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02 18:40:0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1

第四,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这次应对国际 金融 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不仅包括财政、货币政策,以及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标志的产业政策,而且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以若干区域规划为代表的区域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区域政策不仅可以保证区际发展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综合开发效率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2010年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一,围绕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继续组织编制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使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系统和完善。自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6年完整地提出四大板块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区域政策不断细化实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域互动加强,开创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宏观政策的基本面是要保持稳定和统一,不必要也不可能“一地一策”,但是宏观政策又必须体现区域差别,做到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实践证明,近年来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把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这对于统一区域内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民心民力,把中央的意图转化为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区经济工作有四大目标,合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与 自然 和谐发展。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手段就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我们必须站在统筹全国区域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实现国民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立足于完善优化我国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那些具有全局重大影响的、确实需要予以特殊支持和重点开发的典型区域,继续在国家层面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

第二,围绕规范区域管理方式,扎实推进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实施工作,着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制定规划和文件仅仅是开端,真正把规划和文件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才是目的。要落实分工,扎实推进规划和政策实施,加强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方案修订等工作。具体讲,一是抓紧督促地方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部署,严格按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确定的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规范和有序推进区域开发工作,从而使区域开发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在实践中认真评估和检验我们当初确立的定位、思路、目标、任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建立适时有效的调整完善机制。三是以此来促进我们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地区经济工作能够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第三,围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我国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规划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不可替代,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区域规划不能取代主体功能区规划,它的制定必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理念来引领;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不可能取代区域规划,它应通过区域规划来加以细化和落实。因此,二者需要同时推进,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 中国 特色的区域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区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是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途径。我们要围绕促进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等。

第四,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是加快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建立与完善统一大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区域联合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理性选择。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如果前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各自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那么后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可能应该放在大力推进东西良性互动上,通过东西互动,实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条件更加成熟。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鼓励东部参与中西部地区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鼓励区域合作组织搭建政府、 企业 、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 网络 平台;鼓励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鼓励沿边沿海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2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12]马浩:《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以山东为例》,《管理现代化》2010年第5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3

关键词:东盟经济;区域经济;10+1合作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英文名称为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ASEAN)。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合作是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推进对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东亚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中的一个亮点。东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限制了各国的进一步合作。因此,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经验与教训,并在其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近年来的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分析,根据双边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深化双边合作的途径与思路,为下一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乃至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1.1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实状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历史上关系非常密切,双方在1991年开始正式往来。至2004年6月,中国与东盟10国外长在青岛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上同意制订《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并为五大重点合作领域的合作制订全面框架。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框架下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货物贸易协议正式签署;②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③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④东盟与中国部分省市合作渐入佳境。

1.2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障碍分析

(1)合作轴心的不确定。

对于未来的东亚合作,首先要解决主导权问题。1997年以来,随着东亚10+3合作框架的建立,关于谁主导的问题就一直是官方、学界和媒体争论的焦点。目前,东盟最担心的就是主导权被削弱。

(2)社会制度差异的协调。

东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化地区,各国由于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各国合作目标的不一致,使得各国依然可以编织各种理由,以多种形式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

(3)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发展援助的协调。

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专家组建议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经贸援助或经济合作问题,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内容极为有限。APEC的实践已经证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发展援助这两个轮子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今后的发展方向。

(4)自由贸易区机制问题。

建立开放型的自由贸易区还是组建紧密型的自由贸易区,也是摆在中国与东盟面前的重要难题之一。按照设想,将形成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开放型的贸易一体化组织,但今后的发展趋势势必会朝着紧密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放型和紧密型之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必将面临选择。

(5)金融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清迈协议》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如它所能提供的紧急救援额太少,且仅10%是无条件的,不足以建立市场信心。此外,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体制差距悬殊以及东盟各国对美元过度依赖,这些都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带来许多实际困难。

(6)发展差异的协调。

与欧盟相比,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十分巨大,最大相差有将近100多倍。如何缩小区域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2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启示

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的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即North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正式生效。三国逐步消除它们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成立之初,它就拥有3.6亿消费者,其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商品进口总额还是在出口总额方面其都保持了国际贸易地区份额的首位。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从而给世人以巨大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它的成功经验用事实证明了开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为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双赢的范例。

