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2 10:08:55

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问题讨论式教学” 提出核心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在教育学史上,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讨论式教学”作为教学中一种具有引导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能的教学方法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怎样才能用得好、用得活,才能给课堂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增强教学互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体会,课讲得生动、清楚、全面,并不等于学生都能接受。即所谓“讲懂”、“听懂”并非真懂。要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和掌握知识,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才能使知识变成学生思想的产物,做到真懂。在此本文对“问题讨论式教学”进行讨论,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1.据内容提出核心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索、分析、扩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讲到液体的表面现象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列举在日常现象中观察到的小液滴的形状,学生都积极发言,争相说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教师进一步提问:液体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特性?当学生回答出液体表面的共同特性是收缩趋势,教师接着提问:具有这种共同特性的原因又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思考、分析,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与看法,然后用演示实验加以说明验证,让学生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学习的能力。回答正确的学生会继续努力,不正确的学生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不断进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人入胜,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趣味感、迫切感,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解答问题。如在浸润现象中,提问学生为什么水对木板、玻璃、纸张等许多物体会产生润湿现象,而同为液体的水银对很多物体不会产生润湿现象?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紧扣教材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学才有生气,教学互动,让教学的内容在活泼而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思索、乐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采用讨论问题教学法

讨论问题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抓住主要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讨论,每位学生都能开动脑筋,调动思维,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在液体的表面现象中,表面张力方向的确定、大小的计算是解答或解释附加压强、毛细现象、气体栓塞现象的主要矛盾。掌握了表面张力方向的确定方法、大小的计算规律,其他有关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讨论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进行的讨论,由于其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不同,因此所得结论不一致,并且不一定都正确,此时教师要特别鼓励敢于提出反面意见和敢于辩论的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反面的错误结果比正面的结论有时更能让人深刻难忘。如在空气的湿度中,学生容易出现只从空气中水蒸气的多少来体现空气的干湿程度,而不是从实际需要或动物感觉方面来体现。当举例晴天的中午和早上进行比较时,学生就比较易于理解,了解到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会较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于物理学的应用题就会分析、解题,并且能将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如学习了光学就可应用于医学中视力的分析,用于透视、摄片的原理讲解。讨论问题要深入浅出、逐步引导、逐步深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液体的流动中,复习旧课联系新课提问:液体的流动与固体的运动有何不同?要求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来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液体的流动又有怎样的规律?进而引出稳定流、流量、连续性原理及方程等问题。如液体作稳流时,流速与横截面的关系为例:一根自来水管装有五个水龙头,依次为一个、二个……至五个,五个龙头全开后,观察水从龙头中流出的急缓情形;再依次关掉一个、二个至四个水龙头时,水从未关龙头中流出的现象,归纳得到稳流时流速V与横截面S成反比这一规律,即流管Q不变时,S增大一倍,V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反之,S减为原来的一半时,V是原来的2倍。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逐一分析、解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寻求解决问题教学法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后,必须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探讨的内容。结论通常以课本内容为主,因课本内容科学性强,文字叙述严密;但是要引导学生推理出结论,验证结论,才能使该类问题迎刃而解。有些结论也可由教师总结归纳出,但必须讲清道理,让学生理解。也有些结论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便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如对气体栓塞的形成问题,学生从附加压强的方向和大小得出:“附压差方向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反,多个气泡的附压差有可能等于使液体流动的压强差,即管中无压差,液体流动停止。”这样学生理解了的结论才能记忆长久,运用于将来的工作中,从而学以致用,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应用于实际。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2篇

问题式教学,问题贯穿始终。一堂课开始时的问题一般是由教师提出,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再把知识、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而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引导,及时地反馈,使学生的思路朝着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

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是学生独自的思索,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结果。这种学习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当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兴奋和喜悦,并从中受到鼓舞,从而刺激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那么问题式教学该如何进行呢?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是指要求解答的题目,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因此设计好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第二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过程是一个难点。教师如何引导才能让问题式教学按预定目标前进,这是反映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步: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在讨论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时,学生们经常需要合作。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小组的成员,并且提供独特的见解。小组成员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发表各自的见解。

