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4:36

课程建设教学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68

Abstract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research material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the chemical and chemistry, is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ne of the applied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required four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emistry, chemistry, chemical, biological, medicine production of essential important technolog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emistry teaching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content also with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rogress of chemistry and has the problems. Secondl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idea,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l reform are described. 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course construction

1 分析化学发展现状及改善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国教育事业也在持续上升,高等教育从以往严格的选拔所产生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大众自己的教育。分析化学作为多种专业的基础课同样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普查,矿产勘查、冶金、化学工业、临床化验、商品检验、考古分析以及法医刑侦鉴定等领域,同时也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经典的分析化学内容以上慢慢导入现在分析化学思维形式,与以往的分析化学穿插研讨,使得分析化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如此,分析化学的本身含有内容将以更现代独特的方式所呈现,另外,可以将一些传统内容融入到分析化学新进步中,适宜增添完善的优秀分析技术和机器设备分析方法,这样分析化学得以加快抵达于生产一线。对于分析化学这门逐渐出现新技能新方法的学科来说,其实质就是不断改制革新,而对于教师除去自身浓厚的分析化学知识功底与实验经验,还得继续学习有关分析化学的其余知识,所以教师应当不时更新自己的分析化学知识构造,这样在分析化学课程中才能发挥好主导作用,才能组织带领学生主动加入到分析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从而率领学生朝未来奔进。①

2 分析化学教学的具体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各大学校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多数是大量书中内容,学习时间却不够用,这给分析化学的教学带来了不小难度,如果按照分析化学教材中的章节排序内容授课,在学生正常在校时日内是很难完成书中教学内容的。所以,对于不同专业而言应当造就学生的自主创新化,同时对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实施相对应的改革和安排。对于不相同的专业需要有相关调度,分别有各自教学的着重点,比如以药物分析这个专业来说,着重点应该放在滴定分析实践中对一些药物分析应用的介绍,同时指引学生翻阅查对一些药物分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使学生体会认识到分析化学在现在试验中的详细运用,提升学生的试验技能以及自身的创造力。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宗旨之一,所以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应当改进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凹显其专业性和实用价值,突出不同专业的重点与特点,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甚至与教学内容不相衔接,使教学内容达到全面优化,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现代知识及有关科学技术的植入,做到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结束书本所有内容的讲授,也做到对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视。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的逐步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分析化学教学的变革与更新,应逐渐适应这种调整。而按照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可以进行分别的课类组织教学,关于基础意义的内容关键以讲解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行针对某些内容细节深入的讲解,加以恰当的实践运用,让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及改造客观世界。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书中内容。教授的内容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引导启示学生感知事物本质的能力,在学习当中主动获得知识。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此外还能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课,比如在教师在教授某一章内容时,融合教材中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实际解答方案。比如在对金属离子进行测定时,介于滴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以让学生尽量发表各自的意见,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写出通过实践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每个人的答案依次作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解答以及自身对于分析化学知识了解的不足,而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对本章分析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将更加透彻,所学知识也将全面提高,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更牢固。总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原本的分析化学教学进行了一次升级,让学生在课本学习中带着问题加以实践运用,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给他们一个可以造就创新力的学习气氛。

2.3 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是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那不得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往往是不感兴趣的,若是教师在分析化学教授整个过程中采用的是将全篇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的方式,单一地将每章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将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在课堂中主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高化解难题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事例案件是个不错的有效方法,在引进事例案件后师生共同参与,带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鼓励学生学习。课堂中引进事例案件融合分析化学知识重点带动学生学习,引用事例案件学习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事例案件教学资源,建立一个专门教学的案例库。而老师在设立案例库时要根据教学指标的要求及课堂教学的重要难点,不能高于学生接受水平和知识能力,同时具有教育作用,而教师选择的事例案件应该具备针对性,可以作为分析化学某章知识内容及理论的典范,既能直接运用也适用于多个方面,且选择的事例案件要拥有相对更高的发展程度,遍布分析化学在不同区域的运用,让学生深入认识了解到分析化学的的理论,把握知识重点。此外要注意的是对事例案件的精确选择要掌握好,在事例案件的收罗中应该尊重事实,切勿列入自身假设,要从各个来源证实事例案件的真实性,坚决不能采用不正确的事例案件错误引导学生,考虑到分析化学属于动态创新的科目,选用事例案件要注意其现代性要具备当代特色,以及适时整治更新案例库。在事例案件融入到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案例选择是否得当,这影响到教学能否成功,根据教学知识内容去选择运用事例案件,它的内容和结构都要和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有关,按照从浅到深,逐步深奥的方式。教授新内容知识时,运用简易的事例案件融合新讲授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对事例案件的深入分析,安排学生总结主要知识内容,教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宗旨。②

2.4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及营造良好的氛围

以往采用板书为主教学方式在讲授一些测量方法是会有所限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测量过程演示出来,而后结合分析化学基本理论为学生讲解,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运用,遇到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把演示与理论具体联系起来为学生解答,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获取充满乐趣,还能熟悉某些仪器的使用步骤,把握试剂的常用规格,形成日后良好的实验作风。

打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也是创建一个自然平等的教学环境。想要取得成功的教学效果这与教学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身处在这个环境中不是谁听谁的单方面发声,应是容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准许学生间的讨论,而师生间同样需要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使课堂上过于拘谨的气氛得以调节,有效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距离,这种氛围下学生发现问题才敢勇于提出和渴求解决问题,其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最大发挥。

3分析化学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

3.1 分析化学的知识结构

关于分析化学的知识结构,具有代表性为西方化学会联合会所推荐的《欧洲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大体纲要。主要分为四大块:总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计算机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为其主体内容)。分析化学委员会所提出的教育核心内容被称为分析化学的四大支柱。其为:色谱学、波普学、传感器、化学计量学,其中包括计算机分析化学,这四大支柱的基础理论应当列为第二层次的分析化学二级学科共有的基础理论,这是所有学化学分析的人都必须要掌握的。③

