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7:37

儒家思想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1

儒家。道家佛家。中和作用。相互渗透。

的这篇论文的思想是探讨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与精神对书法艺术、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影响的历史渊源。找出差异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书法艺术。“历史的前进往往伴随着探源的后退。”面对当今多元文化的对抗、交流和交融,我们应该立足传统,继续探索。书法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展,但无论它如何变化,传统书法的纯度越高,它就越能得到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有着不同的探索领域,从各个方面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它的思想贯穿于三千多年的书法长河,是一条重要的脉络东汉赵壹《非草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开始,对书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针对当时草书现象,《非草书》从世界在儒家应用的角度谈草书。他认为,士大夫的使命是掌握圣人的经典,“如果你贫穷,你可以保留你的名字,并接触到尊主致平”,“坐在太平洋周围,更不用说歌剧展览的绘画场所了,草刿壁被用来刮胳膊上的皮肤,折断手指和爪子,并继续止血。然而,它的话不利于笨拙。这也就像给那些模仿的人加上丑陋,给那些学会走路的人加上蔑视。“对于那些痴迷于草书的人来说,这与复兴世界和在儒家推广道教的理念背道而驰。这只是世俗人士追求的一项小技能。当时,汉朝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化的繁荣。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种语言,对当时的社会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焚书坑儒》给文化传播带来了一定的灾难和障碍。汉代皇帝再次实施的“巴”字,为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土壤,对当时官员和人民的文化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统一要求人们使用标准的隶书——当时的隶书。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和书法的一大变化。汉武帝时期,学生的思想文化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和推进儒学教育的建议促进了文本内容的严肃性和书写的规范性《非草书》的建议是在正统思想的背景下形成的,即,当时的书法必须遵循儒家的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德》。评价人物注重从外到内,以道德、诚信和个人修养为评价标准。在书法艺术中,“书如其人”、“蒂芙尼早餐”等一系列思想对后世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如其人”一词可以追溯到西汉作家扬雄,他说:“书法是心和画”,意思是书法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外在化。欣赏美丽的书法,归根结底就是欣赏美丽的人格。在《书法雅言》中,项穆说:“故论书就像谈论的阶段,阅读就像百年的孤独”。《袁昂古今书评》中描绘的好书法给人一种高尚的印象:“王右军书如谢的孩子,即使不正确,也有一种清新的气氛。”孔子思想对人格的尊重,使许多后世文人和官员追求独立人格。苏东坡说:“在古代,那些谈论书籍的人也谈论他们的生活。苟非是一个男人,尽管他的作品并不昂贵。”。从苏轼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书法和文字之间的联系。如果书法是原创的,文字被人们重视,书法就会越来越珍贵。

音乐教育中的“善”。《论语》中的“冰雪之国完美复苏”。由此可见,“美”与“善”的统一是孔子对艺术的基本要求。Confucius所要求的美是:《关雎》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符合“中间”之美,“中间”和“和谐”是儒家的艺术标准。《中庸》说:“中也者是世界的基础,和谐是世界、致中和、天地位焉和育焉的方式”。“Hamlet”是万物运行的标准。书法自然离不开“中和”和“和谐”的制约和影响。“中和之美”已成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审美模式。在“中和”的概念中在古代文化中,

首先指的是情感和理性内在表达的和谐统一、公正和得体;其次,指的是外在表现的规则和公平的结构“字势雄逸如巨龙跃过天门,虎卧凤阙”和“雄逸”体现了国王话语的精髓。“龙跳天门”体现了国王话语的跳跃,“虎卧凤阙”体现了冷静和强大的笔力。王澍的姿态、妍美和笔力正是一种“中和之美”在对立和矛盾之间找到完美互动的平衡点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领域因此,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庸原则成为书法家遵循的审美原则和审美观。

没错。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政权很虚弱,王子们争霸,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知识分子之间相互讲课、辩论,学术繁荣,各种思想流派纷至沓来。道家思想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玄秘的“道”衍生了一切。所有符合自然“道”的人都是美丽的。老庄提出了一系列主张,鼓吹《清静无为》,否定社会伦理。他认为一切人工雕刻的东西都不美,所以他提倡“法贵天真”,追求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在书法上,即崇尚速度和自然,用笔肆意。道家倡导的“自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和书法艺术的发展。道家美学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倡导“自然”的审美理想,被视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老庄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在艺术上不是有意的,但却出乎意料地归因于所谓的艺术精神。书法艺术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中深受道家自然观的影响。艺术中的“自然”并不容易实现。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是一个“削既雕,回归简约”的过程,是“华丽的杆子,仿造平淡”的升华。为了实现这一艺术境界,

