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范文

时间:2023-11-01 11:17:26

农村教学点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学点 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7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校立足和生存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家长们的要求和学生们的渴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小学基础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小学“教学点”受条件的限制和城市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农村小学教学点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学工作不够完善

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大多数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差,智商水平和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比较低,在家庭中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缺乏第一任老师的指导,孩子的学习只能靠在校学的一些知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不丰富,放学回家后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有时家长也写不对,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

(二)教学方法陈旧

一般学校的教育教学仅限于学校几节课的教学,城市的孩子目前大多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农村小学教学点目前由于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上级各部门投入不够,很多教学设备,教具等都比较陈旧,在加上教学点的教师因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使用先进的设备教学。导致了学生接触不到先进的教学方法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点的学生不能全面接受和掌握各科知识

教学点的学生不能全面接受和掌握各科知识,尤其是“音”“体”“美”课程。原因是小学应开的科目有十几个,教学点的老师每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不可能全面掌握十几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何谈去教十几个学科呢?只有全面发展教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课堂教学中存在困境

农村小学的教学点全校十几名孩子,一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根本无法调动课堂气氛,学生互动的机律几乎没有。这样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对知识的兴趣,教学成绩自然也就很难提高了。

二、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例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多学习先进的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全面掌握小学所有课程的知识。

(二)ρ生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各科特点,因为小学教学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乏跟父母的沟通,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有的是弱智儿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本身就不抱有前途和希望,所以教师要掌握孩子的各种特点,在课堂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善于是不同的教学原则来教导学生,改善学生。在教师的心中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弱智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克服消极因素,努力使学生的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爱与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三)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认真备课

教师通过课堂短暂的时间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2、抓好课堂纪律

构建高效课堂,课堂纪律不好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老师讲得再好也是白搭。教师要讲好课,学生要会认真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进行师生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不断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去,这样便于他们对知识进行理解。

4、创新教研活动

当前农村小学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钻研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总结新经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增加农村教学的师资力量

有可能的增加一些教学点的师资力量,把那些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选派到农村教学点去传、帮、带一段时间,在教学技巧上进行交流协助。教学点的教师一部分教师在生活上也要给予适当的待遇,有的教师家在城镇居住,每天要往返上百里地上班。经济上和时间上都造成浪费,给教师生活和学校教学带来了不变的因素。另外,上级教育部门要给教学点教师多创造一些深造、进修、培训的机会,使教学点的教师多走出去看看,多学学,多体验接触一些外面的新鲜事物。

总之,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虽然比城镇学校差,但这里的孩子天性聪慧、感情纯朴,要搞好农村教学点的教育工作,不单单凭课堂的教学和单纯的说教,还得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另外,还要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通过与家长沟通,让教学点的教育走入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是促使小学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越群.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01期

[2] 颜志明. 谈谈农村偏远小学教学点科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新课程(小学). 2010(12)

[3] 孙来勤,秦玉友. “后普九”时代农村小学教学点边缘化境遇和发展思路[J]. 当代教育科学. 2010(08)

[4] 吴刚,徐来春,胡连富. 不可冷落的“第三世界”――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点的管理[J]. 学校管理. 1994(06)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2篇

校舍简陋,“人走校空”

我所任教的宝丰镇,是竹山县的教育大镇,全镇有11个教学点。其中,深沟教学点目前仅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人,2名教师。原来只有几间年久失修的平房,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老师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把粉笔盒放在一个雨淋不到的地方,生怕粉笔被雨淋湿。操场则是刮风天像沙尘暴,下雨天满是泥泞。2013年,在郧阳师专的援建帮扶下,该教学点建好两间新教室,但仍只是杯水车薪。

和深沟教学点一样,很多教学点办学条件差,导致生源流失。很多农村教学点都是“裸教学楼”,没有围墙、操场、宿舍等,除了教学楼和简易厕所外,再无其他配套设施。教学设备上,除了陈旧的黑板和缺角少腿的桌凳外便再别无他物。教师上课“一根粉笔打天下”,与城镇小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教学点除了校舍简陋,布局也很不合理。有的离中心完全小学或村小较近,该拆而没有拆;而有的地方有生源却缺乏教学设施,孩子们往往要跋山涉水十多里去上学。学生数逐年减少,是乡村教师最为忧虑的事情。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推进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许多校舍即将成为“空房”。

