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0 17:16:3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1

一、“区域”概念阐释与区域文化研究基础

区域概念过去常常被作为地域、地方、地区概念使用,主要因其与行政区域概念紧密联系有关。但即便是依行政区域划分,历代都有所变化,呈现跨区域行政交叉现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行政区域划分,“秦王朝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现在的广西含当年的桂林郡全部,南海、象及长沙、黔中等郡部分地区”,足以说明当时行政区域划分与现在区域划分也有跨域交叉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及其特定语境下,区域含义有所扩大和延伸,一方面在地理空间范围含义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空间范围含义;另一方面在行政划分所指区域含义基础上,超越行政区域而扩大延伸到非行政划分区域含义;再一方面扩大延伸为跨域、跨界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带有跨区域的特征和色彩。由此可见,以自然与文化相互关系构成的非行政化区域概念从古至今仍在使用。以江河湖海流域作为水域空间范畴的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构成跨省水系区域;以洞庭湖为纽带与分界,划分湖北与湖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楚文化区域;以黄河为界划分河北与河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中原文化区域;广西西江水域由西向东的红水河与由北向东的桂江汇合入珠江,又构成泛珠江流域及其珠江水系区域;广西兴安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沟通北上的湘江水系与南下的漓江水系,形成湘漓分派与水域贯通的湘漓流域,形成跨省湘桂区域,等等。以山脉为纽带与屏障,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在先秦时期就称为岭南地区,此后所谓“两广”、“粤桂”表明其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区域范围;处于岭南的广西与岭北的湖南通过湘桂古道形成湘桂走廊,构成湘桂之间连接的区域,等等。此外,以语言(方言)、民族、民俗、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态为纽带构成的跨地区的区域概念使用不胜枚举。

其二,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概念使用,因全球化与多元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崛起以及世界经济共同体需求,越来越着眼于从经济发展视角建构与重构区域概念。从国际区域关系看,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及其世界各国发展需求,经历了“二战”后“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结盟以及意识形态阵营与三个世界的划分,形成国际社会(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跨国联盟(如欧盟、东盟)等概念含义;另一方面,世纪之交以来在全球化视野中着重于经济的区域联盟或跨区域联盟,构建跨国、跨界、跨境的经济联合体、共同体、同盟体,以及不结盟的区域间合作、协作、协同关系,构成国际社会及其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格局。从世界性区域联盟产生背景与语境看,除相对于国际社会以及超级大国霸权,即区域相对于中心而言,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外,更多地是强调区域合作与协作,构成或紧或松的国际关系共同体与联合体。从国内区域关系看,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建构的区域发展视野中,除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所指区域概念含义外,一般所指省市县乡行政区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相继构建非行政化的、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基础的、以经济为纽带的、跨地区结合的经济开发区以及经济合作、协作区,如沿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跨区域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还有更大范围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概念的划分。区域经济崛起与跨区域经济合作协作方式兴起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步伐,既通过竞争拉开区域间差距,率先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又通过区域合作协作,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赶超跨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构成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趋向。总之,区域发展观念比任何时期都深入人心,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其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兴起。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崛起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文化建设发展,区域文化的区域概念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扩大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性、绵延性与包容性特点不仅促使区域概念含义理解不仅仅涵盖地域、地方、地区含义,而且带有跨地域、跨地方、跨地区以及跨境、跨界、跨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不仅局限于区域空间,而是超越区域空间而扩展为文化空间。其文化区域空间范围立足于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空间与行政地理空间的地域范围,而且扩大为文化地理空间范围。其区域界定以及域界划分不仅仅为一个要素决定,而是包括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交通、族群、语言、民俗、交往等各要素系统关系的综合性整体构成。尽管为了更为明确清晰界定区域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所指对象范围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划分区域界限的需要,往往习惯于按照思维定式,简单化地将区域等同于主要依据行政化划分的地域、地方、地区概念,更便于构成条块分割的行政地区空间与从上到下的线性垂直行政管理域限,但则不能否认和掩盖依据非行政化的其它要素及其综合性要素所构成的区域及其区域文化客观存在的事实。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区域经济崛起的现实需求,更凸显出非行政化划分区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为凸显区域文化内涵外延的开放性与跨区域交往交流与融合的特征。区域文化含义不仅是因区域空间形成其内涵外延,而且是因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构成其内涵外延。通常所说的区域文化,往往指称当代社会区域空间及其行政区域的文化形态,诸如作为省域文化称谓的广西文化,作为市域文化称谓的桂林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称谓的临桂文化,等等。但历史上所称区域文化概念则丰富多彩,不仅从区域空间而言具有跨区域的开放性,而且从文化形态的内涵外延而言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诸如中原文化,从区域文化角度而论,当然属于中原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空间的文化形态,中原所指区域指河南,古称豫州,即中州,“古豫州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頗歉,颖川、汝南民流四散。’今河南为古豫州地,故相沿亦称河南为中州。”

《辞源》释“中州”有三义,狭义为河南,中义为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广义泛指中国。中州即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或发祥地并非仅仅局限于河南,后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以及泛指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中原,中原只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播源。文化的传播性、开放性与扩展性使中原文化跨区域扩大为黄河流域范围以及整个中国范围,并影响到海外、域外的周边更大范围区域,以致于此后中原文化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正宗、中心,甚至常常用来指代中华文化,反而淡化其区域文化含义。由此可见,历史上所使用的区域文化概念,在充分考虑其产生区域空间含义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其文化含义及其特征,以及文化在历时性传承、传播和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扩张性。

广西历史上也有一些表征区域文化的概念,诸如岭南文化,显然作为区域文化而言的区域是指五岭以南的岭南地区,亦即广东广西的“两广”地区,但就其文化形态特征而论,既不能仅仅涵盖“两广”,其文化外延可以扩展到南方各地跨界区域以及沿边沿海跨境区域;又不能仅仅以之涵盖“两广”所有区域文化形态,况且广东与广西各自的区域文化也有差异性,下属各地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并非像地域那样固定,而是具有运动性、流动性、活态性的生命表征,岭南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中原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粤西文化亦如此,历史上所谓粤西地区,指简称为“粤”的广东以西的广西,地域范围虽然涵盖广西,但粤西文化形态及其特质特征并非涵盖广西区域所有文化形态,粤西地区概念并非等同于粤西文化概念,粤西文化概念也并非等同于广西文化。这足以说明粤西文化具有超越粤西地区概念的跨区域性意义,粤西文化所指对象范围的模糊性正印证其开放性,其性质特征也并非仅仅与“粤”相关的广西文化形态,或者说两广文化的融合,或者说广西文化受到粤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且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文化形态,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正说明其相对性,具有跨区域文化交流、交融特征。由此可见,区域文化立足于区域而又具有跨区域特点,从而由区域空间范围扩大为文化空间范围,使之不仅具有相对性与多样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广西区域文化发展及其生成环境条件

