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调研范文

时间:2023-09-19 17:34:38

公共安全调研

公共安全调研篇1

一、本研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概念界定

按照对社会安全事件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对公共安全的四个方面的分类,围绕社会治安与犯罪预防等相关事务,应对社会公共安全作相对狭义的理解。本研究认为,社会公共安全是与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相并列的公共安全的一种。社会公共安全是指在一定社会共同体内,基于对犯罪活动的有效预防控制及实现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使社会公众免于遭受生命、健康、人格尊严或财产方面的侵害,并能获得较高程度的安全感和可靠的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涉及在一定社会共同体内,是与公众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等与社会治安秩序相关的安全,其实质是对法定的以生命和公私财产为核心的安全利益的维护和保障。

二、西方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路径

国外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总体分布于多个学科领域,且多自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视角的研究。

(一)基于宏观社会冲突与社会秩序的安全研究社会秩序理论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社会秩序理论中的基本线索之一是:构成社会秩序的各个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冲突为主还是一致为主?冲突范式是西方社会秩序理论的研究范式之一,主要注重社会结构内部的冲突性,强调社会异质性对于社会秩序的自我调节、整合或者社会秩序的变迁所起的作用。如刘易斯•科塞(LewisCoser)将社会冲突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亲密关系的冲突、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等,他指出,“许多通常被看作是对社会有破坏作用的过程,如暴力、抗争、越轨和冲突等在特定条件下,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在加强着社会体系的整合基础,同时也在加强着社会体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①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在其著作《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认为,西方社会在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中经历了大分裂,这期间西方世界的犯罪率在升高,作为社会合作最基本单位的家庭出现了破裂,而人们对他人、对公共机构、对政府的信任在下降,这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②社会冲突与社会秩序的研究不直接涉及安全问题,却为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宏观背景和思维基础,是对安全研究的思想基础。

(二)国际关系领域的安全研究国际关系领域对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安全观的研究上,安全观研究分为以下几种视角:一是以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安全观,主张以集体安全模式取代以往的均势模式来寻求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强调规范主义和律法主义。二是以汉斯•摩根索(HansMorgenthau)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安全观,认为保持权力均衡是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基本因素。三是新自由主义安全观,特别是近年来以基欧汉(Keohane,R.O.)和奈(Nye,J.S.)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安全观提出“复合相互依赖”的安全理论,主张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不仅是政治因素,还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国际安全只有通过制度下的安全合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四是建构主义安全观,把认同作为安全的一个重要变量进行考察,如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行为”(speechact)安全分析认为,如果人们知道谁能够、在涉及什么问题和条件下“制造”安全,就可能调整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并抑制“安全困境”;同样,一个行为主体适应其他行为主体对一种“真正”威胁内容构成的认知,也塑造着国际体系内的安全互动。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观都强调了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的重要性,是安全协同研究的思想源泉之一。

(三)基于犯罪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国外学者基于犯罪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路径有零容忍警务政策、安全节点治理模式、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等。第一种路径:纽约警察通过处理轻违法行为来应对和控制犯罪的零容忍警务政策。这一政策以破窗理论(BrokenWindowTheory)为基础。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JamesQ.Wilson)和犯罪学家凯林(GeorgeL.Kelling)于1982年提出,它主要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即一栋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破烂后,没有及时维修,就会暗示,这栋建筑物没人关心,与这栋建筑物一起的街道也无人管理,从而纵容更多的人去砸烂这栋建筑物更多的窗户玻璃。破窗理论生动地揭示了社会失序与犯罪行为之间的一种潜在相联关系。这一理论引用到犯罪学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某一社会失序的蔓延必然会导致犯罪的滋生和猖獗。根据这一推理,人们又得出这样一个理论:维护社会秩序与解决犯罪问题同样重要,严肃处理小偷小摸等轻微犯罪行为能够预防更多的严重犯罪。从这一理论出发,针对纽约市严重的社会失序与犯罪活动猖獗的现象,美国纽约警察局提出了零容忍警务政策。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对各种轻微犯罪(特别是公共秩序犯罪)和违法犯罪活动决不容忍,坚决打击,即通过在警务工作中加强对日常侵犯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有效防范更为严重的犯罪类型的产生。在策略层面上,对轻微犯罪和社会失序行为方面,要有更加灵活的执法手段。英国学者诺曼•丹尼斯(NormanDennis)认为,实践零容忍政策的指导性原则是“防患于未然”,确保这种控制不要有任何程度的侵犯性;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减少轻微犯罪,将有助于预防更严重的犯罪。①第二种路径:英国学者约翰斯通(Johnston,L.)和希林(Shearing,C.)提出了安全节点治理理论。他们认为“社会”的一般性概念,从理性治理(即作为政府干预的对象和机制)的角度看,将逐渐被更为中心消解的概念“社区”所取代。作为这种发展模型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政府提供安全的权力减少了,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现在只是诸多提供安全角色中的一个。节点治理的核心思想认为,国家在安全治理上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公共警察机构的功能正逐渐变成收集和分析从其他机构得来的信息并把这种信息到警务网络系统的其他节点上。②这一路径重新审视了国家与社会在安全供给领域的角色和关系,提出了新的安全治理模式。第三种路径: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基于都市警察服务的多中心治理研究。奥斯特罗姆(Ostrom)等将警察服务当作公共经济的产业,从多中心治理的框架对警察绩效进行评估,认为制度安排会对警察服务绩效产生影响,与较大规模的生产者相比,小规模、直接服务的警察服务生产者效率往往更高。③洛林•梅热罗尔(LorraineMazerolle)、珍妮特•兰斯莉(JanetRansley)提出通过改变第三方日常行为的活动方式实现犯罪控制的第三方警务,并认为,“在第三方警务中,许多合作伙伴是人为锻造出来的且主要是用于犯罪控制的目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本质特征上是松散的、偶然性的,紧紧围绕遵守规则和解决当前面临的犯罪问题这个中心展开活动。”④上述主张为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提供了基础性理论设想。以上三种路径都主张,伴随风险社会的出现,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责任不仅归国家一方,而要由社会多方共同承担,而在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中的发起者、多方协作的方式、进程、焦点等方面有所差异。

