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范文

时间:2023-12-09 13:14:10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1

关键词:废物资源化;固体废弃物;课程体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23-02

一、固w废弃物合理处置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愈加严重。我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每年已达到20亿吨,每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还以约10%的增长率增加,并且现阶段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量达到了70多吨。固体废弃物的堆放污染了大量的土地,导致固体废弃物放置周围产生大量的蚊蝇,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染。此外,固体废弃物也会污染河流、侵害土地、污染大气等,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危害。改革开放20年来,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不仅在逐年增加而且其含量也发生变化,可以资源化重新利用的成分也在增加。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学科建设背景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开设的一门有较强的综合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学科。其目标是培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性人才,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研究和设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资源的重新回收再利用,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去研究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偏重于对材料的重新处理与再利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回收利用,贯彻可持续发展,为此而设置《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固体废弃物再处理,其实质是将废弃物重新加工再利用,因此可将固体废弃物作为一种再生资源看待。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重点是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现阶段的资源化处理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关注教学中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却忽略了接触实物让学生直接操作才是让学生最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的方式。很多老师虽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讲解,可是很多内容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实物的理解较少,缺乏创新性思维,因此我们应加强教学改革。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改进。

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原理和操作比较多,方面比较广,而目前高校和企业针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知识体系还不够全面,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去扩充和理解掌握建立资源循环体系。

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重点是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而我国在一次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技术比较成熟,在二次资源利用方面不论是工程原理,还是资源化手段都起步较晚,存在一些问题。

3.固体资源化后,不一定会全部被利用,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经过多次资源化而未被利用,成分更加复杂,最终的资源化出理更加困难。

四、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我们针对以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并做出了一些改进。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探讨解决措施,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现状,探索一切可能性。

1.教育方式的改革。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并且创新思维受到限制。为了培养现代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探索研究教学的艺术和方法势在必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内容既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也有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设备结构图、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从以前的教学实践看,对结构复杂的破碎机械、焚烧炉、分选装置等设备以及堆肥化、热解、焚烧、填埋处理工艺流程等,如果都采用传统板书加讲解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不太容易弄懂,给教和学都带来很大的困难。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技术,可以把许多文字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形象地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图片、视频等,使课堂的教学“有声有色”。

2.教学与工艺实践结合。应当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除了学生去工厂实习外,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一边传授知识学生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可以购置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用到的相关小型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学习操作,并可以从固体资源化处理方面入手。思考改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工艺路线,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当前的资源化过程还存在着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处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措施。

3.遵循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基本规律。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为保护这一产业的发展,制定的专门法律或条例,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企业实行免减税,对处理好的给予政府补贴、减少固体废弃物运费,对几种特殊废品,向回收利用企业免费提供,强制某些行业使用再生资源或鼓励使用再生资源,对某些造成废弃物的产品生产企业强制征收处理费等。

4.成立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加速建立废弃物再生技术平台,促进人才、技术投资等产业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合理的市场运作组织形式与发展机制,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内在竞争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走出当前废弃物低增加值,市场狭窄的困境。

五、结语

我们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对于实践与教学脱节的问题,我们提出实行实验室增进小型设备,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结合实践加深理解;对于资源化后污染物的处理问题,可以在教学中提出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共同探讨应对措施;提出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更难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产生,要联合治理前、治理中和治理末端进行同时控制。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出资源循环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周毅,汪建飞,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2,39(11):144.

[2]应一梅,许春红.《固体废弃物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01(7):540-541.

[3]龙来寿,梁凯,李建渠,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3):156-159.

[4]吴庆荣.拆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

[5]黄菊文,李光明,王华,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74-78.

[6]于永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192.

[7]田松鹤,许林,罗新民.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J].湖南有色金属,2006,22(2):75-77.

[8]曹燕,葛成艳.浅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体会[J].科技视界,2013,(28):115.

[9]朱金城.探索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化的道路[J].再生资源研究,1999,(5):24-27.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文化;构建

0.引言

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一般往往呈现出校园人文背景的欠缺性。而这种人文的欠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不论在课程设计、设置、模式,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间的关系均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阶段中。而“课程文化”往往是处于从属或忽略的地位。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与“建筑工程”的关系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扩展到建设工程又可以包括路桥、水利等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解释就是:人们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丰厚的建筑文化。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是做什么的,“人”为什么话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目前高职的大学教育指导思想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这导致高职教育沦为职业培养场所,直接影响到建筑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回归,人文主义培养在建工类学生中的教育重要性显而易见。这点上,与纯粹人文教育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目前建工类专业课程,由于对人文教育认识较少,甚至一味的盲目追求工学结合,设置上极少甚至不考虑这块,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显得投入不够。