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性概念理解,区域、区域文化应该成其界定以及内涵外延理解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从历时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的内在逻辑与时空关系角度深化认知,辨析其与通常所习惯使用的广西文化概念的异同及其在区域研究视野中凸显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就广西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而论,从自然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与行政管理区域意义上的广西区域界定应该十分明晰;同时相对于广西与周边区域间关系而言,以及广西相对于中国所属关系的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定位而言,以确定广西区域概念及其区位特点也并非难事。而对广西区域文化理解则相对于广西区域界定而言就复杂得多了,不仅文化具有衍生性、融合性与开放性,而且文化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因此广西区域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广西文化,或广西区域内的地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区域空间大于行政空间,文化空间大于区域空间。尽管不难理解区域都必须界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因此也会有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地方性概念使用及其所指含义及其对象范围,习惯上也是以这种称谓能够达到更为明确与简单表述的目的。但却不能将其简单化与封闭化,忽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与开放性,以及非行政化区域界定范围及其跨区域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影响。

广西区域文化当然应该首先立足于广西来理解,其区域所指空间范围当然应该是落实于广西,将其简单理解为广西地域、地方、地区文化无可非议,这对于理解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及其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对广西区域文化的理解应该更为宽泛和开放,而且广西区域文化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上有着区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范围需要更为宽阔深远的视野与背景。因此,对广西区域文化的外延范围理解应该拓展: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这是中国及其中华文化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另一方面是广西与周边区域关系中跨域、跨界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再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传承、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构成的跨时空、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定区域的广西文化形态,其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独立性与关系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流动性、自足性与开放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融合性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特征凸显,不仅对于广西区域文化概念含义及其内涵外延理解更为深化,而且也有助于对其性质特征作进一步理解。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建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形成与构成都应该有其背景与语境,区域文化形态的形成与构成也是依赖于所依托的区域空间和所属背景与语境。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而论,广西区域文化形成与构成应该与历史上所涉及其内容的相关文化概念使用有关,诸如百越、骆越、西瓯、岭南、岭西、粤西、八桂等,大致上可以认定为主要从文化地理空间界定的历史性概念,这些历史概念对于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与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当然,这些历史概念的含义及其内涵外延需要进一步厘清,广西区域文化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传承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历史文化概念的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具有区域性特征,所指区域及其区域文化都限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二是具有跨区域特征,所指区域范围包括几个或多个相关区域范围;三是具有开放性特征,所指区域界限较为模糊,含义较有张力和弹性,外延范围有所扩展和绵延;四是具有文化交融性特征,包括中原文化与广西地方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等交流融合;五是具有历史性特征,这些区域性概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形成,包含特指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内容,表明特定的历史文化形态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因此,广西区域文化生成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性依据与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传统,广西区域文化概念与这些历史性区域文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具有彼此之间联系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广西区域文化与历史上存在的这些区域性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其三,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当代背景。广西区域发展推动其区域文化生成与发展及其研究的崛起。广西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及其“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区位特征与区域优势凸显。广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特征、沿边沿海的地缘政治文化特征、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家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西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广西地方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也就是说,必须将广西放置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定位,由此形成当代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其区域性与世界性以及国家战略性地位凸显。

一是北部湾大开发,既将广西纳入国家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发展进程中,又将区域经济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整体推进,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的广西赶超跨越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沿海地区区域经济整体同步发展目标。从这一角度看,北部湾大开发在进一步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更强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将广西区域文化放置在北部湾大开发背景下审视,区域文化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区域与跨区域视野。二是广西地处沿边沿海的中国南疆,毗邻越南及其东南亚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其确定广西首府南宁为其一年一度的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既成为跨境、跨区域经济文化合作、协作、交流的实质,又增强了广西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与活力,形成其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区位特色与优势。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广西不仅在西部地区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北部湾及其海港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发挥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及其拉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实现孙中山先生对北部湾建成国家大型出海港口的遗愿,以及国家海洋战略及其南海开发战略实施。北部湾大开发将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经济开发及其港口建设连成一片,并扩展到南宁、崇左、玉林、来宾、百色等更大区域范围,辐射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河池等广西区域范围,影响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对于西部大开发及其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使区域合作、协作、协同发展成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是广西作为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建设发展优势,而且创构了各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凝聚力与向心力强的民族生态环境;广西不仅享有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条件,而且享有民族团结模范的殊荣;广西世居十一个少数民族不仅与毗邻广西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际交界少数民族关系紧密,而且与毗邻中国的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具有历史渊源关系与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广西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既推动区域民族文化发展,又跨区域影响与推动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步伐,确立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格局中的定位。五是桂林作为山水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色与优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质上将桂林旅游经济与服务业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轨道;最近,桂林世界旅游胜地建设规划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将桂林旅游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桂林旅游的国内外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也将桂林旅游发展放置在国家旅游与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定位,使桂林旅游具有区域性与国际性发展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民族、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既必然融入和汇入各种跨域联结与合作所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必然会以更为宽广与开放的视野理解广西区域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对象范围。同时,也会因区域发展及其跨区域共同发展需要推动区域合作、协作机制形成,如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合作、中越经济文化合作、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西江流域经济合作、西南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桂港、桂台、两广、湘桂、滇桂、黔桂等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等等。当前,广西又面临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及其海洋经济文化开发机遇,以及海洋维护及其南海岛屿争端与边界纠纷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广西处于沿边沿海的南疆第一线,更需要将区域发展视野扩大到国家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广西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发展不仅仅具有区域发展意义,而且具有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意义。总之,广西在国家及其区域中的定位,使之区域概念范围既指称广西区域,也指称与广西关联的更为开放性区域,带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的特征与意义。因此,广西区域发展应该立足于广西、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三、桂学的区域文化研究内容及其跨区域研究视野

桂学可谓广西之学,是对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民俗等现象与事象进行分门别类与综合整体研究的地方性学科、学术、学问、学派。从区域研究角度而论,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为广西区域。从区域文化研究角度而论,文化并非局限于小文化与中文化的的狭义理解,而是将其包括在内而扩大延伸为广义的大文化,文化构成涵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同时,依据自然地理空间与文化地理空间的相应性与差异性,广西区域文化研究对象不仅仅指称广西文化,而且应该包括与广西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跨区域文化及其文化融合现象与事象,既生成广西区域文化的开放性、绵延性与融合性特质特征,又构成其研究的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因此,桂学从这一角度而论又可称之为广西区域研究之学,其学术研究视野与研究指向应该落实于广西区域文化研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也应该为广西区域文化。桂学研究可考虑将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具体可从三个视角考察。

