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规律范文

时间:2023-09-24 19:09:05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1

医事法制蕴涵着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最低限度要求,遵守医事法制是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底线的坚守,医事法制教育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医事法制教育欠缺。因此,亟需改进医事法制教育,增强其实效,促使医事法制教育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有机结合,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关键词】

医事法制;职业道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一、医事法制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界说

(一)医事法制界说

医事,即医疗事务。医事法制是有关医疗事务的法律和制度。医事法制的基础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国际医事条约等。宪法在医事法制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过于原则,不是医事法制的主体。法律在医事法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规定着医疗事务的基本法制框架。医疗事务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数量较多,对于非医事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无法全面掌握。目前我国的医事法律主要有《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职业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等。本文的医事法制教育主要在这一法律层面予以论述。

(二)医学生职业道德界说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1]。道德的内涵既是行为规范,又是善恶评价和修养境界。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了医德规范的七项内容,这自然应成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医学生的医德规范教育将为医学生未来的医疗实践工作奠定道德基础。但现行的医德规范存在着如下缺陷:“现实性和底线伦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调;手段过于自律化,只着眼于医德主体个人,缺少他律设计和实施机制……”[2]。医事法制教育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均为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视域下,探究如何通过加强医事法制教育以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医事法制教育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基础和保障

(一)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伦理,亦即法律的领域是道德要求的一部分。法与道德均为一种社会规范,以不同的方式调整着社会关系。法贯穿着道德精神,它的许多规范是根据道德原则或规范制定的。法则通过立法和实施,促进道德的完善,制约道德或不道德行为均不越出社会基本秩序许可的范围”[3]。哈贝马斯认为法与道德存在互补关系,可以构建起实现这种道德视角的法律制度,稳定道德行为,而不是只言道德,只论证道德原则,不顾其实现的现实条件[4]。事实上,无论何种法学流派,法与道德都难以截然分离:法中蕴含着道德观念,规定着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法律的实施也是对最低限度道德要求的践行。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则是培养知法、守法的人,而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是来源于道德规范,对法律规范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就是对道德规范的遵循。因此,法制教育的成果除了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外,还可进一步升华,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5]。道德相对于法律来说,是对人的更高要求。道德更多是一种倡导,违反道德的制裁措施,更多是舆论谴责。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制度,要对违法的主体采取强制性的制裁措施。法律是基本的道德,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道德则是不成文的法律。若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会形同虚设;而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道德也会苍白无力[6]。法是对道德实施的保障措施,但只能将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只能对违反道德底线的行为进行制裁。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严格遵守法律也就守住了道德底线。

(二)医事法制规定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底线

医事法学为医疗实践提供最基本的应用规则,而医学伦理学是对医疗行为准则的更高层次要求。我国医事法律制度蕴含着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最低限度要求。例如,规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这些法律或在立法目的或其他条文中明示医生职业道德要求,或将之内含于条文中。道德是法律规范的基础,医事法律条文中均蕴含道德观念,体现着法律的道德价值,包含着对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

(三)医事法制教育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基础和保障

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医事法律制度中,通过开展医事法制教育促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也就促进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他们践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医事法制蕴涵着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基本内容,规定着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道德圣人固然高尚,可以作为追寻的目标,但现实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均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而守住道德底线是对人的基本要求。遵守了医事法制的规定也就守住了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底线。医生医德的形成需要经过不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需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价值、意义和要求有一个逐步认识过程,最终使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达到伦理道德要求。但在还没有达到这种自觉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各种制度约束的外在强制来使医生行为达到规范要求[7]。当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无法要求医务工作者完全自觉地达到医务人员伦理道德的标准,一定程度上通过法律等外在强制还是十分必要的。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对医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当前职业道德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要求完全严格遵守存在一定的困难。医事法制蕴含着基本的道德要求,对医事法制的严格遵守也就守住了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底线。

三、我国医学院校医事法制教育现状和与问题

(一)医事法制教育的现状

1.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事法制教育专业。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50余所高校开设了医事法学相关专业,其中医学院校30所;全国有10余所院校开设了医事法学硕士专业方向[8]。复旦大学在民商法专业下招收“侵权责任法与医事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上述学士、硕士和博士阶段关于医事法学专业或方向的开设,并随着医事法学毕业生的逐渐增多和医事法制研究成果的丰富,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或医学生的医事法制意识,增强医事法制教育效果。据统计,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有280余所,高职院校350余所[9]。大部分的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医事法学专业或方向。

2.医学院校较多专业开展医事法制教育课程。目前,较多医学院校开设医事法学方面的课程,教授医疗卫生法规及其相关的法律知识。这对于医学生学习医事法制知识,提高医事法制意识和观念大有裨益,对于依法治院,塑造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起到促进作用。从当前医务工作者法律素养薄弱的现状来看,医事法制教育效果尚需提高。

(二)医事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事法制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医事法制教学有待加强。医学院校中除医事法制相关专业外,其它专业对医事法制教育教学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不少专业或方向未开设“医事法学”相关课程。有的即便开设了,但学分低、课时少,不少列为考查课;或只在大学最后一学期开设。因学分较低、开课时间较短,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若在毕业学期开设,因学生考研、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则教学效果更差,并且在实习期间缺乏医事法制知识,对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以及医德实践也无法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医事法制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任课老师认为医事法制课程在医学院校不是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备课与上课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同时,医事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课堂理论教学方式,缺乏应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理论教学也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而较少采用案例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模式。医事法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的医事法制知识的学习和法制意识的提升。

2.学生对医事法制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生对医事法制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兴趣不浓,有的对文科知识的学习尚有所抵触。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为重视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医事法学等人文社科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对医事法制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将来从事医务工作,只要将医学专业知识学好即可,医事法制知识可有可无。因缺乏学习医事法制知识的动力,故上课的积极主动性和听课的专注度都大打折扣,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医事法制教育的欠缺影响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医事法制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医事法制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多欠缺和不足;虽然开设了医事法制课程,但因多方面的原因,医事法制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尚存有问题;医学生的医事法制知识和观念尚跟不上医疗实践的现实需要和依法治国的形势要求。这些均制约了医事法制教育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中的作用发挥。