2.课程改革中的文化研究投入不够

这块主要表现在:

(1)对建筑工程整体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严重不足。文化与课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文化滋养着课程,为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又制约课程,制约着人对课程的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人们对课程的选择和实施。课程则又以一种特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表达文化,再现文化,传承和创造文化。任何一种课程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课程与文化是一体同构的。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动,新课程的设计等都有其文化的动因和要求。建筑工程类部分课程的设置虽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部分课程的改革力度也较大,但人文研究的力度始终不够,使得改革后的课程依然显得苍白,人文关怀不足。

(2)对课程实施层面的文化研究不足。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在实施中对新的课程计划的贯彻实效如何。课程设计的再好、再完美,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课程实施领域是制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对课程实施领域的研究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建工类部分新课程也实施了一些新探索,但在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宜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上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文化指标基本为零。

另外课程培养目标中除了能力目标方面,关于文化涵养方面也存在缺失。

3.人文意识淡漠

建筑工程类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只与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等联系上,而人文应该与文科类专业有关。这固然与我国历史发展背景不无关系,正就是这个原因,建筑工程类专业关于文化内涵建设少人提及,甚至在建筑文化的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空白,即使存在,也是建筑史等报告类,专题类,如蜻蜓点水式在教室里讲授的介绍类课程,其评价体系也非常低,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完善作用也不明显。

人文教育不仅仅在于课堂灌输式教学,人文教育应该更多的存在于实际行动。基于目前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可以说,不论在单门课程还是在整个课程体系,课程文化的思想以及课程文化内涵基本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关于课程学习的前后因果并不十分清晰,任课教师关于课程的文化挖掘力不够,课程实践性不强,导致师生对于课程文化体验不深刻。

由此,建筑工程类课程体系文化构建以及不同建筑文化对于课程文化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建筑文化为例,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水泥,从古希腊建筑到拉丁美洲风格建筑,建筑文化一经产生便在不断的变迁中,不同的建筑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导致文化模式的变化,例如中西合璧式建筑。这便产生了建筑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而不同课程内容在建筑工程类课程文化体系构架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便顺理成章地必然是文化体系构架课题研究的必经之路。

4.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

高校工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科技知识教育,二是科学思维(思想)教育,三是科学方法教育,四是科学精神教育,这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建工技术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应坚持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从理论和实践上规划课程文化构建改革思路:(1)让学生获得胜任的工作岗位并掌握适应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习惯和态度;(2)让学生从建筑工程主导文化典型的道德、理智、精神和艺术的资源中习得核心的知识、传统和价值,以作为职业生活的指路明灯;(3)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进行学习,以便发展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并了解感情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即发展自我的精神;(4)培养积极、灵活并具有主见的思想者,这样的思想者知道通过研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全面构建自己的知识;(5)学习并真实地体会参与和保持一个建筑工程业从业者所需要的思考能力、知识、信念和价值观;(6)对那些限制自我和他人不合理性进行考察,并向它们提出挑战,同时培养能动地改造职业环境(建筑工程行业环境)所需的信念和能力。

由此改革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境界将是“师”,而不单单是“匠”。一个有富有思想的建工类技术人员。 [科]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北京: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2]张文海.加强高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3).

[3]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5]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3

关键词:高职;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以下简称交控专业)是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融合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信息工程、交通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跨领域专业,因此,宽口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开设交控专业的高职院校都以当地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产业为依托,面向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各类ITS应用的专门人才。根据对ITS产业的调查分析,对人的认知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笔者拟对交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可综述如下:(1)按照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设计;(2)按照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设计;(3)按照专业的工程和实践特点进行设计;(4)按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根据上述思路,学生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修养。要求学生掌握交通控制、交通工程基本理论、交通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知识修养。要求学生熟悉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运营要求;掌握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经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信息技术等);熟悉国家关于交通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技术和技能修养。主要是掌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计算机在交通行业中应用的基本技术。(4)创新思维和能力修养。得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上述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交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交控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

为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对本专业所依托的ITS产业进行过深入调查,现就该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各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分析,以深圳市ITS企事业单位为例,总体上ITS职业岗位涵盖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客服、技术支持、采编、制图、工程、项目管理等十大类,。

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或技能从表面上看非常杂乱、宽泛,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交控专业人才的核心技能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交通电子技能,另一类是信息管理技能。围绕交通电子与信息管理技能的培养,基本可以使学生满足上述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交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全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高职教学模式,给出了本专业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模型,由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三个体系构成。

