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28:17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活动机制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片区的每个学校既是基地校又是成员

校,每月以基地校为核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成立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片教研基地校校长担任,成员由相关成员校领导共同组成,全面负责组织、安

排、协调本片组的联片教研活动;成立联片教研工作实施小组(片区教研室),主任由联片教研基地校主管副校长或主任担任,成员由各学校中心教研室、教导处主任组成,具体负责联片教研实施工作;片区教研室下设各学科教研组,具体落实本学科研讨的内容、方式和措施,组长由各学校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担任。

其次,每学年初,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联络组内成员校,共同研究、制订学年联片教研活动计划,并根据全年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在指定基地学校提前做好实施计划后安排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包括优质课、研究论文、课题成果等),并注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为总结交流提供依据。

最后,学期末,各成员校应将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成果整理成

文,并写出学期活动总结;领导小组对发现的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和课题教研成果,组织考核评奖、推广扩散等。

二、明确工作目标,丰富活动内容

1.合作开展常规教研,解决教学问题

开展包括教学计划制订、教材分析研究、复习备考研讨等在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合作备课活动,开展基于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视听、教学交流、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养成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习惯,解决区域内教学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

2.认真抓好校本培训,推动专业发展

通过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帮带、骨干教师示范引路,落实同伴互助;搭建平台,组织片区内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观摩交流研讨活动,组织片区内“教师论坛”“名师课堂”等专题活动,组织教学设计比赛、综合素质和技能大比武等,积极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教师学习热情,激励教师追求专业发展;聘请专家、名师来校专题讲座、教学咨询、课例会诊,组织学术沙龙,开展优秀教研成果交流展示等,形成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

3.联合组织校本活动,促进质量提升

(1)积极引进外片、外地以研促教先进经验,组织区、校际教学管理互访互学活动,充分发挥片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合作开展聚焦课堂的教学教研督查,以点带面,校际互动,实现联片区域内教学教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2)联合实施教法学法研讨、教学案例交流、学业评价研讨等,达成共识。(3)统一组织片区教学质量检测及统计,分析成绩,诊断问题,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4)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研讨,形成培优促特合作,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4.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1)尝试在片区内联合开展各个级别的立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2)在片区内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教学专题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效果即结果”的教研思想,开展基于教育、教学、教研实际问题的小课题研究。(4)以“彰显学科教研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凸显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需求为立足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为着力点,结合学校实际、立足学科特色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联合开发,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三、落实管理措施,优化活动过程

联片教研活动要做到“五有三保证”:教研活动中有重点研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区域教研专题、中心发言人、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要有时间保证、人员保证、经费保证。各学校校长是本校联片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员、时间、经费、场地和设备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联片教研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中资讯交流和信息畅通;要动员、组

织、引导教师利用“QQ群”、片区(组)“教研博客”等形式,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远程在线研讨学习与交流。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要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我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教师是关键.因此,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观念,加强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 教学研究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三、 组织形式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主。

四、 教研活动内容: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步伐。

五、 教研活动时间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术科组、通用技术科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组

3.周二下午:英语科组

4.周三上午:体育科组

5.周三下午:化学、数学科组

6.周四上午:历史、历史与社会科组

7.周四下午:语文、物理科组

8、周五上午:生物、音乐、科学科组

9、周五下午:美术科组

10.双周周四下午第八节:文基/理基

11.双周周五下午第八节:校级学习(以科组为主)

12.业余时间:以学校网站为基点,充分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采。

六、 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论指导、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制定个人教研计划、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不少于1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8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2节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达25节,校极领导每学期听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10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研:

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入教研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注重“以老带新”,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质疑、批评,各抒己见。每学期学校召开不少于1次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以不断促进提高。

(3)理论指导: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网络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4)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重要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既是科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将“随堂听课、课后互评、评后叙事”作为新教研常规。为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科任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学校对听课、评课特作如下要求;

①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②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③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

④科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七、 教研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管理要求:

①各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②科组要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交流备课和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集体备课的主题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法,体现课标”,内容包括交流下周的教学思路设计,交流本周教学的感悟与反思。集体教研的主题是“学习纲要,学习标准,交流心得,总结经验”,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研究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要做好补充发言。

③每学期每个教师要求做到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参加一个科研课题或校本教研课题;写好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体会文章;上好一节公开或示范课。

④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做好教研活动总结;

⑤学校领导要深入年级组、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

⑥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⑦各科组成员均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⑧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教师评价挂钩。

(2)、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和谐、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④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每月利用校园网“专题论坛”进行交流一次。

八、科研课题开展要求

学校科研课题工作坚持实效性,坚持面向学科,面向课堂,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针。

1.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由学科组长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

2.每个学科组在一定时期内至少选报一个科研课题。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做到课程研究要有申报书、有立项、有阶段性的总结、有成果、有专家监定。

4.做好课题实验的中期检查工作和论文评选工作。

5、召开课题开题会,

课题开题会是做出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前提。开题会有专家、上级领导莅临指导课题工作。

6.举行课题实验公开课。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研;联合体;均衡发展;专业成长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它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各学校教研均衡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贵溪市教研室加强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研讨活动,为促使教研工作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我室于2008年9月申报了江西省重难点课题――《区域性义教阶段学校教研联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于2013年10月通过终审,顺利结题。在此过程中,各联合试验学校因校制宜、突出特色、切实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一种以学校为本的、合作的、对话的教研文化已经形成,为我市城镇校际间、乡镇校际间教研均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科学引领,健全制度,促进教研联合体活动规范开展

(一)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改变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为对象、以研究教师如何讲授知识技能为核心、以竞赛为主要手段的工作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鼓励教师深入钻研、交流反思,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出现的真实问题和新鲜的经验展开,认真总结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努力使先进的经验制度化。

(二)为了让研究起点高,并获得足够的智力支持,课题组由教研室主任童翔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官细毛担任顾问,由教研室副主任张献党、陈达周、初中和小学两个组长徐连有、崔景荣为主创人员,精心挑选各中小学的分管副校长,教研主任为课题组成员,使得本课题组层次高,力量强,业务精,十分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三)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教研联合体”的活动,保证实施阶段的顺利启动,我们及时有针对性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贵溪市2009年-2010年学年度中小学规范教研活动年实施细则》等重要文件,创建了首批12个,“校本教研基地”和“一校一品”特色学校5所,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络,建立了19个中小学校“教研联合体”,14个“城乡手拉手”教研联合体,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而有序地进行,活动要求各学校校长负责牵头带领,落实全面管理,做到全程监督,形成“课题组长――课题成员――试验学校校长――教师”研究体系,三校共同拟定《三校教研联合体活动章程》并拟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中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主持人,包括整个活动中的细节,既有年度安排,又有近期安排,既有共同主题,又各具特色,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启仪式。

二、精心部署,严密组织,探索教研联合体活动运作新模式

三校教研联合体教研是一种新型教研工作方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三校教研联合体教研工作,尽快建立起基本的工作规范,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作了如下部署:

(一)科学部署,精心安排

1、召开动员启动会议,大造声势、营造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2011年9月开学初,召开全市教研工作会议,部署课题研究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

