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2 11:12:42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1

一、法律案例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1.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

近年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连年上升,。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专门的法律课程,而是将法律教育穿插在了思政教育或是军事教育中,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上课积极性较弱,上课不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师由于受到课时限制等原因,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体系讲解上,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法律实践和应用能力,也没有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育。但是法律案例的引入改善了这一状况,大学生能够主动地置身于案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模拟相关案例,提升和培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2.能够加深对复杂法律知识的理解

法律知识内容繁多,难度也较大。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些条款。例如,在讲授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老师通过给学生列举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感悟何为“犯罪未遂”,何为“犯罪终止”,再让学生总结它们的相关特征。通过案例的引用让学生深化对于理性的认识,能够让他们自主地接受和理解复杂的法律知识。

3.让法律学习变的妙趣横生

法律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课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讲述的也是一些大道理和一些定义。所以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高,学生认为这些东西不需要学习,只要看看书就会了。所以上课认真听讲,甚至逃课。针对这一情况,老师要改变教学的方法,把法律基础知识学习与生活案例联系在一起,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拿到课堂上来,然后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来给学生讲课。

4.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大都呈现一种“书呆子”的状态。事实上,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法律知识,也明白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很多人虽然心里明白,但做的时候却不能想到这些。可以说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是很差的,是需要培育和提升的。例如,很多学生在平时购物时都会遇到一些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但更多的人选择默默忍受,很少有大学生想到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讲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告诉学生纵容只会更加助长不良商家的气焰,自己的利益受到危害时一定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讨论案例,把理论知识同现实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了相关能力。

二、法律案例在大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用措施

1.注重案例的方向性

法律?W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都能遵守法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案例不能胡乱的选择,要具有方向性。主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那些揭示社会黑暗的案例要少用,避免学生走入歧途。除此之外,案例要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权威,让他们做懂法守法尊重法的好群众。

2.重视案例的真实性

案例不能凭空捏造,不能脱离现实,必须要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虚假的案例不仅会脱离教育的本意,还可能会让学生更加地不重视法律,认为法律也是儿戏。所以,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本着真实性的原则,要尽可能地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等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这样的案例会更加地真实可靠,学生才能信服,才能乐于接受案例,学习法律。

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违法犯罪的案例时有发生,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才更具教育意义。例如,在讲授“平等权”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这几年由于贪污犯罪而受到严惩的省部级以上的高官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就算是国家主席,也没有任何特权去犯罪。认识到法律是平等的。这样典型的案例能够直观地呈现出相关法律内容,能够让学生立刻理解和记住法律条文。

4.利用案例导入新课,抓住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大学法律的教学也是如此。同时课堂中加入这些教学案例还可以更大程度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等技术将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加入到课堂之中,通过多媒体特有的音频和图画效果可以很好地将案例展现出来,让学生对于案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学习。

5.利用案例说明和巩固法律知识,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单纯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很多学生也会以此来消磨时间。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法律知识,那是非常枯燥无聊的,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对法律的学习也会产生腻烦。因此,老师可以在让学生观看法律案例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这些案例,去分析这些案例。利用案例来说明和巩固学生的法律知识,不仅让法律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还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得到放松,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2

[关键词]民事法益;民事权利;法益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156-05

宗志翔(1964-),男,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学。(江西南昌 330022)

法乃利益之器,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保护种种正当的利益。法益概念原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刑法学家宾丁、李斯特在讨论犯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刑法学上的用词,指的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这种利益的本质是生活利益。由于生活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上升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即法益。目前民法学、行政法学界在本学科领域内对法益范畴虽有所探讨,但未像刑法学界那样将法益作为学科基本范畴进行系统研究。

对于民法而言,利益既是民法制度建立的基石和载体,更是民法制度的终极价值追求。

在民法制度设计上,立法者主要通过设定民事权利来保护民事法益。自近代民法生成以来,各国的民法都试图通过民事权利的形式对民事法益作出全面性的规定,以期能够将所要保障的民事法益尽量囊括其中,为人们实现民事法益以及国家保障民事法益提供明确的法律根据。但是,由于民事法益在实质上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内容并不是主观性的,而要受到特定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自身生存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事法益内容势必发展变化,新的民事法益将会不断生成。在此情形下,期望在民法中通过民事权利的形式将应当受到保障的民事法益尽数列举的愿望,是不现实的,由此而产生了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问题。

一、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意蕴

利益之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法律虽为利益之器,但并非任何利益皆受到法律的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利益或受民法规范,或不受民法规范。受民法所规范的社会生活利益,即所谓民事法益。不受民法所规范的社会生活利益,即所谓自由资源。