三、中国学者对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不同视角

国外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路径对我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政治制度、行政体制和警察职能的差异,我国的安全研究还要结合自身的体制和环境特点加以分析,相关理论的运用要注意本土化的适应性问题。我国学者对公共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种视角:

(一)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研究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重要方面,我国学者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政治学视角对社会稳定的类型及地方政府维稳困境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压力维稳的模式存在成本扩大化、价值预设与行为结果的背离等困境,需要改革当前的维稳方式,“国家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压力维稳型向改革维稳型解决模式转变,维稳成本向改革成本转移,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⑤二是从管理学视角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中国需要加强对于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制度建设。虽然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相关制度,但主要是围绕项目或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等内容实施评估,这种做法不够科学严谨。应以风险为核心设置评估指标,将风险与政府风险控制能力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际风险值。①当前从量化视角考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是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风险社会下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应对研究风险社会下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应对研究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年来,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总体呈现高涨趋势,且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内涵、特点、原因、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策措施的研究中包括许多对农村、城市或某一类型的具体对策研究,宏观对策分析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有学者认为首先要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为主要手段,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其次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及政府与企业、公民的关系;再次要建立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②此外,还有学者从当代的后果出发,对后果性质评估的“肯定论”与“否定论”分别进行综述,认为我国目前后果研究相对稀薄,国内研究迫切需要注重界定抗议行动的后果、拓展抗议行动结果的研究方法、探寻抗议后果的因果机制等问题。③近几年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对网络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学者们分别从公共管理、公安工作、传媒、信息技术、传播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二是研究的视角呈现多学科趋势,学者们从风险社会下政策冲突、社会资本、群体行为模式、协商民主等众多领域研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问题。三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性质评价研究出现了争论,出现了“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立场,特别是将与社会抗争、民主转型、政府政策、社会变迁等问题联系起来,这无疑扩展了对分析的视野。四是出现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量化模型研究。以往或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近两年有学者尝试进行了实证研究或模型研究。如有学者提出在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进行概念界定和突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尖点突变模型,指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过程是连续性和突发性的统一,突跳值大小决定了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政府应针对控制变量进行政策研究。④

(三)城市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近年来,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综合性研究呈上升趋势,学者们纷纷对危机及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公共危机类型划分、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和范围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机制)的构建等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制度论”、“公共关系论”、“经验论”和“全面整合论”等不同分析视角。但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范畴,主要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视角,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安全管理现状加以评价,并提出城市公共安全资源的整合及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路径,并尝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模型。如有学者运用可靠度理论,探讨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量化及其模型建立;以Logistic修正模型为例,提出了系统评价预测研究的方法论,共同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框。⑤

(四)社区安全问题研究社区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社区安全的治理机制、评估体系和安全建设等领域。中国80年代开始社区警务改革,并于2004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我国学者借鉴西方社区警务的理论与实践,就社区警务的合作、预防、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就社区治理与社区警务、社区警务的模式与工作机制、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学者认为,我国社区安全建设中存在政府唱独角戏的弊端,需要调整府民关系,具体来说,要促使政府从社区安全建设主导者逐步变成引导者,最后成为监督者和评估者;同时整合各类社区安全建设方案,从而减少基层管理者承担的“运动式”的工作任务。①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通过采用在指标权重赋值基础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遵循科学性、标准化、实践性、发展性、可行性原则构建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模型,对制约社区安全状态负面指标决定的静态安全状况与促进社区安全正面指标决定的动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模型指标(因子)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因子)水平采用标准化方法确定,并可在定量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等级评估。②有学者以治理机制为分析视角,对台北市内湖社区安全促(协)进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描述,着重对其在社区安全治理机制建设上的表现及作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以内湖社区为代表的台湾社区安全治理机制重视横向维度的建设,这值得大陆地区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中参考借鉴。③

