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10-27 16:59:03

历史学科的魅力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1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资源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能否“有效”,就是看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能否主动接受,深入理解,积极操练,高水平地学习。所以要求教师认真思考需要带进历史课堂的资源。

一、把先进的教改理念带进课堂

历史教师首先需要研究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历年高考题与当今世界热点,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始终贯穿目标,充分研究新课程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能力目标重在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和线索,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进行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指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与人合作学习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某些教师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教材方面,每天陷入大量题海中,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淡化课程目标。而课程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课程目标。以《鸦片战争》为例,本节教材知识和能力目标可以确定为: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经过。能力的培养通过战争前的形势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概括能力;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确定为,提出问题:为什么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学习。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得出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把丰富的教学经验带进课堂

依据教师对课程标准精神的理解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科书进行适当剪裁、取舍,优化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施教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展现能力,对教学内容合理地调节、整合,让学生看得懂,听得明白,感觉知识完整的美。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课文有三个标题“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教师在讲解时,可将其重组为“日军的侵华与暴行”、“中国的抗战”两大标题。“中国的抗战”又分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中国战场与国外战场。通过这样的整合,使学生对日本的侵华与中国的抗战一目了然,并充分体现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教师最熟悉的教材往往就是主阵地,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将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重组与整合,体现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同时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把爱的教育情怀带进课堂

魅力,包括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折射的是教师的整体素养,反映的是课堂给学生心灵带来的震撼与冲击。现在谈到有效教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的是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而较少关注更为深层次的、支撑技术操作的教师魅力。教师魅力其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的交流活动,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仅有良好的学科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魅力在于吸引学习者不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这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学识能力、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师的气质风度、品德修养、言谈举止,更包括教师的亲和力,把爱的教育情怀带进课堂。师爱是一种美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就是把自己的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感受到教师责任的重大和教育使命的光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和他们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真正实现“民主教育”、“和谐教育”、“爱的教育”,让学生在融洽友爱的氛围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2

【关键词】低碳技术 哲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8-02

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几乎都明确地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即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一个从神秘性崇拜到科学性解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历史性的人那里,世界是附魅的,这种附魅从对自然野性的恐惧到对诸神的敬畏再到对科学技术的真理信仰。自然科学在日益开拓自己疆域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对自然的完全彻底的认识,而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逐渐生长起可驾驭一切的统治力量。附魅的过程也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历史的人变成现实的人,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着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的世界,为人而存在的世界。从技术的历史和逻辑发展来看,低碳技术的返魅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即从古代技术的附魅到现代技术的祛魅转向低碳技术的返魅。作为返魅的低碳技术总归还是技术,能否跳出附魅――祛魅的怪圈,需要我们从价值、影响、目标等维度找到一个把握低碳技术发展的新视角,需要我们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

一、低碳技术的转向

古代技术的附魅:历史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古朴和谐,囿于那时的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某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精灵般的力量,相信人类命运受制于天上的星宿,自然界具有着难以捉摸的神秘性、神圣性,不可认识、不可战胜,既令人们心驰神往又无限沉醉,“魅”的自然意蕴由此产生。“魅”在古书中被解释为魑魅、怪兽、老怪鬼,又有迷惑、令人迷乱的引申之意。远古先民故对神秘的自然怀有一份深深的敬畏之情,这是自然之“附魅”。到西方中世纪,人们将对自然的敬畏转化为对上帝不可抗拒的意志的敬畏,害怕受到自然界神秘力量上帝的惩罚,这同时也带有一种原始。远古先民凭借一些融化在日常活动中的简单技术,纯粹有用性的偶然技术,可以从自然界有机整体中获取生存所需的一切,技术与科学没有发生联系,人、技术、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用自然技术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田园牧歌式的和谐风景图。

现代技术的祛魅:如果说在古代技术的附魅时期,人类的意识与自我意识尚未分化,理性思维能力尚未觉醒,那么,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启蒙运动和科学进步的理性火光交互发展过程中,使人类逐渐排除世界观中的神秘主义光环,审视自我,唤醒了征服、控制自然的自我意识与理性思维能力。人类早期附魅的神性自然观逐渐被祛魅的机械自然观所取代。“祛魅”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是指非神性化,祛除“神性”及其“魔力”。韦伯的“祛魅”强调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控制,尤其是理性对人的控制,强调理性的后果就是强化了主客二分。近代西方认识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世界祛魅的过程:人们日益确信没有什么人类所不可认识的奥秘,没有什么人类所不可驾驭的神秘力量,人类运用掌握的自然科学的成果在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利用自身的能动性向自然开战,并且变本加厉,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空前提高,偶然的技术发展成为自发的、必然的和自动的,不再服从于外部目标而是转而服从于自身固有逻辑的技术,技术总是把自己的结果强加于人类,无论人类是否愿意,人类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技术社会