目前,我国民法学界对法益问题的探讨,大部分集中在将民事法益作为与民事权利相互对立的范畴,并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将民事法益解读为民事权利之外的合法利益。这不利于人们对民事法益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因为仅将民事法益解读为民事权利之外的合法利益实际上忽视了民事法益的两个不同层次: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事实上,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是民事法益的一个下属概念。民事法益根据是否蕴含在民事权利之中,可以区分为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两个层级。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是系相对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而言的。就词义而言,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即蕴含在民事权利之中的民事法益;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即未蕴含在民事权利之中的民事法益。

从逻辑上讲,民事权利是民事法益的类型化、上升化。因此,正确理解民事权利的意蕴是探讨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民事法益意蕴的基础。

通说认为,民事权利是法律为保障民事主体实现某种利益的意思而允许其行为的界限。其意蕴有三:首先,意志自由。民事权利意味着权利人在一定范围内的意志自由,在这一范围内,他可以做他所希望的事情。因此,民事权利首先是一种自由权。其次,法律保障。民事权利之所以受到法律保障,乃因为它是依法产生的。法律之所以保障权利,乃因为权利所反映的利益符合立法者的要求,因而得到其认可。再次,实现利益。民事权利意味着权利人实现一定利益的可能性。权利人享有自由权并非目的,其目的在于运用这种自由权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民法领域,一切法律关系都归结为利益关系,当事人为自己设定、受让权利,不过是将其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因此,民事权利的落脚点,不可不归结在利益上。这种民

权利中的利益,亦即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

既然民事权利意味着意志自由性、法律保障性和实现利益性。由于民事权利是民事法益的类型化、上升化,因此,作为民事权利生成基础的民事法益当然也具有民事权利的这些意蕴。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具有民事权利的这些意蕴,自不待言;而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则不仅同样具有民事权利的这些意蕴,而且还必然具有不同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特殊意蕴——即立法上没有或者不能作类型化处理、没有上升为民事权利。

尽管民事权利是民事法益的类型化、上升化。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成文民法本身的局限性和民事法益内容的发展性,人类的类型化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民事权利之外尚有大量的其他民事法益超越了逻辑的可能而未上升为权利,对于这些民事法益,我们不能作类型化处理,民法只能以非类型化形式加以确认。因此,这种所谓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即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立法者不能对之作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相同的类型化处理,但民法以非类型化形式加以确认的社会生活利益。

二、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确认形式

从上述分析可知,是否以类型化形式加以确认,是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根本区别。这里所谓类型化形式是指以民事权利的形式,人们已经形成共识。但对于所谓非类型化形式是指以何种形式,人们则认识不一。从法律形式来看,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加以确认的所谓非类型化形式,是指民法中在民事权利之外以概括规定的形式,还是以个别规定的形式加以确认的问题。从合理性上讲,这两种主张均具有片面性,既不利于对民事法益提供有效的保障,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民法是权益保障法的精神实质。因为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仅以概括规定的形式加以确认,会由于缺乏具体性而使人无法操作;如果仅以个别规定的形式加以确认,会由于缺乏民法上的规范依据而受到质疑。因此,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加以确认的所谓非类型化形式,应当是指民法中在民事权利之外以概括规定的形式与个别规定的形式的统一。 国现行民法中虽没有关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专门规定,但我们并不难找到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存在的法条根据。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在法律形式上,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民法在列举各种具体民事权利之外,以概括性的条款对其他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加以宣示,要求给予保障。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条规定的“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条款和《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民事权益”条款。这里所谓民事权益即民事权利与民事法益的合称。该条款可以理解为我国民法关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概括条款。该条款意味着,对于那些民事权利之中未能涵盖但却非常重要的利益,我们同样也必须给予尊重和保障。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其不仅为民事法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推定,提供了实在民法上的规范依据。该条款至少宣示:对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之外的利益,国家仍有尊重和保障的义务。可以认为,这一条款为肯定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存在和扩大民事权益的保护范围,提供了规范依据。二是通过法律的个别规定的方式,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加以确认。这其中又可区分为法律条款个别规定和司法解释个别规定两种形式。前者如《继承法》第28条对胎儿继承法益保护的确认;后者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对死者人格法益保护的承认。实际上,司法解释个别规定已成为我国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加以确认的主要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司法实践往往通过典型判例,确认保护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例如1989年“荷花女案”确认对死者人格法益的保护及2004年“红月案”确认对网络虚拟物法益的保护。

三、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研究意义

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虽非一个创新概念,但却是一个易于被人忽视的问题,深入研究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为新生成的民事法益的合法身份进行实证,为民事法益体系的发展提供契机

民事法益的实证化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社会的发展水平,能够为民事法益的实现,所提供的支撑程度;二是人们借

