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1 08:15:06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韩天艳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

目前,黑龙江省档案馆存有关于哈尔滨犹太人出生、死亡、结婚等项证明文件8000多份,犹太居民登记卡4000余张,有关犹太社会活动家的材料将近200份,还有哈尔滨犹太人死亡登记册、影集等珍贵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不仅有利于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历史、近现代犹太人来华史、犹太人世界大流散史,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哈尔滨俄侨史、东北亚史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记录哈尔滨城市历史、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犹太侨民档案,还有哈尔滨犹太遗址遗迹———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它们记录了往日哈尔滨作为著名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史和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哈尔滨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哈尔滨依然保留着许多犹太人当年在这里从事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慈善、社会活动的旧址以及他们的故居。这些犹太建筑有将近30处之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而在道里区中央大街及其附街,经纬街及其附街以及通江街的分布最为集中。在众多的犹太建筑中两座犹太会堂旧址是最引人注目的。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旧址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会堂建成于1909年1月15日。1921年经纬街上的犹太新会堂落成后,它又被称作老会堂。该建筑呈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二层砖石结构,呈拉丁十字形;屋顶上有大小两个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门窗饰以圆拱和尖拱,并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这一犹太标志。该会堂是哈尔滨当年最漂亮的教堂。[2]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现为商服场所。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的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也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建筑落成于1921年9月25日,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会堂,属于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它同样体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主入口处是三开门,突出部分的4个廊柱擎起尖券高门;正殿为正方形,屋顶耸起巨大的半圆形穹窿;窗棂上饰以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该建筑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第二展馆。在哈尔滨,仅次于两座犹太会堂旧址的著名犹太建筑是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6号的犹太中学旧址(现为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二中学校)。该建筑于1918年12月落成,具有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檐壁饰以蜂窝状钟乳拱,入口处设有马蹄形券窗,二楼是尖券型窗、窗棂上饰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女儿墙上饰以塔柱、屋顶上有圆状穹隆。该建筑是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上述犹太建筑外,在哈尔滨还有犹太医院、犹太免费食堂和犹太养老院、犹太国民银行、马迭尔宾馆、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边特兄弟商行、А.奥昆大楼、拉比诺维奇大楼、鲍格丹诺夫斯基大楼、Р.А.别尔科维奇大楼、梅耶洛维奇大楼“、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马尔斯”巧克力糖果点心厂道里分店、惠康呢绒庄、莫斯科大药房“、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哈尔滨商务俱乐部、穆棱煤矿公司、罗森达里医生私人医院等旧址,以及当年著名犹太企业家索斯金、斯基德尔斯基、克罗尔等人的私邸旧址。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能对这些犹太建筑进行详细阐述。它们中的大多数已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有的还是省级或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而犹太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呈现出了犹太特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运动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见证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位于哈尔滨东郊皇山的哈尔滨犹太公墓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由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于1903年建在俄国东正教老墓地后侧(现南岗区东大直街东正教堂后侧),后来迁至太平区太安街(现道外区太安街)。它是当时外侨墓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1958年公墓迁往东郊皇山的时候,共有3173座墓穴。[3]1963年皇山犹太公墓落成。许多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家、音乐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在那里安息。1997年和200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资对该公墓进行了修缮,重建了犹太墓地会堂。目前,它是东亚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犹太墓地。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墓碑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犹太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成为犹太人在哈尔滨繁衍生息几十年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犹太公墓被哈尔滨市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

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包括犹太文化在内的外侨文化进入哈尔滨,促成了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形成,哈尔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首屈一指的。在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犹太文化在远离世界犹太中心的哈尔滨得以保存和发展。犹太人虽然离去了,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却留了下来,成为当今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何保护、挖掘、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人们不断思考的课题。事实上,近些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保护、挖掘、利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哈尔滨市陆续把一批犹太建筑列为保护建筑,把犹太公墓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曾出资修缮了重点的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黑龙江省财政也曾支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举办了大型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然而,就整体开发利用犹太文化资源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使这一特色文化成为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首先,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鉴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已有一批多年从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建议由其牵头成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将吸纳、集聚一批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黑龙江省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和研究人员。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旗帜下,与黑龙江省档案馆通力合作,建立编研基地,实施协作联合,最大限度地整合黑龙江省在该研究领域的人力资源,解决因单打独斗编研人手不够、专业不熟、经费不足等令人棘手的问题。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一旦完成将大大提升哈尔滨的区域文化品位,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次,应对哈尔滨犹太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要实现龙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生产力。旅游业是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由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特色文化游的需求不断上升。哈尔滨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犹太历史文化资源,把犹太特色旅游业做大做强。然而,目前对犹太文化资源的挖掘水平比较低,还停留在简单地介绍犹太遗址遗迹的基本情况,大多数人对哈尔滨这一特色文化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一些实物的感官上,比如只知道存在一些犹太建筑,而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含量并不了解。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已经知道的故事和遗址遗迹本身一起展现给广大参观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掘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风俗、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再次,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宣传,提高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为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在促进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关部门应给以适当的资金支持,使其对展览进行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增设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口述历史影像资料,使该展览成为哈尔滨的“名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以色列及世界各地犹太人来哈尔滨观光旅游。我们也可以主动走出去,把展览推向犹太人聚居的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让世界了解、认识哈尔滨。还可借此时机寻找适当的合作机会,为哈尔滨社会经济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外力支持。另外,应与世界各国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建立联系,利用哈尔滨举办盛大音乐会、展会等时机,邀请他们重返或到父辈、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城市来参观,为犹太文化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会,让世界犹太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哈尔滨,客观上达到宣传哈尔滨地域文化的效果。

地域文化范文第2篇

文化是文学的“源”,它不光能提供给作家巨大的“养分”,也与作家审美品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化在文学中不仅仅是表现对象,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元素”。新时期以来,路遥和贾平凹是陕西赫赫有名的代表作家,都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在二人的文学创作中,地域文化对他们的创作心理、创作主题、个人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显在或隐在的影响。路遥的作品被誉为是陕北的“百科全书”,将陕北人民琐碎的生活百态通过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贾平凹则深受巫楚文化等南国文化的影响,在记录陕南商州的风俗民情时则更显细腻。从美学的角度考察二人的创作,可以看到,路遥的个人风格与陕北的粗狂极为吻合,而贾平凹的文字中则流露出了山地的灵动。

关键词:

地域文化;路遥;贾平凹;客观再现;主观表现

不同的地域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在某一地域中生活,必然会受到这一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文学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的特色。19世纪的法国作家、批评家史达尔夫人曾指出,文学创作存在地域风格的差别,地域文化影响地域风格;而晚清学者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更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将中国文学划分为南北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文学。路遥和贾平凹都是陕西文化所滋养的作家,故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民间风俗、衣食住行等都是他们文学创作中重要的内容,也成了文本中最独特的标志。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北山和秦岭从不同的区域进入陕西,形成了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从而将陕西划分成三大板块: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单从地形上来看,陕北由黄土层组成,经过水流的切割和侵蚀而形成如今这般由梁、峁、沟、塬相互间隔的地形。陕中的平原地带,较之于陕北来说,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加之是渭河平原,适合农耕生产,因此也被称为“秦中自古帝王都”。陕南的商州是贾平凹的故乡,是陕西、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这里不再如陕中一马平川的平原,而是山林拔地而起,溪流蜿蜒绕过,宛如一幅南方画卷。霍夫斯坦德在谈到民族文化时十分看重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内部的三大自然区域衍生出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陕北高原是以草原游牧文化辅以中原农耕文化共同形成的粗犷、野性、奔放而又不失细腻的独特文化;关中平原则继承了农耕文化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儒家文化的思想基础,讲究重本轻末和以“躬行家教为本”的个性;陕南秦巴山区是典型的山地文化,这里的人们以渔猎为主要生存手段,信奉道义和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有着“秦风楚韵”之称。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共同组建了一个文化多样性、复杂性、融合性的秦地文化带。环境决定论的拥护者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不同的文化形态又直接影响着不同的文学创作。因此早在1984年,贾平凹就认为陕西的三大地理板块“势必产生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①如今,我们以文学史的眼光来回看陕西当代文学,贾平凹的文学成就代表陕南作家似乎更具说服力,“鉴于他的地域意识之强和创作实践之多,自然也应视他为陕南的代表作家之一”②。陕北和陕南位于陕西的两极,各自的代表作家路遥与贾平凹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却是差异。从宏观的审美风格来看,韩鲁华指出:“路遥的审美个性风格是粗犷狂放,浪漫抒情,野性原始,质朴淳厚,固守忍耐……贾平凹的风格是混沌苍茫中透露着灵秀之气,灵动诡秘中蕴含着浑厚苍凉,超然旷达中幻化着浪漫神秘”③。笔者认为,造成二者创作风格迥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很长时间内对作家的人格形成、性格塑造以及之后文学创作的心理提供了必要的基因支持,从而表现出了与地域文化相匹配的文学风格。例如,路遥生于陕北,长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广袤辽阔内化为他文学创作的胸怀,而由于支离破碎、干旱少雨而造成的生活艰苦则成了他一再书写的苦难意识;贾平凹生活过的陕南商州则属于南北文化交界带,商州人较之于陕北人的粗狂、质朴,更多的是一种阴柔之气和洒脱之气,这些地域性折射进了贾平凹的性格里,所以他的文学创作不是路遥的“客观再现型”,而是带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主观表现型”。

