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程项目范文

时间:2023-10-27 01:18:04

农村工程项目

农村工程项目篇1

第一条为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国家决定在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加强计划管理,保证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范围,主要指解决农村(包括牧区、渔区和农村学校)人口的生活用水。凡因开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水源变化、水质污染引起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解决。

第三条中央补助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以自筹资金为主解决。

第四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落实好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水利部门商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及运行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提出急需解决的地氟病、地砷病、血吸虫病病区需改水的范围和项目建成后的水质检测、监测。

第二章农村饮水不安全标准和解决标准

第五条农村饮水不安全标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达不到《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安全规定的为饮水不安全。

第六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40-60升,干旱年份或季节为20-40升;居民从公共给水点取水往返不超过20分钟;水源供水保证率为90-95%。

第三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参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

第八条原则上以地市为单元,由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现行建设程序的有关要求,由省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商水利部门审批。

第九条地市级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水务)局根据年度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水务)厅(局)申报年度项目建议计划,由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水务)厅(局)联合编制省级年度项目建议计划,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

第十条报送的文件材料包括:

1、农村饮水安全年度项目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

3、省级有关部门对配套资金的承诺文件;

4、上一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投资到位和中央补助投资的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水利部汇总审核各省上报的年度项目建议计划后,提出全国年度项目建议计划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各省和水利部的建议计划对年度任务进行综合平衡后,商水利部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第四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十二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

第十三条地方对中央补助的水利基建投资、以工代赈等各种资金要统筹研究,合理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由省、地、县、乡各级在地方年度计划中落实。各渠道筹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要在县级以上主管部门专户立账,有条件的地方应按工程建设进度实行报账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四条中央补助资金的项目建成后,如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五章项目实施

第十五条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央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以地市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省级水利部门审查后报省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审批,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

第十六条要求实施方案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包括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内容,并在当地报纸上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村级计划要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决定细化的程度。集中供水工程要细化到自然村,家庭水窖水池等工程要细化到户。

第十八条实施方案的执行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签订责任书。

第十九条对设计、施工队伍和人员,制订严格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办法。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有条件的地区,工程材料和设备实行政府采购。

第二十条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监管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办法等。

第二十一条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水利(水务)厅(局)全面负责对本省项目的监督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和办法的制定、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

第六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项目完成后,有关地市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水利(水务)厅(局)提出验收申请。由省级水利部门商发展改革委(计划)部门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对项目村验收检查要有受益人签字的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见附件1)。集中供水工程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有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家庭水窖、水池等工程要以户为单位签字。

第二十四条复验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抽样县不少于任务县数的50%,每县抽验乡不少于任务乡的40%,每乡抽验村不少于任务村的30%。

第二十五条验收主要针对组织领导、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和工程管理等五个方面,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见附件2)进行。

第二十六条验收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分为四个等级,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小于70分为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验收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对验收不合格的地区和项目,要立即整改,并通报批评。

第七章建后管理与维护

第二十八条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八章目标责任管理

农村工程项目篇2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93-05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筑市场运行的核心环节。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是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还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由于工程造价计价的主要依据是工程量和单价两大要素,所以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体制主要体现在对于工程项目的“量”和“价”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模式上。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美国模式——竞争性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并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确定工程的“量”,根据市场行情确定“价”;英联邦模式——政府间接管理,“量”有章可循,“价”由市场调节;日本模式政府相对直接管理,有统一的概预算定额和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但是活的单价[1]。

建国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标准定额计价管理模式。但随着我国加入 WTO,建筑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量价分离”计价办法中对定额人、材、机消耗量实施国家指令性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国家建设部于2003年2月17日颁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计量由政府定额计价模式转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2008年7月9日又了最新的《计价规范》,同时宣布原《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废止。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又称全面造价管理,最早提出于1991年兴办的AACE西雅图年会上[2]。是指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及风险,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为公益性民生工程,多为政府投资。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和数量逐年剧增。但是由于基层管理理念、文化素质及管理体制的限制,在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问题普遍存在[3]。因此,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是决定工程造价水平的关键,也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难点[4]112-117[5] 21-25。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其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限额目标对其后面的各个阶段的造价起着制约的作用。