助于自己的主观认识能力,所能够达到的、对民事法益需求的判断程度。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认识能力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民事法益的内容不会固定不变。我们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时有新的民事法益生成而被吸纳其中。这种新的民事法益生成以及实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法律现象,具有何种法的意义与效果,需要人们去加以判断与评价,也就是给这种现象以法律上的定位,使之获得合法身份。现在,人们将这种现象界定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以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相区别,实际上表明了民事法益本身以民法是否明确地在民事权利当中加以规定为标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两个层次。这就告诉人们,在逻辑上,民法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也是民事法益,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之间仅仅存在形式的不同,在基本的属性、功能上没有根本的区别。这样的话,既可以防止或避免民事法益成为一个封闭、僵化的体系,又可以为新生成的民事法益具有合法的身份进行实证。以此而论,研究和确认民法中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存在,可以在民法未认可的社会生活利益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连接通道,为民事法益体系的发展提供契机。

(二)避免人们对民事法益的狭隘理解,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民法权益保障的制度功能

民事法益,不仅内容庞杂,涉及民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民事主体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民法作为权益保障法,其以确认和保障民事法益为基本使命。尽管所有的民事法益都应当受到民法保障,但无论如何民法不可能将所有民事法益的保障,都提升到民事权利的层次,部分民事法益可能上升为民事权利,而另一部分则只能以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形态存在。于是,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当然应纳人民法保障的范围,其他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寻求民法的保障。这些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尽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受民法保障的程度上相对较弱、条件上相对较严。但是,民法关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规定,可以避免对民事法益的狭隘理解,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民法的任务不仅仅是确认和保障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同样是受到民法确认和保障的法益。其客观上可以使民法对民事权益的制度保障功能更为周全。

四、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生成

无论是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还是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人们要想主张法益并希望得到司法机关的承认与保障的话,必须对其加以证成,以使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属于应当受到保障的法益。民法中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规定,固然为民法未认可的社会生活利益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之间的沟通,建立了通道,同时也为我们创造或主张新的民事法益提供了契机,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作为一种万能条款使用,什么样的利益都可以假借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名义而获得正当性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的各种利益主张或诉求就会假借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之名蜂拥而至,造成人们无法对真正的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进行主张或救济的不良后果。近些年出现的所谓的“亲吻权”、“吊唁权”纠纷的案例,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权利”意识的高涨与普及,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被认为是“权利泛滥”危机的表现。面对这种状况,一项已有的或新生的民法未认可的社会生活利益,是否达到了成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所需要的对人的重要性程度,如何加以判断?有探讨之必要。

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本身的范围不易确定,在不同的国家及社会发展程度会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学界对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范围的认识可谓千差万别,莫衷一是。一般认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范围主要包括:一般人格法益、胎儿人格法益、死者人格法益、占有法益、网络虚拟财产法益、商业秘密法益、合理使用法益以及纯粹经济损失等。然而,根据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才能将某种利益判断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我们至少应当从两个维度上进行思考。一个维度是所谓的主观方面,即在一个国家的某种发展程度下,社会大众是否产生了对这种利益的需求,以及基于这种需求而形成了要求加以承认与保护的愿望。任何利益,必

须是在为人们所意识到的情形之下形成某种主观诉求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具有某种实现的紧迫性,才有可能被作为法益对待。单个人或者是极少数人的利益诉求在一般的情况下很难形成普遍性的法益。对于民事法益而言,不管是否上升为民事权利,必须在享有的主体上达到一定的广泛程度,才能够表明其对人的重要性,才能够具有民事法益的核心要素而被实证化。另一个维度是所谓的客观方面,具体是指人们所主张的利益是否为该国民法所确认。正如李斯特所言:“所有的法益无论是个人利益,或者共同社会的利益,都是生活利益。这些利益的存在不是法秩序的产物,而是社会生活本身。但是,法律的保护把生活利益上升为法益。”民事法益不过是主体利益的法律化,一种社会生活利益只有经由民法确认才能成为一种法律秩序,成为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一种客体。经由民法以非类型化方式加以选择确认和保护的实然状态的社会生活利益,方可被判断为民法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由此观之,广泛的社会诉求和民法以非类型化方式加以确认,是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生成的两条基本判断标准。 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法律保障

所谓法益的学说就是一种法益保障的学说,没有法律保障的法益是“裸体法益”,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前已述及,法律保障性是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基本意蕴。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法律保障性,反映在法律对各种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都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上。充分保障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是我国刑法、行政法、民法等各部门法的共同任务。但是,与刑法、行政法比较,民法对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保障更为主要、更为直接。民法的保障除了确认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界定其内容和范围外,主要是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手段实现的。就此而言,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法律保障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法律保障,并无二致。然而,由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毕竟是民事法益的两个不同层次,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非类型化特质,决定了其法律保障的特殊性。