四、改进医事法制教育,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

(一)医事法制立法中要规定基本的医务人员医德要求

在医事法律中,《执业医师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对医德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较多。但有的法律仅在立法目的中做了笼统规定,对基本道德要求涉猎较少,不利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医事法律可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做出宣示性的规定,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确认为违法行为,规定法律责任,凭借医事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和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以及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使人们在遵守医事法律规范的同时,实现对基本职业道德的遵守。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完善医事法制立法,促进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

(二)改进医事法制教学,促进医学生医事法制教育

在医事法制课程设置、学分规定及开课时间方面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强化学生对医事法制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在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医事法制实践中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医事法制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医事法制理论知识,还应细剖析法律规定的价值意蕴,促使学生通过学习领会医事法律制度的价值正当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医事法律的精髓,也能对蕴涵的职业道德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医事法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听取医疗纠纷案件的审判或在校内进行模拟审判;可以邀请高校医事法学专家和医院医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校召开讲座;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去医院医患关系科和医务科等部门进行见习和实习,在工作中耳濡目染地丰富医事法制知识。医学专业课程和卫生法学课程应该在内容上相互呼应、交叉互补。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增强医事法制教学效果,提升医事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奠定基础。

(三)强化医事法制教育,推进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医事法制教育中,可通过医事案例对学生进行医事法律和医德方面的分析。这既可提升医学生的法制修养,又能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促使医事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事法制教育对医德培育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要对不遵守基本医德底线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以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及和谐医疗秩序的建构。医事法制教育不能仅限于对医事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的解读,还需阐释其蕴涵的医事伦理和医德要求。医学院校要坚持医学生的法制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相结合,促使医事法制教育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强化医事法制教育,提升医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和素养,进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吴涛 单位: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678.

[2]孙福川,王莉媛.新医改与医德及其规范体系重构———论我国医德建设的大视野及其目前焦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6):5.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7-318.

[4]夏勇,胡水君.法理讲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3.

[5]孙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机制及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0(10):105.

[6]顾相伟.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联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3):99.

[7]王东红,孙宏亮.医德形成:外在强制与内在自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9):23.

[8]田洪鋆,刘仲祥,魏君.医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20年之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9A):91.

[9]我国医学院数量已达600余所[EB/OL].(2012-01-24).

基金项目: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2

1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构成医德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

医德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两者功能的互补。医德和法律都是调控医药卫生领域秩序的有效手段,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医疗秩序、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目的。心理学家皮亚杰[1]认为:“当心灵认为必须要有不受外部压力左右的观念的时候,道德自律便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通过长期医德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将所确立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他律的认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觉践行医德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惩罚违法与犯罪行为,以他律来规范医务人员的外在行为。近现代以来,由于社会分工和交换更加普遍化、常态化和市场化,使人们经常要和抽象的他人交往,契约逐渐成为交易信用的基础。法律具有普遍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更能胜任调整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市场建立与完善,医疗立法逐渐把最低限度的医德要求转化为法定义务。医德和法律规范都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行预防式的调节,医德的调节范围更广,且更侧重于不当行为前的预防。道德与法律两种同质性的社会规范彼此相互需要、相互支持。道德通过褒善贬恶而教化人心,法律通过扬善罚恶,在对人心予以警诫的同时亦有积极教化之功效,二者共同构成社会共同体生活的规范体系[2]。医德和法律从不同方面对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医德与法律规范的教育,促进两者融合是完全可行。良好的法治观念可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质,优良的医德观念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形成。

2医德和法制教育融合的途径

2.1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德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在改革和完善原有医德课程体系和法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融合,按照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新医改的要求,结合医学生的联动性认知特点,创建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医学人道主义和依法行医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义务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医德与法制教育教学体系。把培养医学生医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有效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医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对的静态状况,形成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2.2完善医德教育的内容新医改期待社会必须建立新的医德规范体系。在新的体系创建中坚持“在原有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3]。为此,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医德体系,确立医务人员创建当代医德的主体地位。既要体现医学固有的本质———医学人道主义,又要使医德体现现实社会的先进性和普遍性及自身的层次性,使医德通过医务人员的实践得以体现,在践行过程中体验满足和幸福。因此,医学院校对学生除了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应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始终坚持医学人道主义为核心,兼顾市场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既要继承本土医德的优良传统,也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医德规范,开辟全方位、多层次医德教育内容体系: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塑造良好的医德打下基础;其次,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要求,自觉养成尊重人、爱护人的良好品格;再次,在现有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基础上增加医患沟通学、社会医学、中外医学史和公共艺术等相关的人文课程,丰富学生的医德知识,提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最后,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医德规范,注重情境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行为主体的自由选择空间,实施方式上兼顾自律和他律设计。在新医改形势下,根据当前的医疗行业现状着重开展以“爱岗敬业”为内容的职业情感、以“诚实守信”为内容的职业规范教育,通过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受锻炼,养成献身医学、诚信为本的良好职业道德。

2.3完善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是促进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手段,对医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医学生法制教育地位的独立性。建立符合专业特点和教学时数的法律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阶段性特点,设计以“在校学习期间以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为主,而实习期间以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4]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对医疗环境的适应力,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切实提高处理和预防医疗纠纷的能力。首先,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增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部分,使医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理念,坚持“依法行医”,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制教学体系,通过适当增加课时,增强和深化对宪法和现行的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基本法理论学习,夯实学生法律知识基础、增强法律意识;再次,结合医学的特点,增加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法和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等专业法课程教育,使未来的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维护和履行医疗行业中各方的权利、义务。

2.4改进教考方法要提高医学生医德与法制教育效果,就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把医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形象化、直观化。在讲授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包括看教学录像、自由讨论、组织听报告等学生喜闻乐道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现式”、“互动式”和“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医德与法律素质教育贯彻在医学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习阶段全方位地渗透医德与法制教育。在考核方式上,对培养医德修养科目可以通过写读书报告、学习心得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于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科目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模拟临床情景案例处置等方式予以考核。