的艺术家们受到了道家理解方式的启发。汉代书法家龙梅尔在《论笔论》一书中提出:“默坐静思随意舒适,不说话,不呼吸,目光深邃。如果它是至高无上的,那就不坏。”九势指出“夫书肇是自然的,自然建立,阴阳生。“阴阳生,形生”。蔡邕强调,在制作书籍时,我们应该消除干扰,不影响异物,保持心脏安静。名利双收,很难进入自然状态。蔡邕的“坐着冥想,随意舒适,不说话,不呼吸,沉入密神采”的方法和道家的“蒂芙尼早餐”、“坐忘”、“虚静之心”是书法艺术审美创造中自然认识论的阐释。这一思想在书法艺术中被广泛接受,大量书法理论继承了道家的思想文化。“自然”已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美学的最高标准是自然书写。它不受礼法约束,摆脱生理欲望,摆脱所谓的知识活动,引向自然之心,拓展自身,开启无限境界。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书家展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高逸的内心境界。

。佛教与儒教、道教一样,也在精神上渗透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道教和佛教都是精神痛苦的庇护所。佛教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把书写作为一项好的事业,创造一个“孤独的世纪”。二是将文字视为佛性的表现,如禅宗僧侣的野草。怀素,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僧,应该得到提拔。怀素的创作是浪漫主义追求个性解放,这是一种即时的洞察力,将葡萄酒作为一种超越悲伤和欢乐的艺术,刺激物创造了一种排除情感和形而上学的艺术。这种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禅。

书法鉴赏。“禅”的禅修思维方式,引发了以禅论诗论画的新潮流,丰富了中国的艺术理论。通过黄庭坚和怀素的创作实践和理论阐释,它渗透到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禅宗为书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冲淡》和《萧散》。在他的创作中,他提倡“无意于佳”和“无法”。这是一个自然而直接的领域,进入一种超然、和谐的心和神圣的约定的心理状态。在作品风格上,他提倡含蓄美,如黄庭坚彦的《言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在欣赏书法作品的美时,我们应该采用“默悟”的方法。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下,儒释道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艺术理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儒家的《中和》和《入世》哲学、道家的《虚静》和《自然无为》、佛家的《冲淡》和《空无》贯穿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儒”、“释”、“道”三大哲学融合碰撞,形成了以儒家为正统、以“道”、“佛”为补充的艺术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在观念上是和谐的,但在实践上是不同的。这三所儒释道学校有不同的领域,但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

[1]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2]楼宇烈的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李娟,罗猛佛教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J]。新世纪论丛,2006,(03)。

[4]郝春禄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书法的影响[J]。Art,2014,(12)。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2

关键词:儒家经典 思想品德教育 争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31-01

以下是在之前关于现今有些学校实行背诵古诗词和阅读“四书”“五经”的学习要求,社会文化工作者专家们对此争议的一些观点:

持支持观点一方: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代表性人物,当然要属我国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王财贵博士,他认为,“要振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是有真理在其中的。”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有重要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持反对观点一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晓东认为,王财贵是在颠覆现代观念,提出“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主张让学生硬背经典。而刘晓东认为,阅读或者诵读经典,应该是建立在懂了的基础上。如果不懂就进行背或者诵读,那就是机械记诵。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经典对于中学生发展和思想教育的一个作用,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国民思想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经典形塑了我国一代代读书人的思想、人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了国人立身处世的行动准则。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当代中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而今,儒家经典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文化遗产。

那么,儒家经典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呢?

1 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涵养人文情怀

我国初中生年龄普遍在12-15岁,此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显然,这个时候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思想中的“和”与“孝”可以有效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民情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当代学生所处家庭、教育、社会和生活,相比以前的学生,完全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更是没有遭遇过巨大的挫折。因此,当代初中生无法体会国家衰荣,更是没有较强的荣誉感。但是,当代中学生正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太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至关重要。我国从2009年起,就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诗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能够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感染到这样的情怀,从而转换成真真切切的爱国情感。

2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并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这两句千古名言,直到现在依然不衰,孔子不仅要求每一个弟子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还要温习书中的知识点,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孔子的这种儒家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国外的很多学术家都将孔子的这种教育观点列入教科书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学会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还要注意教给他们新方法,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儒家文化中的很多思想观点都与目前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青少年,有利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是青少年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一旦习惯养成就将很难改变。个别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周围其他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思想中很多都是关于“利他”行为的精神,这导致我国未来的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可能会朝着“利他”主义方向发展,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因此,每一个历史朝代都会出现很多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发扬这种文化。当代学生具有基本的学习吸收能力,正如王财贵博士所说,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就像是海绵似的吸收,是整体的吸收。也许初中生由于时代的不同,无法完全地理解儒家经典,一时消化不了没有关系,可以用一辈子去消化。因此,儒家经典实际上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他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5 结语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3

关键词:仁爱;诚信;道德建设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儒家思想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体现了我们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且经历了长期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成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其中华民族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内涵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范畴,在《论语》中提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9次(其中一处“仁”作“人”讲,另有三处系重复)。“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其基本内涵表现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无求生害仁、为政以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孔子看来,实施仁的推及要建立在两个原则和前提之上,一是人道的原则,即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格,二是理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在人类共同的是非、善恶、美丑这样的基础之上。上述儒家仁爱观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历代统治者所提倡,成为国学中具有超时代性的进步观。

