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格式范文

时间:2023-10-28 19:48:25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篇1

关键词:网络课程;性质;认知风格;呈现方式

有研究者对文本、视频两种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与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对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文本与视频这两种呈现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之前的研究只是针对一门课程来进行实验,因此笔者进一步思考,不同内容呈现方式的网络课程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其有效性是否会随着课程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实验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者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并进行验证。因此,我们分别选择《教育技术学》和《Html语言》作为实验材料,这两门课程的性质分别倾向于理论型和操作型。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课题组选取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04级学生60名作为被试,这些被试已经学过部分教育学、心理学和技术类基础课程,实验前还没有开设“教育技术学”和“Html语言”课程,实验中并未刻意强调此实验内容,尽量保证被试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2.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方法。在网络课程呈现形式方面分为文本显示和视频显示两个水平;在学习者学习风格方面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水平,因变量为学习效果。

实验前首先对被试分别进行学习风格测试和两门课程掌握情况的前测,在保证各组被试间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按匹配的方法把被试分成场独立/文本组、场依存/文本组、场独立/视频组、场依存/视频组,两种学习风格分别施以不同的实验处理,然后进行后测以比较各组学习效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再比较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

3.研究工具与材料

(1)北京师范大学于1998年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以测试不同的学习风格,共三部分,测验时间为12分钟。

(2)前测和后测试卷,用于测试被试在学习两门课程前后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材料,主要采用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现代教育技术》,《Html语言》由课题组精选相关内容作为研究材料。

4.数据处理

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实验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分别为0.958和0.4)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即文本/独立型与视频/独立型组的学习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同样文本/依存型与视频/依存型两组也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也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相关研究的信度。

接下来,采用两因素、两水平的2×2方差分析来验证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风格两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经过统计,学习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样本的各组之间相互独立,相伴概率为0.38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根据统计结果,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因素、学习风格因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风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分别0.530、0.913、0.581)均大于0.05,因此以上因素均未对学习效果呈现显著影响。

2.《html语言》课程的实验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场独立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44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文本/独立型与视频/独立型没有显著差异,与之相对,场依存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文本/依存型与视频/依存型则产生了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对场依存型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

接下来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相伴概率为0.776,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风格因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因素与学习风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三者对学习效果的交互作用显著。

经过实验和统计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偏于理论型的课程,采用何种内容呈现方式并不会对不同场地独立性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于侧重于操作型的课程,场独立学习者无论用何种内容呈现方式都不会对学习产生太大的影响,这可能和场独立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较强有关。与之相反,场依存性学习者非常倾向于视频讲解的方式,这也许是因为场依存性学习者在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关内容时,特别需要详尽的说明与指导。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

1.根据课程性质,侧重不同类型资源的建设

尽管本实验仅选取了两门具有不同特征的网络课程,但事实上每门课程都具备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征。如计算机操作类的课程就非常侧重于演示和操作环节,因此应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的演示过程,应搜集优秀的CAI课件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选用。再如某些文科学课程,网络课程设计者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已有的、没有版权争议的、制作精良的视频而非乏味的课堂搬家式视频。总之,网络课程制作者应仔细分析本门课程的特征,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资源的搜集与制作。

2.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尽量实现因材施教

网络教育尽管具有方便、快速、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在适应学生的学习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网络课程仅具有基本信息登记模块,与学习更为相关的知识水平、认知风格等个性特征测试模块很少见到,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呈现、个性化教学活动安排更无从谈起。事实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中认知风格的差异是个性特征在学习中的基本表现。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的适应性,必须充分考虑认知风格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学习目标及任务、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核心要素做出综合考虑,形成完整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3.从基础做起,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应当从基础做起。比如网络课程建设中可针对重难点设置短小的视频,提高视频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应在视频中增加优秀的课件。而更为基础的文本要系统、丰富、条理清晰,适当增加超链接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特别是场独立学习者的要求,还可以运用概念图等方式提炼内容结构使场依存学习者能够更好的构建认知结构。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继红.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者认知风格

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2005,(6):18-45.

[2] 沈霞娟,马颖峰,高东怀.基于认知风格的网络课程教学

课程论文格式篇2

【关键词】教学风格 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风格,指教师在某种教育观念基础上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思想、稳定性的教学模式、艺术化的教学技能、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教学思想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反映,它决定着教学风格的方向。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程序结构或教学过程操作方式,它是体现教学风格的特征。教学技能是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它是教学风格的内涵。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解决与处理教学问题的策略与方式,它是教学风格的灵魂。当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和谐统一同时又体现为某种特色并能显示出个性魅力时,它就形成为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一般要经历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艺术的锤炼与教学风格的完善四个过程。

一、教学思想的形成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行为,先进正确的教学思想是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的首要因素,也是教师形成良好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风格的前提条件。如教育专家魏书生认为:“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能力落后;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开采技术落后”,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和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引导”的教学风格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产物。

