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过程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7:36

绘画教学过程

绘画教学过程篇1

关键词:儿童;绘画;教学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对一切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感受、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方式,能够反映出儿童的心理、智力等发展水平。青少年宫的儿童绘画教学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不断改善儿童绘画教学。

一、儿童画教学现状及问题

儿童绘画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儿童如何绘画,使儿童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完善儿童的身心健康,并有利于儿童精神文明的构建,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和创造能力。笔者从事儿童绘画教学多年,从中发现儿童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绘画教学一般遵循儿童家长对绘画规则的认知经验,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儿童绘画的好坏,决定儿童学画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教学上的偏差扼杀了儿童对绘画最原始的认知和丰富的想象力,还丧失了教学中对儿童绘画潜力的挖掘,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现,影响了儿童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儿童在学习绘画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2)儿童绘画教学容易造成儿童误入模仿绘画的歧途,使儿童绘画形成鲜明的“样式化”和“概念化”,违背儿童学画的根本目的,错失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机遇。(3)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儿童绘画心理及绘画阶段规律的认识,单纯按照教师的意图和经验去组织教学,不利于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观能动性,无法体现儿童的创造性。

二、儿童画教学的改善策略

1.掌握儿童绘画审美评价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无法与成人相比,对绘画的审美评价好没有完全形成,与成人对绘画的审美存在一定的距离。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儿童时期天真好奇,智力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达方式;从认知思维特点来看,儿童绘画一般是根据对新鲜事物的感知,凭借主观想象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随意的绘画,因此儿童画常表现为离奇的、夸张的,但这并不能表示儿童的绘画不符合审美。在儿童绘画教学中,首先应对儿童绘画有正确的认识和审美评价,在绘画中发现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创造力。因此,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正确掌握儿童绘画审美评价,改变传统对儿童绘画的评价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儿童画教学质量。

2.明确儿童绘画教学目的

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不是抄袭与模仿,否则只会扼杀儿童对绘画的天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绘画的目的是通过绘画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以及思维、想象,这种表达方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所致。因此,在儿童绘画教学中要明确教师教儿童绘画的最终目的,从教学目的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儿童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技能、技巧,引导儿童注意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并发挥创造力将事物画出来。儿童美术教师不仅具有绘画教学技能,还要学会引导儿童,避免过分规定儿童绘画内容,不能以成人的审美标准去刻意修改儿童的绘画。

3.遵循儿童绘画阶段规律

儿童绘画阶段规律是从抽象到意象再到具象的过程,儿童学习绘画的过程必须遵循其学习认知规律,按照规律开展教学。儿童绘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置要遵循儿童绘画阶段规律,以此规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绘画教学方法,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与教学相结合,逐步提升少年宫儿童绘画水平。

4.创新儿童绘画教学方法

儿童画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出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例如音乐、图片、故事、小视频等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其次,有目的地组织儿童在学习绘画过程中参与活动与游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绘画思维的敏感度。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原型变式、诱发想象等方法,打破儿童在绘画学习中的单一思维方式,培养儿童绘画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教学不仅是一项学习绘画的活动,更是儿童在学习绘画过程中逐渐形成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过程,也是儿童心理、思维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少年宫儿童画教学应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审美价值,在明确儿童绘画教学目的的同时,根据儿童绘画阶段规律采用灵活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绘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王明云.美术教学中由儿童绘画向写实绘画转化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157-158.

[2]张莉莉.暗示教学法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绘画教学过程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在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精神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基础绘画涵盖了素描部分、色彩部分、速写部分。通过基础绘画教学使得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审美能力方面、创造能力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1)激发学生基础绘画兴趣。①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美术教师应依据每位学生素质潜能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制定相应教学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分层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发现各自“最近发展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绘画技巧,为日后艺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营造良好基础绘画氛围。兴趣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同样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初中阶段学生仍旧保持了爱玩的天性,具有耐性不够等特点,而美术基础绘画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后去描写,还要经过多次修改。在这个背景条件之下,学生极易出现厌烦心理,从而无法专心于绘画中。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基础绘画氛围。例如,教师在学生课堂休息过程中,讲述著名画家的小故事、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对校内植物、建筑进行写生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绘画方面兴趣,让学生在精神饱满状态之下投入到美术基础绘画中。