低碳技术的返魅:不可否认,现代技术的祛魅的确推动了近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机械、还原论自然观视野下对自然的祛魅的过程中,又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过度崇仰人类的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力量,祛魅的同时也在被遮蔽。也就是说,当人们从宗教附魅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又不自觉地进入到理性的附魅之中。当人们反思科学技术的功能时,科学技术成为独立的与人相对的力量,导致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断裂。格里芬认识到,“后现代科学必须消除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价值与事实的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当然,要消除这些分离,就必须就我们对知识的整个态度进行一场巨大的革命。而目前,这样一种变革是必要的,也是人们企盼已久的。”[1]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整体有机论与科学的统一,也即“返魅”自然观的出现。他说:“鉴于现代科学导致了世界的祛魅和科学本身的祛魅,今天,一些因素正在聚集起来,形成一种后现代的有机论;在这种有机论中,科学和世界都开始返魅。”[2]“返魅”从技术上讲是寻找主客体相统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向,并非重返古代技术的附魅时代对自然的顶礼膜拜,也并非对现代技术祛魅的完全摈弃,而是对其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扬弃与内在超越。低碳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整体有机论合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有其技术的附魅―祛魅―返魅逻辑进程的历史必然性。低碳技术在当下生态文明时代被认为是一种返魅,通过新的技术消除被遮蔽的以及过去祛魅带来的弊端。低碳技术的出现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觉醒是人们对自然观进程由解构到重构,由遮蔽到解蔽的理性展现。

二、低碳技术的哲学思考

和传统技术相比,低碳技术的出现符合了整体有机论,用一种实证的方法证实了人类可以走向主客体相统一,低碳技术当然会缓解人与资源、人与自然、人与地球之间的矛盾。但只是缓解,只是量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作为返魅的低碳技术总归还是技术,能否跳出附魅―祛魅的怪圈,需要我们从价值、影响、目标等维度找到一个把握低碳技术发展的新视角,需要我们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

第一,当今的低碳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和人类的方方面面,造就了或即将要造就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同时低碳技术也如历史上技术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似乎低碳技术的实际内涵也只有到了它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作用和影响在人造物世界中的凸显,才能部分地或彻底地暴露出来。因为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有代价,都隐含着不可预见的后果。斯科特・拉什曾指出:“用技术手段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危险和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牵扯出新的进一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混乱无序,可能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3]“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4]而当低碳技术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时,政府也会强行推行所谓的低碳标准衡量下的低碳技术。格里芬认为:“现代范式的一个灾难性的特征是,它使得强制性的力量变成了一切变化的基础。”[5]并且这种强制性的力量往往具有着权威性、习惯性,主导着人的行为。

第二,当今的低碳技术的发展目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目标充分表达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说是人类目标清晰呈现的结果。然而,法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曾说,技术“按自己特有的感觉来折射人类利用它的意志和人类为它计划的目标。事实上,不管人类为任何给定的技术手段所给的目标是什么,它总是将必然的结局隐藏在自身之中,并且在技术这种固有的结局与人类为之计划的非固有的目标之间的竞争中,总是前者获胜。如果技术与人类的目标不切合,一个人企图让技术去适合自己的目标的话,一般立即可以看出,修改的只是目标而不是技术”[6]。对于当下的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我们人类应该少一点麻木,多一点清醒,少一点昏沉,多一点警觉,因为盲目抵制低碳技术的发展是愚蠢的,而一味地附魅于低碳技术的发展是缺乏远见的。“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就会向我们打开”[7]。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究竟应该做什么? 人能做什么? 这是一个主客关系问题。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是人的创造性的物化成果,亦即技术。技术可以解蔽,可以澄明,但技术也会遮蔽。一方面,我们一味地发展技术、使用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又无助地去反抗技术,把技术当作恶魔来加以诅咒。这是现代技术规定给人的命运。风险社会的来临,虽不完全是科学技术的后果,但在科学技术面前,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遁其身。今天,无论人们怎么对作为返魅的低碳技术欲盼、惊奇与着迷,它还是“座架”,它还是会遮蔽事物本来的面目,让人类陷入技术的附魅,要对其进行祛魅,恢复事物本来的面目。主客二分的矛盾人类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但每一个技术的进步都有解决的意向。实际上,从人类与技术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看,低碳技术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人类最后的技术,人类只有不断地努力,相信将来会有比低碳技术更好的返魅技术的出现。

参考文献:

[1][2](美) 大卫・格里芬.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 马季方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5,43

[3]斯科特・拉什.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M]/ /李惠斌主编. 全球化与公民社会.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8

[5](美)大卫・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 王成兵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15

[6]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M]. Translated by Wilkinson J.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64:14

[7]宋祖良. 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2

作者简介: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3

首先,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用故事和问题激活课堂,创造魅力课堂。历史是一门故事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很多人物和故事,既充满知识又富有趣味。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文力求简单生动,穿插了很多人物故事。每节导入框基本上都以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诗歌文物、图画等把学生带入正文。如《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入框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入框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变革的时代》导入框是“立木为信”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期掀起变法运动?”引出这要从生产的发展说起。此外每节课文中穿插了很多人物故事,尤其是小字内容可读性很强,如《三国鼎立》中“曹操赤脚迎许攸”的故事和“黄盖诈降火烧曹军”的故事等,学生很爱看。即使教材中没有故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适当给学生讲一两个小故事。利用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烽火戏诸侯”和“立木为信”的故事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曹操赤脚迎许攸”的故事中渗透善待人才、虚心接受建议的教育等。教材中还设置了“动脑筋”,这是很好的可利用资源,这些“动脑筋”的问题都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如“《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等等。几乎每一课都有2~3个这样的“动脑筋”,有些问题还与现实密切联系,如“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这些问题对于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启发思维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对其充分利用,对学习历史、培养学习兴趣、创造魅力课堂大有益处。