第四步:反思评价,形成共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归纳,引导他们思考现在的问题与以前解决的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个问题与其他的问题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公认的是哪一种方法,需不需要改进等。这种反思有助于他们概括并懂得什么时候可以应用新知识和方法,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缩小,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自己的成果,反思自我引导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拓展创新。得出结论并不是结局,这个时候还需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结论去联系实际,从而把这个问题推广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问题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只有专业精通的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相应的恰如其分的问题,并能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中经常遇到学生所提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顺利找出结果。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3篇

一、“问”是“动”的前提

“动”往往以“问”为引领、为前提。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和解决来体现“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实现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但不是只要有“问”就一定能“动”起来。一石能否激起千层浪,这就涉及到“问”的有效性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体会,我觉得“问”的难点在于设置什么样的情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这些问题等。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在“问”的创设上要注意以下原则:

1.了解学情,从实际出发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问题设置要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否则在教学实践中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法达到预设效果。如:在教学《哲学生活》“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有人说:汶川地震是因奥运圣火上珠峰惊醒了神灵,你信吗?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对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教材,由于以上问题是从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它既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又引导学生去体验和理解“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这一对他们来说相对陌生而深奥的哲学原理。

2.层层相扣,突破重难点

在创设问题上始终不忘使命一问题的设置要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解决。如一观摩课《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仅能充分了解学情,投生所好,以《家有儿女》这一受中小学生特别喜爱的电视剧为题材,为这一家人的生活编排上教学所需的内容与情境。

剧情一:夏东海投资股票亏损严重。刘星:老爸,你真倒霉,我同学的爸爸炒股赚了大钱都去开股东大会啦。夏雨:老爸,你买到烂股,就该退还给公司。夏雪:难怪科学家牛顿炒股亏了两万英镑后,感慨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预料不到人们的疯狂。”剧情二:刘梅回家后给夏东海提出要把剩下的钱买债券。问:刘梅这一建议是否有道理?展开讨论。剧情三:晚上夏东海看报纸发现刘翔有一个亿的人身保险。讨论要给孩子买保险。从剧情到问题的创设上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做到层层相扣,使课本的重难点得以有效解决。

3.利用探究,有所取舍

新版思想政治课教材增加了大量的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新材料、新信息,并且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探究能力的培养,增设了综合探究内容,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见教材本身给了老师很多有用的素材,我们大部分时间很难做到完全撇开教材去创设问题,因此有效利用好教材本身的资源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动”以“问”为核心

问题互动式教学追求的是在互动中不仅有效解决教学疑难问题而且能推动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要依赖于学生的“动”是否围绕“问”而展开的。否则就是一种“假动”,无益于课堂问题的真正解决,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当然,这种“动”可以是显式互动也可表现为隐性互动。“显式互动”即从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就可以看出,学生都已经在老师的带动下“动”了起来。如热烈地讨论、争辩、踊跃发言等等;“隐性互动”则是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氛围不很热烈,但学生可能都在认真地思考问题或组织语言……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动”,只不过不容易被觉察到。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不管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是生本互动都是以“问”为核心,在“动”中解决一系列预设的“问”以实现教学目标。

1.把握好“放”与“收”的关系

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位……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的确,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教学既然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教师“教”的真正目的。因此,当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把学生偏离“问”这一核心的“动”收回来。

2.把握好“创新”与“适用”的关系

“动”的过程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与交流,因此教师总想在沟通交流的方式上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力求出“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互动的方式上做了许多创新如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辩论、表演小品、演绎剧情、网络群聊等。但再好、再新颖的方式都要始终记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因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不同而进行选择,这样的互动才能深入学生、融入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学内容与学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解决“问”。

3.把握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主体性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的同时一定注意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因为政治教学课堂互动的问题大都是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如政治腐败问题、就业问题、医改问题等,而学生因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有限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不全面看问题、钻牛角尖。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就要真正起到了“引领者”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了正面引导,客观而全面地看待认识社会现象。这是我们人民教师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三、“问”与“动”相交融

