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5:53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篇1

强一,大二,活三

到2020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农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即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李朴民介绍,《意见》从发展多类型方式、培育多元化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服务、健全多层次推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二是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三是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支持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五是开展试点示范,落实地方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财税、土地和投入支持力度,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李朴民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培育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启动实施“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围绕模式探索、主体培育和政策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三是继续发挥专项建设基金带动作用。要加大对产业园区、新型业态的支持力度,并把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项目支持的前提条件,强化利益联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四是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创新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式,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杠杆作用,研究设立专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域。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认为,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然不强,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还不强,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所以,必须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规范租赁农地行为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邱天朝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见》提出了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合理用地需求,首先在各省市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其次,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篇2

《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是我国农业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源泉。”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开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定制等经营服务,可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可更好助力农民增收。

“我国现在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更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组成结构。”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秦富说。

《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篇3

近两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我国“三农”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实际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三产融合都已经有了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但我国在国家层面首次正式、明确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是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文件),明确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总体要求、方式、路径和主要政策措施。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专门作为文件的六大部分之一,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四大方面,对相关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被作为单独的一个章节进行论述,强调要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目前,国家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方向和政策已经比较明确,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

现阶段我国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基于三个大的背景: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国内外农产品价差巨大,玉米等农产品阶段性产大于需,库存大量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导致进口压力巨增,迫使我们不得不对2004年以来实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等进行改革,降低国内价格支持水平和市场价格水平,这无疑将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近几年无论农民工的数量,还是工资水平,增速也都在不断下降,今后一段时间有可能还会继续。为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以此拉动就业。创什么业?就什么业?农村产业融合是农民创业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二,农村产业融合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从本质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来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补短板”等措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农业领域来看,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部分农产品阶段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加之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补短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实现新旧动力转换,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业态、新动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国际上看,日本、韩国等世界上小规模农业的国家,包括欧洲,在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均从完善农业产业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等角度,推动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寻找适应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提高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我国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已经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功能日益拓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已经呈现出融合发展势头,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接二连三”,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0%以上氖虏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201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2:1。“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业态引入农业生产经营链条,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城郊农业、文化创意农业、农家乐等发展十分迅猛,农旅结合蔚然成风,可以说成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因此,与其说〔2015〕93号文件,吹响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号角,还不如说这个文件的出台,顺应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顺应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二、准确把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来源于日本、韩国的“六次产业化”,最早是由日本农协综合研究所所长今村奈良臣先生于1994年提出的,之后其内涵不断扩展。“农村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农村新业态,并且通过更加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超越简单的市场交换或商品交换关系,相互之间形成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实现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基本逻辑是:农业相对而言是弱质产业,受到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困扰,而农产品流通、加工等环节受自然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让农业生产环节合理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

从前几年“六次产业化”的概念刚刚在国内传播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不少人在讨论“六次产业究竟是1+2+3,还是1X2X3”?实际上,“相加”或者“相乘”并不是“六次产业”的实质所在。从国内外实践看,农村产业融合可以有多种具体模式,既可以是1+2+3(即通过协议、订单等方式开展农工商合作,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也可以是1X2X3(即农民或农业生产者同时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或者说由一个经营主体同时从事一产二产和三产!),也可以是1+3(即农商之间通过协议、订单等方式开展合作),还可以是1X3(即农民直销,或者农民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如观光旅游、农家乐等)。无论何种模式,农村产业融合的核心是三条:一是必须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都始终有一产环节,且与传统相比,让农业生产者在产业链条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二是更加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必须超越松散的、简单的、随行就市的市场交换或商品交易方式,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相互交叉渗透;三是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用二三产业的利润合理反哺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更加合理,提高农业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离开这三条,就不是真正的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除了从“产业”维度考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也就是“区域”维度。在最早提出“六次产业化”的日本、韩国,大家对此有比较明确的共识,强调“六次产业化是一种以地域为主的产业创新”,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目的是充分利用和发掘当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决不仅仅是就农村论农村,更不是要重新走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而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产城有机融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也可以说,农村产业融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城乡之间的关系。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

〔2015〕93号文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这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必须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市场始终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最根本动力。

因此,要加快培育市场化、多元化的产业融合主体,包括个体农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工商资本等等。从日本、韩国、欧洲的经验看,主要是通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发展乡村旅游等,即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农民(或农业生产者)为主要的融合主体,通过“接二连三”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多功能、发展新业态。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人多地少,个体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家庭农场和各类农民合作社综合实力弱小、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对而言,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工商资本由于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通过向上游的农业生产环节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既要发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也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要求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开展农村三产融合。同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一定不能偏面地追求规模,不能盲目贪大求洋,不能歧视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个体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的、小范围的三产融合。

