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18 09:24:29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1

一、利用文章的核心句子设置主问题

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有核心句,文章主旨往往就蕴含其中。从文章的核心句开始,巧妙地设计一系列貌似简单、却隐含悬念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阅读、分析、品味,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老王》(杨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句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以此为中心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学生直答:“作者杨绛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者!”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认为?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可以说明?”学生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讲出了一大堆理由。教师话锋一转,反问:“作者既然幸运,为什么还要愧怍?”见学生茫然,教师试着启发:“老王对杨绛怎样?杨绛对老王又怎样?”学生非常积极地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了许多能说明老王的真诚和善良的例子,同时,也找出了不少能说明作者对老王很关心和照顾的例子。教师再问:“既然作者对老王已经很好了,给了他那么多帮助,为什么还要感到愧怍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终于读出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次内涵:老王非常真诚地给作者杨绛送鸡蛋和香油,而作者却坚持要付钱――这实际上是对老王真情的侮辱;老王生病时,杨绛没能带他去看医生,甚至也未能去探望一下――连精神上的安慰都没能带给他。

二、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

行文线索是文章的脉络,理清脉络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根据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从相对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行文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一文的行文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线索首先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背影?”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分析课文,很容易从文章中归纳出“难忘背影刻划背影再现背影”的叙述线索。然后,教师再问:“你认为,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不难找到是“刻画背影”部分。此时,教师再着重引导学生品析“望父买橘”那感人的特写镜头,理解“难忘”的原因,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由衷感激。以上这种省去了细枝末节的主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深入解读了文中的精彩片段,又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实现了一石二鸟。

三、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

教科书所提供的写人文章,人物形象都是较为鲜明的。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学习。

例如,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一文中,母亲宽容、善良、温和,却不失刚强,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以课本“研讨与练习”中的“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为主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思考:“我”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事件可以看出?问题提出后,学生探究和阅读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母亲很严格,这从她催我早起上学一事可以看出;有的认为母亲很有气量,从她怎样与两个嫂子相处可以看出;有的还认为母亲很有阳刚之气,这从她受了五叔的侮辱,能当面质问清楚,直到五叔认错赔罪……学生之间的这些探究结论互为补充,形成了对文本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在讨论之中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一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依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设计主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所选择和提供的范文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方法,有先扬后抑、有对比映衬、有借景抒情、还有以小见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罗布泊,是生命的,是死亡之地,为什么却仍叫做仙湖?”“作者为什么要介绍消逝前的罗布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看到了消逝前的罗布泊竟然是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河流清澈、充满生机的生命绿洲,而现在则成了寸草不生、令人恐怖的荒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备感痛惜,也非常自然地想知道它之所以消逝的原因,进而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2

课程分析

本次研究的课程是语文京版教材第4册第13课《古诗二首》之《游子吟》。本课的指导思想定义为:在大体了解古诗含义的基础之上, 引导学生有韵律、有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背古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拓展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努力改进n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阶段目标中关于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语文教学参考中提出,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第二,注意对繁难字的书写指导。第三,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指导朗读、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只要求学生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大体说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朗读和背诵上。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背古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第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想象,帮助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第五,熟背之后再默写。第六,《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可在完成第一首全部教学内容后,在进行第二首的教学。

学生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在对语文一至三册教材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对于古诗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初步掌握了朗读古诗节奏和韵律的技巧。但对于古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仍需借助于教师的讲解、重点词句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想象,强化对古诗内容的了解。

教学方式 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学习的情景中。评价教学的运用在有效解决学生朗读古诗时出现的问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尝试教学和启发示教学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融情朗读。

教学手段 一是通过欣赏音乐、图片等途径,得到情感的共鸣。二是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引导学生先做出自己理解的选择。三是通过小组活动朗读古诗并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技能:学习“慈”字;让学生在基本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之上有感情、有韵律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让学生拓展阅读古诗《岁末到家》,在使情感得到延续和提升同时,拓宽了阅读量。二是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图片等途径,得到情感的共鸣,从而进入到“母爱”的主题情感之中;学生借助小组活动及个人展示朗读古诗并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聆听习惯,得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在理解古诗含义时,先做出自己理解的按点题目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尝试自我理解,之后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以“母爱”为主题的情感氛围中,理解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情感,从而能够融情朗读,熟读成诵。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初步懂得慈母的恩情是报答不完的。