3个年级一个家,一个教师12个娃

在马场教学点,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共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组成一个“家”。吴华忠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里一呆就是38年。去年8月中旬,吴华忠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书,申请退休后继续留校任教,申请得到批准后,吴华忠心里才踏实下来。他坚守着心中的梦想,也守望着深山的希望。

虽然只有12名学生,但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吴华忠每学期要写十多门课的教案。上完一年级的课,接着上二年级的课;讲完语文,又讲数学;忙家访,写家访日记……样样都不能马虎。因为3个年级12个学生同时上课,他就把黑板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写一年级的生字,中间写二年级的生词,右边区域空着给不同年级上课进行板书,一个备用的小黑板上还画着拼音格子。

上课时,吴华忠布置学前班的孩子做认识拼音游戏,一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组词,二年级的孩子读书,找出相关词语。二年级学生的朗读一结束,一年级学生也在黑板上组好词回到了座位……在艰苦的条件下,吴华忠总结了一套“多级合作,以高导低”的复式教学方法。

学校没有体育设施,为了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吴华忠就组织孩子们进行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传统游戏。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安全回家,每逢雨天,吴华忠就护送孩子们一个个过河。河水涨了,他就将他们一个个背过河。

“年轻教师都不愿意来这里教书,我不晓得自己还能撑多久……”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的转走,年轻教师又不想来农村教学点任教,吴华忠表现得忧心忡忡。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教学点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农村教学点长期由本乡、本村的“民转公”老同志支撑着,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基础较差,且一个教师同时兼任几个年级的课。与中心学校相比,在学历、年龄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水平大大低于中心小学。这些问题导致的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3篇

一、陕西农村教学点数量与规模

1、教学点数量及地区分布

2012年,陕西有教学点1019个,其中城区12个,镇区153个,乡村854个。分市区看:西安130个,铜川27个,宝鸡1个,咸阳91个,渭南17个,延安9个,汉中76个,榆林173个,安康258个,商洛246个。乡村教学点中有60个是当年由小学转变而来的,有160个教学点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这种撤销与新增的重复出现,是今后教学点变化的常态现象。

2、教学点招生与在校生

教学点招生超过0.78万人,商洛所占比重最大。2012年教学点招生0.78万人,其中商洛招生2862人,占全省教学点招生总量的36.45%;西安招生1309人,占16.67%;安康招生1196人,占15.23%;咸阳招生1139人,占14.51%;其余地市招生在550人以下,所占比重低于7%。教学点在校生近2.5万人,其中一、二年级学生所占比重近64%。2012年教学点在校生2.48万人,其中一年级,0.84万人,占全部教学点在校生的33.96%;二年级0.74万人,占29.82%;三年级0.38万人,占15.30%;四至六年级0.52万人,占20.92%。进一步分析显示,75%以上的教学点招生人数不足10人,86%以上的教学点在校生人数不足50人。教学点在校生中重读生比重为2.50%,高于全省0.87%的平均水平,留守儿童比重为27.46%,低于全省53.10%的平均水平,寄宿生比重为6.48%,远低于全省14.32%的平均水平。

3、教学点班级数及班额

教学点以低年级和复式班为主,一、二年级所占比重近53%。2012年教学点共有1793个班,点均1.75个班。其中一年级525个,占全部班级数的29.28%;二年级424个,占23.65%;三年级203个,占11.32%;四至六年级225个,所占比重为12.55%;复式班416个,所占比重23.20%。教学点中86%以上的班在25人以下。2012年教学点中,25人以下的班有1547个,占全部班数的86.28%;26—35人的班有172个,占班数的9.59%;36—45人的班有45个,占2.51%;46—55人的班有18个,占1%;56人以上的班有11个,占0.61%。

二、教学点师资配置

1、教职工数量与分布

教职工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近97%。2012年教学点有教职工2839人,其中专任教师2752人,所占比重为96.94%。另有代课教师与兼任教师177人占教学点师资队伍的5.87%,占全省小学代课与兼任教师的2.93%。近92%的教学点教职工在6人以下,1师1校教学点有326个,所占比重近32%。从师资分布看:无教职工的81个,占全部教学点的7.95%;1师1校教学点326个,占31.99%;教职工有2-6人的527个,占51.72%;教职工有7-12人的68个,占6.67%;教职工13-15人的12个,占1.18%;教职工人数16人以上的5个,占0.49%。教学点生师比低于全省乡村小学平均水平,57.51%的低于8:1,而有136个教学点大于16:1。2012年,教学点生师比为9.03:1。其中:无教师无学生教学点82个,无学生有教师教学点47个,生师比小于3的教学点有149个,生师比3-8的教学点有308个,生师比8-16的教学点有297个,生师比16-22的教学点有77个,生师比大于22的教学点有59个。

