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3-10-28 07:38:22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1

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内容非常少,相关的文献资料也是非常有限。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舞台上没有任何的地位而言,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的占比越来越少,农业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少。但是,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福利做的相对比较健全,人民享受的福利越来越好,这样一来,即使农民每年的农业收成不好,政府可以给予相关补助,以此来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不管政府的福利做的再好再完善,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农业是当前经济产业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世界上很多的发展国家一样,我国应该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的国家并不够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把大部分的金融资源用来帮助发展其它的产业,让其它的产业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认为只要其它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好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反而可以弥补农业经济发展这一块的不足,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过程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其次,通过引用以前的研究资料,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做出详细的研究,在研究之中力求新成果,不同的领域多多少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作出过研究,并且有相关的数据资料,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些研究的资料,借鉴这些资料,并把他们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之中去。从当今的情况来看,由于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工作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站立的角度大不相同,所以,得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结论也不相同。

2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分析

2.1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运用明确指标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如何全方面的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作出分析,首先相关的研究人员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这是研究最基础的一步。种植业、水产类渔业、林木类、其它副业等组成了我国的农业,我国每年的农业生产产值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些产业的产值情况来体现。因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收支和生活水平状况。做好这些指标之后,我们再以金融指标为依据,这里的金融参考指标指的是农村的金融,通过这样参考的办法,方便我们清楚的明白农村资金的流动状况。明白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动情况如何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信用贷款业,另外就是农村企业贷款金融业。我们选择这两种数据的依据原因是,这两种数据都来源于农村,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农村发展状态。从这两种指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且它一般不会受到范围限制,在广大的范围之内都可以通用。由于它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很多的农民会普遍的选择用它们来维持经济生活,通过农民选择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的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借用数据知识和建立模型原理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数据相比较其它的数据来源来说更加可靠和真实,还具有说服力。如此一来,我们在分析最近几年数据资源的时候可以列举出种植业、水产类、其它副业的产值数据情况,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之间的数据关系,引用这些数据创建一个包含横纵两个方向的数据模型,通过纵向和横向上面的变化数据,相关研究人员观察横向和纵向的线路走势图,从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今后的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做出估测。

2.2以动态为出发点,分析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

以动态的角度为出发点,在探索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上面,时间轴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方便的分析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动态分析的过程之中,我们对时间轴加以利用,如此一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在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的过程之中,把相关的全部数据进行整合,再通过检验得到初步结论,比如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之内,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是怎样的关系,在其它的时间之内,两者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和变化。从这里面我们或许可以明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基本规律,从而探索今后的金融发展情况。另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运用函数的方法来探索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基于静态角度方面的探索分析,借用模型研究的原理,把模型研究和函数原理研究相互结合,通过这样的办法,研究人员可以清楚的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增长还处在发展阶段,同样,农村金融发展也是发展阶段,因此,研究人员在探索农业经济和农村的金融发展期间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的种植业、水产类渔业、其它副业等还是发展阶段,但是这些产业的生产情况要远远比预期的生产情况高。相关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农业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金融发展的过程之中,研究者深刻的认识到了经济和金融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发展现代金融,即现代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动态分析之中可以了解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提高需要农村信贷的帮助,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需要高度重视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从当前的数据上面分析,农村的金融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贷款在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想要发挥农村金融的真正作用,那么农村金融机构就必须要加强贷款,以此来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2

论文摘要:中国在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同时,在农村内部,农业和非农产业也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在此前提下,中国农民也因其是否从事农业生产而出现分化。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个村庄的调查,对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和农民分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而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在众多原因,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更为突出。在二元结构下,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般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划分都是以城市和农村为划分标准,然而我国在城乡经济二元化的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二元分化。上海财经大学李静霞曾经在《中国二元经济演化进程分析》中指出我国经济由城市非农业、乡村非农业和乡村农业三部分组成,从而从农和非农两个角度对二元经济进行了划分,而根据利特尔(Little,1982)曾经对二元经济的定义:“二元性可以从多方面下定义。但是一个在分析上有用的、有关制度的定义看来应该是:一种经济是二元的,即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那种传统制度下运行,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则是在雇佣工资制度下运行。”这样的划分体现了二元经济在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差异方面的含义。

