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1 11:28:01

农村消防知识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1篇

培训班上,该行聘请的县消防队人员就当前消防安全形势,日常常识,灭火器的使用,发生事故人员逃生方法等进行了讲解培训,培训后对参训人员进行了灭火器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了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熟练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文/鱼勇)

加强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管理 提高公检合格率

本刊讯:目前,棉花收购已值高峰期,但部分收购加工企业收购、加工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国储备棉花公检合格率偏低,影响了国储棉交储,必须引起棉花企业高度重视。

据10月中下旬有关资料显示,收购加工质量高的棉花企业国储棉公检合格率高达98.4%,而收购加工质量较低的棉花企业公检合格率只有85.5%,两者相差12.9个百分点。棉花公检不合格,将直接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目前,棉花企业按照中国棉花协会的指导价格入市收购农民的棉花,就湖北荆门而言,每斤籽棉价格在4.3元左右,如果加工的皮棉公检不合格,按照目前皮棉市场价格每吨19000元计算,企业皮棉吨亏1400元。一个年收购加工皮棉10万担(5000吨)的企业,如果公检合格率只有85%,那他就有750吨的棉花交不了储,就会形成亏损105万元左右。加强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管理,提高公检合格率,必须引起棉花企业的高度重视。一是严格收购质量管理。棉花企业要根据棉花等级实行按等级收购、按等级分仓存放,不得混级收购、混级堆放,以免影响棉花加工质量,从源头上把好收购质量关。二是严格加工质量管理。在加工前要组织人员分拈“三丝”,以及霉烂变质的瓣子棉;在加工中要按中储棉的棉花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与管理,对低品质棉花不得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等掺杂使假等行为的发生,确保生产出符合棉花公检质量标准的棉花。三是及时销售不合格棉花。棉花企业要将加工好的皮棉及时进行公检,对不合格的棉花要尽快进行销售变现,规避棉花经营风险。

(文/郑)

山东省泗水联社:“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全员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泗水联社把“道德讲堂”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战场,积极行动,学标树典,传递正能量,推动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为充分发挥“道德讲堂”作用,全面推进“四德工程”建设,该社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的“道德讲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明确职责,精心谋划,通过学习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学习传统美德,传播好人好事。

规范操作程序。该社按照“道德讲堂”“六个一”流程要求,通过集体学唱道德歌、学习“四德”工程建设精神、参加道德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充分认清实施“四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动员会议精神上来。在形式上,领导讲、模范讲、员工讲并举,讲座传授、互动演讲、知识竞赛、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员工喜闻乐见,提升正能量和凝聚力。

搞好结合文章。该社把“道德讲堂”与党风、行风建设同步推进,并通过LED显示屏、专业培训、网站宣传、党课教育等多种形式,实现活动的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推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题,突出“礼仪、诚信、和睦、友善”4个核心,传播凡人善举,引发道德自觉,倡导修身律己,把讲堂建成员工自我净化、自我提升道德修养的有效平台,以道德的力量助推各项工作发展。截止9月末,该社各项存款31.7亿元,比年初增加4.4亿元:各项贷款18.7亿元,较年初实际增加2.2亿元;实现经营利润5387万元,各项业务创历史最好水平。由于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八年在全县垂直部门综合评议考核中居金融系统首位。

(文/李超 张勇)

河南省上蔡联社开展专项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本刊讯:为挽回国家信贷资金损失,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净化金融生态环境,10月21日,上蔡联社与上蔡县公安局在联社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打击金融犯罪联席会议,明确了在第四季度联合开展专项打击金融犯罪活动。一是高度重视,树立信心。专项打击金融犯罪目前已列入县公安局绩效考评,县公安局决定以联社为重点,打击上蔡县域内的金融犯罪。二是搞好配合,提供依据。各信用社、联社机关各部门全力配合好打击金融犯罪专项工作,抓住此次良机,及时将涉案线索、信息上报县经侦大队。三是重点打击,形成合力。各信用社和县公安经侦大队紧密配合,利用有限的时间重点打击有经济实力、手续齐全的赖债户以及扰乱金融秩序的典型,真正起到打击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同时对存在“三种”贷款的内部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进行逐人谈话。最终形成合力,通过打击金融犯罪,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消防宣传,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火灾隐患重重,火灾形势十分严峻。时下,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现状以其滞后性、严峻性和脆弱性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据统计,笔者所在城市阿图什市2011年共发生火灾75起,无人员伤亡。其中发生在农村发生火灾42起,无人员伤亡,占总数的56%,从2005年以来阿图什市发生的两起亡人火灾事故均发生在农村。农村火灾的频繁发生,火烧连营的现象日益剧增,给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和损失。因此,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村建设、农民生活非常重视,农村火灾的频发已经引起了全国消防的关注,明确的提出消防宣传“五进”之一:消防宣传进农村。消防宣传进农村也是势在必行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十二五”规划中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具体部署,总书记曾经说过:“农村稳则国家安。”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怎样做好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我们从事消防工作人员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1、目前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常常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消防宣传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还在一定的时期存在,而公安消防机构警力不足制约了农村消防宣传。当前,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全力倡导发展经济,大多数人看来,消防宣传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而农村的消防宣传工作不是很重要,即使农村发生火灾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政府还是各有关部门都认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带得过去就可以了。因此,在社区、村经济建设发展中,缺乏消防安全整体规划,导致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留下了许多诸如建筑布局不合理、消防安全设施落后等许多消防安全隐患。