教学思想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对课标的理解。课标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纲领,它是教师教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课标叙述的概括性和内涵的深刻性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的倾向性,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就自然体现为不同的内涵诠释。对于课标中“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表述,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生活”,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应回归生活”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学习”,那么他就会形成“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表达”,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其次,教学思想的形成源于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形成教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那么教师就会形成“注重引导建构”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倾向于布鲁姆的“目标层次学习理论”,那么教师就会形成“注重夯实‘双基’”的教学思想。

其三,教学思想的形成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如有的教师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拥有的单词量和通读课文的能力对英语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他就会形成“以词句为基础,以通读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认识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旨在兴趣诱发”的教学思想。

对于教学思想的形成,不论源于哪种途径,关键在于要从多角度来认识教与学问题。既要从“教”的角度分析教师的作用,又要从“学”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认识课程教学的价值功效。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既是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某种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比教育理论层次低,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它比教学实践经验层次高,它概括、完整、易于界定,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教学思想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而教学模式又是教学风格形式的具体反映。离开了教学模式,就谈不上教学风格。如某初中英语教师的“情境(快乐导学)――生活(游戏活动)――建构(体验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课堂是学生快乐生活的场所”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通常为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是自我设计,即主动构建符合于自己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几乎每个教师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如针对“课堂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的教学思想,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就可能构建“听、读、记的自学引导――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的三课型教学模式。第二种是移植创新,即将同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模式部分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且在他人的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对于当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模式,而前面某英语教师的“情境――生活――建构”就是于永正语文五重教学模式的移植创新。第三种是重点攻关,即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注意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要寻找突破口。如提高英语总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突破工具,从而构建“单词回忆――短语用法――语法归类”的复习教学模式,冲破课题或单元局限而贯通教材知识。第四种是借鉴吸收,即指教师通过精心选择而后将他人成功的教学特色部分地借鉴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也带上这种特色的方法。如对于“情境――生活――建构”的教学模式,如果将他人精彩的课堂结尾环节补充进去,那么原有的教学模式就变为“情境――生活――建构――升华”的活力课堂模式。

三、教学艺术的锤炼

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是确立教师教学风格的总体框架,就如撰写论文仅拟定了写作提纲,能否撰写成功还取决于文笔功底。同样,是否能形成完美的教学风格还取决于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其中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还蕴含着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教学艺术的形成是一种艰辛的长期性的实践锤炼过程,它也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方面,因此它要求教师要具备努力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艺术的锤炼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一是广采博收,即综合各种风格之精华,集于自己教学之一身,从而使之具备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如要锤炼幽默的语言艺术,教师就可以认真研究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细心领悟相声中抖落“包袱”艺术,还可以借鉴当代演说家周立波的“夸张”手法,使各种艺术风格之长熔于一炉。再如处理上课刚开始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的“喧闹”秩序,教师就可以借用特级教师黄桂林的处理艺术:“I am glad to see you all looking so happy,Why are you so happy? All I know.。”学生必然惊疑,然后教师可以联系课题内容,“因为大家对……感兴趣,下面请大家……”这样巧妙地转入课题导入就是蕴含教学智慧的艺术。二是厚积薄发,即要求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创新。历代名家大师,都是厚积薄发的信奉者、实践者、倡导者。厚积乃薄发之基础,薄发是厚积之精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对立统一,共同构成积极的创造活动。三是加强修养,良好的教学风格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个性修养,其修养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学风度,而且还影响着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如特级教师陈静波将大家熟悉的歌曲重新填词然后用英文演唱并录音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融文学、音乐、娱乐为一体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形式,意在引发学生的课堂情趣活力。四是勇于实践,即教师要勇于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帮助,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备课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较优化的教学设计。上完课后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都会促进教学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教学风格的完善

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围绕这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日趋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风格的完美。在教学思想的形成与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由于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等因素,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逐步调整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一个长期性过程。

在课程教育理念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注重“双基”教学,相应的教学思想的目标对象则是“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传授”。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提倡“素质教育”,相应的教学思想的内涵要点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教学模式的特征是“教学兼顾”。自2003年开始,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那么教学思想的本质是“关注学生发展”,其相应的教学模式特征就是“重在过程,旨在导学”。在教学技术与手段方面,幻灯图片――多媒体――互联网的逐步演变,以前那种“课本+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已被时代淘汰。在理论指导方面,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的逐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教师对教育内涵的认识也将越深刻,其教学思想就越体现先进化和本质化,从而教学模式也就趋向更科学或更完善。在实践性方面,阶段性与发展性是教学风格完善的重要特征。在50 年代初,特级教师钱梦龙根据教育家叶圣陶“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与自己的切身经验,构建了“鼓励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60 年代初,钱老师深入探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重新构建“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70 年代末 ,钱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的教学模式。80年代教育改革后,钱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外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与“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练习式”的教学模式。

由上可见,对于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其次是加强理论学习,其三是注重教学反思。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逐步发展,逐步完善。

“教学生也是教自己”,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格言,而名师正是在完善教学风格的同时达到了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

[2]柳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7.