2、专任教师学历、职称与年龄

教学点专科及以上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小学平均水平。2012年教学点专任教师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教师486人,专科学历教师1372人,高中阶段毕业者881人,高中阶段以下毕业者12人;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者1366人,占专任教师的63.8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20个百分点。教学点教师职称水平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教学点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所占比重为40.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4个百分点。其中:中学高级职称者所占比重为0.8%,小学高级职称者占40.04%,小学一级职称者占49.45%,小学二级职称者占4.91%,未定职级者占4.8%。教学点专任教师平均年龄高于全省小学平均水平6岁以上,51岁以上者所占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教学点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5.95岁,比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平均年龄高出6.63岁。分年龄段来看,3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11.89%,31—50岁者占43.78%;51岁及以上者占44.33%,比全省小学同年龄段者高24.06个百分点。

3、专任教师录用、减员

教学点录用毕业生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自然减员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教学点录用毕业生43人,占专任教师的1.56%,低于全省小学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专任教师自然减员182人,占上学年教师总数的6.61%,高于全省小学平均水平4.22个百分点。

三、教学点办学条件

1、占地面积

2012年教学点占地面积219.14万平方米,校均2150.56平方米(3.23亩),生均88.21平方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原因是大部分教学点系过去完全小学降格得来,占地与校舍多有富余,校园显得十分空旷,且缺乏生气。但是,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教学点生均占地面积差异大,生均占地在50平方米以上的教学点占60%。2012年教学点中生均占地面积小于10平方米的8个,10—20平方米的52个,20—30平方米的78个,30—50平方米的160个,50—100平方米的217个,100—1000平方米的353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31个。生均占地最少的教学点和占地面积最多的教学点相差近千平方米。

2、校舍建筑面积

教学点校舍砖木结构及土木结构校舍仍占较大比重,且危房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教学点有校舍52.98万平方米,其中框架结构校舍所占比重仅3.83%,砖混结构校舍占61.71%,砖木结构校舍占31.89%,土木结构校舍占2.57%。校舍中危房所占比重为5.11%,高于全省农村小学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有图书室的教学点不足50%,有实验室的教学点不足20%。2012年有实验室的教学点202个,有图书室的教学点有443个,有微机室的教学点有136个,有语音室的教学点有31个。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陕西农村教学点具有规模小、师资配置水平低、办学条件差等全国小规模义务教育学校的共同特征,关于这些特征的理论判断有着坚实的统计支撑依据。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4篇

教学点多,这是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一大特点。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农村教学点有所减少。但由于我省境内山高坡陡,河流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广大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为确保边远山区的孩子都能依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一些农村教学点不能撤并,还须长期保存。

教学点虽不能全部撤并,但教学点的存在又对农村教育带来一定影响。首先是地处边远、条件艰苦,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在教学点任教的多为当地“民转公”教师或代课人员,往往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水平不高。其次是学生不多,公用经费总量小,教学点资金紧缺,教学设备简陋,办学条件差。第三是教师少,有些是一人一校,教学点课程难以开齐,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质量偏低。第四是山水阻隔,交通不便,教学点多为农村教育管理的盲区,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强教学点管理,克服当前教学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教学点管理,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坚持“以县为主”,加强县级统筹的同时,要切实落实乡级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工作职责,发挥乡镇中心学校的指导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实行教学点挂靠村完小,作为村完小的延伸教学班,人、财、物由村完小统一管理。乡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乡镇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教育工作的职责。乡镇中心学校要加强对辖区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指导,成为本乡镇师资培训中心、教研教改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对乡镇中心学校的评估,要抽查辖区内村完小,看其是否发挥“中心”的指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对村完小的评估,应当包含其延伸班级,即所挂靠的教学点。