2.2欧盟的经验及启示

二战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从最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共体到最后的欧洲联盟,在一体化的机制和框架下实现了统一大欧洲的梦想。相对于酝酿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而言,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综观欧洲一体化历程,我们尝试着作出如下几点总结:①在合作理念的基础上解决分歧;②核心国家的紧密协调与合作;③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④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⑤制度约束的有效性。

中国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涉及到11个国家,其难度远远超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3国合作,但欧盟的成功经验使得开展11国合作变得更加可行。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借鉴欧盟的做法。并且大胆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

3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途径

3.1加强并深化已有的合作领域

一是农业领域: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第5次领导人会议把农业确定为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02年11月,农业部与东盟正式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今,东盟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每年农产品贸易额达到30多亿美元。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势头发展良好。可以预见,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是金融领域: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为恢复经济防止危机的再次出现,亚洲各国纷纷开展了经济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同利益的结合点,这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的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中,金融合作的地位十分特殊,有人将金融货币合作比做“10+1”合作的核心。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主轴是《清迈协议》,其议题是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可以对暂时出现外汇不足的国家提供外汇支持,以防货币大幅贬值。

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途径:一是加强宏观经济合作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救助机制;三是加强金融监督和预警;四是稳定区域内货币的汇率;五是建立区域金融市场。

3.2积极拓宽合作思路,开展新的合作方向

地缘经济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在地域表现上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能有效地推动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

要通过共同协商来研究确定,构建起中国-东盟之间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整体思路与实施框架。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间的良好国际关系环境、各国谋求合作的主张以及越老缅泰等与中国接壤和近邻国家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意义等有利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前沿边境接触地带的自然环境条件、交通外联的基础与前景、经贸活动的基础与前景、口岸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等具体情况,在世界空间经济系统背景和CAFTA建设的总体框架与《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前提下,共同协商和统筹策划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及运作的路径与策略,共同确定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数量规模、地域布局、合作与运作方式、协商机制、将地缘经济区推向高级化的路径和时间表等重大问题。同时建议在CAFTA框架下专门设立共同协商和统筹策划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区建设规划与运作的机构及工作小组,共同协商、统筹策划与推动实施。

在沿着边境地带建立地缘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同时,如果能够沿着向内陆腹地延伸的这种“点轴”延伸脉络建立经济走廊,不仅会使地缘经济合作开发区更能有效地联系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内陆腹地,扩大地缘经济区开发的辐射效应,也有利于地缘经济区的发展更便利地取得广大内陆腹地的支持,获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更广阔的市场等。最终达到地缘经济区开发与经济走廊建设相得益彰的实际效果。

3.3积极对待世界各大国对中国东盟合作的影响与竞争

长期以来,东盟邀请各大国作为全面对话伙伴讨论双边关系,首先,它是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框架。东盟在大国间纵横捭阖,借力打力,从而形成大国互相牵制并加大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的态势。目前,东盟正努力争取建立东盟+美国机制。

东亚地区通过10+3合作机制在实现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进展;东亚峰会将与10+3和10+1等合作机制一道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两大峰会的结果来看,基本符合中国总理温总理所强调的几个基本要点:中国支持东亚合作保持透明和开放,反对搞封闭的、排他的和针对任何特定一方的东亚合作。在区域合作进程中,要坚持开放的思维,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在开放中推动各国共同进步、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东亚合作应坚持以10+3合作为主渠道,欢迎域外国家和组织与东亚合作组织建立联系。不过,10+3这一主渠道到底如何继续前行,如何建立东亚自贸区,东亚合作能否在缓和中日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东亚峰会将开放到什么程度,东亚峰会如何与美国协调关系等,都是未来东亚合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本文在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近年来的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分析,根据双边合作的实际情况得出深化双边合作的途径与思路。东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限制了各国的进一步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是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推进对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合作收益诱导着相关国家积极加入到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韦红.现代国际关系[J].中国-东盟合作与东亚一体化,2005,(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4