2.5优化师资队伍医学院校应立足当前我国国情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挖掘校内外医德与法制教育人才。学校通过鼓励教师自我提高和加大相关人才引进,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和跨专业进修等措施,切实增强医德与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总之,医学院校应强化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科学发展观,教育目标必须更多地强调敬业精神、人文和科学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培育高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才[5]。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核心内容的医德与法制教育,应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加以融合、发挥最大的合力。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3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理论道德教育

一、涂尔干道德理论提出的背景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道德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情景下,道德教育主要以宗教为特征,宗教的观念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学会一些对上帝应有的行为方式。社会中数量最多且最为重要的义务,是人对上帝应履行的义务,主要表现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已经形成的典礼,敬重上帝,必要时还必须为上帝光荣献身。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在这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作为社会学家的涂尔干洞察到了那时在宗教道德统治背后隐藏着的道德危机。

二、涂尔干道德理论的主要观点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不应是使人学会敬重上帝典礼的宗教道德教育,而是一种以理性所承认的观念、情感和实践为基础的教育,即唯理教育。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以当下的社会生活为中心,重视情感体验,为建立群体或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做出贡献,涂尔干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生活。以上可以看出,涂尔干主张道德教育与宗教相脱离,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于调节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即强调社会公德,重视个体对社会的义务;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涂尔干将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的基本要素归结为三大要素: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精神。纪律精神由社会规范体系构成,并具有社会权威性;对群体的依恋是指个体要为社会利益服务,以社会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主精神指的是个体根据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独立进行道德选择。

三、对当前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

我国当前也正处于转型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涂尔干所说的“道德真空状态”,社会舆论高呼当前“道德滑坡”,国人道德素质低下,而道德教育的现状受到人们的指责。涂尔干作为社会学家,他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形成了独到的见解,这对加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及公民道德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情感体验

涂尔干所倡导的道德教育的是世俗的道德教育,他主张道德教育要与宗教相脱离,因为宗教的道德是“超验”的,这种为神服务的道德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将来自社会生活的经验引进到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去,并且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情感体验。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内容也面临着道德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道德教育的重点主要放在道德认知方面,并且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也与其他科目无异,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将道德作为知识来识记,缺乏应有的情感体验,从而就不会进一步发展道德的情、意、行方面,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今后的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教育要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

涂尔干是教育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这种立场也渗透到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认为道德的功能在于调节社会个体行为,从而维持社会和谐,所以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个体品德的社会化,一方面使他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所谓公德,是指个人对社会、团体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的传统道德中主要都是私德理论,人人皆持“束身寡过主义”,只强调个人与个人间的伦理关系,而公德却被忽视,导致人们没有群体、社会的观念,更别说为群体、社会尽义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人们所指责的“道德滑坡”、“人性冷漠”的原因,所以,道德教育要明确个人为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公德意识。

(三)道德教育要以纪律约束为必要构成

在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中,以纪律精神作为其首要要素,因为通过纪律精神的养成可以促成儿童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纪律精神具有常规性和权威性,这两者结合形成了纪律,它们是纪律的本质构成,要想培养起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在涂尔干看来必然要以服从纪律约束开始培养,也就是让儿童认识到纪律的常规性以及权威性。而在当前我们的学校中,教师的对儿童违反纪律的行为的惩处抉择常常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是“人治”而非“法治”,并且视纪律的权威性为教师本身。所以学校的道德教育要营造出类似于社会秩序的学校秩序环境,这样的环境将让儿童体会到社会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纪律约束性。通过学校纪律的熏陶,儿童学会尊重普遍规范,并且养成了自我控制和约束的习惯,当长大后就会习得这些纪律精神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这将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安定。

(四)道德教育要以自主能力的养成为基本要求

从道德本质层面看,如果道德是强加给予的,那么就不是道德的。将自主能力的养成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在这里,要区分自主和过度自由的关系,这里的自主能力并不是指完全依靠个体本性需求妄为,这里的自主指在社会约束下有限自由,任意妄为、无拘无束,不顾及他人利益的行为并不是这里所提倡的自主能力。涂尔干强调个体品德社会化,这是从个体社会化的思想引申出来的,而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必须有内化过程。尽管涂尔干没有提出道德内化过程,但能从其思想逻辑上得出结论,即儿童在教师的教导下引导他们逐渐认识纪律的意义,进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成为支配行为的内在动机,这样,遵守纪律便有了自觉性,纪律的内化就能达到“自主”阶段。在这由纪律向自主的转化过程中,涂尔干肯定道德情感的调节作用。为此,道德培养应该以自主能力培养为基础,因为自主践行道德不仅是道德根本需要,同时只有培养其儿童自主道德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道德规则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91-399.

[2]阙敏.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

[3]龚志通.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6.

[4]戴雪红.试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01:259-267.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4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以德治国 功能定位 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划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时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一词出现在党的执政话语体系当中,标志着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到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四中全会,表明了我们党在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中的总体思路和坚定决心。从控制到管理的转变,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合作管理国家的新思路。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构想,丰富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道德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功能定位

道德的功能是指其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公共权力自觉发挥道德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来调节社会群体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道德以其独特的方式规范着人类社会的秩序,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理想和情感关切的信念力量。在国家治理活动中,道德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有恰当地发挥其作用,才能够完成公共权力所担负的维护社会秩序、推动人类发展的历史使命。

道德对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公共权力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自觉发挥道德对于缓和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特定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作用。道德不仅仅是国家的治理工具,而且以价值理性和社会信仰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生存方式国家权力在治理社会的过程当中,发挥道德自律作用的活动并非专属于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相反,只要国家权力存在,那么道德就有社会治理的工具作用。