2、教研联合体成员学校共同拟定“活动章程、计划”,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召开课题研究的启动会议。

3、教研室设立“教研活动月”。每年的5月和10月为集中开展活动时间,其余活动时间由学校自行决定,主办学校届时邀请教研员到现场指导。

4、教研联合体活动主要流程:(1)制定章程与制度;(2)制定每次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前一周报教研室审定指导);(3)教研室派教研员下基层指导;(4)承办学校主持教研活动,其余成员学校按要求派有关校领导和教师参加;(5)教研员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6)主持方进行活动总结;(7)主办学校将活动过程的各种文字、影像资料归档。

5、教研联合体各成员学校共同商定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内容、形式,各校轮流主办,每学年大型活动至少在三次以上。

(二)活动主导,完善提高

1、城乡“手拉手”结对学校活动模式:城区每所中小学均有结对任务,结对1-5所学校不等,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城乡学校各自派教师授课,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城区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时,必须主动邀请结对的农村学校教师参加。

2、利用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报道“教研联合体”活动的成效与经验。我们主要利用《贵溪教育》、《贵溪教研网》、《贵溪教育电视台》等多种宣传平台,及时研究的进展信息、宣传成功的经验,扩大活动的影响。

3、定期召开课题组及教研联合体负责人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查找问题、深刻反思,不断完善教研联合体的活动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4、召开全市教研工作会议,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反思,表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涌现的“先进教研联合体、先进个人、优秀案例、优秀论文”,将我市的“教研联合体”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整合资源,鼓励创新,促进联合学校教研均衡发展

由于联合体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差距有时较为突出,为了达到预期研究效果,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整合,将优质资源共同分享,以期达到城区、城乡、乡镇校际之间的教研均衡发展。

(一)加强交流,互动合作

自“三校教研联合体”教研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每一年每学期都组织一次隆重的联合教研活动,组织相关学校,由教研室主任童翔带队指导。承担主场活动的学校全面开放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提供有特色的教学改革经验,现场观摩活动结束后进行专题研讨交流。主要由主场学校负责主持交流,联合体的其他学校领导及教师也作为活动主体全程参与,并就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可以就学校管理体制谈自己看法,也可以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心得,重点是就教研教改多谈建设性意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原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了让先进教学理念广泛进入课堂,深入人心,我们每年组织教学能手、青年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兼实验中学教师初中部校长李美庆等深入农村进行“送教下乡”、“巡回讲座”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农村一线教师面对面,进行教学展示和对话交流,既进一步锻炼了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又促进了一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整体带动了全市城乡学校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发挥校本教研工作示范学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师的作用,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二)整合教研资源,联通区域网络

发挥信息网络优势,通过网络交流教学信息,实现联合体内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1、建立一个公共网络平台,联合体内创建成员学校网站,开辟“教研联合体专栏”。各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教育小故事、教学新理念以及教学困惑及时地传送到“联合体专栏”上,与其他教师分享,或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求助,也可以就学校管理的大政方针或就联合体教研活动的运作模式提出建议。

2、共享“教师教学资源库”。鼓励联合体内各校教师教学资源存档入库,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3、教研室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根据三校试验阶段取得的经验,教研室及时召开教研工作经验推介会,举行教研资料现场展览,出台了“规范教研活动年”文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规范教研活动。从教研活动硬件要求到教研软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要求,在全市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教研联合体”和“城乡手拉手”结对,完成了从组织机构到活动内容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建章立制,活动经验得到及时推广。

四、创设氛围,专业引领,促进联合体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的三校教研联合体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大力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努力打造新课程背景下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主要是通过过程性环节锤炼教师的业务基本功。

(一)丰富教研内容,营造校际学科教研氛围

1、联合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减轻教师负担,共享智力成果。

通过联合学校教师间共同备课,可以优势互补。每次活动确定课题,确定中心发言人、主持人、记录人。中心发言人提前准备书面发言材料,就确定的课题教学内容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他联合教师参与探讨,各抒己见,并最终集大成确定教案。

2、观课评课,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交流中,联合学校相互听课,互相评价,反思总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专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面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联合体学校共同开展研讨,充分讨论,在更广泛层面分析问题,结合具体情况,研究对策,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予以解决。

4、课堂教学展示评比,为教师搭建锻炼展示的舞台,促进联合体教师业务进步,使教师在互动赛课中增强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把教学研究视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质量监控,教研联合体学校内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检测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质量测评等方面统一分析研究。

(二)拓宽对话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学科教研联合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提供教师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条件。

1、专家引领。邀请省级专家和本地区名师到联合体学校作专题报告,指导学科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骨干示范。发挥联合体内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跨校结对,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教师合作。通过教师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或是通过电话、网络、随时交流研讨,加强教师之间经验的切磋与借鉴,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4、技能培训。利用教研体内的资源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教学交流。每年组织联合体内教学交流活动,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佳绩频传,成果显著,联合体教研模式终获肯定

1、成绩突出。在联合体教研活动的推动和促进下,通过一次次业务竞技和交流互动,年轻教师一个个快速成长起来,整体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实验中学的李美庆、龚平德老师和三小的黄婉娟老师参见全国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另有5人获得全国二等奖,省级奖项先后有20多人获得。

2、成功结题。在联合体教研活动的课题研究中,由于重视了过程性的实践,并不断总结提高,收集了大量真实有力的事实材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室承接的本课题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

3、促进提高。通过联合体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少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有了提高,教学成绩稳步提升。也整体提高了我市的教学质量,其中中考成绩各科成绩均在本地区位居前列。

4,、表彰学校。为了使教研联合体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室对在整个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5、影响广泛。鉴于我室“三校教研联合体”活动所取得的良好的综合效果,鹰潭市区直属小学已于2013年仿照我们的“三校教研联合体”教研模式创建了教研联合体,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一、教研活动的内容来源于“问题”

作为主持人,我们常常喜欢在每次教研活动前设立教研的主题,然后按照事前设计好的主题组织教研活动,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这样的教研否定了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改变这种做法的策略是和教师一起做教研活动计划,使教研活动真正能解决教师的问题,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一)收集整理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困惑与问题

在每学期结束前,教研主持人可利用教研活动总结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寻找自己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主持人要帮助教师消除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微小或有些幼稚等顾虑,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尽情表述,然后汇集问题成问题树,继而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将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归类整理成为不同类型的问题。

(二)转换真问题为教研活动话题

教师问题提出后,教研主持人应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的“真”与“假”,找出真性问题。真性问题即是需要依据教育原理通过研究分析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的问题,而假性问题则只是通过建立规范和明确操作行为等就可解决的问题。将不同类型的真问题设计为一个一个的教研话题,由此也就生发出了教研活动内容。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出问题的常常有:“孩子喜不喜欢到数学区去玩怎么办?”“孩子在建构区里不建构玩打仗的游戏怎么办?”“活动区活动的评价都需要集中的方式进行吗?”“我不知道提供的结构材料是否是适宜的?”“用什么方式开启活动区活动更好呢?”等等,如果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就可归类出关于活动区域活动的创设、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以及指导评价的几个小话题,由问题生成的话题就能成为教师感兴趣的教研话题,因为话题来源于教师的问题。

