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04 16:33:14

区域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发挥“平台”的作用,也就是要求学生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根据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编排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完成必修Ⅰ、Ⅱ、Ⅲ之后增加区域地理内容教学。大致利用一个学期加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的学习。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学生首先需要记忆不同区域所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但同时区域地理又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记忆。我认为各区域特点只是作为基础储备知识,而利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陌生区域问题才是高考考察的关键,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其他的区域。记忆是基础,重点在于掌握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虽然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重点考察的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但记忆区域地理特点是基础,因此如果连基础都打不牢,又何谈运用呢?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空间定位意识,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首先应给学生强调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

2.认识区域地理研究结构,构建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等建设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首先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老师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通过学习小组自学,教师课堂答疑,学生课下记忆巩固。

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从而失去对区域地理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记忆更准确,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地理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是鲜活生动有趣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喜欢地理,从而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地理素养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解世界地理部分是,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该地区旅游宣传片,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民风或者代表性人物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了每课一题的环节,讲解本章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奇闻异事,风俗习惯等等。学生为了介绍本区域,通过查阅资料,扩充知识,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地理课堂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成效明显。

4.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内容繁杂,其掌握要以图为载体,把基本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空间定位不清,常见地名不熟,读图能力差等问题,为此首先要经常进行读图、填图、析图和简单的绘图训练。区分单要素和要素叠加图的使用,单要素图要求重点把握分布规律,要素叠加图要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多N方式调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锻炼学生识图,记图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填图训练,开展识图知识竞赛,例如学习到中国行政区划部分,将我国行政区轮廓以类似图像、文字等方法分类辅助学生记忆,并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中国行政区划”地理知识竞赛,强化学生记忆,强化地图的作用。其次加强应用案例式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突出几个区域重点分析,总结出对于区域分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第三,作为教师除了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地理观念,方法和思想的培育,不断优化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地理知识。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一、善于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识别区域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区域定位问题的实质是地图运用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多用图、构建心理地图、熟悉重要地理区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区域图为载体,以记地图为手段”,首先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以图索文、索理于图”的好习惯;然后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对区域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例如,对中国进行空间定位时,第一步要指导学生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熟记中国所在的大洲、所濒临的海洋,形成中国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第二步在前面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国行政区划简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在我国疆域中大致穿越的位置,把我国行政区划简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让学生把我国各个区域(如北方、南方等)的范围在头脑中进行定位。

二、善于运用联系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是气候、水文等各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同一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区域综合的具体体现。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运用联系法,通过“理一理”、“串一串”等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以点带面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以中亚地区的学习为例,从“干旱”这两个字入手,引导学生对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让他们将分析结果概括如下: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多内流河、内流湖)畜牧业(灌溉农业)细毛羊、羔皮羊(棉花)毛纺工业(棉纺工业)。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握了中亚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善于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地理事物存在着异同,通过比较,可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比较同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异同。如以我国内、外流区域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与成因的对比为例进行说明(见下表)。

很明显,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掌握了我国内、外流区域河流汛期的共性,同时又分别突出了两者的个性,学生学会了从相似中找差别,从不同中找相似点。

同时,应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手去比较两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异同。例如,四川盆地与刚果盆地在地形、水文、自然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大兴安岭东西两侧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英国与日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上的比较分析等。这样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认清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使区域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善于指导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效率

读书既要勤奋刻苦,也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中需要记忆的事实性知识较多,所以使用记忆方法对学好区域地理很有帮助。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巧记忆。例如,记河流的相关知识时,可按照“流域内地形、气候状况一水系、水文特征一开发利用和治理”的知识线索进行;记印度洋海啸的相关知识时,可按照“板块构造地震带地震海啸产生影响灾害防御”的知识线索进行;记国家的相关知识时,可从自然和人文两条知识线索进行。通过由此及彼的线索记忆,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能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

五、善用地理语言教学。使学生获得美感

地理课涉及自然景观、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地理事象。由于学生受生活空间的限制,对许多地理事象缺乏感性的认识,更多的还要靠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地理教师若用清晰、明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再配以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就会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唤起其丰富的联想。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得到了美的享受。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传授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工具。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还是在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灵活多样,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1.气候特点应该从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象灾害等方面来学习。如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北部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2.地形特点应该从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延伸方向、地势特点等方面来学习。如学生通过对东南亚地图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河流大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3.人文环境常从人口、经济、城市、宗教、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人文环境要素的学习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人文故事、观察教材图片等方式,进而分析判断得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