道德活动和政治活动反映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水平高低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一个社会道德意识的主流形态就是这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①道德治理对于政治和政治生活是必要的,公共权力通过实施道德教育来完善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道德教育能够提高社会成员对社会秩序认可的自觉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必须具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等心理成分,而且还要使道德行为方式成为习惯。道德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调动社会成员接受政治规则、认可社会秩序的自觉性。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通过它对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进行塑造而实现的,因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不只是道德的政治化,而是道德的社会化。人们需要一种伦理观念,并内化为个人主观世界的道德秩序,使之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活动和文化生活秩序保持高度一致。

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将道德观念渗透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之中,并上升为全社会普遍性的道德意识,从而使这些观念演变为社会成员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认同感。如果法律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就会影响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现行法律法规,很难让人们自觉地把法律要我做什么转化为我应该做什么。

道德教育表现为对人们行为柔性的、间接的影响,重在培育社会成员的自觉和自律精神,而不是强制性的规范活动。每一个国家在立法时,都会追溯国家的历史渊源并考虑现实需要,其中必须考虑到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是否具有正义性。这一问题事关政治的合法性地位问题。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考察和分析国家治理问题,我们就不难理解道德教育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早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孔子说:“民无信不立”,②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③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已看出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政权的稳定问题。一个人获得道德观念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接受这个社会当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的过程,从而能够适应政治生活的道德规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正是因为人类的思维能力,才使道德教育成为可能。

道德教育通过制度文化使道德的力量得到强化。德治礼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荀子曰:“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正不行矣。”④强调通过制度增强道德力量,把道德寓于礼制中,礼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启示当下治国理政也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道德底线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不可触碰的底线,它规定的是一个社会最低的道德要求。从人类发展的宏观视阈来看,道德教育活动还通过对制度文化的道德化建设和社会成员道德人格的培养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制度内在地蕴含着同样的价值精神,这是制度成为道德教育客体的依据,而直接决定制度好坏的就是构建制度过程当中秉承的道德价值。社会制度是道德教育实现公共权力所有者利益和意志的保障,社会制度是对人们交往关系的确定,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交往准则。如果人们的道德理想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就得不到制度的支持;如果违背了现实生活的社会秩序,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道德理想就会在利益纷争中消解。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德治与法治两者隶属的范畴不同、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有所区别。从国家治理方略的角度来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要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有机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因此,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正确处理德治与法治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运用道德教育与法治的手段。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价值基础。道德是人们心中衡量善恶、是非的准则,内在地制约和自觉地引导人们的行为,是社会稳定有序的第一道屏障。就道德对法律的影响而言,社会需要法律作为利益的调节器、行为的规范和行动的指南,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法律都能够适用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公平、正义、有道德准则为依托的“良法”,是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并从内心产生共鸣的法律。在这个意义上,不但立法,而且执法以及守法都要受道德的影响。有法不依、贪赃枉法、司法腐败等都是道德沦丧的必然结果。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基础,制定出的法律不为多数人认同和信仰,那么再健全再强有力的法律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为法律毕竟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不可能是万能的,总需要人们内在自律的道德来配合。因此,法律不可能脱离道德而孤立存在,不难设想,在一个缺少道德基础的社会里,不可能产生公正的法律和严明的法治。

法治的渐进与社会成员道德法律意识的觉醒和成熟是两条并行的曲线。普遍而持久的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公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其维护法律尊严的积极性。因为法律不能仅仅写在纸上,而是要写在每个公民的心里。“道德不兴,人心浮动,法律的社会根基就不牢靠;反之,法律松弛,奖惩不明,道德就会失去国家保障。”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哪一种治理手段,需要建立一个充分协调机制。各种手段的选择得当,运用准确,就能够充分发挥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各就各位”的制度驱动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只有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升华。道德教育是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感化和引导,但要使德治富有成效,还必须有章可循、依法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但对不道德却未违反法律的行为,只能在道德的范围内加以解决;对不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事的惩处,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道德教育在于先,而法律的惩治作用在于违法犯罪之后,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是用来制止正在发生并造成伤害事实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道德教育的先见性和预见性能够有效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法治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对于法律不能调整,或法律还没有作出规定的问题,就需要用道德教育的手段。

法律必须体现社会道德的内在要求,在根本上具有合法性和正义性,这样的法律才能得到广泛自觉的遵守。法律的实施和实现主要依靠两种基本方式:一般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严格执法。从表面上看,守法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人们内心思想和外在行为的统一。许多外在行为很可能要受到内在的思想、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道德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在行为。一般来说,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的要求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一个道德意识很强的人违法的可能性比道德意识淡薄的人要小得多。道德反映了人们对善恶是非的基本态度,相对于法律的调整范围,道德的调整范围则广泛的多,德治对法治的不足部分可以起到弥补的作用。由于德治的外延大于法律治理的范围,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法律条文暂时未能涉足的部分,道德教育可以弥补并促其更加完善。因为法律的调整领域是有限的,不能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在许多不适于或不完全适于用法律调整的领域,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在有许多法律调整的领域,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调整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包含了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教育和守法要求,道德规范的要求高于法律,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地实践德治的要求,就可以达到法治所期盼的目标。

德治的有效实现需要法治的保障。一个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生成和弘扬离不开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各种法规本身也内含着道德要求,道德走向法律的过程是把内在的“应当如此”转化为外在的“必须如此”的过程,这是逻辑发展的必然。只有当道德内化成为个人的信念和习惯时,才能成为个人行为的内在控制力。法律是将道德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转变成刚性规则,并通过强制力确保这些规则的正常运用,也就是把部分道德规范外在化。现实表明,如果法律离开道德,则无从建立,即便建立也常常脱离实际。

道德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外化为社会规则,并逐渐形成社会风气。道德中的许多内容和要求需要通过特定程序上升为法律之后,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普及,才会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只靠道德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通过法律惩治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弘扬社会道德,引导公民道德生活的健康发展。