(三)确定优先话题开启教研研讨

在教师提出的多个问题中,怎么确定研究的先后顺序呢?可让教师思考哪些问题是自己最想急于解决的问题,依次排序后归类确定先后顺序。依据教研活动内容的大小,有些教研话题可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完成,有的需分几次教研活动来完成。

二、教研活动的进程依靠“问题”

怎样让教研活动活起来?笔者在多次主持经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可以作为改进教研沉闷等现象的借鉴。

在“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有效的指导策略”教研活动话题讨论中,一位刚工作了两年的年轻教师提出了“教师该不该提供范画”的问题。问题提出后,我一改过去在活动组织中包揽问题并立即回应问题的做法,而是将问题抛给老师们:“谁来回应一下这个问题?”此时活动室内一片安静。于是,我立即转向在幼儿园有一定美术活动教学经验的陈老师:“陈老师,我知道您在这方面有经验,您能说说吗?”于是陈老师就反问年轻教师说:“在你的认识中范画是什么样的?”年轻教师说:“就是我们老师画好的那种绘画作品。”于是陈老师开始就这种范画的特点以及对孩子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陈老师讲完后,我就转向全体老师问:“陈老师的解答你们同意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我就和大家梳理出关于这个问题的第一个认识――不能给孩子提供成品的范画,否则会束缚孩子的表现和想象。紧接着我又对大家说:“对这个问题你们还有没有疑虑呢?还遇到过棘手的问题吗?”这时张老师开始发问了:“那孩子画不出来怎么办?”此时我知道对问题深层次的探讨来了,于是我赶紧说:“是啊,没有了范画,孩子画不出来,只是一张白纸怎么办呢?谁能讲讲孩子画不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先前有美术经验的陈老师又开始接话了:“那是因为孩子对素材对环境的感知少了。”于是我们又梳理出第二条要让孩子能画出来,必须让孩子有大量感知感受的机会和条件。“怎么让孩子来感受呢?有没有好的办法呢?……”此时,研讨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教师们的思维已经被唤醒,参加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为了让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到其中,我开始将老师们分成几组进行研讨,于是怎么引导孩子去感知感受的办法,又被大家一一列举出来。这一环节结束后,我又问:“在孩子的绘画结束时,我常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话,‘小朋友画得满满的真好,你的颜色用得很漂亮,如果你把这呆花画在这个地方就好了……’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老师们说是评价,我又提出:“对这样的评价赞同的请举手,觉得有问题的请举手。分成两组,请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次教研活动后,每个老师都很激动,她们都感到这样的教研很有收获,并表示喜欢这样的教研,同时也期盼下一次教研活动仍然是这样来进行。而我自己也很高兴,仿佛思维一下开了窍。反思教研的情境,我悟出要激发教师参研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应该有这样的方法:

方法一:教研活动进程需要依靠问题进行推进,教研主持人需要清楚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到心中有数。

方法二:主持人多用设问、反问和追问的方式唤起教师思维。教研主持人的作用在于引出问题、引导话题,打破对话平衡,引发观点冲突,以此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办法,切不可承包教师问题或直接告知问题答案。

方法三:敏感捕捉教研进程时间。教研活动进程应用多种方式来做推进,一味单纯的议论会使大家感到疲倦。因此,教研活动中主持人应敏感地捕捉到教师在某个环节中的状态及时作出调整,个体陈述、分组讨论、双方辩论等都可激起教师的热情,切不可在整个研究活动中都是老师单独的发言。

三、教研方式的采用借助“问题”

教研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参与研究,如果幼儿园仅是采用集中教研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尽管在集中教研中有不同形式来进行,但仍然容易使教师形成参与疲劳。由此,幼儿园可在问题平台下采取下列方式来开展。

1.对来源于教师的困惑和问题经归类整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组。组内人员的确定根据三个原则,一是园内对此类问题最有专业经验和水平的教师;二是没有经验的有困惑和茫然的教师;三是对此类问题感兴趣的教师。依据这三点组成不同的研究小组。

2.分组确定后开启教研的过程研究。研究中不仅教师有研究兴趣,而且小组内有园里在此方面代表最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做引领指导。

3.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后,每个小组都会形成研究的成果,此时教研组可组织交流分享,也可邀请专家对不同研究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系统化; 校本教研;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吴焕庆(1979—),女,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E-mail:。

数字化社会要求教师做与时俱进的21世纪学习者,同时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习、教学、科研成为21世纪教师的生存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要使教师专业得到尽快、有效发展,其最有效、最快捷、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渗透到学校、教师、学生、课堂各个角落中的方方面面。校本教研这个并不新颖的话题目前关系到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如何解决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中小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编制了《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并选择北京昌平区、北京石景山区和深圳南山区15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实际发放数量为170份,回收16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94%。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83%,偶尔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17%,表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有意识开展教研,从间接程度表明校本教研对于教师来讲非常熟悉。同时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学校内部的定期听评课制度。因此,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表面、肤浅,那么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一)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具体是指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校本顾名思义“以校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但以校为本不是“一校为本”,校本教研不等于“本校教研”,[1]校本教研不是关门主义。

(二)连接贯通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在2010年11月所颁布的美国最新一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了“连接式教学模式”(A Model of Connected Teaching)。所谓“连接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用连接取代隔离”、“教学是团队活动而不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偶发、低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要被协作、持续的教师专业学习所取代”等三项原则建立起来的全新教学模式。[2]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个人、教师同伴、专业研究人员、校与校教师之间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连接、对话和协作。在信息时代,校本教研可以是学校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甚至是全国或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教研。连接式教学模式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连接将成为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三)系统化、可持续是校本教研的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校一个学期一次,55%的学校一个阶段一次,15%的学校只是偶尔进行公开研讨课。每次听评课中93%的教师认为研讨就是课论课,没有目标,没有主题,没有体系,没有系统规划,校本教研形式化严重,达不到真正研讨效果。校本教研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师生发展,必须是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

总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是有目标、有体系、有规划,有步骤、系统性的、持续性的教研。它是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注重反思、归纳、概括、总结和提升。它既是一种学校制度和实践方式,更是一种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方式和生存方式。它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问题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信息技术的对话等。协作、连接、反思是有效校本教研存在的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有效校本教研开展的有力支撑,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

二、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本教研的开展中,研什么、怎么研、谁研、研的怎么样、研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问题选择不恰当

问题是校本教研研究的核心。问题选择的恰当与否、是否成体系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但教师在目前的问题选择上普遍存在着无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太强或者太弱、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

1. 教师无问题意识

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很多现象和问题司空见惯,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习以为常,形成了机械化、经验化的实践方式。调查结果显示,32%的教师发现不了教学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是没有问题,没有质疑,没有提问。而发现问题的教师很多分不清问题的轻重,教师缺少思考、探究、创新的意识,有效校本教研的引爆点也就不能点燃。

2. 课题意识太弱

60%的教师满足于解决课堂琐碎的日常问题,如学生分组、课堂常规、学生打字问题等,但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探究和交流的“研究课题”,如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何在课堂进行积极有效的即时性评价、低年级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等,结果导致课题研究是低效的、无意义和无价值的。