关键词:中部崛起 新型工业化 自主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和发展,发达国家陆续进入了信息化进程,世界信息化浪潮已兴起,产业结构开始向新型服务业转化。为此,人们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称为“新型工业化”。

1 中部崛起与新型工业化

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在国家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区域地位,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然而,由于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的缘由,容易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盲点,被中央倾斜政策所遗忘。为此,众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中部塌陷”的概念。”中部塌陷”的顾虑引起了国家的充分重视,并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中部崛起”问题的研究也顺次展开,并提出了相应的崛起路径。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这是所谓”中部塌陷”的基本原因。因此,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为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在《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曾指出,中部地区工业化的四大阻碍是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市场需求和市场实现对中部地区工业化的制约日趋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两难;中突日趋严峻;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为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动态比较优势来优化工业结构,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充满活力的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为了更好地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工业化不能走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老路,中部地区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巩固发展现有核心工业,扩张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革和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而且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上。在新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从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中部崛起过程中的新型工业化与自主创新

中部崛起过程中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旋来加以推动。自主创新虽然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区域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研究缺乏系统阐释和设计。中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发达地区及国际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各项管理政策的创新,完善与落实,是保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战略课题。吴忠泽认为,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黎苑楚在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张亚斌等认为,中部地区应该着重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努力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强对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进而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阶段。

3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自主创新实现途径

Zhang Y.Zhou等认为,中国耕地短缺,人口增长和缺乏就业机会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农村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就业也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可以在农村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收入和就业问题,Raphaei Bar-eI提出了发展农村工业化,以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Prof.Lin and Dr.Yao肯定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经验,认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这种稳定发展的模式。工业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主的“苏南模式”、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的”温州模式”。这些工业发展模式为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实现途径提供了一些可贵的思路。众多的专家学者根据研究,结合中部各省特色,提出了一些新型工业化实现途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尹继东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以江西为例)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研究,提出了可能选择的战略路径是: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

以上观点主要是对中部各省区围绕中部崛起、在新型工业化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从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对新兴工业化的把握虽然较早,并做出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较多的具体措施但是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实现途径存在趋同性,在政策和制度上缺乏协作和融合,势必带来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导致新型工业化在中部地区突破有限、效果不佳。

4 新型工业化与自主创新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突破方向

无论从中部地区所具备的优势、发展潜力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趋势看,中部地区都应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可以说,如果中部地区不崛起,如果中部地区重要作用得不到发挥,那么东中西互动、区域协调发展很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促进中部崛起在新型工业化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新型工业化思想转变为生产力。中部地区要围绕自身区域特色,打破一切陈规和阻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机制和体制创新,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中部崛起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和自主创新要实现以下突破:

(1)消除中部区域联动性制度障碍,突破新型工业化资源瓶颈,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信息资源在中部地区有效流动,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打破中部地区工业化趋同现象,实现新型工业化下的产业创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和中部各省份特色产业方面要有所突破,中部地区可以几个省区联合实现优势产业的集群,处理好特色产业和集群产业的关系,消除资源的浪费,减少重复建设,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3)消除中部地区“孤岛”现象,实现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有效协作。中部各省区要加强协作意识,在与发达地区进行合作与竞争时形成合力,加强谈判实力,实现在招商引资、资源流动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信息互通和政策对接。

(4)中部地区应不断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要创建更加合理的体制机制,包括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自主创新的条件机制、自主创新的转化机制和自主创新的应用机制,并构建有效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平台,使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能够耦合协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1.1 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园以来,目前共建有53个国家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9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部级高新区和开发区全部依托当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设立,它们的设立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且,它们还为改善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提供了动力,并带动了所在区域的诸如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成长,大大提高了所在区域的产业技术层次。一些著名学府更利用自身的实力,自创高科技园区。