(五)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模式研究这类研究从总体上较少。有学者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应重点关注完善安全信息共享体系;公共安全管理的纵向、横向与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价制度;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建立社区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等思路。④在社会治安供给领域近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聚集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重研究其组织网络,认为在充分吸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社会和市场组织资源的基础上,建构起比较有效的组织化调控体系,是中国社会实现平衡转型的关键所在。此外,有学者借鉴西方的相关评价体系,从“脆弱性——能力”的视角构建公共安全评价框架,提出区域公共安全综合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包括:脆弱性指标(包含暴露性和敏感性指标、易损性指标)和应对能力指标(包含基础设施、管制能力、社会防御和经济能力四个方面的二级指标)。⑤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模式、社会治安的供给现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发展等进行了较好的梳理,关注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协同机制,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四、当前公共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主要进展与不足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涉及面广,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一是公共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在近年来受到多学科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以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安学为代表等,许多学科为与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如风险社会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治理理论等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这些为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二是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出现多元化视角。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社会公共安全理论研究出现了零容忍警务、安全节点治理模式、情报主导警务、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问题导向警务、社区警务等多元化研究视角或实践战略,为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向纵深扩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出现了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量化研究。在社会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数学分析模型,尝试设计社会公共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进行定量评估基础上的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系统研究。这些量化研究成果为寻找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综合上述文献,随着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公共安全问题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在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对公共安全供给问题尚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研究主要呈现以下不足:一是对公共安全的研究较为零散,重应对轻系统性研究。对公共安全的研究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安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关系、安全技术等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如何应对安全事故、安全矛盾关系、安全事件等这一思路为主,从安全问题的源头出发进行涉及多学科系统性的研究总体较少。二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缺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目前主要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从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进行研究居多,从管理学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管理和安全合作两个方面。定量研究总体较少。且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研究运用国外的理论较多,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系统理论体系。三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公共安全中对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但就社会公共安全而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行政法学、犯罪学、警务与治安管理实务研究的视角。系统性研究主要以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为主。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多是政府本位的分析,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宏观意义上的风险治理与危机管理研究,缺乏从社会公共安全这类安全问题出发的专业化、类型化研究,这些都限制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公共安全调研篇2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公共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且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公共安全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每一次重大的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管理部门来讲,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一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是科技在其中如何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也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北京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9・11”事件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也促进了我国各类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出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公共安全问题,总理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经济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形成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2005年1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正式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将公共安全列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内容。

北京是一个具有上千万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增长的超级大城市,作为首都,其国家属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连锁、放大效应,因此,北京的安全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9月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各类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基本制定完毕,由此,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的框架基本形成。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而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加剧了灾害事件的后果。综合的应急管理是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有效途径,要整体协调社会各层面有关灾害应急管理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应急联动,搭建包括预测、应急响应、恢复和减灾过程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这就给公共安全工作中的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在公共安全领域科技攻关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

首先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全市相关部门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为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急指挥奠定了基础。北京应急指挥系统由决策、系统技术支撑和决策实施三个模块组成,领导机构为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危机应急决策指挥综合服务平台的应急处置数据库对远程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并会同各行业应急专家小组编制、调整应急处理方案。围绕上述应急指挥体系,还建设了应急通讯保障和信息管理体系、应急物资供应体系,建立了快速反应救援队伍,确立了公共安全事件的新闻机制。2008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关于北京城市综合风险的相关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将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开展综合风险评估,实现北京市应急管理的“平时”、“战时”结合。这项工作完成后,可有效提高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能力,提升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科技提升北京公共安全应急响应能力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更是重中之重。为此,北京市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在安全生产网络化综合监管体系、网络化综合监管共性关键技术、大城市重大危险源综合监管防范系统、安全生产企业综合监管、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标准编制、安全生产专用检测设备及标准装置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解决了监测现场无干扰介入的难题,完成了北京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系统的建立及调试工作,完善了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了集政府、供应商、用户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安服务体系,为市安监局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市安监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远程实时监测,并在全市十八个区县逐步应用。与此同时,用于紧急事故发生时现场指挥的“安全生产移动指挥车”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中,这项科研工作的完成,将开发出用于一线应急移动指挥所的应急救援微型信息系统,借助立体监测与应急救援信息融合集成与处理技术,将应急救援指挥所一公里内的音频、视频、监测数据等多源信息及时传输至现场临时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提供后果预测、决策支持等功能。

“水”、“气”、“电”、“热”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堪称是城市的血脉。北京地下管线主要有上水、燃气、热力、雨水、污水、中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总长度约4万公里,且布局结构极为复杂,所以其中的安全隐患比较多,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京广桥的塌陷事故就是因地下水管年久失修泄漏冲垮部分桥基而造成的,还有煤气管线泄漏、水管崩裂造成路面积水等等。近年来,北京市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为地下管线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但如何有效监控地下管线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指挥中心收到的信息,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科技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下一步生命线系统科技攻关的重点。为此,我们已经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科研计划,在生命线系统运行仿真与风险预测技术及系统搭建上开展研究,准确确定全市生命线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动态风险,为城市生命线的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奠定基础。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工作面,深入开展城市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的预测防范与应急处置研究,在加强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监控的同时,完善在线监控设备的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城市安全的监管能力。

近年来,北京地铁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鉴于所处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地下工程隐蔽性、复杂性等问题,地铁安全控制与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近年来,北京市在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地铁人员疏散等环节开展积极的研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规范、系统、可操作的北京地铁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通过模拟仿真,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建设及运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地铁建设对市民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危险化学品(包括烟花爆竹)在库存及运输中的监管也是城市安全的重点内容。北京市2003年成立了“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该中心围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以及废弃处置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为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了北京地区危险化学品的发生,为全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及应急处置奠定了基础。

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虽然地震预测至今仍属

世界难题,但是,世界各国仍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地震预测、预报上开展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北京市在地震预测上也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2003年,北京市地震局及在京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工作,就北京及邻区地震预测及预报开展深入细致的科研,对2003年至2008年间北京地区地震危险进行了综合判定,为奥运安保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

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今年春天我国南方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500多亿。北京常见的气象灾害有雷击、大风、冰雹、雨洪等等。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一起,正在开展北京及周边地区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春季沙尘天气等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范围等规律的研究,以数值模拟和各种统计方法相结合,研究重大气候事件未来发生趋势的预测技术方法。本项工作采取边研究边服务的方法,北京及周边地区年度主要重大气候事件预测信息,并逐步纳入北京市气候中心的业务之中。我们还将在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方面继续开展科研,积极搭建相关业务平台,加快实现气象灾害的信息共享及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此外,为使2008北京奥运会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北京市气象部门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在北京及周边观测站网布局、奥运场馆精细气象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等)临近预报、人工消雨作业和气象服务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五大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直接支撑奥运气象预报服务的实用科技成果,提升了奥运气象服务的能力。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在这次奥运会中应用,也将为以后日常的气象灾害预报工作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