“艺术上是要有地方色彩的”,这是鲁迅对乡土文学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所谓的“地方色彩”,笔者认为鲁迅指的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自然环境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将自然环境推进到深层的社会环境中,比如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等,这也是地域文化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所应该表达的重要内涵。陕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代表着汉文化的农耕文明与代表着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路遥从小就对这种文化形态耳濡目染,加之陕北本身的文化结构处于较封闭的状态,所以路遥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所热爱的故土,那么也就会不自觉地将陕北的独特文化形态在文本中表现出来,形成最鲜明的“地方色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对民俗文化的描写,简单地说就是对衣食住行的关注。首先在衣着方面,俗语有云“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陕北历来是冬冷夏热,人们为了从事农耕、游牧等生计活动的需要,总会头扎白羊肚巾而很少选择戴帽,这是因为这种称做拢手巾的东西,夏可遮阳冬可御寒,既可擦汗也可洗脸,一举三得。另外,陕北冬季很长很冷,农民或牧民总喜欢穿山羊皮或绵羊皮皮袄来御寒,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陕北人身着老羊皮袄、脚穿毡靴的形象。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就将陕北人的穿着打扮如实地记录下来:人们戴着包裹头发的白羊肚巾穿梭于风沙中;在冬日里,又会换上抵御严寒的羊皮袄度过寒冷的冬季;陕北人对于衣着头饰偏爱白色,白色的羊肚巾、光板的羊皮袄,这种衣着尚白的风俗与关中人喜黑衣服有着明显的差异。据考证,这种风习与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戎狄人流传下来的习俗有关,而陕北自古也是白狄之地,就连路遥也经常自称是“北狄后人”。在食的方面,由于陕北土地偏碱性,常年缺水且沙化严重,无法种植较多的蔬菜果物,而只能以高粱、小麦、玉米为农作物,陕北人将它们做成一种叫做“馍”的主食。在《平凡的世界》里,陕北人一天不吃馍就如同一天不吃饭一样,无精打采。吃馍就如同南方人吃米饭一样,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是一种饮食习惯、一种心理满足。孙少平就经常吃黑面馍,而孙少平的丈母娘“心疼女婿,又在饭罐上面的碗里,放了几个早上吃剩的黑面馍和几筷子酸白菜①”。除此之外,陕北人经常吃的食物还有面条、炸油糕、钱钱稀饭等,这些都是陕北民间最常见也最独特的饮食文化。由于陕北人天生粗狂的性格,他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如南方人那么精细,所以山珍海味极少出现在陕北人的饭桌上,他们也更习惯于吃一些熬煮的食物。这自然也是和这块土地上曾经长期飘忽不定的游牧民族文化有密切的关联。四处的飘零不可能让他们去考究如何吃得更精细、更艺术,只能是以熬、煮、烤的方式最快最直接地处理食物,以填饱肚子。在《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中,“我”就不爱吃口感更好的白米白面,而是更喜欢吃高粱面和土豆丝煮成的糊糊,这就是典型的陕北饮食文化的浓缩。在住的方面,由于黄土疏松和长期的水土流失致使沟壑纵横、植被稀缺,木材极度缺乏,所以很少能看到用木材搭建的房子,更不可能有江南地带那种别有洞天的园林式房屋,因此,在土山的山崖下挖成的山洞就成了陕北人的栖息之所,俗称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坡的独特产物,是陕北黄土文化的象征。孙玉厚一家三代都挤在一个窑洞中,就连孙少安与秀莲的婚事也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窑洞作为婚房,而他们最想做的就是赚一笔钱“硬箍几孔石窑洞”。窑洞对于陕北人来说,不仅象征着家给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它更是蕴含着当地少数民族的穴居遗风。在《人生》中就有一段描述:“他和老景一人占一孔造价标准很高的窑洞。其余五孔窑洞是本县最高级的‘宾馆’,只有省上和地委领导偶尔来一次,住几天。”这里的窑洞被赋予了现代意义,它的好坏体现着居住者的政治身份和财富。孙少平经常给县城里的人箍石窑,因为他们比农村人有钱,所以都不住土窑洞而更爱住石窑洞。在行的方面,由于曾经受到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以牲口作为陕北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路遥的笔下,我们也能经常看到用毛驴、骡子等牲口来作为运输物资的动力。比如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媳妇要生孩子了,他连忙让少平弄了一辆架子车,用大青骡子将媳妇送去了医院,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是很难见到的。此后,孙少安也利用这两样交通工具为自己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这里,出行的交通工具也可以做生计工具。路遥的写作被誉为陕北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他也试着将这些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地域性文化融入现代性的写作中。无论是用陕北民歌来表达现代的“出走”与“回归”的问题,还是以信天游的两大主题———“生之艰难”和“爱之痛苦”的方式贯穿到自己的小说情节中,或是将陕北方言间接性地用于文本的语言或对白中,都能看到路遥对地域文化作出了一些必要的现代延伸。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城市文化以极快的速度吞噬着乡土的田园美梦,在现代性进程中,文学也越来越走向了同一性,而路遥能将传统的地域文化巧妙地糅合进现代性意义的文本肌质中,确实彰显了他独特的文学意义。此外,路遥还非常擅于记录陕北的各种民间风俗,无论是“闹秧歌”“打枣节”的节日仪式,还是对婚丧嫁娶中热闹的喜宴、下葬的描写,他都是以一个“东道主”的姿态,准确细微地把握了陕北文化的细枝末节,从日常细碎的生活透视这片贫瘠而又充满着“情谊”的黄土地上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路遥常说:“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①因此笔者认为,地域文化是他文学创作的生命线,也是他突破地域的限制,抵达现代性意义的方式,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放在路遥身上可以稍作修改为“地域的也是现代的”。

相较于路遥笔下粗狂、醇厚的黄土大地,贾平凹的商州则更显神秘和世情。陕西作家自柳青始,大约是有了自成一派的风格和味道,那就是一种厚重的写实。可以说,陕西作家群的创作大都属于现实型文学,注重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出如实刻画或者模拟。当然,他们绝不是一种逼真性的、禁止主观情感的写作,而是将作家的主观情感态度融合到客观的再现当中,渗透在情节、对白、人物形象的描绘里。这种审美风格的传承也导致了陕西作家极少能挣脱生活经验的束缚而走向浪漫的想象中。贾平凹反倒是个特例,他曾指出:“我是山地人,大多写的是商州山地里的人事,因为我太熟悉那块地方,作品里自然就有了民俗的成分吧。”②以商州的特性来说,地形多为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不似陕北干旱缺水,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较于陕北多了一份水的灵动和山的秀丽,少了一份辽远和质朴。商州境内山脉拔地而起,清流星罗棋布,山水的灵秀造就了贾平凹独特的文学领悟力和想象力。因此,他的写作相较路遥,多了一份细腻的世情体验和欲望释放。贾平凹的世情写作并不是一直从一而终的。早期的《鸡窝洼人家》《满月儿》关注的是闭塞的乡土生活,以描写人民的淳朴善良、生活安逸,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依相偎来表现一种自在自为的民间文化形态。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文化思潮风靡一时,贾平凹的文化视角发生偏移,于是一个蛮荒之地的商州便在“寻根文学”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民风古朴却又人性彪悍的狂妄之态在《商州》《地》《五魁》《佛光》等小说中内化为一种浪漫的气韵和野性的生命气质。商州的逸闻趣事、婚丧嫁娶、请客送礼、风土人情、伦理纲常、封建迷信,甚至是动荡社会中的世事冷暖、市井百态,都尽收眼底,几乎是一幅幅既有细节勾勒又有整体把控的醇厚民俗画。在这一点上贾平凹与路遥类似,他们都擅于做民俗文化的记录者,字里行间中能感受到他们对故土厚实的眷恋与深爱,以及对乡土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品格的赞颂。从文化形态的异质性来说,贾平凹十分钟爱秦腔这种独特的戏曲艺术,他认为陕南故乡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致”。秦腔不同于陕北的“信天游”,它的每一个部分都由“苦音”和“欢音”两种声腔体系搭配而成。演唱哭腔时声音必须悲壮、深沉,表达出人生悲惨、凄凉甚至是痛恨的感情,呐喊出生命的大苦大悲,而欢音则较为欢快和明朗,用于表现喜悦、快乐的感情和色调,类似于生命的大喜大悦,二者的相辅相成则构成了生命意志的张力。这在母题上与贾平凹文学创作想要表达的主题不谋而合,他无论是在潜意识还是意识层面上都受到了秦腔这种戏曲形式的影响,将八百里秦川大地上生命的狂放和静穆、秀美和刚硬融入了这种老少皆宜的特殊文化形式中,内化为一种激昂的力度。特别是小说《秦腔》,直接以秦腔命名并贯穿始末,隐喻了秦地农民最原始的文化潜意识。秦腔代表着他们古老的价值观、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是前现代遗传下来的心理定式。秦腔的衰落预示着前现代文化一步步地走向了它的穷途,文本中相对应的是白雪的困境,甚至是整个农耕文明的困境。白雪与夏风所生下的没有的孩子,也隐喻着贾平凹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所持有的悲观态度。一曲秦腔,大喜大悲,感人肺腑地流露出了商洛故乡在现代蚀下走向没落的无尽悲凉。当然,贾平凹较之于路遥的“客观描写”,更多了一种来自巫楚文化的神秘气息,这种神秘的力量也引领着贾平凹突破了陕西文学现实的局限,贴近现代主义。费秉勋在《贾平凹论》中指出:“贾平凹有着文秀温雅的南国气质。”①这里的“南国”指的应该是楚国,所谓的“南国气质”则是楚文化的重神秘、信巫鬼的特色。神秘感是贾平凹写作的文化雏形,他说:“我从小就听见过和经历过相当多的奇人奇事,比如看风水、卜卦、驱鬼、祭神、出煞、通说、气功、攘治、求雨、观星,再生人呀等等,培养了我的胆怯、敏感、想入非非、不安生的性情……随着创作岁月的衍进,在秦文化的基础上时不时露出了小时候楚文化的影响。”②《浮躁》《高兴》《怀念狼》《高老庄》《老生》等作品中,经常能读到一些超现实的、怪力乱神的描写:《高兴》中客死异乡的五福变成了在西京城中游荡的孤魂野鬼,无牌无灵,无主无家;《怀念狼》中,狼能乔装成人赶猪过桥,猴也能幻化成人形;《高老庄》中石头的绘画和飞碟的出现;《废都》中有庄之蝶老岳母这样的怪力乱神的人物,每天神神叨叨地鬼喊鬼叫将西京城诉说成是一座鬼魅般的城市,以及璜寺的老和尚整日神秘兮兮的言语;《浮躁》更是将流传于民间的占卜、祭祀、巫术、鬼神等全部置于小说的情节中,比如韩文举的铜钱占卜、平浪宫敬河神活动、和尚谈论玄空等……与其说是贾平凹受到遥远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不如说是巫楚文化的显性遗传,才让作品增添了极强的鬼魅之气。他也曾在某专访中指出自己与其他陕西作家写作手法的不同就是因为受了巫楚文化的影响,“风格灵秀了一些,巫的成分多一些,水的成分多”。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贾平凹也将怪志贯彻到底,喜欢在作品中设立一个能互通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或者类似于《爸爸爸》的丙仔、《尘埃落定》的傻瓜儿子这样“大智若愚”的怪人形象。他们在文本中往往作为一种特殊的“超现实”视角,一方面透露着神秘、不可言说的怪诞气息,另一方面能够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旁观这人世间的乱象丛生,或者以一种游戏人间的不自觉心态在偶然的瞬间说出或做出一些大智若愚的话或行为。从怪诞的角度来看,有学者坚持认为,贾平凹的文化根源不仅仅来自地域文化形态的滋养,也受到了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熏陶,“在当代文学的‘新潮文学’中,贾平凹的魔幻之作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不同于那些或多或少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作品,贾平凹直接从民间文化中汲取素材,写成极具神秘意味的当代志怪,堪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派文学’”③.如果说楚文化给予贾平凹的影响是一种来自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话,那么笔者想要补充的是楚文化的另一种自然观也被贾平凹所接受。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的思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楚人对自然的无条件崇尚,“天道运行、四时成序、阴阳消长,其中自有生杀之机”意味着自然万物皆有其宿命,作为人来说,应该尊重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与之和谐相处。楚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可以称之为最朴素的生态主义论。在贾平凹的创作中,也涉及了人与自然的生态问题。早期作品《金洞》讲述了板桥村人因为对狼群的肆意捕杀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自食恶果。这部作品只是单纯地涉及生态平衡,而作品《怀念狼》则是第一次将文化反思提升到整个人类生存的高度上,他不仅仅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失衡状态,更是对人类信仰缺失后人类命运的忧思。狼与人的斗争,最终无论是狼战胜人还是人战胜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象征着生命的依靠的消失,也会毁掉另一方的生命意义。贾平凹借助这样一个荒诞的悲剧表达了对生命本位的思考。