工程项目决策是以投资估算为依据,通过经济分析,优选最佳投资方案。但常因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急于启动项目,设计周期短,论证缺乏深度,有的为使项目获批,或者更有为获取国家政府资金、银行贷款而增加工程量,虚增工程投资,使得设计阶段造价与之产生较大差距,也相应增加工程设计来弥补差距,从而导致工程造价不真实,投资估算失去控制意义。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建设规模的设定、建设标准以及规范要求、功能组成及定位、政府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因素、建设期间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因素[6]。

1.深入现场,做好市场调研。在项目决策阶段,首先要对项目的市场状况进行深入了解,调查掌握项目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分析产品的价格走势。了解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收集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战略。技术经济人员应收集已投产的类似企业的资料,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出符合实际的数据。

2 .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选择最优方案。建设单位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工程咨询单位提供拟建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加强与工程咨询单位的沟通,有的放矢,加强建设项目市场定位、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的研究,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

3 .遵循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投资,估算就是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它对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起着控制作用,也是资金筹措和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做好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应遵循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计算出较为准确、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应在于设计。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设计费一般占工程项目投资的比例都很低,但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高达75%以上。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40.1%的工程质量事故是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居工程质量事故原因之首[7]。所以,一定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做好设计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工程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往往造成投资上的浪费。

我国新农村建设项目设计一般由地方主管部门指定某一设计机构完成,不存在竞争机制;设计费计取方式不合理,没有奖惩制度,不能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设计单位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偏于保守;设计人员只注重图纸和计算,对现场情况、工程概况及工艺流程缺乏了解,这些都是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工程设计全面开展招投标制度。设计中引进竞争机制。开展设计方案优化竞争。以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投资作为衡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标准。中标后的方案再进行技术设计阶段的招标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招投标范围不仅包括技术内容,还包括成本内容,综合评判出最为经济的方案和最为经济的结构。

2.大力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以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3.提倡广泛采用标准设计。标准设计也称通用设计,是经国家及地方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主要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采用标准设计,一是可以节约时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二是提高设计质量,避免了设计中常有的碰、错、漏、补等现象,减少设计变更;三是可以促进构件制作和建筑施工的机械化、专业化,节约建筑材料。从而有效地缩短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4.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途径。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设计师应要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使设计方案与造价平衡统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

5.改革设计计费方式,健全奖惩制度。设计单位在保证工程安全与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案,节约投资就应给予奖励;反之,因设计单位的过失,造成工程投资“三超”,就应扣减相应比例的设计费。

6.引入设计监理理念。设计监理的实行,即从项目可行研究阶段入手,对设计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缺陷与失误,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8]。

三、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目前,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普遍采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竞争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施工单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受到来自外部行政干预,公开招标变成了邀请招标,甚至直接变成了直接发包,使得最后中标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投标方之间相互勾结,出现串标、陪标和围标的现象,易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在招标报价上,目前大多采用行业统一的定额计价,投标企业没有定价的发言权,只能被动接受,各投标企业报价的差异只能在利润部分调整,这种报价方式体现不出企业的实力和优势,也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最终抉择中标单位时,也往往根据最低价中标的原则。这样就迫使有些投标企业通过故意漏报工程量而降低报价,中标后再通过工程变更提高造价,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建造豆腐渣工程。

1.培育一支公正廉明、业务精通的评标专家队伍。评标专家的素质高低对评标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建立一支公正廉洁,既懂得建设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的评标专家队伍,保证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积极推广询标制度,增强透明度。

2.加大招投标过程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加强对于招标投标活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招投标活动,杜绝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发生,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3.推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采用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业主与承包商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进行招标和投标,摆脱了定额标准价格的概念,真正实现了量价分离、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的价格形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报价,在投标中处于优势位置。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目的,有利于防止施工过程的变更和结算时的纠纷。

4.签订合理可靠的合同。为了从根本上控制造价,施工阶段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以保证合同价格的合法性、合理性,减少合同纠纷,避免合同欺诈,维护和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有效防范合同方面的风险,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四、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把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工程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9]。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造价控制目标明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在于三个方面:施工的组织管理方式、材料设备的选购及变更签证。