1.2 高等教育是营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力量 由于信用不良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并由此带来的低劣的经济运行和潜在的社会问题令人十分担忧,规范经济秩序,重树信用之风,当然要靠法制建设,要靠执法部门的大力查处、整治,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倡导、教育和监督,以培育良好市场经济环境。在这个环节之中,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舆论监督的核心力量之一。其次,它是构筑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力量。信用问题首先是素质问题,尤其是道德素质问题,因此,教育环节特别是高等教育环节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高等院校可利用自身教书育人的感化功能,发挥其它社会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同时,还可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抨击失信违约现象,建立道德法庭,打造“诚信文化”。这些软环境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1.3 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首先,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经济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以高校为中心的小经济圈。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对经济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其次,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2.1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发展区域经济上采取一定的非均衡的政策措施,极大地刺激了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力和潜力的发挥,同时整体性的市场经济转轨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生产性的加强,加上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增强地方自主权和财政收入比例,还有对不同发展地区在财政提留和补贴上的宏观调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平衡,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地区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使地区财政有能力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投入,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科技开发水平的迫切需要,对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原有的高等教育计划体制是无法满足的。

2.2 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其高等教育结构将随之进一步优化。

如上海的高等教育为了满足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种类、层次,积极培养各类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外向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学科、专业结构上,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呈快速增长趋势,与第二产业中发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开始得到较快发展。在层次结构上,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培养广大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外,还努力培养各种在地区经济起飞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高层次人才。

2.3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速度 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这不仅已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增长的经济以其雄厚的实力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事实所证明,而且也被建国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时期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尽管得到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的事迹所证实。在地域工业布局调整时期,政府主要通过计划经济和行政手段来改变地域布局、推动中西部的工业和经济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在长时间里,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放到中西部地区,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更快的发展,基本上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同一水平。

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动的途径

3.1 创新宏观管理体制,促进互动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强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改变政出多门的状况,还要收集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研经费、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来引导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吸引社会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研究;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引导企业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加活力和实力。其次,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管理体制上看,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管理权限应分层管理,加大管理权限的下放。

3.2 重视高校科技力量,校企紧密结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通过科技振兴企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师资及科研力量强,还有一支有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力量,以及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因此,企业界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大中型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决策时,要主动邀请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以使高校明确企业的科技难题关键所在,及时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校企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

3.3 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 国家要加强制定政策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改变政出多门的状况,还要收集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依靠科学技术的活力和实力;高校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报酬、奖励和荣誉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那些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高校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军.对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兼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

[3]张小刚.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 (3).

[4]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3(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决定》的出台,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因而,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职业教育必须根植于区域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职业教育发展应紧盯区域产业总体规划

高职院校能否建立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关键在于能否遵循地方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能否遵循区域产业总体规划。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必须紧盯区域产业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自身发展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抓住机遇,研究区域产业总体规划,切实寻求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主动对接,打造核心竞争力,把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国家长远发展需求,“一带一路”重要战略部署的提出,给丝绸之路重要支点西咸新区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通过实地调研,西咸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建设集约紧凑、生态低碳、和谐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包含沣东、沣西、秦汉、空港、泾河五大新城,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康复保健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未来西咸新区将对于带动大关中、大西北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辐射新区周围,职业院校林立,而且90%都是陕西区域内生源,伴随着西咸新区的历史发展机遇和产业布局,再加上国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天时地利人和。职业院校发展紧盯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发展职业教育,设置院校招生专业。学生毕业生可在区域内就业,既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国家发展战略,又能很快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稳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职能。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紧贴产业实际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紧贴产业实际,要认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和产业发展实际、专业建设和产业结构、课程设置和就业岗位关联度分析,确保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确保专业建设紧贴产业结构,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就业岗位。要开展区域产业调研,了解区域产业结构基本动态,了解企业生产转型升级的信息,及时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等,科学确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变化, 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出发,合理制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方案、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设置规划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紧贴区域产业发展实际,还要必须下大力气加强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争取企业的大力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一是实现校企之间合作共育技能人才,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核评价、学生实习就业等。二是要实现校企之间共建实训基地,吸引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实训设备和资金等。三是要强化校企合作要共享优质资源,动员企业与其共享优质生产技术,实训设施,技术能手等。四是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三、职业教育最终要为人民带来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7

关键词: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已经向世贸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93个?其中,在关贸总协定近50年历程中,共有124个自由贸易区(fta);而1995年wto成立后,新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就达169个?作为世界三大经济重心之一的东亚地区,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势头如何,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可行性,以及东亚自由贸易区未来应选择何种发展途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

