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5 09:08:23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理解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即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即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即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2010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体制机制存在约束。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等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缺乏,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国家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向银行、向社会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到高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优势资源没有真正集中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少新兴产业还未建设规范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终端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

——强化新能源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加强风电、太阳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需求

我国已是世界材料大国,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某些新材料领域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关键材料和器件。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专有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我国电力、建筑节能、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新材料,水利、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形成国际竞争力。

——促进新一代生物基材料、战略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超级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稀土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与传统原材料工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大力推动应用工程建设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发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加大节能产品惠民等已开展的节能环保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继续拉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要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促进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业和环境服务贸易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生命科学前沿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远程技术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监管,鼓励企业申请有关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等国际体系认证。

——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高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也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同时,为回国创业人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提供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

(五)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优化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我国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路。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感知中国”建设。抓紧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制定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抢占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开展后IP时代技术研发。研究网络虚拟化技术及支持存储/计算等资源虚拟化的智能重叠网技术,研究高效网络数据交换、路由及端到端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六)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抓好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核心单元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

——集中突破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大飞机、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海洋工程等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

——着力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率先发展。率先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突破发展高端制造业,上述三大区域无论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科学制定规划,发展技术联盟。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重视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组建由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亦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中应重点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赋予一定政策和条件得以实施,因此制定并出台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迫在眉睫。

——掌握核心技术,强化政策支持。立足国内外资源和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努力在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制定出台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好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人才引进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政策。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2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能源发展的新动向

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去分析、认识事物内部的一般规律,从而拿出新思路、新办法去解决这些新问题。矛盾论指出,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发展过程有许多矛盾存在,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但是,在一定情形下,矛盾的地位会发生变化,主要矛盾会变为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会转变为主要矛盾。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能源短缺是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但是,近年来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已经成了主要矛盾,传统能源供给能力总体过剩,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十三五”期间,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能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呈现出新特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国内三大转变”:能源发展的硬约束从经济增长向生态环保转变、能源需求增长从工业为主向民用为主转变、终端用能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电力)转变;“国际三大转变”:世界能源供求关系从偏紧向偏松转变、全球能源增长点从页岩油气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国际能源分布流向从西向东转变。目前,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得到有效缓解,能源结构也将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将从支撑经济增长向生态环境友好转变。主要矛盾不再是能源总量的增长,而是能源的质量和可持续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能源发展综合考虑、统筹布局。

二、猿窒低乘嘉,深刻认识能源规划的重大意义

(一)能源发展为什么需要规划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几乎每个国家都要研究制定能源产业的战略或规划,这主要与能源产业的特点有关。一是能源供应和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必须加强管理,而计划(规划)是管理的核心要义。二是能源产业的系统性特征明显,能源产业的各个品种、各个环节之间密切关联,客观上要求必须统筹管理,提高能源运行系统效率;三是能源产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如果没有规划合理引导,可能造成大量产能过剩和投资浪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相信市场不等于迷信市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除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外,更要发挥好政府在制定、实施国家规划中的特殊作用,强化规划在能源行业管理中的作用,对各级各类能源开发利用活动做好在时间上的统筹、空间上的统筹、以及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统筹,以此指导全局工作,克服市场失灵。

(二)新时期新形势下能源规划的作用更加突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国际社会对能源供应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重视,能源发展总体上呈现清洁化、多元化、智能化的趋势。从国内来看,传统能源供给能力总体过剩,能源需求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在经济新常态下,对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新业态、新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能源产业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优化,从“做大做多”转变为“做细做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之于当下的能源行业,意义更为重大。

三、坚持创新思维,厘清能源规划的基本思路

新形势、新常态下的能源规划,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源规划的定位问题。其内容边界如何确定,目标任务如何设置,政策措施如何制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特别是规划目标的设置。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所以在确定具体指标时,既要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又要留有一定余地。二是能源规划的衔接问题。能源产业覆盖面广,各个品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要打破各专项规划编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使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一致,实现对立中的统一。三是能源规划的执行问题。在平衡好地方和企业利益、取得广泛共识的前提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管与惩戒体系,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规划得到有效执行。鉴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的三点思路。

(一)强化引领性和统领性

能源规划应根据国家战略,立足解决现实问题,着眼未来发展目标,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适应大能源、系统性、分布式、智慧化的趋势和要求,引领能源发展。

国家能源总体规划必须统领各个专项规划,统领各级地方规划。各专项规划必须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地方规划必须服从国家规划。

(二)强化科学性和权威性

能源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互为依托、密不可分。规划若没有科学性,就不能令人信服,无法建立权威性;若没有权威性,各方不遵照执行,科学性就没有实际意义。

应坚持过程开放、方式民主、方法科学的原则,着力提高能源规划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公众、专家和研究单位的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大程度形成共识,科学决策。应坚持引导性目标体现柔性、约束性目标保持刚性,并根据外部条件变化适时评估和修订,着力提高能源规划的权威性。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途径。“一言堂”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危害。只有在一种民主气息浓厚的气氛中,才有勇气讲出真话和实话,才可能实事求是。总而言之,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决策,才能增强能源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操作性和有效性

能源规划提出的目标和确定的任务,操作上要简便易行,同时还要确保各类主体遵循能源规划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如果把能源总体规划比做“总插线板”,要能上接天、下接地。上能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下能与各级各类规划无缝衔接,形成完善的能源规划体系,各级各类规划、各级各类项目,都能在“插线板”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接口。这样将为能源管理重点工作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奠定基础,从根本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四、坚持战略思维,提出“十三五”能源发展重大任务

