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8 16:24:01

课程建设培训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建设;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87-04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与期盼不断提高,人民警察的职业能力建设现已成为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警察职业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就是要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调整公安院校办学定位,实现办学方向以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向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民警教育培训并重发展转变。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突出警察职业特色,提高公安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正规化水平。教学中心要实现由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职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训练为主转变。建设突出公安院校特色的专业学科体系,开发以提高民警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训练课程、培训项目,实现民警培训专业和课程内容的职业化、科学化、合理化,是当前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育训练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课程建设在民警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建设是民警培训教学的基础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细胞,是学员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载体。没有课程,警察培训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课程是一种文化传递,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总结,更是时展前沿的反映,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公安教育训练作为普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是警察科学、警察技能和警察技术相结合的职业性教育,其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其课程作为公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其他学科与公安学科、公安工作经验、警察职业技术的融合、总结和传承,是学员获得职业知识和提高职业能力的主要来源。警察职业课程建设同样要尊重职业教育和课程教学规律,充分了解民警培训目的和警察职业培训课程的设计原理,认真研究民警培训课程的开发方法与技巧,及时对社会治安形势、公安工作要求与民警职业发展变化进行研究,不断完善符合公安职业特色的教育训练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是培训宏观管理的手段

教育学者石伟平教授认为,课程不只是课程内容及其排列顺序,而是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境构成。课程比学科、专业、职业更重要。专业指向社会职业,但都通过课程实现,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基本产品。可见,课程不仅是指文本层面,它包含了整个教与学的要素,涵盖了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课程开发与建设不仅要开发课程内容、编写案例与教材,还要开发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系统,构建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实行教学宏观管理、可持续推进课程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和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因此,公安教育培训在课程设计上必须从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公安队伍能力建设的全局出发,从民警的专业学习需要和职业能力培养人手,充分挖掘和利用公安机关的现有文化资源、管理资源、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建设内容。

3.课程建设是培训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程建设从构成要素看,包括开发主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从工作环节看则分为需求分析、课程规划、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需求分析解决“是否需要培训”的问题,课程规划与内容主要解决“培训什么”的问题,课程实施解决“怎么培训”的问题,课程评价则是了解“培训怎么样”的重要途径。—个高效的课程模式,其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保障,应围绕着课程任务所规定的,与职业能力、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行动化模块进行构建。学员则围绕行动化学习项目,在体现职业环境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并从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职业培训课程建设的目标指向就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在经济、技术和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民警培训课程建设必须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公安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学员的培训学习需求转化为具有适当标准、适当内容、结构优化、功能优越的课程,通过职业化、行动化的教与学保证教学训练质量。

二、当前民警培训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警培训课程缺乏职业规划

在公安部积极构建“大教育大培训”体制背景下,民警培训已形成了包括初任训练、专业训练、晋升训练和专项训练在内的相对完善的“两级教育、四级培训”教育训练工作体系。目前,公安部没有制定与民警职业特点、职业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课程体系,缺乏课程目标和课程规划。我们不难理解初任培训主要是培养警务技能和体能,使其能胜任人民警察工作岗位,在执法执勤中减少伤亡。专业训练突出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发展,能够让民警正确、有效、迅速、安全地完成警察任务。晋升培训旨在提高参训民警的政治理论和管理决策和指挥能力,能够胜任领导岗位。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课程模块和内容的规定比较概括和抽象,学习训练内容都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警务技能与体能训练,只是在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的岗位训练中增加了指挥管理、领导科学的内容。从培训内容上看教学模块趋向同一,层次体现不明显,课程体系缺乏民警职业教育的长远规划和整体设计。

2.课程建设的程序缺失

在当前的民警培训教学训练的组织中,不同类别的培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没有统一规定。培训课程一般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公安部相关文件的规定或者培训主管部门的调训计划确定内容,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与调研仍处于薄弱环节,需求分析和调研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对民警的职业需求、职业发展的研究以及与民警“终生学习”教育理念相一致的中、长期规划。调训、送训和执训部门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不能形成合力,难以客观反映公安实战部门对培训的需求。在培训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建立权威的课程设置或者训练指导机构,对参训民警缺乏训练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的评判制度。培训课程的取舍主要根据训前或课堂的随机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确定,而参训民警的个人素质、学科喜好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政治理论课作为各级各类民警培训的必修课程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如何体现层级差别,具体开设什么课程,均无权威的课程内容设计或指导性意见,导致重复学习、重复训练现象严重,训练效果不得而知。

3.课程组织与评价方式单一

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一般应具备四个要素:符合培训需求的训练内容,高素质的教师、教官,科学的训练方式。完善的评价制度。课程的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决定着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收获,课程评价方式影响其推广和发展。在当前培训的课程组织中,教学组织部门没有及时把设置该门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的、核心内容、授课拟解决的核心问题等告知授课教师,教学内容难以符合课程开发的初衷,教学组织部门与授课教师缺乏沟通甚至会直接导致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课题组织上,教官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与模拟演练等情景教学的设计,教学效果不佳。在课程质量监控环节,课程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问卷测评为主,缺少配套的课程考核标准、评估指标体系,课程后续推广应用制度的缺乏使课程实施难以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三、民警培训课程建设之前瞻

1.民警培训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与实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公安教育培训是具有鲜明的职业化特征的教育,民警培训课程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其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提高参训民警的职业能力,实现公安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民警教学训练课程的选择、组织及教学实践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职业为本原则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职业能力从内容看,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任何职业能力都是具体的,脱离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是不存在的。专业能力是警察职业的关键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和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具有职业特殊性,一般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警察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具有政治性、社会性、规范性、服务性等特征。公安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应当从提高警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出发,研究民警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将民警的法律素质和侦察、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勤务手段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以“职业培训为重心”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培养民警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2)统筹规划原则

民警职业能力发展是一个由个体自行规划的主动过程,需要个体对自身经验进行背景确定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设计。但从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来看,也离不开民警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系统、科学、长远地规划,公安教育训练应从公安队伍建设的目标出发,按照警务实战人才培养要求和公安民警履行岗位职责和能力需要,积极开展培训课程规划和建设,使其符合民警职业生涯和发展的学习需要,同时推进民警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公安部应尽快根据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公安民警执业资格标准,制定民警的职业发展目标,出台全国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公安机关民警职业培训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中关于规定训练类别和训练层级,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做好领导干部、专业岗位和新任民警的训练规划,建立起培训体系完整、层次分明、教学内容相对统一、完善的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确保培训课程的权威性和连续性。