课程论文格式篇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提出了一种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工种证书相融合的“课证融合”模式。该模式参照“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完成了“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课证融合”模式的设计——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及学习任务设计,并进行了“课证融合”案例分析。

http://

关键词 :课证融合;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52-03

作者简介:贾晓宝(1976—),男,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建筑。

以往的职业资格培训不计平时成绩,学员只要通过职业资格的最终理论考试及实操考试即可获得相关证书。学员就算不来上课、不完成训练任务,教师也无法监督。为了提高训练质量,强化训练过程,2010年,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出了基于“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的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即平时任务训练占总实操成绩的60%,每次训练任务均要完成相应的理论作业及测试,理论作业分数计为理论成绩。学员培训完成后,只需要参加最终的实操考试即可,占总实操成绩的40%。通过“一体化鉴定”模式,可以全程监控学员,并确保学员能完成所有的训练任务,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水平。

针对社会人员,采用“一体化鉴定”模式能有效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学员的专项能力;针对在校生,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及技能基础,且教学设备、教师配置不能满足“一体化鉴定”的要求,如果完全按照“一体化”鉴定模式操作的话,需要大量的学时,高校教学安排无法满足。那么,如何在高校推广“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

根据“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结合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笔者提出了“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将课内实训项目与“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过程考核实训项目(占60%)融合,将课内理论作业及理论考试与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理论考试融合,学生只需要参加“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综合实训考核(占40%)即可获取相应证书。现以“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的“设备监控”模块(“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有五大模块)与职业院校”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的融合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证融合”模式方法设计

“课证融合”模式包括实操融合和理论融合两个方面,如图1所示。实操融合是指将课内10个学习任务与“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助理级)16个过程考核实训项目(占实操考试的60%)对应;理论融合是指每个章节均安排理论作业,期末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学生即可免考“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理论科目。对在校生而言,只需要参加实操综合考试(占实操考试的40%)即可获得相关证书,完全实现“课证融合”。

二、“课证融合”模式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学习情境,并规划出本课程的一系列学习任务——电梯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冷热源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等。同时,将课程内容和课程顺序进行解构与重构,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职业技能训练贯穿始终,注重知识衔接。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如图2所示。

三、“课证融合”模式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的思想,首先要开发相应的训练任务,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知识结构;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且后一个任务既涵盖前一个任务的知识点,又是对前一个任务的提升;任务之间应有相似的操作流程,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水平。

为此,把楼宇设备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细分(如图3所示),开发了控制器面板操作、CARE软件基本操作、电梯系统监控、供配电系统监控、给水系统监控等10个实训任务。

那么,如何安排这些任务的顺序呢?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呢?我们按照从信号类型的递增到控制方式的递增,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安排。信号类型的递增是从最简单的只含有DI的电梯系统,到含AI、DI的供配电系统,再到AI、DI、DO的给水、排水系统,最后是含4种信号的其他系统。控制方式的递增是指从最简单的只需要监视不需要控制的系统,到只有一种控制方法的系统,再到两种控制方法的系统,最后是三种以上控制方法的系统。

按照这两种递增方式排序,10个任务的顺序如图4所示。由于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学习,难度不大,学生基本能理解并掌握,且大多数任务的训练流程基本一致——建原理图、进行点的编辑、硬件配置及控制方法设置、下载调试。在多次重复流程的任务中,再逐步增加难度,学生很有成就感。任务设置非常符合学习规律,在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技能点掌握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课内的学习任务设计好后,如何将课内学习任务与深圳市智能楼宇管理师实训项目对应呢?因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智能楼宇管理师培训每次只有三节课(2.5小时),且要完成至少一个任务的训练,由于基本不讲理论知识(要求学员有相关的理论基础,或上课前自学理论),在三节课的时间里教师先实训演示,再由学生完成相应任务,时间刚好。但对于无理论基础的在校生,显然课时是不够的。在每个任务实训之前,教师必须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会占用比较多学时。如果按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16任务来完成,学时远远不够,所以尽量将16个任务中同类的合并(如表1所示)。例如,将任务4(电梯运行状态检测编程与运行测控)及任务5(电梯自动监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合并为学校实训中的任务3(电梯系统的监控)。这样,既可确保有足够的学时讲解理论知识,又有足够的学时完成训练任务。

综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工种证书的“课证融合”方法,该方法参照“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完成了“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的“课证融合”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及学习任务设计,给出了详尽的“课证融合”案例,值得相关专业及课程实现“课证融合”借鉴和运用。

http://

参考文献:

[1]李长虹,马阳,闵光培.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高技能人才训练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

[2]赵志群,杨琳,辜东莲.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5).

[3]胡力勤,侯静宜.“任务引领型一体化模式”在建筑高技能人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智能楼宇管理师为例[J].科技信息,2013(18).

[4]茅小海.以任务为引领的维修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1(2).

[5]徐玉平.任务引领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CAD/CAM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2(8).