依据权利本质“法力说”理论,权利为得享有特定利益之法律上实力,即权利包括特定利益之享有及必要时以法律为后盾担保其实现。关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区别,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视之:第一,就“特定利益之享有”而言,两者的根本都是一种利益,但就范围而言,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似乎较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范围更加清晰,内涵外延更加明确,且不至于漫无边界。第二,“必要时以法律为后盾担保其实现”,是就“法律上之力”而言的,就程度而言,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之“法律上之力”,相对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上之“法律上之力”更强一些,更全面一些。第三,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一般来说都兼具民法正面规范(明确内涵、外延)与反面救济之特征;而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民法往往不对其内涵、外延做正面规范,体现了民法的消极承认。第四,民法虽然也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持有反面救济的态度,但是,对于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反面救济,往往明确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而对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反面救济,往往没有明确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体现了民法的薄弱保障。

因此,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虽都受民法保障,但保障程度、保障条件存在差异。民法对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保障程度弱于对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保障,体现为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得到民法保障,必须满足更为严格的条件。例如《德国民法典》第823条规定,对权利的保护适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对权利之外利益的保护,须满足“违反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条件。其第826条规定,对有关利益的保护,须满足“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两个条件。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认为,对于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的保障条件有四个:一是考虑利益的位阶;二是主观要件和行为方式;三是考虑行为自由的保护;四是行为人与受害人的相互关系。

此外,从司法裁判方法角度考量,已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因范围及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明确,因此我们在裁判时可以直接引用法条,运用规则来解决问题;而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法益因其范围比较模糊及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不明确,因此

在适用时常要运用利益衡量原则,用一般条款、民法原则加以保障。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3

一、(略)(一)(略)

(二)就业法律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手段

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业工作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能仅仅体现在一次性就业率上,它不仅取决于大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时能否找到一份工作,更取决于其求职手段和过程是否合法、工作岗位和内容是否是法律所允许的,即其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非法工作,即使工薪再高,也必然会为社会所唾弃,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自然,这样的谋职就业,定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其质量如何就无需费墨评说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旨在使大学生懂法、守法,其求职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均合乎法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业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不仅法律意识强,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能够依法择业、就业,这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顺利、稳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进而可以终身受益。因此,开展就业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手段,是保障高校就业成效的有力措施。

(三)就业法律教育是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措施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然要有科学化、高水平的教学。科学化、高水平的教学不仅包括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也包括切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现代法治社会,科学化的高校教学必然符合了法制化社会的要求,也应该培养出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大学生求职就业时所表现出的法律素质如何,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高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程度。然而,就现实而言,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仍然不够,对其法律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仍显不足。高校教学中还没有设计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占的比例很少,非法律专业只有大学一年级《法律基础》一门必修课程,且与《思想道德修养》并行开设,课时有限。大学生对《就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难免导致就业应聘时出现法律盲点,如缺乏合同意识;对权利侵害现象缺乏明辨力;不知如何维权;违约、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如此,我们不能不说,高校教学科学化不足难辞其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实现。所以,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现状

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毋庸置疑,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各高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其中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然而,总体上,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显不够,没有对高校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从高校管理层面讲,多数高校的管理层尚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之中,更没有把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抓,自然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考评机制和实现体制予以保障。所以在整个高校教育发展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从一般教师层面看,专业课程教师多关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从学生层面看,似乎已经习惯了被学校和老师引导,很多时候处于被动状态,对其就业时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几乎没有认知,处于无意识或弱意识状态,不知道应该怎样获取相关信息、怎样培养自己相应的能力。

(二)尚未建立起一套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自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状况看,一方面,高校尚未把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相关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建设规划,在高校教学中还没有设计出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现有的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少,课时有限。而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有关的课程则几乎是空白,因此,大学生对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缺乏系统的了解,亦难怪很多大学生对《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就业应聘时的违约、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时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在企业出现违法招聘行为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不知道如何维权。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教育应尽早提上高校课程设置的议事日程。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方法欠缺,难以收到实效。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多种方法并用,唯此,才能真正获得实效。目前,不仅高校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需求,而且,已有的很少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活动,也是形式单一、方法缺乏有效性,难以收到实效。笔者曾询问过多家高校的就业指导负责人,他们要么说不曾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要么就是只偶尔开展过相关的讲座,其他活动很少开展。如此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方法的探讨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效果如何。

