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0 17:30:17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1

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昨在扬召开。省教育厅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推进中考方案改革。b>中考改革:研制全省命题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下一步,我省将创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加强评价改革指导。我省将推进中考方案改革,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研制全省中考各学科命题指导意见,加强中考组织与命题评估。在省、市、县、校四级,分层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专项研究与培训,促进地方、学校和教师日常考试评价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日常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我省将深化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与反馈指导,定期向社会公布质量测试的结果。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质量测试省级命题为主。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减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省颁布的课程方案。地方、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及课时,切实保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艺体类课程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依据国家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我省将调整充实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另外,我省将整合学科专家、教科研人员和优秀教师的力量,提升苏版国标教材建设水平,加大为学科教师服务力度。高效课堂:农村教师集体研修我省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将建立定点联系和指导服务机制,以乡镇中心校为依托,组织农村教师集体研修,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农村和薄弱地区教师建立共同的发展平台。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2

《意见》分七个部分: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部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意见》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调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宣传教育工作。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3

[关键词] 改革开放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预期思想观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也泛指包括与之直接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领导体制、教学对象等种种因素的总和。改革开放理论,是一门社会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讲,是指那些直接指导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理论;从广义上讲,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改革开放理论的传播、实践、发展和成果展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这种平台作用,通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的四次大调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来。

一、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准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意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教材与教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意见》实质上就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78方案”。《意见》一方面借鉴了1961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即通常所说的“61方案”)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改革开放萌芽与初始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各高校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落实“78方案”,先后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教育部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这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这四门课程,就是后来所说的“旧四门”。当时之所以开设“旧四门”,主要是因为“”期间“搞乱了路线是非、理论是非和思想是非”,需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把过去“颠倒的是非统统纠正过来”[1](P70),以展现和推进正在发生积极变革的中国社会。

二、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78方案”实施以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2](P106)《通知》对大、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了总体改革与规划,将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设置由过去的“旧四门”调整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就是“85方案”。“85方案”“新四门”课程的设置,突出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理念。

在“78方案”和“85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高校逐步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1982年以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只开设“一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随着“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完整课程体系的逐步推广,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架构最终形成。“思想品德课”始于80年代初期部分高校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讲座,1982年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转为必修课。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理论及其实践的需要,“法律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在完善思想品德课体系的过程中先后增设。1986年7月,、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各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引导。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全国高校开始讲授法律基础知识。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对思想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做出明确规定,即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五门课程,其中前两门为必修课,后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3年7月,国家教委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中,将“大学生思想修养”与“人生哲理”两门选开课,调整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必修课。

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及其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反映了这一阶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适应了在大学生中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全国高校在实施“85方案”的同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党的理论发展状况,就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探索。1991年8月,国家教委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继续积极进行以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和不同的逻辑体系,去阐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动摇的历史逻辑和政治结论,去回答学生所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深层思想认识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观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划清界限”。[3](P139)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并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鉴于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理论建设的重大发展,在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强调指出,“两课”的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内容。此后,各高校的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始转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开展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问题,确定普通高校“两课”调整改革后开设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在内的八门课程。同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课的通知》。6月,、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的通知》。该《意见》即为“98方案”。“98方案”指出:“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全面地反映中国实际和时展。”[4]P182-183“98方案”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在本科院校开设;思想品德课为两门,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另外规定,“职业道德”课除师范、医学等一些特殊专业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外,其它专业可作为选修课或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安排教学。自1998年秋季开学以后,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开始全面实施“98方案”。“98方案”的突出特点,是增设党的重要改革开放理论体系之一――邓小平理论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四、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和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党的改革开放新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长期思考,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月,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2004年又写进了国家宪法。

为了学习、领会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两课”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提出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两课”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为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编写全面反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5](P177-19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的精神,2005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开始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概念,并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3月,和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该意见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05方案”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必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只在本科学生中开设。另外,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本科学生还应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等选修课。“05方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精练、更加实际,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特别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重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时至2009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调整更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05方案”的制定、实施与完善,更加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和学生)直接推动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在其自身的运行过程中,通过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科研与理论创新,也在直接促进改革开放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本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曾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进行过积极的探索。