实行教学点挂靠村完小,成为村完小的延伸教学班,是办好农村教学点的重要举措。具在方法为:一是教学点任课教师由村完小统一安置,同培养培训、同考核、同奖惩,从而有效解决教师派不进、留不住问题,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学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研教改、质量监测等由村完小统筹安排,这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教学点办公经费由村完小统一核算,教学设备、设施统一由村完小配备,这能有效克服资金不足,办学条件差的困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为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广大农村孩子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我们应当加快改革、创新,加农村教学点管理,努力办好农村教育。

作者:廖锦工作单位: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5篇

我镇共有六个村,只剩下两个村级教学点,学生人数都只在十名左右,而这两个村的规模又都很大,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应该在一百人左右,绝大部分学生都已转到市里的学校,那么为什么当时非常红火的学校走到如此尴尬的境遇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几代人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为孩子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而现实情况下,随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里学校越变越好,农村学校却日渐没落,这种明显的教育差距与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决定了家长的最终选择。这部分家长宁可到市里买房子、租房子、把孩子寄托小饭桌也要把孩子送到市里上学,孩子的教育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现在教学点里剩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学而无望的。

家长的这种心态和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毕竟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已无法满足家长的教育渴望。学生少,学校没有发展前景,上级的投入就会减少甚至没有,学校就会越来越落后,学生就会越来越少,如此以往,农村教学点必然会自然消亡。

二、教师年龄老化,教育水平不高

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在我镇比较普遍,特别是农村教学点尤为突出,我镇两个教学点的老师年龄最小的已超过五十岁,绝大数老师三两年内就要面临退休。这其中很多老师年轻时都是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比较强,教学成绩也很突出,随着时光的流逝,二十年后的这些老师都已慢慢的老去,当初的精力和热情已不复存在,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育思想已在他们的意识中定格。加之平时不注重学习,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缺失,培训不到位,致使这些老师逐渐在教育的发展中迷失了方向。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主导,对学生的评价失位,对学校的发展没有信心,都抱着平平安安混几年退休回家的心态,而年轻的教师又不愿到农村去,所以农村教学点应该是这么一个状况:几个老弱病残的教师,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守着几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围着一个小火炉。这应该是一幅怎样的会画面?很多人会感到失望、感到心酸、感到无奈。

三、人口自然减少,家长盲目跟风

全镇人口总数由十年前的三万多人骤减到现在的七八千人,适龄入学儿童数也急剧减少,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不可改变的现实情况。以道林小学为例,十年前适龄入学儿童数大概在二百四十人左右,而现在最多不超过一百人,其他学区也都是如此。还有一部分家长将孩子是否在市里上学当做互相攀比的一个方面,以在城市上学为荣,以在农村读书为耻,致使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盲目跟风。为了陪读,有的买了房子,有的租房子,那么教育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如何减轻呢?有的家长就开始招住宿生,有的办起了小饭桌,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他们就会动员或鼓动同村邻居,让他们将孩子送到市里上学,甚至还可以代办转学手续,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由此可以概括为进城上学的三种心态,即主动型、攀比型和被动型。

以上是我镇农村教学点生源严重萎缩的三个主要方面,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迁居、进城务工等,总之,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农村学校办学艰难是我们要面临的严峻事实,这种局面是我们无力改变的。应该说大批进城陪读家庭的增多,有效的刺激了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市场,学区房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地段,我认为这种陪读现象对孩子的成长也许会有积极的作用,但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

1.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一个学生每年在外上学的生活费用至少需要一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压力很大。

2.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小饭桌居住,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监管,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学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4.陪读家长长期两地分居,不利于家庭生活的稳定。

总之,除了迁居、进城务工等必要的因素外,其他一切盲目的进城上学都是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教育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就我镇目前的状况来看,只有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集中力量办学才能有效地改善这种局面,至少能有一部分学生回流。绝大部分家长之所以选择到市里学校,不是因为教育质量有多高,而是因为学校有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食堂、宿舍条件好,管理规范,能够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镇内的学校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此海林市教育局于今年八月投入近二百万元,建设我镇学生食堂宿舍项目,现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全部工程明年七月份完工,九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经过深入农村走访调查、大力宣传,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如果能够解决学生的吃住问题,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回来上学。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复式教学;现状;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1-0036-03

复式教学于1902年左右从日本传入中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学者俞子夷先生认为“把程度不同的学生合编做一班上课的叫复式教学。——适用于复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叫做复式教学方法。”那么目前在我国农村进行的“集体授课的复式教学”可以称之为现代复式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复式教学这一特殊组织形式在城市学校教学中已逐渐消失,而在中国偏远的山区复式教学却顺应了偏远地区特殊的地理地形,成为山区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这种特殊的教学点的复试教学,值得我们广大学者关注。