此外,课堂上可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魅力课堂。通过角色扮演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我和学生共同上演了“秦始皇为何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一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极大地激活了课堂气氛。我把学生分成儒、墨、道、法四大家,我扮演“秦始皇”,然后四大家各派一名代表阐述各派的主张、见解,我和他们展开激烈论争,论争让同学们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论争,学生把很多抽象难懂的东西化为了具体生动的东西,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把握更准确,而且论证具体,有很强的对抗性和逻辑性,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收获大得多,感受深得多,效果好得多,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现代教学运用多媒体是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它能增加课堂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不受时间的限制再现历史场景,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因此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创建魅力课堂。如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一课内容多,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课件演示、表格、识图等展示了三国鼎立的发展过程,剪辑的有序,画面的生动,归纳的准确……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今年教八年级历史,几次战争、洋务运动、红军长征、、九一八、卢沟桥、内战烽火等我都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都很好,既给学生以视听刺激,加深感性和直观认识,又让课堂更丰富、更活泼,学生学得积极活跃。

其次,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道德和情操。“读史使人明智”,既然“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学它又有什么意义呢?不仅是一种认同、一种归属,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道德和情操。我们要让学生从历史的“兴衰更替”中看到自己的“进退迷失”,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从而引导我们一路前行。如让学生从“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对比中认识到要关心百姓疾苦,仁爱待人;从司马迁写《史记》、张骞出使西域、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等故事中明白人生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空活一回,那就要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等英雄人物身上受到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的熏陶。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

最后,让学生在认同、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容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懂得历史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如果懂得历史,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就会变得眼界开阔,心胸宽广,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就会在人生旅途中坦然面对得失成败。尤其是当一个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如果能从司马迁列举的“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众多历史事例中汲取力量,那么,他就会把磨难当做一种财富,当做走向成功的阶梯,从而变得更加从容。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具体表现在:在求知上,从不会到会,从不理解到理解;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没兴趣到有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要追求效率和有效性,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关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和体会。

一、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让历史思想照耀课堂。

高中历史以其鲜活的学科特点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并且引起学生的思想交融和心灵共鸣。但事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形成吸引高中生的“磁场”,课堂教学中尤其存在着思想贫乏、人文理念退化的现象。在一些生动活泼的表象下面,真正宝贵的历史思想却与我们擦肩而过,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灵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让历史思想的火花绽放整个历史课堂。

历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筋骨,它更是—种力量。没有历史思想的课堂教学,不过是扼杀精神的工厂,教师和学生同样是可悲的。思想的塑造,是育人的核心;思想的进步,是高中生真正学有所获的标志。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有利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摒弃那种应试教育的做法,让历史思想渗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构建历史教学的新局面,让历史教学超越传统,增强高中生历史思想的内涵,坚持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引导高中生追求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高效地使用教科书,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

虽然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早已颁布实施,同时也有了新教科书,但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还有很多可供创新的空间,要求我们从单一的教材讲解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与开发者,在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之间有效创新,在不违背教科书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某些知识进行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科书转变到用教科书“教”。特别在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大历史观下,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基于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对教科书进行有效开发与整合,打造出精彩的课堂教学,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真正把课堂还给高中生,让课堂焕发无限活力。

要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高中生。以往课堂犹如军营,有铁一般的纪律,而少了一些轻松和趣味,少了一些欢声笑语,特别是讨厌高中生的争辩与插嘴等。这样的课堂,高中生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无疑给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和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因此要真正把课堂交给高中生,高中生的创新活力才能够得到有效释放与生成,原先由老师掌控的课堂才会变得生机盎然,焕发无限活力。另外,还高中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放弃在课堂上获得的“支配权”,以高中生朋友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交流的角色。在师生交流中,一定要做到交流和共享,高中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创新性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与高中生共同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我们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创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的历史情境,最大限度地引起高中生的关注。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巧妙设疑,使高中生对原有认知形成挑战,进而激发高中生探究的愿望。二是课堂问题力求有趣味性和启迪性。从我们熟识的历史知识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使人深思并有一定启迪性的问题。课堂问题的预设要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尤其重视发问的时机,精心谋划问题的提问形式。对于问题的提问既要有趣又要目标明确。及时捕捉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及时进行有效点拨,为高中生的深入探究与交流提供启迪与铺垫。鼓励高中生多渠道、多层面的感知历史和体验历史。

