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5 19:26:56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1

农村中小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绝大多数地处穷乡僻壤,布点分散,学校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办学水平低,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把农村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加强财务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规模庞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县、乡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建立农村义务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县域内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数额,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来源。

(二)有助于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中央地方共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规定的具体举措。县级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除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比例承担少量经费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通过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预算批复的教育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把广大农村孩子的“读书钱”管理好、使用好,促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推进学校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

农村中小学校既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又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低,学校财务管理相当混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学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财政资金的管理有严格、规范的程序;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本年度学校可以收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以及这些钱该怎么花、在什么时间花都有明确规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公开的要求,学校实际发生的收支项目要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使得学校各项开支更加透明化,经费使用的法制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大大增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事前审查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也因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条。

(一)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但农村中小学编制预算还是件新鲜事。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低,学习培训机会少,预算编制起步晚,预算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受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农村中小学不知道什么是预算,更不知道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总体要求和一般流程。以岳西县为例,我们是从2007年才开始试编农村中小学预算,在这之前,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学校自身不编制预算,完全依托乡镇财政所代为编制,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可能真正反映学校经费需求状况,造成年度预算和实际支出相脱离,严重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近年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政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预算执行管理机制也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加强。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预算还较多停留在包干使用的层面上,特别是在经费使用上,随意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形成“预算、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的刚性约束没有真正到位。

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法定依据,是学校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广大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农村中小学校要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一)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农村中小学应加强对《预算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预算不仅是国家进行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学校规范财务管理的法定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到以预算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科学合理编制中小学预算

农村中小学预算体现了年度内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政策性强,综合程度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按照“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要求,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共同把预算工作做好。编制预算前要认真研读有关文件,准确把握政策依据;在预算编制时,要全面考虑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草案既能体现国家政策要求,又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科学合理。

(三)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预算刚性约束力

农村中小学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预算经费有无被截留、挤占、挪用,对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预算目标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内部监督是指农村中小学全体师生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根据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各校都要成立由教代会、工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所有收支都要按程序经理财小组审核,定期公布审核结果。学校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专栏,将学校的年度预算、决算情况按规定公示公开,自觉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力量的监督。中小学财务活动都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财政、审计等专门机关的询问和监督检查,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和有关财务信息资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坚决整改。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不断总结预算管理各方面经验教训,确保学校各项收支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执行到位。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

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预算执行不严,财务开支随意性较大。究其原因,一是中小学校长法律意识淡薄,“长官意识”严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公用经费在很大程度上由校长个人掌握决定,他的法制观念和理财水平在学校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校长法制观念不强,把学校公用经费当成自己口袋里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就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二是学校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中小学财务人员整体现状看,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由学科教师兼任,不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对《会计法》、《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资金收付、单据整理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以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为契机,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橱窗、法制讲座等方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让新法规、新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举办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使学校管理者和财务经办人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提高管理财务工作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切实提高财务人员政治地位和有关待遇,充分调动广大财务工作者积极性,促进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2

农村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其供给应由政府主导并直接或间接参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长期由农民自己负担,各种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学杂费占相当比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远不足,政府职责严重缺失。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后农民彻底摆脱沉重负担,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保障义务教育投入。

1.1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瓶颈随着《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分工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健全。义务教育供给由农民回归政府。经费投入机制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转向“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共同分担”。有了国家财政的坚强后盾,农村义务教育迅速发展,但也面临诸多困境,表现为:

(1)供给主体责任不合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大多由政府直接提供,市场参与有限。公办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民办学校数量少收费高,农民负担不起。政府和市场供给混乱造成资源浪费,损害社会公平。各级政府间事权不清、责任不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弱,县乡负担过重。

(2)供给筹资渠道单一。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筹资几乎全部依赖政府财政性支出和转移支付,民间和私人投资力量微弱。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4%的宏伟目标直到2012年才首次实现,而且4%的教育经费远未满足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供给数量不足,效率低下。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有效供给不足,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与城市差距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且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分配失衡,基金捐款等社会性资金贡献率低,这些都导致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数量严重不足。政府垄断义务教育供给,公办学校之间缺乏竞争和激励,提供的教育产品质量低劣,造成资源配置低效。

