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16:09:42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篇1

剖面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形式的联系剖面设计对于建筑整体结构的生成起到一个关键的衔接作用,很多建筑的整体造型是由平面围合生意,由竖向空间构成而具形,剖面的设计则将平面形体与竖向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真正适宜于人们活动的场所。同时剖面的形式同样被人们寄予精神上的寄托,用于表达与环境主题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泰国曼谷亚洲银行新总部大楼的剖面设计(图略),在变平面形式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收退的手法,使剖面形式与泰国的“宝塔”有相似之处,借以表达银行建筑“聚财”的吉祥含义。同时剖面伸出的部分成为眺台,使整个建筑充满生机和寓意。设计中注重建筑的功能与地域建筑特征的结合,使这个银行建筑颇具地域特色。与此类似的手法还有台湾高雄的长谷办公大厦的剖面设计,也使用了地方传统云纹的形式特征,以此来呼应地域文化的特色。剖面形式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的联系很多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与平面设计结合起来去塑造具有特殊意义的结构造型,这些特殊意义的结构造型往往与地域环境的某些因素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此来表达对地域的尊重。比如南非约翰内斯堡斜街11号大厦采用菱形变化的平面和折线型剖面(图略)组合起来形成钻石型的形体结构,然后又在建筑外装饰材料上选用三种不同的反射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形体有如晶莹剔透的钻石,让人直接与南非丰富的钻石资源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地域印象。

营造良好微气候环境的生态剖面设计

就像人要呼吸一样,它也是有呼吸的。我们在剖面设计中应该结合地域的气候条件及场地环境,从剖面的特殊角度入手,结合建筑生态节能设计营造建筑内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如德国法兰克福银行总部大楼的设计,大厦的三边轮流安排三层高的花园(图略),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还尽可能地节约了能源。从剖面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分析空气的流动状态和路径,设计中的生态性应用从共享的交通核心处入手,在交通核心与外界的直接联系处设置可以直接采光通风的共享空间,这样即使是一层有多个使用单位,也会有好的自然风和采光。在外边缘采用侧开的阳台,中间设置共享空间,这样可以使内部的共享空间有很好的通风,也大大改善空间的采光状况。因此德国法兰克福银行总部大楼也成为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典范。

剖面设计与地形的结合

地域建筑论文篇2

巴渝地处山地,地无三尺平,地形坡度较大,用地紧张,建设困难。建筑通常顺应地势依山而建,注重因地制宜和空间利用,巧妙地利用坡地和高差,争取较大建筑空间,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巴渝传统建筑有水平一条街式;一边傍水而筑,一边临崖吊脚或只靠山面呈半边街式;也有依山缠绕式,以梯道为主,背山面河,顺坡而上,如宽大廊桥、长廊街、骑楼街等。

1.1布局形式

巴渝传统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坏自然地貌,其哲学思想不讲究礼制的约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寻求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建筑群鳞次栉比,逐级而上,顺应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原始自然地貌和谐统一。单体建筑处理灵活多变,以长短不一的脚柱为支撑,减少建筑主体与地面的接触,提高建筑对坡地的适应性。此外,巴渝传统建筑还可附贴于崖壁,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的承载能力支撑部分建筑荷载,节约材料,增强建筑稳定性。

1.2外观形态

巴渝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体感强,赋予巴渝传统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巴渝传统建筑屋面举折,屋顶反翘,呈现出飞升飘逸之势,减轻了因吊脚楼底层架空带来的头重脚轻之感;而出檐深远的檐下通过设置柱廊,形成了一条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的过道,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建筑色彩以当地原材料本色为主,青瓦白墙,屋架构件通常为栗色。在绿茵植被的环抱之下,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1.3结构体系

巴渝传统建筑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墙搁檩式和捆绑连接式3种。木框架穿斗式是继承干栏式梁柱木架承重结构体系的产物,构架组合灵活多变,受力传递明确,各结构构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山地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土石墙搁檩式直接用柱承接檩椽,梁使用较少,檩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脚之间用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绑连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绑作为房屋构架的一种临时性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沿河一带吊脚楼。捆绑连接方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河岸陡坡悬台适应性较强,也可用于修建多层房屋。此外,吊脚楼底层架空的结构体系能有效缓解巴渝地区潮热气候条件下建筑的通风、防潮、隔热、遮阳问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建筑舒适度。