(一)着力优化能源系统

优化能源开局,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实施需求响应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终端集成供能工程,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

(二)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把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约束性指标,建立控制指标分解落实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加强重点行业能效管理,提高设备技术装备水平,严格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标准。

开展煤炭消费减量行动。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实施减煤量替代,其他重点区域实施等煤量替代。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行动计划,鼓励“以电代煤”、“以气代煤”。

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降低管输气价,实施气电价格联动。放开天然气进口权,促进进口多元化。推进天然气储运设施公平开放,鼓励大用户直供。合理布局天然气销售网络和服务设施。

实施电能替代工程。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采暖等新型用能方式,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利用低谷富余力实施储能供暖,鼓励居民“以电代煤”、“以电代柴”。提高铁路电气化率,超前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大力发展港口岸电系统,促进交通运输“以电代油”。

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行动。抓紧制定国六车用汽柴油标准,加快推进普通柴油、船用燃料油质量升级,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煤制燃料等清洁油品。

创新生产生活用能模式。实施工业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清洁节能行动计划。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实现重点用能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推行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计划和对标达标考核制度。积极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区、市)、绿色能源示范市(县),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推动能源供给革命

着力化解和防范产能过剩。严格控制审批新建、新增产能技术改造和生产能力核增。结合产能过剩化解效果和市场情况,按减量置换原则精准安排新建项目,引导落后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矿产能有序退出。实行煤炭产能登记公告制度,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项目建设。全面实施现役燃煤机组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

推进非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补齐水电短板,优先建设龙头水库电站,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水电站,科学安排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创新水电开发方式。加快推进水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沿海已规划核电项目建设,稳步开展核电新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内陆核电论证和厂址规划保护。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优化太阳能发电发展布局和开发模式。加快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

夯实油气资源供应基础。继续加强国内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大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积极扩大规模化开发利用,保障油气战略资源供应安全。

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稳步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外送电通道建设。优化建设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推进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打造现代配电网。统筹各类气源,形成“四横三纵”主干管道系统和七大储气基地,统筹长江经济带管道布局和区域管道建设。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义务储备制度,鼓励发展商业储备。加快布局天然气储气库,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能源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制造与重大示范工程建设,超前部署重点领域核心技术集中攻关,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实现我国从能源生产消费大国向能源科技装备强国转变。

(五)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能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六)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实施能源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提高“走出去”质量,不断增强我国在能源贸易和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观察和分析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确保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目标的实现。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财税政策;新能源产业;湖南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发展战略,我国在“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湖南省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和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应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省培育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作为国家和地方均重点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产业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壁垒”特质决定了其发展需要政策大力扶持。湖南新能源产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但因缺乏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支持,特别是财税政策尚未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应有的支持效应。湖南需要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体系,通过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经济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助推湖南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经验

作为高效率低污染的产业,新能源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能源产业。美国通过有效的财税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政府利用财政支持来提高居民住房的能源利用效率,还通过出台免税政策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例如,1993年美国政府就开始针对居民用户节能设施推行免税政策,特别针对生产性商业性用户加大了免税比例,最高可免征40%的税收。德国于2000年4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优先法》(EEG),规定优生推广应用新型能源,通过提高新型能源企业的生产利润和降低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险来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除了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税收优惠法律外,德国还针对传统能源产品开征税费,在1999年4月1日对柴油、汽油等传统石化能源产品开始征收生态税,通过国家税收杠杆来抑制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市场,同时提高了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新能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以上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案例对于加快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在有利的财税政策刺激下,新能源产品能够拥有成本价格优势,较低价格能够吸引消费者试用新产品。因此,财税激励措施降低了新能源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市场风险。第二,有助于市场营销宣传。调查显示,享有政府财税补贴政策的产品更能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国外企业经常利用这一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的营销宣传,这一措施也值得我们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时借鉴。第三,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能够对新能源产品产生市场引致效应,刺激和拉升了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市场的良好表现必然带来新能源产品生产规模的进上步扩大,规模化生产就会导致成本的降低,这样有助于形成新能源产品规模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发达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而目前我国主要侧重于政策的规划与引导,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广度还明显不够。美国除了在政策制定等方面支持外,还在资金投入、税收抵扣方面进行补贴和扶持。日本政府不仅支持前期研发,而且还大量推广示范性新能源产业项目。虽然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并未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尤其是财税政策支持,而且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专门政策较少,支持措施较为单一,缺乏长期稳定的财税政策机制。作为我国中部地区能源消耗大省和“两型社会”综合建设试验区,湖南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显得尤为迫切,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从健全财政税收政策入手,加速推进湖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现行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能源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但与湖南优势产业相比,新能源产业在湖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贡献度还不高,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湖南省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仍然存在些许问题。

一是财税政策存在分散性,不成体系。湖南省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但部分政策制度不够健全且操作性不强,特别是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总体不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例如,湖南省通过设立“风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财政补贴,虽然促进了风电设备产业化发展,但对于风电运营性企业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导致整个风电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湖南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存在分散性,没有建立针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条的配套支持政策,没有形成财税政策合力,尚不能满足省内新能源产业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为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则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追加0.25元/千瓦时的用电补贴,同时对家庭式光伏电站和符合条件的分布式电站项目给予最高4元/瓦的投资补贴,而湖南目前暂未有此方面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