技术准备 数字反馈技术设备、ppt演示文稿。

互动反馈技术在课中的设计及应用

按点问题的设计思想 《游子吟》一课中按点的题目贯穿教学始终,按点围绕教学目标所展开,有效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等问题。题目的设计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而是达成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所接受程度,充分发挥了互动反馈技术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在图文并茂、轻松乐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古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朗读古诗是一件趣事,理解古诗也并不十分困难。

按点问题的设计及评价 一是课程的起始,是对学生《游子吟》一课的第一课时所学生字掌握情况的检测,按点问题的设计清晰明了,直指目标。我以试探的语气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游子吟》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吗?”学生激动地回答:“记得!”我紧接说:“快看,生字朋友要考一考大家。”通过教师和学生简单的对话直接进入课堂前测,共两道课堂前测题目。

前测按点问题一:

[题干]“吟”字的正确读音是:

[选项]①yín ②yíng

前测按点问题二:

[题干]“迟”的第四笔是:

[选项]①捺②点

问题类别:测评自评类 认知诊断类 其他类

问题设计:预设 现设

《游子吟》一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学习生字,第二课时是学习古诗,本节课是《游子吟》的第二课时,前测按点一和前测按点二的设计意图是检测学生对于第一课时所学生字中易错读音和易错笔画的掌握情况。前测按点一和前测按点二的反馈情况均达到了98%以上的正确率,也就是说明学生对于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字音、字形掌握良好。两道问题的设计不仅达到了检测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目的,还针对本班学生易错字进行了强化知识记忆,为本节课学习古诗《游子吟》奠定基础。

二是新授课,指名读环节。学生在小组自由朗读后进入到指名读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是口头作出评价,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道关于朗读评价的按点问题:

按点问题:

[题干]他(她)读得主要好在哪?

[选项]①声音洪亮、朗读正确。 ②注意了诗句的停顿。③声音洪亮、朗读正确,而且注意了诗句的停顿。

问题类别:测评自评类 认知诊断类 其它类

问题设计:预设 现设

题目设计意图有两点,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培养良好的评价方法;二是根据题目的选项“注意了诗句的停顿”,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古诗的朗读方法,引发学生对于《游子吟》朗读方法的探究。本道按点题目没有预设正确选项,意义在于根据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控。本题的检测数据中,选项②所占的百分比最高,为58%。从这一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班中多数学生对于古诗朗读时诗句中应作适当停顿这一知识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而也有8%的学生选择选项①,也就是说,班中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古诗朗读的认知水平仍停留在读对字音的初级阶段。那么根据这一检测结果,我及时做出了教学策略的调整,那就是请学生听老师朗读并作出评价。我在朗读《游子吟》时特别强调了诗句的停顿,在此之后做出评价选择,学生们都意识到了古诗朗读要注意诗句停顿这一朗读要素,从而解决和达成了有韵律朗读古诗这一教学目标。

三是新授课环节中关于诗句理解的按点问题。古诗诗句的理解,是讲授古诗课程中的一个难点。教参中指出,《游子吟》这首古诗,只要求学生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大体说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朗读和背诵上。根据这一理论思想,我设计的关于理解古诗诗句含义的题目,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视觉上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大致含义。

按点问题:

[题干]下面两副图,哪幅表现了古诗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选项]

问题类别:测评自评类 认知诊断类 其它类

问题设计:预设 现设

古诗的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意思是说:谁能说儿子如同小草一样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天阳光那样的母爱呢?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儿女比作小草,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这句古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是整首古诗学习的难点。处理这一教学难点时,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若是运用语言描述法和展开想象法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运用了图片对比的方式处理这一教学难点,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实现这一教学方法。在设计按点题目时,利用两幅图片作为按点问题的选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观察这两幅图片,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诗句含义。本道按点题目的答对率达到了99%, 我在学生作答后追问:“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认为第二幅图能够表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学生回答:“因为第二幅图片母亲和儿子相互搀扶着,我感觉到这位母亲特别爱他的儿子,儿子也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所以我认为第二幅图能够表达这句古诗的含义。”我抓住时机,夸奖孩子的回答,并总结诗句的写作方法和诗句含义。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有效化解认知冲突,理清概念,促进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互动反馈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所设计本节中的9道按点问题都是秉承这一教学思想,从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班级学习特点入手,行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按点问题的设计仍存在问题。针对本节课的按点问题,我在课后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出个别按点有待调整。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第二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的“密密缝”时,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不理解什么是“密密的针角”,体会不到母爱的细腻,因此设计了这样一道按点问题:

[题干]观察这两幅图,哪幅像是慈母缝制的衣服?