一、我国农村实施复式教学的教学点的现状

1.教学点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

(1)校舍条件差。根据调查发现教学点校舍简陋、甚至课桌椅都自带,如近期引起轰动的麻城农村某小学报道。有些校舍多年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学校建在偏僻的山头上,山坡陡峭,学生几乎没场所进行课外活动。教师办公用房紧张,更有甚者,教师的宿办厨合一。

(2)教学经费缺少。农村教学点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教学点经费不足。教学点的经费短缺与缺乏地方有效财政支持有关。目前的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资源较好中心校及所属联校,由于实施复式教学点的学校学生少,生源不稳定,且不断萎缩,因此随时会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有被撤并,所以当地政府不愿意加大投入。

(3)教学设备落后。为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所必须拥有的器材、教学用具、科技仪器和体育运动设施等配套器材在教学点很难齐全,更不要谈比较现代一点的电脑、幻灯机等设施和设备了。教学点的老师上课没有相应的图表、地图、没有视听及电子教具,仍然是传统的课本、粉笔和黑板;实验器材配备没有,无法达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2.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专业性不强。

(1)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趋于老化。目前农村教学点教师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民师转正人员、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代课教师。据调查有教学点的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8岁,最高达55岁,最低也有42岁。目前一方面留守的教师的年龄在逐步老化,而新老师进不去,这是这些教学点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2)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呈现偏低状况。教学点教师学历低的状况与农村学校教师学历整体不高的情况是直接相关的。据调查大多数老师起始文凭大都是中师水平或高中水平,而且他们在从过去的复式教学实行开始到现在复式教学基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复式教学培训。

(3)教师知识结构落后,学科专业性不强。教学点教师知识结构落后,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常年在一线工作,与外界联系很少,信息闭塞。知识结构落后就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的局面。

教学点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许多老师“教非所学”同样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艺术类、英语等专业教师急缺。

3.教学点教学管理混乱,体制不健全。

(1)教学常规管理混乱。学校的制度、方案不切合实际。大多教学点对教学常规管理检形式轻内容,如查备课、听课只看节数,查学生作业只看日期次数,查下班辅导只看教室里是否有老师,考试、阅卷无严格的操作。教师不按课表上课,副课全被主课教师占用,上级检查监督不到位,教师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上一两节公开课、示范课,却并不是平时上课水平的体现。

(2)教师备课不合规范。教师备课流于形式,不是为了学生而备课,而是为了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备课。不少教师写教案只是敷衍了事,其教案根本不符合复试教学的特点。

(3)教师负担过重。由于班级较多,课程也多,教师工作量大。一位教师可能教两个甚至更多年级的学生,学科差异大,学生差异大,复式班的教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付出双倍的甚至数倍的努力。

(4)复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复式年级和单式年级使用同一种教材,但教学环境不同,教学人员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那么,在教学评价中,使用同一个标准进行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对复式班教师来说既不客观也不公平。不能起到评价应有的激励作用。

4.教学点教学质量差。

(1)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呈现低水平状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进行复试教学的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较低,对新教学改革很不适应,所以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即使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那也只能是低水平的。

(2)教学点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教学点学生由于课堂语言交际教学的缺乏,导致他们不善言辞,表达时结巴,用语不规范。而城镇校区的学生却显得大方、自信,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敢于表达,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与想法,在整体素质上明显优于教学点学生。教学点只重视语文、数学教学,轻视常识课教学。更不要谈艺术、外语、计算机课程的实施了,所以难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策分析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配备必需的教学设备。

(1)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础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及投入经费保证投资等宏观行为来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财政拨款要首先确保基础教育支出的需要,每年超收部分和预算外收入,要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其次,要适当增设各类专项经费。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办学形式多样化建设等有效手段,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对复式班教师要采取倾斜政策。