1.2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不足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不足主要是探讨公共选择理论下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从“经济人”前提假设出发,研究政治市场中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僚的决策行为。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是政府决策过程,在这一公共选择中,政府决策成败直接关乎广大农民利益。作为追求私利最大化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中相互推诿卸责,将义务教育供给的主导责任层层下移至基层政府,却不为基层政府提供充分财政扶持。义务教育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且溢出明显,政府官员为了出政绩、获升迁并不关心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减少甚至非法挪用义务教育专项经费。新《义务教育法》修订前,中央政府几乎不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各项支出由县乡直接承担。2006年新法虽明确了各级政府共同分担原则,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和有效监督,各级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各环节都存在失灵,造成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数量和质量严重滞后。政府失灵的另一表现是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强有力利益集团,无法与城市集团力量相抗衡,在博弈中处于弱势,无法从“经济人”决策者教育主管部门手中获得充足教育资源,造成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2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的对策

经过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大减轻,普九事业取得重大突破。2001年实行“以县为主”投资管理体制,2006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全免,新《义务教育法》修订通过,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获得各方支持。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

2.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新《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是“以县为主”,强调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与以往县级财政直接负担经费筹集有很大不同,经费筹集责任逐渐上移,中央和省政府投资比重加大。但义务教育是全国性公共产品,“以县为主”的地方投资和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长远发展,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投资中的事权财权,划分各自分担的经费比重。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做好整体统筹规划,扩大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单列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在资金筹集上承担主导责任,县级政府则负责具体资金管理和使用及学校具体教育事务的规划,政府间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尤其是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实现的,因此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提供稳定来源。

2.2积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城乡分立的二元格局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拉大,城市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水平高,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义务教育发展也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基本需求无法满足,这种差别国民待遇对农民而言极不公平。近年来国家提出城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战略,表明国家已深刻认识到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因此在义务教育供给中政府要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尤其要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要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不能仅加大资金投入,要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要素反哺农村,以城乡联动造就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新局面。

2.3正确引导市场社会参与,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多元供给农村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其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正确引导市场和社会参与义务教育供给对于拓宽筹资渠道、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为公办,民办很少。公办学校缺乏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部分民办学校教学先进但由于缺乏规范管理,高收费让许多农村家庭望而却步。因此要改变当前政府垄断义务教育供给模式,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合作,实现义务教育多元供给。义务教育私人供给需政府加以引导,在为其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义务教育公共性。社会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参与义务教育供给更多考虑公共利益,但其独立性规范性不强,政府要加强培育。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要努力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多元合作的新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3

作为占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一直是中国发展中所不可逃避的问题,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农村的教育问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滞后性

滞后性是农村教育的最重要特点。农村地处偏远地区,交通的不发达使得新产品的传入以及知识和观念的传入都较缓慢,在教育上无论是教师的配置还是教育措施的引入都相对落后,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投入的落后,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投入的落后使得农村的孩子在受到的教育方面难以拥有像城里孩子那样的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二)单方性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同样必不可少。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却令人担忧,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有一部分选择直接让孩子放弃学业,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让孩子接受教育,但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完全将教育视为学校的事,教育的好就认为是学校好,教育不好就认为是老师没有严加管教,将对孩子的“打骂权”完全赋予老师,认为只要老师“管得严”,孩子就能被教育好。这种想法的普遍存在使得农村的教育呈现出单方性的特点,单靠学校的力量,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再加上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三)随意性

我国为了完善教育制度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却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人们对于义务教育也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虽然我国出台了《义务教育法》,但对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很少被农村地区知道,人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很随意,大多认为教育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选择,无关别人,更何况是国家,更无权干涉,也不会认为国家会管这些个人的事。这一切有农村地区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观念陈旧的原因,也有国家立法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原因。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

要想改革教育,促进农村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只有在充分了解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发达使得家长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农业上,人们不得不为了温饱问题奔波,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使得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大部分家长将教育视为学校的事,自己只负责交钱,殊不知,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更加重要,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有一部分选择直接让孩子放弃学业,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让孩子接受教育,但单靠学校的力量,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再加上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义务教育松懈

