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情景与课程

时间:2022-10-16 05:54:05

课程情景与课程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其中的子系统。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科技进步必然会给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制约。下面,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课程改革,来论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这次课程变革的主要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将活动课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专题研究,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三是进一步降低课程难度,增加课程人文精神,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四是增设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给学生一定自由选择余地。五是适当设置一定的短期课,如:职业指导课等。六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

这次课程变革的社会背景。一是国际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崛起、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化社会的出现等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面临着对各业人才、对社会公民素质提出更多要求。为适应这一系列挑战,世界各国都实施了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同时,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呈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都使教育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二是国内背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即将到来。这些都对人们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学校教育体系和学校课程提出强有力的挑战。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课程改革

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突破口与动力。

一、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是多层面和深刻的,课程变革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课程变革的制定和

实施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1.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确定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政治上制定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课程目标的政治选择和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了我国的国体: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订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对社会文化加工、改造为学校课程内容的标尺,它们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课程内容渗透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我国在课程内容上,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课程内容有相同的方面,但也有很多受政治因素影响而不同的方面。如:社会主义德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二、经济因素、科技状况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社会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对课程变革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所以学校课程门类日益增多,课程中科技知识的含量加重,学校课程更贴近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发展对课程有着直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影响课程变革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课程开发更加注重经济价值,要求按市场经济发展来变革学校课程。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来由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以市场导向,运用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促进生产的多样化、产业的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来片面强调整齐划一、追求共性的人才观,重新肯定了人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第三次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的课程教材体制,设计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大板块,为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

2.市场经济促进了课程结构的优化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我国以往的学校课程,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市场经济对这种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应该达到最佳匹配。第三次课程改革要求,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正式课和潜在课结合。

3.科技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科技革新不仅制约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整个科学领域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而且伴随着学科门类的持续变化,课程结构对科技的变革也有很大的依从性。20世纪以来,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新的结合,学校课程结构的变革便改变以往单纯教学科目的做法,而代之以综合课与选修课等新的课程形式。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结构综合化。组织相关科学知识,增设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课程,力图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门户开放”和知识整合。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文化通过教育的传递、传播和创造得以保存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是社会文化的缩影。社会文化需要通过教育机制的筛选,才能进入学校课程。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如下:

1.文化模式影响课程变革

文化模式是指民族各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文化结构。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文化是用以区别“我族”与“他族”的不同,它建构了地方认同,建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的基本模式要求要课程变革时,依据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在内容、难度、编排、实施、评价等方面考虑和体现民族特色。以往我国在课程设置上忽视文化模式对课程的影响,课程高度集中、统一,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较少考虑民族和地区的差异,脱离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次此课程变革中,新的课程计划,推行一本多纲,实施双语教学,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日益呈现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要面向未来,而且要面向世界。课程内容要及时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学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吸取营养,加以充实和更新,要能够反映现代国际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先进水平。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在相应国内与国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转变之下,课程变革除了变革学科的学习内容外,也深层地触及社会认同问题。既要立足本土,也要放眼世界。学校教育也面临许多冲突与变化,要常常随情景而定各种不同期望,如:乡土意识、世界公民等。因此,90年代的课程改革在内容、难度、编排、实施、评价等方面考虑和体现民族化特色、本土特色和国际化特色。

2.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

文化多元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社会的文化呈现多元的现象。我国20世纪90年代课程变革,主张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这一主张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现文化的差异,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尊重社会各阶层文化,尊重各地区文化,将主流文化和各种文化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科技进步给课程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制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7.

[2]余凯,洪成文.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J]. 高等教育,1998(8).

[3]陈估清. 教育目的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4]赫冀成等.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5]赵卫.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教育[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6]陈祖福. 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J]. 高等教育,1994(6):14.

[7]杨培森. 终身教育思想与高校课程体系改革[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增刊):38.

[8]陈雅芳. 追赶国际趋势改革高校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2(3):27.

上一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影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论的... 下一篇:高校管理中法治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