在国家统一理论方面,本人1995年撰文提出,在坚持“一国两制”方案核心的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应有所丰富和发展。可以考虑采用两岸共同认可的国家名称,作为促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6](P208)后来,党的对台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调整。从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到表述为“两岸一中”,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针对很多人为了强化党内监督机制,提出实行党委纪委“平行体制”或纪委绝对“垂直体制”的构想,阐明若从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出发上述两种体制都是不可行的。因为设置与党委地位完全平行的纪委,或者纪委系统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绝对垂直领导,这样虽然会提高纪委的权威,加强党内监督制约的力度,增进纪律检查工作的活力;但因为由众多代表组成的党的代表大会并非常设机构,由它产生的两个平等机关同时并存或者各自分别自成体系,结果必然会加大党内摩擦,影响党的集中统一,出现“党委系”与“纪委系”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会最终导致党的分裂。由此可见,“平行论”和“垂直论”并不可取,也不存在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完善纪检监督体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7](P36-38)

在知识分子理论方面,提出“知识分子不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多元化”的观点。本人在文章中指出,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具有较多知识”的社会成员,其他因素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为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的分类及其阶级属性,则往往与知识分子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对社会的态度直接相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具有二重性,即进步性和阶段性。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属性,主要应该从与职业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知识分子不再是青一色公有制(“全民”或“集体”)经济关系下的职工,而是分属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下的“知识人”。随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自身职业分布结构的重大变化,其阶级属性也相应地呈现为多元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没有知识分子的阶级、阶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各个阶级、阶层均拥有自己的知识分子。[9](P14-16)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推进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可用如下图示表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重要平台作用的体现

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刘畅然.第二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祖国和平统一展望[A].李秉刚,戴茂林.抗日战争与民族振兴[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畅然.现行纪检监察体制的局限性与应该采取的对策[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8]刘畅然.知识分子不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J].天府新论,1995.(4).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教师 队伍建设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06份有效问卷。课题组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后,结合访谈要点,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政府层面

(一)政策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越来越重视,针对就业指导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国家有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制度却不尽完善。调查发现,就业指导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国家制定的有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较少,在访谈中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也认为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度不完善。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资源投入不充足

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用来开展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外出考察调研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认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资源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针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资源投入不足这一问题,课题组通过和X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处的L处长的访谈了解到,该院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经费投入不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影响到该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回答“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有32.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投入不充足。

二、学校层面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和工作年限

针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有7%的就业指导教师年龄在25岁以下,大部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有75%的就业指导教师年龄在26-35岁,这部分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36岁及以上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仅占18%,比例偏低。

图1 就业指导教师年龄结构

针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间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年限结构不合理,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有85%的就业指导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不足4年,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间为4-6年的教师占3%,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间在6年以上的教师占12%,可见具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的教师太少。

图2 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年限结构

2.学历结构和专业背景

针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情况,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数据统计如图3所示。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有30%的就业指导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专科毕业,有66%的就业指导教师的第一学历为本科毕业,本科及以下的比例为96%;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就业指导教师的第一学历为硕士生毕业,博士及以上学历占1%。因此,高职院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指导教师的数量不多。

图3 就业指导教师学历结构

针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如表中所示。调查数据显示,与就业指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占15%,可见,具有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表 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背景比例统计表

(二)队伍管理满意度不高

针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现状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学校的管理不满意,数据统计如图4所示。课题组设计了选拔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四个选项进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满意度的调查,受访者回答为非常满意的不超过20%,满意程度不高;有35%-55%的受访者回答为比较满意或不满意,对管理制度特别是培训制度不满意的教师比例偏高;教师回答为无所谓的不超过10%,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人员都具有高学历,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对就业指导工作深入了解不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图4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管理制度满意程度