问题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互动解决问题,而在解决已有的问题过程中碰撞了学生思维火花并产生新的问题,使已有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即“问”中有“动”,“动”中产生新“问”。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了学生思维,也考验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比如:在《政治生活》的“处理民族关系原则”这一内容地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讨活动内容是:“我们福建省给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加20分,这是否违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一问题的抛出学生讨论热烈,众说纷纭。在小组代表发言中有一小组的观点认为给少数民族加分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还有一小组认为是否全国各省都是给少数民族高考考加20分?可见学生在老师提出的“问”中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又在“动”中产生许多新的“疑问”。此时就考验教师专业功底或备课是否充分了。教师首先要对“变相歧视”这一有所偏颇的观点进行引导,对加分政策加以补充。并列举广东、浙江等省份的实际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以“问”为引领,“动”始终以“问”为核心,“问”与“动”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大大提高和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真问题 小组合作 讨论

“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在于“问题”。这里所谈的“问题”特指有必要交给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

但凡师者都有一项基本任务――帮助学生“解惑”,因此如果“问题”由教师设计,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依靠独立思考就容易解决或不能解决得很完美的“真问题”,我认为这就是“问题”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它的疑惑性或者答案的非唯一性,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才能解开的真正的“惑”。所谓“学贵有疑”也正是这个道理。

为了确保“问题”有价值,让有价值的“问题”鲜活我们的课堂,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流于形式,而是重在有实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设计有价值的“真问题”,从而打造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呢?

(一)“问题”须以“精要”提纲又挈领

断章取义的做法历来为大家所不齿,尤其是语文教学。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美妙的生命,因为有了字词句段的有机结合方成为一个个自成系统的神奇整体。那种“问题”漫天飞舞却不着边际的肢解课文的语文课堂,实在面目可憎,所行残忍。

这里所说的设计问题要“精要”,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其一是“问题”要围绕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高屋建瓴式地总体设计,所设问题能起到牵发以动全身的作用,“问题”须得具有思维的发散性、层次感和答案的复合性,但绝非是晦涩的高难度性。学生往往能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探究,顺藤摸瓜、由此及彼,逐渐深入地理解和吃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比如我在教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时,针对初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这一教学重难点,总体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莎翁的戏剧为什么会成为西方人必备的另一本‘圣经’,其惊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问题一出,小组就热烈地讨论开了,汇报展示时,可谓答案精彩纷呈,有说语言幽默风趣、丰富多彩的,有说善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的,有说人物语言鲜活极富有个性的,有说语言富有诗意如行云流水般畅快的,等等,并分别以文本中的实例为佐证,分析得很全面很精彩。经这一番富有思维层次和答案多元化的讨论回答,学生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我也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浑然一体。

其二是指要围绕课文的中心或主旨巧设“问题”。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是否读懂一篇文章的终极裁判。围绕主旨设问往往要“曲径通幽”而避免直截了当,这就是巧妙所在。教师要像一个高明的导演,让学生围绕“问题”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在不经意间幡然领悟文章主题的深刻内涵。

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无疑是控诉“安史之乱”罪恶的一页状纸。主题比较明显,但要理解其深广度也需巧设问题。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本诗为什么以“石壕吏”为题目而不以着墨最多的“石壕妇”为题目?由此引出学生对石壕吏的身份、言行、神态与心理的一系列探究,从而得出战争让人性泯灭的深刻结论:战争祸害的不仅是国家,不仅是百姓,而且摧残了像“石壕吏”这样的小官吏阶层,甚至也扭曲了一直关注民生的诗人杜甫本身,他不是在整个“夜捉人”的血泪过程中一直保持沉默而没有出手援助吗?精彩。要是没有这样的巧设问题,学生怎么会收获如此累累的硕果呢?

