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05 18:14:33

农村社区问题

农村社区问题篇1

[关键词]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9-0013-03

农村民主建设起步早、涉及人口多、覆盖范围广,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以村民自治为标志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民主建设出现了新的载体――农村社区,开展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政治保障,对于落实农村居民当家作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各地在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村民民主自治在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境。本文拟以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为例,剖析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之策。

一、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

2007年,沈阳市沈北新区被民政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由此拉开了沈阳市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帷幕。沈阳市将“一村一社区”作为主导设置模式,在全市7个区县确定了21个市级试点村,每个区县确定5个本级试点村。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方面,全市着重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社区化建设开展三年来,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工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是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村务公开运行机制。村务公开是村民了解涉及自身利益的村内事务的主要形式,是民主监督的基础环节。只有公开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才能真正发扬民主。沈阳市通过制度制约、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力的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村务公开,除村务公开栏外,充分利用民心网、一封信、民主日、回音壁等形式公开村务信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全市统一编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范本》,建立健全了11项规章制度,编制了《沈阳市村务公开目录》,将村务公开的内容划分为4类40项,在全市范围内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内容。总结并推广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八不”工作法,即在村务公开工作中,不搞半公开、不搞假公开、不搞花架子、不做假账、不做两本账、不设小金库、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在市、区和农村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村村建有公开栏,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有效公开达 97%以上,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开达90%以上。[1]

二是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以培育具有较高素质和责任感的村民代表为核心,建立社区党委领导下的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由领导班子提案,党员会议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尊重代表权益,树立代表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了干部“出点子”,代表来“定夺”,让群众说了算。全市统一制定了“两簿一册一档”即《村民(代表)会议记录簿》、《村委会工作记录簿》、《村委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务公开档案》,规范了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街道大辛二社区,村民代表会议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凡是所需资金在5000元以上的社区内事务,必须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且获得2/3以上代表同意并签字,同时形成决议报街道审批通过方可实施。“正是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盘活了村内两处闲置场地,以每亩5.5万元招商,引进了225万元的项目”。[2]

三是规范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促进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沈阳市以农村社区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规范化。民政部门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的范本,各县区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深入社区进行指导,保证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与法律法规相一致。农村社区的村民代表会议按照合乎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草案并提请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后上墙公布,并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规范和完善,对于规范村民行为,维持社区秩序,培养新型农民具有良好的作用。

沈阳市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村民心里“敞亮”、农村工作“顺畅”,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获得国家和辽宁省民政部门的肯定:2007年8月,沈北新区代表辽宁省,顺利通过了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的检查验收;沈北新区和苏家屯区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村务公开示范区,沈阳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个村务公开示范区的城市。

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发展初见成效,积累的经验值得继续坚持。但是,由于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所面临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农村社区民主的推进必然会遇到问题和阻碍,沈阳市的情况也是如此。

二、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三个问题

第一,当前农村社区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大了村民民利实现的难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畅通,农村交通愈加便利、城乡市场相互融合,传统村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农村社区愈加表现出开放性特征。“农民取得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愈来愈依靠与社会交往”。“农民的活动空间已大大超越传统的村庄地域界限。”[3]与农村社区的开放性相伴而生的是流动性,当前,农村社区流动性的双向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社区内部居民流向城市,另一方面,社区外部人员流向社区内部。那么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界定,便成为推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户籍为依据的居民身份不再适应社区民主发展的要求,有必要重新界定居民身份,以确保居民各项民利的实现。由于社区村民身份界定不清,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的界定、户籍不在本社区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权、在籍人口的流出导致居民大会和“一事一议”难以实现等等。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活于社区共同体内的各个主体平等享有各项民利,因此居民界定的模糊性必然无形中抹杀了部分居民分享社区共同体资源的机会。[4]

第二,农村社区村民需求的差异性,增加了民主决策的成本。民主决策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内事务行使决策权。凡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民主决策来决定,这是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核心,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村民需求的差异性,民主决策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在增大。某农村社区委员会主任将本社区村民划分为“农民、农民工、农民工人、个体业户、私营企业主……”,他认为,村民在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和收入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不同,民主决策时意见很难统一。对于村民需求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徐勇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文中有精辟的分析:“首先是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居住在同一社区,即使是主要务农的农村人口,也具有兼业性的特点。其次是职业和身份群体的多样化,如教师、干部、医生、商业人员、外地户籍在当地居住或工作的人员等。”[5]当前农村社区村民的异质性特征,反映在民主建设层面就是村民利益诉求的差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差别。主体需求层次的“不统一”,使得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难以完成或以很高的交易成本才能完成。[6]比如某个农村社区,关于安装IC卡公用电话的议题,遭到了多数拥有移动电话村民的否决,导致少数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民失去了享受这项公共服务的机会。由于现行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采用简单多数原则,“在多数决定原则下,与多数人利益不一致或相对立的少数人的利益,由于无法获得多数票,很可能遭到忽视甚至侵害”。[7]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新型社区工作者,制约了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民主建设的执行者,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政治修养和民主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目前,从沈阳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严重短缺。一方面现有的农村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高。一部分农村社区工作者文化水平较低,决策能力、工作能力欠缺,领导村民开展社区建设的能力差。另一方面,社区工作后备人才不足。社区内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或是进入城市发展,或是自己搞经营,而不愿在社区工作,即使是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三、五年没有发展的机会,也会离开农村另寻出路。

(二)阻碍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发展的原因分析

沈阳农村社区建设所遇到的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因为问题的产生有着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原因,突出表现为三种不适应。

第一,城乡二元体制与经济社会日益融合的城乡关系不适应。以户籍为基础的城乡壁垒把人按照户籍加以区分,户籍成为居民享受民利和社会保障的凭证,没有户籍为依据就意味着基本权利的丧失。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打破二元体制的束缚,实现城乡人员、资源的无障碍的流动和城乡居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与村民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农村的村民自治开展的比较早,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培养了民主意识、锻炼了民主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表达民主意愿、维护民利的愿望非常强烈。与此相对应,大部分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依然存在“官”、“管”的思维定势,忽视了自身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面对村民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感到束手无策。

第三,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育和激励机制与人们希望获得更好发展的愿望不适应。一是面对普通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实用性不强。大部分培训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有的甚至成为走形式的政绩工程。广大农村社区工作者希望通过培训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文凭和经历。二是生活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社区工作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农村社区工作庞杂繁琐、待遇低、工资少、缺少社会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小,机会少,致使农村社区所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

三、进一步推进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对策

上述三个原因概括起来,就是体制原因、组织原因、人的原因。因此,进一步推进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对策,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与时俱进地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保证制度供给,弥补制度短缺,为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提供长效性体制支撑。当前,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户籍为界限,长期居住在社区内部的非本社区户籍人员,受社区共同体文化影响,不仅对社区形成了较高的认同感,享受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且通过自身的活动对社区的建设施加影响,他们的民利应该得到保障。沈阳市应在推进沈阳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谋划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打破户籍壁垒,探索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外来人员纳入社区共同体,不仅实现人的自由流动,还要实现民利的无缝连接。使之能够充分享受社区提供的基本政治资源,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实现各项民利。[8]