二是财税政策存在短视性,成效不大。目前湖南新能源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短视性,部分政策是为应对国家政策而做的政策响应,缺乏市场调研,没有从长远推动湖南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视角考虑财税支持问题,只顾及局部和短期能源产业的发展问题,没有从整个产业链出发来对全省新能源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不能很好地解决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政策诉求问题。例如,2010年湖南省财政厅、国税局和地税局联合签发的《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显得比较单一,财税支持政策仅限于政府补贴、减税免税等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省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仍然存在一些政策缺陷。比如,较少涉及政府性财政投资,缺乏系统、合理的投资政策;直接减税层面的较多,税收激励的方式使用较少。湖南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存在短视性问题,没有形成支持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长期性财税政策体系。

三是财税政策存在时滞性,执行不力。目前湖南支持新能源产业出台的财税政策没有随社会经济目标而相应作出调整,部分财税政策无法紧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节奏而存在时滞性,并且部分财税政策缺乏有力的执行和监管。以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例,“2010 年开始,每年从省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节能专项资金、信息产业专项资金中按不低于 15%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但该项支持政策并未对资金的使用方法和支持对象进行具体安排,也没有明确政策落实的督查机构,导致该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省内各市对本地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水平不平衡,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没有很好地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新能源产业财税政策的支持效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执行过程中受到耗散。

三、构建推动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体系

虽然目前湖南省已经出台了多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但部分财税政策存在分散性、短视性和时滞性的问题,没有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各项财税政策尚未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应有的支持效应。为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湖南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助推器,政府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财税支持体系,使之不但响应新能源产业的行业需求,而且契合湖南产业经济的现实诉求,通过发挥财税政策这一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新能源产业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新能源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推动湖南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构建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财政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并在政府各项支持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预算投入,采取预算拨款、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增加新能源产业财政投入,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1. 财政预算与投入

(1)实施领域。因新能源产业是一种高新科技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要求大量资金投入,政府特别需要在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研究开发与技术示范两大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其一,在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领域。新能源发展涉及到许多基础产业领域,包括风电场的规划建设、太阳能装置在居民住房的普及等,这些大型工程的实施和改建都需要财政投入。例如,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风力发电前期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量是很大的,像风电的主机、塔筒、变电站等设备投入都很大。加上,风电场一般都处于偏远地区,物流运输的不便利也提高了风电场运行与维护的成本。“一般一个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电场的投资就高达4~5亿元。”其二,在研究开发与技术示范领域。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产业发展对技术依赖程度高。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基本技术趋于成熟,但这些新能源利用技术在进入商业化阶段后普遍存在效率不高而成本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经济的规模化进程,需要通过先进设备及技术研发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政府应在以上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是支撑湖南新能源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2)具体形式。专项资金投入、政策性银行支持。由于新能源产业项目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成本,且项目经营的风险较大,民间资本不敢轻易进入这个产业领域。因此,政府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支持。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在经常性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以帮助新能源企业解决资金困境问题。通过政府部门大量的前期投入和持续支持,特别是政府给予关键技术研发领域的重点资金支持可以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

2. 财政补贴

政府财政补贴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技术产业化和产品示范推广阶段,在制定新能源补贴措施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应该重点聚集投资补贴、产出补贴、价格补贴和消费补贴这四个方面。(1)投资补贴。为扩大新能源产业的融资空间,可采用投资补贴的方式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产业,增加对新能源科研创新技术的财政补贴力度,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速度。(2)产出补贴。借鉴美国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成功经验,政府加大针对新能源产品的生产补贴,通过财政性产出补贴来降低新能源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新能源企业规模化发展。(3)价格补贴。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固定费率建立新能源产品的定价制度,有利于解决新能源产业“高风险、高壁垒”的问题。例如,风电的价格补贴政策能够有效解决风电场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4)消费补贴。例如,风电用户补贴、太阳能用户补贴等。政府通过补贴对消费者进行政策引导,有利于新能源企业的产品宣传和营销,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3. 新能源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借鉴发达国家公益基金制度,将电费附加、排污费等收入建立新能源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创业期、成长期的新能源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技术研发、系统升级以及大规模推广应用。

(二)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根据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现实情况,遵循长远规划和全面综合考虑的税收优惠原则,构建一套能够切实推动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1 .建立新能源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

企业所得税在引导社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湖南新能源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政府需要建立新能源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制度,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大生产投入。为提高新能源企业的产品技术优势,对新能源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相关费用准予所得税前扣除,对于与技术相关的折旧部分,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加速折旧等准予抵扣。

2. 提高新能源研发税收优惠力度

为使湖南新能源企业获得产业技术优势,政府应提高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税收优惠力度,对围绕新能源技术开发与研究所产生的费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将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将新能源企业研发人员的科研补助纳入税额优惠范围。同时,针对促进新能源产业升级的科研费用,不断提高税收抵免优惠力度和不断扩大税收政策优惠范围,让税收优惠政策逐步覆盖至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用有效的税收政策来激发湖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参考文献:

[1]长沙市统计局.机遇与困难并存――长沙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分析[EB/OL].湖南省统计局网,2015-07-22.

[2]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地源热泵网,2012-03-15.