(3)贴近实战原则教学真实和理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教室里学到了什么,更在于学生在教室之外的真实世界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具备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发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课程内容能否满足民警培训的学习需要、职业发展需要,能否提高参训民警的职业能力、公安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推进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机关战略发展。因此,课程开发必须坚持“政策引领、实战牵引、需求指引”原则,以培养民警职业道德、公安业务技能、岗位履职能力为目的,开发出能够满足民警工作岗位需要、职业发展需要、警务实战需要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既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成果,注重展现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统一,更要坚持实用原则,将理论教学结合当前公安中心、重心工作与公安工作实际,深入了解公安工作对民警岗位履职和警务技能学习的需求变化,以提高民警工作绩效为目的来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要将课程内容由抽象的概念原理转变为具体的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并将其作为学习载体或学习的中心,实现学习内容与公安工作实际的吻合,克服了传统课程学习内容与公安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4)教学互动原则课程教学中,教学互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角色领会和角色执行过程的连接点,教师要验证角色认同的有效性,缩短角色距离,就必须投入到角色当中,与课程中的人、事、物真情互动,特别是学生。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中,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支持者。麦克·扬认为:“知识不再被视为为了让教师进行分配和传递而从学术发现者传递下来的私有财产,知识成为师生合作工作的产物。”显然,传统的“重教有余而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而启发不足、复制有余而创新不足”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予以摈弃,否则就没有知识生产和学习效率。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境的合理构架,通过好的课程资源,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充分发挥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并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将学员在社会、家庭和工作中获得的社会能力、工作经验进行分享,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一门好的课程应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之配套,使学员更好、更快地掌握和接受课程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在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教学除了充分运用多媒体、在线教学等技术手段外,必须重视课程教与学的互动设计,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育、研讨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员的创造性,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实效。

2.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程序、步骤

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在一定教育宗旨及课程观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一个或一类课程的一连串作业过程。民警培训课程开发既要遵循民警培训教学训练的基本规律,又要考虑民警的学习需求;既要着眼于公安队伍长远建设需要,又考虑民警的职业发展要求;既要有合理的课程开发程序,又要有课程设置的可行方法。我们认为,要做好体现民警职业训练特色的课程开发、建设应重点抓好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规划、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环节的工作。

(1)需求分析环节公安教育培训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要从众多学科中选取能够满足民警岗位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必须开展民警培训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组织民警培训,民警是否需要培训,公安机关和民警需要怎样的培训等一系列问题,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组织实施民警培训的第一步。公安机关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民警培训活动之前,教育训练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级公安机关及其警察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职业能力标准、业务学习需求进行系统的定位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什么内容。因为民警的工作岗位、任职年限、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工作区域治安形势等方面的不同,培训学习的需求就存在差异,只有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才能使培训贴近公安工作实际,做到“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了解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民警为完成警察任务、提高工作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做到“因需设教、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育训练主管部门应建立合理的培训需求生成机制,创新调研方法,拓宽调研渠道,定期开展民警培训需求调研,做好民警培训的组织战略分析、警察任务分析和警务人员素质分析,为民警培训课程的规划、设置提供准确的参考和依据。

(2)课程规划环节课程开发属于课程范畴的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课程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实践活动过程。公安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公安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将公安专业知识与公安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课程的选择、整合、完善和补充,及时对民警培训课程做出更为全面、更贴近实战的规划,以适应“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下民警培训教学训练的需要,构建以即体现警察职业教育特色,又适应时展变化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规划要应根据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总体目标和正规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进行,将提高民警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课程规划的出发点。同时要注意围绕公安工作大局和社会治安形势进行课程规划内容的取舍和更新,按照“必须学习、应该学习、最好学习”三者相统一的标准确定培训的内容,让民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争取培训效果的最大化,通过课程学习提高民警工作能力、水平,推动公安工作的效率提升。

(3)课程研发环节课程研发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高、程序复杂的工作,对教学管理者和教官均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教学设计者应充分了解公安工作形势、任务,了解民警的职业能力标准和民警培训学习的客观需要,参与研发的教师、教官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公安工作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并能够较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确保课程研发的质量,应重视研发的前期调研、需求分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首先,课程教学目的设计上要适应时展和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内容设计要着眼于民警思想政治素质、群众工作能力、警务技能和实战本领以及知识素养的提高。其次,课程研发要注意充分利用公安院校和公安实战部门的教学资源,以网络公告、专题招标等形式,动员更多的公安机关的专家、公安院校的老师参与课题研发,从中选择最符合民警培训需要的优秀专题。再次,培训教学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送训单位的领导、参训民警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组织实施等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课程内容提出意见和指导,既确保培训课程研发的导向正确性和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又满足参训民警的专业发展需要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4)课程实施环节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它是教师将课程内容创造性地传递给学员并转化为学员的知识、技能的过程。课程建设应重点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学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完善的课程体系本身包含并将促进好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实施。授课方式改进的关键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重视教学情景设计,因为情景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视知识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活动,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学习本身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民警职业训练更注重社会实践和经验分享,情境教学则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参训学员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探究式、交流研讨式和经验分享式的情境教学使学员更容易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另外,课程离不开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支撑,好的教学呈现方式还应及时和有效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进程,积极开发培训电子学习套件、电子模拟演练软件,提升教学训练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培训与开发 课程建设 教学框架

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高校必须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华南农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培训与开发》实践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材料及各种素材联系起来,熟练运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技巧开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的培训课程,并掌握培训项目的管理要点,具备能够进行培训项目运作的实操能力,以胜任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培训项目设计涉及战略性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转化、课程设计、培训评估、培训方法等多方面知识的运用,是《培训与开发》课程实务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因此,《培训与开发》实践课程以培训项目设计为主,并由学生以小组方式提交项目设计报告。