3. 课题意识太强

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18%的教师与课题意识太弱恰恰相反,只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全面问题”,反而对自己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兴趣,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而往往这些宏大的主题教师是难以切入、把握、控制和解决的,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教研主题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

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教研活动就是一个教师单打独斗、独自表演后教师互相评课的过程。每次教研活动就是不同教师的不同示范课。既没有教研的主题,也没有教研的目标,更没有系统安排和规划。评课也只局限于看得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并不能追溯和深入到内隐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知识上。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形式主义盛行,教研活动随意性较大,起不到教研应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作用,实现不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显然就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规范性

校本教研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得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但现在很多校本教研的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科学规范。

1. 计划不具体,分工不明确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8%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计划的制定与自己无关,即使参与制定计划,也没有详细的环节、时间、活动安排和相应的人员安排,草草起稿,敷衍了事,继而导致教研过程中教师互相扯皮,活动效率低下,缺乏针对性。

2. 过于依赖直觉经验,缺乏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83%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科研方法的培训,并且53%的教师过于相信和执迷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直觉,从而忽视科研方法,导致校本教研成果仍然徘徊在经验水平上,对教研的信度和效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教研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 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校本教研课题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炼和提升,并形成相应的成果作品。成果表述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95%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科学研究的素养,缺乏科学研究的训练和积累,缺乏研究过程数据的收集记录、跟踪和处理,最终导致成果描述不符合研究报告的要求。

4. 缺乏有效教研反思,反思过于表面化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3]但对于教师来讲,67%的教师认为变成了额外的工作量和负担,因此做起来就流于形式,趋于表面化和机械化,并不能深入到教学问题解决的实质,从而也起不到梳理、深化、积累和内化教师知识的作用,从而也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受主客观因素限制

88%的教师普遍认为存在负担过重问题,没有时间、精力和积极性开展创新研究,再加上80%的教师认为没有相应制度激励,所以在校本教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和不适应。当然在新课改的压力和要求下,小学教师热情高涨,积极性要比中学教师的积极性高,年轻教师积极性也要高于中老年教师,为校本教研带来了些许的生机和力量,但总体上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另外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出现很多主体移位现象。42%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是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的事情,自己只是个陪衬甚至无法参与。校本教研演变成领导和几个骨干教师的科研,他们全权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33%的教师认为学校确定课题后,将目光、希望和行动统统交到相关高校的一些专家身上,教研研究变成与教师无关的专家任务。

除此以外,在教师主观层面上,74%的教师认为教研过程中深层次的交流对话比较少,普遍存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天下大好现象,知识群体共享表现相对保守,因此很多教师有话不想说,有话不敢说,学校不能形成坦诚布公、共享智慧的教研氛围。并且如前所述,我国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所需的科研素质现状并不乐观。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准备不足、很多教师无话可说,这些因素统统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四)专业引领走向极端

1. 专业引领不够

在很多学校的教研过程中,不重视专业引领,只停留在教师间的教学经验层面上。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只是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问题分析通常流于表面。因此在教研过程中多现象描述,少理论探索;多感性经验,少理性升华,缺乏深层次、宏观的理念和理论支持,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 过分信奉专家

从调查结果看,33%的学校出现过分迷信和信奉专家现象。不惜代价邀请专家为他们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设计研究方案、梳理研究思路、实施研究方案,或请他们作形形的学术报告,搞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从课题申请到设计方案再到研究的实施,全部都交给专家去完成。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完全排除在教研的范围之外,教研变成专家舞台,完全背离校本教研的实质。

(五)学校教研制度制定不到位

1. 经费不足

在目前的校本教研中,70%的教师认为教研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成为校本教研发展的障碍。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积极申请各种科研项目,争取经费支持,给予校本教研配套经费,向教研倾斜,保障校本教研的开展。

2. 激励不够

适当激励是促进教师校本教研持续发展的外在保障。但45%的教师认为学校并未建立起适当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发展内需,也就不能实现校本教研的有效和可持续。

3. 培训缺乏

8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未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关注,未提供相应外出进修条件或者是培训机会,导致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比较匮乏,不能很好驾驭校本教研的过程,研究水准不尽如人意,始终徘徊在低层次。

4. 忽略学生

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所关注的课题的95%都是如何教,如何备课和设计,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促进教师的发展,很少有从学的视角、学生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的。而校本教研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更应关注教师如何在整合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关注教学活动方式如何从单向走向互动,关注如何从学生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只有这些才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5. 忽视网络资源和网路工具的引导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知识建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视角。而在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连接、协作、交流、反思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教研中75%是通过面对面来开展的,20%通过QQ或者E-mail进行,只有很少的教师使用博客或者教研平台等进行网络协作教研。究其原因,54%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技术方面存在困难,11%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活动需要细化,22%的教师认为教研资源针对性不足,13%的教师认为学校引导力不够。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模式还未真正实施,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并未体现出应有价值。

三、系统化校本教研实施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实践,提出以下相应的实施策略来促进系统化、可持续、有效的校本教研。

(一)建立系统化、可持续校本教研的发展理念

如前所述,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因此在开展教研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系统化的校本教研理念。在系统化的理念下,确定教研目标、计划、体系、专题和问题链,让校本教研成为可持续、可发展、可延伸、有层次、有节奏的研究活动。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在一个学期初,很多试验区都会从系统化角度,制定校本教研的计划,包含有计划的、成体系的、重点突出的一系列问题链等,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生存的一种方式。

(二)确定真实具体的主题

有效校本教研的问题一定是真实而具体的,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选择。

1. 来自实践的思考

教师可以从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比如对教学实践中归纳的某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提出课题,比如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等;借鉴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实际开展研究,比如移动设备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等;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前沿寻找课堂切入点开展研究,比如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使用研究等;根据学校的特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专长开展教学研究,比如深圳南山区大磡小学依据学校特色提出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等。

2. 来自对话

教师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还需要有两只善于聆听和辨析的耳朵。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各种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同事、校长、专家等交流中的信息,要善于捕捉各种场合包括会议、区域、跨区交流,正式、非正式场合中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信息中去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挖掘研究课题。

3. 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

除了从实践中、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对话中寻找课题外,还可以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采用演绎等方式进行课题的研究。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有60个专题,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这些专题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教材,教师也可以在项目支撑学习元平台上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这些专题为试验校的校本教研课题选择提供参考。

(三)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效率和教研的针对性,首先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一般来讲校本教研的环节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围绕课题组织研讨活动、写出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形成校本教研成果等几个环节。[4]在实施方案中具体包括教研目标、环节的序号、时间计划、活动要求、人员分工等几个方面,校本教研的大体实施框架可以参考表1。

具体实施流程可参考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校本教研流程图(如图1所示)。

另外,还需要具体设计研究中所用的工具、量表、问卷等。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率,采用课堂教学观察表,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不同教师分别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环节等进行观察,或者从不同的视角如内容设计、工具使用、情境创设、资源利用、激发动机、师生互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等方面分别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打分(见表2)。这样可以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四)全体参与,通力协作