(2)意识薄弱、引火烧身。各族人民群众不懂基本的消防常识,增加了火灾危险性,甚至导致火灾连营现象。一是人们为了生活使用方便,有的干脆在炉灶旁堆放可燃物品随取随用,制造危险火源,随意焚烧农作物秸杆稻草,乱扔烟头,对小孩玩火大人不管不问或者只是简单骂几句,愚昧是火灾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二是违规用电,电线老化、,乱拉乱接。三是少数村民因受条件所限,生火、做饭、取暖用火多为柴草,烘烤谷物、烧香拜佛和取暖保温多用明火,用火用电频繁、用火用电管理不善、小孩玩火等诱发火灾的因素多。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新兴的小商店、小加工、小化工、小作坊等场所,由于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想法,有的人知道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却舍不得投入经费整改火灾隐患,使得目前农村消防隐患重重。四是牲畜棚圈多与住房相连,住户之间没有防火安全间距。五是“瘾君子”乱扔烟蒂和农民随意焚烧垃圾杂草等等。

(3)人才缺乏、力量薄弱。农村消防宣传仅靠消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三基”工程的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地消防部门都加大了对农村消防宣传的力度,每名消防监督员定期深入乡镇企业、村办学校进行宣传。但因消防部队人员严重不足,再加上繁重的消防保卫、执勤等各项工作任务,日常消防监督管理、宣传的不到位,导致有些农村的消防宣传工作甚至仍然是空白、盲区。尽管农村成立了农村义务消防队,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投入正常运行,形同虚设,所以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可谓捉襟见肘,成为消防扇盲区。

(4)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在农村,有些村民认为发生火灾报警,消防队来了要收费,还有的甚至不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尽管近年来消防部门对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做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但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建立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拉横幅等形式上,无法真正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当然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阵地进行宣传,消防部门也进行了实施,但是巨额的宣传费用如果没有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消防部门根本无力承担。

(5)警力不足,普及面低。目前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主要依靠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由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警力不足,虽然提出了消防宣传进农村,但由于公安机构消防机构工作任务重、警力不足,对农村的消防只能是去“赶集”,而宣传过程中各族群众对消防关注度低,致使农村消防常识普及率不高。

2、加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对策

(1)强化乡、镇级政府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管理体制,重点研究解决农村消防宣传存在的突出问题,成立以村长(支书)为第一责任人的消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群防群治、齐宣共管的局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防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将消防宣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强化农村消防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消防意识。消防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乡镇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乡镇专兼职防火人员进行消防培训,使之成为农村消防培训宣传教员,再向各村防火员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发动村民每户自愿参加义务消防组织,成立农民消防队,组织疏散演练,配置简单、常用的灭火器材。农村每户户主参加消防培训,重点教育孩子和老人,带动一个家庭,带动整个农村。乡镇要把消防宣传标语张贴在村民的房前屋后,警示大家注意防火;制定和完善农村防火公约,给村民印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逐步规范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行为;有条件的镇(村)还可以利用广播,在最佳时间播发消防宣传口号,提醒大家注意用火用电,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还要加强季节性的消防宣传和检查,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通过火灾事例,宣传消防知识。

(3)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要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加强与宣传部门、公安机关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当地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介的作用,大力开展消防常识和法规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消防管理舆论环境,切实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消防素质。要努力拓宽消防宣传渠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进行宣传,通过开展消防科普大车下乡、大农村集市悬挂防火标语、制作防火公约栏、利用农村广播播放消防知识、编印消防宣传资料等活动,潜移默化传播消防知识。如新疆消防总队在消防宣传五进中,编写了一本《农村消防常识读本》,印刷1万多册发送到全疆854个各乡镇文化站和9000多个各村文化室,把消防知识送到了田间地头。

(4)消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要把消防教育纳入全民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尤其是公安部提出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五进”活动以来,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下大力气抓好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积极开展消防知识性强的宣传教育。学校可利用新生入学、老生返校时机,及时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和有关消防安全事项的落实;经常举办消防宣传板报比赛、请消防监督员讲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灭火和疏散预演等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农户”的作用,推动农村消防工作良性发展。

(5)消防部门首先要结合文化下乡、普法教育等活动,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范畴,纳入各项基层创建平安工作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消防法制、道德、文化建设,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引导农民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新风尚,养成科学、文明的用火用电习惯,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村、消防安全户创建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消防工作、村村远离火灾的良好局面。

(6)在农村地区形成人人讲防火、村村抓消防、户户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各乡镇政府要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普法教育的内容,主动与新闻、宣传部门加强沟通,有计划地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宣传消防常识,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利用重大节日、假日、“119”宣传日对农村进行强有力的宣传,采用发放消防宣传传单、横幅、开设“119”专题节目、广播等丰富多彩地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消防法制观念。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干部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节假日,为各村清真寺的阿訇进行消防知识宣传,通过阿訇把消防知识带到千家万户,实现一名阿訇带一个家庭、一个清真寺带一个村,把消防知识大力推广到各村清真寺、家庭的目标。

(7)结合农村新文化建设,切实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党中央提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消防部门应抓住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首先,通过在乡镇集会上进行消防宣传,其次,与教育部门配合在中小学教学中,将消防安全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并纳入教学计划,并经常邀请专业消防工作人员进学校讲解防火、灭火和基本消防常识,消防部门也应认真做好“消防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在中小学生中从小树立防范火灾的意识,把消防知识带到千家万户,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8)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农村消防宣传和城市消防宣传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农村宣传不能采取城市的模式。城市的消防工作开展较早,人们对消防有普遍的认识和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要作为重点。然而,在农村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低,认识和理解能力欠缺,消防宣传应突出浅显易懂、简单实用,可以做一些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消防常识性的宣传,如:如何报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如何自救、怎样引导消防车最快到达火灾现场、合理的堆放易燃物品、消防队的义务性质等简单的防火常识。有效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画、警示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等传播快、普及范围广的特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遏制农村火灾频发的现状。