陕北的粗狂与陕南的灵动,分别造就了既相同又相异的路遥与贾平凹。同为陕西作家,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立足于本土书写,都曾在文本中承担了民俗文化记录者的身份,并引领陕西文学走向了新的高峰。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各自生活的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彼此的审美风格、创作主题、写作技法相去甚远。一方面,这说明风格迥异的两位作家背后所继承的陕西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它作为一种多元的文化资源折射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和文本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其中还会涉及作家个体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凸显也是对当下文坛同一化的一个警醒。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多种文化并存的时代也正在加速远去,民族文化、异域文化、方言写作、神性写作等,逐渐被消费、都市、私人、身体等代替,当70后、80后这一代作家逐渐崛起,我们竟惊奇地发现他们之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创作视野已经越来越狭窄并趋向于雷同,这绝不是让人满意的现象。当文学被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所裹挟而步入一种“无根”和“失重”的悬浮状态时,相信“文学已死”的年代也就为期不远了。韩少功曾在80年文呼吁:“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①因此,重拾地域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也就尤为重要,它是一种彰显文学个性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不断地重申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时,也应该对地域文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持一种怀疑态度。现代性一直是评判文学的基本标尺,现代意识的高扬代表着一种理性精神对现实的审判,这种精神是作家们不可或缺的创作底限。当现代意识进入地域文化的领域,作者的叙述立场也就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当作家在面对地域文化时,会以一个“考察者”或“访问者”的文化身份进行整体的审视和细节的考察,因此地域文化中“文明与愚昧的冲突”问题也就能在现代性观照下无处遁形。在这一方面,路遥和贾平凹的文化写作却暴露出了他们的问题。他们以“文化在场者”的身份守护着自己的文化领域,如《人生》中高加林对传统乡土伦理道德的皈依的结局,就暗示了路遥较为偏执的地域文化守护者的身份;《秦腔》中贾平凹也是用一种挽歌的手法表达了对西北古老戏曲文化的衰落的惋惜之情……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来自现代意识的理性精神对地域文化的审视和批判,更多的却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过度认同,表现为一种“反现代”意识,这是值得警惕的,也是充满危险的。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谈文学创作,适度的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地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建筑、传统、现代建筑、

1.前言――历史的启迪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开放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为世人赞赏。然而,“地域文化”面对网络时代、虚拟空间与场景、经济全球化等,似乎正慢慢地被人所遗忘与不屑。

我国的建筑事业在近十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成就瞩目。可这其中有着惨痛的教训,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为此,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必须从地域建筑滋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去研究。

2.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概念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本文的论述着重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同时,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因此说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自发形成。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包括城镇聚落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包藏并孕育着新的文化发展,并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台中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反过来,新的文化土壤又滋生新建筑,产生新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互动性。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难怪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3.地域建筑文化陷入的困境――文化趋同与特色失落

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地推动下,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的趋同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积极的,是主流;一方面.却是压抑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负面的影响 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出现了建筑的“国际化”趋向,虽使众多传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却更多地是导致了建筑风格、形式的雷同,地域建筑特色的消逝、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没落,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

4.地域建筑文化的新方向――回归理性

回归,绝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回归,不是对地域传统文化在现今的简单延续与重复,而是要透过它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以批判态度吸收与创造。回归,也不是对外域文化的消极抵触和无理排斥,而是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综台创新。这样的回归,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1 必须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建筑和文化才能使它产生长久的魅力。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能一味怀旧和复古,那是被动和消极的表现,而是应该积极地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进行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域的地域文化。

4.2 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之神韵。传统建筑之美,并非全是写在表面形式上。如安藤的建筑决不复古,却传日本悠久文化之神。安藤携带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又用国际性的建筑语言来阐释,散发出浓厚的日本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让全世界人读懂了日本。有人说丹下创造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而安藤创造了“现代的日本建筑”。

4.3 “模仿”是地域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这时既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又有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模仿。在各种“快速设计” 工具书充斥建筑案头时,各种不加分析,不加取舍的建筑耸立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上,有KPF的挑棚,高技派的构架,后现代的山花,新古典的柱式, “欧陆风情” 的住宅等等,大大冲击了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各城市出现了新的“千遍一律”。同样,那些为片面强调民族性、地域性,为表现“中国固有民族形式”、“夺回古都风貌”等做法,都是一味模仿中国古代建筑,用本土文化被动地抵制全球文化趋同的趋势,企图通过固有的传统形式来保持地域性建筑文化也是消极的和不现实的。

最好的模仿作品也不能称之为创造,模仿外来形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来形式掩盖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地域建筑文化遭到极大破坏。模仿“传统形式” 则会使地域文化陷入了教条、死板、僵化的泥潭。

4.4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进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北京》中的这段话很好的总结和归纳了在全球化形式下如何保持和发扬地域文化的问题。现代建筑必须扎根当时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而乡土建筑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乡土建筑。

5.地域建筑应具有的新内涵

传统地域建筑是我们塑造现代建筑地域个性的创作源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但传统地域建筑自身封闭的观念、结构、技术等制约了它的发展,甚至面临崩溃.地域建筑要重放生机,必须解决自身本质问题,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发挥尊重环境的特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1 开放性

地域建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宗法制度制约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当今世界日益走向开放和融通,封闭自守的地区、民族不复存在,借助、吸收其他地区的优势为本地区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积极、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地域建筑应更具开放性,固守狭隘的地域或本土观念,拒绝外界的信息、资源和能量,无异于扼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才能自觉意识到“地域性”存在的意义,才能使“地域性”和“全球化”在开放融通中得到互补与发展。

5.2 兼容性

在地域化和全球化、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等普遍共存又相互矛盾的今天,地域建筑应兼收并储.在传统的设计观念、地方材料、精致的工艺构造方式等基础上,自动吸收新技术、新观念、新材料来适应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反映新时代的特点,实现地域建筑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按世界一流的智能建筑设计理论,采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构造措施与施工技术,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使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再现了中国古砖塔的风貌,成为智能化超高层建筑结合地域文化的经典之作。

5.3 生态和谐的可持续性

地域文化范文第4篇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

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三要突出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积极培育和提升骨干旅游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现代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提升旅游形象力、旅游营销力和旅游产品竞争力上做好文章。因此要大力扶持旅游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发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要保护好、引导好民营资本投资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积极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群,以文化发展带动和促进旅游、餐饮等的联动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格局。要重视挖掘在我市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及文化名人,创作出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和文化产品,不断扩大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若缺少了本地文化底蕴和特色,就反映不出独有的精神内涵,就会失去它强大的吸引力。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灵魂,更是旅游业突出特色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必须在发挥齐齐哈尔地域文化优势上动脑子、下功夫,使北疆鹤城成为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名城。

[论文关键词]齐齐哈尔;地域文化;旅游文化

地域文化范文第5篇

一、地域文化传播与地域文化认同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在一个国家的版图上会出现很多因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地域性文化。在同一地域内,因长时间的交流与传播,居民的语言、信仰、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行为等会逐渐呈现趋同性,从而促使带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出现。

(一)地域文化传播。地域文化不但有物化的载体,而且拥有观念性的精神符号。地域文化传播不是武力的强制性征服[2],而是通过物化的载体,尤其是观念性的精神符号引导同一文化圈内的民众或异质文化圈内的民众形成统一认可的过程。通常,文化传播有赖于人类活动与大众的传媒传播。从上图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借助商人的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徙和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古老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如今,又逐渐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及手机、网络、APTV等新媒体手段,获得最大范围内传播受众,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广泛传播。

(二)地域文化认同。广义上,文化认同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域范围内民众形成的共同文化心态,它体现在语言、文字、建筑、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各个方面。每一地域都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当文化资源与信息由一地向另外一地传递和渗透时,地域文化认同便产生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地域性文化认同产生了层次性。只有挖掘了其历史层面的表现,又解读了其现实价值,才能真正对地域文化认同形成准确认识。

