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0 17:16:25

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经济篇1

1.1蓝色经济区2013年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较快。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多,由表1所示,东营、滨州两市的旅游收入与其他五市相比较少,青岛市的旅游收入最高为937.19亿元,而日照和威海的旅游收入对地方GDP的贡献都是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给各地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增强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集团化营销战略、半岛蓝色经济区互惠旅游计划、“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建设等等,都是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发展旅游业,加强推进区域旅游协作。

1.2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旅游总收入变化情况

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的旅游总收入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蓝色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439.75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2634.3亿元,增长率达到了599.2%,年均增长率为4.99%。青岛市的旅游经济比较发达,旅游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六市,2013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937.19亿元,同比增长16.04%。13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情况2013年,山东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总收入达2634.3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312亿美元,占全省的2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517万人次、国内游客4.43亿人次,分别占全省游客的0.8%、99.1%。在蓝色经济区中,旅游业实际上已成为主导产业。

2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旅游市场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比较随意,秩序混乱。各个地区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各自为政,造成了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区域协作的实施可以促使各地加强区域的协调沟通,突破行政区划,强化大区域整体规划,为系统的旅游市场体系的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本着谋求“共赢”的目的,构建合理的以公平竞争、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益兼顾为原则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对区域旅游业的总体统筹规划,正确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避免旅游市场的盲目恶性竞争,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蓝色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许多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或开发不合理,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协作的开展,合理布局区域内各地的旅游产业,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旅游产业大联盟,建设系统化、多元化的有序健康发展的旅游大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2有利于提升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推进区域旅游协作,参考国内外区域旅游协作的成功案例,依托蓝色经济区实际,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地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在旅游产业的管理、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发挥整体优势,建立区域大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3有利于促进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在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既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区域旅游协作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的条件下,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地的旅游开发合作。蓝色经济区通过对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实现互补共享,节省建设费用,避免了重复开费,保证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要素分析

3.1旅游资源

蓝色经济区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决定了旅游收入的高低。人们外出度假的主要目的是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的不同,放松心情,亲近自然,近年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良好的旅游资源、优美的度假环境可以对游客形成良好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自然、历史、人文三景相得益彰。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滩宽广,山海相依,气候宜人。蓝色经济区有众多的旅游度假区,其中部级有1个,还拥有全省2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的18个。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是我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市拥有丰富的节庆旅游资源,每年都要举办多种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五莲之春”杜鹃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青岛是奥帆赛举办地,拥有包括国家5A级的崂山风景名胜区在内的A级旅游景区59处,还拥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它是全省唯一的部级旅游度假区。东营的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烟台名胜古迹众多,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拥有A级旅游景区47家,其中5A级景区2家,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旅游强县。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有着特色鲜明的手工艺品和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如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泥塑等。威海有长达985km的海岸线,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著名的有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汤伯温泉度假区等。日照是新兴的水上运动之都,主要旅游景点有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浮来山风景区等。滨州有黄河岛生态休闲度假区、滨化海源盐化有限公司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有农村生态园特色旅游村等。各地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特色,但还是存在重复开发、开发不当等不良现象。蓝色经济区的海洋、海滩资源是一大特色,但很容易出现重复开发的问题。另外,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计后果,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例如,青岛近海的浒苔绿潮一直是制约海洋旅游的一大问题。

3.2旅游市场

经济基础和客源市场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旅游服务质量等都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蓝色经济区积极发展特色海滨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人文资源相结合,开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区域的大部分游客来自内陆省份,但是旅游收益较少,旅游业的季节性导致游客相对比较集中,节假日接待游客数量多,对景区的承载力造成严重影响。广大的海外市场和国内高收入地区在山东旅游中占的市场份额比较低。蓝色经济区大多数入境游客来自亚洲国家,尤以日韩游客居多,2013年韩国游客占到了54.5%。过高的客源市场集中度会导致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差、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对旅游地区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地区间的旅游竞争比较激烈,有的地方甚至为争夺客源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

3.3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媒介,旅游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结构、人才技术等都是拓展客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旅游企业形象不仅有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随着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省旅游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蓝色经济区是山东旅游产业要素的聚集区。以旅游饭店为例,2013年山东省旅游饭店为715个,从业人员达94846人,营业额16.68亿元;蓝色经济区的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57.0%,中等规模的旅游饭店相比较多,大规模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61.3%。区域内拥有全省29家五星级饭店中的22家。蓝色经济区内旅行社的特点是国内社数量多、规模小,国际社的数量则较少。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在内的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普遍有待提高。例如,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对外地游客任意抬高物价,酒店的客房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旅行社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旅游行程安排紧密,使得游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度过,真正游玩、游览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少数不规范的旅行社还存在任意加点的现象。