地理事物的成因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第三个点———Why(为什么),即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要告诉学生从影响该地理事物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了解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因果关系,判断区域地理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然后,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学习“东南亚”一课时,首先,了解其纬度位置在10°S~25°N之间,地处热带,进而判断其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其次,通过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分析其河流流向,再从河流流向分析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东南亚特殊的地形、地质和气候环境、人文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物产,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和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

三、展望发展前景

每一个地区都有它的发展前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第四个点,即透过对一个地区位置、基本地理事物及地理事物成因的了解,展望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如东南亚有着美丽的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民族风情及便利的交通,那么,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它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而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另外,区域经济的合作在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东南亚国家联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使东盟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赞赏。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渗透地图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9-02

1.区域地图记忆阶段

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地图的掌握是一个“渗透――熟悉――应用”的过程。按以往的教学方法,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记忆地图,学生像背古诗一样记忆地图,结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短暂记忆。但如果将地图渗入到平时的教学、作业、考试中,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1寻找合适时机,渗透区域地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由地球、大气、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组成。根据每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气候和洋流的学习与区域地图密切相关。所以,在气候和洋流的学习和记忆中插入世界和中国地图是最好的时机,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记忆气候和洋流的分布、名称,也为区域知识的引入打下基础。

1.2充分利用时间,熟悉区域形态

高一上学期寒假,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假期的学习状态,假期时间不适合作特别复杂的题,所以我特地为学生准备了区域地理的空白图(主要有中国政区图、主要省区的轮廓图、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世界主要国家的轮廓图、世界地形图),还会给出国家或省区名称让学生对应画图,每个同学多发几份,最后要一份学生自己认为画的最好的。帮助学生在假期完成一些重点区域的感官、形态记忆,不仅充分利用假期学习时间,也为开学后的区域地图记忆节约出更多的时间。

2.知识体系整理阶段

地图是区域的框架,有了框架,就要给它添枝加叶,才能形成知识体系。

2.1作业讲评分析,测试加深印象

高一下学期新学期开学,作业和试卷讲评阶段,我结合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和记忆作业中他们容易弄混和出错的区域,加深印象,并组织了一次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小测试,主要内容是识别一些重点国家和省区,填写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

2.2课上及时巩固,插入区域体系

必修二是人文部分,主要有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可持续发展几部分内容,其中农业、工业的学习与区域地图更是密不可分,而教材中选取的事例(例如德国鲁尔区、澳大利亚、阿根廷等)恰好是不同大洲的国家或地区,这样,在每节讲授新课之前,我都给学生整理印发一张该大洲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包括该大洲的空白地图、地理位置、主要国家、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河流)、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矿产、交通)等,让学生课前自主填写。不仅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区域地理学习也更进一步。

2.3 利用假期时间,整理区域笔记

高一下学期的暑假,我给学生印发了 “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作业本”,包括世界各大洲、中国主要地理分区的空白图和各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总结,并附有几道简单的区域地理练习,学生可以利用地图册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样,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就基本完成,因为每一步工作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所以,掌握的效果毋庸置疑。

3.区域地理训练阶段

学以致用,才是目的,如果说记忆地图是学好区域地理的前提,那应用地图,就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最终目的。

高二上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学生掌握的区域地理知识,可以给学生印发区域地理的综合训练题,由基础到提升,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读图技能 区域地理教学

从当前地理考试考题类型来看,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图考图,二是无图考图,地图无疑是测试的核心,因为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如何读图、析图、用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根本之所在,区域地理在高中阶段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地图上的信息,分为显形信息与隐性信息,提高读图效率关键在于掌握挖掘地图隐性信息的方法,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利用读图技能,挖掘地图信息的习惯。从读图技能培养方面挖掘地图信息,笔者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1. 塔梯设问法

即充分利用图中体现的信息进行层层设问,以问题的形式把重、难点囊括其中,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印度农业布局”时,图中农业类型多样,隐含的地理信息也多种多样,可设问的角度也就比较多面。

设问(1):在印度有哪些农业类型,大致各分布在什么位置?