[选项]

问题类别:测评自评类 认知诊断类 其他类

问题设计:预设 现设

这道题目的正确率为62%,从}目正确率分析,这道题目的达成效果并不是很好,部分学生仍旧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母爱的情感体验。

按点问题调整:

[题干]“临行密密缝”中,体现出母爱细腻的是?

[选项]① 缝 ② 密密缝

问题类别:测评自评类 认知诊断类 其他类

问题设计:预设 现设

题目调整后,能够更加直接地针对诗句理解上的难点进行解决,达成了大致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母爱伟大的教学目标。

三是互动反馈技术作为课堂现代化技术的有利工具,始终体现着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互动反馈技术的合理运用、恰当运用才是真正体现其价值的关键所在。我在设计《游子吟》一课时,互动反馈技术的运用没有为了用而用,而是真正恰当地运用到了本课的教学之中,真正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有效化解认知冲突,理清概念、促进理解、重构新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知识记忆。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3

一、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诗歌缺乏有感情的朗读

当前诗歌的朗读方式已经多样化,比如有的教师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安排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段落进行顺序朗读;也有的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安排小组之间进行朗读。但是,许多学生在诗歌朗读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带着感情进行朗读,他们也难以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往往在朗读了多遍诗歌以后,对诗歌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

二是,教师过于注重讲解诗歌

在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诗歌朗读以后,就开始针对诗歌进行讲解,学生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思考环节。而且,有的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直接把整个诗歌的内容、时代背景、修辞手法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抛给学生,学生只需负责把教师讲的内容做好记录,再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是,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

在初中诗歌中还有部分属于现代诗歌,而许多语文教师在针对现代诗歌进行教学时,形成了这样一套固定的思路:首先对题目进行分析,介绍诗人和写作的背景;然后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指出诗歌的主题;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扩展,安排学生背诵诗歌。这种固定的思路磨灭了现代诗歌特有的风韵。这种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逐渐消退。

二、初中诗歌教学的改善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准备,注重观察诗歌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有着重要影响。随著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诗歌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诗歌教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要想提高初中诗歌教学质量,就应该合理地转变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每一首诗歌都有自身的特征,固定的思路不能很好地诠释每首诗歌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诗歌的准备功课,利用课余时间从多个方面对诗歌进行深入了解,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者网络等途径,充分运用诗歌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诗歌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入情感进行朗读

初中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感,以此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的情感逐渐地向诗歌情感的转换,并由此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悟经验。然而,许多诗歌教学都明显趋向于形式化的朗读,因此,要转变这种形式化朗读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功课,对诗歌中的生字进行掌握。在学生朗读之前,应该营造好朗读氛围,教师可以做好带头工作,带着情感进行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再根据诗歌的特征合理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朗读中还需要注意把诗歌里的字音发准。这种带入情感的朗读,能够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后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中打好基础。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思考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4

摘要:背景资料的引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背景资料来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引入存在追求模式、操作机械、脱离文本、忽视学生等现状的分析,指出背景资料引入应该遵循正常性、整合性、灵活性和情感性原则,并进一步提出背景资料的引入策略。

关键词 :背景资料;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25-02

背景资料,就是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对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等方面提供辅助的重要材料。既指教材中已有的课前提示、课后补白、页下注释及读本材料;又指需要从课外补充、引证的材料,如作者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具有丰富性、差异性、多元性、潜在性等基本特征。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将其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背景资料正承载着丰厚的背景文化信息,以及作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元素。因此,如何让背景资料对文本解读发挥最大的渲染、补充作用,使之成为启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关节点;如何让背景资料所蕴含的情感、道德、文化熏陶影响学生,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依托点,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引入存在的误区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引入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追求模式、操作机械、脱离文本、忽视学生四个方面。

1.追求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背景资料的介绍放在课文讲析之前,背景资料的介绍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导入新课?邛介绍作者?邛介绍背景,习惯于在导入阶段呈现背景资料,把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而把背景资料介绍模式化了。

2.操作机械。教师机械地将教参中的背景资料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学生,对涉及面广、人物多、事件比较复杂的背景资料没有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介绍作者的背景,也只是机械地宣读作者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缺少对资料的筛选和提炼。

