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30 22:51:32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1

为了进一步巩固烤烟规范化生产成果,全面完成今年收购计划和烟税任务,促进烤烟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现就2009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控制规模、稳定面积、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规范生产、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抓“双控”重规范,抓科技重落实,抓基础重投入,抓收购重质量,积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促使全县烤烟产业开发再上新的台阶。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县计划种植烤烟3万亩,收购烟叶8.9万担,完成税收900万元以上,烟农人均收入510元以上,中上等烟叶比例和等级合格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榆林子镇计划种植1.5万亩,收购烟叶4.5万担,完成税收450万元;永正乡计划种植1万亩,收购烟叶3万担,完成税收300万元;宫河镇计划种植烤烟0.5万亩,收购烟叶1.4万担,完成税收150万元。

三、工作重点

1、统一思想认识,稳定种植规模。要切实把落实3万亩种植面积摆放在烤烟生产工作的首要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将烤烟种植面积靠实到村、到户、到地块,确保烤烟面积“既要控得住,又要稳得住”。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采取张贴标语、召开群众大会、发放致烟农一封信、组织宣传车巡回讲解等方式方法,广泛宣传《烟草专卖法》及烟叶收购政策、市场形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走计划种植、合同收购的路子,确保把种植面积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之内。

2、优化生产布局,加强合同管理。各种烟乡镇要进一步优化布局、优化地块、优化农户,将种植计划向适宜区域和地块转移,将种植合同向有技术、会管理、重合同、讲诚信的农户倾斜。要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核、签订合同、建立档案”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签订种植合同,对去年合同履约率低的农户,今年坚决不予签订,并按合同供应物资,兑现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烟农执行合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加强生产管理,落实规范措施。要继续把“规范化经营管理”贯穿于烤烟生产的全过程,从每个环节入手,全方位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品种良种化。今年,全县主栽品种为秦烟96,搭配种植CV-70、K6、陇2、CV-91,籽种由县烟草专卖局和烟管局负责统一提供。二是育苗漂浮化。坚持集中育苗与分散育苗相结合,以分散育苗为主,积极推广漂浮育苗,3个种烟乡镇各建1处大棚漂浮育苗点和3处50畦以上集体育苗点。2月25日开始浸种催芽,3月1日开始育苗,3月10日结束。三是起垄规格化。推行单行起垄定植,4月1日开始,4月10日结束,单垄单行,行距1.1米,适时抢墒覆膜,覆膜率达到100%。四是施肥配方化。推广双层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茬口类型合理确定施肥量,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做到100%的科学测土、化肥深施和机肥配方。五是移栽标准化。坚持带水、带药、带肥移栽,全面推广抗旱栽培技术,确保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大田移栽从5月1日开始,5月10日结束。六是管理规范化。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动员农户及时清除病虫源寄生体,积极推广药物抑芽技术,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点,统一使用低浓度烟用农药,确保烟叶生产安全。七是采烤科学化。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力争成熟采烤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广密集烤房烘烤设施,全面推行“三段式”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八是等级国标化。大力推行42级分级标准,坚决克服“三混烟”,彻底杜绝包把垫头、次烟扎把等不良现象,不断提高分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水平。加大烟草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开展烤烟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要抓好烟草试验研究工作。由县烟草公司、烟管局牵头,组织专门力量,积极开展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提高烟叶香气综合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引进推广烟用机械,进一步提高烤烟科技化生产水平。二要抓好烟草技术培训。由县烟草专卖局负责,种烟乡镇和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烤烟技术员和烟农的分层次系统培训工作,特别是在漂浮育苗、起垄覆膜、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分级扎把等5个关键环节,分别举办一次技术培训班,切实提高烟农生产技术水平。三要加强烟叶信息化建设。完善基本烟田、烟农和技术员数据库,健全烟叶户籍化管理制度,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充实农资管理、烟叶物流和技术咨询系统,进一步提高全县烟叶信息化管理水平。

5、建办示范烟田,发展现代烟草。全力抓好烟叶生产示范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全盘,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要抓好优质烤烟示范区建设,按照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的要求,在永正纪村、上官庄,榆林子中巷、乐安坊,宫河南堡子、东里建设千亩烤烟农业示范村6个。由县烟管局、烟草公司和榆林子镇负责,在继续抓好永正纪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农村土地依法、合理、有序流转的新途径,在榆林子镇下沟村建设150亩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配套建设集约化育苗大棚、烟水工程、密集烤房群等基础设施,推广烟用机械,推行电子合同,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全程质量监控,推广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探索烤烟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6、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由烟草公司负责,各相关乡镇配合,全力实施好烟叶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新打机井9眼,维修机井3眼,新建立方米蓄水池12座,配套30立方米高位供水池12座,铺设管网94.17千米,新建密集式烤房234座,赶5月10日前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做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的争取实施,严格程序,精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年底全面竣工。加强基本烟田建设,全面落实保护制度,对规划的8.5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区,要合理轮作倒茬,改良土壤,为优质烟叶生产创造条件。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执行烟叶生产“双控”政策,既要控得住,更要稳得住,严格按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和收购。继续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管理、合同种植、调整布局、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和结构,全力推进烟叶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进程,打牢烟叶基础,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规划,全面建立以粮、烟为主的农业耕作制度,牢固树立基本烟地、基本烟农、基本设施建设的观念,推进烟叶产业化,全面提高全县烟叶整体质量和水平,适应卷烟工业“大企业、大品牌”战略调整的形势,推动全县优质烟叶生产向更高的品牌目标发展,实现以质量为核心,效益为目的,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

二、计划任务目标

(一)年度收购烟叶计划16.9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上中等烟叶计划(上桔四外)14.9万担,出口备货2万担。(见附表一)

(二)品种结构:继续坚持*特色的优质烟叶发展道路,保持全国全省清香型烤烟领先地位。按州安排,红花大金元品种占90%,K326占10%,其余品种禁止种植,不予收购。发现种植其它品种的乡、镇、村、户,取消下年种烟资格。(见附表一)

(三)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上等烟等级合格率78%以上,中等烟等级合格率82%以上,出口备货烟合格率85%。

(四)烟叶化学成份指标达到州考核指标,无农药残留,并与产量指标挂钩,以适应市场对烟叶内在质量和产品安全的要求。

(五)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平衡一致,施肥过多或不足、留叶数偏少要全面纠正,烟株营养协调,发育充分。

(六)建设水窖1750个(州安排1250个),建设5台7×7标准化烤房4640座(州安排3500座)。(见附表二)

三、政策措施

(一)产量政策

1、必须确保完成县下达的指令性产量计划和出口备货计划。完成县下达指令性计划产量低于98%(含98%)和超过计划的,实行“超(减)一罚二”,扣减下年计划指标,并取消奖励。

2、各乡、镇科技兴烟措施,连片轮作面积,烟叶内在质量指标,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执行情况与下年计划任务挂钩。

(二)收购政策

1、继续强化烟叶种植合同的签订管理工作。由各乡、镇烟草站按县下达的指令性收购计划和指导性种植面积,按连片轮作要求和户籍式管理,划定面积和确定产量后,先由烟农写出种烟申请,实行三次张榜公布后,无意见分歧,审批花名册一式三份报县烟草专卖局审核批准,分户合同在县公司统一填写后,委托乡镇长,烟草站长,以行政村召开烟农户长会,与烟农正式签订合同。待移栽结束后,经复查验收,六月底把合同返回给烟农,待交售烟叶时使用。严禁签订人情合同、种人情烟,一经发现、从严查处。要求一月底完成合同签订,各烟草站要严格按合同组织育苗、移栽管理、指导烘烤、入户预检、按合同收购,无合同或超合同的烟叶拒绝收购。要求每户种植面积达3亩以上,亩产140kg以上。

