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6-02 11:08:23

区域技术创新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技术创新效率是指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要素投入相对于产出的转化效率,反映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贡献比重,即研究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合理地配置相关资源。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测量与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单一指标的投入产出评价,一般用比较简单的算术比例法;二是对多投入和多产出指标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以随机前沿分析(SFA)为代表,非参数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DEA是评价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决策单元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国外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M.J.Farrell提出了技术效率的概念,并给出了测算标准和测算模型。Aigner,Lovell和Schmidt(1977)率先提出了效率测度的随机前沿方法,随后被应用到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研究方法,转向了应用研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1978)提出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技术效率,以相对有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观察值来估计有效前沿面,并根据各决策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有效。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川(1985)研究了区域创新效率评价。HelmutForst-ner和AndersIsaksson(2002)以1980—1990年的截面数据,用DEA方法测算了57个国家的技术效率,得出工业国增长更多是依靠技术进步,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则更多依赖于技术效率的进步的结论[3]。Nasicrowski和Arcclus(2003)测度并分析了45个国家的创新效率,发现技术创新规模、资源配置对生产率的变化有重要影响。Nasier-owski和Arcelus(2003)研究了信托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3M公司CEOBuckley(2007)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探讨了创新与效率的问题。MCRimmon(2007)从成功的管理标准、创新和执行的均衡、组织文化方面论述创新的效率,并提出了管理建议。Akihiro和Shoko(2008)对日本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度。Jarvis(2009)从2008年金融危机谈起,进行案例分析,指出了重点关注创新效率的问题。1997年,我国学者柳卸林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问题,并从企业角度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池仁勇(2003)测算了浙江省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5]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2004)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刘爱芹、张伟(2008)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一个区域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效率。[3]官建成、陈凯华(2009)运用DEA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冯缨、滕家佳(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域际评价,并分析了江苏省五大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6]谢子远、鞠方辉(2011)以国家高新区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郭磊、刘志迎、周志翔(2011)运用DEA交叉效率模型,实证研究并给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排名。苏海涛等(2012)建立了基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江西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2001—2009年江西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叶锐、杨建飞、常云昆(2012)利用1999—201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高技术产业系统效率和子系统的纯技术效率。张江雪、朱磊(2012)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综上所述,在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参数的SFA方法,也有非参数的DEA方法。研究领域有的是地区或者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有的是某个地区或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特点,但针对相似经济水平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十省市为例,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

二、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1.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是线性规划模型的应用之一,常被用来衡量拥有相同目标的运营单位的相对效率,本文采用CCR模型和BCC模型来评价技术创新效率。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查恩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和罗兹(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模型)的方法,用于评价相同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被称为DEA有效)。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命名为CCR模型。这一模型是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4年查恩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格拉尼(B.Golany)、赛福德(L.Seiford)和斯图茨(J.Stutz)给出另一个模型BCC模型(也称为C2GS2模型),这一模型用来研究生产部门间的技术有效性。2.指标选取根据Roll(1989)的研究结果,决策单元个数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之和的2倍较优。本文综合考虑数据包络分析对数据的要求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产出指标包括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申请专利数。

三、实证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和选取的指标,我们选取东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十省市作为评价单元(DMUj(1≤j≤10))。各个指标数据以十省市大中型企业为基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利用LINDO软件求解,解得结果如表2所示:由DEA有效性的判断可知,当θ=1,且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为0,则表示评价单元(DMU0)的技术创新效率达到了相对最优。由表2可知,2006—2010每年DEA综合效率都相对最优的省市是天津和上海,DEA纯技术效率都相对最优的省市是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DEA规模效率都相对最优的省市是天津和上海;所有效率值都偏低的是江苏和辽宁。2006—2010每年规模都有效的省市有天津和上海,都无效的省市是福建。虽然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但从单个年份来看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仍存在差异。1.综合效率分析从上述计算中可知,投入多的省市,其相对效率不一定高,产出少的省市,其相对效率不一定低,因为这涉及到投入产出的比例。由图1可以看出,2006—2010年,效率值等于1的省市有天津和上海;效率值介于0.8与1之间的省份有浙图1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综合效率江和广东;效率值介于0.6和1的省份是北京、福建;效率值介于0.2和0.8之间的是山东、江苏和辽宁;效率值小于0.6的是河北。天津、上海的综合效率一直最优;广东的综合效率值由1下降到0.8650,呈下降趋势;江苏则正好相反,由0.4610增长到0.7845,呈上升趋势。2.纯技术效率分析在生产函数理论中,企业能够在其最大可能生产曲线上进行生产。但实际经济环境中,由于管理的漏洞、技术人员的缺乏或者其他原因,使得现有的技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技术有效性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模式下,产出相对投入而言已达到最优,即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活动已经充分发挥了现有技术条件的潜能,使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由图2可知,2006—2010年纯技术效率值为1的省市有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8到1之间的省市有北京、福建和山东;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4到1之间的省市有江苏、辽宁,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4和0.8之间的是河北。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纯技术效率保持不变,福建和辽宁有增长趋势,其他省市趋势不明显。与图1相比,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如2009年,北京和山东的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996476和0.976062,可纯技术效率值都为1。原因是影响综合效率的因素除了有纯技术效率外,还有规模效率。3.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分析综合效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组成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其中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益指的是,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只有当经营规模扩大,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全部要素投入量增加比例时,这种经营规模才具有规模效益。由图3可知,2006—2010年,规模效率值为1的是天津和上海;介于0.8和1之间的是浙江和广东;介于0.6和1之间的是北京、福建、山东、江苏和辽宁;小于0.6的是河北。天津和上海规模效率趋势保持不变,广东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其他省市趋势不明显。2006—2010年规模收益趋势保持不变的是天津和上海,说明这两个省市已达到最佳规模状态。规模收益递减的是山东、江苏和辽宁。规模收益递增的是福建,北京和河北在个别年份也出现了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规模无效,这些省市应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但需注意投入的适量性,防止出现“投入冗余”,导致投入产出比例下降。接下来综合比较2006—2010年十省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我们选取五年均值,作图如下:图42006—2010年技术创新效率均值由图4可知,2006—2010年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和上海,接下来由高到低依次是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山东、江苏、辽宁和河北。纯技术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接下来由高到低的顺序跟技术效率一样。规模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和上海,接下来由高到低的顺序跟综合效率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效率均值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说明在不同省市的无效率状况的原因不尽相同。浙江和广东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9993和0.9682,它们的无效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规模原因。北京和福建的综合效率为0.9189和0.7456,它们的无效是由技术和规模的综合原因导致的。除了探究非DEA有效的原因以外,我们也可以改变投入或者产出,通过投影分析将非有效的DMU转变成有效的DMU。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个别年份个别省市的非DEA有效或是存在着投入冗余,或是存在着产出不足,或是两者兼有之。我们可以利用其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进行调整,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扩大产出,也可以在现有的产出上减少投入,以使投入产出比例达到最优。由表3可知,2006年,河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23955,应减少到72%,即达到6703人,才能使河北的技术创新有效;江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82321,应减少到58%,即达到34831,才能使江苏的技术创新有效。2010年,辽宁的新产品产值为21229.83千万,应增加到27472.84千万,才能使辽宁的技术创新有效;福建的新产品收入为19853.442千万,应增加到24679.69千万,才能使福建的技术创新有效;江苏申请专利数量为31132个,应增加到31435个,才能使江苏的技术创新有效。所以,在非DEA有效的北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和山东省市,可以通过减少投入量(如全时当量),也可以增加产出量(如新产品产值、新产品收入和专利)来改进其非DEA有效,达到DEA有效的状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十省市集聚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居我国前列。通过对十省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的测算,发现它们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是最高。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北京和广东无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福建和山东的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偏低;江苏、辽宁和河北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不高;天津和上海达到最佳规模状态,福建五年来一直处于规模无效状态,北京和河北个别年份规模无效。广东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江苏的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福建和辽宁的纯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各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在对非有效DEA的省市的研究中,由产出不足导致的无效远远大于投入冗余导致的无效。上述结论在政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打破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东部沿海十省市中,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技术投入产出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偏低,究其原因是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使用效率低和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要想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应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打破行政垄断,加强人员流动,加快产业升级,加速经济的自由发展。2.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处理好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宏观层面上,国家应鼓励先进技术的开发,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产品或技术的创新。微观层面上,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应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东部沿海十省市来说,不同地区应针对自身情况处理好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对福建和山东地区应该提高其规模效率,江苏、辽宁和河北地区既要提高其纯技术效率,也要提高其规模效率。对规模无效的福建等地区,应扩大生产规模,但要注意防止出现投入冗余。3.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在防止投入冗余的同时,更应该增加产出。首先,各地区应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产值。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鼓励申请专利,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最后,各省市应建立良好的企业发展绩效考核机制,在考核企业盈利情况时,应结合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等指标。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区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36-04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经济日益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估某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以主成分分析[1]最为常见,事实上,并非任意的指标都适合作主成分分析,当各指标相关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小于0.3的话,则不适合作主成分分析[2],所以可以此为标准筛选初始指标,构建最终区域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如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含有一个系统时,可以选取其中的几个主成分,以其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各主成分的权重,从而得出整个系统的评价,而当出现多个子系统时,每个子系统的权重确定则成为问题的焦点。所以,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借鉴前期的研究成果[3~5],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子系统内,保留比较相关的指标,从而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主成分―熵值法的评价模型,得出各年度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最后对泰安市2004―2008年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根据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比性、动态连续性等基本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支撑能力四个系统出发构造了一个初始的覆盖面较广的评价体系[4]。初始的指标体系共包括41个评价指标。