一、课程要求

课程实践采取组织模拟与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每个小组最终开发出实用、可行的培训项目。本课程首先要求学生对公司培训部进行模拟,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7人,按照民主原则选出小组组长,由组长担任培训部经理角色,并安排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之后,要求各组学生自行创设一个情境,按照情境开发培训项目,并提交项目计划案。对计划案要求包含培训背景、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等内容,并且提供需求评估、课程设置、培训模式、培训技术,以及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子方案。为了提高培训项目设计质量,在开发过程中带领学生进入著名公司培训部参观,并要求资深培训经理向学生讲解培训实践。通过这些手段,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起到提高学生开发培训项目兴趣的作用。

二、课程考核

为了检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改进课程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完善培训项目设计方案,有必要进行严谨的课程考核。考核方式是在各组学生完成项目设计报告后,要求小组长向全体同学报告本小组的成果。考核的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即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分别占总分的40%和60%。考核的一级指标包括需求评估、培训转化、课程设计与培训管理、培训评估和现场问答等几个方面,其中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包含多个二级指标(见表1)。作为一个完整的培训项目方案来说,课程考核指标中的每个一级指标都不可或缺。各指标的考核要点如下:

1.对于需求评估,要求学生提交进行相关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考核以下几点:(1)是否按照战略导向,管理者、同事和雇员对培训活动的支持,培训资源等方面进行组织分析;(2)是否按照个体特征、工作输入、工作输出、工作结果和工作反馈进行人员分析;(3)是否按照工作活动,知识、技术、能力、个人才能及工作条件进行任务分析。

2.对于培训转化,主要考核培训转化理论的运用能力与培训环境营造能力,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设计的培训项目希望学员获得封闭性技能还是开放性技能,相应地是运用同因素理论、激励推广理论还是认知转化理论?(2)如何处理时间压力、设备、预算等问题?(3)如何争取管理层和同事的支持?

3.对于课程设计与培训管理,主要考核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计是否是模块化设计,是否合理?(2)培训场地如何选择,是室外还是室内,如果是室内,桌椅如何摆放?(3)是否按照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是采用演示法还是传递法,抑或基于新技术的培训方法?

4.对于培训评估,要求学生提交评估框架、相关调查表和访谈提纲,主要考核以下几点:(1)是否按照培训实际在反应成果、认知成果、行为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和投资回报率中选择合适的培训成果?(2)评估方案设计时,通过何种方法规避信度和效度威胁?

三、教学效果

在《培训与开发》实践课程结课后,学生对本教师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注重实验技能培养”的满意度为91.935%;对“内容设计合理,讲解清晰,操作规范”的满意度为92.097%;对“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满意度为93.226%;对“教学组织手段灵活、多样、有效,教学秩序好”的满意度为91.774%;对“通过该课程学习,我觉得有收获”的满意度为90.806%。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践课程教学比较认可,实现了预期目标。

四、结语

培训与开发日益成为公司创造价值与成功应对竞争挑战活动的关键要素,培训与开发活动正成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其必须深入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原理与应用方法。在培训与开发理论指导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括需求评估、培训转化、课程设计与培训管理、培训评估在内的培训项目设计实践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培训理念,并提升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研究提出的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雷蒙德・诺伊,著.徐芳,邵晨,译.雇员培训与开发(第6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石金涛,唐宁玉,顾琴轩.编培训与开发(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控铣床 课程建设 职教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01-02

我校地处金秀县,这里也是瑶族自治州,丰裕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充斥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践行地方职业教育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地方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动需要,我校结合所在地区旅游工艺品广受欢迎并销路畅通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开设数控铣床扶贫培训课程。

1 课程模式设计

1.1 专业与产业对接

近些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而数控铣床专业的学习,不需要过深的理论基础,只要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当前,机械制造厂的数控铣床操作工的基本工资都在3000元/月左右,如果学生通过在校专业课程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毕业后从事这一行业,并且,伴随着经验的累积,技术的提升,收入达到8000元/月以上也是有可能的,这样就实现了本课程以“扶贫”为初期目标的设计要求。

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的操作技能是本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此专业与数控加工产业实现对接,既产业发展决定专业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专家预言:21世纪是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机械制造业需要的是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会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具有数控技术相关理论基础,并且一定程度的动手能力。数控人才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蓝领层,也就是数控操作技术工人,要求其要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穰,可以熟练的进行机床的操作,懂机床维修,技术要领;第二层为灰领层,也就是数控编程人员与专业机床维修人员,这类人才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掌握复杂模具的设计与制作;第三层为金领层,是指精通数控机床实现原理、可以独立进行编程与维护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中职院校来讲,培养的主要目标为蓝领层次,还要为学生打下可以成长为灰领层技术人员的基础。因此,我校数控铣床专业开设了基础教育课程,其中包括中职数学、语文、英语与计算机基础;开设了专业理论课程,其中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基础以及数控机床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采用校内集中实践的方式,开设了量具使用、铣床操作、绘图等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就是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1.2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数控专业的课程内容设计除了要考虑社会需求外,更重要的就是在课程体系中要渗透数控铣床操作工人的职业标准。我国颁布的《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数控车职业功能与工作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职业功能主要分为加工准备、数控编程、数控车床操作、零件加工以及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五个方面。每一类型的职业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工作内容,例如,数控车床操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操作面板、程序输入与编辑、对刀、程序调试与运行几方面。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思路。

1.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于教学目标,与基础教育对比,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更加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传授专业技能,就要求执教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人才,既理论知识,也懂操作技能,那么,就要将教学过程中与生产过程紧密的结合到一起。为了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我校采取了三种措施:第一,专业技术人员进课堂。聘请了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课堂;第二,学习场所由教室变车间。让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第三,企业实践为补充。一个学期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去实践,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真正的操作技术要领。

