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30 09:48:03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地理教学;区域地理学习模式

一、区域地理知识的重要地位

1 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的描述为: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教材课程。

2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中的地位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中指出:高二年级安排选修的“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外,要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它是文科教学的基础内容,课时由各学校自己决定。

3 在文综能力测试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是新课程文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的第六部分规定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

二、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转变

根据上述对区域地理重要的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应该从传统的统一分区教学向多元化分区教学的变化,从以具体区域为基点的教学向以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基点的教学转化。

1 所有使用的“区域”都只是作为“案例”和载体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中没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按照这一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选用不同的版本,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的具体区域不同,学习的区域数量也有所不同的现象。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具体的“大洲”和“国家”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2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

地理新课程理念给区域地理教学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这样,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之后,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有效教学途径

1 重视构建区域地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习迁移能力

区域地理诸多要素中,每一种地理要素,都固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比如,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地面状况;(4)人类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2 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突出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新课程的区域地理在设计思路上“使用案例的方式”,并鼓励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所以,“认识区域”学习目标的重点之一应是通过对“案例区域”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认识这个区域的整体中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理解应用地理科学方法,并经历地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的成因;(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3 构建区域地理有效学习模式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究有效的区域地理教学新路。我认为,明确区域地理的地位和区域地理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的前提,有效关键是区域地理教学要有模式,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简化结构。

我的实践过程是从区域地理学习模式建构、区域地理学习模式的模仿和区域地理学习模式的创新着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提高区域地理学习效果。构建区域地理有效学习模式,即可节省时间,更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维品质。例如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的构建过程:第一步学习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第二步从位置探讨气候(气压带风带);第三步从海陆位置探讨地形(板块学说);第四步从气候和地形探讨河湖(水文和水系特征)。其实是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出发思考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这既是教材编写者的思维,也是教学的基本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的框架是教师必须的事。

显然,相对过去“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的变化是深刻的,区域学习模式创新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更新。没有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更新,就没有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学,否则教学会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区域地理 教学策略

随着对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的不断深化,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地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把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

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模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

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

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江晔,刘兰.再谈地理案例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0).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0-0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4]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09,(2):14-15.

[5]王书全.浅谈多媒体“Seminar-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6):53.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4

在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把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进行对比,或者同一地理事物的前后发展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并形成确切的地理概念,这有助于学生把握区域特征,形成明晰的区域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区域比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比较方向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应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新课标要求,明确考纲要求,这样我们才有明确的比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如《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必修III)这一节教材,课标要求是“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任选日本和英国,或长江三角洲与东北平原等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能偏移课标要求。

二、搜集区域资料,合理确定比较项目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非常庞杂的。受现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及高中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教者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应组织学生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区域的地理信息,这是区域比较的基础,也可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这项工作可布署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的预习来完成。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包括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以便对区域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第三,根据课标或相关要求确定比较项目。如区域差异的比较项目一般包括: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②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③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④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三、掌握应用原则,科学选取比较方法

区域比较要建立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指导,但不能变成一言堂。要选用最新资料,多用本地区学生熟悉的乡土题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能舍近求远,舍易就难。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反性的典型事物。通过比较能渗透思想教育、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通常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比较方法。

1、直观法:地理图像在四套实验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图像中贮存和传递着若干地理信息,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示意图等,直观地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区域特征,发展地理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如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大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图进行比较,就可得出我国气温变化的特点;把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进行比较,就很容易看出他们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等。

2、类比法:包括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两种方法。①同类比较法是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事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同类相同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同类相异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特殊性。同类比较法可以更好地突出各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②异类比较法则是比较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通过比较表面相异的两区域以发现异中之同,找出共同规律。这种比较法反差大,结果鲜明,有利于鉴别和分析。如,长江三角洲和塔里木盆地相比较,一个是沿海一个是内陆,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北,一个是湿润区一个是干旱地区,特征十分明显,反差非常大。通过比较,我们能很清楚看到区域地理特征与区域地区位置的关系。

3、借比法:就是把难于相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这样能使抽象变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如季风的成因,可借助露天游池和池边的水泥地来说明海陆受热、散热不同而形成季风的道理。

4、演变法:是在同一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作今昔对比,通过对比,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从而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如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成长、转型、再生等各个阶段的特征比较等。

5、综合法:是一种对比要素多,综合复杂的比较方法。它要求把不同地理综合体的各要素全面地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获得各个区域整体的环境特征。如把秦岭―准河一线南北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特色进行综合比较。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办学模式