3.4旅游交通

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网络,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在区域旅游协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山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蓝色经济区除了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以外,还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多个港口,有发展海洋运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航空事业也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为主的高度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以胶济和蓝烟线为主,胶济铁路连接省会济南和沿海地区,与蓝烟铁路构成了胶东半岛铁路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众多,各市之间联系紧密。航空事业发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地都有机场,青岛机场是山东省首家“千万机场”。沿海城市还有通往周边邻国的海上航线。由于旅游的季节性,造成了交通设施在旅游高峰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发展较早的地方,道路比较窄小,容易造成拥堵。旅游景点的停车场规划较少且收费高,使得很多车主随意在公路边停放,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

4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途径

4.1区域协作

加强区域协作,协调好周边地区的关系,必然能使蓝色经济区的旅游业趋于良性发展。蓝色经济区应该既要发展区域内各地区间的旅游协作,也要加强和其他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区域内各市应该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发挥合作的力量,树立一盘棋、共享品牌的战略。各市既要相互联合、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建立旅游品牌,发挥区域优势;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开发造成浪费,从而真正实现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蓝色经济区在开展区域内各地协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同其他周边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的合作,共享客源,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进一步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另外,积极拓展广大的海外市场,不要局限于日韩等周边国家,让蓝色经济区成为世界化的品牌。

4.2管理协作

旅游业是协调性很强的行业,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仅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调控的能力,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建立蓝色经济区旅游管理机构。机构要有实权,有权威性,负责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正确引导和推动区内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同时,开展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对景区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实行规范化经营,使景区管理有秩序又有特色。通过共同建设蓝色经济区旅游信息平台,各市的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及时更新旅游动态、资料,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资讯,推动旅游业的科技化发展。在对外宣传时,要体现出区域整体的良好旅游品牌形象,表现出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又要突出各地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4.3产业协作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为了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相关行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旅游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的结构,是动态的结构,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产业内各部门协调合作,及时沟通,互换信息,共享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动态协作。旅游产业也可以和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协作。例如,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商务旅游、教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既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又能促进宣传。只有通过旅游产业内外部的相互协调,才能够实现其顺利发展。

4.4企业协作

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为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活动提品和服务,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协作。对旅游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整合,以购并、参股等方式进行集团化经营,培育大型旅游集团,避免行业恶性竞争。蓝色经济区各市共同建设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区域内旅游集团交叉投资、平行投资,壮大旅游集群。以资产为基础,交通客运、游览、住宿等企业相互协调,大力实施多元化、一体化经营战略,提供完整的一条龙服务,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服务品质。同时,打破行业和地区的局限,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旅游经营体系,加快蓝色经济区旅游企业的跨区域集团化进程。另外,积极寻找与外部旅游企业的合作机会,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共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刺激旅游消费。

区域旅游经济篇2

内容摘要:区域旅游经济是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而其中城市的发展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辽宁省的旅游中心城市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联系度和隶属度分析,旨在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双核联动”,最终形成辽宁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关键词: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辽宁省