第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建立适合农民特点的利益表达机制。政党政治理论认为,利益表达功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民意最有效的表达工具。[9]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利用其组织和资源优势,广泛获取村民的利益诉求,通过梳理和整合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村民民利的有效保障。要充分利用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组织在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引导社区内诸如老年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表达诉求、协调利益的功能。在社区内推广村民议事制度,在重大事务决策前由两委班子组织召开民主恳谈会或民主议事会,“村民民主恳谈作为村级民主决策的前置程序”,“更好地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决策的执行力”。[10]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并留住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能力强的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一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适应农村社区化的需要,在提高他们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协调利益等方面的技巧、能力和水平上下工夫。授课者应深入农村社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也可以让学校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定题目,把“选课”的权利交给社区工作人员。二是广开渠道吸引人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鼓励在外求学的青年学成以后回村工作。三是建立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生活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增强社会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沈阳市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切实从体制机制上提供更好的支撑,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工程中统筹推进。只有这样,农村社区的民主建设才能发挥促进农村和谐、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作用,进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育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加大村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沈阳市民政局局长刘健访谈来源:zfhf.shenyang.省略

[2]沈阳市农村先进村典型调研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沈阳地区六个先进村调查报告[J].沈阳干部学刊,2007,(4).

[3][5]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

[4][8]李增元.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中的绩效与限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9).

[6]谭琪.摆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困境探析――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审视与制度构建[J].大连干部学刊,2008,(2).

[7]涂圣伟.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J].南方经济,2009,(2).

[9]朱联平.强化执政党的利益表达机制[J].党政论坛,2005,(12).

农村社区问题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问题 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我国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靠大中城市或小城镇的发展,吸纳和承载农业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将会遥遥无期。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就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一条新路。

1.新型农村社区的深刻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即在传统农村社区基础上运用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把若干个自然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起来的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模式。

2.1城镇开发建设联合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应居住人口分布密集的城镇结合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结合旧城改造,运用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整村迁村并点、连片开发。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将原有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规划为新型社区,对区内的村庄改造完成市场化运作,并把村改造包装成开发项目进行招商推介,企业出资进行村庄拆迁和土地开发,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由政府投资。

2.2中心村模式

这种模式是确定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或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村为中心村,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中心村周边的村庄整体拆除,进行复垦,多个村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强村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强带弱,加上村庄自己的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

2.3产业集聚区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产业集聚范围区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园区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社区建设。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的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园区和农村社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不足。新型农村社区是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好几个村重新组合,组成了一个新的居住空间,因此由于村民不适应新生活模式而产生矛盾。地方政府认识也有很模糊的地方,新型农村社区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的,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怎么去管理等问题,也存在认识不清楚的问题。

3.1.2对农民不同要求的综合考虑不充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了,农民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收入来源多样,原有的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分化,导致了农民对生活方式有多种要求。一些基层政府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未设身处地去考虑农民切身感受,导致了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3.1.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依赖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缺乏建设资金成为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同时,新型农村社区还承担着公共服务的功能,后续发展中资金保障显得更为重要。资金投入不足,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3.1.4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必须要尊重其建设意愿,保证其在规划、建设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有待提升、本身参与意愿较弱,加上政府未积极鼓励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导致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原生动力和推力都不足,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3.2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2.1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管理上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有经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社会事务管理的功能方面,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之后,村民集中居住,但是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还没转变,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也需要加快转变。另外,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抓好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抓好公共服务建设,将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同感,赢得人们对社区的支持、信任、认同,促进社区的融合。

3.2.2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障民生。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改善,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住进社区之后,相比原先的居住环境而言,农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由此,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三个“尽量靠近”: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防止出现农民住进了新房子却面临没有工作的境况,出现“被城市化”。

3.2.3多渠道融资,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首先,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有偿转让,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并点,土地复垦而置换出的土地,利用挂钩指标的形式,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

其次,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也是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不少地区已经对此进行了尝试。具体指除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和各种直补外,从中央到县级财政其它的涉农资金、以及按规定征收费用、专项基金、涉农融资等,都可以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进行资金整合,打捆使用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要加大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可以采取政府贴息贷款、降低审批费用等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投入,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发动群众自主筹集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也是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

3.2.4切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建设自交给农民的管理理念,赋予农民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制定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重视农民的意见,并要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2]乔成邦.新型农村社区的涵义、功能及建设路径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9)

农村社区问题篇3

按照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新郑市3年内计划启动建设47个新型社区,其中:新型农村社区26个,合村并城社区3个,城中村改造社区8个,新市镇社区10个,总投资共计201.43亿元,建设安置房846.17万平方米,安置农户39514户,共计159557人。新郑市按照“规划先行、产区互动、三化协调”的原则,统筹考虑土地指标、农民利益、资金运作、就业岗位、粮食生态和社会保障六个因素,制定实施了新型社区建设“532”行动计划,把29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成52个新型农村社区(包括3个合村并城社区、10新市镇社区和39个新型农村社区)、2个特色保留村(人和寨、华阳寨)。截至2013年9月,已启动36个社区建设项目,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的有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薛店镇常刘社区、辛店镇袁集社区。其中,管理比较成熟社区是:薛店镇常刘社区已建成19栋安置房共计5.6万平方米,水、电、气、通信、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小学和幼儿园配套齐全,搬迁入住居民296户,共计1200人;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原鸡王村)已建成安置房14栋共计10万多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等公益设施已经运行,搬迁入住居民380户,共计1700人;辛店镇阳光花园A区、兴业社区两个社区已建成72栋楼房共计3000多套住房,已有500多户群众入住。

二、新郑市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做法

在基本制度框架层面,新郑市出台了《关于在新型农村社区实施“四联一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形成了指导当前新郑全市域范围内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含合村并城、合村并镇社区)中实施以“多村联体、组织联建、服务联动、动力联供、创建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美好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四联一创”工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健全覆盖各类人群的社会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以典型引路,减少了新型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阻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引领新型社区建设

新郑市坚持“党建先行、协调推进”的原则,将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引领和组织保障。

一是优先构建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为使搬迁前后基层组织管理不断档,提前开展了村转社区工作,在新型农村社区科学设置社区党组织,即以社区联合党总支为核心,下辖合并村党支部、楼栋(片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党支部,设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居民监督理事会三类组织,按照准社区架构并轨运行,形成了“一个核心、两级架构、三类组织、并轨运行”的管理架构,领导、参与、监督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管理和经济发展等。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设立社区建管部、公共事务部、产业发展部、综治工作部、文体工作部、调解部六个工作部门。按照“全覆盖、多功能、公益化、自”的要求,设置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下设若干服务窗口,集中开展便民、居务、党务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现了计生、就业、社保、民政、医保、组织等行政审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项目进驻社区,使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待条件成熟时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将逐步取消合并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监委会,依法成立社区居委会和监委会。