2、继续执行“坚持国标、合同收购、稳定平衡、善始善终”的烟叶收购方针,坚持国家、企业、烟农利益三者兼顾的原则。在提高烟叶科技水平基础上,特别是提高烟叶烘烤技术水平基础上,稳定提高烟叶的内外质量,稳定提高烟叶等级水平。把握好成熟度,全面提升烘烤质量和小等级分级扎把纯度。

(三)科技骨干措施

科技兴烟方面,重点突出以下骨干措施:

1、按原区划图和户籍式计算机管理规划,强制连片轮作,轮作面积达85%以上。在稳步培育专业户、重点户(即10亩以上大户)的基础上,适度集约种植面积,要求4亩以上种烟户达60%以上,低于3亩以下不予种烟。要认真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当季转包土地的指导意见(即一类水浇地每亩500元,二类地450元,三类地350元),实施连片轮作,保证烟叶种在水浇地上,禁止陡坡地种烟,努力提高单产。

2、巩固提高漂浮育苗技术,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管理,努力提高壮苗率。继续示范推广无基质漂浮育苗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力争达30%。做到出棚前统防统治预防病害,清秀无病害的壮苗才准许发放到烟农移栽,壮苗率必须达95%以上,保证最佳节令移栽。当天发的壮苗最迟第二天移栽完。

3、全面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控氮、稳钾、适磷、增施油枯、绿肥等有机肥,亩施纯氮控制在4-5kg内,按土地肥力追施好配方肥。

4、全面提升啤酒瓶定位环形施肥预整地。确保做到深翻地、细整地,清除麦杆等异物后开墒。开墒规格为:120厘米×50厘米,墒面凸形。凡盖地膜的必须预整地时全面盖好,做到破膜移栽。于4月25日前全面结束预整地。

5、确保最佳节令移栽。全县4月25日开栽,5月2日至5日大栽,5月10日前关烟门。要求移栽前,每个烟塘浇足水3kg,深栽烟株(留三叶一心移栽),栽后浇1%配方肥水,盖上地膜或堆捂后的有机肥,每个连片面积和每个自然村移栽必须在1-3天内完毕,以保证全县3天内大面积烟移栽完毕。

6、强化中耕管理,全面提升田间管理水平。移栽15天后,浅锄塘一次,地膜烟要锄墒沟,一次性亩施5kg硝酸钾化水浇根,移栽25天-35天内分二次化水追完留下的配方肥,禁止40天后再追施任何肥料。地膜烟移栽35天后必须揭膜,薅锄必须三遍,深沟高墒无积水、无杂草。

7、强化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清除烟株残留体杂草体的传播途径。全县要求实行6次大的统防统治,重点防治病毒病、野火病、炭疽病,芽虫、气候性斑点、根腐病、黑径病、赤心病,把各种病虫害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要加强农药管理,选择使用省烟草公司规定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烟农自行上市购肥和购农药,确保烟叶农药残留不超标。

8全面纠正极端化措施,科学合理留足烟叶片。全面推广抑芽敏,止芽剂封顶打权,留叶数做到:红大18—20片,K326为20—22片,严禁高扫脚叶矮打顶。把好成熟采收关,做到成熟采收,积极推广下部烟叶采烤完后,停烤7—10天,再烤中部烟叶,上部烟叶充分成熟后5—6片烟叶一次性采烤完毕。

9、认真抓好小水窖建设。按照粮烟配套轮作面积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小水窖建设,高标准抓好小水窖建设,要求3月30日完成建窖任务,做到当年建窖当年使用,发挥效益。

10、高标准完成标准化小烤房建设,为实现专业化烘烤打下基础。要求二月份完成打墙盖顶工作,4月15日前完成打垄,6月10日前验收,同时,继续强化科学烘烤技术的培训普及,把提高烘烤技术水平和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每户烟农培养好1-2名烘烤技术员,把青烟率控制在1%以内,基本消除青烟、超水烟、烤红烟、蒸片烟,尽量降低杂色烟,烤出舒松柔软的、香气味充足的全国一流的红大烟叶。禁止用木柴烘烤烟叶。

11、强化入户预检考核管理工作。要指导好烟农按部位、组别、级别以15片烟叶扎1把,严禁异级扎把,统一预检袋实行预检封笺。在预检环节中要全面解决三混一超一假的问题,预检合格率要求达98%以上,凡预检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收购站点,确保家庭预检制与封闭式密码收购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我县烟叶等级合格率,增加经济效益。

12、继续完善标准化站点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今年改造碧溪站、得胜站,建成标准化的站点。加强公司各站物流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预防和禁止职务犯罪,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13、进一步加强县、乡、村烤烟生产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建设。认真实践“*”,加强政策法规、技术理论等培训,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挂钩考核,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与因地制宜落实好各项科技骨干措施有机结合,努力提高队伍技术水平,适应市场竞争和烟叶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

14、加强对烟农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国家42级标准的培训。为烟农每户培训1-2名生产收购技术员,全面提升烟农的政策、科技素质。并做到优质服务于烟农,送技术、烟用物资到户,诚信经营,密切与烟农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的新型关系。始终把烟农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使我县烟叶生产长足发展。

(四)积极控索大胆试验示范和稳步推进烟农协会,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新型生产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今年在几个自然村或一个行政村建立烟农协会。

(五)价格政策

收购价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二价区收购价格。

(六)产前投入政策

1、漂浮育苗:每移栽一亩,向烟农收取50元,不足部份由县公司投入。主要用于修理大棚,更换大棚底膜,基质籽种、营养液、育苗管理、购漂盘等费用支付。

2、每亩向烟农收取培训费1元,风险金1元。县公司安排培训费每亩1元。培训费主要用于烟农的技术培训支付。

3、计划内建盖5台7×7标准化烤房一座补助500元,达标验收编号后兑现。要求以自然村建盖5—10座烤房群。每亩地膜烟补助10元;每亩基地烟、综示区面积补助50元,其中每亩提取2元作科技试验示范经费,主要用以兑现农药等烟用物资。

4、每亩供配方肥50kg,供应价1600元/吨;每亩供油枯10kg,硝酸钾5kg,按市场购价供应。每亩无偿供应硼、锌肥1公两。

5、烤烟用煤:供应价和供应方法另行通知。

(七)奖惩政策

1、对各乡、镇实行量化考核、百分计奖。达到品种结构、轮作指标、最佳节令内移栽、按合同计划收购调拨各计10分;内在化学成份达到要求计30分;上等、中等烟和出口备货等级合格率达到要求的各计10分。6项指标达到100分。收购计划内每担上中等烟提奖金4元,经考核达不到100分的按比例扣奖,所提奖金分配比例为:烟草部门占20%,党政机关占80%。党政机关所得奖金按县级占20%,乡镇占30%,村社干部占50%的比例分配。

2、考核达90分以上,奖励县五套班子正副职人均2000元,县级副处以上干部和政府办主任人均奖励2000元,县公司领导班子奖励6万元。

3、烟草站被评为先进站,每站奖励10000元。

4、烟叶收购二次验级造成的降级损失由县烟草公司和县财政合理承担。

四、加强烟草专卖管理

(一)加强合同签订和合同管理工作,推进烟草站对烟农的户籍式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认真签订好种烟收购合同,做到不重不漏,严格按合同种植、收购烟叶。烟农必须按合同规定履行好约定事项,落实好科技措施,种植出优质烟叶,按入户预检的要求,按部位、组别、级别同级扎好小把,按时到指定的时间、站点、持预检单交售烟叶,对超合同、无合同的烟叶一律不予收购。

(二)烟叶不准自由上市交易。各烟叶收购站、点,只允许收购划定辖区内持合同的烟叶。

(三)严格按照《专卖法》和省、州规定的政策,坚决依法打击、查处烟贩子和非法收购、囤积、运输、经营烟叶的违法活动。

五、继续整顿维护烟叶收购秩序

为维护各烟叶收购站、点的收购秩序,保证收购有序进行,由县烟草专卖局继续聘请政法委、公、检、法、司、工商等部门,协助乡、镇政府维护好收购秩序。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抓好烤烟收购工作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3