1. 全体教师参与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离开了教学的研究和离开了研究的教学都是不可想象的。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写道:如果没有学习的学生就不可能有一个学习的社会,而如果没有学习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学生。教师除了看他怎样教书(How)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Why),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不同。[5]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也只有每个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研究意识,校本教研才会是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

2. 同伴互助

连接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说课、做课,积极开展对话和协作是校本教研连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围绕共同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营造信任为主的支持性环境让教师有话敢说,让教师有话要说。在评课中要求“三分教、七分评”。叶澜说过评课是“捉虫”,既捉“问题虫”又要捉“萤火虫”。不要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提倡学术对话,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让你好、我好、大家好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和谐氛围,有利于系统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

3. 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的主体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的教研员、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比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6]三是让教研员送课下校,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和价值,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树立典范和榜样。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新加入课题的老师都要进行体验式培训,集中学习和体验跨越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每个月课题组积极开展各种理论和技术培训,听课前集体备课,指导教师设计课,课后与教师讨论交流,进一步给出教学建议。实践证明,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最受教师欢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4.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

除了同伴之间互助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连接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地域上比较接近、学校和教师状况基本相同的同质态学校可以进行联片教研,发挥不同学校的学科优势或其他资源优势,共同发展。例如深圳南山区的北片区和南片区的片区教研,中心校、示范校等优势学校和周围的一所或数所乡村校、薄弱校相结合,引领其发展,形成“一帮一、一对一”、“l+N”模式等;如跨越式试验学校新疆华山中学实施的联片教研,深圳南山区小学和梅州大埔县小学的结对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色,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带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教师集体智慧的生成。另外,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按课题或项目合作开展活动,如跨越式课题学校小学和中学合作进行课题衔接发展研究等;或者以某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校际间的学科教研活动等进行校校连接。[7]校际教研的形式会大大拓展校本教研的空间、时间,从而增强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五)采用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都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学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确保教研的有效性。并且,注意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如实施前的问卷调查、实施的前测和后测数据、教学录像、课堂观察、自我反思、教研组点评、专家点评、教研视频、教研活动照片、教学设计等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般要求观点正确、材料可靠、结论有效,尽可能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和方案,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现象或使用他人没使用的方法等,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校本教研取得效果。

(六)开展有效反思

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评析、教学叙事、填写问题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与同伴交流、讲述数字化故事、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及用博客、微博等来记录自己教学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的机智、学生的见解、教学设计再修改等方面,借助网络技术或者平台开展更广、更深的参与和反思。让反思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让教研可以持续开展。

(七)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一般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师学习培养制度、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等。

1. 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践、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业务学习制度。[8]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集体学习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教材分析或教学研讨。吃透教材,做好教研准备。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演,使教师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动态,知晓其他国家、其他地方的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了解教育研究应是怎样进行的,知道如何在教学中选择研究课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有关高校进行专门的集中学习和培训,使他们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的专业学习,迅速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生力军或主力部队,并让他们通过“一帮一”、“一帮几”的形式,带动其他教师乃至全体教师。

2. 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学校可以围绕学期的教研目标和主题建立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制度,如新手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精品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等制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够获得成长。也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及专项课题研究为单位,以两周或者一个月为阶段,总结、交流、反思本阶段的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式,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引导每个成员做到:一读——坚持每天读相关教育文献、教育信息、教育著作;二写——每周写两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写一份阶段总结和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三上——每学期上三节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公开课;四会——理念会渗透、经验会总结、课堂会反思、方法会整合;五多——多观察、多行动、多交流、多反思、多创新。[9]

3. 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

通过教学论文、教学赛课、综合课例制作、校本教研网站制作等评比活动,对先进有效的教研成果和有突出贡献和积极表现的教师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在校内外各种评优活动和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和加分。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对于各科教师提出的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规范的微课题,可以列为校级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并在恰当时候将它们推荐到上一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等,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校本教研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网络环境下的互助、合作、便捷的研修模式和创新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教师教研的立体化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在跨越式课题中充分利用学习元实施区域教研,例如深圳南山区利用学习元进行的区域教研,让更多的教师走在一起。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QQ群、BBS、学习社区、博客圈等开展区域教研;利用Moodle 、Wiki等进行教师的协同备课;利用微博、博客、个人空间等进行个人反思、微反思,如跨越式课题试验区河北丰宁区域的使用;也可以利用好看簿、数字故事等展示教师的所见、所做、所思、所获等;也可以学校自组建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研;也可以用电子刊物技术和思维导图技术等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反思。系统化校本教研过程中,技术将成为重要的支撑。

四、总 结

综上所述,依据校本教研中的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经验,将有效系统化校本教研的实施框架总结如图3所示。

有效的校本教研是在系统化、可持续理念下进行地,具体包括高效的工具使用、时时的反思总结、到位的专家引领、细致的课例研讨、系统的自主学习、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制度的激励、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等几个要素。只有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才是有效的教研,也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致谢: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的悉心指导,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2] 余胜泉,陶丹.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52~54.

[3][6] 杨小微.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社,2010.

[4] 网络教研课题研究.[DB/OL].[2011-08-07].http:///article/browse/164912.jspx.

[5] (美)矿矿.放飞美国(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M].黄全愈等译. 北京:接力出版社,2001 .

[7] 孟永根,王月芳.构建合作共同体, 促进初级中学校本研修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6,(3):84~85.

[8] 浅谈如何搞好校本教研[DB/OL].[2011-09-03].http:///article/browse/3288953.jspx.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6篇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势,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纷纷举办英语学习班,对幼儿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 is day,get up,please!”, “day?” “yes,this is 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 is 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 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 river 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短句和对话,在对话和短句中学习单词,在单词中掌握正确发音,再配以歌曲、儿歌等复习形式,能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之萌发形成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7篇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势,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纷纷举办英语学习班,对幼儿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isday,getup,please!”,“Day?”“Yes,Thisis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is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river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短句和对话,在对话和短句中学习单词,在单词中掌握正确发音,再配以歌曲、儿歌等复习形式,能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之萌发形成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8篇

2017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范文1

上学期的教研工作在园长的正确引领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稳定发展,保教工作已基本步入正轨,在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电化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多次受到区领导的好评。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相差甚远。对《纲要》的理解与实践中的应用还需不断探索。教师的研究意识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研究活动中还须加强创新和探索。在活动的安排上,要探索分科活动与主题活动内容的相互融合。

针对上学期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定本学期教研工作指导思想:

以《规程》和《纲要》为指针,以人本管理为指导,加强教研工作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培养研究型教师,以教研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纲要》实施细则,将学习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纲要》精神指导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教育理论支撑点,探讨教育策略,改进教育中的弊端,总结创造性的教育经验。

本学期重点学习:

1、9月份:学习《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探讨》(幼儿园指导纲要230页)和《幼儿园指导纲要实施细则》(51页和66页)以自学为主。

(1)研讨:适合本班幼儿的教育评价手段。

(2)研讨后各班保教员制定适合本班的教育评价方案,一式两份。交幼儿园一份。

2、10月份:学习《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园指导纲要157—170页)以自学和小组学习为主。

(1)通过学习,结合日常工作每人写一篇学习笔记,大家交流经验。

(2)研究课: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由()老师承担,其他老师听课、评课,共同找亮点与不足。针对不足再上一次教育活动。