(三)队伍专兼比例失调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兼职比例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兼职比例不合理。课题组通过与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到,很多受访者都认为高职院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数量不足,兼职就业指导教师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构成的主力军,辅导员又是整个兼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主力,专业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欠缺,导致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三、教师层面

(一)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针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主动参与性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数据统计如图5所示。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由学校安排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占45%,出于自己理想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占23%,受他人影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占7%,顺其自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占25%。可见大部分受访者都是被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图5 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原因

针对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要上好就业指导课的占38%,认为要及时就业信息的占27%,认为要积极联系就业单位的占21%,认为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的占24%,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服务意识不强,认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给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其次是及时有关就业信息和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举办招聘,并没有从高职生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对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现状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45%的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现状为“人员不足、业务不专、结构失调”。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中的精神状态这一问题,课题组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55%的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中的精神状态是“疲于应付,感觉太累”,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中的精神状态是“马马虎虎,感觉一般”占27%,18%的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精神状态是“得心应手,有成就感”,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中的精神状态不够好。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满意程度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45%的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为“偶尔满意”,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为“不满意”的占30%,只有18%的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为“很满意”,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为“不清楚”占7%,可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三)教育科研能力较弱

针对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科研能力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为8%,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科研能力一般”的为58%,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不需要科研能力”的为34%,数据显示,大多受访者认为就业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不重要。没有对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实践就会失去方向,因而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为“有,比较模糊”的为52%,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为“有,非常清晰”的为18%,可见,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但职业规划的意识并不强烈。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回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岗位为“很满意,干到退休”的为38%,有32%的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岗位为“一般,有机会就换岗”,可见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需要正确引导。

四、调查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制度不完善、资源投入不充足、运行机制不完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管理满意度不高、队伍专兼比例失调、队伍建设进展缓慢、教师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教师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科研能力较弱、教师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等。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引进专业相关的高学历人才;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梁业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08).

[2]张锋.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出国与就业,2011,(20).

[3]李卫芳.高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5

在院校教学体系中,教员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课堂上70%以上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员站在讲台上通过语言讲述实现的;所有的教学环节,是由教员编排和确定的;学员的学习成绩,也是由教员最终评判的;教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教员必须而且应该努力将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打造成精品,把先进丰满的教学内容,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奉献给学员,为学员准备一桌丰盛的、具有诱惑力的知识大餐,这对于适应任务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必要。然而要打造精品,首要是教员必须具备精品意识,努力提高本身的业务素养和创新意识,在一点一滴中体现自己的创新思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精品意识的理解总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比如说:认为精品只存在总部、学院所列的“三精”建设项目中,从而弱化了自己创新精品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立项“三精”项目中,有的过于偏重材料的堆砌,而忽略了课程、教材、案例的受众主体是学员,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可能还缺乏这种意识,比如笔者曾跟随领导听查《外(台)军通信》这门课程,从教材到讲授都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介绍,每个国家军队按通信手段的分类来讲,众所周知,现行的通信手段各国大体一致,那么讲授过程中的不断重复显然难以避免,在课后与教员交流过程中,领导曾有非常好的建议:打破教材体例(教材老化),一个通信手段一个通信手段来讲,每种通信手段区分出各国军队不同的特点和突出的优长……。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相信通过这种创新,加上教员的主观努力,这样一门选修课程一样可以成为精品。

我们所要树立的精品意识就是学院平常所提倡的“三精”意识:“讲课是精品、教材是精品、课件是精品”。无论是主干课程还是非主干课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要牢牢树立这种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多出精品,出好精品,也才能多出人才(包括教员人才、学员人才),达到转型的目的。