目前,东亚制度性区域经济合作正向着金融货币合作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两个方向展开?现实地看,东亚国家已经或者计划签订的贸易协议大部分是自由贸易区协议?如中国已经与东盟达成协议,计划在2010年之前与东盟发达成员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15年之前与东盟不发达成员国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韩同东盟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在进行中?韩国与日本的协定也已经在讨论中,并且双方同意于2005年底完成协议?另外,还有区内的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也逐渐加入到双边或者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见下表)?相比之下,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速度却是迟缓的,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一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来自其他区域集团的压力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外在动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兴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区经济集团已成为一大趋势,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已蔚然成风,不仅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拉美洲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东亚却迟迟未能建立这样的组织,这使东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没有一个有形的实际载体而缺乏实在感?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北美自由区向美洲自由贸易区扩展,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对于大多数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出口ict产品依赖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东亚地区迫切需要建立起自由贸易区,增强其整体实力来与迅猛发展的欧美特别是美洲区域经济集团相抗衡?

2.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apec?wto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受挫促使了内在需求的提升?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危机迅速波及其他东亚国家,给东亚各国和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日本更是从那次危机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至今经济仍不见起色?而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apec,所奉行的是开放的区域主义,所达成的任何协议对于成员国没有约束性,加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成员之间在贸易自由化速度?范围上存在分歧,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因素上造成的差异,都使得apec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困难重重,至今效果仍不显着?

wto虽长期致力于推进全球性自由贸易的发展,但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着各自利益的一百几十个国家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显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992年12月举行的“千年回合”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的失败,多哈会议上各国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及wto中仍是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使得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仍是一场十分艰难的磋商?

3.东亚自身发展需要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内因?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在加深,过去对区域外经济过度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改变?有数据表明,东亚各国和地区对区内其他成员的贸易依赖度均已超过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达到总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各成员间已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内贸易?区内贸易的不断加深,使各成员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的共识不断增强,甚至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一向谨慎的中国和对东亚地区不甚重视的日本一改过去的态度,转而积极参与支持建立自由贸易区?东亚成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关税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韩国?东盟的一些成员国

关税水平低于10%,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也从过去35%下降到目前13%左右,日本关税更是不到5%,这都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条件?

4.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来看,建立自由贸易区已具备了较好的实践基础?首先,近年来在东亚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在实现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自由化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并呈现良好态势,表现在东亚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以及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入等方面,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1980年东亚各国间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25%,1992年上升到45%,2000年跃升为60%?东亚区域内的投资也有大幅度增长,从1990年起,东亚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已超过境外对该地区的投资1996年东盟七国及日韩港台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当年中国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75.5%?另一方面,东亚区域内产业分工逐渐向水平加垂直的复合型产业分工转变,产业内贸易不断增长?1990—1998年,东亚地区中间产品,如部件和原料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制成品贸易,域内制成品贸易额总体上升了92%,这同时意味着东亚产业结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次,为推动本国及地区经济发展,东亚各国开展经济合作实践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次区域?小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迅速,加强了区域内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并签订了一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东盟不仅自身迈出了自由贸易区的步伐,而且也成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1995年东盟曼谷首脑会议上,东盟首先提出与中日韩三国举行会晤的设想?东盟成员国还单独与东盟以外国家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泰国已开始探讨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此外,东盟还在安全?经济等领域积极推动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再次,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在当前“10+3”框架下,东亚国家的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定期举行会晤,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金融合作为先导,推动各个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1999年,马尼拉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确定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等8个重点合作领域,同年又成立了东亚展望小组?2001年文莱会议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东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财长会议上,各方缔结了有关维持金融稳定的“清迈协定”,创设了当出现流动性危机或金融危机出现阻止投机风波的基金,标志着东亚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整个世界开始向三大板块格局转变?