2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巴渝传统建筑所涵盖的尊重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与我国倡导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绿色建筑的理念一脉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鉴和运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巴渝传统建筑,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相通之处,将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义。

2.1体现环境特征的适应性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众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发生改变,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几乎恒定不变。因此,建筑创作可通过对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对于环境气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区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与场地地形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有直接关联,因此,应对地形高差采取的设计手法和构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对场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为提高大型综合体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可将大体量建筑化整为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如重庆融汇丽笙酒店,坐落于歌乐山脚下融汇国际温泉城内,场地北靠山,南临河,地形高差达数十米。为保持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减少大挖大填,通过对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综合朝向、景观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定位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采用层层退台的处理方式沿等高线逐一展开。引用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顺应山体走势,与山体浑然一体,形成山体—建筑—水体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观。

2.2构建独特的城市建筑空间

近10年来,巴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在不断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城市快速发展引起的城市风貌趋同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完善和延续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1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即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坡地条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借鉴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构筑水平基面,提高单位用地面积使用率。如重庆三峡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商业步行街,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商业建筑面积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三峡广场还利用自然水体,结合地形高差,借鉴三峡大坝外在形态,建成半下沉式喷泉广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2.2.2建筑内部空间的公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室外化,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同时也给商业建筑内部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如重庆杨家坪龙湖西城天街,将建筑内部各楼层步行通道与室外不同标高的广场相连,同时将内部步行外廊作为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室外化、公共化。这样,不仅缓解了城市快速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为商业建筑带来了更多消费人流和商业价值。

2.2.3建筑剖面设计的灵活化

巴渝传统建筑受地形条件约束,建筑规模通常较小。为尽可能地提高狭窄用地的使用价值,在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较紧凑,各功能体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楼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叠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业或者办公的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复杂地段,建筑用地时常处在两条高差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过楼梯或坡道将两块不同标高的地块联系起来,提高山地城市的可达性,同时方便市民出行。

3结语

一个缺失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城市,将很难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以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将成为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合理、辨证地进行,反对照本宣科式地在现代建筑上简单地扣上大屋顶,或是将传统装饰拼贴式地附加在建筑立面上。地域建筑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前进、更新,设计师应在发掘传统建筑价值的同时,融入现代建筑元素,才能创造出更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新建筑。巴渝传统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它是我国建筑形式中与自然紧密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典范。巴渝地区地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给设计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建筑创作中,只有充分尊重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将地形不利因素转化为景观优势,才能形成与山地和谐对话的基础。同时,充分挖掘传统巴渝建筑文化内涵,在辨析、梳理与评判的基础上汲取精华,融入现代先进文化成就,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才能续起被割断的历史文脉,发扬被泯灭的地域文化,创造出富于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地域建筑和时代风貌。

地域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批判的地域性普世文明地区文化当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

导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中国正在加速自己步入现代化的脚步。但是伴随着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而来能源短缺、环境破坏、住房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中国的许多特殊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建筑师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靠学习西方现代建筑的经验并不能帮助我们所有的实际问题。逐渐趋同和缺乏特色的中国城市也让建筑师们认识到发掘中国当代建筑的“中国性”或者说是“地域性”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对批判地域主义进行认识和研究对中国建筑地域性的实践和探索也许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相关概念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原创性的运动,它是回应全球化发展所造成的问题而出现的,对全球化发展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自二十世纪50-60年代开始,到A・楚尼斯和弗兰姆普顿在1980年代对其的总结,以及至今的蓬勃发展都说明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一种有价值、有潜力、严肃、特定、现代而且是地方的建筑思想和实践。

A・楚尼斯(Alexander Tzonis)和L・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认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术语出现以来的过去十年中,它已经成为替代明显衰老的现代主义,以及替代后现代主义未老先衰的兄弟――“解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并在他的近著《批判的地域主义》一书的引文中说, 他们提该理论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关注当时欧洲的一些建筑师所选择的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另一条实践道路”。他认为, 后现代主义虽试图超越现代主义, 却并没有能够使建筑真正走出现代建筑的技术至上以及的教条所带来的停滞和萧条。而且绝大多数后现代建筑除表面文章外,本质上同现代建筑并没有多大差别,仍然是将自上而下的普适准则加之于建筑上。[]《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序言中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用来描述当代地域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以便将其与传统的地域主义相区别。1981年当他首先使用这个名称时,其目的是希望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反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吸引开来,将注意力关注于当时欧洲的一些建筑师所采取的一种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设计实践和策略上。