[3]马学滨.风电行业发展分析预测[J].国际金融,2000(01).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新时代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新经济主要是指全球化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的不断的开发,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管理,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新经济时代是人才主动就业选择权的时代和自主决定权的时代。企业只能尊重人才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从人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保留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只有拥有一批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员工提供客户化服务和进行人性化管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员工客观需求出发,不断的激励员工,尊重企业员工。第四,新经济时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采取灵活的策略管理好知识型员工。新经济时代环境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人才的管理主要在于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管理,做好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特点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五,企业做好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只有重视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才能更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有效地激励员工。第六,在新经济时代的环境中,企业应该和员工建立新型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纽的合作关系。企业应该与员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与员工一起建立的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员工达成共识,重视的培养员工的自身职业道德,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第七,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现实,人才招揽也趋向于全球化。第八,随着人才流动速率的不断加快,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流动交易成本和流动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人才追求的是终身就业能力,使自身通过流动得到增值,从而使导致企业的人才管理资本增加,同时以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最后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所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工作性质职业化。总之,在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新经济时代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保留人才和招揽人才,管理好人才,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环境中,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首先企业应该营造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树立一种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树立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企业的人才观,企业的人才观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批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的人才涌现出来,这些人才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人才。企业为了吸引并且保留这些难得的人才,就必须要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创造一个充满创新气息的工作环境,这样做非常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竞争能力。所以,企业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有效的激励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吸引和保留大批人才,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能够将人才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位置。企业应该尊重和重视人才,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对企业员工要充满信心,做到信任和依靠员工,将员工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并且能够围绕着企业员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能够与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与企业员工建立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将企业营造出一个较为和谐、宽容、进取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能够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相互吻合,能够更好的激励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总而言之,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行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信息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因此,企业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实行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将企业员工的选拔录用、培训考评、薪酬奖惩和退休保障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企业的全部员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应用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治洲.论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01.(01).

[2]程学祥.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8).

[3]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12).

[4]吴文容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03).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1)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一般的产业,应该有利于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们发展方式转变,对下一步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意义。(2)创新性。新兴的产业应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技术提升的空间很广阔,而且又处于突破的边缘,政府再扶持一下,资金再支持一下,突破成本的瓶颈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有可能会推动新的产业革命的发生。(3)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新技术的发展方向。(4)市场需求不确定。一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拉动供给。二是高价位。新能源就比常规的能源价格要高,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组织。三是修复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像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器[1]。

1.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1)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要重视发展清洁煤利用技术,又要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大力调整优化电源结构,特别是要坚持吸收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

(2)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几类重点新材料,一是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二是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三是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四是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五是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3)信息网络产业。以网络融合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下一代网络产业是全球IT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三网融合”为目标的智能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将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巨大的产业规模。我们要重点突破下一代网络与通讯、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安全产业、软件产业、高性能计算产业和空间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

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4)新医药产业。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加快这个领域创新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国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能力近几年大幅度提高,基本形成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我国将针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取得200个生物新药证书,开发近200种生物药,近400种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生物制药已经成为新兴产业。

(5)生物育种产业。生物育种是我国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生物育种为解决粮食、医疗、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快发展生物育种产业,一是加强种质基因资源开发、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新品种开发、生物品种制种关键技术开发;二是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建立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科研院所、大学的种业科技成果向优势种业企业转移,加速我国种子企业的资源融合和并购重组;三是充分发挥公益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信息化、社会化的种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规模化种植,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基础方面保障的产业,可以划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到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研究节能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力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7)电动汽车产业。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引领性产品,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争。当前,要努力攻克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具有商业可行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和运营模式,加快实现现有成果的规模化和市场化[2]。

2“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体行动”。

全球金融危机以强大的力量催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政策支持[3]。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明显看出美国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能源转换的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在全球的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法国政府宣布将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英国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衰退,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希望经济尽快以“低碳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支持包括奔驰公司在内的3家研究伙伴,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亚洲主要国家也不落后,日本把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还制订了长期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25”并加以实施,这一方针已成为日本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这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集体行动”,正说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改变了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经济服务化和金融化的一些基本立场,使其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但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政府大多都会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政府的扶持重点至少包括4个方面:一是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二是更多地表现在对这些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创新投入上;三是注重产业链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四是引导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集聚。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复兴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的战略思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在着力于调整结构和发展方式。

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协调好“五个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发展的产业。但是,在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有些地方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18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前些年,我国的光伏、风电等产业领域就曾出现过“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情况。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吸取,新一轮的产业重复和产能过剩要坚决避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协调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4]。

(1)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体现国家战略,又要展现区域特点,既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安排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国家层面讲,要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战略部署,统筹规划安排,重视顶层设计,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区域层面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各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既要鼓励各地全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也要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宏观战略问题,也是微观操作问题;既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市场主体行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实际上,政府和市场不是相互替代、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是一对矛盾中的两极,统一在经济当中。政府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标准、融资、法1作用,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充分竞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既适合市场又是我们政府决定的方向发展。

(3)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否则就有可能在某一天受制于人。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排斥技术引进,而是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吸收消化再创新,这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我们搞自主创新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4)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革命与新产业革命的深度融合,所以必须做好位于下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位于上游的科技规划的衔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技重大专项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防止出现脱节。

(5)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协调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目前我国仍然要依靠并重视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密不可分,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一些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同样会涅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等。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