[作者简介]关琦(1979- ),男,黑龙江绥化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15-03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满足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扩张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大量中专院校升级为高职院校。此类具有特殊办学背景的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摆脱其中专办学阶段遗留下来的低阶办学模式烙印,并结合区域经济特点,通过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方式来实现其办学模式的转型,逐步升级为名副其实的高职院校。部分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在初创阶段存在办学理念模糊和办学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存在盲目定位高职办学模式的问题。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因缺乏充裕的师资力量而采取盲目沿袭过去中职阶段的办学模式,其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二是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定位上存在单调模仿式办学理念定位的问题。新升格院校急于摆脱中职痕迹,盲目效仿大学,致使学院后续发展“四不像”,竞争力弱化。盲目模仿战略指导下的高职办学模式所培养的毕业生,其理论基础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有差距,而实践技能水平则显不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在步出规模扩张阶段后,已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规律,树立高职教育品牌并持续推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促使我国高职院校真正迈入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问题剖析

(一)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问题

1.当前高职教育类法律法规缺乏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项目的实操性制度安排。从立法层面分析,现行的高职教育类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文虽然有15处提及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产业企业展开合作的相关事宜,但多限于一般性描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诸如此类立法条款的问题在于立法者缺乏对当事各方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详细规定。在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未能明晰责权关系的情形下,立法工作者试图依靠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自觉性、能动性来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范围内产业企业展开合作,这种理想化立法理念与当前职业教育市场化趋势下的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都趋向于经济人的现实相背离,其结果势必阻碍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各类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目标的实现。

2.高职教育类相关立法工作偏重对各当事方的责任约束而忽视利益激励。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相关立法工作过于关注对区域经济实体的责任约束,对当事方的切实经济利益实现问题关心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设计也应当关注高职教育投资方的投资与回报问题。当前高职教育事业被立法者上升为企业应尽的义务,而立法没有为承担高职教育义务的企业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有着切身利益诉求,为实现自身经营绩效目标的最大化,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展开业务往来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利己行为,对需要企业大量支出人力、财力和物力且难以及时、足额获取回报的合作事项,通常选择回避策略来应对;企业对部分具有较大责任风险而收益较少的校企合作项目也缺乏参与能动性。虽然政府税务部门对于企业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项目的部分费用支付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但诸如《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之类的文件可给企业带来的实质性利益难以弥补其成本支付,且地方税务部门在执行该类涉及税收减免政策时限定苛刻的执行条件,由此造成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难的问题大幅增加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制度成本。另外,当前高职教育类立法对于企业不履行其所应当承担的高职教育义务的行为缺乏惩罚性立法约束,对于政府强制企业支持地方高职教育事业的行政指令,企业不用为其逃避该指令而付出代价。总之,缺乏利益驱动和制度约束的高职教育立法现状降低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效果。

(二)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制度体系问题

1.行政力量主导下的高职办学模式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间存在冲突。从高职教育的初始办学使命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实体与高职院校展开互动型办学模式是符合区域经济实体的现实利益的。区域经济实体正常的反应是主动参与高职教育事业并主导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建设,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正确反应是因应区域经济实体的主导,而行政力量这被视为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外部第三方力量,与前两者相比,其作用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政府积累了大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经验,并将该经验迁移到高职教育宏观调控领域中。在当前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实践过程中,行政力量对高职教育领域的干预使得职业教育主管机构的行政命令置换了市场信号的作用,从而将高职教育纳入以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的行政管理架构中。这种制度设计将处于区域经济实体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协调者即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上升为高职教育事业的主导者,从而扭曲了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正常运作规律,诱发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2.高职教育办学管理权重心下移,制约新升格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省级统筹式高职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当时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教育部于1999年在高职教育领域推行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其主要内容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费由学生缴费和省级财政补贴来承担。该政策有效缓解了高职教育扩张时期的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但同时也导致高职教育成本向学生家庭转移,进而导致高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滋生。公共财政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是制约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展开深入互动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事业属于公共事务领域,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需通过支持包括高职教育事业在内的公共事务领域的方式来体现其公共财政属性,并且支持对象不仅应当包括公办高职院校,也应当包括非公办高职院校。但是,新升格地方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均为地方政府,且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总量相对较低,地方财力较弱,导致这些学校办学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短缺。基于学生立场分析,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源自学生缴费加上一定的财政拨款,但其教育质量与学费交付的性价比远低于本科类院校,这使得高职院校依靠现有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其建立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