批判的地域主义从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由芒福德提出的地域主义,采取了一种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姿态,以希望能在这两种倾向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点。

然而对于如何找到平衡的具体做法的论述还是比较模糊,理论家们对于“批判地域主义”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而更多的是描述其性质和逻辑上的合理性。正如美国年轻学者K.L.埃格纳在《抵抗批判的地域主义,一个后殖民的视角》一文中提出的质疑:“它(批判的地域主义)更多的被定义为‘不是什么’ 而不是‘是什么’它不是一种风格或设计理论, 但可能是‘过程’,不是根植于怀旧或乡土,但却以某种不确定的方式服务于当地的居民。”

由此可以看到批判的地域主义并没有提供给建筑师具体的直接指导实践的设计方法,而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认识这类问题的方式,在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具体实践上还需要建筑师的积累和探索。而在实践上取得的成果也能反过来给理论注入新的活力。而对于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建筑发展现状,将批判地域主义理论引入中国建筑实践更有深远的意义。

2.中国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实践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当代中国建筑的“地域性”也开始受到本土建筑师的关注。一味的引用西方经验是否能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符合中国的地域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成为有理想的中国建筑师所关注的话题,也做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在大多数需要表现“中国特色”的项目设计中,设计师们使用的表现方法却显得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采取从中国的传统中寻找元素符号的方法来表现建筑师对所谓“地域性”的理解:层层的白墙黑瓦,马头墙,冰棱窗图案等建筑语言已经在“中国式”的住宅中屡见不鲜。而新开发的许多带着内院的四合院式所谓“中国式居住”却恰恰和当今中国住房的实际国情背道而驰。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只能供极少数中国人群享受的居住形式是否能代表“中国式居住”?而“中国式居住”应该是什么样的?[](图1)

中国结,如意,竹子,书法等各种传统元素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在历届的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中,从传统中寻找“中国元素”的手法似乎已成惯例。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直接通过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来表现建筑的“中国特色”引起了建筑界很大的争议(图2)。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高高的大红色装饰板上, 雕刻着同样为大红色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主厅内, 全部以暗绿的古青铜器色为基调,印满了被放大或被缩小了的各色各样的出土文物图案,整个展馆无不由最典型的“中国元素”组合而成(图3)。而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中标方案则采用斗拱和中国红等元素的意向(图4)。

不可否认,不少方案通过对“中国元素”的抽象处理和合理利用,确实达到了不错的效

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特色。正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在适合的地点,用了适当的方法,做了适宜的建筑。然而这样的方法正渐渐成为了中国建筑师的救命稻草,只要是需要“中国特色”的或是具有“地域性”的建筑,几乎都在传统里挖掘“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转化和利用,对于中国特色和中国 “地域性”的理解似乎一直关注在一种审美趣味和历史记忆上。 从实践的结果上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比较狭隘的。也慢慢成为了阻碍中国本土建筑向前发展的瓶颈。

总的看来,如今国内的建筑实践者并非不关注本土建筑的地域性,而是整个建筑实践的人群对地域性或是中国性的理解还处在比较模糊的阶段,也正处在探索的过程之中。从理论上指引大的思考方向,从实践上积累经验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中国建筑“地域性”之路。

4.何谓“中国地域”建筑――“继承传统”与“面向国际”之争

国内的评论界在面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大方向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应该越来越面向国际,正如同作家余秋雨评论史上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者:自以为很了解中华文化,却找不到中华文化中的任何一个真正能吸引人的象征图像,盲目高估了中国古文化的现代魅力,以为满壁浮雕、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珠算和出土文物会让各国观众停步仰望,他建议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而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是中国的才越是国际的。中国文化需要创新但应该是立足传统的继承性创新而不是抛弃性创新。他们的立足点是只有传统的才是中国的,现代的都是人家的,要找到“中国”只能在传统里挖掘。

从批判地域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种观点正阐述了“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两个相对立方面。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希望能有一种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态度,然而在中国“地域性”建筑具体实践过程中,建筑师却不自觉地在思想上走向其中一端。即使是采取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手法,也是停留在一种对于已有传统元素的转化和引用上,给现代建筑贴了上一张“地域”的标签。也许正因为批判地域主义并没有对具体实践给出明确的方法,如何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就成了摆在实践者面前需要自己理解和解决的难题。