3、11月份学习新《纲要》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指导纲要171—178页)

以自学为主,学习后每人准备一篇相关文章,发在论坛里,与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

4、12月份学习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指导纲要179—188页)

教研时间集体学,学后研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

二、教研工作。

1、本学期每位教师围绕“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每班根据本班情况制定教研专题初稿。9月底完成上交。

2、调动全员参与幼儿园教研管理的积极性,大胆实践探索,共同参与班级各领域目标的制定,使保教工作有序开展。(每班交幼儿园一份)

3、紧紧依靠园本培训,开展各种园内教研活动。

(1)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园内由一个或多个教师对统一活动内容进行多次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价值取向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在学、做、研、思,再学、再做、再研、再思的过程中,寻找到教育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2)自荐课评比活动,大家一起来听,听后进行评析,,从而让老师明白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究竟应该怎样来组织。园领导随堂听课,随堂评析,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效益。每位教师1个月自荐课一次,班长、骨干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每位教师一学期最少上1次汇报课,邀请中心校领导和村级园教师参加。

(4)园本讲座。每位教师一学期最少组织1次园本培训。骨干教师、班长不少于2次。准备好了报幼儿园安排时间。组织讲座的老师把讲座题目、时间、参加人、培训内容发至学校网站校本培训版。

4、加强教师反思能力,构建反思型教师角色,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实践前反思,我要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实践中反思,随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检验预定措施的可行性,调整策略。

实践后反思,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及时记录,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教研组交流。

学期末每人上交2-3篇质量较高的反思笔记,园内评出优秀反思笔记。

5、开展带教指导活动,骨干教师带教(每人找一个互助对象,利用业余时间帮教,加快进步的步

三、开展“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系列活动。

9月份:玩教具制作评比。每班不少于3种。

10月份:个案分析交流(老师把一学期的个别幼儿分析案例整理,分析,提出对个别幼儿的教育策略。)

11月份:教师基本功比赛。

11-12月份: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活动评比。

四、加强教师教育经验的撰写与交流。

教师要注重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期末写出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

新纲要对教师理念和教育技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努力开创我们渤海幼儿园的新局面。

2017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依据镇教字【20xx】1号文件《xx县教育体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围绕《xx县幼儿园20xx年园务工作计划》,本学年保教工作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新《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务求实效,切实提高保教工作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一)保育工作

1、加强保育教师上岗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风范。

2、与各班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岗位责任,强化安全意识。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一日活动常规,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发展。

3、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每天做到窗明地净、碗勺、口杯严格消毒,床单被褥定期晾晒、清洗、消毒。加强晨检、午检力度,完善防范举措,不断提高幼儿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杜绝群体性传染病发生。保健室为每名幼儿建立完整的健康卡,定期向家长宣传常见的发病护理知识和正确育儿方法。

4、认真履行幼儿接送制度,家长必须在当班教师手上接送孩子,交接班要清楚,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二)教育教学工作

1、迎接省示范幼儿园复查评估工作。坚持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多元、优质、可持续发展”宗旨,以内涵发展为主线,突出“攻克薄弱、迎接复验”工作重点,优化园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课程领导,狠抓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办园质量。

2、搞好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站点建设。依托活动中心校外站点平台,创设美术、舞蹈、英语等特长班,打造我园教育教学新亮点,拓展幼儿素质教育渠道。

3、积极做好参与全省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及首届幼儿教师教学能手大赛等活动有关工作。以参与比赛为契机,支持、鼓励年轻教师踊跃参加,展示我园良好形象。对取得佳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全园教师赶、比、超,不断促进全园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日常活动管理。认真抓好教学及其它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坚持听课制度,保教处人员经常深入班级观察并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首席、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使教师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每学期初,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内容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注重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5、优化教育环境,发展幼儿个性。制定我园大环境创设方案,凸显办园特色。定期对各班的环境创设进行检查、研讨,学期初开展“环境互评”。各班根据教学主题,大胆创设教学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布置,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班积极主动参与年级组的每月主题教研活动,组织幼儿春、秋游,春秋季运动会,智力游戏竞技项目比赛、幼儿绘画、手工比赛、音乐游戏等活动,教师七项技能技巧(弹唱说跳画写讲)等基本功比赛,促进幼儿和教师全面发展。

7、积极探索城乡幼教资源共享模式,发挥省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势资源向乡下倾斜,采取送教下乡、乡下小朋友来园活动、幼教来园挂职等形式,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共同发展。

(三)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以迎接十召开和学习贯彻十精神为主线,强化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幼儿园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更新办园理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为教职工当好表率,成为群众信赖、拥护的坚强领导班子。

2、抓好教职工的学习提高。学年初,要求全园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不断固强补弱。注重园本培训,认真抓好每周一次业务学习,采取以老带新、示范课引领、业务互帮互学等方式,在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优秀专家来园举办讲座,让老师不断拓展视野、开阔胸襟、增长才干。

3、继续鼓励教师苦练七大基本功,培养“全面加特长”教师队伍。支持教师参加电大、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熟悉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做,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增加幼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搭建园学习交流平台,鼓励骨干教师上展示课、为家长举办讲座,努力争取成为商洛市乃至省级骨干老师。

(四)教研工作

1、转变观念,行践研究。紧紧关注幼教发展趋向,把握前瞻性和规律性,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研究素材,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教师根据主题活动总结教研成果,积极向xx教研室“在线投稿”、幼教专刊进行投稿,,保教处做好登记、评比,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2、园本教研,培训提升。在课题研究小组指导下,严格按照课题方案,围绕《大班额幼儿如何开展好一日常规活动行动研究》主课题,各教研组拟定子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积累、整理课题研究成果,确保主课题高质量完成。各年级组继续开展以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传统美德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活动。

3、公开教学,赛出精品。将教学比赛活动搭建成展示个人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基本功等综合能力的平台,结合七项技能等活动开展,提高年轻教师的基本功及教育教学能力。

(五)家园共建工作

1、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及时反馈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向社会宣传创建全省示范园工作和新的教育理念,协调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孩子发展。

2、组建家长学校,定期分批次对家长进行幼教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网站、班级qq群,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增进家园了解,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3、鼓励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成员积极参与我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春、秋游,春秋季娃娃运动会,幼儿智力技能游戏比赛,幼儿音乐游戏展示等活动增强家园互动工作。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9篇

__年,全市教科研工作以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指南,以规范有序地推进高效课堂创建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教研工作思路,改革教研方式,努力为全市教育再创新的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建立健全“课内比教学”的常态机制。从制度建设,工作程序,操作规范等方面加强和完善,让“课内比教学”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得力举措。

2.着力加强学科教学规范和常规教学管理建设。制定并完善《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实施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建章立制,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入手,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学习素质为突破口,让规范成为习惯,成为素养,成为提高质量的可靠保障。

3.进一步消除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各校要将困扰自身发展的突出表现作为重点问题来抓,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出明显的成效,并形成我市高效课堂的创建特色。探索拟定《当阳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减负增效,追求绿色教育质量。

4.继续抓好中会考的复习备考工作。中会考各学科的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控制率、得分率五项指标力争在宜昌市各县市居领先位次。