(三)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实体性融合机制缺位

1.高职院校未能把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契机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新升格高职院校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其专业建设内容从教学计划到教材选用等各环节都刻意追求与本科院校的一致性。这种翻版式本科院校型高职专业设置理念脱离了高职教育擅长的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传统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科型人才,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偏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性学科知识,以培养具有较强科学素养的学科型人才为主,其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弱化实践类教学;而高职教育内容设计则更偏重于向学生传授专门性技能和支持该技能的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其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教学而相对弱化理论教学。但是,当前新升格高职院校忽视对区域经济发展脉动的把握,未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产业技术的最新动向来设计其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相脱节。另外,新升格高职院校的专业口径设置存在宽窄并存的问题,缺乏专业集群建设思路,使其专业教学资源的融合度不足。升格前的高职院校的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教学内容丰富且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优点;而其窄口径专业则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深度、专业人才岗位相对稳定的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压缩了专业知识更迭周期,并增加了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从专业教学资源融合的角度来整合办学资源,存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新需求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2.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回报社会资本投资的渠道。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事业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坚实经济基础的支持,而资金投入不足则成为制约新升格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各地财政收支相对紧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仅能保障公办高职教师的薪酬开支,新升格高职院校所需的校产投资资金要靠高职院校自行筹措。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升格高职教育事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当前的主流观点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行为定位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提供“社会服务”。市场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服务和被服务并非一种义务行为,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应当且必须收费,高职院校也需为其所接受的社会资本的服务支付费用。但是,高职院校所提供的人才培养服务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如何有效协调高职教育的公共服务特点和高职教育市场运营环境之间的冲突是需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思考的新课题。从社会资本角度而言,社会资本投资高职院校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非简单的义务奉献,而社会资本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率的渠道主要为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在现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下的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如何找到高职院校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利益结合点,以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问题是高职院校决策者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型办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法律环境建设

1.立法机构应增强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立法工作的可操作性。其一,立法机构应避免追求大而全的传统立法工作模式,促使立法工作回归到解决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现实问题。立法机构可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若干具体问题制定单行本法律,紧扣制约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热点问题来制定详细法条。其二,在制定支持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的相关法律时,立法机构应规避在法律文本中列入过多原则性法条,通过详细规范当事各方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尽的法律义务的方式来确保当事人各方知晓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同时规范执法机关的权责界限。立法部门应着力厘清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内容;规定行政及执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应当负有的义务,并明确规定违背其义务所应受到的惩戒措施。其三,立法机构应在坚持程序正义原则的基础上,规范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程序,并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对该程序的执行力。

2.立法机构应增强对区域经济实体参与高职教育事业的激励性立法。立法机构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是谋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权,其在与高职院校合作过程中偏重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自然无可厚非。立法工作者应当从法律制度设计层面向主动展开高职教育互动的区域经济实体的获利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面向区域经济互动的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呈现非线性状态,若要形成高效运作的高职教育系统,需积极引入区域经济实体企业参与其中,将其在建设效率型市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转移到高职教育领域,从而形成高效的高职人才培养系统。

(二)健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制度环境

1.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引导性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与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共同发展。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主导一切社会与经济事务的发展模式不同,各级政府应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执政模式,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新升格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展开合作以协同发展。在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时,地方政府可对申请区域产业政策优惠的企业提出支持区域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并将该评估结果与企业是否能享有区域产业政策优惠相挂钩。在制定高职院校课题经费管理制度时,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应联袂修订高职教师课题经费申报审批制度,在敲定高职院校的研究课题时,应更多地偏重于给予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相融合的课题项目以较高的科研经费,并逐年提高此类课题项目的科研经费拨付比例。此举有助于促使高职教师将其科研精力集中于探索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科研大方向上,并借此来推动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与区域产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2.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促进区域产业企业与高职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激励性政策。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企业间通过市场机制自由结合所形成的深度合作关系可为合作双方带来丰厚的合作收益,但市场收益水平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企业间启动合作关系的积极性。为此,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经济合作的激励政策,以政策激励的方式来有效弥补产业教育合作市场失灵所导致的市场激励弱化的缺陷。地方政府可运用财政资金设立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合作专项基金,以支持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和联合实训基地。地方政府还应当对部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地方企业领导人给予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

3.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促进区域产业企业与高职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保障性政策。新升格高职院校存在办学实力相对有限和校内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等缺陷,但其不完善的办学制度体系却为新升格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制度发育空间。对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的新升格高职院校,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财政补贴、融资担保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减轻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办学压力,促使其决策者将更多精力放在与区域经济展开互动式办学模式的探索上。