此外,北京市还在食品、交通、社会治安应急处置以及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等方面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撑

公共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破坏和影响,科技是实现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因此,公共安全具有深刻的科技内涵。通过汶川地震的应急救援,可以看到我国的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仍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公共安全工作刚刚起步,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实验基础设施落后、技术与装备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各相关领域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等等。为此,我们将着重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标准体系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开展工作,构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针对北京市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自然灾害,重点围绕灾害监测、综合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技术及标准开展研究,构建应急管理平台,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灾害的能力。不断汲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步拓展工作面,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加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支撑城市的安全运行。

同时,结合社区建设,我们也在大力开展群众应对火灾、气象灾害、突发流行疾病、食物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工作,使社区应急演练成为一种制度;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科学素养,提升基层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注重少年儿童的应急知识教育,培养下一代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习惯,维护和谐、安定的首都家园。

安全保障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科技是实现安全保障的有力支撑。我们要积极开展公共安全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相关科技的发展,以高新技术支撑城市的安全运行,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外公共安全研究简况

日本的公共安全研究

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遭受地震、火山、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突发的和人为的公共安全事件接踵而至。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安全事件,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

在20世纪中期,日本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一直停留在应对以自然灾害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阶段,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路才从以治理自然灾害(地震、火山、雪灾等)为主的“单一防灾体系”。转向多灾种(环境污染、化学灾害等)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如首次颁布了自然灾害以外的《关于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和《石油联合企业等灾害防治法》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内阁确定了公共安全的管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事件安全3个范畴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

日本现今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以法律、制度、功能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金融危机对策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实施的组织体系。日本内阁官房是负责公共安全管理指挥的中枢机构,作为首相的辅佐机构,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尽早地获取情报,将其向相关部门传达、召集各省厅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同时负责向外界事件进展状况、政府对策等信息。这种由内阁统一归口进行的公共安全管理不但有利于整合人、财、物等资源,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各省厅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各自为政、相互保留情报、纵向分割行政的局面。日本政府公共安全的管理体系,大致可分为灾害危机管理、安全危机管理、健康危机管理、环境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

美国的公共安全研究

美国国土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与经济相配套的各项管理体系也比较健全,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全方面的机制、法律尤为完备。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散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

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是分散的管理,各种灾害的处理有其相应的立法和法案,但主要还是针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其范围比较狭窄,形式比较分散、单一。1962年和1970年初,美国出现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如1964年阿拉斯加和1971年旧金山大地震等,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灾害问题并加强了立法。这时的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是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危机。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处理紧急事件和灾害的工作仍然是分散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共安全管理理念涉及到各种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这个时期公共安全管理将原先相对分散的管理变成整合的相对统一的管理。1979年,卡特总统行政命令,要求把零散的、有救灾责任的机构归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如联邦保险管理局、国家火灾防控管理局、国家气象服务局等。FEMA建立不久,就有

不凡的表现,处理了古巴难民危机、三厘岛核电站事件、1992年安德鲁飓风等。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灾害的管理,它的范围扩展到各种危机的应对和国家安全的保护。“9・11”事件以突然的方式检验了FEMA在应对国土安全危机方面的能力。尽管20多年来的发展,FEMA已经具有担负国土安全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恐怖主义活动触角涉及安全的各个领域,所以在应对恐怖主义引发的危机中,FEMA还显得势单力薄。2003年3月FEMA同其他22个联邦机构一起成为国土安全部的成员,国土安全部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已经进入到国家安全体系下的全方位的管理阶段。

美国现行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国家安全危机管理,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方面,它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第二,社会危机管理机制,负责美国国内治安、执法、劳工权利、民权、移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涉及美国劳工部、司法部及其所属的联邦调查局、移民与归化局及各州警察局、消防局等;第三,经济危机管理机制,它旨在解决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财政部是美国管理经济危机的最初机构;第四,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它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鲜为人知但作用重大的管理机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道德危机后开始在联邦及各州均设立了道德(伦理)管理机构,负责联邦及各州官员的廉政监督。

俄罗斯的公共安全研究

俄罗斯自独立之时就侧重于对公共安全的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在公共安全研究领域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事故救援、民防、卫生防疫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由于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俄罗斯的公共安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公共安全防卫扩展到预防和降低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和技术性灾害(包括危险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溢漏事件)发生的目标上。

1991年5月17日,尚未独立的俄罗斯即公布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紧急状态法》,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在面对和处理各种危机事件过程中,又相继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1994年通过了《关于保护居民和领土免遭自然和人为灾害法》1995年7月通过了《事故救援机构和救援人员地位法》;1998年通过了《民防法》1999年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公共卫生流行病防疫法》。

2001年以后,俄罗斯又不断完善其关于公共安全的研究,着力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危机,普京总统接连签署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和《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是俄罗斯目前影响最大的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法律,它对紧急状态的宣布程度、实施过程、紧急状态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做了详细规定。至此,俄罗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法国的公共安全研究

公共安全调研篇3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社会发展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保障民生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

一是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协调15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印发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首部部级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培训、实施工作。二是完成各领域专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编制,切实发挥规划统筹事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的作用。三是参与研究编制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并做好专项规划与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地方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平衡衔接工作。