其一,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视角构成。从学科研究视角而论,桂学既相对于湘学、徽学、楚学、粤学等而言独立自足的地方性学科,又可视为分门别类的区域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科的总体性称谓,更大程度地表现为跨学科综合研究指向,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现象或事象,从多学科、跨学科、学科协同研究角度进行立体综合性研究。历代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典籍往往都具有文史哲与地方民俗糅杂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特点,如唐刘恂《岭表录异》、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明张鸣凤《桂故》《桂胜》、清李调元《粤风》等广西历史文献均带有这一特点。桂学作为广西地方之学研究学科及其学科群,针对广西区域文化对象类型与性质内容可分门别类进行各学科研究,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特点,如区域经济学其实就是从经济学学科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学科,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的特点。因此,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结合应该成为桂学指向。对于受一定区域范围限定的研究对象来说,学科研究也会在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关系的结合与协调上明确指向,目的在于拓展与深化研究视野以整体综合把握研究对象。

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构成。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在厘清其含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性质特征基础上认清其文化构成。区域文化形态的生成与构成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本土文化积淀、积累、传承与传播的结果;二是区域间和跨区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与碰撞的结果;三是在主流文化影响下,文化变革、转型与发展的结果。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也通过这三条路径形成其构成,又因其沿边沿海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更形成其多样性、复杂性、融合性等构成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广西本土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性。广西考古发掘,发现广西在新旧石器时代都有大量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及其文化遗物、遗址存在,如桂林宝积山洞人、柳州人、桂林甑皮岩人等广西先民遗存以及大石铲文化遗存,这是广西文化之根、本、源。先秦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前,广西并未有行政意义上的统一性,尽管有百越、骆越、西瓯、岭南等称谓,但未能明确与具体指称广西文化形态。广西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后,推动广西文化形态生成发展,但毕竟因其地处偏远与边缘,本土文化发展缓慢,各地区文化存在差异性。当然,也形成文化特色与优势、文化形态多样化、文化构成多元化、文化类型鲜明的本土文化特点。李建平等学者概括为,广西拥有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区域类型构成看,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文化,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文化,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文化,以宜州为中心的桂西文化,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文化,以合浦为中心的北部湾文化;从民族文化类型构成看,形成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文化形态,各民族之间既交往交流与文化融合,又存在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呈现出各民族文化鲜明个性与特色;从语言及其方言文化构成看,广西至今都是全国方言富矿区,依托语言构建的文化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彼此不同的方言区域及其方言文化区域;从自然地理风貌构成的文化类型看,江河湖海构成不同的流域文化,如西江文化、红水河文化、漓江文化、北部湾文化等,此外还因山地、湿地、平原、丘陵、森林等自然地理特点构成不同文化形态。二是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文化交流与交融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即便是本土文化,本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必不可少,对于外来文化进入本土,广西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及其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这也是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与包容性特征所在。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影响从秦始皇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之后,主要通过行政建制及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央派遣或贬谪地方官吏、外派守护边疆驻军、人口迁徙、商贸往来、大型水利建筑工程等因素构成。旅桂士人、文人及其人口迁徙的客家人,带来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广西政治文化、土官文化、藩王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文学艺术及其各种社会生活文化形态。明清之后,常被中原地区称之为“南蛮”地区的广西,其文化形态与中原文化并无二致,完全融入中华文化的主流。至晚清时期,粤西文化发展到高峰“,岭西五大家”步桐城派古文余绪,崛起于文坛;临桂词派入主词坛,名震京师,王鹏运、况周颐被称誉为“清季四大词人”。至近现代以来,广西在鸦片战争、帝制、民国建立与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功不可没,对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三是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广西区域文化的构成性。与广西毗邻的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域各具有独特鲜明的区域文化特性特征,也都与广西在跨时空、跨区域交往交流中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特征。处于广西与湖南交界节点的桂林,历史上也是广西省府所在地。通过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修筑的兴安灵渠,沟通湘漓水域以及湘江沟通长江水系,漓江沟通珠江水系,从而贯通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并开发翻越五岭的湘桂古道,建立湘桂沟通交流的各种渠道。中原文化及其湘楚文化影响广西,尤其是桂北地区,构成具有湘桂文化融合特征的桂北文化形态。此外,先秦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南面边界绵延至广西荔浦,楚文化影响广西不言而喻。处于桂东的广西与广东交界的梧州,古为苍梧地区,粤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广西贺州、玉林等地;桂南沿海的广西合浦,构成现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足鼎立的北部湾地区,与广东沿海毗邻,也是粤语区域,粤文化影响至南宁,广西桂东南文化交融特点显而易见。桂西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的宜州、河池地区,广西与云南交界的百色地区,桂黔滇区域交往及其文化交流形成广西桂西文化特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语言,广西语言构成大体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以桂柳话为中心覆盖桂北、桂中、桂西地区,为西南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属于这一语系;二是以南宁、梧州、北海为中心的桂东、桂南粤语地区,与广东粤语同属这一语系;三是以壮侗语系为中心的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四是广西各地方言与土话。显然,广西语言及其方言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通过语言进行文化交往与交流,形成文化交融与融合的文化构成性形态与特征。

其三,广西沿边沿海的跨境交流的文化构成性。广西沿边沿海的桂南区域的凭祥、龙州等崇左地区与越南接壤,北部湾海域与越南海域接壤,跨境交往与跨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传统。广西沿边沿海地区文化特色明显,文化形态丰富多彩,不仅聚合中华文化及其中原文化、南越文化、粤文化以及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洋文化等文化形态与类型,形成跨区域文化交汇的节点,而且以跨境交往交流形成边境文化特色,构成中越文化及其中国-东盟文化交接点。广西沿边沿海地区一方面承接与传播中华文化向越南及其海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形成广西区域文化的跨区域、跨境交流与影响;再一方面也在跨境交往交流中受到域外文化影响,其边境文化形态带有一定的域外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合浦汉墓发掘及其北部湾地区考古发现,早在汉代北部湾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出海海外始发港之一。由此证明,广西对外开放与跨文化交往传统源远流长。由此可见,广西区域文化不仅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融的构成性特征,而且具有跨境、跨文化交流与影响的构成性特征。综上所述,桂学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广西文化研究,就必须构建广西区域文化研究视野,将其放置在区域文化研究框架中及其跨区域文化交流关系中来认识,充分考虑其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对内与对外、多样性与构成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特征,从更为深入和广阔的跨时空研究视野与跨区域视角确立广西区域文化的定位及其研究对象与内容构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 差异 特征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从横向来讲,县域经济是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经济各方面综合的发展概况;从纵向来讲,县域经济则是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增长潜力。研究县域经济,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进展,进而为中长期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特征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演变差异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主要表现为多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核心及凝滞的都市边缘、乡村工共存;在新兴的经济发展地区,核心――边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我国中、东、西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南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突出,尤其表现在东西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目前,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明显多于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而这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体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辐射作用不明显的地区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从地方层面而言,各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内部发展差异表现明显。如江苏省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次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则位于苏北地区。表现出县域经济集聚性特点。总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带县域经济空间发展尚未形成多层次、网络化格局,县域经济间实力高低错落分布,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总体上而言,县域经济仍呈“增长极”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局部空间演变差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演变差异,主要是指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省际、省内性差异。其中省内差异是构成全国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全国整体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调控是巨大的。因而,全国各城市带有着地理空间边缘联系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表现出地理空间的集聚现象;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低水平的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效应却明显增强,形成相对固定的县域经济聚集区域;发达地区经济极化现象明显,极化作用在整个县域经济作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但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够形成带动于辐射性作用;整体而言,县域经济差异在明显缩小,区域间的空间极化作用在削减。