二、以“仁者爱人”思想熏陶大学生典型培育

儒家仁爱思想是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道德手段。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所倡导的敬德保民、厚德仁民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权”意识。尽管“保民”的动机是维护封建专制,“仁民”的措施也往往落空,但“人”的生命价值却由此获得承认和尊重,并受到“礼”、“法”的保护。这不仅完全可以作为现代人权的逻辑起点,而且他较之于西方所谓天赋人权更现实、更直接、更朴素、更加通俗和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从这样的逻辑前提出发,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人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它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作为个体,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所需要的生存、自由、平等、安全、人格、尊严等权利,别人也都是需要的。如果人们在自己的行为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以维护、捍卫自己权利的态度来维护、捍卫他人的权利。那么,苦难的世界就会成为真正美好的人间。

仁爱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德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尚德、重德、注重德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使得人们在实践中具有“仁”的自觉性,进而将理性自觉与主观能动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由“仁”到“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学习不仅指理论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包括个人道德的修养,特别是当今大学生要在学习时不能光啃书本上的知识,要勤于思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心灵的伦理道德,然后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强调了学贵能用,这告诫当今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要努力完善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便具有现实性。这一系列思想是我们进行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深厚文化土壤,只有汲取仁学思想中的精髓,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典型培养,进而以优秀模范典型示范带动普通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三、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内涵

诚信是儒学中又一重要观念。儒家把诚信视为修身的基础,言行的出发点,事业成功的保证,并提升为道德核心。故称人不可不忠信,背弃诚信,则被人鄙视、谴责,遵守诚信与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与事的尺度。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信”是五常之一,是君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具有最高的道德境界。古人早已看到了诚信对于个人、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民无信不立”,“思诚者,人之道也。”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身;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国。在社会交际中,孔子认为与人相处要表里一致,反对与人交往中的“巧言、令色、足恭”和“匿怨而友其人”,并以此为耻。孔子还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以诚信为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用于当今的生活中,同样可建构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这同样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科学而积极的交往方式,心胸开阔,以诚待人。交友方面,君子“尊贤而客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认为既要尊敬贤人,同时也容得下一般的人,称赞有才德之人,同情没有能力的人,要求人不要自傲,要和人相容相处,这和今天提倡的平易近人、宽容谅解是一致的。这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以诚为信,以诚待人。

四、以诚信思想熏陶大学生典型培育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校园早已不能独善其身。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标准丧失,是非不明,荣辱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分,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时可见。诚信是无价的。儒家历来以“诚”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儒家诚信思想在引领大学生先进典型上至少给我了我们以下三方面的提示:第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叮咛,应该成为当今第一号的警世名言。“信”首先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守信用,表里如一,所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和相互的信任与尊重。信要求人的行为保持一贯性,不能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信用制度、信用体制正在建立,因而大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以道德信用自律。第二、诚信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讲信修睦,修己及人”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信守“诚实守信”传统职业美德。更有后世的儒家思想家把“诚”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将其描绘成一种至静至灵的神秘的人生境界。诚信观在培养中华民族朴实宽厚、信守如一的性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诚信居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核心地位,儒家历来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诚信”之德,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国家立国之本。儒家认为诚是德行的基础,至诚则众德自备,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上,符合诚的要求。构建大学校园良好的诚信关系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大学校园后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倡议,综观其内容,充分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尤其吸收、借鉴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完善结合,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做出榜样。综合上述,我们对儒学中具有的仁爱、诚信观念进行的重新认识,对发扬其优秀传统,服务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培育当代大学生模范典型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06.1

[2]吴立群.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船山学刊,2008.3

[3]王臣申.论儒家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05.12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4

摘 要: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由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所创。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发展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了解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儒家文化;作用;价值;积极;消极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至今, 儒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儒家文化的发展阶段可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开创期。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在这里,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官,孔子的解答是,“做事时懂得廉耻,出使各国能完成国君交付的使命即可”。这是孔子对“士”的标准,也是原始儒学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先秦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儒学提倡的道德修养说在“士”这个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始儒学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为一统天下、礼义王道为上。仁与礼的统一是孔子为那个时代所提供的社会、伦理模式。①由于和当时四方割据的时局大相径庭未受重视,故而儒家文化最开始只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

(二) 两汉时期

从汉初对“六经”的教授和研究,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不仅吸纳并发扬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还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白虎通德论》的出现标志着儒家文化从一个“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转变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律条和道德规范”。正式确立了儒家文化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但与此同时,儒家文化中自我修养的意义和作用则在其社会作用和功能的不断发展中被大大减弱了。

(三) 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的儒家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兴起,宋明时期的儒家文化性理学家在阐述原始儒学基本原则的同时还从形上学理论方面发展了儒家文化。这一时期的性理学在构筑起一套“天理”、“良知”的形而上思想体系后,使儒家文化在形上学理论方面与佛教、道教势成三足。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明时期,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人修养方面的功能。宋明时期以后,儒家文化在政治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社会功能一致化,使得原本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规范变成强制人行为的严苛律条。

