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范文

时间:2023-09-16 17:42:34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1

去年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标准。政府希望通过《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风,呼吁治理声时有耳闻。其实,家长和老师何尝不知“拔苗助长”的弊端,谁不希望孩子快快乐乐成长,轻轻松松成才?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优质教育资源的紧张,以及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思想,几乎每个家长又都身不由己陷入攀比的迷茫,恨不能让自家孩子成为“天才宝宝”、“全能儿童”。这个时候,教育部出台《指南》,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让家长和老师们作为参照,给这股风气刹刹车,是不错的。不过,《指南》毕竟只是一个参照,不可一刀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其发展要遵循自身规律,表现存在差异很正常,切忌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时,必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给走得快的孩子充分的发挥空间,给走得慢的孩子足够的等待耐性。家长和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比如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教育孩子也得看情况,《指南》让孩子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农村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在户外,而城市的孩子就比不上,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关爱就比不上城市的孩子,这些都不可生搬硬套,要因人而异。

教育是一个多项选择题,没有哪一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

方西河(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教育是一个多项选择题,《指南》也并非唯一的标准。它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所以,在我看来,它的出台,有其积极意义。

回忆一下不难发现,我们做儿童时,根本没有学习与发展的概念,家长出集体工,没有时间管,我们的成长完全是“原生态”的,长到哪个程度就是哪个程度。如今的孩子却不同,父母都很重视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只是学什么,怎样发展,在大多数家长那里却是模糊不清的。儿童发展,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我认为这样不行。《指南》的出台,恰好弥补这样一个空缺。虽然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按《指南》的方向去学习与发展,但有总比没有好。

钟愧傲(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争鸣,这很正常。

现在,总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喜欢滥用“国学启蒙、双语教学、艺术特长”等方式吸引孩子就读,加之使用教材不规范、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使得学前教育乱象环生而与培养初衷相悖。其实混乱的教育比没有目标的教育更可怕,它会长期潜伏并起副作用,慢慢腐蚀人的灵魂,进而影响社会风气。教育部的《指南》,涵盖了儿童健康成长的核心内容,必将打破当前各行其是、混乱不堪的早教困境,是无序教育走向规范教育的良好开端。

尽管《指南》并未要求成为衡量儿童成长必备的硬性标准,却着重强调了孩子品德的培养和生活常识的掌握,正好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内涵:养成好习惯、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学会自救,知道避险,懂得感恩,陶冶情操,快乐成长。这正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来面貌,更是教育拓展的精髓,也是落实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应用。

吴志刚(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已有时日,其中的利益驱使、教育理念偏差以及教育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原因错综复杂,使得这个问题“剪不断,理还乱”。从现实角度来看,部分幼儿园之所以热衷于办学前班、开语文数学课,是因为能另外收费、增加生源,典型的利益使然。现在的不少小学招生时都在考孩子识字和加减法,也使得相当数量的家长接受甚至是期待幼儿园这种教育方式,生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目前多数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整体教研力量不强,而全面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是一项耗时长、要求高、见效慢的系统性工作,倒是教识字与算术相对要求简单而且通过强化训练见效很快,所以二者权衡多数会选择后者;不少家长也迷信“超前教育”,攀比心理推波助澜,这都是教育功利化和简单化的具体表现。

更为关键的,是教育监管的不足:现阶段民办幼儿园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而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还是粗线条的,除了应对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处理外,对其他业务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鞭长莫及,在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上收效不佳就是典型例子。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指南》对于转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能一揽子解决已经存在多年的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曹先华(永兴县红旗实验小学):

更何况,《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而细致的目标,初衷虽好,但要逐条达到谈何容易,做起来又怎会不磕磕碰碰?

每个幼儿都是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一千个人眼中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互不相同,他们要达到的目标按道理也不会相同。若仅是一个目标,那些暂时达不到的孩子,肯定得多花时间去强化训练,牺牲休息时间不说,更会影响身心健康。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奉啸敏(祁阳县观音滩二中):

《指南》的目标,确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我的小孩现在初三。如果早十年看到这部《指南》,我会汗颜。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岁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会学习接受不同意见;

……

诸如此类,《指南》里面的许多要求,我们要做到确实不容易。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指南》的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这正是一种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它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我认为,《指南》目标虽有点高,但确有指导意义。而且《指南》也在说明项中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它会对儿童发展起禁锢作用。

弗晓(张家界永定区新桥中学):

当前,对学前教育认识的误区和分歧,广泛存在于教师之间,家长之间,专家之间,以及他们各自之间的交叉。鄙人的观点是,关注学前教育,除了为学前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成长设定一个“阶梯”状的标准,也应该考量多种因素,《指南》的出现,使得“殊异已先失去了存在、开展、发育的前提”。其实,对幼儿教育来说——恰如有人所言,首先应该从无条件接纳开始,“然后界定问题,解决问题,情感认同”——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所属幼儿园教室里挂的那块有名的黑板上写的:一、认可孩子的感觉;二、弄清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四、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

当前要引导家长和学校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真正目标;建立科学而不是唯意志论的评价机制,以及正确的评测方式;尊重并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并实施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方式。

黎淼(岳阳县云山乡中心学校):

《指南》正是针对家长“揠苗助长”风气开出的一副良药。3岁不跟陌生人走,4岁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地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对比我们的现状,儿童不知体谅父母辛劳,成人不知体谅老人辛劳随处可见,这不正是因为我们的启蒙教育在这方面有所缺失造成的吗?

《指南》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它并没有想把我们的后代都塑造成一个模式,就像我们的国家纵横九万里,却在同一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指南》的目标是为了儿童的独立、自理发展,并能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是多好的目标啊!我们为什么不先试试呢?