3.脱离文本。教师过分关注背景资料本身,没有注意到背景资料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背景资料只是对文本起到补充作用,不能代替文本。有的教师解读文本时浅尝辄止,学生未曾领略到文本,就引申到课外,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不管文本需不需要,展示大量的精美图片,或者出示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学评论。

4.忽视学生。有的教师备课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所选的资料不能针对学生的“困难点”和“兴趣点”,课堂产生不了共鸣,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介入的原则

1.正确性原则。背景资料的引入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正确性,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自身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视野、兴趣爱好引入背景资料。对所选取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梳理,并进行考证,去伪存真,以保证其正确性,而且不能仅凭背景资料对文本作牵强附会的解读,以免曲解甚至错解作者的本意。

2.整合性原则。背景资料在成为教学内容之前,往往是零乱、分散的,难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各个零散资源之间的联系点,对其进行加工、重组、整合,把零乱无序和混杂的背景资料整合起来;把涉及面广、人物多、事件复杂的背景资料进行归纳、整合,以适合待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灵活性原则。背景是为内容服务的,面对丰富的背景资料,教师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适当补充,把背景资料合理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既可直陈式介绍,也可鲜活地引证;既可开头引用,也可因势插入;既可教师主讲,也可学生链接;既可平面的知识性补充,也可立体的文化性拓展……概括地说,就是要灵活呈现,多角度介绍,多层面运用。

4.情感性原则。背景关乎人与生命,关乎时代社会,关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发利用背景资料时,一要根据文本需要,用充满灵性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分析,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二要用背景所蕴涵的情感、文化等多元要素,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背景成为情感思想的延伸点和主动探究的兴奋点。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引入的策略

背景资料引入的策略,总地来说,应该根据整堂课的教学需要,合时、合宜,并与文本解读和谐地融合一体,具体如下:

1.在激发兴趣时引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营造乐学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要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习需求,呈现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因为这些背景资料在成为教学内容之时,已经过教师的加工、重组和整合,情趣盎然,切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能促使学生快乐求知。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兴趣盎然。

2.在遭受困惑时引入。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了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在隐去背景资料时,应抓住契机,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要。在学生领悟文本旨意及作家情感有困难时,可引入背景资料,这时学生对文本已经有过一番苦思冥想和激烈争议,但还不够明朗,有了急切的解决问题期待,此时应乘势引入背景资料,犹如拨云见日,令他们豁然开朗。

3.在主动质疑时引入。语文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后再顺势引入背景资料,既能发挥背景资料的功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由此,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让其真正体验到阅读过程的快感。

4.在深化主题时引入。就阅读而言,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主题本身的含蓄以及读者的人生经历、感悟水平的差异等诸多复杂因素,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有时还会发生较大的偏差,这时就需要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补充和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及时提供,适时呈现,学生就能凭借这些资源,纠正偏差,由浅入深,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5.在拓展延伸时引入。《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第24条要求“语文教师要率先成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鼓励学生读原著,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在课文研读到一个新的境界,课堂时间就要结束时,引入背景资料,可以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后,将有些疑问带向课后拓学中去解答,有些思考也需要课后去求证。课尾背景资料的呈现,会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背景资料对文本解读有渲染、补充作用,应成为启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关键点;让背景资料所蕴含的情感、道德、文化熏陶影响学生,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依托点。

参考文献:

[1]陈正喜.例谈文学作品阅读时背景的介入度[J].教研天地,2010,(1).

[2]何静,晏国英.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介绍[J].赤峰学院学报,2008,(12).

[3]蒋光明.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引入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4]李加.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入背景知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5]张雪琴.背景知识如何介入语文课堂[J].现代阅读,2012,(6).

[6]仇定荣.背景知识:让阅读教学厚实起来[J].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9).

[7]王显英.例谈背景资料的有效利用[J].语文学刊,2011,(1).

[8]范剑萍.资料助读的选择和运用[J].中学版教学参考,2011,(11).

[9]罗付兴.浅议语文教学中的背景资料[J].教法研究,2013,(6).

[10]严豪.课外资源有效运用例谈[J].语文世界,2013,(1).