(二)“问题”需借“趣味”为思考助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有多有趣,语文就有多有趣。语文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除了深入文本外,无疑还需走进生活,找到文本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切入点设计问题,就会为学生的思考大助其兴。

对逆反心理很强的初中学生来说,与家长发生不愉快的事屡见不鲜。在教学《羚羊木雕》时,我抓住结尾一句设问让小组讨论:“这能全怪‘我’么?”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回答时除了说出“我”和父母、万芳和她妈妈都有责任外,还有学生出乎我意料地指出深明大义的奶奶也有责任,因为奶奶是一家之尊,也应管管她的儿子儿媳,她应该一针见血指出“我”父母“不好”之处在哪里,从而阻止他们最终深深伤害“我”心的过激行为。因为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是他们需要解决的成长烦恼,思考讨论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乐趣,结果也出人意料。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设计问题外,更要放手让学生提问,这能弥补教师设问的局限,以达到让学生的“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目的。北宋哲学家程颐主张“学者先要会疑”,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由此说来,师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教学生“会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那么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会疑”呢?

如果说教师设问是大处着眼、鸟瞰众山的话,引导学生质疑就得小处入手,仰视主旨了。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引导。

(一)先拿题目开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常常既有利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抓住关键。如教《变色龙》一文,出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质疑:看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问:变色龙是什么动物,有何特点?为什么用动物名称给人命名?题目改为“可恶的警官”行吗?这些问题,直击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作了铺垫,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地阅读思考的兴趣。

(二)慧眼识得关键句

关键句往往是关涉文章主旨或对文章内容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行道树》一课,我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问学生:同学们读懂这个句子了吗?有哪些疑问?学生的问题马上就出来了: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这种事业是神圣的?怎样理解“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趁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学生已经学懂了全文,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澄清矛盾见分晓

有些课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有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让学生找出表达矛盾之处,学生很快看出:为什么“似乎”和“确凿”连用呢?既然只有“野草”,怎么会是“乐园”呢?这一质疑,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增,共同分享了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乐趣。

(四)于延伸处出新奇

很多课文的结束语戛然而止而又意犹未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抓住这些延伸处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必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孔乙己》一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很容易提问“孔乙己到底死没死啊?”并说明理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合理而又新奇的答案,对进一步认识科举制度的罪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语言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同步训练。

还需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会疑”了,并不等于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具有小组讨论的价值,这就需要强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上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或解决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就应当是有必要交全班小组讨论的“真问题”。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5篇

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在新形式下教师如何根据当前的教育背景,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准确预见教学活动发展方向,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以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各位教改一线的教师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为本的教学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从考试要求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而忽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使学生失去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味地讲解、训练,学生听、记,缺乏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依赖教师,形成了思维的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在新的课程计划中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学要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学为本位的教学观,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能具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能形成创造性,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在同一层次参与还是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做的现象,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去。而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摸索中的问题----问题引导式教学。

问题引导式教学: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湖平静的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 “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

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观察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y= (a≠0),在初中,同学们知道,当a>0时,则函数y具有极小值 ,当a<0时,函数具有极大值, 。作为一个高中生,这样记住是远远不够的,如对于y=e(- +2x+3)写出它的值域以及单调区间,有些同学就感到束手无策,实际上对于,y=- +2x+3,这个函数,同学们应该知道它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由于a〈 0,开口向下,以x=1为对称轴,如右图,当x从-∞1时,y随 x的增大而增大,y也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从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y也随 x的增大而减小。对于求函数值域,从图象上把握或者把y=- +2x+3变形为y=- +4,就可以得到,当x=1时,y具有最大值4,y具有最大值e4,可见,在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就能够化知识为能力,不再死搬硬套,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对于在课堂上强调培养学生能动地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6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过去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单边活动。也有谈话法:教师问,学生答,双边活动,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倘若现在师生,生生互相问答,形成以创设问题,讨论解决为主的多边活动,并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法整合过程,学生学习走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的境地,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发现和探索是学生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想一些问题,如蓝天白云外的太空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绚丽多彩?・・・・・・在课堂中,他们会想得更多,笔者曾听过一堂语文课,《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旦问题盒子打开,学生提出的问题铺天盖地,如百万是准确数吗?为什么拒签和平协定?和平协定的内容是什么等等,由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归纳、扩展、应用、构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构成了最佳的“问题”式学习气氛,成为一堂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产生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内驱力,他们能在似清似浊,似明似暗,似真似假的困惑和迷惘中,不断摸索、探究、释疑、解惑,使问题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从异想天开到科学论断,从而使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很快的发展与提高。