在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同时,农民也因为其从事的产业出现了分化。浙江师范大学卢福营在《论中国农民分化的多元化特征》中提出,非农化是“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根本动力”。完成非农化的三种村庄—城村、镇村、工业村与传统的农业村出现了分化,而在一个村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也与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了分化。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村庄的调查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条件下的农民分化进行分析,试图为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南京大学2006新农村调查联合项目组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展开研究。该调查在全国选择了经过典型抽样的十个地方共二十个村庄的农民作为样本展开调查。这十个地方都是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别是:山东邹平,陕北南泥湾,河北遵化西铺村,河南七里营,山西大寨,安徽小岗,天津大邱庄,河南,江苏华西村和广东顺德。这些名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带有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印记,这样保证了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样本量。

除了选择这十个名村之外,项目组在每个名村的附近选择一个可以代表当地农村一般水平的村庄作为对照。这样又保证了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样本量。

在研究方法上,项目组以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型访谈为工具来收集原始资料。最终使用的有效问卷925份,其中还在种地的农民534人,不再种地的农民391人。

调查结果分析

在家庭收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非农业生产的农民2005年人均收入为7971.31元,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3322.65元,低于非农业生产农民41.6%,同时,在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且部分电器的拥有情况差别非常悬殊。这说明他们在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程度上出现了分化。在此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327人感觉有家庭经济压力,占到受调查种地农民的61.7%,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28人有同样的感受,占非农业生产农民的33.5%。(经卡方检验,PearsonChi-Square=70.567,df=1,Asymp.Sig.(2-sided)=0.000。问题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答案,调查情况不再列表显示,下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倾斜向城市和工业的经济政策和对户籍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以及我国有限的耕地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困难不断加大,在经济上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差距不断拉大,同时还引发了其他方面的分化。居住条件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住房造价明显地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当然,这与非农化的村庄的整体住房造价高有一定的关系,但整体住房造价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农与非农产业的分化。在住房质量方面,63.9%的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居住在楼房,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8.9%。在这种情况下,386位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占到86.1%,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362人对居住条件满意,百分比为68.3%(PearsonChi-Square=76.031,df=3,Asymp.Sig.(2-sided)=0.000)。

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部分村庄整体城镇化,绝大多数居民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生活环境要明显好于还在传统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调查显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公共设施使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都明显较好,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较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更多地希望生活在城市,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更多(69.9%)表示与城市相比更愿意生活在本村。

在关于家中是否有失学或辍学儿童的调查中,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13人表示家中有辍学儿童,只占到受调查对象3.4%,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65人家中还有辍学儿童,比例为12.2%(PearsonChi-Square=22.613,df=1,Asymp.Sig.(2-sided)=0.000),同时他们对当地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另外,访谈资料显示,很多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的子女在县城或市里读书而不是本村。在受教育机会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上,二者的二元分化趋势明显。

在政治权利方面,253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村财政没有公开,占50.1%,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财政没有公开的有114人,比例为31.5%。在关于如何对待村干部可能发生的的调查中,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有23.4%选择了“管不了,任他继续下去”,而从事农业生产农民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占到46.4%。经过对访谈资料的研究,笔者还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方面都明显更加淡薄,而正当权力的行使得不到保障的状况发生的频率也相对更高。

在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拥有上,二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和中高级宾馆拥有状况的调查中,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所在的村庄相差非常悬殊。在村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方面,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状况明显更好。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生活则相对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为了最主要的文娱活动。同时调查还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参与赌博的人数也要更多。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旅游机会和频率方面则更高。

结论与建议

(一)产生分化的原因

首先,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小农经济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小农经济由于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有限,这就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国家不断减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农民增收依旧困难。而限制农民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速度相对较慢,从而与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出现较大差距。

其次,新中国建国以来,为了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长期以来经济政策向工业倾斜,“以农补工”的经济政策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虽然过去加在农民身上沉重的赋税已经取消,但长期的政策倾斜所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缺乏政策的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非常困难,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分化。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突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发展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进一步拉开了农民之间收入的差距。成功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更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