(四)缺乏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工作,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尚没有引起各高校的关注,显然,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尚未建立,现有的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很少具有法律专业背景,非法律专业的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法律专业除外)在教学实践中则多传授其专业知识,而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难以或无法承担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和指导工作。法律专业的教师则多对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相关课程,而很少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即使有的法律专业教师开设公共校选课,由于课时、人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受益面也很小。可见,一支专门的、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亟需建立起来。

三、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万事成功皆始于认识和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亦如此。一方面,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纳入日常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并对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高校则要提高认识,要把法律的学习视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切身需要之一,应向学生广泛宣传国家制定、颁布的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制度,把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大学毕业生依法就业。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指导、答疑解惑。要明确就业法律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列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并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予以保障。专业课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塑造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的法律精神感染学生。此亦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要加强对就业法律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强化自主学习,主动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

(二)构建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教育,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和依法行事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是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科学化的探索过程,也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和能力逐渐形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结合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现状,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可考虑根据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按照年级设置专门的法律课程。如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不是引导他们如何找工作、签合同,如何维权,而是进行成才教育、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可在已经开设的《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生涯成功与法律》、《劳动法》、《合同法》等基础类课程,让学生知晓遵纪守法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懂得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和需要培养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现实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了解当前学习活动与实现个人未来职业目标的关系,既使其懂得要为后面各个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又激发了其更浓的学习兴趣。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可设置专门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课程。亦可分专业进行相关法律教育,如信息工程专业可普及《保密法》、会计专业可开设《会计法》、《审计法》,师范专业可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1]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普及《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等等,使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内容,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对大四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更多的则是较为具体的法律应用教育和实战训练,为学生求职签约、入职工作做准备,如涉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等等。基础性、专业性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的结合构成了多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三)多种方法并用,确保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取得实效。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既是专业性理论教育,更是实用性的实践教育,需要发挥合力,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取得教育的高质量、好效果。除了开设课程进行授课之外,还可以通过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增强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需注意的是,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要特别突出实践训练,可通过职业人角色扮演、招聘模拟、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交流等方式,让大学生去切身感受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从中接受教育,获得启示。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另外,还可探索建立高校法律教育与法治机关的合作机制,发挥法治机关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时聘请司法机关的专职办案人员来学校讲课,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到监狱参观、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让学生切实感受生动且深刻的法律教育。相信多种方法的合力作用定能够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产生实效。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法律意识;养成教育

一、当代大学教育中法制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为当下大学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高校德育教育创设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思路。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以大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内容中多以职业教育为主,以健康心理养成和能力培养为辅,用多种教育手段加以强化。但是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研讨,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就要求大学生在强化职业意识的同时,强化法律精神,增加法制意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大学生在学习状态最佳时期和人格养成的最重要时期,让法律意识深入内心,形成影响其人生轨迹的重要理念和精神。这对学生身心发展会形成重要意义,对强化依法治国理念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大学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开展明显滞后,大学生因为不懂法、不知法而产生的违法恶性事件屡见不鲜。这其中犯罪的不乏高材生,更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他们在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缺乏法律意识,有的残忍伤害野生动物,有的向同学投毒,更有的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父母。这种学生从一定层面上暴露了我国教育过度强化应试,追求学习成绩的片面性,更加暴露了高校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缺失,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问题

教育主体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大学教育中整体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课程,仅有一门与法制教育有关的课程是《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侧重的是对中国现行法律的了解,但是对如何强化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却探讨不够深入,也没有将其作为主体内容来加以讲解,自然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大学教育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人格养成,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是良好人格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大学教育中整体施教主体对法律意识养成的忽视是不正常的,这需要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加以探索。法制教育结构不足,内容单一,缺乏时效性。在现行大学教育的课程中,除法律专业学生会系统学习到法律知识外,其他专业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仅是个皮毛。讲解中更多的偏重于对现行法律的认识,这是知识层面的认知,教学形式上也仅仅停留于课堂。事实上,法制意识养成教育应该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实践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真切的了解到法律这把利刃的作用,必须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体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真正要义,最终促成其法律意识的逐步养成。

三、大学创新法制教育的探索

(一)改善法制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主体性

改善当先单一的法制教学模式,将法制教育按照学生年龄阶段、年级层次,逐步深入到大学生的各个阶段教育中。同时结合学生在各个阶段行为意识的养成,让法制意识成为自身行为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教育,让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如将校风校级学习与宪法常识相结合,将消防演练与消防法规相结合,将疾病防控、安全教育与物权法、人权法相结合,将军训和兵役法相结合等等,让法制教育深入到大学生各阶段学习的整体层面,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法律意识的形成对一个健康人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标准,行为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体会,深入思考,从课堂单纯由老师说教改为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教育理念,贯穿活动训练,真实案件再现等教学模式,让学生重视理论知识,又对新型的法制教育不产生逆反,调动其在课下的积极准备,课上的积极参与与配合,让学生能在潜意识中强化法律意识,并不断进行自我构建。