(9)抓好农村学校的消防宣传教育。消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要把消防教育纳入全民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尤其是公安部提出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五进”活动以来,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下大力气抓好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积极开展消防知识性强的宣传教育。学校可利用新生入学、老生返校时机,及时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和有关消防安全事项的落实;经常举办消防宣传板报比赛、请消防监督员讲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灭火和疏散预演等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农户”的作用,推动农村消防工作良性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加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现状的基础。如何快速提高农村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是我们消防部门应该关注的大事。消防部门应当做好参谋,做好指导工作,及时掌握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中出现的误区,找出农村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坚持不懈地运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努力使消防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一个社会关心消防、领导重视消防、群众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有效的遏制农村火灾上升的迅猛势头。

参考文献: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3篇

一、警钟常鸣,认真审思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一直成效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消防宣传教育方法形式呆板、不喜闻乐见,难以引起农牧民学习消防知识的兴趣。长久以来,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习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你打我通”的灌输式课堂宣传教育、张贴消防宣传画等等,而大多数农牧民经常或早出晚归、春耕秋种,放牧养牛或外出打工、忙于生计,这些宣传教育形式与农民作息现状和业余生活不相吻合,不够喜闻乐见,难以激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二是消防宣传教育内容枯燥无味、不贴近实情,难以增进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与城市消防宣传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如农村牧区消防重点与城市消防重点不同,建筑物间距相对较宽,多为木质结构,房屋周围草囤较多,易发生雷电火灾、烛蜡火灾、自燃性火灾等火灾,这与城市建筑物间距较密,多为钢筋水泥结构,使用现代化生活设施较多,加上娱乐场所较多,易发生煤气火灾、电路火灾、电器水灾,而且容易引发群体性重大火灾。再如城市民众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强。而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习惯用方言交流,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然由于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只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内容,严重脱离了农村牧区消防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进而导致消防宣传教育往往停留在墙上、纸上、家门口,难以入村入户、入心入脑。

三是消防宣传教育渠道比较单一、不灵活多样,难以形成多管齐下、全面立体的消防宣传网络。当前,由于农村牧区公共性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条件较差、消防宣传教育主要依靠张贴消防宣传画、写消防标语、农村牧区广播、下发消防知识小册子等几种有限的宣传渠道,面比较窄,同时种类比较单一,难以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消防宣传网络,进而导致消防知识难以达到妇孺皆知、村喻户晓的宣传效果。

联系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分析上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诸多问题的根源,关键还是在于消防宣传工作没有找准突破口、找好宣传载体和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口,创建一种流动性强、生命力强、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新模式,提升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二、勇于创新,积极寻求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新路子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资源宝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牧业大国,草原文化在农村牧区积淀很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农牧民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创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模式,就必须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这一特殊资源优势,并以此为载体,增强消防宣传教育渗透力,提升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首先,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生命力。草原文化是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在农村牧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借此为载体,将消防宣传的丰富内容融入于草原文化中,既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内涵范畴,又能使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形中扩大了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群众基础。同时草原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导向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给人以某种制约与塑造。它的约定俗成将成为独立于权力、政令以及法律之外的一种潜在控制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相对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草原文化这种“不成文习惯法” 的控制力尤为突出。将消防宣传融入草原文化这一载体,将产生相对于法律强制性的一种更加自觉的控制力,有效弥补农村牧区文化、法律素质薄弱的缺陷。

其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草原文化起源于农村牧区民间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群众参与广泛,故而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是最贴近民众的“草根”文化。借助草原文化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既能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内容的亲和力,拉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距离,无形中达到对消防知识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同时又能将消防宣传内容通俗化、农村化,牧区化,促进农牧民对消防防火知识、自救知识、扑救初期火灾知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理解与掌握,进而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

再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拓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渠道方式。在我市广大的农村牧区地区,各种各样的草原文化以其自身的优势和可娱乐性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借助草原文化这种形式多样、四通八达的特点,无形中拓展了各种不同形式、不拘一格的宣传渠道,极容易形成一种隐形的立体宣传网络。如在广西一村庄通过“传锣”防火,以快板、顺口溜、山歌等形式使村民们时时崩紧防火的那根弦,全村十年无火灾事故发生;在山东省的农村消防宣传中采取“村村贴”消防宣传瓷砖壁画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探索实践,不断在借助草原文化强化消防宣传效果中提升消防工作质量

一方面要强化职能意识,搞好组织筹划。要通过政府牵头、消防部门指导, 由被动宣传向主动筹划过渡。由于草原文化地域性和分散性的局限,很难在大范围得以发展传播,再加上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还处于成长阶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的职能,充分挖掘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文化资源,举办有组织、有规模、有切实宣传效果的消防宣传活动,这当中消防部

门应当扮演“宣传顾问”的角色,做好消防宣传内容的把关工作,及时掌握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中出现的误区,找出农村牧区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而将作品的创作、设计和表演权留给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推进消防宣传工作的自我认识进程,达到增强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的目的。真正实现消防宣传由被动宣传向主动掌握过渡。 另一方面要注重紧贴实际,提高融合效果。各地不同的草原文化因受其形成的不同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在时间上、形式上、内容上有着其独特的约定俗成的特点,具有不可随意改变性。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紧贴这一实际,在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上下工夫,选择好的宣传形式,注重内容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农村牧区消防宣传的效果。要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搞好草原文化与消防知识的融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创新的手段开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使让消防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4篇

一、农村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

随着消防宣传“五进”工作的全面展开,农村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农村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目前,农村学校对消防安全工作普遍重视、在校师生易于组织学习、接受培训全面到位,且农村学校学生较城市学校学生相比更珍惜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人员到校辅导的机会,因此,在开展活动中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和较强的领悟能力。

二、农村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大多消防监督人员工作重心较多地放在监督检查、火灾调查、行政执法等工作方面,对宣传工作精力投入较少,加上农村中小学离城区较远,设施简陋,因此,部分消防监督人员不愿到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学校开展消防宣传。同时,一些学校老师对“进学校”开展消防宣传认识上有偏差,对活动不支持,认为浪费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是宣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农村学校消防宣传的内容局限于一些枯燥的法律法规,讲解一部分火灾案例,而且宣传形式上较为单调,往往流于形式、注重做表面文章,不能结合农村农忙、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的特点开展培训,特别是在宣传方式上缺乏新颖的、同学们易于接受的组织形式。