在历史中有许多例子可以带给我们启发,许多国家在文化和历史的转折时期探索适合自己的“本土化”建筑的实践和成果都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15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许多带有哥特征局部如小尖塔,华盖,壁龛的世俗建筑开始在自治城市里占主导地位。而在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传入法国,这种新的极具生命力新文化于法国中世纪传统的产生了那个时期特有的矛盾。如当时的商堡(Château de Chambord,1526-1544年,设计人Pierre Nepveu),放弃了中世纪法国府邸的自由体形,采取了具有宫廷趣味的对称布局,和意大利柱式装饰墙面,但四角的圆形塔楼,正中的采光井,许多的老虎窗和烟囱等元素的处理却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息。[[]]在这段时期成熟起来的法国建筑师一方面谨慎地学习意大利的先进文化,一方面又不忘情中世纪获得的辉煌。在这样的斗争中,随着王权的不断加强,一种对新艺术形象的迫切需要,结合建筑师们多年来对意大利学习和斗争积累经验终于在十七世纪形成了符合当时法国现状的属于法国的新文化――法国古典主义。

从种种历史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本土文化和新外来文化的斗争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往往孕育了符合新时代新形势的本土建筑形成。然而何谓“地域性”?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性并不等于地域性,楚尼斯和芒福德同样主张通过“ 陌生化”的手段来体现地域特色:“他们拒绝浪漫的历史主义所采用的符号复制的方法直接模仿过去的事物, 而是通过理解和再创造获得对地域真实的感觉,而不是‘过度熟识’的状态。”[]而如今国内大多说对于地域建筑的表现方法却还是停留在“创造‘过度熟识’的状态”这个思路上,这可以说是一种最终导致地域建筑探索止步不前的做法。

当代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斗争正在慢慢的展开,中国建筑师对新时代的“中国建筑”的呼声也越来越响,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而发掘中国“地域性”的入手点有很多方面:继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遗产进行符合当代需要的演绎;根据中国现状中独特的地域的特点,用现代的方法表现;立足中国现阶段伴随经济迅速崛起所产生的种种文化新现象和新的实际需要,探索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独特建筑道路等都不失为将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方法。作为建筑师在表现中国建筑时不能紧抓“传统”这么一条救命稻草不放,结合批判地域主义思想所具备批判性和地域性,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更关心当代中国的新地域条件和新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为新时代的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探索铺平道路。

地域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展览类建筑;地域性;表达

1、研究当代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重要性

1.1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特点

展览类地域性建筑是指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运用当地材料、能源和建筑技术,吸收包括当地的建筑形式及文化成就并且具有展览、展示文物或者相关事迹作用的公共建筑。

1.2 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趋势

曾经,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世界的建筑风格开始了大交融,国际上盛行的“国际风格”也被我们国家所谓的“民族风格”、“社会主义新风格”而加以抵制,到了今天,中国的建筑师们已经转变为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国际间的建筑文化交流。而展览类建筑作为地域性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近些年来,展览类地域性建筑不管是在外形、结构、空间、材料以及人流流向组织甚至是交通方面都更加注重其地域性的渗透。

2、当前我国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建筑形式特征的片面模仿,缺乏文化理论再次创造的深度。其次,虽然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大量的建筑创作中,对传统的引用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符号的抄袭与模仿上,较难深入到传统文化理论内核的深度。在繁荣的国内建筑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理论研究较为浮躁甚至是创作空想、缺乏创新的氛围。

3、地域性与展览类建筑的关系

地域性是指建筑与所处地方的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定关联,它属于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是指一个地区的建筑形式于该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相互作用并取得平衡的结果。作为展览类建筑,比如博物馆、纪念馆等因其自身的具有艺术性、文化性等特性,便于建筑师们在创作中将之作为载体来研究地方建筑文化、探讨地域性建筑形态及形成。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手法

4.1 符号的运用

对于符号的高度抽象和概化是最常用的表达地域性的方式。首先是利用建筑本体构件与材料上的“地域性”表现。比如:上海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被昵称为“舞动的弗拉门戈草裙”,这座风情万种的外墙展馆正是利用材料上的“地域性”展示传统西班牙风情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表皮由不同质地且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藤条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西班牙扮演着重要角色。整个建筑的设计是根据建筑材料的特性来进行的,整个建筑线条呈流线型。阳光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斑驳的光影意在提醒人们要展望未来不能忘记过去,西班牙的未来是光明的。