(二)拓宽法制教育内容,强化实践性

一是现场体验。在有条件的大学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参观法律机构或参与法院庭审,参观监狱或戒毒所。学生在参观或参与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违法行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提高认识。二是专题讲座。邀请法学专家到校为大学生开展法律专题知识讲座,将与学生学习和未来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一个健康人格的形成一定要注重两个素质的提升,一个是个人道德修养,一个是法律意识,将提升个人法律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三是法律援助。由法学系学生组成法律援助社团,让学生在教中得到锻炼、提升,让被援助的学生在学中得到陶冶和收获。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是目前学生学习探索的新途径,互助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让法律为学生插上一双翅膀。四是组织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以法律为主题的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宣传,用小品、手抄报、戏剧等多种形式将学生感兴趣的法律专题凸显出来,宣传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意义。

(三)增加法制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新型多媒体优势

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的重要作用,利用多媒体广泛的宣传法制教育,建立网络推广宣传机制,用QQ、微信等多媒体,让学生跟亲近的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边,让他们更自然的接受法律,知法、懂法。高校可以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公众号,定期推出法律知识和社会法律问题热点分析,潜移默化的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法制教育进校园,让法制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让法制教育走进校园的方方面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利用画廊、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将法律知识随时随处的展现在上面。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专题法律常识加以理解,总结,进而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让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促使大学生整体人格修养的提升,促使大学教育培养出更加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5

最近,我通过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对学习《公务员法》有如下的认识。

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将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公务员法内容有了重大改进,其规定: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或者命令。但同时也规定,当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时,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务员拒绝服从错误命令和决定的权利,公务员法既为公务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准绳,也切实保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公务员进行自我保护提供了一把利剑,较好的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

一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公务员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了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应该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招聘。这是第一次把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写入法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一个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如何,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事关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除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以外,坚持标准,严格条件,把好公务员入口关,是保证未来公务员高素质的关键所在。公务员法的出台,为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增强了政府部门用人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部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另外,以往公务员主要依靠职务晋升为主的晋升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待遇,现在设立了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梯制”晋升制度。开拓了公务员晋升的新渠道。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可以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待遇,从而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军万马挤官道”的状况与“官本位”思想。公务员法也确立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职务晋升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法律推动职务晋升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杜绝了暗箱操作,创造了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通过人事任免权的合理划分,制约了一把手或少数人的绝对权力,并通过建立责任机制来解决人事任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现象。

二是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务员法规范和约束了公务员本身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社会形象。任何行政行为均须由公务员来具体实施和操作,因此,公务员法是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公务员的言行,这是政府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法制要件。公务员法相对于《暂行条例》的规定,不仅在公务员晋升级、职位、工资待遇、福利等一系列权利规定方面更加明确化与具体化,而且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相对明确和细化了政纪约束。公务员法将“引咎辞职”制度确立为一款重要法条。这就是说,过去20多年间断断续续尝试过的、在去年逐步推开的“行政问责”制度在公务员法中升级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引入是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获取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有重要的意义。公务员法建立的灵活的职位聘用制度,对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与辅的岗位,公务员法规定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相关人员。这样把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6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农民;参与

党的十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充分显示出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首要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15年我国农村常驻人口占总人口43.9%,我国农村面积占全国面积80%以上。由于多年来我国只是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忽视农村生态建设,导致现在农村整体上处于环境较为落后的状态。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而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如果农村人口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就能大幅度减少生活垃圾排放,节约资源,从而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反之,如果农民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漠不关心,就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现象发生。可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

近几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体现,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多年来根植于农民头脑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只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创造,不重视创造财富过程中的环境改善。

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忽视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农村很多地方的养殖户,在饲养的动物死亡后为了图省事省钱,不经过处理乱扔死亡动物尸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长江下游江面、河面上总会漂来数百具甚至上千具动物尸体,这些动物尸体严重污染了水源,给下游地方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农村地区垃圾乱扔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些地方随处可见成堆垃圾。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化肥使用后的残留物随处乱扔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许多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他们不太关心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集中居住。许多新建的住宅小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居民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行规范。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村居民忽视这方面的宣传,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号召居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农村居民甚至在自己的住宅小区里饲养家禽等,这些做法都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背离。可见,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思淡薄已经影响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较低