课程论文格式篇4

19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的主张被提出来后引起了当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终身教育的理论驱动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教育为众多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提供了第二次受教育的机会

wWw.LWlm.com,为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国家实施终身教育创造先机。成人函授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的教育。[1]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授课方式的改进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毕业论文设计是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计划中一个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成人函授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函授教育者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对圆满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成人函授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两种授课模式的特点,将两种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确该课程的具体要求,熟练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方法,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一、毕业论文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同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对某一课题认识的深化,促进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任课教师常采用边讲解边结合黑板板书,口头举例子,学生记笔记等方式开展教学。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上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要求,例如: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选题的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方法等,而对于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展示的有关内容,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查阅资料的路径、方法等内容学生却无法很好的掌握。教师授课时对以上内容滔滔不绝,但学生却不知所云,相当于“纸上谈兵”。通过几堂课的学习,学生仅大致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些要求,而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论文格式要求、文献检索等信息却无法准确的把握。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师生近距离地接触、面对面地交流,但语言的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学生普遍受信息化的影响,对“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有所厌倦,而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有所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听课效果良莠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2]

毕业论文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知该如何着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自发展以来已得到众多教育人士的认可,它有其独特的特点:

1.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直观,生动

多媒体教学可容纳内容多,信息量大,授课时直观、形象、生动,可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能将很多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还可以将静态的教学信息动态化,复杂的教学过程形象化,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相比于传统教学增加了记忆的信息量,深受学生喜爱。[3]

2.多媒体教学课件可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函授学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复制带走,课后进行理解与自习。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课后学习,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多媒体课件可及时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前沿和最新知识点及时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修正和补充,使有关知识点得到吐故纳新,丰富教学内容。

4.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幻灯片以及录影资料等其他媒体相结合,可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境界。其中,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结合的授课模式是迄今为止最适合成人函授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传统授课模式与多媒体教学优化结合使用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相对比于其他课程在授课时有较高的要求。

在毕业论文课程授课时,如果一味的采用“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既不能将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文献查阅路径等相关内容形象生动的传授给学生,又不能在有限课时内将丰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传达。但是教师优美的、富有个性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和审美,这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课堂中教师生动的讲解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富有启迪性的语音和体态语言的暗示,使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模仿力和亲和力,这是运用多媒体音像所无法收效的。

如果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些教师将上课的内容全部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即多媒体课件变成了黑板板书的翻版,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给予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仅点点鼠标,动动嘴巴,甚至整堂课一直坐在电脑前面,学生一堂课都没看到老师的脸,缺乏师生互动与交流,师生关系弱化,导致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体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根据多媒体与传统授课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将两者进行优化组合,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整合多媒体与传统授课模式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

首先,授课教师让学生先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针对目的和意义的授课,教师应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站在讲台中间讲课,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易于师生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4]教师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强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选择合适的题目,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性环节。若选择的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论文内容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论文题目范围过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授课教师指导学生选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再围绕该研究方向查找文献资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逐渐把毕业论文题目范围缩小,并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有代表性的往届论文题目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省去黑板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参考往届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一定程度上对选题有初步的认识,较好的杜绝了学生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再次,由于毕业论文一般指的是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所以,授课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并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的检索方法与技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介绍必要的参考资料,并用鼠标点击、投影仪投影逐步给学生演示进入学校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方法、查询文献的详细步骤与路径,为学生总结检索文献的基本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查阅中文期刊和博硕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相应的数据库路径,强调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围绕论文题目做文献检索,确保资料翔实。由于成人函授学生初次接触文献检索,听了课后未必会记住,授课教师可将上课课件让学生拷贝,方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较好的掌握。

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粗略讲解,接着以多媒体辅助配合,通过投影仪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毕业论文格式,边讲边演示,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

最后,授课教师应给学生传授毕业论文答辩技巧与注意事项。教师应现场亲自示范毕业论文答辩时的各项工作,包括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答辩回答问题的应变及答辩完毕应如何收尾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全面掌握毕业论文答辩的步骤及相关事宜。

总之,在毕业论文课程授课时,交叉使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两种模式,授课教师不应只坐电脑前,应多与学生交流,运用恰当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调,穿插幽默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及时进行黑板板书,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整堂课的脉络,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融合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技能,学会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论证、设计和计算、撰写论文等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认真刻苦和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成人函授学生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学生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从事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最初尝试,学校及任课教师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真.浅谈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 79-80.

[2] 周建民,王桂英.关于多媒体教学与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9,(5):51-52.