3.2 分析化学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对于课程建设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思想的首要平台,同时也为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课程建设组教师可以参编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教材,既适合教师用于课堂实验指导,又能作为学生课外自学的学生用书。此外,课程网站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教学及互动的平台,课程组修改定制和改善的教学大纲及课件等所有教学资料内容都在网上开放。建设网络教室并且通过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程建设的特点要展现出教学网站内容的丰富且方便使用,使它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课程建设中最后一个环节为试题库,其包括教师着重讲解的知识点及课程特色等方面完成试题库的建设。

4结束语

综以上述,我国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相对于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逐渐转化为积极自觉去学习,不仅增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国教学质量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学生的认同和欢迎。另外,在日后的分析化学教学中还要做到进一步深入强化教育思想理念,全面探讨和改革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素质得到提高。

注释

① 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2-44.

② 刘方明,田丽娟.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3):1.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改革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安全技术;专业人才质量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成为21世纪世界热门课题之一,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用户的信息和资产风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已成为热门研究和人才需求的新领域,因此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极为重要。

网络安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特点包括:知识更新快、内容涉及面广、先修课程要求高、课程实践性强。为了适应人才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各高校先后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成为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子商务、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我们在进行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安全专业(方向)内涵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探究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课程建设的特色及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重点是进一步体现特色、创新提高师资、教学改革、素质能力培养、资源优化等。本课程建设创新及特色主要包括:

1.准确定位规划,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本校是一所上海市教委所属的公办本科院校,也是上海市培养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课程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教育方略,同时在课程规划和目标上,坚持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紧密结合,注重高新技术(云安全、大数据安全、智能防御技术等)和应用技术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质量。

2.明确培养目标,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目标:使学生达到“五新(内容、模式、技术、方法、手段)、三实(实际、实践、实用)、三广(知识、能力、就业面)和一高(综合素质)”,精通先进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网络安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卓越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

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通过修订教学大纲、编著特色教材、实践指导书等,改革教学内容,深受欢迎,多次再版获奖。

二、构建知识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在深入研究规划课程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及对应学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践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及安排

其中,在制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出上海市精品课程特色教材《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并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体系在课程建设中。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质量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从计算机学科的抽象、理论、设计三个学科形态来看,更需要将实践教学明确地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将实践教学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特征。网络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启发式案例教学与讨论式结合。如,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网银或网上购物方面的案例,使学生通过对网银或网上购物的分析和讨论,将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等技术掌握。

(2)分组项目推进,合作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中,分阶段安排几个大作业,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

通过以社会需求和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技术应用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教育方略和专业内涵及特色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通过网络安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在2014年取得了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之后,在2015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奖。

参考文献:

[1]贾铁军.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贾铁军.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贾铁军,王小刚.应用型网络安全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

[4]朱晓静,林元乖.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育科学,2010.

[5]李世明,周国辉,夏晓冬.SMTM教学模式在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上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建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86-02

课程建设与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直接面对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有不少的教学工作者进行了研究,各学校也都各自有特色。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冶金中控分析课程是其中之一,该课程是根据地方经济冶金企业发展中需要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而开设的,实践性极强,是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成果之一,经过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在冶金企业的实际就业情况,现已成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保证冶金中控分析课程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都应得到保障,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应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一、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河池市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据目前已探明的南丹县锡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锡都,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前列。河池市工业主要以有色金属为主,在采选冶一系列中,冶金行业是重中之重,南丹县车河镇工业园区、大厂镇工业园区以及金城江区五圩镇工业园区都是以冶炼厂为主,其他各县市区也有不少的冶炼企业,已成为河池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广西其他地方的冶金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已列入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并强调合理发展锡、锑、钨、铅、锌、铟和稀土等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生产中,要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等,都需要工业分析与检验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分析检验数据作依据。因此,学校提出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立足河池,面向广西,瞄准全国”的办学理念。遵循学院的指导思想,必须考虑冶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人员。经调查发现,其中冶金中控分析是企业要求分析化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所以将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列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目的

开设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很有必要,并确定将冶金中控分析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通过这些年对高职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课程内容陈旧,与社会用人单位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冶金中控分析课程,优选冶金中控分析内容、完善课程标准、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践条件,确保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冶金中控分析能力的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冶金企业不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冶金中控分析课程是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质量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与人才的质量高低有关。因此,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建设应遵循加强实践、培养能力的原则。通过课程建设,确保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冶金中控分析教材内容与冶金企业衔接,编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冶金企业相适应,校内、校外并举;积极探讨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确保教学质量。

(四)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教材内容建设

冶金中控分析没有现成的教材,决定自编。通过调查首先明确企业在冶金中控分析需要分析的项目,并与企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由于内容较多,不可能将所有冶金中控分析都要编入,将有色金属冶金有代表性的、易掌握的中控分析入选。因此,教材建设内容包括:锌冶金中控分析,铟冶金中控分析,铅锑冶金中控分析,锡冶金中控分析,铜冶金中控分析,辅助物料化学分析。通过学习测定这些项目,学生对冶金中控分析在知识上已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技能上已基本掌握,并具备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制如下内容:①目标要求,包括知识目标(掌握冶金中控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掌握冶金中控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测定原理、方法、含量的计算等知识)、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冶金中控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测定所用常规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标准溶液的标定,熟练掌握冶金企业常见的中间产物分析)、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树立勤劳、安全、团结协作意识);②实际授课内容;③分配合理的学时,授课易点、难点;④教学实训条件要求;⑤教学模式;⑥教学方法建议;⑦课程考核,包括课程考核知识点、评价方法;⑧达标要求。通过课程标准建设,教师在执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来衡量,不受教师的教学方法、知识的掌握、个人爱好等因素影响。