7月中旬,在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烟农赵聪会坐在刚翻修的新房里,乐呵呵地整理着即将交售的烟叶。

金灿灿的烟叶与照壁墙上红底金字的对联“党恩照亮光明路烟草架起幸福桥”交相辉映。

与此同时,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升昌镇永胜村,烟农颜井海站在万亩烟田中平坦的机耕路上,看着合作社植保专业服务队在他的59亩烟田中开展统一植保,感慨着种烟越来越轻松。

烟叶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自明朝万历年间流入我国以来,就成为农业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步融入本土经济。从东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到西南沟壑纵横的红土地,全国各地都有它成长的印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烟叶生产纳入国家计划,通过稳步调整烟区布局、深入开展烟田基础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使烟叶生产拥有了较为稳固的种植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种植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稳定的烟农队伍。烟叶产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烟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经济项目,为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需与供

烟叶,被古人誉为“神奇之草”。据明清时期的一些文人著述记载,“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后“渐传至九边”,“岭南、江东诸州及齐鲁秦晋间往往有之”,不久就“达天下矣”。

烟叶之所以能够“达天下”,是因为其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在明代,烟草已成产业,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组成部分。到清代,烟草消费渐盛,其范围从城市扩至乡村。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积累、沉淀,吸烟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需求决定生产。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烟叶的价值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烟叶的目的从满足自身需求慢慢转变为出售获取利润。

但彼时烟叶种植基本处于农民自发状态,受需求波动的影响,烟叶种植规模、产量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烟叶收购价格掌握在外国资本和买办手中,烟农没有议价的能力,受盘剥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种植烟叶除了要靠天吃饭之外,还要仰人鼻息,收益很难得到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对烟叶的消费需求和广大烟农对稳定收益的迫切愿望,国家将烟叶生产列入国家统一计划,实行统购统销。这一管理方式的转变,让这一片烟叶除了满足社会需求之外,被赋予了更为深广的责任与使命——带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帮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特别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行业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决定的实施,结合烟叶生产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烟叶生产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调度,将烟叶种植区域由黄淮地区逐步转移集中到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

目前,长江以南的烟叶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少边穷地区,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已超过全国总量的60%。

种植烟叶的收益为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体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全国就有4万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烟叶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赵聪会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才开始种烟的她,在去年依靠种烟收益翻盖了新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烟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烟叶的商品化属性催生了一批从事烟叶加工的产业工人,间接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烟叶历来都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明代烟叶税已经出现,此后种植、经营烟叶须交重税慢慢成为惯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据实际情况建立了新的烟草税制。烟草税收是我国政府对烟草采取“寓禁于征”政策的体现,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但烟叶税作为一个单行税种保留至今,成为许多烟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贵州省余庆县,烟叶税收占全县税收比重连续多年在50%以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我国烟叶种植主要分布在贫困的边远山区。据统计,全国500个种烟县中有135个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烟叶税是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有效方式,既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消费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让烟叶种植成为必然。

稳与控

鉴于特殊的属性,烟叶种植多不得也少不得,“稳”是最基本的诉求,但这个“稳”并非轻易可得。

新中国成立后,为稳定烟叶的产量规模,国家将烟叶生产纳入计划管理,但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烟叶生产走过的是“马鞍形”曲折发展的道路。

就全国烟叶产量而言,1950年仅110万担,1956年增加到700余万担,1961年又降至200余万担。1963年烟草托拉斯成立后,我国烟叶产量一度增加到1200余万担,但随着烟草托拉斯走向解体,1970年又下滑至800余万担。烟叶产量的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卷烟工业的生产,导致社会需求供应紧张。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保证社会供应,国家通过调整烟粮比价制定了合理的收购价格,并对烟农实施贷款、贷肥措施,鼓励种烟,烟叶收购量从1980年的1409万担攀升到1981年的2515万担。

烟叶产量攀升,解决了原料供应紧张的难题,可生产过剩的问题随之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烟叶生产过热的现象,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开始与烟农签订合同,控制产量。合同种植由此成为保证烟叶生产稳定的利器,延续至今。

就烟叶总量而言,虽经多次整顿,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仍经常处于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之中,迟迟走不出“多了砍、少了赶”的怪圈。

特别是1997年,全国超面积种植烟叶500多万亩,烟叶生产脱离产业供需,造成了不小的库存积压。

这场“原料危机”让行业充分认识到,烟叶发展必须按计划组织生产,进行严格的宏观调控。以此为戒,国家局、总公司开始深化烟叶种植计划体制改革,在上世纪末明确了“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

市场引导、计划种植,是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使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让烟叶生产从1998年至今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良好状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高效经济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种烟比较效益下降。加之种烟本身存在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烟叶种植逐渐丧失对烟农的吸引力,“弃烟种经济作物”“弃烟从商”等现象不断出现。

这种情况下,减工降本增效,让烟农“自觉自愿种烟、简简单单种烟、轻轻松松种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行业开始了现代烟草农业探索之路。

2005年,国家局全面启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国家局明确提出现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发展目标,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至2012年,行业基本上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完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关键、以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为突破的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这条新路子使烟区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不断涌现,让颜井海等烟农真正实现了“自觉自愿种烟、简简单单种烟、轻轻松松种烟”,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开始恢复,烟叶原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生产力得到释放,烟叶产量不断攀升。加之这一时期,中式卷烟品牌的发展使工业企业之间的角逐开始向产业链的最前端延伸,部分卷烟工业企业脱离实际,计划需求逐渐超过了实际需求。种种因素叠加,2013年行业响起了“库存高企”的警报。

为此,行业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实施库存压缩,将烟叶生产工作重心转移到“控总量、优结构、转方式、促增收”上来,借助行政手段在将烟叶合理需求与计划分配调节到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把市场的力量引入烟叶生产。

在国家局的统筹协调下,行业绷紧“控规模、守红线”这根弦——烟叶产区坚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按照卷烟品牌发展需求组织烟叶生产和供应,合理安排烟叶种植和打叶复烤的空间布局、产能布局,优化调整原料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等级结构,提高了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

卷烟工业企业重点在提升烟叶利用水平、盘活烟叶库存资源上下功夫,优化原料使用结构,推动烟叶供需关系更为协调匹配。

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2018年,行业烟叶库存数量和库存水平实现了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双下降”。

稳,是一种状态,烟农稳,烟区稳,烟叶生产才具备可持续的韧性。

纵观烟叶生产发展史,市场引导、计划种植是保持烟叶生产稳定的最有效武器。

量与质

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是烟叶生产的最核心功能。稳定,重点在于量的供应充足;

优质,重点在于质的稳定独特。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一直在找寻量与质最佳的契合点。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烟叶产量极不稳定,工业原料需求供应紧张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烟叶生产的重心一直放在“量”上。此后,烟叶产量日趋稳定,提“质”成为重心。

1984年,行业开始实施“科教兴烟”战略,推行“品种优良化、生产规范化、种植区域化”。在国家局、总公司的统筹下,全国以省(市、区)为单位,推进烟叶优化布局,重点向自然生态资源适宜的产区转移,逐步淘汰零星分散烟区,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施行烤烟40级标准、创办烟叶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也在稳步推进。由此,我国烟叶生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烟叶栽培、采收、烘烤等技术都有了明显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深刻的变革,现代烟草农业应运而生,这为烟叶量的稳定、质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

自2005年以来,行业以提高烟叶生产综合能力为目标,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努力,烤房建设实现了从改造普通烤房向建造密集烤房,从零星散建向烤房群、烘烤工场的转变;

育苗设施建设实现了从一家一户育苗到工场化集中育苗的转变;