由此可知,“问题”式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中“好问题”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维,乐意创新,促进内化,引发新知。“好问题”的基本特点:

1・应面向全体学生。2.应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上,无须增补较多知识即能解决的。3.应有生产、生活实际背景的一些实用价值。4.应能与边缘科目相衔接,有发散性思维的,5.应具备多种解决方法,留给学生较大思维空间。6.应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探知欲。

“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据情境,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对学生至关重要。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1.问题表明法。教师在课的开头直接开门见山地将课本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直接交给学生的方法。它直接明了,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方法。在课的开头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利用投影机放出来,也可以课前写好利用小黑板、讲义等,总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解决。

2.问题渗透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将涉及新知识点的问题涵概其中。采用问题渗透法,设计问题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渗透要过渡自然,语言精练,新旧交融,导向明确。

3.问题讨论法。教师放手让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大胆质疑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形成探究学习。问题讨论法有效教学小时之一为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最后全班交流,让大家共同分享每种思维的成果。

4.问题总结法。在课堂学完知识内容后,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将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这种教学方法起到画龙点睛效果,因为课堂教学将结束前,学生脑海中的信息较多,教师在最后几分钟把一些问题梳理一下,有助于知识系统地理解掌握。

5.问题延伸法。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让学生心理上留点儿余味,为后面的课堂埋下伏笔而设计的问题。问题延伸法实则为课后思考性问题或预习性问题,有助于课堂上解决不了问题让同学通过课后参加实践活动解决,如调查、翻阅资料、互联网信息收集等,让学生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式教学 思维能力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因此,如今各学科教师都在努力研习和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屡次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并总结出关于生物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体会。

一、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都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教师作为问题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理应在问题设计上多花工夫。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任何问题设计都是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存在的,因此,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进行问题设计,使每个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发挥每个问题的作用。如在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孟德尔发现了什么现象?(2)他是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的?(3)他用了哪些方法对他的观点进行解释和证明[1]?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将整个演绎过程都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让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连贯且目标明确;第二,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至关重要。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问题过于简单,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因此,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非常重要;第三,问题设计要考虑层次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进行的,因此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尽量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串,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下一步步深入思维深处,最终把握知识内核。如为了让学生体会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笔者以向光性为切入点为学生设计这样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一: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生长的部位分别位于哪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尖端和尖端以下部分”这个结论)问题二:尖端是如何作用于尖端以下部分的?(学生经过分析得出是某种化学物质的结论);问题三:这种化学物质的名称是什么?(“吲哚乙酸”学生给出答案)问题四:这种化学物质在其他部位也会产生吗?还有哪些其他作用[2]?就这样,在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下,不但学生轻松进入问题的核心部分,而且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重视解决问题思路的传授

如何设计问题是教师开展问题式教学之前的重要工作,如何解决问题成为问题式教学活动的主要“表演内容”。以往,很多教师都把问题解决方法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传授内容,而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学目标则需要适当调整。与给出答案相比,传授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更重要。因此,问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不要直接给出学生明确的答案,而要努力引导学生获取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思维过程,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到“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个知识点时,笔者从网上下载几张“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块”的图片,然后这样说道:“这是科学家想要培育的一种理想化植物,假如这个培育的任务交给你们,你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案呢?”问题一出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自觉形成一个个小组热烈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让两种植物进行异花传粉、进行人工诱变育种、把马铃薯基因植物番茄体内等。接下来,笔者再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一一点评,详细列出各个方案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比起直接给一个结论,这种先引导学生思考,再给出答案的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完整的思维过程,养成自主思维习惯。

三、构建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轻松氛围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对学生发展而言更重要,因此,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发现问题的能力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为前提条件,而且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重视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乐学乐思,培养出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适当在课堂上“留白”

按照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然而这种教学方式看似高效,实际上却给学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并且灌得太满的课堂使学生没有自由的思维空间,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因此,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懂得适当“留白”,留给学生适当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组织一些发散性问题讨论活动等,这种适当的“留白”不但不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让学生在主动思考过程中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如此这种相对自由的思维氛围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要勇于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与磨合中完善问题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钱幸红.试论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之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1(06).