受到长期以来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导致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不高。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低。许多农民科学素养较低,看不懂农药使用说明,不知道每亩地科学使用化肥的数量和种类。结果是造成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土壤和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统计表明,每年我国每公顷土地施用的化肥数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每年都有一些因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不能有效行使农村生态建设的相关权利。有些地方遇到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问题时候,当地农民要么选择默默忍受,要么以非正常的手段抗争。前者如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周边钢铁厂粉尘污染严重,造成当地农户庄稼绝收,水体污染严重,本地农民正常生活受到限制,当地很多人患上癌症。当地人有条件的都搬走了,没有条件的只能默默忍受。后者如许多地区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当地许多民众自发起来围攻当地政府,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或者直接与造成环境污染单位发生冲突。这些现象都表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缺乏。他们缺乏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争取自己应当的权利的能力。结果是许多地方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相关能力的缺乏,很少有地方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相关环境治理自治组织,履行当地环境治理职能,也很少有农民能够严格督促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相关环境治理责任,督促地方人大代表通过正式会议提出相关农村环境治理的议案。

(三)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狭窄

梳理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依然不够畅通。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散乱状态,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撑。随着农民生活的逐步改善,许多地方农民越来越重视当地环境治理,但是苦于没有完善的渠道,这样就影响了农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农村环境出现问题谁负责?如何负责?向谁反映?如何监督相关机构是否履行了职责?这些问题的界定都比较模糊。众所周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滥施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二是农民生活垃圾随处排放造成污染,三是养殖业造成污染,四是农村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现在对于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可以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但是前面三类污染由谁来治理,农民反映的渠道是什么,在许多地方无明确答案。

(四)缺少相关法律制度支撑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宏观性的规定,缺乏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针对性规定。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和制度对农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进行规定。如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什么?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哪些权利?有哪些义务?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承担这些义务。这些都缺乏系统化的法律和制度支撑。

三、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个群体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应该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意识

农村基层政府相关部门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极力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一是利用社区报栏、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当地农民群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当地群众有什么样的影响,每个个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此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二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农村村级管理组织的平台,进行宣传。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规划,利用村级组织召开会议的时间进行宣传,或者在适当的时候集中宣传。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近些年来的电视公益广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目前电视公益广告基础上,还可以创作更多的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通过经常播放,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垃圾集中分类堆放,采取家庭节水节电措施,不乱扔农药化肥包装物等。只有大力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够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社会组织,还有广大的农村居民。其中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系统培训,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培训应该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农民生产能力的培训,比如如何正确施用化肥、农药,如何灌溉、播种,才能达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相关农技推广人员可以订立计划,集中进行培训。由于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种培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通俗易懂方式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提升农民生活素质的培训。包括生活中如何节水、节电,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实现低碳生活。三是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监督和建言献策方面的能力。可以印发相关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农民遇到相关的环境问题时如何监督、举报和处理的程序,如何行使民利,选取代表民情民意的人大代表,如何通过人大代表反应相关农村生态问题等。可以将这种宣传手册发给每家每户,并对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真正理解宣传资料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的能力,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

(三)建立完善相关机构,为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当前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进行完善。一是成立农民自治组织。各个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自发成立相关组织,职责是维护本地环境良好,监督本地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充分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村一级的村民自治组织。在现有的村级组织框架内,可以设立专人负责本地生态建设方面的监督和联系,也可以由村委现有成员兼任这项职责。主要是负责接受本地农民关于本地生态问题方面的举报,协调相关问题的解决。三是上级相关结构应该开辟专门渠道,方面群众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在现有的地方政府热线基础上,增加农村生态建设项目,方便农村参与当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参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很少,对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规定几乎没有。现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主要着眼于各级政府方面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和义务的规定。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保护。如美国政府在《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法》中作出专门规定,要求环境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这些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我国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应该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比如在《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对于公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的规定,增加政府信息披露的规定。《农业法》等与农业相关的法律中增加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项的规定。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村环境质量信息披露、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等。各地方政府也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适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和制度,详细规定农民群体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参与途径等事项。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得以完善,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7

关键词: 职校政治教育 创新教学 创新性

职校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专业知识技能,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从而使政治课很容易成为一种摆设。如何让职校的政治课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创新性,是摆在职校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职校政治教师还抱着传统的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笔记的教学方式不放,就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政治课的乏味和枯燥。所以,新时期的职校政治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发掘政治课的魅力,用政治课的灵魂与魅力吸引学生,从而让更多的职校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职校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提升职校生的创新性。

一、提升职校生创新性的涵义

提升职校生的创新性是指职校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指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职校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问题,敢于在思维上标新立异,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二、提升职校生创新性的基本措施

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政治课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全新的创新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政治素质基础。这就要求在职校政治课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培养和提升职校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敢于在思维上标新立异,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1.着力放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不断提升职校学生的求新、求异、求变意识,从而强化职校生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

