑条件及其创造出一个既舒适且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并且确保施工过程中队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能耗、善用资源及环境友好的空间,建筑材料使用队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为加强资源节约利用,通过优良的建筑垃圾管理,从而减轻环境负荷。建筑设计过程中亦考虑到建筑材料的使用,主要结构材料使用可循环利用及对环境无害的物料。预制式建筑及机电系统组件及尽量使用当地材料等措施,有助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

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之初,建筑的地域文化性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从地域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入手,发掘内涵,提出了墙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考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建筑地域文化性和建筑设计创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张永岳.诗意地栖居[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3.

[3]李敏茜,梁耀昌.观演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思考—长春净月潭保利大剧院建筑设计[J]。南方建筑,2009.03.

地域建筑范文第8篇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地域建筑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域性自然环境文化延续适宜技术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从未离开过建筑。远古的人类就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原始而实用的建造技术营造栖身之所.它们大多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形式各异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合理的部分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被传承下来,从而使建筑带有浓厚的地域性。

建筑的特点总是与“地”紧密相连,它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属于一定的地域,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都对建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建筑的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的独特之处往往和地方因素紧密相关。建筑师在设计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当地风貌。这正体现了“一切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建筑是一个地域文化景观的主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域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讲,它首先受到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受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的影响。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域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中,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的习惯及方式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根,发掘有益的文脉,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地域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任何一建筑都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始终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环境,就建筑特点来讲,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立足于当地技术发展水平,在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上都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状况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构造方法也普遍地反映出当地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材料如:石、木、土、竹等等。无论是原始的地域建筑还是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均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材料、地域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

就我国而言: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在民居中,有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因为大量的徽居是密集建造的,相邻建筑之间用防火山墙分隔,这些墙的角部造型类似马头而称为马头墙,它主要起隔绝火焰、避免火灾蔓延的作用。还有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和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比如说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就不适合南部地区,同样地,吊脚楼则是南方的建筑“特产”。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都有合院形态,但因地域气候差异,南方与北方院落形态还是有差异的。在南方地区,天井较狭窄,四面的房屋很紧凑,因为南方夏季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且在冬季也不致受到风沙雨雪影响。北方则表现为建筑南北向较长,院落空间开阔,以便得到充分日照。

二、地域性与文化延续的关系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因素都使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西方天主教从哥特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的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中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表现出对真主的虔诚……这些都透出了宗教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形式各异的建筑,其建筑是各有特点,各自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方化,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性。中国的传统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答案。比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它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就是在此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讲究理性、极富条理性,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所显现的是以对称、规整、具有条理的美。而在中国,不少传统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比如北京的故宫,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它深刻地表达了君权至上的思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建筑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强烈影响。

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师在创造某地的建筑时,通常需要充分考虑该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征,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对这种传统和特性加以体现。如印度的建筑师柯里亚在其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印度建筑语法,如伞形、百页、露台、水池等,都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原型中提取的表现炎热气候特征的元素的组合。中国福建的民居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该地域的环境、气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把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形式。这跟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说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建筑创作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性与适宜技术的应用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要通过使用现在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物质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我们都知道建筑技术总是从十分具体的地方条件发展而来的,一定的建筑技术首先满足产生这个技术的地方的需求;而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方化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合理地加以利用。有些技术虽适用于一些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地方。又如,在设计中,要选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做出安排。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用这些能源来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负荷。运用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技术,可以体现地方传统。而这些地方性的适用技术也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设计中提倡使用当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更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总之,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从建筑外部造型到建筑内部装饰无一不显示出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文化精神、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及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优秀的建筑作品使建筑形象能够赋予环境不同的内涵,并渲染出特定的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的场所。建筑设计与创造应该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使建筑成为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传承和延续。社会在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将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作为地域建筑追求的目标,对传统建筑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地域条件,形成具有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范文第10篇

新地域主义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民俗的风格, 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地方特色。它虽然源于传统的地方主义, 但它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 而非对传统地方建筑的复制;它在功能和构造上都以现代建筑为标准, 仅在形式上吸收传统的文化;它的产生首先是对现代建筑造成的城市化的抵抗。在建筑地域特征被现代建筑理性化侵蚀的形式下, 一些当代的建筑师拒绝照搬过去的古典建筑语言, 同时也反对将古典符号随意拼贴的装饰主义手法。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出现了以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瑞典建筑师奥斯特伯格;芬兰建筑师阿尔瓦・ 阿尔托;瑞士建筑师马里奥・ 博塔和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反现代主义建筑师。新地域主义执着于对地域特性的追求, 它以还原某一区域文化为原型。相对新理性主义, 它更关注表层上的显性形态, 往往更具个性和特殊性。它的原型可能是本地的地形、文化、民居等实体, 甚至是本地信仰与民俗相关的象征, 本地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等。通过选取运用具有本地独特的文化品格与个性的原型, 唤起在人们头脑中扎根的价值与建筑记忆, 使创造出的新建筑融于现存环境当中, 因而具有人道主义性质。新地域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把建筑置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场所之中, 并表达了特定的场所精神, 任何设计表现都可被接受。