五、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

教育是我们对高中生进行灵魂的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高中生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师德修养,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和谐,高中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使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但教师的魅力来自自身的修养和实力。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精通历史,端正教学态度,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自身的没有专业理论支撑,教学就会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二是要重视创新,勤于思考。构建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特别要加大历史学科的学术研究的投入。三是要多多锤炼我们的语言表达。了解历史的最好方法仍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够使很多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拉近高中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必须能提高。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5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学生 兴趣 教学 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教师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目的性不强,此时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育。而想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个人的良好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亲其师则重其道”,初中时期学生的好恶心理明显,对于教师的印象也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某个科目的印象以及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魅力,进而“爱屋及乌”,提升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气质,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崇拜期”,对于优秀的人或事物他们就会有明显的向心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充当他们的知心朋友、“忘年交”,日常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这对进一步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对这个学科也会“刮目相看”,有了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了。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课本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知识载体,要陪伴学生走过三年的初中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本魅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传输一些理念,比如关于爱惜书本、研究课本、分析课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对于课本有一个良好的认知,让他们能够发现课本中的一些隐含知识以及知识特征。现行课本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源,这些资源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节课的时候,开头就用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的墓地的图片来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个昭君来学习匈奴与汉朝的故事,这其实就是当今历史课本“深入浅出”、“由小见大”的一个体现,由点到面的带出一系列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的魅力。此外,在世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入相关中国历史内容,通过二者的对比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趣闻。比如在教学“新航路开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中国历史的“郑和下西洋”,将二者的时间、目的、规模、航路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对于世界的不同探索方式,通过课本内容的回顾,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当前知识,也能够复习旧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最后要让学生感受成功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身体迅速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还处在青少年时期,一方面是他们要求师长的认可,要求获得与大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在一般家长眼里,他们还是小孩子,所以这种压抑与打击往往会消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多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分析,让他们多体验到认可、让他们获得成功,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时候,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我就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情境模拟法”: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叫“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解释一下,立马就有学生答了出来:“孔子是处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纸质的书还没有出现,书都是竹简,由重又多,孔夫子是学者,书肯定多,所以孔夫子搬家的时候就都是书了。”他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再比如在进行古代史的复习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说:现在模拟我们是一个剧组,我是导演,你们都是剧组人员,我们要去拍摄商朝的皇帝寝宫的一个特写,我们要准备哪些东西?学生们立马就兴奋起来了,他们进入了角色,有的说要准备床,有的说要准备枕头,有的需要准备书桌,还有的说要准备几本书,我就及时的追问:“什么书?”那位学生举起自己的书说:“就是这种啊!”立马就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不对,商朝的时候还没有纸质的书本,纸质的书是在蔡伦改造造纸术后才逐渐出现的”,很多学生也都支持他的见解,我就引导学生:“很好,大家能发现这点,如果我们准备道具的话就只能用竹简了对吧?”用这样的方法虽然复习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只要我们多设置情景,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相信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国忠.浅谈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青海教育》2007第9期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6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莫言都对鬼魅叙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鲁迅不仅从文化角度肯定了民间鬼神信仰存在的合法性,也在“无常”“女吊”等鬼魅形象的创造中烙印上了自身的精神特征与批判立场。莫言从民间经验出发,从追求奇幻的审美趣味到借鬼魅来书写国家历史,一以贯之地使鬼魅或多或少地在小说中充当了作者叙事伦理取向的“服务器”。两位作家都以鬼魅书写超越了启蒙史观的线性叙述结构,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鲁迅;莫言;鬼魅叙事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38

在“五四”以理性祛除巫魅的启蒙大潮中,鲁迅以自己“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之悖论态度成为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他无比痛恨旧制度、旧文化乃至旧语言的决绝姿态与他对同属旧阵营之鬼魂的隐秘热爱是如此矛盾而又奇异地聚于一体。夏济安在《鲁迅创作的黑暗面》一文中提醒读者不可忽视鲁迅对于死亡和鬼魂的书写,正是在这二者之中夏氏洞悉到了鲁迅痛苦的来源与他取得天才成就的奥秘所在\[1\]。无论是对于故乡迎神赛会的种种回忆,还是小说、杂文中关于灵魂有无的质询,鲁迅的鬼魂书写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鬼神崇拜息息相关。作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鬼神崇拜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上古时代的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依然存在,它们既活动在冥界,也与人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能造福或危害人类,由此,便形成了一系列的信仰习俗和崇拜仪式,以此祈求鬼神的帮助或宽恕,达到趋利避祸、保障个人与家族的发展与兴盛之目的。对于中国民间的鬼神信仰,“五四”知识分子无论出于批判还是肯定的目的,都承认其不可否认的影响力。对民俗素有兴趣的周作人这样总结过:“我觉得中国民众的感情与思想集中于鬼,日本则集中于神,故欲了解中国须得研究礼俗,了解日本须得研究宗教。”\[2\]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有鬼论质疑》也承认:“吾国鬼神之说素盛,支配全国人心者,当以此种无意识之宗教观念最为有力。”\[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曾从文学史的角度揭示了鬼神志怪以及明清神魔小说发达的文化背景:“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4\]在其他文体包括论文、散文、散文诗、杂文、小说中鲁迅也都恋恋不忘鬼神的存在:仪仗神像、坟间野地、台上台下、人间地狱,生命的艳异风景、死亡的神秘悬想,成为他文学世界中挥之不去的绮丽风景。