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方自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只有相互之间真正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实质,是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各经营主体之间,超越简单、随行就市的、一般性的商品交换关系,通过组织模式、经营方式和产权关系的创新,形成更加紧密、更加合理的分配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r业新型业态发展的好处。具体而言,要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在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底价格收购、“二次返利”的基础上,为农民(包括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如提供贷款担保、赞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有的还实行。要鼓励发展股份合作,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等方式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鼓励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的方式,保证农民合理收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具体利益联结方式的确定,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由相关利益主体根据具体情况和各方意愿,依法、自主、协商确定,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但不应过多干预,更不能强制。对于各类利益联结方式,政府都要允许并鼓励发展。

四、政府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主要职责

政府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方面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加强空间规划管制,推进县域“多规合一”,制订县域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有效衔接,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统筹考虑城乡人口和产业分布,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流通、物流园区等,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合理布局。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发展。要大力推进发展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营销。

(二)努力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需求

用地问题是各地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2015〕93号文件明确了三条政策:一是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二是各地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三是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这些用地政策,地方和有关部门要真正抓好落实,缓解农村产业融合的用地矛盾。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如上海金山区、四川崇州市等)结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村级规划编制和农村土地整理,直接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农产品烘干、加工项目,兴办农产品加工园区,或者建设乡村旅游相关设施,这是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用地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民还可以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相关利润分配,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三)下大力气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建管并重的方针,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结合国家有关专项规划和投资支持渠道,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快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美丽新农村。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四)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

一是创新和改善金融服务。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全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以国家正在推进的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政府支持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担保服务。二是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试点行业的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I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三是加大投入支持。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资金向农村产业融合项目适当倾斜。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培育和支持各类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积极研究借鉴日本等国经验,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设立农村产业融合投资基金,努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五)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按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办93号文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财政、国土、商务、工信、旅游等七部门,专门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围绕优化县域发展布局、探索产业融合模式、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相关政策和投融资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积极探索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采取“分级负责、共同推进”的原则,中央层面重点抓好百县试点示范,乡级、村级的试点示范,分别由省级、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中央层面主要是加大指导支持力度,试点示范的具体工作由地方负责。在自愿申报基础上,择优选择确定试点示范县、乡、村。目前,经地方推荐、筛选,全国137个试点示范县名单已经确定。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试点示范县进行了专门培训,指导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理清思路,修改完善试点示范方案。各地要尽快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对试点产业融合示范乡、示范村的培训,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农村产业融合篇4

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家在政策层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营造农村产业融合环境、调动融合主体积极性、激发产业融合路径创新和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针对性不强、覆盖面偏窄、与融合主体政策需求有偏差等问题。在我国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前,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长期实践,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政策支持经验,如日本的“六次产业化”、韩国的“农业第六产业化”、荷兰的“农业全产业链”、法国的“乡村旅游”等。这些国家根据各自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出台针对性、差异化、精准化的配套支持政策,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实现了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1],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国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公共服务等支持政策,以期为健全完善我国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提供有益思考。

一、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财政支持政策

国外普遍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力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先后设立了“六次产业化”专项资金、辅助基金、发展配套资金等,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2013年成立的“株式会社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支援基金”(A-FIVE基金)。该基金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出资设立,即“公共-私募联合基金”,出资期限最长为20年,部分资金由国家以贷款形式出资。A-FIVE基金以直接出资、股权投资入股或设立子基金的形式支持“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在都道府县一级,A-FIVE基金还与地方自治体、农业团体以及金融机构等民间组织联合成立子基金(A-FIVE基金出资所占比例必须低于50%,出资年限最长为15年),扩大其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范围。另外,地方农林渔业者(以资金或农产品入股)、合作企业(以资金、技术或销售网络等入股)、子基金(以资金入股)还会联合出资成立合作战略联盟,但子基金出资所占比例(有表决权股份)原则上不高于50%,农林渔业者出资所占比例要高于合作企业出资占比(见图1)。