空间结构是自然社会过程的运作及输出所隐含和组织的空间模式。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国外学者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的空间结构应用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区位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Christaller,1964;Lundgren,1973; Miossec,1976; Gormsen,1981);Miossec(1976)和Gormsen (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 (1973)、Hills and Lundrgen (1977)和Britton (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Pearce (1995)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我国学术界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经典的旅游地理区划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跨向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空间组织形态和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两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现象的定性描述,在量化研究方面尚不够深入,并且研究尺度多局限于城市、风景区等较小的空间范围;从区域层面来看,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运用量化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还有待于强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成为辽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163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3.1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2.6%和35.3%。但在辽宁省旅游经济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省内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辽宁省内各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随着辽宁省旅游业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旅游空间结构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旅游重点节点(旅游中心城市)与重点旅游发展轴线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由此划分的旅游区(产业集群)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很好的处理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益、从不平衡发展到较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化空间结构是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如何形成旅游经济分布与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地区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旅游空间结构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辽宁省旅游资源,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全省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使各地区能够合理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以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的中心性测度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辽宁省14个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笔者选取反映这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16个指标变量,指标名称分别为:X1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个)、X2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个)、X3部级自然保护区(个)、X4部级森林公园(个)、X5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X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个)、X7星级饭店(个)、X8五星级饭店(个)、X9四星级饭店(个)、X10旅行社总数(个)、X11国际旅行社(个)、X12国内旅行社(个)、X13旅游总收入(亿元)、X14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X15国际旅游人数(人次)、X16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本文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软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007年数据为例,对辽宁省旅游城市的中心性进行测度。具体方法如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数据矩阵;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正交相关旋转,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值;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并进一步求出综合得分。对计算结果按主成分综合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和沈阳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两市中心地位凸显。沈阳和大连,一个是辽宁省的省会,一个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它们相互关联、协调发展,构成了辽宁区域旅游系统中的骨干。沈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对其所在区域的其它城市和地区具有带动、辐射作用;大连则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从其空间耦合机理来看,沈阳寻求对应的港口城市大连与区外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大连发展旅游则要依赖于沈阳的支撑。因此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

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分析

根据“引力模型”计算公式来测度辽宁省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用以反映中心旅游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和Pj分别表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人次;Vi和Vj分别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收入;Dij表示旅游城市i与旅游城市j的距离(统一采用城市间的公路里程),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根据经验通常取2。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沈阳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很高,抚顺(138.36)居于首位,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分别为本溪(61.73)、辽阳(39.70)、铁岭(29.65)和鞍山(26.41),说明沈阳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大连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则很低,位居第一的沈阳得分仅为6.72,与沈阳相比,相差甚远,说明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更多地体现在为更大区域空间提供中心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偏重于国际旅游,再加上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过于偏南,因此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很弱,难以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分析

根据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来计算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对其他旅游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据此确定中心旅游城市的影响范围和旅游经济区的构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j为城市i对中心旅游城市j的旅游经济隶属度;Rij为城市i与2个中心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显示,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的隶属度排序中,抚顺(0.9923)位居第一,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本溪(0.9811)、铁岭、(0.9830)辽阳(0.9555)、鞍山(0.9091)和阜新(0.8742)均为内陆城市,沿海城市则得分相对较低,排名靠后;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大连的隶属度排序中,排名靠前是的朝阳(0.3529)、营口(0.3491)、丹东(0.2829)、葫芦岛(0.2135)、盘锦(0.1919)和锦州(0.1903),除朝阳外,均为沿海城市,而其他内陆城市则得分很低,排名靠后。这表明,内陆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高于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对大连的隶属度则要高于内陆城市。

将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大连的隶属度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各主要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均远远高于对大连的隶属度,沈阳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大连对各主要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地位缘于大连与其他城市的低旅游经济联系度,这种状况与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极不相符,值得进一步思考。

结论

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对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目前有沈阳和大连两个中心旅游城市;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却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薄弱,致使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与沈阳相比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沈阳则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各主要城市对其隶属度高,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彰显;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显然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但由于沈阳与大连中心旅游城市作用的此长彼消,辽宁省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

综上,为了改变辽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核心极化”,真正实现“双核联动”,本文建议:

大连在未来战略取向上,应把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列为首要任务;同时,要改变当前旅游经济发展偏重国际旅游的局面,实行国内、国际均衡发展的策略,以提高大连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利用辽宁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契机,构建以大连为中心,包括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沿海旅游经济带。依靠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及区位条件,利用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带动沿海各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辽宁省旅游黄金海岸带。利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打造包括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朝阳等七市的内陆旅游经济区,利用沈阳的极化效益带动内陆各城市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冯进松,苏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

2.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

3.靳诚,陆玉麟,徐菁.基于域内旅游流场的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4.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05