课程论文格式篇5

关键词:教学案例;团队式自主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50-02

创新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主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新的、实战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以师为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创新性地运用案例开展教学,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开展学生团队式、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经济学原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如何定价是营销工作的关键之一,故选取《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内容来阐述创新教学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教学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弹性的含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工作、定价能力,掌握供求均衡的实质,理解需求、供给价格弹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学生会感到晦涩难懂,并且与现实生活和今后工作关联不大,特别是无法与企业的产品定价工作、营销决策联系在一起,难以调动其学习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运用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并能应用均衡分析等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

在《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团队学习的要求,共选取了两大类教学案例,具体如下:

1.价格案例。为说明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实现均衡价格,特选取2010年以来的生姜、大蒜等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走势案例,让学生讨论、用卡片写出有关价格波动的网络热词。

2.公司案例。为了让学生能实现团队式的自主学习,学习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选择与上述农产品有上下游关系的公司案例分组开展后续内容的教学,例如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服装公司,以糖、豆、蒜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销售公司。这些价格案例都来源于《每日商报》《南方周末》等新闻报道,学会从新闻报道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既有利于开展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实施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的基本知识,并将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的教学内容前后关联起来,将90分钟的课程按如下几个教学环节实施:阶段一价格案例引入:采用头脑风暴法、用卡片形式让学生写出价格波动的网络热词。此案例引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价格变动走势,为课程后续内容埋下伏笔。阶段二价格波动: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学生快速浏览大蒜、生姜、绿豆的价格变动走势图,把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上升到经济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阶段三价格波动和均衡价格: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价格变动的三种形式:上涨、下跌、均衡。教师准备卡片,请学生分组写出他们所理解的“均衡”的含义,然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阶段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教师又提出:“是不是产品的价格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均衡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认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请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活页挂纸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阶段五弹性:在活页挂纸上对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归纳——供给和需求,得出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导入公司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哪些是供给弹性、哪些是需求弹性,哪些弹性高、哪些弹性低等等。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弹性的含义及公式。最后,利用价格与成本的跷跷板原理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制造企业来讲,原材料和工资是缺乏弹性,而且是正弹性;而产品销售价格是富有弹性的,而且是负弹性。并思考:如果企业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渡过难关?

四、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由于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与传统模式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本课程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团队式自主学习模式学习《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大胆地对案例教学进行创新,实施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卡片教学法、活页挂纸法等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有的固定、单一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为课堂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案例选择的创新。教师可以在案例的选择、案例的教学组织等方面实施创新。所选用的教学案例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提炼、升华,最后又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实践。在价格案例案的选择中,选用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走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价格的变化给自身及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公司案例的选用上,充分考虑前后关联性,选择与价格变动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开展教学,学生能很快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和技能,对价格的变化、成本、利润就会很敏感,能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

3.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的创新。《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是价格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的基础,它把价格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内容联系起来,并贯穿在其他理论中,是学习其他理论内容的“一根红线”。在过去的教学中,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分成两个独立的内容授课的,学生很难将其关联起来,也很难与其他课程关联起来。在现在的教学中,授课老师把两个内容案例结合,开展连续讨论,将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等教学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突破性的创新。同时,课程利用价格与成本的翘翘板原理图等,将《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五、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本课程通过采取创新案例和创新方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但能理解教学理论内容,而且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等。

《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课程教学,不但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地编排,而且创新性地应用了价格案例和公司案例,在教学中强调以生为本,凸显团队式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充分突出了高职教育的优势和能力培养优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Peggy A.Ertmer,等,教学设计案例集[M].汪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希尔伯特·迈尔,冯晓春,金立成.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扬.用案例教学培养应用型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09,(13).

[4]于善波.西方经济学案例[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课程论文格式篇6

关 键 词:格式塔心理学 音乐综合课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贯穿主线,这样就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导致课程缺乏整合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所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化和非艺术化倾向比较严重。自2001年起,全国实行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音乐综合课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中,这使得上述现象有所改观,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曲解了音乐综合课的含义,教学中陷入到了形式综合的误区,为了课程的综合而综合,从而偏离了音乐的教学重心,甚至把音乐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舞蹈课、绘画课等。

那么,中小学音乐课到底要不要综合?又该如何综合?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上世纪20年代创立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启示一:要综合,不要割裂

作为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范式之一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是以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以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的研究为主要实验依据的。从这种现象及独特的解释出发,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都不可分析为元素。“格式塔”一词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认识的内部心理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研究强调认知组织的过程,强调经验的组织。要想创造性地学习和解决问题,就必须把部分置于问题的整体之中,将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对问题进行完全概观的理解。这一理论主张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心理现象,开创了心理学中整体论的研究传统。

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应从整体上去把握客观事物,而不是将事物肢解为各个元素。那么,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以社会大文化为背景的,与其他文化,尤其是姊妹艺术与社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根本上说,音乐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现象。因此,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的传统音乐课程,扭转从学科特定角度去分析问题的习惯,通过不同教学领域间、音乐与姊妹艺术间及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充分体现音乐的整合性和包容性。

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绝对的分科课程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它会导致学科自身的封闭性,将原本互相联系的各个领域人为地分离甚至割裂开来。在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分离,音乐学科内部也是泾渭分明,这种教育使得学生习惯于一种线型、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得本应完整的经验在学生头脑中成为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注意到音乐与其他学科间横向的有机联系,加强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软化音乐与其边缘学科的界限,使音乐文化成为整体状态,呈现出其动人的生命。