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鲁迅笔下最为精彩的鬼魅当属无常与女吊。这两个形象都源自在绍兴有着深厚传统的目连戏。目连戏本是连台大本的鬼神戏,是配合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盂兰盆会和道教“皇醮”超度亡魂而进行的,长的可演七天七夜。

周作人在《谈“目连戏”》中也记载了故乡“每到夏天,城坊乡村醵资演戏,以敬鬼神,禳灾厉,并以自娱乐”\[5\],在阴森怪异、充满恐怖感的氛围中达到超度亡灵、禳灾驱邪、震慑人心、祈福求祥的多重目的。鲁迅对于“无常”“女吊”的深刻记忆与描摹既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人生体验相契合,也充满了对于现实与历史弊病的洞悉与批判。《无常》站在“粗人”和“乡下人”这些“下等人”的立场上,叙写民间百姓对于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的稔熟与亲密\[6\],与正人君子们主持“公理维持会”、以文字在报刊上玩弄颠倒是非的阴谋相比,“下等人”更为爽直的信仰反而具有了一针见血、直抵虚假现实的力量,因为他们相信的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无常那“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的铿锵唱辞传达出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普通民众对于平等与公正的渴求。文章涤除了“死无常”追命索魂的阴森可怖,而浓墨重彩铺叙“活无常”诙谐幽默的扮相、夸张逗趣的出场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履历,在现实与民俗相夹杂的机智笔锋中,既刻画出了这个让“朴素之民”可以“一扬其精神”的无常形象,也透露出了作者对鬼魂的非正统性与非官方性的肯定。

1936年鲁迅逝世之前一个月创作的《女吊》,是在他肋膜积水、发热、咳嗽、咯血等病魔缠身“病得要死”\[7\],一度“连报纸也拿不动”的情境下创作的\[8\]244,死亡的预感以及生之留恋,在病后所写的文章《“这也是生活”》、《死》中已流露出来,甚至连遗嘱也已拟好。生命弥留之际,童年看戏留下深刻印象的“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触发了鲁迅对于儿时生活的有趣回忆与生命尽头的奇诡想象。这个穿着“大红衫子”“准备作厉鬼以复仇”的“女吊”,以其凌厉的扮相和怨愤的唱腔堪称鬼中女杰。鲁迅在文中略带遗憾地提到“她有时也单是‘讨替代’,忘记了复仇”,但话锋随即一转,以绍兴村姑乡妇散掉刮锅的烟煤以避免被女吊讨了替代,并无被复仇的恐惧,将矛头指向了那些因惧怕复仇而主张宽容、并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格言的人面东西,实际上都是“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9\]。借“女吊”这个厉鬼形象鲁迅又一次重申了他此前在《死》中表达过的决绝态度:“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8\]245“女吊”也因此被看成了鲁迅的自况,当成了鲁迅自我精神探求的、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当宽恕成为权力者及其帮凶的隐形工具与漂亮掩饰之际,他以复仇的女吊形象彰显出一种有别于现代知识分子合理主义的精神追求。

在小说创作中,涉笔于鬼魂的也不算少:《药》中渴望瑜儿显灵的老母亲、《白光》中在陈士成手里索索动弹并嘲笑他的下巴骨、《孤独者》那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微笑的死去的魏连殳,更不必说死去的孔乙己、祥林嫂、子君等。在丸尾常喜对于“阿Q即阿鬼”的出色考证中,他更是旁征博引地从祖先祭祀、目连救母等越地风俗民情中将人鬼的关系与渗透做了丝丝入扣的爬梳,从阿Q命名之来历乃至小说中的“萝卜”、“照壁”、“自由党党徽”、划圈之恐惧等细部一一推论出阿Q实乃未庄这个“幽灵之村”的孤魂野鬼\[10\]。这一大胆而富有新意的猜测使人们对鲁迅鬼魅叙事的关注从民俗之鬼推进到历史之鬼的层面。

在新时期作家中,莫言也是一位擅长讲述鬼魅故事的作家。莫言的故乡高密离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的故乡不过几百里,谈鬼说魅的传统与原始恶劣的生存环境铸就了作家童年时期“对鬼的恐惧”。\[11\]7在《檀香刑》后记中他回忆:“我小时候经常跟随着村里的大孩子追逐着闪闪烁烁的鬼火去邻村听戏,萤火虫满天飞舞,与地上的鬼火交相辉映,远处的草地上不时传来狐狸的鸣叫和火车的吼叫。经常能遇到身穿红衣或是白衣的漂亮女人坐在路边哭泣,哭声千回百转,与猫腔唱腔无异。我们知道她们是狐狸变的,不敢招惹她们,敬而远之地绕过去。”\[12\]成年之后的追忆冲淡了对于鬼魅的原始恐惧而多少带上了一些审美的味道。正是借助于鬼魅故事或回忆提供的思维方式与叙述视角,莫言在小说创作中融错觉、夸张、变形、荒诞、象征、反讽于一体,创造了天马行空而又韵味无穷的艺术世界。