3.师资队伍建设

冶金中控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相一致,教学样品就是从企业取得的样品,所用仪器、试剂、操作方法等都与企业一致。因此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对生产的实际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操作技能上必须精通冶金中控分析。采取的措施包括:从冶金企业引进高水平教师,切实加强教师的技能熟练程度;有计划并落实措施培养青年教师,保持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生下厂实习时,有企业兼职教师指导,能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取得进步。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队伍是不是优秀,要以学生评价为准,具体做法是:学生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过程评价要达到85分以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方能为优秀。

4.实践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实践的条件必须得到保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冶金中控分析课程的测定项目,从知识内容来说,包括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校内实验室是按企业真实的生产分析引进来仿照建设的,依据企业实际生产模式进行操作训练。在化学分析方面,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是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很容易达到要求;在仪器分析方面,用得最多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示波极谱仪等,也有特殊的仪器,对于特殊仪器,采用校外实习基地解决。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通过订单培养、日常培训、资源共享、外聘教师等方式与冶金企业联手,在企业内部建设达到教学条件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教学

(一)课程的教学模式

冶金中控分析是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后实际应用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主要是在实验室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检验学生的测定数据与实际生产的测定数据是否一致,内容与实际生产衔接;实行实验室半开放管理模式,即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补做未完成的实验;学生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让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测定问题;组织技能比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老师的专业水平程度、喜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不作强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灵活掌握运用。

(二)课程的考核模式

要保证冶金中控分析的教学质量,要有优秀的教师和满足的实践条件,同时也要有合理的考核模式。笔试与操作技能结合,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技能成绩(占40%)、期考成绩(占40%)三部分组成,技能成绩为一票否决。操作技能包括校内的实验操作、企业生产实习,考核已掌握的实际操作水平并写出实验(实习)报告。实际操作水平在实验室和生产现场考核,测定数据的准确性为主要考核点;对实验报告的考核重点在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实验的讨论,从中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操作技能的水平,有无创新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生产实习重点放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对学生的考评上,以实际生产操作水平为考核依据,甚至考核所测定的数据是否能应用于生产。结合学院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关规定,随机抽查考核方法,由主管教学领导、教科处、分管教学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随机抽查部分学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查,所有学生操作都正确,说明教师授课得法,学生学有所成;如果大部分学生操作失误,说明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必须进行改进。建设好冶金中控分析课程,是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冶金中控分析技能的必要前提,通过对课程的实践,已在冶金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笔者调查,本课程之特色在于开设冶金中控分析课程的高职院校极少见有发现,教学考核成绩以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不是很多。随着不断完善的课程建设,冶金中控分析课程必将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刘庆文.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4)

[2]杨龙,周学军,皮燕萍.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11)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39-02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双语教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能真正实现开放性办学的格局。强化英语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大约70%左右的网络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校越多,双语人才越多,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就越快。

2、双语教学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素质高,熟悉有关国际规则,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战略要点。

3、双语教学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之一是通过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创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有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或多语人才和有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双语师资紧缺问题。目前,师资是制约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提高层次的“瓶颈”。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是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但现实情况是两者同时具备的教师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不能以降低学科的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取孤立的双语教学。此外,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负担重、备课量大,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其积极性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2、学生外语水平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应围绕学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比较差,以至于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看中文版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基本情况,纯粹是为了开设双语课程,或者是为了达到什么某个指标而进行双语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3、双语教材问题。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内容较新,国内教材的重复编写和建设情况较为普遍,独立研编的教材少。当然,国外编写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主要表现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取舍问题;英文原版教材的案例选取问题,我国本土化的案例更切合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文原版教材的售价过高,如经济学中N.Gregory Mankiw著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四版)售价280元,显然这已远远超出了我国本科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完全遵循“拿来主义”,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双语课堂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多,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加上进度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的阻碍,大班教学等,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长久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就更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问题。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强,缺乏整体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承前启后的关系,但许多高校只是在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专业学习的连续性、渐进性。一些高校为了赶潮流或者达到某个指标,不顾课体系和教学计划的需要,谁有能力上双语课,就让谁上,哪门课程有教师,就哪门课,根本不考虑课程体系问题,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重教轻学。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所以,必须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是以培养人才的能力为主线,采用“立体化”、“多元化”教材,进行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课内加课外,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教学结构。

(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采取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大力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加强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课程的模式归根结底是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情况来看,大家较为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浸入型双语教学”、“导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对照型双语教学”、“分层、分流型双语教学”六种。其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模式,而“过渡型双语教学”是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当然,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语授课的老师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双语教学的能力外,还应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双语授课的效率。如互动教学,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相应的教案、课件,以利于学生复习;同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外文资料和信息,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还应加强课外辅导,适当增开辅导课或集中答疑课,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保持教学的整体性

国外原版教材语言纯正,体现了西方的逻辑、文化,尤其是其推理过程、思维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并且往往体现了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法。因此,教师在开课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内容既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相匹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要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教材。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我国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大力引进出国留学人员、博士等外语层次较高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学校选拔和培养一些有学科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扩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在职培训是加强双语师资比较经济的方式;出国培训是直接学习外国经验的有效方式;利用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引进外方教师授课。如南阳理工学院就在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要求,每学期必须有合作方几名教师到中方授课多少学时。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双语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完善制度和措施,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改变传统的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支持,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蔡薇,柳瑞清,刘政.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