二是果断选配社区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过渡期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等实际情况,新郑市通过行政方式撮合组织合并、指派了社区领导班子,成员人数控制在5~7人。社区联合党总支书记原则上从乡镇(管委会)科级党员干部中选派,由乡镇(管委会)机关干部、合并村党支部书记任社区联合党总支的副书记或委员。合并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在社区管理过渡期间人员、职务、待遇保持不变,逐步向楼栋(片区)党支部成员转型。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由镇机关干部和村委会主任组成。居民监督理事会由镇机关干部和村监委会主任、委员组成。待到时机成熟时,再依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组建三套班子。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社区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党总支议事决策、重大事项决策、民主议事、代表会议等制度,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和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制度。辛店镇将镇政府机关所有党员下派到各社区,并下发《关于实行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通知》、《关于进行驻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的通知》,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开展各项服务。辛店镇每4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包1个社区,规定每半个月要抽出不少于一天的时间到各自所联系的社区进行走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共同抓社区党建的良好工作格局。制定了社区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年就年度工作目标向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内党员群众进行“双向承诺”,年底开展社区干部“双述双评”(述职述廉、社区领导班子及成员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工作。

四是保证社区管理的财物支持力度。新郑市根据规划建设的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大小,分层次建设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经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验收达到建设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由市财政奖补20万~30万元(不含各村转移支付资金)。根据建成后的社区规模和居民人数核定办公经费,原则上按照每个社区每月2万、2.5万、3万元三个等次列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适度提高建成后的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标准,按照每个合并村每年不低于1.5万元标准,列入市财政预算。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对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工资待遇,原属财政供给的,享受新职级和相应经济待遇;原属非财政供给的,列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参照在编人员相应标准发放。未建新型农村社区的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不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建新型农村社区的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不低于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已建成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月报酬标准为新郑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的220%。

(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创建幸福和谐新型社区

新郑市将社区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所急所盼紧密对接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切实解决入住新型社区居民的基本民生问题,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教育方面,在社区内部或附近规划建设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方便了社区居民子女就地就近入学。医疗保障方面,实施大病救助和“片医服务”工作,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并为每个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且每年由村集体出资组织60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体检一次。由社区统一为居民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每人每年60元),实现了社区居民医保个人零缴费。养老保险方面,用社区集体收益代缴村民的养老保险,社区每年为参加养老保险的居民缴费,实现社区居民养老保险零缴费和养老服务全覆盖。新郑市新型社区还积极帮扶解决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五保老人等特殊人群家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分房的时候优先挑选一楼,同时制定政策,确保残疾人、精神病人、“两劳”释放人员等人群享受同等的分房政策待遇。

(三)建章立制,推动社区物业管理规范化

一是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由于目前多数社区都没有完全建成,社区建成区规模较小,入住人口较少,多数新建社区物业暂时采取村级管理、镇政府扶持的管理办法,即由搬迁入住的村集体组织本村群众组成的“六护员”对社区物业进行自我管护,按照城市管理的标准,强化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对社区内道路、排水、绿化、亮化、景观等设施进行统一养护和维修,并做好垃圾清运、花草修剪等事务。其费用主要由村集体收入解决,乡镇政府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等社区逐步完善后,再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有资质、服务好的物业公司对社区进行物业服务管理。少数成熟社区已经根据居民意愿公开选聘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全面提供公共卫生清洁、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保安、绿化、亮化等服务,由社区管理机构协调实现物业收费按行业标准底限执行,收支情况接受社区居民和社会监督,切实维护居民正当权益。二是推行居民公约,进行居民社区化生活教育。制定完善社区各项管护制度和社区居民公约,严禁擅自拆除、改建、移动、占用社区公共设施,保障公共设施完好,充分发挥使用功能。通过各种宣传载体,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社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新郑市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初步成效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教育和服务保障下,从建新居到劳动就业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再到生活方式、精神观念,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均已呈现出新的气象。

(一)新型农村社区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居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解决农村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人员和经费等问题。在规模化社区集中高效使用公务人员和公共设施,基本实现了农村社区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的目标,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创造了条件。新型农村社区还搭建了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提高了办事效能和政府社会管理覆盖面。

(二)完善了社区服务体系,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由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居住,实现了公共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新郑市突出服务功能,从农民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加强了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了服务窗口,拓展了服务项目,改进了服务手段,实行了“为民全程”服务。部分社区积极推动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的衔接配套。一些社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优势,积极筹划建立和完善便民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务、政务、商务、事务、服务”合一,为村民提供“快捷、安全”的便民服务。在新型农村社区这个平台下,社会保障、文化、卫生、治安、科技等服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科学技术向农村及时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村民享受到了更便利、更高效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入住社区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

在新型农村社区,人口高密度聚居扩大了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辐射面,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维权行动提高了村务公开的呼声,促使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级组织各项制度得到健全。村务管理规范化的提高,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促进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策的落实,增强了村委会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保障了农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民主建设。

(四)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了原来散乱的村落民居,腾出了建设用地和可耕地,高起点规划社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依托既有中心镇区和主干道路展开村镇框架,建设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农村熟练劳动力培育提供了空间平台和载体,调动了农民群众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铺就了产城互动、三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新郑市适时出台了入住社区居民以房屋产权抵押贷款的办法,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以新型农村社区住房抵押贷款,扩大新型农村社区有效担保物范围,改变长久以来农民土地能种不能用、房屋能住不能卖的现状,为入住社区居民扩大再生产拓宽了融资渠道,使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产”,部分地缓解了居民创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难题。

四、新郑市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强化,便利了居民生活,增进了社会和谐度,极大地推动了后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然而,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路者,在当前的转型过渡期,与现代化社区管理相比,新郑市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两委的工作机制仍未实现向现代城镇社区管理的转变

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中,新郑市着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组织由单一设置向多元设置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人员由村组干部向社区干部转变,活动载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阵地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然而,一些体制和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是过渡性特征明显。社区党总支、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居民监督理事会三个机构的一把手都以乡镇(管委会)领导层以行政指派的方式由镇机关干部担任,作为居民自选自治的主要人员(村委会主任和村监委会主任)担任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居民监督理事会副职,通过行政方式撮合组织联合和指派干部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手段确保新型社区管理初期的秩序,最终要迈好向基层群众自治过渡的一步。“乡镇街道办党委———社区联合党总支———党支部”这种多层级架构也违背了扁平化的组织设计原理和信息时代的组织发展趋势。二是新型社区村民重新组织化程度不高,两委人员没有及时更选。

多数新型农村社区由过去的多个村合并而来,居民组织关系和空间处所仍按原有村组编排,社区居民小组长一般从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选出,村干部直接转为新型农村社区干部,没有实现及时重组更新。新型农村社区较传统农村社区规模明显扩大,而部分新型社区管理人员明显不足,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有的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工作需要,对新型农村社区职能缺乏认识和理解,应对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时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多个村落在空间上实现积聚联合了,但原各村两委特别是村支书成为推进联合最大的阻力,他们在服务中心选址建设和人员安排等问题上争议较大,部门乡镇领导班子思想认识也跟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党组织联建和服务联动没有有效运转。有的村落实政策不到位,未形成合力,存在重管理轻服务、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有的村以群众素质差、干部任务多为借口,推动工作慢,成效不明显。

(二)社区服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走向成熟需要达到“五个转变”,即组织由单一设置向多元设置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人员由村组干部向社区干部转变、活动载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阵地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2011年起,郑州市和新郑市相继成立了社区建设服务局负责全市城乡社区建设,但这个部门的设立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此外,社区物业管理存在明显的过渡性。不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政策特别是物业管理政策,体现出明显的转型过渡特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居民没有物业管理方面的消费观念,物业服务收费困难。如辛店镇阳光花园社区没有集体收入,主要是乡财政拨款,给保洁、保修、保安人员发工资,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薛店镇常刘社区则是用村集体收入支付物业方面的费用,这就存在家庭之间的不公平问题。