(二)加快非农化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非农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二元化和农民分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在现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会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汗和拉尼斯曾经提出:“现代部门扩张的同时必须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步”。所以,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努力着手解决农民分化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和讨论,大力发展非农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协调城乡发展,使其趋向一元化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非农化是农村出现分化的动力,同时又是解决农村分化的有效途径。农村的分化是由于非农化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发展非农化,使其逐渐趋向平衡,经济结构即可逐渐趋向一元化,最终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分化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小农经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现有的耕地状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解放劳动力,才可能进行进一步非农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区域差别较大,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落后,还有很多农村保持着传统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这样的情况要得到改变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次,努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必要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是始终存在的问题。只有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一元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家庭与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于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化,剩余劳动力越少,家庭收入也就越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必然有限,进城打工的人数太多也会使城市膨胀,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也需要农村自身非农经济的发展。其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在保证进城打工的农民可以转化为市民的基础上,要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促进中小城镇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的加强。在调查中,72.7%的农民认为农民现在很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所以,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必然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转化。

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政策也要促进非农化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D·盖尔·约翰逊等.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4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3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路径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1.农村政策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一段时期里只有种植业。建国之初,我国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当时的工商业还没有得到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业和小商贩等。我国农业一直是以种植业为主,所以粮食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当时林业和畜牧业等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提供生活所需的工业、副业规模不大。在建国后的20年里,我国农业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第二、第三产业没有太大的变化。国家虽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因为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不出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实施农业政策改革后,重新制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才打破了原来种植业的单一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此开启了农村商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在城乡消费结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所生产的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质量日益提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年我国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占据了农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进步。在我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后,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说:第二产业已经变成农村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据的劳动力和产值都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占据了较多的劳动力等等。

2.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自从我党废除了制度,确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逐渐发挥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农民可以自由制定生产经营规划,在确定农民拥有30年甚至50年的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以后,再次强调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独立经营权。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农民就会像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者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这一切都是农民自主自愿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农业机制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仅从区域层面的变化来看,农业减税制度可以促进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不用在担负税费的情况下进行耕种,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保护耕地资源以及提高耕地使用率的积极作用。如果国家所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随着农民负担的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下降,反而会降低耕地的使用率。

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是通过耕种者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税费会对农民的生产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农业税费体制的变化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经济收益。随着土地自主经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产情况就决定了其经济收益,同时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给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带来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在农业税费减免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了能获得最佳的经营收益,他们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法。所以说,农业税费制度的变化会带来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变化,比如: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规模以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搭配等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

2.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在农业税取消以后,财政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乡镇行政单位的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很明显,这笔资金完全无法支付农村各地区的公共支出,所以会让农村财政开支出现较大的缺口。本来各级县乡行政单位就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状况,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村级干部的工资以及村级行政单位的公共花费。在资金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无人愿意出任村干部的情况。由于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大部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明显不高,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国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太过落后的情况,政府在单方面取消了农业税后,导致当地财政和村集体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集体的公共开支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三、结束语

针对农村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党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在鼓励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导群众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搭配,要注意到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杰.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J].学习与探索,2012(6)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4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必要性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再一次明确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要“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这充分说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我们党在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得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作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削弱。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巩固基层组织的核心地位,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实现小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农牧民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有效地对农村修路、农田改造、村镇建设、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村自身加快发展的造血能力,不断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村组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老**镇村组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是较薄弱的。这个镇在1983年实行包产到户时,就把集体的牲畜、农具等作价分给了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在这期间,各行政村虽然办过企业或经济合作社从事工、商业活动,但因种种原因,现均已停产倒闭。5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目前都没有企业,集体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机动地发包收入,再无其它的收入来源。从被调查的5个行政村、51个组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年底,各村委会的集体总资产为226.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2.39万元,流动资产113.78万元,而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仅有4.92万元,其余为债权109.26万元。另外,债务达126.44万元。具体地看,5个行政村有30%的村资产总额不足50万元,60%的村集体流动资产不足20万元,80%的村集体积累资金不足10万元,60%的村债务大于债权,60%的村集体年总收入不足5万元。