1.把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关。建设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所以控制材料费的支出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该工程所用的大宗原材料(如石料、钢筋等)及主要设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从中选择比较质优价廉的产品。若选购材料的数目较大或材料设备价格非常昂贵,最好采用招标方式。

2.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为控制工程造价,每一建设工程都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实践证明,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5%~10%左右,少数项目超过30%或更多[10]。因此,如何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及建设单位代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量提前,使损失降到最小,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进行签证时,实行四方签证制度,即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承包商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开发商代表四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

4.实行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通常采用先施工后算帐的方式,按传统的审计做法,工程的结算待到竣工验收以后再统一送审,结算审定时间会拖得很长,而且,还因事过境迁,诸多争议事项可能发生。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实行“边施工边算帐”,既能减少损失,节约预、结算的对数时间,提高造价的准确程度,减少扯皮事项,又能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11,12]。

五、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结算是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经济利益,涉及到业主的投资效益和承包方的经济效益。加强工程结算审核尤为重要,对投资方而言,能控制投资造价;对承包方而言,能获得最大收益。

目前,结算送审不及时,送审资料不完整,资料不真实,巧立名目,增加变更工程,高估冒算,高套定额和取费标准,以提高工程造价,获取非法利润的现象比较普遍。结算审核时,必须依据施工合同,对工程量计算与计价,相关费用的核定,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手续及实际竣工项目状况一致性进行审核,踏勘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确保结算审核计算无误、计价正确。

1.严格工程量的审计。工程量的审计是工程决算审计的核心。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决算的审计,都是围绕着量、价、费进行。而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材料量的数量、直接费、间接费的差异以及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2.材料价差的审计。材料价差的审计在竣工决算审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价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真实程度。首先要根据预算定额计算材料用量,重点审计材料用量的准确性。其次,根据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信息和实际市场价格确定材料价格。

3.加强现场签证的审计。首先要审计现场签证手续是否齐全、签证内容是否真实、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等,尤其更应注意有没有甲、乙双方为了取得不正当利益,做虚假签证套取工程款的问题。对现场签证加以重视,审查签证依据的同时,深入现场加以核实,做到心中有数,处理问题才有说服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应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松懈的,而且每一个环节也都是重要的。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项目各相关单位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采取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切实解决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才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之内,最大限度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庄洪荣. 清单计价体系国内外比较研究[J]. 建筑与发展, 2009(6): 75-76.

[2]黄劲, 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34(6): 256-257.

[3]马林林. 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1): 283-284.

[4]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委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5]尹贻林.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6]姜惠华. 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0(12): 201-202.

[7]高飞飞. 浅谈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90-91.

[8]陶晓蓉. 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J].四川建筑, 2008,28(1):233-234.

[9]何建. 施工阶段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某机械工业园建设项目为例[J].价值工程,2008(8):108-109.

[10]彭静, 尹豪. 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科技资讯,2011(18):35-36.

[11]陈丽. 浅谈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新世纪论丛,2006(3):173-174.

农村工程项目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4日

一、项目治理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东南部为岩溶较发育的海拔300~500米的高丘,西部、北部及东北部为海拔在150米以下的丘陵区,位于区内东南部的冠岩景区,有着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内耕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田块相对整齐,但高坎较多。项目区涉及一个乡镇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共4,830人。项目区属丘陵地区,山、林地较多,但大部分耕地集中连片、整理地形相对较缓,拟建设面积665.31公顷,其中草坪村320.64公顷、潜经村委252.09公顷、大田村委92.58公顷。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项目建设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并且通过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提高项目区防洪抗旱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复垦率和生产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有:

(一)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配套和完善项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着眼于沟渠的整修及合理规划,为项目区灌溉提供保障,并配套田间灌排渠系,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二)道路工程。在原有道路路网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田间道及生产道路网络,使之形成回路闭合的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耕作效率,为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

(三)其他工程。主要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对部分村内道路改建硬化,加设一些村内排水设施。

项目建设期工期为12个月,从2012年6月开工至2013年5月完成。工程总投资为2,494.91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75万元。资金筹措方式:自治区耕地开发专项资金投资。