1.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财力以及创新载体投入等,人力投入选取了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从事科技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从事R&D活动人员占总体科技人员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时人员比重等4个指标;财力投入包含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的比重、R&D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6个指标;创新载体选取科研活动机构数、科技园区数量、科技中介机构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技术企业数量等6个指标。

2.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主要反映了区域的技术创新最终表现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创新活动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的能力,从新产品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反映区域技术产出能力。反映新产品产出的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科技成果产出包含授权发明专利数以及获省级以上奖励科技成果数目;经济增长选取的指标为:工业企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万元GDP能耗以及万元GDP取水量。

3.技术创新扩散能力主要是指新技术、新工艺在各创新主体内流动的能力,是反映区域将科技转化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从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两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科技合作选取的指标为实际利用外资额、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以及对研究院所及高校的科研活动经费支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包含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以及合同引进项目总投资等4项指标。

4.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也就是区域的科技创新环境,它对区域技术创新有着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间接地影响到区域的创新要素的积聚和投入产出能力,从金融环境和教育环境两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支撑能力。金融环境选取的指标为政府部门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活动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贷款以及技术改造贷款;教育环境包含的指标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教育经费、人均教育经费以及在校大中专学生人数。

(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1.专家筛选。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由科技局、统计局以及高新开发区的专家对指标进行了筛选[3]。经过筛选,共剔除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科技园区数量、科技中介机构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元GDP取水量及教育经费等7个指标。

2.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经过专家筛选后,保留的指标数量还是偏多,而且由于要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因此,有必要对专家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如果某指标与本系统中一半以上的指标相关系数均低于0.3的话,则去掉该项指标。经过相关性分析后,从事科技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从事R&D活动人员占总体科技人员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时人员比重、R&D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技术企业数量、获省级以上奖励科技成果数目、第三产业比重、万元GDP能耗、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在校大中专学生人数等12指标被剔除。

3.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经过专家筛选和相关性分析以后,由精简后的指标构成区域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分―熵值法评价模型

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可信,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熵值法来计算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5]计算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然后采用熵值法[6]求出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得出综合评价。

若选取n年,m个指标,则xij为第i年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则

1.数据标准化。采用Z―score法进行标准化yij=,其中xi与σi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y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这也是在SPSS软件中是默认的方法。

2.对于矩阵Y={yij}m×n,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并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方差贡献率。

3.确定主成分的个数,选取在全部特征值中的累积方差贡献率≥85%的前l个主成分,将后面其他的主成分舍弃。

4.计算每个子系统的得分。将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加权平均可得主成分的数值,然后l个主成分的加权可以得出每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XK(k=1,…,4)。

5.数据非负化。对数据作平移y′ ij=yij+3,并计算第j项指标权重pij=(0≤pij≤1)。

6.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ej和dj信息效用值:

ej=-kpijln(pij),其中,k=,dj=1-ej。

7.将子系统中所有指标的信息效用值求和,得到DK,从而得出各子系统的权重wk=。

8.计算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X=wkXk。

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泰安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始数据来自泰安市统计年鉴(2005―2009年)。

(一)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子系统评价

由于各子系统的评价过程类似,在此以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的评价过程为例,其余类推。

应用SPSS软件,对技术创新投入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由结果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4.58%,所以选取前两个主成分。同时计算其特征向量矩阵,得出两个主成分F11、F12评价值为:

F11=0.443y11+0.443y12+0.465y13+0.392y14+0.488y15

F12=0.257y11+0.496y12+0.417y13+0.715y14+0.041y15

将方差贡献率归一化得到其权重,从而得出第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数为X1=0.8799F11+0.1201F12。

同样可得到其他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将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各子系统的评价得分进行汇总,得到表2。

(二)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

首先,得出每个子系统的信息效用值,然后得出其权重,从而泰安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为:

X=0.192753X1+0.407748X2+0.183732X3+0.215768X4

经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图1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可以得出在2004―2008年五年间,泰安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扩散和支撑能力均呈现出现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从而泰安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不断增强的(见表3、图2)。

表32004―2008泰安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

结论

本文对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经专家筛选,并作相关性分析,保留比较相关的指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给出了主成份―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泰安市2004―2008年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泰安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青青,潘杰义,宫晓华.运用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9):115-119.