(三)创新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院校的实体融合式办学模式

1.高职院校应力推“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高职院校拥有强大的知识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优势,但缺乏必要的资金实力和充足的实践教学设施与设备来将其当前的办学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区域产业企业则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庞大的生产经营资源,但在高端知识与技术研发上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能力相对不足。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和区域产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来实现多方共赢目标。基于“校中厂”的高职院校校厂融合式办学模式应当从教学资源组成模式、教学项目与生产作业协同、教学人员角色定位等方面明确其工作重心。(1)高职院校和合作方企业应当协调“校中厂”的办学资源组成模式。高职院校可为“校中厂”项目提供教学场地和部分教学设备;为确保“校中厂”教学活动过程的安全性,高职院校应当将“校中厂”教学区与普通教学区相隔离,对进出“校中厂”教学区的人员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登记。合作方企业则为“校中厂”项目提供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支持,并将“校中厂”教学区内的资产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监管系统。(2)高职院校应当与合作方企业协商安排“校中厂”教学项目内容。为提升“校中厂”教学项目的实战性和针对性,企业可将“校中厂”教学项目纳入企业的生产计划系统中,将小部分非重点客户订单任务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安排到“校中厂”,并对其实施常规化生产运营管理。

2.高职院校可积极探索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制约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合作企业难以定位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盈利路径,即高职院校难以提供令企业满意的利益保障措施。新升格高职院校可将学术理论教育集中在低阶职业教育阶段来完成,将高阶职业教育确立为以职业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并匹配实施基于学徒制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其一,基于学徒制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实施应首先解决办学经费筹措问题。一是源自高职院校的课时费。高职院校可将高职学生驻厂实习阶段的学时折算为相应的课时经费,直接拨付给主持企业主导型高职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的企业一方。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可将过去一次性拨付高职院校的支持高职教育事业的专项经费管理模式转型为对高职教育事业办学经费的二次分配进行直接管理的模式。其二,高职院校可建立与校内教学质量标准看齐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质量标准。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可以多方收集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建议和意见,分析制定科学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为保障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应当以行业从业资格标准为蓝本来制定校内外高职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质量标准。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方面,高职院校可制定标准化课程制度,并着力在合作企业推广实施合格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王斌.新升格高职院校应重点处理好的几个核心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11(6).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地理思维 思维能力 学习实践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是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地理思维能力,这要求老师要知道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它是在地理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于无疑处质疑”“于核心处质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活思维,如在探讨“我国地理位置具有什么优越性”时,有学生提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和临海各有什么优越?”另一方面,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步步设问,使教学过程成为生疑―解疑的过程。例如:在探讨我国的地势有什么优越性时,“先设问我国地势怎样,然后设疑我国地理位置怎样,再提出临海会出现什么问题”,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个性化笔记本――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练习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地理现象和思考地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以课堂笔记作为突破口,进行个性化的练习。教学步骤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地理笔记本,用来记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记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记课外收集的地理信息和资料,用来做练习。笔记本成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个人档案,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目的和学生读图、画图、分析、调查、研究性学习、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具等等的依据;练习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如进行“中东”地区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围绕“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提出了“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水资源匮乏”“民族、宗教矛盾”四个课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探究地理基本概念――构建地理思维的基础

地理概念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必要基础,没有地理概念,就无法形成地理知识体系,也就无法表述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大量的地理概念,而最迫切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概念,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地理基本概念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必须与学生对各种事实、现象和失误的深入思考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创造自己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为此,对一些基本地理概念的教学,我尝试采用“观察设问―学生独立练习―讨论―小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地理思维的能力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进行区域地理特征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尝试“两步”教学。

1.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

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教学结构,把系统地理作为教学的核心,把区域地理作为教学的实例,注重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经纬网”与“认识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分析各大洲的地形特征”相结合;开展“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话题的讨论,注重突出人地关系的教育;注重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如“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等等。

2.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初中地理区域划分很多,各区域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结构都基本相同,因此,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和掌握学习方法。我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选择世界的一个区域,以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及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2)选取另一个或两个区域,训练学生学会利用区域地理知识结构独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比较法,探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区域特征。例如: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中东地区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②列表比较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能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7

由于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地理高考组卷的重要素材,区域地理内容复杂,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地理区域内部地理要素也不尽相同,自然地理要素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教学和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本文就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体现出的优势,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区域地理知识特征,要求掌握案例进行分析