51个村民小组集体资产总计1532.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1283.92万元,但这其中农民集资打井的资金就占1247.11万元,真正属于51个村民小组的固定资产仅有30余万元,而流动资金中的货币资金仅45.07万元,70%的村民小组帐面无一分现金,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的公益金,公积金帐面上虽有86.35万元,实际并无现金可支配。各村民小组的收入仅仅靠的是机动地的转发包收入。具体到每个组来看,集体流动资金不足万元的组占68%,集体年纯收入不足万元的和收不抵债的组占63%。从全县情况看,也是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正常业务开支和少量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有的集体经济严重亏空,村财收不抵支,个别地方“空壳村”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和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据调查,制约村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70%的村组干部存有“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总体来讲,村组干部报酬低、待遇较差,大部分村组干部都是辛苦一年,报酬还拿不到手,只有挂在帐上,这对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有影响的;另外,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5个行政村中,书记、主任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村有3个,年龄在50岁以上的书记有3个,占60%。村组干部中初中、小学文化水平的比重偏高,达89%,不少人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等懂得不多,对于发展村组集体经济只讲客观条件差,主观上努力不够,导致集体经济逐年薄弱。

2、干部主要精力还没有集中到发展集体经济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组干部的精力平均分配情况为:10%的精力用于抓集体经济,70%的精力用于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自己的主管工作,15%的精力用于家庭劳动,5%的精力用于应酬及其它事项。绝大部分村干部反映当前农村工作难开展,就**县而言,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村组兴办企业困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太少。

3、农民对集体经济不关心。村组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农民对集体经济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关心、不支持。他们认为村、组集体经济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关系不直接,经营没有决策权,管理没有监督权,借口减轻农民负担,就什么都不愿交。因此,当前教育农民,给农民讲政策、讲法规,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任务迫在眉睫,在下乡驻村工作中要加大对农民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4、村级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体制下放期间,由于没有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把应由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分散到农户去经营,又没有很好加以管理,造成集体果园、山地等资产分光、流失。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大部分山地无偿被村民占用,又没有收取任何山地开发使用费、管理费,没有签订任何承包合同,使村集体失去产业基地,村财几乎是空白。二是缺乏使农村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的有效管理机制。原有的一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逐步被取消,仅有的个别优惠政策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而失去吸引力,原来的一些村、组所办企业也都早巳倒闭。对现有的集体资产也存在管理不严,造成集体资产缺乏与浪费,更谈不上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总觉无条件,也无能力兴办什么合适的企业,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只有提留的收取和机动地的发包(留有机动的的村、组),集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村组经济发展的路子不多。部分村组领导班子素质差,没有一个好的支部带头人,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或只规划没有具体实施案。但主要的原因在于村组干部集体经济观念不强,公仆意见识淡薄,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乏发展经济的思路和管理经济的能力,不能找准一条发展路子。目前,发展集体经济难、完成上级计划难、农村五好建设难、处理民事纠纷难成了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四难干”。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的人才保证机制,在强班子、优化环境上出新招。一要改革选人用人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尤其是选配好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办好事,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领导班子。在村组干部的选拔上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实行“三推一审一选”(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和“两票制”(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办法,选拔有能力、有威信、德才兼备的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应尝试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因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多种形式推进村党支部书记的异地任职,并且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二要加大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力度,实行跟踪培养,培养成熟就要及时大胆启用。要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要把能人吸收到党内来”。积极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把那些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管理的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负责人和致富能手纳入视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充分利用党校、党员电化教育、“科技之冬”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学市场,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使一部分党员成为村务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党员中的能人;三是“把党员中的能人培养成村干部。要把党员中的能人确定为后备干部,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档案,通过“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和“双带”工程活动,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快成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三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在解决干部工资、福利、养老等生活保障上下功夫,对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解决相应的政治待遇。改革村干部的工资制度,要探索税费改革后如何结合工龄、村人口规模、学历、农民增收以及双目标责任状落实情况发放村干部工资。配强领导班子。解决好“无人管事”的问题是解决“无钱办事”问题的前提,要求村组今后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重点抓住两点:一是从思想观念上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强化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对那些集体经济“空壳村”,要增强支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把扶贫和整顿经济薄弱的村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层层明确职责。