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却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虽然我国出台了《义务教育法》,但对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很少被农村地区知道,更别谈有效的实施,无论是从学生本身还是家长,甚至是学校对于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接受义务教育的态度都是采取自愿为主,劝说为辅,均不认为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在农村地区很少有因没有实施义务教育而被强迫进行义务教育的,这就使得义务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开始实施,大多成为一纸空文,甚至很少被人知道,更别提用它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三)教师队伍匮乏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从教师的选拔还是教师的职业培养都是教育完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农村的教师队伍却令人堪忧。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使得农村的教师招募存在着困难,教师存在老龄化,年轻的教师更多的选择呆在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的地区,这一系列因素就为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的扩展带来了诸多不利。教师队伍的匮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的低下使得更多的孩子选择放弃学业,早早的走上了打工的道路,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农村的早婚早育现象的大量存在,父母的教育水平又将影响着下一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以及态度,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农村的教育问题不断,改善困难,无从下手。因此,农村教育的改善需要教育观念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三、农村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教育问题的存在有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在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立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农村教育完善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农村的教育立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立法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我国关于教育的立法并非没有,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对于教育制度等虽然有了规定,但这些立法规定大多是概括性的,如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些规定制定了义务教育制度,但操作性却不大,没有具体的实施方式,无论是具体实施方法还是具体的惩罚措施都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就使得这部法律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一部缺乏具体执行标准的法律,只能是作为制定政策的源头,难以成为具体的实施法律。没有法律的规范,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淡薄,使得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设施和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的教育无法单独依靠个人的自觉实现,所以,一部具体的法律对于教育制度的完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目前,我们就缺乏这样一部法律。

(二)缺乏针对农村教育的立法

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存在诸多的特殊之处,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单方性、随意性等都是农村教育所特有的,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区别于城市教育,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解决农村中的教育问题。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真对农村教育的立法,现有的立法不仅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而且也无法解决农村中的特有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整体落后以及教育观念的淡薄极其需要法律的强制作用,这对于教育的随意性和单方性有着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监督措施的不完善

教育的完善无法依靠单方面的努力,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努力,农村地区的教育无论是教育措施还是教育观念都相对落后,要想实现教育的完善就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督体制,使得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错误态度,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别人无权插手,无论是外人还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当事人甚至是受教育者本人都不认为教育权是一项权利也是义务,应该被保护也必须去实行。从监督主体角度进行划分,教育法的监督体系可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两大类,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它是教育法监督体系的核心。这类监督都是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直接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行政机关的教育法监督、司法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虽然对于教育法的监督主体有了规定,但却没有具体的监督办法,使得这些监督大多只是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四、完善农村教育的建议

教育制度的完善关系着国家日后的发展,作为占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教育问题更是中国教育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教育立法的完善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立法,增加可操作性

我国关于教育制度的立法虽然有,但操作性却不大,没有具体的实施方式,无论是具体实施方法还是具体的惩罚措施都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就使得这部法律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一部缺乏具体执行标准的法律,只能是作为制定政策的源头,难以成为具体的实施法律。没有法律的规范,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淡薄,使得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设施和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的教育无法单独依靠个人的自觉实现。因此,要完善农村教育制度首先就要明确立法,而不是仅仅颁布准则,法律需要对受教育者以及提供教育者作出具体的规定,针对侵犯教育权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的惩罚措施,使得教育的保障有法可依。

(二)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的教育法

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存在诸多的特殊之处,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单方性、随意性等都是农村教育所特有的,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区别于城市教育,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解决农村中的教育问题。针对农村孩子放弃义务教育选择早早辍学打工的现象,关于农村的教育立法应该作出具体适当的执行办法,而不能仅仅依靠自觉。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人数上升,家庭教育的缺失,则可以采取西方国家的某些规定禁止家长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等规定。只有将农村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才能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完善监督手段

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错误态度,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别人无权插手,无论是外人还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当事人甚至是受教育者本人都不认为教育权是一项权利也是义务,应该被保护也必须去实行。既然完全靠自觉无法实现就必须要依靠监督的力量,我国教育法的监督体系可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两大类,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行政机关的教育法监督、司法机关的教育法监督。社会监督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各派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可见任何的单位团体都享有对于教育法的监督权,但行使这项权利的却不多,这里固然有观念的问题,但监督手段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完善监督手段是必备可少的。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根据《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现结合本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兰亭”为重点,以“为农民服务、靠农民参与、让农民满意、使农民得益”为出发点。努力在全镇形成“知晓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及构建新型城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2、总体要求。整个教育活动,要围绕主题,明确教育内容;要突出主体,确定教育重点;设计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在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提高素质、培育风尚、服务农民上下功夫;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增强教育针对性、扩大教育覆盖面上下功夫;要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在启发农民群众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实践的主动性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