[2]陈国宏,肖细凤,韩彩欣,李美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识别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67-71.

[3]南英子,实证分析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9,(21):155-156.

[4]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32-35.

[5]章振东.基于主成分-熵分析的上市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求索,2009,(2):30-32.

[6]仇方道,汤茜.基于熵值法的徐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78.

The Research on Index Seive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ZHANG Xu-ping1,LIU Zhong-wen2,ZHANG Feng2

(1.Basic 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an 271019,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index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inscape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sed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will retain some indexes that has relative relationship in each subsystem. Then it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calculate the index of subsystem in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terminded the weight of each subsystem using the method of entropy, at last calculated the total index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z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i an between 2004 and 2008, the paper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i an had a constituent growing trend.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动全省的区域科技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现对推进我省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意义,统一认识,增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性

1、加强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等国家的重点创新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决策,是促进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发展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国家科技部制定的“十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构建全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这个体系的建设,就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的一个具体行动。

2、加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为千家万户的中小企业和千家万户的农民,提供可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并为之组织配套服务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我国即将加入WT0的形势下,对于一个以千家万户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撑的浙江经济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经济大省地位的巩固和经济强省地位的建立,直接关系到我省能否提前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3、加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科技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发展我省技术市场的有效措施,是根据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和农民的需求,更加合理地发挥科技资源作用的积极探索,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增强科技经营意识,并能大踏步地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尝试。

4、全省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大胆开拓;勇于探索,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抓好落实。

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明确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5、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要找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切忌重复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办”事业单位的老路。

6、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区域技术创新的服务机构,要以满足千家万户企业和农民对技术需求为己任,以开展技术经营为主业,以提供可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经营内容,以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努力做到通过“售前”无偿咨询服务摸需求,以“包教、包产、包销”的“售后”全程优质服务创品牌,大力提倡开展特色服务。

7、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要走企业化的路子。区域技术创新的服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要建立产权多元、股权合理、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公司制度;在经营机制上。要建立全员合同制度,经营管理和技术骨干的聘任制度,以及管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和推行按绩、质、效分配的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分配能高能低、骨干岗位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不吃“大锅饭”

8、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走科技要素优化组合的路子。要积极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中的技术开发中心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紧密结合,包括吸引投资参股、委托专项技术项目的中试开发、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和人员培训的长期合作关系等。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与本区域中小企业和农民联系紧密、经营服务直接。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用两个千家万户的市场需求,促进科研与科技开发,把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人才,连同他们的技术成果,一并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9、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依托技术市场,走技术创新和服务一体化的路子。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重视网络运行,充分发挥科技网的作用,积极参与用好科技信息网、专利信息网等各种科技经济信息网。要十分注重区域的网站建设,形成稳定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网络渠道。要组织开展网上查询,尤其要注重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包括保护期已过的专利技术的利用与开发。在用传统方法进行技术交易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发展技术成果“网上交易”。要大力开拓中介服务业务,接受政府和企业的委托,组织开展各项专利的申报、技术成果的评价、评估、各种科技咨询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等各项有偿服务的业务;要在开展技术服务中,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要对自己投资的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力争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10、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走专业化起步、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路子。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以区域内的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选择为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特色服务,并滚动发展,逐步实现技术成果、资本、经验的原始积累和优秀人才的高度集聚,并与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建立稳定的服务合作关系;实现积累扩张型的经营发展战略,避免服务机构建设“小而全”、“小而散”、“杂而乱”现象的发生。

11、区域技术谢新服务体系的建设,要走“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子。要十分重视优秀人才的集聚,特别是经营、管理、技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要公开择优选好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下的经理负责制和技术总工程师负责制;要积极推行年薪制、期权制和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要为各类人才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要实现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优良的环境留住人才,以广阔的发展空间组合人才,以优异的事业发展人才。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建设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12、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因地制宜,讲究质量。要根据各地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不同的经济结构、水平层次,以及在科技要素的组合能力上的差异,要实事意是,注重实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一,避免“一轰而起”,防止“一轰而散”。

13、鼓励大中型企业中的技术开发中心,经组织完善后扩展成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在人才、装备、技术开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在做好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基础上,开展为本地区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既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又增强了一位科技队伍的活力;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形成新的技术产品、技术标准和科技管理的合作关系,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有选择的同行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和资产经营,以及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条件。

14、提倡并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有关地区的企业、商会及有关经济社会组织,通过资源组合,领办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与地方的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有效组合,共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的作用,盘活闲置的仪器设备和其他科研物资。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有关经济组织,与中小企业和农民联系密切和资金雄厚、经营人才多的作用,优势互补,实现产权共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较快地发挥作用。

15、引导组织并支持当地有实力、有影响的商会,领头组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商会是本地区依法自愿组织并为会员服务的民间组织,组织能力强,有市场意识和较强的科技意识,当地有影响的优秀企业家往往担任领导。充分发挥其在创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中的积极作用,既能壮大我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队伍,又使其能通过在为本商会的成员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服务中,增强商会自身的凝聚力。

16、支持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公益性或商业性的技术中介组织,创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各级政府的科技情报信息机构,长期来是在政府支持下开展公益的机构,加上各地的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和当前兴起的农技110、工业110等信息服务机构,是一支重要的队伍。这些机构要运用前几年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信息需求的积累,与中小企业、农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要支持他们兴办的技术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通过与有关方面联合组建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拓展活动空间和服务领域,为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偿服务。

17、鼓励和继续支持各地的科技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事业性质中介机构,通过改革改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18、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要紧紧围绕为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和农民服务的目标,为培育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开展服务。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既可以兴办为工业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也可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兴办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为效益农业服务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四、制订政策,加强服务,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19、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集技术成果中试、技术成果转让、技术中介、技术开发和“售前”、“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服务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为一身,其服务具有某些公益性;同时,由于我国技术成果转化具有的非直接可使用性;在组织开发转化时,其投入“回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技术上、市场上的风险性;加上服务机构是以千家万户的中小企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从其经营功能上说,具有某些社会服务性。因此,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制订必要的政策,积极扶持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20、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可以实行“商办公助”的政策。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服务机构的初创时期,可从科技经费中拨、出资金,给以一次性资助,用于购置设备、租用场地等开支;有条件的,也可在服务经营中,根据其为两个千家万户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给以适当的资金补助。

21、要研究制订对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激励政策。各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研究制订规范性的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根据当地的服务机构为本地中小企业和农民服务的业绩,对经济发展、财源培育的贡献程度,给以经济奖励和相应的精神鼓励。

22、要研究落实鼓励省、部属科研院所和高校投资参股,参与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根据省、部属科研机构高校参股的验资报告,省科技厅可向有关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用资金匹配的形式给以适当的支持,该资金也可作为省、部属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单位股权。