2、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保证现有集体资产能够发挥作用。首先通过清查村、组集体经济的各种资产,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营效益情况,做到帐实、帐款相符。其次,通过依法对村组集体组织的各种资产界定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的合法权益。第三,通过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资产进行重新核定,确定集体资产的价值总额。第四,通过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对集体资产清理完成以后,应加强对欠款的回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及集体主义教育。第五,建立健全财会工作和管理制度,村财务开支实行三审制度(即社长审签,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村委会审核,村主任核签);财务管理实行“村有乡服务”制度,即:村会计业务由乡农经站提供服务,村上不设会计,村出纳由村委会推荐,乡农经站考核聘任。积极研究探索化解村组债务的途径和办法,减轻债务负担,实现节支增收。

3、加大清欠力度:盘活现有集体资产,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得到使用。可以利用收回的欠款作为资本,进行投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搞养殖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投资,同时向个人吸收股金,兴办股份制养殖场,搞牛羊育肥及繁殖;聘请有能力、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杜绝过去政企不分,多头管理的现象,年终按股分红;二是在集体机动地上做文章,招标发包是一种形式,另外也可集体统一管理,想办法吸引外资搞综合开发,但必须由专人负责,签订责任状,制定奖励办法,并交纳一定的风险抵押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体留足机动地,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种有效途径。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村、组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却没有留下机动地,既使留下机动地的村、组由于给新增人口分地,机动地也在逐年减少,这样下去,再过几年集体就连一分机动地都没有了。因此,我们建议能否按中央精神“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对新增人口不再分地,所留机动地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加之国家狠抓粮食安全工作,土地升温,应继续规范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积极解决遗留问题,对承包的机动地应公开招标,切实管好用好。

4、寻找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是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增收。要积极组织开发利用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草场、水面等资源,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招标承包,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发挥区位优势,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靠近城镇和交通沿线的村庄要统一规划,通过建设仓储设施、集贸市场、经营门面等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土地和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收入。三是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运输、旅游服务业等,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培育农村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四是企业强村。结合小城镇、村民新居建设,因地制宜兴办新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积极稳妥地发展以农牧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村办企业,并加强管理和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五是抓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利用项目建设进行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六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服务站等服务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事业,开展有偿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组织农村劳务输出,通过为劳动者服务创收。

5、加大对贫困村、“空壳村”的扶持。要从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对贫困村、“空壳村”实行重点扶持。实施开发性扶贫,通过发展开发性生产和专业性经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贫困村、“空壳村”自身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5

   论文摘要:在西部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出现了新变化,农业的弱质性、市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加大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取向,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解决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与过去相比在绝对额上大幅度增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但随着西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产品普遍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日益显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负担有很强的相关性,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普遍短缺,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青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对青海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青海,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质产业,加上农民生产的分散性组织形式,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强烈依赖,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青海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1、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短缺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青海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以来供给短缺,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吃水难等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造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体表现在:(1)交通运输设施不发达,农民生产的产品运不出去,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的价值无法实现,不少地方的农民“抱着金碗讨饭吃”;(2)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青海总的情况来看,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依然远不能同城市相比,这也直接导致农村学龄儿童越来越多地向城镇学校转移或干脆辍学的情况。在青海海东地区平安县洪水泉乡某村,尽管到城镇中小学要寄宿借读,教育投入会成倍增加,但还是有超过30%的学龄儿童到城镇中小学借读。这说明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还是不够的,现有投入还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大规模合并,导致部分乡村小学被裁撤的村子的儿童上学路程越来越远,上学越来越不方便。这在一些山区乡村尤为严重;(3)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青海由于特殊的地理地位,很多浅山地区农业靠天吃饭,新的水利设施很难建起来。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另一方面政府对地方性强的农田水利建设缺乏后续投入,使得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特别是一些跨县乡跨乡村的水利设施毁坏尤其严重,不少已经彻底丧失了水利功能。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靠天收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年增多。加之政府对农村医疗设施投入少,农民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5)农村通讯设施供给不足,农民与外界联系不顺畅,无法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无法提高。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青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产品供给结构上严重失衡,尤其体现在强调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忽视非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这种失衡具体体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视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忽视精神文化类公共产品供给;注意到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忽视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青海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各村自己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也不一样,在同一地域内各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很大差异。青海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意味着农村、农民在进行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时要付出比城市居民更高的费用和成本。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公共产品消费者的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好的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可使潜在的穷人更可能有机会脱贫。而青海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在农村的缺乏,制约了农民提高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益,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借鉴。这些做法主要包括: 