零散分割的烟田变成了“田成方、管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的高稳产烟田,烟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7年,国家局正式确定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后,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一些全新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这些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推动烟叶生产逐步由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种植主体逐步由传统烟农向种烟大户、家庭农场、职业烟农转变,烟叶生产从业人员从直接种烟向提供专业化服务转移。

这种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有效推动了各类先进种烟技术的落地实施,培育出了一大批精通烟叶生产技能的职业烟农,保证了烟叶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全国职业烟农超过24万户,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4.4亩;

专业化育苗实现100%覆盖,专业化机耕、植保超过80%,专业化烘烤达到50%以上。

依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行业加大适用技术集成力度,逐步完善了适宜区域划分、烟叶质量风格定位、特色品种选择、配套技术开发的特色烟叶开发方式,各烟叶产区烟叶特色挖掘出来了、风格彰显出来了、质量提升上来了,工业生产对优质原料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优质烟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贵州烟区培育出了蜜甜香、清甜香亚高原山地生态烟叶特色品牌,重庆烟区突出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特点,培育出了“渝金香”特色烟叶品牌。这些特色品牌烟叶丰富了中式卷烟风格种类特色,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烟叶“量”与“质”的提升不仅仅反映在保障行业发展的能力上,还体现在带动烟区社会经济发展、普惠更多农民群众的能力上。

在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及水源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家局把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在人畜饮水、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设了一批多功能公共设施,使很多烟区农村实现了“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而且,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由点向面不断深入推进,烟叶的产业化发展为烟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成为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推动产区形成了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同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了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烟草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政府直接把烟叶产业列入规划,成为全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烟叶科技也带动了烟区农业水平的提高,一大批烟叶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农业生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贵州,集约化育苗、井窖式移栽、双行凹垄保水覆膜等一批技术在玉米、辣椒、花卉等产业中推广应用;

在云南,漂浮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小苗膜下节水移栽、生物防治技术等已广泛应用到粮食作物以及花卉等经济作物上,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4

2015年烟叶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守住一条红线,提高三个水平,夯实两大基础”的总体要求,即:守住年度烟叶收购红线;不断提高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水平,不断提高烟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烟叶质量技术水平;努力夯实卷烟工业“第一车间”的建设基础,努力夯实广大烟农增收致富和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着力打造山地特色烟叶品牌,实现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工作要点

1、2015年全县烟叶种植收购计划按照种植4万亩、收购10万担计划组织生产,严格按照州政府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不得层层加码和擅自增加种植面积,擅自增加种植面积,没有签订合同的烟叶一律不予收购,超计划量10%以上的不予收购。

2、加大调整烟生产布局,实行整乡整村推进

稳定推进三大片烤烟基地产业带建设,重点抓好等10个州定烤烟规模乡镇,组织实施“543”烟叶生产示范工程,即倾力打造5个万担乡镇,发展40个“千担烟叶村”、培养3000户基本烟农,全面推进万担乡镇,千担村、百亩户烟叶产业示范建设。

3、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乡镇是烟叶生产收购的责任主体,烟叶乡镇要明确工作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部门配合协作抓,强化层层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落实到田块、到烤房,责任考核到部门、到岗位。

4、培育三个主体。一是培育好烟叶服务主体,坚持“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烟农合作社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二是培育烟叶经营主体,调整扶持政策,重点发展20—30亩/户的规模种植专业户,严格控制50亩以上的种植户,50亩以上种植户必须经县烟草部门批准才能种植。三是培育好生产专业主体,合作社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各个生产环节专业队队员的操作水平、作业质量、劳动效率。

5、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长期稳定种烟土地资源,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完善基本烟田详细档案,科学使用土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大规模土地流转成为趋势,积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建立以烟叶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集中连片流转,促进烟叶种植效益的增加,针对当年烟土流转面积大、规模化经营明显的种烟乡镇、村,当年的烟基建设项目安排可适当倾斜,同时建立连年租赁制度,增强土地流转的连续性。

6、加大烟基建设。加强规划,抓好常规烟基建设,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基础、以水源性工程为依托,重点抓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三、存在问题

1、烟叶生产高成本、高风险,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烟叶病害频繁发生,烟叶生产亩用工2000元左右,烟叶比较优势受到用工影响明显,减工降本增效要求迫切。

2、烟叶生产劳动用工多,强度大,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降低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建设现代化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是烟叶生产发展主方向。

四、请求事项

1、加大对烟叶生产扶持力度,减轻烟农投入,增强烟农的再生产能力,县乡要从烟叶生产租地、烤房改建、燃煤方面给予适当补贴。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5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镇如何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以及下步烤烟生产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充分认识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提升我县烟草产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大方针。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烟草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健全农村经济体制,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烟草,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烟草,用现展理念引领烟草,着力提高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水平,搞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烟草乃至整个大农业的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它必将会推动我县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以及农业农村观念的极大转变,实现“一基四化五社”的目标,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通过实施现代烟草农业,要让广大烟农共享烟草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州局(公司)的安排,去年,我县在*镇选择了交通便利、干部群众基础好、种烟集中连片的5个村委会作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涉及种植面积5988亩,70个村民小组,种烟农户1057户,其中清河村委会1172亩、蛉丰村委会705亩、包粮屯村委会1355亩、海埂屯村委会1410亩、郭家凹村委会1346亩。结合我县实际,我们采取了三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一是实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清河村委会组建*清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组织管理方式,坚持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农民以土地折价的方式入股公司,由公司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现金支付劳务报酬,经营效益扣除生产成本后据实分配的生产组织管理。二是农场式合作种植组织管理(烟叶种植管理服务中心)。蛉丰村委会、包粮屯村委会、海埂屯村委会、郭家凹村委会推行农场式合作种植管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生产过程,统一农事操作,服务中心筹资垫支劳务费用,烟农各自持合同交售烟叶,交售烟叶时据实与烟农清算扣回生产成本,经营效益由烟农自己支配的生产组织管理。三是发展两户种烟大户承包土地自己经营种植,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去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今年的整镇推进奠定了基础。因此,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认真组建和推进现代烟草农业五社运作为突破口,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总结经验,为明年整县推进奠定基础。

二、*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镇总体建设目标:2009年规划种烟村委会17个,村民小组258个,种烟农户6807户(其中责任户889户),种植面积21100亩,完成收购计划6.52万担,实现烤烟产值5500万元。以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统领,按照“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发展“四种生产组织形式”,完善“四种专业化服务”,全面完成烟水、烟路、烤房、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统一供苗、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烘烤,促进烟叶技术的集成化,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使全镇烟叶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烟叶生产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二)具体目标任务

1、规模种植:全部实现100亩以上连片种植,户均种植规模达20亩以上。

2、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烟田做到烟水、烟路、烤房、农机具、防雹网络、育苗、烟站、信息化设施八个配套。

3、生产组织形式建设:烟叶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烟叶种植合作社四种生产组织形式覆盖率100%。

4、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育苗服务社、农机服务社、植保服务社、烘烤服务社全面覆盖,商品化率100%,全面实行集约化收购及烟用物资配套供应。

5、效益指标:每亩生产用工控制在18个以内;亩均产量3.2担以上;亩均产值2607元以上。

三、*镇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依托水源定项目、围绕烟田抓配套、因地制宜搞建设”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思路,全镇规划配套建设6.46万亩基本烟田,规划4类项目,建设沟渠810条464公里,管道24.2公里,机耕道路143条92.1公里,建成水池7173个容积13510立方米。总造价7789.1万元,其中烟草补贴6928.3万元,烟农及政府投入860.2万元。通过建设,做到示范区烟水、烟路、烤房、大型机械、育苗、收购全面配套。

(二)育苗设施建设。对原有育苗服务社的育苗设施进行整合改造,实现控温控湿、自动控制,突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原则,计划新建设1个高标准育苗工场34000平方米,可配套大田面积2万亩,改造原有育苗工场1个34286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79.2万元,其中烟草补贴489.6万元。