二、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是由区域经济绝对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相对增长速度两个指标来衡量的,参考人均GDP相对发展率与人均GDP平均增长率,得出全国现有经济增长水平下,县域经济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仍然有明显差异,最高县域经济增长值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值之比为两位数;通过对最高县域经济增长体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体之间的研究可以发现,拥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而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则为基础薄弱的地区;各县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大致处于核心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展为经济次级增长极。

三、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城市功能

结合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政策,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以突出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城市功能做出合理性定位。各县级单位要在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经济发展规模与状况、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做出相应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以更好的实现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及优化开发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使各个区域承担不同的发展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县域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加大城市发展力度,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格局建设目标;以信息化、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要继续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做强、做大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支柱性产业,借助于区位优势,加强城市的开发力度;对于有着特色资源的城市,可以着力开发其特色资源,招商引资,走生态产业链的经济发展道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增强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城市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四、结束语

总之,县域经济呈现空间与时间的发展差异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持续扩大、发展速度不均衡、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必须加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1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3

[关键词]区域物流产业 发展模式 经济环境

1 引言

区域物流产业主要由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区域物流产业之所以呈现出产业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在于为众多的社会和物流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即物流产业主体的存在。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离不开一定的战略导向,如以资源为导向、以区位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不论哪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物流运作能力都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都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物流服务能力来加快物品流通,促进市场规模化、效率化。一些区域把区域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然而对于不同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来说,其要求的经济环境是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区域在确立将物流产业作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时,必须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进行认真地分析,以正确确立将要选择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准确地把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对经济环境的要求,将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2 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

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区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各产业组织供应链物流活动提供终端物流配送服务和区域性物流服务。其主要特征综合起来为:覆盖整个区域的完善物流网络,以定制化、灵活性、柔性满足顾客个性物流服务。在产业组织关联度强的产业聚集区中,基本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而在产业组织产联度弱的产业聚集区中,对物流服务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物流业的活动则表现为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些特定区域。

3 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

产业链是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地理上集中并存在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等形成的集群。该种物流模式在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具有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物流关系。该物流模式对物流活动的准时化要求很高,物流信息质量是该模式运作的关键。

4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以区域特殊地理位置为基础,承担区域内外货物中转枢纽功能的物流活动聚集区,如港口、区域物流中转中心等。

该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以完善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前提,以转运工具为基础。大批量货物集散,存储设施的分类、专业化及空间的安排,有大规模、高效率的装卸、搬运设备,强调专业化与通用化的结合。如公、铁、港之间的道路衔接和转运工具衔接。

5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是在已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这里的区域交易市场主要指专业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具有较大规模。区域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大、物流活动集中且频繁,对物流的需求较大。

在该模式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是:批量小,批次多,品种多样化,较大的需求不确定性,主要强调仓储和配送功能,建立虚拟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注重物流系统的柔性。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区域物流模式经济环境通常有如下特点:

(1)商贸经济环境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区域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成为促进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增长极。一种物流模式的形成源自于对其需求的产生,在一定区域内,由于不同的区位、资源等的导向,使某一类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形成较大规模。受此影响,在该区域范围内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也相应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环境。

(2)有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相应的、较完善的要素市场支撑。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物流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它会影响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善的区域物流发展体系可能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义务小商品市场有运输、产权、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支撑,国内外市场相呼应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义务小商品市场现在已不仅是贸易中心,出口中心,展示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同时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块状经济,竞争力很强;

(3)当地政府积极维持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提供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市场经营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持续稳定的政策,否则区域商品经济难以维持。义务当地政府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准确把握政府的职能定位,把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缩小到最必要、最合理的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及时打假治劣、整顿治安、维护市场信誉,确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税费征收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强化区域经营优势,吸引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商家。

6 结论

(1)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一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这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与其经济发展特征、发展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政府的宏观导向,政策支持,物流需求特点,产业特点等都是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模式所需考虑的因素;(2)在发展区域物流过程中,通过先行分析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特征,有利于选择适合该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理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孙淑生,李亚.基于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J].物流科技,200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4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经济特区;海南

一、评析原理

第一,评析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现代化水平。

第二,评析原理。目前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单一指标法,通过一个最能反映本质,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定量描述城镇化水平。国际和国内的通用方法是计算城镇人口比重,尽管这个指标较好地描述了人口向城镇聚居的状况,但由于体制上的差异,直接用这个指标测量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很大问题。二是综合指标法,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小城镇建设,而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地域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科学评价某一地域的城镇化水平时若只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反映城镇化程度,不可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城镇化的全部内容。

因此,本文将采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11个城镇化相关指标,建立并运用分层次评价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对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地域分异特征进行测度分析。

二、评析模型与方法

(一)评析模型

城镇化是大部分农村人口逐步脱离农业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多、非农产业获得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进而引起农村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乃至思想观念变化的动态过程。有鉴于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基本原理,可以构建包含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四方面的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分层次综合测评模型:

u=a×p+b×c+c×j+d×i ①

①式中:u、p、c、j、i分别表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a、b、c、d为权数,且a+b+c+d=1。

(二)指标体系

基于前述测度原理和模型,建立起由综合层——县域城镇化综合水平、内涵层(人口结构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和指标层的三层架构。其中综合层起导向和约束作用,以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u)加以表征;内涵层旨在明晰县域城镇化的多维内涵支撑,分别以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p)、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c)、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j)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i)加以表征;指标层则包括了依据上述原则与思路所选择的11个具体指标(见表1)。

(三)评析方法

1、原始数据标准化。鉴于指标间的量纲不同,为了消除数据间的屏蔽效应,有必要对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本文采用正规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变换,其公式为:

bi=(ii-imin)/(imax-imin)②

②式中:bi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标准值;ii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原始值;imax、imin分别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原始最大和最小值。

2、分力指数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判断矩阵进行排序,经cr一致性检验后得出内涵层的初始权重,并根据专家意见,因此,加权平均分析法来分别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相应的算法公式为:

p=0.3×u1+0.4×u2+0.3×u3 ③

c=0.4×u4+0.3×u5+0.3×u6 ④

j=0.4×u7+0.4×u8+0.2×u9 ⑤

i=0.5×u10+0.5×u11 ⑥

3、合力指数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判断矩阵进行排序,经cr一致性检验后得出综合层的初始权重,并根据专家意见,将公式①中的a、b、c、d权重值修正为0.2、0.3、0.3和0.2,据以进行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的计算,即:

u=0.2×p+0.3×c+0.3×j+0.2×i ⑦

三、地域分异特征评析

(一)数据采集处理

由于部分相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来源存在一定时序不连续性,本文主要对2008年度海南经济特区16个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异特征进行评析。数据以《海南统计年鉴2009》(海南省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为主要采集来源,并与16个县域2008年统计公报数据相互校验,从而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按照上述处理步骤,根据公式②-⑦可以计算得出16个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见表2)。