一、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的主观能动性,树牢精品意识

教学组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的作用发挥好坏影响至关重要。一要“听”,多听不同渠道的不同意见,学员的、同行的、专家的、机关的,积极把各种意见综合起来收集起来,所谓兼听则明;二要“谋”,收集了意见要组织本组教员在一起研究,客观来讲,听查课过程中,有些建议是很有建设性的,如何把这些建议和意见用好,是创造精品的关键;三要“为”,在研究过后,要积极把新的方式新的内容放进课堂进行尝试,进行调整,要避免“得过且过,上完了事”的思想,创新是种“阵痛”,树立精品意识就是要鼓起勇气承受这种“阵痛”。

二、要制定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首位

课程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设计出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方法和路线的大问题,也是“精品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转型能否到位的关键。要立足改革,跟踪军内外科学研究的最新动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推广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具体来讲就是: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立足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立足创新能力的训练;有条件的尽量立足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立足创新思维的熏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要强化教学中的人本理念,突出学员主体

教学中的人本理念,即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情怀,这是精品意识全部真实的价值所在。以人为本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从表层意义上看,以人为本指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以学员为中心,服务学员的思想;从更深层次上讲,以人为本指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员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国家责任和人格魅力,使学员成为和谐发展的个体。

四、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

现在是“精品”,不代表永远是“精品”,教学中必须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实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让“精品”不落伍。一是要重视教员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员引进、培养、考核、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 、人员稳定 、德才兼备、乐于教学 、勤于教学 、精于教学的师资梯队;二是建立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和保障机制,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对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检查、督促和指导,是课程建设有效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三是建立和完善课程管理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员参与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就业 改进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扩大,高校迅速发展,短短十年间,已由原一百多所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三百余所,数量和规模是十年前的十倍之多,招生和在校生数量超过本科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上大学本科毕业生,全国全年毕业的大学生达500余万,如果再加上中职生,全国年就业人数在千万以上。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本文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谈谈个人之见。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一般在1∶200,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专职队伍约是1∶1500左右,相对较少。就是这样的比例,有些院校还达不到,最少的达到1∶3000。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就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学生能否就业,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就业岗位,是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衡量以就业为导向的标尺。由于从毕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只是十多年的事,对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来说,还是新鲜事。在高校,一般只设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各系部一般无明确就业指导职责。这样就使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整日奔忙于学生的具体事务,根本无暇深入用人单位调查,也无暇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更难抽出时间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不能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经济形式,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按照市场经济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律是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高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不仅要关注产品市场的需求,更应关注产品的本身。“人才”作为产品,不仅具有物质产品的属性,还具有主体性,差异性和可变性的特征[1]74。因此在关注普遍性的同时,更应关注这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就业指导信息与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充分

就业市场是双向选择的原则,无论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自己,都希望获得最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而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这样信息则是最合适最可信的平台。但由于人员和学校经费等困难,就业指导人员很少深入企业等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不能及时全面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不掌握第一手材料,就不能深入研究人才需求规律,很难把握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和人才需求趋势,就会造成就业指导工作的盲目性,形成用人单位找学校的情况,有时还得依靠人才中介机构。有些非正规的中介机构提供一些虚假信息,就业信息失真,容易使学生上当受骗。站在学生角度,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网站单方面的就业信息,其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好把握,这种单向被动的信息,会使许多学生失去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失去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机会。

(三)就业指导课不能落实

就业指导课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技能、选择职业的重要课程,而在有些职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只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重视公共课和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建设,没有把就业指导课看作激励学习的有效措施。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也只是专题讲座形式,有的学校只在部分专业开设。反映了高校对此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管理体制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也是市场经济人才资源配置的规律,强化认识,更新观念,就是要从传统的单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转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并与市场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把就业指导看作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把就业指导课看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做人成才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不仅只是讲就业课,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就业指导,掌握人才市场需求,了解企业用人信息,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从而指导学院专业建设、调整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健全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学院和教学系两级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网络,调动多方力量,发挥院系两个积极性。