启示二:要整合,不要拼凑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格式塔”一词既不是部分相加而成的事物,也不是一个混沌的现象,其本身兼有整体和现象两种含义。其中整体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不附丽于某个单一的部分,而是在部分构成整体时新生成,或者说是突现出来的,即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给予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在于,如果我们把音乐综合课视为一个整体,或者说一个格式塔的话,那么它不应是各个艺术门类、各门相关学科简单的拼凑和叠加,不应是各学科教学知识的拼盘和杂烩,这种综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我们要正确理解学科综合,音乐课程综合,应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也就是说,音乐课必须以音乐为载体,以多种多样的音乐艺术内容、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应是有机的、自然的,而不能是为了综合而综合,使音乐课成为美术、舞蹈、文学、历史等的“拼盘课”,让非音乐性的内容和泛音乐性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走进形式综合的误区,湮没了音乐艺术的学科特性。

在音乐课中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必须被整合到音乐学科教学中来,这是为多角度的审视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科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这里所说的结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之间的联系。如美术中透视的表现手法让画面更具美感,音乐中的和声让声音更具魅力,两者都让人产生美感。其美感产生的共同本质在于有厚重感和深度。因而“透视”与“和声”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就被厚重美和深度美链接、整合并概括起来了。我们所追求的音乐综合课就是要抓住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这种稳定的、必然的联系,通过有效地综合生成新的视域融合,拓展出新的音乐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其综合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加深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领会、理解和掌握人类的文明成果。

综上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音乐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我们要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整体”的面貌,实现各学科间的“搭桥、融合”,通过“搭桥”将各个学科连接起来,达到“融合”的目的,即将一度分解开来的知识重新统合起来,站在全新的角度更清楚、更全面地认识音乐;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各项学科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而不是把多项内容简单地组合起来,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内容丰富。我们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得,从而使综合音乐教育进入到一种崭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欣川主编《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0—176页。

[2]萧孝荣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国立编译馆,1931年,第22—26页。

[3]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70页。

课程论文格式篇7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647-03

1 引言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这项工程的奠基性工作,是一个理性的继承和适时的总结,又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推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许多高职院校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对各专业的骨干课程进行了建设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公共《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改革也将逐渐提到日程上来。

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各个行业与计算机的联系日趋密切,计算机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技能是社会的需要,另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许多指标考核的内容,如学生基本技能测试、学生专题研讨会等都涉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这都说明了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展迅猛,因而对其加强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并纳入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是非常必要的。

3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的确定

按学院规定的程序向学院申报,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师资队伍状况:包括现有教师年龄、学历、职称、学科专长、发展趋势,课程建设负责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课程现状:包括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完备及完善程度;选用或自编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情况;实验、实训开出情况,能否开设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情况,是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CAI课件名称和使用效果;系列课程建设情况等。

课程建设的总目标(至少应达到院级优秀课程)及分阶段目标。

课程建设期限:一年(原则上建设期以教学计划上课程设置的时间为限)。

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以精品课程建设基本要求为依据,提出具体措施。

课程建设的支撑条件:在挖潜增效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硬件和软件建设要求。

4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

4.1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室三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为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由教务处处长担任,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职责是负责全院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过程管理、验收等工作。各系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实施等工作。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以及组织课程的评估与检查工作等。按照规定,成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小组,成员组成按照老中青相结合、学位、学历、职称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小组。

4.2精品课程的过程控制

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工作采取课程建设负责人制,责任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晶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自评等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责任人应根据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学期中、学期末进行自查,向系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并写出书面材料,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书面材料报教务处一份备查。学院每学期结合教学检查对精品课程进行检查,每年末召开一次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在建设过程中,院级精品课程小组负责院内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并负责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5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

5.1首先确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教育思想观念,坚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以双师队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获取率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计算机文化基础》建设成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目标:近期目标是1年内达到院级精品课程要求;中期目标是2年内达到省级精品课程要求;远期目标是3年内达到部级精品课程要求。

5.2确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经过充分论证后,确定了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试题库建设和课程考核办法改革等方面。

5.3课程建设实施

5.3.1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题组经讨论确定由三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同时将课题组其他成员分别作为辅导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配备给主讲教师,要求辅导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坚持每周至少听主讲教师2节课。

5.3.2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首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其主要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文字表格处理、多媒体演示稿制作、网页制作、通过网络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其次,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培养能力,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进行了模块化处理,分为计算机操作系统模块、WORD2000模块、EXCEL模块、FrontPage模块、Internet模块五大模块,对每一模块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进行了细化。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过去电脑以WIN98、WIN2000为主,目前主要以WIN XP为主,因而在教学内容上改为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主,兼顾过去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内容上,主要以磁盘管理、文件管理、计算机设置为主;WORD2000模块培养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文字处理功能,重点是掌握实际工作中文字处理能力,采取项目驱动的方式,如撰写求职信、撰写请示报告、撰写调研报告、撰写自然和社会科学论文格式等。

5.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要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启动并快速发展CAI教学,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目前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现状,《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针对性很强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给出题目,让学生思考怎么做,然后教师讲解应该怎么做,最后安排上机实际做,对有些难度大的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到开放微机实验室做。