23,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可以接受政府的委托,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中相关的事务性业务。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服务机构的资质和信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可委托其承担由政府出资支持的科研项目的立项、专利申报、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等事项的。并对其服务业绩进行跟踪考察、考核,实行公开的动态管理。

24、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享受各级政府给予科研机构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为之提供咨询和指导。

25、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科技信息网、专利技术信息网和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网等各类科技信息网,都要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提供优先和优质的服务。在组建会员制的全省技术市场和科技社团组织时,可优先吸收其成为会员单位,并给予适当优惠。

26、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以及相应的人员出国考察,开展合作交流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提供周到的服务。

五、加强领导,科学管理,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7、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作列训即程,要调导分管这项工作,并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与之联系、协调和指导。

28、要加强开展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采集部门和浙江科技报,都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范围,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9、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调查研究计划,并落实调研责任,经常研究分析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应的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其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一、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Jeremy Howells(2006)指出,人们常常从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机构角度理解科技中介。从活动过程角度看,科技中介是创新顾问活动、技术和知识经纪活动、知识和服务的桥梁性供应活动。从组织机构角度看,科技中介是推进技术转移的公司、经纪人、桥梁和纽带、边界机构。Wood.P(2002)认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就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指业务极大地依赖于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提供知识型的中间产品和中间服务的一个团体或一家公司。

R.KeithSchwer(2003)把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Tomi(2003)认为,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共同的创新能力。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唐福国、陈光(2001)认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市场与技术机会的结合能力以及创新时机的形成能力。

二、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论是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系统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其《一般系统论》中首次将系统作为一个科学体系进行论述。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贝塔朗菲,1987) ”,解释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对激光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协作,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和协作,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在客观上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使时空结构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提出了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原则和方法。这一理论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相互协同作用而形成的,是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结果。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出现各子系统所没有的系统属性和功能整体的属性不等于内部各个子系统简单之和,部分在整体中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新的能量。

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间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及被选择过程。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无论是在企业间,还是企业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高校等,要先搜寻、识别,再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和收益预期,历经博弈,走上协同,完成技术创新。如果每个企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单靠自己去完成搜寻、识别,工作量非常之大,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在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市场上,风险也大,难以形成合作博弈。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项,均需要中介组织,综合社会高度分工而产生的众多比较优势(体现为核心能力),互补互动,集成于技术创新,极大降低技术创新运作成本与风险。

(一) 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就是创新技术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过程,科技中介机构在整个互动关系中担当着主体角色。本文以科技中介机构为切入点,描述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机理(见图1)。即在政府法律法规的支撑下,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有序的市场规则运作参与创新活动,与企业的创新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投入一起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模块,形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动力。

首先,在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一个传递政府扶持政策、宏观信息的载体。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将政府对科技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传递给技术交易的双方;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还把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市场等信息等传递给政府部门,以便纠正以往支持策略的不足,开发新的支持政策。

其次,在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的信息流,并利用信息的流动形成信息流循环,加速创新知识转移和转化。

由于大多数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外部渠道获取相关技术信息。科技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渠道,接受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以聚集的专业化人才网络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企业独自寻找技术来源、技术顾问的交易成本。

最后,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动过程是实现创新价值的过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供给方,自身不具备对外输出技术的能力。科技中介组织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汇集到一起,由其构建的网络将信息扩散到技术需求者中,使技术供给双方能够快速完成技术对接,使技术生产与技术消化迅速完成,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二) 科技中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所构成的制度创新网络。这种网络化的关系使得系统内技术的扩散和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在区域创新网络内,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始终密切相连。通过积累社会资本和整合区域资源来确保创新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实现系统内技术和资源的共享。

1.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以知识和信息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不仅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创新需求信息,使创新主体以低交易成本和低风险实现协同创新,还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公证、监督、规范技术创新过程,帮助创新主体做出正确决策,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进行,还提供其他的创新配套服务,如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创新主体从多种渠道进行互动合作,并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产生新技术和创新思维。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括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的总和。

2.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在较大范围内,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后进行优选,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配置丰富的资源,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综合性创新要素市场的主体。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的整合和创新主体的互动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科技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强化政府的监管行为。科技中介行业中的评估机构、资格认定机构、行业协会、商业组织等,承担着对市场监督与调节任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优化完善区域创新环境,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之和。

(三)评估模式:PEST—SWOT模型

科技中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构建PEST-SWOT分析模型进行评估,同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着机会与威胁,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在PEST—SWOT模型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PEST-SWOT模型即对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宏观环境(机会和威胁)两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每一个单项又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见表1)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采用各种定性(如德尔菲法)、定量(如AHP方法、灰色预测法)的分析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展开深层次数据挖掘,为组织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利用PEST—SWOT模型,评估科技中介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为促进科技中介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三、实证研究:科技中介与绍兴区域技术创新案例

绍兴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3位,科技进步水平居第4位,6个县(市、区)全部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称号。绍兴市还被科技部确定为浙江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浙江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绍兴市科技中介服务业不断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全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见表2)

科技中介在信息服务、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合作、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服务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二)PEST—SWOT模型分析

基于上述对绍兴的调研分析,结合PEST-SWOT模型构建的步骤,本文对绍兴市科技中介机构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力提升作如下分析归纳。(见表3)

四、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从制度安排、组织设计、创新路径以及网络体系等方面设计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升有效途径。

(一)培育新型科技中介组织

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根据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的科技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黏合剂”作用。科技中介积极与政府的协同沟通,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科技中介应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之路,建立科技中介同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 完善科技中介的运营机制

建立科技中介投资主体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化的系统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股份制等企业的运作形式,在完成公益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各类科技中介在明晰自身战略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层次和节点

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政府、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建立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四)提高科技中介整合及服务质量和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科技中介组织进行监督和评价,对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效率,适应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使核心资源得以集中,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五)完善科技中介人力资源体系

目前,人才短缺是制约科技中介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要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人才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及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面向市场的科技中介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人力资源体系。另外,要重视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领军人物的选拔和培育,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以创新团队为载体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激励体系。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广西属于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区域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创新环境有所改善,创新资源不断得到了有效利用,但是,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较,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推进,创新资源需进一步整合。由于反映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众多并且复杂,为了便于数据整合,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统计口径的特点,将相关指标归入技术创新要素潜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的支撑能力四个方面指标,主要采取广西发展五年统计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剖析广西区域技术的现实情况。

一、技术创新潜力分析

技术创新潜力主要衡量的是广西拥有的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信息五大要素的基本情况。这些要素是区域技术创新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衡量技术创新潜力的指标包括:人力资源潜力、经济物质基础、创新知识潜力等。广西在此方面落后于大多数东、中部省市。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更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广西共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70所,2010年有在校学生56.75万人,排名全国第22,可见广西人力资源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人才保障要求。从经济的总体表现来看,广西的经济增长态势良好,2006~2010年,广西的GDP值分别为4746.16亿元、5823.41亿元、7021.00亿元,7759.16亿元,9569.8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28%。2010年,广西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91200万美元。GDP和吸引外资方面的表现反映了广西在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有一定的保障。在创新知识潜力的指标中,2010年的专利申请量达1763件,较2006年的527件增长了234.54%,年均增长率达46.91%,其中作为支柱产业的广西工业企业专利1322件,申请量占总数的74.99%,说明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产生的专利申请量在进一步提高。