三、工程平面布局

(一)灌溉与排水。项目区内原有的渠沟大部分为土质,淤积严重,很多渠、沟的供水、排水能力比较差,且分布零乱。规划设计将考虑原渠沟的利用情况分别处理:对大部分弯曲、占地多且利用程度不高的沟渠,重新规划,废弃利用程度不高的沟渠,并将部分沟渠平整为耕地;对走向比较直且现状利用程度高的渠沟进行裁弯取直整修后再利用;合理规划新建部分沟渠,达到不浪费原有沟渠的目的。

1、灌溉系统布置。项目区属引水灌溉工程,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冠岩水、漓江、兰口水库及山泉河流。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兴修水利,支渠和斗渠布置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但项目区内深入田间的原有渠道多为土渠,串排串灌,渗漏、淤积较大,淤塞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未能形成有效的灌溉网络,造成尾水耕地灌溉困难,部分渠道由于损毁,造成其控灌面积缩小。结合项目区灌溉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引水土质渠道进行硬化改建处理,并增设部分下级渠道,以提高其灌溉水源的利用效率。

2、排水系统布置。漓江是整个项目区排水系统的主要骨架。

(二)田间道路。道路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化等各方面的需要。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置坚持区内外道路系统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则,田间道路布置则主要考虑在各行政村之间及与外界交通相连的情况,各村相互连接及耕作流向,以现有主路为依托,利用现有的村道和田间小道进行布局,在不改变大体交通流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置,以达到出行便捷的目的。同时,在修建田间道路时,考虑适当的提高田间道路规划的标准。

(三)其他工程

1、结合新农村建设工程。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群众生活条件,应当地群众要求,规划对各村屯通屯路及屯内路进行改建硬化,以改善村屯道路面貌。为改善原来村内的排水体系,美化环境,沿新修村内道路附设排水渠。

2、防洪墙。大田村内主要防洪沟,受所在地四周环山,山洪破坏影响,区内抽水房西侧有一处积水十分严重。因此,在冲沟段50米修建高2米的防洪墙。

3、农桥。根据当地村民的要求,在河伯源村新修6×4m农桥一座,以便用于农产品运输及日常通行,接通潜在旅游开发景区交通咽喉。

四、结语

整治后仍将基本维持现有土地利用格局,根据各村耕作区域及作业流向进行道路设置,原则上对原有主要耕作道路进行改扩建、硬化处理,增加其通行能力;按照村民意愿适当增设生产路,使路网达到贯通相连,解决运输问题。灌溉渠道及排水设施则依照自然地势及耕作用水需求进行布设,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整体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彦随,朱琳,李玉恒.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6.

[2]孟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5.

农村工程项目篇4

阳光工程20__—20__年培训规划

为搞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按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一、基本情况

##地处赣西北边陲,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毗邻,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为全省之最,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是人多地少、山多水少的部级贫困县之一。全县劳动力总量达35万之众,年外出务工达17.4万之多,其中农民工13.4万,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方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月工资在300—800元不等。由于农民工文化少、技能低,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流浪街头,有的往返反复,有的即使找到了工作,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却没有保障,有的农民工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城市生活常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针对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是迫在眉睫。

二、有利条件

一是农民工素质低,无一技之长,希望政府给予扶助,乐于接受培训;二是我县农村外出农民务工人员达13.4万之众,渴求参培对象多;三是县阳光工程办招标认定的8个培训基地,都已具备法人与技能资格,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及相关配套条件。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农民、培训基地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主要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坚持短期培训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我县农民增收。

四、目标任务

20__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人,在县阳光工程办招标认定的8个培训基地开展培训;20__—20__年在全县开展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建立起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培训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主要开展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进行岗位培训,六年计划培训30000人。其中计划20__年完成3000人,20__年3500人,20__年4000人,20__年5000人,20__年6500人,20__年8000人。20__至20__年主要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0__至20__年,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业就业的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

五、效益分析

农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技能,全县20__年至20__年实施阳光工程后如完成培训计划32500人,就业率按85计算为27625人,按平均每人年增收4000元计,至20__年可为全县农民增收1105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万余个,而实施阳光工程,都是利用现有的培训机构,无须另行投资教学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只需在原有基础上“锦上添花”,投资回报率很大,是一件多么“阳光”的事。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由县农业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和县城乡建设局共同参与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综合协调和项目监管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各乡镇均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落实专门负责人,配合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工作。