法律对道德中重要问题的调整是对道德力量的强化,以强制性来补充和保障道德规范。当然,德治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全部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条文,可以上升为法律的道德规范,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性质上它们是有益于人类社会共同的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形式上它们只能是社会道德、客观道德,而不是个人道德、主观道德;它们只能是基本的社会道德,而不是理想的社会道德;它们只能是涉及人的行为层面的道德,而不是涉及人的思想层面的道德。”⑥事实证明,道德行为规范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尤其是在道德约束力无法产生效力的时候,再好的道德规范人们也可以不去遵守。但法律却因其具有国家强制力而迫使人们遵守,并通过这种方式将道德准则变为社会共识,使道德准则这种非强制性的规范变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

德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实现方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必须拓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道德教育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对于法治强制性所不能达到的目标,就要依靠以软性规范方式的道德教育的转化能力来实现。

以德治补充精神之钙。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道德是开展其他方面工作的坚实基础。道德教育首先表现为一种正确思想观念的传递,由于道德体现为一种自我约束力,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存在差异,思想观念也千差万别,让人们改变固有思想而接受正确思想观念就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对话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党的十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尤其是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把阐释好这些新思想、新理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只有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释好,只有让重大理论认识走进每一个人头脑并不断强化,才能实现从感性的“知”到理性的“信”。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面对价值观多元的今天,尊重社会成员做出的自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之能够在多元价值观念之间保持合理张力,为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构建合理区间,营造出一种尚道德、明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行道德的社会风尚。

德治将关照个体幸福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德治的落脚点是优化公民素质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因此,在进行以德治国时要全面了解个体实际需求,关照利益诉求,解决实际困难,而不是空喊口号、空讲道理。“道德教育重要的不是进行特殊的善观念的传输和建立在对这种善观念的影响基础之上的道德引导,而是形成一种对善生活的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宽容、尊重和理解,形成一种选择自己的道德观念的理性。”⑦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自由,每个人也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德治并非一刀切地规定一种极端高尚的生活方式,而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提出道德要求。

在关照个体幸福感受的同时也要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道德理念是时展要求,也是符合个人利益的价值要求,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才能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结合,才能把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通过开展道德教育教会人们如何明辨是非,清除旧思想、旧观念,输入新意识、新观念,塑造高尚的精神面貌,为个人更好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凡是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各种活动都要关照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构建一种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关系融洽的教育环境,丰富个体幸福内涵、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全民族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道德理念涵养法律治理实现彼此良性互动。实现道德理念涵养法律治理,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历史借智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再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的治理思路。

另一方面,法律要蕴含公平、正义、责任、担当的道德要求。实现法治中国建设,法律的制定首先要合理,法律的精神内核是立法、执法、司法所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精神。法律应当照应人们朴素的真善美的道德情怀,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法律也可以有温度,只有法律本身蕴含了基本的人文关怀才能使其保持基本温度,从而避免人们在“情”与“法”之间的纠结与失望。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要运用道德手段进行教育,不能把属于道德领域的东西不加区分地上升到法律层面,能用教育、引导方式解决的问题就少用法律手段,减少法律运行成本,及时解决问题。属于法律领域的问题就要毫不犹豫使用法律手段,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惩治”态度,用法律伸张正义,为德治创造条件。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观念的支配,持久的守法行为必然是建立在法治思维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法治思维首先表现为法律至上的观念,遇到事情首先能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而不只是从经济角度的成本与收益、政治角度的利与弊、道德角度的善与恶去考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法治教育必须落小、落实、落细,让每个人充分认识到法治国家的优越性从而积极投身于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当中。

只有当法治观念深入到每个公民的内心时,大家才会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度化、秩序化的道德教育才能增强其时效性和影响力。在没有法律约束或法律涉及不到的地方人们能否自觉做出正确选择考验着一个国家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当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参与社会活动、进行人际交往时,即使没有外在法律约束也能营造一种和谐社会环境。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客观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以德治国要充分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需要,处理好道德价值取向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关系,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的关系,既不过度拔高也不忽视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而是将其放于合适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的路途任重而道远,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守法,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确保法律的正常执行,才能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继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能让法律更加严谨、政治更加清明。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和2014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风险与考验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06 、SKZZY2014001)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5页。

②《论语・颜渊篇》

③《孟子・离娄上》

④《荀子・大略》

⑤怀效锋:《德治与法治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⑥程秀波:“道德法律化的根据与界限”,《河南师范大学》,2005年第7期。

⑦金生v:《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90页。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5

关键词:法律教育;德育教育;融合途径

法律一方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对于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体现出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国家的影响。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各方面的运作都遵循法律的标准进行,人为的主观因素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治国手段。依法治国不但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更要让人民对于依法治国有明确的理解。学生是国家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既能够为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还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让全社会养成知法、懂法的风气,投入到依法治国中来,促进我国依法治国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的基本内涵

(一)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通过政治、思想、心理、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上,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进行培养,领域等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法律教育的基本内涵

法律教育也就是在学校的角度,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进行普及,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并将法律融入到自身生活当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相应的约束,同时,在学生的利益受到侵犯的同时,也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特征

第一,时效性。法律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能够保证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法律的内容和精神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也就使得法律也需要快速的进行调整,使得法律的时效性不断提升。第二,融合性。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其并没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依据其他课程,尤其是德育教育课程而进行渗透的,需要与其他教育课程进行深度的融合。第三,实践性。法律教育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法律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在法律教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法律实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第四,局限性。由于法律教育不存在独立的课程体系,使得法律教育在渗透的过程中不存在独立发展的能力,使得法律教育在多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本质上有相通性

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法律条款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道德准则,只有符合思想道德准则的法律才能为人所接受。因此,法律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思想道德内容,同时,法律与思想道德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存在的,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思想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则是思想道德的保障。

(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价值

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一方面学生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寻求法律的庇护,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在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中,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而通过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法律的相关知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实际,才能使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来,促使德育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