(二)分异特征分析

结合表2中的海南经济特区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及排名,按照0.4及以上、0.3-0.4、0.2-0.3、0.1-0.2的分级标准,将2008年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分成四个量级(见表2),并绘制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示意图(见图1),据以考察和分析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1、差异性。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是县域个体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差异。排名第一位的昌江县(0.4900)与排名最后的乐东县(0.1370)综合指数差距达0.3530。二是量级群体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差异。各量级之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平均群体性差距也分别达0.1045(ⅰ、ⅱ量级之间)、0.1005(ⅱ、ⅲ量级之间)和0.0591(ⅲ、ⅳ量级之间),而ⅰ、ⅳ量级之间平均综合指数差距则达0.2641。

2、失衡性。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指数具有一定失衡性。首先是内部结构失衡。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与各内涵层指数排名位序存在一定程度错位。其次是地域空间失衡。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地域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东部分布着3个ⅰ量级县域(文昌、琼海和万宁市)和2个ⅱ量级县域(陵水和保亭县),而且都是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滨海市县;西部只有1个ⅰ量级(昌江县)和1个ⅱ量级县域(东方市),这两县市都是海南经济特区由来已久的工业强县。余下的大部分ⅲ、ⅳ量级县域则大致处于中间过渡地带(见图1)。

3、线路趋向性。9个较高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ⅰ、ⅱ量级)大都临近线路(东西线环岛高速、海文高速和东西线海榆公路)分布,而且除定安县为内陆型县域之外,其余8个均为临海或滨海县域,地域分异表现出明显的交通线路和海岸线趋向性(见图1),表明交通线路(陆、海)及其衍生区位条件是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助推因素。

4、反垂直地带性。7个较低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ⅲ、ⅳ量级)近乎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乐东县除外),尤其是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而9个较高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ⅰ、ⅱ量级)也基本分布在周围的沿海滩涂地带(定安县除外),地域分异表现出明显的反垂直地带性,即海拔高地区城镇化综合指数低(见图1)。表明山地丘陵等高海拔地形仍是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成为县域乃至全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5、中心趋向性。由图1可以看出,地处海南岛北端的海口作为海南经济特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周边的文昌市、定安县和澄迈县3个县域的城镇化综合指数均较高,均属于ⅰ、ⅱ量级,指数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5位和第6位。地处南端的三亚作为海南经济特区旅游、创意经济中心,其周边的4个市县城镇化综合指数也较高,尤其是陵水县和保亭县,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均属于ⅱ量级,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9位。这表明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中心趋向性,即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亚作为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对周边市县发展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差异性、失衡性、线路趋向性、中心趋向性和反垂直地带性构成了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地域分异特征。这既是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来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客观结果,也是深入和准确探究未来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尤其是城镇发展努力方向和障碍因素的认知起点。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的差异性与失衡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均衡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任务;而中心趋向性、线路趋向性和反垂直地带性特征,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市县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推动交通线路沿线市县发展等未来地区城镇发展的努力方向和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1、赵显洲.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j].北方经济,2007(7).

2、仲盼,罗守贵.中国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06(3).

3、张斌.我国城市化测度及差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5

关键词:小城镇;群网化;内涵与特征;判别标准;要素流

一、小城镇群网化内涵

小城镇群网化既是小城镇群体在空间相互作用下表现出的高级发展状态,也是小城镇由孤立到集群最后形成群网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域相接、连绵不断的特点,本质是小城镇群体之间形成复杂的、有序的、系统的网络化经济联系。在地理区位上,群网化体系内小城镇地域临近、边界模糊、交通通达性好。在社会经济要素上,人口、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要素通过不同方式,以不同的速度形成一定流向下的"空间流",构成小城镇群体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这是小城镇群网化的源动力。在空间结构上,群网化区域存在水平或者垂直的等级体系。在动力和目标上,群网化能够使单个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的发展向帕累托最优改善。

综上所述,我们将小城镇群网化内涵界定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规模小城镇借助于区域快速通道、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联系的密切性和空间分布的接近程度,共同组成在职能上分工协作,空间上有序、集聚分布的“集合体”,通过不同流态在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区域之间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形成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的共生型网络化结构形态。

二、小城镇群网化特征

(一)社会特征

1.人口特征。在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群内部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混合居住,不能按照户籍特征来界定小城镇群网化人口性质。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之间交通便捷,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就业更加方便,有些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居住在工作地点;农产品加工型产业区域,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在农村就地兴建工厂,具有城镇户口的工人被派到农村工作;由于土地征收而修建的农民安置房多数位于小城镇,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区域常住人口定性模糊。另外,小城镇群网化区域人口素质普遍高于一般小城镇和农村人口。

2.环境特征。群网化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在景观上普遍表现出道路清洁、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均匀、道路绿化系统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群网化后乡镇企业能够依托小城镇集中、集约发展,形成农业生态园或者工业园区,改善了由于产业布局过度分散造成的垃圾收集、处理困难,环境污染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3.城镇化特征。城镇化是小城镇群形成群网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过程中,并非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为最主要特征,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经济特征

1.集团经济。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有力载体,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张必然带动小城镇群体基础设施系统的升级,吸引大量的人流和优质资金聚集,生产要素的聚集又反过来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乡镇企业借势进一步扩张形成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集团有着超强的社会供给能力,抗冲击能力强,其创新能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地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能够催生特色产业,是专业镇形成的主要支撑。例如常州洛阳镇的新科集团,连续10年成为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使洛阳镇成为电子制造专业镇,带动了整个洛阳镇的经济发展。

2.特色经济。群网化小城镇往往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特色经济,而这些特色经济正是创造供给满足需求的重要措施,能够突出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并为其赢得市场竞争力。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聚集并快速流动,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各种创新能够通过要素流动产生扩散和回波效应从而促进产业的膨大,这为特色产业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城镇的特色经济不一定是核心企业带动,许多特色经济是从最原始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发展成为全镇的专业特色。即使是群网化内部,小城镇的资源配置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也存在差异,故在群网化发展比较稳定的区域,小城镇之间存在有序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相互之间形成专而联的产业体系。

3.园区经济。集团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各种类型的园区经济。本文将由于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的兴建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叫做园区经济。园区经济可以覆盖整个小城镇,甚至同时覆盖几个小城镇,在园区当中,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集群整合、联合发展,或者生产同种产品不同阶段的成品,形成产业链,通过产品合力打通全国市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水平和垂直整合并促成产业集群形成,成为小城镇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