(1)规划先行推动科学发展。从抢占新的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高度,编制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提出有关政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建设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更需要长期深入地开展规划工作,夯实推动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例如,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出台了“10+1”重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辽宁沿海、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图们江开发等若干区域发展规划。规划的重要意义已经深入人心,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实践中,按照规划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对未来发展进行部署和安排,就能够避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种种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决定总的战略规划和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举措。新兴产业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研发能力,而且取决于产业化能力和市场化能力。例如,我国的太阳能产业,两头在外,基本没有内需,风能资源较好,但高端设备靠进口,产业难以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研发、生产、市场联动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研究制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综合性政策。要强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引领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实施干预作用,做好引导规范发展工作,确定技术路线和扶持政策;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对已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技术要求和市场规律,确定国家扶持的行业和领域,实施市场配置。

(3)加大资金支持建设产业基地,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培育新兴产业,离不开产业基地。我们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科技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同时也要依托已经建立的各类开发区,重点推进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批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等,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孵化和创业环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形成。另外,我们也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成果、尊重他人的创新创业。并且要完善监管组织体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监管合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4)重大项目带动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体制。以国家组织的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为依托,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带动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官产学研战略合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链接、孵化和加速计划,加快产业化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聚集和快速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专项研发机制,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企业把国家目标、公共目标分解转化为企业目标,吸引各级各类企业加入国家目标、公共目标的研发,通过企业创新活动培育新兴产业。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有利条件。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建立部级重大项目,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高度集中,突破瓶颈,实现重大项目的突破发展。

(5)要符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有基础的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间的差异非常大,各地要在把握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经济基础、已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那些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率先突破的产业,优先发展。各区域要对资源丰富、有人才技术优势、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早谋划、早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6)培育市场需求,健全创新体系,加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计划的组织保障[5]。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既要培育国内市场,又要拓展国外市场,特别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官产学研的结合,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只有加大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才能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有序发展,组织保障是关键。各级政府都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规划要求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上下齐心,左右协同,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后涌现了一系列以最新科学理论为依托的新型技术,出现了以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和海洋科学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科技前沿[6]。现在我们面对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曾数次错失科技发展重要机遇的中国,如今赶上了一次难得的世界科技大发展和产业大发展的浪潮。置身世界科技新变局之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中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

[1]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05-09(2).

[2]赵方宽等.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0-05-24(8).

[3]马武松.“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布局[J].中国科技产业,2010,(5):50-53.

[4]李朴民.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0-05-11(8).

[5]李健.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6-17.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ge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article appli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combines with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to research their development route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and then explores the way of ours. Based on it, a conclusion is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policy route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along with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depth of lengthwise and the width of crossing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政策路线;美日德;差异性

Key words: the new energy vehicle;policy route;the United States,Germany,Japan;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T-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38-05

0 引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应对能源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种类繁多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1]。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推广较早,具有一定的经济、政策基础。新能源汽车是亟待开发的蓝海,目前我国形成了自上而下式的战略定位――项目制定――项目实施――市场推广的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我国政策出路在哪?目前,我国学者对不同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研究纯熟,但是研究的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忽略了政策与本国基本情况之间的联系,所以本文从我国国情着手提出改进意见;此外,本文有关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量、投资额的最新数据为政策意见提供有力支持。

1 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1.1 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概述。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随着美国历任总统更替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如表1[2]。政策特点可以总结为:前期单一地靠政府政策拉动,基于能源安全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规定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联合本国三大汽车龙头企业制定目标,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引导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研究、生产上来,以达到关于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成本上的要求;中期随着规模扩大,相关政策、税收、法案相继提出,激励企业和个人,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期注重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与刺激消费者购买的补贴政策,为规模化奠定基础。

美国基本国情下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

①能源安全对政策的基础作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政府提出在1980实现能源独立自给的目标,在1975年首次对汽车的燃料效能提出要求,加大其他新能源的开发[3]。由此能源安全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始考量,并贯穿整个过程;此外,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如学者张政、赵飞提出,中美两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存在发展目标导向不同,即美国以改善环境为导向,我国偏向以实现“弯道超车”为导向[4]。

②法律法规对政策的保障作用。美国是典型法制国家,法律法规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规范作用。1975年起,美国制定了系列能源政策法案、能源投资法案、能源效率法案、消费者保护法案和标准等,除此之外,其他各州制定本州的能源法案、能源效率法案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3];奥巴马政府之后配套产业的发展路线、政策补贴和免税政策等相继提出。

③资金对政策的支撑作用。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紧紧依赖于政府和汽车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克林顿政府时期投入15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赖斯勒1999年投入的项目开发资金达9.8亿美元;布什政府时期仅在2004年到2008年计划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经费投入高达12亿元,在《2007能源促进和投资法案》中,美国将由石油企业征收的29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企业;2009年制定EV Project,政府出资10亿美元通过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截止2013年底,全国充电装置达10096套;DOE计划2015年政府将投入4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

1.2 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日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早于世界第一次能源危机,1965年就开启了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并归入国家发展项目中,1967年成立日本第一个电动汽车协会,1971年制定《动汽车开发计划》,确立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地位,斥资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5]。虽然日本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很早,但是由于早期技术、资金、新能源发展水平限制,取得的成效却不明显。日本与美国财大气粗式发展不同,日本更注重政策的高效性,充分调动一切资源。