三、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所注意的问题

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渗透法律教育,固然具有其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不能针对法律设置独立的教学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教育课容量负荷大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套体系中,课程内容基本已经被排满,教学进度也早已有了明确的规划。一旦增加法律的独立课程,就必然需要减少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目前的课程体系而言,每一个科目都有其重要意义,不能被法律教育所取代,因此,无法通过增加法律教育科目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法律的教学。

(二)法律教育无法离开德育教育的支撑

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道德是法律建设的基础,同时法律建设也是思想道德的保障。在教学方面,法律教育脱离德育教育而存在,会使得法律教育的思想层面教育不够充分,而德育教育脱离法律教育,也会使得德育教育脱离实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应试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为了保障学校的升学率,提升学生的平均成绩,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这也就使得考试考察的范围大多是知识点,没有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在教学层面,也往往更加重视文化课成绩,而轻视对其他科目的教学。法律并非文化课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就使得法律类课程难以得到发展。而如果法律教育基于德育教育的形式存在,可以依托德育教育长期发展所奠定的教学基础而寻求发展,其教学水平要远高于独立的法律课程。

四、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途径

(一)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法律教育

在德育教育的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时,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有明确的了解,并同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渗透法律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到法律的教育,并从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德育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加入到法律教育的元素。通过协调法律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针对学校教学的特殊情况进行课程的规划,在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法律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系统的法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革新,要摆脱传统德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对法律教育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渗透法律教育的基本思想,促进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后,在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利用活动、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紧贴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到积极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和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实践中渗透法律教育

社会实践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实践,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触,了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工作的方式,感受工作环境,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更好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而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同步接受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精神,让学生更加重视法、了解法,并能够将法律进行灵活的运用,增强了学生法律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促进社会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同时,在德育实践中渗透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根据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养成独立看待事物的能力,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社会中所产生的歪风邪气的同时,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利用法律的武器寻求解决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三)通过道德模范渗透法律教育

党员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高级形式,党员的选择必须要是接受了高等的德育教育同时,还接受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普遍偏高,而我国对于学生党员的选择也一向存在严格的考核。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党员是普通学生的道德模范,也是普通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领域,尤其是德育教育中,党员和学校的党组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党员道德模范,传播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党员道德模范在法律教育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普通学生提供优秀的榜样。

五、结语

现如今,法律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许多人由于缺乏法律意识,难以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也难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社会存在一定不稳定因素。而学生作为国家受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本质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加上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将法律教育渗透进德育教育中,通过教学环节、德育实践、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同步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促进法律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萍.道德教育的特殊场域——谈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0(5).

[2]穆江滨、李颖.论高校法律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8).

[3]孙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对德育的渗透教育.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6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教育;道德建设

在国家治理主体逐渐多元化的全球背景下,通过加强和完善政党建设制度,可以提高执政党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在我国,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是巩固和加强党执政基础地位的必要之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相关举措,内含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

一、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体现了党依法治国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都逐步进行了法治化建设,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色。基于此,领导干部负有法治责任担当,通过贯彻依法治国理念,提升法治思维,明晰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路径,勇于承担执政使命,从思想上自觉进行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责任人,法治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是有效管理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条件。(二)强化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理念。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法治修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信仰的必要条件。通过法治教育,领导干部能够对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有更好的认识,养成法治思维,确立法治理念,从而达到对依法执政的价值认同。执法是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精通大量的法律法规,还要领会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和自觉执法。领导干部在进行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能够把法律作为行为准则,自觉依法管理和服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可以全面落实。(三)助力反腐倡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已经成为党建十分重要的内容。道德滑坡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才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强力之策。道德的力量在于道德是法律的规范意识,道德的规范首先满足的是法制的规范,是遵守党纪国法,这是领导干部政德的重要内容,即法律意识。针对权力的运作,领导干部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规范用权、科学用权和合法用权,把政德规范变成高度的行为自觉,使权力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合理运行。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可以在思想上构筑起抵御不良诱惑和经受风险考验的坚强后盾,防范各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四)引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领导干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就决定了作为引领力量的领导干部必须成为社会的道德示范。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只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和服务者应有的素质,还能基于自身的道德形象,影响到他人甚至是全社会,即具有一定的道德推广、道德引领作用。因此,领导干部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社会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但要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还要用道德标杆引导、教育他人,自觉成为高尚道德的示范者,恪守人民公仆的本色。

二、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教育有待广泛而深入推进。通过多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大多领导干部对法治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法治知识还显欠缺,法治认同感仍需提升。一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学历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法治环境,弱化了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法治能力。此外,传统意义上的“贤者治国”思想在某些领导干部的思维中被固化,习惯于权力运行中人的力量,误读法治作用,认为法治仅是解决权益纠纷的手段。另外,由于我国行政体制具有的服从性特征,少数领导干部重人情而轻法理。(二)道德失范现象表现于多个层面。当前,领导干部比较突出的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是:一是精神懈怠。少数领导干部服务人民的理念有所动摇,组织纪律松懈,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二是腐败堕落。部分领导干部,时有“官-商-黑”情况出现,严重扭曲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形式主义。某些地方基层领导干部追求形式层面的政治资本,脱离地方实际,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四是享乐主义。一些领导干部私欲膨胀,严重浪费政府资源。五是。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摆脱不了官老爷作风,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三)监督机制约束力不强。我国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力量主要来源于上级机关,平级或是下级的监督力量薄弱。这种以自上而下为主的监督制约机制,会产生三个明显的结果:一是上下级之间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上级淡化对下级的监督;二是上级授权的方式通常形成行政机构的刚性,外部力量难以介入;三是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监督无力,激励不当。现存的监督制约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监督制约操作困难,实际效用有待提高。