三、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的斗争是困难之一?东亚地区历史上只有过“华夷秩序”?“大东亚共荣圈”?“冷战秩序”等不平等的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对立分裂的国际秩序,从未在整个东亚地区形成过平等的多边合作?这份历史遗产留下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至今尚未彻底清除,这种负面影响又与某些现实因素相结合,阻碍了东亚各国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特别是在东亚两个最大的国家——中国和日本之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东亚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堪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轴心”相提并论?中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实力决定了缺少其中任何一方的东亚区域合作都不完整,其作用也将大打折扣?两国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低谷以来就再也没有真正修复?问题的症结在于双方在安全上互相不信任的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持续低迷和其寻求政治强国的愿望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固有的安全感被激活了,国内的极右势力有所抬头,大力鼓吹“中国”?而日本在诸多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都造成了中国对日本的不信任?美国的态度不容忽视?美国虽不是东亚国家,但依靠它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在东亚的驻军?盟国以及它对东亚巨大的经济影响,取得了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的态度也将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这都给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其次,东亚各国自身的内部关系难以协调?第一,东亚各国对合作的范围?领域?做法的意见不一,在考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让问题上,可调和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成员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提出保护部分产业部门的要求,这无疑会影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第二,东亚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还不是一个内需主导型的市场,各国

大部分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尽管目前东亚内贸有所增长,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内需,而是服务于区外市场或提高对区外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东亚地区仍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趋向激化,从而妨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结构重组和体制改革,东亚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泰国危机后不良债务进一步增加,马来西亚股价恢复水平最低,说明市场信任度不高;印尼金融机构重组和不良债务处理进展缓慢,其政局动荡是经济恢复的重要不利影响;日本经济虽止住跌势,但经济恢复乏力?同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对东亚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不利因素会延缓东亚经济的复苏,各成员国因国内因素的压力必将延缓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两种模式

正是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整个东亚地区在短期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很多经济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途径?我们认为,目前东亚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以下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其一,三个“10+1”合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三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发展最快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2001年“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倡议在10年内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领导人的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方面的积极响应?2002年5月,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这表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工作正式开始?

中国与东盟拟建自由贸易区使日本?韩国受到震动,因而日本积极谋求在中国前面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和东盟10国领导人在2002年1月签署了《日本和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为了实现东盟和日本的合作伙伴关系,各种合作包括一个可能的自由贸易区应该在10年内尽可能快地完成?同时,韩国也积极地与东盟保持各种联系,正在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这样三个东亚大国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并最终建立东亚整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其二,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二为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地区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部分,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密切的经济联系为三国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日韩的政府间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999年在日本的提议下,中日韩开始了在“10+3”框架内的3国政府首脑年度会晤机制,在这种会晤机制的推动下,三国目前已经启动了经济研究机构的合作,成立了三方信息技术工作组?可以说,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亚地区合作基础最好?合作前景最为广阔?最容易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它完全有条件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再加上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的深化,东亚地区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最终形成整体的自由贸易区?

以上两种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进程中,且相互促进?在第一种途径中,随着中日韩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经验的逐渐累积,会为它们之间的整合提供借鉴意义?同样在第二种途径中,中日韩和东盟内部合作的加强也会对前者即3个“10+1”的谈判产生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途径选择必须考虑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并尽量调和各种矛盾与摩擦?我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以在现有东亚各类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推动,由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与整合,进而最终统一为东亚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 蔡鹏鸿.试论东亚峰会:制度安排?进程与问题[j].国际观察,2005,(3).

[2] 季玲.东亚合作新局面——第八次10+3领导人会议后东亚合作形势评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3] 赵怀普.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4] 包霞琴.东亚合作与中日关系[j].日本研究,2005,(2).

[5] 翟??.东亚合作的未来(续)[j].世界知识,2005,(22).

[6] 吴绮敏.“10+x”:东亚合作热潮再起——首届东亚峰会侧记[j].人民论坛,2006,(3).