①财政支持及其成效。以宏观的能源和环境政策为依托,日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有着完善、全面、高效的产业链政策体系,涵盖技术研发、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等。日本2003年预算投入3.5亿日元,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推广,并根据2005燃料汽车普及情况,首次制定了世界氢气燃料电池汽车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同年预算投入2.15亿日元用于推进燃料电池巴士的应用,并于2006年确定了其所需的技术标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跨国申请专利方面,混合动力汽车1990年到2011年累计738个[6],混合动力汽车跃居世界领先地位。金永花曾在文章中指出,不同油价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影响不同,当油价每桶60美元、150美元、300美元时,到2020年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占12%、28%、45%[7]。2009年日本实施《下一代汽车普及战略》以来,汽车的结构分布有明显变化,在2015年日本汽车销售比例中,常规汽车和新一代汽车占百分比分别为:73.50%、26.50%,而HEV车型占新一代汽车的83.77%。日本近年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电动汽车(BEV)的累计销量如图1[8]。

②成效分析。与美国不同,在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的定位上,日本并没有较大的出入,而混合电动汽车取得位居世界前茅的成就与之密切相关;此外日本还积极开拓氢燃料、生物燃料电池、锂电池等,在以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为契机,成功实现了传统汽车向零排放、低成本汽车的过度转型。日本在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呈现出涉及范围广、分类条目细的特点,因此提高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使接受到扶持的企业、单位、个人受到很好的监督,也为相关企业、单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日本在导入低公害汽车的支援制度中,详细列述补助制度、各类车型、补助对象、补助率和涉及部门等。日本取得显著成效与传统汽车竞争地位是离不开的,据数据统计,日本丰田获得2015年世界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有明显的市场份额优势,我国与其存在较大差距,但国2015年新能源汽车33万辆销量,为我国实现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提供无限可能。

1.3 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研究

德国是燃料汽车的鼻祖,也是传统汽车强国。德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与美国、日本既存在宏观上的相似性,又存在着微观上差异性。

①宏观相似性。德国、日本、美国都以能源安全和本国汽车竞争地位来定位新能源汽车。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一场以能源为信号的变革正在展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各国已达成共识。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美日德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研发上都集中在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并各具本国特色。在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战略定位上,德国与美国相似,也经历过新能源汽车车型重点发展战略的转变,美国经历过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的战略定位的转变,德国前期重点发展清洁燃料汽车和燃料汽车,后来受到中日美等国家对电动汽车研发热情影响,2009年欧盟正式拟定电动汽车发展路线[9]。在电动汽车的研究上,德国相较于日美两国起步较晚。美日德在新能源汽车宏观政策上相似,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都采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推进;都确定了本国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型,同时又积极展开其他新能源汽车车型;高度重视配套设施的建设;市场推广上都采用示范运行再推广的技术路线等。

②微观差异性。各个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宏观政策上差异不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存在较大差别,对于我国而言这些微观上的差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德国与日本都是发达国家,相较于日本德国在人口、可用资源上占优势;其次,在地理位置上德国南临非洲,西邻亚洲,相比远在亚洲邻角上的日本有更广阔、便捷的市场。基于这些劣势,使得日本居安思危,在能源问题、国际市场竞争上比德国更加急切,比如日本早在1965就有了电动汽车的构想,“官民一体”的构想等都是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的一种体现,反观德国在2009年才出台电动汽车发展纲领性文件――《德国联邦政府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2010年5月成立电动汽车国家平台,并于2011年5月该平台电动汽车未来发展三个阶段:2011-2014年重点研发、示范的准备阶段,2015-2017年配套设施的市场推广阶段,2018-2020年电动汽车规模化阶段[10]。另外,德国在新能源研究上的成效显著,技术成熟,新能源应用普及化程度级高,据IEA统计数据表明:德国现在已经经过高能耗的工业发展,进入低能耗后工业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CO2排放量逐年递减[11]。德国氢能源和生物能源发展较好,所以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清洁燃料汽车和燃料汽车,后来拓展到电动汽车;而日本国内资源稀少,加上2011年发生核电站泄漏事件,导致日本国内能源供应更加紧张,尤其是电力供应,如果继续发展纯电动汽车,显然不具优势而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另外,在政府投资上德国与美日两国明显不同。2016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德国汽车工业界就购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达成共识:各方按照1:1均摊12亿欧元补贴金额[8]。同时,德国政府投资偏重于技术研发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能源系统、网络布局。比如德国政府年原计划于2013年投入1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2011计划将其提高至20亿欧元,目的是要提高能量储存技术、车辆驱动技术,并且保障材料可获得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体系完善[9]。

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建议

经过以上对美日德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发现我国发展优劣势并存:起步晚,在关键零部件、品牌价值、市场份额、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国科研技术水平取得跨越式进步,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增速快。邓立治、刘建峰通过梳理美日近15年颁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在激励、保障、限制政策角度分析得出:美国扶持政策模式属于市场带动型,突出对市场因素的扶持;日本扶持政策模式属于技术领先型,突出对技术因素扶持;德国扶持政策模式属于创新主导型,突出对创新活动的扶持[12]。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升级的出路在哪?扶持政策又该如何定位?