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所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现场演示的采用现场演示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WORD2000中调研报告,从内容到格式、字体和字的型号大小、字间距、行间距等授课教师都必须相当熟练,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研。

5.3.4实践环节建设

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实验、实训要尽量减少验证性项目,引入综合性或设计性项目。课程设计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要求,内容要尽可能结合工作实际,指导方式上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计算机文化基础》从总学时上,理论和实践的比例设置为4:6,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在环节上增加课程设计综合性训练,教师从课堂为主转向以技能教学为主,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践指导为主,以教师讲为主转变为学生学和做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

其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实践比例的增加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对原有微机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新增两个百台微机实训室,微机实训室完全建成Intranet仿真环境,并将其中两个建设为开放式计算机操作实训室,实施开放式管理,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再次,加强实训软件建设,一方面加强双师培养,要求不具备双师的教师每周必须到实训室训练4小时或到企业一线调研半天,另一方面完善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等。

5.3.5重视教材建设

针对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普遍不太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现状,积极组织人员编写自己的特色教材,正式出版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材。与此同时,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开发建设了多媒体课件库并到校园网,该教材有纸质教材、电化教材、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一整套系列,已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包。

5.3.6教学文件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通过学习,大家已充分认识到教学文件的重要性,教学文件是各专业的核心技术,必须投入相当的智力进行开发。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题组经过对社会的需求调研,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大纲》,同时依据实践教学大纲编写了实践环节的实验(实训)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等,补充完善理论和技能考核办法。

5.3.7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建设

在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上,严格按照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积极贯彻过程保证质量的理念,完善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相应人员的工作规范,并严格实施。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主要教学环节分类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包括教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研讨课等,一部分是实践教学,包括实训、课程设计,针对以上各环节均制定了标准和规范,如教师授课要有教案、作业要有批改记录、听课要有听课记录等,学生实训要有实训报告、课程设计要有作品或产品等,使教学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5.3.8试题库建设

试题库建设必须按照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要反映社会需求,并考虑到和社会资格考试衔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课题组,经过详细论证,分别建成了理论试题库和技能测试试题库,并开发了网上考试系统,理论和技能考核全部实现无纸考试,计算机自动出题、自动阅卷,即可进行阶段性测试也可进行课程整体测试。

5.3.9考试考核建设

考试考核建设的出发点就是将学院内部考核和外部社会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内外同时监督的目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必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努力办成让社会满意的学校,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可信度。

《计算机文化基础》内部考核主要是采用试题库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外部考核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进行考核,并且统考成绩可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最后学习成绩。

6 精品课程上网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编辑开发了上网视频录像,主要工作是音频、视频素材采集编辑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环境架设。

6.1音频素材采集制作

音频采集编辑软件要求使用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Cool Edit 2000软件,语音要求使用标准普通话,英语要求使用标准美式英语,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为22.05KHZ、量化位数为16位,存储格式为高压缩比的MP3,音频编辑后最后存储为流式媒体ra格式。

6.2视频素材采集制作

视频采集编辑软件要求使用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Premiere 10.0以上版本软件,彩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为24位,视频采集使用Y、U、V分量模式,采样基准频率为13.5MHz。存储格式为AVI压缩格式、分辨率为320X240,输出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rm格式。

6.3视频上网环境建设

系统需符合国际标准,流媒体采用HTTP流媒体协议。视频服务器为学院自己架设的服务器,内存512M,硬盘热插拔10000转,支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以保证后的正常浏览和使用及专家评审。服务器端视频文件使用rm格式,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视频格式采用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25fps、大小为320*240。客户端支持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 RealOne Player等常见媒体播放器,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课件,并可对音视频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止、跳跃等功能。

7 精品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在学院精品课程小组的指导和协调下,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7.1和获奖情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并积极进行实践,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编写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5本,为精品课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得到了学院和社会的认可,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淄博职业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一名教师被评为学院学科带头人,一名主讲教师被评为学院“十佳”教师,一名主讲教师被评为淄博市师德标兵。

7.2教学效果

从2003年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10253名学生,接受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服务,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其中有7800人取得证书,证书获取率76.9%,最近一次考试的合格率为82.4%,学生评教满意度连续三年在95%以上,专家评教教学质量优秀率连续在90%以上。

8 精品课程的验收

由责任人向系、学院提出验收申请。课程建设组要根据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如实进行自评,撰写自评报告与自评总结,提供所需数据和材料,并在规定期限内将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送教务处。学院组织验收。在课程自评的基础上,学院专家组对课程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进行初审,并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估,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逐项打分,评定出该课程的总分数与等级,写出评估结论,提交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讨论。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专家组的评估结论与评估等级进行审定,验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合格以上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可参加下一批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9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特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9.1创新性

新体系、新内容、新手段、新思路。课程无论是内容体系、编写的教材、研制的无纸化考试软件还是建立的网络课程等,都有很高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的含量。

9.2先进性

既保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原有体系,又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新技术、新产品及时纳入课程中,顺应并符合21世纪教学发展的规律,符合IT领域的社会需求,代表并引领了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9.3完整性