(三)烤房工程建设。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和基本烟田规划及规模化种植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密集烤房20群1200座。截止20*年已建成5群450座,2009年建设11群540座,2010年建设4群210座,总投资3360万元,其中烟草补贴2880万元。根据州上的工作要求,为推进烟草和谐新村建设,计划在烘烤规模15万公斤以上的烘烤工场实行“四个一”配套建设,即:一个烘烤工场;一个烟农职业学校,配备电教设施和相应的农业技术培训教材;一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布置乒乓球桌、图书等文体用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一个党员活动室,悬挂马、恩、列、斯、毛、邓、江、胡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头像,建党以来优秀人物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党史上重大历史事件,配置党报党刊和理论文献,制定基层党支部活动制度,配备电教设施。

(四)农机具配置。按照实现烟叶生产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的要求,全镇计划配置大型拖拉机70台套,小型耕犁起垄机42台套,中耕培土机152台,植保机械70台,由县农机服务社调配使用。现有大型拖拉机12台套,今年新购4台套,共有16台套,占计划的23%,中耕管理机就位1台,植保机就位30台,现还需配置大型拖拉机54台套,中耕培土机152台,植保机械40台,小型耕犁起垄机42台套。

(五)生产组织形式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烟叶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烟叶种植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推进烟叶种植的规模化,经营的集约化,使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一是烟叶种植面积50-200亩家庭农场全镇13个,种植面积1040亩,占全镇种烟面积的4.9%。二是发展种植规模2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7个,种植面积3415.1亩,占全镇种烟面积的16.2%。三是发展种植规模200亩以上的烟叶生产合作社(多户种植)17个,种植面积16644.9亩,占全镇种烟面积的78.9%,全镇实现100%的专业化组织生产。

(六)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

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烟叶技术集成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点,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涉及广大烟农的切身利益。按照普惠、共享、和谐的原则,规范专业化设施的投入,形成产权关系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烟农得到实惠的投入机制。建立育苗服务社、烘烤服务社、农机服务社、植保服务社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提供专业化的育苗、烘烤、农机、植保服务。

1、育苗服务社。全镇建立2个育苗服务社,服务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章程,成员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出资人及烟农组成。烟农的股份是烟草公司量化到种烟农户的补贴,量化部分按10%-20%的出资额产生一名服务社成员代表参加成员大会,成员大会决定服务社的重大事项,推举服务社社长,由社长组织育苗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育苗服务社已在全镇组织实施。

2、烘烤服务社。烘烤服务社是依托烘烤工场,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有偿服务的经济组织。全镇建立6个烘烤服务社,服务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章程,成员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出资人及烟农组成,烟农的股份是烟草公司量化到种烟农户的补贴,量化部分按10%-20%的出资额产生一名服务社成员代表参加成员大会,成员大会决定服务社的重大事项,推举服务社社长,由社长组织烘烤经营管理。

3、农机服务社。全县成立1个农机服务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制定章程,成员按合股的农机具数量、种类、作业性能取得相应股份。服务社统一组织机械作业,盈余按照成员的实际作业量和作业收入分配。全镇计划由县农机服务社组织调供70台大型拖拉机,从4月10日至20日,对示范区进行机耕预整地、机械起垄,从5月25日至6月5日,组织调供152台中耕培土机进行中耕揭膜培土。

4、植保服务社。全镇以烤烟种植区域为单位成立5个植保服务社,对烟叶生产进行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各种烟叶生产组织承担一定的服务费用。5月10日至8月30日,由植保服务社组织调供60台植保机械对示范区进行植保服务。

四、现代烟草农业五社运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工作职责

(一)现代烟草农业五社的职责

1、育苗服务社负责对育苗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工作,确保育出无病壮苗,提倡送苗到田块,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

2、烘烤服务社负责对合作社覆盖的区域和社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烘烤技术,提高烘烤质量,减轻烟农负担,进行市场化运作。

3、农机服务社负责对全县机械作业进行服务,组织农机具对种烟田块按时按质进行机耕深耕、起垄工作,制定合理的价格,认真做好优质服务。

4、植保服务社职责,主要负责服务社辖区的一切工作,必须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制定服务承诺、完善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让服务区内的烟农满意放心。

5、生产合作社和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的职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服从烟草部门的指导管理,有专门办公地点、明确服务范围,认真做好本社的组织管理、为本社优质服务提供资金、技术保障,并组织好本社的经营活动,规范管理账目,认真核算成本费用,合理收费,认真兑现上级的各种扶持费。

(二)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1、*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县烟草分公司相关人员

(1)负责全县(重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制定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和运行机制,决策现代烟草农业的重大事项。

(2)负责全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资金及相关工作经费的筹集、拨付及开支审查。

(3)负责对全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过程的督促、检查、指导、考核。

(4)重点对县农机服务社进行监管协调指导。

2、乡镇职责

(1)负责*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指导协调工作,制定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及方案。

(2)负责对各村委会现代烟草农业的督促、指导、考核工作,实施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层层抓管理。

(3)负责对育苗、植保、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专业合作社)、烘烤服务社的建立、组织、协调、考核工作。

(4)负责落实好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3、村委会职责

(1)负责本村委会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组织烟农完成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任务,完成工作考核目标。

(2)负责对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探索、监督、管理及实施工作,创新组织模式。

(3)负责对辖区内机耕服务社的机耕作业款项的收取结算,并对机耕质量和机耕面积进行监督和核实,组织机耕深耕起垄工作,并做好农机具协调、服务工作。

(4)负责提供生产合作社、生产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社、家庭农场办公地点,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协助“五社”注册登记、资料整理,并配合服务社长对烟农进行管理教育,负责收取和支付各种费用、兑现各种扶持费,确保服务社正常运转。

(5)负责对烘烤服务社的建设管理工作,宣传并组织烟农到烘烤服务社进行烘烤,协调解决烘烤过程中的矛盾,确保烘烤服务社正常运转。

4、生产科和烟叶站职责

(1)生产科负责制定全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措施、技术的落实,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检查考核,五社的建立、培训及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负责对烟叶生产全过程技术指导、检查督促,以及对五社的指导管理工作。

(3)烟叶站人员负责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和把关,对五社的建立、管理、运作、成本核算,指导并规范五社的工作管理,协调五社社长与村组之间的关系,引导五社规范运作并进行监督管理。

(4)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认真落实各项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并对辖区烟农进行指导、培训。

5、建立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1)全镇烟草技术人员以家庭农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烟叶种植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分片分块包干进行大田生产、采烤、分级扎把、收购全过程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全镇打破行政区域,按2500亩种烟面积配备1名技术员、2名科技助理配置,建立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管理网络。

(2)对育苗服务社、烘烤服务社、农机服务社、植保服务社、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镇统一举办6期技术培训,分别对育苗管理员、育苗技术员、烘烤管理员、烘烤技师、农机管理员、植保技术员进行培训;对全镇生产管理员、生产技术员举办24期生产技术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培训结束要经过考试,合格者颁发上岗资格证书。

(3)烟叶站分别与辖区内育苗服务社、烘烤服务社、植保服务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社签订技术服务及管理协议,五社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提供技术保障,实施管理监督。

五、建立各种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工作的顺利展开,县人民政府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1、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建立和管理;张自恩、朱世峰负责育苗服务社的建立和管理;张自恩、杨茂松负责烘烤服务社的建立和管理;刘江萍、王斌负责植保服务社的建立和管理;班卫超、马晓江负责农机服务社的建立和管理;岩正文、唐仕芳、朱世锋负责现代烟草农业相关材料的起草和审核工作。

(二)督促考核。建立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考核体系,对工作进展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按照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2009年烟叶工作考核范畴。

(三)实行风险抵押。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员参与考核,缴纳风险保证金,年终根据考核情况兑现1-2倍奖励。