(2)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临摹、写生引起高度重视。在初中阶段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对临摹、写生引起高度重视。临摹旨在强调学习技巧,吸取优秀人士造型技巧。而写生着重表达感受,在多次练习过程中逐渐找到感觉,最终养成绘画习惯,形成自身艺术特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临摹、写生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整体训练方式,为学生日后绘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临摹旨在将学生所学绘画技巧运用于写生中,从而形成自身艺术特色。因此,教师组织学生临摹他人美术作品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品选择。学生对选择作品的内涵应当有充分体会,对绘画方面技巧应当有所研究,临摹、写生二者之间的结合能够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解、消化上更加容易。

(3)强调示范教学,使得学生直观感受增强。从初中阶段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尽管教师对画理进行了细致讲解,但学生仍旧是一知半解,实际应用中也不能做到灵活运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用语言对画理进行表述具有抽象性,单单依靠语言表述学生无法理解画理。在初中阶段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当强调示范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使得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做到充分把握。例如,教师在教授水粉画中“湿画法”“干画法”时,在用色方面、用水方面、用笔方面,教师可以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之上再示范作画,到了重点部分需要提醒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求学生对教师作画动作、技巧进行细致观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性认识,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掌握也有积极推动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在绘画水平方面将会有较大提升空间。

(4)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学习方法。采用正确学习方法对学生知识点掌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初中阶段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绘画技巧。①对事物做整体观察。初中阶段学生在基础绘画最初阶段往往忽视整体,重视局部,“一叶障目”现象时有发生,此类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观察方法不正确导致。在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整体观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提高学生作品质量。②调整修改工作的开展。调整修改工作的开展需要学生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反复研究、比较之后,对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检查,从而查看空间关系方面是否安排恰当、主次虚实方面是否按照一定顺序展开等,对不当之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例如,学生绘画作品若是在构图方面比较优秀,而线条不够流畅时,教师应当在作品空白出指出优点、不足之处,通过此评价方式的采用,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对作品进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信、学习积极主动性也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促使学生在日后学习过程中迈向更高台阶。

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在这个背景条件之下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将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能传授给学生,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记忆方面、形象思维方面、观察方面、审美能力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胡琳.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体会[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

绘画教学过程篇3

关键词:美术;范画教学;技能技巧

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的绘画教育与专业的绘画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是有所不同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范画”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加以创新与推广,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与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美术教学之中开展“范画”教学呢?

一、在美术教学中启发与引导学生的绘画思路,开展启示范画教育

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技术教育,特别是基层学校的美术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正确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美术教材之中的古今中外著名的美术作品与当代名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缩得非常小,导致学生对这些作品中的一些绘画细节根本无法辨认。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对于这些作品的鉴赏也感觉很无味,常常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作品一眼而过,从来没有真正地对其绘画技能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进行细细地品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学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欣赏范画、临摹的引导,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真正感知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构图造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我们的美术课堂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绘画意愿,还能使学生产生美的向往。

另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中结合自己的美术作品,根据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创作范画。然后把教师自己在范画创作的体验与绘画技法等详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创新自己的绘画构思方法,引导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创新、举一反三,把教师的范画创作构思扩散成新的绘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创作思维与绘画设计方法。在现阶段我们的美术教材之中,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印得非常少,而且印刷的作品画面在教材中所占的页面还十分小,作品中有些细节的地方印刷还不够清晰,这样的作品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中的画面给学生讲授这些绘画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是很难理解相关绘画知识的。在这种绘画教育的模式下,我们在美术教学往往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了一大堆,学生在课后的作业过程之中面对作业还是无从画起。

比如,我们在教学素描的相关美术知识时,还没有等教师把作品的明暗画好,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近一半的时间,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哪里还有时间给学生用于练习与作业啊!要解决这些教育实践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的课前做好准备,把作品的绘画方法与绘画步骤进行放大的范画,之后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把我们绘制好的范画依次展现给学生,并且根据每幅范画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的美术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直观而简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我们的美术绘画教学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范画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