2、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坚持“管培分离”的原则。农业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办公室工作,拟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牵头搞好培训单位的招投标,认定培训基地,监督检查培训基地的培训实施情况,开展学员就业情况抽查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建立项目档案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监督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等。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 责,密切配合,为农民工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具体培训任务、日常培训工作、培训后输出就业工作。

二是坚持“农民受益”原则。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培训基地,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机构视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3、筹措培训资金

要实施好阳光工程,不仅仅是要充分利用政策,争取财政扶助,同时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及相关农业项目的实施,千方百计从计委、老建扶贫贷款及农业专业项目等渠道争取经费支持,还要与用工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培训,分担>!

4、整合培训资源

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

5、建立效果评价制度

建立农民工培训效果评价制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结业学员鉴定通过率、就业率、工资水平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6、健全培训网络

培训基地要创造条件到乡镇村设立培训网点,并建立农民培训人才资源库,为农民工就业奠定基础,还要主动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调查,定期对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的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乡镇基层单位或组织要积极鼓励、引导、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县阳光工程办要跟踪做好相关的协调配套服务工作。

农村工程项目篇5

1.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3年11月21日,市阳光办组织全市5个培训基地共培训阳光工程学员3350人,占全年任务的100%,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国家和省级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员50人,购机户农机操作手150人,美丽乡村农村沼气使用与维修100人,农村骨干信息员100人,农机驾驶员800人,肥料配方员100人),占应培训任务100%;专项技术培训2000人(高产创建方1500人,肉牛育肥100人,生猪养殖100人,食用菌栽培200人,晒烟栽培50人,平欧榛子栽培50人),占应培训任务100%;创业培训50人,占全年任务100%。

2.主要措施

2.1严格基地认定根据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审核认定上,不但要求培训机构具备较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而且要具有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但注重培训机构过去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又考虑到广大农民对专业技能的实际需求。2013年桦甸市新增农村新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培训机构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全市培训基地达到5个。基地认定后,将培训基地名称、培训专业、培训补助标准、培训时间在市农网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2突出专业特色按照注重素质提高,带动产业升级、培养致富带头人的总体工作要求,在阳光工程培训专业的选择上,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培训内容与当前开展重点工作、农业项目相结合,开设了美丽乡村农村沼气使用与维修专业;与当地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开设了肉牛育肥、晒烟栽培等专业;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开设了平欧榛子、食用菌栽培等专业。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资金,促进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使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3明晰职责分工为确保阳光工程项目扎实有效开展,防止因疏忽管理出现问题,对全年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加强了监督管理,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市阳光办负责培训任务指标落实、培训基地认定、项目进展信息录入及每个培训基地办班监管核查;财政部门负责对培训专项资金、项目工作经费使用进行监管;培训基地负责培训招生、课程安排、师资建立、班级管理及培训质量保障等。阳光办、培训基地和财政部门之间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年终由市阳光办与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阳光工程工作进行统一检查验收。

2.4注重办班实效本着方便农民原则,培训基地在培训班举办地点选择上不力求统一式模式。一是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凡是在市区周边乡(镇)招收的学员,培训基地办班时全部将学员集中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二是采取分散办班培训。针对部分乡(镇)招收学员较多、距离市区较远的实际,由培训基地将培训班办到村社;三是采取划区办班培训。对于每个乡(镇)学员招收都不多的实际情况,采取划区域培训的方式,将周边乡(镇)学员统一集中到某一乡(镇)进行培训。灵活多样的办班形式既保证了农民的积极参予,而且培训效果大为提高。

3.取得的成效

3.1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实践技能显

著提升特别在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中,由于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组织广大农民到田间地头观察病虫害症状及手把手现场演示、操作,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2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近两年来,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在注重粮食生产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培训力度,通过扩大培训规模,两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共培养特产种植户1000余户。通过科技示范户和典型户的辐射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下参、食用菌、林蛙、育肥牛等特产业种养殖规模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21%、42%和11%。2013年全市特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4.1%,比2011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农村工程项目篇6

第一条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

本规定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我县农村土地(含受地质灾害威胁、灾毁等)旧村复垦项目的资金。