(四)近现代时期

近现代时期儒家文化发展的标准是康有为的近现代新儒学的确立。在中国封建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以性理学为代表的宋明时期儒家文化走向了衰落。在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大批思想先进的国人奋起反击。此时的儒家文化便在康有为等人的现代转化的探索中开始了。但是康有为把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层面的儒家文化继续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却并没有促进儒学文化的发展。反而是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钱穆、冯友兰、贺麟等认为代表的儒学新家坚持在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儒家文化、发展儒家文化的做法实现了儒家文化的突破和传承。新确立的儒家文化体系,在对儒家思想进行现代阐释的基础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使其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民族主体意识的确立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作用

(一)积极作用

1、 提升自身修养

儒家文化中随处可见的对自身修养的要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提倡人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人合理的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争取个人的合法权益,还提倡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为中国古代人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和标准。儒家文化重孝道,在儒家经典著作中众多关于“孝”的论述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文化中道德伦理的学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中,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学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质品质的形成,对提高个人的德行修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维护政治稳定

儒家文化中倡导的处事之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强调“和为贵”,倡导和谐生活,倡导天人合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维护了古代社会的稳定,儒家文化的“仁政思想”闪烁着民主的光芒,促进了历史上多个封建制国家的兴盛,为中华名族的发展和振兴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3、 促进教育发展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学思想,儒学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兴办私学,以一己之力不断推动着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的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中还有提倡学习终身性的内容,主张“学不可以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政》)就是儒家文化中提倡终生学习思想的最好例证。这种思想的存在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1、 阻碍商业发展

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严重的重农轻商的思想。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当儒学文化兴盛,商业的发展便遭到巨大的阻碍,这就是儒学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2、 束缚个人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三纲五常”强,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被统治阶级利用后更是严重的压抑人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国民的愚忠愚孝。家长专制、家族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数不胜数的人身压迫、精神虐杀不仅制约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也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带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事业,但也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个人思想的觉醒产生了阻碍。因此,应当在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基础上,拒绝走因“独尊儒术”而导致衰败的历史覆辙,在建社会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学的倡导国人自身修养的提升和和谐社会的建成,让儒家文化为祖国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注释:

①李玮著.先秦儒家荣辱观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参考文献:

[1]党延敏 著.对儒学思想当代价值的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

[2]刘喜珍 著.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和合”价值目标及其现代转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02.

[3]李玮 著.先秦儒家荣辱观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5

关键词:《文心雕龙》 刘勰 儒家思想 评价

《文心雕龙》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魏晋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儒学思想对刘勰的一生都有着深厚的影响,他的儒学思想重要反映在他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全书贯穿着儒家思想。纵观全书五十篇,都体现了儒学的内容。

一、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文心雕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二十二史札记·南朝经学》:齐高帝少为诸生,即位后,王俭为辅,又长于经礼,是以儒学大振。从齐建国到永明四年刘勰二十岁的六七年,正是刘勰笃志好学之际,当时的儒学大振和文学渐兴,对他儒家思想的形成和从事文学研究都有深刻的影响。由以上得知,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儒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

刘勰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全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序志》篇中,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后世文章讹滥,就是因为离开了儒家经典的本源所造成的,因此要根据儒家圣人的教导来写论文。这无可辩驳地说明,《文心雕龙》这部书的确是以征圣,宗经的思想为依据,也说明刘勰崇拜的是儒家圣人。

《文心雕龙·风骨篇》从创作过程强调了“风骨”作为文章内在生命力的特点和重要性。“风骨”所强调的“刚健”、“遒劲”、“有力”正是儒学对真正人格的要求,它和中国古代文人崇尚高洁的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 “风骨”是古代的一种诗学精神,它的文化根源是儒家对于刚健中正人格的强调。儒家思想的中心即是“人”,在儒家看来,刚健中正才是真正的人格,是文人精神品质非常可贵的一面。《征圣》篇中,“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主张写文章要以“圣人”为师。这个“圣人”,即周公、孔子。所以,他说:“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刘勰认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以“圣人”们为学习榜样,以“明道”为己任,以教化为目的,充分发挥文学的政治作用。

三、刘勰对儒家思想中文学理论的继承

刘勰继承了儒家的文论观,突出文学的教化功能,提出文学对人的性情有陶冶功能。在《明诗》篇中,刘勰阐释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诗歌可以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无邪就是没有邪念,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意谓诗三百中没有不正当的思想感情。儒家思想认为诗歌具有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这和刘勰的思想也是相通的。刘勰赞赏子夏监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肯定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另一方面他更突出的主张诗歌要政序相参,发挥顺美匡恶的作用。刘勰继承前人“诗言志,歌咏言”之说,认为诗歌是感物言志的,亦即表现在外物的触发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

《文心雕龙》继承了儒家以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观点,文学内容与形式,《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心雕龙》作为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它主张文质并重,以质为主,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情采》篇中:《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四、对《文心雕龙》中儒家思想的评价