2 在学生掌握典型零件加工的基础上探讨民族工艺品的创新

数控铣床技术加工的典型零件有行轴、套类零件、盘类、支架类零件、普通三角螺纹、锥螺纹、内径槽、外径槽和端面槽的加工以及孔加工等。作为数控操作技术人员必须应该熟练掌握以上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然而,这些都是普通数控铣工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我校所在地区金秀县而言,旅游业发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市场销路旺盛,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时,我们就积极的探讨如何使用数控铣床生产出具有我县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这些旅游工艺品以数控铣床为加工工具,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为目标,以机械加工与旅游产品二者完美整合为特点,开创我县数控铣床制造业发展的途径。将民族工艺品研究作为专业发展的一个目标,我校是通过举办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大赛实现的,让学生突破创新,努力将自己掌握的数控车床技术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生产出有创意、有想法,民族气息浓厚的艺术品。民族工艺品研究与数控铣床专业发展相结合是拓宽专业发展的思路,创新专业发展方向,融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它也是当前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一种重要体现。

将数控铣床专业与民族工艺品研究结合起来,并非易事,然而,这条道路却是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探索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并且让工艺产品含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实现一些手工产品的批量生产,都是推动这一课题研究向前的动力。

将数控铣床专业与地方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专门进行数控铣床的专业研究,深入挖掘地方民族特色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所在,顺藤摸瓜,找出实现这一想法的途径;第二,在专业建设期间,鼓励师生共同创新。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发挥全体人员的聪明才智,集合大家的想法,让教师与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特殊产品的生产;第三,边摸索,边实践。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借鉴其他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身专业与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新道路。使这一举措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扶贫的意义。

3 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中职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希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连接,希望学生走出校门,跨入厂门,不需要在企业有什么过渡期与适用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在深入研究企业用人要求后,采用了三项措施。

3.1 车间与教室合一

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大都是在校内车间内完成的。校内车间不仅模拟了企业车间环境,还提供了数控铣床,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学生在车间在进行实践,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与条件有了预期的心理准备,又学习到了企业工作中最需要的操作技能。车间与教室合为一体,既实现了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功能,又实现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消化吸引,并接着学习更多的技术知识的要求。车间与教室合一是数控铣床专业特色所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就是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过硬的操作技能,如果只在教室内进行理论传授那就是纸上谈兵,如果只在车间在进行实践那就是没地基盖高楼。将车间与教室合二为一,就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可谓是一举两得。

3.2 师傅与教师合一

教师在数控人才的培养上,扮演着两个角色,其一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师,其二就是传授学生操作技能的师傅,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应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从企业聘请的高级技术人员将精湛的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可以将技能要领准确的传达给学生。然而,师傅与教师两个角色的扮演还涉及到不同情感知识的传递,不同学业情绪的培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有“师徒如父子”之说,手把手的传授操作技能,以师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会让学生感受到另一种学习体验,心情更轻松,内心更契合,这就会将教师身份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些隔膜消除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操作技能的效率。

3.3 学徒与学生合一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与提升操作技能同样重要,忽视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自身的职业成长。学徒的学习重心在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学习重心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不绝对,只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定位这两种身份,并且将两种类型的学习区分对待,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学业甚至未来的职业成长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现代社会中需要的人才必须有技术,但是,如果想要拥有超人的技术,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可少的。让学生在车间内当学徒,将教师当师傅,他会重点学习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教室内当学生,将教师当作知识的传授者,可以让学生头脑与身心发生变化,有利于不同类型学习内容的掌握。同样,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课与理论课程分别进行考核,两种成绩都要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上都达到课程要求标准。

4 结语

我校开设的数控铣床扶贫培训课程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借鉴德国“双元型”职教模式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进行专业建设,进行课程研究与设计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切不可盲目追风,照搬其他人的成功经验,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已的想法,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伟美,黄华.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4):116-117.

[2] 彭伟健.培养数控专业实用型操作人才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27):91-92,98.

[3] 周宝誉.数控专业开展普车实训教学的探讨[J].轻工科技,2012(3):164-165.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日益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数学技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三足鼎立,在现代社会进步中正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学生的数学修养直接关系到他走向社会之后的工作能力,尤其对其终身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中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了促进数学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培养更多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中华女子学院自2006年以来,就尝试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教研室的教师担任了数学建模活动指导的角色。从2006年至2009年,中华女子学院连续4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了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北京一等奖3项和北京二等奖3项。在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形成了中华女子学院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一、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课程建设的实践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是连接实际问题、数学知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桥梁,几年来我们以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建立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教学体系,探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和数学教学改革,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模式。

中华女子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分为:第一步,每年的10月―12月,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验选修课;第二步,第二年4月―6月,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选修课;第三步,在每年的6月下旬,举行全校数学建模竞赛,确定参加暑假培训的学生;第四步,每年的7月上旬―8月上旬,要求参加暑期培训学生自学部分与竞赛有关的知识,为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五步,每年的8月中旬―8月底,对学生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和模拟竞赛,并在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选拔和组队,确定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选手;第六步,每年的9月初至赛前,对参赛选手进行实战模拟训练,进行两次赛前技巧及注意事项讲解,并具体布置竞赛工作。

参赛结束后,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认真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作为下届参赛队员的培训内容之一。

2.合理安排数学建模的培训内容、数学试验和数学建模选修课内容。

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内容和以数学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数学建模课程应以数学知识和方法为纵向、以问题为横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安排培训内容。

明确数学建模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试图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兴趣,并介绍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2006年,在对我校参赛选手进行培训时,由于国内的教材多是针对理科重点院校,适合于女子学院的教材相对很少,我校从事数学建模教学教学的教师,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结合女子学院的特点,从中精选出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内容,一边进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建模竞赛培训,一边进行修订,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于2007年完成了《数学建模》校内课件。课件的第一部分是数学建模引论,介绍数学建模的概念、功能、一般步骤和一些典型例子;第二部分介绍Mathematica,lindo/lingo数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些软件支持;第三部分是讲评一些典型的建模案例,选择案例的思路是:实际背景简明、问题能吸引人、假设和建模的依据容易理解、求解不太复杂,使学生从这些问题入手,学习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技巧,激起学习的兴趣;第四部分是综合模型练习。同时,于2008年完成了《数学实验》校内讲议,讲议的第一部分介绍MATLAB数学软件,第二部分是小型实验问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对参赛选手培训的宗旨是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需要讲授高深、系统的数学知识,仅介绍和引用一些实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便于学生接受和临摹,特别是一些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数学模型,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选修课,举行全校数学建模竞赛,普及建模知识,提高群体建模能力。