林日新(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在我看来,《指南》有“先试试”的充分理由。

首先,它具有指导性。当前处于育儿阶段的父母亲大多是80后,他们年轻,没经验。当从浪漫的恋爱期匆匆进入为人父母的育儿阶段,常常无所适从。近年来,80后的离婚率高得惊人,而这其中,因为育儿无措或观念相左引发家庭矛盾,最后导致离婚的占有相当比率。现在有了这个《指南》,正好弥补了年轻夫妻经验不足的缺点,它必将如《结婚指南》和《新婚必读》之类的书籍一样,让他们的行动有了理论的指南,可以省去诸多“自学成才”的摸索过程。

其二,它具有针对性。这部《指南》的标准具体而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为的是防止“被拐带”(如今社会上拐卖幼儿的现象十严重);“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小学会理解、体谅、孝敬父母应该是一种良性的道德导向;“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增强其归属感,可以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是基于如今独生子女普遍具有“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缺点,让孩子从小养成虚心听取意见的习惯。

其三,它具有可行性。这部《指南》的标准不仅具体明确,而且非常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年轻的父母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依据这些标准育儿,至于那“数说”部分更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地将幼儿睡觉时间、活动和饮食等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都教给了年轻父母。

周琼(安化县东坪完小):

所以说《指南》的是一场及时雨。它明确指出了各个年龄阶段幼儿教育的具体内容,据此,今后的幼师教育便有章可循,家长也不会盲目拔高对孩子的要求。不过,值得思考的是,《指南》的仅仅是指明了方向,要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根本问题,关键还在于落实。而如何落实?建立怎样的科学监督机制?这一系列的问题才更值得我们思考。

吴志刚:

我认为,要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要自上而下想办法。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把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年检和业务指导等管理职能加以整合优化,以便集中力量落实管理要求,增强行政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引导幼儿园按照《指南》要求规范办学。二是组织专题研究以寻求突破,可以考虑开展“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组织有科研力量的幼儿园与相关小学联合攻关,重点解决如何淡化单纯知识教学而加强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培养等问题,以点带面再到全面推开,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有序对接,形成教育合力。

薛茂红(江苏兴化唐刘学校):

孩子的成长,仅仅是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够了?我以为不然。

3~6岁的儿童究竟如何成长?《指南》提了诸多细节,有人却说,孩子是自己的,要培养成什么样,我们可以自己做主。况且,每一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能用统一的规范强求所有的孩子吗?我们难道是制造标准化产品吗?然而,事实是,从共性方面来看,不管哪一个孩子,都会有共同的成长需要。比如,每个孩子都需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而且,孩子终归要走上社会,孩子需要社会化,而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

因此,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特点熏陶其个性。《指南》要求4~5岁的儿童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如果你的孩子发展迟缓些,你往后推迟点又有什么不可?或者,你的孩子生长迅速,你提前点又何妨?况且,《指南》也只是建议,并非强求啊。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2

【关键词】临床指南解析法;妇产科学;教学

从第7版《妇产科学》2008年出版到第8版教材2013年问世历时5年,而这5年内临床诊疗进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临床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方法的更新周期将越来越短。教师在课堂上宣讲的教材知识已经被更新了,陈旧的知识将对培养临床实践型学生造成影响和制约。知识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医学教育需要更符合临床进展的资料来辅佐教材,从而帮助学生更早接近临床实践。同时,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要求临床医生终身学习,适应知识的新陈代谢是每一个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而言,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临床医学教育也应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如何将临床医学前沿的知识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并提高学生自学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呢?

国外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临床指南”的应用。临床指南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之上,由相关学术机构的权威专家共同制定的诊疗规范,对临床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指南的内容包括病因及病理上的新发现、典型的临床表现、科学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还包含了先进性、规范化、优化的治疗方案。

我国临床医生对临床指南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一项关于“北京市基层医生医学知识获取途径及临床问题解决方式的现状”的调查显示:当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时,高级职称医生及中、低职称医生均将“查看有关疾病的诊疗指南”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常用、最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对临床医生而言,诊疗指南已成为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也在国际妇产科学临床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行业标准等。

医学教育方面,国内少数报道将临床指南应用于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中,但医学生接触临床指南的时间普遍偏晚。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的关于“医学教育中临床指南相关内容讲授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访者中95.3%认为了解临床指南相关知识对临床工作有帮助, 93%认为最早接触指南相关知识的时间应在大学基础课或临床实习阶段。这反映了被培养者对获取指南知识的需求与呼声。但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真正融入临床指南解读的课程尚少,很多医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没有听说过“临床指南”,对如何利用这一工具更是知之甚少。

我教研室在“妇产科学”授课中运用了“临床指南解读法”,针对妇产科学重要疾病,查阅国际使用的最新版疾病诊疗指南及我国最新版临床妇产科学临床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将临床新进展融入到临床基础知识中,制订教学大纲及教案。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妇产科学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对临床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总结、归纳,印制阅读资料。在使用此教学方法的章节课前一周发放阅读资料,对临床指南英文部分请学生提前借助词典进行阅读理解,结合阅读材料预习讲授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临床指南和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于所讲授章节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要点等的掌握情况,并通过交谈咨询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兴趣性及意见等。

“临床指南解读法”应用于“妇产科学”教学后,考试成绩显示学生对于内容理解透彻、思路清晰,对临床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此教学方法接受程度好,认为更好地了解了临床动态,可以帮助更快地适应临床实习。“临床指南解读法”还培养了临床医学生对“临床指南”这种重要医学文献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帮助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在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习国外西医学指南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阅读和应用医学专业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哲淳,赵冬,王文化等. 北京市基层医生医学知识获取途径及临床问题解决方式的现状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23(4):193~194

[2]黄勇,崔社怀,曹国强等.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呼吸内科学PBL临床实习教学探讨.重庆医学,2009, 38(7):875~877

[3]路筝,刘岩,徐茂锦等.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423~425

[4]温俊平,陈刚,侯建明等.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为基础的内分泌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10,32(6):155~156

[5]赵威,黄静,高炜.医学教育中临床指南相关内容讲授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 78~79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3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技术使用指南;技术资源

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5年提出的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到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必须不仅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技术知识、教育知识,更加强调教师要能掌握他们的结合技术融入的学科教学知识.2014年6月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教师(包括在职教师和未来教师)的这些教师专业知识进行规范,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而纵观目前师范生实习情况以及在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使用目前比较主流的技术,且大部分在职教师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的原因归结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所使用的教材中所呈现的技术较为陈旧.(2)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意识要利用技术的优势来优化教学,一方面是不知道使用技术,另一方面是不知道怎么使用技术.根据最新的《能力标准》规定,教师的技术素养要求教师具备利用技术进行教学、学习、研究、交流等,因而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需要让师范生理解技术与教学、技术与学习、技术与研究等的关系,从而培养师范生的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素养.综合目前教育技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能力标准》对教师的最新要求,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教材进行重新构建.新课程的《现代教育技术》配套的教材主要包括:《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其中《学习资源包》包括“理论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案例”和《技术使用指南》3部分.本文主要解释构建《技术使用指南》的思路,内容组成、呈现方式及使用方式.构建《技术使用指南》首先需要回答“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怎么使用?”这几个问题.