5.强化高中课改,促进高中教育新发展。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抓好高中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工作,配合宜昌市教科院抓好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确保__年高考各项指标在宜昌市各县(市)居领先地位。

6.切实抓好教育科研工作。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做好已申请立项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力争使研究已成熟的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同时抓好教科研成果转化,使之成为教学常规,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武器。

7.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奋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团结和谐,专业服务型的教研队伍。秉持“修德、尚学、笃研、创新”的当阳教研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提高教研业务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指数。全市教科研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宜昌,乃至全湖北省第一流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构建“课内比教学”的长效机制。总结反思近两年在“课内比教学”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梳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惑和疑难,不回避问题,集思广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着眼于常态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构建比教学活动的长效机制。各校每学期必须举行一次校级教学比武活动。开放课堂,开放教学。邀请家长代表进校进堂观摩,并请家长代表和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推动“比、访”活动不断完善,向纵深发展。

2.在深入调研教学现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常规规范建设。一是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规范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教学研究活动安排等;二是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检查、教学专项督查、随堂听课抽查、日常教学巡查、评教评学活动、教研成果展示等等。并逐步形成简约明了,导向清晰,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对不规范的常规教学管理要作为教学管理事故认定,用制度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基于“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消除课堂低效,创建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精神,落实《当阳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及改进策略》,努力消除低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追求课堂高效,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率。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集体视导。集体视导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力求解决被视导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教学困惑。在视导内容、视导方式、视导结果运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强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视导力度,努力提高边远学校、规模较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对视导中发现的有突出问题的学校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以确保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5.认真开展中会考复习备考研讨活动。集中教学精英,广采教学智慧,花大气力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包括各种类型的复习备考会,联片复习研讨课,四月宜昌调考的组织、阅卷、质量分析,中会考复习训练题的编制等等。各校在组织中会考复习备考工作上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下真功夫抓好中低层次学生的帮辅工作,查缺补漏,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以确保我市__年中会考在全宜昌各县(市)的领先位次。

6.深化高中课改,着力推进我市高中教育新发展。①认真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努力提高绿色升学率。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迅速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实践。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学生社团建设。③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努力探索高中发展的特色化、多样化,在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体制机制建设上创出特色。④不断加强高中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必须以课堂 为中心,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⑤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⑥继续抓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的作用,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年级负责制、集体备课制、分层教学制、心理辅导制、分类评价制等,进一步优化复习备考策略,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7.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让教研课题实验研究真正成为破解教学难题的助推器。教育科研要从教和学的实际出发,把课程、课堂和课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课程要围绕课程设置,就中、高考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专题研究;课堂要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为引领,组织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题要以“小课题大研究”为原则,指导学校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上升为课题,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把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实证研究,用事实说话,用数据作证,减少演绎和推理。扎实开展已在省、地、市等各级教科研部门立项的教研课题研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工作,明确各级在研课题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加强课题的组织、实施与指导,促进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抓好各教研课题阶段小结、中期评估和验收结题等工作,力争取得优秀成果并大力推广,并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常规,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研究,强化立德树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系列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按照宜昌市教育局和教科院的有关要求认真搞好宜昌市首届“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的试题征集工作,举行当阳市级大赛,并组队参加8月份宜昌大赛,争取获得良好成绩。

8.深化区域教研工作。不断规范区域教研工作的操作模式,高中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市域学科中心教研组,初中继续按照“东、西、北”三个片区划分教研协作区,小学以镇处为单位开展区域教研。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应按照“六环节”展开,即①确定主题;②组织研讨;③引领听课;④评课交流互动;⑤主题报告;⑥活动总结。且每次活动后注意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并及时归档。创新工作方式应成为区域教研工作的“抓手”。①专家骨干带动。各片区或镇处推选2-3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归纳本区各学校提出的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准备,以示范课或是辅导讲座的形式对教师们进行示范和答疑解惑。②名师引领互动。名师与片区学校的青年教师结对教研,携手同行。名师每学期至少送课一次到边远山区学校,同时还要为片区教师上公开课作专题讲座等,并作好考核记载。③片区诸校联动。片区学校应积极主动向他校开放本校的教研活动,热情接受片区学校教师听“推门课”,开展骨干教师互派讲座讲课讲学活动,以促进区域内各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9.以课程资源开发和创新评价为抓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①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指南,以宜昌市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究”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等,以及宜昌市分配给我市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为引领和促进,在“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凿开新点子,让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发展,且形成当阳的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每校开发一到两门体现本校特色或当地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对过去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进行修订和完善,并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开课质量。②加强对修订后的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__版)和修订后的各学科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明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方案,提高校本课、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对这些课程的考查考核力度,以促进课程的全面落实。

10.加强教育现代化手段的培训和运用,指导中小学教师用好“班班通”。正确处理好白板和黑板的关系,发挥好白板与黑板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要适当兼顾,而不要顾此失彼,滥用媒体。

11.加强学前教育的指导,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于__年9月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全市各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指南》,且做到人手一份。大力开展园本培训,把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教研工作重点,把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理念作为教研工作抓手。定期开展幼儿教师的教研活动,深化“以儿童为本”的幼教理念,逐步实现从“为了儿童的教育”提升到“基于儿童的教育”。让科学保教的观念深入到幼儿教师头脑之中,使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能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来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2.加强教研室内部管理和建设,着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施教研创新,打造教研精品。加强对教研员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教研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开展教研员知识能力大赛活动,引导教研员丰富学科前沿理念,提高业务能力。进一步落实好教研员“蹲点联校”活动,不断转变教研方式,重心下移,研究个案,以点带面,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强教研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环境,打造学术团队,加快形成“修德、尚学、笃研、创新”的当阳教研核心价值理念。加强教研创新,力求在学科教研组建设、校本研修制度、乡镇学校教研方式推进、区域合作教研、网络教研、教研协作体、教研文化建设、教研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加强工会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加强与兄弟县市教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形成教研工作合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扩大教研工作的影响与张力。力求在教研机构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公益性体现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二〇一四年二月

附:当阳市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月安排

__年小学学段教科研工作要点

二月:

1.各学科制定 计划;

2.召开品德中心组长会;

3.省教研室对我市首批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调研;

4.对“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题进行专题辅导;

5.开展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文化知识电视大赛”试题征集工作。

三月:

1.各学科新教材培训;

2.思品二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3.学科教师综合素质全能大赛;

4.筹备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5. 书法教学现状调研;

6.参加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与学的研究”仙桃研讨会;

7.英语新教材教学研究课;

8.宜昌级课题“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研究”申报;

9.《体育与健康》课程优秀“学期教学计划”评比;

10.音乐“三新”教师辅导和培训;

11.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美术教学研讨会暨美术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

12.启动《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13.集体视导。

四月:

1.参加宜昌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2.宜昌“小学品德课程目标引领下的深度教学”课题研究:以学校为单位努力做好“三个一”:开展一次实验教师全员参与的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每人打造一节研究课;课题组每人写一篇课题研究感悟;

3.小学品德说课竞赛和案例评选,市级初赛,择优参加宜昌和省决赛;

4.语文阅读类课型、表达类课型研讨;