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我校一方面将数学建模内容引入数学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从2007年开始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2008年开设数学实验选修课,大胆启用进取心强的年轻竞赛指导老师主讲,选课人数累计达800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选修课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良好。此举既普及了数学建模知识,又为数学建模竞赛培养了选手。同时,我院连续4年举行了全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推动了我院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又为全国竞赛选拔了人才。

一方面,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是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另一方面,数学建模竞赛题目都是来自实际问题,需要教师平时积累丰富的资料,在教学和辅导中不断地完善,为学生灌输新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此外,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培训和课程建设为我院的数学教学改革找到了强有力的突破口。

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课程建设的体会

1.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推动了女子学院的数学教学的改革。

从数学教学思想上说,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分析、计算或逻辑推理,能够正确、快速地求解数学问题,即运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二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抽象、概括客观对象的内在规律,构造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几乎所有传统的数学课程都着眼和着重于前者,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引入教学,可以有效地加强后一方面的训练,是对原有数学教学体系的一种改革尝试,也给教学思想的改革提供了新鲜、生动的素材。

数学建模教学要求对以往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忽视“受者”的心智创造过程,将知识高度浓缩地“灌”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数学建模教学中指导老师采用的“研讨式”教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把前人发现与积累知识的方法、过程,以及创新的经验介绍给学生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发现真理。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教室既当作是传授知识的课堂,又变成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研究”的园地。

我校《数学实验》课程主要学习MATLAB数学软件,引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数学软件对其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和检验的建模全过程实践。该课程具有以问题为载体、以计算机为手段、以软件为工具、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并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随着数学建模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和参与的教师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自己原有的教学内容中引入了数学建模,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在竞赛训练的课堂讨论教学中,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的引入,丰富了原来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在竞赛中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的使用,促进了数学教研室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学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2.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由于内容多、学时少,授课主要靠学生自学,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并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尽管数学建模的题目是由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简化加工而成的,但是它们又不同于数学应用题,因为它们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数学建模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数学建模活动既可发掘学生的潜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就业概率。我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供不应求,就业质量明显要比我校同届毕业生好。他们中有三分之二考上研究生,有的还考上一类重点院校的研究生。

3.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自2006年以来,我校先后有4名教师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数学实验、数学建模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课程建设调动了青年教师爱学习、求上进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热情,对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数学建模指导组老师发表相关教研论文2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8年数学教研室被评为中华女子学院优秀教学团队,1名教师被评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教师获得校级课堂教学优秀奖。此外,2006年1名教师获“中华女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1名教师获“全国妇联岗位建新功活动标兵”称号。

有机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要使它的辐射作用更广泛地发挥出来,必须与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几年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主体的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不打乱现行教学秩序、规模相当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试验。

鉴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又不额外增加课时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加强数学教学应用内容和实践环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的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

参考文献:

[1]库在强,刘焕彬.以数学建模活动为载体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2]李宝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3]姜启源编.数学模型(第二版)[M].高教出版社出版,1992.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5篇

教师培训的新理念

“十二五”期间,我校提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理想,助推学生自主求知和生命成长”的教师培训终极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我校合理规划教师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选择教师培训的战略,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塑造良好的培训文化,三管齐下,积极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我校以“知识探究、能力构建、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引领,现已构建“钻石型”特色课程体系,包含基础学科类课程、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类课程、CPS(Creativity, Practice, Service)类课程以及人格养成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随之发展与提升,既为教师成长提出了挑战,又为其注入了活力;既是教师培训的动因,又是培训的新平台。为此,我校将紧密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促进课程建设,从而努力围绕学校特色发展,以教师培训为桥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学校教师培训为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坚持“校本、生本、课本”的原则,即“以学校文化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本”,从而实现基于“校本”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为自身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基于“生本”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基于“课本”学习研读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要求,落实双向细目表,进而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教师培训的有效抓手。

构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

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之上,我校深入探究教师培训的内涵,合理统整与规划教师培训工作,使其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相融合。

教师专业发展涉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可归纳为升华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充实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四个主要方面。基于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对“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的总结,努力挖掘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即“敬业”“爱生”“博学”“善导”。“敬业”是指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爱生”是指关心、爱护学生;“博学”是指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善导”是指育人过程中以开导、引领见长,这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发展的统一整体,教师的各种专业素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各专业素养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为此,通过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生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提炼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即维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链,并以此作为理工附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其中,“敬业与爱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促使教师超越“谋生”而追求“乐生”,这是使教师情系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敬业”更需“精业”,故要“博学与善导”,这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硬实力的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精雕细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是教师培训工程的又一重点。文化具有群体性和实践性,文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由个体推广至群体,由设计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是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出发,我校着力从学习与教研、实践与反思以及师德三个方面培育教师培训的文化,而这正与我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相得益彰,即以知识探究促学习与教研文化,以能力构建推实践与反思文化,以人格养成引师德文化。因此,“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面,课程建设成为建设教师培训文化的沃土。

教师专业发展的点、线、面的有机整合,最终促使我校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机体。为使其焕发活力,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我校提出:以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人文奠基,理工见长”是我校课程的特色,指我校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构建为人之本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理工领域的特长发展。基于教师培训与课程建设的融合,“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课程特色为教师成长打下了生命底色。“厚德积学,沉毅笃行”是我校的校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体现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沉着坚忍,行动务实”,这是我校教师培训的行动准则。我校的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活动开拓教师视野,借助“教师沙龙”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这些都构成了教师培训生命体的特色生命活动。

与此同时,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校积极倡导公开坦诚、高度信任、关心与分享、珍惜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风,并以此促进学校文化ACT建设。学校文化ACT具体是指尊重信赖(Are respectful and trustworthy)、相互关心(Care about each other)、承担责任(Take responsibility),这是我校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教师培训工作的作风较好地体现了ACT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立足校内,两头在外”的教师培训方针

在“十二五”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将教师培训的总体方针确定为:立足校内,两头在外。

1.“立足校内”

所谓“立足校内”,是指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施“凝聚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凝聚工程”旨在凝心聚力,通过人文、科学的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信念与经验、相互承诺的实践共同体,建设一支尊重信赖、相互关心、承担责任的优质教师团队。