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体系文化基本素质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是统一的工科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由综合基础(包括“两课”、形势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国防建设等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外语基础技能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的,应由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三部分课程组成。(1)专业基础课程侧重对学生数理知识的培养和训练。(2)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交通专业的特性和一般工程技术专业的共性,由交通工程类、电子、信息与控制类和交通安全类组成,目的是加强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养,有效拓宽交通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强调“工程技术”意识的培养。(3)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课程是针对专业就业岗位的具体理论知识内容,目的是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具体内容有专业主修、专业特色和专业拓展三部分,应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上述三部分课程都涉及实训课程,构建实训课程的关键是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训项目及实训资源库建设,涵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实训项目的开发至少应包括立项、设计、开发、维护、使用与评估六大环节,贯穿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最好由校企合作兼职教师团队实施。

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设立自主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全校选修课、院选修课、专业限选课、技能大赛及创新工程加以实现。

根据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宗旨,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专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解决智能交通相关企事业现场技术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经实际调查和分析预测,交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

交控专业教材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体化、精品化、系列化。通过总结高职教学经验,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原创性教材的编写思路,按照交控专业教学中的共性、规律性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积极与国内同类高职院校联合,创新性地开展交控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

立体化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电子教案建设、网络课件和专业资源库建设。教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教案不再局限于板书,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的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义阐析和语境表达,也可为学校成人培训和网络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方便的手段。

精品化建设每门教材都按照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材知识体系和篇章结构,克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充分体现专业教学热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严格实行教材主编和主审制度外,还要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教材进行审议和把关,对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期限做出明确要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改变教材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各门教材建设遵循和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思想和精品意识。

系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系列化,各主干课程形成系列,系统、全面地涵盖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二是课程本身的系列化建设,除教材以外,还包括教学实训指导书、习题库、考工培训、现场实纲、专业资源库等配套建设。

教材建设绝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因急功近利导致教材粗制滥造,应在尽量能够满足专业课程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一门,成熟一门,先建设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讲义,而且每一门课程都要经得起几个学期严格的实践教学考验,再考虑出版发行及推广。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关键是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建设思路与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袁媛,向怀坤,等.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5).

[2]李学锋,黄燕,杨蓉.高职课程开发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引言:

传统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形成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发展往往产生较大的限制性,主要的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等众多教学要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被动督促中进行着学生。被动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会产生较多的厌学情绪,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大大降低的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以至于迟滞了教育教学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对于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尤其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改革,不仅仅对于学生发展,对于专业教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高校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项目结合实践教学实践,经过深入的理论层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一、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

对于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首要以及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构建新理念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不同专业教学的核心,围绕这个基本的核心才能进行课程教学的开展。为了建立艺术专业的核心,首先对于艺术专业的专业性质结合教学进行了主要分析。其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是因为艺术设计中,有着众多的规律以及法则,这些理论层面的概念是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综合认识十分关键,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对于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十分关键。最为主要的丰富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今后的专业造诣的提升,这也点值得我们重视。其二,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所有的艺术设计思路体念都要通过一定的实物进行体现,反映在教学中,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课程,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小,教学思路固化,评价机制单一不合理,这些不利因素就大大挫伤了学生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就要进行不断地加强,提升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加大投入,改善授课模式以及评价机制多元化发展。其三,在宏观的层面而言,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一思路具体而言,在高校教学中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重点是解决学生学有所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路专业,就是将三方面的要求反映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中。新课程体系改革了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强化骨干核心课程,建立了4:4:2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中,设计理论教学课程占40%:主要解决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占40%:主要解决实践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商品流通与调研反馈课程占20%:主要解决学生岗位能力,检验知识成果和就业能力。关于4:4:2课程体系,其中的比例分配,主要是基于不同层面的重要程度而言的。三方面的比例正好对于与上文中分析的三方面。建立了4:4:2课程体系,对于进行深层面的分析,即设计理论教学课程占40%:主要解决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艺术设计基本功,可以将这部分总结为“设计”。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占40%:主要解决实践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所有的设计均需要实物体现,专业中专业中急需的实践能力主要就体现实物成果上,可将这部分总结“产品”。品流通与调研反馈课程占20%:主要解决学生岗位能力,检验知识成果和就业能力,可以总结为“商品”。深层面的角度分析,就建立了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是新理念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展的核心,起着骨架性的作用,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做出了做基本的实践依据。