三是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硬件设施不齐,软件方面配套跟不上。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缺少相应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器材经费,与城市消防宣传投入力度相差甚远。特别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政府对消防的经费投入少,对农村的消防宣传业务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包括学生消防教育工作自然就难以开展。

三、加强农村学生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措施

在农村学校大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仅使农村孩子了解到消防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可以把消防知识带到农村千家万户,以小手牵大手,形成“学校、家庭、农村”三位一体的消防宣传网络。

一是开展城市、农村师生互动活动。紧密结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利用县城 “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的有利时机,由消防宣传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学校,带动一至两个农村中小学或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定期开展消防类的互动活动,重点在学生中开展普及简便、易学、实用的防火和逃生自救知识。

二是编写具有农村特色的消防教材。消防部门要协同农村教师编写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农村特色的消防教案,真正将消防课程科学地渗透到施教过程中,通过老师经常性、长期性地为学生上消防常识课、举办消防知识报告会、召开消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采写安全防火文章等多种形式,把消防知识带到千家万户,实现一名学生带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带一个村,把消防知识大力推广到每个农民家庭的目标。

三是突出消防站宣传的阵地作用。消防部门要主动制定农村学校师生到消防站参观计划,以消防站为载体,不断拓宽消防宣传外延。抓住农村中学开展新生军训的有利时机,在加大消防站对外开放工作的同时,将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新生军训的主要内容。参观过程中安排学生们参观中队接警出警全过程,让学生实地着战斗服佩带空气呼吸器,观看消防战士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组织学生实地进行演示,使消防站与农村师生“零距离”接触。对条件比较艰苦,不能到消防站参观的单位,可将消防车开进学校,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使消防宣传具备灵活性、多样性。

四是利用农村学校自身条件开展教育。在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等传播形式,开展消防咨询、消防征文、绘画、消防科普展览等科普活动,积极引导农村中小学开展消防主题班会、广播宣传消防常识等活动,帮助学校制定年度消防教育工作计划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实现“四个一”工程,即设置一个校宣传活动室、一个宣传橱窗、一次专题广播和一块永久性消防宣传牌,并适时开展必要的演练。

五是以试点为样板推动教育工作。各地可选取一所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小学校作为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开辟消防宣传窗口,由校外消防辅导员定期深入到农村中小学,开展消防宣传集中授课。举行消防图书、图片、法律法规、重大火灾案例等专题展览,开展校与校之间的知识竞赛、消防运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消防安全;问题;改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消防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农村消防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强和改革农村消防工作,2007年5月27日,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新的《消防法》,提出强化农村消防工作,这对推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纵深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底子薄、根基浅、难题多,如何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保障农村社会的公共安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农村消防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消防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火灾危险性因素也大量增加,消防力量薄弱,消防规划缺失,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消防监督不力,致使农村火灾形势依然严峻。近十年来,全国农村火灾起数、死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占全国火灾总量的60%左右,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城市。农村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9万起,造成1531人死亡,200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6.3亿元,平均每年有4.4万农户15万人受灾,威胁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一)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消防力量不足是当前我国消防建设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据统计,全国3.7万多个乡镇中有3.5万个基本没有消防力量,村屯几乎还是空白,90%以上的村庄缺乏基本消防器材设施,大量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扑救,农村火灾死伤人数占全国的65%以上。[2]农村由于没有建立自己的消防力量,自防自救不成体系,不能在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进行自救,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火灾的危害程度。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起火后往往惊慌失措,不能及时准确报警,也无法组织有效扑救,甚至无法逃生,增加了人员伤亡率。

(二)消防规划缺失

过去,农村在建设和改造规划时,往往忽视了消防规划。旧的《消防法》仅指出“将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没有提及农村消防规划。消防规划缺失带给农村的消防安全隐患日益凸现。由于没有将消防规划纳入乡镇、村镇整体规划之中,乡镇和村镇基本上没有地下消防管网、消防车道、消防通道、消防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加之农村道路崎岖狭窄,村巷路口路障重重,消防车经常难以到达火灾现场,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农村建筑没有整体性规划,修建之前不经消防设计审核,修建之后未报消防验收便投入使用,布局极不合理,先天性火灾隐患多,安全性能差。

(三)建筑火灾隐患突出

农村建筑物火灾隐患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基本上没有实行,建筑物修建时,根本不考虑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火阻隔和消防水源,房屋之间相互毗连,只要起火,便会火烧连营,破坏巨大。②农村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或木结构,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差,建筑耐火等级低。另外家庭装修装饰普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建筑内部随意堆放稻草、茅柴等易燃物质,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③电气线路布置不合理,电气火灾隐患多。农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乱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器设备,甚至违法偷电,导致电气火灾居高不下。

(四)消防执法监督不力

当前,农村地区实行县级公安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两级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公安消防大队警力不足,监督的重心在城镇,基层公安派出所是农村消防监督的主力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公安派出所消防执法监督软弱无力。首先,公安派出所对其消防监督职责认识不到位,认为消防工作是公安消防机构的事,与自身没有多大的关系。其次,基层民警缺乏消防业务知识,火灾隐患的识别能力不强,对一些技术性难题无法解决。再次,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综合性战斗实体,管理范围宽,工作压力大,农村派出所警力又十分有限,难以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消防监督管理。最后,公安派出所如何开展消防监督管理,缺乏具体的管理规定,这也影响其执法力度。基于以上原因,农村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仍然进展不大。