2.1 提高我国硬实力与软实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政府在努力搭建更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平台的同时,也应该持续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因为“中国制造”是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品牌,蕴含巨大经济效益,尤其是作为刚兴起的新能源汽车。比如增加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保护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通过出售中高端产品和领先技术进行多边合作,对外渗透“中国元素”,提高我国在其他国家的地位和认可度等。美国约瑟夫・奈指出:国家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对外政策三个方面,而我国的软实力必将会与我国的硬实力的增长并驾齐驱[13]。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书记将文化定位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4]。所以提高软实力关乎到我国长远竞争能力问题。

2.2 加强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

相比与国际社会竞争,在国内确立新能源汽车竞争地位更具有优势。图2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构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其他国家无异,但是在组织结构、网络化布局和系统协调上存在差异与不足。

①组织结构的差异与不足。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单位是“四部委”,包括财政、科技、工信和发改委,由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特色,应增加能源局,一方面监控汽车能效,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监控我国新能源系统,优化新能源结构;还应增设环保部、交通局等。此外,应加强政府职能转换。政府与企业脱节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决策水平;政府职能过重加大了政府工作量,同时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忽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意义,过分追求政绩。最后,确立企业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前期发展偏重政策拉动,而忽视了市场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涉及标准、法律法规、投资、交通系统、城市规划、能源结构、环境等各个方面,所以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更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

②网络化布局和系统协调的差异与不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网络涵盖:生产技术、原材料、产品制造、市场、政策、标准、电池回收、汽车维修以及各相关组织、个人。明晰的网络布局有助于整体系统的协调发展,如美国以法律法规为辐射源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规划,如德国以新能源为辐射源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规划,再如日本以资源配置为辐射源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规划。全面、富有弹性的网络布局是系统协调的前提;反过来,系统协调发展强化完善、强化网络结构。我国应加入新能源和法律法规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布局,加强系统中各要素协调性,避免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阻碍产业发展;避免只注重前端后忽略电池回收、汽车维修等后端服务,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示着巨大的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的商机;避免不同城市因新能源汽车推广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壁垒,加强“城-城”之间的新能源汽车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布局;避免产业粗放式发展导致核心技术不强,产品性能低,竞争能力弱。

③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促进作用。虽然我国GDP值很高,但是存在严重贫富差距,我国大多数人是处于生理需要层面,所以要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就要持续推进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关于我国与美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存在目标导向差别,从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实际国情来看,我国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也更合乎情理,而且新能源汽车取得经济效益也意味着环境保护的成功,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大新能源汽车知名度,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购买新能源汽车。

2.3 充分发挥我国新能源汽链企业带头作用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并带起了一股投资热潮,其中铝塑膜、充电桩、和电动物流车等概念股已开启加速模式[15]。这说明,我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上的政策已经起了成效,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预测“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规模已达1027.84亿元,“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销量和直接投资规模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乐观情况和中观情况下,投资规模和汽车销量均存在较大差距,并且相同情况下的投资规模和汽车销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乐观情况下,投资规模曲线和汽车销售量曲线陡峭,中观情况下,曲线则较平缓。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与其投资规模相互影响。我们期待乐观情况下的结果时,也必须承认中观情况的存在,但是,只有实现新能源汽车乐观情况才会使各方受益最大化,企业各方的努力应以实现乐观情况展开。实现乐观情况生产企业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

①经济支持。经济支持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政府没有要求企业必须与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其相关费用,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自觉的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来,新能源汽车兴盛离不开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们,所以要取得胜利,必须舍得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花钱”。摒弃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想法,企业应做长远利益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既要避免过多激励导致资金浪费和分配不合理,也要避免由于盈利模式模糊导致投入研究、配套设施费用不足。

②技术突破。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所在,技术突破要进一步增强在电池的续航能力、稳定性、安全性,还有其他新材料电池的研发,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突破等;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实现快充和慢充及其他无线传能等形式的充电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实现逐步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推进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迈进,提高整车的盈利价值。

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种把技术可能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启发性逻辑[16]。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来提供其发展的动力,同时,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不同形式的商业模式创新[17]。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有三种,包括整车销售+自充电模式、整车租赁+自充电模式、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模式,其中第三中商业模式是前两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销售价格低,并且也消除了顾客对电池质量、寿命等方面的顾虑的优点。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面临瓶颈,希望通过模式运作规避技术瓶颈,可以继续开拓市场。而电池方面比如续航能力、充电等的模式突破是最为关键的突破,未来商业模式也应继续围绕其展开创新。

④良好的企业品质。一方面企业要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质,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要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保证汽车质量和安全性,保持新能源汽车市场“清洁”,树立国民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另一方面有能力的企业要起带头作用,以发展成国际领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发展目标,逐步确立主导地位,为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弯道超车”厚积。

⑤营销创新。娄卓、刘军等通过“态度―行为”模型论证了行为倾向对企业声誉起重要作用[18]。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同时,要以广泛宣传为突破点增强顾客对新能源汽车的信赖:一方面,生产企业要制定战略计划,有效运用网络平台和消费者之间行为传播作用,致力形成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品牌汽车,打造品牌效应;另一方面,销售端要充分利用行为传播对销售的作用,制定战术,注重打造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高端体验感受,突出产品在动力方面的创新,提高客户对新能源汽车探讨度,打造以行为传播为基础的传播网络。

参考文献:

[1]邢洪金,汪波.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59-63.

[2]陈小复.从PNGV到FreedomCAR――看美国的新一代汽车开发项目[J].上海汽车,2002(07):40.