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是: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兰亭。围绕这一重点,要落实好主题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好主题教育的各项活动,将活动和服务贯穿始终,通过理论宣讲、教育宣传、活动推动、惠民服务,努力达到“活动体现主题、服务促进教育”的要求。

1、广泛开展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通过大会集中、专题辅导、党校培训、远程教育播放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使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扎实开展弘扬新风尚教育宣传。针对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充分运用舆论宣传、主题实践、结对共建、评优奖先、综合治理等手段,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切实开展重点教育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整合活动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采取上下联动、部门互动、整体推动的方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镇开展教育,以形成教育声势、扩大教育影响,努力提高主题教育效果。各村、企事业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确定活动内容,精心策划活动载体,让农民群众通过活动提高认识、提升素质。

4、深入开展真情便民惠民服务。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发动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等活动,使农民群众受教育。春节前后,各党组织、企事业党组织要开展送温暖、送真情、送爱心、送服务等活动,使农民群众得实惠。通过惠民服务,使农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怀和关爱。

三、主题教育活动的对象、时间和方法步骤

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面向全镇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时间从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共四个月时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教育准备阶段(2007年1月31日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文件,统一思想。抓好各级主题教育动员文件精神的传达学习,提高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深入了解掌握本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认真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明确主题教育活动总体要求、工作重点、主要步骤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具体部署主题教育工作,成立领导班子,组建主题教育办公室,加强工作指导协调,做好氛围营造、信息上报及教育服务等工作。

2、集中教育阶段(2007年2月1日——2007年4月10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组织学习。根据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采取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有重点、分专题地开展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形成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活动。按照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重点活动和惠民活动,通过活动,使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富有成效。三是解决问题。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一至二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及乡风文明的突出问题,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3、总结提高阶段(2007年4月11日——4月30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进行“回头看”。对主题教育活动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检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晓率有否提高;检查教育内容是否落实、教育载体是否丰富、教育覆盖面是否广泛、教育效果是否明显;检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有否解决、农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二是搞好总结。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巩固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努力在提升农民素质、推进乡风文明、创建平安兰亭、完善社会保障、美化农村环境、建设和谐新农村方面形成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领导和基本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措施,各村、企事业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头等大事来抓,广大党员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奋力开拓、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通过学习,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培育新农村、弘扬新风尚”的主题上来,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工程上来,统一到建设新兰亭的历史进程上来。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宣传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各村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制,将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各机关站所要把主题教育活动与“两个更加”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农村基础教育要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农村基础教育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发挥应用的作用,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大有作为。

培养造新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础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服务。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方面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致富是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基础教育要以农民致富为主要价值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了解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跟着农民致富方法走。这就需要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要确立面向新农村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立足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业集约化经营、乡镇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从一定程度来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我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一种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坏氛围,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符合农民需要和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让农民不断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和重要阵地,在此高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农民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成人教育善于培训的功能,让农民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困惑;对策 

论文摘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实践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实践论》提供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农民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大力进行理论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来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中,乡风文明是灵魂,它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需求。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广播、电信及网络设施,充分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其次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农民信仰缺乏,从而为封建迷信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丰富教育内容,就要在农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农村中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文明健康的公民意识。最后,要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除了运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工具外,还要通过开展农民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教育,寓教于乐。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理论教育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要与农民生活中的难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和单纯说教法。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他们更关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论即使再生动,但如果反映不了农民的心声,解决不了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不会对农民产生教育作用。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使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也提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与农民进行交流,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做群众忠实的听众和朋友。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给农民一个答复。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实践论》确定了检验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与否,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通过理论宣传、具体说教使农民的思想素质得以提高,生产生活得以改善。为了提高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还必须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实践能力。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基层干部去做,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此,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基层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还要抓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从而带动农民形成致富光荣、共同富裕的集体主义观,不断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去。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篇8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教统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三教统筹”一般含义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可见,“三教统筹”问题也是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各地农村相继出现了一些“三教统筹”的典型经验,例如:有些乡镇将农民夜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等机构整合、撤并到农村中学,农村初中“一校挂三牌”实施“三教统筹”;农村初中教师学习农业技术并承担当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学校开发有关课程,培训农民技术员,对农民开展扫除文盲、扫除科肓教育;等等。