(五)村民消防安全知识贫乏

农民法律意识薄弱,消防知识贫乏,安全理念不强,这是影响农村消防工作的又一重要因素。据对湖北省北部农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农民普遍未掌握消防常识,不会逃生自救。有90%的村民对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注意事项模糊不清;62%的村民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95%的村民不知道报警时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47%的村民选择火灾时先抢救财产。[3] 究其原因,除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以外,还在于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

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石。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防止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是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就要针对困扰农村消防工作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4]

(一)推进消防规划,加强消防基础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有利契机。农村消防规划与建设,可以乘着村庄整治的机会,与乡镇建设规划统筹起来,把消防发展工作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农村消防发展无规划的问题。具体来讲,应按照新《消防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村镇规划标准》的规定,合理安排消防安全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公共消防设施。要加强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和消防器材装备建设,尤其是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对设有自来水管网的,要按标准安装消火栓;对使用天然水源的,要建设消防取水设施;对农村散居住户及缺水地区,也要想方设法解决消防用水。[5]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时,要综合考虑消防安全的需要,认真实施消防规划,重点划分好消防安全区域,防止出现无防火间距、无消防通道和无安全分区的建筑。通过合理消防规划,完善公用消防设施,从而不断改善农村防火环境,努力提高火灾控制能力。

(二)拓宽农村消防经费筹措来源

农村消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千头万绪,但最关键的问题要消防经费来源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将农村消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其次要充分调动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督促他们将消防经费预算纳入单位年度经费预算范围,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出钱出资,投入到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力量建设上,为企业安全生产解除后顾之忧。还有,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金融、工商及民间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消防工作。最后,村民是农村消防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必须广泛调动村民参与消防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村民出钱建设消防队,或者出力参加义务消防队,开创“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我国农村地区十分辽阔,绝大部分村庄远离城镇,一旦发生火灾,关键在于自救。所以,农村地区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建立以乡镇为中心、以行政村为网点的农村消防力量体系。各地的消防队伍建设,要结合本地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尽快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比较发达、集中的地区,应该组建企业联合消防队;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应该以治安巡防队、民兵组织为依托,建立兼职消防队,或组织村民成立义务消防队。到2010年,要实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建制镇、集镇和乡镇工业区、开发区根据实际需要,要建成政府专(兼)职消防队,村庄、渔港码头要基本建立一支配有消防机动泵和配套消防器材的群众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者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5]

(四)强化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

公安派出所作为消防监督的职能部门和执法主体,在农村消防监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职责,担负艰巨的任务。公安派出所应发挥基础组织的独特优势,明确自身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动群众,提高监督水平。要根据农村消防工作形势和任务需要,建立完善消防工作责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和专兼职消防民警的职责,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要积极争取公安消防机构的支持和配合,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以解决民警业务不精、技能生疏的难题。当前,农村社区警务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行,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不能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有必要结合农村社区警务,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性治安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当然,我们也期待公安部尽快出台规定,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和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

(五)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

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漠、消防知识和技能匮乏,是引发农村火灾的人为因素。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是预防农村火灾的必要措施。开展农村消防宣传,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拓宽宣传的途径,创新宣传的形式,针对火灾的特点,增强实际的效果。①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借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引人入胜的科普知识向农民群众宣传消防知识。②在中小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通过中小学生把消防知识带到千家万户,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6]③在农闲季节,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消防演练,使农民群众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到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技能等知识。四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刊登案例画板,宣讲防火常识,播放火灾录像。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提高火灾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2] 刘金国副部长:把农村消防工作推向深入[EB/OL]. www.119.c n/ zfyxf/txt/2007

-07/06/content_1670492.htm.

[3] 熊涛、袁志勇.农村如何消除火灾频发的隐患[N].光明日报,2007-4-19.

[4] 郭铁男.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安全基础[N].中华新闻报,2007-3-16.

[5]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城镇化动网络版www.hnup.

com/xhpaper/article.asp?id=161&classid=42.

[6]李文勇. 新时期农村消防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对策[J] .中国公共安全, 2007(9).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8C025)。

作者简介: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6篇

一、警钟常叫,认真审思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题目

近年来,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一直成效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消防宣传教育方法形式呆板、不喜闻乐见,难以引起农牧民学习消防知识的爱好。长久以来,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习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你打我通”的灌输式课堂宣传教育、张贴消防宣传画等等,而大多数农牧民经常或早出晚回、春耕秋种,放牧养牛或外出打工、忙于生计,这些宣传教育形式与农民作息现状和业余生活不相吻合,不够喜闻乐见,难以激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学习爱好,进而导致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二是消防宣传教育内容枯燥无味、不贴近实情,难以增进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与城市消防宣传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如农村牧区消防重点与城市消防重点不同,建筑物间距相对较宽,多为木质结构,房屋四周草囤较多,易发生雷电火灾、烛蜡火灾、自燃性火灾等火灾,这与城市建筑物间距较密,多为钢筋水泥结构,使用现代化生活设施较多,加上娱乐场所较多,易发生煤气火灾、电路火灾、电器水灾,而且轻易引发群体性重大火灾。再如城市民众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强。而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习惯用方言交流,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然由于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只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内容,严重脱离了农村牧区消防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进而导致消防宣传教育往往停留在墙上、纸上、家门口,难以进村进户、进心进脑。

三是消防宣传教育渠道比较单一、不灵活多样,难以形成多管齐下、全面立体的消防宣传网络。当前,由于农村牧区公共性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条件较差、消防宣传教育主要依靠张贴消防宣传画、写消防标语、农村牧区广播、下发消防知识小册子等几种有限的宣传渠道,面比较窄,同时种类比较单一,难以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消防宣传网络,进而导致消防知识难以达到妇孺皆知、村喻户晓的宣传效果。

联系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分析上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诸多题目的根源,关键还是在于消防宣传工作没有找准突破口、找好宣传载体和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口,创建一种活动性强、生命力强、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新模式,提升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二、勇于创新,积极寻求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新路子