(三)居民素质和生活方式仍未实现根本转变

从村落居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新入住社区的居民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习惯还没有从农村居住的大环境里转变过来,这就给社区管理特别是物业收费带来很大困难。一是社区居民就业技能难以满足再就业需要。村民进入社区生活后,大多数不再依靠土地生活,但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更高,社区居民中学文化程度的占多数,虽然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在提高,但多数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造成了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的局面。二是村落生活习惯有待转变。进入社区后,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改变,但由于旧的生活习惯长期存在,使居民在文明、卫生等方面与新型社区要求格格不入,如乱扔垃圾、乱停车辆仍然较多。此外,由于还没有形成市场经济的消费观念,一些基本没有集体经济的社区没有集体收入,居民又不愿意缴纳物业管理费,目前只能靠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从长远来看,亟须探索新的物业费征收办法。三是新型邻里关系亟须构建。它要求居民在社区群体性生活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风气,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处理邻里关系,在社区中形成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然而,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因为一些鸡毛小事骂街打架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社区管理不等于社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工作也不等于社区管理工作,不是任何对群众有利的事都应该由政府来完成,政府不能大包大揽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区管理机构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并协助上级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即可,不必越俎代庖承担过多公共服务职责。例如,新郑部分社区制定了高考优秀学生奖励制度,由集体出资对考入大学的新型社区居民子女每人奖励现金1000元。再如,潮河新城社区积极打造智慧社区模块,既能办理邮件、快递、报刊等公共服务,还能提供账户转付、小额现金支付等助农取款金融业务,农资、农村药品配送服务,航空机票、火车票、客运车票代购服务,水电费、有线电视费代收业务,移动、联通、电信缴费代办业务等延伸扩展服务,实现缴费方式和缴费平台的社区化。这些都并不值得借鉴和推广。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环境保障,具体运营则应交付给市场完成。

五、加强新郑市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引领农村社区党建工作

村改社区后,原来的管理组织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要借鉴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和外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进程。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乡镇街道办及其下属社区联合党总支、社区居委会、居民都在更高一层次的法律法规调控下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成为三者独立活动和公平互动的外部制度环境。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社区民意的代表,在乡镇街道办与居民之间发挥着平衡调节器的作用。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组建工作,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压缩党组织层级,突出社区联合党总支的贯彻落实乡镇街道办政策意图中的基层领导角色将社区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定位为功能性党支部,弱化其领导职权,强化其服务职责。要对整村集聚到新型社区的,打乱原行政村组单位建立社区居民小组,纳入社区直接管理;对非整村搬迁、由辖区内各村部分入住的,原村两委班子单方接受社区党总支领导。要在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下,把基层治理的各种力量集聚起来,发挥各方特色,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是逐步向社区自治过渡。在过渡期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随后,要两职分开担任,拓宽用人视野,打破身份、年龄、学历、地域等条件限制,注重在离退职干部、复退人员、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领导班子。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实行调整前乡镇备案和在社区公示制度。逐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居委会主任,逐步实现社区干部职业化和专业化,并放权由其从既有干部队伍中选配组建班子。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引导他们走出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思维定式,更新领导管理观念,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管理社区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全市农村干部档案,为新型农村社区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管理、提拔使用、监督考核等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优化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的选用。村党支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后,设置社区党总支,下设若干个楼栋(片区)居民互助组党支部、企业党支部等,班子成员为7~9人。对暂时没有合适人选或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先由乡镇党委从乡镇副科级干部中选派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的同志兼任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随着社区选举条件的日趋成熟,组织社区所辖各行政村的党员和群众将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公开推选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下派的包村干部(村第一书记)或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总支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和经过选拔的优秀村干部为党组成员,把党组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动力。

(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管理

新型社区党组织承担协调、服务、管理“三种功能”和整合组织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教育管理党员、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稳定“六项职责”。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一是要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医疗卫生、计生、文化、教育、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并积极引进社会服务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开展“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待遇保障机制。二是加强就业培训指导。社区要积极与市、镇两级劳动就业指导机构对接,搞好社区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要鼓励公共职业中介机构向社区延伸,建立社区的就业再就业综合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就业提供服务。三是积极培育民间组织、群团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增强社区管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以党总支为引领,党务组织、居务组织、中介组织三方协作共管新模式,实现共同治理。

社区管理仍需继续加强各项制度建设,积极完善全程服务、公开承诺、首问责任、坐班值班、居民评议、档案管理等农村社区管理制度,逐步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县(市)区党委要向新型农村社区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或党建指导员,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帮助做好各项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服务管理工作要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责任领导要按照各自分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工作的指导,切实履行职责。建立社区干部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一些政府部门在服务新型社区居民方面仍存在推诿问题。例如,在社区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新型社区居民办理房产证,但个别乡镇在办理房产证时,有关部门总是以手续不完备,上级没有明确的办理办法为由推托房产证办理。对此,要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载体,深入推进条块融合,以干部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促成新郑市市直部门更多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

(三)推动“村改居”的制度性因素变革

新型农村社区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变换,更应是真正的居民组织与管理形式的变革。加快村转社区步伐,实现住区要素从农庄村落向城镇社区的转变,使“村改居”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跟城市社区相衔接,还需要解决一系列体制与管理问题,特别是涉及土地制度、集体资产的改制、城乡管理体制的统一等。一是认真为居民办理房产证。为入住社区居民进行住宅用地审批,办理颁发住房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允许社区内居民住宅用地进行流转,允许社区居民房屋所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移,社区居民房屋可以转让、出租或抵押。二是推动户籍背后的社会属性转变。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根据本人意愿可转为非农业户口,在经济领域享受城镇居民相应的医疗、低保、养老、就业等待遇,当城镇户口待遇标准低于农村户口待遇标准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继续享受农村待遇标准。三是实行土地确权,规范土地流转,切实维护居民权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严禁违法占地、严禁侵占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与实力强的涉农公司合作做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解决入住社区群众种地难、种地贵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土地收入,解决社区居民后顾之忧。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内在素质

群众自愿和群众满意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深入广泛地宣传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有序开展。二是引导居民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村委会可建立一个小市场出租摊位或出租门面房,用收益的租金作为专业物业服务队伍的资金来源,同时每户可象征性收一点卫生费,培养村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逐步探索居民交纳房屋维修基金,以解决以后房子的维修问题等。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组建特色文化队伍,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新文化塑造新居民。开展“文明和谐楼院”、“文明和谐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以新风尚引导新居民。

农村社区问题篇4

[关键词] 信息资源 弱势群体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农村社区的信息建设,信息在改变农村社区贫困落后局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资源的角度分析怎样更好地调整农村社区的信息分配机制,从而促进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社区中,我们可以把社区居民依据其对信息资源占有的标准上分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两大部分。一般说来,拥有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也就有了对相关问题的主动权,就被视作为行家,相对来说,在这一方面信息贫乏的人,则会表现出逃避或者从众的行为。而且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对信息的占有状态所决定的。于是,形成了传统农村社区生活的普遍秩序,处于强势群体的人由于其强势而支配、主导着弱势群体,并在这一过程中占有了应该属于弱势群体的权利和机会,包括信息本身。在资源日益复杂和难于消化的情况下,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农村社区中由强势群体对信息的垄断格局,在某种意义上是社区落后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标志。