[2]刘宏伟,马质璞.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11,(7).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1.1实验课程教学的难点分析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最基础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国内外高校均将“操作系统”列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不断从教学方式、课堂内容、实验环节等方面对“操作系统”教学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的精髓。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另一方面设计技巧高超、实现机制精妙、系统代码量大,难以掌握。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并行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不断更新,并与多个方向交叉。因此,“操作系统”教学一方面必须不断充实内容、涵盖最新技术发展、反映技术演变趋势;另一方面还应突出内涵、深入剖析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消化吸收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精髓。

早期,因受限于计算机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缺乏、系统代码封闭等),“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验环节薄弱。实验教学的欠缺容易造成学生停留在对概念与设计原理的抽象理解,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认识问题本质、掌握原理及设计内涵,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生也普遍认为“操作系统”课程概念晦涩、原理复杂、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弥补实验教学缺失,国内一些院校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操作系统原型设计,试图以特定微型操作系统(如Minix)原型为基础,要求学生设计并改进该原型系统,以期强化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然而,这类原型系统通常功能单一、结构简单,虽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但因设计简化且缺乏必要的应用背景,无法反映操作系统技术内涵及演变趋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1.2实验课程建设的机遇

近年来,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在产业界产生巨大影响。一些知名IT厂商均将公布其操作系统源码作为提高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纷纷组织资深工程师撰写内核设计技术资料。如SUN公司开放OpenSolaris源代码,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对亚太地区高校开放了部分用于教学的Windows内核源码。开源系统的发展及产业界的积极响应有效改变了操作系统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新契机,并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2008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教学实施方案研究”项目,并交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成立“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组,集思广益,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图1给出了实施方案中关于“操作系统”实验和实验体系结构的框架,该结构以Linu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为实例,从实验难度上将实验课程教学分成用户层、内核初级及内核高级等三个层次;从实验类型上将实验课程教学分成使用与管理级、观察与体验级、编程与修改级、设计与实现级等四个等级,为“操作系统”实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我们认为,个人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开源代码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资源环境,为实验课程改革提供了机遇。“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环境和资源条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之需要。

2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概况

2.1实验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原理、技术、应用”三个层面,其中原理是了解操作系统设计内涵的基础,技术是理解操作系统实现的核心,应用是掌握操作系统技能的途径。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实验教学环节是促成三者系统融合、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必要途径。多年来,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小组一直将改善和提高“操作系统”实验环节的可操作性作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的重点,并以使学生“理性理解原理设计思想、牢固掌握技术实现机理、切实提高应用实验技能”为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加以研究。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引入合适的操作系统和选择恰当的实验平台。简化的原型操作系统虽“五脏俱全”,可为实验教学提供支撑,但由于缺乏实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应用技能;实用操作系统虽功能强大,但模块众多、盘根错节,技术细节琐碎,直接引入将使实验教学难度增大,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我们结合开源代码发展趋势及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面的体会,以“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一套源码、两个角度、三个层次”为切入点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如图2示)。具体而言,选择一种典型实用操作系统(Linux)内核源码为基础,从用户层及内核层两个角度,围绕“原理、技术、应用”三个层次剖析操作系统内在机理,从以下两个角度解决“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现有问题,改善教学效果。

(1) 将抽象原理设计映射到具体系统实现,使学生走出对原理理解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实现对基本原理从“抽象理解”过渡到“感性理解”,并最终走向“理性理解”。

(2) 建立基于“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的实用操作系统内在机理剖析机制,使学生能够以抽象原理为指导,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内核实现机理,真正理解和掌握实现技术,培养应用实验技能,强化实验编程能力。

基于上述设想,建立了以“原理设计思想―系统实现问题―技术实现机理―用户应用需求―应用实验技能”为主线,基于实用操作系统内核源码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并从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模式等角度对“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2.2实验教材建设

作为国内最先开展操作系统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南京大学操作系统教材建设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操作系统原理》。近30年来,不断跟踪操作系统技术发展进展,及时修订、更新教材内容,几易其版,共出版操作系统教材6本。为推动“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基于上述实验课程建设思路,结合《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的修订,于2009年5月出版了《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该实验教材以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Linux 2.6内核源码,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深入剖析基本原理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把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与Linux实现机制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基于以下原则精心设计教材内容。

(1) 注重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验环节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2) 实验设计紧扣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实验内容涵盖用户空间编程与内核代码分析。

(3) 实验安排循序渐进、层层渗透,实验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启发性。

在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还基于以下思路定位教材角色和规划教材结构。

(1) 实验教材与原理教程的定位与衔接。两教材在角色上相辅相成,彼此呼应。实验教材涵盖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与理论,但强调从实现技术入手,注重基本原理在特定系统实现中的渗透性,试图做到原理讲授与实验环节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原理设计与实现技术的精髓。

(2) 实验教材内部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实验教材内容组织基于“由外及内、层层梯进”思想,分为用户空间及内核空间两大部分。用户空间部分从对Linux API的使用入手,旨在掌握系统的组成模块和接口的使用方法,并从系统外部洞察操作系统的数据结构、内部状态和工作过程。内核部分从修改Linux内核入手,试图通过改变系统数据结构、替换原有算法、添加内核模块等,从系统内部探索其内核结构、实现机制和典型算法,达到初步具有分析、修改、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的能力。两部分内容遥相呼应,可满足不同院校在不同级别上观测、分析系统原理之需求。

2.3实验课程规划

我们虽强调理论性与实验性并重,但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课程教学分段实施,分设独立课程,使两者各有所重。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规划中,我们将两门课程分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开设。其中理论课程选用《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侧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及原理设计基本思想及特点的分析;实验设计以观察与体验级别为主,使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原理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实验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引导问题为主,侧重分析基本原理在系统实现及实际应用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对实现及应用问题的思考与关注。实验课程以《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为蓝本,实验设计以对抽象原理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对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编程入手,层层深入,逐步探索,剖析从基本原理到内核实现映射机理,从而使学生能理性理解设计原理,掌握实现技术,提高实验能力。