在日本,得到认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可以获得补助金、贷款以及投资等3类财政资金支持,但获取资金规模及获取条件不同。获得补助金不需要担保,但资金用途有限制,且有严格的业务要求,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两倍;贷款需要担保,且资金用途有限制,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5倍;接受投资的经营主体一般为企业,不需要担保,但财务制度要完善,且项目设计的自由度要高,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0倍。在具体财政支持方面,日本对“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建设直销店及流通和?N售设施、购买加工设备、企业和农户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销售渠道、农协建立直销店等分别给予最高3/10、1/2、1/3、7/8的财政补贴,对于开展技术研发、实施海外开发活动推进项目、举办洽谈会及交流会等予以定额补助,补助金额可上下浮动30%①;韩国对购置加工、运输流通设施设备的“农业第六产业化”经营主体给予80%的财政补贴,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50%和30%;[2]以色列则基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对大规模温室建设进行补贴,还对本国科技人员工资采取全额拨款的支持政策,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美国对农户农产品储藏进行补贴,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则重点向中小型农业企业倾斜;法国实施“技术咨询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接受技术咨询,补贴额度约为咨询费用的30%。[3]

(二)金融支持政策

国外比较重视金融支持政策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包括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信用保险优惠等。如日本《农工商合作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得到认定的农工商合作事业计划或支援事业计划,可享受低利息融资和保险优惠。一是在低利息融资方面,贷款利率因经营主体类别、贷款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融资用于农林水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以及必要公用设施购买等的普通农林渔业者,贷款利率为0.1%,且无贷款期限限制(生产设备投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对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贷款利率为0.4%,用于购买设备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贷款期限为7年以内,其余用途的贷款期限为15~16年;对于从事国民生活事务的中小企业者,有担保的贷款利率为0.35%~0.95%,无担保的贷款利率为1.35%,贷款期限限制与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一样。二是在保险优惠方面,对于通过认定的中小企业者,扩大其担保金额、提高补偿率以及降低保险费率。其中,各类保险担保额度均比普通标准高1倍,优惠幅度较大(见表1)。美国更是长期对家庭农场主实施低息或财政贴息贷款、政府信贷担保以及“无追索权贷款”等政策,综合表现出贷款形式多样、优惠幅度大、还贷周期长等特点;意大利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的利率为4%~5%,而非优惠贷款利率为15%~22%;荷兰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业生产者可享受4%~6%的低利率贷款政策。

(三)税收支持政策

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尤指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低税或免税政策等。法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等优惠政策。其中,亏损结转方式比较灵活,普通经营性亏损可向后结转5年、折旧产生的经营性亏损可不定期向后结转。法国对合作社联盟及总社的主要支持为所得税减免,如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可享受35%~38%的公司税减免和50%的不动产税减免等。[4]美国等也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美国最初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税赋全免,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具有免税资格的农民合作组织减免税收(平均为工商企业的1/3左右),但仍对其他农民合作组织分配给社会的红利、惠顾返还金以及其他收入实行免税待遇。[5]另外,美国还允许农业生产者个人或农业企业自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记账方式,如农民选择“现金记账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通过降低应纳税基减轻税收负担。[6]

(四)公共服务支持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以克服资本、技术、人才跨界融合的障碍,其中公共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公共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自发提供,需要政府直接提供或间接支持以补充。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主体提供充分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以便农业经营主体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建立了以农业部、商务部、“农产品信贷公司”、“海外农业服务局”等为重要成员的海外农产品促销体系和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另外,美国还对合作社进行大力支持与保护,一方面,专门设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局对其进行管理和提供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如帮助其开拓产品市场、对其成员进行培训等。[7]韩国政府出资在农村社区学院、农业科学各研究所、农业产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区域网络――“区域农业集合计划”,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产品营销帮助,还建立了为农业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农业研究和发展促进中心。[8]法国建立了以高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灌输。

(五)其他支持政策

各国还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如法国财政资助传统民居维护与修缮、修建乡村旅游公路、成立乡村旅游常设会议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和绿色通道等。[9]各国政府还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主导举办全国性的节庆活动,为农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拓展搭建便利的平台,促进农村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有效融合,如法国每年举办以葡萄酒为主题、荷兰以郁金香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等。另外,各国还对农产品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避同业恶性竞争,如荷兰为农业全产业链制定标准,实行一体化管理等。

日本还通过支持农协发展,间接推动农业“六次产业化”进程。农协经营着日本国内所有农作物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所有环节以及其他所有的涉农业务[1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区域间资源及产业链,促进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是日本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因此,日本对农协的支持力度较大。在税收方面,政府对农协的各项税收均比其他法人纳税税率低10%左右,且对农协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营业收益税;在补贴方面,农协实施经政府批准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时,政府对其所需厂房、设备等予以50%的投资,农协新建仓储、固定设施投资等最高可获得政府80%的补贴;政府还支持农协开展公共性服务事业、对农协开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等。[11]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保障――经营主体认证