1《技术使用指南》中内容筛选的理论依据

要构建《技术使用指南》首先要考虑该教材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技术使用指南》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材,主要用于培养师范生教学相关的技术使用能力及培养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意识,利用技术来进行教学、研究,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及意识.为实现这些目标,就要考虑《技术使用指南》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哪些?如何构建《技术使用指南》?首先需要考虑师范生应具备的技术素养有哪些?1.1两个《标准(试行)》中对技术素养的要求2004年12月25日,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4个方面规定了教学人员技术所应达到的标准.《标准》对教学人员关于技术的要求从“会用”—“能用”—“应用”层层深入到教学中.因此在《技术使用指南》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师范生所要掌握的技术内容,还要求考虑如何来呈现这些内容,从而达到《标准》中的“意识与态度”的目标.《标准》要求教学人员能认识到技术对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技术进行评价,使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利用技术就教学方面展开科研活动.归纳起来,《标准》要实现的就是让教学人员能认识技术与教育、学习、教学、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6大模块,并进一步来运用技术到各个模块(见表1).而《技术使用指南》正是要向学习者解释相关的技术在这6大模块的重要运用.此外,最新颁布的《能力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5个维度.《能力标准》的发行,更进一步阐述了教师(包括在职教师和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信息素养具体包含的内容.它分别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方面规定了技术应用.1.2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技术使用指南》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子课程,担任了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教学的重担,即《技术使用指南》重在培养师范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技术使用指南》是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子目标,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师范生对技术与教育、技术与学习、技术与教学、技术与评价、技术与研究、技术与教师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学科教学实践建立“教育技术信念”.因此,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能力标准》中对技术素养的要求,我们归纳师范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目标具体是:(1)掌握技术与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与学习、技术与评价、技术与研究、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2)具有利用技术优化教学、转变学习方式、促进自身发展、改进评价方式等的意识.(3)应用技术进行教学、评价、学习、研究、促进自身发展.

2《技术使用指南》中内容组织的理论基础

“活动理论”是主体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通过一些操作和行动利用工具完成一定的活动单元,从而达到知识内化,再由内化影响外在行为的过程.参照“活动理论”,《技术使用指南》则是让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目标指导下,通过了解技术在教育、教学、学习、评价、研究、专业发展几个模块中的使用,来提升技术素养,通过辅助工具来完成相关的技术的学习,从而达到知识(包括技术使用能力,以及技术使用意识)的内化并由内化的知识来影响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改变(见图1).而学习活动中的辅助工具包括信息获取工具、演示工具、智能辅助学习工具、交流工具等.要了解技术在6大模块中的具体使用,则需要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亲身体验技术的魅力.即《技术使用指南》中的活动单元需要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驱动下“做中学”.图1《技术使用指南》教学活动框架根据“活动理论”确定《技术使用指南》的内容组织方式,其基本思路是以“技术手册”的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开展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教材的设计.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技术应用的同时,已经渗透进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即在学习同时,感受真实的教学是怎么进行的,并且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的技术的学习.

3《技术使用指南》的具体设计

3.1内容筛选根据6大主题的特点以及《标准》和《能力标准》的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内容的具体设计(见图2).在技术与教育单元中,主要介绍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发展历程.这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了解过去,把握现在,掌握未来.因而的这部分的技术要求是让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加工能力.在技术与学习单元中,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我们将技术与学习又划分为,技术作为辅导者、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技术作为被辅导者、发现技术与学习的潜在价值4个模块,并且在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中,我们参照Wegerif(2002)关于技术角色的描述:“技术作为教导者(tutor),技术作为心智工具(mindtool)和技术作为反思和对话的支持(supportforreflec-tionandconversation)”,将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又划分为技术作为模拟工具、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工具、技术作为思维工具、技术作为表征工具、技术作为协同创建工具、技术作为反思工具6个子模块.在技术与教学单元中,《标准》中规定教学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的不同将技术的作用可划分为: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在技术与评价单元中,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包括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3大类,根据《能力标准》具体划分每个对象下的具体工具.根据《能力标准》确定最后两个主题,技术与研究、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即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并且《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能收集学生的数据进行相关的评价、研究,即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图2技术使用指南设计概念图3.2组织方式基于活动理论框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将活动教学设置在真实而富有意义任务驱动下的“做中学”,即技术的学习是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下进行学习,进行真实的活动任务,激发学习动机.我们以教学设计案例作为真实的活动情境的依托,对教师的信息教学能力进行指导.《技术使用指南》有别于一般的工具书,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还要求师范生能灵活的运用技术到学习、教学、评价、研究中,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科专业知识选择最优的教学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即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意识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技术要求则不需要像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专家那样,熟练运用技术的各个方面,而只需要一般用于教学中的技术技能.也就是,要求能根据学科教学需要获取学习资源,根据学科知识能进行恰当的信息整合、处理、择优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成需要的课堂辅助工具,用于辅助教学.如,利用PPT制作课件所需要的技能.因而《技术使用指南》设计需要以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为向导,介绍什么样的教学情境下,以及学科知识下适合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最优的实现教学目标.因而整个“技术手册”的设计如图3所示.图3每个单元的模块设计技术导学,主要是介绍本活动单元要实现的目标,介绍该单元下具体的软、硬件资源以及教学环境.案例分析主要是举一两个不同学科的具有代表性的有相应技术融入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接下来便是具体的该工具下并且是该案例下提到的软件、硬件的操作说明,以及课堂所需要的资源的建设方式.当然,随着技术更新换代,《技术使用指南》里提供的技术也许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过程,但对未来的技术仍然有局限,因而“技术手册”最后一部分提供了常用的教育技术应用的学习网站、资源网站、论坛等作为师范生的后续学习.