[11]赵凌云.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入[J].语文学刊,2010,(1).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5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的安排设计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多的是陈述的方式。

如,第四册《母亲的恩情》练习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

第十册《只拣儿童多处行》练习5: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

第十二册《三打白骨精》练习3: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这种方式多采用陈述的语言来交代知识,提出学习要求。它是以编者为本,由编者决定学习内容,而非以学生为本。语言的趣味性、可读性不够,用语过于拘谨,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之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也采用了讨论这种开放的表达方式。

如,第六册《水上飞机》“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来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第十册《望月》“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使“我”感到惊讶?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

第十二册《夜晚的实验》“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种方式将具体材料和问题展现给学生,供他们讨论,自己寻找答案。讨论式的表述方式基于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思想。内容的呈现和安排具有点拨和诱导的特征,即使较难的问题也要求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参与、观察、分析和感悟来得出。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设计,目的不在于得出结论,而是重在参与,重在学习过程。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还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如,第四册《蜗牛的奖杯》“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第五册《蒲公英》“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

第十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会比较扎实。

我们研读教材,绝不能抛开课文后练习,或认为它只是课文的副产品,作为一种补充检查,而要把它与课文合成一个整体,去悉心研读,把准编者意图,让它真正发挥实效。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课文后习题,强化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变陈述式为问题式

苏教版教科书中许多习题都是用了陈述式。如,“读一读,再按笔顺描红”“读一读,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再按笔顺描红。”“按笔顺描红。”“读读,抄抄,再听写。”“读一读,再说说带点词的意思。”“读读下面的词语,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学时,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呈现,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片段1

二年级下册《小池塘》第二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偏旁的名称,照样子按笔顺描红。”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出示生字: 只 边 阳 红 吹 波 姐

指名读题目,提问“这些生字谁能读正确?哪些字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只、吹”读翘舌音;“阳、红”读后鼻音。)

提问“下面的偏旁分别是什么名称?”

(引导学生认识4个偏旁。)

提问“谁能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它们的笔顺是什么?”

指名回答。

提问:“写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姐”的‘女’字旁要长而窄,第三笔横改提;“阳字的‘双挂耳’要写的向上一点。”)

学生描红。

教学片段2

《水上飞机》一课课文后练习要求用“渐渐地”造句。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谁能说说‘渐渐地’是什么意思?”

在黑板上板画小草,引导学生说:“春天来了,怎么样?”

学生很快造出:春天来了,小草渐渐地长出来了。

老师又画了地平线、山和一个圆。问: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将圆想象成初升的太阳、落日、月亮等等,然后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老师接着又引导:这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一年级转来,学习成绩不好,现在三年级了,成绩好了,用上“渐渐地”说话。

最后自己练习说一句话。这种由扶到放,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将“渐渐地”一词的意义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有效的铺垫和引导之下,学生再进行造句便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教学片段3

如《看》一课,要求背诵课文。指导背诵第二、三段重点段落时,就可采用“问题引读法”引导背诵:公园里的好看吗?――颜色有哪些?――开得多吗?――怎样生长?――看的人们怎样?――爸爸怎么说?学生在回答逐个问题时,就能完整地背诵课文了。

二、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有的是封闭性问题。如,“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它是有效提问带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课堂对话的一大屏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什么”、“为什么”、“以什么方式”“你怎么知道”之类的词作问题的开头语,为学生开创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的机遇。

教学片段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交流:哪一种恐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课文是怎么介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雷龙

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龙的大的?

出示大象图片:

同学们,一头大象一般重5吨,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大约是――吨,真是个――。

课文把雷龙和大象做了比较,这样就突出了雷龙的大。

你们听过打雷吗?(播放雷声)课文把雷龙发出的声音比作――

这里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感到雷龙的大。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雷龙很大?指名读。齐读。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关键词句,通过图文等知道的。

小结:课文介绍雷龙主要运用了做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图和文章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它。介绍其它恐龙的时候也用了这样的方法,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发现它们。

梁龙

课文是怎么介绍梁龙很长?

出示梁龙的图片:

二十多米相当于我们教室长度的三倍左右――课文还把梁龙比作移动的――,真――呀!

师:课文运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打比方,把梁龙的长生动地表现出来。谁能通过朗读,体现这一特点?

剑龙

让学生围绕前面的问题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剑龙,它的背上有――,尾巴上还有――它就是用这些武器保护自己的。

三角龙

出示图片:三角龙共长了――,一只长在――,另外两只――,每只都有――,真是令人――。

师小结:课文介绍剑龙与三角龙的时候,运用具体的数字,使我们对恐龙剑板、尾刺的数量,角的只数与长度了解得更加清楚,知道了剑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三角龙如何叫人害怕。

谁能读出这两种恐龙的特点?