二、古道文化认同的历史性解读及表现

刘坚先生认为,“地域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历史性解读,一是坚持地域文化意义的唯历史根据,二是坚持地域文化意义的唯历史话语”。地域文化关系结构形成的时间越久远,文化认同感越强烈。地域内的历史生活现象构成的历史根据与历史话语是地域民众形成文化认同的根基所在。徽杭古道上语言的互通、民俗信仰的趋同、走商文化的形成正是对徽杭两地文化认同的历史性解读依据。

(一)徽语与吴语的交叉。古代,中国传播手段还不太发达,一般都是通过世人口耳相传,并记录在册而形成的。文化的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交流,作为文化的负载者,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徽杭古道的通行与发展,对徽杭两地语言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皖浙交界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隔山”土话既多又杂,各种方言土语易于渗透,尤其是徽商往来的频繁,给交界地带方言的形成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了吴语和徽语交叉并存的现象。按《中国语言地图集》所载内容来看,徽语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旧徽州府、浙江的旧严州府等地,位于整个皖南地区的南部。徽语区包括安徽、浙江、江西等三个省的十六县市。而吴语则分为六片,即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婺州片、处衢片、宣州片。在吴语区和徽语区,很多地方同时存在两种方言。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安徽的绩溪、歙县、宁国和浙江的临安、昌化、淳安等地存在着吴语和徽语交叉并存的现象。这与徽杭两地不断的经济、文化往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民俗信仰的趋同。徽杭两地百姓因经济往来不断交流,促使徽杭民风民俗、民间信仰逐渐趋同。徽杭古道横贯皖南至浙西地区,散落在古道两旁的村落保留着许多皖浙地区的民风民俗。如浙江的浙基田村(浙川)因与安徽省接壤,受徽文化影响,民情风俗和安徽绩溪一样。过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元宵节拜祖宗,七月半裹粽子,九月重阳做麻糍,过年做“水旱包”;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请太公、拜灶王及猪栏菩萨等。再如临安两昌地区的房屋几乎都是砖瓦泥墙的徽派建筑风格,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祠堂。其中,马啸陈家祠堂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共同的语言、相似的民俗活动和类同的建筑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促使皖浙交界地域产生了共同的心理与文化认同。在徽杭古道的各村落中,流传着很多民间信仰,有老郎神信仰、汪公信仰、放蒙山信仰、五谷菩萨信仰、宗族信仰等等不同形式。其中,皖浙交界地区流传最广的当属老郎神信仰和汪公信仰。老郎神是中国戏曲行业的保护神。中国戏曲诞生之初,就希望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但直至明代,随着昆曲的发展,艺人队伍的壮大,行业神———老郎神信仰才逐渐成形。皖浙地区,昆曲、目连戏、黄梅戏流行,老郎神信仰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郎神产生了演变,从行业保护神变成了普通民众心中的平安神。如今,徽州古道沿途散落的村落中,村民习惯用艾草代表老郎,用红纸将艾草包裹起来钉挂在屋内大堂墙上右上角或门框一侧,以求平安。汪华,隋末徽州人,农民起义领袖。当时,天下大乱,汪华被众人拥戴,占据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自称吴王。公元621年,归顺唐朝,任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事,后在长安逝世,谥号为“忠烈王”,归葬于歙县。在徽州地区,对汪华的崇拜根深蒂固,一州六县供奉汪华的庙宇随处可见。明清时期,该信仰随汪氏族人沿徽杭古道迁徙至江南各地。江浙一带建立了很多的汪越公庙,特别是汪姓聚居的杭州,汪公信仰更为兴盛。在民间,汪华被尊奉为“太阳菩萨”,汪王庙是徽州乃至江南民众祈福免灾的庙堂,也是汪氏家族祭祀的中心。如今,正月十五至十八日,大部分村落,包括徽杭古道景区入口处的汪公大庙还会举行汪公大会,祭神烹饪,搭建花台演戏。

(三)“贾而好儒,求学取士”之风流行。徽州地区人多、山多、田少,生活生存危机。俗语经常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为了谋求生存,徽州男人或沿新安江,或攀徽杭古道,出门经商,赚钱侍养父母,或帮助兄弟参加科考。千百年来,古道上谋生、求学、为官、经商的行人南来北往,生生不息,古道历尽沧桑。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盛行,徽州崇儒重学风气炽烈。在这样的环境中,徽州商人不断受到浸润,以致出现了“贾而好儒”①的局面。如歙县商人郑孔曼,出门必定携带书籍,在做生意的间隙里进行阅读。闲暇时,则拜会当地文人学士,唱和应对,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篇章。几百年来,徽商中间还出现了一大批诗人,他们与文人积极交流,参与各种诗社活动、编辑出版诗集等等,他们重塑商人的价值观念,提升了商人的文化内涵。王世华先生认为,“贾而好儒”的风气是徽州商人独有的特征,这一风气随着徽商的活动向浙江等地蔓延,从而在江浙也出现了“贾而好儒”的商人群体。如江浙的苏州、无锡、嘉定、长洲、扬州等地商人也出现了“贾而好儒”的四个特征②,这足以证明在江浙商人中间也流行这一风气。更为重要的是,“贾而好儒”之风的盛行推动了徽杭两地“求学取士”之风的发展。徽州的士子、商人纷纷择路前往都城考取功名,一路之上,激发了沿途村庄稚童求学取士的欲望。直至民国时期,这一趋势都在延续。如冠有36个博士头衔的当代文豪绩溪人胡适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他14岁那年跟随二哥去上海求学,从绩溪上庄老家出发,经过江南第一关,到余杭一共走了七天,然后再乘船到杭州,在那里他第一次看见了警察。此后,他又重走过数次徽杭古道到杭州。[12]

三、古道文化认同的现代性解读及表现

本质上,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地域文化内涵不断变化,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既包括其传统文化的展演,亦包括其现实价值的提炼。在地域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和把握中,大众传媒的力量成了不可小觑的关键因素。如今,全方位的现代传播体系不仅有助于拓展地域文化的意义空间,而且可以为地域文化增加新的价值内涵,从而为地域文化认同提供了现代性解读的可能。

(一)徽商精神的延续与更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卞利曾说,“徽州古道是一代代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的一条条饱经风霜的经商之路。徽商勤俭质朴、善观时变、诚信经营、团结互助、仁心为质、以义为利的精神值得后世企业家借鉴。”在传媒的推动下,徽杭古道愈来愈为世人所知,所负载的文化精神影响也愈来愈大。徽杭古道承载的最深厚的文化元素便是徽商精神。2004年以来,安徽省为了再见徽商当年的精神风貌和激发新的徽商精神,采取了多种方式保护和宣传与徽商有关的精神遗产。以电视剧为例,《红顶商人胡雪岩》《大清徽商》《徽骆驼》等多部电视剧的多处情节在徽杭古道沿线进行了拍摄。这些商贾电视剧不仅展示了近代徽商和徽文化的厚重历史,而且引发了全国民众对徽商精神和兴衰历程的广泛关注。当年扮演胡雪岩的演员巍子曾说:“商贾剧一定要站在时代高度来展现社会变迁,而其中很多细微之处值得当下借鉴。而据国内权威收视率调查公司统计,观看商贾剧的观众年龄层次与知识层面普遍较高,中青年观众和高学历观众占多数,且许多观众有创业意愿,他们多数反映,这些商贾剧不仅折射了社会百态,还提供了一些创业和经营思路。”在这些商贾剧中,徽杭古道虽然只是为剧情需要而出现,但它却是徽商及其徽商精神得以展演的必要载体之一,缺一不可。在某种意义上,徽杭古道已等同于徽商及其徽商精神。徽商精神借助传媒不但得以复兴和延续,而且跨越了地域限制,获得了全国性受众,地域文化认同的空间维度也因此得以无限扩大。

(二)休闲生态旅游文化认同与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古道文化空间逐渐由传统的历史文化生活空间向现代旅游文化空间转换,从而促使徽杭古道承载的文化认同内涵发生了变化。如今,徽杭两地正在通力合作,意图利用徽杭古道的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赋予了徽杭古道及周边地区新的文化意义。正如徽杭古道旅游开发集团公司主页内容所说,“今日古道新风荡漾,低碳、健康与时尚。”休闲生态旅游是徽杭两地最重要的旅游开发策略之一,休闲生态理念也成了现代人对徽杭古道现实价值的最新解读。随着西南茶马古道、西北丝绸之路的成功开发,徽杭古道成了国内重点开发的第三条古道。如今,徽杭古道已开发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攀岩拓展训练、登山比赛等旅游活动,备受户外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此外,徽杭古道两旁自然景色宜人,人文景观荟萃。在山水环抱中,皖浙地区以油菜花节、安苗节、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两昌山核桃节为媒介,有效提升了皖浙交接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展现徽杭古道上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及和谐自然的田园风光,而且促进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为了扩大徽杭古道新认同的影响力,徽杭两地相关部门积极借助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充分利用百度、GOOGLE、雅虎搜索、中搜等搜索引擎提升和巩固在这些主要旅游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抢占市场;鼓励游客在博客、播客、驴友网、自驾车友俱乐部网论坛等这些非主流的新锐传播媒体形式中发表精美游记、摄影、DV短片、写生、线路推介等相关作品;与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传媒本没有地域特性,当媒体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时,地域文化便随着无边界性质的媒体向外传播。随着媒体的宣传,国内百姓将会越来越熟知以古道为载体的徽杭文化。在这众多文化元素中,带有现实价值的休闲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成了徽杭古道最大宣传点和开发点,也成了该地域最具认同的核心元素。如今,每年来自江、浙、沪、西安、北京等全国各地的游客已达10万人次。徽杭古道的客源市场已由近端市场向远端市场扩散,已由徽杭蔓延至长三角乃至全国。在一定程度上,这标志着休闲生态文化认同空间维度的无限扩大。徽杭古道负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现实文化价值,它对徽杭两地文化认同的实现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角度和现实文化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不仅可以为探讨和挖掘徽杭两地商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族文化等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为徽杭两地共同开发文化旅游事业提供研究基础。