(二)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队伍建设是关键,有了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才能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和服务质量。要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选拔机制,挑选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就业指导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二是建立由辅导员组成的系部级就业指导队伍,并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指导网络服务体系;三是给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他们从就业指导工作中逐步具备职业资质,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四是给就业指导人员相应的深入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和考察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市场,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反馈给学院以便调整专业或课程,增强办学竞争力。

(三)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搞好就业指导,必须深入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人才市场的行情,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目前就业市场较多较乱的实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深入实际,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动向。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就业指导工作,而且对学校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能够补充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例和指导;二是有利于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三是能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能够向学院反馈有利于改进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帮助专业和课程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值得指出的是,开展人才市场的调查要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要能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学院,指导办学。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面前,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人员要提高认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服务力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特长个人兴趣,使大部分学生找到满意并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才能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办学水平,提高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秀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50-52,74.

[2]于素萍.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01):73-74.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7

20*年我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在区委、区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20*年11月,高质量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阶段性评估。为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发展,稳步推进我区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全面总结第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现就我区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快速、均衡、优质发展,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牢固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围绕“新课程新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勇于探索创新,呈现具有*特色的德育新亮点。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人本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执行课程计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有序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区域教育的信任度。

3、建立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增进对三级课程价值同一性的认识,开发、建设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地方课程,逐步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普遍形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良好氛围,按计划涌现10所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和30所区级特色项目学校。

4、完善与课改实验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义务段学生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加大网络支撑,强化诚信制度,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元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管理,完成义务段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与成长记录册的整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的三级课程修习学业考试(考查)和学分认定管理制度。

5、建设一支能适应和满足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科研先导、专业引领、自主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学习促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事教学和对待自己,激发各校加大争创“名师工程”梯队、校本教研示范校和品牌学科的力度。全面推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改实验的能力,营造一批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团队。

6、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和发挥样本学校的作用,妥善处理好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坚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高中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部级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课改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三、主要工作内容:

1、总结经验,重视积淀,在继承中继续深化提高。经过四年的课改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在课改纵深发展的第二阶段继续予以保持。我们必须坚持把握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和关键环节;坚持落实课改的政府行为和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氛围;坚持均衡发展、倾斜农村和典型示范的策略;坚持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首位,把课堂教学优化作为重点,把校本行为作为着力点的思路;坚持推动教研训有效整合、三级教研联动、网络技术支持和区域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特色办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德育教育课程化体系的构建;坚持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并举、百分制和等第制并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坚持课改的系统理念,形成各部门支撑保障课改的合力。

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建立适合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充实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课改工作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区教育局机关科室及区教师培训中心要各尽其责,强化优质服务,起好指导、培训、研究、管理和保障等作用,努力营造能满足学校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长期性,正确对待课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克服课改实验中的片面认识,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注重实效,循序渐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区实际的课改之路。着力建设一支懂课改、善实验的校长队伍,不断强化校长指挥、管理和参与课改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校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加强教育管理,重点突出学校的人本管理和课程管理,摸索出符合各校实际、富有学校个性的管理模式,促使学校的课改工作向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创设学校课改特色。同时,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实验工作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各教育要素的关系,确保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发展。

3、提高认识,着力推进,不断提高我区课程建设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办学,开足开齐,既要重视各校体艺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又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区教育局成立校本课程指导和审定委员会,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运行的质量。抓紧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和创建特色项目学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切实予以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对课程价值观的真正认识,激发和引导全区学校和教师投身课程建设的热情,由基于学校资源、教师特长逐渐向基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转移,拓宽视野,融入德育,健全课程的研究、交流、评比和共享制度,努力打通和理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盘考虑、渗透整合、校际共享,在规范化、课程化、本土化和制度化上再下内功,促进各校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创建中再上新台阶。

4、攻坚克难,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城乡课改的均衡协调。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实验推进的难点。区教育局在积极做好政府参谋的同时,密切关注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保障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培训指导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快学校办学设备设施优化步伐,缩小校间差距,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这一有效载体,区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研究,实验学校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确保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外形和内核上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质量。更加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弟接受公平教育问题,在落实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全方位帮扶,并有序推进本地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子弟减免学杂费工作。