三、完善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的理路

(一)更新法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在法治教育理念方面,确立创新性理念、制度化理念和求实效理念。从理念上对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科学性进行有效提升,构建系统性的法治教育机制,形成法治教育规范化制度,使得法治教育在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中成为常态。在法治教育方法上,构建三种类型的法治教育模式:导向型法治教育、参与型法治教育和渗透型法治教育。这三种法治教育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导向型的教育模式能够通过典型案例发挥引导作用,实现领导干部对法治价值的认同;参与型教育模式能够让领导干部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渗透型教育模式能够在法治氛围当中,形成法治思想和行政行为的自觉。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仅仅侧重某个方面的内容与模式。(二)构建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实践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样,对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来说,道德规范体系的实践也应当基于相关理论来实现。通常来说,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核心、原则和规范,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由这三个内容来组成的。1.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从领导干部的社会定位来看,处于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其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服务,其定位就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在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中,应当始终把其放在核心位置。领导干部不仅要执政为民,同时也要以人为本,以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是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而衍生出来的,即集体主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当正确认识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与人民群众、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反对本位主义,克服损人利己的错误思想。基于先进性和示范性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努力践行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3.领导干部道德基本规范。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需要通过规范来明确以发挥其实践功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人们辨别善恶是非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应该具有更高的层次性和更强的约束力,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践履能力也应该具有示范性。(三)完善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制约监督机制。1.构建领导干部道德监督的专门机构。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利,因此,可以在各级人大选派专业人员组成专门的道德监督机构。这一监督机构应当体现在专门的法律规范当中,设定其道德宣传、培训、评议和监督的权力与义务,把道德评价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参考,并直接与升迁相互关联。2.完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党内民主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与法制,推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当前,党内民主监督主要有三种方式:民主集中制、党纪党风检查机制以及党内民主制度。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这三种党内民主监督机制,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监督作风继续发扬光大。3.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力量。基于参与公共事务的相关理论,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权力具有监督与制约的权力、义务。通过自下而上监督,人民群众可以体会到主人翁的意识,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与当前我国的民主监督在实践层面难以操作密切相关,需要对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进行扩宽与疏通。(四)努力推动道德法律化建设。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制度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以约束个人的行为。所谓制度,即是具备伦理功能且能够实现相应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秩序,在现实层面,主要体现在相应的规章、程序和规则上。道德法律化是指将一定的道德理念、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道德法律化使用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应的道德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博登海默说过,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我国领导干部的道德法律化建设需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德制度尽量不要柔性太大,以利于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树立政德规范的权威;二是大力加强道德法律化制度的执行力,规范要求和实践标准尽量平衡一致,一体遵循以德行政和依法行政规范;三是保持道德法律化相关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减少领导干部个人意志的随意性,使制度、规范成为普遍遵循。总之,领导干部道德法律化建设涉及到道德和法律诸领域,需要各级党政机构和立法机构凝成共识,社会多方力量有效参与,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长久成效。

作者:李全文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庆芳.党的十对法制教育目标要求的新发展.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赫雅书、刘硕.用党内法制教育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红旗文稿.2014(22).

[3]郗芙蓉、聂丽.新时期反腐工作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结合.人民论坛.2014(20).

[4]顾阳.博弈论视角下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领导科学.2014(3).

[5]李燕凌.对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6]张用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机制的完善.学理论.2011(24).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7

关键词 教育法 学校德育 立法

* * *

学校德育立法,指专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法律法规。这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未有过先例。但我 们认为,别的国家没有的法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制定或者没有必要制定。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我国的法是社会主义法,因此,完全可以同时也十分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些为适应我国社会发 展所需要的与众不同的法。制定专门的学校德育法,就是为适应我国教育状况所需要的独特的法之一。我们认 为,在我国制定学校德育法,既有充分的立法依据,亦有充足的立法必要性理由。我们应当开展对学校德育立 法工作的研究,把它作为完善我国教育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制定学校德育法的立法依据

凡立法均要有立法依据,制定学校德育法也不例外。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充分的立法依据。首先,制定学校 德育法有宪法依据。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 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 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宪法第46 条第2 款还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的这些规定,虽 然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所制定,但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学校的德育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少年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人 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可以认为,宪法的这些规定是制定学校德育法的宪法依据和指导原则,也是学 校德育法最基本的内容。

其次,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基本法依据。学校德育法属教育法体系。我国关于教育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已于1995年3月18 日颁布。其中第3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想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第5 条规定:“教育 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第6 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 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法》中的上述规定,不仅明确规定了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 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还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为制定学校德育法提供了直接、具体的依据。

再次,制定学校德育法还有政策依据。在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法的关系是互为依据、互为指导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是制定普通法律、法规的直接依据之一。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中,有明确、具体的关 于学校德育必须纳入法制轨道的规定。 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3年2月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第25条规定, 要“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制定教育法 律、法规,要注意综合配套,逐步完善。要抓紧草拟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当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规,争 取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1994年8月, 中共中央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24条规定:“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学校德育的地位、任务 和主要方针、原则要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有关方面 共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使这种法制建设更为必要和迫切,要把这个 问题进一步纳入到整个法制建设中加以解决。”《纲要》和《意见》的上述规定,不仅把学校德育立法工作十 分明确、具体地提了出来,并将其纳入具体规划,要求把它作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制建设问题来看待。

二、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是一项长期、复杂、意义重大的工作,然而多年来一直未能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主要依赖各种政 策来指导、管理和调节。虽然这些政策基本上保证了学校德育的大方向,但政策的非强制性和不稳定性,使得 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相比较,经常呈现“软化”、不稳定、不平衡发展状态,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学 校德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因此,必须将学校德育纳入法 制轨道,制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校德育法。有了法制的保障,才能使学校德育真正走上健康、有序、稳定发 展的道路。

首先,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确立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 现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我国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 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教育的根本标志。现实中,德育首位在有些地方 有些学校还难以落实,往往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定

学校德育法,用法的形 式将德育肯定为学校的首位工作,德育首位就能真正落到学校工作的实处。

其次,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学校德育应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不同的教育 阶段应实施哪些内容?达到何种程度?这些在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如有些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层 次的学校多次被简单重复实施,而有些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均是教育空白,还有些内容在实施中被主次颠倒,重 点不能突出,此外,不同层次的学校德育内容缺乏衔接性、系统性。制定学校德育法,对德育的内容作明确界 定,统一规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目标,就可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发生,使德育内容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各教育阶段。