一、农村社区中的信息资源分配现状

在农村社区中,信息资源分配不平衡最明显就表现在基层干部和一般农户之间,作为强势群体的村、乡、县级领导与作为弱势群体的一般农户来说总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一般说来,各级领导都希望自己所属的农村社区能更好地发展,而作为一般农户更是希望自己早日脱贫致富过得更好。因而,对于上级的指导性政策,农户一般都是愿意接受,特别是经济上的扶贫政策,像各种种植、养殖的推广,淳朴的农户一般都乐意于接受上级的这种有利于脱贫的指导性政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着实践。在这过程中,其实就存在着信息经济学上的委托―问题,而这一层层的委托、关系又完全可以看作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强、弱两个群体的互动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下其间的关联,当然一般农户肯定是处于人的位置,乡村一级基层干部相对于农户来说是委托人,但相对于县级等上一级领导来说则又是人,同样上一级领导也可以看作是委托人和人,其人资格的获得可以是更上一级领导赋予的,或者由于是从别处学到经验而拥有了信息,因而充当了人。经济学上这种委托―关系存在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有三种情况,一是委托人有信息优势;二是合约签定前人拥有信息优势;三是合约签定后,由于人拥有私人信息,委托人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信息弱势群体的农户在接受上级指导进行种植情况下,往往由于不清楚这种种植的具体方法、市场行情、预期收益大小等。因而,往往是信心不足,种植失败,或者是种植虽有收获但市场早已饱和。其实,这些都是缺乏全面、真实的信息所体现出来的弊端。上一级委托者没有把掌握的信息准确、完整的传递给农户,或者说他们本身在作为人身份下也是受害者,也没有获取到丰富、准确的信息。

在第二种情况下,主要是针对基层领导干部这一级人而言,其中许多人利用信息垄断优势为己获利。如许多扶贫项目,在分配扶贫资源时,最先获得信息的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早地或更多地得到外界以物质和资金形式给予的支持,而那些没有获得支持的人,甚至连这件事情都没有听说过,他们处于信息的屏蔽状态。这一级人相对于上一级领导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其人(一般农户)的信息闭塞情况,从而在其人(一般农户)不知情而其委托人(上一级领导)也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己牟利。

在第三种情况下,主要是指处于中间地位的已获取了真实信息的人,在充当委托人时,屏蔽影响自己委托人身份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能产生长期效益和整体效益,他们也宁愿从近期政绩,为己牟利这一点出发。同样的,如果其知道某一信息的传递能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巩固其委托人地位,即使从长远来看对一般农户很不利,也会瞒着其委托人而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者(一般农户)。

上述分析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强势群体对信息的垄断与利用上,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必要的、准确的、完整的信息而处于被动地位。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这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委托―问题,在一般家庭之间、家族之间、农户个人之间也能体现出这种信息拥有的强、弱势之分。在农村社区中,弱势群体由于缺少信息、缺少获得信息的相应机会和有效的途径等,从而表现出从众心理和行为,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自信心等,而强势群体则通过拥有的信息在生活中具有完全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力,能够有效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其强势群体的地位。

二、农村社区中信息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

1.农村社区信息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单一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而且同一信息往往有不同来源,同时很多信息由于客观或人为原因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况,因而人们对获取到的这些信息很难把握哪些才是真实而有效的信息。另外,对这些复杂信息的筛选、处理、利用的技术难度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整体知识水平不是很高的农村社区居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农村社区居民信息意识淡泊,缺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在传统农村社区中,信息资源的多寡,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确实没有其他资源那么明显的作用,或者说在农村社区内部流动的信息资源就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进入,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利用,以及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程度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农村社区中,要使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真正实现和谐农村建设的要求,就必须大力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而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可以为多人同时占有和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尽管它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但却表现出巨大的即时效应;而且通过使用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息。信息资源这种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信息资源获取的弱势群体体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有形物质的偏好。对无形的信息资源一般人则缺乏应有的意识,或有意识,但却缺乏有效的途径去改变即定的信息资源分配状态。

3.信息资源拥有者或传递者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在农村社区中,由社区内产生和流动的信息是有限的,这种信息主要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然而,即使这种内部的信息资源能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所知晓,但是有价值的信息还是主要来自社区外部。由于社区的相对封闭环境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委托”问题,这些信息往往为人垄断,很难再往下一级传播,一般农民很少或根本不能获取到这些有用的外部信息。而且,即使这些信息资源传入到了农村社区中,又由于社区内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获取、利用信息机会上的不同,这样一些信息资源又主要是为农村社区中的强势群体服务。强势群体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巩固其强势地位,最终就形成了农村社区中信息资源分配的这种两极分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也越来越突出。

三、农村社区信息资源有效分配的对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和谐利用。合理调整信息资源是基础,不管是农村社区外助式的发展还是农村社区内生式的发展,怎样有效地调整和利用好这些信息资源已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如何让农村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发展起来,使他们获取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改变其弱势地位则显得更为关键。具体对策主要有:

1.开展社区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意识。不管信息资源的性质如何,人们首先就应重视信息资源带来的价值,即只要准确、完整地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它就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时,要开展社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并按信息流优先的原则,重新构建社区物质流和能量流流动的方向和强度。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如贫困户、妇女和儿童)等要作为社区发展项目优先的目标群体,保证他们在获取外界信息过程中的优先权,因而要特别加强对农村中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宣传,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形成抓住一切机会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2.把握农村社区中的信息资源,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能力。对待信息资源我们最基本的目标是如何在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前提下更好的利用它们,因此要对信息源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估,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筛选和分析,最终有效地利用它们服务于农村社区。随着农村社区的不断开放,传统的社区秩序会因为外来的信息流入,而受到不断的冲击,在此,尤其要注意分辨这种外来信息,看哪些信息真正符合农村社区的发展,更能促进农村社区内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否真正能够传递到人,应该谨慎考虑,经过层层思考,层层过滤,使农村社区内的信息资源分配真正达到最佳状态。

3.确保信息机制的有效、畅通,促进信息传递的完整和真实。在前面分析的农村社区中的委托―问题,就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畅通机制而形成的。如通过在对委托人拥有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的前提下,充分把信息不失真的传递到最后一级人(一般农户),就能有效地解决第一种情况所产生的问题。同时,可以建立各级委托人与人的相互沟通,或者说人越级与更上一级委托人沟通,而委托人也多了解其下属的各级人状况,这样更能有效的防止第二种情况的发生。最后,建立委托人、人责任制度,预防第三种情况的发生。像委托、人之间签定种植合同,让委托人与人共负盈亏。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责任合同要合理,因为往往农户(人)损失的是一年的收益,把全家老小的生计都押上了,而委托人(各级干部)损失的仅仅是一个月的工资或奖金。这种合同要真正做到利益份量相同,责任大小相等。

4.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道德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遵从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使用者相互关系的行为的伦理与道德规范的内在品质。这四者中任何一者如果违背了信息资源应用的本身规范,都会造成信息资源不能真实地产生、正确地加工、完整地传递和有效的利用,都是一种不良的信息道德,都应受到相应的惩罚。道德上的责备,舆论上的谴责都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但是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的建立除了传统的社区文化、社会习俗和大众舆论的制约外,更需要政策和法律上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是硬件方面的建设,通过这些制度保证,使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使用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职责分明,有效地避免了相互推诿,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在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价值,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利华贾利军编译:经济学茶座[J].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184页