二、依据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构建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对于教师队伍进行改革。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之间关系到教学成果的产生,因此教师队伍改革直接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对于艺术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进行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与实践脱节,所谓教学与实践脱节,就是指老师所掌握的的知识存在滞后性,所谓滞后性,均体的表现就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设计理念与思路得不到更新与发展,在实践方面,艺术专业大部分老师不了解当前设计产业的发展,不清楚实践知识。其二,教师对于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合作思维以及团队意识。具体分析以上问题,限制性较大的就是教师实践知识的缺失,因为艺术专业设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上文中所建了的新课程体系中,对于实践应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讲新课程体现下,教师队伍的改革主要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短期内全面提升既有教师的实践业务水平是不现实的,还有可能打乱既有的教学安排,因此最为合理的策略就是依据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没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就难以实现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自身教师的再培养和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专家构建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构建团队竞争的实践应用模式。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自身教师的再培养和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专家构建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进行分析,对于学校既有的教师进行分析,其在理论层面有着很高的水平,能够充分保证学生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依据所建立的新课程体系,这是充分的保证“设计”环节,保证这一环节,就是保证的学生艺术设计的理论水平,对于学生后期的长远发展有利。从企业中引进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艺术设计的教师队伍中来,虽然其在理论的层面上有所欠缺,但是其在实践在实践能力以及岗位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便是保证了新课程体系中“产品”与“商品”环节。双师型教师对于的建立,优势明显,对于教学的促进意义很大,但是必须要考虑其实施过程中难度,对于优秀企业人才的引进,以及既有教师的实践培训,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因此,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必须引起相关方面一定的重视。

三、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意义就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对于学生从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岗位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影响。艺术设计中,材料与工艺是艺术设计的关键,艺术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均要在实物层面进行体现,这个过程均要以材料与工艺作为手段完成转化。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会为艺术设计的实施提供新的创造性条件,它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新的设计风格。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将使学生拓展设计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体现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深度校企合作。新材料、新工艺引入实践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势。其一,新材料,新工艺代表的艺术设计产业领域中的最新发展思路以及最新科技,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引入到教学中,能够使得学生在学好当前的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对于学生思维意识的提升十分重要。其二,新材料、新工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进行应用,对于学生学科意识以及专业思维意识的拓展,有着引导性与启发性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合作深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着积极影响。总的来说,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是新课程体系框架中的必备因素,对于实践艺术设计专业整体的教学实力,以及整个新课程体系的功能实现意义重大。

四、构建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

“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是新理念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展的核心,其中“设计”的层面是“纸上谈兵,“产品”的层面是设计的结果,构建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能使设计作品平稳的转化成社会上流通的商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提高河南省经济与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力,是真正有效检验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强的推动作用,艺术专业设计从社会的层面进行考虑,总的来说就是促进文化艺术的体现与创造,服务于经济发展。高校人才与技术资源高度集中,应当不断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为重要的就是转化。所谓转化有两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是对于理论层面的科技成果积极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对于设计而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思路都应当积极的转化到实践应用中,完成对于整个艺术设计产业的促进。第二个层面就是,将具有一定推动技术发展但不具备市场推广的成果,进行积极的研发,多学科交叉规划,将其推入到行业中,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革命。总的来说,转化的意义很大,但是转化的过程中就必要建立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这个体系连接的是产品与商品,研发与市场。是一种将成果转化为经济与生产力的服务体系,总的来说优势明显。首先评估检验体系可以促进和推动艺术设计推动技术的能力。其次,体系的建立,对于艺术专业设计学生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可以深受成果转化的影响,接触到艺术产业,以及市场的动向,对于学生的岗位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五、总体评鉴

教育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传统理念下的教育展开深深的思考。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过程注重学生的课程知识与理论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为代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校的教学中,上述现象依然存在,主要的体现就是经过长期的教学思路的限制,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落后于专业相关产业与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具有应用性。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在理念的层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高校应用性较强的艺术设计专业,首先分析了传统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限制性,然后根据教学实践以及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即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核心,分别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地对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今后高校艺术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依据。总的来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重点在思路,即思想理念的改革,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专业相关的市场发展,有其注意的是,高校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要不断探索促进社会发展,以教育教学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思怡.艺术高校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66-67.

[2]李国渝,张万仪,徐江.基于项目课程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18-21.

[3]陈伟.高校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刍议[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145-147.

[4]戴砚亮.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团队项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12):235-236.

[5]纪婷婷.浅析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J].青春岁月,2014(17):163-163.