5.史春云,张捷,尤海梅.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

6.文瑚霞,毛端谦,王海燕.江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J].商业研究,2007

区域旅游经济篇3

关键词:全域旅游;辽宁沿海经济带;竞合条件;区域合作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5BGL034);项目负责人:王晓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2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包含的主要城市为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旅游业基于其较强的带动作用,在辽宁沿海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现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或缺的产业部门。随着旅游开发的逐步深入,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日趋成熟,旅游业发展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旅游产业链,实现陆岛一体化发展,包容性增长等方面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包括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海岸线长2,920km,其中陆域、海域面积分别为5.65万km2和6.8万km2。辽宁沿海经济带凭借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较强的工业实力和较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在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贸易往来频繁,已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进行旅游贸易的重要门户。同时,该经济带也是省内优质旅游资源的集聚地,形成了以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为主体的滨海旅游城市群。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六市在资源类型、发展历程方面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又各具特色。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势在必行。杜绝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加强旅游产品联合研发,打造特色,提升经济带整体形象是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竞合模式。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旅游竞合即旅游地的竞争与合作,是基于竞争的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促进和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合的动力以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地方利益为基础,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在塑造和发挥各相关地方及景区特色的基础上,最终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竞合是旅游发展的较高阶段,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

(二)旅游竞合优势。资源、区位交通、政策优势是沿海经济带六市旅游竞合较为突出的优势所在。

1、资源优势。辽宁沿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海滨风光、金黄色的海滩、独特的自然景观、奇特的人文景观、发达的社会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地下温泉资源和一批大型人造景观,让辽宁具有建成中国沿海旅游大省的诸多要素。诸如,分布在黄海北部的金州区、旅顺口区沿岸和辽东湾东岸的盖州市及西岸的兴城绥中一带的海岸景观资源;分布在黄海北部东段和辽东湾顶部的平原淤泥质海岸地带,景观自然性别具特色的海滨湿地景观资源;以及83处天然海水浴场资源等。

2、区位交通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连接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桥梁与纽带。辽宁滨海大道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拉近了沿海六市的距离,重要港口云集、通航国家和地区已达160多个,是东北地区出海唯一的、重要的门户。加之烟大轮渡、多条国内外航线、铁路干线、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通运输线路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3、政策优势。政府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发展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自1993年起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多层次、立体发展”新格局的努力构建进一步加强了沿海六市相互联系和合作。辽宁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提出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0月,《辽宁滨海大道六城市联合体丹东宣言》的签署,使沿海六市的旅游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海洋旅游年”成为2013年旅游的主题,更是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的进一步合作发展,实现有效区域联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陆岛一体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的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突破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实现陆域旅游与海洋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区域旅游经济篇4

(一)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及财政收入。乡村旅游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当地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都与农村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进行乡村旅游活动,必然少不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所以,由旅游“六要素”所带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也必然得到发展。农村居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为游客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与物质需求,同时也使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得到增收,农民自身的收入增加的同时也相应促进了当地财政收入。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升级。今年中央一号首次提及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乡村旅游无疑是最好的融合器,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催生了休闲农业的全面繁荣;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可以带动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车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能拉动文化、信息、金融、商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

(三)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村就业率。农村人口的就业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及农村产业链结构上,可为区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另外,向乡村旅游产业转移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常会比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的收入更多。因为农民在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利。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而这类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共性,它们的改善也意味着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后,农村区域内更易获得投资,投资又将吸引消费,再配合各种措施宣传,提高景点(区)知名度,如此乡村旅游可以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五)乡村旅游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独特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文化资源属于乡村旅游中的特色资源,相对来说,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持久,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乡村文化资源被开发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借助这些文化资源,乡村区域的知名度得以提升,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消极作用

(一)扩大区域内居民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会改变农村区域原有的经济结构,即原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受到旅游业的冲击。由于旅游业对从业者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基于区域内居民素质和能力不同,使得区域内居民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差异很大,这势必扩大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引发的较大的贫富分化,这将引起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不满,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区域经济的风险。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区域内居民解决不了,将会交给外来投资者来经营。外来投资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大肆修建别墅、餐馆、旅舍等设施,许多农村用地被占用和毁坏,这可能会造成传统产业的消失,使那些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农村居民面临失业的危机。

(三)社会成本上升。乡村旅游者相对乡村居民而言,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在乡村的消费会占用相应的资源,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这样会使得当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使得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有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惠,而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成本的上升又会导致在区域内的其他投资需要更大的支出,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扶持原则。政府部门应引导乡村区域居民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对于不具备旅游潜质区域内居民的开发热情,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以避免他们不理智行为所带来的损害;而对于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区域,则要积极鼓励当地居民进行有效开发,并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扶持。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由政府出资对乡村区域内居民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增强其经营乡村旅游的能力;第二,对无力投资旅游设施建设的居民,政府部门需要对其提供信贷支持,相对来说,低息或贴息小额项目抵押贷款是比较合适的;第三,对刚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政府应考虑税费方面的优惠;第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改善乡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道路、桥梁等,为旅游开发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不仅可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参与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参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如接待服务服务、餐饮服务等;间接参与指参与与和旅游有关联的产业活动,如养殖业、食品加工、纪念品生产等。