美术教学中对范画的对比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绘画的对象,熟练掌握绘画方法与构思要领的重要手段。范画的对比学习是美术教学中最直接、最具体的绘画教学方法,这种美术教学方法直观地把绘画的技巧与步骤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如美术教学中的“构图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展现几幅简单的构图范画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展示出几种错误的构图,然后教师在教学之中把正确与错误的两种范画进行具体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于构图过程中错误与正确的认识。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快判断绘画过程中作品比例对不对、绘画色调是否和谐、统一等。只有这样的对比教学才能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少走弯路,真正掌握绘画的构思方法与作画技巧。

再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画时,教师要把作画时对于墨色的调配与运用笔墨的方法详细的教给我们的学生,然后再让学生掌握中国画中色彩的配置与干湿的衔接,在教师讲解这些基本绘画知识的同时,教师最给能在课堂之上为学生亲自做出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真正看到教师作画的全部过程,才能与头脑中的记忆真正结合,最终领悟绘画的真谛所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对于课堂上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作到当场范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文字所描述的绘画知识感兴趣。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与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找到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点,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师的绘画活动中去。范画教学中学生对于绘画知识与技能的对比,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快速掌握绘画技巧、全面提高绘画技能。

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广大美术教师在绘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手段。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之中能够最直观地将绘画技能与技巧展现给我们的学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结合绘画的文字知识快速掌握绘画的相关技能。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广大的美术教师都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尝试着创新范画教学,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中范画教学的质量。

绘画教学过程篇4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美术创造者心灵世界与生活素材之间的碰撞与磨合。再现生活中的场景,表现出创作者内心的想法,是美术创造的两个重要步骤。在进行写实素描教学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有效的使用“再现”和“表现”这两种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来对学习者的能力进行切实的训练,提高写实素描教学的成效。本文以写实素描教学的再现与表现分析为题,对写实素描教学中这两种不同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对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写实素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写实素描教学再现表现

1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教学

在写实素描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再现”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绘画学习者的素描基本功可以得到切实的训练,为绘画学习者后续的写实素描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再现”教学,其本质是对自然事物外在形态的一种真实的模仿,“写实”是其核心的追求与目标,它是一种较为传统和较为基础的美术教学形式,许多美术学习者绘画生涯的开端就是从写实素描的“再现”训练开始的。在进行写实素描的“再现”教学时,要让绘画学习者掌握基本的素描绘画方法,从“线条”、“结构”、“形体”,三个方面来有计划、分层次的对学生的素描能力造型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提高绘画学习者对素描线条的把控力,加强绘画学习者对素描线条美感的控制力度,对绘画学习者不规范的线条表现手法,如线条画的太短、头重脚轻、下笔过重、布局死板等问题,进行一一的修正;其次,从结构关系和明暗调子入手,强化绘画学习者对物体结构的理解,让绘画学习者能够通过准确的明暗度对比来进行物体结构的塑造,让绘画学习者能够对光影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加深对物体结构、质感、明暗的理解;再次,要对绘画学习者的形体构建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让绘画学习者在了解物体结构本质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应的形体造型规律,加强绘画学习者对物体“形”的把控。

2写实素描教学中的表现教学

写实素描教学中的“表现”教学是更具人文精神的绘画教学手法。“表现”教学突破了“再现”教学中对于自然物体外在形态模仿的潜在限制,更多的强调绘画表现者自身的情感诉求与思想观念,是一种带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时新教学形式,是对“再现”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写实素描中的“表现”教学手法,也需要完成用素描展现现实生活的目的,但是这种对自然事物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带有较大的主观表现意愿,绘画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注入在其创作的素描作品中,从而达到一种“人画合一”的艺术境界。“表现”教学是绘画学习者绘画想象力的挖掘,它可以激发绘画创作者的艺术创新精神。实现绘画学习者绘画个性能力的发展是写实素描中“表现”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表现”教学强调绘画艺术创造过程的尝试与创新,鼓励绘画学习进行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实践。写实素描中的“表现”教学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表现教学的过程中,绘画教学者更加注重对绘画学习者个性能力的挖掘工作,尊重绘画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切实的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绘画学习者形成自己的写实素描特征。同时绘画教学者在布置日常写实素描训练任务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鼓励绘画学习者把自身的情感与思想注入到素描创作全过程,依照绘画学习者实际的写实素描作品和其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从侧面了解绘画学习者对写实素描的理解与看法,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绘画学习者进行后续的写实素描辅导;二、注重对绘画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培养。写实素描的教学工作不能够只停留简单的对素描手法的传授中,还要更进一步的提高绘画学习者自身的创新能力,让绘画学习者可以独立的进行写实素描的绘画创作,从对自然事物的简单模仿发展成为对自然事物的再创造。