经营主体认证管理是确定农村产业融合政策支持对象的必备环节,是决定政策措施有效性的关键。日韩两国均设有众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认证机构②,明确了严格的认证条件。以日本为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被认证为“第六产业”:第一,经营主体必须是农林渔业从业者个人(法人)或由其组成的团体(农协、地区农业组织等);第二,经营主体必须以自己生产的农林水产品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新产品研发,或者在销售产品时采用全新的方式,亦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并完善生产方式;第三,农林水产品等新商品的销售量在5年内增长5%,且农林渔业及相关业务经营从项目开始到终止必须产生利润;第四,事业计划项目期为5年以内,其中3~5年最佳。在具体的认证程序上,日本每年开展3次经营主体认证,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经营主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对于事后管理过程中考评不合格的将撤销认证资格,不再扶持。

韩国也实施了申请、经营主体认定、详细计划制定以及实施的四阶段“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程序,由各级主管部门分工完成,认证有效期为1~3年不等。对于通过“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的经营主体,重视其事后管理或监督考核,如对经营主体是否履行计划、补助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开展2~3次/年检查,对于不合格者根据原因全部收回或降低支援资金,支援资金减额和终止支援带来的剩余资金奖励优秀的经营主体。[12]在具体执行层面,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③统筹负责,地方各级农业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见图2)。

三、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考

第一,推行主体认证,加强后续监管。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认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前提保障,只有符合认证条件的经营主体才有获取政策支持的资格。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认证的条件要合理、具备可操作性,能量化衡量的指标尽量做到量化约束,这样也为后续政策跟踪监管、考核等提供便利。我国目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项目支持,但存在着“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成效”的现象。加强政策后续监管是对政策支持主体的一种硬约束,迫使其落实经营计划,有效规避套取政策?Y金的行为。对于政策支持期间脱离认证条件、未按照政策支持要求行使义务、政策支持到期后未能达到预设目标的经营主体或事业计划,取消其资格认证和政策支持,实行资格认证的退出机制。

第二,创新支持形式,拓展资金来源。资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实施的物质保障,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产业融合不能完全依靠普通农户自身,需要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相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分立发展,融合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提高,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财政支持资金,并创新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日本成立“六次产业化”基金,再依托此基金以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或成立子资金,扩大、增强财政支持资金的覆盖面及带动能力,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工商资本作为财政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补充,具有管理、技术等优势,但要严格控制工商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保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对经营事业具有绝对控股权,避免工商资本控制农业,导致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被边缘化,不能充分享受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

第三,完善金融税收制度,实行精准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基在农业,而农业又有别于工业,各类金融、税收政策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或事业计划,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如在融资方面,实行差异化的贷款期限或贷款利率政策,对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适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税收方面,实行差异化的税率政策或税收模式,减轻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的税收负担。

第四,扩大支持范围,优化融合环境。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具有全局性视角,统筹农业农村整体发展,不能就支持而支持。这就要扩大农村产业融合支持的范围,向间接性支持延展,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等建设,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借助“互联网+”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村产业融合参与主体提供充分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提高融合主体经营决策效率;三是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包括农业专用机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四是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

[注 释]

① 详见http://maff.go.jp/j/supply/hozyo/shokusan/pdf/koufu_yoko.pdf。

② 如韩国的第六产业主管科、日本的中小企业评估协会等,多数为政府下属机构或授权组织。

农村产业融合篇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我也不再赘述了。现在X个示范园创建名单文件已印发,方案也已编制并修改完毕,下一步就是要切切实实抓好落实。为此,我讲四点意见: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和省X以及X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按照我委等7部门《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的通知》文件要求,扎实开展示范园创建工作。

二、强化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和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指导和部门协调,积极推动农牧、国土、财政、科技、金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对示范园的支持力度,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三、切实做好创建工作阶段性总结。在示范园创建中,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找准存在差距、解决突出问题,力争通过考核认定。

农村产业融合篇6

2016年“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以强农业、富农民目标,以园区建设为主引擎,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旋律,以农业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始终突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全面提升农业园区水平。紧扣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主题,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做实主体、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活观光休闲活动、做细产品质量监管为路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努力扩宽投入渠道,不断加快建设进度,创建具有区域带动效应的高效特色农业典型,带动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园区,形成一批高集中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年内建成600亩高标准食用菌大棚。