(三)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只有一部分乡村居民参与其中,而没有参与的居民也要承担社会成本的上升及旅客的打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区域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区域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才能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公平分配旅游收益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四)乡村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开发的乡村性原则要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保持和体现乡村性特色,住宿产品和餐饮产品都要求具有当地乡村风味,其他旅游产品要求有广泛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深入到乡村居民之中,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能够不受损害或受到尽可能少的损害,以使旅游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依托,只有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已毋庸置疑,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乡村旅游对经济的反作用影响,只有坚持正确的开发原则,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才能越积极、越健康。

区域旅游经济篇5

【关键词】旅游文化 经济效应 实践潜能 创新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各经济体系遭受海啸袭击,旅游行业也不例外。2010年广东旅游业扼紧经济绳索,把握国际旅游文化节带来的经济先机和效应,顺势上扬。

1 旅游文化由来及实践基础

1.1 旅游文化由来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而“以人为本”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2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基础

旅游文化的多元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显,旅游管理者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以及旅游设计就应该更完善和人性化。为使旅游产业保持持久的内涵,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更加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更越明显。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由政府牵头,各区域全面启动文化节按扭,为消沉的旅游经济搭桥铺路,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2 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2.1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节成为了旅游界开拓市场,提高业绩,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活力广东”的魅力,广东旅游招商会共签订投资项目154宗,外资金额23.9亿美元,为历届之最,充分体现了举办旅游文化节是宣传广东旅游业,吸引外资,发展广东旅游业的重要成果。

2.2 政策保障,以诚信吸引投资

全面启动政府统筹功能,推介拳头产品,扶持重点企业, 权衡开发项目,推出精品。各区域、部门、企业联合启动,实现市场运作。如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广州市作为旅游文化品牌的重大窗口,协助作好旅游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国际美食节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境内外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旅游企业举办了旅游展销会,共同演绎了企业联盟合作、全民踊跃参与的盛世图章。

2.3 坚持旅游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创新的文化提升了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力,企业成为展示旅游文化的平台。以创新的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以特色和优势,显示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2.4 保护环境,科学开发,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享有高质量旅游文化

保证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实体利益,实现旅游文化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3 充分发挥区域旅游文化节经济效应的有效举措

3.1 完善区域旅游文化节的保障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达成共识,打破经济制约,文化为旅游开路。

3.2 深度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为教育开路

旅游文化的包容性,为先进文化提供了载体和支持,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旅游文化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广东旅游教育伴随文化节的持续经济效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实践系统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3.3 旅游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使得企业优势互补与共享

企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科学控制了成本;规范化的服务,塑造旅游文化品牌;资本运作发展,推动广东旅游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3.4 文化吸引,解决融资瓶颈

旅游文化节间接效应为区域旅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根据“十一五”旅游规划,到2010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68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将达47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000万人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旅游直拉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

4 旅游文化节产生的积极意义

4.1 国际旅游文化节促进了经济大系统的发展

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联合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刺激了劳务和商品的需求,为当地带来无限商机;带动新旧景点的开发和提升,旅游文化节是持续集聚人气、激活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的"加速器"。

4.2 旅游文化节是高科技文化服务的参照版本

高科技项目的渗透,让旅游文化节的辐射更广,衍生了创新服务产品。新技术加速了旅游全球预定系统、分销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应用,给国际旅游带来了合作的机遇。如2009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加强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推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宝典、银旅通电子门票、12580导航专线和生活播报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以广泛的宣传渠道打造含金量高的旅游文化节。

4.3 提供智力保障、管理依托及就业机会

大中专旅游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文化节催生了复合产业的产生,衍生了新岗位,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4 国际旅游文化节搭建了推进了两岸三地和国际旅游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协会与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旅游行业协会紧密联系,业内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广东国际旅游的民间合作,逐步出现了跨地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的现象。

4.5 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方面打造了城市的山水名片,另一方面塑造了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城市建设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理念;以文化促和谐,拉动gdp新的增长点。

新世纪旅游业面对无比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文化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因此,在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发展先进文化还要注意抵御各种类型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政治和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文化正面效应和价值,进一步推进广东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广东发展先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创新,促进广东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公司,《北京后奥运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2]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异与趋同.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次印刷.