[6]徐茵,黄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2(4):119-120.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5

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联专业课程可构建成四个课程集群,即“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集群,“通信软件设计与实现”课程集群,“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集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集群,做到每个课程集群内橫成层次,纵成序列。通过课程集群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完整有序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边缘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不断涌现,特别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大范围杂交愈加频繁,传统上孤立、分裂的学科正在更高层次上走向综合化和整体化。高校陈旧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整体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1]。课程集群是将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群。近年来,很多学校进行了课程集群建设,但其效果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将课程集群理解为相关课程的简单集合,课程集群内部缺乏条理和层级,合而不和;二是课程集群缺乏相应的整合型实验或实训课程,导致学生仍然只是学到了支离破碎的知识,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缺乏对应课程集群的实践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围绕“层次化”培养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探讨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集群建设的思路。

一、以层次化培养思路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在每个课程集群内,各门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遵循从易到难,从知识到技能的规律来构建课程集群的课程结构框架。否则,集群内的课程将会层次不清、功能不明,课程集群将成为相关课程简单的堆积。基于“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将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及创新教育4个层次。

(一)通识教育层

通识教育层包括人文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健康,数学、物理、计算机类基础性课程等。

(二)专业教育层

专业教育层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基本实践能力,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

(三)能力培养层

能力培养层包括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等,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的。能力培养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育层

创新教育层包括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环节、学术与科研活动。每个专业课程集群内都有专业教育层、能力培养层和创新教育层,做到每个课程集群都能自成体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以工程化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应树立“工程化”教育理念。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工程研究、设计、制造、施工等一系列的综合创造和创新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2-3]。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按照知识体系结构来组织课程内容的。而在实际工程开发中,开发人员是以“设计———仿真———试做———调试”的路线来进行研发工作的。因此,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主题的课程系统结构已经不适合“工程化”的教育理念。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在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后,才能熟悉和掌握职业活动的技术路线。因此,在课程集群内部课程结构框架构建中,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突破以知识为本文的课程结构构建思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工程项目为主题的课程结构框架。在宏观课程结构采取建构模式,中观课程结构采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微观课程结构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的项目课程为主。课程体系结构框架综合了“层次化”培养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首先,课程体系以知识模块课程为起始,配合以对应多门知识模块课程的综合基础实践课程。通过知识模块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随后,通过能力模块课程及对应的综合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最后,每个课程集群以一门校外工程化实训课程为结束,让学生了解熟悉职业过程,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集群建设

基于上述思路,将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联专业课程构建成四个课程集群,即“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集群,“通信软件设计与实现”课程集群,“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集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集群。

四、课程集群化建设的制度探讨

在构建好课程集群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课程集群负责人的选拔和日常管理每个课程集群都应该配备一个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集群负责人,在日常教学管理、教研教改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为系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但一个专业内部往往有多个学科方向,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存在特性。很难有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能够包含整个专业体系。而将学科建设的责任部分划归给课程集群负责人后,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完成学科建设和教研教改任务[4]。(2)课程集群的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工程化”的教育理念需要对应的实践实训平台来支撑。“工程化”实践实训平台是以“设计———仿真———试做———调试”为主线构建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实验室的构建方案,逼真模拟实际工程开发过程,探索全新的工程化实践实训平台的构建。未来的实践实训平台,可能是一个小型化的工厂或者一个小型化的研发中心[85。同时,要与企业联合构建校外实践实训平台,鼓励教师与科技人员承接大型的工程项目,一方面使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应用于企业界和工程界,另一方面能培养一支具有“工程化”能力和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科研工作反过来促进“工程化”教学的深入。

作者:孙元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23-29.

[3]王传忠,杨玉春,何秀兰,等.工程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战略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23):122-124.

[4]张伟娟,邓翠华.课程负责人制与课程建设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3.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6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

随着多核/众核处理器以及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出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面临重大改变,给相关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FPGA技术提升实验水平?如何统一规划相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体系结构可能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如何为那些将要在新型体系架构下从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这些都是我们近年来一直考虑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跟踪了美国几个一流大学近几年来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验方法。对照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做法,结合我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群建设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1国外一流大学相关课程教学情况

通过对UC Berkeley、Stanford和MIT等多个美国一流大学在相关课程方面教学情况[1-5]的跟踪,我们发现,这些大学对相关课程教学都进行了调整,通过开设新课程或调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加入了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的相关内容,特别强调学生对HDL、FPGA、SOC、并行体系结构、并行程序设计等技术的掌握。这些大学在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方面基本相同,都是以典型的四段或五段流水线CPU设计技术和存储器层次化结构为核心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也非常相似,都是站在计算机系统的高度阐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想,强调软件与硬件的关联,使学生能很好地在高级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机器指令代码和硬件机器结构之间建立相互的对应转换关系,以建立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

图1给出了美国UC Berkeley大学2009年相关课程的设置概况,图中箭头反映课程开设先后关系。

图1UC Berkeley大学相关课程设置[2]