其次,通过文本与图像来表现。其一,对建筑形态与其语义的解读进行创作,其二,在建筑空间中,借用地域性的艺术作品与历史情节,呈现易读性的地域信息。在展览类建筑中,最常用也是最容易表现地域特色的即是文本与图像了,刘克成教授在其设计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中,就是用了大量的唐代西市留存的古文物与真实遗迹作为历史的叙述者,同时使用现代科技LED同步播放复原的西市遗址录像,让参观者由心由声的感受着历史。同时,建筑师在建筑空间形态、色彩、光影与材料构思中将唐朝建筑的传统意象融了进来,使之根植于场地,从而建构了特定场所与建筑之间的对话与语境。

4.2 空间的组织

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一样,面积都不大。狮子林占地面积月8800平方米,新馆占地10000平方米,贝聿铭在两个面积相差不大但都受限的空间里以14个庭院的串联做到了“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丰富的建筑空间。狮子林沿南北轴线布置了四个小庭院,各庭院内放置应时植物,庭间有长廊连接,这种用小庭院层层引导的方法使得景深得以延伸,为大空间起到很好的铺垫。新馆有一个主庭院和九个小庭院,庭院绿地以及池水面积总和占整个新馆的42%,贝聿铭非常重视“园林”的比重,在小庭院里,贝聿铭采用了传统做法,以湖、石、竹子来点缀,使游人参观时处处有惊喜,意犹未尽。贝聿铭将庭院布置的错落有致,层层叠叠,不仅传承了狮子林的异曲同工之妙,也创新了江南园林的手法和意境。

4.3 城市记忆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

城市记忆的凝练与重构体现了设计师独特的美学观点和技巧。这种采集萃取也可以直接来自设计场地或者集体记忆,如大唐西市博物馆中,角落里偶然摆放着几座雕塑:唐时的爷爷正在给孙女买冰糖葫芦吃。这样一幅普通的生活场景恰好能够打破博物馆那沉闷的气氛,再随着光影的变化,影子在唐市的泥人身上徘徊掠过,相信见过的每个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历史感,一份感动。

建筑地域性表达除对原有场所中代表性信息的转译之外,更多关注的空间结构与历史、生活事件的整合与渗透。王澍在宁波美术馆与博物馆创作中,宁波博物馆仿形上岸的船,是对一座历史港口的城市刻做标记。他不仅重构了场地中的空间记忆,使得事件得以再现,而且将匠人的传统建造手工艺遗传在了建筑表皮的旧砖瓦中,这种民间砖瓦以竹条混合土砌筑“瓦片墙”所表达出的艺术与理念已然超越了物质材料表层的美学意境,传播的是深层的地域文化性及其建造中的故事。

4.4 与环境的共生

香港的中银大厦是贝聿铭的又一经典代表作,其庭院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是赋予其香港地域性的典型。建筑的场地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贝氏将建筑在场内旋转,使正立面的正立面面对皇后大街,这样使得建筑物的两个侧立面和地形产生了两个近似三角的庭院空间,贝式将这两个庭院下沉,做成下沉式空间,从而闹中取静,庭院周围是人声吵杂的皇后大道与高速公路和地铁口,于是这个地方既成为了交通换乘的休息区,同时,中银大厦从高大的建筑体量到富有人情味的庭院休息空间,尺度的转换与空间的分层使得中银大厦让香港市民感到亲切松弛。

结语:

本文基于展览类建筑本身的特征,辨析了其和地域性的关系,从符号、空间的组织、城市历史记忆、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和环境共生的现状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表达与创作。上述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种表达手法,对于地域性建筑的认知、空间秩序的重构和文化意义的创新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博物馆代表了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与历史面貌,他能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文化修养与旅游的圣地。展览类地域性建筑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领域,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了解地域性,以后可以多渠道的多元化的建构它。

参考文献:

[1]王澍 设计的开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9-51

[2]陆邵明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8-69

[3]鲁安东,电影建筑与空间投射【J】 建筑师,2008,136(12):5-13

[4]王树,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 时代建筑,2009(03)68-75

[5]张永和 空间实践【J】 时代建筑 2012(1) 42-43

作者简介:

地域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地域性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适时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在城市建筑行业日益火热的发展中更要做到绿色与安全,在建筑中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与地方本土实际相结合。布赖恩·爱得华兹(Brian Edwards)在自己的著作《可持续建筑》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坚持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断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知识——关注和理解过去乡土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结构乃至风格,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当地提供的能源和传统技术。”现代社会正是非常重视在建筑中使用“绿色”的社会,因此,我国建筑行业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必须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做到绿色建筑技术和地区建筑完美结合,走出一条综合性发展的新路子。

一、绿色建筑理论的认识

1.绿色建筑理论的出现

在当今,世界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水平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逐渐引起人类的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一次在《世界保护策略》一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向全世界倡导“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发展理念的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人类社会在发展中进行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于绿色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世界各国都力图对这一理念进行定义,并全力指出其中的精髓,在多种定义之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演讲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了可以说至今为止最为精辟的论述:“可持续发展就是使社会资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类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一理论阐释中可以看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和对需要的“制约”。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满足当代处于贫困环境下的人民最基本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制约”主要是为了防止对未来的需要构成危害,这种制约一旦不被关注就必然会危机人类生存的环境。

“绿色”集中体现为一种文化,主要表现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也可以表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而本文所讲的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术语技术研究的范围,其并不是独立不变的,而是通过“绿色”的眼光对过往的建筑技术进行一种新的认识,属于一种交叉与重新组合的学科,可以说这是能够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技术。

2.绿色建筑的理论体系

麦克哈格在自己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做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理论,从现代人的理解上看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二十一世纪,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或者绿色建筑。我国在上世纪末就制定了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思想,如将“绿色建筑体现研究”纳入国家第九个五年发展计划之中。对于促进该技术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绿色建筑体系的内容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过程中注意建筑工程和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环境的结合,实现综合考虑,充分顾忌各个方面的内容,保障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使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从以上内容和学者的研究表明绿色建筑体系注意包括三个部分,即自然生态环境——表现为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人类建筑活动——主要为营建程序与法规和人工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主要为人类活动形成的经济条件、社会水平、文化环境等。[1邹得侬、刘从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载《建筑学报》,2012年第5期。]1

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技术的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1.绿色与地域技术的结合

这一内容注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绿色建筑技术的地域层次性,二是柯里亚对地域建筑的探索。首次对第一个问题进行论述。人类要想充分了解新的技术,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新技术的发明最终是为人类进行服务,而新的生态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能够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符合长期发展的需要。但是,因为受到地域原因的影响,过去的建筑总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后来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并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也逐渐向同一方向发展,在发展可持续建筑及设计时要特别关注对于建筑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应当做到新建筑要与其所在城市地域环境相结合,另一个方面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设计的积极性,尊重当地实际生活方式。

第二个问题就是柯里亚对地域建筑的探索。本文所讲的绿色建筑要做到充分利用科技,但并非仅仅如此,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建设,比如利用现有的环境和符合标准的材料。当代最受欢迎的就是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强调在概念性和象征性的层面上,全面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安排建筑。柯里亚在加尔各达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针对当地的炎热气候选择了一种棚架覆盖的模式,保障通风顺畅。另外,其著名作品是“管式住宅”的设计,就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保障室内的通风。

柯里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特别注重根据当地的实际特征选择技术和材料,而不仅仅是现代西方设计者所推崇的一味选择高技术的方式。为了实现在建筑物造价与地区环境相符合的目的,柯里亚发展了一种新的地域主义,即做到传统设计和当代的技术、材料进行结合,综合考虑之后做出选择,这就是当代备受推崇的适宜技术。这一技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对我国地域建筑的启示

我国建筑史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建筑文化也是极为丰富。但是如何将这种先进的文化发展传承下去,这是当代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于柯里亚建筑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建筑过程中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科技的力量取代过去的落后建设方式,做到绿色建筑技术和地域性的完美结合,共同发展,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得侬、刘从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载《建筑学报》,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地域建筑论文篇6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

(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

(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4本研究应用价值

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

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

(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

(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

(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

(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2对调查目标与量的科学筛选与控制

地域建筑论文篇7

关键字: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地域环境

20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出现了一体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既彼此影响又相互对立的新趋向。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创造活力在于设计师受地域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角度的不同,表现出的创造手法和形式也是各有迥异。各个地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各有差异,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对设计区域的特色准确有效地把握,以及怎样达到与当地文化的共识?本文就以湖南省烟草公司岳阳市公司卷烟配送中心、经营业务用房(办公楼)与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为例,讨论并总结其创造理论与方法。