[7]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

[8] 聂元贞.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篇8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化旅游;发展;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往、交流也日趋频繁。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将旅游业确定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和发展需求看,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与急剧增长的社会旅游服务需求、旅游资源供给能力和旅游开发需求、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要求、旅游发展体制和现有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要想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区域化旅游发展。

一、区域化背景分析

(一)区域化的概念

一般来说,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区域一词在旅游学科中的运用与发展则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的,如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均被不同程度地借用到对区域的认识中。

(二)对旅游业区域化合作的认识

旅游业区域化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它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区域内部地区与地区间的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地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必然行不通。摆在各地旅游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局限于本地的发展条件而受制于孤立发展的极限,与外地在低层次的“旅游大战”中两败俱伤;要么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区域,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向协作要效益要前景。

从旅游业固有的性质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可以促进各地在旅游开发、经营等方面的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保证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区域化合作发展产生的背景

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生是由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旅游发展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1.区域旅游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从经济利益权衡出发,利用区域地缘优势,实现区域内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在这种形势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发生是顺势而行、趁势而上的必然选择。

2.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世界经济区域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从战略上做出调整,将旅游业确定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旅游市场,我国旅游业也意识到通过树立整体国家形象来提高竞争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我国旅游业区域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旅游区域化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单凭一地之力已难以把握住旅游市场,纷纷改变发展战略,由竞争转向合作。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对处于同一区域的城市来说,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双赢,变相互竞争状态为互补的竞争性合作,使各城市凭借区域整体力量,在更大的空间上发展,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化旅游发展

长江三角地区是一个城市聚集区,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加上便捷的交通联系(公路网总里程已达11. 8万公里,高速公路3 779公里),使得长三角具有区域联动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厚实基础。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沪宁、沪杭和杭甬交通沿线城市连绵,形成了以南京、上海、杭州为主,无锡、苏州、宁波为辅的“z”字形高速发展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联系日益加深,区域聚集、轴线发展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已从寻找共同点走向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历程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酝酿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联合阶段,2003年开始进入区域旅游合作的融合阶段。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加速,合作的内容从务虚走向务实,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已实现销售网络互通,旅游者可异地联网购票等。大旅游“一盘棋”思想逐渐得到业内外重视,而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又使各城市享受到旅游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直接辐射、带动和加快长江三角区域加速融合和全面崛起。

三、我国旅游区域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实现途径

区域旅游合作有着美好的前景,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联合促销、高速交通网络的对接、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的实现等。但是,从各合作区的合作协议内容和实施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旅游区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协作可操作性不强。一是协议内容涉及面广,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还需要交通、餐饮、住宿、通信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滞后都将成为制约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协议的某些目标并不属于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如旅游通道的对接、异地车辆的无障碍通行等,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但是,所涉及的部门并不具有主动与旅游主管部门协作配合的动力。

2.政府积极运作,企业动力不足,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从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仍然处于政府推动、行政撮合的阶段,企业的主动性不足,市场化运作的程度不高。政府间的协作处于主导地位,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呈现出一种政府热情高涨而企业相对冷淡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和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相互间的地位和作用有关。政府间在进行合作时也更多地从方便管理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较少体现企业的需求。

(二)我国旅游区域化的实现途径

针对目前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作协议应具体化。协议签订后,合作各方应进一步根据协议组织各个层面的会谈、协商,制定实施近期、中期及长期规划。

2.管理协作模式创新。由于合作进程的监督和协调不是事务性的日常工作,因此不需要建立专门的跨地区合作协调机构,但各方必须指定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承担起协调和监督的责任,以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3. 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地区间的旅游合作,要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市场对资源配置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主宰、政府主干。

4.协作各方的真诚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合作中各方旅游业的发展也不是绝对均衡的。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所产生的暂时性的地区间收益对比的不均衡,弱势地区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

5.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旅游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时候,也应考虑通过多吸纳当地人就业、投资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等多种方式使当地社区尽可能多地获益,推动旅游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6.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制度性和行政性障碍,加强地区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原因不仅仅是区位差异,更主要的是人的素质(包括观念、知识等)和政府体制的差异。因此,在区域旅游合作中,不同地区之间应互相学习、借鉴对方发展旅游业的先进经验。

7.信息交流创新。建设旅游信息平台和游客信息中心,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是促进旅游的发展、提高目的地旅游收入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旅游出游大国,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融入旅游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也将迈向旅游业发展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雷亭,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2003,(5).

[2]杨亚琴.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3,(3).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23-324.

[4]张琛.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5):343-345.

[5]孙根年.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人文地理,2001,(4):1-5.

[6]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59-61.

[7]张建,汪宇明.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90-94.

上一篇:循环经济发展案例范文 下一篇:民营医院市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