三、变复杂性为简单化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有的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特点设置的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重难点。如《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小草和大树》“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类问题往往涵盖面比较大,由于学生的智力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辅的问题,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拾级而上。才可能帮助学生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教学《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如果直接让学生回答,很有可能将学生问哑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促进学生思考、探讨:①“许多园主”与“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②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里?③格罗培斯为什么要求在乐园里撒下草种?④他是怎样想的?最后再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设计为什么是最佳?”这样,将复杂点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这些辅的问题都为解决母问题服务。将问题化整为零,学生各个击破子问题,再聚零为整,就能够完整而有条理地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为学习的主人。

《诚实与信任》一课课文后练习“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在教学时启发学生首先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文章定题目。教学中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接着启发学生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课文是以主人公‘我’的品质为题的,如果要更换新的题目,你能给它换个什么题目?换题目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一句话触发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发言踊跃:

“可以赞美主人公的品质为题――《诚实的心灵》。”

“可以主人公的话为题――《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可以发生的事件为题――《车祸以后》。”

“可以主人公良好品质的见证为题《一张小字条》。”

当一位同学说“可以《人与人之间,诚实比金钱更重要》为题”,立刻有同学评价:“不行,作为文章的标题应该简洁、醒目,你的题目太长了!”还有一位同学认为课文的题目“平板不行,应该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别人有一种想读下去的兴趣”……

四、变开放性为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中半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还是占多数的,但多为局限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内运行的问题。例如,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课文后练习要求将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望月》的课后第5题要求同桌背诵有关山或水的古诗。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同,开放性的问题应该考虑升级,从学科课堂教学到学科的综合性活动,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因为这样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突出“活动”,进一步体现多元元素,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的真实性、有效性。

如,《半截蜡烛》课文后练习要求将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在教学时,这个活动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真正落实,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与文本产生共鸣,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再现课本里、生活中的情境。

再如,《望月》的课后第5题要求同桌背诵有关山或水的古诗。我们可以举行一次吟诗比赛。配以图画、音乐、吟诵等。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6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在我们生活中传统的文化愈来愈受到国人的瞩目,热爱诵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更是将“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主要实验目标。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大力倡导学生的诵读,但没有形成体系。目前很多学生虽有一定的诵读能力,但对诵读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另外学生对诵读方法掌握得不成系统,教师也没有因生而异的诵读方法指导,没有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案。

笔者经过问卷调查,制约学生诵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诵读认识的问题

2.诵读内容的问题

3.诵读方法的问题

4.教师指导的问题

5.诵读时间的问题

6.记忆规律的问题

二、有效策略

(一)营造诵读的氛围,提高学生对诵读意义的认识

要堵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深入了解诵读的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宣传意义。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

1.利用阅读课,教师开展以“诵读经典名篇习惯使我终生受益”为主题的班会课

教师可利用阅读课向学生宣扬,语文主题学习中的经典名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其中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其中精邃的思想、哲理就像―颗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诵读这样的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我们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而3~12岁是一个人背诵记忆的黄金时期,儿时背诵,终生受益。“八岁背唐诗。八十不会忘”。小学生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可企及的记忆力。这一年龄段的人背熟的文章,常能记忆终生。同时教师列举我国历史卓有建树的名人,都有诵读的习惯。用这些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人物的成长实践向学生一再证明,―个人如果能具有一定的诵读能力。对形成良好的品德,成就一生的事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充分利用校园的可视空间,使学生感受氛围

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各个学校都把展示传统文化名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领学生实地参观,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营造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家校联系,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利用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卡”和“学生成长手册”等多条渠道使家长也能提高对诵读意义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种诵读的美好氛围。

(二)联系扩充,对诵读内容按照主题分类,使诵读内容形成知识组块

为了改变学生诵读内容支离破碎,学生记忆内容不成整体的现状。可结合单元主题教学分类归纳诵读内容。主要方法是

1.把学生已积累的诵读内容进行不同主题的归纳整合

主题的归纳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例如,可以叙写的内容为主题、可以以作者为主题,也可以以中心主旨为主题、还可以以表现手法、情感基调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主题等。

2.结合单元教学主题来拓展诵读内容

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八个单元主题为基础。拓展补充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章。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睛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诵读的兴趣。