3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实施

3.1确定不同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2008年下半年,我们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大三学生为授课对象,对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针对两院系学生的生源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总体定位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教学目标(见表1)。

3.2基于“专题聚合”的实验教学内容组织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从用户空间及内核空间角度将教材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共11章)结合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 Linux 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设计及其应用编程接口API,具体内容包括Linux安装和编译、进程与线程、传统进程通信、System V IPC进程通信、Shell程序设计、页面替换算法、文件系统设计和实现、时钟与定时器、网络通信编程、事件驱动编程等;第二部分(共8章)从内核实现角度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内核模块、中断与系统调用、同步机制、进程调度、存储管理、虚拟文件系统、proc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

在实验教学内容组织过程中,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与完整性,采用纵向整合,基于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个教材内容共分为Linux操作系统概述、进程与线程、进程通信、时钟与定时器、Shell、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内核模块等8个专题(如图3),专题覆盖了实验教材各章节内容。对于每个专题,均以“原理设计思想―系统实现问题―技术实现机理―用户应用需求―应用实验技能”为主线,以“抽象理解―感性认识―理性理解”为进阶途径,设计专题内容。首先简要介绍基本原理背景,并引出其在特定系统实现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从抽象原理到物理问题的映射;然后通过相应应用编程接口及系统调用从用户和内核角度观测和理解系统实现特点,加深对相关技术的感性认识;随后,结合性能观测结果、深入分析相关内核代码设计与实现机制,从而实现对原理设计的理性理解。例如,在“进程与线程”专题中,首先从进程与线程的一般概念入手,给出Linux进程与线程设计的特点;随后详细介绍创建Linux进程/线程的系统调用,并通过实例展示使用不同参数调用时的性能差异;最后根据观测结果从进程结构描述、内核管理机制等角度介绍Linux线程/进程的实现技术。

3.3 “纵观本质,横看演变”的实验课程教学思路

实验课程教学以专题为基础,并结合生源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因材施教,分别建立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在学时安排上,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采用3学时/周,其中每个单周讲授一个专题,双周安排实

金陵学院采用(3+3)学时/周,即每周安排3学时专题讲座及3小时专题实验。虽然对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验类型定位不同,但我们兼顾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做好不同层次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激发感兴趣同学将实验难度及质量向深度推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纵观本质,横看演变”策略。在纵观本质上,采由表及里,逐步向纵向推进,向深度扩展。具体而言,以抽象原理为指导,分析系统实现问题,通过应用编程接口及系统调用观测系统性能效果、进而剖析实现机制,理解原理设计精髓。在横看演变方面,还对不同版本Linux内核的实现机制进行横向对比,捕获技术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技术机理的理解,保证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如在“进程调度”专题中,将结合Linux 2.4与Linux 2.6调度策略的不同介绍内核结构的设计的差异与要点。

3.4实验课程教学成效分析

通过选取两院系学生部分作业及期末试卷题目作为考察项,对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成效进行分析,表2给出了作业完成/答题情况分析结果。对考察项说明如下:在“进程与线程”专题中,实验题目是“打印Linux系统中的进程树结构”。该实验可通过使用系统调用访问进程task_struct结构或直接访问内核链表来实现,其中前者实验难度属于内核初级,后者属于内核高级;在期末考试中,程序分析题(属于内核高级)要求学生结合 Linux软中断内核代码分析其软中断处理机制,程序设计题(属于内核初级)要求学生基于TCP/IP socket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一个支持多用户并发执行的客户/服务器程序。

从分析结果来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在“内核高级”难度的观察项上的结果明显高于金陵学院学生,在“内核初级”难度的观察项上的结果差异相对较小。观察结果表明,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已初显成效,并达到了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要求。

4结束语

以Linux为代表的实用操作系统的开源化为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结合操作系统教学要求和目标,提出了以“一套源码、两个角度、三个层次”为切入点的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并从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实施等角度具体介绍了实验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论文还结合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及金陵学院计算机系实验课程的教学情况,对基于Linux的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课程建设已初显成效,满足了对不同层次人才操作系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专题内容,进一步优化实验习题的设计、完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制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草案)[Z].2009.

[2] 史广顺,韩维桓, 袁晓洁. 南开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4):21-24.

[3] 罗宇, 张颖蓓, 叶常春. 本科操作系统课程设置及教学体会[J]. 计算机教育,2006(1):39-40.

[4] 孙钟秀,费翔林,骆斌. 操作系统教程[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6篇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拓展课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广东白云学院实际,重点对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一、职业能力拓展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拓展,是相对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言的,也就是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专业职业能力既包括各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也包括各行业所需要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拓展,既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的拓展,也包括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的拓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能力本位的适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素质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几方面。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纳入到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能力系统中,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职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专业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非专业职业能力。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验证和提升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搞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践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试点“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教学+1年企业实践教学”,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拓展课作为学校开展企业实践教学6个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该类课程教学,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积累学生的职场经验,实现学生向具有良好职业品德的职业人的转变,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学校通过引进为主、开发为辅方式,共开发建设了137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此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1.职业能力拓展课资源建设

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以网络课程学习为主,课程资源分为自主开发和资源引入。自主开发是指由任课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网络资源。资源引入是指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的编写。

2.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管理

学校各教学部门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落实每一门归属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文件准备工作;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南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及上传工作;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副院长(部主任)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文件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完成各课程教学文件的审核工作。学校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文件,分别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展示界面、教学资料文件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审核的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网络课程资源投入使用。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管理