2.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在稳定食用菌、蔬菜基础上,培植壮大优质红薯、辣椒、金银花、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特色果品六大产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壮大奶牛养殖项目,积极推广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推广以青贮大蒜新鲜秸秆为饲料的养殖技术,扶持发展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着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健康养殖、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年内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2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把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户准入关,常态化开展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放心“肉蛋奶”民心工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检疫监督和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健全畜牧屠宰监管体系,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施最严格的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抽查合格率96%以上。

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全面推广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先进种养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推广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服务,推动云平台“农技宝”建设,建立以农村技术员、科技特派员、农业信息网为主体的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5、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加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推广“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直销模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完善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稳定市场价格。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1、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加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围绕延伸特色产业产品链条,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本地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产品、专利等参股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大户500家。

2、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创建市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县,逐步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改革的重点是农村集体企业资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四荒”地和其他可经营的集体资产。改革的内容是明晰产权归属,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势的股份合作。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各项工作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开展,防止侵吞农民利益。

3、加快生态建设。

加快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煤改气、煤改太阳能,2016年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2500台。通过张贴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宣传标语标语,发放明白纸、宣传资料等,多角度、深层次,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引导农民搞好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打包等,通过宣传典型事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全县新增林地2.8万亩,使全县有林地面面积达到19.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5%,年均增加林木覆盖率0.7%。新建农田林网15万亩,建立功能完善、整齐规范农田防护林体系,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年木材生产量达到13万立方米。

4、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2016年我们将在去年92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促进我县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化作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一是对90马力以上四驱轮式拖拉机、深松机实行敞开补贴,满足购机户的需求;二是对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回收证明的补贴对象及农民、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予以优先补贴;三是利用农机合作社扶持资金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充分调动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所有补贴机具均不超出我省补贴目录范围。

5、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项目。

农机深松项目在我县已实施三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基本深松一遍。今年15万亩的农机深松项目即将开始,我们一是计划引进卫星定位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监管能力,确保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经济收入。二是农机深松项目优先由经营面积在500亩以上、成方连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

6、小麦保护性耕作项目。

去年在吕寨镇开展了5000亩的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作业,该项目一是减少了生产环节,二是减少了作业机械对土地的反复碾压,三是减少了农户的资金投入,群众反映很好,今年计划争取2万亩,优先由经营面积在200亩以上、成方连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三、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1重点支持农民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和村务公开。

2、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多渠道筹集强农惠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积极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切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改革;融资困境;产业支撑;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7-0122-04

金融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的需求程度决定着金融业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金融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合理调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换代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表现为很强的资源配置主动性和经济发展导向性。现代经济与金融这种互动关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体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面临明显的金融约束,农业产业化经营遭遇资金瓶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又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缺乏产业支持的农村经济弱化了有效金融需求,使得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僵局;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状况。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有必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找二者恰当的结合方式,探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的互动模式,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明显

1 农村信贷资金的严重分流,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总量不足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农业贷款总额与全部贷款的占比不足10%,表明了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农村资金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缺口不断增大。究其原因:一是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放贷能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的大投入、高风险和低收益特征明显,影响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三是农村非农化的迅速发展,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民教育支出、消费支出迅速增加,构成了农业和农村资金的流失通道,加剧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总量短缺。

2 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失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供给不足

尽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齐备的农村金融格局,但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存在功能性缺陷;作为农村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农村信用社,受行政区划限制,业务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原国有大型银行实施商业化改革,收缩农村营业网点,明显减弱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功能受局限,难以全面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直接融资困难重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刚刚起步,未成气候。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机制缺失,导致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动力。

3 农村金融服务的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效率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弱化,突出表现在金融服务的网点少、品种少,只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农户所需的资信评估、承兑汇票、贴现、电子汇兑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难以得到满足;同时支付结算系统受条件限制,无法提供更多的服务品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需求;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效率。

4 农业信贷管理的质量下降,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功能不足

金融机构遵循“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集约化程度和效益较低,金融机构经营方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前期阶段性状况相悖,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信贷投放期限与企业的经营特性不相匹配,贷款期限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季节性强,大多受农业生产周期影响,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而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只愿意提供短期信贷资金,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比例长期严重失调,多数企业因中长期贷款不足而挤占流动资金贷款,从而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局面。农业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较差,弱化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功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依然较高,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金融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5 农村信用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足