[3] 田里.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次印刷.

区域旅游经济篇6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二、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区域旅游经济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济; 观光; 农村

西班牙学者rosamarý´ a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 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 旅游(modern 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乡村旅游”又称为“民俗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包括了农林牧渔业,也可以说是涉农旅游.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wWW.133229.CoM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十分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第三产业活动的新需求这样一种良性结构。

(2)“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联动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对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使得乡村旅游接待村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延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扩大了产业面,形成产业群。如我市抚宁县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开发桃林口、龙潭峡、葡萄沟等景点以来,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多元化。

(3)“乡村游”扩大了就业机会。开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龙潭峡一带可使用的农田较少,近几年,伴随旅游点的发展,部分农民旅游商品的收入已占据家庭收入的50%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显而易见的。

(4)加速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发展乡村游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乡村也会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这些努力使民俗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发生明显改善。

(5)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会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加强团结,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的民风。为了搞好乡村旅游,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法直到生活习俗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乡村游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从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农民与外界的沟通面加大,见识增加,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通过乡村旅游这座桥梁,增进了城乡居民的感情。显然,乡村旅游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发展乡村游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心打造和培育的旅游重点项目,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抓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包装行之有效的、受游客喜欢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高效的道路,通过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丰富我国的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1]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6).

区域旅游经济篇8

1.旅游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好的旅游资源能带动旅游地的发展,提升旅游地的档次,扩大旅游效应。即西部地区各省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对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很大。

国家旅游局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则说明该景区的资源禀赋更好,可进入性更好。由于不同等级的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所以文章在进行分析时,参考前人的研究,将不同的景区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景区密度公式。Y = 5Y1 + 25Y2 + 15Y3 + 075Y4 + 025Y5。其中Y为旅游景区密度值,Y1、Y2、Y3、Y4、Y5分别表示5A、4A、3A、2A、1A级景区的个数。通过查询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并结合公式Y的计算可知西部地区旅游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加权得分也较高,其中四川、新疆、广西、内蒙古这四个地方的得分较高,其中这五地中5A级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366%,4A级景区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5292%,而在因子得分中前五名的只有四川、新疆两地,说明广西和内蒙古两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是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其他如交通、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影响。西藏、青海、宁夏三地的加权得分较低,旅游资源的不足成为了制约西藏、青海、宁夏三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差异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及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地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讲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所能接触到的一系列设施,旅游服务水平则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服务。

看到:内蒙古、云南、陕西、四川的旅游行数量占西部地区旅游社的比重为153%、126%、1182%、1049%,四个地方的比重和为5021%。超过了西部地区12省市旅行社数量的一半。从星级酒店数量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比重为144%、135%、121%、104%。这四个地方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整个西部地区的507%,超过了西部地区星级酒店数量的一半。

3.区域经济背景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旅游地旅游设施的完善。增加旅游地交通的可进入性。同时只有居民有可支配收入时,旅游动机才会更强烈,进而参与旅游活动。为了更好的说明区域经济背景差异对旅游地发展的景响,相关数据表明固定资产的投资越大,旅游外汇收入也较高,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有:四川、内蒙古、陕西。且这些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较大。从旅游外汇收入来看四川、内蒙古、陕西的旅游外汇收入也相对较高。区域经济背景的差异对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产业政策环境差异

产业政策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方针和准则。产业政策的支持可以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发展较弱的旅游地,产业政策的扶持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主导道路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所以旅游业发展较好。相反的西部地区的宁夏由于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的发展,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扶持力度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旅游资源各方面的原因。旅游经济发展较弱。比如政府提出的“重庆模式”、“云南模式”就是产业政策扶持的表现。不同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不同会影响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

5.促进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地区的发展对策。这些地区的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可进入高。因为此类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好,所以此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自身的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突出其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地要结合自身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加强与旅游发展较好的相邻省市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实现旅游地的更好发展。带动起西部地区旅游合作、人才交流。实现由极化作用不断转变为辐射效应。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对策。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起西部地区发达区域来看,较发达区域的经济背景与交通设施比不上发达区域,所以需要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对旅游业的支出的投入,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打造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同时注意与周边省市建立起合作,注重打造旅游精品区。突出其特色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上一篇:企业员工道德培训范文 下一篇:游客消费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