[2]简小鹰:知识经济中农村社区信息分配机制的调整.cdnj.省略/index.htm

[3]曹劲松:社会公共信息传播及其道德要求.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4]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邓集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6][美]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北京:新华出版,1997

农村社区问题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分类;对策;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C9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244-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5.054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is the first province of proposing the patter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Extensiv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ways all over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practic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ppeared.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tterns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patterns, the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classification; countermeasures; Henan province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第一次在党中央的文件中使用“农村社区”一词,也反映了党中央关于农村建设政策的连续性。

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2.2%,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10多个百分点[1,2]。近年来,在“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河南省在全国首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要切入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至此,新型农村社区在全国,包括在河南省得到了广泛开展。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有一批典型的新型农村社区陆续建立,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而在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缓慢,甚至无法推进,民众认可程度较低[3-5]。针对这些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1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首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河南省坚持规划作为龙头,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导则》,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及办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做到了有据可依,能够指导规划设计单位合理编制相关规划。

其次,河南省积极推进“村民向社区聚集、工业向园区聚集”的规划思想,在人口集聚的前提下,使得居民更加便于管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做到了集中配置,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考虑到居民就近合理就业,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再次,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强调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至2011年底,河南省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实施村庄拆旧复垦1.64万hm2,涉及788个村,共节约出建设用地0.85万hm2,总体节地率超过50%。按照占补平衡要求,通过河南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节约出的土地,首先进行复垦,按占1.00补1.05的比例补充到耕地当中;其余土地,村集体或原住居民可以通过入股、流转、租赁等方式用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确保居民长期收益。

近年来,河南省18个地级市积极采取不同措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6,7],也正在尝试很多有益的做法,如公共参与、分类推进的“新乡模式”、因地制宜、多元建设的“洛阳模式”、以工促农、以镇带村的巩义市“竹林镇模式”等。目前,河南省各地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表1)。

2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据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河南省主要有5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一是村庄合并型。该类型是按照建设规划的要求,重新选择适宜建设用地,几个村的村民搬迁至同一社区,引导农民到新社区建房;二是旧村完善型。主要针对规模较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齐备的村庄,新的建设用地不再重新选址,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进行继续完善;三是城中村改造型。主要是依托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按照城市规划启动新社区建设;四是产业带动型。主要是指产业聚集区内的村庄依托附近产业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通过产业带动整合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五是整体搬迁型。主要针对位于山区、滩区等交通条件不便及因重大项目需要搬迁的村庄,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人口集中,同时启动新社区建设。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将对现存共性及个性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3 共性问题及其对策

整体而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3.1 相关部门各自为政

在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县市土地部门没有很好地与城乡规划部门及具体乡镇政府进行沟通和衔接,造成新型农村社区选址问题上官方与民间的意见偏差,从而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以推进的局面。

基于此,应该实行多部门协同配合,有效地将官方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民众意见进行协调,达成合意,编制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扎实做好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下一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

3.2 社区规划脱离实际

部分社区在村庄合并方面未能很好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把一些距离较远、规模较大的社区作为搬迁的对象,从而造成搬迁困难,社区建设难以付诸实践。具体到新社区住房建设,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未能与当地实际结合,本着“建新拆旧”的原则,部分新房建设完工,而由于老房建设质量较好,居民拆迁及搬迁积极性不高,造成“新房已建好,老房拆不掉”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合并的村庄应更好地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在村庄合并方案出台前,除了必要的技术分析外,应积极征求民众的想法和意见,做到多方思想的协调统一。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之前充分做好村民意见征求工作,在原有建筑质量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结合原有社区做好旧村完善改建规划,在尊重原有居民生活、生产方式和保护原有村庄肌理的同时,也避免了大拆大建和资金浪费。

3.3 原住居民搬迁意愿不一

基于农村的传统,不同的村庄各自的生活习惯和交往方式,对于村庄合并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很多村民包括村领导迫切关注未来在新型农村社区内的居住地点和居住方式,这也影响到村民搬迁的意愿和积极性。

应本着“整体集中,相对分散”的原则,对新社区内各个村庄的分布位置进行详细规划,充分尊重居民的原有生活网络。同时,应考虑尽可能地规划和建设部分低层住宅和能满足传统农村大家庭集中居住的不同户型及经济适用户型,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未来的实际生活需要。

3.4 资金短缺及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

资金缺口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仅靠地方财力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尽快入住新社区的强烈愿望,政府也缺乏具体相应的资金筹措政策。

应全面盘活资金来源渠道,以河南省汝阳县杜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除由土地出让资金、政府支持资金、商业设施收益、增减挂钩资金、群众自筹资金76 670万元外,还有社会化运作资金3 870万元。同时结合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的目标,在涉及土地、资金等公共政策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做好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设。

4 个性问题及其对策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个性问题。

4.1 村庄合并型农村社区

村庄合并型农村社区往往是针对几个规模较小的村庄进行的,此类在村庄合并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选择了部分距离远、规模大的社区作为搬迁社区,影响了村民搬迁的积极性和进度。此外,其在没有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前提下,增加了耕作半径,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阻碍。

新型农村社区合并的村庄应更好地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避免把一些距离较远、规模较大的社区作为搬迁的对象村庄,从而避免造成搬迁困难,社区建设难以推进的局面。在未能进行机械化普及的前提下,村庄合并应以耕作半径作为重要的规划依据,村庄合并应以合理耕作半径之内的村庄人口之和作为规划后的人口上限。

4.2 旧村完善型农村社区

旧村完善型农村社区主要是在原有村庄建设基础较好,周边可建设用地相对有限的背景下产生的,此类在旧村基础上改造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原有村庄改造量对社区建设影响程度较大。一方面对原有村庄建筑改造量过大,原有部分村民的住宅建筑质量较好,改造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对原有村庄建筑改造量过小,村民住宅得不到大规模更新,整体居住质量未能提高,同样影响村民改造的主动性。此外,旧村完善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困难。由于新社区完全在旧村建设用地基础上进行改造,没有“先建新、后拆旧”的过程,造成新型农村社区不易启动的局面。

应该进一步结合原有村庄实际,合理规划原有村庄的建筑改造量。在尽可能少拆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兼顾节约建设用地的目的。尽可能地选择空地作为一期启动建设用地,从而更好地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有序启动。

4.3 城中村改造型农村社区

城中村改造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和进一步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在城中村基础上改造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原有土地为农村集体土地,后变为国有土地,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方面问题较多。如征地过程不透明,损害了原住居民的知情权等。根据我国相关土地征收程序,实施征地的具体操作程序应包括征收公告;组织实施丈量登记;公示、认证、再次公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和交付土地,发放补偿费用。从此过程中可以看出,公众可参与内容较少,缺乏公众参与的环节。此外,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对拆迁安置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城中村原住居民出租房屋的高额租金是其生活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眼前利益操守损失而得不到期望的补偿时,城中村改造型农村社区开展的阻力可想而知。