不可否认,“三教统筹”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是,作为一项政策,有些问题还需要讨论。

(一)“三教统筹”的内涵表述不完全一致,没有公认的解释

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献和领导人讲话中找到“三教统筹”的来源依据。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献中都论述到“三教统筹”,主要指的是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2003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要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从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文献和高级领导人的讲话看,“三教”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有时表述为职业教育,另外,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及专科教育等有时也被强调。各种表述不统一,“三教”到底指的是哪“三教”很难确定,这样作为一项政策导向就容易产生混乱。

(二)农村教育应该倡导“多教结合”

事实上,澄清“三教统筹”哪种表述正确已经没有意义。解放思想,不限于“三”的束缚,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模式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每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有区别,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被另一种教育越俎代庖。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教育种类很多,扫盲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同时存在是事实。从全国来看,各地农村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许多类型教育发展程度都不能与城市同类型教育相提并论。至于哪种教育在哪个农村地区开展得较好,要具体考察。在某一个具体农村地区,提倡哪几种教育统筹结合更要因地制宜。国家宏观指导思想应该是“多教结合”,给地方留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地方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经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有的地方,连机构、人员等条件都没有。农村基础教育机构搞些农业技术培训和成人夜校,应该被看作是农村基础教育为地方服务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三教结合”。

二、农村初中“普职分流”模式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初中要增设劳动技术课程,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政策导向在实践中被概括为“普职分流”,即农村初中阶段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分化,或者称“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流行。许多农村学校还总结了经验,如,2+1模式、2.5+0.5模式、3+X模式以及全程渗透模式等。但是,农村初中“普职分流”存在误区,需要进一步讨论。

误区之一是改变了国家统一的“普九”质量标准。

农村学校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城市学校相同,但是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教育条件资源匮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农村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占用了大量教育教学时间搞“分流”教育,势必改变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其做法值得商榷。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是许多国家的惯例。比如:英国小学之后学生分别进入综合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法国学生短期初中阶段之后接续普通中学、技术中学和职业中学;德国中等教育划分为主要学校、文实中学、文科中学等。但是,这些国家的“分流”城乡同步进行,是与这些国家初中阶段学校类型和课程多样化相匹配的。我国的“分流”仅仅限于农村,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而且我们的初中阶段教育学校类型和课程类型也没有分化,这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产物,是不公平的。

误区之二是将农村初中教育视为农村儿童一生最后阶段的教育。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9.68%。换句话说,有30%左右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他们基本分布在农村。他们将直接参与就业或是在家待业。虽然高中教育资源扩充,情况将有所变化,但是,在农村初中毕业生中仍然有大量不能升学的,这种状况将会在农村积聚大批受教育水平为初中、或者初中以下的劳动者,必然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国家应该为农村初中毕业生铺就初中后教育和培训的道路,且城乡一起搞“分流”,要求所有初中毕业生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标准,使他们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吸引他们继续参加高中阶段的各种教育培训,或者在高中阶段参加社区的各类创业和职业培训,甚至还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新型农民”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件明确指出的是要把农民培训为“新型农民”。然而,在过去我们的教育政策中却有把农村初中生培养为“新型农民”的倾向,这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绿色证书”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推行的对青年农民实施农业技术考核的认证制度。2001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从此,“绿色证书”政策开始出现。其含义是:在初中毕业时,除了获得正常的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一个标示掌握了某方面农业知识和技术的证书,可以在回乡务农后选择合适项目,发展农业等。对于此项政策,有以下问题需要讨论。

(一)城乡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体化的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教育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滞后于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发展程度的差距并不一定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公正、平等,应一视同仁。将农村义务教育另立目标,必然冲击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直接威胁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这种“农村义务教育传授农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培养农村需要的技能”的认识误区,直接根源在于过去的一个口号,即“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其实,“三农”本身就包含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本来就需要扶持、支持、援助和被服务,为“三农”服务也包含为农村教育服务。“三农”中的农村教育,应该得到城市的大力支援,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所以,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在逻辑上讲不通。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制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就应该相同对待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歧视观念,重新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无论城市义务教育还是农村义务教育都要提倡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