(三)空间特征

小城镇群网化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小城镇及其周围地缘相近的城镇和农村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度关联的一体化地域,其空间结构是小城镇群体在各自功能下选择性聚集的结果,是小城镇在分化和重组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景观,其主要表现出如下空间特征:

1.地域融合。小城镇群网化在空间上首先表现出小城镇布局的高密度,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功能联系促使地缘相接的小城镇利用交通道路接壤,使两个或更多小城镇形成地域融合的连绵状态。能够形成地域融合的景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跨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完善,联通了相邻几个小城镇,使小城镇之间的商业贸易、资金和信息等的流通更加频繁,产生了轴线型的地域连接。(2)市场以及产业园区建设构成了小城镇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交通轴线形成以后,市场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周边其他小城镇,不同小城镇的市场经济主体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把交易地点逐渐向对方移动,形成小城镇之间的点状联系,并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点状发展成为面状。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而城镇中心仅有的土地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使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得不向小城镇的边缘地区发展,从而与周边小城镇邻接。

2.空间密集。小城镇空间密集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的地缘相近,二是引导的地域融合。不论以哪种方式形成的密集都是小城镇从群体到群网化的前提。根据距离衰减的原理,两个小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其产生经济联系的阻力就越大,共生发展的可能性随之减小,所以,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小城镇,除非它自身拥有相当于城市的聚集功能,否则他们之间形成群网化的可能性很小。群网化小城镇是相互协作分工、主次有序的有机整合体,空间的群体性能够保证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磨合以致融合形成一体化,在群体性空间的组织下,小城镇群之间及其与周围区域进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交换才能维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

3.网络性。小城镇群网化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以及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讯设施在小城镇之间的网络布局,首先在面上形成了网络化的景观形态,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小城镇群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社会、经济联系,加速并逐渐稳固小城镇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网络化也是空间经济结构的呈现形式之一。相互之间有经济联系的地域实体,由于产业分工的深化逐渐增强了各自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与中心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强度,同时加强与周围其他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从圈层结构或者单中心带动结构发展成为网络化结构。空间经济结构网络化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的实质。

三、小城镇群网化判别标准

小城镇群网化是小城镇由低级空间结构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判定一个区域小城镇是否形成群网化要结合小城镇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地域的小城镇所具有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机制存在差异,如果单纯运用现有的有关区域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以及区域范围测度模型对群网化进行判别,得出的结论很难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判定小城镇群网化发育程度或者一个小城镇是否融入群网化,需要从小城镇群网化的共性特征入手。

(一)在一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小城镇,能够构成群体关系

一般情况下,至少存在4个空间临近的小城镇,这是产生复杂的群体关系的基本条件。小城镇群体密度高于同一区域下小城镇的平均密度,这使得小城镇群体地理上相对集中,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辐射范围容易相互重叠,有助于要素的双向流动,方便市场交流。

(二)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联系通道,并且通道上的要素流量和流速保持一定程度至少不降低

第一,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交通通道,这不仅决定着小城镇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同时也是小城镇间生产服务市场联系的纽带。小城镇通过交通走廊与核心小城镇进行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换,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相互联系。企业一般选择靠近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有相关服务业的交通便利地区入驻,企业的聚集带来经济要素及相关产业的聚集,从而表现为小城镇在空间上的聚集;第二,小城镇群体间的交通走廊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即直接借助于交通形成的通勤流、物流和间接借助交通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小城镇群体之间以及核心小城镇和区域之间保持较高的流通量。要素流动在小城镇聚集形成群体过程中一直存在,但是要素流量过低会逐渐削弱小城镇对周围小城镇的吸引力,使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逐渐减少并趋于消失,甚至造成小城镇群体的分化;相反,要素流量的不断增加会增强小城镇群体之间的吸引力,强化小城镇群的网络化联系。因此,要素流的产生以及持续增强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区域内具有核心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间存在两种以上的职能分工

对城市群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区域内总是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城市,形成增长极,并作为节点带动轴线上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而首先接受到增长极辐射的是基础条件优越、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群体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小城镇群体没有核心小城镇,各小城镇综合实力相当,区域呈现均衡发展,此时存在三种情况:第一,小城镇群网化达到高级阶段,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二,其中一些小城镇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等,率先打破均衡的局面,发展成为核心小城镇;第三,小城镇群体由于均质化发展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出现恶性竞争,失去比较优势,整个小城镇群体逐渐败落。

小城镇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结构。同一区域的小城镇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往往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是,这种高度相似的产业结构在长期内不利于小城镇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当整个区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同质产业的聚集会使生产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内部必须存在两种以上的主导产业,使小城镇之间存在经济要素的互补和替代,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协作和专业分工,形成共生的发展模式。

(四)区域内具备推动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群网化的核心是市场一体化,人口、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在各小城镇市场能够自由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各小城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赢共生。判断区域内小城镇是否具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一,当地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区域性统筹规划;第二,市场是否具备共生发展的条件;第三,是否具备制定跨区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四、总结

不同地域类型下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的驱动力是复杂多样性的,包括自然与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社会与经济条件等。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的变化以及空间结构的演变都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并掌握这种发展规律对研究小城镇群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区域性城镇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鹏,杨青山,王晗.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

2.段进军.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态势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7 (6).

3.龚松青,厉华笑.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示例[J].城市规划.2002 (4).

本文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城镇群网化形成机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10XJCZH01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KRM80)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基本业务专项资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6

1 运输经济区域

1.1 定义

运输经济区域属于专项经济区域,其研究的对象是交通运输产?I在地域范围上的分布特征。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规划的前提,也是行业实施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对于运输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极少,王建伟教授从经济区域的同质性、内聚性、比邻性、利益共同性和运输系统自身的基础性和依附性出发,给出运输经济区域的定义是:以交通地理空间上的比邻性为前提,以社会经济资源的同质性或内聚性为标准,具有相似的交通特征和运输联系的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域。此定义从运输经济区域的产业内在涵义出发,结合经济区域的共性,深刻的揭示了运输经济区域的含义。

1.2 研究现状

目前对运输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却极少,仅见的 文献 是张文尝等学者主编的《交通经济带》一书和管楚度教授编著的《交通区位论》一书中有阐述。张文尝研究员提出:“为了准确地对运输通道进行命名和分析,必须划分运输经济区”。他从交通地理的角度,依据各区相似的交通地理特征和经济联系,结合区际运输通道的布局现状与今后发展,将全国划分为五大运输经济区(即东北区、东部北方区、东部南方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管楚度教授根据交通区位线的类型,在全国区域内,根据 自然 条件和主要节点( 政治 中心和经济中心),按照节点的层次等级,提出两种类型交通区位线的区划草案。