地域文化范文第6篇

地域文化是招贴设计中本土元素的根源。对地域本土文化差异的归纳、提炼,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通过对本土所处环境的思考,而逐渐形成的新的设计理念。由于地域、思维、生活方式的差异,无论设计多么入流,他们的设计风格有所差异,并且地域文化的差异会对招贴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由于设计师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它对设计的认知观。设计师若能立足于本土文化来完成招贴设计作品,其创作的图像就带有本民族的思想理念及独立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使人们更清晰的领悟到历史发展的文脉。现代招贴设计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的不同元素真正传递表达出更易让人们接受的信息,从而摆脱招贴设计的商业化、庸俗化的拘束,让不同地域文化所产生的设计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走向更高的发展空间。

2地域文化与视觉符号

招贴设计是利用符号语言来建构的表现形式。而对地域文化下的视觉表现符号,不是随意的吸取、否定,否则将会造成地域文化元素的滥用,应利用现在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地域文化的精髓在招贴设计中发挥无限的魅力。只有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紧密关系,才能更好的塑造出更好的视觉符号。地域文化的形象是对各种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不同特征而进行界定、划分具体表现形式。地域形象的认识和表现,必须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此外地域形象还与所在的地理位置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其所表现的形式主要通过图形、文字及色彩。地域形象因所在的地理方位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还以地理环境特点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正确认识各地域文化形象所表现的特征才会让其成为又不干涸的源泉,研究和正确认知地文化形象所变现的特征,是对地域文化形象的认知和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3招贴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影响的招贴概念是指具有传统性、独特性和多元性,通过各地域间的历史文化景区等重要元素的应用使之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保鲜剂。随着设计师和社会群体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不断重视,促使更多的将地域文化渗透到招贴广告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合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元素打造本土特色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域文化的吸纳成为招贴广告宣传的主要形式。在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体验中,犹如一面镜子客观真实地记载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新时期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设计本身文化的建设,使招贴设计在现代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统相互交融和创新。使设计理念元素渗透到地域文化的丰润的土壤中,融合现代设计的观念,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文化独特性的作品。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蚀,发展本土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找寻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并通过重构再创的手法是地域文化的元素从传统的造型基础中向符合现代世界设计文化的方向转变,使其在具有现代感的同时又深赋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世界招贴设计中夺目的明星。

3.2招贴设计中从“形象”到“意象”的地域文化表达

(1)历史文化为元素的图形。以吉祥为主题的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吉祥是人们数千年追求的希望,在我国以吉祥元素为主题的图形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国文化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典籍”。鱼元素的应用。在中国图案中鱼作为一个流行极广的装饰纹样,早在我国上古时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许多装饰优美的鱼纹,如骨刻、石刻、玉雕、陶瓷彩绘以及织绣等,诸多鱼纹形象十分生动、造型优美视为中国图案艺术中的珍品。早在我国原始时期,捕鱼为重要的谋食方式之一,人们对此产生了各种崇拜、信仰。鱼在水生物种繁殖能力极强成为美好婚姻、爱情的象征,又因“鱼”和“余”音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富裕、吉庆。在我国现代设计中,以鱼为设计元素的作品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可口可乐在其宣传海报中与中剪纸和鲤鱼的成功结合,唤起了中国消费者对美好往事的遐想。

(2)地域文化中的色彩意象。色彩作为现代招贴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自身也是影响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仅激发着人们对商品信息的关注,还能激发受众对此产生特殊的感想和情怀,并通过这内在的情节吸引打动更多的受众。色彩是对人体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速度最快的视觉信息元素,自古以来人们常常透过色彩的直观特征赋予色彩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我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以红、白、黑、黄、青俗称“五色”,主宰了华夏民族色彩美学近三千年,并成为祥、瑞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东南西北中为五行,用不同纹饰标示,青龙为东、白虎为西、朱雀为南、玄武为北、中央为天子,并将五色赴会于五帝玉神之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信仰。

(3)社会时代风尚对色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色彩配置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认识,保护和改进我们生活居住的色彩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时代风尚对人们审美感的改变,如何使色彩成为与时代风尚相吻合成为新的色彩目标,进一步深切地研究色彩与社会时代风尚所存在的各种内在的联系。科学地认识色彩和充分发掘色彩的力量,使人类在舒适的环境里健康地繁衍生息,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人们不再沉迷于对传统色彩单一审美追求,而是以世界不同色彩风格为出发点,追求个性的彰显,科学地使用色彩。

(4)文字符号意境的表达。文字寓意的应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鹤、鹿、狼、鲤鱼、松柏、梅花等动植物的名称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并在现代设计领域广泛应用。如在企业名称里,福建七匹狼男士服装,运用狼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寓意,体现出公司团队如狼般自信不屈敢于拼搏的精神,也有代表以道德观为出发点的如“同仁堂”、“谢德堂”等。地域文化是现代招贴设计的巨大的艺术之源,中国地域文化元素是招贴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核的基因,为招贴设计提供无穷的灵感及素材,我们只有进一步地理解与消化中国地域文化艺术,才会使现代招贴设计在与深具意义和价值的地域文化元素的交融中重现生机,才会使我国现代招贴设计在民族精神和美感的前提下成为世界现代设计一颗不灭的明珠。

地域文化范文第7篇

地域文化的开发,一是拓展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二是对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是最好的教材。

200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地域”文化与去年相比,还在不断“升温”,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仍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试题大多从地域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考查考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这种带有浓厚地域情结的试题在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以及其他题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广大师生应引起重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中的地域文化

(一)以单一的形式出现的地域文化

例如苏州市第5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1)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说]从这个试题看,一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二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和描写的能力。读这段优美的文字,再做试题,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对家乡越发地热爱,并感到无比自豪。

(二)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地域和人文文化

例如浙江省金华市第7小题: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金华,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多彩的文化传统、名人辈出、文脉悠长的城市,2007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去接待一批游客,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⑴⑵小题必做,⑶⑷小题任选一题。(7分)

⑴在欢迎仪式上,请你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辞。(2分)

⑵地方民俗文化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请你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种表演艺术或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色。(2分)

⑶仿照示例,把你最钦佩的一位家乡名人介绍给游客。要求既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3分)

示例:他是“新闻全才”,秉笔直书,抨击丑恶。他用他的鲜血浇灌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之花,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邵飘萍。

⑷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3分)

[试题解说] 这是一道考查多种能力的地域文化试题。命题者以“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一下子把考生推倒了社会生活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看,考查方面是五花八门的,写“欢迎辞”在学校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这也给现行的语文教学提了个醒,介绍“表演艺术”“工艺技能”“推荐土特产”等用一句话概括,及其推荐理由,谈何容易,这就昭示考生平时注意锻炼概括能力的培养。介绍本地名人,考生会以此自豪,萌发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

总之,以上试题体现了大语文的精髓,弘扬了地域文化,拓展了课程资源,引领学生步入一个更新、更丰富多彩、更生动有趣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中的地域文化

(一)说明文阅读中的地域文化

请看苏州市的11-12题。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小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1.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色彩在园内产生了什么效果?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州园林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园林设计者怎样的艺术追求?请联系《苏州园林》及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2分)

链接: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或退隐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城市山林”。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金学智《苏州园林审美谈》)

[试题解说] 这是一段典型的说明文字,命题着紧紧抓住说明文的特点来命题。考生解答此题时,必须把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特征)来答题。关于“链接”的材料,考生不要忽视,它对你答好此题很有帮助。另外苏州的考生答此题时一定有一种亲切感,答好此题,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百色市的说明文阅读《澄碧河水库》(又名澄碧湖),茂名市的《茂名荔枝》都是体现百色和茂名自然风光和物产的美文,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二)散文阅读中的地域文化

散文阅读中的地域文化应首推浙江宁波市的《月湖随想》一文,作者善用修辞,语言优美,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因生在宁波,更为有美丽的“月湖”而骄傲和自豪。文章情趣盎然,诗意迭出,可读,可品。命题者共设计了6道测试题,其中有几道题的开放性很强,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好题。

请看《月湖随想》的几个段落:

①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比如说西湖对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起来的。月湖当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渺,但是小有小的玲珑,小有小的妙处,何况它还在闹市的中心。魏明伦有《宁波月湖铭》曰:“喧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生动地誉之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是的,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④无论是曙色初明的清晨或华灯闪烁的晚间,我们若去月湖走走――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月湖早已今非昔比,二十世纪末,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斥6亿巨资历时两年大规模地改建了月湖景区,3000余户居民迁离月湖,鳞次栉比的旧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个集绿地、花草、亭榭、碧水、桥堤、古宅为一体的大公园跃然于市中心――那是一个多么气派的公园啊!空气变得清新,流水变得明亮,满眼绿树掩映,亭阁错落其间,人们在此或习拳,或起舞,或散步,或放歌,真是难得的和谐!月湖那一汪清凌凌的湖水就这样甜甜地滋润着宁波人的生活。

⑤当然,月湖的美妙还在于为我们展示了文化层面的意义。月湖的湖水并不深,却映照着太深太深的历史,它是甬城历史文化的蓄养地,也是浙东文化的中心点。唐宋以来,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讲学授课,一个个诸如贺知章、王安石、史浩、杨简、万斯同、全祖望等等名人大儒,都曾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至今还保留着大方岳第、贺秘监祠、高丽使馆、银台第、水则碑亭,还有洲、芳草洲、芙蓉洲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现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月湖犹在,岁序已新,我们能为月湖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做点什么呢?