二、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分析

技术创新能否得以顺利进行,投入是基本保障,一般考虑人力的投入和经费的投入,衡量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指标包括:人力资本投入、创新经费投入等。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几类专业人员的数量是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2010年R&D活动人员45049人,专业人员主要由五类人员组成:即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2010年对比2006年的五年时间,科技活动人员数递增35.6%,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递增44.26%,R&D活动人员数递增59.95%,R&D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递增61.44%,增幅较大,说明各级政府,各单位均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吸引与利用。2010年广西R&D经费内部支出472028万元,R&D经费与GDP比例仅占0.49%,R&D活动人员平均经费支出10.48万元,2010年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拨款152128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20025700万元的0.76%,这些数据表明广西政府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经费投入的比重很低。

三、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体现的是创新管理的水平,以及投入的实际效果,它关系到创新是否能持续有效地顺利进行。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指标包括:技术创新直接成果、技术创新间接成果等。目前,广西已经建成的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以广西内燃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所,各部委重点实验室7所,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9所,他们在技术创新产出环节的作用十分突出。技术创新直接成果中,2010年全区专利的授权量159件,仅占申请量1763件的9.02%,可见申请的专利当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与实际情况有差距的,值得相关单位和个人引起关注,尽量减少重复建设与研究所不必要的支出。其中自主创新即发明所占比重不足1%,可见这是造成整个区域核心创新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技术创新间接成果中,企业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主体,企业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2010年,广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所有的51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达到32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46.36亿元,实现利润118.72亿元。

四、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衡量技术创新环境分析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环境卫生条件、居民生活质量等,考虑到很多环境因素无法量化,暂不纳入研究内容。近年来,广西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6~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9196元/人到2010年增加到21782元/人,翻了1番,广西历年人均GDP基本保持与全国同步增长,但数值都低于全国水平。环境卫生条件指标难以进行具体量化的统计,但是广西主要城市如南宁、桂林的环境治理工作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在全国居前。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广西5年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由于基数比较低的原因,增幅是比较大的。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方面的储存能力不高,投入占GDP的比例增长过慢,造成相应的产出水平不高的现状,这些问题有赖于整体环境保障的提升与改善。

五、对策与建议

(1)以联合创新的模式为主提升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广西政府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投入,在经费使用上连年大幅增加,但直接产出能力弱,技术转移效果不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贡献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因此,今后应鼓励相关主体加大联合创新的力度,与外部组织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创新,从而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模式。比如,广西的主导产业普遍出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主导产业要在关键和核心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必须紧密依靠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力量。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主要研究开发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新技术新工艺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关键技术。采取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模式,往往会带来“双赢”效果。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雄厚的科研力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2)以先进的管理体制构建提升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要改善广西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相对低下的状况,就要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科技队伍、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倾斜,改变条块分割、分散重复、忽视绩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共同开发项目。(3)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技术创新的纵深发展。当前要强化政府调控职能。首先,政府需要组织和资助区域内基础性研究。其次,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需要政府支持。第三,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需要由政府来营造。区域开展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持和激励,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政策体系、激励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等都有赖于政府提供。

参 考 文 献

[1]刘耀彬,王启仿,宋学锋.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2]柳卸林等.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6篇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以GDP增长为风向标的考核体系弊端重重,导致各地经济发展重数量轻质量。依靠创新驱动构建国家的战略支点,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实质性转型。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技术创新驱动指数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从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两个维度出发,梳理分析了全国各地市的技术创新状况,进而提出了各地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创新能力“东部独秀”

课题组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域,根据计算,2011年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各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以42.81的创新能力指数遥遥领先,中西部与东北部差距不大,创新能力指数约在20左右,仅达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与经济发展等宏观环境之间表现出正相关性关系。

具体到全国大陆各省区来看,在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方面,北京和上海两市保持着一贯的领先地区,尤其是北京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指数达到80.26。上海则为67.50,广东和天津分别以49.08和48.76位居三、四名,排在五、六位的江苏和浙江综合指数也突破了40。

课题组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判标准分解为三个小的指标体系,分别为条件指数、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

条件指数反映的是技术创新所必备的资源基础,从技术创新人员、技术创新资金和技术创新载体投入等方面多层次考察技术创新的基础投入情况,强调拥有技术创新资源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和潜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各省市区的技术创新条件指数来看,总体呈现首尾悬殊,中部集中的态势。除北京得分为89.52,十分突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得分比较集中。第二、三位为上海、陕西,得分分别为55.14、49.17,与北京相差仍然较大,北京、上海、陕西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人、财、物方面的优势,因此得分遥遥领先。其余地区均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说明我国各地区整体技术创新条件还有待提高,国家及各地政府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支持措施。

绩效指数反映的是技术创新最终表现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创新活动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的能力。

从技术创新绩效指数来看,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经济的优势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利用。研究分析,我国的技术创新绩效整体还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除少数东部发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且稳定的水平,大部分地区仍在探索一条加快成果转化的道路。青海、宁夏、新疆均有四个及四个以上的绩效指标十分落后,反映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和经济产出的低效率与困难。

环境指数反映的是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即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有着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间接地影响到技术创新要素的积聚和投入产出能力。

从技术创新环境指数来看,东、中、西部差异明显,与社会经济环境显著相关。东部地区代表了全国领先水平,第一名为上海,环境指数为80.96,北京次之,为77.84,两者领先优势很明显。东部9个地区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要消除地区差异,需要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

根据各区域在各个指数上的不同表现,应该有针对的采取办法。如东部地区极个别省如河北和福建的创新条件相对较差,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亟待提高。中西部地区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表现不理想,应该着手大力改善环境,抓住国家的改革机遇,提升硬件和软件实力。东北地区应专注振兴东北的契机,利用各种机遇改善创新条件和环境,提高绩效,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创新活力“中部领先”

除了创新能力外,课题组提出另一个重要的指数标准即创新活力指数,它反映的是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从创新产出持续增长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值的互动过程。选取科技经费支出增长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增长率、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增长率、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长率等指标。

从2011年度各省市区的创新活力指数来看,该指数得分没有很大的分层差异,绝大多数地区集中在20~40的水平。第一位为海南,得分55.02,是唯一突破50的地区,表现出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力。40~50分的有三个省市,分别为新疆、青海、湖南,以上这四个地区活力优势突出,代表了全国最优水平。30~40分的有河南、福建、安徽等12个省市,20~30分的有湖北、浙江、广东、天津、山西等11个省市,最后三位为黑龙江、四川、吉林,得分在20以下。一些省份在三年间波动很大,如湖南、新疆、海南在2009年和2011年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在2010年却大幅落后,吉林、黑龙江等在2009年与2011年很靠后,但在2010年却进入前10,很大一个原因是金融危机产生的较大冲击。