设问目的:有助于学生了解印度农业类型分布的格局。

设问(2):在印度,位于东北、中、西部的农业是什么类型?农业类型的这些分布特点如何体现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设问目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印度农业类型分布的区域差异。

设问(3):印度中部东、西种植作物类型有何区别?印度西部沿海的种植作物也有水稻种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可能种植在什么地形区?

设问目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影响水稻、小麦、茶叶等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也有助于掌握地理环境区域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使用塔梯设问法应注意对地图的观察要体现整体性,设问的角度和方式要体现出地理事象的关联性。塔梯设问能够充分挖掘地图的隐性信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迁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使知识系统和条理化。

2. 比较分析法――“求同存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分析法: 即将表达不同信息的同类地图整合在一起,或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性,寻求差异性。比较相同点的地方,可以加深对地理规律的认识;比较不同点,可以认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区域发展“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下面就从区域图和特征图两种类型加以比较认识:

(1)区域图的比较。在讲授亚洲时把欧洲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围绕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宏观上的比较。同时选择具有明显类比的英国和日本作为微观比较对象:如将”日本轮廓图”与”英国轮廓图”进行比较:从海陆位置上看,两个国家都是岛国;从相对位置上看,分居在亚欧大陆的两侧;从国家海岸线上看,都比较曲折破碎;从地质成因上看,日本主要是内力作用所致,,英国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从交通条件上看,两国都拥有优良的港湾和便利的海上运输;从资源构成上看,日本资源短缺,而英国自然资源则比较丰富些;从气候上看,日本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英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虽然都具有海洋性,但影响气候的成因不同,气候特征有很大的不同;从渔场成因来看,两国都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但北海渔场位于大西洋东北侧,北海道渔场位于太平洋的西北侧;从国家经济发展上看,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

(2)特征图的对比。地理环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差异性,影响差异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水分条件,影响气温和水分的因素主要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等进行比较。所以比较时主要围绕地理成因、极值范围、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例如,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进行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差异影响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较小,洋流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小,而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大;从分布上来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东亚独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南美的东南海岸,澳大利亚东岸都有分布。

3、图层叠加法―加法

即将描述同一地区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地图,按知识的发展顺序与相关的原理图综合叠加在一起,找出内在联系。地图体现出的是地理要素信息,每一要素就是一个图层,把不同要素叠加在一起,可以从整体把握知识的脉络。例如,将“印度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相叠加,可归纳出不同降水条件下,农作物的类型不同―水稻广泛分布于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印度东北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小麦、棉花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的德干高原中部及印度河、恒河两大平原之间。将“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相叠加可以看出,工业城市的布局原则――加尔各答周围盛产煤铁,成为印度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同时周围又盛产黄麻,又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交通便利,接近棉花主产区,棉纺织工业独占熬头。

4、抽丝剥茧法―减法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6篇

一、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古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9世纪以前,人们主要运用区域划分的方法认知区域地理。通常,以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物为区域划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分区进行描述性记载,所涉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社会方面概况,如当地的自然特征、物产、社会习俗等,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地理考察、地理探险和与之相应的地图获取。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区域地理著作。该书以自然条件差异分区,以天然的山、河、海等为界,对所知道的“天下”做地理区划,把全国划分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9州,这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对九州主要采用描述的方法进行概述,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和运输线路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和区域对比。

西方古代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有人类居住的已知世界。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著述中,整个世界可以划分为非洲、亚洲和欧洲三部分,以自然物河流作为三大洲的界线,已经具有空间尺度概念,按范围大小描述为地球、地区、小地方。在区域地理研究上出现较早的著作是古罗马时期斯特拉波(Strabo)的《新地理学》。这本书按政治单位对欧洲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区进行区域描述,内容包括自然特征、物产、城市、居民及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15世纪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和15~17世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这两次大地理事件,探险者和考察者获得了大量的新地理资料,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如德国瓦伦纽斯(Varenius)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分为专论(专门地理学)和通论(普通地理学),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专门地理学实际上就是区域地理学,但描述的内容和方法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改进,只是地理资料比以前更加丰富。

在持续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区域地理学通过众多的地理描述,积累了广泛而十分丰富的地理知识,描述以区域为基本框架 ,以地理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庞杂的非地理内容,对各种现象仍是无联系的机械罗列和描述。