   1、通过移民搬迁、充分搭国家现有公共产品资源便车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在青海海北、海东等地农村看到,原来一些地势低洼、经常遭遇洪水,或者被政府划定为蓄洪、行洪区的村庄,在政府组织和补助下,整体搬迁到地势较高而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统一建设移民新村,使得这些村子的公共产品供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一些山区乡村,由于村民原来居住分散,不仅交通不便,而且像子女上学以及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都非常难以统一提供,他们就在附近公路边开辟一个相对集中的位置进行集中建房,不仅在不投入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大大改善了居住交通条件,方便子女上学,也使有线电视、电话等现代生活设施能够迅速走进普通村民家庭;还有很多靠近国道、省道的村子干脆都搬到路边成片建房,并逐步形成一些乡村集市。 

   2、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物品需求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国家目前偏重城市而没有能力为农村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又加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推行费税改革,使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受到限制。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新的情况下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当主要着手于:(1)公共物品供给主体。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各种层次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应主要由省以上财政提供,地市级财政适当配套,县乡财政暂时不予考虑,以免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2)公共物品需求区域性差异。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在公共物品的需求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的分割中,按照区域性差异投放公共物品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3)公共物品融资方式。公共物品供给资金来源应当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要,但在现实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还应当由政府出面,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例如,发行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特种国债;由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完全由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等等。(4)监督管理。对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检察人员,不仅要完善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的管理,而且要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收益情况,防止农村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流失。

   3、因地制宜,组织农民通过社会合作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就我国当前的状况来说,组织农民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也面临着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打破了“大集体”无效率,实行“单干”,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单干”涣散了农民之间的关系,使组织农民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国家无力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又要求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不足的矛盾。因此,现实的选择就是因地制宜组织农民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进行农村公共物品的建设。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者通过农民合作的方式,在不过分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区域性的、中小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进行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乡村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安装、市场信息共享、农业技术推广等等。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农民社会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方面可以节省国家支农资金,进行大型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融洽村民关系,建立农民经济组织。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青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产品供给结构上严重失衡,尤其体现在强调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忽视非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这种失衡具体体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视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忽视精神文化类公共产品供给;注意到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忽视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青海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各村自己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也不一样,在同一地域内各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很大差异。青海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意味着农村、农民在进行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时要付出比城市居民更高的费用和成本。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公共产品消费者的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好的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可使潜在的穷人更可能有机会脱贫。而青海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在农村的缺乏,制约了农民提高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益,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借鉴。这些做法主要包括: 

   1、通过移民搬迁、充分搭国家现有公共产品资源便车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在青海海北、海东等地农村看到,原来一些地势低洼、经常遭遇洪水,或者被政府划定为蓄洪、行洪区的村庄,在政府组织和补助下,整体搬迁到地势较高而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统一建设移民新村,使得这些村子的公共产品供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一些山区乡村,由于村民原来居住分散,不仅交通不便,而且像子女上学以及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都非常难以统一提供,他们就在附近公路边开辟一个相对集中的位置进行集中建房,不仅在不投入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大大改善了居住交通条件,方便子女上学,也使有线电视、电话等现代生活设施能够迅速走进普通村民家庭;还有很多靠近国道、省道的村子干脆都搬到路边成片建房,并逐步形成一些乡村集市。 