放在区域视角下来看,技术创新活力指数是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第三,东北最后。

中部的创新活力表现突出,在三年里一直居于首位,中部崛起战略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正积极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承接产业转移,频繁地进行跨地区合作与交流。

东部大多数地区创新活力都处在中下水平,除了海南和福建一跃上升至全国前列外,其余整体表现仍然不理想。活力指数中各指标反映的是不同评价方面的增长率,这些地区指标基数值较大,增长率只表现出小幅提高,表明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步入成熟稳定阶段,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都在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运行,进一步扩张创新需求的能力稍显不足,因而创新发展速度相对迟缓,也体现了市场容量存在极限的可能,创新活力有待更大强度的激活。因此,东部地区应多注重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如科研机构、高校、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完备的机制促进创新活动的发生、各方的合作,以及利益的合理分配,以激发主体的创新热情,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东北三省为老工业基地,活力不强,持续创新的能力较弱,还处在重新振兴的时期,要使整个地区的产业重新发挥强大的能量,使技术创新整体上一个台阶,获得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一段路要走。另外,东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也使得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中可以看出,创新活力的表现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并且可以发现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的潜力较大,如海南、新疆、青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但却充满创新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国家的扶持政策,如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这些项目普遍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因此充分发挥了创新基金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分类考核逻辑

引导各地政府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内生增长能力,推动中国全社会重视技术创新、开展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大幅度提升技术进步贡献水平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激发各级政府、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的创新热情,从而推动各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基本思路,在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很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考核,应遵循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原则,实施分类考核。

东部地区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在高位运行,要面向发达国家,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走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道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重点从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转变。依靠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建立全球标杆企业,引领经济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技创新硕果累累,面向未来大力增强创新活力建设,另外,在实施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同时,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考核,以促进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东部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放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方面,北京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产业考核比重。

中部地区正积极响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改变“中部塌陷”的局面。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仍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同时,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以及科研教育中心,其综合优势无法完全得到发挥,目前还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仍然需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通过量的积累提升区域实力,为科技创新打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对中部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考虑经济总量指标。

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受损较严重,生态修复仍是区域工作重点,主要要做好防沙漠化、植被稀疏等治理工作,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帮助区域实现生态平衡。西南地区重点是建设好两型社会,可以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对西北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考虑生态修复指标,对西南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考核两型社会建设指标。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7篇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部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部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部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研究研究技术获省部级在全国

学科领域方向机构人员以上奖励专业

(个)(个)(个)成果数量(项)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1217257172753(部级154)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9114996848(部级269)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992040760(部级10)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55169981(部级8)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42141100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45145214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2252139(部级27)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111419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111237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6538211个国内唯一

表2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学科领域获奖成优势专技术人排序

果比重业比重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31.4%11.9%55.6%1

核技术16.4%1.9%2.1%2

冶金工程技术10.8%2.9%3.1%3

兵器制造技术9.7%8.9%10.8%4

动力电气工程8.6%8.9%4.4%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部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部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部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部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部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部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部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部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部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不同。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企业性质的创新意向性和效率不同,按从大到小可排序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或研发组织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强度较弱,激励制度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被认为是技术创新倾向性和效率最低的企业制度。与东部发达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不同,陕西国有企业和国家研发机构与高校在技术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缓慢。因此,陕西要加快、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民进国退”等途径逐步降低国有企业比重,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数据包络法 Malmquist指数 无锡上市企业

一、引言

当前,乘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势头,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我国企业进入技术创新活跃期。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入研究困扰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各个制约因素,并配套制定多方面的激励扶持政策措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近年来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张宗益(2008)分别应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函数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宫建成和陈凯华(2009)通过DEA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与评价。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提供了很多借鉴,但现有文献多数以我国省级区域或我国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侧重技术创新效率的普适性机理研究,缺乏区域乃至企业个体的中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孔原,2014)。近年来,各地区都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以无锡市为例,“十三五”期间,无锡将引育一批投资规模超100亿元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核心技术,年销售额超5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让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和平台布局,完善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建设覆盖科技创新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引导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那么,无锡地区核心企业现有技术创新效率如何?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化趋势又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的重要基础条件。

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一般分为阶段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当前文献研究多数将阶段产出成果量化为由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成果数量,将最终产出成果一般量化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等量化指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不仅表现为技术层面的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述常见的量化技术创新的方法不够充分,因此本文认为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通过测度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8―2015年无锡上市公司数据,动态研究分析31家无锡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变动情况,以期为地区多举措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一)DEA数据包络方法

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的DEA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度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情况下决策单元效率的非参数评价方法。DEA 分析法将每个被研究单元称作决策单元(DMU),每个DMU 有多个输入和输出。DEA 模型包含两种基本模型:基于“规模报酬不变”假设C2R模型和基于“规模报酬变动”假设的BC2模型。公式(1)中θ表示某DMU 通过产出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反映投入的有效利用程度;XjYj分别表示第j个DMU 的投入和产出。本文运用C2R模型评价2008―2015年期间,无锡市制造类上市企业经营效率。

(二)Malmquist 指数

Malmquist 指数最早由Malmquist 于1953 年作为消费指数提出,后经Caves 和Fare 进一步完善并与Chatnes的数据包络分析技术(DEA)相结合,逐步引入到生产率分析领域,作为一种有效测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非参数方法得到广泛应用。Malmquist 指数通过距离函数进行定义。

公式(2)中xt,yt,xt+1,yt+1表示第t,t+1期的投入产出向量,Dit和Dit+1表示以t 或t+1 期技术为参照的产出距离函数。根据公式(2)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t到t+1期技术效率的变动;第二部分是企业t到t+1期技术进步的变化。本文将根据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进步变化动态分析企业技g创新效率变动情况。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无锡市31个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决策单元,上述上市企业是区域工业企业的典型代表,能有效反映无锡市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可得性、连续性,本文选取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职工人数、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要素,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和税前利润总额作为产出指标。由于数据包络方法要求投入及产出变量均需为正值,对于部分上市公司部分年度利润亏损问题采用线性代换方式进行数据处理,上述无锡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平台。

三、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借助DEAP 2.1 软件,对无锡市上市企业TFP 指数进行测算,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汇总结果见表1。

(一)无锡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情况

1.2008年以来无锡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是TFP增长的源动力。表1 显示,除2011和2012年度外,上市企业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年均增长为1.1%。进一步分解TFP指数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效率指数年均增长2.9%,技术效率指数则为负增长。这充分说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传统资源驱动的经济增长效率不断下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企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先行指标。由图1可以看出,无锡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指数先TFP生产效率指数见顶或探底回升,其波动多数阶段与技术效率指数并不同步,总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相一致。