一、设计项目的背景与概况

设计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用地南起巴陵东路(路已修成),西临大塘路,东至分水垄路,北至瓦子坡路。该地块净用地面积26306平方米。用于本项目建设,东西长度,南边为201.5米,北边为171米,南北方宽为130米。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对于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研究,我们还应该关注的就是民间建筑。由于民族种类众多,各个民族社会历史、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所形成的居住建筑不尽相同,类型非常丰富。著名建筑学家阎瑛在《传统民居艺术》“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之源本所在。而民居,是具有原发性本元文化特质的居住环境。因此,也可称为原发性的艺术”。

作为岳有代表性的公众建筑岳阳楼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民居建筑群落张谷英村充分有效的体现了岳阳市的地域建筑文化。且将二者的特点概况为“潇洒的三重飞檐”和“浑然的天井系统”。

二、项目地域性文化特征与时代性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建筑的外形上以传颂千古的岳阳楼的三重檐口为意向(图1),加以建筑艺术的处理,使三位一体中心在具有大体量建筑恢宏气势和建筑精美细部的同时,更寓意着岳阳市的发展体现历史与现代的传承。

建筑是城市的雕塑,岳阳楼之所以举世闻名,就是因为它独特的建筑造型雕塑感极强,在为人们提供参观空间的同时也被人们所参观,因此,在形体处理上,我们以相似的造型、不同的体量塑造出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建筑造型。三位一体建筑,静静的呼应着岳阳市体育中心。在建筑东侧,我们采用了一排高低起伏的纽带,使建筑无处不散发出优雅、细致的时代气息。同时体现国有企业的鲜明的政策性和旗帜性(图2)。

三、文化的地域性在该项目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对符合地域文化建筑造型上的精细刻画。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景观绿化的搭配衬托都是一个完美项目重要因素,这也为什么设计要针对“地域性”做研究。设计区域基地位于岳阳市体育中心的东侧,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众多人流及整体布局,将基地西侧布置为由景观铺地广场与弧形檐口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以呼应圆形的岳阳市体育中心,同时疏散基地内瞬时的大量人流。基地东侧气势磅礴的建筑综合体于东边的高层办公楼及酒店呼应,从西到东形成一道由低到高的理性的城市天际线,建筑布局与场所的关系充分体现在本案的规划布局之中。

设计分为卷烟配送中心、经营业务用房(办公楼)与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三部分,考虑到整个规划的大气统一,我们将其整合并融入建筑体量当中。位于最西端的是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与西侧的岳阳市体育中心配套,符合体育功能体量的需求;办公楼布置于东南层,临主要的城市道路,勾勒出挺拔的城市形象(图3);卷烟配送中心置于平台东北端,与基地东北方向的物流区联系紧密。三者之间在形体造型上具有本质的协调统一,同时体现出了建筑形式的雕塑感。

结合地块的地理位置,设计在基地西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布置了与城市景观铺地,在南侧同样结合城市道路景观布置了人工绿化景观铺地,使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形成一道绿化缓冲隔离,以屏蔽外界环境对基地内建筑的干扰。街角集中绿化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烈,分别由地面草皮,突出于地面的绿篱构成,同时屋顶考虑种植屋面,发展立体绿化,给人以丰富的空间感受,更能烘托出建筑的特殊形象。从地域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设计中的绿化树木采用岳阳地区常用的、对人体有益的树种,并在部分地区设置树下座椅,便于人们休息。

四、结束语

通过对岳阳市地域文化的研究,从很大程度上让我们清晰的了解到什么才是地域建筑,以及怎样才能使现代建筑带上或者反映出地域特色。过去,我们都将建筑片面得理解为对地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再现,这样只能导致地域建筑思路的逐步匮乏。我们应该打开思路,看到建筑的材料、色彩、造型元素、空间、结构、光影都能反映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代表的是地域的文化,严格的说包括建筑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审美喜好、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思考方式,还有地域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特点等等。可以说,地域建筑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无论它如何变化,都必然会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对于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亦是如此。

地域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一、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二、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新晨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三、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何镜堂.《百家讲坛》,/.

[2]《以批判的地域主义拯救我们的建筑设计》.怀伟.《艺术与设计》.2007.8.

上一篇:土建投资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语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