对此,应该加大宣传和推进公众参与力度。在政策制定及宣传过程中充分考虑城中村改造涉及原住居民实际的切身利益,在政策制定、宣传及土地征收过程中增加公众参与力度,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中村社区改造的难度和合理性,科学推进城中村社区改造工作。此外,政府在政策思路上要以人为本,保障城中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应在考虑城中村原住居民拆迁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方面多做努力,以确保失去原有经济来源的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可能带来的后顾之忧。

4.4 产业带动型农村社区

产业带动型社区主要是针对大企业驻地村及周边村,以村企联建、土地流转为抓手,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土地,促进产业发展,并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出的土地指标作为产业发展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地规划及规划管理不合理、不到位,产业发展用地与社区建设用地混杂,规划建设混乱;相关政策及机制不配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土地及部分原住居民失地的同时,应积极落实以工哺农政策,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积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因此需要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并加强规划管理,避免产业发展用地与社区建设用地混杂,确保不同用地之间不相互干扰。同时,进一步强化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及细节规划的合理性,避免污染和干扰周边产业发展。此外,应积极做好政策配套及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让社区居民能够就近就业,解决其生活保障和经济来源问题,真正把产业带动落在实处。

4.5 整体搬迁型农村社区

整体搬迁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区位条件位于深山、丘陵等地形地貌条件较差地区或因大型项目建设和开发而需要整体搬迁的新型农村社区。由于生活习惯等问题,大多原住居民对原址居住环境依赖性高。搬迁后距离原有耕地太远,耕作半径偏大,也给搬迁造成了很大难度。

应该以规划为引领,做好思想教育及宣传工作。“离土不离乡”是许多村民的传统思想,应尽可能荀泽就近安置原有居民,并尽可能地将原有居民进行集中布置,打消原住居民离开原址居住的顾虑。此外,还要有效做到“三规合一”,即将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相衔接,积极做好耕地置换工作,调整距离新社区较近的耕地为社区居民生产使用。

5 小结与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应从宏观与微观方面分别进行探析,以提出相关对策。在政策及资金配套的基础上,对现状的调研,尤其是对现状问题及民众意愿的洞察分析,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依据,也是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针对目前存在于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坚决避免“一刀切”现象。如前所述,新型农村社区的类型不同,可能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类型社区可能存在的不同问题分重点进行分析。同时,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应以少数村庄作为试点,一步一个脚印,避免一拥而上,反而造成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以落到实处。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以规划为引导,尤其强调规划调研工作,使得规划建设进一步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农村生态环境较好,原有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积淀深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与粮食作物种植联系紧密。因而,应在强调物质建设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使原住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在规划建设中得以体现,如重视社区公共绿地、交往空间的营造等。同时,在社区规划中应本着“整体集中,相对分散”的原则,在几个村庄居民规划至同一块地方居住时,还应考虑到原有村庄居民相对集中布置的可能性。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进一步强调多部门联合,同时倡导公众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土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涉及到村民安置问题,应多部门协调配合。同时,在社区选址前,应结合群众意愿,对社区选址位置进行确定,避免社区规划后,因缺少公众参与环节而造成原住居民难以搬迁的现象发生。公众参与的过程应贯穿于规划前期调研、规划方案设计、户型选择直至施工管理整个过程。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筹措渠道应实现多元化。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且多数农村的欠债现象严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无疑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瓶颈。在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加困难,应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建立起有效的融资渠道。

5)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强化政策配套,并加强宣传。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应根据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一系列指导本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和办法,从土地、规划、产业发展到资金、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有比较详尽合理的设定。同时,应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政策和内容的宣传工作,打消原住居民的忧虑,为社区居民的搬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云南三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李金霞.河南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路[N]. 中国体育报,2014-07-09(004).

[3] 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200-204.

[4]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培林,李 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农村社区问题篇6

关键词 公共艺术、农村社区、公共性、视觉文化

一、关注农村社区公共艺术问题的原因

中国的“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普遍关注,而农民问题是其中的关键,提高人的素质与观念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农村建设从历史发展来看,大部分时间都远远落后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而这一问题如果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其后果无疑也是严重的。总理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指出发展农村等落后地区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能实现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那么中国的不稳定就不可避免”。

农村社区的发展,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一向存在着多种角度,有的是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有的是从农民教育入手,而在本文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改善公共环境,从而介入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农村公共空间及公共艺术,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现实中发挥着促进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谐共处、改善生活状况的重要作用,但有关研究却基本鲜有问津,人们似乎总是认为,农村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以稳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特征的生活方式,而忽略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变迁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农村公众的观念,公共艺术也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公共环境也悄悄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公共艺术在利用地域特色,发掘农村社区传统文化、营造农村公共空间环境和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将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艺术与农村社区居民的关系方面作为核心议题。具体而言是以公共艺术作为视觉文化的表达手段,研究公共艺术如何在农村社区影响公众生活。农村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环境,居住环境和文化公共空间有强烈的愿望与要求,只是难以找到合适途径。因此,通过视觉文化―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众生活这一角度,探讨促进“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发展的途径,正是本文研究选题的原因与初衷。

二、农村社区公共艺术问题的思考

中国在九十年代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化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这种城市化过程中的愿望和初衷是好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精英走到城市,走向城市和工业的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和比较有文化、有技能的一部分人,他们在农民和农村中也是生产力因素和劳动力最活跃的分子、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农村社区最具活力的一群人走了,最弱势、最需要关怀的一大部分人留下了,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能力弱,收入少,医疗卫生条件差,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解决城乡公共文化失调问题,单纯依靠农村社区内部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各个专业配合起来,同样它也是美术学研究者的责任所在。

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改善公共环境为中心,以视觉文化建设为目标,它和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密切结合。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不能以某种类型来研究,而是以改善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和目标,它是一种视觉文化现象,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传统和现代文化,能够对居民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像城市公共艺术一样高投入,大拆大建。农村社区公共艺术与城市形式不同,但是它体现的价值是相等的,强调公共空间环境、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公共艺术和由此产生的视觉文化使居民产生历史感、归属感,弥补了公共文化的缺失问题。

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塑造“人”,包括塑造“人”的道德、文化观念和精神,公共艺术的内容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形式美是外在表现,体现的是艺术美感,在这个方面,康德认为艺术美在于“审美意象”,主要是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无法用理性的概念来表达,只能借助于感性的形象来体现,公共艺术在公众生活中正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作为公共的艺术,艺术的普及性更显现其独特的方面,犹如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提到,美育陶冶人的性情,它能使人高尚、纯洁,不像衣服、食物一样个人独有,金字塔、罗马剧场等都是人人欣赏的,在关注农村社区公共艺术问题这个方面。

三、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紧迫性的任务。虽然居民并不认为过于熟知的视觉形象是一种公共艺术,而在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中,以公共空间环境和包含的视觉艺术形象为中心的公共艺术对公共文化的传播,精神文明的塑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中国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建设是综合性的,既包含了公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也包含了从设立到批评的公共参与,这也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农村社区与城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社会公众互动的艺术及文化阐释 [M]东南大学出版社 南京 2004

[2]马钦忠 雕塑、空间、公共艺术 [M]学林出版社 上海 2004

[3]顾丞峰 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 [M] 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2002

[4]郑振满 主编 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M]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州 2003