和新地域主义的建筑观都是倡导在建筑全面发展的同时, 自觉寻求与人类心灵、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的内在结合;体现文化传统的真实延续;强调技术发展与人类心灵的协调。使建筑在表达建筑师想法的同时, 更加注重唤起使用者在心灵上产生的共鸣。

地域性作为建筑的一种基本属性, 概括地讲,它代表建筑所在地域一切条件之间联系的总合, 是指建筑与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环境、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等的特定关联。这种联系的作用迫及建筑活动的各个方面, 贯穿建筑发展的全过程。本文中的“ 新地域主义. 是指从红海滩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环境、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经济条件中寻求创作依据与灵感, 同时吸收借鉴世界范围内进步的建筑思想理论与科技发展成果来进行原创性设计实践的一种设计观念与策略。它即区别于西方1 8 、19 世纪等早期充满怀旧与浪漫风情的传统地域主义川, 又不同于中国2 0 世纪5 0 年代兴起的以大屋顶等形式要素为传承内容、追求建筑的传统性与纪念性的复古思潮。它并不是一种明确的建筑风格, 而是当代建筑创作思潮中力求在地方性与全球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设计思想。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源泉; 如何复兴一个古老与昏睡的文明、而又参与普世的文明是它的价值追求。新地域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是多样化的, 其中批判的地域主义是近年来最具活力的一支.

实践性与思想性: 以批判性地域主义为代表的新地域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 而是具有某些共4同特点的批判性态度和策略;

以批判的地域主义为主的新地域主义思想与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使用从地方和场所的某种特殊性中非直接街变而来的要素对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加以弥补, 改善和修复一元或大同文化的形呐和冲击侧。而它接受启发和获得灵感的源泉则是多样化的。

每座建筑都处在一个其有特定历史脉络与文化背景的环境之中。要理解一座建筑、一个场所, 若没有相应文化背景的衬托则难以获得其完整概念。同样, 新建筑的创作可以在对周围环境所范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恢理和提炼的基础上以艺术化手法进行建筑形象塑造来实现。此种建筑往往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形象。

在以现代主义的建构路线和空间组织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和建造技术, 强调对建构要素的, 新组织与使用, 是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另一重要原则和方法策略。在这里, 建造的原则是现代主义的, 即遵循结构原理和材料性能特征; 同时, 其建造材料和建造方式既有现代主义的, 也有借鉴本地区的建筑传统。

通过“新” 与“ 旧” 的同时“ 出场’ 来彰显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在延续砖的色彩与质感所传递的历史人文气息的同时, 力图进一步挖掘既符合砖的力学特性又区别干传统棋式的潜在建构逻辑和组合方式, 从而形成新的建筑语言和肌理效果。为了达到节能6 5 % 的目标, 设计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节能技术与新材料: 如采用I 土建筑形式以及立体(屋顶、堵面) 绿化、增设采光通风井及遮阳百叶等传统生态技术, 而且选用美国进口的双层阴热辐射膜(IC M ) 等新的高效围护与保温限热材料, 从而使建筑成为一栋现代的生态节能建筑。

地域性建筑是对场地环境条件的回应,尤其对于地处独特物理环境中的建筑,其形式往往由场所引发, 并遵循结构逻辑和材料特性。由场地环境引发的趁筑创作, 即与环境相融合,又强化并突显了其独特的场所精神。在今日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作品汹涌而来的现实背景下, 中国建筑师积极、有惫识的挖掘和弘扬本民族地域文化具有时代紧迫性。对此, 一批有远见与社会贵任感的建筑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探索则显得意义重大, 而且被视为中国建筑师最具独立精神、创作水准最高的设计倾向。当然, 新地域主义的实践任, 而道远, 还有很多衡要探索的问题。例如: 在目前的很多创作实践中,还没能做到超越传统与现代、国际性与民族性等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 以不同文化间相互交融的方式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神, 还存在一味的以现代材料技术建造假或片面的通过对地方低技术、传统材料的使用来寻求思古之幽情的简单做法, 还没能摆脱形式本位思想的束缚; 其次,新地域主义中地域性的弘扬应超越仅对建筑单体的关注, 面向更大的空间尺度。设计应立足于对公共空间中人们生活状态及其真实衡求的研究, 并在诸如街道、广场、街区等公共空间领域的设计中加以回应。只有如此, 我们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现代文明与地域特色兼其的宜居性场所。

上一篇:地域文学范文 下一篇:酒吧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