   2、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物品需求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国家目前偏重城市而没有能力为农村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又加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推行费税改革,使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受到限制。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新的情况下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当主要着手于:(1)公共物品供给主体。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各种层次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应主要由省以上财政提供,地市级财政适当配套,县乡财政暂时不予考虑,以免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2)公共物品需求区域性差异。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在公共物品的需求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的分割中,按照区域性差异投放公共物品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3)公共物品融资方式。公共物品供给资金来源应当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要,但在现实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还应当由政府出面,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例如,发行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特种国债;由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完全由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等等。(4)监督管理。对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检察人员,不仅要完善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的管理,而且要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收益情况,防止农村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流失。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

河南作为我国人口和农业大省,由于其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严重地制约着河南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实现。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河南

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以此为契机加速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河南劳动力现状。河南现有9,25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文盲人口543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3,073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3,646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928万人,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248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劳动人口(15~64岁)为6,211万人,占67.1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47万人,占23.2%,全国平均水平为36.1%,河南与之相比,有较大差距;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9万人,占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9个百分点。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4.3人,每平方公里比全国多出419人。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2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8个百分点,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

2、河南就业状况

(1)城镇就业。据统计,全省17个地级市(含省会郑州)和一个省辖市――济源市,都存在失业下岗情况。按河南省目前的城市规模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说,城镇就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2)农村就业。根据我国农业专家和经济专家测算,按我国农业劳动者目前生产力状况和农资、农产品等价格水平,每人经营20亩土地可保本,经营30亩土地才有钱可赚。据此计算,河南现有耕地1.1亿亩,仅需要367万劳动力。而河南农村实际劳动力数量是1,800万人,二者相比,悬殊1,400多万人。每个农业劳动力耕作面积约0.4公顷,是美国农业(52.56公顷/人)的0.7%。隐性失业严重,大量农业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劳动效率、效益十分低下。

客观地讲,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消耗中心和经济发展黑洞。在一定程度上讲,就业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虽然河南农业还有一定的就业空间可以拓展,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量的劳动力蜗居在农村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是造成农村地区落后与贫困的问题之所在。从上述情况看,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状况不容乐观,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任务是巨大的。

二、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思路

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离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又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第一,发挥资源优势,依赖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河南的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所以应选择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生物技术以及节约土地而多用劳动力的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在这方面,我国台湾较为成功。我国台湾具有耕地缺乏的典型特点,在发展的早期,台湾利用劳动力丰富的特点,形成了少占用土地而多使用劳动力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成功出口了蘑菇、芦笋、鳗鱼和食用蜗牛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农业比较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农业收益。

第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据有关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第三,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第四,积极引进城市资源。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五,提高农业公共投资,培养坚实的农业基础,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研究表明,由于农业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可相互替代,故增加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如农业科研、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可使生产者在私人物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或者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必要投入和私人成本,或者在增加一定私人成本投入的同时得到更高的产量。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单位产品的私人成本都可能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藏民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中国乡镇企业,总第207期.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湖北政研网.

[3]陈敏昭.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7

1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现状

退耕还林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收益,也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退耕还林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对退耕农户的经济补助和退耕农户自身的劳动收入,但退耕农户仅凭这两项收入作为生活支出是远远不够的。根据调查,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退耕农户的收入,其中当属林业种植户的收入减少的最多,原因在于,80%的林业退耕农户在进行种植时,树苗的生长较为缓慢,短时间内林业退耕农户无法获得可观的收入。多数退耕农户在退耕之后都选择养殖业作为农业劳动收入来源,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退耕还林还是对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问题

2.1 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后续产业进行规划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需要经过统筹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例如:某一村庄在经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如何制定后续产业的发展就成为了重点,如何在不破坏原有经济产业链的情况下,根据当地农户的意愿更换当地产业,提高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这些都是退耕还林后村庄需要制定的策略。

2.2 农业发展未与退耕还林进行结合

退耕还林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程,会使退耕农户在退耕之后选择其他行业十分有局限性,因此,农村农业发展必须经过适当的调整,才能为退耕农户带来农业劳动收入。在农村未进行退耕还林之前,农业发展依旧需要大量设备的帮助,比如收割机械、水利设施等,由于长期使用,这些设备多数已经老化,失去了原有的效果。而在进行退耕还林之后,如果不将农村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那么将会影响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使后续产业无法继续开展。