“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通过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我校尤为注重对教师队伍新生力量的培养,并从思想、仪表以及日常行为的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为指导青年教师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学校对其提出“日行三必须”,即必须把教书当作事业来经营,一颗心追求,一辈子坚持;必须呵护学生;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成长,放眼世界,见好就学,省思内心,闻过则改。此外,为引导青年教师优化个人发展的细节,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20项修炼”,提醒青年教师关注自身形象、生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多个细节,具体内容如下:

修炼教师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习惯;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德性;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情感。

精炼教师生活:教师的规划;教师的阅读;教师的研究;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写作;教师的幸福。

锤炼教师专业: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教育之梦。

“名师工程”是指学校为不同层级的骨干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营造交流、研究的氛围,旨在树品牌学科,出名牌教师,建特色课程,育教研文化,传经验影响。

2.“两头在外”

所谓“两头在外”,是指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将走向两个区域:一是走向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二是走向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

首先,我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合作,通过为教师办理理工大学借书卡、开放理工大学网上图书馆、帮助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使其能够分享大学资源。

其次,我校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吸纳国内外教师培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校已经与国内外多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多次组织教师外出交流考察,开拓视野。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终身学习 创业培训 职业教育课程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194-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学习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终身学习一般是指社各个成员为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求,贯穿人一生的,持续学习的过程。终身学习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目前,终身学习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已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法规制定、政策实施、教育改革、体制建立与完善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深入实施,不仅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全民终身学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项创业创新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创业者主体进行持续、广泛、终身学习,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开展,对形成全社会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创业培训课程简介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政策的深入实施,针对创业活动开展的各种培训日益引起重视,作为创业培训活动重要载体和手段的创业培训课程在整个创业培训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有效帮助中微小企业发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针对中微小企业主,开发了一系列的创业培训项目,主要包括GYB、SYB、IYB、EYB四个培训模块。通过相关培训项目的学习,有效激发中微小企业主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帮助培训学员更好成长。该系列创业培训项目具有针对性,系统性,渐进性,高度参与性等特点。自2003年引进我国后,有效促进了我国创业培训项目的开展。目前,该创业培训课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有效实施。

创业培训课程具有明显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经过长期发展,按照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制课程、MES课程、CBE课程、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内的多种课程模式。职业教育课程以职业岗位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工作过程研究的日益深入,从相关职业的核心岗位中发现具有典型性的行动领域,并从行动领域中总结、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学习领域,通过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的相互交融,统一形成具有具体化特征的学习任务已成为指导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重要理论之一。创业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特殊劳动方式,其包含了如运营、组织、运用技术、整合资源等特定的“行动领域”,通过对创业的各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形成可用于教学的“学习领域”,并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为相关学习情景和学习任务,进而形成一系列的符合创业活动特点,并能适用于教学的创业培训课程。

二、创业培训课程建设思路

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为基础,利用该项目“1”与不同行业“X”间的融合,有效构建“1+X”创业培训课程,服务终身学习,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

首先,通过对不同行业创业者在实际创业过程中的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职业情景,归纳创业者典型行动领域,确定创业者行动领域构成,选择可行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框架,得到具有行业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框架和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对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进行适当改善,在创业培训项目课程具体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促进创业培训项目与不同行业学习内容间的融合。最后,以项目为导向,通过两者间的不断融合,有效构建“1+X”创业培训课程,促进学员终身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创业培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作为“1”与不同行业“X”间进行有效融合;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创业者主体应坚持加强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构建具有不同行业特点的“1+X”创业培训课程,应坚持满足创业者主体终身学习的需要。此外,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对GYB,SYB,IYB,EYB等创业培训课程模块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善等在创业培训课程建设中也应给予关注。

三、创业培训课程建设内容

在创业培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不同行业创业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具有不同行业特点的学习领域框架与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进行适当融合,形成具有不同行业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创业培训课程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以主要服务创业者主体终身学习为引领,逐渐对包括GYB,SYB,IYB,EYB在内的创业培训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方式作适当改善,并以创业者主体的实际创业过程作为重要评价方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培训反馈,在实现“1+X”有效融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培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创业培训课程需求。创业培训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加强不同行业工作过程内容和特点的研究,提升创业培训课程融合性

在大量行业调查与走访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为基础,通过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业,对行业中微小企业创业者的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职业情景,归纳创业者典型行动领域,确定创业者行动领域构成,选择可行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框架,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合理嫁接创业培训项目。在开展创业培训项目与不同行业间“1+X”融合性的过程中,不断提升“1+X”融合过程中的有效性,创业培训项目是基础,是不同行业的创业者进行创业需要掌握的基础和普遍理论;但这些普遍理论需要与行业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被不同行业的创业者认可和接收,才能实现“1+X”的有效融合。

2.突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彰显创业培训课程实践性

职业教育课程具有问题引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特点,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将具有实践性、真实或接近真实特点的工作项目引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求学生能相对独立地实施整个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通过创业培训项目与不同行业间融合后的“1+X”创业培训课程的构建,能更有效地满足不同行业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业培训课程质量和效果,需要对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对创业理论的需求特点进行全面认识。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符合创业者成长规律,突出实践性,具有“1+X”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显得十分必要。

3.树立创业者主体地位,突出创业培训课程服务性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要求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基A,以行动导向构建学习组织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创业者主体地位,主要培养其核心职业能力。对于创业者而言,其工作过程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更多精力的投入,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创业者有时需要进行贯穿一生、持续性的学习。因此,相比于其他工作,创业者更需要尽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基本涵盖了企业产生,企业创立,企业提升,企业扩大等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对于大多数中微小企业的创业者而言,该创业培训课程基本可满足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该培训课程应在有效结合不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外延和内涵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加强,以满足中微小企业的创业者日益增长的持续学习需要,突出服务性。

四、总结

创业活动以其需要持续、广泛学习的特点对创业者主体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针对创业活动开设的创业培训课程对服务社会终身学习氛围的形成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创业培训课程具有明显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包括GYB,SYB,IYB,EYB)为基础,利用该项目“1”与不同行业“X”间的融合,可有效构建“1+X”创业培训课程。

创业培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加强不同行业工作过程内容和特点的研究,提升创业培训课程融合性;突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彰显创业培训课程实践性;树立创业者主体地位,突出创业培训课程服务性;其中,融合性是前提,实践性是基础,服务性是主线。

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建设与推广,可有效服务社会终身学习氛围的形成,助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远等. 国际论坛: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2]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 SYB创办你的企业.[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9),7-13.