莫言早期涉笔鬼魅的作品致力于一种奇幻氛围的营造,《草鞋窨子》里讲述荒诞不经的奇遇、鬼故事成了乡民们打发漫漫长夜的唯一方式,压抑的年代与压抑的力比多在口头的鬼故事或实际上装神弄鬼的举动中得到了释放,读来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奇遇》毋宁说是作家自己“走夜路”之恐惧情绪的释放与艺术转化,带有“志怪”的流风余韵。《夜渔》则更离奇,“我”与九叔于秋夜在一片水泽捉蟹,九叔布置好之后却变成了凝然不动、目光绿幽幽的吹哨人,“我”则在月光的照耀下下河去追随一枝洁白的荷花,后来又遇到了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女人,她不仅帮我捉满了两麻袋螃蟹,而且还留下了神秘的偈子。更为神奇的是九叔实际上却与家人彻夜都在寻找走失的“我”,而“我”二十五年后的奇遇则恰好印证了那神秘女人留下的偈子。拉美作家卡彭铁尔说过:“神奇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的发现给人一种达到极点的、强烈的精神兴奋。”\[13\]作为作家对客观现实的突变、照亮和夸张,《夜渔》展现了物质与情感双重匮乏时代“我”对于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憧憬与渴望,而神秘的因缘际会也突出了对于无常人生的某种宿命感。

莫言在访谈中否认了自己写这些神神怪怪的故事是在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就有这种神鬼的故事和恐怖体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曾对我的写作有帮助,但不在鬼怪上,而在别的方面。” \[11\]8莫言的这番表白可谓诚实。虽然灵魂不灭、人鬼相续的信仰已不再具有昔日的赫赫威力,但鬼魂跨越肉身及时空的界限执著于一己爱恨情仇的偏执却一直是中国文学热衷于表现的题材,人鬼之恋与厉鬼复仇也可算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母题之一。这些在莫言的小说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情节。《白棉花》与《司令的女人》结尾都隐约有着含冤而死的主人公化为鬼魂来惊扰威吓活人的复仇意味。《白棉花》女主人公方碧玉不仅姿色出众,而且具有好打抱不平、敢做敢当的侠女风范,在与乡村政治权力联姻还是忠于自己的爱情抉择之中,她大胆选择了后者,也最终受到了权力与世俗道德的惩罚。小说的后半部分即方碧玉和李志高进入热恋阶段的不祥爱情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写得鬼气森森、阴冷袭人,既预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也传达了方碧玉对这“非法”爱情的绝望之感。遭受了村支书的羞辱与李志高的抛弃之后,方碧玉死于一起清花机事故之中,死后爆料她的“丑闻”的孙禾斗和铁锤子同时都遇见了沾满鲜血前来复仇的方碧玉。侠肝义胆的爱情追求在诗学正义的旗帜下击溃了人间权势的狂妄与道德惯例的残酷,作者的叙事情怀以及价值取向在厉鬼复仇的情节中不言自明。不仅如此,实在不舍让方碧玉死去的叙事者还安排了另一个同样阴森但留下活路的结局:昔日工友多年后在火车上向“我”讲述了一个方碧玉掘尸诈死、远走高飞的离奇故事,并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在新加坡见过一个“与方碧玉一模一样”的贵妇人,开放式的结局不仅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也是叙事者对方碧玉精魂不死的致敬。

中篇小说《战友重逢》则是一场“人鬼情未了”的长戏。少校在回家探亲临近家门的河边不巧遇上涨水,沮丧中却听闻河堤柳树上有声音在叫他,爬上树去才发现原来是十三年前就在战场上牺牲了的同村伙伴、昔日战友钱英豪。在这一人一鬼之间展开的谈话中,昔日部队里混杂着的严肃与滑稽、庄重与戏谑的生活一一浮现,英雄们殉国之后在阴间漫漫无际的时空中看似积极向上的集体生活却总是被他们与世间亲人的相互牵挂而打断,或是被已然大变甚至颠倒的世事而干扰,不得平静。活着的战友们的生活也并不比死去的英雄们好多少。叙述者在对话之初即发现桥上过河的那个自己已经淹死了,他原来也是个鬼魂,对于活着的死去的同伴的哀悼当然也包括了他自己在内。在大历史所不记载的鬼话中,小说以语言的拟真修复了一段充满激情与创痛、渴望生也不惧死的五味杂陈的历史,这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国家的隐秘历史。