第三,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完善和加强学校德育的领导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领导体 制一直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系统,在领导管理体制上有不少关系未能理顺。以高校为例,学校的德育是由 党委直接领导,还是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由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这种分工不是很明确,因而也 就很容易出现“党委怕越位,行政不到位”的局面。高校的德育一般是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 思政室、马列部、团委等多渠道一起实施,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常常因统一领导和协调不够,难以真正形成合 力,有时甚至出现违反教育一致性原则的现象,工作相互抵消。加之机构设置复杂,岗位责职不清,造成工作 效率不高,“婆婆多”基层工作难做等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制定学校德育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党政机 构及部门在学校德育中的职责,有助于真正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精干高效的学校德育领导体制。

第四,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德育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 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目前这支队伍的建设遇到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这支队伍的范围。学 校德育队伍的成份较为复杂,哪些人员属专职,哪些为兼职,哪些不应划入此范围之中,界限长期不清;二是 德育人员的编制比例。包括德育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之比,德育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德育队伍中专职、兼职 人数之比均无明确规定;三是德育人员的职称评定、物质待遇、培养提高。跟其他专业教师相比,目前德育人 员在这几个方面处于偏后、偏低和机会不均等状态。制定学校德育法,对上述几个问题均作明确规定,维护学 校德育人员的正当权益,将促使学校德育队伍得到充实、稳定和提高。

第五,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所需的物质条件。必要的物质投入和条件保障是学校德 育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就必须努力增加德育投入和逐步改善德育发展 的物质条件。目前学校整个经费均比较困难,德育经费更加没有保障,完全因领导而异,因学校而异,甚至远 不如体育经费的投入。有许多德育工作因经费等原因不能开展或效果受到大的影响。这些跟德育在学校教育中 的首要地位,以及它的作用、所承担的任务相比很不相称。因此,很有必要以法定的形式确认德育经费应占学 校经费和学校预算外基金中的合理份额比例,列入预算,切实保证其能真正到位。并规定学校必须为德育工作 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其条件,优化其手段。

第六,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一 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出版、新闻,还有家庭,均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 质的形成产生影响。社会大德育环境若与学校小德育环境相互一致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学生德育素质迅速提高 ;反之,两者不一致相互抵消,则不利于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上健康成长。专门为学校德育立法,有利于提高 人们对学校德育的认识,使全社会都能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个全员 育人、全方位工作、全过程培养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三、积极开展对学校德育立法的研究

学校德育立法虽已势在必行,然而,从有立法依据到制定出法律法规,中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有许 多问题需要通过学术研究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开展对学校德育立法的研究,当前应着重研究下述几个问题。

1.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研究主要探讨社会现实有无制定学校德育 法的需要,制定学校德育法有何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则主要探讨制定学校德育法的立法技术 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包括由哪个国家机构或部门主持,由哪些人员参加,依何种程序进行等。

2.学校德育法的基本内容研究。包括制定学校德育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德育的基本步骤,学校德育实施者的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学校德育的物质条件保 障,违反学校德育法的法律责任等。

3.学校德育法的结构研究。指在学校德育法基本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法法典的结构形式进行研 究。如该法章次的数量,章次的顺序,章次中具体内容的安排等。

4.学校德育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地位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制定其他教育法律、法规 的母法,学校德育法的地位应在教育法地位之下从属于教育法,因而它不具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 法地位,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学校德育法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普通法地位出现,还是以国务院颁发 的行政法规地位出现,或以国家教委制定的规章地位出现,这就值得探讨。

5.学校德育法与其他单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研究。目前我国教育法体系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其基本 框架已经形成。除了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个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根本大法之外,还有6部 与教育有关的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 数百个规章以及大量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学校德育法与这些法 律、法规、规章相互关系如何,也是一个应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

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 意见》,1994年8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

5 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1988年。

6 国家教委《中学德育纲要》,1988年。

7 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

8 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年版。

9 尹宗利、刘旺洪《中国教育的法律基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德育的基本规律篇8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也是对教育提出的育人标准。立德树人的“德”就是社会主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首要和根本的要求。“德”是做人的根本,青少年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教育就是要紧紧专注这个关键期,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实施“立德树人”的工作,这就必须在学校教育中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这里的首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一切工作中要将德育放在首要和优先的地位予以考虑和保障,在工作安排、活动策划、环境营造、各种保障中都要将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二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将“德”的教育融入其中,把不同学科中“德”的要素有效地挖掘出来,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德”与“智”彼此交融,互促共进,做好课程育德;三是作为衡量教育成效的首要标准,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其衡量的首要标准就是培养出的学生的“德”究竟如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行等是否达到了“德”的基本要求。

“用什么培养人”是教育的内容,《决定》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内容,这是教育在发挥育德功能时,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一般可以分为知识性教育、养成教育和能力教育这几个大的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优秀民族文化在我们教育的内容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教育时代性的必然要求,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总是从他们“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立德”任务,同时这种关系也从根本上保证了“立德”任务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德”的核心内容,核心价值决定了一系列基本价值的原则和根据,是价值关系中最深层的价值元,在“德”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的历史性的基本要求。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传承性,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延续和传承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德”的文化符号和历史标识。只有青少年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心灵深处构筑起强大的理想、传统精神和道德价值的支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起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爱国才有基础。

“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法,也就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解决“德”怎么“立”,“人”如何“树”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育德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改革,这是科学育人的要求。科学育人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育人,科学的方法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需要教育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基本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育规律是由多方面的规律组成的,不能仅仅注重了知识性规律而忽视了能力和道德形成规律,更不能简单地用知识性规律来代替能力性规律和道德形成规律,用能力知识和道德知识来代替能力培养和道德养成。

“立德树人”从目的、内容、方法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 “用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既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必须研究的教育的本质性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所要实现的目的性要求,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提高“立德树人”的自觉性,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上一篇:伦理学的研究范文 下一篇:小学德育概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