[2]崔晓红.“问题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问题 教学 设置

问题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与教材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更深的理解甚至会有全新的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基于对苹果落地产生了疑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就只停留在表面,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问题式教学法的尝试。

一、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科学研究都起源于问题的探索,因为只有问题才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验和创造。所以,一堂好课,不能没有问题。学生都能够提出问题,传达了“我要学”、“我要听”的求知信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学生的提问是开启通向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窗户的工具。学会提出一些高层次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

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能够提出问题或愿意提问题的学生很少,有创新意识的就更少了。可见,学生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很少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对学到的知识也不经过思考,只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只有通过思考,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谈到学问时也说:“做学问,需要学问,如果只学不问就不叫学问了”。为此,老师需要有耐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是老师说的,书本上有的就是绝对真理。伽利略就曾经对其老师亚里斯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提出质疑,最后通过实践研究而得出正确结论。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讨论的探究自行得出答案,学生从中既可学到知识,还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还学会与同学分工协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了让同学们养成提问的习惯,我让他们准备一个问题记录本,对每课都至少提出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如:“门口卖报纸的是不是企业”、“学校是不是企业”、“如果是部门经理犯了错,法定代表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要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怎样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些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而且还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遇事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还由被动提问变成了主动提问,课堂教学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生成问题和预设问题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而,如何建设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生动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教师的心中只有教材、教法,上课就是根据自己事先设计的教案将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地灌进去,把学生看成容器,导致课堂教学机械,死板,单调。使学生普遍的存在不愿意上政治课,厌恶政治课的现象。而实施新课程后有的教师又过分的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略预设,忽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使课堂很“热闹”,而课堂教学目标却不能有效达成。

生成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生成的课程资源,能活跃、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凸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紧扣教学内容,有的可能比较浅显,如果教师对生成问题不加筛选,就可能会造成教学失控,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证提问的质量,我认为应将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相结合。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层次性、开放性

要提高所设置问题的实效性,设置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即会引起学习者的极大兴趣,兴趣必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要突出实效。

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那就失去设问的意义,所以尽量避免“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的问法。设置的问题太难,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解决不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放弃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这样也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做到难易适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政治学科经常用到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就是对事物的层层深入,既需要学生积极的思考,又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问题;问题导教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87-02

“问题”在此处是指教学中,老师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知,围绕教学内容而设置的、供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问题、质疑和题目。“问题导教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若干问题呈现;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心智水平等精心设置的;学生围绕教师呈现的若干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等获取知识及问题答案;老师对学生获取成果进行评判、补充和升华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老师所设置的若干问题,通过积极主动学习、思考、与老师和同学探讨等手段获取答案的学习过程。“问题导教法”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设置、呈现供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问题,是教好本堂课的关键。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存在两级水平——一级是不用学习就能完成的水平,一级是必须通过学习或得到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水平。两级水平之间的距离为“最近发展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难易,应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低于“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觉得学习没有进步,都是学过的内容乏味;也不能超出“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学不懂或很吃力,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某老师上新课讲授地球自转的意义时,列举了如下题目供学生探究:读右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是3月20日,若B点为极点,BC为180°经线,∠ABC=120°。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标出B点纬度数。

2.求此时180°经线地方时。

3.求北京时间。(点评:此道探究题用于讲授新知是不可取的,难度偏大,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用于文科班学生第一轮复习,则是适合的。)

二、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完成大纲、教材要求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在新课教学中,所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围绕教材内容、大纲要求,不能太远离大纲和教材。当然,如果时间许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适当、适度拓展知识是允许的,也是提倡的。