(选自2007年1月23日《宁波日报》)

请看以下几道试题:

14.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

示例: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用“一波波湖水”比作“一页页史书”,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驻足月湖的名人大儒之众多,月湖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

句子: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赏析:

1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今月湖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哪里。(2分)

16.阅读文章结尾部分,纵观全文,你从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的神态中,读出他们怎样的感情。(3分)

[试题解说] 命题者扣住散文的文体特色来命题,试题体现了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试题把握住了几点:一是让考生领悟、推敲、感知散文的语言。二是让考生悉心感受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考生在答此类题时也要紧紧把握这个思路和原则,这样才能不丢分。

参考答案

一、(一)5.①短小、优美(娇媚可爱)、精致(基本意思对即可)②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比喻要符合桥的造型特点“柔婉的弧型,小小的,曲曲的,娇媚可爱”。例:如一钩新月,似一弯初弓。

(二)7.⑴略。如: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到部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来旅游观光。我们金华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人文传承、秀美的山水风光。金华之旅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⑵略。如:名称:金华道情。特色:道具简单、表演方便、语言幽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曲艺。⑶略。如:艾青,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土地的深爱。⑷略。如:金华酥饼。表里酥脆,内荤外素;油而不腻,鲜咸可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

二、(一)11.建筑色彩的特点:①“极少使用彩绘”,②色彩淡雅,如:梁柱、木窗、阑干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

达到的效果:①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②到了花开的季节,这些颜色与花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12.追求自然之趣,体现出图画之美,营造柔和、恬静的意境,凸现“雅趣”“雅致”。

地域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地域文化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民族宗教和外来文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 

讲地域文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和其他周围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这是某一个地域文化,但是它跟旁边的地方或其他地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划分就没有什么意义。既然要划分,这个空间叫做某种文化,那它必定跟周边至少有一点明显的差别。例如有些地方吃辣,它周围也吃辣,这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不如把周边区域也划分在一起。所以我们对地域文化不能简单化,应该讲明它是最能够体现这一范围特点的。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了,古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就是说,你走出一百里就会发现风就会变;如果再走到一千里以外,那里俗都变了。风俗就是这样来的。什么叫风,什么叫俗。“风”是一种流行,它是一种时尚。“风”是经常变化的,它不断的更新,所以等走到一百里之外发现这种时尚又变成另一种,它是不够稳定的。当然在古代一百里恐怕一天走不到,这个范围就比较大了一点。如果今天一千里之外的时尚,在互联网传播的时代,明天就有可能在贵阳出现。但在古代的时候一般都要通过步行,而且作为一种“风”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流传的过去的,所以可见这种“风”所影响的范围比较小。

俗就是习俗、习惯,它就比较稳定了。因为它比较稳定,所以它影响传播的范围就比较广。对于在一个俗的区域里面它可以有十种“风”,那十种“风”是不是都可以成为俗呢?那不一定,有的“风”一会儿就过去了,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么留下来的成为一种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传统,它比较稳定。那么地域文化有不同的划分范围,就像我们划分空间范围一样。比如说华夏文化区域或者汉文化区域那就比较大了,这个范围不仅是在中国历史上面华夏族或着汉族生活的地点,也包括受到这文化影响的区域。有的今天成为外国了,例如朝鲜、越南在历史上也都是华夏文化所覆盖的,这就是大的文化区域。那么小的文化区域,我们国内往往以古国、古代的地名来命名的。比如吴,那是因为古代有一个吴国;越,有一个越国。大一点,比如东北、西北这一类比较大的文化区域。在这大的文化区域下可以有文化亚区,这就更加细分了,更有特色了。往往历史上的一个国或两个国的范围里面,今天可以有种明显的跟周边不同的地域文化,那我们可以用这些地方来命名。比如贵州与湖南争执的夜郎文化,这个夜郎就有一个古国叫做“夜郎”。如果有的话来,以此命名,那很明显希望追溯到夜郎国存在的时间以及它的遗存,如果有的话应该可以是一个文化亚区。

还有一种叫地域文化岛。为什么说是地域文化岛?其实我们研究方言有一种方言岛,所谓岛,有它独特的一种形态,一种特点。那周围跟它都不同的,孤零零地像海里的一个岛一样。比如说明清那些屯堡就是一种文化岛。为什么是文化岛?因为当地的人,他们的祖先完全是外来的移民,并非当地人。但是又因为是有军事性质的,所以它不会跟周围融合,譬如明朝的制度,它在各地设立的卫、所兵源的来源都是外地。而且它规定如果这些兵源减少了,死亡了,逃亡了,不能就地征集,而是要到他原籍征集过来。譬如说贵州有一个地方,当时明朝曾经在这里设一个所,那么它是规定这里的人,如他是江淮直接来的,在整个明朝存在过的时间里面,所有减少的兵源统一要到原籍去找,再加上它跟周围的少数民族或本地人没有交流,在围墙里面时间长了,就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跟周边都是不同的,就成为一个地域文化岛。这种现象尽管明朝覆灭了,不再有新的移民来了,但是长期的影响加上跟周围的文化差异,所以往往有的到改革开放之前还存在。还有譬如近代外国人的租界,有些外国侨民集结的地方,它也会形成这种现象。比如东北一般都喝白酒,但哈尔滨喜欢喝啤酒。其实这不是中国人的习惯,是俄国人在哈尔滨造铁路才形成的。哈尔滨原本是没有城市的,所以集结了大量的俄国侨民,有的世世代代都在那里。现在哈尔滨还有东正教的教堂,中国人不信这种宗教,那就是俄国人带来的。吃什么大面包,喝点饮料,喝啤酒都是俄国人带来的。所以在中国近代一些外侨集中的地方以及一些租界形成一个文化,它有很多类型。中国人在里面往往也受影响,有的也接受了这种文化,所以这是地域岛的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研究了解地域文化有几个要素:

第一个特点:是方言

中国方言特别多,这个现象世界是少有的。为什么呢?非洲语言多得不得了,文字跟语言都有区别。但在中国秦始皇统一的时候,秦始皇做了一件让人无法否定的事——统一文字。他推广同样的文字,就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特点,就是凡是中央王朝管到的地方,包括今天已经不属于中国的越南、朝鲜,也包括当时藩属琉球,统统通用汉文。

但是能够统一文字,却统一不了语言。方言还是存在的,而且方言在南方特别多。北方因为人口迁移很频繁,特别是西北外来的人口太多,把原来的语言大多替代了。而且北方地理障碍比较少,比如华北平原、黄淮平原、蒙古高原,所以入千里没有什么障面。但南方山多,在古代地理障碍多,所以很多人迁移到那里,或与土著居民不太交往,就形成了各种各样大量的方言。

浙江南部县与县之间,甚至一个县里面就已经不能通话了,到了福建、广东、西南,好多都是这样的。县城里的人跟城外的人话已经听不懂了,更不要说再远一些地方的各种各样的方言了。但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央集权推行到各地,比如西南改土归流以后都是外派的官员推行普及文字,所以大家的文字是一样的,但方言还是有的。

讲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首先要看有没有同样的方言,有没有大致一样的方言,这是最大的一个特点。方言产生,成为同一个区域人往的媒介,时间长了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如果听对方的话还需别人翻译或解释,就很难形成文化心态。这个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影响,所以南方方言要多于北方,而且南方方言保留中国古代的音素有许多。今天北方话已经不是中国古代原来的方言了。汉唐语言的音素更多的是保留在南方,如福建的闽南话里保留着唐朝以前的音素相当多。日本语里,当时制定文字的时候,比较多的是受唐朝的影响。

人口迁移以后,特别是移民占多数的地方把外来的话带过来,又跟土著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方言区。因为方言会有一个共同的心态,所以在历史上特别是集权制度下面,它会形成政治集团。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大家有共同的方言,共同的心态,再加上共同的政治利益,并且统治者就利用这些文化现象来维持地方的稳定。如西汉的时候,刘邦是沛县人,他父亲在丰县,所以沛县、丰县这一带的老乡就成为他统治很大的基础。又如唐朝关陇(关中和陇西)集团,因唐李氏是陇西人,发迹于关中,所以关中与陇西这一带人就形成了关陇集团。到了北宋的时候,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据说宋朝的皇帝是有规定的,宰相是不能用南方人,而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南方人说话他们听不懂。南宋迁移到南方,北方的难民到了南方,这个风气才慢慢改变过来。但是到了明朝和清朝,这种风气又复活了,明、清朝用的太监都是北方人。如果太监不是北方人,不能说官话,也需从小调教训练成一口标准的北京话,这样才能进宫,否则就进宫也只能做粗活,到不了皇帝身边去服侍。

两朝帝师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常熟虽然离上海不过一百公里,但常熟话让上海人听起来都很吃力。虽然翁同龢祖籍是江苏常熟,但他自己和家里四代人都在北京为官,并且他在北京长大,一口标准的北京话,所以他才能做皇帝的老师。 到了近代北洋军阀,我们都喜欢以省的地域作为它的称呼。如直系军阀,因今天的河北、天津、北京,当时都叫直隶,这些人都叫直隶人,如冯国璋等人,所以叫直系军阀。皖系军阀,段祺瑞合肥人;奉系军阀,父子是奉天人(今辽宁)。北洋军阀是根据他们所在的原籍作划分的,他们的骨干成员往往是他们老家的人。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外面的人,相对来说他更加相信自己家乡的人。这个习惯到了里也是这样,所以有句话是湖州的中统,江山的军统,奉化的侍卫官。中统就是中央党部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由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掌管。陈家是湖州人,所以他们优先任用湖州人;军统戴笠是浙江江山人,所以他优先任用江山人。中国那个时候大家往往没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只是在某些范围内流通,所以方言的笑话有许多。

当到了台湾,他就发现台湾本地人与大陆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台湾以闽南人为主,讲的主要是闽南话和客家话,外地人根本听不懂,所以到了台湾以后大力推广国语(即普通话)。当时推广力度很大,如果小孩子坚持讲本地话,就会遭到罚站示众的处罚。学生不学国语不行,教师不会国语的解聘。当下台后,就强调讲台语,坚持不讲国语。他们是利用这种文化差异,其实是政治差异。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到现代,人际交往以至于政治、生活中间,方言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方言也是艺术的一种基础,特别是地方文化。地方文化里很重要的戏剧和曲艺的基础就是方言,如果用普通话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如果本地的方言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用了,以地方为基础的曲艺艺术也就没有市场。曲艺只流行于同一个方言区,如果超出这个区域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如果某些剧种跨区域了,就会产生新的品种,京剧就是如此。京剧最早不在北京,是乾隆皇帝要给祖母祝寿,全国好的剧种都要到北京义演。徽州的徽班进京后一炮打响就留在北京,之后徽班吸收了很多北方话就形成了今天的京剧,如果它坚持用徽州话是不可能为北京的王公贵族所接受。如果是完全由当地移民移过去的就不会有新的品种产生,它还是在原来的方言区里面。