CS61C(Machine Structure)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指令流水线和存储器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基础内容,以“C语言MIPS汇编MIPS目标代码MIPS处理器设计”为主线组织内容,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和“模拟器”实验为手段,使学生建立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CS 150(Components and Design Techniques for Digital System)主要介绍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和EDA设计技术,2009年以前的实验主要是在FPGA开发板上进行视频解码及播放电路设计开发,从2009年开始改为“流水线CPU设计”,要求学生采用流水线方式设计实现16条MIPS指令,以串行接口方式从PC上装入程序到FPGA开发板,并通过PC调试程序,最终通过VGA接口,将FPGA板连接到一个显示器上,在该显示器上显示由所设计的CPU执行的一个游戏程序的执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UC Berkeley大学CS150课程综合实验内容[3]

CS 152(Computer Architecture & Engineering)着重介绍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多核/众核处理器、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并行处理机制等。

CS194为新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是一门基于FPGA的以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为主的课程。在开设新课程的同时,该校还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从2009年开始,将CS152中基于FPGA的流水线CPU设计实验移到了CS150课程中,把原来研究生课程CS252中的很多内容移到了CS152。

由此可见,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UC Berkeley近两年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了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本科教学中加深了并行体系结构方面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的调整是在对相关几门课的统筹规划下进行的。

2课程群建设思想

随着多核/众核处理器技术的出现,我们意识到,必须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我们首先对本系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由于课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教学存在内容大量重复或缺失、课堂教学和实验内容不匹配、课程之间内容脱节等问题。有必要将相关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以便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下统一规划、相互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相关课程教学体系。为此,从2007年开始,我们提出并实施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群建设方案。

2.1课程群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程群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位置,结合我系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我们提出课程群的基本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认识水平和系统设计能力,建立计算机整机概念,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原理;具备使用HDL进行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本能力;深刻理解OS和硬件之间的分工和衔接关系;掌握从硬件角度出发进行编译优化的基本技术;深刻理解从硬件角度出发编制高效程序的基本原理;提高利用硬件知识进行程序调试的能力。

2.2课程群建设思路

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为:1)根据课程群建设总体目标,规划好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合理定位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具体课程中。2)根据课程群知识点总体框架,拟定课程之间知识点衔接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3)根据规划分头编写或修订教材及教案,并在统一的框架下建设相关课程网站。4)在保留各课程独立实验平台的同时,构建一个课程群公共实验平台,并使各课程实验内容按照一定的关系有机联系起来。

3课程群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首先对现有课程进行了调整。将原先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内容合并到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形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将原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内容合并,形成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课程;同时建设一门新课高级并行体系结构。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调整,我们构建了以“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为核心的课程群,如图3所示。

图中箭头表示课程前后关系,其中计算机系统概论、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为必修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高级并行体系结构为选修课。此外,为了加强对学生FPGA、EDA、数字系统和流水线CPU等方面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群教学规划中专门设置了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必修实验课。

3.1各课程在课程群教学中的定位

围绕课程群教学目标,根据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确立了各课程在课程群教学目标中的定位:1)计算机系统概论从宏观上介绍计算机系统涉及到的各个层次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全貌和相关知识体系。2)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围绕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两大核心内容,在逻辑门到功能部件这两个层次展开。以后续课程中用到的功能部件作为设计实例,采用“实例化”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内容。3)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从寄存器传送级以上层次介绍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验重点在CPU设计和存储器方面。该课程处于课程群中核心地位,一方面,先行课程中学生感到似是而非的问题在此要明确;另一方面,需要运用先行课程的基本功能部件构建更大规模和更强功能的部件;此外,本课程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和实现原理要在后继课程的计算机系统实例中得到体现。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定位为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在PC上的实例化教学课程,主要以目前流行的基于IA-32体系结构的PC为实例,实验重点内容在PC的I/O接口技术。5)嵌入式系统原理定位为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在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实例化教学课程。实验教学重点是基于ARM处理器和VxWorks及 COS-Ⅱ操作系统的简单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6)高级并行体系结构主要在更高层次上介绍多核/众核CPU、多处理机系统、集群系统等不同粒度和规模的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式及其应用领域。

3.2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和衔接

课程群中的课程之间有很多关联,必须合理处理好关联内容,使课程之间能有机衔接。对于关联内容,我们的主要处理思路如下:

1) 数据的表示。

对于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ASCII码

表示、逻辑数据表示、汉字编码、无符号数表示、带符号数表示,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中掌握,而在后继课程中作为“回顾”内容;各种BCD码的介绍和相关电路设计内容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中讲解;补码特性和浮点数的表示则在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中详细介绍。

2) 功能部件。

逻辑门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器、内存储器的实现技术由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详细介绍;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仅作概要性的功能说明和解释;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课程则运用这些基本电路来构建更大的功能部件。

3) 外存储器。

有关磁盘信息的存储、磁盘存储器的构造、磁盘驱动器和磁盘控制器的接口、磁盘存储器的性能指标等内容主要在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中详细介绍;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仅作概要性说明;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中不再讲解。