三、设置的问题必须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应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力做到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铺路。例如,笔者教授“区时”计算时,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1.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12年10月1日上午8时,求东京(东九区)时间、开罗(东二区)时间、伦敦(零时区)时间。

2.某客机于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日上午8时从香港起飞向西飞行,飞行7小时后抵达开罗,问此时北京时间、开罗时间和伦敦时间。

3.某客机于开罗时间2012年10月1日上午8时从开罗起飞向东飞行,飞行8小时后抵达上海,问此时北京时间、开罗时间和伦敦时间。

4.某客机于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日上午10时从香港起飞向东飞行,飞行15小时后抵达华盛顿(西五区),问此时北京时间、华盛顿时间(注意:由于向东每过一时区要加1小时,所以,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

5.某客机于华盛顿时间2012年10月1日上午10时从华盛顿起飞向西飞行,飞行15小时后抵达香港,问此时北京时间、华盛顿时间(注意:由于向西每过一时区要减1小时,所以,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学生从解决这些问题中,逐步掌握时区换算规律:往东越过时区“加”,过几个时区加几小时;往西越过时区“减”,过几个时间,减几小时。由于往东每过一时区加一小时,所以,往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24小时);而往西每过一时区减一小时,所以,往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24小时)。

四、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如果单调无味,学生学习乏味,既易疲劳,又易分散注意,更严重的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例如笔者在教授“我国人口问题”时设置如下计算题以增加学习趣味性。

1.设我国目前人口13亿,每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10代后,我国将有多少人口?

2.设我国目前人口13亿,如果每对夫妇生4个孩子,10代后,将要增加多少人口?如果20年1代,10代要多少年?如果30年1代,10代要多少年?学生通过趣味计算题明了不能多生、不能早生的道理。

五、设置的问题多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设置的问题在不离开教材的同时尽可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用结合。笔者在教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时设置如下问题。

1.冬天,我们这里(江南)晚上是阴天时,早上起来一般觉得不很冷;晚上满天是星时,早晨起来却很冷,为什么?

2.过去,江南农民每到初冬,晴天傍晚时分,常在菜地里燃烧草木、秸杆产生烟幕;现在则是用簿膜大棚代替过去做法,请解释农民为何要这样做。

3.夏天,同为晴天,新疆却是“朝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景象,而我们整天一直是“穿着纱”。请解释新疆比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许多人夏天上山避暑的道理,等等。

学生通过这些实例,既掌握了知识,又解决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问题式教学范文第10篇

问题式教学尽管注重学生问题的生成,强调学生的“主人”地位,但它决不允许忽视教师“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所提问题有比较充分的预设,要在课堂中甄别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来:作为“组织者”,教师要调控课堂的发展趋势,调整学生杂乱的问题,使之有序化、系统化,以便师生一起有逻辑地解决问题。

所谓“合理”。就是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或者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不是一个。这就要求教师把问题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整合,注重知识体系的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的优化性与前瞻性,构筑知识网络结构,以便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系统地掌握知识。

有位教师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从学生所提的10多个问题中选出这样3个问题:(1)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2)为什么花儿会变色?(3)花儿的颜色与昆虫有什么关系?这3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是不能调换的,因为它们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探索花儿有各种颜色的原因,从内因人手,先谈本色,再谈变色,然后切入外因,作进一步分析:这样的顺序,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

于漪老师曾执教《梁生宝买稻种》一文时,从学生所提的20多个问题中只选了一个大问题:梁生宝是不是吝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又把学生零散的问题归纳了一下,安排了这样4个问题:(1)查工具书,说说什么是“吝啬”?(2)梁生宝过分地省用钱物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请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3)梁生宝为什么要省用钱物?这种设计属于在同一个大问题的统领下,又提出若干个小问题这一类。这些小问题的顺序是先破解“吝啬”的意思,再通过课文细节描写的阅读感知梁生宝“吝啬”的表观,然后揭示梁生宝“吝啬”的原因,最后理解梁生宝的可贵品质。这样排列的问题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规律――从行为到思想,从现象到本质。

上一篇:医疗器械调研管理范文 下一篇:学前艺术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