(四)工作进度安排

4月10日前:完成基本烟田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烟叶农机具配置到位,完成“五个服务社”组建工作。4月20日前:完成机耕整地等工作。5月5日前:完成大田移栽工作。5月30日前:完成密集型烤房建设工作。5-9月:组织烟叶大田生产管理、烘烤、收购工作。10-11月:完成示范区总结;召开现代烟草农业工作总结会,安排布署下年度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6

一、产业基地建设

烤烟是我乡传统优势产业,我乡克服多种不利因素,着力进行土地调整,强调烤烟生产集中连片,大力支持种植大户,乡村两级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急烟农之所急,想烟农之所想,积极为烟农排忧解难,热情周到为烟农提供服务,想方设法完成县乡分配任务。全乡共完成烤烟生产面积2496亩,为县分配任务的104%,移栽环节受到县委督查室的通报表扬。因遭受70年一遇的大旱灾,烤烟全部减产,烟农受损十分严重。

为促进烤烟生产的持续发展,我乡利用村原经济场荒芜的土地发展烤烟基地500亩并修建育苗工厂,共投资550余万元用于水电路配套设施、土地复垦和厂房建设等,为今后的烤烟生产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和良好的示范模式。

二、农业工作

1、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今年种植一季中稻5500余亩,双季稻1000余亩,玉米4050亩,共培育种粮大户15户,其中300亩以上的大户1户。新增超级稻种植面积3000亩,能增加稻谷产量19.52万斤,为我乡今年的粮食生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遭受严重旱灾,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006万斤,圆满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2、加强粮食生产的技术培训与服务。2012年我乡等村大面积发生稻瘟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针对这一事实,我乡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综合防治,一是通过村组干部动员各农户购买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品种;二是结合农资市场监管,严格控制种子经销商销售易感染稻瘟病的杂交水稻种子,从源头上控制稻瘟病发生风险;三是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力度,采用生物、化学等多种有效方式防治稻瘟病;四是编发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病虫预报,抢抓最佳防治环节,达到最佳防治效果。8月初的连续干旱等气候因素导致稻飞虱大面积发生,我乡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将危害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用药合理,施肥科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形成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黄皮、、青龙等村落实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3000亩。

3、制止耕地抛荒工作效果明显。将制止耕地抛荒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与村干部、驻村干部报酬挂钩等多种方式,制止耕地抛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利条件好的水田全部种植水稻,水利条件差的耕地全部种植玉米等旱粮。

4、秋冬农业生产掀起新高潮。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四冬”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农业生产实际,以“建基地、抓示范、强服务、促增收”为主题,迅速掀起秋冬季农业生产新高潮,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秋冬种生产全乡总面积计划0.95万亩,其中:油菜0.26万亩,马铃薯0.15万亩,蚕豌豆0.05万亩,秋冬蔬菜0.56万亩,绿肥0.25万亩。实现了“夏粮受灾秋冬补、烤烟受灾粮作补”的目标任务,秋冬种作物种植效益平均每亩净产值450元左右。

三、林业工作

1、抓好造林绿化工作。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深入苗地、造林山场地块进行指导,协调调度苗木,及时解决林农造林环节存在的问题。完成造林任务500亩,其中示范点130亩。积极筹备2014年植树造林工作,拟完成石漠化治理造林400亩、矿区植被恢复治理造林30亩、乡长示范点造林100亩。

2、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预防上面做好文章,牢固树立“预防第一”的理念,加强防火宣传,通过涂写标语、防火宣传车巡回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积极营造氛围,全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及时掌握森林虫害动态,在上背溪、广庄等村开展柏毛虫统一防治,森林虫害发生面积控制在县下达的各项指标以内。

3、认真负责做好林权登记纠错工作。按照县林改办的要求,开展林权登记纠错业务培训,对各村组上报的12起纠错申请已全部改正到位,切实做到有错必纠,

四、农经减负工作

1、落实减负惠农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落实综补粮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构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确保我乡补贴资金按政策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并到户到人,无截留、平调、挪用现象,全年内无涉农案(事)件发生,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

2、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强化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资筹劳监管,全乡已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两批15个项目,其中,已完成项目建设7个,开工项目建设15个。引导农民筹资420万元、筹劳5860个。

3、及时处理村级财务和涉负案件。积极应对鹅立村阳金凤上访案件中有关村级财务事项的舆情,及时有效处理牛才岭村因村级财务问题的上访。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增大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全乡未发生涉负案件。

五、畜牧水产工作

1、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党委、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部署。严格依照上级要求防控H7N9禽流感。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标准完成,免疫挂标、免疫注射、免疫发证和免疫建档“四个”100%。秋季动物防疫正在抓紧查漏补缺迎接上级检查验收。全乡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共有养猪专业户37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3个,做好了广庄村畜牧小区前期工作。

2、深入开展打击“瘦肉精”等禁用药品的专项行动。全乡没有发生销售和使用瘦肉精、蛋白精等禁用药品的行为,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六、水利工作

1、加强水利建设。修复水毁工程365处,共完成土石方220万方,投劳1.8万个,投资900余万元。“六荷”饮水工程计划12月底向主管道供水完工。竹山湾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主体工程。认真总结今年大旱的教训,千方百计组织水利冬修。

2、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并组建好了专门的防汛抗旱应急分队。举行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演练,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防汛应急能力。开展了防汛安全检查,加强了防汛值班,对山塘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不垮塘、不垮库,无群死群伤。

在8月份抗击7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过程中,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修复疏通各类水利设施;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在保障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用水;保持上下信息畅通,及时从六都寨灌区调水两次计12万方;积极寻找新水源,在上背溪村和韭菜村钻井达200余米,有效地裂水日流量达2000方;多方筹措抗旱资金,购置农机设备。整个抗旱活动有条不紊,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七、农机工作

一是推广插秧机2台,做好机插秧示范工作。二是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全乡未发生农机安全事故。三是扎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安排专人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报和农机具的核实工作。张贴农机购置宣传挂图,及时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报,已完成农机购置补贴20万多元。

八、移民工作

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搞好移民生产开发,加强移民项目资金管理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做好移民维稳接待地工作,及时处理矛盾纠纷。

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和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我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紫色恒江生态园为龙头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恒江村建成肉牛、山羊、种猪、火鸡、水产一体的多元化养殖区一个,占地面积50余亩,存栏肉牛60头、山羊100余只、种猪40余头、火鸡30余只、池鱼3000余尾;建成柑橘、葡萄、板栗、枣子、草莓等特色水果园一个,占地260亩,并计划增加石榴种植面积10亩,柑橘种植面积30亩、葡萄和蜜柚种植面积各200亩;建成桂花、紫薇、红叶石兰、红豆杉的名贵花木基地一个,其中桂花种植面积18亩,紫薇0.5亩,红叶石兰0.5亩,计划增加花卉种植面积15亩。

十、基础工作

3月份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召开了全乡农村工作会议,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全体村干部进行学习。乡党委、政府召开班子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农业农村工作信息和调研报告。

十一、2014年工作思路

1、完善烤烟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抓好科技兴烟和落实优化烟叶结构措施,努力完成上级烤烟交售任务。

2、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和制止耕地抛荒工作,做好秋田粮食监测点双季稻种植工作。大力发展烤烟田种植晚稻。

3、继续抓好林权登记纠错工作,做好柏毛虫防治工作。

4、开展减负惠农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创造条件培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5、争取双桥铺、广庄水库除险加固和秋田村河堤水毁工程立项,组织实施“五小水利”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支持紫色恒江农业生态园建设,并带动恒江村新农村建设。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实施“农业稳市”战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基础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着力推进重点产业,积极培植新兴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和间套种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围绕实施两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力争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7.5%,农业增加值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实现粮食总产量110万吨左右;争取解决和巩固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须着力抓好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稳定粮油基础产业。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的信心不变、要求不松、支持不减。计划粮食播种面积340万亩,其中夏粮115万亩、秋粮225万亩;粮食产量计划110万吨,其中夏粮21.2万吨、秋粮88.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量7.3万吨。大力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水改旱及各项实用新技术,确保增产增收。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强化粮油储备应急体系建设,抓好“放心粮油”工程,计划收购政策性用粮4000万公斤。