信用缺失是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是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对信用债务漠然置之,赖账不还者大有人在。二是乡镇企业利用改制的机会,人为逃废债务,损害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很难保全。四是信息严重不对称,农村征信系统不健全,贷款农户及农村企业的有效信息很难获取。农村信用环境的恶化,加大了金融风险,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慎之又慎,严重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二、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农业产业的有效支撑

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改革金融机构经营机制固然重要,但未能治本,农村金融发展缺乏产业的有效支撑才是问题的关键。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信贷资金缺乏产业与项目载体,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

1 农村金融缺乏合格的农业产业支持主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下,农业产业与农村金融都具有强烈地扩张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一方面传统农业很难产生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合格信贷支持主体,农业的弱质性使得没有产业支撑的高收益农业项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为获取利润和自身的发展,不得不理性考虑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传统农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有限,大量农村资金不得不寻求出路,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和城市化趋势日益严重,不断削弱农村经济基础。因此,培育农业信贷的有效载体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

2 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构成有效的金融需求

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人力+畜力+土地”,过于简单的农业再生产方式对资本的需求并不多,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容易满足现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意愿并不强烈;由于农村经济中的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过大,

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缺乏现代经营理念,金融意识不强,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去吸收利用资金,农村经济中的内在矛盾未改变,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转化不了发展农业的生产资本;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不力,并非这些金融机构不愿意支持,而源自于传统农业所产生的金融抑制,产业结构单一、经营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的传统农业,存在明显的需求型金融抑制。

3 单一农业结构严重影响农村金融发展

单一落后的农业结构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一是农业投入结构制约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我国农业投入结构仍以自然资源、劳力等传统要素为主,农业投入往往倾向于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见效比较快的项目,金融支持农业长时期处于低效状况。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以粮食生产为主,单一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生产成本高,再加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严重影响产业整体的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农产品品质结构弱化金融支持力度,我国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发展相当有限,大量农产品品质差、安全性低以及缺乏健全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缺乏,经济效益差。农村金融发展缺乏优质高效的产业基础。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互动

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选准契合点,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二者有效互动,将是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现实的选择。

1 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

(1)各级政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首先,支持性产业政策。各级政府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产业结构,压缩低效农业,发展高效优质农业,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产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格局,合理农业区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其次,支持性财政政策。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财力,对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实行减税或免税措施,以引导激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再次,支持性金融政策。以利息补贴、政府担保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为发行债券融通资金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对股份公司性质的龙头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债券进入金融市场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方便。针对农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特点,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提供安全保障。农业产业化的运营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金融、保险、外贸和科技推广等各个领域,必须用法律法规确立各类组织的地位,规范各方行为,保障各方经济利益,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持体系。

(2)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农业信贷载体。农业信贷载体的培育应因地制宜,瞄准农村的主要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和龙头企业等,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依托,依靠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科技农业,支持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示范专业户,扶植有实力、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形成,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后劲;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域特征,培植特色农业,营造农业产业化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农户经营与商品市场的联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农民增收;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实力雄厚、业绩优良、经营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采取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建立稳定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在提高龙头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调动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掘经济增长点,奠定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

2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农村有效金融供求

(1)创新农村金融,有效扩大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农村金融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动农村金融供给的不断增加,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具体措施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信用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农户与农村企业的信用档案与信用数据库,培育农村良好的守信氛围,构建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严格信用监督奖惩制度,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增加信贷资金投入,积极创造信用条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设立门槛,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规范邮政储蓄经营行为和民间金融活动,引导商业性金融寻找农村市场中的业务发展机会,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担保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结构。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主体地位,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调整农业银行经营战略,尽快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重视民间金融组织发育,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立农业产业化专业性投资基金,设立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基金;政府主导建立外资引进机制,利用外资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同业拆借市场准入制度,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拓展农村信贷资金来源。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村金融的运作效率,促使金融机构回归农村,资金回流农村。

③创新农村金融业务。通过农村金融工具、技术、市场及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有效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掌握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改善信贷投放模式,确定合理的信贷结构和贷款期限,准确把握贷款投入和回收时机;同时增加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农户所需的资信评估、承兑汇票、贴现、电子汇兑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产品,畅通结算渠道,继续拓展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特色信贷业务;探索同一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为上下游企业及农户提供商品融资、贸易融资和租赁融资,农村金融机构则重点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信贷资金,形成便利的融资条件与宽松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收益。

农村产业融合篇8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2] 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3] 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78-681.

上一篇: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初中数学的概率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