4)I/O设备及其接口。

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角度简单提一下常用的外部设备的功能;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主要介绍各种外设抽象出来的一个通用结构,以及外设控制器的通用结构,并着重解释清楚“外设―I/O接口(外设控制器)―I/O总线―主机”的连接关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则具体介绍PC机所用的一些接口电路、I/O总线及其互连。

5) 虚拟存储器。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主要介绍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MMU中涉及的地址变换、页表和段表结构、快表,以及如何发现“缺页”和发生“缺页”时处理器中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步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具体介绍Pentium系列处理器对虚拟存储器的支持,包括段选择子、段描述符/描述符表、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的转换等。对于“缺页”处理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操作系统课程将会作详细介绍。

3.3课程实验内容的规划和实施

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思路是,将各课程中相关实验内容规划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使得实验内容相互依托、避免重复,由低层逐步向高层过渡,最终使学生全面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统一实验平台是Altera DE2/70开发板,其上拥有70000个逻辑单元的Cyclone® II 系列2C70型FPGA 芯片,并配有软核处理器NiosII和相应的开发软件:Quartus II、SOPC Builder、NiosII IDE、DSP Builder等,可以开展以下五个层次的实验:功能部件CPU+存储器软核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软核处理器系统+OS软核处理器系统+OS+多媒体编码等应用。

在Altera DE2/70统一实验平台上开展的实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利用Quartus II实现基于HDL和FPGA的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和简单数字系统设计实验。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利用Quartus II实现基于HDL和FPGA的ALU、寄存器组、桶型移位器、乘/除法器,单周期CPU、多周期CPU和流水线CPU的设计实验。

3) 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

基于软核处理器和SOPC开展总线、存储器和I/O接口实验。例如,通过总线实现外设和SRAM相连;利用UART实现轮询、中断和DMA方式I/O。

4)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

主要包括两类实验:(1)基于NiosII+μCOS操作系统的实验,例如七段数码管显示实验、小型GUI

移植实验和文件系统读写实验等;(2)基于NiosII IDE的简单应用系统开发实验,例如简单C语言编程实验、简单DSP处理实验等。

有些课程除了在以上统一实验平台上开展实验以外,还要求完成其他实验,如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的编程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的汇编程序设计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的基于ARM处理器的实验等。

4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课程群教学改革实践,我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提高;课程间知识点的衔接更加合理,减少了重复,弥补了缺失。通过统一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相得益彰;在对课程群统一的教学实验平台和统一实验内容的规划下,我们实现了各课程间实验内容的有机衔接。

由于课程群的建设时间较短,需要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今后几年,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课程群教学改革实践:编写相关课程教材以开展课程群系列化教材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和完善各类模拟器实验;开设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实验课程。

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一定会改变学生“喜软怕硬”的心理。学生对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将会有较大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UC Berkeley.Machine Structure[EB/OL].[2008-07-09].inst.eecs.berkeley.edu/-cs61c/su08/.

[2]UC Berkeley. 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EB/OL]. [2009-05-07]. inst.eecs.berkeley.edu/-cs152/sp09/.

[3]UC ponents and Design Techniques for Digital Systems[EB/OL].[2009-02-16]. inst.eecs.berkeley.edu/ -cs150/sp09/.

[4]Stanford University. Computer Organization & Systems[EB/OL].[2009-06-15]. stanford.edu/class/cs107/.

[5]MIT. Computation Structures[EB/OL].[2009-05-08]. 6004.csail.mit.edu.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Courses Group

YUAN Chun-feng, HUANG Yi-hua, WU Gang-shan, YU Jian-xin, WU Hai-ju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scussion on challenges of teaching on the courses related with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Then, it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goals and methods of these courses, introduce th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on related courses in Nanjing University. Finally we review some experiences and further work plan on teaching of the courses group.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7

路径:学校课程建设的三种思路

由于人们对三级课程的理解不同,学校的社会背景及课程资源相差悬殊,所以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操作方法差异也很大,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学校课程建设的主流的思想,其理论支点是“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就是依据教科书开足开全各门课程;地方课程就是地方教材里的东西;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外开设的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特长课程。

第二种思路是国际化,从理论到课程实践基本是依照美国来设计的,其理论支点是学校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课程设置的方式基本上也是国家课程+学生个性化课程,除了学校开设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之外,学校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千百门选修课程,学生实行走班制。

我们提倡第三种思路,理论支点是罗纳德的课程观,课程是教育,而不是教学;课程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内容和过程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因此,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社会化问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内化与整合,形成既体现国家课程意志,又符合本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体系。