莫言借“鬼之化”而书写国家历史的煌煌巨著是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小说从“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的佛教教义出发,以中被枪毙的地主西门闹依次轮回到人间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的经历,将1950年1月1日至2000年年终这五十年的历史变动尽收眼底,在西门闹一己的轮回中隐约地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轮回的感慨与无奈。有意味的是,无论是地主西门闹紧追潮流的后代西门金龙、西门欢,还是长工蓝脸固守传统的后代蓝解放、蓝开放,在五十年时光的拨弄之下,无一摆脱悲剧的命运。小说中的蓝色是一种属于鬼魅幽灵的颜色,不仅地域里的鬼卒牛头马面“他们的肤色像是用神奇的汁液染过,闪烁着耀眼的蓝色光芒”\[14\],西门闹捡来的孤儿也是蓝脸,“左脸上有巴掌大的一块蓝痣”。他后来成为了农业合作化中的最后一个单干户,像一个土地上的幽灵喜爱在月光下种地,充满着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魂魄相依的隐喻色彩。其子蓝解放与其孙蓝开放不仅遗传了蓝脸的生理特征,也遗传了他抗拒历史潮流的性格特征。高贵而神秘的蓝色赋予了小说超越的视角,借助这一视角,表达了作者对于20世纪后50年间中国历史的反思与盲目追逐潮流的批判。

千百年来,作为儒家理性主义的补充,非制度化的鬼神信仰虽然不似西方宗教那样以独立的组织结构表现出来,却深深地植根于家庭生活和地方制度之中,对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与提供精神的归宿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精英知识分子以西方启蒙运动为参照的一系列救国方略中,民间信仰就以其不可验证的虚妄性遭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攻击与打压。现代性的启蒙叙述结构秉持的是指向未来的线性史观,它以不断进化的叙述结构来克服灵魂分离的焦虑感,“很多旧的历史、叙述结构和通俗文化便被拒之门外”。\[15\]37而民间信仰秉持的是回返的循环史观,它关注的是能带来稳定感与恒久性的习俗与信仰。启蒙史观的线性结构与中国的民间信仰之间存在着先天的矛盾之处,这是一个毋需争辩的事实。就如杜赞奇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反复指出的那样:“事实表明,民间宗教世界却是一座暗礁,中国的启蒙运动屡屡与之相撞。”\[15\]76同为书写民间鬼神信仰与经验的两代作家,鲁迅与莫言在各自的时代都具有溢出正统结构的异端性,在鬼魅叙事生成的历史语境与叙事策略的选择上也各具特征。

从留学日本开始,鲁迅与进化史观之间就保持着既有认同又有分歧的微妙关系,这种分歧体现为他对于无法纳入现代体系的民间鬼神信仰的持续关注。在1907年的论文《科学史教篇》中他即指出“世有哂神话为迷信,斥古教为谫陋者,胥自迷之徒耳,足悯谏也”\[16\], 1908年的《破恶声论》更是将“破迷信”作为第一恶声加以批判,指出那些对西学仅有一些肤浅的入门知识的“志士英雄”禁止赛会、嘲笑神话、以科学之名迷信是“徒作新态,用惑乱人”,从精神需要的角度肯定了宗教、信仰和乡间赛会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农人耕稼,岁几无休时,递得农闲,则有报赛,举酒自劳,洁牲酬神,精神体质,两愉悦也”的积极功能,为“人生有趣神秘之事”保留了合法的存在之地\[17\]。这也可以看作是鲁迅在其后的创作中再三提及故乡的社戏、五猖会以及恋恋不忘无常、女吊等鬼魅的理论基础。新文化运动之后更加激进的现代化进程虽不允许鲁迅再有《破恶声论》那样直截了当为民间信仰辩护的文章,但在婉曲多义的小说叙事与散文创作中他仍然不无疑虑地表达了对线性历史叙事结构的质疑与不满。《祝福》中祥林嫂怪异而艰深的提问作为逸出新旧秩序的声音,虽无解却击中了正在形成中的线性历史的软肋。在《朝花夕拾》对于过去的创造性书写中,占据叙述中心地位的大都是昔日乡土中国的恒常图景:讲故事的老祖母;“八戒招赘”“老鼠成亲”的花纸;过年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线性时间带来的焦虑感在这样可以一代代地传承、重现的仪式、故事、场景中得到了缓解,那是一连串的带有神话时间意味的永恒的过去,无所谓倒退进步之分。其中《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后记》又逸出了一般写人记事的框架,大写迎神赛会、鬼神及民间流传的《玉历钞传》等,俨然复活了一副晚清民间信仰的多维图画。从青年阶段的《破恶声论》到生命将逝之际写作的《女吊》,鲁迅对于鬼神的关注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文学上的审美趣味,都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他对于启蒙史观的质疑与抵制,也关涉了晚清以降思想文化观念的转换变迁以及他对于历史走向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成长于无神论占据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新中国的莫言,并非经由合法的民间舞台表演而一睹鬼魅大戏的奇观,而是在父老乡亲的口耳相传间知晓了被正史所驱逐的鬼魅奇幻。鬼魅之于他,已不再是鲁迅那般可以堂而皇之地观看并欣赏的民俗文化之一端,而是退缩到了仅仅只是一种乡间生活经验的卑微位置。相应地,鬼魅叙事也不再能承担安抚精神与灵魂的崇高位置,而是成为了压抑年代种种奇思异想的替代物。小说的虚构本质与这种奇思异想可谓一拍即合,从局部的气氛渲染到整体的历史透视,莫言得心应手地将儿时的鬼魅经验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创造出了当代文学中洋洋大观的鬼魅叙事。同为共和国作家的阿城曾不无羡慕地说过:“在他的家乡高密,鬼怪就是当地的世俗构成。像我这类四九年后城里长大的,只知道‘阶级敌人’,哪里就写过他了?”\[18\]虽不像鲁迅在《破恶声论》中那样义正辞严地为民间信仰辩护,但莫言在小说创作中不遗余力地张扬鬼魅的力量,乃至借鬼魅口吻重述共和国的历史,除了其一以贯之的“原乡”追求之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鲁迅借鬼魂书写以质疑一味“唯新求变”的现代史观的思路。与鲁迅信手拈来的各种文体(小说、散文、杂文、论文、序跋等)以状写鬼魂、抨击时弊不同的是,莫言的叙事策略则更为谨慎、也更为含蓄,他只有在小说虚构这个相对安全的掩体之下才能够肆意地谈鬼说魅。虽然鬼魅在莫言小说中出现的形式变化莫测,但不变的是它们在小说中都或多或少地充当了作者表达叙事伦理取向的“服务器”。张旭东认为莫言叙事的基本技术之一就是小说会有很多“服务器”,有时是动物,有时是喝醉的状态,有时是异化人物,他们实际上是叙述者意识的延伸\[19\]。鬼魅也是莫言小说中主要的“服务器”之一。从短篇《夜渔》直至长篇《生死疲劳》,那些不能直说或不便直说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判断,都在看似离奇荒诞的鬼魂叙事中得到了意味深长的表达。