《文心雕龙》标榜儒家经典为样板,举出儒家思想的旗帜,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这部作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首先我们认为,对于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的儒家学说来讲,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孔子的学说,部分方面是落后的,但是又含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对教育的重视,强调文学的现实功效等,这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的学说补充进新的内容。

我国封建社会的作家思想家都难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支配,刘勰也不例外,对于刘勰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勰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好学,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是深远的,刘勰面对当时战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深为统治阶级担忧,他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现实,为本阶级寻找出路,所以他希望用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施行仁政。

总之,刘勰的《文心雕龙》许多思想都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许多观点,并把儒家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但是刘勰征圣、宗经,并非泥古不化,言必经典。刘勰批评纬书其伪有四,无益经典,但由于它事丰奇伟,有助文章,并没有否定它,而是推崇它,成了他论文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勰的征圣、宗经以及崇拜儒家经典,其目的是为文章服务,而不是盲目地服从儒家经典。

参考文献:

[1]穆克宏.略论《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N].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78.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詹瑛.《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N].广州:暨南学报,1989.

[4]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陆侃如,牟世金.刘勰和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张文初.刘勰的文学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唐)姚思廉.梁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3.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6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统 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高校教育特别注重推行“德育”教育,“德育” 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国古代开始即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对于做人做事所应依据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人们自律、自尊、自爱,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为人处事。中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才子,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文明的发展,从商周时期到几千后社会变革的今天,儒家思想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及改革开放多元化思潮的涌入,让当今中国高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困惑,一些高校学生缺乏传统道德思想,道德观念出现较大偏差,道德意识水平较低,亟须加强“德育”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因此,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要解决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问题,促进“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融合,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先后有诸多的哲学家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各种学术观点互相争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到西汉中期开始推崇儒学,在此后的二千多年间,中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统治阶级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国教育是以儒学为起源地的,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也是儒学文化的体现之一。新中国建立后,逐步推行教育现代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变革,各种教育的目标都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与西方结轨。

中国的教育模式依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而开展,每次教育改革都远离了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形式乃至教育精神,甚至是对儒学精神的背弃。在中国高校德育教育中,以西方思想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也与传统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冲突。

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缺失,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盲目的西化只会让中国当代大学生迷失自我,淹没在物质的纸醉金迷中,迷失本性。传统儒学思想真的是现代教育的绊脚石吗?真是会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桎梏吗?我们对此展开了研究。

2在中国高校德育教育中推行儒家思想的意义

面对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我们认为传统儒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中国高校德育教育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能够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能够礼乐结合,注重素质教育,加强个人修养。

2.1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张扬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包容万物的博怀。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甚至是国家的道义责任,当代大学生要悟原理,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小节关乎大节、大德,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品质。每一名大学生都要把修身、正己、立德作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做思想道德建设的表率。将传统儒家优秀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 将传统儒家优秀文化融入中国高校德育教育中,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传统儒家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2.2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到信仰和灵魂的归依

儒家思想有着明确的信仰和道德规范。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精髓已流传到了海外,成为众多国家学习的教材,西方诸多国家都在学习儒学思想,并在诸多群体中弘扬儒学经典文化。对大学生而言,若不念纲纪、不守规矩,就会失去约束、乱了秩序。大学生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信心、明确方向的过程,力求收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儒家思想为人们的精神困惑找到了根源,解决了人们内心的迷茫,让大学生远离纸醉金迷的物质诱惑,走进儒家经典里,修身立世,自我修炼,端正价值取向,重塑信仰,找到灵魂的归依。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没有信仰的青年是没有灵魂归依的。寻根溯源,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到信仰和灵魂的归依。

2.3增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当我们背弃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时,日、韩等国家却在推崇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被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这些国家的民族精神相融合,得到了继承。因此中国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国儒家思想的丰富资源,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融合

3.1儒家思想强调集体主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大学》中提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当代修身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又赋予“修身”以新的内涵,讲的理想、品格、世界观、人生观的锤炼问题。每一名大学生都要清醒认识到,只有加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能铸就金刚不坏之身,使优良作风根基牢靠,使自己严得自觉、实得坦然。秉持“归咎于身、克己自责”的解剖精神,经常过滤思想、检点言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有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要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集体主义的代表思想。大文豪屈原、将军岳飞等都是鲜明的例子。受儒家思想熏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时代英雄,他们有着关心天下众生的胸怀和气魄,有随时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在儒学思想的教化下,集体主义思想熠熠生辉,照亮了中国文明发展之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多元化思潮的涌入,让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偏差。在此背景下,倡导儒学思想,在大学生“德育”教学中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并通过大学生的影响力,在社会范围内传播集体主义精神,倡导爱国主义教育。

3.2儒家思想重视厚德载物,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重视仁爱,提倡人和,倡导“礼尚往来”,孔子所说的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中提到了“礼”,即倡导重视礼节,“来而不往非礼也”,注重人际关系的维系,在礼节上倡导“礼尚往来”,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的涵养,提倡人本主义精神。这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促进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多年前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即是由于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导致的人伦悲剧。因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德育”重要的环节之一。