3写实素描教学中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

素描绘画是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绘画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绘画能力,只有切实的加强对写实素描的学习,才能为绘画学习者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美术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现”教学和“表现”教学是写实素描两种最为基本的教学手法,它们各有所长、各具优势,写实素描的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两者的有机结合,来有效提高写实素描教学的成效,让绘画学习者能够接收到更为全面的写实素描教学。“再现”、“表现”在写实素描教学中的有机结合,要切实的遵循先难后易、步步推进的结合原则。把“再现”教学的有序开展当作是两者有效结合的开端,让绘画学习者能够切实的掌握基本的写实素描表现手法,采用临摹训练和即兴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绘画学习者的素描知识和素描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然后再对绘画学习者的素描习惯和作品特征进行概述和分析,加强对绘画学习者个性创造力的挖掘和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表现教学手法,给绘画学习者布置相应的素描主题,让绘画学习者进行写实素描作品的独立创作,在绘画学习者学习在作品中表现自我,表达观念,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4结语

写实素描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教学工作,只有把“再现”教学手法和“表现”教学手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给绘画学习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素描绘画教学服务,让绘画学习者的写实素描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让我国的绘画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辉 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探讨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J].艺术品鉴,2015(07).

[2]沈名杰.试论点、线、面概念的革新与创意素描教学模式改革[J].戏剧之家,2015(18).

绘画教学过程篇5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绘画;语言表达

一、儿童绘画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绘画对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绘画作为一种符号化语言,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儿童绘画,可以明显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1]正如绘画所强调的画如其人一样,绘画中所表达的情感,一般都是绘画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和写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仍然比较感性,需要多渠道进行表达。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构建自身的语言表达体系,对学生成年后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儿童绘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身对图形的理解,将不同的绘画元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编排,进而形成自身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是对外部世界的直观表达,与语言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的这个过程,和语言表达一样,都是自身抒感,组织表达要素的过程,对提升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绘画结束后,儿童都要在教师的组织下,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在阐释自身绘画想法和绘画思路的时候,学生需要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自己绘画的感情和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这样表达自身的过程,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次锻炼,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促进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锻炼其陈述和说服的能力。

二、儿童绘画对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训练路径

1.教师搭建绘画表达平台

在利用儿童绘画提升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绘画表达环境,搭建训练语言能力的平台。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打造轻松的沟通环境,让绘画真正变成学生自己喜爱的事,而不是一项课堂任务,同时教师要选择不同的素材和绘画材料,为学生进行绘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素材[2]。

在开始绘画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将绘画和语言表达联系在一起,比如,要问学生“对于眼前的图景,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将这幅图画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你有什么要和老师、和同学分享的?”通过有效的引导,真正让绘画成为学生表达自身的工具,进而锻炼其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

2.注重绘画讲解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在绘画完成之后,通过自身有逻辑性和针对性的讲解,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画,掌握自身绘画的目的和初衷,在讲解绘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分享的过程,也是通过图画和语言表达自身感受的过程。

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爱用红色作为主色调,有的学生爱用蓝色作为主色调,有的学生会用绿色作为主色调进行表达,这其中的差别,必然掺杂着学生对于事物的不同态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敞开心扉,向老师、家长、同学讲解自己这样搭配色彩和构图的目的,其中蕴含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儿童绘画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构建学生的语言表达体系,对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绘画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号语言,是低年级学生对于自身认识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绘画,通过绘画表达自身情感,让学生感知自身绘画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对自身作品的讲解,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 君.小学低年级以儿童绘画促进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邱亚华.“画”里有“话”妙趣多――例谈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170.