第二个特点:饮食

这里指的饮食是民间的日常饮食,而并不是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日常的饮食多以当地物产为基础,要适应当地的环境,这两个“当地”很重要。在古代交通运输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一般百姓的饮食肯定是就地取材解决,而且要适应当地的特点。但是官方的、富人的吃或祭祀用的可能就不惜工本的从外地运过来。

中国最有特色的地方饮食的基础往往是因为穷。在古代是没有保鲜技术的,只能放上盐使它风干这样来保证长时间的食用,同时也便于储藏,这种做法是具有全国普遍性的。最能够体现当地饮食文化恰恰是穷人做出来的饮食,当地人就地取材这就是一个地理特点,而相反上层的很多东西不一定就地取材。例如历史上杨贵妃要吃南方的荔枝,当时是一路更换马匹,才送到长安;明朝、清朝皇帝要吃长江里的鲥鱼,打捞上来后同样也是一路用快马运送过去,而当时的穷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饮食的进食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移民是否能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在古代是完全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日常的饮食是不可能从外地运过来的。在古代除非是大片的移民,才会影响当地的饮食习惯。如果只是少数的移民,只能自身去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第三个特点:民居

建筑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代表。官方建筑、公共建筑、祭祀性的建筑、宗教建筑是有一定规格,并不惜工本建造的。普通百姓住的房子必须要适合当地环境,要平民能够承受,一般的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并需要适合当地的特点来修建,并且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如石屋一般由石头堆积,并用片状的岩石来做屋顶。在《汉书》中记载了西北天水一带的板屋,因此地产木材。为什么广东开平的碉楼,既像碉堡,又是楼,又是住家,其实是因当地有这一特殊的需要。外国华侨有钱回来后修建住宅,但当地盗匪横行,他们就成了抢劫或凶杀的对象,官府又不能保防,所以只能将建筑修建成碉堡一样。加之地当台风、洪水比较多,把建筑修成碉堡一样会相对安全一些,这样就形成了碉楼,但从建筑学上来说,碉楼有很多的不实用。

福建客家人和土著人造土楼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宗祖观念,还有就是生存的竞争。因福建山多地少,客家人与土著人经常相互争斗,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安全,就建造土楼并围成圆形或方形来防范对方的攻击,所以土楼的特点都是封闭的。

石库门房子是作为上海的一种文化,但它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这是英国人在租界想出来安置外来人口的。英租界地皮有限,所以英国人就想出仿造英国城市连排式的建筑,然后根据中国人的需求不断的改造,渐渐形成上海的石库门房子。

如今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老建筑也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也改变了,所以研究地域文化,民居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四个特点:婚丧节庆

其实日常生活都有它的特点,但日常生活不可能刻意去显示自己的特点,因为许多仪式、风俗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一种风俗、一种礼仪是有代价的,一般要到了婚丧节庆才会不惜工本,即使穷人也会尽力而为。所以每逢婚丧节庆往往是真正传统的,能够表达他内心的祈求、愿望,竞技在这个时候都显现出来。

婚丧节庆往往是与精神生活,民间信仰有关,一旦形成传统就能够长期保存。但随着现代的旅游开发,以至于伪民俗的出现,只有到相对封闭的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传统民俗。习俗的婚丧节庆的保持也需要一定的人数,如果移民过于分散就保持不了原有的习俗。

第五个特点:民间信仰

中国历来没有统一的,但是中国的民间信仰很丰富,而且崇拜的是自然神、行业神、地方神,因人们需要一个具体的神。就是各地的民间信仰都有所不同,它比更加世俗化,更加的关注现实。它关心的不是来世而是今生,不是灵魂而是生活。

中国北方在古代有蝗灾,所以经常有蝗灾的地方崇拜刘猛将军并有刘猛将军庙,据说刘猛将军是专门灭蝗虫的。在没有蝗灾的地方是没有这种庙的,所以研究中国古代蝗灾就可以查地方志,哪里有刘猛将军庙就说明这里是蝗灾区。这样就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蝗灾的分布。

古代水灾多就崇拜河神,所以只要是有闹灾的河都有河神庙。有些河神是有名有姓,如四川一带有水灾的地方有二郎神庙,传说李冰的儿子二郎神善于治水,所以百姓希望二郎神来保祐他们。

山里经常有山洪,古人迷信把山洪叫做“蛟”,所以防止山洪叫做治蛟。因江西经常有山洪,产生了一个专治蛟的叫许真君,所以江西有许多地方有许真君庙。江西人迁徙到贵州,把许真君庙带过来,但到了贵州不叫许真君庙而叫万寿宫。

江南养蚕,所以有蚕花娘娘,每次要用蚕种时都要祭蚕花娘娘并游行,祈求她保祐蚕茧长得好。

福建人祭妈祖,据说妈祖是宋朝一位姓灵的总兵的女儿,她在海上淹死过了几天后显灵,以后就成为妈祖娘娘。由于福建一带不是打鱼就是航海,所以一般沿海都崇拜妈祖,福建人把妈祖带到台湾后非常盛行。当福建人把妈祖带到上海,但上海人并不懂妈祖是什么,所以把妈祖庙改成天妃宫,到了天津改成天后宫,到了越南叫灵姆或叫天姆。

中国的城隍庙更具地方特色,城隍庙都是具体的人。如最大的城隍庙在陕西三原,城隍老爷是李靖。一般城隍老爷都是当地人,或者对当地有贡献的地方官。到了土地公公就没有名姓了,而且能保护的范围就更加小了。地域文化还有很多特点,但以上这几点是最为普遍和基本的。

地域文化的产生是首先是因为地理环境,在古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古代交通运输不便,还有生产力不发达,人员的来往、物资的交流成本很高。所以除了有特殊的条件,有权力,有地位,有金钱的人,一般人是不交流的。一种地理文化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否则难以长期生存,或者不得不作相应的改变。长期的物质生活会产生相应的精神生活,因此各地有不同的精神生活。例如藏族对神山、对湖的崇拜。

另一个地域文化产生原因是移民。人口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有些文化可以用书、图画传播,如方言就必须靠人来传播,所以移民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移民的来源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刑态,或者极大改变土著文化。比如贵州最早的移民是从哪里的,就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主体文化,当然还要看移民跟土著的地位和比例。一般来说是土强客弱,另一种是客强土弱,还有一种最为理想的是土客相当,多元共存,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文化。但现在比较多的是客强土弱,所以基本上原来本土的文化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已经融合到移民文化中间去了。

移民中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同时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优势的人物能起重大的或决定性的作用。还有一个因素是没有把一切都政治化,所以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被流放到南方、西南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者、思想家,虽然他们处在一个被流放、被迫害的地位,他还能够在传播文化方面还能起作用。

地域文化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的影响。

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由政权推行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通过政治权力而加强。行政权力渗透于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以行政区划分界限的地域文化特色。官方主流的文化通过行政制度,甚至暴力强制推行,但仍有地域的差异。

地域文化产生的第四个原因是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

基于对本族文化的特殊感情,迁移民族人口一般会尽可能的去保存本族文化,但也会随着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以至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如想完整的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前提必须是整个民族的迁移才有可能,如果分散了这个可能性就不大了,很难保持原来的文化。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渐渐地本土化,形成现在的中国佛教,所以外来宗教对地域文化相对影响较小,相反受当地的影响较大。如回族保留着他们的,但是回族有很多宗教以外世俗的生活习惯是受到当地的影响而改变。

地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同样一个观念只是上层统一,只有原则的教条,但体现到地域文化却很生动,而且更加真实的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这些跟儒家经典上所说的还是有区别的。它是更加实际,同时也更加适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以及改善生活,它也包含了先民的智慧。

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濒危的传统文化现象往往比较完整的保存在某些地域文化中,特别是处于封闭和贫穷的,与外界交流比较少的地方还保留着原始传统的文化。

中国的地域文化前景堪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只作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保护地域文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强迫我们今天的人再生活在这种环境里面。至于有些习俗本身就非常落后,它的消失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用文字或影像将它记录下来。而新的地域文化仍旧会产生,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将会很快在中国乃至于世界传播,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一部分。传播的时间长了,也许它本身的特色消失了,但是消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更新,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融合。与此同时,人为的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它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地域文化范文第9篇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规约生成不同文化,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演进中反映了生活在该区域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浸染着本区域的乡土人情,建构了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不仅以外在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个体,而且还以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并影响着个体,从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1]因此地域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它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实施地域文化教育也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教育的民主及文化的平等,旨在强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及彼此吸纳从而保护、传承和创新文化。在色彩斑斓的文化大观园中,作为枝枝红杏的地域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沐浴家乡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莘莘学子理所当然应该熟悉家乡的民风民俗、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因此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锻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就势在必行。

二、地域文学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2]这些或隐或显的地方文化记忆要想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必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段,使其蕴含在传说故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读物。地域文学能够引领孩子们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也就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形式,文学深层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学的手段得以传承,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文学的人文教化功能,还可以建构正确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培育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依托淮河流域文学探讨地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期把淮河流域文学中静态、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予以现代性转换,体现其地域文化的综合性价值。

三、基于淮河流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初探

淮河流域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的地理环境,形构了淮河地域多元文化(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老庄文化等)交融互渗、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地域文化特征,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艰辛苦难的生存条件,锻造了淮河流域忧郁而达观、热烈而沉稳、兼容而执拗、勇武而贵和的复合型地域文化精神。淮河流域文化既承载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神的共同形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相异的文化表征和不同的地方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蕴在多元文化交织、碰撞、融合中异彩纷呈,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发挥淮河流域文学的审美、教育及认知价值,适应地域文化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强化地域文学的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将影视剧中的地域文化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近几年彰显淮河流域风土人情的影视剧风起云涌,这些影视剧展现了淮河流域与时俱进的多元文化变迁和独特的地域风貌,凸显了淮河两岸的区域风情和民俗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绝好材料和最佳方式。如作家潘小平与曹多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美丽的村庄》勾勒了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革新图景,描绘淮河两岸历史和现实生活画卷,渗透风物民情、文化特色和地域美景,尤其是作为淮河流域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的花鼓灯和舞彩龙更是淋漓尽致地把淮河流域乡村人文与生活原生状态跃然荧屏,在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中尽显淮河儿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电视剧《苍天厚土》、《太阳月亮一条河》、《菩提树下儿本无罪》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事件、服饰饮食等民间文化,这些作品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淮河流域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淮河流域民俗风情,再现淮河两岸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淮河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淮河两岸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淮河两岸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媒体中淮河人和地域形象进行审视,了解媒介建构的形象和现实生活的偏差,在体验媒体文化美感的过程中批判性解读媒介话语,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二)聆听来自文本深处的回响——品味淮河流域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形象