[4] 刘惠坚,李桂霞.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100-101..

[5] 吕鑫祥.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理论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0-33.

[6]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8.

[7] 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B转型B升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8-156.

[8]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47-285.

[9]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5-42.

[10] 黄达人等. 高职的前程.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11] 王伟廉. 试论宏观高等教育思想对高校课程的影响[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40-43.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7篇

1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建设

现状

对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培训课程的内容、形式、实施、编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内容上存在“滞后性” 培训实践中发现,87.4%的教师非常希望接受一些新技术、新工具的培训与练习,希望借鉴、参考一些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教学案例。这说明培训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教师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培训课程内容往往以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为本位,倾向于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形式上缺乏“立体化” 培训课程在形式上还是主要以书面教材为主,很少能够结合网络、多媒体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教学方法显得非常单调。例如,在对技术实践性相对较强的职业院校进行培训时,64.1%的教师反映缺少能够体现所任教学科特色的电子教材或者网络资源。

在实施中忽视教师的“学习特点” 培训课程在实施方式上还是采取集中讲授为主。在调查中发现,97.7%的教师希望在培训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践去认识和接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培训课程在实施中考虑到受训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特点,考虑他们不同的学习起点、生活教学经历,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刀切”。

在编撰中没有结合教师所在学校、专业的需求 要达到培训所要求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单靠纯粹的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操作技能模仿是不行的,必须要将知识技能和学校的需求、教师的科研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要求培训课程在编撰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最好能提供体现所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教师的科研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作品案例。

2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微型课程

针对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在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进行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微型课程也称作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微型课程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容量教学单元,它鼓励“教学决策、假设检验、合作”等高级思维或技能。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微型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1)灵活性。微型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不一定由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所决定,很多情况下是根据教师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需求以及所在学校的宏观需求等因素来建设的。

2)半独立性。微型课程和系统化的培训教材是互为补充、配套使用的,它既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培训知识的连贯性,更要体现时代要求和教师需求的“重点”知识与技能。

3)校本性。微型课程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社会需求和教师的学习兴趣,还要从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学科专业的建设等现实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服务。

3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

建设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任务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学习评价等方面(图1)。

任务目标的设计 促进职高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是开展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所以,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的任务目标应该是情景性、开放性的,也就是:1)任务目标要来自于教学实践,要根据职高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来设计课程目标,重点发展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拓展目标;2)任务目标要短小、凝练,既要服从教育技术学科的系统知识,更应该选择职高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课程目标,使得目标设计更具整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这一微型课程中的任务目标就是:教师要能够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能够播放细胞分解视频资料的多媒体课件。

学习内容的设计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同时兼顾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既要涵盖现代教育技术学的“重点”知识,又要适应教师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教学的特点,与教师的兴趣、需要、能力、知识经验背景相适应。例如,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这一微型课程中,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既提纲挈领地介绍教学设计模式及其影响,又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给出运用“抛锚式”“随即进入式”等教学策略的案例。

学习活动的设计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强调的是“做中学”,“做”是为了“学”,也就是注重教师的学习建构过程、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实践和练习中去掌握教育技术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微型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协作学习”的设计,教师按照“展示原有教学设计方案——讨论教学设计方案——修正教学设计方案——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步骤进行学习。

学习环境的设计 乔纳森认为,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而且需要社会背景等因素的支持。因此,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学习环境的设计要注意:1)提供数量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如书面教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2)提供交互友好的技术平台,能够支持教师对理论模块进行网上的自主学习,可以支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在培训实践中,开发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在“学习资源”模块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而且在“学习论坛”模块可以允许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通过Agent技术为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习评价的设计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是教师的学习结果形式多样化,包括电子作品(课件)、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等;另一方面是评价手段多样化,在评价过程中通常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对口头报告、展示活动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课程建设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训管理 课程建设

一、《培训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结构趋同,内容与实际有较大脱节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有关培训管理方面的高校专业教材结构都有较为相似,多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培训部门为主体的视角出发,围绕着这些相关部门人员日常培训工作的主要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评估等)而展开阐述。然而,随着培训实践的快速发展,培训早已突破企业组织的界限,演化成一个新兴行业,大大小小的培训组织、拓展机构、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独立于企业经营实体的企业大学(或学院)的涌现,使得培训管理的内容呈现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局面。因此,一方面,除了各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部门以外,以上诸种培训机构也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途径;另一方面,当涉及到课程外包或者要聘请外部培训师时,企业培训部门也免不了要与外部的培训机构打交道。因此,现有的《培训管理》课程结构与内容难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培训相关工作的全貌,因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充实,以填补与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实际存在的鸿沟。

2、缺乏有效案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贯通

在现有的《培训管理》教材中除了内容和结构滞后于实践发展之外,缺乏有效的课程案例也是不容忽视的缺点。其实,诸多教材中并不乏大量有关培训的案例,然而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是国外知名企业的培训实践,缺少真正有效的国内案例。而且这些案例要么内容陈旧,要么介绍不深入,很多时候只能作为课程理论知识介绍部分的点缀和辅助,起不到案例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这些案例中,虽然介绍了很多公司的培训实践,但看不出有何差别和特色,没有梳理出共性,也没有总结出差异点,既无法让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有更好的学习吸收并进行知识的贯通,也无法让学生受到深入的启发。

3、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演练环节

相比于学生1―2年级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4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则主要是围绕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而展开的。例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培训管理》等。这些课程应该更为侧重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锻炼和实际技能的提升,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对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不够合理。例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偏少,一般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论文和调研报告为主,相当部分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也是谈理论多,联系实践较少等。以上这些缺失在《培训管理》课程的实施中也难以避免,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完了以后对于怎样有效地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仍感到茫然。