3.诵读主题资源共享,丰富诵读内容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同的小组分别诵读不同的主题。然后互相交流交流补充诵读的内容,这样做大大丰富了每一个学生诵读的内容,达到了诵读主题资源共享。

(三)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具备诵读的技巧

在这一策略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经验交流、案例评析的方法来探索出有效的诵读技巧,进行强化训练。我们总结出的具体的诵读技巧有: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节奏。

(四)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诵读指导能力

1.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使学生在读中悟情,在情景交融中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2.通过丰富的诵读形式。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有效的课堂诵读形式。具体有:(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分角色朗读。(5)配乐朗诵。(6)范读。

3.通过“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实际的评课议课活动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主题导学”就是教师结合单元教学的主题引入新课。引入要学习的同一主题的阅读篇目,第二环节的“自读读通”就是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以使98%的学生都能达到熟读的程度;接下来的“细读悟情”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以“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为抓手进行细读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所感悟。最后一环节的“诵读积累”就是运用“范读模仿法、熟读成诵法、联系扩充法、想象入境法、图文结合法”等有效地提高诵读水平的方法来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背诵摘抄,积累成习作素材。

以“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有实效性。结合着单元主题来进行诵读。因为有了内容的整体性、情感的一致性、朗读技巧的统一性、指导方法的―致性学生的诵读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

(五)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注意过程跟进,使学生背得牢。为了避免其减弱或消退,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教师应注意安排诵读进程,不断强化记忆痕迹。

(六)读写结合,注意能力运用

学生诵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最终体现之一就是把诵读的内容的习作中的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使读写得到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可结合着单元主题进行作文指导训练。进行学生活动式阅读和学生自由作文,就是说作文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学生把日常诵读的资料,自主拟题,构思立意,研究写法,在民主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完成之后,发动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交流研究所得。互评互改互荐,学生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和在同学问的互相帮助下由原来的愿写变成会写。

实践证明,以“营造氛围,提高认识;联系扩充,知识组块;指导方法,掌握技巧;规范教学,提高指导能力;开展活动。提高诵读水平,读写结合。注意能力运用。”的诵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改变了学生对诵读的认识,促进了教师指导方式和学生诵读方式的转变。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7

关键词:教学效率;语文课;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77-01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动态,开放教学情境,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语言才干、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经过我多年的从教经验认为读、讲、议、演、背,师生互易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特殊效果。

一、读课文

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包括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语言、读出重点,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吸引学生注意力,感染和教育每一位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读,默读、朗读、细读、精读、品读,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明白作者立意谋篇的目的,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正如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曾利用早读辅导时间,抓住小学生想当一位老师,物别崇拜老师的心理、人人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面对讲台下的同学读课文、心情异常激动和自豪,这是一种快乐,更是一份自信,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发现,不爱学语文的学生逐渐有了兴趣,成绩差的同学爱发言了,其效果出乎我的意料。

二、讲课文

讲课文,不是传统概念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巧妙地艺术地点拨, 通过由浅入深式的缓缓行进,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地进入到文本情景之中去,去品位、去感受。教师逐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生与生互动,师与生互动探究答案。这样一来情感体验就会全面,达到学习的目的。要求学生能够对课文故事梗概作个简明描述,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写这个个事,通过这个事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初步撑握课文,讲给同桌听,讲给同学听。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其思维,乘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同学们读课文后,老师抓住机会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事?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是阮恒知道自己要死,把血献给小姑娘,让小姑娘活的故事。接着进行下一个问题:就这个故事,为什么课文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这件事?……这样,文章的整体性不至于受到破坏,也不会扼杀学生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

三、议课文

议课文,当小思想家,学生都有表达的愿望,都有交流思想的要求,在学生有交流的需要时,教师要为他们创造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条件、使其懂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展多元思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放手让学生面对面地共同质疑问难,在友好的合作实践,热烈的议论辨别中,逐步养成勤交流,善思考的习惯、如:我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留给充足的时间展开讨论,谁说得对?再如:《雪孩子》一文,可围绕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迸出智慧的火花。

四、演课文

读读演演,当小演员、演课本剧,许多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场面生动有趣,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学生能身临其境主动探索求知,理解课文,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如:课文《将相和》一课时,我分角色演课本剧,学生在高兴中完成了本课任务,突破了难点,也很快就掌握了本课重点:顾全大局,机智勇敢,知错就改的思想教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同学们还大胆谈到了宝岛台湾要以和为贵,两岸和平相处,共同繁荣,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怉。