(一)知识结构整体性强

1.从知识内容来看,区域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是地理要素在某个区域的综合表现,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他部分的知识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有较强的整体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如案例中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把教材相应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容易理解,不但便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2.从知识心理角度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等感性知识,也包括形成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等理性知识,这些感性的和理性的地理知识体系要通过案例分析、因果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来构建。

(二)地域性特征典型

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例如,西北内陆具有“干、风、沙”特点,青藏高原区有“高、寒、变”特征。这种区域特征差异性往往是区域所处的地域性差异所造成的,课堂教学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典型的地域性,由地域性引申出区域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案例典型性特征的分析,生动地反映出地理规律,能为地理知识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区域地理的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三、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整体现、全球观

空间位置是区域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突出集中地反映在空间位置方面。而表现空间分布的主要手段是地图,地图也是高考试题组卷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图文转化、一图多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表象,以加强对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并把区域范围扩大,以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和全球观。

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社会热点和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使教学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一方面地理教学必须快速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会拍,另一方面通过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培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及时收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信息资料,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而且从中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有利于训练学生聚敛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和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对世界和中国最近的热点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某一张内容丰富的地理景观图片“借题发挥”,也可结合某一区域进行综合分析,或者对一道地理题进行引申。例如,材料: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1)西部三个区域的地貌有哪些共同特征?这对西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常说西部大开发,请问西部可开发什么?开发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合理进行开发?

(3)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共同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青藏高原区为什么多地热、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其开发程度为什么较低?

六、有益于多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地理区域要素的复杂性,空间性、关联性等特点,使地理案例教学呈现出开放性。通过区域地理的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与学生、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要想完全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而且案例是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与数据、图象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有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同时,学生参与了课堂的讨论、案例的分析思考等学生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和高考都鼓励采用典型案例来说明基本原理和方法,大多都是选择某一区域来分析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区域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可见,区域地理案例数学更强调了以区域为载体,注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区域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8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具有前沿性、实务性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区域经济学教学问题探讨,提出本学科教学深化的意义与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特别对于其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深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太理论化,并不实用,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会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并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区域经学教学深化改革,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意识到我国区域现状,从理论的课内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省的非平衡发展现状,根据实际这种现状,来分析比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正确地深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内在本质,最终能将区域经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来。

2、深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好完成任务。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一次新的飞跃。使教学实践中的如师生关系不平等、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使得高校的区域经学教学质量从不太成熟到成熟阶段有了一个大的迈步,使整体教学质量上有所提升。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高校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每个体系又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统一,影响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大量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名词概念、复杂的区域结构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联系过程及其区域政策等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因学生的差异难于统一,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无从入手,难以消化。

2、区域经济学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但并未完全运用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展示教学课件,无法用影像来形象地解释具体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问题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往往无法明白;区域经济存在着“新行性”,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模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现在大多数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上述硬件设施的限制,老师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传统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师资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数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一般数量都较少,教师代课任务较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资方面还存在教师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深入了解,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国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学专家进行术交流,而且高校本身在这方面为教师创造的机会很少,结果导致师资与国际接轨方面难以满足培养国际性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4、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欠缺

受传统思想影响,区域经济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大多发达国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教育。但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没有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只是理论授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校内外实习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大都在筹建过程中,影响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没有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如此,毕业生的实习显得太仓促,太草率,有些“形式化”的感觉。而且毕业前的实习也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最终导致实习并不能体现出它本来的意义。毕业生论文针对实践问题的联系与深入探讨方面还很欠缺。

四、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重性,通过案例突破重点和难点

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尽可能统一区域经济学教材。但教学内容的改革绝对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性问题,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按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中,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以适用、实用为基本原则,注意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增加案例教学,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中,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角,学生是“学”的主角。如何使双方都能够有效进入教学角色,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角色转变,提高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积极完善硬件设施,改变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以确保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前提,以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自己的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利用电子授课设施,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看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熟练掌握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还应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话题,案例等的交流,交换意见。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在课后,教师分配给学生课后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3、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作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教育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确保区域经济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提高。

尽力积极扩大国际与国内校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设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尽量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课本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区域经济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养出一支动态、稳定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4、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对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要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根据进步的需要,注重跟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除研究生积极吸纳外,本科生中的优秀者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二是可以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想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在毕业生之前尽量找到对应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有时间实习,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号召学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深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2]毛久措:管理学课程本科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徐年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探索[J].消费导刊,2008(7).

[4]王冬: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5]夏晓红: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7).

上一篇:妇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 下一篇: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