从鲁迅到莫言,鬼魅叙事也如幽灵般地一再附身于中国现代历史的宏大叙述之中,并由此勾连起与之相关的种种世态、时代之面影,这种与现代启蒙叙事底色殊异的创作取向无论是出于作家的理性反思还是无意识创作,在提倡多元现代性、重视文化传统差异的今天,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为读者提供的那种超越现代性之统一结构而丰富多元的中国经验是尤其宝贵的。对于我们来说,鬼魅并不可怕,那种任由过去无声无息地葬身于时间之墓中、不与过去及传统发生联系的现实才是真正可怕的。

\[参考文献\]

\[1\]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M\]∥乐黛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374.

\[2\]周作人.我的杂学\[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 钟叔和,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1.

\[3\]陈独秀.有鬼论质疑\[J\].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15日).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4.

\[5\]周作人.谈目连戏\[M\]∥周作人散文全集:(四). 钟叔和,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

\[6\]鲁迅.无常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柒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259.

\[7\]鲁迅.致杨霁云:1936年8月28日\[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贰拾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5.

\[8\]鲁迅.死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贰拾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鲁迅.女吊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贰拾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259.

\[10\]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M\].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1\]莫言,杨扬.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M\]∥杨扬.莫言研究资料.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2\]莫言.檀香刑・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423.

\[13\]卡彭铁尔.这个世界的王国・序\[M\]∥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70471.

\[14\]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6.

\[15\]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鲁迅.科学史教篇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壹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8.

\[17\]鲁迅.破恶声论 \[A\]∥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壹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5306.

\[18\]阿城.闲话闲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23.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 人格魅力 素质 热情 鼓励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科教学,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先从教师如何去做这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二)、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三)、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对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教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时代越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越高素质。我们千万不能象同志笔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讲到“红军飞渡泸定桥”时书本中没有提到指挥这一战役的是谁,教师就应当通过阅读一些资料,才懂得是福建闽西长汀籍的杨成武上将,课堂中应当指出,而且还可穿插其它介绍。这样一来使学生更加注意,同时也觉得更趣味,使得干巴巴的几个字,拓展开来。

三、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一个无精打采,恹恹欲睡的老师,怎么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呢?我一直有个原则,不能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不能影响我的学生。不管有什么烦心事,不管多么疲劳,甚至生病了,只要走进课堂,我就要让我的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热情的,充满活力的老师。只要老师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老师口才再好,如果每节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也会厌烦的。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呢?我进行了历史专题讨论课的尝试。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就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举行一个辩论会。那节活动课上,同学们的表现令我惊叹。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昂,立场鲜明,论述充分,并不乏个性色彩,高潮迭起,情绪热烈。原来,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了他们伸展心灵的空间。除了这样的辩论会,还可以组织历史剧表演,历史歌曲比赛,历史典故故事会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正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五、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

心理研究表明:中学生自尊心强,但他们心理上还不成熟,学习中可能因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失去信心,连续的失败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难度的把握。除了规定总的教学目标以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规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当这个目标达到后,则马上再提出一个新的、已提高了的近期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之中,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能够搞好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历史学科的魅力篇8

关键词: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也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这次改革将实现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教学优化的策略,即打造新课堂,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科教学,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先从教师如何去做这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二)、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三)、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老师不是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而要毫无私心杂念的投入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铸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二、教师角色应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三、教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时代越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越高素质。我们千万不能象同志笔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

四、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素质外(即人们常说的“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致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形象生动,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学生学得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

五、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学中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愿望,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特别是个人的兴趣常常是影响各门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即使是一堂课也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传递,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上一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非公有制经济的国家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