五、背课文

知识在于积累,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小学生还不能运用自如,还处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就需要大量积累,积累知识就需要背诵,背诵经典文章;背诵经典段落;背诵经典词句。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促生质的飞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这个道理。背诵一段文字超过十遍,所背的内容就自然存储于大脑之中,久而久之,也就融化到自己的表达中了,如此潜移默化,语言功底不知不觉大造,而且,语言的敏感性及鉴赏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剧飞升。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8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先生的“不可讲”与“不讲”启迪我们,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具体操作程序是:

1.整体感知粗读文。

如,教《冬夜杂咏》,在揭示课题后,我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咏’是什么意思?陈毅爷爷在诗中‘咏’了哪些事物,为什么咏这些事物?”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2.激发兴趣尝试练。

当学生粗读课文以后,只知道诗人咏了青松、红梅、秋菊这三样事物,而对于“为什么咏这三样事物”,一时语塞时,教师及时简介背景。接着,我出示尝试训练题,鼓励学生自学:①这三样事物各有什么品格特点?划出能表现它们品格特点的关键字词。②读读课后问题,想想哪些是自己可以弄懂的?

3.教给方法觅疑难。

在学生粗读试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觅疑学思的一般方法。如,教给“生字圈点词画横(),难句底下画‘波浪’()抠词释句分段法,抓准关键读想问(画‘?’)”等学习要领。还可告诉学生,有关内容的问题要从“什么意思”“怎么写”上想,有关中心的就一定是回答“为什么写”的问题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以课文为例子,从哪学,学什么,从哪儿想,想什么的能力。

二、细读,重点练中释疑究思。

学生通过试练,得到了一些肤浅的“问号”,多属内容方面的,且通过自读已初步理解了一部分。教师须继续围绕疑难,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相互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热烈的讨论,许多疑问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解决。其步骤是:“汇报试练结果筛选重点疑难分组读思议析记下难点待解”。

比如,教学《草地夜行》,当教师把“通过粗读课文,你有哪些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问题一提出时,学生纷纷举手,一连提了20多个问题。接着,教师在逐一淘汰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后,把有质量,值得研讨的问题作为重点练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疑点,反复默读重点段落,寻求答案。如:“革命队伍中,老红军为什么有时称‘我’‘小鬼’?”“描写老红军的外貌和插进一段卖帽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天黑了,怎么能说‘吞没了’?”“老红军已知草地到处是深潭,为什么还要背我走?”“都丧命”和“不能都牺牲”怎么理解?“小红军早就一步一挨要人背了,怎么还能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能赶上大部队吗?”“最后一段中有两个‘要记住革命’不是重复了吗?”等。然后,分组议论,共同释疑。如有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问号”,则作为悬念留到下一环节完成。

三、精读,提高练中排疑诱思。

通过两次试练以后,学生困惑所在就是我们的教学难点,需教师的点拨,诱导。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集中而且定向的,他们的求解欲知的学习主动性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要努力把握时机,启发学生探究疑难,激发思维,强化训练,以求进入“跳一跳,摘果子”的境界。以教学《草地夜行》为例,谈几点“提高练”“诱导思”的方法。

1.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去感受体验作者的感情。

如:“课文中的小红军如果是你,你在那茫茫草海中,对失去老红军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课文,体会自己的感受。

2.根据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去领悟人物高尚的品质。

如:老红军的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是由于(同‘小鬼’一样的饥饿、疲劳);他很早就在斑竹园(卖帽子),是要告诉我们老红军是位(很早参加了革命的好同志);他为背我走(陷入泥潭牺牲了),进一步说明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在引读中添加适当的词语去排愤解惑。

如(小红军面对着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黑暗笼罩着大地”(等困难,想起老红军牺牲前的嘱咐)“要记住革命……”

4.用比较词语含义的方法去理解语言文字。

如:“小鬼”与“小同志”,哪一个词更具有爱护之意?把“天黑”比拟成把光亮“吞没”有什么好处?“都丧命”与“不能都牺牲”含着什么不同意思?

5.将故事情节作适当延续去深化文章中心。

如,以“小红军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以后……”作开头,进行续写。

6.以疑发问去体会人物的思想基矗如,老红军明明知道“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就不能再革命了”为何还要背我走?

上一篇:妈妈收到女儿礼物的感言范文 下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