4《技术使用指南》的使用方式

4.1《技术使用指南》的具体使用说明《现代教育技术》配套使用的教材有《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其中《学习手册》主要由“研析活动”、“设计实践”和“技术体验”3部分构成.《学习资源包》包括“理论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案例”和《技术使用指南》3部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遵循如图4所示.图4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流程《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强调情境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学习,翻转课堂的引入使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品质的实践性知识学习成为可能.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课堂外学习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并完成他们的作业.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基本目标就是为了全面充实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应用能力.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被使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因而整个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理论”为主,“技术”为相辅相成的过程.技术的学习用于辅助教学设计.反过来,教学设计告诉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技术.再者,从活动理论的教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作为外部经验的教学内容要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经验并形成特定心理结构,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即活动可以促使学习和思维过程外显化,同时帮助其进行内化,完成意义建构.因而,就要求学生课外能够积极自主进行技术的学习,课堂上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结合“技术手册”资源的特点、技术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技术使用指南》的实施有别于理论传统课堂的学习,根据《技术使用指南》内容的不同,需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有力的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技术的学习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在技术学习之前,需要为学生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分析技术的使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作为教学设计辅助工具的技术的学习则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在课下进行学习,带着问题在课上进行讨论,应充分结合课下与课上的教学.4.2《技术使用指南》的使用注意事项《技术使用指南》的实施是以新型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师在实施时,应以课下和课上两个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主.在课下环境中,教师应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师范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并由学生根据任务内容结合学习资源自行学习,完成任务,此过程需要教师的跟踪引导.课上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下遇到的问题集中解决,并根据学生的任务情况完成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技术使用指南》的实施必须结合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为基础,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技术知识有效结合.不能脱离理论,纯粹的进行技术的学习,将技术手册单纯的认为是技术工具书.

5《技术使用指南》使用效果评价

为了获得学生对这种课程改革的认可度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分别选取2013-2014学年选修这门课程的2011级思品专业、2012级初数专业的130名师范生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采取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期末的问卷调查法方式实施效果的调查.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发放问卷,总共发放130份,回收129份.统计结果表明(见图5)学生在学习后对信息化教学的一般性知识的了解有了显著提高,学前和学后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学生在学习之后,对技术使用的态度也呈积极趋势.86.3%的学生认为会在教学或学习中经常使用课上接触过的各种技术.学生对课程评价方式的满意度测试表明,学生对课程中布置的作业满意度较高(96.2%的人认为作业能够让他们有所收获);学生对课程的总评方式满意度低于作业满意度,只有61.3%的人同意这种课程评价方式可以客观地评测出学习结果,27.5%的人态度中立,10%的人不同意.第1题: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87.7%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教育技术不仅指教育中应用的技术,还指教育中技术的应用(方法).第2题:为什么需要教育技术,正答率为85.2%.第3题:对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角色认识,正答率87.7%.第4题:对心智工具的理解过于泛化,第4题安全正答率1.2%.第5题:对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的认识,正答率为84%.第6题:关于“WebQuest具有哪些教学模式的特点”,安全正答率为0%.第7题:授导型教学的特点,安全正答率达到92.6%.图5教育技术关键知识的测验结果态度方面,学生普遍认可这次的课程改革,对以自主研究和问题解决为主的学习方式表示认同,但还不能够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对我们在课程中为其设计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学生对课程总体的评价与对《技术使用指南》的评价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学生对《技术使用指南》的评价结果对其课程总体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差异.此外,问卷结果还表明对技术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特别需要《技术使用指南》的帮助.

6结语

6.1不足之处《技术使用指南》基本上能满足当下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应用的学习,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技术使用指南》所提供的技术只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部分技术,无法涵盖所有的内容,正如文中提到的,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也在随着变换,当下所学习到的技术很有可能在几年内淘汰,新的技术又具有不可预见性,因而《技术使用指南》对未来用于教学中的技术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只是提供了一些学习网站及资源,对师范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6.2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师范生对技术的学习,提高媒介素养、信息化素养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使用指南》的设计以满足师范生能力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中在TPACK、活动理论、标准的指导下设计的《技术使用指南》还只是一个初次探索研究的结果,更多的是在理论的研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构建,还需要更全面的落实《技术使用指南》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作者:林丽征 杨宁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宁,包正委,董玉琦.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理念、框架与目标层次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13,(3)68-73.

[2]魏连江,王德明,陈开岩.《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3-167.

[3]阮士桂,李卢一,郑燕林.TPACK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探究[J].2012,22(8):36-41.

[4]纪宏璠,雷体南.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5):56-58.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6]刘素娟.活动理论框架下的网络课程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8):10-12.

[7]王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再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65-69.

[8]MatthewJ,Koehler,PunyaMishra,etal.The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Framework[J].HandbookofResearchon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2013,5(22):101-111.

[9]高占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与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单从凯,赵通海.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4

论文关键词:金陵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南京晓庄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说服人,必须有其民族、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金陵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包含着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科学艺术和风情特产等六个方面的丰富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南京晓庄学院作为南京地方高校,围绕金陵文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要求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内容精神,南京晓庄学院从2007年开始围绕金陵文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了让博大精深的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让学生了解南京,喜欢南京,热爱南京

结合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南京悠久的历史、便捷的交通、博大的文化、热情的人民、优美的风景、先进的科技等介绍给大学新生。目的是使大学新生能尽快适应南京的大学生活,尽快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真正开始独立生活、学习。积极倡导大学生走入南京街头,走向社会,体验金陵文化,从而了解南京,热爱南京,并进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观看《南京、南京》,明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南京的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浓缩。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选取南京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典型事例,特别是组织大学生观看《南京、南京》等一系列相关影视资料,以史为鉴,从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人生价值等方面与大学生探讨在新的条件下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使学生明白当代青年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3.参观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会感恩

针对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时机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山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与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关爱,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代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使学生从心底里升华起自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家庭、对师友的感激之情。

4.了解杰出的南京名人,培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养成健康的人格

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南京古城,无数的名人志士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称王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权,三任南京地方官的“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代伟人孙中山都曾在南京指点江山,留下了许多为后人所称颂的故事。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南京在文学、书画、教育等方面也涌现了无数的名人大师:文学巨星曹雪芹、吴敬梓,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现代“草圣”林散之,书画家傅抱石,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斯霞……他们为这块土地增添了无限光彩。在科学技术方面,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航海家郑和、建筑学家杨廷宝、天文学家张钰哲都曾在南京挥写自己的人生,为祖国和世界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的“好支书”李云龙、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周光裕,他们成为人民和社会赞颂的榜样,是我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1]通过了解上述这些杰出的南京名人,使学生明白这些名人志士都具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健康人格,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健康人格。

5.知晓南京是全国文明城市,学做守法青年,为创建和谐校园作贡献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南京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借助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法律志愿者服务团”这个平台,组织大学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宣讲文明礼貌、法律知识以及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其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使其懂得自觉遵守法律,能主动地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