第二条设立专户、封闭运行

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先行核定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上交易平台与购买方确定交易数量和价格后,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国土资源部门、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专户。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接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支付村民拆旧补偿和安置费用。根据各乡(镇)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实施方案,对一户一宅被拆迁的农村村民,可在村庄规划区内安排新的宅基地或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房,保障其生活居住需要;对不需要安排新宅基地或安置的农村村民,在拆旧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二)旧村土地复垦费用。旧村土地复垦为耕地的直接工程施工费,包括:旧建筑物拆除并外运弃渣、土地平整、耕作层客土、土壤改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等。

(三)灾后重建费用。因地质灾害、灾毁等实施的旧村复垦,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应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包括灾后重建家园补助;项目所在乡(镇)、村的道路、农田、水利、公共设施等受损灾后修复重建工程费用等。

(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新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包括:新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费用。

(五)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费用。包括项目所在乡(镇)、村的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公共公益设施建设费用。

(六)编制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费用。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农村土地旧村复垦专项规划;项目所在乡(镇)、村根据确定的农村土地(含受地质灾害威胁)旧村复垦范围,按项目制定实施方案的费用支出。

(七)旧村土地复垦工程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的费用。包括:旧村土地复垦工程直接工程施工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即土地清查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招标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即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及审计费、土地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重划及标记设定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其设计与投资预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169号)、《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修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和投资预算标准的通知》(财建〔〕79号)执行。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审批使用

凡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要求的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申请,县国土资源局报请县政府批准后办理拨付手续(从县级专户中拨付至乡镇政府专户)。乡镇政府享有项目资金审批权,即项目资金的使用由乡镇政府负责审批,并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和现金管理条件的有关规定,资金支付的原始凭证应具有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规范项目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项目及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按项目建设要求,做好项目的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结算、工程量审核及资金审计、决算等工作,并将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呈报县财政、国土资源部门。

严格项目新增耕地验收,结算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规范内业资料管理。

第六条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县财政、审计、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对各种违法违规使用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资金的行为,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肃查处。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预决算;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收入与支出执行情况等。

第七条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对农村土地旧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不得力、旧村复垦进度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未能按时完成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或资金使用不规范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或效能告诫。

农村工程项目篇7

海口市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海口市管理的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开发投资及其项目的申请、安排、实施、服务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是指单体发酵装置容积50m3以上、1000m3以下的沼气工程项目。

第四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项目资金、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及服务保障体系等管理工作;市发改部门负责项目计划的立项审批及监督检查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安排及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工作;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项目的规划布局、项目申报、前期工作、组织实施、配套资金、监督检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 农村畜禽养殖小区和种苗场兴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项目的投资原则以市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办的畜禽养殖场兴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以养殖企业投入为主,市财政适当扶持为辅。

第六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如下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书、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和后评价。

第七条 在本市行政辖区内从事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发建设、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前期工作

第八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安排的条件:出口养殖和加工基地;农村新建的畜禽养殖小区、新建的大中型养殖场;靠近村庄、水源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养猪场,尤其是被市政府列入重点治理的大中型养猪场;各建沼单位主动申请,养殖企业以企业自筹投入为主;能提供沼气沼液供附近村民使用、支持发展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农业,能做好沼气沼肥物业管理的猪场或小区。

第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需要提出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准后,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审批意见,以及有关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进行编制。主要包括设计说明、图纸、主要设备材料用量表和投资概算等。

第十一条 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在审批前,先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报送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审定。

第三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组织实施必须严格执行邀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制度。项目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要依照有关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建设进度等内容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和监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第十四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规定,通过邀标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转包和违法分包,不得迫使承担施工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执行审批文件,必须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半个月内动工,并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延期动工或变更的项目,按程序向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或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市、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第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财务管理的规定,设立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项目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履行项目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挤占、挪用、截留、滞留项目资金,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项目建设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安排新项目、收回建设投入资金等措施,并建议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报送有关项目信息。

第二十一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调研、筛选、评审和论证,汇总编制项目计划,送市发展和改革局审核,报市政府审批。项目调研、评审、论证、检查和验收经费可按项目安排经费总额3%的比例提取,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使用。