(二)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进一步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力度。全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2.44亿元,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教育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30亿元,卫生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43.44亿元,文化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6亿元,旅游方面安排中央投资13亿元,人口计生、民政、体育领域安排中央投资40亿元。二是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推动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牵头研究制定相关领域重大政策。形成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政策思路,并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积极推进全国高尔夫球场建设清理整治工作,研究起草了规范主题公园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推进《旅游法》的起草工作,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政策文件。二是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四)深入开展形势分析调研

一是加强重大课题研究。牵头承担中央重点课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研究”调研任务,完成了中编办“关于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按照中央综治委实有人口组的工作部署,牵头完成“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在城镇和农村各得其所”研究工作,积极推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工作,促进艾滋病防治的科研工作。二是注重社会形势分析。针对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深入调研,研究起草《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意见》,结合社会发展工作职能,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和制度安排。起草《建立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三是深入开展政策调研。就校车运营管理模式和成本分担机制、留学低龄化、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儿童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监测能力、艾滋病患者救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法定节假日、旅游地产、生育政策、大型体育场馆管理运行、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四是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五)推进重大领域改革创新

一是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草《“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组织编写《“十二五”医改规划100问》。起草《2012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安排》,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起草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政策意见。二是积极参与教育、文化、户籍等领域的改革。三是在各有关专项建设规划中突出改革内容和要求,强调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推进资源整合,注重机制创新。

(六)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积极履行跨部门协调工作职能。全面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司内各项工作机制。三是建立社会发展工作合作交流平台。

(七)加强队伍能力作风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地强化政治、创新、服务“三个意识”,深化观念、职能、作风“三个转变”。二是深入开展廉政建设。三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

回顾一年来的社会发展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委党组和之鑫同志的指示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投资为基础、以政策为抓手、以问题为方向、以改革为突破、以机制为保障、以队伍为根本,科学谋划、着眼全局、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综合平衡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率与公平问题,实现了新的跨越。总结起来,我们发展社会事业的主要体会有三点:一是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观念,无论是制定规划计划,还是研究政策、安排资金项目,都始终把握民生这根“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二是把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与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以民生扩内需,以民生保稳定。三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通过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安排,以改革促发展、保民生。

二、2013年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城镇化给扩大内需带来的潜力,社会服务给消费增长带来的动力,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化解产能过剩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对增加民生投入的影响,面对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带来矛盾多发、问题凸显的社会形势,社会发展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更加重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势更加紧迫。2013年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优先,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供给、优化结构、改革创新、进中求好,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013年的社会发展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要处理求“进”与求“好”的关系。既要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保持社会事业较快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又要合理规划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要处理好“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既要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老龄产业、体育产业、家庭服务业等社会领域产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

三要处理好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的关系。要根据十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处理好社会建设中的服务与管理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管理,更要发展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宗旨的民生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要处理好统筹协调与保障重点的关系。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将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统筹各类人群发展,特别是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及农业转移人口公平可及地享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3年,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推进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要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作为引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基本职责,综合协调,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全面组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部署《规划》重点工作分工,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二是组建高层次的《规划》实施机制,协调推进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问题。三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四是开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和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五是制定并出台《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牵头组织开展中期评估。

(二)切实做好相关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评估工作

要充分发挥规划统筹指导作用,通过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建设落实发展任务,通过改革创新推进机制转换,通过评估评价保证建设效益,不断提升事业发展质量。一是做好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人口、民政、体育等领域20多个专项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在规划项目的审核、资金安排下达等环节加强责任意识,落实建设任务,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实施效果。二是全面加强项目管理。要督促地方和部门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动态跟踪入库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确保程序完善和条件成熟项目优先安排,增强项目安排的合理性。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三是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开展对项目审批、方案审核、资金配套、安全管理、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全程检查监督,客观总结建设成效,推进规划顺利实施。四是推进社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协调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研究重大项目审核材料,科学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推进项目审批相关工作。

(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和发展社会领域产业

要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及42个方面的实施细则,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领域建设,加快发展社会领域产业,积极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是推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和优化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二是充分发挥社会领域产业在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引导旅游消费;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康复、托养等服务机构。三是扩大中央投资支持民间资本渠道,以现有中央投资中的学前教育、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专项为重点,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定向、定额支持民间资本。

(四)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要坚持把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有机结合,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有机结合,把突出重点与统筹协调有机结合,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合力,提高改革效率。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研究出台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城乡统筹。研究出台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巩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以县级医院为重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出台关于推进药品流动领域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持续增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人才评价、选拔体系和制度创新研究。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以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为主题的政策研究。继续推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

(五)进一步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要充分发挥政府综合部门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管理规律,完善体制机制,突出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发展形势、重大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社会矛盾潜在风险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不断提高我委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继续牵头做好中发〔2011〕25号文件第48项工作,适时组织各成员单位就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和深入研究。同时,积极参与中央综治办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三个专项组和“两新组织”专项组下设的社会组织工作小组的相关工作。三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流动人口融入城镇政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继续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老龄人、残疾人、儿童福利机构等设施建设,完善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政策措施。

(六)加强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研究

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症结,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强社会形势分析和政策实施跟踪。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重视基层调研,深入开展季度、年度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开展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重大社会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公共服务现代化发展等课题研究。二是加强重大社会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儿童成长环境、公立医院改革、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社会养老机制创新、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重大民生问题的研究。动态掌握医药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做好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政策储备。

(七)全面加强干部作风、能力、队伍建设

公共安全调研篇4

关键词: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参考文献:

[1] 薛峰.科技在公共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及启示[j].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10,(5):3.