5.筹备宜昌市中小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课题鉴定验收;

6.音乐“三新”教师辅导和培训;

7.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与学的研究”当阳研讨会;

8.集体视导。

五月:

1.经典诵读课题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

3.省教育厅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研讨会;

4.“如何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专题讲座;

5.省数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

6.宜昌“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研讨会;

7.集体视导。

六月:

1.准备参加宜昌市“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活动;

2.完成第二轮《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题视导和巡回辅导;

3.修改评估题;

4.期末命题制卷;

5.全市小学学段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考核;

6.集体视导。

七月:

1.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期末工作总结;

3.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宜昌)。

八月:

组队参加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九月:

1.各学科制定计划;

2.各学科新教材培训;

3.集体视导。

十月:

1.宜昌市小学数学课题研讨会;

2.美术课题中期评估;

3.集体视导。

十一月:

1.语文学法指导研究交流会;

2.观摩省十二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

3.观摩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

4.集体视导。

十二月:

1.修改评估题;

2.期末命题制卷;

3.集体视导。

__年初中学段教科研工作要点

二月:

拟定学科教科研工作计划;

开展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试题征集活动;

化生学科启动本期以“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为主题的“读书、思考、实践”活动;

化生学科收集__年秋季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情况,讨论分析下段教学对策;

做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

落实省教研室对我市首批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调研 ;

对“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题进行专题辅导;

三月:

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申报立项;

“初中汉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验收;

组队参加“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宜昌市选拔赛;

视导“综合利用地方资源高标准开发校本课程”课题实验学校;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下教材培训及初中数学教研组长会;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比武;

遴选培训参加宜昌市历史优质课竞赛选手;

召开化生学科三个实验课题实验教师工作会,布置本期工作;

做好化生“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区域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

推选参加4月宜昌市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选手,完成备课初稿;

推选参加5月宜昌市生物优质课说课比赛选手,完成备课初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 ;

《体育与健康》课程优秀“学期教学计划”评比;

音乐“三新”教师的辅导和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美术教学研讨会暨美术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

启动《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视导学校。

四月:

组织参加宜昌市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考试并做好质量分析;

推选教师参加宜昌市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组织开展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研讨活动;

组织初中数学教师参加宜昌市高效课堂优秀课评选及复习研讨活动;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及新课标落实情况视导;

“任务型语言测试与初中英语教学相关性研究”实验课题结题;

组织初中英语教师参加宜昌市优质课竞赛;

政治小论文评选;

视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问题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参加宜昌市历史优质课竞赛,组织观摩学习;

召开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 ;

征集、修改参与化学生物学科论文、课件比赛文稿,提升参赛文稿质量;

聘请我市化生学科中会考命题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撰文分析近几年中会考题目特点以及根据这些特点组织教学的措施与方法,提升两学科教师命题与用题水平;

组织部分化生骨干教师参与宜昌市“原创试题征集评优”活动;

组织化生骨干教师打磨“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活动的示范课,完成活动的准备工作;

承担湖北省“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德育渗透的策略与评价”实验课题的学校接受宜昌教科院专家视导;

宜昌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

筹备宜昌市中小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课题鉴定验收;

视导学校。

五月:

举行当阳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分协作区组织九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复习研究活动;

初中英语毕业年级复习教学研究课;

召开地理会考复习研讨会;

召开“如何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专题研讨会;

省音乐教学论文评选;

开展化学、生物两科“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区域教研活动;

组织初中化学、生物学科教师代表参加宜昌市学科学业评价复习研讨工作会;

当阳市初中物理复习备考研讨会;

物理试题研究案例评选;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

视导“社区德育模式研究与实验” 课题实验学校;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课研究;

视导学校。

六月:

初中学段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考核;

初中复习教学视导;

化生三个课题实验教师整理本期实验工作档案,撰写阶段实验工作小结;

完成第二轮《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题视导和巡回辅导;

当阳市初中学生物理小论文评选;

宜昌市物理优秀论文评比;

组织教师观摩省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七、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命题制卷;

视导学校。

七月:

七、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八月:

组队参加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部分教师外出学习。

九月:

召开初中教研员会;

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培训;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九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

为化学、生物两学科教师主讲“适应学生的教学”、“课堂生成性的核心要素处理方法”等专题内容;

化学、生物课题实验教师工作会;

当阳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示范课;

视导学校。

十月:

组织参加湖北省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竞赛活动;

召开“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讨会;

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

开展“分析中考数据,寻找改进措施”全员反思活动;

组织我市化学、生物两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全市学科教师作《课程标准》(修定稿)解读报告;

对美术课题单位进行中期评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

视导“社区德育模式研究与实验” 课题实验学校;

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竞赛;

视导学校。

十一月:

“传统文化与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题实验中期评估;

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小报、数学小论文评选;

初中“英语经典朗读”课题实验教师座谈会;

地理高效课堂研讨会;

化生征集、展示“读书、思考、实践”主题活动“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的经验;

化生征集、展示“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我的思考与经典作法”教改作品;

组织教师参加观摩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

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召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问题研究”课题实验经验交流会;

政治小报评选;

视导学校。

十二月:

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

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教研组长评选;

期末调研考试命题制卷;

视导学校。

__年元月: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强校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文化优势,向农村学校传送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区域教育公平。同时,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城市学校更好地办出特色和水平,形成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由普教处负责协调中小学、幼儿园的结对活动(职业教育由职成教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配合。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基础教育科、职成教科负责本县(市)、区活动日常组织实施、指导和检查工作,制订具体任务分解和工作日程安排表;人事科负责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结对有关工作;教研室负责教学结对有关工作;思政科负责德育教育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室负责结对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各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相关学校要将工作逐项落实到人。

(二)确定结对学校(见附件)。农村县(市)学校结对工作由各县(市)教育局参照本方案自行确定。

(三)制订“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实施方案。每学年初,城乡结对学校由城市学校负责,根据农村学校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及活动重点,制订出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结对活动方案,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各区教育局汇总后,报市教育局普教处备案(职业院校的活动方案报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备案)。

(四)认真做好总结提高工作。城乡结对学校要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效、有记载、有档案材料。每学年结束时,要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

(五)认真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组织相关人员经常对“城乡结对互助共赢”工作进行评估指导和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工作任务

(一)学校管理水平

1.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制订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以及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4.城市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帮助农村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指导组织实施。

(二)教育教学工作

1.帮助农村学校规范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和教研制度。指导和帮助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建设学校网站。帮助农村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职业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结对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指导农村学校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图书室及其他功能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

4.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技能节、体育节和读书节等大型活动及相关节庆活动时,适当组织结对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

1.帮助农村学校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重点要进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培训。市教育局对口支教工作要纳入“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统筹安排。

2.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实训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经常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安排专人负责,并做好经费保障和其他物质保障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二)精心筹划,制订实施方案。城乡结对学校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相互磋商,制订周密可行的工作方案,筹划需开展的各项活动。

(三)严密组织,保证活动正常开展。要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核心,有计划地严密组织每次活动。结对学校每学年开展活动应不少于4次,每学期向县(市)、区教育局书面报告阶段活动总结。

上一篇:体育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研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