原则:学校课程建设的“三化”

学校课程建设应该是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国家课程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它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各个地域或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对国家课程的细化、活化、深化。这些课程都是从国家课程标准里长出来的,而不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之外拼接上去的。

国家课程校本化

通过解读国家课程标准,依据标准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道德品质等要求,结合学校和师生实际情况构建学校学科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编制校本教材,并把相应课程划分成周目标,同时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班级情况制定出学期教学规划,把各类课程细化分解到每一周,从而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

学科课程综合化

信息化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必然导致职业的不断变化,传统教育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特别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未来社会专业性越强反而失业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课程设置要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实现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使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生命课程相互关联与补充,做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实践活动课程化

课程在学校里的价值不仅仅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它是学校教育目标与追求得以实现的载体,课程引领教育实践。因此,学校开设的实践活动不是孤立于教育教学之外的附加,而是每一项活动都和课程相融合,让学生站到课程的中心,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形成更大的教育优势。如果缺少了这些,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活动层面,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体系:学校课程的三维构建

依照课程建设的原则,我们把学校课程大致分为:学科课程、生命课程和文化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品社、科学、综合实践等内容。生命课程主要涉及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生命安全、食品卫生、生活习惯等。文化课程包括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理想追求、精神信仰、文化认同、历史认知等等。

学科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核心课程,因此必须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置便于老师操作的学科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等学科都分别划分为基础性课程、阅读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三大类。

语文基础性课程包括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语文阅读性课程包括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戏曲课;实践性课程分为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棋艺课、体能课、规划课、游学课、礼仪课、民俗课、家政课等。数学基础类课程设置了养成课、书写课、学法课、合作课、建模课、练习课等;数学阅读类课程有数理阅读、数字阅读、图表阅读、图形阅读、经典阅读、习题阅读等;实践类课程涉及到社会实践课、数学家政课、数学时政课等。英语也是如此,有基础类课程:字母课、书写课、词句课、音标课、综合课;有阅读类课程:诵读课、阅读课、影视课、写作课;有实践类课程:情景课、民俗课、时政课、地理课等。

生命课程体系

教书育人是教育第一要义,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鲜活生命,所以,教育必须围绕提高生命质量而展开。如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如何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怎样获得生命尊严等等,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

因此,把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需要都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习惯课严格规范学生的坐、立、行、卧;健康课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体能课把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亲子锻炼、学校体能吉尼斯等活动,把体育锻炼延伸到校外;安全课通过各种安全演练、社会调查、专家讲座等形式,覆盖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劳动课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体验等形式,让学生的劳动意识、态度、方法、技能等都得到落实和发展;规划课让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理性,理解生命意义、确立人生目标、分析成长路径、正视困难问题,让人生的道路更加平坦,减少发展的盲目性。

文化课程体系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文化的引领起着很大作用。创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场、舆论场、精神特区,让师生长期氤氲其中,最终留下优良文化的印记,构建独立完整的精神世界。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8

摘 要: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能够培养出专业能力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是专业发展的根本。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原则、策略,设计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

 

关 键 词:岗位能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一方面不能按照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不能体现高职特色,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1]。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最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3]。

 

一、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劳动第一线的劳动者。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调查和分析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技能要求和工作规范。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理论能力形成的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4]。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高职课程须以应用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的课程,理论内容要服务于应用技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一些具体要求,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主动服务区域、服务行业、企业原则

课程体系应主动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的需要。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按照学校服务的区域、行业、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当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也是不一样的。

 

4.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和面向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标。二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支撑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三是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四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5]。

 

5.坚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原则

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也应与日俱进,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变化、技术应用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差异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及时删减、补充、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课程体系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人才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处是特色课程,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定人才[5,6]。

 

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一专业基础一专业”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我们不妨把称之为“自顶向下”设计法。高等职业培养的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课程设计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完全相不同,我们称之为 “自底向上”设计法[7]。

 

(一) 自底向上设计法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首先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对岗位人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特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以“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坚持了以岗位能力需求这一导向,体现了高职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 自底向上设计法的特点

1.“自底向上设计法”明确了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的。通过分析就业市场,跟踪人才需求,调查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及家长、学生的期望,奠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自底向上设计法为高职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保证了课程体系在设置思路上是以岗位能力需求导向的。

 

2.“自底向上设计法”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以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

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岗位需求。通过自底向上设计课程体系的策略把这一推动力体现到人才培养活动中,高职课程体系将会不断发展,成为动态、开放、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

 

3.“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学生就业的基础

就业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就业必须通过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利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计设置与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采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了以岗位能力需为需求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课程体系。

 

(一)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之前深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信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把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上一篇:财政与税收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新的增值税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