可见,古代地理学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仅仅是描述性地记载一些所观察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特征的比较,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和体系。这种方法解决的是区域地理所讲述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在哪里”和“有什么”,在区域划分上主要以自然地物作为界线,缺乏地理要素同一性的综合考虑。

2.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这个时期地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区域地理学的学科理论和体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化出众多分支学科。各自独立的部门地理学的成长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要素特征,并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

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Karl Ritter)开创了近代地理学。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地理现象的规律进行探讨。洪堡把自然界作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对不同地域环境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地理比较法,即通过地理考察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直接进行或采用地图方法进行地理要素之间或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分析对比,形成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李特尔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是通过地表空间结合现象的区域差异来研究地球表面,区域(空间)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李特尔采用了新的区域描述法,即在每个区域内先说明地形的主要特征和水系,接着是气候、主要物产和人口,最后是一般性的总结。

在洪堡和李特尔二人之后,F·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开始采用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其采用综合方法阐明事实和状况的区域分布、相互关系和起因;认为“区域地理首先必须是描述性的,但不限于单纯地描述独特现象,也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寻找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拟定解释所观察的特征的假说”。

赫特纳(Alfred Het tner)发挥了李希霍芬的思想,认为地理学的主题是地理区域间的相互差异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应该从区域开始,区域地理研究既要进行描述, 又要寻求规律,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区域单元进行对比。赫特纳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区域内地表现象空间结合的描述和归纳,对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人地关系的研究比较少,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解释性的描述方法,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来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区域地理学著作,均按李希霍芬和赫特纳的6个部门(地、气、水、植物、动物、人)单独进行研究,相互联系很少,在德国被称为“区域地理学模式”。

在此之后,与德国“区域地理学模式”不同,法国小区域学派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小区域内人与周围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上。法国小区域学派代表人物维达尔(Paul Vidal de la Blache)开拓了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他认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集中注意人及其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他把地理环境和人看成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目标。

在美国,以苏尔(Carl O.Sauer)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学派对区域的研究采用了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关注区域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学派认为“ 区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以时间变化过程来寻求发生学上的解释,研究的焦点是自人类出现以前到现在的变化过程”。苏尔之后的区域地理,摆脱了赫特纳的样板,在自然和文化景观结合的基础上侧重历史的、发生学的分析。

通过对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梳理不难发现,人们开始从单纯地对地理要素的描述转向区域之间的对比和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描述,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开始对人地关系进行研究和从时间的角度对区域景观演变进行发生学上的解释。这个时期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现在区域地理内容中“有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现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发展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地理定位研究、数学方法、遥感方法、系统方法和模拟法等许多新方法逐步引入地理学的研究中。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地理学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和准确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对区域的划分和定位比以前更为科学和准确,对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更为具体和科学,区域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与之相应的研究也随之发展,对区域地理中的“为什么”做出了更为准确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区域地理”,开始关注人、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区域地理学主要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地方特性的形成,侧重于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在区域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外在大环境以及地方力量对社会形成的关系。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出现了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区域地理出现了新的研究主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区际联系;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地理思想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区域地理基本问题,区域地理思想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具有重要启示。

1.应用关联分析法理解区域特征

在理解区域特征时,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区域的气候,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形成了区域特殊的地貌,气候和地貌通过共同作用影响该区域内的水文、土壤和植被,这些构成了区域的自然特征。根据人地关系原理,自然条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有利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自然条件差的区域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人类在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如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进而产生相应的文化和政治体制,这些构成了各自区域的人文特征。同时,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反过来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改变自然环境,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共同构成了区域特征。

2.应用比较法分析区域差异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比较,可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之间的异同点,更好地理解区域差异。如对东北平原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行比较,二者的相同点是都处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都以平原地形为主;不同点是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长三角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多地少,河网密布,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城市化水平较高。通过对不同区域相同要素的比较,有助于对区域差异的理解。对区域差异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策略。东北平原水热条件较差,但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因此,可以继续加强作为我国粮食基地的地位,发展绿色、特色、生态农业。而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水热条件较好,土地较少,可以向蔬菜、花卉等用地少、效益高的方向发展。