(二)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减少农民

农民在我国历来是身份的象征,是阶层的概念,应该减少农民。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很荣耀,是革命中坚力量。建国以后,农民这一概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实际上,农民地位在不断下降,受到各种习俗和政策歧视;而且凡是涉农的事业,都成了弱势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农民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对待,而不要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有人分析,中国当代十大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农民),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农民处于社会阶层的底部,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比重较大,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应该是减少农民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在农村初中阶段提倡的培养“新型农民”只能给农村初中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影响,即“我毕业后还是农民”。实际上“绿色证书”根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作用。从现在某些农村初中的“绿色证书”教育内容看,还是大众化的务农经验。因为,从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实际状况看,他们本身就只能传授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识,其结果培养的只能是传统农民。面向未来的农村教育,不宜再培养农民了。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考虑问题,应该提倡培养合格公民。这并不是歧视农民,歧视劳动。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定位中就包含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基本素质。这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反思过去在培养目标上的模糊认识,从而建立平等的公民教育观。

(三)“绿色证书”没有社会实用价值

任何证书的授予或颁发,均应该考虑其社会实用价值,即在社会上如何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可以获得某些社会关照。如军人证、记者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绿色证书”原来设计可以在买化肥、买种子、农业信贷等方面享受优惠,然而,实践中种子和化肥不是稀缺商品,其优惠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而农业贷款政策是国家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政策之一,与“绿色证书”也没有关联。

四、农村教师编制、流动和管理

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教师队伍各种结构(身份、学历、年龄、职称、性别、学科等)均不合理,农村教师中还有一些代课教师,农村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年龄偏大,音、体、美、外语、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师缺乏,等等。农村教师问题的根源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以及制度、政策等原因。在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来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一)修改教师编制

教师编制问题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很大。现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受制于教师编制,不利于素质教育开展。教师编制标准主要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的。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师生比一个维度,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我们认为,要从两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第一,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学校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的实践机构。某行政区域内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不能说明该区域内每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需要数量;某行政区域内教师队伍机构合理,不能证明该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机构均合理。教师一般不可能跨学校工作,因此,教师编制要服从教育工作实际的要求,就应该以学校为单位核定。这是实践的逻辑。

第二,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从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与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基本要求是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要齐全。如果农村学校因为教师编制数量紧缺,不得不将教师主要集中于开设中考和高考要求的必修科目,实施素质教育也就落空了。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不能不考虑控制教师上课的周课时数,要给教师学习、进修、备课的必要时间,计算教师编制时忽略周课时与教职工比也是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建立城乡教师交流的合理机制

从现状分析,城乡教师交流要强调两方面:其一,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其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近年来,各地建立的城乡教师交流,大多属于前一种。一般是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任教,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教师交流与评职晋级挂钩,导致乡村学校教师感到农村学校是城市学校教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继续进行。显然,这些做法属于行政干预,不是教师自由选择的流动,有明显缺陷。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制度创新是关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师流动问题,就要解决城市教师到农村长期工作所必须的土地承包、居所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生活方式适应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使在农村工作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出台教师自由流动和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政策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屡屡被城市吸引过去,特别是有名气的教师更是农村校长担心的重点。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教师业务能力强之外,流失的原因还有赖于“领导同意”,致使业务能力强而没有领导同意的教师流失无门。真正不要档案材料就“走人”的是极少数。

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角度和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政府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教师流动是很必要。例如:国家应该出台服务期最低限制政策和补偿政策,凡是符合服务期规定的教师,不分城乡,均可以提出流动申请,只要有接受学校就应该允许流动。还要辅之以鼓励城市教师申请到农村学校的特殊政策。当农村教师申请向城市学校流动时,城市流入地学校用“服务期买断”等形式对流出地学校有所补偿,流出地学校用补偿金聘用其他合适教师,这样才公平合理,有利于保护农村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此外,鼓励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政策也应该加强。

(四)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

对于农村教师问题,是继续实行身份管理还是采用新的聘任制度,取消身份的偏见,实行岗位管理,这是目前面临的大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弊端,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教育过程需要聘用教师;同时,放宽教师职务评聘必须合一的管理误区。有些地方教师资格和职务分开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陸。实际上,评聘分开还是评聘合一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宜粗不宜细,只要符合国家宏观人事管理制度就应该允许各地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摘要]过去的30年中,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影响的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教育“三教结合”、初中阶段普职分流、“绿色证书”以及教师编制等政策出现了一些弊端,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关注农村教师发展问题。

上一篇:民法现代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平民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