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现状来看,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如上述张文尝研究员的研究仅仅从主观定性的角度给出了运输经济区的划分,并没有给出划分的具体依据和方法,而且这种划分也显得过于粗糙;管楚度教授主要侧重于交通区位线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严格角度讲,不属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范畴。因此有必要对运输经济区划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2 划分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 工业 化以及城市化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趋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满足区际、区域内以及都市圈等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规划与政策正成为交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建立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与政策一般都依托于综合经济区域,如,西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建立在这些区域基础上的交通规划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这些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原则及方法不同,势必影响全国及相关区域的交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是这些规划的制定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体现了运输的适应支撑功能,而忽略了运输的引导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运输区域的划分等重要命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作用大大缓解,以高速公路为例,至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98万公里,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框架也初成规模。但是,当交通运输基本能担负起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功能后,其应更强调对国民经济的引导功能,交通运输业在长期的量上的建设后,面临一个质的突破,因此,交通运输通过长久的形态建设后,现在关键的在于其完成功能建设,即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引导功能。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市圈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以区域的视角来进行交通运输的研究、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和大势所趋。

3 划分原由

要在现有的经济区域划分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基于以下考虑:

(1)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技术经济特征看,空间上的运输要求和运输活动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特征及政策限制所共同形成。其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资源特性和运输对象的经济效益的空间范围所决定,而与行政区划上的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并无多大关系,而目前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运作以行政区划的省为基本单元并无充分理由。

(2)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层次体系来看,缺乏管理上的层次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交通部、铁道部等进行全国性的交通运输规划,如交通部的公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水路的“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规划,铁道部的“十五”及2010年铁路发展规划。再往下一层次就是各个省确定自己的省道建设。而交通运输的内在要求却如上所述,并不以行政区划上的省份做依托,其要求按照交通运输发展内在的要求进行比行政区划的省份更大或者更小 (这决定于区域运输特征)运输区域来进行规划管理,换言之,在国家层面和行政区划的省份层面间缺乏一个运输区域层面,因此,如此的规划、建设、管理难免会在定位上和目标管理上有所错位,影响效益的最大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价值体系来看,由于运输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区域的不一致性,导致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管理边界上的错位,这种管理边界上的错位必然导致价值体系的非一致性。而价值是决策的灵魂,没有统一的价值体系,又必然会导致决策思路的非一致性。各决策主体 (行政区划上的管理主体)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等来进行本区域内的决策,而忽视了运输区域的整体性,导致运输区域功能的缺陷与功能的最大发挥。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中部某省和西部某省在行政区划边界上的高速公路短短几公里的联接线,居然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最后在交通部的协调下才得以完成两省高速公路的衔接。

(4)从 交通 运输的协调 发展 来看,由于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的非一致性,由此而出现的不顾行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进行的省与省之间的无序竞争,如场站的盲目建设、运营车辆的无序投放、运价的无序变动,甚至人为的设置外来者的进入障碍,以政府竞争取代市场竞争,以政策优惠竞争取代服务竞争等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管理、有序协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尤为迫切,其要求从交通运输 经济 的内在联系、特征出发,以运输经济区域为基础建立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因此,从全国层次的交通运输长远发展与效益的最大化来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现实的要求,同时亦具有长远的意义。

4 划分操作思路

4.1 划分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其包含如下含义:首先所用的指标所需数据必须可得。划分运输区域,涉及面及其广泛,需要有各个方面的极其丰富的数据支撑。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必须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其次,区域划分所用的技术路线、方法方案应该可行,能够在现有的数据上准确地进行运输区域的划分,做到全国内区域不重不漏,而且能充分体现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

(2)综合性原则

在运输经济区划的过程中,虽然进行的是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但由于运输的派生性,其划分与人口分布、矿产区域、某类产品区域等有着莫大的关系,需综合考虑各种对运输有较大影响的因素。首先,采用的指标属性应是综合性的,所有指标除涉及运输外,还应涉及社会、经济等与运输有内在联系的指标,其次,采用的指标类型是综合性的。既要有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的总量指标,也要有抽象化的数值来表明相互关系的相对指标;再次,运输区域的划分亦不是仅仅单一的按照技术方法进行划分,还得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结合实际限制条件进行区划结果的调整,以强调其实用性。

(3)指向性原则

能够反映运输、经济的指标有上千种,各个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学术观点、研究目的等选择不同的指标。在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时,我们所作的各种指标的选择、技术方法的确定,皆是由我们的目的所确定。所作的选择直接指向就是关注于运输的内在区域联系。

4.2划分技术路线

在运输区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技术路线:

首先,通过考察运输自身的内在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在考虑目的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与运输发展相关的指标群,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搜集数据。以便进行数据的处理。

其次,考虑到众多的指标中,其对区域划分的解释量贡献是不一样的,并且众多的指标之间,肯定会存在大量的高线性相关性,而这种指标间的高线性相关性可能会对区划方案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方案的适用性。因此,必须对选定的全部指标数值进行主成份分析,以便确定个数较少且相互无关的主成分指标,在尽可能多保留信息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指标来代替众多的指标进行下一步分析。

第三,按照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以区内相似性、区间差异性为标准对全国以行政省份为基础的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全国初步划分成几大运输区域。若香港、澳门、 台湾 由于数据的缺乏,或者由于数据统计口径上的差别,可以暂时不进行考虑,或者直接单独划为一个区域。

第四,根据初步划分结果,结合实际,考虑到实际限制因素,如地理空间上的比邻、现实中的山脉、河流的阻隔等因素,按照一定标准对运输区域进行调整,完成运输区域的划分。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7

【关键词】区域地理 空间体系 区域特点 人地关系

近年来,区域地理在高考题中的内容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从高考命题者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因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

问题:高中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感到内容分散,停留在记忆知识点的层次,无法有效地掌握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做区域地理分析的综合题就茫然失措。

要求: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1.空间体系的建立。

2.区域整体或局部特征的概括。

3.地理要素的关联和规律。

解决:

一、空间体系的建立

要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区域特征的概括

研究《高考说明》,对于地理学习和复习,我们最需要让学生得到的是:1.系统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任务就是第1个需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给出一个区域,然后要求归纳区域某些方面的特征题越来越来多,符合高考命题的风向――强调学生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教学对策:区域特征的结构框架构建。

1.自然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⑧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⑧特点。

2.人文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如某地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再如农业中种植业、渔业比重大,种植业中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大);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2)区域农业特点: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商品率;③规模大小;④机械化程度高低(大规模机械化或小型农机具普遍使用)和劳动生产率高低;⑤科技水平;⑥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营或家庭大农场或国营大农场或大牧场经营,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或资金和技术集约)。(3)区域工业特点:①区域工业特点主要包括:工业部门结构(如重工业为主或电子工业为主)、工业投入要素特点(如单位产值投入劳动力多)、工业分布(如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对外依赖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场对外依赖程度高)、工业地位(如新加坡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原理与特征――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关联性分析。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不要灌输,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比如:在原理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去想,可以给出一些提示和格式;思考人地关系;把方法教给学生;利用原理分析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人文要素之间的关联、自然人文之间的关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篇8