农村社区问题篇7

一、我国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

虽然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对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发展时间还不够长,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方案,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证。所以,我国的各级领导对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各级领导在我国城乡建设时,对于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投入的人财物力就相应不足。这就使得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极为缓慢。

2.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乡镇社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好坏。然而,由于城乡建设时,领导对于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教师的待遇较差,因此,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所聘请到的老师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在教育方法和经验上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使得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缓慢。

3.农民对农村乡镇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农民的思想文化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我国农民大多时间都在忙于劳作,每天休息的时间不是很多,因此,要想让农民在休息时间用心去学习,很多农民不是很乐意。所以,农民在参加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时,很多时候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一般只是对一些新鲜的奇闻异事感兴趣,只是把它们作为打发休息时间的笑料而已。另一方面,农民的工作一般需要的文化知识水平都不高,因此,他们认为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认为农村乡镇社区教育也是可有可无的。农民有着这样的意识也是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

二、解决我国农村乡镇社区教育问题的相应措施

1.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制度

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是未知的,因此,学习应该是无止境的。所以,为了保证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制度来保证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制度保障,农村管理者才会更加重视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才会投入足够的人财物力,保证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有完善的教学实施及优秀的教师作为保障。

2.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是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乡镇社区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农村乡镇社区需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从而招揽一些优秀的教师,让他们利用专业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变动生动有趣,从而更好地吸引农民的注意,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此外,对于农村乡镇社区在职的教师,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以便能够在今后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3.农民应该加强对农村乡镇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正所谓,内因是事物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就是农民学习和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民只有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农村乡镇社区教育中;农民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现代社会的致富更离不开现代科学知识;农民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学习中,才能摆脱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农民主动积极地配合老师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与农村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着重大的差距,这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不相符合的,这也将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而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就是提升农村人们文化水平的重要基地。因此,在新建设农村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教学制度,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师队伍,这样才能让农村乡镇社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农村社区问题篇8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改革试点 城乡一体化 服务均等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已成为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满足农民这方面的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况

“安居才能乐业”。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东部地区富起来的农民普遍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迫切希望尽快改善住房条件。据调查,超过八成的农户有意愿在三年内建新房,在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到来之际,鲁、豫、川、鄂、苏等省纷纷出台政策,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重科学规划,加强合理引导,支持农民建新房,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些省份的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对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逐步实现城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途径,概括起来主有是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实行村庄合并,建设农村大社区。这一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最多,主要是进行村庄之间的迁移整合,实现资源服务的优化配置,建设农村大社区,即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标准,将几个自然村整合为一个村,通过政府财政支持、政策支撑,对搬迁农户进行相应拆迁补助,通过公正考察、民主评议选出低保户与贫困户进行国家补贴,引导农民积极摆脱旧危房,改建新房。两个或多个紧邻的村庄,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实施社区化改造,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最大化。对于深山区、滩区等生活环境恶劣、自然地质灾害多发、不适宜居住的散居户和村落,进行整体搬迁,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庄入住,形成新社区。

二是实行旧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原有规模较大、规划相对合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不需要进行村落规划的变动,可以在原有村庄环境基础上,加强对基础设施和相关教科文卫体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美化村庄自然环境,完善设施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城市及县城中的城中村,主要是依托城市及县城,按照城市的相关规划配套要求进行改造,按照规划启动新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化建设工作。

三是实行产业带动,实现依托发展。对于产业聚集区内的村庄,要依托聚集区产业优势,利用好相关的资源和政策优惠,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整合村庄资源,实现村庄建设与产业聚集区的双向带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首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山东省兖州市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原有村庄布局、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与耕地保护的基础上,按照方便生活、方便生产、方便服务的原则,参照城市社区规划标准,实行“村为基础、乡镇协助、县为统筹、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

其次,明确各方建设责任,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共建。按照各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明确建设中的各方责任,建立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共建的长效机制。在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由地方政府负责主导建设,农民出工出力;社区住房方面,由政府规划部门负责设计,村“两委”负责实施监督,村民自建,政府适当补助;对于暂时无力解决资金问题的农户,各地政府通过协调信贷给予支持,由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户,政府给予贴息,帮助农户解决建房资金不足;部分相关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捐赠赞助,发挥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再次,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政策决策,建言进策。四川宜宾在农村整合建设中,采用了访问农民现状,寻求建立农民与村官密切联系的路径。每次村情会议合理安排时间,避开农民农耕、收获等重要时段,另外,做到信息传达到位,争取每家每户及时得到信息。

最后,努力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房屋概念比城市更为深刻,农民一般会将房屋作为自己唯一有价值的财产,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农民的房屋财产权,尊重农民自主意愿,充分讲解各种信息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在拆迁补偿费方面,尊重农民意见,根据实际进行相应补偿。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农村社区设施建设,在征得农民同意进行建设后,积极建设社区设施,努力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使农民感受到社区的温馨和便利。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投入压力较大。财政扶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数据显示,按照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入住10000人计算,预计每个社区道路硬化、通信电力改造、自来水引入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投入需要投资2000万到3000万,人均2000元。按山东济宁市规划,截至2020年要建成756个新型社区,不包括建房补贴和其他补助支出,仅公益基础设施一项就需要投入大约200亿元,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二是法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来看,由于社区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产物,城市中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并不适用于社区居民,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财力匮乏,无力参与旧房改造,无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收益。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按照目前的土地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坚持“占补平衡、只增不减、质量不降”的基本耕地红线,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周转时间只有1年,时间太短,变动性太强,不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再利用。

三是整合支农资金问题。综合来看,自2008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以来,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期间全国共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63万个,新增村内道路97.21万公里,修缮村内公共活动场所900多万平方米,水渠26.11万公里,新建村内垃圾收集点6.47万个,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中央财政投入的477亿元奖补资金仍显偏少,比重偏低,难以满足地方建设实际和群众的需要。而且对于村庄合并、搬迁和实现占补平衡后适当新增加的土地,需要进行复垦成为耕地,这方面需要大量资金,而部分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资金不能申请到的土地,仅能够依靠地方财政自筹解决。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措施

强化一事一议,推广财政奖补,加强对试点的扶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关系到生活劳作的环境问题,更关系到城乡政策公平和农民的权益如何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新型社区建设应该加以综合管理考量。

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央的“十二五”规划,在全国所有省(市、区)全面展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加大对农村新型社区试点的支持力度。各省试点地区农村坚持现有基本经验的正确方向,应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的奖补机制。根据各地预算执行情况,按程序适当增拨奖补资金。同时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例提高到40%,努力将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比例提高到50%以上,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完善农村土地住房相关政策。在进行新村建设中,应该结合新村社区的实际状况,按情况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延长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时间,增加周转指标,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单独管理。同时,借鉴城市对低收入家庭实施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建议在新型农村社区进行试点,使农村每一个经济困难家庭也能入住农村新型社区,逐渐与城市居民的社区保障制度趋于一致。

加强涉农资金整合,放大惠农政策效果。加强涉农资金的充分整合利用,应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紧密结合,增加中央和地方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利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增长机制。涉农资金的整合也应该首先在试点区进行试验,并逐步扩展。资金在分派到每个农民手中时,个人获得的资金微乎其微,但如果通过农民之间的合作,在征得农民同意后,进行集中利用,更能惠及每一个农民。

上一篇:合理化建议评选方案范文 下一篇: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