[3]徐小杰.美国能源独立趋势的全球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 2013,2:34-59.

[4]张政,赵飞.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32(4):531-535.

[5]张钟允,李春利.日本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与未来发展路径选择[J].现代日本济,2015(05):71-86.

[6]庞德凉,刘兆国.基于专利分析的日本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5):60-65.

[7]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 东北亚论坛,2012(03):105-112.

[8]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358.

[9]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29(1):71-81.

[10]李立理,王乾坤,张运洲.德国电动汽车发展动态分析[J]. 能源技术经济,2012(01):47-52.

[11]IE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2011 Edition)[M]. Paris; IEA Publication, 2011.

[12]邓立治,刘建锋.美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6):77-82.

[13]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J].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2009.

[1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15]周永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开启“疯狗”浪[J].股市动态分析,2016,23:26.

[16]Zott, Christoph. The Business Model: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M]. Forthcom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17]陈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01):112-116.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7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这次大会,对动员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迅速采取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来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几十年,世界上包括我国13亿人口在内的20亿至30亿人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行列,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从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角度看,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正呈现出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第二,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增长越快、普及越广、应用面越宽,就越能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第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第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新服务、新产业、新市场,推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促进社会和谐充实物质基础。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兴趣,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永不停息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类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当前,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寻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智能发展,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有效保证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要造福当代人,而且要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并牢牢把握,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切实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在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前瞻部署,持续攻关,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站到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选择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进行部署,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结合,推动科学前沿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当前,要重点在推动以下科技发展上作出努力,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研究,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要发展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大陆架和地球深部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安全、清洁替代能源,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使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转天然气、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要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制备使役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特性,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系统技术。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实现制造系统智能运行,形成先进材料和绿色、智能、网络制造和服务体系,保障先进材料和先进装备有效供给和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要积极发展智能宽带无线网络、先进传感和显示、先进可靠软件技术,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产业成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第六,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实现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第七,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要提高空间探测能力、对地观测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在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构建先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维护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保障社会稳定。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第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营造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认真听取科技专家意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注重推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重视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科技方向,重视交叉综合性科技领域和新兴前沿方向的前瞻布局,积极推动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加快实现前沿跟踪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加强人才工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持。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体制保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创新团队。要加快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要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各位院士、同志们!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在探索自然、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了世界,而且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又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享有崇高荣誉,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孜孜以求,敬业奉献,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希望同志们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重要目标,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悉心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篇8

新能源发展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狭义的新能源发展主要是指能源种类的创新,即由传统的石化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换,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等。而广义的新能源发展,则包括能源种类创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等多个方面。新能源发展对于国际金融危机恢复期的世界和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频繁暴发,世界各国纷纷启动了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计划,初始的目标是为了弥补石化能源的缺口,或是在国际能源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对稳定和廉价的补充能源。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环境因素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显性制约,新能源体系的清洁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受到关注,在总体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即从单纯补充能源向对现行石化能源体系的替代能源方向发展。当然,受制于能源体制的限制和新能源自身技术发展的不足,目前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还处于增量替代阶段。2002年以来,煤炭、大型水电、天然气、石油的年均增速分别为5.9%、3.1%、3.1%和1.8%,而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的年均增速达到40.6%、24.1%、19.8%。根据上述发展状况,新能源发展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存量替代阶段。 新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新能源利用的主要渠道是发电,在全球电力消费环节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3.1%,仅次于煤炭。而从全球能源最终消费结构看,新能源消耗总量在所有能源消费中位居第三,约为石油消费量的1/3。但受制于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尚没有对石油专用性领域实现有效的替代。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2009年末,我国风电装机已达1200多万千瓦,2005年以来的年均增速全球第一,装机总量已达全球第四,而且还在保持着高速发展。在河西走廊,国家已经开始建设全球最大的千万千瓦级超大型风电基地。太阳能利用也已经进入了示范阶段,即已进入从单纯的理论探索、实验室实验向太阳能光伏电力应用转变的进程中,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已初步具备了并网或直接供电的基本条件。 新能源的技术、设备和材料等支撑体系快速发展。目前,受到传统石化能源价格高涨和后危机时期经济振兴的支持,新能源的技术研发、设备与材料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新能源设备的生产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生产工艺进一步成熟,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新能源材料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主要世博场馆的空调技术、屋顶和墙壁材料大规模采用了新能源技术和材料,世博轴的建设更是将建设艺术、新能源技术和材料、环保理念等融为一体。上海世博会成为展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新能源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重要平台。 传统能源的改造和深化利用是新能源拓展的重要领域。相较于传统石化能源,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是清洁、低碳、环保、可持续,但也存在着资源供给不稳定、成本高、能量密度小等应用领域的重要不足。新能源真正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依赖能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兼具安全性、稳定性和清洁性特点的传统能源改造和深化产品就成为当前新能源拓展的重要领域。根据我国“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并举”的能源结构体系的特点,煤化工成为当前新能源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构成。现代煤化工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煤基能源化工发展方向,另外,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还拓宽了煤炭能源的使用范围,一方面对石油形成有效替代,另一方面减少了其他石化能源对环境的破坏。当前,煤基甲醇等煤化工产品的技术和生产已基本成熟,这些产品将作为过渡性的新能源产品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能源

上一篇:保险营销方法范文 下一篇:病毒防治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