3.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各个年度呈现较大的波动。由图1可以看出,无锡市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的波动幅度显著高于企业技术效率波动幅度,2013年以来企业技术创新波动进一步加大,2015年创出了近7年的最大波幅。这说明近年来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配套扶持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态势。

(二)无锡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类型

在分年度分析无锡上市企业总体技术创新效率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各个上市企业2009年以来平均技术效率指数、技术创新效率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及企业指数波动幅度(标准偏差)进行了测度,结果详见下页表2。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分析无锡各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特征,利用各企业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由表2技术进步标准偏差分布数据看,四环生物和海润光伏标准差非常大,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受资产重组等外部干预较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实际情况,故聚类分析过程中将上述两个公司予以排除,实际聚类分析企业数为29个。

令K=4,采用SPSS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29个上市企业依据TFP、技术创新效率指数以及技术效率指数分为四个类型,结果见表3。无锡上市企业中海澜之家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效率指数都非常高,实现了高效联动发展,是技术创新高效型企业的典型代表。

查阅海澜之家报表可以看到,企业主营传统服装生产,在传统制造领域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投入,近年来先后申报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68项(包括30项面料专利和38项服装专利)。2010年12月8日,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效率改善方面,公司创新“品牌+平台”的经营模式,通过打造产业链战略联盟、构筑千店一面的营销网络,形成了独具特色与竞争优势的“总部品牌管理-生产外包-总库物流-连锁销售”运营管理模式,技术创新效率优势明显。

技术稳步增长型的企业共有7家,占统计数量的24.13%,主要分布在家电制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四个行业领域。上述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领域和技术效率领域都较为接近,没有严重的“偏科”和“不足”,企业技术进步标准偏差均值为0.09,反映区间波动幅度不大,企业技术创新动态稳定,呈现良好的企业运营态势。

技术创新低效型企业共有16家,占统计数量的55.17%,上述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高于技术效率指数,反映该类企业技术进步是“单驱动”企业增长,企业现有经营管理模式、要素配置尚不能围绕技术创新进行有效的匹配,最终弱化技术创新对企业增长的有效拉动。因此,对于该类型的企业,要加强行业指导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配套及服务工作,企业自身要转化经营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无效性的企业共有5家,占比17.24%,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值均低于平均值,导致TFP负增长。对于这几个企业,既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淘汰落后经营业务,转型发展。如中南文化由中南重工资产重组形成,2015年以来该企业主业从单一的工业金属管件及压力容器制造向先进生产制造与文化产业转型,截至2016年6月公司文化娱乐产业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4.98%,初步实现了企业经营业务的转型升级。

四、研究结论

运用Malmquist 指数法对无锡市31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比较,得到以下研究Y论:

第一,2009―2015年无锡市制造类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年均增长2.9%,技术效率指数则为负增长。说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传统资源驱动的经济增长效率不断下滑,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企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随着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2013年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显著提升,但受传统发展模式困扰,企业间技术创新效率指数离散程度较高,表明企业间差距不断加大。

第二,去除四环生物、海润光伏两个离散数据,对无锡市29家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技术效率指数以及TFP指数进行聚类分析,获得技术创新驱动效果的四种类型。统计样本显示,技术高效型和技术稳步增长型的企业有8家仅占样本的27.5%,技术创新低效型16家,占比达55.17%,而技术创新无效型5家,占比17.24%。上述数据表明,无锡地区多数上市企业受既有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技术效率数值较低弱化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对此,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给予窗口指导和政策配套扶持,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导向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赶上新一轮科技技术革命的浪潮。J

参考文献:

[1]张宗益.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8,(12):123-127.

[2]宫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3]孔原.科技环境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4,(12):127-130.

[4]Charnes,A.,Cooper,W.,Rhodes,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444.

[5]Banker,R.D.,Charnes, A.,Cooper,W.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9):1078-1092.

[6]吕洁,赵程程.区域工业TFP 变动特征及行业差异研究――以江苏镇江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64-67.

[7]刘览等.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科技投入的关系研究――来自深市高新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3,(22):73-77.

[8]常浩然,李晓静.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综述[J].商业会计,2015,(22):49-51.

作者简介: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文化;相互作用

引言

科技创新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指技术开发,而是从设想、设计、实验、生产直到市场开拓的整个过程。从新经济的特征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焦点,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空间。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来说,都是核心。没有创新,这些产业的产业链是没有任何升值核心价值的。

创新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纵观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一个国家和民族出现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的繁荣局面而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都是以文化变革和更新为先导的。

一、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的理论研究

对于文化在经济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许多著名学者早有认识。如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认为,“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W.阿瑟・刘易斯认为,对于创新的态度,“在那些人们习惯于各种观点或变化,从而他们的世界观务实的社会里,新思想将被最迅速地接受”。“文化是创新的基础”,国家创新系统“失效”或“低效”的深层问题主要是文化环境问题。因此,建设适宜的文化环境应成为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2年熊彼特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指出创新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Schumpeter(熊彼特)定义创新就是将一个发明创造的元素发展成一个对商业有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元素的相关活动;Rothwell和zegveld总结了产业创新需要的因素包括:技术知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管理技能、金融、资源、研究和开发环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Rosenberg(1972)、Freeman(1991)和Lundvall(1992)等提出了包括研究、实施、最终使用、联接(知识的补充、汇集)及教育等五个过程的创新体系:Maillat(1995)提出创新环境是“孕育创新过程的区域组织”;xielinLiu和stevenWhite构建了一种创新体系,主要是从创新要素、创新过程来分析创新活动的完成;PadmoreT和Gibso.H(1998)提出了GEM模型,通过环境、企业、市场三个要素来分析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魏江(2003)提出了集群创新系统要素模型,该集群创新系统要素模型包括三要素:核心价值链要素、可控支持要素和不可控支持要素。

关于科技创新与创新环境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基本有以下研究思想。

(1)缄默知识论。缄默知识的概念最早是英国学者波兰尼(Polanyi,1966)从哲学的角度所提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化(OECD,1996),并纳入到集群创新的研究框架中来。该理论指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前者可在远距离间快速传递和扩散,而后者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输入,而这类知识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才能被有效地获取,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从而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大量的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有效的获取创新所需的隐性知识,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创新环境”学派。一个重要的欧洲学派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区域科学家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GKEMI)研究小组,他们主要概念是社会文化环境(Milieu)。创新环境理论实际上重申了马歇尔产业区学派的主题―创新存在于无形的氛围中。有创新环境的地方才有创新,而创新环境是在那些有创新的地方存在着。创新环境学派反复强调环境的性质,但是没有特别说明它的机制与过程,没有说清为什么本地化可以使技术与组织更加富有活力。