草原文化是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资源宝库。我国事一个历史悠久的农牧业大国,草原文化在农村牧区积淀很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农牧民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创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模式,就必须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这一特殊资源上风,并以此为载体,增强消防宣传教育渗透力,提升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首先,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生命力。草原文化是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在农村牧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借此为载体,将消防宣传的丰富内容融进于草原文化中,既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内涵范畴,又能使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形中扩大了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群众基础。同时草原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导向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给人以某种制约与塑造。它的约定俗成将成为独立于权力、政令以及法律之外的一种潜伏控制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相对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草原文化这种“不成文习惯法”的控制力尤为突出。将消防宣传融进草原文化这一载体,将产生相对于法律强制性的一种更加自觉的控制力,有效弥补农村牧区文化、法律素质薄弱的缺陷。

其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草原文化起源于农村牧区民间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群众参与广泛,故而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是最贴近民众的“草根”文化。借助草原文化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既能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内容的亲和力,拉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间隔,无形中达到对消防知识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同时又能将消防宣传内容通俗化、农村化,牧区化,促进农牧民对消防防火知识、自救知识、扑救初期火灾知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理解与把握,进而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

再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拓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渠道方式。在我市广大的农村牧区地区,各种各样的草原文化以其自身的上风和可娱乐性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借助草原文化这种形式多样、四通八达的特点,无形中拓展了各种不同形式、不拘一格的宣传渠道,极轻易形成一种隐形的立体宣传网络。如在广西一村庄通过“传锣”防火,以快板、顺口溜、山歌等形式使村民们时时崩紧防火的那根弦,全村十年无火灾事故发生;在山东省的农村消防宣传中采取“村村贴”消防宣传瓷砖壁画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探索实践,不断在借助草原文化强化消防宣传效果中提升消防工作质量

一方面要强化职能意识,搞好组织筹划。要通过政府牵头、消防部分指导,由被动宣传向主动筹划过渡。由于草原文化地域性和分散性的局限,很难在大范围得以发展传播,再加上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还处于成长阶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充分挖掘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文化资源,举办有组织、有规模、有切实宣传效果的消防宣传活动,这当中消防部分应当扮演“宣传顾问”的角色,做好消防宣传内容的把关工作,及时把握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中出现的误区,找出农村牧区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而将作品的创作、设计和表演权留给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推进消防宣传工作的自我熟悉进程,达到增强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的目的。真正实现消防宣传由被动宣传向主动把握过渡。

另一方面要注重紧贴实际,进步融合效果。各地不同的草原文化因受其形成的不同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在时间上、形式上、内容上有着其独特的约定俗成的特点,具有不可随意改变性。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紧贴这一实际,在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上下工夫,选择好的宣传形式,注重内容的实效性,切实进步农村牧区消防宣传的效果。要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搞好草原文化与消防知识的融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创新的手段开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使让消防知识深进人心、家喻户晓。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7篇

一、农村消防安全的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新的《消防法》落实到真正的消防安全工作当中,提高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进行规范,保障消防工作合理进行。各级领导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分清职责,做好分工,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将农村的消防工作当成平时工作当中的重点来抓,持续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进行。通过当地工作的实际状况细致的做好工作规划,创建完善的消防工作体系,对防火知识、急救措施进行宣传并进一步落实,确保经费的使用以及人员设备的完善,预防产生空白或死角。

2、做好规划,加大力度,提高农村消防基础建设各级政府在工作计划中要做好周密的农村消防工作规划,制定消防工作措施,做好分工,规定各级部门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划书,通过严格审核,依照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对农村消防进行规划。每年在农村消防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的消防环境。激励农村的乡镇企业融入到消防工作当中,通过招商引资,运用外界因素补充财力方面的欠缺。从整体上积极规划农村的消防建设,在每家、每户之间做好消防间距,依照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进行改造,预留出专门的防火通道以及防火水源。建立专门的消防通信设备,确保信息的畅通。综合农村自然状况,修建水塔。对水源充沛的村落也可以借助河流和水库,适用于火灾防范中。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消防规划可以同步进行,对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各个乡镇政府要积极规划出消防水源以及消防通道,不但有助于保障交通主道的畅通,也有利于进行紧急疏散。

3、进行农村消防宣传,提升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为了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一定要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消防思想意识,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消防的重要性,意识到农村当前的消防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才可以将准备工作做好,做好防范,进一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降低火灾带给村民的经济方面、人员方面、物质方面造成的损失。大力宣传防火抗灾,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到消防工作当中。通过不同方法,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将农村的特点凸显出来,积极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农民对消防安全具备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深入了解农村消防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内部建立安全小组,真正担负起农村消防宣传的工作,并定期组织小组学习安全知识。只有农民真正了解了安全知识,才可以将身边的安全隐患降低为零,才能够积极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4、强化民警消防培训,将公安派出所的作用发挥出来公安派出所是最贴近农村消防工作的单位,他们了解农村消防工作的所有基本情况,是扑灭火灾的先锋力量。消防民警可以定期对农村进行消防检查,同时传达相关的消防法律条文,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积极避免在农村消防工作中出现漏洞,积极发挥公安派出所的作用,降低农村火灾的发生率。消防部门要定期对消防民警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火灾的防范意识,了解相应的火灾扑灭知识。配备相关的消防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从根本上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二、结束语

农村的消防工作关系到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安定,关系到群众的自身利益与人身安全,只有将农村消防工作做好,才能够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社会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8篇