2.3 未明确新的发展模式

目前,大多数农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模式都尚未明确,有一部分退耕农户依旧想继续进行种植,而另一部分退耕农户想要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因此,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而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会使农村的农业发展方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每个退耕还林农村都需要高度重视的。

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解决策略

3.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为了能够增加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户的意愿进行后续产业的发展。例如:处于盆地的农村,可以在退耕还林后,对当地地形地貌进行考察,根据村民的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选择后续产业。渔业就非常适合位于盆地的农村,一来可以利用农村地形的优势提高经济收入,二来也可以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由此可见,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需要经过慎重考虑,才能进行生产和发展。

3.2 将退耕还林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要想有效的开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就必须将退耕还林与农业发展进行结合。例如:某一农村在退耕还林前主要依靠蔬菜种植作为产业链,那么在退耕还林之后,此村庄需要立即将农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相结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新的农村产业结构,才能为退耕农户带来经济上的收入,农村后续产业的发展才得以进行。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将退耕还林与农业发展进行结合,才能加快农村后续产业的发展速度,带动退耕农户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

3.3 后续发展的模式

目前,后续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生态模式。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依靠生态农业和农业生产为主,以林业和养殖业为中心进行横向发展,将经济树种进行生产和加工,将优秀的林业产品带入到市场中,而目前农村普遍出现的林下养殖,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增加农户的收入。农业生态模式目前主要是由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旅游组成,这两种旅游都是充分地利用农村特色和景色,将农村打造成适宜人们开展文娱活动的生态乐园,并且农业生态模式风险不高,也不需要过多设备的投入,只依靠农村的历史文化和独特景色,就能吸引众多群众前来“度假”,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而退耕农户如何选择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就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户自身的意愿,才能将体现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价值。

4 结语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篇8

1.1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就在于农村生产性投资方面。我国多数的农村由于受到投资方面的制约,导致农民对投资的积极性极低,更不用说用投资的方式来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1.2科技水平不足现代农业若要走向成功,一定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配合。可是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水平还不是十分先进,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1.3文化素质不高随着我国对于教育方面的不断投入,使我国年轻人都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原来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相比已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善。可是农村的经济效益与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农民普遍会选择到城市中去,而其中的农民多数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年轻人,进而使剩下的老弱妇幼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1.4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拥有较为完善健全的市场体系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村当前的现状是还没有建设出相对完善的市场体制,其中一些农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市场体制,根本不了解市场体制,更不用说建立出相应的市场体制,因此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在这方面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2.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农村经济难以顺利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较为落后。由于当前的经济体制无法跟上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在许多环节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情况。二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由于当前的农村经济还没有形成市场,因此导致农村经济产品没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也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对于这方面应增加一定的重视度。

3.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3.1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如果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一定会确保农业经济可以顺利发展。期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对于相关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政策一定要贯彻落实,认真对待产业发展政策。二是增加对粮食生产方面的重视度,坚持落实种粮直补等有关惠农政策,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后进行全面的推广工作,以稳定粮食生产。三是可以在春耕农忙的时期,做好对相应的田间管理工作,切实掌握的生产情况,强化备耕工作,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等相应的服务工作。3.2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会直接体现在农民的实际收入上,当前农民的收入虽然在逐渐提高,可是与城市收入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若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将农民身上的沉重的负担进行解决,期间具体可采用以下四种方式。一是使农民的负担逐渐规范化,并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的情况。二是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期间可将现有的机构进行精简,进而减少乡村在行政方面的费用。三是一定要坚持秉公执法,使农民可以充分的行使到自身所拥有的民力。四是对于农产品贸易中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应将其进行改善,进而大幅提高农民对于劳动方面的积极性,以使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高。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现在国际上的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为达到与国际市场的进程一致,并处于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并在全球进行农业资源重组与优化配置。将以上几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应将现有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其中主要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区域结构四个方面。因此,为确保与国际市场进程达到一致,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而使我国在农业经济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好。3.4完善农村技术市场我国当前的农村技术市场还不是十分完善,因此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与一些相关专业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按时对农民进行指导与培训工作,还可通过讲座等一些方式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使我国当前农村技术市场中的科技含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4.结论

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争取找出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上一篇: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范文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原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