3.从时间演变看区域发展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区域地图 创新 图文互换

中学地理作为一门兼具文理科特点的学科,要学好它,除了要做一定的识记、背诵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当的逻辑推理能力。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图像作为地理知识独有的综合信息载体和必要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地图主要包括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等等,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原理应用的基础。能够很好地掌握运用它,就能很好地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模型化”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一、图像在地理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据心理学研究的结论,人的大脑通过不同渠道对知识的吸收比率是大不相同的,其中视觉83%、听觉11%、嗅觉3.5%、味觉1%、触觉1.5%。因而可以说,大脑中储存着的知识中,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与视觉有关的“图像信息”占绝对高的比例,地理知识更是如此。因而当遇到地理问题时,若能提供一定的地理图象,使之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时,就能使新旧知识处于“共振”状态,置身于地理情景之中,激活知识,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到提高思维敏捷性的作用。学习地理知识时穿插一些地图,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有序化程度,合理、协调地利用图像和图景,可以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像的学习。地理课本图文并茂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学习地理时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重,地理思维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是以读图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为支撑的。这是因为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它们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直接成为考试的题目。

那么,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掌握各类图表呢?

指导读图方法,培养用图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如读图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

用图能力是指培养学生准确、灵活运用图像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析图的目的在于用图,用图的结果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又丰富并验证了读、析图的内容,因而用图更为关键。

首先,要选准图像。如:解答世界地形特征规律时,要懂得选用《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这里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地图上,用钢笔做笔记,以帮助学生准确落实各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扩大地图信息量,读懂地图所隐含的地理信息,使读书、读图、绘图和填图四者统一起来

其次,要培养学生运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用图的核心所在:①提高学生用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如:学到地理上五带分布时,将比较繁杂的文字叙述简化浓缩在图上,使之一目了然,便于记忆;②教会学生用图解释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如运用《地球公转图》分析地球的四季变化;③运用图像所提供的知识解题,如叙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就运用《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图》得出我国越往北气温越低的变化规律;④运用图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根据《气象图》了解天气状况,根据《交通图》《旅游图》了解道路出行、景点状况。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图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敢于提出假设、敢于有不同意见,敢于用不同方法解题,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之向用图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如:分析《地球公转图》时,结合《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示意图》说明地球四季变化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夹角成90度时地球就没有四季变化的这种新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始终在变化时,地球将会怎样?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设想,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因素的结合和联系,都可以通过区域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一图多思。每一幅图都可以提出“有什么?在哪里?解决什么?”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在交叉运用各类区域图进行对比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总结、概括规律,从直观形象思维上升到概括抽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多方位判断图像能力。

二、图文互换、创新,升华学科能力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8篇

一、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非常地直观,读图能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区域中的许多要素在地图中都有明确的反映,因此,必须学会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读图能力:读出所学区域的经纬度坐标或找出经过这里的特殊纬线;找出一些重要的区域界线;找出区域周围邻近的一些地理事物;辨别区域内事物的特征和相关事物等。读图一定要按照方位或顺序进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制简图,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清晰的地图,并能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区域地理

乌申斯基说:“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地理比较法是一种用来确定地理对象异同点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认识方法。由于地理对象的区域性以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性,运用比较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时,引导学生将气温、降水、河流、植被等自然条件与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饮食习惯、传统民居特点、传统运输方式等人文条件列表逐项比较。通过比较这些地理条件的差异以及分析其形成原因,学生非常清楚南北方人们主食的差异(南米北面)是因为所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主要农作物的差异,又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不同。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会形成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用比较的方法,既反映了南北方的地区差异,又突出了各自的区域特征,并且使学生明白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各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三、学会归纳总结,把区域地理知识组织起来

新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后获得的知识。新知识建立起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新知识通过归纳总结组织起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便于记忆和提取。即建立知识结构图。通过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把一些隐性的知识显性化,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知识结构图由节点、连线(箭头)组成。其中节点是各个知识点,连线(箭头)表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先让学生了解新疆各地自然条件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结构,如下图:

图中的核心是新疆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为什么干旱,以及在干旱的影响之下其他自然条件有什么样的特点都反映了出来。将零散的知识纳入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体系中,这是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无论是学习新课还是复习,归纳总结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实施策略