6.参观美丽的南京风景名胜区,帮助大学生树立爱护地球、建绿色家园的意识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紫金山、栖霞山、玄武湖、莫愁湖、夫子庙等南京的风景名胜区,使之在欣赏南京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爱护地球、建绿色家园的意识,达到理解和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努力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7.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南京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在于南京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从“四个持续大幅提升”来总结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大幅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持续大幅提升;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持续大幅提升。三十年来,南京还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等称号。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南京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在于南京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显然,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不断创新的品质。

二、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作为南京地方高校,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尝试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相比,实践教学还不成熟、不完善,特别是在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院领导认识还不到位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南京晓庄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思想政治课三分之二的课时上理论课、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社会实践,但是在实践课的组织、实施的过程以及实施效果方面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时打7折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无疑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究其原因,这种偏差来源于学院部分相关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表现为在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没能很好地遵循实践教学的规律,没能很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结果使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性。无论是从实践教学的组织还是从实践教学过程以及实践教学的结果来看,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应该说远远大于理论教学,表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花费远远大于理论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实践课教学。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项经费是每个学生15元,南京晓庄学院则是按平均每个学生3元的标准将经费下拨到二级单位,由于这个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践教学,所以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就明显地显现出来。尽管围绕金陵文化开展的社会实践限定在南京市,但指导老师、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所需的交通费、问卷调查费等相关费用依赖于每个学生3元钱是远远不够的。这样,老师就不去实践基地实地进行指导、监督,学生也就不去实地调查,而是利用网络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拼凑和组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效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  3.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从事社会实践课教学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即使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待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还是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即以“任课教师出题并作适当指导—大学生组队参加实践活动—大学生撰写实践论文—任课教师批阅论文”的模式进行,结果任课教师不能够跟踪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对一头一尾进行有限监控,对实践教学过程放任自流,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前期、中期、后期有机结合的原则,明确规范每一个环节的考核评分标准,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实践中,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根据金陵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之后撰写一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对其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分。但这种评价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简单机械地根据学生的参观心得、实践总结或是实践报告给分。由于这种评价缺乏综合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过于单一,缺乏科学性。

5.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时间安排不过来

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三个以上的班级合班上课,约100多名学生,学生们通常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淀进行社会实践的选题,有的选择参观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的选择了解南京的名人资源,有的选择研究南京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还有的选择调查研究南京的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学生多,选题广,导致指导老师分身无术,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时间安排不过来,无法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监管。

三、解决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南京、了解江苏、了解中国社会,进而正确认识社会实际,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金陵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南京的社会实践为前提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这么大,那么全校上下特别是学校的相关领导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实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的。当然这种重视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中,至少在当下实践课课时计算不应该打折。

2.确保专项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精神,如实地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足额按时拨付到二级单位,以方便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经费专款专用,防止二级单位挂羊头卖狗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擅自挪做他用。

3.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管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定性为课,按课时计算工作量,那么就应该按课时来对指导老师的实践指导进行监管。对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从金陵文化中进行选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实地考察调研、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全程监管。特别是对指导教师利用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的次数、去实践基地指导的次数要做到有据可查,以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管。

4.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评价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借鉴一些好的方法和机制。比如,可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学分,记入学生学分档案。这种评估机制具体为:一是成立二级评估委员会或小组,实行定性定量考评,坚持学生自测与集体(小组)评估相结合;二是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以及实践单位评价;三是学院(系)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反馈及处理机制;四是学校要出台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例与管理办法,各学院(系)、班级制定实施细则。在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时,也可采用“显性与隐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显性指标”就是考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加了哪些具体环节的活动,承担了哪些具体任务,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等;而“隐性指标”则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形成调查报告的质量、水平以及工作态度、思想收获等。

5.科学管理、协调安排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5

2012年5月,南京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再次重新修订《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对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列出了“教科研”工作要求。达不到“教科研”工作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再好也无缘职称评审。其实,评优、评先进、评学科带头人等都与“教科研”密切相关。“教科研”已与一线教师的职业发展紧紧相连,直接关系一线教师的切身利益。

一、“教科研”的内涵

“教科研”,即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条件,遵循一定的研究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探求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真相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中的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过程。本文中的“教科研”,专指一线教师的“教科研”,所以要贴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要解答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据此,“个人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等便成为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具体方式。

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教育矛盾层出不穷,因此,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的“教科研”。为此,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教科研”工作要求,其最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新理念,学会思考,创新方法,提升质量。同时,教育行政的推动已然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外驱力。归根结底,“教科研”已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科研”变得玄虚

然而,面对“教科研”,不少一线教师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正确认识,缺少实践勇气。于是,“教科研”便成为一线教师的额外任务和沉重负担,整天疲于应对。闲聊时,许多一线教师能说出内心所想,表达个人观点,但一提到写论文、做课题、搞调查,许多一线教师茫然了。一般来说,他们对自己至少有三点质疑:一是质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二是质疑自己方法的妥帖性,三是质疑自己语言的流畅性。这种极度的不自信,导致许多一线教师不仅找不到写论文的素材,更缺乏积极的自我构思;这种极度的不自信,导致许多一线教师认为“教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自己不具备进行“教科研”的素养和能力,从而对“教科研”望而生畏。这样一来,一线教师不会写论文,害怕写论文,不想写论文;一线教师不会做研究,害怕做研究,不想做研究。于是,“教科研”变得玄虚起来。

三、让“教科研”回归教育教学实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们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那么,如何充分激发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内驱力?如何让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变成论文,变成课题?关键在于:让“教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教育教学实践,让“教科研”的理念和方法真正走进一线教师的内心,让“教科研”成为一线教师自己的事、身边的事,让“教科研”的过程和成果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推器。

“教科研”应是一线教师自己的事、身边的事,这是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市教科所”)的一贯主张。自2004年,南京市教科所就致力于“教科研”方式的创新:从“个人课题”研究的开创,到“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提出与倡导。在这一过程中,南京市教科所促进了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引导一线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寻找问题;二是引导一线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引导一线教师积极构思,在写论文、做课题时不仅有话可说,更有理有力地阐述,充满自信地表达。

四、“教科研”的具体方式

经过近九年的实践和探索,南京市教科所已形成了以“个人课题”研究为主体,以“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两翼的教师“教科研”发展战略,让“教科研”走进基层学校,走近一线教师,实现“教科研”的落地生根。