职业能力拓展课教学由教务处统筹、各教学部门负责。

(1)选课管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后,教务处下发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要求,同时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结合本人专业及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学校教务综合管理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原则上由学生本人上网完成,因条件限制无法上网选课的,由学生委托指导老师(专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选工作。为了加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规定每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班级人数原则上为20-80人。学生选课时如遇到所选课程总人数少于20人的情况,则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由职业能力拓展课任课教师将各门课程学生名单导入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管理。

(2)教学管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管理、学习指导、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工作由相应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应按照职业能力拓展课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在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前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的面授,明确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方法,讲解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习指南,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作业上传方式等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联系选课学生,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学资源,并以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提交作业等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任课教师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学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及考核工作。原则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应按照8周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该课程是开放性自主学习课程,课程进度可以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及学习任务。

(3)成绩评定。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考核应采用开放性(课业)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单及必要资料由课程归属部门负责审核及上报。

(4)重修管理。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取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分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该课程成绩:一是用企业实践创新学分替代,成绩评定后的下一学期开学前两周,由学生填报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二是学生按照学校职业能力拓展课重修安排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修选课、学习。

4.职业能力拓展课制度保障

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际工作开展,为了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先后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工作规范》、《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说明》、《广东白云学院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建设、教学及工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工作通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包括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质量标准、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

5.职业能力拓展课经费保障

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费用。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的课程,由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按相关规定支付建设经费。教师担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效,依据规定学时数与职称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等计发,每学期末计发,该课程授课工作量纳入教师学期超工作量统计。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经费和教学工效,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本文所述,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特点,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是提倡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所在。如何高质量、高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网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309)”、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GXJK17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腊姣.将拓展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J].青少年体育,2015(7)

[2]梁芷铭.基于网络化学习策略的政法类专业职业能力拓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问题。明确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本,理清思路是进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双语教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能真正实现开放性办学的格局。强化英语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大约70%左右的网络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校越多,双语人才越多,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就越快。

2、双语教学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素质高,熟悉有关国际规则,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战略要点。

3、双语教学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之一是通过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创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有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或多语人才和有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双语师资紧缺问题。目前,师资是制约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提高层次的“瓶颈”。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是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但现实情况是两者同时具备的教师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不能以降低学科的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取孤立的双语教学。此外,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负担重、备课量大,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其积极性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2、学生外语水平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应围绕学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比较差,以至于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看中文版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基本情况,纯粹是为了开设双语课程,或者是为了达到什么某个指标而进行双语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3、双语教材问题。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内容较新,国内教材的重复编写和建设情况较为普遍,独立研编的教材少。当然,国外编写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主要表现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取舍问题;英文原版教材的案例选取问题,我国本土化的案例更切合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文原版教材的售价过高,如经济学中n.gregory mankiw著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四版)售价280元,显然这已远远超出了我国本科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完全遵循“拿来主义”,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双语课堂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多,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加上进度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的阻碍,大班教学等,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长久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就更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问题。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强,缺乏整体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承前启后的关系,但许多高校只是在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专业学习的连续性、渐进性。一些高校为了赶潮流或者达到某个指标,不顾课体系和教学计划的需要,谁有能力上双语课,就让谁上,哪门课程有教师,就哪门课,根本不考虑课程体系问题,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重教轻学。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所以,必须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是以培养人才的能力为主线,采用“立体化”、“多元化”教材,进行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课内加课外,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教学结构。

(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采取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大力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加强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课程的模式归根结底是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情况来看,大家较为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浸入型双语教学”、“导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对照型双语教学”、“分层、分流型双语教学”六种。其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模式,而“过渡型双语教学”是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当然,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语授课的老师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双语教学的能力外,还应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双语授课的效率。如互动教学,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相应的教案、课件,以利于学生复习;同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外文资料和信息,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还应加强课外辅导,适当增开辅导课或集中答疑课,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保持教学的整体性

国外原版教材语言纯正,体现了西方的逻辑、文化,尤其是其推理过程、思维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并且往往体现了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法。因此,教师在开课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内容既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相匹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要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教材。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我国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大力引进出国留学人员、博士等外语层次较高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学校选拔和培养一些有学科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扩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在职培训是加强双语师资比较经济的方式;出国培训是直接学习外国经验的有效方式;利用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引进外方教师授课。如南阳理工学院就在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要求,每学期必须有合作方几名教师到中方授课多少学时。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双语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完善制度和措施,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改变传统的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支持,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蔡薇,柳瑞清,刘政.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

[2]刘宏伟,马质璞.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11,(7).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8篇

针对石油测井研究生教育的岩石物理学与其他领域的岩石物理学侧重点不一样,它侧重于与油气相关联的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和如何应用于油气勘探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对于本校测井研究生的教学最早开始于1991年,当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是为了让研究生了解用于测井的岩电实验技术和方法,因而只能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上总结归纳出来一些岩石电学的研究结论和实验方法,同时结合实验装置的开发经验,汇总成讲义讲授给研究生。该课程经历了20多年来的积累,丰富了内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并且与现场的岩电实验技术紧密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该课程致力于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实验室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对于石油测井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岩石物理学开课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储层岩石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其在测井储层评价的过程中解释储集层的能力。根据这些需求,我们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编制了讲义,制作了多媒体,设计了课后练习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电学性质、岩石电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三部分。多媒体(PPT)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课后习题针对性强,方便学生在课后回顾课堂内容,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的电学性质(电导率或电阻率、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随岩性、孔隙度、孔隙流体、温度、压力和频率等因素的变化特性,并根据这些变化规律给出岩石的响应模型以便模拟岩石的电学响应,为电法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岩石的导电性,内容包括水的导电性、黏土的导电性、影响岩石导电性的因素和岩石的导电模型;第二章介绍岩石的介电特性,内容包括水的介电特性、岩石的介电特性、影响岩石介电特性的因素和岩石介电常数理论模型;第三章介绍岩石电学参数的频散,内容包括介电常数的频散和电阻率的频散。第二部分介绍岩石电学参数的测量方法。这部分也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岩石介电常数的实验室测量方法,内容包括低频段的测量方法、射频段的测量方法和高频段的测量方法;第二章介绍岩石电阻率的实验室测量方法,内容包括电桥法、伏安法,二极法、四极法、多极法、电极阵列测量、线圈法测量和岩心含水饱和度改变方法;第三章介绍岩心物性参数测量方法,内容包括岩石物理实验基本流程、岩石气体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润湿性、阳离子交换量和声学参数的测量。第三部分介绍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另外,也安排了一次课进行实验室参观,内容包括HP4194A、HP4191A和HP8753C测量仪器的使用、用HP4194A测量岩石的电阻率、用HP4191A测量岩石的高频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用HP8753C测量岩石介电常数和用HP8753C进行时域测量等。