3.3儒家思想强调身体力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完备的一套体系,其在教育、修养及实践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思想教化人们勤学上进,塑造个体优秀品格,注重实践的应用。孔子在理论学习后,也曾周游列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升华,而明代的学者王阳明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理论。儒学思想的观点认为人要讲求身体力行,要知行合一,是谨记于心的成功法宝,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身体力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个人境界。

3.4儒家思想追求精神境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传统传统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完美,儒家思想文化当中的为人处事的落脚点皆是落实于精神层面,要将自身的行为落到精神层面上,追求儒家思想的精神至高境界,儒家思想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以道德追求为重。讲求个人道德的修养,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挫折要修身养性,大度宽容;在做事方面,讲求知行合一,努力进取;在面对民族与国家危亡时,要求舍小家为大家,如谭嗣同等革命前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高风亮节的气度,为国捐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融入儒家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提升道德水平。

3.5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向上,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吃苦耐劳

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向上,倡导吃苦耐劳的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儒家思想提倡积极上进、乐观进取,顽强奋斗。在当前社会变革环境下,很多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其中一些大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较弱,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一定年龄仍不能够自立,还有相当一部分“啃老”族依靠父母生活。这与一些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有关。而一些大学生群体通过自身努力,顽强奋斗,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这是个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易经》中写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儒家思想所积极倡导的精神,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提倡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珍惜当下生活,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有担当、有责任感。大学生只有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艰苦奋斗,才能锻炼和成长,才能够培养安身立命的本领,在经过了逆境的磨练,才能成就更伟大的事业。

4结论

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融合与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灌输,不能只注重理论的宣贯,认为对儒学思想经典著作传授一番,做一下讲解,就完成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这样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不能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很难起到较好的教育结果,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大学生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要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注重把握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传统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关注点密切联系起来,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注重加入一些案例,让教学更加丰富,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将儒学思想的精华融入到大学生做人做事中去,内外于心,外化于形,及时更新大学教育大纲,根据社会发展与变革,及时调整教材和讲授内容,贴近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大学生是中国的栋梁,“少年强者国强”, 大学生是中国的新生代,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后走上社会大舞台,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在当前社会变革、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为大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储备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面对高知群体,高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借助于传统加儒家思想的精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尊,自强不息的性格,将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朴素品格及积极上进的传统精神根植于大学生心中,让大学生“德育”教育与传统儒家思想相融合,确保大学德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杜.“仁学”体系概述[J].中国哲学史,2011(2):27-36.

[2] 景海峰.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5-11.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7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古代的礼仪之道,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以“仁”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时期;在先秦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而大行于世。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被后人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主要内容是“士”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与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第二阶段是以《天人三策》、《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儒学,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被政治制度化而后成为了人们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主要是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儒学;第四个阶段从康有为开始,是与西方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主要对当代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民族主体意识发挥作用。从四个发展阶段中可以看出,无论儒学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实际上承担了教化民众、维护统治的社会功能,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十分相似。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统治阶级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开展的社会教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及行为模式等多个层面;主要任务是在统治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导思想意识(或称“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二、儒家思想的特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教化民众的正统思想,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五点:第一,以人为本,儒家思想重视人性,强调人的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能力,包括“自我修养”、“自省”、“慎独”、“自我完善”,还提出了“做人”的要求和方法,使人们从中得到乐趣。第二,注重德育,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孔子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为确立儒家道德教育的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尊师重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尊重教师的实质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视。第四,崇学重教,孟子认为,教育使人懂得人伦规范,是控制人们思想观念、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第五,因材施教与言传身教,孔子主张根据人的不同资质加以教育,主张教师以身作则。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重视教育客体,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性即政治性,同样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

三、比较儒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教育方法,社会教化和修养两个方面的主要方法有:教化方法,主要有教育灌输、化民成俗、身教示范、礼乐结合、环境陶冶、践履笃行等几个方面;自我修身方法,主要有学思结合、自省、克己、慎独、积善成德等几种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从教育方法的比较结果中可以看出,教育灌输与理论灌输法相一致、践履笃行与实践锻炼法相一致、自我修身方法与自我教育法相一致、身教示范与榜样示范法相一致;比较鉴别法和心理咨询法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方法,儒家思想中化民成俗、礼乐结合、环境陶冶等方法可以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示。

四、儒家思想育人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和手段,为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治国之道,“四书五经”中大多论述了儒家的治国之道。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是王道政治,宣扬“君权神授”的观点,真实目的在于解决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同时,儒家主张“为国以礼”、“为仁以德”,《论语》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为,以强硬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国家,使子民顺应服从;以残酷的刑罚来约束,使子民安分守己,只不过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法违规的现象,只是表面的平和安定;如果以礼仁之德来感化人民、以礼义之法来引导人民,那么民众就会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并长期保持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服从政治权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儒家思想在教化民众方面的作用