勤劳智慧的淮河儿女创造了淮河文化的美好篇章,这种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多元文化内涵、民族正气之歌和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方面。文学是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淮河流域文学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把诚实淳朴的民风融于优美的水光山色之中,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影随形渗透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喜怒哀乐中,建构了诗情画意的淮河流域风情线,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凝聚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地域文化教育可以以文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品读地域文学经典,享受文本之旅的愉悦,聆听来自文本深处文化的呼唤,触摸文本深层的文化底蕴,感知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及其文学书写形态,完整体认淮河流域文学及其文化的当代意义,并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析解其表现出的民族正气的殉道精神、勤奋务实的开放精神、不畏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如许辉的很多作品如《人种》、《一个人的淮北》、《没有结局的爱情》、《尘世》、《卖月》等都书写了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全面多角度地呈现了淮河人家最本真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淮河两岸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和淮河儿女挥汗劳作的独特景致,对沿淮两岸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也浓墨重彩地进行刻画、挖掘,使作家对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人生环境的独特感受和深层思考混合着淮河儿女的日常生活跃然纸上,使地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除旧纳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总之,淮河文学不仅展示了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也建构了能够承载淮河流域文化精髓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淮河文化底蕴。无论是美不胜收的生态美景的再现,古朴敦厚的民风民俗的挖掘还是透视淮河儿女生存历程的变迁、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无奈等无不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精神的际遇和情感的交融,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触动人的心灵,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享受愉悦的文本之旅,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喜悦,同时提升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四、比较中出真知——东张西望探寻地域文化的特质

地域文化的比较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优劣,而是通过比较,发现本地区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地域色彩、知识谱系及表现形态。在比较中把建筑特色、民间艺术、服饰装扮、地方传说等地域文化载体的显性知识内化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把地域风情、生活习惯、道德传统等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一)淮河流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地域化不是孤立的,只有在可比较性的文化态势中才能相互参照,比较既可以同一文化圈如把安徽的皖江文化与淮河流域文化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淮河流域文学置放于与其他地域文学如湘楚文学、齐鲁文学等的比较视野内,加以详尽分析和阐释,完整体认本体意义上淮河流域文学及其独特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及淮河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影视和文本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目前很多书写淮河流域乡土风情的文学作品已经走上影视屏幕,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文本比较阅读,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观摩改编的影视作品,然后比较印刷文本和视像文本呈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不同人群形象的地域烙印、文本建构的地域文化和现实的偏差等问题,这种比较能引导大家对不同文本作出多元化的阐释。因为影视作品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像、字幕、场景、细节、叙述和声音的刺激,这可以引领学生合理运用影视作品中的信息去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借助媒体获得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不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进行地域文化教育还可以把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文化风景。如许辉和王安忆不约而同地在淮河流域寻找精神家园,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淮河流域地域文化色彩,展示了其外在的民风民俗,也深入挖掘了淮河流域文化精髓,建构了能够承载文化特质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但是二者毕竟出身、经历和审美趣味不同,许辉是土生土长的“淮河岸边的作家”,长期浸染在淮河流域精神文化变迁之中,对于自称“淮北佬”的许辉来说,他真切地体验了淮河流域文化的独特,“淮河文化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更是他文本情感依附的有效介质。许辉的作品,无论是写乡村,还是写城市,都洋溢着淮北平原独特的气息,文本中夹带的皖北地域文化信息异常丰厚,他努力挖掘出淮河文化的精髓,在讲述现实与历史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展示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蕴,从而使得他的文本成为特定地域的人物群像展示图,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参照性。”[3]他把自己对淮河流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巧妙地融入自己小说中,故此许辉的作品被称为“地域文化的里程碑”。王安忆虽然设身处地以知青身份体验过淮河生活,但毕竟是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倾听记忆中的回响,插队生活的沉积已经成为时过境迁的记忆表象,有人曾说:“王安忆笔下作为她精神家园寄植地的淮河乡村,并非现实中淮河乡村的全部或全貌,它只是经过时空、情感的过滤后呈现完美人性的淮河乡村的一角。”[4]在《隐居的时代》、《姊妹们》、《蚌埠》、《小鲍庄》中,王安忆只是把自己的记忆留存、曾经的热情和当下对理想村庄的憧憬寄托在淮河流域的某个特定空间,重拾旧梦并融合自己对现实的审视编织七彩斑斓的文化空间,建构完美的乡村图景。两者基于乡土文化建构的精神家园各放异彩,在地域风情的书写、地域方言的驾驭和地域文化的挖掘及作者的文化审美追求等方面肯定大相径庭。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之旅时可以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入手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将地域文化教育渗透在学生内心深处。

(四)享受探索、发现的喜悦——通过专题活动强化地域文化教育

地域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酒店设计、地域性、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酒店设计是商业文化设计的一种类型。随着全球信息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人们交流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个成功的酒店其设计必然能够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将酒店内的品质与其结合,从方方面面体现地域文化性,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所谓的地域文化性就是在设计中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地域历史中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而进行的酒店风格规划的一种设计。如,汉族人们喜欢将红色作为喜庆和吉祥的象征,而藏族人们则多以浓重的颜色进行服饰的装点等;再如,意大利人喜欢黄色或橙色等明快的颜色,而非洲因黑色人种居多用黄色或白色进行服饰、建筑的装饰等。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一个地域文化特征的典型体现元素。

1. 酒店的概述

酒店是以建筑物为凭借,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住宿、饮食和其他各种综合而获取经济收益的企业组织,具备提供诸多功能,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主要功能,以接待旅游者为主要对象,以住宿、饮食、游览、旅行、娱乐、购物等服务为产品功能,以经济利益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化组织等是酒店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酒店设计意识的加强,中国本土酒店设计力量正在快速成长,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酒店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性的巨大优势。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具有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地域特色的设计,将是未来我国酒店设计重点发展的方向。未来酒店设计应高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旗,坚持对酒店所在地域民族和民俗母体文化的吸收,使酒店在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的同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风格,让酒店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个性,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性,从而更好地确定每个酒店各自的形象。因此,作为酒店设计师,我国不能片面地进行酒店设计,要对酒店所在地的“文化”,包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把握,使自己在酒店最初的方案设计中能够准确、合理地定位好酒店的文化内涵,实现酒店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展现酒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以此来带给客人情绪、心灵等更多方面的享受,实现酒店服务质量以及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2. 酒店设计的地域性分析

酒店设计的地域性是指酒店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地特有自然环境特点、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区历史所遗留的各种文化痕迹,并将其融入酒店设计中。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所跨的维度较大,造成气候多样,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先辈祖训不同,造成地域性较为明显化,我国历史悠久,每一地区的历史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地域性具有强烈的专属性。

酒店设计的地域性可通过酒店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酒店设计形式、酒店颜色搭配等体现。酒店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很大程度上能体现酒店设计的地域性,比如在在黎族少数民族地区,竹子就常常被应用于酒店设计中,这样不仅能节省酒店建设成本,通过对材料的加工使得材料具有商业价值,而且使得酒店增添地域风彩,增加了酒店的独特性。酒店的设计形式是体现酒店室内设计地域性的重要因素,酒店的设计是一个将构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需要联系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也就是所谓的设计形式。此外,颜色的搭配也能体现地域性,比如,临海城市的酒店,大多以蓝白为主,蓝白色容易让人联想到白云,大海。

由于地域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在地域内涵中更多的感受到传统的色彩,酒店设计地域性并不是盲目地接受地域中的传统,而是将传统延续、创新,给予传统设计新鲜的血液,这正是拓展传统设计和对传统建筑的重新诠释手法。

3. 酒店设计的文化性分析

文化具体定义目前尚未得到统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狭义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专指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设施与知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浓缩,文化的发展延续了历史发展的内涵,同时文化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社会,而社会具有阶级性,从而文化同样体现阶级性。文化生存于各民族之间使得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综合种种因素,文化的内涵相对丰富多样,贯穿于历史现象、民族、政治、经济中,以历史现象、民族、政治、经济为依托不断壮大,同时极大程度影响着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

酒店设计的文化性具有象征的作用。酒店设计结合文化从酒店外型的建筑符号、装饰艺术,到内涵的产品组合、服务品位能够体现酒店的主题。酒店设计在融合了文化及个人色彩之后便具有感彩,纵观中国的酒店由春秋时期的驿馆、汉唐时期的驿站客舍、明朝时期的蕃坊、清代之后的豪华旅馆到今天的各种酒店无一例外想呈现给人安定、安稳的感觉。

酒店设计的文化性不仅体现地域的文化、人文文化,也将体现酒店企业自身具有的文化,而酒店企业自身具有的文化是酒店今后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无形决定性因素之一。酒店设计是一个将个人情感与文化相融合的过程,设计时需要不断赋予酒店新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尊重本土文化、,深刻认识本土文化、吸收本土优秀文化的前提下,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民族文化,依据酒店的主题与当地的风俗,对文化进行筛选,有选择性地将合适的文化注入酒店设计中。

综上所述,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使得地域性和文化性这两大要素在酒店设计中得到重视,以便得到人们的认可,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获得当地居民的接纳,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层面对酒店的需求。酒店设计的地域性重点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历史遗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入手,酒店设计文化性侧重于如何利用艺术品将文化的象征性和叙事性突显,如何将多民族文化融合,如何在酒店设计中完善酒店自身具有的企业文化等。酒店的设计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地域性、文化性,综合考虑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罗文兵,李跃虹,艾茗,陈文斌.探索地域文化的现代建筑表现手段-丽江悦榕酒店设计随想[J].建筑学报,2009:32-39

上一篇:价值管理范文 下一篇:人口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