5、深入研究,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进一步将课改的理念与目标内化为学校发展的计划与远景,从制度、课堂教学行为等多种途径带领广大教师深入推进课改,鼓励教师将课改中新的探索转化为课堂教学常态,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讲究课堂效益,在推进课改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想目标与显示制约关系,坚持方向不动摇,争创特色求实效。重视新的教学常规要求的学习和贯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加强课堂的预设与调控,引导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把握课堂为主的原则,完善和框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化“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共识,自觉养成按课标施教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模式广为推行。

6、扎实推进教研训一体化,整体提高区域教师驾驭课改的能力,促进教师与课改实验协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着力点,是课改实验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要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摆正在校本教研中的主置,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把校本教研、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使教师在实践与研究中加强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教师自主发展研究,增强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和规划自我的意识,全面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继续强化教师培训的全程化和校本化工作,从面向骨干转到面向全体,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生成教研文化。要凸现科研的引领作用,构建好大小课题的层面,提高其实际价值,并有计划地推广。要创设载体,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课改中培育教育科研的优势,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势,课程资源的优势,办学特色的优势。

7、加快实验研究,探索切实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课程实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是一次重大变革。新课程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正是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性、民主性、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课程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于无所适从,成了课改实验中学习的观望者、被动的形式化参与者。对此,各校要组织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关注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质教育,努力创造学习中的参与机会,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专门辅导,从布置基础性作业着手,因材施教,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此作为教师个别化教学的有效补充。要不断关注教学细节,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段衔接,继续做好对首届课改年级学生的跟踪调研工作。

8、构建平台,创新载体,开创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德育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整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内容、活动要求和实施途径,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德育渗透,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完成区委、区府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项工程”和“十件实事”,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中“导师式”德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进“教育融入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工作,切实保护外来农民工子弟快乐健康地成长。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培训,加快建设书馨校园,不断提升“三校”建设水平,实施“德育创新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9、推进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积极发挥综合素质测评的导向功能,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快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深入开展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使各项评价形式融为一体,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过程管理,全面推行学生成长记录册,着手进行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与成长记录册的整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使之导向更明晰、操作更规范。要相对稳定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逐步扩大高中保送生、直送生的比例,在继续保持高中招生60%名额分配的同时,将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平均分、低分率作为名额分配的依据之一。积极探索不同学段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篇8

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科教发展局、石油普教中心: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省教育厅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订了《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增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及时组织辖区内普通高中学校和教科研等单位积极开展各种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坚持在政府领导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课程改革进展情况,让政府领导了解并关心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解决改革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强化协作,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宣传,努力形成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要主动会同当地新闻媒体,及时、全面、有步骤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引导社会关注、理解、支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及时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立即着手安排部署辖区内各普通高中学校和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地要组织专门人员,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及早制定本市(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并于2006年9月30日之前报省教育厅。

附件: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

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立足我省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结合陕西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努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与途径,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为国家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完善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为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实证性意见和客观依据。

(三)构建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营造课程实施的交流平台。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学校新的课程文化。

(五)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及教学水平监控体系,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制度。

(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全省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以课程改革为动力,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使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

(八)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满足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三、组织与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充实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省政府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主管秘书长及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人事厅负责人任副组长,教育厅有关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全面部署实施课程改革工作。

(二)成立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专家指导组。指导组成员主要由省内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代表组成,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

(三)各市、县(区)都要建立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参照省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的构成单位,充实和完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领导机构和专家支持组织,明确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四)省、市、县三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自主参与新课程实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要分别建立省、市、县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并组织好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过程评估,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通过改革使每一所学校逐步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四、条件要求

为保证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结合我省实际,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提出三类不同要求。

(一)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三类要求)

1、高一年级学生班额在56人以下;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40%的选修课程Ⅰ,能满足学生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课程Ⅰ中获得22个学分;

3、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6个学分;