4、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我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被动学习习惯,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动力。虽然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成效考察较困难,占主流考察形式仍然是卷面考试。这不仅错误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记忆,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高年级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更强,仍然趋同于大一大二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会弱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因此,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培训管理》课程也亟需开发出务实新颖的考评方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

二、《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探索

在对《培训管理》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本文从教学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培训管理》课程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以学习需求出发,建构课程结构与内容

高校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而对于不同性质的专业显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存在差异的。例如理论性学科教学的目的可能更多在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分析能力,而类似人力资源管理这类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则应该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实际问题的诊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各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仍较为侧重理论的学习,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仍然是以现有的教材为根本,这使得学生所学总是与现实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较好的锻炼。例如学生学完《培训管理》课程后,对相关的培训理念与企业培训管理流程等知识点可能记的非常清楚,但是对企业培训的实际操作仍感觉无法上手,所学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企业的培训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质很强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宏观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计划拟定、组织实施与评估,更需要培训课程资源、培训师资源的配合。这就要求培训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对培训这项业务工作本身有深入的理解,甚至有时候培训管理人员也要担当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实施的工作。由此可见,企业培训管理的基础在于培训,如果对企业培训如何做都不甚了解,是无法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只有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到从全局到局部到微观的全方位理解,才能最终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在分析以往相关课程教材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经验,构建了如下《培训管理》的课程结构,并在不同部分侧重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由表1可见,该《培训管理》课程增加了培训管理理论基础以及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并极大地加强了学生课程实践部分的比重。

2、以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导引

相对课程其他部分的内容,传统的培训管理流程的内容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做过企业培训,对企业的培训流程没有丁点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培训管理的四大流程其实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培训环”,而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填充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各个流程中往往添加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来组成教学内容,这一方面使得某些流程的内容与其他流程的内容分配不均匀(例如往往把各种培训方式与方法放到了培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因而这部分学习内容相对较充实,而培训计划拟定则显得内容比较单薄);另一方面也人为的割裂了学生对各流程之间内在紧密联系的认识,不利于他们从整体角度看待企业的培训管理实务。因此,一方面为了强化学生对整个培训管理流程的认识,将这部分课时精简到12学时,同时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在每一流程的学习之前,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每章学习前,教师选择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先行者组织者”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启发其建立起所学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这些案例经过教师的编排,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案例所描述的情境,并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在讲到培训需求分析时,以一个公司对某一高级工程师外派培训失败的案例引入,对于这个案例学生都能回答一二,但是教师在点评时应将学生的回答及关注要点导入该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失误上来,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并建立如下重要的职业理念“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好的培训需求分析将使得培训成功一半”。又比如在讲到培训组织与实施时,以某公司内部培训的一节课的现场情况描述引入,教师在点评学生回答时也应引导大家认识到培训计划在实施中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需要随时进行培训的纠偏工作,虽不再能达到最初的设想,但能将企业的培训投入风险降到最低,而将培训收益扩展到最大。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这些先导性的案例使得他们对下面要学习的流程及其重要性建立了很好的观念固着点和学习兴趣点。

3、以理论讲授为辅,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

虽然在课程的概述与理论基础部分,都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除了这些进行知识铺垫的部分外,整体看来本课程更强调和强化学生培训及培训管理技能的提升。因此,相比于以往加大了实践环节的力度。因为知识的学习可以靠听课和复习记忆来实现,而技能性的学习则只能靠更多练习,正所谓想学会游泳还是需要下水去练习,而不能光说(听)不练。例如在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部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针对企业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必须以学员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大课程的互动水平,分别设置“最能代表我的动物”、“泰坦尼克号”、“解开千千结”等管理游戏以加深学生对培训方法的使用过程及适用范围的理解。

4、建立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标的考评方式

为了突破以往课程考评方式的局限性,加强学生对培训管理技能的练习与掌握,课程结合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思路,将学生的课程实践演练成绩计入总成绩的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这种考评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演练的兴趣。在课程实践演练环节,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团队,并提供六个通用管理能力培训的课程题目供其选择,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课程题目后就以组为单位展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具体实施时,要求每组内再划分为四小组(每小组约三人),并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见表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全盘统筹活动。为了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考察各组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成效,教师对小组演练的评估再细分成对现场授课效果、小组评估报告、课程资料包三个方面评价,并分别设置40%、30%、30%的比重。其中,要求各小组所提交的课程资料包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演示文件、评估工具(以及评估的报告)等资料。以上课程演练各环节的设定真实的模拟了企业培训以及培训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获得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感性经验,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能够对前面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此外,虽然小组内分工明确,但是小组任务的整体性又决定了所有组员必须相互支持与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建议

虽然《培训管理》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从学生的改进建议以及教师课堂实践中的体验与课后的反思来看,仍存留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

课程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环节,例如案例研讨、管理游戏以及培训课程的实际演练等,学生反馈从这些实践的参与环节收获很多,但是与企业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活动相比,这仍是不够的。为了更加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其获得更多企业培训的感性经验,未来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比如角色扮演、行为模仿以及拓展训练等。与此同时,在实施这些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讲解和沟通,活动实施之后,教师也要就活动中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对培训中安排活动的本意有更深入的理解,以避免学生走入“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培训误区。

2、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

虽然课程的活动安排与实施较为顺利,但是实施过程中仍旧暴露了一些安排不当的地方。例如在开展“解开千千结”等活动时,发现现场的场地不够大,无法较好的实现游戏的目的,而学生在进行培训实践演练时,由于一般教室的课桌比较固定,无法实现企业培训中多样化的座位安排。未来《培训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在专门的企业培训模拟教室中进行,并配备更多优良的培训设施与活动材料。

3、进一步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过渡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结构简洁清晰,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并且通过课堂培训的实践演练环节,能够使自己对企业的培训活动有深刻的理解。然而光靠课堂的讲解与实践仍旧无法完全领略各型组织严谨务实的培训管理流程、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方法,以及培训管理实践中的难点与操作策略。因此,未来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性。例如可以聘请企业负责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使得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并能更好地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注:本文系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O.09BS604。)

【参考文献】

[1] 钟和平: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2] 马万民: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3]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李中斌:培训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专业艺术培训范文 下一篇:城市燃气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