绘画教学过程篇6

一、幼儿园绘画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分析教材后找到教学目标,严格按照教材开展教学,方法单一,习惯示范性教学。幼儿紧跟教师的绘画步骤,学生在教学中被教师牵着走,教学方法单一,极大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

2.绘画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

幼儿园为了保证教室内的整洁程度,严禁幼儿在教室墙壁上进行涂画,幼儿只能在纸张上作业,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创作空间。而且,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局限在教室内,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不多。

3.教师评价为主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通常只是关注画面的内容和干净程度,认为画面内容丰富又干净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教师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盲目的批评,打消了孩子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有效开展幼儿园绘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绘画对幼儿有天生的吸引力,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明自己的感悟。我们要对幼儿绘画予以积极的引导,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教师切勿为幼儿的绘画设定条条框框,切勿限制他们自由想象。可以将绘画教学游戏化,将绘画的内容采用谜语的形式呈现。比如在画乌龟的活动中,笔者结合了乌龟的特征,编造了谜语:“走路慢慢摇,遇事就缩头,腿儿肥又短,背上有硬壳。”通过谜语自然引出绘画内容,孩子在猜谜的过程中,就会根据谜语表达的特征对事物有更深的印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孩子真正爱上绘画。

2.注重“观察”在幼儿园绘画中的作用

幼儿善于通过观察认识世界,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对事物的感知进行绘画创作。当教师提供同样的绘画对象时,幼儿对绘画对象会有不同的认知,呈现出来的作品往往也不相同。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要教导孩子把握好事物的主要特点,引导孩子观察时要有重点,把握事物的特征。比如在画房子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从建筑物的外形、构造和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观察,对幼儿绘画加以积极引导。由于每个孩子对事物会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他们的作品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小兔子绘画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孩子观察小兔子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构造一幅有兔子的庭院图。有的孩子画了两只小兔子在一起吃东西的场景,有的画了一个小朋友喂小兔子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引导幼儿学会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以往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选出自认为优秀的作品进行教学活动,但教师与幼儿的审美观点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以后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所有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公示,让孩子们选出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学习评价,学习同学之间的优点,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4.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幼儿可以在评价同伴作品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在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要耐心询问幼儿绘画的构想,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决定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人无法理解孩子的世界。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尚且交叉,因此,绘画作品往往较为奇特、不合常规,这也正是儿童绘画作品的可爱地方。教师要对小朋友的作品内容、情感有大致的了解,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评价。小朋友之间也要开展相互评价活动,让他们选出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要尊重幼儿的绘画创意,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给予鼓励赞美。

5.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的本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他们自由发挥。教师要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近大自然,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采用固定的模式,将基本方法告诉幼儿之后,要让他们自由发挥,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使其大胆自由创作,最大限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教学选材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绘画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应当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年龄偏小的孩子一般处于绘画的“涂鸦期”,因此,幼儿园要提供一定的涂鸦环境,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三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绘画的“象征期”,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来表现事物,观察能力也比较强,教师可以提供绘画的基本技能。年龄再大点的孩子处于“概念画期”,教师要对幼儿予以正确的引导,保护幼儿的创作热情,丰富幼儿的绘画内容。

开展幼儿园绘画教学,重点是为了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欣赏能力,避免“框架式”教学对孩子思想的束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发挥积极作用,针对幼儿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努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保证幼儿园绘画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乌云塔娜.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J].青年文学家,2013,10(35):16-17.

[2]王丽娟.翻开绘本灵动教学――浅谈农村幼儿园的有效绘本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10):12-13.

[3]刘眷拔.用活美术教学方法,放飞幼儿美术梦想――实施幼儿园美术活动方法和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1,14(29):19-20.