2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1],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只重视考试的结果,并且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具体而言,教学改革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3]。针对石油测井专业的对岩石物理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是被重点强调的内容,根据这一需求,我们采取“因需施教”的策略,制定教学内容,编制讲义,多媒体以及习题集等。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做出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不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程中部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小内容,例如岩石导电模型、介电模型及岩石物性参数测量方法等,事先分配给学生,让他们上课前去检索阅读文献,并总结编制成多媒体在课堂上讲解给大家听,讲完后如有听不明白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和补充,而且大家对讲解的学生进行打分作为平实成绩的一部分。第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在传统高校教学中,普遍使用讲授法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过半后,组织学生做了问卷(问卷表如表2所示)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查结果是100%的学生对第1至第3选择答案C和第5题选择答案A,80%的学生第4题选择答案A。结果表明学生全部喜欢老师讲一部分,学生也讲一些,老师对学生讲的部分进行补充和总结,并喜欢课程成绩考核采用写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认为这样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80%的学生认为让学生参与讲课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全部对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前沿更感兴趣。这些调查问卷印证了我们教学模式改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结论与不足

通过岩石物理学课程的教改,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编写了讲义,制作了多媒体,编写了习题集,完善了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及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喜欢课程教学过程中多与老师互动,参与课堂教学,并认为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2)学生更喜欢课程考核采用写报告的方式,而且认为那样能更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他们都对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感兴趣。虽然本教改建立了课程体系,改进了教学模式,但是还有一些不足,课程教学内容中主要是有关电学性质方面的,而声波及放射性方面的还没有,这有待于以后的补充。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专题教学;课程建设;视频公开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数字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同时,社会大众的知识素养也有了很大提高,日常学习和继续教育等也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各种形式的讲坛、公开课开始成为一种时尚的学习方式,教育部更是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视频公开课[1],为社会大众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各类公开课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都具有专题教学的特点,即主讲人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阐述该专题中的重要知识点,为听众提供学习引导。应该说,这种专题教学的模式符合教育部对于视频公开课的定位,代表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实,不仅仅是公开课,现在国内外许多高校在基础的本科生教学中也已经开始探索专题式的教学模式[2]。另外,在许多中小学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专题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一般都收效良好。可见,专题教学是未来教学改革,实现个性化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建设好一门课程,选题、教学内容设计和备课都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与体会,对专题教学的选题原则、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备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1 专题教学特点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专题教学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1)选题一般与教师特长、兴趣和积累相关(这点后面还会详细讨论),教师的自主性更强;(2)课时相对较少,因此特别注重对于知识点的提炼;(3)讲授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阐明个人的学术观点,或是介绍该研究领域内的一些最新进展,不局限于教材范畴;(4)听众以选修/选听为主,通常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纪律约束;(5)课程目的是传播知识,一般不存在考试,即使有考核一般也采用读书报告等开卷形式。

既然专题教学存在着上述特色,那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就不能沿用传统课堂教学的老经验,而是应该尊重专题教学内在的规律性要求,重新审视教学计划、起草教案并备课。下面主要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选题、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备课等环节进行讨论。

2 选题原则

选题实际上涉及到“讲什么”的问题。笔者非常赞同浙江大学董平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主讲人)的观点,认为选题的基本原则是“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3],要从教师自身所熟知的学术领域当中去进行选题,避免临时“拼凑”选题。临时“拼凑”的选题,虽可能题目相当吸引人,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因讲授者缺乏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而导致讲述的浅表化,甚至出现某些知识点上的错误或偏差[3]。只有选择自身熟悉、且有经验有积累的题材,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这其实也就是经常谈到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得有一桶水”的道理。

这里我们想特别指出,目前网络视频公开课教师以大学老师为主体,因此他们在选题上基本都是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但如前所述,专题教学是指具备某些特点的一类教学模式,并不局限于特定形式,更不能等同于视频公开课。因此,只要是愿意采用专题教学模式,都可以算作专题教学。对于一些中小学老师而言,承担的科研课题少,选题时就不能照搬目前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办法,而是应该结合教改课题或自身教学经验进行选题,同样符合“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的基本原则。至于选题的新颖性、层次性等问题,则不需要有过多顾虑,更不必因为没有课题支撑而妄自菲薄。

3 教学内容设计

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故这里只探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应该紧扣选题。给课程取一个好名字固然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但是如果教学内容与名称不一致,就会给人哗众取宠的第一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内容安排上留有余地。尽管专题教学主题明确,但由于是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所形成的专题信息量很大。因此,教学进度和节奏不宜过快,要给听众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而任何课程又都会受到学时的限制,所以内容安排上最好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教师随时调整。

第三,讲授过程中突出重点。一般性的内容可以借鉴研讨式教学中布置课后阅读、习题等方式完成[4]。专题教学切忌面面俱到。有些教师可能觉得如果不讲,听众会不知道或者认为不重要,这其实是对听众的知识结构缺乏良好预期。