1.“个人课题”研究:倡导一线教师研究身边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部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校级课题研究,往往与一线教师的研究旨趣、研究需求、研究内容相去甚远,以致许多一线教师在所谓的研究中,经常是“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为此,南京市教科所经过探索,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了一种立足现实、具有实效的课题研究方式――“个人课题”研究,帮助一线教师“种自己的田,结自己的果”。

2004年,南京市教科所首次提出“个人课题”研究的概念。“个人课题”研究,即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学校或教育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旨在倡导一线教师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例如“作文教学问题”“课堂导入问题”“班后段教育问题”等。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和提炼,进而提出有价值的课题。

2005年,南京市教科所在全市范围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从宣传发动、申报立项、过程指导、结题鉴定、成果运用等方面对“个人课题”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设计,着重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独特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2006年,“个人课题”研究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经历了培训、申报、评审立项三个环节,重点是摸索“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施程序。在“个人课题”研究首次尝试时,全市共有2 200余名一线教师申报项目,其中1 625项被批准立项。

2007年,第二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重点是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指导方略。与2006年相比,申报项目成倍增长,达到4 200余项,全市有10%的一线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2 200项批准立项,方案的质量显著提高。

2008年,第三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重点是建立“个人课题”研究的三个层级,即校级、区县级、市级。“个人课题”研究申报时,采用“自下而上,逐级立项”的方式。与2007年相比,申报项目超过10 000项,全市有20%的一线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

2009年至2010年,第四期和第五期“个人课题”研究继续推进,重点是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匿名评审。此外,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个人课题”研究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2011年,第六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管理。此外,第三届全国“个人课题”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2012年,100个重点“个人课题”研究项目立项,并展开研究。此外,第四届全国“个人课题”研究讨论会在甘肃兰州召开。

近九年的探索,一路走来,一线教师对“个人课题”研究情有独钟,热情不减。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课题”研究符合一线教师的研究需求。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个人课题”研究的选题强调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以解决教师身边的问题为指向;二是“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从学院风格转向具体实践,倡导适合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三是“个人课题”研究的程序简约,倡导适合一线教师的“五步研究法”,即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

2.“教育案例”研究:倡导一线教师描绘身边的个案

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整日和学生们打交道。从课堂里的对话到课堂外的交流再到社区中的互助服务等,可见教师生活在一个个教育事件中,行走在一个个教育情境里,而“教科研”就是对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件和真真切切的情境进行分析与研究。于是,在2008年,南京市教科所又推出了“教育案例”研究,倡导教师把一节成功或失败的课作为研究对象,把发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故事作为研究对象。

为此,南京市教科所对“教育案例”研究进行规划,从“教育案例的内涵”到“教育案例的特点”再到“教育案例的体例”,为一线教师清晰地呈现了“教育案例”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教育案例”研究,即对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典型性的教育教学实例进行感性叙述和理性分析。可见,“教育案例”研究包括四个关键点:一是要有“实例”,二是“实例”要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典型性”,三是要有对“实例”的感性叙述,四是要有对“实例”的理性分析。总之,“教育案例”研究的倡导,使一线教师对身边的典型个案善于发现,精于描绘,勤于反思,乐于研究,让一线教师进一步体会到“教科研”就在身边。

“教育案例”研究的推出,为一线教师找到了进行反思的有效路径。从2008年至今,广大一线教师对“教育案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写作规范、研究路径已有了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参加“教育案例”研究评比的一线教师逐年增加。

3.“教育叙事”研究:倡导一线教师讲述身边的故事

2009年,南京市教科所又提出“教育叙事”研究,倡导教师讲述身边的故事,通过叙事的方式开展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即讲述“教育故事”。“教育故事”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改实验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旨在呈现具体、真切、生动的教师经验世界,记录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表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情实感。另外,“教育叙事”研究有四方面需要强调:一是强调题材的鲜活有趣,二是强调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三是强调主题的鲜明深刻,四是强调语言的亲切感人。

“教育叙事”研究的提出,其根本在于:倡导教师关注、记录和体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崭新的反思和研究路径,促进一线教师在“叙事”过程中不断“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不断“行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摆脱“追求功利”的困扰,拉近一线教师与“教科研”的距离,让更多一线教师用自己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科研”,从而逐渐找到研究的感觉,体验研究的快乐。

在南京,“个人课题”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创新举措,贴近一线教师的生活实际,鼓励一线教师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打破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坚冰,改变一线教师对“教科研”的看法,点燃一线教师参加“教科研”的热情。

在南京,“教科研”于悄然中款款来到一线教师身边!然而,南京市教科所创新教师“教科研”机制的脚步不会停止!目前,南京市教科所教师“教科研”的重心已从“数量扩张”转移到“质量提升”:100项重点“个人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个人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等均实行从校级到区县级再到市级的、自下而上的三级联动评审等。这一切都有力促进了“教科研”走近教师,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6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1102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高校结合时代特色、具体国情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和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等因素,向大学生传授创业基本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规划并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教育工作过程。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而言,承担教育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

1河南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1是时展的趋势

我国加入“WTO”后,按国际有关规定,最近几年将全面放开我国国内市场,实质上就是让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家都在国际大市场中,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竞争,遵循的是“能力至上,优胜劣汰”原则。应该说,这既是我国面临的挑战,又是我国发展的机遇。但由于我国国民整体的创业意识较低,创业能力不足,虽然有许多市场发展和创业的机遇,但是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家习惯了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敢于勇于接受创业挑战的人并不多。另外,我国的一些企业也缺乏竞争力,对当前的市场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至于那些原本就处于竞争弱势缺乏创新能力的组织,在未来的几年必将被时代淘汰,唯有敢闯敢干具有很强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1.2是河南省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

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而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河南省正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原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1.3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生产率已经逐步被知识生产率所取代,所以我国的教育制度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急速推进。大众教育阶段,不仅仅是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高等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因此,高校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市场化的创新创业人才。

2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2.1问卷设计

为了探讨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由22个问题组成,分为五大部分: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态度(1-5);创业教育的机构和师资情况(6-10);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情况(11-14);创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15-18);对创业教育的评价(19-22)。

2.2调查对象

选取河南商专、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测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7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为350份,有