(二)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要优化烟草产业。烤烟生产要按照“一基四化”和“四位一体”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被省列为新烟区建设和腾冲县被列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示范县的历史机遇,继续加大烟水工程、烤房改造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工作力度。全市计划种植烤烟35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实现农业产值7.9亿元以上。香料烟生产要按照“巩固田烟,突破地烟”的思路,狠抓十大科技措施落实,加大烟叶基地和加工设施基础建设力度,确保烟叶安全,努力开创香料烟产业发展新局面。全市计划收购烟叶25万担,实现农业产值1.6亿元。二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围绕实现产值42.5亿元,肉类总产量28.5万吨的目标,切实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扶持政策落实,龙头企业培植,规模饲养技术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三要抓好甘蔗产业的巩固提升。要加大甘蔗良种的选育推广力度,大力推进高优蔗园建设和间套种技术推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新建高优蔗园2万亩,力争实现总产量180万吨以上,实现农业产值4.5亿元。四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拉动、企业(中介组织)带动、效益驱动的原则,不断优化菜类、菜种布局,巩固提升传统菜类,加快发展以热区冬早菜、大棚菜为重点的优势菜类,积极开拓特色菜类,要大力培植龙头,突出加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格局。蔬菜计划种植面积34万亩,总产量40万吨,农业产值7亿元。五要稳步推进咖啡产业。要通过优化布局,巩固基地,突出加工,打造品牌,全面提升咖啡产业的整体效益。计划种植面积13万亩,产咖啡豆1.6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4亿元。

(三)着力推进三项重点产业。围绕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龙头企业现代化、产业经营集约化”的目标,坚定信心,持续抓好核桃、茶叶、蚕桑3项重点产业的发展。年,全市计划新植核桃42万亩,基地总规模达到300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7亿元;新植茶园1万亩,低产茶园改造8万亩,种植面积达52万亩,采摘面积43万亩,产量2.8万吨,工农业产值4.8亿元;新植蚕桑1.6万亩,总面积达13.6万亩,养蚕11.3万张、产茧3474吨,实现农业产值6900万元以上。

(四)加快培植特色新兴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认真总结。

(五)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紧紧围绕“抓林改、建产业、促发展、创和谐”目标,突出抓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加快中低产林改造,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缅边境森林防火通道等重大林业项目建设。计划完工种植木本油料67万亩(泡核桃42万亩,红花油茶2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4亿元以上。

(六)继续拓展水产养殖产业。进一步加强渔业新品种的引进繁殖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升渔业综合效益。计划库、塘、坝养殖面积5万亩,实施稻田养鱼24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2.4万吨、渔业总产值3.9亿元。

(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市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沟通和协调,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使全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全市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万人次,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5万人,开展重点培训5万人,实现有序输出0.5万人,全市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5亿元。

农村控烟工作计划篇8

为稳步推进我县烟草产业的发展,提早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今天召开全县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州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布置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签订20*年“两烟”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兑现20*年“两烟”生产经营责任奖,表彰奖励20*年烟草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这一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共收购烟叶6.18万担,占年初收购计划的100%。上等烟叶比例达41%,比年初计划的33%高出8个百分点。烟叶综合合格率和上等烟叶合格率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实现烟叶税收688万元,比年初计划的650万元增加38万元。实现烟农收入3251万元(含煤价补贴123万元),比年初计划的3000万元增加251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12574元,是我县种植烤烟15年来户均收入最高的一年。

(一)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确保了烤烟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及烟草部门正确处理好“控”与“保”的关系,坚持按计划种植、按合同收购。烟草部门严格把好种子发放关、合同签订关、育苗关、物资发放关和移栽关,使合同签订和移栽工作得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保证合同的严肃性,对无合同或超合同的烟叶坚决不予收购,确保了烤烟生产“双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两个责任”的落实。为确保烟叶收购计划任务的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了烟叶生产的考核力度,把烟叶生产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抓紧抓好,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乡镇政府、烟草部门及其领导的具体责任。为确保行政责任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烟区、深入农户、深入地块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并把落实“两个责任”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确保行政措施到位。烟草部门干部职工对各生产环节分片包干,使技术指导措施到位,确保了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烟叶生产质量全面提升。为全面提升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烟农科技种烟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一是认真办好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20*年,全县共举办省、县优质烟示范样板2000亩,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抓好落实,烟株长势、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努力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全县烤烟育苗工作迈出新步伐。20*年是我县推广商品化育苗的第一年,在今年的烟苗中,有30%是商品化育苗、30%是半商品化育苗、40%是烟农自己育苗。虽然今年商品化育苗所占的比例不算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全县的育苗水平、管理水平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三是继续大力开展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地对各烟区采用不同的施肥配方,改变了过去全县一个配方的肥料配供模式,使烤烟施肥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县烤烟施肥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全力抗旱保苗,确保烟苗按节令移栽完毕。今年5月,在烤烟大田移栽期间,遭受了近50天高温持续干旱天气,移栽、保苗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烤烟移栽大田任务,烟草部门和各种烟乡镇放弃了“5?1”长假,组织干部职工突击抗旱移栽;烟草、消防、气象等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抗旱工作,全县共投入抗旱经费27万元,帮助烟农战胜了旱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为今年烟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烟叶质量产量得到稳步提高。为确保烤烟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移栽工作结束后,各种烟乡镇、有关部门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查苗补苗、施肥、培土等中耕管理环节。并针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认真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有效解决了病害问题。认真加强防洪排涝工作,对遭受洪灾、冰雹等灾害烟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千方百计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烟草部门切实加大对烟叶封顶打杈工作的指导,化学抑芽率达100%,确保每株留叶数,提高了烟叶单产。

(六)坚持合同收购,全面提高烟叶收购服务水平。为提高烟叶收购服务质量,加快烟叶收购进度,降低烟农交售烟叶成本,减少烟叶收购矛盾,烟草部门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烟叶收购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入户预检工作。为把入户预检工作真正做好,烟草部门制定了烟叶入户预检包干责任制,即对预检人员实行100%工效挂钩考核管理办法,把预检合格率、交售入库率、烟农满意程度作为对预检人员的考核指标。在工作中,严把预检关,坚持“三不出户”、“四个到户”的原则,有效地解决了烟叶“三混”问题,收购矛盾明显减少,收购成本、烟农交售烟叶成本明显降低。二是加大收购培训力度。烟草部门统一对全县收购、预检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统一了烟叶验收眼光,确保了平稳收购。三是建立健全了烟叶收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烟站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烟”、“关系烟”。四是加大烟叶收购合同管理和烟叶市场的管理。为杜绝烟叶的外流和流入,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同时,坚决按“七条要求”和“五条纪律”严格组织收购。烟草、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同配合,严厉打击了烟叶收购中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了烟叶收购工作的有序进行。

(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烟水工程和烤房建设成效明显。紧紧抓住上级加大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加强基础、突出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烟水工程建设、烤房建设、烟站建设投入,进一步夯实烟叶发展基础。去冬今春,全县共投入资金453万元,在规划的6个种烟乡镇烟区建成管网工程4件,沟渠配套工程9件,小水窖347口,受益面积60*亩,受益农户1859户,并顺利通过了上级的验收。烟水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烤烟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烟区群众解决农业灌溉缺水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烟水工程建设项目,上级批准投资569万元,建设配套烟水工程项目共75件,建成后受益面积将达到1*81亩,受益农户1784户,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扫尾阶段,预计12月30日前可以全面完工。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今年共建烤房群7群88座,其中智能化烤房群2群23座,改造老烤房50座,新建烤房217座。烤房群及智能化烤房群的建设,对集中管理、烘烤技术指导、群众经验交流、入户预检等方面工作提供了方便,为烟农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全县技术推广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标志着马关在烟草生产科技运用上有了全新的拓展。