第五章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管理

第二十二条 农村沼气服务保障体系必须与沼气工程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逐步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区、镇、村四级服务体系。

第二十三条 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区镇服务站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保障体系,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第二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建立沼气服务站,与周边农村签订集中供气协议,并负责做好沼气池的日常维修管理;供应农户的沼气供气工程管理要有村沼气合作社负责,确保农户正常用气。沼气供应实行物业化管理。每个受益农户每月要缴纳1015元沼气维修管理服务费,确保技术指导到位,管理服务到户。

第二十五条 各级农村能源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引导农户推广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沼气使用效益。农村畜禽养殖小区的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由村沼气合作社负责管理,规模养殖场(加工厂)的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由场(厂)沼气服务站负责管理,实行沼液、沼渣的使用有偿服务,使沼液、沼渣都得到综合利用。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六条 项目竣工后,先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前由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整理好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初验申请。

第二十七条 初验合格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二十八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会同市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工程、管理、财务等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对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申请单位进行验收。

第二十九条 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对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客观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由如下主要内容组成:项目概况,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情况,土建及田间工程情况,仪器设备购置情况,制度建设、操作规程及档案管理情况,项目实施与运行情况,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条 形成的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由竣工验收组成员签字后,报送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三十一条 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彻底,达不到竣工验收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并根据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三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项目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从项目提出到工程竣工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将全部档案移交给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农村户用型沼气物业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沼气工程的意义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 生物能源,是一种优质、卫生、廉价的气体燃料,开展农村当 沼气建设,推广三沼综合利用,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 能源.农村发展沼气很重要,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生活,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以沼气为纽带开展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人,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我国能源矛盾日益突出,而解决我国能源矛盾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沼气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循环发展,极大地节约了农村能源.发展农村沼气产业,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和建设节约型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农村工程项目篇8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鼓励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政府建设农村公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动员农民群众踊跃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行为,保障农村公路快速、健康、有序的进行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守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意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农村公路中的乡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乡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三条凡在本县辖区内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

第四条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五条农村公路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在陡坡、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七条农村公路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但农村公路上中型以上桥梁要按照国家规定,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第八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交通局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但中型以上桥梁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九条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必须经专家评审并报市交通局审批。

第三章规划管理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为依据,认真编制建设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县域干线相衔接,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实施。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项目必须纳入省交通厅的GPS管理系统。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经专家评审,报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审批,并报市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备案。规划批准后,应严格执行,认真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计划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的年度建设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交通局审查、遴选、优化,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会同财政局、交通局审批,统一下达。县计划发展委员会、财政局、交通局按照已批准的年度建设计划分别上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列入上级计划。乡镇政府必须在每年九月底前申报下一年度建设计划,过期视同放弃。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鼓励先进、分层推进的原则,避免一哄而上,而造成工程无法正常完工的情况发生。

第十五条申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内,并纳入省交通厅GPS管理系统;

--施工图设计或简易设计已经批准;

--建设单位和资金构成方案明确;

--项目必须通过“一事一议”,并解决了征地、拆迁等问题。

不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项目不得申请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变更投资、减少建设规模、降低技术标准,确需调整变更的,须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标准,并于8月底前报交通部备案。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月报制度。各乡镇应在每月初前将截止上月底的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报县交通局。

第五章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的建设用地、拆迁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并按当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应当公开。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要依法进行招标。

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扶贫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不招标的项目应按照法定的招标程序和内容进行议标,必须签订施工合同。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对于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以及大中桥要单独招标,其他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个项目一并招标。

第二十一条县政府招投标中心对乡镇政府的招标(议标)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招标前应将招标(议标)文件和组织方式送交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审查,未经审查的项目不得招标(议标);招标(议标)后,应将招标(议标)过程和结果报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议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等工程,要选择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路基改建和公路附属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农民参加施工。

第二十三条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成相应准备工作,经县交通局认可,视同批准开工建设。中型以上桥梁应当依法办理施工许可。

第六章项目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由乡镇人民政府担任。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要选派事业心强、认真负责、作风清廉、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法人代表,并选派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健全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项目法人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项目建设程序:

--编写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选择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报县交通局评审;

--选择相关单位编写招标文件,并报县招投标中心审查;

--组织招标,并报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管理施工;