公共安全调研篇5

关键词: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城市问题;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51-02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指出:“一个城市必须在保证自由、安全的条件下,为每个人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这是人类城市的一个目标。”[1]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必须控制住城市中潜在的风险,加强和改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公共安全可以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积极开展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为我国城市良性运行献计献策,进而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管理

(一)城市存在的风险

城市面临很多风险,这些风险存在于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仅2011年查处的药品安全问题达9 096起;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重庆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存量为11 456条;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农作物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

(二)我国进入“风险社会”

我国城市面临很多风险,加上经济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各种重大事故屡屡发生: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990年至2002年,我国安全事故总量年均增长6.28%,最高时增长达22%;2010年的旱灾,2011年的洪涝、地震,2012年的干旱、风雹;此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国内犯罪正逐渐向动态化、职业化的趋势发展,尖端科技的发展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现代化的作案手段。

(三)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稳定的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城市公共安全属于公共物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覆盖面广,危害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是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

2.城市的责任和义务

维护好城市的安全是一个城市的基本职能,因此,城市有必要做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城市的安全问题都可能波及更广的范围,维护好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是每个城市的责任和义务。

二、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内,生产力水平较低,公共安全保障基础较薄弱,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的矛盾越显突出,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协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2003年的SARS事件,2008年的自然灾害,2012年的食品、药品问题:肯德基45天“速成鸡”、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伊利奶粉“含汞门”、地沟油事件等等。这些安全问题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我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出台较少,虽颁布一些法律法规,但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发展。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一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法律法规,以紧急条款为核心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二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立法的可操作性不强,法律条文规定得过于笼统,专门立法太少,难以操作。三是我国对违反公共安全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例如,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3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

(二)缺乏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应急机制体系

虽然我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在不断健全,但由于我国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人员不到位的问题、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例如,郑州市政府所属市县职能部门均设有应急管理办公室,其中拥有专职人员的机构有16个,而还有28个部门还没有专职人员队伍[2]。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城市危机管理观念不到位的问题。此外,应对措施仅局限于部门或地区性、行业性,部门之间、县(市、区)之间、条块之间,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处理不够及时,信息、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快速集成能力不足,有效配合缺乏。

(三)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防灾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安全文化的基础。如果缺乏这种意识,再好的危机处理机制都是无济于事。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中接受过危机应对和生存救济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训的不到10%,其中小城镇较好,接受相关培训的人数超过10%。调查对象普遍缺乏危机的预防意识,不懂得未雨绸缪。许多被调查者知道利用灭火器、打求助电话、准备常用的应急药品和手电筒来应付突发事件;但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没有采取火灾报警器、煤气泄漏报警器、准备防燃物品等措施来预防危机的发生。

(四)缺乏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

公众需要认识到风险的存在,风险管理不仅在于建立防范机制与现代化的技术系统。还有赖于公众危机意识、知识教育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由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有效的演练与培训可以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与应急能力。但政府在行政工作中,没有把对危机事件的预防纳入到国家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风险与危机的观念,例如,公众对于危机征兆的反应不敏锐,感受力比较薄弱,公众身边普遍缺乏应急设备;公众普遍缺乏应对危机的常识与技能,对于火灾中的求生方法知之甚少。因此,要在认识到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起制度化的教育与专业的训练机构。

四、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法制对策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重点建立基本法律法规,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有序性和有效性,确立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合法性。其次明确提出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强化制度约束,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依法、规范、有序、高效开展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同时将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列为重点任务。再次,建立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决策、监管等部门的责任,有效地从源头引发重视。将城市规划的公共安全设计要求、培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在安全管理中的行为规范等纳入城市公共安全立法之中。

(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程技术对策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程技术对策就是事故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对人或物的破坏;事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具体的事故与预防的安全技术对策中,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科学预防的实效。完善市、区县通达的监测、预警和决策响应体系,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平台,全方位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媒体导控体系。第二,消除潜在的危险。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最理想的、最积极的、最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的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实施避难与援救。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当事态已经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所有人员(包括消防及抢修、抢险人员)应迅速选择避难,撤离危险区,以减少人员伤亡。

(三)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系统

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这也正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是通过预测危机,然后向政府、公众信息。如《东方网报》报道:上海世博会期间,天气情况极端恶劣,上海预警检测部门及时雷电预警,采取措施,疏散游客,进行防雷避险,后来完美谢幕。

建立健全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系统,健全预测、预报、预警的危机系统,建设专业救灾队伍,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做好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对策

大力宣传安全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条件具备的地区、行业、部门、单位,要积极举办以安全和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演讲会;结合实际,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做好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编印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读本,在安全类报刊、政府网站开设安全文化专栏,推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发展。

五、总结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必须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得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做好防范措施,在危机未发生之际将其处理掉,将危机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再次,把风险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体系,保持危机意识,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应急机制体系,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董晓峰.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1).

[2]李素玲.郑州市公共危机管理应急机制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2.

[3]王亚,朱献洲.刍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面临的威胁因素及应对策略[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5).

[4]何春艳,刘伟.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2,(3).

[5]赵红雷.论公共安全危机中机会的识别与开发[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6).