同志们,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烟农的辛勤劳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顺利实现了烟叶生产“双控”目标,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烤烟生产计划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县的烤烟生产仍存在着育苗水平不高、中耕管理措施还不完全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明年烤烟生产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目标,落实措施,为完成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而努力

20*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进一步规范合同签订、合同种植和合同收购的管理,加强基础设施、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行商品化育苗措施,推广定位深栽等技术,抓好烟叶户籍化管理工作,稳定种烟队伍,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是:完成6.3万担指令性烟叶收购计划,其中:上中等烟叶5.6万担,出口备货计划烟叶0.7万担;上等烟叶比例达35%以上,综合合格率达80%以上,上等烟等级合格率达75%以上。计划分配情况是:马白镇收购烟叶12938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438担;夹寒箐镇收购烟叶427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475担;仁和镇收购烟叶16312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812担;木厂镇收购烟叶225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250担;大栗树乡收购烟叶1012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125担;八寨镇收购烟叶17100担(*烟站收购450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900担(*烟站收购500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务必全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坚持“双控”不动摇。“双控”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烟草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务必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站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十五”以来马关县烟叶生产平稳发展的经验,真正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收购烟叶的极端重要性,把“控制总量、稳定规模、防止过热”作为调控烟叶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合同签订和履行,各乡镇要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田块和农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与烟农的合同签订,督促双方认真履行合同;要加大合同检查力度,逐家逐户按照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对照检查落实,对不按技术和节令要求栽种的,要坚决纠正和制止;对无合同栽种和超计划栽种的要动员烟农自行铲除,把超种的隐患消除在大田移栽阶段,确保“双控”政策执行到位。

(二)加大考核力度,强化“两个责任”不动摇。为加强对烟叶生产的领导,确保烟叶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继续对种烟乡镇实行烟叶生产考核,各种烟乡镇也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自的考核奖惩办法。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责任书,把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对农户实行面对面指导,决不允许搞遥控指挥。县烟草部门在继续实行领导班子、股室负责人挂钩各乡镇抓烤烟生产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烟站的考核力度,坚持烤烟生产环节、产量、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并不断完善对技术人员、辅导员的考核机制。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把“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坚持科技兴烟不动摇。要从马关实际出发,加大已成熟的实用技术推广,着力提高我县烟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到位率,努力实现烟农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

在良种推广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市场对烟叶质量的需求,在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坚持做到100%的良种化,要严把种子发放关,供种数量要与“双控”计划相统一、相吻合,严禁种子自引、自留、自种,扰乱“双控”计划的落实。

在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实现壮苗移栽上下功夫。在100%实现漂浮育苗的基础上,认真总结20*年推广商品化育苗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运作,进一步加强壮苗技术、推广措施、烟苗价格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烟农接受、运作规范、技术进步、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

在科学施肥上下功夫。烟草部门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生产优质烟叶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进行科学施肥,实实在在做到100%的科学测土、合理配方和100%化肥定位深施。

在轮作上下功夫。要优化布局,积极做好规划轮作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100%轮作种植。从马关县近几年的情况看,规范化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示范样板实施中的技术进步很大,但大面积“零星、分散”种植、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20*年的烤烟生产中,各种烟乡镇和烟草部门要切实做好面积规划,不断优化布局,合理进行地块轮作,进一步提高烤烟规范化种植水平。

在深翻地、高起垄、保深栽上下功夫。“啤酒瓶”定位和“高茎、深栽”,可以促进烟株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是提高移栽质量,保证烟苗成活的有效手段。各种烟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此项措施的落实,为生产优质烟叶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耕管理上下功夫。今年的中耕管理仍是个薄弱环节,个别烟区烟株生长不整齐、病虫害发生普遍、烟地杂草丛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对烟叶质量产量都有较大影响。明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好中耕管理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耕管理水平。

在科技培训上下功夫。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科技兴烟、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育苗业主和烟农的培训。要实行层层培训负责制,使各层级技术人员和烟农熟练掌握全面的生产技术。

在“入户预检”和烘烤质量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入户预检制度,加强质检工作,努力把“三混”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坚持做到“四个到户”和“三个不出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技术指导到户,预检烟叶到户,组织烟叶交售到户;烟把不纯不出户,扎把不合格不出户,水分超限不出户。在有计划地推广烤房群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烘烤技术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烘烤技术人员,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烟叶烘烤队伍。

(四)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不动摇。近两年来,国家和省、州都十分重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们要抓住上级加大投入的机遇,加强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这两年实施的情况看,还存在建设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不高、建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业灌溉的高度,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抓好落实。

切实抓好烟水工程建设。在各项目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现已基本完工。县烟水办及各种烟乡镇要及早启动20*年烟水工程建设。20*年全县烟水工程建设项目共137件,其中:小水窖122件,沟渠12件,小坝塘3件,受益面积7265亩,受益农户1384户。其中:大栗树乡5件(沟渠5件);马白镇86件(小水窖83口,沟渠3件);夹寒箐镇2件(沟渠2件);八寨镇1件(小坝塘1件);仁和镇23件(小水窖22口,沟渠1件)。烟田水利设施规划面积8265亩,其中:马白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476亩,夹寒箐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200亩,仁和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378亩,木厂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95亩,八寨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00亩,大栗树乡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816亩。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结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领导,按照规划要求尽快启动实施,并认真吸取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在今冬明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在明年烤烟大田移栽时全部投入使用。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确保工程建设一件,成功一件,烟农受益一件”和“目标不变,要求不减,讲求实效,讲落实,讲规范”的要求,认真加强项目管理。从目前全县的情况看,公益性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质监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水务部门、烟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规划项目科学合理,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效益;项目乡镇党委、政府要督促烟农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理,防止工程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破损、闲置;烟水工程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对建设项目进行逐项、逐件自查、检查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

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启动资金,仍然按照20*年的办法,由烟草部门垫支50%的启动资金,另外50%的资金待工程验收合格后,统一拨付。项目建设单位务必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烟草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要与烟农、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相关合同,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单位、责任人给予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确保烟水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县烟水办、水务局等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申报程序,组织项目申报材料,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保证内业资料与所建工程项目相符。严格按照上级验收标准,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档案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建设项目与资料数据相符。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烟叶烘烤条件。按照上级提出的建设规格和技术要求,各乡镇要转变烤房改建思路,逐步推行以集群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主的烤房群建设,大力推广以村为单位集中建盖烤房群模式,不断提高标准化烤房性能和烘烤水平。按照烤房建设五年规划,加快建设和改造进度,确保烤房建设通过上级验收。

强化烟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正常运转。根据今年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精神,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将被取消,但县级公司工作职能不变,机构不减少,力量不削弱。因此,公司领导班子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改革。要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按照工作要求,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推进烟草工作的持续发展。

认真把握政策,确保我县烤烟生产健康发展。为确保我县烤烟生产的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烤烟生产有关政策,不得擅自突破。要严格执行国家烟叶生产、收购计划管理的有关政策,严格与烟农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无合同或者超合同的坚决不予收购;严格按照国家烟叶收购二价区标准计扶持费投入,烟叶收购价格严格按二价区价格收购。继续与各乡镇和烟草部门签订烟草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烟叶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考核。同时,为确保烟水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州委、州人民政府已经决定,从20*年起要安排项目规划费、设计费、审计费等费用,由州财政和县财政各承担50%,每亩烟水工程建设面积按10元计算,请县财政部门抓好落实。

上一篇:超市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控烟创卫工作计划范文