一、以区域差异作为视角,指导学生理解区域的特征和概念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就是区域,它具备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能够度量的实体。仅仅看这个概念,学生未必能够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区域。倘若教师着眼于区域之间的差异,那么学生就能够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区域。比如,根据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将我国大体上分成了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很显然,它们的自然环境是有差异的。从气候角度来讲,青藏高寒区属于高原性气候,风力大,光照强,气温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具有较大的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并且大风天气是比较多的;东部季风区属于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冬季温和(或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这样,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区域的特征与概念,也就是在不相同区域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区域内部存在相对的一致性。

二、通过地图对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地理观察能力是指对地理现象和事物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它是获得其他地理能力的前提条件,观察是学生思维的激发,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方式。倘若学生观察得更加全面和仔细,那么就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思维也更加活跃。为此,在地理智力结构中,地理观察能力的作用是纽带性的。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强弱主要受到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地理感性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地图所涵盖的知识面远远超出了相同篇幅的文字记载,地图能够高度概括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定型、定向、定位、定量和定性,还能够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互相联系和空间分布加以呈现。由此可见,地图语言的知识是最为精炼的,表达也是最为直观的,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判断、辨认、记忆、理解。这是由于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和形象。事实证明,相同的地理信息使用语言进行传递,需要2.8秒的时间,使用素描图像进行传递,需要1.5秒的时间,而使用彩色图像进行传递,仅仅需要0.9秒的时间。鉴于此,在相同的时空下,人们对地理事物的反应与体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对鲜明、形象、清晰的图像系统兴趣浓厚,反应灵敏。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秦福来.Google Earth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12).

区域地理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学 区域地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区域地理的地位、特征及研究内容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区域地理的整体性是指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并且区域内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是区域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差异性是指由于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作用的不同而使不同区域在景观上存在差异。描述和解释地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地理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律是区域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将各个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特征讲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区域差异中发现有关人地系统演变的问题。

区域地理学将地理学与区域科学相结合,侧重于研究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分异规律,还包括各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况,以及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形成、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为人类的区域开发建设服务。

2区域地理的教学方法

2.1区域要素分析法

区域要素分析法是按照明确区域空间位置、了解区域发展阶段、阐述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事象成因、指出区域发展方向、阐释区域借鉴意义的思路,构建出区域地理的W习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一般的区域地理分析方法,有利于学习的迁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这种“八股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且枯燥的内容、固定的流程、大量的机械记忆容易导致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定势。

2.2综合法和比较法

综合法和比较法是了解区域地理特征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是从区域整体出发,对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使学生对整个区域地理特征有一个完整认识,并逐步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比较法是指对相似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找出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本区域存在问题的科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案例教学法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某个区域的学习为载体,通过对该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引导学生将知识、方法进行迁移,进而让学生掌握该类区域的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同一类型的其他区域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思路,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而且教学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

2.4知识关系结构记忆法

记忆的过程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个体每一次的信息输入、储存和输出,原有的信息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记忆知识表现在对知识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等方面,其中信息加工的本质是在知识信息之间寻找逻辑联结关系,形成记忆的储存结构。记忆了知识才能够去进行知识的迁移,包括促进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通过知识的迁移又丰富了知识记忆的内容。

人类能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善于将知识信息通过关系联结在一起加以理解并记忆储存在大脑之中,也善于通过关系系统来获得对事物的回忆。这些用来储存和回忆知识的关系系统包括种属关系、属性关系、类比关系、因果关系、归纳演绎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矛盾关系、分析与综合关系等等。

2.5种属关系结构记忆法

一个完整的地理种属关系系统对地理知识具有很好的储存作用,同时也会对回忆地理知识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尤其是对地理概念系统的记忆。概念系统是一种组织严密的概括分类的知识结构,当接触到外部新的概念时,该系统就会吸纳这一概念,对其进行归类、分层,使其成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单独的去记忆某个概念就很容易遗忘,只有将它们进行种属关系的组合,才能便于储存和回忆。

例如,气候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种类),每一种气候都有对应的成因、水热状况、分布位置、自然带(属性)。这就是气候的种属关系系统,将这些单独的气候类型和属性特征组合在一起构成气候的种属关系系统,可以实现气候的快速高效记忆。

总之,笔者在阅读、对比、分析大量的文献、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掌握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上一篇:教育培训教案范文 下一篇:档案智慧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