儒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设计者,其核心就是通过向民众灌输政治理念,形成民众的政治情感、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儒家思想认为,人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观念,个人应该服从国家、忠于君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规约人们的道德,使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责任,从而“克己复礼以成仁”。儒家思想强调向内扩充人性中本有的“善端”,倡导反求诸己的修养路径,使人们坚信有成圣贤、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可能。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了民众良好的道德品质,既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又达到了引导民间才智忠君报国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当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以共产主义为方向,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因此,当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激励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个体和社会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即实现个体;进而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社会生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即实现社会功能。

(四)思想政治教育从儒家思想中得到的启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善”,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数时候以善恶来评价人的行为,善恶观念是深植于人们意识中的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观念的发展中,给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诸多的启示。《论语•季氏》中提出,做人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好的、善良的,要努力思考自己的不足,争取达到同样好的程度;见到不好的、恶的,要像碰到热水一样,尽力避开”;要“省”在高处,学典明理,坚定信仰,守住良心,不为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运用儒学的语境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其中的大多数内容已在儒家思想中存在并早有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文化有着功能上的价值契合点,正确的理解运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达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方法创新

(一)儒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中的积淀和精华,博大精深,对于建构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与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以德润身、内圣外王”的身心和谐思想、“仁者爱人、以礼待人”的人际和谐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及“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生态和谐思想。当然,任何思想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儒家思想在维护和推崇“大一统”社会政治理想的同时,必然会抹杀了人的个性,压制了人的创造性;因过于强调人伦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而存在浓厚的“官本位”倾向且缺少民主意识,更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一种功利化的倾向;另外,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过于保守的作风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鉴和吸收儒家思想中的精华、认清和摒弃其中的糟粕,并树立开放的治学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前进。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也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一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推移已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在建国之初就向全党提出,应系统总结从孔子到孙中山期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任务,采用“古为今用”等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阶级性和封建性,不能全盘照搬其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是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儒家思想启示下的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显的阶级性,也与政治和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封建制度下产生的儒家思想反映出当时政治社会和教育文化的需求,并随着几千年的发展深植于大众的思维之中。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儒家思想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割断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思想的文化关联,却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符合人性的观念和方法,并将其科学地运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

1.化民成俗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如果民众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学到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会在思想上生成道德规范、在行为上养成风俗习惯,并自觉自然地认同法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礼乐结合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能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使人们实现自我完善。“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礼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使人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人伦和谐,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环境陶冶

环境是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是人的生活中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现实重要性,《三字经》中就有“昔孟母,择邻处”的语句,指出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促进作用和约束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优化大众传播媒介,注重环境陶冶的作用,才能科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事业,从多途径、多角度、多方面研究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儒家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相关性,能够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诸多的启示,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承前启后的发展。

儒家思想的作用篇8

【关键词】传统法律儒家化;礼治;法治;礼法合一

儒家思想作为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它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两汉时期,儒家的独尊地位得到确立,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逐渐渗透进立法和司法领域,持续地影响着后世的法律制度。直至“一准乎礼”的唐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成熟和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

一、儒家思想中的法律观念

(一)“礼治”思想中蕴含的法律观

“礼”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期,是有关道德、法律和政治等关系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价值规范体系。作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调整着社会的绝大多数领域,后来的儒家学者都将“礼”推崇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乱不断导致“礼崩乐坏”,原有的秩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借鉴西周的礼制的内容,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孟子同时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是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结合的重要人物,他主张将“礼”与“法”结合起来,实行先礼后法。

“礼”的思想中蕴含的伦理观念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儒家学者将伦理观念融合到法律中来,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封建伦理秩序,并将违反伦理观念的行为直接规定为违法行为,“出礼则入刑”。孔子倡导通过法律的手段保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秩序的强制力,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伦理精神后来经过董仲舒的发展与改造,成为古代立法的指导原则之一“三纲五常”的重要基础。

儒家学者继承了周礼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不孝的行为直接会被法律所处罚,但是只做到“孝亲”是不够的,在古代“家国一体”思想观念下,忠以孝为基础,儒家学者通过倡导“孝亲”进而“忠君”来使民众遵守法律、忠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意志,进而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等级制度,儒家所希望的社会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严格区分贵贱的社会,体现在法律中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不平等,通过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来实质上达到维护宗法制度的统治的作用。

(二)“德治”思想中蕴含的法律观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实行仁政,将德治作为首要的维护统治的手段,认为通过道德教化可以实现“无讼”的目的,并可以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反对“不教而杀”,贤明的君主就应该实行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们从内心里消灭犯罪的邪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虽然儒家重视德治的作用,但并不否认法律是道德教化的辅助手段,孔子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通过外在的强制力发挥作用的,而内在的感召力则是道德发挥教化作用的重要力量,因此儒家学者们更偏向于选择德治,先德后刑、慎用刑罚。正如荀子提出以礼义教化且以刑罚禁止、“治之经,礼与刑”,由此可见儒家学者们主张道德教化和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二、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一)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两汉时期“独尊儒术”