农村火灾的频发已经引起了全国消防的关注,公安部消防局在深入贯彻落实“161”工程中,明确的提出消防宣传“五进”之一:消防宣传进农村。消防宣传进农村也是势在必行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然而,当前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依然很薄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1、消防宣传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还在一定的时期存在。当前,在大力开展“161”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消防“五进”工作中,我们的消防宣传仍然是局限在城市。首先,政府部门本身不愿意对消防建设投入过多的物力和人力,只要把城市消防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在大多数人看来消防工作就是城市的事情,更多人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而农村的消防工作不是很重要,即使发生火灾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同时,在农村家庭,许多人认为消防安全是企业、单位的事,农村家庭发生火灾,束手无策,自认“倒霉”。从农民自身来说也是对消防工作并不重视。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

2、村消防宣传形式老化,力度小、无实效。在农村进行灭火执勤中,我初步调查了一些农村消防的基本情况:在60%以上农村家庭中不知火警电话“119”,有70%左右家庭认为发生火灾报警,消防队来了肯定要收费。另外,农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1)人们防火意识差,为了生活使用方便,农作物秸杆随意堆放,有的干脆堆在炉灶旁随取随用。(2)违规用电,电线老化、,乱拉乱接。(3)农村使用蜡烛和烧香拜佛、小孩玩火等火灾隐患也是重要原因。(4)牲畜棚圈多与住房相连,住户之间没有防火安全间距。(5)“瘾君子”乱扔烟蒂和农民随意焚烧垃圾杂草等等。据村民讲,防火宣传基本上还靠在墙壁上写宣传标语。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强了宣传教育,但也是开会说说,没有实际的措施和行动。

3、消防宣传仅靠消防部门“五进”,宣传力量薄弱。根据“161”工程的开展,我们消防部门加大了对农村的消防宣传。每个月对组织专人到单位、学校、社区、农村进行宣传,但因消防部队警力匮乏,不能满足执勤战备的需要。再加上繁重的消防宣传任务可谓捉襟见肘。而且,对于边远的农村也只是鞭长莫及。

根据农村消防宣传的现状,如何加强农村防火宣传力度,改变农民消防意识,遏制农村火灾频发的态势,全国消防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我认为在我们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农村防火的宣传,改变观念,增强人们消防意识。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大家基本上都了解,但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村民的消防意识太差,所有的火灾基本都是由于消防意识的淡薄和消防知识的匮乏造成的,人们随处堆放可燃物品和制造危险火源,随意焚烧农作物秸杆稻草,乱扔烟头。对小孩玩火大人不管不问或者只是简单骂几句,愚昧是火灾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农村进行消防宣传中提高农民的防火意识才是宣传的重点,而不是只是停留在发放标语和传单的表面,应该以农村实际和农民的切实利益为宣传的基础,让人们明白火灾的根源和危害。

2、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农村消防宣传和城市消防宣传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农村宣传不能采取城市的模式。城市的消防工作开展较早,人们对消防有普遍的认识和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要作为重点。然而,在农村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低,认识和理解能力欠缺,消防宣传应突出浅显易懂、简单实用,可以做一些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消防常识性的宣传,如:如何报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如何自救、怎样引导消防车最快到达火灾现场、合理的堆放易燃物品、消防队的义务性质等简单的防火常识。有效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画、警示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等传播快、普及范围广的特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遏制农村火灾频发的现状。

3、依靠政府,发挥群众的自我宣传。开展农村消防宣传主要还是依靠政府,依靠人民群众自己。消防宣传工作应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之一。消防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通过政府发动人民群众。在乡镇村建立消防宣传点,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消防培训,由各乡镇村的负责人组织消防宣传。消防部门对于各宣传点进行指导,政府和各级单位签定消防宣传责任书,负责对本乡镇村的消防建设和宣传。形成一级带动一级,一级影响一级的氛围,以推进消防宣传工作的社会化进程,达到增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的目的。在村或生产队成立消防宣传组织和义务消防队伍,可以长久的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和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火灾紧急处置。真正实现要求村民学习消防知识变为村民自觉自愿学习消防知识,形成家家户户既能自我保护又能救助他人的良好氛围。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农村城市化趋势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多种多样的电器走入百姓家中。然而由于农村安全管理意识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农民普遍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享受家用电器带来的便利之余,还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农村火灾发生数量日渐增多,如果无法彻底改造、清理、整顿“消防死角”,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民群众就要遭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会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1、消防意识淡薄管理欠缺

虽然国家颁布了《消防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农民对

《消防法》知之不多,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消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一些乡(镇)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乡镇建设发展中,忽视消防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缺乏消防安全整体规划,农村消防工作基础差,投入不足,欠账严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镇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根本没有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加之缺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造成农村防火工作没人抓,仅靠村民的自我意识进行防护,消防安全工作形同虚设。

2、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力度不强,形式不多

纵观2001-2008年所发生的农村火灾。除少数放火和电气火灾外,大部分是群众缺乏消防常识和消防安全意识造成的。群众防火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从主观上说,与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安全用火用电知识不足有关。但从客观上说,也与目前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形式单调,工作力度和措施不够有关。农村地广人稀,消防宣传的重点主要是乡镇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主要利用广播宣传及分发宣传资料。宣传面过窄,加之宣传形式的单调,使农民的消防知识普及率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

3、农村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淡薄

农村干部群众普遍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消防管理。措施跟不上,农村义务消防组织很不完善,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流于形式,火灾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扑救。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太量输出,留村劳作的以中老年人为主,造成义务消防队员青黄不接,义务消防队名存实亡。自防自救能力差;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知识匮乏,滞留于农村的老弱病残知识结构低下,生产、生活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

4、农村目前用电状况不佳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个人收人的增加,使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农民家庭,但因缺乏电器安全知识,以及农村电器产品的质量保护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因私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老化、过负荷、电器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电气火灾成为仅次于用火不慎和放火之后的主要原因。有的农民家里有汽车、摩托车及拖拉机、机动柴油三轮车,且距加油站等地较远,家里存有几千克甚至几吨的汽油和柴油,有的储存自用,有的兼作经营。这些易燃易爆物品增大了火灾危险性。