(1)河南省大学生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虽然我省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成功的案例不多。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创业持积极态度,创业意识强,对创业感兴趣,但对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渴望高校开设创业指导课,渴望创业教育。在问答“你是否想过自己要创业”的选项中,选择“想过”的同学占74.9%,选择“没有想过”的同学占14.5%,选择“无所谓”的同学占9.6%。在被问及“你对创业感兴趣吗”这个选项时,回答“感兴趣”的同学占64.1%,回答“不感兴趣”的同学仅有14.3%。由此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和梦想,对创业情有独钟。但是,在调查“你对创业知识了解多少”这个问题时,选择“很了解”的同学只占4.6%,回答“不了解”的同学占628%,回答“一般”占32.6%。在问及“你对创业教育了解多少”这个选项时,有88.2%的同学回答“不了解”,仅有42%的同学回答“很了解”。在问及“你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吗”这个选项时,回答“有必要”的同学占889%,只有5.3%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9.4%的同学认为“无所谓”。

(2)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机构和师资情况。

河南省许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服务机构和专职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甚至有47%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是一回事”,这和访谈中的信息是一致的,许多高校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笼统的归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而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基本上由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兼任,既是创业教育指导师,又是职业生涯规划师,同时还是学生工作者。对于“你所在学校有校领导参与本校创业教育指导吗”这一问题,有80.5%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说明创业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至于“你所在学校有聘请企业家参与本校创业教育指导吗”这一问题,只有21.5%的大学生选择了“有”,说明高水平、有经验的创业教育指导老师比较缺乏。

(3)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调查得知,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在开课方式、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高校只是把它掺杂在某个课程之中,或者通过一个专题讲座应付了事,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另外在课程内容上,理论讲授多,实践指导少,并且理论脱离实际,没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在访谈中,一些学生表示学校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既没有专门的课堂,也没有专业的教材。学生们获得创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不是学校教育,而是网络,一方面说明学校创业教育的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67.6%的大学生建议以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这样学生有更自由的选择。另外,学生们希望学校更多地侧重于创业实践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活动,如参加企业实习、参加创业规划、参加创业大赛等。

(4)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由上表可知,5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缺乏组织与创业相关的活动,有7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大赛,有64.4%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缺乏创业氛围。由此可见,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缺乏。

当被问及“如果你想创业,你希望得到学校哪些帮助”这一项选项时,人数比例最高的依此是:创业能力训练(占84.3%)、创业实践活动(占82.6%)、创业知识(占68.9%)、创业政策支持(占65.1%)、创业资金支持(占63.3%)、专家咨询指导(占52.8%)、创业场所支持(占46.8%)。

由此可见,大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高职生最希望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知识培训,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在这几方面的教育缺失。

(5)河南省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创业的大环境已经形成,河南省大学生也基本顺应这一趋势,接受创业时代的到来,但是,由上图可知,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并不满意,对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不是特别满意,有56.8%的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活动不满意,有49.7%的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不满意,有45.6%的大学生对政府支持创业的政策不满意。这说明大学生对创业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热情,而是真真正正想要加入创业大军,想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专业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进而增加创业成功的系数。

参考文献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7

关键词:河南省;公共艺术;评价体系;遵循原则;方法建议

序言: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进行了四次检查评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河南教育厅于2011年5月27日,在洛阳师范学院召开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及现场会议。从教育厅的领导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河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通过交流,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河南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走到今天,遇到了发展的困境,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一是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艺术教育的程度不够;二是艺术教育的机构不够健全;三是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与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及评比方法有一定的关系。评价体系像个无形的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是驱动器,给公共艺术教育以动力。同时评价体系也是管理体系,因此,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查找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建议。

一、对河南高校公共艺术评估体系的分析

原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有A级指标四项;B级指标十项;C级指标二十四项。教育厅近十年来,每三年检查一次,各高校从事专业及公共艺术的教育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共检查了四次。取得的成绩不必多讲,主要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重文件,轻实际。

检查领导重视程度一项。仅从文件中检不重视是不全面的。应从实际出发,即看文件,也看实际的重视情况,比如,可将领导参与艺术活动作为其中评比的内容。将避免检查“虚“的东西,把“虚“与“实”结合起来,更有说服力。这样,艺术教师也能更好的说服学校领导重视艺术工作。

2.重行政,轻学习。

对于行政命令,各校领导都能执行,但也可能是违心的,如何做到从被动的“能执行”到主动的“愿执行”,必须有个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认识首先到位,工作才能到位。比如,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公共艺术教育会议时,要求主管学校艺术工作的校级领导参加,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即可通过评价体系的驱动力,推动学校领导的认识能力快速提升,以推动学校艺术工作的开展。

3.重学生活动,轻教师活动。

在艺术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容忽视,但教师作为引领艺术教育的群体也应重视起来。不仅艺术教师参加艺术活动,学校的非艺术教师也可以加入到艺术活动中来,把非艺术教师参与艺术活动作为评估指标之一,将有利于推进高校艺术质量的全面提高。

4.重课程,轻教材。

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较为复杂,教材是第一课堂必备的物质基础。由于各高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包括部分系院领导的不理解,在书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不愿征定艺术教材,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并且各学校所选教材不一样,有以作品欣赏为主的教材,有以理论为主的教材,有以大综合为主的教材等。为了加强教材的建设,教育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编写1-3种教材供选择。避免使用教材的随意性,盲目性。另外,评价体系中应对不定教材的学校一票否决。

5.重数据,轻效能。

艺术教育经费是评估体系中的一项指标,并且占评估分值较大。各高校由于受条件的影响,经济实力不一样,有基础的学校每年划拨50万甚至100万没问题。但是有些学校划拨10万都有困难,并且花同样的钱,得出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评估中既要看绝对的专项经费数,又要看经费占全校经费的百分比。另外要看专项经费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效能如何。这样,就可避免检查中的不公平现象。

(二)评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短期评价,轻长期评价。

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评价都是在一两天之内完成的,不管过去,也不评估未来,这样是不科学的。学生的生源如何?原来的基础是什么样?经过两到三年的艺术教育后变化提高如何?都要作为评估的内容进行分析。既查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情况,也看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后劲。将当前评估和以前评估结合在一起,给出评价,既有横向比较,也关心纵向的变化情况,这样就能从多角度立体化角度进行全面评价。

2.重材料汇报,轻实地考察。

由于时间的原因,评估组专家对查看核实材料听取汇报尤为重视,实地考察虽然也在评估之列,但重视还不够,不能深入研究。对场地,设备只看“静”的,不看“动”的,只能听取被评估学校的领导介绍,看不到教师与学生的创作过程,也不能了解学生的创作感受,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将是获得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信息的重要手段。