(1)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新意。从职校生已经掌握和熟知的旧知识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教授“规律的客观性”这一知识点时,我就举以下教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价值规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的经济规律,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是也存在着价值规律?是不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已经消灭了价值规律?通过创设该问题让职校生有效区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及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客观性。

(2)转换切入点挖掘新意。从职校生已知的政治知识出发,通过转换切入点的方法不断挖掘新意。比如针对如何战胜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矛盾转化角度去看待问题、思索问题,引导学生从拉动内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角度重新认识灾区重建,从而让学生不断转换切入点挖掘新意。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着力引导学生依据现有知识去挖掘新意。先验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指从自身狭隘的经验出发,形成对具体事物的片面看法和观点。在职校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先验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探求的欲望。比如:将生活中的“钱”与经济学上的“货币”进行类比。又如:将日常所说的“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相异之处进行类比,有效引导学生依据现有知识不断挖掘新意,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另一方面要着力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挖掘新意。引导学生不断从事物的另一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创新。比如:以“没有小偷,就没有更加完善的锁”为例,启发学生从事物的另一角度寻找答案。

2.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时可创造,事事能创新。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外,更要具备创新的能力。提升职校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着力提升学生主动积极求知的能力。新时期,新形式,新要求。主动积极求知的能力已经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能力,这也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职校政治课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自我求知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引导、重视讲解、重视鼓励、重视讨论,尽可以地少开展传授、少实施讲解、少进行批评,真正使职校生乐于学习、善于创造、长于创新。

(2)着力提升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社会热点、发展难点,这就要求职校政治课教学不断有针对性地贴近热点、难点,从而让学生迎着热点、难点,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职校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不断强化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通过组织专题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在辩论过程有效捕捉对己方有利、有用信息的能力。

(3)着力提升学生良好思维的能力。只有职校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结出创造性之果,这就要求职校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通过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手段,不断训练、培养和提升职校生的发散性、逆向性、批判性、系统性思维。在此基础上,职校政治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强化解放思想,改正学生不良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

总之,职校政治课应该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职校生思想活动的可塑性、多变性等情况,在帮助职校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价值标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职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2]黄敏.浅谈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跨世纪:学术版,2008.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8

一是狠抓学习固根本,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党性原则作为提升能力、履行一岗双责、推动业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市公司党委的要求,学习和笃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理论方面,我自觉运用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在经营工作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重点,在各项经营工作中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有效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在抓班子带队伍方面,我认真履行负责人的职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班子成员工作上严格要求,思想上勤于沟通,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作风建设方面,我大力倡导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工作氛围,带头保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的精神状态。

二是抓作风建设,提升经营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落实关于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市分公司关于“转变作风促进发展建设年”活动部署,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定,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岗位履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狠抓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带头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党员干部职工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不作为慢作为、庸懒散软”问题得到进一步好转。

三是抓制度建设、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县分公司党支部坚持从思想、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着手,一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工作机制,让制度发力推动责任落实;二是强化日常监督执纪,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遏制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真正做到真管、该管、长管,健全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铜。

四是抓廉政建设、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县分公司党支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聚焦中心工作,履行监督职责,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中心工作总体部署,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学深学透《准则》、《条例》等各项政策法规。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岗位廉洁风险排查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党员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及时传达学习集团公司、省、市分公司同期违纪违法案例,深刻剖析案件形成原因和根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守纪律、讲规矩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研究不够,学习党建新理论、新知识不深入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二是抓党建“主业”力度不够,党建责任落实上投入精力不足,部分工作没有抓细抓紧抓实,致使部分党员没有发挥出先锋示范作用。

三是围绕发展抓党建的理论没有很好的形成,把抓党建和促发展搞成了“两张皮”。

四是督导党建工作不够全面,沉下身子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研究工作、探讨问题做的还不够,对党员思想教育抓的不够紧,部分党员服务意识不强。

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对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政绩观念存在偏差。二是跟踪落实力度不大。工作中出思路、定目标较多。但在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不够,缺乏“钉钉子”精神,缺乏持之以恒、一手抓到底的韧劲,致使个别人员出现了庸懒散,部分工作推进上产生了中梗阻。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缺乏深入思考,特别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如何创新组织生活、如何创新学习载体、如何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如何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有效团结发挥广大员工干事创业激情缺乏思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围绕市分公司党委中心工作,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内容,注重把理论学习与政策法规、业务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发展的本领。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政绩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起上下同心、齐抓党建的运行机制,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党建工作规范有序,整体推进。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开创风清气正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方针政策,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真正发挥落实好第一责任,努力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氛围,以坚定的政治站位促进山丹邮政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节能减排合理化方案范文 下一篇:校本课程案例及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