(2)适当提高生均经费,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所有农村小学都面临着教学设备不全的问题,教育布局重新调整后政府向村小等一系列的教学点投入更加缺乏,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设施的要求极为强烈。因此,在经费可能的情况下,要配备最基础的教学设备,例如,录音机是必须的,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处于发音阶段,不能保证课堂教学对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2.整合教师资源,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复式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复式班的教师不仅要能胜任一至二门主课,而且要“一专多能”。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呢?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复式教师的培养,在时间、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并且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骨干教师到乡(镇)进行教师培训。其次,发现在音、体、美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可以运用激励机制,让他们给复式教师上示范课,或参与相应课程的培训,或担任巡回教师。第三,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设立山区教学示范学校。第四,评选复式教学能手,提供复式教学优质公共课、观摩比武课。第五,加强教师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等方面的培训。

(2)整合区域内教师资源,建立教师流动机制。首先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补贴前往复式教学点任教的教师。补贴与相应的职称对应,职称越高补贴数额越大。对因流动而离家较远的教师,可以补助其公休。对参与流动计划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优先。

其次组织有经验的教导或教师定期对流动到教学点的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教学点复试教学的挑战,带给他们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帮助这些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

最后实施师范学生去农村学校、教学点体验的计划。消除师范生所受的社会偏见的影响,鼓励毕业生到这类学校去。

(3)实施大学生顶岗支教实习。通过顶岗支教实习,让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支教实习,以缓解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数量和提高教师质量,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更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顶岗支教实习以高校为依托,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为基地,操作简单易行,不仅为中小学校不断提供教师资源,真正缓解了这些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而且为这些学校被顶岗出来的教师提供职后培训的学习时间、机会和条件,实现了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师资更新,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的顶岗实习合作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3.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1)狠抓教学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任务。定期组织教学整改工作,让教学整改工作变成教师持之以恒的教学日常工作,这将对所有教学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经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全体教师才能获得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过程管理和结果并重。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在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以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由于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复式教学与单式教学相比,教学质量在总体上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加速农村教学点复式教学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基础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对此我们可以尝试由县教研室牵头由教育站、联校组织为单位,定期组织复式教学研究、经验交流和优秀课评选、教学观摩等活动,在职教师人人参加研究复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方案。

(3)加大教学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为加大对各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原有的各种考评机制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构建复式教学办学水平的增值评估制度。突显教学点的办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4)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点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质量好坏的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教师备课不能仅按照教案照搬照抄,而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还要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计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应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分量难度适当,学生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各年级的动静纵横搭配在时间上特别要协调吻合,应随时照顾全堂各年级学习情况,决不能顾此失彼。

(5)家校合作沟通促进教学工作。加强与家长常联系。针对教学点学生家庭教育比较缺失的现状,作为教师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定期召开家长会,有必要通过家访、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共同帮助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复式教学点开展复式教学都很艰难,这与上述关于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条件差,教师学历低,知识结构陈旧等现状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们提倡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的农村教学点,如果一直没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与社会保障的话,那么复式教学就会像是天马行空,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二元经济突出的国家而言,消除隔阂,关注对农村教学点复试教学这一现状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丹,吴宏超.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学点状况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9).

[2]张宏萍.陇南山区农村“一人一校”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3]赵丹.农村教学点背景生存状态与未来的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5).

[4]赵丹.农村教学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李冬梅.江苏省常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6]黄国文.试析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6).

农村教学点范文第7篇

配制是基础、培训是关键、应用是核心。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只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应用才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环节,其应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整个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教学点不同学科课程的数字教育资源的特点,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经验,研究探讨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模式,为各学科课程与数字资源整合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学科教学提供教学指导,更利于优质学科数字教育资源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特点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提供的资源是专门针对全国6.7万个教学点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制作的。资源覆盖了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和体育8个学科。具有科目齐全、模块管理的特点。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以人教版教材为主,采取“一站式”服务,根据教学进度,将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软件资源以WEB课件的形式汇聚在一起,只需浏览器即可方便在线使用,也可以下载离线使用。每门学科的资源都包含“教师上课”“学生自学”、“拓展资源”三个模块。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教学应用模式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出三种资源应用模式。即直播模式、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

1.直播模式。直播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师上课”或“跟我学”资源编排的顺序,来组织开展教学。直播模式分为两种,一是课件直播模式。二是视频直播模式。

2.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教学设计,选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包中相关的素材,加入到自己的教学环节中,以达到分散难点、突破重点的一种教学应用模式。这也是当前教学点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点数字资源分为“教师上课”“学生自学”“拓展资源”三个模块,从资源的设计思路、炔拷峁购捅硐中问嚼纯捶浅7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模式。

上一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下一篇:能源质量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