5、农村交通条件差,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不能及时赶到现场

目前多数乡村公路虽然经过改造。但受政府财力的限制,许多更新后的道路仍然十分简易狭窄,甚至有的乡村至今不通公路。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花在路上的时间往往就达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极大地延误了战机。

6、建筑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

由于农村集镇的改造工作比较迟缓,农村房屋毗连、易燃可燃物多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农村街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防火间距,由于农村缺乏统一规划,90%以上的乡村仍延续旧宅基地,家家相连,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住宅多为三、四级耐火建筑,加之偏远欠发达的农村仍保留畜耕,农家小院内四处堆放有植物秸杆以做饲料或生活取暖使用,更增加了火灾隐患。

二、农村消防管理的主要措施

1、强化分级管理,加强统一领导,着力抓好农村消防管理组织网络建设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应明确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及同级消防监督部门以及各辖区派出所所在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强化分级管理,各尽其职。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公安消防机构孤军奋战,很难摆脱工作上的被动落后局面。必须依靠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依靠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扩大消防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保证各项消防制度的落实。农村消防管理工作是派出所最大的优势之一。公安派出所指导各村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把消防工作作为治安防范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村治安联防队承担治安巡防和防火、灭火双重任务。

2、加强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素质,这是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改变当前火灾严重状况的关键。宜传工作的开展要取得好的效果,着重要抓好对象、时间、内容、形式四落宴,通过宣传,增强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火灾发生的根源问题。

3、综合治理,搞好规划

要科学编制村镇规划,抓好贯彻实施。实践证明,设置充足的防火间距是阻止火势蔓延扩大,防止发生大面积火灾的重要措施,而必要的水源和消防车道则是灭火救援活动展开的重要条件。村镇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安全高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优化环境”的方针,努力改善消防基础设施。

4、因地制宜完善消防设施,建立群众性消防组织

农村消防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字】消防 火灾 农村

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的建设新农村“美丽家园”的重要保障,更是公安消防部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相关部门虽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消防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有效改善农村火灾多发局面,不断提高农村消防工作水平,针对当前东北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特提出防治农村火灾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农村消防形势及凸显火灾原因

(一)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在农村调查了解中发现,由于农村居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防火常识,使得很多群众任意堆放柴草、违章用火、用电等致灾因素已成为“习惯性”、“随意性”行为。日常生活中,农民大量使用柴草、秸秆取暖,随意在野外烧荒、乱倒炉灰、乱扔烟头、小孩玩火、燃放鞭炮,电气线路年久失修等诱发火灾的因素普遍存在。在对东北某市某区的调查中发现,2014年全区共发生火灾673起,其中市区发生火灾235起,占全年火灾的35%,农村发生火灾438起,占全年火灾的65%,在农村火灾起数中80%是柴草垛火灾。

(二)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物耐火等级低。农村的村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防火间距,由于农村每家的宅基地有限,使得户与户之间也建成了房屋,导致户户相连,防火间距不足。农村建筑仍以土木泥瓦房为主要建筑居住,而这一类房屋的建筑材料多为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连片的土木屋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可怕局势,加之农村部分地区冬天仍以柴草、秸秆等为做饭、取暖的材料,使得农家小院内四处堆放柴草垛。其次安全用火、用电常识缺乏,措施不完善,农村家用电器线路普遍没有经过正式电工安装,无保险丝,电线老化,沿可燃物敷设等现象严重。

(三)消防工作认识不足,农村消防管理不到位。个别乡镇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视,而对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对村(居)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不力,缺乏指导和监督,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许多乡镇领导仍有“消防工作是消防队的事情”的错误认识,不少乡镇消防工作无人抓、无人管,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不能落到实处。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县(区)级公安消防大队有限的警力不可能触及到乡镇、村组的方方面面,对乡镇的消防监督心有余而力不足,上级组织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到了乡镇就打了折扣,乡村存在的火灾隐患得不到整改和消除。而农村派出所由于警力有限,治安防范工作量大,消防分级管理即使落实了,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四)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消防力量空白。农村地区因财力严重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每年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很少甚至没有,消防器材严重缺乏。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器材的配置,也由于受诸多原因的影响,一直是消防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农村消防工作基础条件差、起步晚,各乡、镇对消防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小,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以原始的扑救办法灭火,小灾很易酿成大祸。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工作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部署上,没有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一支能够拉得出打的赢的消防队伍。目前的农村消防队伍灭火装备奇缺,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当前的农村扑救火灾力量相当薄弱。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束手无策,望“火”兴叹。况且,边远地区农村存在距离县消防大队路途远,路况不好的状况,消防车大多只能到达乡镇一级政府所在地。

二、改变农村火灾多发的措施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农村消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去抓。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以十精神为指导。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提高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部门要会同消防部门详细制定农村消防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实施步骤、农村消防建设内容和标准,层层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将消防工作责任状签订到村、社、队及村民委员会,并把责任状的具体内容列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村、队及村民委员会的考核验收评比工作中。同时,要切实强化各级政府的消防管理职能,加大对消防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和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消防责任人,任务分工到人,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

(二)合理部局农村消防规划,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借着农村泥土房改造的契机,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搞好农村的消防规划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够的现状,以提高农村的防火抗灾能力。由于农村火灾易燃物多,报警及行车不便,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消防工作应立足于自防自救。要因地制宜完善各类公共消防设施。改造人畜两用井作为消防水源,以备自救取水和消防车给水。

(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深入开展“消防工作进农村”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农村的村镇偏、远、广,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针对性强。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进行灌输,使消防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延伸到农村的中小学校,把消防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使他们从小就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树立消防安全观念。充分利用节日、文化三下乡的时机,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将防灭火知识、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面向农民广泛宣传,尤其要及时报道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典型火灾案例,通过他人血与火的教训,唤醒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警觉性,提高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的意思。

上一篇:隧道施工教学范文 下一篇:公司财务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