3.重共性,轻个性。

全省一个评估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公平,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等个性情况,则又是一种不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只能是横向比,不能纵向比,缺少全面性,客观性。百年老校与五年左右新校,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国家教育部直属和市属院校,他们人、才、物的基础有着较大差异。包括生源的质量等有着巨大差别。因此,只看共性,不照顾个性是不科学的。

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应遵守的原则

根据以上对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对原来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改进的原则建议。

(一)应遵循多元化的原则

1.自我评价(占评估总值的百分之十)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篇8

关键词: 双导师 师范生 教学技能 教师教育 技能训练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为了改善教师培养体系,提升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带领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开始施行“双导师制”,重点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能够顺利衔接,引导教师逐步形成教育、教学一体的专业发展方式[1]。目前,传统的实习及微格教学是国内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两种主要方法,前者存在很多问题,实习内容形式单一,古板老套,很难达到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目的;经调查发现,后者技能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科学[2]、评价标准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等,达不到科学的评价目的。从目前看,教育实习和微格教学在国内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中分量很重,欠缺对新方法的探索。师范类大学生为了在未来的教育事业进展顺利,必须有扎实的教学技能,而这离不开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河南省实施的“双导师制”,利用“双导师”的共同指导,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训练师范生,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创新了教学理念。

1.“双导师制”实施的逻辑前提

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不同于其他“双导师制”,是因为它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安排不同的授课导师[3],教育对象可分为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中小学生,对应的授课教师分别为大学教师和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高校的指导教师,也有来自实习学校的辅导教师、本校的专任教师,还有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只有高校老师与中小学老师合作共同开展教研教改[4],才能落实教育“双导师制”理论的实施。“双导师制”想要顺利开展则需要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教师的选择按照“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从各大学学院和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学校及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学校中,按照个人申报,所在学校推荐,并与教务处共同审核后颁发聘书的流程选聘教师。

2.河南省实施“双导师”的高师院校现状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在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三所河南省实施“双导师”的院校,针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训练的相关问题,随机抽取三所高校师范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河南省实施“双导师制”的信阳师范学院(用A表示)、周口师范学院(用B表示)、洛阳师范学院(用C表示)三个院校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导师”对师范生的指导,对课堂教学技能开展训练效果反馈,进行策略探寻,现就调查的三个院校分析实施“双导师制”高师院校现状。

2.1高师院校实施“双导师制”现状

信阳师范学院,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主要是基础知识的传授,构建了“对话星期天”、“双导师制”、“人文视野”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人文视野”的主讲人多为校内各个学院的优秀教师,还邀其他高校的专家来讲学授业;“对话星期天”的形式非常灵活,或邀请校外行业人士,或机关单位领导,或学生家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话题也很广泛,针对各个行业话题或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周口师范学院依托“教师教育训练中心”、“国培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为导向,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导师型”教师队伍,并将其运用至其学校建立的“卓越教师”培训工程中,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在四年级阶段,由“双导师”跟踪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开展集中教育实习。

2.2高师院校实施“双导师制”情况分析

从三所高校实施情况分析可见,教育教育类的“双导师制”已经逐步成熟,所实施高校“双导师”体系相对完善,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有较强的推动力,但其中仍有不足,所存在的问题下文中会提及。对于受益者师范生是怎么看待“双导师”指导的呢?笔者就三所高校师范生认为“双导师”的实施对教学技能提高的程度、三所学校师范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教学实践的机会、三所学校师范生对“双导师”指导的总体评价进行了调查,并绘制表格总结如下:

从表1看,三所高校的师范生认为“双导师”的实施对教学技能提高帮助“很大”的不到30%,认为有“少许帮助”和“没有帮助”的有10%以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双导师”的实施对教学技能的提高“一般”。综合分析,目前“双导师”指导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聘用的中学导师到大学以讲座的方式,将自己实践中好的教学技能分享给师范生,也是主要形式。另一种是师范生可以分批到中小学教师导师所在的学校,和中学生一起听课,C学校主要采取此类方式,由于听课之后同学之间不能相互讨论,导师也不能及时作出指导,最后导致师范生对教学技能提高的评价不高。

从表2可以看出,A学校师范生实践机会“比较多”的占43.4%,占的比例比较高。总体来看,三所学校大部分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机会仍比较少,有的师范生没有进行过实践训练。据笔者调查,在实施“双导师”指导的高师院校中,所聘请的中小学教师很多以授课、讲座方式指导师范生,而让师范生以老师的身份走进真实课堂的机会很少,但A学校大学导师指导师范生成立了兴趣小组,利用“双导师制”的便利条件,让师范生走进外聘导师所在的中学指导中学实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受到兴趣小组成员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小组成员有限,受益者较少。

由表3分析,三所院校的师范生对“双导师”指导的总体评价大多数为“较强”和“一般”,认为指导教师指导能力“强”的不足40%。

3.双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双导师指导下的教学技能训练存在如下问题。

3.1“双导师”指导的行动有偏差

虽然实行双导师制的高师院校建立的理论教育体系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双导师”共同担任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发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很难实现,高师院校所聘中小学教师都是校级骨干教师,其教学教育任务繁重,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一般都是由大学教师担任。

3.2“双导师”指导力度不足

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双导师的指导大多集中在某一阶段,周口师范学院在四年级阶段,由“双导师”跟踪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开展集中教育实习,信阳师范学院的“双导师”指导工作也集中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但是教学技能的培养不是短期促成的,双导师的指导应贯彻师范生大学四年培养的始终。

3.3师范生评价反馈体系有待完善

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在双导师指导完毕之后,师范生虽然当时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但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体系,往往好的想法稍纵即逝,不利于教学技能的提升。

4.结语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双导师”指导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水平得到训练与提升,为他们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应强调对师范生当前的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而不考查师范生的自我完善,“双导师”指导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应从内部和外部因素结合中思考和选择最恰当方案。“双导师”教学技能训练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根据对训练目标和训练意义的认识,提出对训练的基本要求,并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训练方式的合理选择和运用,遵循一定的原则开展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指导原则,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丹.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双导师制的实施策略――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2014(8):63-64.

[2]高丽.微格教学中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定量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10-12.

[3]舒卫英,沈金辉.“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75-76.

[4]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的意见[EB/OL].河南省教育厅,2012-8-28.

上一篇:丰田汽车广告词范文 下一篇:小云舞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