4、参与新课程的教师要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能够承担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

5、学校条件性资源能保证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并能够重视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

6、学校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7、学校建立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8、学校有整洁的环境、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校风与改革氛围。

(二)较好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二类要求)

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第三类要求)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60%的选修课程Ⅱ;

3、能够开好本省地方课程和若干门类校本课程;

4、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

5、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40人;

6、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28个学分(其中在选修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2个学分,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6个学分);

7、教师教学方式能服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自觉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

8、素材性资源受到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学校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对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9、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取得成效,教师普遍重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三)高水平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一类要求)

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二类要求;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

3、能够基本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或优势研究性学习项目;

4、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30人,并能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

5、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课程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8个学分,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8个学分);

6、教师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学生普遍学会自主学习和有选择性的学习;

7、新课程所需要的条件性资源完备,素材性资源受到普遍重视和生成利用,学校拥有能不断更新和服务便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8、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成效显著,教师合作探究蔚然成风,反思教学已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以上三类要求是我省对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改革水平等级评估的依据。第三类要求是每一所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普通高中2007年秋季获准招生的必要条件,目前还达不到第三类要求的普通高中必须在2007年秋季招生前达到基本要求。对能够达到第三类要求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达到较好实施或高水平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省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对照三类要求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做好改革规划和提高新课程改革等级水平的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不断提高学校的改革等级水平。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

1、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调整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安排部署辖区内各普通高中学校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制定本市(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舆论宣传、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条件装备、资源开发、督导评估等项工作)。并于9月30日前将实施方案和调整后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名单报省教育厅。

2、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省教育厅举办由市、县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校长,并邀请县(区)主管教育的副县(区)长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会议",通过领导报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受培训者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入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实质。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措施及外省的改革动态。市、县教育部门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领导宣传新课程改革,深刻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课程结构的设计以及课程制度建设等重要问题,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4、深入基层调研,修订实施方案。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基层学校,重点对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认识、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师培训以及选修课程开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摸底,为指导学校积极应对新课程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关课程改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5、督促学校进行自查,改进实施方案。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制定本校实施新课程的准备工作方案,并对照三类标准进行自查。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指导其限期改进,并向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送改进方案。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2006年底以前不能达到条件要求的学校,要通过布局调整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各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对学校建设和办学规模的要求。

6、完善政策措施,出台指导文件。省教育厅将制定《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综合方案》、《陕西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管理工作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陕西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培训教材》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7、确定样本学校,开展研究学习。各市(区)要结合实际在城市、农村、企事业办等类型学校中,确立2-5所课程改革样本学校,样本学校可分别就选修课程开设、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学分管理、选课指导制度等各个方面有侧重地进行研究、学习和模拟实施。通过样本学校的探索实践,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能够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改工作新机制的形成。各市(区)要按照省教育厅样本学校建设的有关规定(另行发文),于2006年12月份之前将样本学校名单及其申报材料报省教育厅。

(二)第二阶段:2007年2月至8月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秋季进入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学科举办担任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及专职教研员的培训,以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为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3、各学校要完成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组织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等。

4、各学校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措施不得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确保改革全面启动,万无一失。

六、保障措施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人事、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制定好、落实好。省教育厅将定期交流各市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推动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省教育厅每年将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组织、培训、项目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实验推进以及检查督导等各项工作。各市、县(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也要根据当地实际,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确保上述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合理编制班级和配备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生实际人数和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合理编班,并从2007年秋季招生开始,把每班的学生人数限定在56人以内;要争取各级人事、编制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高师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业生,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支持普通高中加强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方面的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五)重视师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培训标准,制订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方式、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评估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六)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指导。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校的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以及课改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与对口支援。高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机构和高师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省教育厅将利用现有的教科研网络组织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介绍各地改革动态,建立畅通的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沟通渠道。

(七)强化评估与督导。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评估内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调研和阶段评估,监控各地、各校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实验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案范文 下一篇:康养基地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