绘画教学过程篇7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

一、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学校教育追求教学成绩,我国中学美术教学一直处于较为不明显的位置。作为中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最无存在感的学科之一,各个学校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该学科的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教师自身的美术知识、艺术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艺术素养等等,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单一式传承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等艺术类的学科教学而言,缺乏一种艺术教育的灵性。

1.中学美术教学的状况

自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策略以来,各教育机构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极力改进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从其教学成果来看,在现代中学教育体系发展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知识[1]。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师试图通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给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埋下了隐患。

2.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及其局限性

通过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以及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虽然中学美术教学的成绩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传承知识本身的同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这样就导致中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灵魂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学生来投入地学习美术艺术,而仅仅是泛泛了解美术。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同时,也无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

艺术素养并非人人都具备,同样,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方,专业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用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本身的兴趣,进而才能将美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顺畅地传承给中学生。同时,在兴趣的导向下,中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术的学习氛围中。

1.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1)中学专业教师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提升教师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中学生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的专业美术教师在以往也做了诸多探索,深深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理论的认知及其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有的美术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美术专业的知识点与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由于其自身艺术素养的缺失,往往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种枯燥、机械的印象,这对于日后教学十分不利。所以,作为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师要首先从自身的教学能力、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来提升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进而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2)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强烈的兴趣中学美术教师自身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美术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极为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同样适用,教师要以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美术教学,并且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美术这门艺术的灵性。中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生活中来看,艺术之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美,要想发掘并认知这种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

2.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促使中学美术教学朝向素质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绘画艺术的领域中,很多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为了使得绘画创作更为完美,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新兴艺术风格,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特性,令作品活灵活现。从中学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将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激情,教育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仔细体察自身对美术艺术的独特感觉,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每个人的艺术感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三、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

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忽视绘画艺术的创新性又不能过于强调美术艺术的创新,教师要能够把握其中的内涵价值所在。探究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十分重要,如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悟到美术中的艺术内涵,那么现代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就会理所当然地提升上来了。

1.现代绘画艺术及其创新意识

(1)现代绘画艺术概述现代绘画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现代艺术氛围中滋生出来的绘画作品,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而言,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观察可知,很多绘画艺术作品中都存在中西方美术艺术文化的影子,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渲染,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得现代绘画艺术本身有着较为独特的味道,其中不乏一些创新的内容[3]。绘画艺术创新,是绘画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绘画艺术风格也都不尽相同。(2)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从总体情况来看,现代绘画艺术有着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现代绘画艺术中所潜藏的艺术精神以及创作理念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美术艺术,这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者对于珍视现代美术艺术的态度。从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差别来看,后者忽略了对画面物体本身的形象性勾勒,转而表现绘画艺术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4]。绝大多数艺术形式都是较为抽象且充满美感的,只不过人们对艺术本身的认知与领悟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有所不同。(3)探究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研究现代绘画艺术时,难免要关注它背后独特的创新意识。从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一个具备基本鉴赏能力的人,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创新意识。在现代绘画艺术的烘托下,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也传达出来了。事实上,现代绘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又高于生活。一个致力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往往会通过较为激烈的手段来强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找寻艺术氛围中的片刻宁静。

2.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尽管了解到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从具体教学策略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解析,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5]。可能有的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的领悟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断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现代绘画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的细节变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内容,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这门艺术的内涵价值、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并以此来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6]。(1)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诸多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可以发现,绘画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便可以窥见艺术大师创作理念的变化以及创作风格的转变。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思路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本身,而且,有很多艺术创新理念都是源自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火花的碰撞,从而滋生出一个新的创意点,借助艺术大师之手,将创新的思维通过绘画艺术这一表达形式呈现给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领悟,并要鼓励学生在创作个性化美术作品时,要能够将自己创新的内容融合在作品当中,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7]。当然,教师要提示学生,独立美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在具备一定美术技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2)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以此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艺术本身偏离的状况[8]。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鉴赏也不可能完全契合,但却可以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枝丫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任意滋长。由于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真实存在,而现代绘画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在时刻强调着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以及他们毫不掩饰对创作自由的追逐,因此,在其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个似乎远离社会的空间存在。基于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握好现代绘画艺术对这种海市蜃楼般景象的追求意识,将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作品中所融入的似是而非的创新理念提炼出来,给学生以启示[9]。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促进中学美术教师自身技能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美术艺术的能力,进而转变现代美术教学培养的方向,令中学师生都能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10]。从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教学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传授固有的知识内容,而是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以及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有着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艺术型人才。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萦绕在美术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极为宝贵,同时也能够明显感觉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较为可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培养未来致力于发展艺术专长的高材生夯实美术功底。———————————

参考文献

[1]李长民.从基础教学实践解构美术课教材教法———对《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探讨[J].美术大观,2014(7).