论文内容摘要: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本文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对跨行行政区创新体系进行研究综述。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域的,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这种创新体系往往加强了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在区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从而降低了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与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如Saxesonian(1994)等强调的区域都是特定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区域,如硅谷、麻省128号公路,并不以行政区域为重点。但在我国,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多偏重于行政区域单位评价之上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打破行政界限进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很少。根据Kaufmann和Todtling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形成的障碍之一,是占优势的市场与互动空间处于区域之外。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邻近地区的创新主体联系与合作的加强,一些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增强大区域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加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研究(龙开元,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龙开元(2004)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是指跨行政区划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如跨二省一市的长三角10多个地区组成的创新主体间形成密切的创新联系与合作后,可称之为长三角创新体系,是一种典型的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它与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创新主体特别是政府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

孙超英,贾舒(2007)采用龙开元(2004)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指出这种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与基于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内的各种主体都是跨地区的,且各种主体都是从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第二,跨行政区的企业之间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有密切的创新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产生跨行政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这种密集的联系是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基础。第三,跨行政区各个行政主体的政府之间能够引导创新主体进行跨区域的合作,通过建立跨行政区的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第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要求各个创新主体能够共享创新的基础设施,降低互相之间的交易成本,这是提高跨行政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根本保证。第五,跨行政区区域内部要有共同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各种创新机构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不同创新知识的扩散。

许超(2008)认为跨区域创新系统即指跨越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形成的一种区域创新系统,是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即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共同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系统。跨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而更加强调创新行为的跨区域特性,是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诸要素的复杂交互作用网络。贾蓉等(2006)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系统地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王鹏(2009)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建立在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的,它通过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协调组织把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要素,经过有效整合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以减少要素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共同推动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地理范围的模糊性。

上述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方面进行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龙开元、孙超英等还指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与行政区域创新的区别,但是却没有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在优先考虑如何进行区域合理分工进而建立产业发展互补机制的前提下,兼顾行政区域作为单独经济利益主体的因素,谋求形成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各行政区域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福利水平,增强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的动力,达到“1+1>2”的整合效果,使跨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宏观福利取得最大化。

许超强调了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这里的知识应该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需要直接交流的特性与创新的背景依赖,地理邻近性在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ichael(1996)指出,地理距离、可达性和集聚对知识流动、学习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常常超出了区域范围内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这些内容袁立科等(2007)有详细论述)。所以“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含义有些模糊。同时,区域创新系统不是系统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偶然堆积,而是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关系。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素与系统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以及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知识、信息、资金与人才的交换,存在着有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系统呈现出单个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顾新,2001)。

贾蓉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它们都研究城市体系的发展,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是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冯,2006)。笔者认为,应该对城市群与都市圈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提供借鉴。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袁家冬等,2006)。都市圈是“点-线-圈”式的空间结构,其中“点”主要是指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线”是指连接各“点”的快速通道和交通干线,“圈”是依据受中心城市影响的大小和距离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分别形成的核心区、紧密区、边缘区和影响区,这些区域呈“圈”层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都市圈一般为单核心都市圈,也有双核心都市圈。“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我国基本国情,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呈现雏形,都市圈化正在初级阶段,要充分借鉴日本都市圈化的经验,扬长避短。我国三大都市圈各具特色,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圈聚集。三大都市圈是目前,更是未来我国人口高度密集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推动全国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原新等,2008)。

中国是一个大国,创新体系必须是多层次的。巨文忠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的三级架构,第一层是城市创新体系,第二层是都市圈创新体系,第三层是大区域创新体系。应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目标,而不能就区域创新体系而论区域创新体系,陷入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迷雾中,必须着眼于区域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流动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而这种合作首先必须建立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巨文忠,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组合,涉及区域和行政区域等多个概念。其中行政区域是国家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法律规范将国内的疆土和居民进行有层次的管理划分而形成的,地域管理区域行政区域不同于地理范畴上的地理区域,也不同于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出发界定的经济区域,其内部存在行政管理的一致性,政策的统一性和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体现国家行政力量的分配和组合。行政区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通过各种联系形成跨行政区域,并且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新的行政区域边界。

从系统运行机制上看,行政区域的行政主体是政府,它依托一套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运行,具有高度的组织化特征,而经济区域的运行主体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企业,它们依托的是发育不均衡的横向经济网络系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运行,具有高度的市场化特征。从区界的角度看,在不同的区划标准下,经济区域的区界与行政区域的区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龚荒(2003),陆立军等(2009)关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关系都有详细论述。

巨文忠(2004)对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对应性与非对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既是对应的也是不对应的,这一判断的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应在推动本地区创新体系中扮演积极角色;同时要着眼于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大区域三级创新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也是围绕概念来进行归纳的。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要么各个城市节点间平等共存,要么存在共同的发展核心,带动周围的节点发展,或者是中心城市带动,与其他节点城市互补互存的网络。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按城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和带动互补并存以及多级圈层网络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性以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是多种类型混合的发展模式,如核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带动互补并存型、多级圈层网络型等。

跨区域创新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牵引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研发驱动型跨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主导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该系统的构建必需要考虑到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联系与差别。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具体特征,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以下创新子系统:第一,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跨行政区域协调创新系统;第二,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重点的跨行政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第三,建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行政区域知识创新系统;第四,建立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结点的跨行政区域服务创新系统;第五,建立以硬环境为基础、软环境为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环境创新系统;第六,建立以风险投资体系为保障、人才聚集为优势的跨行政区域动力创新系统。按照创新难易程度和发展逻辑,可以将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分为技术引进、技术学习、技术集成、渐进自主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5个层次依次递进。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城市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和所处的地位,城市之间的联系,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镇化发展情况等因素,构建适合于不同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模式。它是创新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

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要求。创新要素是与创新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要素,包括知识、R&D和创新政策等。从本质上看,创新要素不以行政区域为边界,它需要在跨行政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在更合适的区域寻找更快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均以各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域为单位,很少有跨行政区域的概念,更少有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共建或合作。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于强调行政区域边界会强化人们的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创新联系,从而降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持续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呼唤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龙开元.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中国科技论坛,2004.11

2.孙超英,贾舒.对我国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理论与改革,2007.6

3.贾蓉,柳卸林.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4.王鹏.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与动力支持研究.发展研究,2009(1)

5.王鹏.试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基础和动力支持.科技管理研究,2009(1)

6.徐仕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2)

7.王孝斌,李福刚.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启示.经济地理,2007(4)

8.袁立科,张宗益.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科研管理,2007(1)

9.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10.冯垚.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理论探索,2006(3)

11.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1)

12.原新,唐晓平.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求是学刊,2008(3)

13.巨文忠.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对应与非对应.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14.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边界”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15.龚荒.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几个关系的界定.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

16.陆立军,陆舞鹄.区域创新体系的交互强度及其边界.管理学报,2009(6)

上一篇:初中物理重力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道德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