一是有完整的教学文件,如理论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理论试题库、技能测试试题库、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二是有完整的立体化教材,既有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也有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三是完整的评价系统,既有院内评价体系,也有院外社会评价体系。

9.4示范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无论是教学文件建设、多种媒体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课程评价体系,还是网络化无纸考试系统,都在国内高职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具有较广泛的辐射性和示范性。

10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课题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0.1必须以先进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为载体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理论以适用、够用为主,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技能型教学转变,培养造就高技能型人才,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创新。

10.2必须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文件、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要素。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若仅将精品课程当作出版几本高质量的教材,而不同时考虑教师教育,并提高教师的素质,不考虑教学技术的改进和教学制度的改善,精品课程建设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10.3必须加强教学环节各要素建设

精品课程教学要考虑完整的六要素或六环节(授课、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要抓住六大环节及其关系整体建设而不是局部建设。

10.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形成梯队和接力团队,特别注重双师教师的培养,将双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10.5加强教学文件建设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贯彻过程保证质量的理念,建设完善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并规范化教师和学生质量记录。

10.6加强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反馈

通过开展教师听课、专家听课,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等活动,将学生评、同行评、专家评相结合、内部评、外部评有机结合,并及时采集信息进行分析,适时反馈,形成良好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1 结束语

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树立了名师、造就了一批结构合理的双师梯队,建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多种媒体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开发了完整的教学文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提升,为其它课程建设树立了样板。

课程论文格式篇8

一、电子表格教学的问题所在

(一)应用能力不足

受到高中时期课程设置的影响,计算机课程占比较少,而电子表格教学时间配备更短[3]。在电子表格基础课程中通常按照功能分模块教学,但该课程的要求则是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电子表格各项功能解决问题,零散的知识无法支撑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

(二)被动接受知识

在基础电子表格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被分为函数、公式分析、工具菜单等界面做出详细介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教师操作各项功能[4]。这种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练、学生直接观看的模式仍属于被动教学状态,虽然当堂课程知识点被接收,但一段时间后有效记忆程度会明显下滑。

(三)思维方式限制

高中属于文理分科类教学,计算机电子表格教学更偏向于理科内容,对于文科类专业学生而言,其学习方式延续了文科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思考习惯,偏向于记忆。电子表格各项功能的应用属于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例如表格中的if函数,偏向于数学思维,文科类学生在知识的深度理解及举一反三上受思维限制,无法灵活应用。

二、教学内容合理化的重点

(一)从基础到专业

高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会继续学业,少部分学生将直接走入社会工作岗位。无论是何种发展方向,未来工作中均有可能应用到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体现出专业的结合性以及知识的拓展性,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有所提升,知识结构的设计从基础到专业,适应与各行各业但又具有专业性。

(二)由浅入到深出

高中接触电子表格学习属于初级阶段,大多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基础操作技能方面,教学属于“浅入”层次。知识的接收与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学中可通过简单的演示或范例打好基础,之后再引入较复杂的操作,强调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三)从理论到实践

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学生打下电子表格操作基础的重要过程,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相互验证。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学习不仅仅是操作功能上的机械模仿,还应在综合性理论下提升自主操作能力。

三、电子表格教学优化策略

(一)强化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强化首先应确保电子表格课程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电子表格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重点,切不可将此类课程作为高中生压力的调节剂而有所忽视。其次,应强调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及探索性。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应用能力受重视程度逐渐高于理论知识储备,课堂模式方面,教师也应由传统的讲授者、传授者过渡为引导者,指引学生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利用能力,快速处理数据、获取更多资源。教师应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电子表格应用情况并阶段性展开教学成果反馈,不断调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内容设计。

(二)合理化课程类型

(1)基础类。

基础类课程指的是纯理论知识,在高中生刚开始接触电子表格学习时应保障基?A的牢固,以便于后期实践操作上能够快速反应。基础类课程的定位在于让其了解电子表格基本功能,更类似于扫盲阶段,让学生熟悉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及常用功能,可安排4到6个课时完成。

(2)实践类。

完成理论知识储备后,可通过教师在讲台上演示以及学生模仿性操作等方式完成实践类课程。例如转换各类数据格式、导入数据、规范数据清单、汇总多张数据表等。可录制短小视频供学生作为预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适当应用电子表格的非基础功能,例如排序功能,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每条数据下插入空行,通过技巧型练习提升学习兴趣。

(三)教学模式多元化

传统教学在讲解电子表格的基础知识时大多通过教师单方面讲解、强化练习、期末反馈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兴趣及重视性不足。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学习兴趣以及深入探究主动性,例如探究式教学、翻转课堂、分层教学等。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电子表格各类操作的思维能力及独立活动能力,强调了提出问题、假设问题、推理思考、验证结果、总结思路的过程。考核方式方面也应强调多元化,可设计为综合考核联合过程考核的模式,综合考虑学生最终应用电子表格的能力以及日常作业完成质量。

四、结束语

上一篇:深度学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