公共安全调研篇6

大型公共场所的人员密集程度往往较高,这给发生在紧急状况下的人员疏散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所引发事故的风险也就越大,而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将更为严重,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困扰民心,造成社会的动荡。目前,计算机模拟已成为了研究群集行为及人员疏散的主要方式,但数值模拟模型的验证问题一直未得到较好解决。因此,开展针对我国人员在大型公共场所疏散行为的真实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采样地点,问卷调查,对人员特性、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人员性别、场所设计布局、对现场熟悉情况、是否经历过紧急状况等人员特征因素对其安全意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和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帮助提高大型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普通群众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人群聚集 事故 安全疏散 安全意识 人员特性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大型公共场所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独特的使用功能使人员和物质财富都高度集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物)日益增多,人员聚集程度越来越高,面临的风险亦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仅增加了群集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也给火灾及其他紧急情况下人员的顺利疏散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人员行为的研究,确保人员在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的安全,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公共场所的人群聚集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每年国内约有20万人的宝贵生命被无情地夺去,聚集人群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大型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是指在公共场所这一复杂系统中,与人群聚集状态及运动状态有关的风险。主要包括因人群过度聚集产生的拥挤踩踏事故风险以及因聚集人群的特性在灾难事故的紧急疏散过程中次生的风险。

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最宝贵的,我们应当像对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把重视公共安全问题作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来认真对待[3]。

英国的Shields和Boyce在四所零售商店开展了事先不通知的疏散演习,用录像记录疏散过程,疏散结束后,请参与疏散的顾客填写调查问卷,了解人员的心理行为。Proulx设计了一个疏散实验,观测四座居民楼的疏散时间和人员运动,虽然事前通知,但是没有告知演习的具体时间,用摄像机记录人员行为和疏散运动时间。演习之后,用问卷了解人员心理行为反应。

70 年代初,B.Poyner, D.Robinson[4] 等对体育场馆内出口、通道走廊及楼梯等处的群集人员流动状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完成了SCICON 报告。在此基础上,1990 年英国政府了“体育场馆安全指南”(the UK Government’s the Guide to Safety in Sports Grounds(1990))第四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性能化设计思想的推动下,人员疏散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随着对人员疏散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人员疏散是人群的一系列行为组成的复杂过程,既有疏散运动,也有行为反应,二者相互影响。单纯的运动研究,是对最理想的情况的估计,只能给出最短的疏散时间,因为在疏散开始之前,人会由于察觉灾害、确认灾害、疏散准备等许多行为导致疏散的延迟,在疏散过程中,人员疏散行动开始前的决策过程所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疏散运动的时间。因此,国外研究者开始注重将实验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对人员疏散行为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分析:

1.人员特征:

根据三次问卷调查的实际结果,分别从性别、进出大型公共场所的频率以及是否遇到过紧急状况等三方面总结人员特征。用SPSS18.0对其人员特征进行统计描述[5]。

在此次调查的196人中,没有过紧急状况经历的人为153人,占78.1%。而有过紧急状况经历的人为43人,占21.9%。从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如今的比较安定的社会中,遇到过紧急状况的人在人群中还是占据少数的,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2.问卷结果:

在196人中,对于一般大型场合安全出入口都不太清楚的人为35人,占17.9%。只能找到一个的人为14人,占7.1%。能找到几个的人为130人,占66.3%。全部都能找到的人为17人,占8.7%。即大部分人能找到几个出入口。

在受调查的196人中,31人不知道什么是疏散指示图,占15.8%。92人无意间看到过,占46.9%,59人会简单看一下,确认自己的位置,占30.1%。只有14人会认真看,避免迷路或应对紧急状况,占7.1%

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①在是否注意疏散标识的调查结果中,只有5人不知道什么是安全标识,仅占总人数的2.6%,大部分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注意安全标示,还有34.2%的人十分注意安全标识,这说明中国普通群众的安全意识在近几年里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家已经开始注意身边较为简单的安全问题了,比如安全标识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但我们发现,对于消防疏散指示图这些较为专业的知识,普通群众还不是很了解,有将近20%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疏散指示图,而认真看的人也仅占总人数的7.1%,大部分的人仍然停留在初步了解的层面上。在进入不熟悉的大型公共建筑物时,留意观察安全标识和疏散指示图是良好的安全习惯。通过以上的结果能明显看出虽然人民的安全意识有一定提高,但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没有较好的安全习惯,其安全意识一般,这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群众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②在是否考虑过会发生紧急状况的调查结果中,只有13.8%的人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紧急状

况,而剩余的人都基本上没有怎么考虑过,甚至有18.4%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会发生紧急状况,若以前没有经历过紧急状况,一般人是很少会考虑到在一个商场开心购物时会发生如火灾,踩踏之类的事故,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毕竟这些事故对于一般人算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在现阶段,一般群众的安全意识还是不够强,对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3)对象的疏散行为:

在196人中,63人选择自己找路标,占32.1%。36人选择向路过的人打听,占18.4%,92人选择问营业员、导购或保安人员,占46.9%,将近一半。只有5人选择随着人流走走看,只占2.6%。

在196人中,62人选择排队等待,占31.6%。5人选择向路过的人打听,仅占2.6%。另外寻找其他通道的人为116人,占59.2%。选择其他的人为13人,占6.6%。

在196人中,40人选择看周围人的反应,占20.4%。69人选择立即想办法往外跑,占35.2%,53人选择向工作人员询问,占27.0%。15人选择主动维持秩序,帮助他人撤离,占7.7%。19人可能会不知所措,占9.7%。

公共安全调研篇7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律体系。抓紧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和公布后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以及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各地区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应急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编制修订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国务院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实际明确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七)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促进各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充实必要的人员,完善监管手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九)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国务院报告,并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在加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设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十)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并加强培训资质管理。积极开展对地方和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四、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十一)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国家应急平台。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实际,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积极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十二)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或机构,加强基层应急投入,结合实际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区要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订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十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规划有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国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建立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