先秦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秩序,法家思想占据了主流地位,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所忽视。秦朝的法律十分推崇重刑的思想,刑罚极端严酷,最终导致了暴秦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吸取秦的教训,期盼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百姓休养生息,推行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经过七十余年,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却无力解决后力强大的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此时,西汉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儒家学者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了新的发展和改造,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新的学说,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作为封建统治的根本准则,突出三纲五常的地位以及“德主刑辅”的重要作用,使臣民自觉服从于君主的统治。董仲舒所倡导的这种新儒学,符合统治者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的需要,很快在意识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法家思想逐渐衰落,儒家思想全面复兴,德主刑辅、礼律融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由此开端。

两汉时期法律的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春秋决狱”,它又被称为“经义决狱”,是汉武帝时期的一种司法制度,即司法者在从事审判活动时,不根据已经颁布施行的法律条文去裁判,而是以儒家经义《春秋》以及其他儒家经典作为定罪处罚的依据。“春秋决狱”使儒家思想贯彻到具体的立法和司法领域,“礼”和“法”结合在一起,伦理精神和道德准则作为裁判的依据上升到法律中。“亲亲尊尊”是“春秋决狱”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司法者根据这一原则来裁判案件、评判是非,晚辈尊敬长辈,以孝为核心的夫子之道在法律上的重要体现就是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三代直系血亲或者夫妻之间如果相互隐瞒犯罪行为,视为其遵守了“亲亲”原则,一般不追究隐瞒犯罪行为的亲属的法律责任。另外,地位低的人必须尊重地位高的人,尤其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意志。“君为臣纲”是君臣之道中首要遵循的原则,对臣民侵犯君主尊严和统治方面的犯罪严加制裁。由此可见,“独尊儒术”是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开端,儒家经义的精神逐渐渗透到传统法律之中,儒法两家开始走向融合。

(二)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儒家经典逐步获得与法律同等的地位,礼律并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儒家学者通过积极参与立法,使“礼”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法律中,坚持德礼为主、刑罚为辅,不断推进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八议”制度和“官当”制度的入律。“八议”制度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八类人犯罪,可以依法减刑或者免刑,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维护贵族和官僚的利益,虽然这明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被儒家“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的原则赋予了合法效力。《北魏律》中明确规定了官当制度,允许以官抵罪,目的也让封建官僚贵族享有法律上的特权。这两项制度均体现出儒家思想中重等级、尊卑的观念逐步深入到法律条文中,对封建特权制度起到了强化作用。

2.“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的确立。“服制“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晋律将“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确定下来,即在亲属之间犯罪的情形下根据服制的不同来确定刑罚的轻重,的核心是利用刑律的手段来达到维护封建礼教秩序的目的。“准五服以治罪”原则在晋律中的确立,标志着代表伦理观念的丧服制度在刑罚上得到体现,儒家礼治思想与法律进一步融合。

3.“重罪十条”的确立。《北齐律》将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统治秩序的犯罪规定为“重罪十条”,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侵犯君主人身安全及利益、危害统治秩序的犯罪以及违反封建伦理纲常的犯罪。这十类罪名之所以作为法律严惩的对象,且不得适用“八议”制度的相关规定,正是因为其对儒家所极力维护的封建统治秩序、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违反。

(三)法律儒家化的成熟――隋唐时期

唐朝的法律日渐成熟,代表着中华法系的最高水平,它对两汉以来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总结,引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制度与原则,并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礼”与“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法律儒家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依礼治刑,礼法合一”,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德主刑辅、礼法合一的立法指导思想。唐代统治者们吸收秦朝和隋朝的历史教训,注重通过道德教化来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将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作为首要的准则,法律的作用就是惩治违反“三纲五常“的行为进而维护封建统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法律的内容被确定为礼,儒家的纲常伦理直接成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2. 宽仁慎罚、立法宽简的刑罚制度。在刑罚制度方面,唐朝提出简化法律、明法慎刑、以宽仁治天下的思想,建立了完善且不繁琐的刑罚体系,减少关于死刑的条款,严格控制适用死刑的数量,明确规定了疑罪从轻;刑法中体现儒家思想仁爱的精神,对老幼、残疾人、精神病人等从轻或减轻处罚。

3. 亲疏有别、贵贱有序的身份法体系。唐朝更加注重亲疏、贵贱之间的等级差别,将社会划分为贵族、上族门阀、官僚、平民和贱民五个阶层,每个阶层的人犯罪后所受的处罚都有所不同;另外还规定了“八议”、“请”、“减”、“赎”、“当”等制度,贵族阶层和官吏在犯罪时,可以通过上述制度来减免自己应受的刑罚,这就赋予了他们很大的特权,这都是儒家礼治原则直接入律的体现。

唐律运用高超的立法技术,将儒家思想中“礼”的内容完全地融入到法律之中,礼与法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法律体系都体现着“礼”的色彩。儒家的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法律也成为统治者运用纲常伦理巩固统治、安定民心的最好工具。法律儒家化的影响波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这些国家的立法提供了借鉴,至此,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过程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 马作武.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上一篇:绘画教学过程范文 下一篇: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