[2]陈诚.中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3]李柠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和欣赏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4]江艳华.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8).

[5]王睿.中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艺术科技,2014(10).

[6]韩昶.综合素质提升视角下的中学美术教学路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7]梁卫民.美术教学的拓展与中学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J].教育评论,2014(7).

[8]王爱春,邓觉民.非主流社会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9]加央欧珠.论当前中学美术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12).

[10]周鹏飞,武文丰.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14(4).

绘画教学过程篇8

《绘画》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是一门重要的造型基础课程。通过对绘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的表现特点,熟练地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和研究绘画语言,从而使他们形成对造型艺术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手绘的基本素质及技能,发展和提高艺术素养,完善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必要基础。通过一系列本专业的科学训练之后,在帮助设施农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提高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可以很大限度的提高本专业学生的造型及设计能力,辅助他们在将来的设计中更好的推敲设计和表达设计理念。

设施专业为农学专业范畴。在国内,《绘画》一直属于设施专业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农林类或工科类院校大都开设了《绘画》课程,但是园林专业的有《园林绘画》、水建类专业有相应的建筑类绘画、机电专业有家具设计及室内设计方向的绘画训练,而设施农业专业的《绘画》课程一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其学生对于绘画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应受到的绘画教育也往往因绘画的“副科”定义而被忽视。而恰恰因为大学前这些年“副科”的定义,使得设施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后的《绘画》课上仍然觉得本门课程是个可有可无的课程。

随着设施农业专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提高,面对新的人才需求形势,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带动其积极性,再加上课时相对较少,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关注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培养其表达思维的手绘能力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探索和研究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绘画》课程与设施农业专业学生所学专业更加契合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现行的《绘画》这门课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素描、速写、水粉画技法、水彩画技法及钢笔淡彩画技法。这些的确是一套完整的绘画教学体系,但是设施专业的学生需要提高的仅仅是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此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完全零基础的设施专业学生遇难而退,丧失其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且,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迷失学习目标,觉得所学内容和自己专业无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绘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动手实验的重要性。拥有再完善的绘画理论知识而不动手练习,也无法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只有通过大量的动手练习去实践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往往理论课到实验课中间隔的时间太长,这样会使本来就对绘画技法一知半解的学生在几乎将理论遗忘时进行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在实验课重复理论的内容。绘画是一种基本能力,必须通过大量而集中的练习才能获得。

再次,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设施专业的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绘画,所以习惯与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坐的整整齐齐的听的教学模式。而绘画不同,学生仅仅看着自己的画面是很难找出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必须学会在实验课相互比较、相互讨论才能共同进步。

我们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林院校的设施农业科学专业及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设施农业绘画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培养出更适合现代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现状的、更有创造力和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学生。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对绘画课进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比例的调整和教材的修订。

①对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改。应该根据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知识背景的特殊性制定,让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有着更加明确的教学目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更加合理的学时安排。

②继续寻找或者编写针对本专业的绘画教材,删减不必要的绘画理论知识(如素描静物、水粉画静物等),设置精选教学内容(如素描石膏几何体训练、结构素描和钢笔淡彩的训练),改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解决,哪些内容可以和本专业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授课内容,增加教学容量,更加具有针对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①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办法的同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②实验课教学中,打乱学生座位,使之三五人一组,课堂上鼓励学生相互点评、相互比较。在每节课结束时将所有学生的作业集中讲评并根据问题进行分类讲解。

③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使得边讲解理论绘图知识和绘图技巧的同时,可以随时停下让学生进行练习,加强学生对于枯燥的绘画技法的理解。

(3)增加学生外出综合风景写生及进行专业绘画的训练课时比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切身体会到学好绘画对于自己将来专业的帮助。

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改进,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在研究内容上能体现出学科基础课的“综合性、整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更好的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教授对象,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上一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差异范文 下一篇:儒家思想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