(十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要建立国家和地方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国家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十五)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依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六)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五、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

(十七)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

(十八)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公共安全工艺、技术和产品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发展项目,在政策上积极予以支持。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采取政府采购等办法,推动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成套设备及防护用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对公共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十九)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等,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实现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突破,增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六、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二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特别要抓好市(地)、县(区)两级领导干部责任的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二十一)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二十二)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尽快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编制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适应全日制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的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安排相应的课程或课时。要在各种招考和资格认证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新闻媒体应无偿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并支持社会各界发挥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用。

(二十三)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信息、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信息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公共安全调研篇8

关键词: 食物安全;管理;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22

Reviews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China

XIN Li-yuan, WANG Li-juan, WANG Xiao-rong, JIA Bao-hong

(Information Institut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In the pape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en researched from the following respects, the system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omeone related and public management.

Key word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echanism

食物安全关系国计民生[1]。世界各国政府都将食物安全看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如何有效解决食物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信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为了系统地认识国内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笔者对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对发达国家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机制进行分析与介绍,提出发达国家在食物安全监管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丁声俊[2]在《对食物安全信任不可掉以轻心-由欧洲疯牛病引发食物安全对话》一文中对欧洲的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的欧盟食物安全管理模式的改变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食物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多种措施提高食物生产的优质性和安全性,消除人们对食物日益加重的信任危机问题。陈锡文[3]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主要监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美国、欧盟、德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泰国、巴西等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特征、成功经验、教训分别进行总结,为中国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陈永红[4]将目前发达国家食物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类,美国模式即由多部门共同负责的类型;英国模式即成立专门的独立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加拿大模式即由农业部门负责的类型,在农业部之下设立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想。郑风田等[5]在总结美国、丹麦等国家对食物安全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将监管机构合并重组,成立单独监管机构,负责对食物安全的监管。

2 对中国食物安全部门管理职能的研究

国内学者以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理论背景对中国食品市场中的食物安全以及政府监督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了政府这位特殊管理者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张玉香[6]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方面以及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主要行动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及主要经验;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本经验,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借鉴。许世卫[7]对中国食物安全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对31个省市分不同的地区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的食物安全公共管理目标、管理手段;总结比较了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食物安全管理做法与经验;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在外就餐浪费为例,剖析中国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提出了当前分段监管与多头管理制度安排难以适应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判断。张晓涛等[8]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四项具体对策,即: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张炜达等[9]认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职能经历了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国家外部监督管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政府动态监控3个阶段,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主要受政府职能总体定和食品安全现状的影响。

3 对食物安全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方面

食物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食品生产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消费者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钟甫宁等[10]以转基因食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实验方式模拟真实的市场情景研究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安全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王瑞懂等[11]调查发现,消费者感知的转基因食品在人类健康方面的安全性越高,对转基因食品的判断和预测越积极,则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就越高。刘艳秋等[12]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政府监管、企业能力、消费者安全意识、认证机构的公正性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的最关键的4个要素,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

同时,食物安全信息作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体现。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从过去的温饱水平,发展到对食物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需要大量的食物安全信息作为消费决策的支撑。周未[12]认为,政府政策、消费者文化程度、转基因知识的普及、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信息的获得渠道等外部因素会直接影响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认知。何坪华等[13]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收入约束、认知水平以及商家对消费者的过度竞争,从需求层面上对安全信息的缺失产生影响。提出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应实行疏导管理,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显示与甄别机制,建立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帮助消费者提高利用食品安全信息的能力。万珍应等[14]认为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分析能力,提高披露信息有效覆盖面和利用率,建立以政府部门披露为主体其他各类社会监督机构为辅、资源共享和风险信息互通的有效食品安全披露体系,是解决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途径。

4 从公共治理角度对食物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食物安全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国内学者将公共管理学中有关治理的观点引入食物安全管理领域,食物安全公共管理强调的是政府如何与市场和第三部门合作,从而实现食物安全的“善治”。秦利等[15]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有可能在治理食品安全时失败,提出将政府、食品生产企业、第三部门等组织间互动协调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并构建了新型的食品安全政策体系。高玮[16]从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原则,探索食品安全监管中利益相关者的全作参与模式,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如何加强自主监管机制、公民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如何有序有效参与,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塑。

5 简要评述

关于食物安全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管理与技术是两大关键因素[2]。完善食物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食物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长远和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国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监管模式,与“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管理目标,还需要学者们继续予以探索与关注。

参考文献:

[1] 贾宝红,陆文龙,宋广平,等.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J].天津农业科学,2005,11(2):58-61.

[2] 丁声俊.对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的新观点、新结论、新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05(3):88-91.

[3] 陈锡文.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陈永红.食物安全管理理论、问题与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 郑风田,胡文静.从多头监管到一个部门说话: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急待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51-54.

[6] 张玉香.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实践与发展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 许世卫.中国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 张晓涛.监管主体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08(5):68-71.

[9] 张炜达,任端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3):9-11.

[10] 钟甫宁,丁玉莲.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及潜在态度初探――南京市消费者的个案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4(1):22-27.

[11] 王瑞懂,王景旭,周未.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44-47.

[12] 刘艳秋,周星.基于食品安全的消费者信任形成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7):55-57.

[13] 何坪华,凌远云.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号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9市、县消费者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8(4):41-52.

[14] 万珍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反应行为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7):95-96.

[15] 秦利,王青松.公共治理理论: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角[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34-36.

上一篇: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