第四,教学方法上以启迪、引导为主。专题教学不应满足于激发听众的兴趣,还要开阔其思维并提供自学渠道,这也是专题教学自身的优势所在。

第五,注重教学互动。专题教学也不能等同于讲座,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采用提问、研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通过教师与听众之间的积极互动来避免“满堂灌”。

4 备课体会

由于选题和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专题教学上花费的备课时间可能会更长。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两条体会仅供参考。

第一、课件贵精而不在多。现在无论何种教学模式,电子课件(国内一般采用PPT制作)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对于教学中使用PPT课件的利弊,已有不少文献进行过探讨,笔者也曾撰文交流过自己的制作体会(详见文献[5]),不再赘述。这里仅强调,专题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本人,课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而贵精而不在于多。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引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展示效果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第二、熟悉教学内容。文艺界流传着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对此,初登讲台的广大教师们应该也有类似的感同身受。专题教学模式下,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专家教授,面对的将是比课堂更广阔的平台。如何在台上讲好课,我们觉得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唯有多花时间熟悉教案、多费心思认真备课。“熟能生巧”不是戏谈。

5 结束语

专题教学是未来多元化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课程建设是否成功,选题、教学内容设计等环节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备课功夫同样也不容忽略。笔者结合自身参与专题教学改革的一些经历与体会,对专题教学的选题、内容设计及备课等环节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教师群体对于专题教学模式的交流与争鸣。

参考文献:

[1] 刘广,郑重.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15-18.

[2] 张洪波,郑伟,汤国建.三小时教学单元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3):64-66.

[3] 董平.谈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4):10-12.

[4] 周剑雄,张文明,杜小勇,罗鹏飞.研讨式教学法在三小时教学单元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2,(7):57-59.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分制

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自由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学分制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之分。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多数实行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以往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主选择所修课程,因而较学年制有较大进步。为此,临沂大学自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课程的小型化建设,并制订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

一、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组成及课程开设简介

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是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其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及《生物技术大实验》等。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生物技术各项技术和成果在发酵菌种选育改良、细胞培养、酶制剂研发、蛋白质改造等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新品种培育、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重大作用。通过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学习及毕业后走向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2004年,《生物技术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开设。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师资力量的壮大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日益完善,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技术导论》扩展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四门课程,并开设相应的实验,充分体现生物技术及其下游应用特性。而生物科学专业继续以《生物技术导论》的综合形式开课,作为本专业的方向选修课。

二、学分制下生物技术导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①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授课学期的安排。由于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实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学分制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结合专业特色,将课程小型化、精致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精益求精,在制定教学大纲前,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集体拟定教学大纲,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定位,结合培养方案,既能体现学科特色,达到培养目标,又避免内容重复。生物技术专业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分别制定,为了突出实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行1∶1的学时设置,各32个学时(共3学分)。生物科学专业制定《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实行模块化教学,实验方面开设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在学期安排上,生物技术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必修课《基因工程》及其实验,第五学期开设《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系列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分情况进行选课。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和《生物技术大实验》,既能与前面学科衔接,又能为后面的考研、就业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②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建设需走在前列。本课程在选择教材时优先使用近5年内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这些教材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讲义,实现立体化授课,同时指定几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书,并利用专业网站进行课外学习资源。

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①采用多元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学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学生多为被动听课。为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根据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知识采用讲解—教授式,如《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的克隆和筛选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繁杂内容简明化、同类问题规律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在讲基因治疗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启发性问题,运用引趣、设疑、类比、联想等方法能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讲基因治疗的作用时,先举一个乙肝病毒的例子,提示例子关键性,提出怎么办,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师生角色转换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期间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表达沟通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互信。对于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认知前提较好的内容,先由学生自己看教材,总结笔记,针对普遍问题和教学大纲要求讲解,然后归纳总结,使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受到实际锻炼,掌握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抽象、应用性强的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深刻理解这些内容。而使用媒体、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如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载体、重组DNA构建、PCR的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讲授的基础上配以动画演示,把这些要素的应用展示给大家,生动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③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如科学安排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实验指导方法、改革试验考查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着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分为3个层次:基础型实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通过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操作方法;掌握常规仪器设备原理及应用,培养数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多实验方法手段综合、多途径信息获取,以及科学分析推理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独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的进行实验设计,按自定实验方案操作、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正确分析结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实验是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教改成果,使实验内容与科研应用项目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如综合型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与筛选”中,将以前单一分散的三个实验,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为综合性实验,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LB培养基的制备、质粒DNA的转化与筛选等3种基本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发酵工程实验中带领学生亲自操作发酵罐生产酸奶、米酒等产品,既掌握了发酵罐的结构,还体验了生产产品的乐趣。细胞工程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取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植物是如何从一个愈伤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体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在学分制指导下,通过对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酸奶发酵和米酒发酵实验中,学生体会到生物技术并不是深不可测,在蛋白质改造和基因工程药物设计中,在显微注射和动物克隆原理和技术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博大精深。在实验课中,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设计自己组内的实验方案,并顺利完成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完成酸奶制作和米酒酿制,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在实验报告的结尾都写出了自己的实验心得,体会收获的快乐。在教学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所撰写的课程论文,通过此环节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及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先后申请了如“创新实验设计探究盐胁迫下纳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毒害效应”、“低糖保健型石榴汁酸奶加工工艺的研究”、“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抗逆性研究”等多个部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叶用芥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间体细胞杂交体的RAPD鉴定”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目前生物技术导论申报校级特色课程,正在建设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并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天肃,张洪波,杨军,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6):6-8.

[2]戴小珍,王兰,李红《.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166.

[3]张惠展.基因工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企业营销管理范文 下一篇:少儿音乐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