--组织交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项目法人有责任、有义务履行下列职责:

--为施工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帮助施工单位安排驻地、施工场地、通水、通电等;

--筹集建设资金,发动群众备土,教育群众支持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及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款;

--监督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工期、质量、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处理合同纠纷,帮助施工单位解决突发问题和因难;

--及时报送各种报表及工程信息;

--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其他与项目相关的事宜。

第七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本县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政府投入、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等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列入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县政府、乡镇人民政府的可用资金应尽可能多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第二十九条政府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赠匾、颁发证书、立碑、媒体公告等方式进行表彰。

乡镇政府要加大建设农村公路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自愿投工、投资农村公路建设。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

第三十一条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要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纳税(费)等费用。补助资金先预拨一部分,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全部支付。

第三十二条县交通局管理由交通部门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县财政局管理由国家财政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各乡镇自筹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存入财政局管理的财政帐户,由财政局监督使用。各类资金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工程形象进度,项目法人的用款申请,经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使用。

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三十三条县交通局要指导、督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要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审计检查。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三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向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加强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第八章质量管理

第三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政府监督、法人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十六条农村公路中乡道、村道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在县交通局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下执行,并负“政府监督”的责任。其具体职责是:

--监督项目法人履行公路建设程序;

--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是否建立了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

--监督项目法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抽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的人员、设备进场;

--监督项目法人是否聘任了监理,监理合同是否规范,监理合同是否得到正确履行;

--监督监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务,检查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抽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对发现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检查,直至消除问题。

第三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辖区内农村公路的项目法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负总责。其具体职责是:

--建立健全项目工程量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建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并认真执行;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国家规范和合同约定组织施工;

--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对进场材料、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单位。

是否按规定进行工序间的交验收;

--监督监理人员按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的要求进行监理,监理人员工作是否认真,是否正确履行监理职能;

--配合交通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督促施工单位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及时上报质量事故,并配合有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县交通局要选聘有经验的公路建设人员,经培训后,派往各乡镇,以乡镇为单位对农村公路打捆监理。监理人员归属县交通局管理,检测设备由县交通局提供。监理费用有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及公路上的桥涵等辅助设施建设工程要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一年,质量保证金为工程合同价的5%。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缴纳,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额返还给缴纳单位。

第四十条发生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不得瞒报。

第四十一条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应设立工程质量主要措施告示牌,以便社会监督和质量问题的举报。

第九章工程验收

第四十二条农村公路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书面申请,请求项目法人进行验收。项目法人接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应立即开展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分别报请市、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农村公路施工结束,未经验收者,不得投入使用。投入使用造成的损失,有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已经提出申请,项目法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进行验收,应按合同规定,给施工单位经济补偿。

第四十三条农村公路实现一次验收,即交、竣工验收合并进行,验收经费由项目法人承担。

第四十四条农村公路中乡、村道路的验收由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法人操办具体事务;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由市交通局组织验收。

第四十五条农村公路可以乡镇为单位多个工程一起验收。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应单独验收。

第四十六条农村公路的验收要按国家规定的办法、程序、内容、格式进行,待省交通厅做出具体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办法与程序后,按省交通厅的规定进行。国家规定的验收办法、程序、内容、格式由县交通局另文下达。

第四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不合格者,按合同规定由施工单位无偿消除病害,直到合格为止;项目法人认为合格后,可申请管理部门再次验收,如仍不合格,应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验收合格者,项目法人应监督施工单位在缺陷责任期内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消除病害。

第十章廉政建设安全管理

第四十八条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廉政制度,对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加强廉政教育和监督,特别是重要人员的重点环节要盯住不放,避免出现腐败事故。

第四十九条县政府要与乡镇政府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合同。

第五十条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廉政问题举报箱及举报电话,接受举报后,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第五十一条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五十二条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县农村公路领导小组及安全局、不得瞒报。

第十一章考核与奖励

第五十三条县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为奖励依据。

第五十四条对考核结果较好的镇、乡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并优先安排计划项目,对表现突现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暂缓或者取消计划项目的安排。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不作为的责任人予以戒免。

第十二章附则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规定相冲突的地方,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规定为准。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由县交通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幼儿园数字教育范文 下一篇:学会思考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