(3)学习型区域学派。学习型区域是用来描述为鼓励个人和社会学习而提供适当制度环境的。学习有四种不同的规模:个人、单个公司、相关公司的团体、政府自身。然而学习型区域理论也包括一些不能充分调和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在北美,学习型区域与研究机构以及能够吸引高技能工人的社会环境之间密集网络不紧密相关。RichardFlorida(1995)的学习型区域定义是:“作为知识和创意的宝藏库,提供一个加快知识、创意和学习流动的基本环境或基础设施”。Florida(2000)学习型区域定义为强调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性要素的制度基础设施的范围和质量。在最近的研究中,他把这个定义进一步推进,认为个人才是生产的关键因素。挪威Asheim(1998)的学习型区域定义是,“学习型组织和互动学习的区域和制度的根植性。”最终学习型区域的定义强调,“在区域学习型组织――区域发展联合体中合作和集体学习所扮演的角色”。

二、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创新环境的作用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是高科技企业,通过高科技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政府研究部门之间的交互学习、协同创新,来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效率的提高、以及高新区整体创新功能的增强。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RegionalTeehnologyInLnovationSystem,简称RTIS)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起始发展阶段,突出强调区域的专有产业技术特色。应该看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起始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强调着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该体系包含生产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产学研结合网络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其中企业技术创新是核心,科研体系、中介机构等围绕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研发,并通过发展行业技术推进转化而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创新环境和产学研结合则影响所有要素,见图1所示。

1.企业

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在技术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开发人员从事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企业家的选择、研究开发队伍的组织和创新型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几个重要方面。大企业具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创新,而小企业因机制灵活,创新动力大。小企业依靠地区知识网络取得对创新过程的重要投入,可以借助外界的研发力量从事创新,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组成企业群,共同分担创新的成本,分享创新的成果。小企业通过社会网络关系,克服了资源机制灵活、创新效率高的独特作用。充分认识到小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对于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学和科研机构

大学和科研机构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及传播知识的主体,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1)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源。(2)科研成果产业化。(3)为技术创新输送人才和培训人才。(4)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知识与技术应用转化中,要以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和创新企业的成长上,提高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知识与技术传播中,要依托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获取知识型服务收入,政府创新战略、政策导向和区域服务市场成熟度等都会影响知识传播。影响其产出符合市场特定需求的订制型的知识服务产品。

3.中介服务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在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的需求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及活动。中介机构既包括提供各类中介服务活动的专门中介服务机构,也包括从事一定中介服务活动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

4.政府

政府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组织之一,凭籍自身的特殊地位,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宏观调控,承担起启动、引导、激励、推动和保护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区域技术创新所望实现的目标。

5.创新环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系统的创造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价值观等等文化性“软”环境更成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应与以科技为主的知识创新相结合。这样技术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和发展。

技术创新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并受其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将发挥导向、激励、凝聚、辐射等方面的功能。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和组织创新来对技术创新起重要的功能作用。

技术创新捕捉科技机会和市场机会,使得企业产生创新动机,形成构想方案,进而发动大家展开讨论,发挥创造力,为创新目标提出更多的可行方案和建议,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去补充、去完善,形成了集聚集体智慧的最佳方案。

在培养创新机制中,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其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教育、培训,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研究开发管理等。企业创新力的提高,关键是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学习型伦理型的企业文化组织建设。所以,建设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就是建立学习型伦理型的企业文化组织。

通过技术创新的系统活动,可以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整体素质、实力水平和文化品位都提高到新的水平。技术创新引起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改变。技术创新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和人员制度的变动。技术创新也带来企业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的改变。企业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等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创新,就需要改变企业旧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旧的行为规范。因为原有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可能并不适应实行重大技术创新后的企业新状况。企业应该逐步改变过去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逐步形成与企业新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相适应的行为规范、道德品格、风俗习惯。

三、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提升企业创新技术

在外部环境中,对某种创新思想限制和鼓励,比如国家政策和文化管理规定等对创新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创新型国家体系的建设,使得国家在外部环境方面的规定逐渐放开,尽力营造利于创新的风险文化。

创新文化核心是要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它是张扬个性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统一。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R&D人员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R&D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消除或减弱R&D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R&D项目。

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广泛收集大量的信息,促进R&D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确立。同时,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和其它部门的沟通,获得其它部门的支持,如信息支持、资源支持和人事支持,从而使R&D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顺利实施。企业应该着力营造这种氛围。

企业还应整合企业文化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职工的深层需求,激发员工潜能。人才的运用上,唯有任人唯贤,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对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运用的主体。

企业作为真正的创新主体,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营建鼓励冒险、包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并引导政府的正确定位,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新茹,顾江.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文化产业赢利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研讨,2009(10).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韩洁,谭予涵,谭霞,王芳,王敏.美国版权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2009(2).

[4]张岩.浅析技术创新文化[J].现代商业,2010(26).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第10篇

物流节活动异彩纷呈

据悉,这是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海峡物流论坛”、三届“海峡两岸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两届“全球(厦门)物流与货运峰会暨一对一国际物流货代洽谈会”的基础上,经商务部和国台办批准举办的一场综合性、大规模、高规格的大型物流展会。

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活动口号的2012海峡物流节的举办,旨在推动海峡两岸物流行业在“产业联动、区域合作、技术创新、成果共享”等四大领域的合作,服务海峡经济圈和两岸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发展,促进两岸物流产业的充分融合,为两岸物流、流通、港航、保税等相关产业建立常态化对话平台,配合举办城市推动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和招商引资。

2012海峡物流节的核心内容由“第四届海峡两岸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海峡两岸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成立会议、主题论坛和三场专题论坛及“第三届全球物流与货运峰会暨国际物流货代洽谈会”组成。同期还举行了“2012海峡两岸物流行业团体领袖圆桌会”、“两岸物流媒体联盟成立暨《海西物流》杂志创刊五周年联谊活动”等多项配套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京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保税区航空物流园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以及香港物流协会等50多家两岸四地行业协会的响应和参与。

根据组委会办公室的统计,参加本届展会、会议、论坛等系列活动的企业、机构、单位约1000家,出席嘉宾800多名、展商代表近500名。其中,海外嘉宾80多名,分别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台港澳嘉宾150多名。本届展会展出面积22000多平方米,参展单位、企业、机构406家,折合国际标准展位超过855个。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道路集装箱运输分会成立

作为海峡物流节同期举办的活动之一,11月17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道路集装箱运输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会议推举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干观德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道路集装箱运输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干观德表示,道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至今,已成为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和运输方式。过去几年,各地道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速,为各地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道路集装箱运输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油价上涨、过路过桥费高、重复征税、船公司码头乱收费、行业发展缺乏统一标准等等问题。作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间的沟通桥梁,分会在此时成立,将进一步推动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的良性发展,促进其行业的规范化,加强行业和管理部门沟通和协调,有助于加强分会与政府的横向联系,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发展。但同时,分会也将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成为分会发展壮大的关键。

上一篇:会计财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监管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